时间:2023-03-20 16:12:50
导语:在外语课堂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情感焦虑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大对学生的鼓励力度,放慢教学速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减少挫败感,避免产生情感焦虑现象。
二、中介语理论
最早由语言学家塞林格提出的中介语理论,现普遍理解为介于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之间的一种语言,是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过渡阶段的语言。这个阶段的语言会产生很多错误且很难消除,这叫“化石化现象”。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母语的负迁移;//外语学习策略的错误使用;3、教师在目的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语言材料处理不当;4、汉语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回避、简化等现象。“化石化现象”具体会根据不同的汉语学习者在不同的汉语学习中有所突显。例如在语音方面,极少有学生会避免化石化现象,达到和母语者相同的水平。结合对中介语理论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时要加强自己的中介语水平,注意相应的教学技巧和方法:1、重视和加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学生语言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多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布置相应的口语练习作业,同时要提高语言输入和输出质量,帮助学生克服母语干扰,防止化石化的现象。2、开展朗读训练。由于大声朗读可以加强对课本原文的记忆,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汉语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模式。例如可以让学生跟读原声磁带,或者教师朗读学生跟读,再或者让学生分组朗读之后调换角色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自己感悟出自己的不足之处。3、增加听写练习。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词汇量来量身设计,用地道纯正的听写材料,在课堂中反复练习,使学生不断积累并尝试使用目的语,克服原有的固化思维和化石化现象。例如在导入新课之前可以进行分组听写练习,然后让另一个小组的学生同学进行纠错。
三、课堂互动理论
Comparative Study of MOOC and Tradition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ode
ZHANG Nannan, LUAN Jibin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novative teaching theory, big data, advanced Internet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and other Internet based teaching method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 modern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enrich the modern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provide effective protection. In the "Internet plu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 has aroused the universal concern of educators and learner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the impac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ode is only taught by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for traditional large. The comparis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Mu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Hope to explore and explore the way to adapt to th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s Mooc; tradition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ode; comparison; research
?崦诺耐?络慕课教学模式的探究对完善我国网络教学模式研究有积极的意义。探讨慕课教学与外语教学相融合,对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与慕课模式进行深入比较,这些研究将对外语教学方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慕课外语教学模式作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将取得更好的外语教学效果。
1 传统网络模式与互联网时代网络教学模式的比较
互联网时代网络教学模式是一种采用计算机进行互联网交互型通信为手段展开的教学活动。利用互联网远程教学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一对一外教口语教学收效显著。师生利用互联网、媒体进行多边互动、合理共享资源,进行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教学。然而传统的网络教学模式是利用函授、广播、电视远程教学和精品课程等网络视频资源共享等形式来实现的。这些教学形式并没有脱离教师讲解和学生接受的传统模式。教师在视频里讲解,无法和学生沟通和监控教学效果,缺乏师生互动,无完整的教学评估体系。学生无法对学习进行自我学习成果评价。
2 慕课与传统网络课程比较而言具有的优势
(1)慕课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师会对重点难点、课程进度、学生将达到的程度等进行开课前概述。学生通过阅读条例来更好学习和按要求交作业。(2)教学用的网络视频是慕课专用教学视频,教学效果有保障。研究表明最高效的学习活动是在开课十分钟左右,之后逐渐下降。故而视频分割成10分钟一个的小段视频。小段视频中教学内容精练,充分保证学生的上课专注力。网络外语课程教学中,每周一次外语课程视频,2 小时外语教学视频将以时长为 10 分钟的外语教学短视频链接出现。在每10多分钟视频中添加嵌入式的外语课程问题测试,正确回答出答案方可继续收看,否则需重新观看本片的外语教学小视频。主客观题穿插,试题难度不高有助于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成就感。没有完成的外语学习视频,会出现自动提示。在考试之前未完成外语慕课所有课程视频的观看,考试资格将被取消。(3)错点回看设计,学习效果有保障。只有回答试题正确才可继续观看,否则要重回错点观看视频。有效保证学生在观看时不能走神。(4)作业提交制度,巩固学习效果。及时提交作业与交流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5)线下交流会活动让师生能够互动。活动中交流学习心得,巩固所学。(6)评价方式独特。完整观看所有的外语教学视频、完成作业、参加讨论方能获得成绩。(7)批改作业采用“同学互评”。提交外语课程学习作业。每周课程完结,教师将以外语慕课教学内容为依据,为学生布置开放性的作业。作业以读后感、笔记、说明文、议论文等形式提交。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作业要求严谨、要有创新、要可读性强,作业通过网络以PDF格式提交,采取同学互评形式。作业要求在截止日期范围内提交,如果过期提交,计分为零。由于一个慕课可以同时有很多人选,作业量巨大,然而教师精力有限,因此慕课运营商创新采用学友互评形式。
3 外语慕课与传统外语教学操作程序比较
3.1 传统外语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1)组织外语课堂教学。学生要明确外语学习目标和落实外语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兴趣,为接受新的外?Z知识做好准备。课堂点名、导入相关新知识等步骤。(2)复习旧知识。明确旧知与新知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外语新知识的理解和渗透,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完美融合。(3)新课讲授。此步骤为传统外语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教师外语教学中综合运用互动法、启发法、讲述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外语知识。传统外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教材为中心。
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是外语教师在课堂上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外语学习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外语传统课堂是固定的教学时间和场地,在期末,以对学生单向总结性笔试评价为依据,鉴定学生外语学习成绩。只重分数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3.2 慕课外语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慕课外语教学模式是网络教学模式。其运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实现外语慕课教学条件的复杂性。首先,教师专门录制的外语课程视频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录制的课程,耗费时间和精力。网上外语教学的参与者数十万计,教师无法做到监管督促网上的课程,观看视频进行外语学习完全依赖学习自觉性,因此外语慕课教学过程中需不断回答问题。正确方可继续学习,交流区参加讨论列入成绩考核范畴之内。助教帮助外语教师回答问题,答疑解惑。多为在校学生,增加了外语慕课教学模式的成本。外语课程的慕课教学模式是依托互联网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学生连接网络,通过注册外语学习的账号开始学习之旅。在截止时间内收看外语课程视频,提交外语课堂作业。成绩构成为出勤率和学友互评两项,达到外语慕课课程规定要求,获得结业证或修满学分。
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强调以全体学生发展为中心,然而在展开实际教学活动时与初衷背道而驰。为满足班级多数学生的需求,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基本采用一个方式。何况教师由于班级班额和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与此相比慕课中外语的学习论坛给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平台上外语学习的问题得到解答,外语学习的学习经验得到交流。
4 混合式外语教学模式的开展
论文关键词:二外学习,焦虑,性别差异,学习成绩,相关性
一.概述
(一)二外学习焦虑的定义
在二外学习的过程中,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者的资质、认知方式、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情感因素等不同,二外学习的效果也不同。Ellis(1997)曾指出,在学习结果方面所呈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主要源于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和情感状态。情感是学习的发动机,出现障碍会导致学习的停顿(王初明,2001)。根据Horwitz(1986)的定义,外语学习焦虑是“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的心理活动”。即外语学习焦虑是一种特定的情景,尤其是在课堂外语学习时产生的不安、紧张、忧虑、担心、自我怀疑等主观情绪。
(二)二外学习焦虑的外在表现
二外学习焦虑的外在典型反应可以是焦虑的一般症状,如手掌心出汗,心跳和脉搏加快。其进一步反应,如:听课时不爱抬头,避免与老师目光接触;回答问题时心跳加速,声音很小;甚至还会语言变调,不能正常发生语言的语音和节奏,牙齿打颤;有时还会夹杂一些口头语,如“这个”,“那个”等;故意回避老师,逃课等。
二.研究问题和方法
(一)研究问题
Horwitz(1986)借助德克萨斯大学学生的帮助与合作,设计了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FLCAS),以期能够满足测量外语学习焦虑的具体要求。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该量表的信度、效率和理论构成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学习焦虑与口语水平、阅读能力、听力水平以及写作前的计划时间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如Gardner(1976)等人发现法语课堂焦虑与法语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刘润清和吴一安等人对中国14所大学340名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焦虑感与语言总成绩的相关系数是-.2825。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如Scovel(1978)认为外语学习焦虑在某些方面对语言学习有“帮助”或“促进”作用。焦虑可以使学生保持头脑清醒、灵活。因为国内外学者对外语学习焦虑与语言成绩的关系持有不同的观念,而且针对英语专业学生二外学习焦虑的实证研究还不多,所以笔者打算在此入手,进行相关研究。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英语专业学生在二外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焦虑,状态如何?
2.男、女学生在二外学习焦虑方面有无差异,表现如何?
3.二外学习焦虑与学生二外成绩是否存在关系,怎样相关?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100名英语专业大四学生(2006级)。最终列入本次研究的受试学生总数为96人,其中男生为10人,女生为86人,参加受试的平均年龄为22.79岁。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二外学习焦虑问卷”,以及2009年第一学期二外期末考试成绩。
“二外学习焦虑问卷”是根据Horwitz编制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oreignLanguageClassroomAnxietyScale,FLCAS)修改而成的一份调查问卷(问卷汉语译文转引自王才康,2003)。FLCA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一个可靠而有效地二外焦虑测评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一般性的外语学习焦虑,而不仅限于外语课堂焦虑(王才康,2003)。所以,FLCAS可以作为我们测量二外学习焦虑的工具。
3.数据收集与分析
向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四学生发放问卷100份,要求在课间填写。回收问卷98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数据录入之后用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量表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反应方式从“从未有过”,到“很少有过”,“有时有”,“经常有”,“总是有”,分值分别为1、2、3、4、5。问卷结果全部输入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首先将所有反向问题第11,18,24,28,32题的分值全部变成正向,计算出该33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本次研究的Cronbach阿尔法系数为:.9032,这证明该量表适用于本研究的被试。之后,计算出每个学生的焦虑总分,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方法得出以下数据。
1.学生二外学习焦虑的基本状况
人数
平均值
中位数
众数
标准差
方差
全距
最小值
最大值
96
83.17
97.0000
103.00
16.838
283.5182
87
部门或年级:外语组 填表人:李白玲 赵丽 龙礼江 填表时间:XX年2月26日
项 目
内 容
工作目标
强化外语体验教学特色,广泛开展外语体验活动,让外语学习成为生活化的交际场和快乐学习的体验场;让开朗、乐观、自信成为德外小学生的特有气质;让合作、表达、组织等能力和习惯成为德外小学生必备的素质;让学生敢说、乐谈、能演、会唱、善玩、爱写,真正唤醒学生生命成长的自我发展潜能,让学校的外语教学特色更加彰显。
工作任务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2.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3.开展外语课外活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4. 开展特色体验活动,彰显外语教学特色;
5. 聚焦体验课堂研究,深化外语教学改革。
工作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组织教师重温新课标理念,认真学习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反复研讨《生命因体验而精彩》一书的精髓,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积极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2)每月组织一次全组人员到图书室开展共同学习活动,从各类杂志和书籍中找出有价值的文章,共同学习讨论,共同进步,并做好教研记录。
3)充分利用博客,分享、交流。
2.狠抓教学常规落实,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抓课堂教学。各年级积极开展组内研究课活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促进课堂教学地不断优化。本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上一堂组内研究课,上课时要求教师着眼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充分运用实物、图片和直观教具等,生动活泼地进行外语教学。
2)抓集体备课。本学期将加强集体备课并作记录,为提高教师常规课、研究课的质量做准备。备课时通过专研教材,民主讨论,深刻分析,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翔实,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3)抓作业批改。各年级严格控制作业总量,规范作业批改,按照“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要求,确保作业质量。
4)抓教学质量。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辅导工作,关注培优,更关注辅差,还要关心潜能生,及时总结和反思,不断调整,力求在教学中对薄弱处加以改进。
5)抓课题研究。深化外语组市级立项课题《营造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体验场的研究》的研究,各年级要按既定的方案扎实开展子课题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学习理论知识,撰写科研论文,最后将科研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将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3.开展外语课外活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1)针对各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外语竞赛活动。并适时地对成绩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扬和鼓励。
2)认真开展好外语主题体验活动。
3)认真组织参加“英语风采大赛”活动。
4. 开展特色体验活动,彰显外语教学特色:
论文摘 要: 在中国,大学生习得英语是将其作为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语言环境的缺失使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外语输入输出的重要渠道。因此,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本文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功能进行了探讨,提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成功的终极标准是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一、引言
外语教学的实施有五大主要过程: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堂教学、课程评估。在这几个主要过程中,课堂教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但是遗憾的是,尽管我们以前对外语课堂教学的研究十分重视,但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的探讨上,很少对外语课堂教学的本质功能、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外语课堂教学的评估标准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因此,外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还局限于局部的改革和变化,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受到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束定芳,2006)。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上课程序化、模式化,基本是单词讲解—课文讲解—课后习题“三部曲”模式。即使借助现代化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来教学,也只是把黑板换成屏幕而已。如此枯燥乏味的授课方式,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惰性并最终产生厌学情绪。
二、新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功能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据此要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一)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伟大的教师是那些善于激发学生的教师”(The great teacher inspires.)。学生喜欢外语,一方面可能是对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自然兴趣,另一方面可能是对外语作为一门升学、就业、晋升等重要评价标准的课程的重视。前者被称为“融合性动机”,后者为“工具性动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同时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将学习外语的工具性动机转化为融合性动机,即对英语及英语文化本身的兴趣。一方面因为这样的兴趣更加持久,容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因为后者很有可能会影响应试学习的倾向,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最终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那么,课堂教学如何达到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呢?
1.教师的个人魅力。学生往往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进而喜欢他所教的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知识能力、教师的语言艺术、行为举止,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教师来说,最成功的教育莫过于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2.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新颖的教学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热情。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的基础上,结合阶段性教学目标来计划和安排课堂活动。课堂活动一方面要遵循有利于语言学习的原则,即主要以语言活动为主,另一方面要符合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生理、认知等方面的特点,使他们在愉快、放松、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3.学习的成功体验。不断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学习的快乐,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顺利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在某次考试中获得高分,尤其是在实际的语言实践中充分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等,都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创造机会,如竞赛、表演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估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创造语言环境,提供学习资源。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所谓的PPP模式,即讲授(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输出(Production)。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方便操作,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实践中,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量多教些语言知识,精讲多练往往成了空话。学生课堂上接触到的是大量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真正的语言交际样本,更不是实际的语言交际活动。因此,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中得到的是非常有限的外语输入输出。长此以往,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本质产生了误解,认为语言学习就是一个学习语言知识、记忆语言规则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造成一些学生外语学习高分低能的一个重要原因(束定芳,2006)。
“Language is not taught,but learned.”应用语言学家指出:“我们实际上不能教会学生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合外语学习的环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应该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重要样本,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用外语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就是学生最重要的语言学习实践。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应仅限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语言技能的操练和语言任务的完成,而要注重用外语与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沟通。
课堂学习不是外语学习的全部,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为了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能力和效率,课堂教学要为课外学习做适当的准备,包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条件,例如外语图书、报刊、广播、影视、网络、自主学习中心等。对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教师要对学生做出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检查督促,并在课堂上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进一步激励学生。
(三)文化传授,道德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课堂上讲授文化知识至少有三个目的:让学生熟悉文化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跳出自身文化的圈子,从目标文化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各种课堂练习,强调理解语言和理解文化的不可分离性”(胡壮麟,2002)。教师在课堂上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并有计划、有选择地向学生讲解中西深层的文化和思维差异,能促使学生利用更加得体的英语进行交际,不至于因为误读对方而产生所谓的“文化休克”(刘略昌等,2007)。
英语作为在本土意义上的国际语言,植根于英语使用者的本民族文化;英语作为全球意义上的国际语言,其基本功能是让各国的英语使用者互相交流彼此的观念和文化(Smith,1976)。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内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不同文化只存在差异,没有优劣之分。了解外国文化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并在对外交流中致力于传播、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
外语不仅仅是一门工具,大学英语教学也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外语教师应该摒弃实用主义的思想,在进行语言文化知识传授和语言应用技能培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早在数千年前,孔子在《大学》开篇伊始就曾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今日的大学,虽不能对古人的教育理念亦步亦趋,但把道德教育巧妙地穿插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为人师者的一份责任与义务。
(四)答疑解惑,教学相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新生经过中小学数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普遍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应该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课堂讲授语言知识;没有必要什么都向学生解释;不要完全依赖教材,而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真实交际活动,来呈现语言;不要完全操纵课堂,而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对学生进行需求调查和分析,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困难,提供及时的帮助辅导。外语学习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很大,外语教师应该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精神,帮助学生分析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与学生一起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确定有别于他人的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
从外语教师的角色变化来看,课堂教学已不再局限在教师“提供知识”的层次。外语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担任知识提供者、管理者、监控者,还应该扮演示范者、辅导者、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外语教师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五)指导语言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往往是成功的学习策略使用者,他们是积极的语言实践者和运用者,对语言使用有强烈的愿望,并能创造性地学习(Stern,1983)。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前者通常指查字典、背单词、记笔记、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等具体的学习步骤和行动;后者则指学生计划、安排、调节和评估自己使用认知策略的能力,这对外语学习的成功更为重要。实验证明,通过学习策略的培训,学生,尤其是原来外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能有效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因此,帮助学生了解并使用符合个人特征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策略培训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进行。所谓直接的方式,就是明确地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学习策略。可以由教师讲,也可以由成功的外语学习者介绍和示范,还可以请相关的专家讲。总之,让学生有一种使用学习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的意识和习惯。所谓间接的方式,就是把策略的培训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在提出学习任务、布置课外作业时,提出对方法的要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学习策略。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潜能,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提倡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并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董瑞婷,2005)。
从根本目标看,现代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世界各国也都强调从对学生学到的能力(learned abilities)到注重学生学习的能力(learning abilities)的评价(束定芳,2004)。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衡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终极标准。
三、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是教学理念的转变,而且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更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2006,(4).
[4]刘略昌,黄斐.被忽视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功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12).
[5]董瑞婷.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功能新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6).
[6]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输出驱动假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 基础英语教学
一、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语言输入说”,认为通过不断理解和接受语言符号可以习得语言,这一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视角。然而,Krashen的输入假设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习得就自然会产生,输出仅是输入的副产品,不是外语习得的条件。1985年,Swain基于对加拿大法语沉浸式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输出假设”。该假设认为在二语习得中,可理解的语言输出与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一样是不可缺少的,具有重要意义;可理解的语言输出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目的语,提高语言的流利度和获得语言的准确性。
基于“输出假设”,文秋芳教授在2007年的“首届全国英语专业院系主任高级论坛”上提出“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包括三个子假设,认为语言输出是外语学习的动力,“说、写、译”技能的发展是“听、读”技能发展的动力源,“听、读”活动是“说、写、译”的中介或手段,以语言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更有效。
此后,国内学者纷纷在各自的教学领域探索输出驱动理论的课堂和教学应用。方芳、夏蓓洁(2010)研究了输出驱动理论在英语专业课程群建设中的作用;文秋芳教授在2013年发表了《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外语界,2013),2014年又对该理论做了修订,发表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实践》(中国外语,2014)。文秋芳教授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流程及其方法和评估重点四个方面阐述了在英语课堂中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具体实施,并且在新假设中完善了“输入”的概念。这一理论对当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英语教学状
近年来,在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中,各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应用能力要求日渐提高。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求职时仍面临尴尬境地,他们在听、读方面的语言优势已不复存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说、写、译方面的表达性技能更符合职场英语需求,更具有社会功能。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入校时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在一、二年级基础阶段,面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压力。由于专业四级考试考核的重点是输入性的听和读的能力,广大师生在考试的指挥棒下,注重听、读、写方面单项技能的培养,对于说和译则不够重视。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以教师的输入性传授为主,以教材课文为中心,学生被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足,写作时思辨能力缺乏,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存在语言实践不足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忙于应试,在基础阶段未能做到全面发展,写和译等输出性语言能力发展不足。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后感觉专业课程很难,知识面狭窄,学习动力降低,学习后劲不足。基础阶段发展不足对学生后期发展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专八考试通过率大大低于专四考试通过率;不少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和求职过程中暴露出说、写、译等输出性技能差,并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因此,在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中,有必要引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把输入型教学转变为输出型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提高语言运用水平,为高年级课程和日后就业打好基础。
随着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家对英语专业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对学生的输出性能力要求也在提高。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整个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输出技能要求在不断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是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因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运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对于培养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已掀起了一股新的教改热潮,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的实践运用中尚处于起步阶段。该理论所强调的“输入与输出结合,以输出为驱动”,对于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基础英语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基础英语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下一步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语言的输出比输入对语言能力发展的驱动更大,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英语的口语、写作和翻译技能为驱动力,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借鉴文秋芳教授对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研究,基于“输出驱动理论”的基础英语教学改革有如下方面:
1.更新教学理念。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打破课堂教学围绕教材的局面,树立学生主体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通过实践教学促进语言输出技能的发展,提高学生英语运用的综合能力。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比较被动的情况,教师不能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材料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需要为学生搭建语言输出的平台。在基础英语课堂上,根据教材每个单元的教学主题,给学生设计相应的输出任务,提供完成输出任务所需的帮助。例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的模式获得相关文化知识,首先教师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材料,并告知具体的输出任务和评估标准,然后组织学生课后阅读,指导学生讨论和编写书面报告,最终在课堂演示报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指导和协助作用,通过写书面报告的输出形式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以致用。
2.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需要突破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课程中语言单项技能的训练,创建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技能训练模式,引入语言文化背景教学。
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听和说是同时进行的,读和写也是分不开的,语言的运用离不开语言文化背景。然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础英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轻语言文化,学生的五项基本技能训练是根据专业四级考试分开进行的,综合训练不够,单项技能训练效果不佳。因此,可以尝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引入语言文化,创设语言输出情境,在语言情境中将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例如把听力和口语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某一环节等,把语言输入和输出相结合,以语言的输出实践为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思考。
因此,课前需要强调预习环节,采用任务型教学和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课堂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注重语言实践教学;课后创建复习运用语言知识的实践环境。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存在入学成绩较差,学习缺乏自信心,学习热情不高等问题。在基础阶段的教学中,基础英语是专业主干课程,在保证输入性的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语言输出任务。通过循序渐进的语言输出实践,帮助学生完成语言输出任务,逐步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找到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进而提高综合素养。
4.优化评估体系。把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学生的成绩不再仅由试卷决定,课堂发言、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和学习的自主性等都将与期末考试一起纳入总评成绩,使评估更客观、科学。
在优化评估体系时,有必要细化评估的标准。针对书面和口头的输出任务的不同,在评价时,为避免教师一言堂或课堂中出现观众开小差的现象,有必要让课堂观众参与评估并提供反馈信息。
四、基础英语教改反思
通过在实验班的为期一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笔者发现进行教改的课堂比传统的课堂要活跃许多,强调语言输出任务的完成和综合性评估,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和学习主动性。但是随着教改的进行,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小组活动中有学生依赖他人帮助,课堂时间容易失控,教师面临新挑战等问题,这些新问题有待广大教师和学生继续共同努力改进。
参考文献:
[1]方芳.能力本位,输出驱动与英语专业课程群建设[J].山东外语,2010(3).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
[3]黄源深.思辨的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
[4]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
[5]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夏蓓洁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
[6]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和建议外[J].语界,2013(6).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12-03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研究生培养单位采取“两段式”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以下简称“两段式”培养体系):即将“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2010年,西安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研究生院组织力量对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调研分析[1],认为“两段式”培养体系具有以下不足:①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很少涉及论文工作的指导,所以研究生在选定研究方向和开题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利于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②大多数学校或学科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安排过于松散,而论文工作的时间安排却相对较短。由于择业和考博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以至于硕士生虽然已经开题但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论文工作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只能交出质量不高甚至是很差的学位论文。③许多研究生往往是在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进行过程中才发现自身知识结构方面问题的,而这个时候课程学习阶段早已经结束。我校针对“两段式”培养体系中的不足,实行培养过程中保持学制不变,适当压缩课程学习时间(由1学年调为0.75学年),适度延长论文工作时间(由1.5学年调为1.75学年)的新培养方案,并对课程教学和论文工作两个环节整合与优化、平衡课程设置、推广综合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革新教学方法、完善配套制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改革,同时探索、构建新形势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与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两段互动式”培养体系,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充分调研和论证,精心构建“两段互动式”培养体系
我校认为对研究生来说先经过理论课程的学习,然后进行论文工作,同时在进行论文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符合研究生教育规律的。所以我校在“两段互动式”培养体系中规定研究生应尽早进入论文工作,而没有将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僵化地分割成两部分。
1.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律,构建“两段互动式”培养体系:①在第一学期最后2~3周,研究生即进入导师课题组和实验室,进入查阅资料、选定论文课题、撰写开题报告等论文工作阶段。这样研究生可以充分利用寒假时间,对本学科的基本概况有一个基本了解,从而更有利于今后的论文工作。②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等公共课程依然安排在研究生入学之后第一学期,将开题报告前置安排在第二学期1~7周,将第一学期末、寒假和第二学期前段充分结合在一起,保障了研究生明确研究方向和开题阶段的连续性。③将专业选修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7~18周,衔接在开题报告之后,使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研究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有的放矢地选择课程学习,避免了选择专业选修课程的盲目性。
2.“两段互动式”培养体系的优点:①“两段互动式”培养体系有效解决课程教学与论文工作两个环节衔接不足的问题。我校规定研究生导师可以在录取研究生后根据复试时的实际情况制订培养计划,确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并确定部分课程学分,其余学分研究生可以根据科研需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选择必修课和选修课。②“两段互动式”培养体系为论文研究、考博与择业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在新的培养模式下,我校把论文工作的基本年限安排为1.75学年,为研究生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硕士生进一步深造考博和择业提供时间保证。③培养方案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在一级学科范围内设置,研究生培养方案在一级学科范围内设置有利于根据社会需求选择和确定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结构;有利于学科建设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
二、优化课程设置,实现课程的集约化及其与培养目标的紧密对接
科学设置课程是保证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关键环节,缩短课程教学时间肯定要对原先的课程设置进行根本性改造。我校在“两段互动式”培养体系中从以下几方面对硕士生0.75学年制的课程及教学进行了调整和优化:①“两段互动式”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科建设、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②研究生公共课程设置。硕士生公共外语课,我校根据学生入学成绩、六级通过情况进行分班教学,英语成绩差的学生上基础性的公共外语课,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去上外语选修课,公共外语可免修;专业外语课程则严格要求任课教师认真编写教学大纲,定期组织专家督导教学,互听互评,促进任课教师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严格要求必须选择系统、成熟的教材和鼓励教师自编教材;硕士生政治课在不降低学分的基础上降低课堂教学时数,采取自学与教师课外指导相结合等方式,鼓励硕士生积极参与课外讨论小组活动和提高自主学习政治理论能力。③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鼓励和提倡硕士生跨学科选修课程。课程设置中的任选课时可以适当设置部分交叉学科的课程,以便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和适宜其他院系的学生选修。
三、深化研究生课程改革,提高硕士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1.重视综合性课程,增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鼓励和提倡硕士生选修综合性课程,以便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和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获得研究和创新能力。
2.鼓励开设研究型课程,提高硕士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型课程主要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激发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为主要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具有任课教师学术水平高,理论框架和专题导向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将授课、课程项目研究和分组讨论相结合,形成以参与学习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等特点[2]。
3.平衡课程设置,重视科研方法能力的培养。我校克服以往在硕士生培养中针对学生科研方法的培养重视不足,提高课程中有关研究方法、方法论和研讨性课程的比例,使课程设置趋于平衡;鼓励硕士生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学术讨论、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利于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能力的活动,以切实帮助研究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研究方向及论文的选题。在研究生课程深化改革中,我校进行了百门综合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以激发研究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使课程学习成为培养研究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新型课程。
四、转变培养方式与方法,确保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我校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指导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和自学性,教学相长;积极创造条件并明确规定让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讲座班、社会实践,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训练和培养。
五、完善配套制度,加强科学有效教改和管理
为保证“两段互动式”培养体系的顺利实施,我校制定了与之配套的教育管理办法,如加强实施教育质量过程监控、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革新选课管理办法、完善教学数据库;设立教改专项资金,严格实施教改立项的遴选、中期考核和结题审核,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增设多媒体教室并深度挖掘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继续实施精品课程工程;深化研究生开展集中开题、学位论文盲审工作制度等。
西安理工大学通过构建“两段互动式”培养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和论文工作环节、优化和平衡课程设置、推广综合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革新教学方法、完善配套制度等,力图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尧成.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论文摘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因素是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借鉴“语言焦虑”理论,对《实用英语》教学中“交际畏惧”的成因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对学生心理、个性及文化意识的关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非英语专业的专科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这其中不仅包含智力因素,还包含非智力因素。早有专家证实正常人都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相差无几。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每一个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非智力因素也可称之为情感因素。在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中,语言焦虑日益得到学者们的重视。
本文以情感因素中的语言焦虑中的交际畏惧现象作为一个切入点,对《实用英语》教学中学生所存在的语言焦虑及相关对策作一个研究。
一、语言焦虑中的交际畏惧及其与《实用英语》的关系
语言焦虑是:“由外语学习的独特性所产生的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自我知觉、信念、感觉和行为的独特心理。”[1]该定义是由horwitz、cope等人所给出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young,gardner,horwitz等许多研究者对学习中存在的情感变量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语言焦虑作为一个情感变量对外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外语课堂中语言焦虑可分为三种: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和负评价恐惧。根据mc croskey的定义,交际畏惧指的是个人对他人的真实或预期交际产生的恐惧或者焦虑程度。[2]这也是外语教学中教学工作者要对二语习得者进行指导的重要方面之一。
笔者所执教的《实用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供非英语专业使用。《实用英语》是一本综合教程,也就是说它包含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笔者所教的班级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们有着不同的专业和文化背景,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也就比较复杂,客观上是存在语言焦虑现象的。
二、《实用英语》教学中的交际畏惧成因及对策
《实用英语》是一门强调课堂互动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口语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口语交流占有相当的比例。这种口语上的交流是一种英语课堂的交际活动,而在实践中学生难免会产生种种焦虑,导致其焦虑的因素很多,因而分析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便显得很重要。
1.课堂的竞争压力及学生对自我能力的担心是造成交际畏惧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大多数存在好胜心理和强烈的自尊心,这样,在说话中怕说错话,怕人笑话也就成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在与好同学的比较中,容易产生心理劣势,在与理想自我的比较中又害怕一次的失误会改变同学与老师对自己的看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向学生阐明犯错与语言学习的辩证关系。学习语言不可能不犯错误,语言的进步是建立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的。流利先于准确,先张口不怕错是语言学习必经的一步。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刘润清所言:“首先要克服羞涩感。不要不好意思,教室就是个犯错误的地方。把一切错误留给老师和同学是最安全的。克服这个心理障碍,问题就好办了。一开始,讲话语速不快、不流利,都可以理解。本来什么都知道,一讲出来就错了。例如,明明知道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后面要加-s,但一张口就错。口语难就难在反应快上。词汇要非常熟,脱口而出,语法关系瞬间搞清楚,这都要基于几百遍的练习之上形成一种习惯。”[3]同时,教师在班中制定以发展为核心的评判准则。每个学生应把自己作为一个出发点,只要与自己相比有了进步就应该肯定和鼓励。这样可消除不必要的横向比较,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语言学习上。
2.学习者的个性差异也会导致交际畏惧的产生。外向型学生会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积极而内向型的学生显得内敛和不善言词。一方面,教师必须知道,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适度的冒险精神对语言学习者是有益的。在口头交流中,要对外向型学生进行鼓励,让基础好的学生尝试新的词语和语法现象是必要的一个步骤。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到内向型学生的情况,可让他们先准备,然后在每次上课前做几分钟的自选内容的英文报告。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内向型学生的积极性并有效地均衡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时间,让大家都有开口的机会,避免少数几个学生主导课堂的情况。这体现了一种可参与性的原则。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左焕琪指出,“教师在课堂的互动中必须面向全班,首先因为课堂里每个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虽然绝大多数教师不会故意剥夺学生的权利,但有时部分学生的确未能充分享有参与教学的权利。其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特别是生生互动,只有在绝大部分学生都发动起来并积极参与时,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仅有少数学生参与的互动有悖于当代外语课堂教学观,不能大面积提高外语课堂教学质量,也难以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外语教学目标”[4]。内向型学生经过一定的准备在谈及自己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有切身体会的问题时,往往会有相当不错的表现,这时适时的鼓励往往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从而有效地消除他们的语言焦虑,能逐步地实现其由交际畏惧向喜欢交流的转变。
3.目标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差异也可能造成学生的交际畏惧。因为“文化归属感是一个长期以来在本族文化中逐渐形成,且相当稳定的认知系统,亦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大量异族文化的导入,特别是在目的语文化与本族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会给学习者带来无准备的心理文化冲突”[5]。对英美国家文化的陌生感会导致学生发言积极性的低落。例如,在谈论体育话题时,从美式橄榄球切入的效果远远不如从乒乓球谈起。因为学生对美式橄榄球及其相关文化背景的陌生感会压抑其表达的欲望。而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角度切入会有效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因而,在《实用英语》的教学中要有效地贯彻文化包容与渗透性的原则。在互动话题的设计与引导上要加强两种文化的比较与导入。如在谈论西方婚礼的话题时,可让学生用英语讨论他们各自家乡的婚礼习俗。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习俗显得丰富多彩,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便会很高。讨论后再播放西方婚礼片段,进行比较讨论,就能达到很好的收效。本土文化的导入的另一层意义在于能有效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在对西方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有一种均衡意识,消除其对某一种文化的盲目崇拜,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综上所述,消除《实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交际畏惧,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个多方面的过程,对学生心理、个性的了解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会有效地促进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施仁娟.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应付方法研究[j].语言教学研究,2007,(2):99.
[2]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国外相关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1,(3):123.
[3]刘润清.刘润清英语教育自选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2-23.
论文摘要: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条件,而树立自觉的跨文化意识又是外语教学育科研的主导理念。本文主要介绍了Kramsch提出的多元互动模式,针对她的理论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目前高校外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其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积极作用。此外针对该理论如何运用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文化教学中,本文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引言
目前许多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走向一种所有文明国家共有的“世界性风格”,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等领域正显示出一种“大同”的趋势。但同时,我们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到各国为寻求本土文化认同和维护文化独立所作的努力,不仅在欧洲特别是东欧国家,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以及其它洲传统的或新兴的移民国家都可以观察到这种倾向。因此,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条件,而树立自觉的跨文化意识又是外语教学与科研的主导理念。
为此,本文简要回顾了西方语言学界对语言文化教学的各种理论,主要介绍Kramsch提出的多元互动模式,针对她的理论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我国高校外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其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积极作用。此外针对该理论如何运用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学中去,本文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理论回顾
西方语言学界对如何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努力,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近三十年来,受各种哲学思潮与语言学,心理学,人种学和后起新兴的边缘学科的影响,各种语言教学理论应运而生,探讨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化教学也成了当今世界语言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课题。东西方语言学家和教育家都提出了他们各自的观点,总体而言,他们都强调了语言学习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Hymes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出教学目标已经从“语言能力”扩展到“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Byram&Morgan也指出外语教学的目标不只是强化学习者原有的文化—一级社会化,也不只是让学习者完全去接受目的语文化—二级社会化,而是把两者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立的观念—三级社会化。
LouiseDamen提出“尽管文化导人很少被列为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大纲的一个部分,然而,文化学习确实是一个隐藏的议程,它无处不在但又很难辨认,它无时不刻在影响着读者的期待值,洞察力,反应速度以及教与学的方法和策略。而且,它经常会在学生是否能够成功地学习和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G.Robinson提出“文化教学多面性”(CulturalVersatility)的概念;任何真实的文化学习结果总离不开分析综合,分析综合即导致变化,就此而言,即文化的变化,叫做“文化多面性”。可见,语言文化教学的结果最终会培养学生具备“文化多面性”,也就是通过语言文化学习之后,学习者本身会起变化。
中国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比如在20年代曾强调:“我们学习西洋文字,不单是要认识几个洋字,会说几句洋话,我们的目的在于输人西洋的学术思想,所以我认为中国学校教授西洋文字,应该用‘一箭双雕’的方法,把‘思想’和‘文字’并教。‘戚雨村也提出过’文化错误的性质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
三、Kramsch的多元互动模式及其主要观点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文化语言学”为旗帜的理论探索,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文化教学策略的深入思考。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和语言外的文化因素都同时进人语言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实质性的改变;教学策略由单一对教学内容的考虑扩展到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兼顾,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取代了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在这些理论中,上世纪九十年代问世的多元互动模式颇引人注目。倡导这种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的ClaireKramsch教授。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接连不断地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与专著,讨论外语与文化教学问题。其观点新颖,独树一帜,在西方的语言学界引起很大反响。
Kramsch的代表作是1993年出版的《语言教学中的上下文和文化》(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在该书中Kramsch教授承认自己的语言文化观受到了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的极大影响。后结构主义(post一structuralism)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在西方兴起,发展并盛行的一种哲学思潮。该思潮反对固定模式,提倡冲破结构框架的束缚,强调世界的多元性,怀疑所谓绝对真理的存在,从而促进人们思想上的解放。这种以多元共生为特征的哲学思想不仅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而且对语言教学的冲击也难以估量。
在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Kramsch提出“文化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排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文化从学习者开始学习外国语的第一天起就始终渗透其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不注意,它会使他们心神不宁,使他们在交际能力方面的缺陷暴露无遗,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能力提出挑战。”她的观点主要分为以下四点:
第一,两分与多元:她认为就外语教学而言,把“语法与交际”,“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学”等等人为地列为一对对矛盾阻止了我们采取多层次与多维的眼光去观察一个问题的整体。其危害在于让教师无所适从。因此她认为用完整的眼光去看待语言与文化这一个硬币的两个侧面,更有利于把握语言文化教学,使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第二文内与文外:Kramsch一反过去语言教学中仅注意文本(text)的倾向,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文外(context)。她指出:“教授一种语言就是教怎样塑造一堂课的上下文:这堂课既是单独的个体学习事件,又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教学场景,每个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教学活动的目的,对话的课题,互动的规范以及各种任务的类别都统统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外语而塑造上下文的各种途径将决定学生被允许探讨,发现和交流的意义。越是鼓励他们发现更多的潜在意义,他们学习的机会就越加丰富。"(Kramsch1993a:67)
第三:桥梁与界限:Kramsch认为以国为界的文化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区分,“架桥”为焦点的教学可能会强化文化定型或刻板印象(stereo-types),在文化意识没有被充分唤醒的情况下,对“文化特征”的过分强调可能会使学习者误以为这些“特征”便是事实本身,从而在交际过程中生搬硬套,忽略具体的交际情景和个体。这样,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所建起的不是沟通文化之间的“桥”而是阻碍文化交流的“墙”。外语教学活动提供了创造双向文化互动的基础。学习外语的过程是一个打破“界限”的过程,通过学习,学习者会认识到同一事件可以用不同的参考框架来表示。这种学习,不是单纯模仿和迁就另一种文化,而是在超越本民族文化和另一种文化时,达到“第三种位置”(Kramsch1993a;225)。
第四:一致与冲突:Krarrnsch要求外语学习者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局限的交际能力而努力,以“操母语”者为榜样,以“随俗”为准则,达成一致。相反,她要求学习者具备一种认识和了解变化多端的多元世界的能力。因此她提倡在文化教学中不以知识或行为为中心,而应以意识或态度为中心,鼓励文化互动,而不是避免冲突。
四、多元互动模式对中国外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为了试验多元互动模式是否对我国外语教学有积极作用,也为了了解高校外语文化教学的现状,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进行了描写性的调查与研究。我们的调查对象是三年级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全部收回,共104份,其中有4份问卷学生的回答不完整,已从整个样本中剔除,有效问卷为100份。经过调查,我们发现Kramsch的多元互动模式,能拓宽外语教师语言文化教学的视野,对提高我国外语教学有着积极作用
首先,根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外语教师在语言文化教学中还是倾向于语言教学。这在问卷调查的第一和第二项中有所体现。第一项:“你认为目前的英语课程能满足你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的需求吗?”仅有2%的学生认为能够满足。高达68%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调查第二项:“在英语学习中,如果你遇到文化词汇而导致理解困难,通常会如何处理?”仅有9%学生选择询问老师。这表明,大部分外语教师解答学生文化困惑的角色没有充分发挥。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与我们的考试制度相关,但也不能否认我们把语言和文化放到了一个对立的位置,使我们不知不觉地在教学中也一分为二地看待语言和文化,并且有所侧重。针对这种现象,Kramsch强调用完整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并把它们视为一体,而不是把它们看作一对矛盾,会顾此失彼,这无形中拓宽了外语教师语言文化教学的视野,使教师在设计课程时综合考虑,整体教学,不牺牲一方换取另一方。
其次,Kramsch提倡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主张教师创造课堂的文化环境,师生以不同角色交际对话,发生文化互动。这一点切中了我国目前外语教学的弱点。根据问卷调查第三项:“你认为目前学校的英语教育能使你将来在工作中与外籍同事及上司顺利交往吗?”仅有2%的被调查学生表示能够,选择不能够和没把握的占96%。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用英语与异域文化的人士进行交际仍然存在很大困难,在学生语言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跨文化交际仍然成为他们的障碍,他们仍不能成功地将教室里学到的知识转移到真实世界的交际中去。这不得不值得我们反思。
众所周知,交际时双方的文化背景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不懂对方的文化,使用再规范的语法和再优美的语言都不能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文化能力一般低于语言能力,是因为长期以来文化教学滞后于语言教学造成的。虽然各种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把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但由于对文化教学的内容没作具体规定,外语界关于文化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也没有一致的意见。因而《大纲》中没有文化因素细目表,我国也没有建立起与跨文化交际相配套的考试体系。这一切都直接导致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忽略和无纲可循,这是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而有必要在现行的《大纲》中增补文化因素细目表,作为教学和测试的依据,在各级外语教学中明确文化因素的地位,确定文化教学的具体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各类考试如高考,四六级考试中应适当增加文化内容,也可单独进行评估,从而建立起解决文化教学和文化意识培养问题的有效途径,以便在课堂上实行“文化互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
第三,Kramsch认为外语教学活动提供了创造双向文化互动的基础,文化的双向互动离不开母语文化的学习和掌握。而这一点,恰是当今很多学生所缺乏的。近几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对异域文化的宽容性和灵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广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大有来者不拒的胸襟,倒是中国本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视。学生中普遍存在厚今薄故,厚西薄中的现象。
根据问卷调查第四项“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你对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文化感兴趣吗?”42%的学生选择了A项即很感兴趣,56%的学生选择了B项即比较感兴趣。选择这两项的学生占了样本总数的98%。形成对比的是,大部分问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也不大了解。问卷调查第五项“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吗?你自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多少?"72%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一般兴趣,一般了解”。4%的学生选择了“不感兴趣,不太了解”两者相加,占样本总数的76%。选择“很感兴趣也十分了解”的仅占13%。
而且绝大部分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输出母语文化存在困难。调查表第六项:“你能够用英语表达并解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特有现象吗?”仅有2%的学生选择了‘能够”。55%的学生选择了“没有把握”,还有42''''%的学生选择了“不能够”。
我国学生母语文化的欠缺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教育体制存在问题外,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是症结之一。知识经济并不意味降低对传统文化素养的要求,传统人文素质对我国学生的思维模式,道德情操乃至创新精神有很积极的影响。如何教导学生把本国文化清晰,得体和准确地介绍给不同文化的人们理解异域文化,及其所蕴涵,表达和象征的意义以尽可能为其所用,又能使他们理解异域文化,及其所蕴涵,表达和象征的意义以尽可能为其所用,从而克服以往教学中单行道的做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对话,是Kramsch提醒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
最后,Kramsch提倡在文化教学中不以知识或行为为中心,而应以意识或态度为中心,鼓励文化互动。她指出在外语课堂中进行多元互动文化教学,语言材料的选择尤为关键。语言材料应依据不同阶段的语言教学和学生的语言水平体现不同程度的文化内容,语言中的文化内容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文化互动交际的可能。但目前我们普遍使用的外语教材,在文化内容的提供方面,较为欠缺。仅限于作者的介绍或简单的历史背景知识,较少涉及Kramsch所说的意识,态度介绍。缺乏价值观,人生观,文学和艺术等更深层次的文化介绍。有些教材甚至完全忽略了文化因素。
举例而言,我们目前使用的英语专业泛读教程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英语泛读教程》一共四册书,通篇没有涉及到任何文化背景知识,课后练习也仅限于语法,词汇等语言技能方面的练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众所周知,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习得目的语,文化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通常而言,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也多是由他们对目的语文化的错误期待和假设造成的,因此建议加强文化类教材的建设,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化方面的书籍,扩大文化知识面,使语言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实现Kramsch所说的文化互动。
五、多元互动模式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贯彻实施
Kramsch的多元互动模式对当今中国的外语教学而言并非是现搬现用的,首先她的理论是针对美国大学中来目世界各国,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学习外语而提出来的。这些学生在外语课堂中能组成一个微型的多元化社会。而针对中国国情而言,我们的学生甚至包括绝大部分教师在内,只有单一的汉语言文化背景,在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立场的情况下,很难形成Kramsch所谓的文化冲突,更谈不上冲突的避免和理解的达成了。
其次,Kramsch的多元互动模式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如何提高教师的文化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解决教师自身的文化归属问题,使教师既能保留母语文化身份,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目的语文化现象,成为两种文化的沟通者,进而以积极的态度影响学生。针对这些在我国外语教师中存在的问题,Kramsch的理论并没有提供具体的解决办法。
第三Kramsch提倡在外语课堂中创造文化环境,教师学生以不同角色交际对话,发生文化互动,但她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在实践上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为了使她的多元互动模式在中国国情下更具有可行性,我们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针对我国学生的单一文化背景而言,双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及其重要的。外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承认社会的多元化,了解主流文化对非主流文化的冲击,提倡多元文化共存和吸收,是文化意识培养的一个根本点。通过文化对比和文化学习,形成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态度,及时觉察目的语文化以及母语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能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这种文化意识能帮助学习者主动地获取并深层次地处理文化知识,以便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举例而言,本人在听力教学中曾使用《中级听力》一书,该书第九课谈论毕业生的理想,主人公最大的理想是毕业后成为兽医,职业咨询顾问说有很多人竞争做这项工作,鉴于该生的成绩,建议她另做打算。课后就有学生前来询问,很难理解兽医是理想的竞争激烈的工作选择,并且认为主人公应该下决心作医生才又士。这就牵涉到东西方对动物的不同理解。西方社一会普遍认为动物尤其是猫狗是人类的伴侣,其地位与家庭成员不相上下,作为为宠物治病的兽医自然也是受人尊重的,与普通医生并无区别。而在中国以及亚洲社会,尽管目前宠物的地位大大提高,但根据传统观念,人们始终把动物视为低人一等,甚至还有以它们为食物的习俗,因而兽医的地位也始终不能与治病救人的医生相提并论。
由此可见,教师可以结合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教学传授一些常涉及到的文化知识,而不仅限于英美文化,英美概况等专业文化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文化意识,做到有意识地主动地掌握目的语文化,更深地理解母语文化。
其次,针对外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而言,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外语教师教师通过不断学习,经常关注本国和目的语国家发生的一切,从而不断更新,提高自己的双语文化意识。此外,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也极大的帮助了外语教师学习和传输目的语文化。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一个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得教学成为师生互动,人与电脑互动的过程,从而使Kramsch的多元文化互动模式成为可能。教师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把异国世界生动地传输到教室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理解语言材料及其背后的目的语文化,使教学更富直观性,教学过程更加活泼有趣,增加了学生的互动参与程度,也提高了比较不同文化的效率。网络还为教师提供了许多工具书,如词典,百科全书,图书馆等,通过它们可以查询最新的文化资料,及时更新文化信息。外语教师还可以利用(LISTSERY@CUNYVM.CUNY.EDU)这一全球性的英语教师电子论坛,就教学中涉及的文化信息,向全世界的同行请教。
第三:针对在外语课堂中创造文化环境而言,进行文化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因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具体方法如下:1>文化旁白:上课时结合语言教学内容的需要加人文化的介绍和讨论,如介绍人物,历史,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等。2)启发联想法:可利用关键词,关键句子,重要历史时间,人物等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学习与之相关的文化。3)图式法:根据课文中有关的文化知识组织学生列表或用图式表示清楚。4)课堂讨论法:可采取两人讨论,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5)中西文化比较法:通过对比,可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6)角色扮演:根据课文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中西方婚礼的不同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