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

时间:2023-03-20 16:13:06

导语:在我国高等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

第1篇

我国最早的美术教育机构是公元960年,宋太祖设立的翰林图画院,将画家的选拔和培养纳入到正规的院校中来,有考试,有录取,开设各画科进行专门的教育。明代大量的外国传教士和商人的涌入,使我国开始接触西方的美术,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西学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接受,而美术也成为了西学的重要内容。这些成为了我国美术教育的前期基础。需要明白的是,注重技能的教育方式是我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初期确立的教学模式,我国美术教育的早期模式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我国美术教育的现状

了解我国美术教育发轫的情况后,我们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当前我国美术教育现状,然后从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地去解决问题,对我国美术教育不断进行完善和提升。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解放思想的思潮下,西方的思想大量的涌入,尤其是关于艺术方面的,久旱逢甘霖的我国美术教育就在这股思潮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印象派的绘画思想、后现代的美术风格,不断融入到中国的传统美术中来,震撼着我国美术教育的传统。正统的绘画风格受到挑战,非正统的绘画艺术不断被接受,并开始逐渐地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传统的艺术教育也开始受到影响,迫切地需要改革。传统的批量式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材施教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要求,提倡个性发挥是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的美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有了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对各种思想能够更多的接受和包容,不再是一味地评价错与对。学术氛围是在发生变化的,但相应地美术教育的变化却没有紧随其后,从现在我国各大高校美术教育的普遍现状来看,美术教育的观念还比较滞后,虽然是有变化,但是变化的量还不足以产生质变,教学模式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艺术,不应该被局限,而应该是思维的发散,是各种想象不断的变换,是真实和虚幻的结合。艺术教育应该摒弃偏见,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的思想既是高于现实的,又能和现实相融合。多元化格局才应该是艺术教育要走的路。而不是给他设限,这样艺术就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了。当前的美术教学还存在很多的偏见,对于学生的培养,写生和临摹是最主要的内容,注重技能的娴熟,而不重视发展个性,学生的个体特殊性被一点点地打磨掉。我国的艺术院校在绘画的教学上,多是基于写生的训练,尤其是实物写生,长期注重对眼的培养,而没有对大脑的开发,他们只能做到对实物的画面复制,却不能更多的做到创新,他们太多的依赖实物,而创造性下降。以像为佳、不像则次,这样的评价标准培养的出来的只会是强调写实而忽视抽象的学生。他们适应了学校的这套教学模式,并认为美术就应该是这样的,然后他们再教给别人这套理论,同样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另一批学生中,成为循环,所以美术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很迫切的。“艺术不能教”这一观念使得很多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教育和绘画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不太重视个性化的指导和绘画创新思维的训练。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评价,再到学生的指导,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毕竟对实物的写实照片会比绘画做得更好,绘画要做的是照片做不到的。知识重要,但是想象更重要。因为相对于想象来说,知识是有限的,而正是无限的想象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学习是一种能力,善于学习是很好,可是只会学习不会创造就不是我们所赞扬的了。中国的孩子学习能力都普遍较高,但是想象力却不足。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但是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如果我们不重视的话,就很难做到。

3.现有美术教育模式的改革

改革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的人才。在高校逐步建立起一个艺术的培养模式,写实的圈子要打破,美术课的重点要成为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培养,模仿实物的训练要尽量的减少,艺术创造力培养的课程要增加。艺术教育形式要尽量的多元化,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创新人才的发展。美学、艺术批评等这样的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艺术批评在提高艺术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会分析,懂鉴赏,能看出艺术作品的优劣,这样才能更好的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规避和成长。通过艺术批评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分辨力。对于新的艺术,能够理解并能给予公正的评价,不会因为艺术的怪诞或是逆潮流而对他进行排斥。你今天认为它不是艺术,可能明天它就是潮流。

4.总结

第2篇

一、几个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1、双因素激励理论。

这是心理学家费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一个动机理论,他把激励分为两个方面,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他把管理质量、薪金水平、公司政策、工作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和工作稳定性这些因素概括为保健因素;把晋升机会、个体成长机会、认可、责任和成就等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当保健因素充分时不能带来满意,但员工便没有不满意,当保健因素缺失或匮乏时,将导致不满意的产生。只有激励因素充分时,才能给人带来满意,激励人们积极从事工作。我们不能小看保健因素,因为它维持底限。

2、公平激励理论。

这是斯达西·亚当斯提出的理论,是指把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与其他相关人员的投入—产出进行比较,比率等同则为公平状态,比率不等同就会产生紧张感。

用公式表示,即:

OA/IA=OB/IB(O代表投入,I代表产出)

3、期望激励理论。

这是维多克·弗鲁姆提出的理论。期望理论认为,个体以某种特定方式采取活动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该行为能给自己带来某种结果的期望程度,以及这种结果对个体的吸引力。该理论主要关注三种关系:

123

用公式表示,即:

M=E×V(E为期望值,V为效价)

二、对现行高等教育产业化政策带来的激励问题分析

在分析高等教育产业化政策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厘清高等教育的性质。在现代社会,义务教育属于纯公共物品,因为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政府必须提供。相比较而言,高等教育不是纯公共物品,因为要控制进入,具有竞争性。但高等教育主要是政府通过征税来提供的,对一个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无疑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在高等教育产业化之前,一个人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是分数)就可以享受高等教育,享受人并不需要付费,即高等教育不具有排他性,确实体现了准公共物品的特征。设定一定的分数是为解决高等教育的竞争性问题,是控制进入的一种方法。

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政策,突出表现就是要付费才能接受高等教育,实际上就是使高等教育在具有竞争性的同时,也具有了排他性,把高等教育从一个准公共物品变成了一个私人物品。这就产生了很大的问题,产生极具危害性的后果。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分析有多种视角和多个途径,我这里主要运用上面提到的几个动机激励理论予以分析。

1、用双因素理论来分析高等教育产业化。

实际上,人们已把高等教育视为一种保健因素,基于两点理由:第一,社会发展到现代,人们要求社会为自己提供一条发展和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获得高等教育无疑是最好的途径,因此,人们才愿意纳税,供政府来建立和维持公立大学。已经支付了对价(交税)人们,理所当然要求获得免费的公立大学的教育,这跟付出劳动要求获得报酬是一样的。第二,我国历史上大学免费制度以及西方国家公立大学的免费,使人们习惯上更加认为公立大学就应该是免费的。当高等教育产业化之后,收取高昂的学费,实际上是取消了保健因素,导致人们普遍的不满意是必然的。也正是由于人们把高等教育视为保健因素,原来公立大学是免收学费的时候,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满意,但至少上保证了没有不满意。

要想给人们带来满意,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引入激励因素。有人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就是引入激励因素,确是引入了激励因素,但是引错了地方,在公立大学中收取高昂学费,实际上相当于拿出员工的基本工资进行拉开差距,招致普遍的不满是必然的结果。正确办法是,在不取消保健因素的基础上引入激励因素。

2、用公平理论来分析高等教育产业化。

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一个后果是,大学急速扩招超过了社会需要,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高学历低就,特别是农村或没家庭背景的毕业生更是如此。这样,违背了公平理论,使社会阶层的凝固和阻隔,同时也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在此,我们用亚当斯公式来分析一个农村(或城市贫民)大学生家长对高等教育的选择行为:用OA/IA来表示家长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比;OB/IB作为参照对象,对于在高等教育高投入(交高昂学费)、低产出(找不到工作或者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他无论是选择以高校未收费前作为参照系,还是以让子女不接受高等教育而直接就业作为参照系,还是以城市中上层家长(一般有学历之外的其他资源帮助子女就业或者获取工资较高的工作),OA/IA与OB/IB都是不等同的,他及其下一代都是感到不公平的,进而对政府和社会产生愤怒,甚至产生仇视情绪。长此以往,不公平感的积累,将产生社会阶层的对立,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3、用期望理论来分析高等教育产业化。

如前所述,公立大学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由于具有竞争性,所以需要设置门槛,控制进入。原来的控制方法是分数,高等教育产业化之后又增加了重要的一项,即家庭的经济能力。用期望理论来分析,作为学生的个人努力,能够达到个人绩效(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是却得不到组织奖励(把公立大学视为组织),因为组织是用另外的标准——能否付得起学费——来决定能否获得高等教育,个人得不奖励,个人目标(上大学)也就不能实现。作为贫困家庭子女,唯一的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被堵死,个人就产生社会失望感,进而自暴自弃,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如果对此不并进行纠正,将导致社会动荡。

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面对高等教育产业化改革导致了公平的丧失,效率的低下,以及社会的普遍不满,并进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彻底反思高等教育产业化之路,重新确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在此,根据有关动机激励理论,笔者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1、公立大学回归要公共物品的本质属性,取消收费制度,由政府全额拨款。因为政府有义务给国民提供最基本的免费高等教育,这属于保健因素,也事涉社会的公平。根据目前高校情况,有人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1)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拨付给这么多高校,怎么办?应对的办法是,政府

财政没必要供养这么多高校,可以卖掉一些高校(要公开、透明的实行拍卖,确保国有资产不被贱卖),有多大的财力就供养多少高校,但不能全部卖掉,但政府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公立学校,并加大财政投入。(2)高校现在的规模已经很大,政府的拨款不够支出,怎么办?办法也很简单,就是缩减招生规模,同时裁减冗员,压低成本。(3)高校后勤可否产业化?我认为可以,但一定要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这里对后勤实体要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商品价格。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一、前言

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发现和捕捉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2] 我国也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因此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素质教育论文,引导大学生走创业之路,把大学生培养成未来职业的创造者,为一个新世纪培养有创业能力的新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中,许多大学生的创业举步维艰,往往因创业能力不足和缺乏管理知识而以失败告终。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其创业能力的提升,而创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发展。1989年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

二、我国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1990年下半年,由当时的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劳技处牵头,在北京、江苏、四川等地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的实验和研究。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虽然确定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但综合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的创业教育普遍缺失,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相当薄弱。突出表现在:

1.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对于创业教育,部分高校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更没有从行动上重视起来,无非是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重新包装。

2.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分离。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中的创业教育开展得还不普遍,对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没有统一的要求。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

3.教育形式单一,创业教育师资匮乏。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缺乏多样性、系统性,教学模式局限于知识传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是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基于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体制

1.树立新的人才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是以它的知识观作为理论基础的,在教育教学中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的练习。建立在这种知识观点之上的传统教育,是束缚和压抑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3]传统的人才教育观已经不能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时代要求。教育要向学生提供创业的知识和机会素质教育论文,教育要强调培养创业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形式的就业还是自谋职业都是极其重要的教育理念,已为所有发达国家普遍认同。为此,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从教育观念上看,器具型教育应被智慧创造型教育所取代;从教育目标上看,知识型、专才型应被复合型、创造型、发展型和国际型培养目标所取代;从教育过程看,知识灌输式和知识习得式教育应被知识激发式和知识识得式教育所取代。” [4]

2. 建立教育服务的管理思想

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也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大学生和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教师,不容易树立创造、创业、创新等观念。因此,特别要加强对教师创业教育观念的培养,使之建立教育服务的管理思想。要从观念上改变仅仅为创业而进行创业教育的思想,而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

3.改革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期,我国高校办学要改革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实行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比如,高校可以根据实用化、共性化教学的要求,聘请创办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也可请工商税务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专家,解答创业政策问题。同时,学校内部加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资源共享。

(二)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创业教育的实现机制

1.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高校要在自身的特色定位中推动创业教育,与传统应用型专业和新办应用型专业学科教学的融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特色人才。

首先,依据创业型人才培养标准来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素质教育论文,就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大力推动适应创业教育的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开设专业课程、创业案例课、模拟创业过程的活动课、实践课程。

其次,要根据创业培养要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建符合创业能力要求的培养体系。要把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到培养体系中来,加强课程融合,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体系。

2.建设适应创业教育的师资

高校必须尽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使教师得到深造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水平和素质,并通过教学、科研、实习和技术开发、企业挂职锻练、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创业教育教师。应从当前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出发,打破传统封闭的格局,积极进行创业师资的培训,不断提高创业教育指导的科学性。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认真讲课、学生认真听认真记笔记,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这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教师应主动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体现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并充分表现出其创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讲结论,多讲过程,多讲方法,多提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多争论,多实践。

4.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训练

社会实践环节是培养创业人才不可缺少的措施。高校要改变以往刻板单一、学用分离、简单管理的传统,要让学生利用见习、专业实习、岗位实习、社会调查等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发展学生谋生的真本领。

此外,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比赛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实践训练方式。通过参与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开拓了知识视野素质教育论文,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 提高了创业的思想素养,培养了创业能力。

5.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积极搭建实践活动平台。一方面,学校积极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有前景的创意融入到校办企业中去,从事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商务活动。

四、结语

着力打造提升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时展的新要求,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只要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加强创业教育,措施到位,当代大学生一定会激发创业热情,迅速提升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郁义鸿等.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蔡志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持续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1):14.

[4]邓和平:从就业型教育到创业型教育[N]光明日报,2004-03-24(C).

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泛化

早在2010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报道,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谈到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时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2005年为21%。2009年为24.2%,在学总规模达297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可见,从过去的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已经过渡到现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也许我们国人该为之振奋,但武汉大学原校长、知名教育改革家刘道玉于2012年5月27日下午在深圳特区报主办的“国民教育与高校改革”论坛上说的一席话,间接反驳了这种大众化的“虚像”。国家在教育事业‘九五’规划中提出2010年大学毛入学率目标为15%,实际上我们提前了8年,即2002年就达到了。从1998年到2002年,用4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用一百年的时间走过的道路。也许我们该为之骄傲,但这种快速的急剧增长,不得不令我们担忧是否存在着“泡沫”虚像,“海市蜃楼”幻像。在这种新的历史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繁荣”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研究的兴盛,而这种“兴盛”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弊病,造成高等教育研究的泛化。

一、高等教育研究的泛化

所谓高等教育研究的泛化,就是不恰当的扩大了“研究”范围,许多无需研究的范畴反而被广泛探究,以致造成资源与物质的多重浪费与消耗。

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泛化的现状

1.高等教育研究的机构泛化。

在许多社会团体及高校中,设立了很多高等教育研究的机构,如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室,高等教育学会等,其中,这些机构有教育部门办的,也有非教育部门办的;有重点的,也有一般的;有全国的,也有地方的;有政府办的,也有民办的;有党委办的,也有部队办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这些机构挂着跟高等教育相关性的牌子,却未真正从事高等研究活动。并且,众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只是被作为行政管理机构,而非真正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2.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泛化。

在教育学领域中,与高等教育学相关的刊物多达400余份[1],一年当中有上万篇论文刊出,从CNKI里搜寻,一部分文章是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的工作总结式的文章,另一部分是会议的重要发言等内容的文章,还有一部分是领导的随想式的、感想式的文章,这些都不能完全算作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的文章。同时,还有很多高等教育相关的书籍进行出版,也大都是教材的相关改写。可见,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着假“繁荣”,而真正的对高等教育研究有重要意义的却少之又少。

3.高等教育研究的人员泛化。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研究高等教育的人很多,但大多都是非专业性的。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来研究教育,探讨教育。还有一些高等教育的社会团体或学会等,其成员复杂,人员繁冗,经常有“不作为”的现象。无论在高校还是在高等教育有关的组织结构中,都存在着这种人员繁冗的现象,不免令人深思。

三、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泛化现象的原因

1.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首先,从历史原因来看。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等教育学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全国的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研究机构也少之有少。截止到1983年,我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之后,高等教育的研究机构已到达200余个,刊物也达到110余种。再到后期,高等教育学科研究队伍继续扩大,到如今,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达700多个,研究刊物500余种[2]。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某一个事物在最初生长阶段会成阶梯式的增长,达到最高值后,便会稳定。

2.高等教育学自身学科的原因。

高等教育从类别上来分,有成人高等教育、高教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从内容上看,有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心理、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可见,从学科自身来说,它的研究领域甚为宽广,所以也会间接的导致高等教育的研究泛化。其次,高等教育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性质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如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等),可见,高等教育研究的泛化现象与自身学科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3.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不够健全与完善。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中,对于影响高等教育研究泛化现象的原因众多,对此,笔者选取一个指标,即高等教育论文的角度来谈。在CNKI里搜索,我们会发现,每年刊出的有关高等教育学的文章中,有相当数量的作者都是各高校的管理人员,并非研究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虽然这些高校的管理人员不乏有高水平的文章,但大多数文章都还停留在经验总结式的文章。这些文章不是基于研究之上的成果,正是我们教育制度的产物。对于这些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也可以参加管理制度中的职称评审,也可以获得研究员,副研究员等职称。而这些职称的评定就取决于研究成果(论文著作等)。所以,为了晋升等利益,而加入了研究高等教育的领域中来,却又缺乏专业化的知识,研究的往往缺乏深度与广度。

四、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泛化现象的对策

1.规范高等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哲学家M?W?瓦托夫斯基在谈到科学概念的作用时写道:“科学概念是从事科学思维的工具。……在我们认为属于科学发明的事物中,最奇妙的就是科学概念。它们实际上是科学思维和对话的尖端工具和高技术。”[3]在他的言语中,强调的便是科学概念的精准性与深刻性。在科学研究中,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辨别是非常重要的,以日常理论代替科学理论是思想水平不高的一种表现,也是研究的一种泛化的体现。如在研究高等教育产业化的问题上,很多学者用日常概念将它进行诠释,而忽视了它的深层次含义,进而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问题缺乏正确的理解,造成研究偏差。

2.不断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牢牢把握阶段性特征,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以思维方式、工作重心、工作模式的转变,从思想观念、时间精力、改革举措、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切实体现全面提高质量的要求,推进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为主到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变,从注重硬指标显性增长向注重软实力内在提升的转变,引导和促进高等学校练内功、比内涵、强底气,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川.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2, (2): 105.

第5篇

【关键词】公平与效率 高等教育 启示

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追求的两大目标。如何实现高等教育中的公平与效率,需要我们加以深思。我们要明白,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公平是效率的目的,教育公平是教育效率的归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愿望更加强烈,因而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正日益成为理论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更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社会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

一、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内涵

科尔曼对教育的公平提出了四条标准:一是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二是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均等。三是教育成效均等。四是教育影响生活前景均等。教育公平属于伦理标准,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公平说到底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均等。在现代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不仅是高等教育领域内体现公平的实质所在,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所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至少应指每一个符合接受高等教育条件的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参加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权利,并且根据考试分数具有平等的入学权利。

高等教育中的效率不仅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能力,而且包括对潜在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供给的能力。效率可分为两个方面:社会效率和个人效率。狭义的社会效率是指受高等教育比未受高等教育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广义的社会效率指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资源,而且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推进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效率优先论。这一观点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是不能改变的。这是因为生产决定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针对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分配提出来的,就要打破平均,必须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效率优先,以调动广大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也有学者认为,既要把解决公平的问题提到重要地位,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分配的公平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发展及其效率,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能够达到的公平只能是有限的和相对的公平。

2.公平优先论。这种观点认为,在任何时候公平和效率都不能兼得,两个目标之间只能存在相互兼顾的关系。既然兼顾就有个谁为先的选择。原有体制严重低效率,改革原有体制无疑要以效率为先。

3.公平与效率统一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把经济公平和结果平等视为收入均等化或收入平均化,是明显含有逻辑错误的。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经济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是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

4.效率与公平并重论。这一观点认为,在生产领域可以讲效率优先,兼顾速度,但不放在收入分配领域。在分配领域,效率与公平并不是原先人们设想的交易的关系,所以有优先兼顾之说。

三、美英两国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

1.美国

美国的高等教育通过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范围,使各阶层的人都得到相应的教育机会,并满足各类人的需求。美国政府十分关注和加强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干预,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构。

所以说,美国院校政策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核心。在美国,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高校要密切与高中的联系,加强与高中的互动,还要优先考虑招收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并对这些学生减免学费。

2.英国

英国的大学制度以其古老、传统和特有的形态等独树一帜, 成为世界大学发展史上的一种范式。19 世纪以来英国大学制度的3 次改革。英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一直坚持精英高等教育的标准,高等教育的规模受到限制,始终只能是少数人接受高等教育。所以渐渐的英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发展缓慢,国家的政治、经济地位下降等状况明显的表现出来以后,英国才强烈的意识到高等教育必须要改革,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才得以实现,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在英国,最具特色的就是,重视加强弱势群体教师的聘任,认为这既可以为学生提供角色榜样,又有助与这些教师与弱势全体学生之间的沟通,尊重和理解。

四、我国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当前的教育现实中, 教育不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公。

1.资源配置失衡的局面仍未改变。 近些年来的现实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之间、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仍然明显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仍呈拉大之势。

2.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无视城乡差距、以城市社会和居民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

3.阶层差距拉大导致的教育不公。

4.教育腐败加剧了教育不公正,严重的腐败行为加深了我们对教育公正问题的认识。

教育公平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公平一样, 可具体地区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种不同类型的公平。 起点公平:是指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与自由发展,即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在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构造“过程公平:既指在起点不公的现实中,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继续体现和维护教育公平, 也包括在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互动中微观层面的公平”。结果公平:是指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就上的实质性的公平,即教育质量平等、目标层面上的平等。

那我们到底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呢?其实就是在实践上更能适应中国国情来研究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要照顾好公平与效率两者的平衡。寻求它的平衡点,也就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可行的政策。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作者简介:张新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上海/201620)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中国情境下大学生国际化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16YB042)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使用Cite Space绘制近十五年国内大学教学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热点集中于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等关键问题。“人才培养”节点揭示大学教师、教学效果和本科教育的内在联系;“教学质量”节点揭示偏重通过教学评估等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改革”节点揭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联。研究呈现出国家政策导向下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关注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大学教学;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知识图谱

创新驱动背景下,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关注大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关键议题。本文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近15年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大学教学研究的知识图谱,通过定量数据客观和直观地展现我国大学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以期为国内大学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发展活动提供客观有效的借鉴和决策依据。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以近15年国内大学教学研究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研究领域设定为“高等教育”,来源类别为“CSSCI期刊”,以检索式“主题=教学并含大学,入库时间=2000-2014年”,检索到5236条记录,剔除无效文献(如大学教学投稿须知等),最终使用4504条记录(下载时间为2015年10月5日)。将相关数据文档导入CiteSpace3.9.R13,进行时区分割(Time Slicing)和阈值选择。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为15年,单个时间分区为1年,共有15个时间分区。最后,运行软件并生成知识图谱。知识图谱集成了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技术等领域的理论思想,将某一领域的大量文献资料转化为可视化图像,以形象地显示某领域知识的发展进程及其结构关系。作为一种适用性强的知识网络分析方法,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的学术文献知识图谱成为信息分析中独具特色的途径。[1]

二、大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情况

载文数量方面,自2000年开始,教学研究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数量逐年递升;2008年后呈现出研究热潮,2008-2014年发文量占十五年总量的75.6%。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制约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30条措施。质量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也体现了政府对教育改革方向的期许。随后,多数学者对大学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2012年后发文量再创新高,2012-2014年发文量占十五年总量的38.4%。

图1大学教学研究论文数量的时间分布

发表大学教学论文数量居前十位的机构有北京师范大学(151)、南京大学(147)、清华大学(136)、浙江大学(126)、华中科技大学(121)、北京大学(86)、华中师范大学(72)、华东师范大学(64)和中国人民大学(61),这十所学校作为中国著名且具有教育学研究优势的机构,对大学教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关注。以第一作者数量5篇以上的研究者有40位,他们在大学教学研究方面有较高的产出。

论文的学术影响方面,有6篇论文被引用超过100次,引起了大学教学相关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赵洪2006年发表的《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近10年被引用370次,他提出研究性教学以实践问题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2]2009年别敦荣发表的《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共被引用178次,提出教学方法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可从大学政策制度、教师和学生意愿以及相关教学条件等方面创新大学教学方法。[3]蓝江桥2003年发表的《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比较与思考》被引用149次,提出现代大学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应突出现代大学教学的特点,注重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4]刘献君2007年发表的《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被引用117次,提出教学服务型大学以本科教学为主,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度进行研究生教育。[5]蔡敏2006年发表的《美国著名大学教学评价的内容特征》被引用101次,提出教学评价是提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确定评价内容是实施教学评价的关键环节。[6]除此之外,桑新民、王玉衡、王建华、项贤明等学者也发表了有影响、有价值的大学教学研究论文,他们的一些思想观点也有较高被引率。

・课程与教学・近十五年我国大学教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三、基于关键词共现的大学教学研究热点

2000-2014年间大学教学研究相关文献中出现两次以上的关键词有485个,出现10次以上的有207个,出现35次以上的有40个,出现50次以上的有23个。通过节点的大小可以发现热门关键词,通过关键词可以揭示研究热点。依据每个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及其知识图谱节点的大小,可看出,近年来大学教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研究型大学、大学教师、本科教育等方面。

(一)分析“人才培养”节点

“人才培养”是最大的节点,关键词节点知识图谱表明,人才培养与相关节点组成了网络体系,其中,大学教师、教学效果和本科教育三个关键词具有较高的中心性,也是人才培养领域探讨最多的内容。研究者关注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注重教师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提升教学效果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点。周光礼认为,教师的发展包括学术发展和教学发展,教师评价应当充分考虑教学学术能力。[7]陆根书提出,教师围绕教学与研究展开学术工作,随着资历的提高,学术活动逐渐转向以研究为主,应鼓励资历深的教师更多参与教学。[8]李宝斌提出,从学生的视角来看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是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教师则认为是评价重心、评价导向出现了偏误。[9]廖明提出,提高传授知识的价值性、授课有激情、有效与学生互动和思路清晰等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措施。[10]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正影响着我国本科教育,应遵循学生身心规律,激l学生求知潜能,重视学生主体地位。[11]以上研究充分体现了大学人才培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研究者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逐渐深化和理性,更加关注处于核心地位的学习者。

学生处于学校发展中心地位的文化环境尚未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行合理引导和提供有价值帮助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使得已有研究对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探讨较多,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度还不够,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成为大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叶信治认为,我国大学生由于处于教学过程的边缘位置,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投入不足。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学习不足和做中学机会欠缺,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7]学生呈现出多元化和异质化趋势,而大学课程和教学方法等没有对此及时回应。[28]刘献君也提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全面提升。[29]张德江提出,突出以人为本的质量观,重视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及效果,把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放在学生身上。[30]可以看出,当前的教学范式变革逐渐呈现出“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趋势,研究者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研究,探学生如何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研究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机制,保障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论与讨论

大学教学研究与新世纪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需求紧密相关,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使命一脉相承。对大学教学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内容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对关键词及其研究热点做进一步挖掘,发现近十五年来大学教学研究的主题聚焦于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等议题,学者对当前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的时代迫切性都产生了集体认同。“人才培养”节点图谱揭示大学教师、教学效果和本科教育的内在联系,“教学质量”节点图谱揭示偏重通过教学评估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改革”节点图谱揭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联。进行关键词时区视图分析,发现大学教学研究的演进特征。从二十一世纪伊始国家政策导向下的大学教学改革,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摸索,到近年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关注学习效果的人文关怀,可以窥视十五年来大学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提升质量成为贯穿大学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总之,本文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初步揭示了十五年来我国大学教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基于此,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学研究,相关建议如下:一是分层次分类型对大学教学进行研究,加强对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层次学生及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学的研究,关注大学教学的多元化和特色化发展。虽然有大量的关于教学的理论探讨,但实践中的大学教学仍然存在巨大的创新空间。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学科特色、课程目标、教师水平和学生素质等,凝练成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学科培养要求、有独特性和竞争力的特色化教学,凸显教学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二是加强对大学教学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都是大学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研究难点。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更好地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增加教学投入,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涉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多层次的复杂关系,在教师开展创新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活动之外,需要外部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和教学文化氛围的支持。后续需要加强大学教学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大学教学制度生成的内在逻辑、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合理路径、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及其相应的教学方式变革、适宜教学发展的外部制度及文化环境支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从而深层次解决难点问题。

参考文献:

[1]Chen C.CiteSpace: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2]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75.

[3]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8):95-101.

[4]蓝江桥.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比较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3(3):96-100.

[5]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J].教育研究,2007(7):31-35.

[6]蔡敏.美国著名大学教学评价的内容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06(6):25-28.

[7]周光礼.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J].教育研究,2013(8):37-46.

[8]陆根书,等.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6):38-44.

[9]李宝斌.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师评价维度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65-67.

[10]廖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基于学生教学质量观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12(6):61-65.

[11]陈新忠.“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实践误区及引导原则[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57-62.

[12]王义遒.对当前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些看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8(3):4-14.

[13]高海生.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6(10):89-92.

[14]马万华.扩招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状况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9):69-74.

[15]胡建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30年[J].教育研究,2008(10):11-20.

[16]吴刚平.教学改革的课程论意义[J].教育研究,2002(9):61-66.

[17]李延保.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新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13(7):19-22.

[18]顾明远.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及教育观念的转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2):129-133.

[19]蒋凯,陈学飞.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中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1(1):53-62.

[20]吴爱华.欧洲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二十年[J].中国大学教学,2005(2):61-64.

[21]吴松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J].现代教育管理,2010(4):68-70.

[22]瞿振元.高校如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J].中国高教研究,2008(2):7-11.

[23]李培根.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我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5):20-21-38.

[24]钟秉林.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教师发展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4-6.

[25]高捷.建设教学发展中心搭建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13(6):27-29.

[26]邬大光.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的根基[J].中国高等教育,2013(8):34-36.

[27]叶信治.从美国大学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学盲点[J].高等教育研究,2011(11):68-74.

[28]鲍威.未完成的转型――普及化阶段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学生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27-44.

第7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B T 模式是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本文通过对BT 模式应用条件,B T 模式的优势分析,旨在将B T 模式引入到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中,以解决高校发展中面临的资金困难。

【关键词】B T 模式是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

【本页关键词】工程 财会 会计期刊征稿 教育论文

【正文】

B T 模式是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本文通过对BT 模式应用条件,B T 模式的优势分析,旨在将B T 模式引入到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中,以解决高校发展中面临的资金困难。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教学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就要求高校必需就原来的教学资源和附属设施进行改建和扩建。在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将成为各高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高校必须要转变办学思路,积极地探索先进的融资方法,不断的拓宽融资渠道,为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筹集资金。本文对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B T模式产生的原因,以及B T 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BT模式的概念B T 模式是广义的B O T 投资模式,是B O T 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具体项目的条件不同以及操作上的差异所产生的一种变异形式。BT(Build--Transfer)即建设—转让,是由项目发起方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投资方,然后由投资方负责项目资金筹措和工程建设,并承担项目的建设风险,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发起方按照签署的回购协议接管项目,并向投资方支付回购价款的一种融资建设方式。

高校开展BT模式的条件分析政府BT模式的运作近几年,B T 模式在全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上海市的中环线(浦西段),重庆的菜园坝长江大桥,宁波的五路四桥,北京的地铁奥运支线等,项目建设的范围也逐步扩展到城市轻轨、污水处理厂、城市大型广场、草地等经营性的和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为B T模式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日后B T 模式进入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标准BOT模式的缺陷B O T模式应用的范围是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而高校作为公益事业单位,其教学设施、行政设施和教辅设施本身很难经营,因此,将一般基础设施项目的B O T 融资方式简单的与高校对接,必然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目前一些高校采用B O T 模式建设的项目在管理上已经暴露出很多的问题。B O T投资方为了及早收回成本,增加利润就压缩正常的运行管理和水、电、房屋维修经费等;B O T 投资方对项目本身管理不到位, 任意进行出租, 开设网吧、影视等娱乐设施,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由于种种原因,在特许期未到期的情况下,高校(项目发起方)需要购回B O T 项目的所有权,这就造成了校方的违约行为,使高校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教学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还有些B O T项目在招投标阶段对投资方的能力估计不足,致使开工后建设资金落实不到位,影响建设进度,致使项目不能如期完工,不仅工程总投资远远超出工程预算,而且影响了高校的正常的教学计划,致使高校承担了本不该高校承担的资金的压力。BT 模式是在总结BOT 模式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对B O T 模式的一种创新和完善,可以有效地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这也是笔者认为B T 模式应该在高校建设中应用的最主要的原因。经济效益的“ 双赢”通过B T 融资模式,可以促进教育投资多元化渠道的形成,使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高校成为融资主体,改变高校在办学上过度依赖政府的状况,有效地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产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收益也相对稳定,这样B T 投资方可以通过B T 模式来参与到高等教育的产业集群中来,并从中获得稳定且较高的投资回报,而且投资风险要远远小于其他行业。

【文章来源】/article/66/4384.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第8篇

论文关键词:自主学习,多媒体,网络技术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2007年7月,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作为我国高校学习群体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重点公共基础课程之一的大学英语,“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将大学英语课程讲解得淋漓尽致,更不易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育部同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实施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1]。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2-5]就曾从不同的视角探讨过自主学习。近年来远程教育论文,我国学者也对自主学习开展了许多以评价和验证为主的研究[6-11]。目前,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而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也相应成为每个英语教师的责任。

一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仍然是以专业划分为主,大学课程也是按照专业来安排,即前两年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后两年则侧重专业课。与专业课相比,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普遍较弱。加之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且教师面临大班上课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种种问题,很难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监督。传统教学模式下,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教师大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难以对大学英语学习进行更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对教师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

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当前,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前提和丰富的视、听、说资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创建教师、媒体、网络资源相辅相成的学习环境,使英语教学摆脱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 高校实行自主学习的可行性

1 硬件方面

目前,计算机与互联网连接在我国已经广泛普及。高校的计算机与互联网使用更是延伸到了宿舍、教室和图书馆。在网络教育信息化的今天,许多高校也大都建立了基于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教室。在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下,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可完成下列操作功能:(1)查询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拷贝所需的软件或资料);(2)对选择出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排序、重组或变换)和存储;(3)和教师或其他学习者直接通讯(进行咨询、辅导、讨论和交流);(4)和教师或其他学习者共享或共同操纵某个软件或文档资料的内容论文范文。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远程教育论文,帮助学生建立网络自主学习的意识,指导并协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学习及管理计划。

2 软件方面

随着网络教育的普及,各种各样的学习软件也应运而生。如《新时代交互英语》学习软件、《新视野大学英语》网上学习系统、《新理念大学英语》网上学习平台、《英语在线》、《曼联网络英语》、《蓝鸽英语在线》(大学版)等一系列实用英语学习软件。这些网络资源是在传统的英语学习软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网络学习方式和理念制作,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自主学习室和学习软件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通过各种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而实现),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开始阶段,可以以排课的形式,强制规定参加大学英语教改的学生进行每周2小时的自主学习,参加大学英语教改的教师每周2小时到自主学习室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导学”,同时通过网络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监控。以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操作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提高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 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师生角色及关系

自主学习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但自主学习并不是“孤立地学习”或“没有教师的自学”。“有时候,学生自主能力被认为是完全独立于教师、其他学生和被认可的教学大纲,而实际并非如此。完全独立并不是自主学习,而是自闭”[12]。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虽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增强,但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减少,“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并定期向他们提供帮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学生这个主体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实际的理想效果。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既要对学生的共同特征有一定的认识,更要对个别学生的状况有比较具体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远程教育论文,设计出一整套“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以便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掌握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教师自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会一起进步,一起提高,实现师生角色从“教师为主体”到“学生为主体”的真正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的飞跃[13]。

四 结语

自主学习是针对传统教学授课法的特质和局限性提出的,又吸纳了现代启发式、自学辅导式、导学式等的精髓和人本主义思想而创立的。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前提和丰富的资源,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英语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习者由“苦学”变为“好学”、“乐学”;“学会”的能力转化为“会学”的能力,对学习者成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并且效果越来越显著;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学习成绩之间成正比关系[8]。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l.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3]Dickinson L.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1.

[4]Little D.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CILT. 1990:29-34.

[5]Benson P. &P. Voller.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C]. Harlow: Longman, 1997: 63.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7]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 外语界, 2002, (3).

[8]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外语界, 2002, (5).

[10]黄远振.自主学习的定位、策略与实践[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 (10).

[11]李红.学习自主性与中国英语教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10).

[12]Little D.Learning as Dialogue: the Dependence of Learner Autonomy on Teacher Autonomy[J]. System, 1995(23/2): 175-182.

[13]吴军赞,朱葵.关于大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

第9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38-02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价值观重构的时期,价值观点日趋多元化,社会信息瞬间万变。独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自幼受到过度保护、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难免会受到极大的心理冲击。不仅如此,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方面的挫折也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问题。2011年教育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针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因心理压力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比例高达20.23%,全国大学生因心理精神疾病退学比例占总退学比例的54%。由此可见,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压力的困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可否认,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极端事件不断发生,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从师资配置等多方面进行了努力,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依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本论文将考察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不足,并探讨其改革措施。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纵观这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短短的20年里(指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笔者注),从无到有,从冷到热,从少到多,从无序到规划,从自发到自觉,从社团行为到政府行为,从介绍引进到深入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时期。”[1]

具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主要介绍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初直今,无论政府还是高校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了投入。更重要的是,党的十报告专门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写入十报告,凸显了我国政府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如前所述,经过政府和民间的不懈努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因为其起步较晚,所以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1.心理健康教育受重视程度不足。根据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下称《基本要求》),包括情绪管理、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根据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整个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占2个学分,而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占8个学分。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心理健康课程自身的不足。关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规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2]。不仅如此,心理健康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本要求》规定“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3]尽管如此,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解、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环节,从而使该课程呈现出形式化、简单化、德育化的倾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局限性。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包括专职德育教师(即心理健康课程任课教师)、其他德育工作者(如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如前所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极大地限制了专职德育教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尽管目前高校普遍设有心理咨询师,但是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不仅包括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同时还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这些咨询师在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度方面均存在不足。此外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在心理咨询师的配置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有些高校心理咨询师严重匮乏。由此可见,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职责也急需加强。

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的真实状态,探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曾对本校某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20道题,由受调查者对自身心理压力的认知、心理压力的来源以及排解心理压力的途径三大模块组成。调查对象包括一年级学生26名、二年级学生29名、三年级学生37名、四年级学生39名。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9%。在此结合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如何加强和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您认为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吗?”这一问题,一至四年级中选择“应该。很有必要。”的学生比率分别为48%、63%、72%和55%。由此可见,尽管目前我国心理健康课程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大部分学生依然对此寄予了期待和希望。因此高校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以期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2.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教育的师资人员紧缺、专业性不强的现状,建设一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各高校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的长短期培训,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6]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有所不同。对于“您觉得您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哪方面?(多选题)”这道题,一年级至三年级中分别有84%、62%、83%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占据第一位。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尽管学习因素退居第二位,但仍然占据了41%。由此可见,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压力一直是学生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学业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压力。

其次,针对同一问题,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中分别有36%、41%、59%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占据第二位。而升至四年级后“就业”则成为学生压力的最大来源,所占比例为72%。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的当今,就业已经与学业并列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大来源。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新生入学之际便对其进行有关人生规划、择业就业的指导,此后随着年级上升逐步跟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确定恰当的职业发展目标,以便其在毕业后顺利步入职业生涯。

4.加强生命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针对“您如何看待近年来大学生因压力而自杀事件?”这一问题,选择“理解,有过类似想法”的学生比率分别是:一年级0%、二年级3%、三年级8.1%、四年级8.3%。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所面临的压力越大越大,个别同学甚至出现厌世的悲观想法。这一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松懈,尤其应该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各种问题和压力。“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从知情意方面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完满人格,提高学生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认识,使其在社会中创造生命的价值。”[7]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四、结语

本论文考察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从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等视角分析其不足之处,并从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人员配置等方面探讨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无需赘言,大学生不仅承载了各自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更肩负着整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亦成为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仰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教思政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5号[Z].

[3]教思政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5号[Z].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第24号[Z].

[5]马建青.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与结合[D].浙江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