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2:59
导语:在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经络催眠术 本土心理治疗技术 发展
经络催眠术是由苏州大学马维祥主任医师在50年的临床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医经络穴位和催眠技术而形成的真正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技术。经络催眠术是中医藏象、五行、经络学说与催眠术的创新性的结合。经络催眠治疗,是应用经络与气及暗示相结合的综合性催眠诱导技术导入催眠状态,施以藏象、五行和经络辨证论治的暗示治疗方[1],心理学家王效道老先生评价马维祥老师首创本土心理治疗技术——经络催眠术和首创“成长扭曲症”概念[2]。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凸显,人们的心理问题高发、频发。为顺应形势的需要,国内心理治疗界大量直接引进应用西方治疗方法,这些在西方文化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信度和可行性都有一定的地域限制[3],不能直接套用在中国人身上。正如加德纳·墨菲和约瑟夫·柯瓦奇在《近代心理学导刊》一书中所指: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的历史、西方的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和科学的背景的范围内才是有意义的问题。[4]但是,心理行为问题是在一定文化土壤上形成的,心理与行为深受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影响来访者或病人的精神病理的临床表现、求救行为、治疗方式等[5][6]。离开了其产生、存在的文化土壤再好的方法都不会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水土不服,事倍功半。
马维祥教授将中医经络学说与催眠术相结合形成的经络催眠术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结合国人特定的心理行为特征形成的理论与技术,具有本土性和强大生命力。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经络催眠术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为中国的心理卫生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应从教育培训、科学研究、临床实践、认证制度和组织宣传等方面广泛、深入展开,与时俱进,推动经络催眠术发展。
1.教育培训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许慎,说文解字)。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7]经络催眠术作为中国本土的科学的心理治疗技术,应通过教育,让更多的心理学同仁分享其魅力,运用其帮助国人提高心理素质,解决心理问题。经络催眠术作为“心理治疗的一朵奇葩”(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日昌语)[1,绪言],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其最佳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培训,让更多同仁掌握。
1.1教学内容
目前,经络催眠师培训主要由马维祥教授和胡宝伟主任亲自教授。内容较全面,难易适中,紧扣临床应用,但是,随着培训师资的多学科化和学员的多样化复杂化,作者认为培训内容应更加要求严谨、规范,学时随之延长,夯实学员基础,让学员真正理解掌握并且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运用。
通过多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我总结出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的知识结构应包含两个层次:核心层知识(必须具有),如心理卫生及心理治疗技术;次层次知识(应该具有),如人格心理、发展心理、教育学等和知识(最好具有),如相关人文社科知识。相应地,经络催眠师培训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两大部分,基础知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中医诊断学(当然,这三门学科可以结合重点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专业技能包括:心理治疗与咨询学、西方催眠术、经络催眠术、中国文化、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作为补充知识。
学员如果没有基础知识和基础专业知识,拥有再好的治疗技术可能也无法很好应用。我们具有了形神(心身)一体观、辨证观,经络循行路线及所属络脏腑,疾病在经络上的表现,经络循行上的穴位,穴位的治疗作用等中医基础知识,为临床应用做好铺垫。要了解人的心理行为,我们应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如正常人的心理发展,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正常发展受阻会产生什么后续影响,等等,人格心理学对于我们理解正常人的心理与行为、人格特征和发展是必需的知识。社会心理学主要是中国古代人的心理特征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心理变化,而不是作为学院派教学的死板无生气的社会心理学教材,这对于了解人们的心理与社会变化的相互影响,了解当下人们心理状况是必需的知识。精神病学知识或变态心理学知识是心理治疗师一定要掌握的基础专业知识,在临床中我们才能较准确筛选出自己的工作对象和理解来访者甚至病人的心理行为问题之所在。心理治疗与咨询学知识是任何从事心理咨询或治疗行业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在经络催眠治疗及其他任何形式任何流派的治疗方法中都要用到心理治疗与咨询中的一些基本技术方法。这些基本技术与方法是把基础知识与专门治疗技术方法应用在临床中的基础与桥梁。西方催眠技术作为学习经络催眠术的过渡和比较,毕竟经络催眠术有很多地方与西方催眠术相同,如催眠的本质、治疗过程等。经络催眠术是在前述的各种基础知识和基础专业知识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治疗技术,通过前面的知识铺垫后理论依据充分,临床实践效果明显。
当然,由于目前经络催眠术还处在半官方半民间状态,没有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发展,更不是在学院里作为专业课程开设,而是作为独特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来推广。所以,如果在相关心理专业学生中推广或在心理学院校传播就容易得多了;如果作为非医学、非心理学专业人员来学习,我们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和延长教学时间,学员们在课外多努力也完全能够弥补先天不足,同样可以掌握好这门对国人量体裁衣而创造的技术。
1.2教学时间
经络催眠术教学课时设计: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中医诊断学,小计16课时;心理学基础知识(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小计24学时,精神病学(变态心理学)小计8学时;心理治疗与咨询学小计10学时,西方催眠术小计8学时,经络催眠术40学时;中国文化、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自学。
1.3教学方法
图为参与经络催眠术学习的学员大多数是成年人,学习自觉性较强,目的明确,但是时间紧,所以可以灵活安排。对于基础知识主要以课堂老师讲授为主,学员课后自学为辅,以PBL教学法,小组讨论等为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在短时间内教授大量知识。对于专业技能部分以老师讲授为主要形式,学员课堂模拟练习为重要途径,课后严格要求操练为补充。
1.4临床实习
学员通过学习掌握了经络催眠术后,要在相关心理服务机构进行临床实习,在临床中运用、体会经络催眠术的精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自己的治疗技术,成长为合格优秀的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
1.5临床督导
督导是培训心理治疗师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贯穿于一个治疗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其主要的目的是教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学生尽可能好地完成治疗工作[8]。目前,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要求咨询师或治疗师不断接受临床督导,为了行业的规范和帮助低年资治疗师的成长,我们也可以且应该效仿西方心理治疗师培养模式,引进督导环节。
2.科学研究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研究,虽然经络催眠术是一种本土的心理治疗技术,但是其治疗疗效机制是什么,效果如何,是否有副作用,临床应用中的禁忌问题是什么,与其他治疗技术相比有什么特点等问题我们都可以也应该展开科学研究,以便更好地为国人服务,发展该技术。通过科研,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论著与业内外人士交流探讨。
2.1论文撰写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期刊媒体刊载经络催眠论文,也许能够说明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而任何学科、任何一种技术要发展,要获得世人的知晓和认同都需要有事实根基。我们要鼓励同仁做相关科学研究,并且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让经络催眠术不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具有深厚学术思想基础;不仅成为一种技术被广泛应用,而且可以成为一门学科得到深入研究和发展。
2.2教材编写
从1980年代以来,关于经络催眠术的专著有马维祥编写由中国科普出版社于1989年5月出版发行的《催眠术》;2010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马维祥教授编写的《中华经络催眠术》及由卜文智和吉红两位老师编写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心解催眠》(2011年)。在教材编写内容与形式上可以创新发展,增加最近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新成果。关于教材的内容多样化,如催眠师素质要求,督导要求,行业伦理规范,技术基本要求,等级达标要求,经络催眠术历史,等等。在形式上,可以文字与图案相结合编写教材,增加催眠操作图片,便于读者理解和操练,改变一味的文字描述形式,提高阅读兴趣。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我们可以编辑出版经络催眠术科普书籍和专业书籍。在层次上,编写入门书籍、高级经络催眠师用书、经络催眠师师资用书等。
2.3学术会议
迄今,中国大陆没有一个催眠师组织,大家都是通过媒体吹捧自己,甚至有的人还诋毁他种技术方法。这种现象既阻碍行业正常健康发展,又损害自己人格。我们呼吁国内外的催眠同仁团结起来,携手共进,为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献计献策共谋发展,促进人类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心理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2年7月30至31日即将由经络催眠师推广中心携手国内外同仁在太原市召开中国首届催眠师大会。这是催眠界大事幸事,我们可以通过会议了解催眠当前在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加强学术交流,相互切磋技艺,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我们呼吁把召开国家级催眠会议制度化常态化,使催眠治疗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减少业内误解,达成共识,促进中国心理治疗与咨询行业的发展。
3.临床实践
心理治疗在美国作为“医学必需(治疗必需)”,按照行为卫生服务机构(MBHOs)所说:“对于满足个体的健康需要而言,心理治疗是恰当且必需的,并与卫生服务的诊断和临床标准相符合。”[9]任何理论及学科如果不能服务社会和人民,迟早会遭到淘汰。经络催眠术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必须在临床中得到验证和发展。心理治疗强调临床疗效,疗效是生命。经络催眠师应把理论应用于临床,在临床中验证理论提升理论发展理论。
4.认证制度
催眠心理治疗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证的心理咨询师和卫生部负责的心理治疗师技能考核中都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催眠师在美国已经成为新职业[10],在中国大陆,经络催眠师职业技能培训认证是我国目前唯一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合法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在高级基础上可以申请经络催眠师师资资格。
这些年来,我们严格遵照培训时间,按照培训后方能参加考试申请资格证书模式。经过中心培训的学员都能在各自工作中得心应手地应用该技术。今后,我们要逐渐增加临床操练时间,不同等级的催眠师要求临床操作时长不同,严格把控申请高级催眠师的条件和资质,对于催眠师师资更是要严格把关,宁缺毋滥。经过经络催眠师推广中心多年不遗余力努力与上级管理部门沟通,加大宣传和无私奉献在全国各地培训,经络催眠术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学员越来越多,社会经济效率都比较明显。我们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经络催眠师培训认证项目于2007年8月23日正式启动,先后培训了大批心理教育医疗领域人才。现在,学员遍布全国各地,为了行业规范和提高学员的水平,我们应设置催眠督导师,主要负责学员后续教育,为学员解疑释惑,保障学员身心健康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5.组织机构
任何学科要想获得独立都需要有自己的组织机构。我们期盼成立全国性的催眠师组织机构,如经络催眠师协会,以便团结催眠界同仁,便利学术探讨与交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持有经络催眠师资格证书的同仁自然成为协会会员。协会负责起草行业发展规划,制定行业伦理规范,对外学术交流,组织学术大会,直接负责与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及汇报工作,争取国家对行业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协会先试创办内部学术会刊(电子版和纸质版),然后正式创办学术期刊,以便学术交流和传播知识;协会创办专门网站,便于及时行业信息和宣传知识。设专门办公机构,专人负责管理日常事务,负责网站维护和运营,负责协会会刊。
经络催眠术经过马维祥教授、宋大涵主任等高贤的努力与无私奉献,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很有影响的本土心理治疗技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通过上述改进,一定能使经络催眠术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马维祥.中华经络催眠术[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48.
[2]杨艳.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序言,8.
[3]李黎.试论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J].绍兴师专学报,1994:155.
[4]加德纳·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引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
[5]曾文星.华人的心理与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6-8.
[6]曾文星.文化与心理治疗[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11.
[7]章荣庆,吕福松主编.教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8.
[8]http://.cn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设计图———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是培养目标的根本体现。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刑事警察学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①为例,探讨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并结合大陆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分析两者之异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完善对策。
一、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目的
台湾中央警察大学成立于1957年,设有行政警察学系、刑事警察学系、公安安全学系、犯罪防治学系、消防安全学系、交通学系、外事警察学系、行政管理学系、法律系等系部,是培养台湾地区警察高级人才的最高学府。其中,台湾中央警察大学的刑事警察学系,与大陆地区警察院校的侦查系相类似,现设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是培养台湾地区刑事侦查人才的地方。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下列专业能力与素养:刑事侦查能力,刑事鉴识能力,刑事法学素养,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治安对策分析能力。
二、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情况
以台湾中央警察大学为例,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分为侦查原理、侦查科技、侦查法学、现场侦查四大领域,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学术内涵。
(一)侦查原理侦查原理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犯罪侦查学、犯罪模式分析、犯罪剖绘、犯罪侦查案例研究、组织犯罪侦查、窃盗(盗窃)犯罪侦查、性犯罪侦查、谈判与危机处理、刑事警察业务、刑事警察勤务、行为科学、刑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侦讯与社会心理学、侦讯实务与笔录制作等课程。台湾警察大学设置侦查原理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通过全面分析台湾社会面临的多种犯罪类型,运用比较全面、系统的犯罪数据库,分析各类犯罪模式及犯案手法,并寻求最佳的侦查对策;2.深化特殊重大刑案侦查管理的探讨,强化侦查原理研究;3.研发人力、知识、装备、侦查思维之间的转化,提升刑事业务与侦查勤务的统合规划,以推动犯罪侦查与防范机制。
(二)侦查科技侦查科技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计算机犯罪侦查、通讯犯罪侦查、治安信息系统概论、网络通讯概论、科技犯罪侦查、计算机化鉴识、电子电路设计、法医学、验枪学、指纹学、刑事化学、文书鉴定、微量物证分析等课程。台湾警察院校设置侦查科技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培养科学侦查及数字侦查人才;2.研究网络、通讯分析、数据库应用及鉴识科技等知识,强化侦查专业学生的科学技术侦查能力。
(三)侦查法学侦查法学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比较刑法专题研究、特种刑事法令、信息法、警察法规、侦查科技法专题研究等课程。台湾警察院校设置侦查法学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加强学生研究并掌握侦办各类刑事案件的法律基础及法定规范;2.培育兼含法律知识与侦查科技的刑事侦查人员,在提升侦查人员技术层面的同时,降低这些未来侦查人员误触法网(执法违法)的可能性。
(四)现场侦查现场侦查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刑事摄影学、刑案现场处理、现场重建、科学办案实作、侦查实务、刑事昆虫学及犯罪侦查案例研讨等课程。台湾警察院校开设现场侦查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培养刑案现场搜证与证据处理的专门人才;2.培养学生运用新科学器材与基础科学原理、研发新应用技术、强化刑事鉴识鉴定证物的能力,以达“现场重建”、“科学办案”的目的。
三、大陆与台湾地区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之比较
(一)大陆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情况大陆地区警察院校本科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专业必修课,包括刑事侦查学总论、现场勘查、侦查措施、案件侦查;专业选修课,包括侦查讯问、国内安全保卫学、经济犯罪侦查、痕迹学、刑法、刑诉法、犯罪学、公安应用文写作等。
(二)大陆与台湾地区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之异同因课程较多,本文采用图表的形式表明大陆与台湾地区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课程之异同②(见113页图表)。
四、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和多元性首先,台湾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包含侦查过程中所涉及法律层面的基本程序问题(其中以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证据法为主)。其次,包含侦查过程所涉及的各项侦办技巧与侦查管理等内容,其中以侦查原理、刑案现场处理、各类犯罪模式、侦查科技与侦查组织管理为主。再次,涉及为讲究证据力所涉及的刑事鉴识的层面(如物理鉴识、化学鉴识与生物鉴识等)的内容。综合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可以看出其内容的专业性和多元性,学生所必须修读的科目涵盖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学等范畴,专业性强且十分广泛。
(二)课程内容设置比较细化从大陆和台湾地区课程对比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的侦查学专业课程,大陆警察大学侦查专业绝大多数也开设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同样的课程内容,台湾地区可能是专门的、独立的一门课,在大陆警察院校则属于一门课程内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如台湾警察大学分别开设的“性犯罪侦查”、“组织犯罪侦查”、“窃盗(盗窃)犯罪侦查”、“计算机犯罪侦查”等几门课程,在大陆警察院校的侦查学专业则统属于一门课程“刑事案件侦查”。也就是说,大陆警察大学需要在“刑事案件侦查”这一门课程中既讲授“性犯罪侦查”,又讲授“组织犯罪侦查”、“盗窃犯罪侦查”、“计算机犯罪侦查”,而且要讲授如“抢劫犯罪侦查”、“绑架人质犯罪侦查”等内容。因此,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大陆地区课程相对课时较少,教学过程中只能相对较为粗略、相对笼统地介绍,而台湾地区因为分属不同的课程,课时充裕,讲授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系统、全面、细化,教与学相对比较充分。
(三)比较强调心理学在侦查领域的应用台湾地区侦查学课程开设了“刑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侦讯与社会心理学”课程。其中,“刑事心理学”是以刑事办案的角度来教授普通心理学,对各种办案时可能碰见的问题以心理学的观点解析。例如,面对被害人,在采用其证人证言时的真实性,以及如何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引导被害人重建现场等。“犯罪心理学”课程,是运用心理学较专门的领域知识加上犯罪学知识来剖析犯罪者的心理,对犯罪者的罪行、现场、犯罪过程、犯罪动机作评估及推测,帮助重建现场及确定罪嫌。“变态心理学”课程,是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为何及如何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让准刑警的学生可以模拟变态犯罪者的心理,去推估其犯罪动机及犯罪模式。“侦讯与社会心理学”课程,是以心理学的角度,了解社会脉动和现今社会大部分犯罪者的心理,以及社会的诱发犯罪因子,将这些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在实务侦查上,以犯罪者的心理作假想,在侦查时增加破案的几率。大陆地区侦查学课程,则没有专门的刑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课程,其中相关的内容也只是散落在犯罪学、侦查学的一些课程中。由此可见,台湾地区课程比较强调心理学研究成果在侦查领域的广泛应用。#p#分页标题#e#
(四)注重最新科学技术发展在侦查中的应用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课程中“通讯犯罪侦查”、“计算机化鉴识”等都是这方面的例证。台湾警察大学特别提出,近年来随着侦查技术的发展,除现场勘查、跟踪等传统侦查技术之外,几乎绝大多数案件都会涉及电话单分析、通讯监察技术、电脑犯罪侦查等技术,而且因其效果明显,越来越成为警方办案的首要利器。因此,台湾警察大学迅速地将研究成果引用并推及侦查学专业的教学中,使学生走上社会能够迅速适应当前侦查形势的发展。
(五)强调“犯罪模式分析”与“犯罪剖绘”“犯罪剖绘”的方法是利用统计资料和心理学来协助确定侦查方向,类似于大陆地区的“犯罪心理画像”。“犯罪模式分析”主要是讲授犯罪特征的分析思路和方法。“犯罪剖绘”、“犯罪模式分析”在欧美国家刑事警察侦查实践中非常流行并效果明显。台湾警察大学亦属于较早开设这两门课程的学校。
(六)注重侦查执法的合法性以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课程“侦查科技法专题研究”为例,该课程专门讲授侦查办案中侦查人员在借用各种科技的办案技巧过程中,如监听票的申请、通联(手机等通讯信息)的追踪等,都有可能侵害个人隐私权等法律问题。因此,该课程重点讲授各个侦查案例中的各种可能状况,教授学生在将来办案中如何使用侦查科技而不触法。此外,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还有专门的“警察法规”课程,专门教授与警察有关之法令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未来执勤执法时的法规,以及警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依据此法规行使警察的权限等。
五、启示
目前,大陆地区警察院校正面临改制问题,其中一个突出而迫切的问题就是课程的设置问题。大陆地区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是培养既有较强执法能力和管理水平,又有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刑事侦查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实践中从事刑事侦查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大陆地区侦查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大陆警察院校的侦查学专业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教学方法、手段上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也越来越科学、完善。考察台湾地区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笔者认为,大陆地区警察院校的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强化专业课程设置从大陆和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情况来看,两者大多数课程内容相同,主要区别在课时设置上。如台湾地区分别为几门课程的内容,在大陆则属于一门课程内容中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专业课时量少,讲授中无法充分、具体。考虑当前警察院校改制特别强调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建议在压缩公共基础课的同时,强化专业课程设置。
(二)引进科学技术最新成果随着网络的普及,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刑事案件中使用电子信息侦查破案的情况越来越多。基层侦查部门也不断探索出许多应用通讯(手机)信息、智能卡信息、图像监控设施、计算机网络信息等侦查破案的经验和模式。大陆地区警察院校应及时开设“电子信息侦查”课程,专门讲授电子信息的分类、电子信息的分布情况、电子信息的搜集、电子信息的分析、电子信息的运用,以及个案中电子信息应用的重点。这既是侦查实践的需要,又是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完善的必然要求。
下午好
先作自我介绍,我叫xx,xx年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小学语文高级教师。xx年参加教育工作,在土华小学主要任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兼任级组长,团书记,92年调入xx中学任教,主要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96年
任语文科组长,99年9月开始担任教导主任。我曾分管教学、德育、课程设置及编排、教材、教师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小一招生及转学、随班就读等工作,今年成为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教导主任,20多年实际工作的经历,我具备了以下有利条件:
1、有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
从教20多年来,我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虚心好问,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从大局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少工作时效性、原则性都很强,都能想方设法、准确、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着“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工作”的原则,我不浮夸、不抢功、不爱出风头,脚踏实地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四个学期,主动代上语文课一两个月,没拿一张代课票,去年,我主动分管了教学管理工作,从没向学校提出要什么额外报酬。
但是,校长和老师没有忘记我,给予了我不少荣誉:先后评为优秀团员、优秀青年教师,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xx年xx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获区政府嘉奖.
在此,我衷心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的厚爱。
2、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记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终身学习,不断加强学习.96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99年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成为教导主任后,我更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考取了普通话测试水平二级甲等;今年还参加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班学习。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区电教论文评比三等奖,区德育论文三等奖,xx年参加了广东省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勇于创新》和《不向命运低头》收入该书中。发表了《市场经济下更要加强师德建设》,《浅谈随班就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被小教科录用。
一、课堂合作学习的概念
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不同的学习方式造成不同的学习结果。《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1.合作学习的概念
我国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认为: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2.课堂合作学习的概念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借助异质小组的基本形式,通过小组同伴的沟通与交流,以小组目标达成标准,以小组整体成绩为评价、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
3.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概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4~8人合作学习小组中,互助合作、分工互赖,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然后通过测验或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最后教师和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小组学习的成果给予及时评价、奖励的一种学习方法。它通过各种机制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获得知识,发展技能,提高各方面素质,培养情感。
二、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应用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法的意识薄弱
高中语文课里有些内容本来需要课堂合作学习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加之语文课与其他理科相比相对简单,所以一些老师更加疏忽课堂合作学习的应用,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没有兴趣听课,造成高中语文课教学一度低迷。
2.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角色定位不当
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的不当角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充当仲裁者;二是教师成为旁观者。教师只布置任务小论文,让学生自己安排活动,也不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不巡视课堂,导致学生从心里就不重视这项活动,这样的教学结果肯定是失败的。
3.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都比较差,对合作学习没有树立一个端正的态度。在合作学习中,合作技能和技巧是关键因素。而在学校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以取得好成绩为目的,相互间学习竞争很激烈,虽然竞争可以促使学生学习,但是过度的竞争就会拉远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合作学习中会很难与人合作、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合作学习就很难展开,学生的合作技能和技巧比较欠缺。
4.分组不合理
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大多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征、能力倾向、学业水平等因素。这样的学习场面看起来很热闹,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分组是否合理关系到课堂合作学习的成败。
三、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
1.培养教师课堂合作学习的意识
首先,教师要从观念上、根本上改变,教师不再仅仅是“工作者”,教师还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其次,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学习其他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效果较好的,多交流、多合作,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最后,教师发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充分显示课堂合作学习的作用。
2.准确定位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并适时介入引导和调控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教师要清晰地告诉学生学习的任务是什么,如何来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有什么要求,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的特点,确定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好合作学习的目标,并且目标的表述要清晰。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愉快的心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3.提高学生的课堂合作学习态度、技能和技巧
首先教师要从思想意识方面为合作学习开通道路,让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之后,再要求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多为他人、集体着想,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共享。
4.合理分组
关键词:集体主义;人格;成长
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所推崇的精神,并作为文明的内核,延续至今。如今,当中西文明交融碰撞,当历史走过废墟、展望明天时,不少中国人对集体主义或多或少心存芥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强势的西方文化以其浓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吸引了反思、寻觅的中国人。一时间,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对自主人格的向往,催生了许多具有改革意义的教育思潮,九十年代后,“主体性”、“自主性”、“个性”、“独立人格”等成为时尚教育术语。在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尝试和实践后,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教育制度与理念的脱节,教育观念与行动的分离,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处理好集体环境中学生人格的自主成长,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我们能否淡化集体主义观念
当然不能。面对一个正值青春躁动期的学生群体,任何一个卓有成效的班集体管理者,都是不会忽视集体主义教育的。也许,有人会认为,正是管理者出于自己管理的需要,简单而绝对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力,导致学生人格成长的压抑扭曲。不可否认,这样的情形在教育界确实常见,尤其是对年龄幼小、不够成熟的中小学生。为了克服这种现象,人们大力提倡尊重学生、弘扬个性,这确有必要。但是,不能走向另一极端。我认为,从学生人格成长的角度,帮助其寻找集体与个人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才是其人格健康发展的保证。
从个体的自然成长角度看,自我的成熟往往是学会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必要条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详细描述了自我成长的不同阶段,从模仿他人到学会扮演游戏博弈中的角色,最终形成“概念化他人”,说明了自我是在群体中成长的;人格主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继承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并加以创新,提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另一位人格主义心理学家阿德勒则明确提出,为社会奉献而获得自尊满足的人才拥有健康人格。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不能脱离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个性首先表现在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上。
从社会现实状况看,当今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不少家庭以孩子为中心,造成青春期的独生子女普遍个人意识较强,一些独生子女对社会关系的认知较晚。学校的集体主义教育氛围,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见过种种类型的学生:有依赖型的学生:事事依赖他人,没有主见;有任性型的学生:我行我素,不愿合作;有焦虑型的学生:遇到小小的困难,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有逃避型的学生:脱离集体,害怕与他人接触;有神经质的学生:情绪变动大,喜怒无常;有执着型的学生:个性固执,易走极端。要促进这些学生的人格成长,引导他们不断向上,没有强有力的集体主义教育,是很难取得成效的。
从中国文化的教化经验看,中国文化自古对人性体察入微。人性中,最难克服的是私心私念。于是,儒家文化教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黄金法则;佛教文化弘扬去私离苦,觉悟人生;道家文化主张放下名利,涵养气血。在我们的文明传统中,对个人的关注是放在与外界社会、他人的联系中的。如何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中国文化对此有大量充满辩证智慧的论述。而中国封建统治者对文化长期的政治化曲解,过于强调服从和共性,令中国文化的精华沾染了灰尘。可以说,我们的文化从来没有忽略个人,相反,一直将人格的完满作为人生的要义。由于人性天然的是阴暗与光明的对立统一,后天成长中如何使人格越来越完善,便成了每个人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无论他(她)自己是否觉知。因此,我们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不可忽视集体主义的教育。
二、我们如何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离不开如下手段:
强有力的约束和纪律。提到约束和纪律,班集体初建立时,学生们总有抗拒和逆反心理。即使一个成熟的班集体,学生们偶尔也会控制不住地违反纪律,放纵和越轨也会发生。我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正像社会心理学中指出的:社会化是终其一生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朗指出,成年人往往也会觉得是违心地活着,无法完全被社会化。一颗年轻活跃的心是不甘心受束缚的,但是,必要的纪律束缚对其成长是不可缺少的。正是因为束缚,才训练了他们对不良诱惑的抵抗力、训练了坚强的意志、训练了对集体和他人的关注。遵纪行为的养成,既需要循循善诱,更需要铁腕制约。制定与操行挂钩的班级规则,及时对违纪行为批评教育,必要时学校公开处分,都有利于纪律的实施。
共同的信念和舆论。共同的信念和舆论,使集体被无形的软索紧紧维系起来,使整个集体步调一致,宛如坚强的堡垒。可以借助如下载体达到:1.班级目标。明确的班级目标,是学生集体有向心力的保证。争当文明班级,争做先进党、团支部,争取获奖,争取脱颖而出者,这对富有上进心的青春期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共同的目标。2.班级文化。通过班训、宣传阵地等,潜移默化地渗透集体价值观。当班级学风懒散时,号召“博闻好学”;当班级群体出现分化时,鼓励“团结和谐”;当班级群体浮躁时,倡导“求实精进”。3.优秀榜样。树立优秀的学生榜样,培养学生骨干,有利于班级良性风气的形成,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
普遍的友爱和关心。洋溢在集体中的关爱,是集体的剂。首先,倡导助人为乐。不少学生天性纯良,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关心帮助他人。这就需要教育者的示范以及具体的指导,经常进行表扬和批评,帮助养成关心他人的行为习惯。其次,倡导团结和宽容。集体寄宿生活中,学生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产生小群体分化。引导学生互谅互让,彼此宽容,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遵循的原则应该是尽量化解矛盾,不激化学生冲突,要求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三、我们怎样促进人格的自主成长
过于强调集体价值观,存在着扼杀个性的危险。社会学家涂尔干曾在《自杀论》中总结出一种特殊的自杀类型,就是个体完全尊奉社会价值观,为了社会倡导的意义选择了自我毁灭。因此,我们强调集体主义,只是将集体主义作为一个现实的首要前提加以明确,而不是忽视学生人格的自主独立。在完整的集体主义氛围形成后,学生自主人格的成长就成为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方法策略很多,我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略作枚举。
对违纪现象区别对待。纪律严格而不容违反,这是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但是出现违纪现象时,却要灵活智慧。1.掌握度。偷盗和迟到、作弊和忘记关门窗、旷课和请假不及时、抽烟和在教室吃饭都是不同性质的违纪。对此,不可无限上纲,也不可小洞不补。2.分清人。纪律的平等性一定要维护,但是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却需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只须点到即可,有的则须重锤敲打;有的需要迂回婉转,有的必须单刀直入。3.针对事。不因学生某件事的过错,而对其人品全面否定,也不因学生曾经有过过错,而抱有成见。4.倾听抱怨。纪律本身刚而不活,过时的规则、不够合理的规则,都有可能存在。因此,学生的抱怨,需要倾听,需要反思。必要时要修改规则,这样既是尊重学生,更是解开了学生身上不必要的束缚,促进了学生人格的成长。
集体活动中培养个性。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往往有各种类型和内容。有的是需要个人默默地努力;有的是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有的是需要老师指点;有的需要集体共同的创新。在这些形形的集体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培养,人格在成长。保守退缩的学生需要鼓励,鼓励其勇敢地挑战自我,参加活动,培养自信。青春期的学生爱面子,怕出乖露丑,怕失败,这时老师最需要说的话是:“得不到奖没有关系,重在参与,重在锻炼”、“试试看”、“做一件事开始总是难的,多做做就好了”。狂妄冒进的学生,自我评价过高,如果经常参加活动,看到了有比自己更强的对手,往往自我认知会慢慢变得客观一些。每个学生个性方面的优缺点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充分,作为教育者,既要分清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又要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克服原有的不足。
鼓励自主学习和创新。师范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当学生还带有初中时的一些被动学习习惯时,教育者就必须灌输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自身的成长,独立意识和能力已经有所增强,这时应该结合今后就业与发展,鼓励学生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的学生从众心理比较强,别人自考我也考,别人学英语我也学,别人玩我也玩。对这类学生,要采用优秀榜样的示范法,激发其内在自我前进的动力,使其从模仿到自主。有的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别人学英语,我就学日语;别人练“三字一画”,我就玩音乐;别人学基础课,我就摸电脑。对这类学生,我们要表示欣赏,但在他(她)获得某方面的成功感后,可以相机引导他综合发展。只要学生有上进心,无论他(她)选择了什么爱好和方向,教师都要支持。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得过且过,自我要求低。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也要努力发现他(她)的好的人格特质。比如有的学生不爱学文化课或是学不好,但人际关系融洽,善于与人相处,或是活动中表现积极,或是劳动时不怕苦累,这就是他(她)人格上的闪光之处,我们应该肯定,让其获得自信。我在工作中也发现,一些成绩平平但自主独立的学生临近毕业,很积极地找工作,抓住的就业机会也比较多。
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方法策略是灵活多样的。只要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我们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才能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一名班主任,当面对50名具有个性色彩的学生时,显然不能忽视集体主义教育,但在集体主义环境下,为了学生更健康、更全面地发展,更不能忽视学生人格的自主成长。我认为,必须处理好共性教育和个性培养的关系,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论文关键词:高职;专业课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激励理论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教”与“学”脱节的问题,根本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专业课教学(包括专业基础课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约75%,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专业课教师结合职业生涯发展实施专业课程教学,将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知识和技能融入专业课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专业课教师除专业能力外,需要具备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知识结构,这将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背景
2009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有1280万人,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390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1480万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强调“教”,即“教什么、如何教”,注重对本专业的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主要从专业层面配置教学资源。然而,作为教学活动主要参与者的学生,在专业建设中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忽视学生的“学”,对学生“想要学什么、如何学”不重视,认识不足,其结果是教师教的内容和方式不适合学生或根本不是学生想要的。如不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角度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利润率在整个产业利润链中处于低端,产业升级刻不容缓。然而,产业升级的根本是人才,特别是职业工程师和高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改革不仅要强化实际动手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我国产业升级紧密结合。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树立工程师的职业信念,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专业课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生涯发展知识结构
专业课教师结合职业生涯发展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既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从而能实现“教”与“学”的协调。这就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备职业生涯发展知识和技能。毕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不是专业课教师的专长,对专业课教师对职业生涯发展知识的要求主要以应用为主,所以专业课教师需要掌握影响比较大、应用较广的常用职业生涯发展知识结构。笔者认为,专业课教师结合职业生涯发展实施专业课程教学,应具备的职业生涯发展知识结构主要由激励理论、职业匹配理论和职业生涯决策三部分组成。
(一)激励理论
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包括物质层面的低层次需要和精神层面的高层次需要,学生也不例外,因为现在是学生,未来是社会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首要考虑就是具备一定专业能力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获得的回报能否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职业发展中的挫折更是常见,问题的关键不是挫折本身,而是遇到挫折后人的行为反应以及对待挫折的心态。因此,专业课教师根据专业能力要求合理融入激励理论,将学生的内在需要转化为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对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激励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在教学过程中却应用很少。为了更好地将激励理论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专业课教师应掌握的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需要理论、期望理论、挫折理论。
需要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a. h. maslow)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出现次序分为五个层次,即五个等级,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美国心理学家、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进行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即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权利需要、亲和需要。
期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ictor h.vroom)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受到西方管理学者的极大重视。期望理论的数学表达式:激励力=效价(目标价值)×期望值(期望概率)。激励力即动机强度,是一个人愿意为达到目标而努力的程度;效价即目标价值,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期望值即期望概率,是个人凭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或满足需要可能性的主观概率,期望概率反映个人实现需要和动机的信心强弱。
挫折理论挫折指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个体受挫折后的表现主要有:(1)积极心理效应,即挫折效应;(2)消极心理效应,即挫折攻击理论、挫折倒退理论;(3)妥协心理效应,即采取一种折衷的办法,来对待所遇到的挫折,以消除心理上的不平静。职业生涯中的抗挫折能力非常重要,专业课教学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使学生能将挫折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
(二)职业匹配理论
职业匹配理论是专业课教师结合职业生涯发展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涉及的重要内容。专业课教师有必要掌握职业匹配理论,认识专业、职业和学生个体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职业意识,根据学生特质和现实就业环境,促使学生的发展与专业、职业尽量趋于一致和协调。笔者认为,专业课教师结合职业生涯发展实施专业课程教学,需要掌握以下三种职业匹配理论。
“职业—人匹配”理论又称为“特质—因素”理论,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帕森斯教授提出,是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中最为悠久的一种理论。“特质”是指通过测验所测量出的个人特性;“因素”是指产生令人满意的工作绩效所需要的特性。“特质—因素”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职业之间的匹配。
职业人格类型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1971年提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性向理论,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能主要地划分为某种类型,具有某种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的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根据职业性向理论, 霍兰德的职业人格类型有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常规型。
职业锚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职业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从动态上讲,职业锚指的是一个人依据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动机和需要、态度和价值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的理念或价值观。施恩认为,职业锚可分为五种类型,到20世纪90年代后又被扩展为八种类型,即技术职能型、管理能力型、创造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
(三)职业生涯决策
决策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占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学生不仅在毕业时面临职业选择,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中会面临种种选择需要进行合理的决策。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结合专业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渗透职业生涯决策的理念和方法,促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决策符合社会要求,致力于使学生所学专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价值体系有机地统一起来。笔者认为,作为专业课教师掌握swot分析法、蒂德曼职业决策阶段理论、职业决策的pic模型三种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swot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提出的,是企业管理中常用的分析工具。即在职业生涯决策中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个人在职业决策时来自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和个人本身的优势、劣势,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的机会评估,从而确定职业生涯目标,选择适合自身的最优发展机会。其内容主要有:个人的优势、劣势,社会环境和组织环境的机会、挑战。
关键词 高校 攀比消费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人们生活的世界被“丰盛”的“物”所包围,这“惊人的消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模式,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大学生消费群体中炫耀、攀比、盲目等不良消费倾向也日臻明显,其中攀比消费更是潜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冷面杀手。
1 攀比消费文化凸显
攀比消费已成为高校校园中不争的事实,为表现个性、追求时尚、凸显“高品位”,90后大学生不惜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与人攀比。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传统攀比,也有在社会及媒体大力宣传推动下的时尚攀比。请客吃饭讲排场、摆阔气;穿上千元一件的名牌服饰;高档手机、平板电脑都早已不只是电子产品,而是一种“消费符号”,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贵族化消费”日益泛滥,攀比之风愈演愈烈。
2 攀比消费文化成因探讨
造成攀比消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高校、家庭及社会都有一定的关系。
(1)高校消费教育引导缺位。一方面,在高校课程设置中,“两课”教学涉及消费行为、心理和消费观的课程较少,不能有效地针对大学生实际消费情况进行教育引导。另一方面,高校教育管理中普遍存在认为学生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需相应提高,学校不应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过多干预的认识误区,客观上对攀比消费风气的形成没有及时遏制。
(2)家庭教育引导方法不当。目前多独生子女,家长溺爱,一味满足其消费需求,缺乏独立自强意识引导,普遍“重养育,轻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3)社会消费文化的影响。网络的普及以及西方文化的入侵,社会中“月光族”、“周光族”甚至“日光族”等消费主义生活、行为方式有很大的消费示范作用。再加上广告传媒的销推波助澜,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随传媒导向亦步亦趋。
3 攀比消费文化心理原因分析
攀比消费心理的产生往往是个体盲目追随与自身存在极大相似性的参照体,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甚至产生极端攀比行为。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1),攀比现象存在心理依据,当代大学生在满足低级需求的基础上,就转向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可,期望在别人心目中塑造出好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所以攀比是在试图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estinger在其《论社会比较》中讲到个体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以确定自身是否恰当,这影响着人们的观点、情绪和行为,当自己的反应或状态与别人出现偏差时,人们会产生偏离焦虑。这种焦虑促使人们矫正自己的反应或状态,使其更接近参照群体。这种相互作用、相互比较是互动的过程,最终会使一个群体达到高度的一致。这种“群聚效应”促使了攀比心理滋生。
其实自尊和自我价值的问题就是中国传统中的“面子”问题。“面子”一词最先由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介绍到西方。攀比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其中争脸、维系体面构成了重大的驱动力量,反过来又对周围的同学产生影响,于是攀比文化如细菌般传染。
4 攀比消费文化对策初探
攀比消费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其外因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相关,而内因则与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虚荣心和自尊心、自控力等心理因素有关,因此除了结合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更需要依据攀比消费的心理成因,从学生个体本身探讨解决对策。
(1)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高校需高度重视学生消费观教育引导,走出漠视消费观教育的认知误区,通过学生参与度广的网络微博、论坛和校刊等宣传途径,将合理消费理念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中,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不良消费理念;家庭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也是基本的消费单位,其行为和观念对孩子有着很深的影响,家长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引导孩子,注重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社会要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将消费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教学当中;加大对舆论媒体监管,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行为和方式。
(2)将攀比文化向竞争意识提升。攀比是正常的心理活动,攀比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人生观是否科学。一个追求卓越的人经常会把最优秀的人作为比较对象,用与他人的差距来激励自己,从而起到提高自身成就动机的作用。反之,比安逸享乐、排场阔绰,最终导致攀比消费。应改变传统的“说教——听从”教育模式,辅助科学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将攀比消费科学合理转移到“攀比”学业、能力等其它积极方面上来,学会理智“攀比”。
(3)加强个人及团体心理辅导。攀比消费文化是因认知上存在误区,导致极端行为结果,依据心理学理论,结合科学的心理治疗手段,改变个体不合理情绪和错误认知,能够纠正错误行为。因此可加大心理咨询机构建设,积极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改变学生不健康心理。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另外,应积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养一批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其次,大学生攀比消费群体特征明显,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等途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群体辅导。
本论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项目编号K5051299005
参考文献
[1] 徐剑,李靖茂.新时期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高校教育研究,2009(5).
[2] 费利.当代大学生离轨消费刍议.学理论,2010(2).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强化教师的“授业”功能, 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弱化。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实质是剥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发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更没有时间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很难发挥创新意识, 学生的视野也就被教师限制在教师所关注的视野之内。这样一来,教学效果难尽人意, 往往“事倍而功半”。显然,它有悖于现代大学教育的宗旨。
1关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人文主义及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美国合作学习中心研究者Johnson(1987) 兄弟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1)积极性的相互依靠(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每个成员都依靠整个小组的成绩而受到奖励。(2)建设性直接交流(Face―to―Face Interaction ): 共同讨论任务的性质, 决定最佳工作方案,特别强调互相帮助。(3)个人与小组责任(Group and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每一成员都对小组负责。(4)小组协作技巧(Small Group Skills): 学习必须的社交技巧,同伴间形成和谐的工作关系。(5)小组评价(Group Processing): 共同讨论和评价学习的进展情况。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生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和社会技能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被誉为“近十年来最需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和当今社会最有效和最进步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的促进作用。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合作研究的教学改革
2.1教学改革目的
合作撰写课程小论文,是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探索合作学习的一种尝试。作为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合作学习的探究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的机会,获得可持续合作学习的能力,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具体表现为:学生查找分析信息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开阔视野,勇于创新的机会;在科研小组中合作学习的机会;结合并利用课堂资源与课外资源的机会;阅读大量英文,并用英文写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对自我学习方式反省和改进的机会等。在这种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中,我们希望能充分倡导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2.2课程教材及处理
课程采用的是《现代大学英语》第二册。结合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笔者根据课文里若干单元梳理出不同的主题板块,不同的主题板块适合于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研究能力。大致来讲,本期教材能够提炼的主题板块有两种处理方式,服务于两种目的。第一,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如第四课:王尔德的童话《夜莺鸟与玫瑰花》,要求学生查找王尔德生平作品以及文学主张。之后,以王尔德的文学观、艺术观、人生观等为题,完成课程小论文和课堂交流。第二,批判性分析思考能力。在本期的精读课本里涉及的主题广泛,涵盖了大学教育的功能,种族歧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看法,快餐社会等等。鼓励学生重视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他们不必完全同意作者的主张,但必须拿出足够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如果同意作者的看法,但介于课文的信息量有限,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的方式找到更多的论据去支持作者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查学资料的过程中不但会更加了解该主题相关信息,同时对自己的主张更为清晰。
2.3教学检测
坚持指导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使评价贯穿整个过程。在评价标准上,体现开放性,不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鼓励学生创新。在评价方法上,坚持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结果性评价和教师的评价。为了能适时帮助并检查学生的研究过程,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体体验,为以后的评价提供依据。
2.4案例过程
2.4.1案例准备
(1)教师的指导和激励
为了打消同学们对合作研究性学习可能有的恐惧和焦虑,笔者首先向他们明确了此次教学方式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参与深入研究课文相关的主题,不仅是对课文学习或课内学习的拓展,更是亲身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比起单纯地接受知识成果,这种自主学习能力一旦形成,则是终身受用的。只有同学们在心理上接受了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可能在开展研究遇到困难时找到前进的理由。另外,在研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他们都不是孤独的,因为教师会尽全力给予帮助指导,还有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了解和反省他们的研究进程,也为了让教师及时了解同学们的研究进程,给予帮助以及为今后评价提供依据,学生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体体验。同时,为了同学们能轻装上阵,笔者强调在评价原则上会更加重视体验研究的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切实学到的东西。
(2)研究小组的成立
就同一个选题感兴趣的同学大约4人成立研究小组。研究性学习是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完成的,通过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从实际角度来看,这样的合作在有限的科研时间内也减轻了每个同学的工作量。
2.4.2案例实施
(1)选好研究题目
根据课文里若干单元梳理出不同的主题板块,笔者在课堂上提供了10个题目供同学们参考。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教材里感兴趣的内容自己选题。尊重学生的兴趣对于课题完成很重要。笔者要求学生和小组成员认真考虑后,上交一份开题报告,里面应该包含如下方面:题目,选题的意义及可行性,目前已有的相关资源,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打算如何解决。同时,他们还应有一个初步的研究计划,以督促小组能够按时完成课程小论文。
在阅读他们的开题报告时,笔者发现了很多问题。毕竟是初次合作做研究,学生在选题时,往往只顾在感兴趣或者热点话题上做文章,因此选题过大,或者过于狭隘等问题,造成对收集到的资料难以驾驭或者干脆收集不到相关资料,给下一步骤的展开带来不便。对于不合格的开题报告,笔者明确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给出修改意见,要求重写后给笔者看,直至合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把好关,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把握所选课题的研究的可行性是研究性学习中关键的一步。
(2)明确写作规范
在论文写作之初,告诉学生课程小论文的写作规范以帮助学生明确论文写作总体框架,也为下一步查找和筛选资料做好准备。规范包括:论题简单导入,简短文献综述,论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论文结论。如果是涉及实证研究,还须通过问卷、采访等方式收集分析相关数据。虽然这些复杂标准不可能在短期内要求学生学会,但在参与科学研究中体验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难度和所需的科学精神,才能感受到书本上每一项知识的来之不易,体会克服困难,顽强进取的酸甜苦辣,品尝到成功的无比喜悦。写作规范里还介绍了国际期刊普遍采用的APA格式,这样早期的培训会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科研和学习。
(3)查找资料
在明确了课题后,笔者介绍了相应的网站及资料。同学们分组或者独自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
(4)小组个别指导
初次合作撰写课程小论文,对于新生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里搜寻论文相关的东西,如何阐明论文研究的意义,如何使问卷问题的设计能够为研究问题服务,如何对待不会翻译的词汇和用英文合适的表达论点等。针对类似的问题,分别由课堂上讲解和课后个别答疑。
(5)撰写论文
论文必须结合论文写作规范,以清晰的文字呈现出来。
2.5案例的反思
本学期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尝试着引入合作学习的成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论文。笔者认为在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1)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关系: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在不经意中已经改变了原有的主角,让学生真正地当家作主。从体验选题,到资料搜集、分析,和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其实质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的学习运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意识和合作能力:学生在以小组为研究单位的情况下,经历了积极性的相互依靠,建设性小组交流,小组协作技巧,个人与小组责任等合作学习的特点,获得可持续合作学习的能力,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3)学生的英文技能:在一个多月持续的信息查找分析和写作过程中,语言输入和输出量较平时的课堂学习增大了若干倍,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动机感。
〔论文关键词〕心理辅导;班主任;角色转变
一、“别把孩子的心里话堵回去,让他说出来”——时代呼唤心理辅导式的班主任
片段一:上课预备铃声缭绕在整个走廊,班主任李老师出现在班级门口,这时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传到李老师耳中,学生小明上气不接下气地奔过来。“跑什么跑,想做百米飞人啊?”顿时班级里哄堂大笑,小明尴尬地站在门边,嗫嚅着:“不……不是……”还没有说完,李老师不耐烦地说了一句:“别啰嗦,上课了。”
片段二:清晨的教室分外忙碌,这边学生纷纷找出作业,那边赵老师正一本一本检查着作业。赵老师来到小钱同学桌前,“作业呢?拿出来。”小钱低头翻找着,赵老师说:“作业做了没有?”小钱没有说话,“天天不做,你到学校来做什么?作业不交,就不要到学校来了。”
上述两个片段在学校里很常见,一些教师忙于工作,把本来应该和学生沟通的契机变成了与学生心理更加疏远的时刻,形成了师生的情绪对立。
还有很多班主任,他们几乎全身心地扑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信奉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打是亲,骂是爱”,经常充当的是“警察”和“消防员”的角色,对学生采取的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的唠叨策略,丝毫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如何、教育效果如何,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简单的重复劳动上,搞得自己身心疲惫,却收效甚微,师生关系也日趋紧张。
以上种种,究其原因是班主任本身的工作没有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一些教师总是习惯用班主任的权利对学生进行命令式的教育,导致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成为一个心理辅导式的班主任,把过去那种偏重于对学生行为的约束转到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上来,把被动应付问题转到主动面对问题上,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和研究学生身上,做到胸中有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的方法,将每一项常规工作都视为自己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良机,把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作为提高自身工作效益的重要途径。
1.心理辅导式班主任是班主任的角色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把教师的角色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教学和行政的角色,包括充当教员、社会代表的榜样、课堂的管理员、办事员、青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等;二是心理定向的角色,包括教育心理学家、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卫生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等;三是自我表现的角色,包括社会服务工作者、学习者与学者、父母形象、寻求权力者、寻求安全者等。
教育心理学权威索里和德尔福特也根据情感因素,按照从消极到积极的次序把教师的作用分成三大方面:一是消极的作用,包括替罪羊、纪律的监督和执行者;二是权威者的作用,包括家长的人、知识的传授者、集体的领导者和模范公民;三是支持作用,包括心理治疗工作者、朋友与知己。
从以上可以看出,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是其角色的内涵要求。
从现实层面看,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青少年学生走出了原来狭隘的天地,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这些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不少学生出现了较多的不适应,处于困惑、苦闷、焦虑、抑郁、仿徨等心理状态。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以及现代教育要求的深化,使一些班主任在工作中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有些班主任在教育中经常出现“误诊”现象。在处理偶发事件和日常工作时,由于对学生心态缺乏了解,往往判断错误,作出错误对策,容易引起师生情绪对立,矛盾加深。改革工作方法,让班主任成为心理辅导式的班主任,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和效益,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这不仅是班主任工作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现代学校教育内涵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班主任是心理辅导的主力军
班主任是心理辅导的主力军是由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决定的。首先,班主任是教师中最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一群,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了解比较全面。其次,班主任对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也都比较了解,通过电话、家长会、家访等途径与家长保持联系的习惯也由来已久,更便于沟通。再次,班主任容易与班级各科任教师协调,他们会主动向科任老师了解情况,介绍班级的总体情况,提出一定的要求,科任老师发现班级中存在什么问题也会向班主任及时反馈,这样班主任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班级情况,团结各科任老师齐心协力解决某些突发事件,省时省力,且更有效果。班主任的这些优势使其发挥着其他教师无可替代的作用,使其责无旁贷地站在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第一线。
班主任成为心理辅导主力军的现实可能性,使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学探索出了一条心理辅导式班主任的实践之路,这也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到了实处,真正服务了最广大的学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心理辅导式班主任的培养和实践
心理辅导的基本含义是为被辅导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发展。学校心理辅导就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为基础,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就是借鉴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以研究、了解学生为起点,运用尊重、同感理解、接纳与关注等,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在强化教育的体验性与渗透性的基础上,促进积极的人际互动,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引领学生感悟学习乃至生活的真谛,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心理健康教育还远未普及的今天,上海市第一中学从“双全互动”出发,即班主任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班主任全员投身心理健康教育,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践着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步:班主任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
学生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不是仅靠良好的愿望、热情和一般的常识来安慰、劝说、鼓励学生,而是要用科学的助人知识和技能来帮助指导学生。因此,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是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关键。如掌握基本的观察法和谈话法,以便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掌握基本的倾听技术,如询问、鼓励与重复、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概述等,以澄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掌握辅导过程的影响性技术,如解释、指导、情感表达、自我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等,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掌握及时自我平衡技能,从而使自己在受到学生挑战时处于镇静思考的状态,在受到学生不良情绪感染后,能很快使自己恢复平静。
为了让班主任成为心理辅导式的班主任,上海市第一中学依托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开展了全体班主任参与的“班主任心理健康辅导技术研修班”,把研究学生心理发展、提高班主任班级心理辅导技术作为培训重点,通过讲座、研讨、观摩等活动,提升了班主任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水平,让班主任自觉主动地把班级心理辅导技术与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
第二步:班主任执教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指以班级为单位,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对全班学生实施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课。它并不是单纯传授心理学知识的课,而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促进学生开发自身发展潜能的活动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其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重要载体,是一种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团体辅导方式。
上海市第一中学的班主任在执教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过程中,学得了如何分析和看待学生的行为表现,如何设计心理辅导的目标;学得了怎样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促进学生积极的体验和感悟;学得了怎样处理心理辅导中的活动,达成心理辅导的目标;学得了怎样引导和反馈,促进学生的感悟和成长。这个过程是对心理辅导式班主任专业技术的极大提升,培养了教师成为心理辅导式班主任的自信。
第三步:换位思考,改变沟通方式,实现向心理辅导式班主任的转换
从心理辅导式班主任的实践来说,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尊重、理解、真诚、保密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学会接纳、观察、聆听,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营造班级的良好心理氛围,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班级心理辅导课程、个案辅导、家庭辅导等都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而换位思考,改变原有的沟通方式,对做好一个心理辅导式班主任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上海市第一中学在学生的思想工作、班级管理、个别辅导中,紧紧抓住了班主任与学生内心的交流,让教师体会“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深刻内涵,使他们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在这样的出发点下,班主任思考的是“静下心来,用心经营”“我的学生喜欢听我的话吗”,班主任顾老师对“教师说话三步骤”的探索就是一例:“有效的师生对话,不仅能够使我们了解学生情况,解决学生问题,同时能增进师生情谊、促进班级经营。因此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与学生的对话,重视自己的语言表达。我总结了三个步骤:(1)谈话前要三思:思对象、思时空、思内容;(2)说话要有‘二心’:耐心、用心。(3)谈话后要‘两到’:反思到,追踪到……班主任和学生谈话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班主任的能力,而是帮助学生不断进步。班主任要秉着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将‘谈话’变成‘谈心’,使自己的话为学生所愿听、乐听。”
三、火花需要欣赏来点燃——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心理辅导式班主任的再探索
上海市第一中学在探索心理辅导式班主任的实践上没有止步,近年来,又进一步探索了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班主任工作。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从过去对心理问题的过分关注而转向于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到帮助所有人在良好条件下获得自己应有幸福的各种因素。
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喜悦、快乐、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这两股力量谁都可以战胜对方,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被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心理辅导式的班主任,就是要通过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给学生内在赋力,激发和增强学生内在的动力和潜能。
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上海市第一中学的班主任工作强化了以下几点操作策略:
1.关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积极心理学强调我们面对的是普通人,要关心普通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能更好地发展、生活,使普通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在以往的学生工作中,一些班主任在学生身上看到更多的是问题,而较少肯定学生健康、勇敢、乐观、希望、快乐等品质,以至于很多学生说:“盼表扬就像冬天盼太阳。”事实上,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就是要关注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辅导式的班主任应用鼓励赞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名学生。
2.班级经营,给班集体注入积极的基因
班集体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创造团结、竞争、有序、和谐及温馨、友爱的集体生活环境,将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学生的学习更愉快,效率更高。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辅导式班主任,会用积极的心态去经营班级,把赞扬表达出来,给学生最需要的激励。正如上海市第一中学班主任张老师在班集体建设中所写的:“我曾经认为,现在的学生不容易感动,他们已经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的付出都是应该的。我现在感觉到,学生的心里其实储存了好多火花,那是真情和智慧的火花,但这些火花需要用欣赏来点燃。班主任只是创设了一个合适的环境,让学生内心的焰火释放出来。”
3.家长工作,营造积极的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