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3:10
导语:在文化发展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和互联网等新兴传媒的出现,使得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的挑战。
一是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还亟待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还认识不够。二是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突发性事件增多,对宣传舆论引导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三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战斗力亟待加强,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明显,网络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五是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要在总结继承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党的领导,转变工作思路。一是各级党委必须把宣传思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工作紧紧抓好。二是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各地区各部门党委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清形势、负起责任,抓紧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确保意识形态领域不出问题。三是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良、熟悉宣传思想文化规律和特点的工作队伍,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队伍和人才保障。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基层群众。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践行“三贴近”原则,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到最基层,做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去。只有这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做到根深叶茂、活力四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强化阵地意识,拓宽宣传载体。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不断拓展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尝试和运用新的载体,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媒体宣传工作格局。一是巩固发展已有的思想文化阵地。做大做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引导,充分发挥都市类报刊发行量大、受众面广的优势,使之成为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形成完整、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抢占新兴宣传阵地。主动运用和管理好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办好重点新闻网站,丰富宣传内容,拓展服务功能,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尤其要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密切关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新动向,尽快熟悉并运用信息传播的新技术、新业务,使之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4.强化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信息高速传播、新媒体不断涌现、社会矛盾冲突频发、职工群众利益诉求增多等新问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面对新形势,结合新特点,采取新方法,大胆创新,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实效性,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管理考评机制,整合宣传文化资源和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巩固拓展出版、发行、影视、演艺院团改革成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
关键词:企业文化;问题;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更是文化经济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但目前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其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处于简单的自然发展状态。
2、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长期以来,对如何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容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中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也有的企业在做企业文化建设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了着装,统一了企业的标识,做了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就是在做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3、重视企业文化的设计,轻视对员工的教化
有的企业虽然设计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但仅仅热衷于把企业文化设计出来,展示出来,热衷于通过企业文化的展示改变企业的社会形象,热衷于让大家知道企业在做企业文化。而缺乏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教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没有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动,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4、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随意性强
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如何将企业的文化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很多企业各项工作都有年度计划,唯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计划,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很强,缺乏全面完备的策划方案和详细可行的长远规划。二是缺乏制度保障。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缺乏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5、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人的因素
一是忽视员工的参与度。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家文化的总结和提炼,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中间力量,员工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因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和反馈,员工没有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加大了企业文化推广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忽视员工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又要给员工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有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了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员工,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员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企业精神文化的贯彻、推广,轻视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造成员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途和可能达到的职位程度缺乏认识,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6、企业文化缺乏个性特色
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其自身的独创性。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企业往往缺乏对企业的发展历史,文化积累进行深层的剖析、总结和提炼,而是简单学习一些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没有表现出企业特有的文化色彩,没有真正的反映出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没有在员工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无法对员工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法使社会公众通过这些精神文化识别企业形象,产生对企业的认同与选择。
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的措施
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包括:
1、对企业的背景分析
企业文化要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在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就离不开对企业的文化背景、经营背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熟悉企业的业务特点。要分析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曾经做了哪些自觉、不自觉的工作,对企业过去的文化建设工作进行SWOT分析。具体工作要细化,要仔细梳理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每一项工作中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存在的差距表现在哪里。只有做好了这些背景分析工作,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充分显示出自身深厚的文化沉淀,体现自身的个性特色。2、梳理、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
企业的核心理念的梳理、提炼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企业的核心理念要得到员工的理解、认同,对员工产生激励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分析企业的定位,提炼企业的愿景。很多企业在做愿景设计时,目标过空、过大,不切实际,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对企业的定位分析。要在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自身的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愿景。二是分析企业的经营特色,提炼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是决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精神文化的基础,要避免企业精神文化的雷同现象,就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深、做细。三是分析企业的文化特色,探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如某企业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温馨的家园文化”的文化特色,这种家园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客户是一种大家庭文化,对客户要形成一种亲和力、吸引力和形象力;对员工是一种小家庭文化,对员工要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3、理念强化
企业的核心理念总结、提炼出来以后,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企业的文件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对员工进行强化,使员工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动员会。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关心和参与,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动员会,就是要让全体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召开骨干员工座谈会,征求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达一方式为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创造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使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三是VI系统执行操作。在建立和完善企业VI系统的基础上,可根据各业务单位的特点确定不同地点的展示辞条,完成企业理念的展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以一定的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体现和强化。推出VI导视系统,对外可以进一步传播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增强企业对客户的吸引力,完善企业的品牌形象;对内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凝聚力,以文化力推动企业业务的持续发展。
4、认同消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如何让员工认同消化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落地”,把文化力转化为竞争力,这需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避免企业文化成为“空中楼阁”。认同消化可从以下工作入手:一是典型人物的树立、学习和推广。可开展《我们身边的故事》作品征集活动。通过作品征集,挖掘发生在员工身边的对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件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件事;对企业贡献最大的人等。通过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丰富企业精神文化的内涵,使员工在学习、认知企业文化时产生积极的、具体的联想,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消化企业的核心理念。二是优质服务月活动的开展。通过在员工中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教育,在员工中树立规范服务、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以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三是神秘顾客制的启动。通过聘请“神秘顾客”,对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现场暗访,可以从顾客的角度,及时发现、改正服务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客户满意度,留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可以给企业员工以无形的压力,引发他们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服务技能,改善服务态度,促使其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可以帮助管理者查找管理中的不足,拉近员工与企业和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达到内练功力,外塑形象的目的。四是开展“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的讨论,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认识。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对于构建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及推进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员工只有理解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且认同企业文化,才能自觉地将企业的目标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
班级作为一个正式群体有自己的发展过程。群体的五阶段发展模型指出群体的发展经过了形成、震荡、规范、执行和解体五个阶段。高校班级由于特殊性与一般群体的形成过程稍有不同,班级文化又是伴随着班级的发展而逐渐形成。这里借鉴群体的五阶段发展模型来研究班级的发展进而探索班级文化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1.1前期交流阶段该阶段介于学生在知道将来所在学校所在专业甚至所在班级之后与班级正式形成之前的时间段,大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准大学生需要通过对即将生活的新环境的提前了解来减少突然置身新环境中的不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让处于该阶段的准大学生只需简单的个人信息注册,就有很大的可能通过社交网络寻找即将在同一所高校同一个专业甚至是同一班级的同学。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入学前就可以见面。
1.2班级正式形成阶段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班会标志着班级的正式形成。班主任与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的正式见面与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同时同学们还可以与入学前在社交网络中就已经认识的同学正式见面。此外,班主任在首次班会上传达自己的教育理念。
1.3班级制度建立阶段虽然在前一个阶段班主任就已经对班级制度做出一定的解释,但是班级制度的正式建立还需要班主任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在班级正式形成后不久,班级成员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学们迫切希望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班干部。在班干部的选举过程中,班主任由于全局观的考虑与主观因素的影响会倾向选择人格特质相匹配的同学担任班委,而同学们出于服务同学与锻炼能力等因素会自发竞选班委。因此班主任的权威与同学们的意愿需做出相应的妥协,由此产生第一届班干部。班干部协助班主任在学校规章制度的框架下与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制定班级的制度。
1.4相互适应阶段在班级制度建立后,班干部将其付诸实施,由此班级进入相互适应阶段。该阶段与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中的动荡阶段类似。这一阶段班级面临三个主要矛盾:一是在班级发展的目标体系以及各目标之间的优先顺序的矛盾;二是班级成员对班干部的期望以及班干部对自身角色的理解上的矛盾;三是班级成员与制度本身的矛盾。
1.5班级文化形成阶段矛盾的哲学观点说明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因此相互适应阶段的矛盾不会消失,只会不断发展或转化成新的矛盾。当这些矛盾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时,班级文化随之形成。这时班级成员的目标、行为与意识形态相对一致。
2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策略
2.1前期提供正式的网络交流平台在互联网时代,利用好网络可以带来诸多便利,准大学生在入学之前会自发地利用社交网络结识将来的同学。从高校班级文化形成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出发,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建设“班级社交网络空间”(如QQ群),给盲目的准大学生提供一个前期交流的正式平台。关于此类信息在学校网站上,并且动态更新,可以让绝大多数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所在班级,从而加入到自己的“班级社交网络空间”。这样的正式的平台,既有助于准大学生们提前了解班主任、同学甚至任课老师的基本信息,消除或减少准大学生突然置身高校新环境的陌生感与不适应,又可以防止的准大学生或无关人员自发建设“空间”的盲目性与错误引导。班主任也可以提前对学生有基本的了解,对同学们进行合理引导,为日后的班干部选拔、活动开展等班级工作提供帮助。
2.2重视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班级制度建立阶段,选拔的班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近期班级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班主任应让班级成员意识到班干部是服务同学的群体,没有特权。班干部要有为集体服务的精神和热情,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同学,同时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某方面的特长。如果采用完全民主的方式或是班主任专断的方式都无法选出高素质的符合要求的班干部,班干部的选举要在班主任与同学之间取得一定的妥协。班干部是班级制度的主要实践者,他们在如何协调好班级成员之间多元的目标、自身与班级普通成员、普通成员与班级制度之间的关系之间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重视班干部的后期培养,让他们在思想素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上均有突破,让他们成为沟通学生与老师的桥梁。让班干部带动身边的同学,进而引领班级全体成员,增强班级凝聚力。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企业文,用企业文化去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的飞速发展,有些“明星”企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变形,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效益,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很快成为“流星”企业。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我国的经济工作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国特色;创新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的管理学家在西方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3年的管理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工人的工作环境优劣与生产效率高低有一定联系,但是不太紧密,联系最紧密的则是企业生产团体内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的管理方式、自由宽容、富于人情味的工作氛围与良好的沟通等企业文化范畴。从此以后,企业管理科学开始围绕企业文化这个方向发展了。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积淀的整体化群体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之总和。它既包括企业全体成员的聪明才智和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包括他们所能掌握和运用的知识以及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企业文化是企业文明的特征,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现了企业在一定发展阶段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体现了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2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现代企业管理已经进入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时代,其重要内容不再是一些条条框框,而是-rq融进了管理者对工作、对事业奉献精神的独特蓝本。这种独特的蓝本就体现了一种企业文化。国际著名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最核心层是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2.2企业文化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应充分正确的发挥精神对物质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的飞速发展,有些“明星”企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变形,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效益,过分看重物质利益。在工作中,只讲报酬不讲奉献,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惜一切代价。这种状况大大削弱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培养群体意识,树立企业作风形象,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注入动力和活力。
2.3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网罗人才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优秀的人才能够推动企业实现人力资本的升值。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优秀人才成为国内外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却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在当今中国,海尔文化就是一个例证。海尔带给我们的是无穷的企业文化魅力。在海尔的文化氛围中,员工的离职率是非常低的,这得益于海尔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知识型人才来说,能够吸引他们的往往不是金钱,而是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使他们产生强烈归属感的企业文化。
2.4企业文化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命运与职工的命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企业要发展,必须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按照现代管理理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尽可能的为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创造条件。要让员工爱企业,企业就必须爱员工。那么,为了贯彻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必须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文化倡导和树立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形成一种强大的内聚力,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此,企业要努力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以充分调到员工的积极性为主要手段,同心协力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曾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是要求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中心,通过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达成企业目标。
3.1加强企业组织领导建设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企业规范的制订者。他们应该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及其正面影响,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现代管理学理论奠基人德鲁克认为,今天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企业员工的态度所反映的首先是其管理层的态度。为此,一方面,管理者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就要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特别注意自己的道德品格,对外讲究信誉,对内公正无私,对员工负责;另一方面,管理者要把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在实践中,积极发挥倡导和示范作用,从而把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转化为企业全体成员共同的自觉活动。
3.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何谓“以人为本”?广义的理解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子就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意即:人民是建立和巩固霸王之业的根本。这表现了管子对人的作用和价值的肯定和重视。“管理”很多人过分的注重“管”,实际上管的太多才容易乱。如果说“管理”管的是人,那么“文化”管的则是心。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能用先进的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把员工的心管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宿感和一体感。只有通过正确处理企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信任、理解、尊重,在企业中形成平等、民主、团结的气氛,才能造就出企业的整体文化。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员工主导作用的原则。只有真正确立了以人为本这一基本原则,才能抓住企业建设的核心和本质。
3.3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
西方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有参考借鉴价值,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吸收。首先,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现有的文化建设模式,但在方法、原则、经验等方面还是可以去伪存真,为人所用。其次,还可以借鉴他们在培育、发展企业文化过程中所走过的道路,寻找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3.4发展企业文化教育
企业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直接决定企业文化的水平和发展速度,文盲和半文盲充斥的企业是建设不了先进的企业文化的。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大力发展企业文化教育,进行智力投资。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要合理安排员工培训,使他们不断吸取新思想、新观念,开阔视野;尽可能的改善和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只有广大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提高了,精神需求才会随之强化。从而,为发展企业文化奠定现实的基础。
3.5营造“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当前企业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企业要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必须依靠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只有坚持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快速发展壮大,没有创新的企业,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福利文化是福利制度的内驱动力,与此相对应,福利制度也是福利文化的具体外化。通常而言,围绕残疾人福利制度的构建主要有两个理论模型:一是个体模型,即将残疾的原因、责任归因于个人,其后果也由个人承担;第二是社会模型,将残疾视为个体与社会多元因素的结果,社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祖国大陆同文同宗的台湾地区毫无疑问选择了后者,并以立法形式加以确认和保障。这种努力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探索,以“一辈子照顾、无所不在的保护、全方位的服务”为宗旨目标。台湾地区自1980年制定出台《残障福利法》以来,又先后于1997年、2007年颁布施行《身心障碍者保护法》及《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围绕残疾人群的就业、培训、康复、无障碍参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陆续出台30多项法规,逐步在制度层面构建起日益完善的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残障福利法》对于台湾地区残疾人的福利保障具有里程碑意义,其立法宗旨彻底改变了对残疾人进行单纯养护的传统观念及模式,进而转化为注重完善外部救济与扶助自立更生。从“授之以鱼”兼而“授之以渔”,不仅使残疾纯粹作为一种固有的家庭负担,获得了社会力量的分担和化解,更为残疾个体提高物质权利,进而实现人生价值、满足精神追求,提供了必要保障和可行途径。《残障福利法》施行18年间历经3次修订,扩大了残疾人的认定范围,将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老年痴呆者、自闭症、慢性精神病等也纳入保障对象。1997年颁布的《身心障碍者保护法》最大的立法价值在于: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残疾人群应负的各类责任,彰显了将残疾人纳入公平参与社会生活机会的核心价值;更认识到解决残疾人群的多重困境、多元需求,无法仅依靠单一的社会福利部门,因而创造“多重主管机关”概念,划清了不同部门在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中的权责,强化分类规范和服务,重视构建个性化、在地化和小区化的保障模式。2007年制定的《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则是台湾地区在残疾人保障立法方面首次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一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提出的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4大组成要素及所定身体功能结构8大分类,规划设立残疾人的认定种类和伤残等级,改变以往标准特殊化、定级不对等的情况。二是将残疾人家庭及其主要照顾者也纳入服务范围,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家庭生活质量。三是强调机会均等,以积极的福利取代消极的救助,以需求而非身份作为提供服务的主要依据,同时将残疾人福利体系从单纯的物质给予向公共服务、人身安全及居住权保障等相关领域拓展。《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施行以来也已进行3次修订,现有的116条条文在康复、就学、就业、养老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彰显残疾人享有的健康权、受教育权、就业权及经济安全、人身安全等权益,致力于为其提供全生涯式的服务保障。目前台湾地区对经相关专业评定并领有身心障碍证明的残疾人群,依据障碍类型及程度、家庭经济情况、服务需求、社会参与需求等因素,提供的福利及服务主要包括:
1.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残疾人拥有生存权、物质权的基本保障。《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残疾人的保险与就医、教育训练与辅导、生活维护与救济,应予保障,并扶助其自立与发展。”在实践中,除了对低收入残疾人群直接发放生活补助费、障碍年金,还按其残疾等级,在托育、养护、交通、辅具、重病医疗及保费、房屋租金及购房贷款利息等方面给予补贴。为使残疾人在其直系亲属或扶养者年迈时仍受到应有照顾及保障,促进残疾人财产有效管理,台湾地区重视推广残疾人财产信托制度,授权相关信托业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形式的财产信托服务,增强其抵御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2.就业支持。
实现就业是残疾人强化经济保障的重要支撑,更是其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台湾地区一是以“点面结合”的措施增加残疾人就业机会,在“面”上通过推行公私营机构的“定额录用制度”,开放合适岗位以保障残疾人拥有就业机会。在“点”上则针对有就业意愿但能力低下、无法参与竞争性就业的特殊人群,设立集培训、就业于一体的“庇护工场”,让其在获得薪资报酬的同时,也享有社会康复的机会。二是以专业化的服务增强残疾人就业能力,注重提供就业辅导和职业培训,通过成立协助残疾人就业的专职服务机构,在能力评估、岗位培训、就业信息、提供支持性就业方案等方面,为残疾人群提供专业化服务。
3.教育保障。
与大陆同样,台湾地区也注重保障残疾人的教育公平权利,以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受教育过程和公平的受教育结果为基本原则。在对残疾人“零拒绝”和“完全就学”的基础上,更注重教育保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提供学前义务教育、就读交通服务、个别化与小区化教学、多元化教育安置、社会适应训练、开放大专院校科系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积极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升残疾人群心智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4.医疗复健。
为残疾人提供人性化、便利化、多元化的医疗复健服务,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台湾地区面向残疾人群除了在居家护理、居家复健、医疗辅具补助、医疗复健费用补助等方面提供相关支持外,还通过小区化医疗服务、提供医疗信息、预防及早期疗育、在公立医院试办身心障碍者特别门诊、推动专业人员及资源在城乡实现均衡配置等便利措施,积极为残疾人群提供精细化保障。
5.社区服务。
在传统伦理语境下,居家养护是残疾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其生老病死都以家庭为主要依赖,这在相当于程度上制约了其“生活半径”。而台湾社会提倡家庭养护与社区服务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由残疾人福利机构或团体提供包括康复矫治、心理咨询、临时及短期照顾、休闲服务、亲职教育、技艺陶冶等系列服务,有效改善了家庭养护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6.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的软硬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前提。台湾地区对此较为重视,一方面通过修订推行建筑技术规则,积极改善和打造各类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及活动场所的无障碍环境,为残障特殊人群提供通行无阻的便利。诸如依法定比例设置残疾人专用汽机车停车位、实行残疾人专用车牌等举措。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公共信息无障碍,通过信息电子化、字幕化、语音化,构建无障碍视听环境。此外,还制定“残疾人特别服务实施办法”等相关法规,倡导“有爱无碍”,促进大众自觉维护无障碍设施,强化尊重残障人群应有权益的无障碍人文环境。
生涯转衔服务。“生涯转衔”是指残疾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随着角色、任务与生活型态变化而发生的生涯规划和衔接教育等。针对残疾人在不同人生阶段所面临的就医、求学、就业、休闲、安养等生涯规划,台湾地区自2002年开始推行“身心障碍者生涯转衔服务整合实施方案”,积极订定转衔服务统一表格数据格式,建立整合式残疾人个案管理系统,实现相关部门、地方专业服务组织之间数据无缝衔接,从而为残疾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二、台湾地区残疾人福利文化的重要特色:方兴未艾的“志工文化”
志工(volunteer)即志愿工作者的简称,是“一种助人、具组织性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台湾志愿服务法》将志工定义为:一群人本着服务的热忱及个人的志愿,不取报酬地付出时间、财物、劳力和智能,协助别人解决困难。助人的美德及福利活动、具组织性的利他行为、基于社会公益的参与行为,上述三大要素构成了志工文化的基本精髓。台湾地区的志工最早称为义工,自上世纪五六十代开始在社区推动,随后义警(警察)、义交(交通引导)、义消(消防)等相继出现,志工服务向医院、学校及社会其他领域不断延伸。2001年初,台湾颁布实施“志愿服务法”,对志工从招募、训练、管理、保障、补贴到奖励作出明确完整的规定,志工事业更趋蓬勃。庞大的志工人群及其组织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构成了台湾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活跃在台湾地区的志工团体多达两万多个,参与人群占台湾总人口的15%左右,在15岁到64岁的人群中,接近1/4的人有志工经历。这些志工团体的服务领域遍及社区、医护、残障、文化、环保、法律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建立在同情心、同理心、感恩心基础上充满正能量的志工文化,培育了亲残助残共建共享的的社会风尚,也成为台湾地区残疾人福利文化中独特而鲜明的一大亮点。台湾志工文化的兴盛,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传统对社会福利的长期影响和制约作用,包括人们对福利和社会救助的基本态度、对国家干预的基本判断以及有关幸福、需要等等的价值观念,这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策和福利体制毫无疑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扶弱助残的优良传统,从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礼运》中描绘“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理想,到宋神宗时期设置福田院收养幼老废疾者,清末状元张骞开办首家特殊教育机构“南通盲哑学校”,及至两岸纷纷出台各类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法规制度“,亲残助残”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社会准则和道德操守。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尽磨难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种“人溺己溺,守望相助”的文化基因。由于岛域的特殊地理———有限的资源及“浅碟型”经济,以及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上世纪50年代两岸的对峙,形成了台湾社会集体潜意识中的危机感,强化了民众间的互助情结,由此逐步催生了志工群体的不断壮大。台湾志工文化的兴盛,也缘于其独特的社会基础即的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地区现有宗教场所16000多所,信众超过1000万人,民间信仰300多种。作为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宗教是台湾社会的稳定器和减压阀,也是劝人向善、助人为乐的精神动因。不管各种宗教教义如何,“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佛光山星云大师语)是其共通之处。“助人”之所以“为乐”,是因为“赠人玫瑰而能手留余香”。由证严上人一手创办的慈济基金会,作为全球最大的宗教慈善组织,拥有超过200万的志工规模,惠及的残障人群已难以计数。证严上人眼中的志工是“能闻声救苦的人间活菩萨”,要求慈济志工奉行的准则是“在付出之中时时自我观照,感恩对方愿意接受帮助,让我们有机会体会生命的真义,得到心灵净化的资料”。在这种社会心理氛围中,助残爱残不是单向的被动给予,而是施受同乐的共同体验。对这种超越物质回报的心灵净化及精神愉悦的高度珍视与自觉追求,构筑了志工文化兴盛的强大社会心理基础。如果说兴盛的志工文化温暖了残疾人群,与此相对应,这些不幸者在人生寒流中所展现的自强自立精神,也成为其赢得社会尊重、构建良好福利文化的重要感召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规范。“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的文化基因在台湾残障人群中同样得以传承,与张海迪、史铁生、邰丽华等大陆残疾人榜样遥相呼应的,是双腿瘫痪但仍高唱“星星点灯”逆流而上的“水手”郑智化,曾经风靡大陆校园的励志歌声成为一代青年的集体记忆;是“中的一条船”郑丰喜,虽命运多舛、英年早逝,但以无腿人生照亮了前行的航程;是失去双臂、一条腿和一只眼睛,但大声呐喊“可以成功,可以失败,但绝不可以放弃”的励志大师谢昆山;是深情唱响“你是我的眼”的盲人歌手萧煌奇,以及许许多多秉持“弦月虽然有缺,一样遍照九州;身体虽有残障,亦可创造圆满”这种“弦月精神”的平凡个体。他们在平淡而艰辛的日子里,默默承受着身心残障带来的沉重与不便,以“不怨天、不尤人”的乐观坦然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自强,书写着别样的人生精彩。
三、台湾地区残疾人福利文化发展的几点启示
海峡两岸虽然政经体制不同,但都肩负着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相同使命。台湾地区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大陆加快发展残疾人福利文化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1.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并明确定位。
残疾人由于身心方面功能的缺损以及面临相应外部障碍,客观上制约了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福利政策的本质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政府作为社会资源最大的所有者,理应也是社会福利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对残疾人群体提供补偿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责无旁贷的职责。从台湾地区的实践看,无论是直接的经济保障,还是间接的环境营造,行政部门是残疾人福利保障的主要提供者,是构筑这类社会弱势群体安全线的托底者。当前大陆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新形势下,必须切实找准定位,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政府在残疾人福利事业中的主导地位,紧紧围绕使广大残疾人残有所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目标,强化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在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中的牵头作用,从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各界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完善残疾人教育、医疗、就业保障譬如探索设立“庇护工场”等方面,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的成熟做法和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厘清政府的责任边界,统筹而不包揽,着重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进行规划、引导、控制和监督,整合资源,合理分工,努力从供给面上不断提高解决残疾人发展需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改善和加强社区化服务。
根据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夫妇提出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不同性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可以通过多种选择来提供。从台湾地区的实践看,社区化服务在残疾人福利体系中相对于政府和家庭具有某些不可替代的优势。社区是最小的基层组织,具有实行网格化覆盖的便利条件。强化残疾人的社区化服务,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传统居家养护的弊端,为残疾人参与社会交往、争取社会康复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使针对不同残疾个体的贴近式、个性化服务有了良好的依托,提高了公共服务对个体保障的人性化水平。大陆地区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关键要把握好社区服务的“四个原则”、“四个确保”。“四个原则”:一是公共性,即着眼于残疾人群的共性问题,努力满足其公共需要。二是公平性,即着眼于残疾人群平等参与和享受社会生活的需要,助其追求和实现社会地位、社会机会的公平获得。三是公益性,即着眼于满足公共需要和追求公共利益,不以追逐利润为目标,提供免费、非盈利或微利的服务。四是特殊性,即着眼于残疾人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和专业性的服务。“四个确保”:一是要确保规划建设同步化。在社区规划和建设时,应当同步考虑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在社区布局、功能定位、服务设施项目等方面,充分保障残疾人获得应有的便利。二是要确保工作机制常态化。残疾人是散布在各个社区的“少数派”,容易成为社区日常工作忽略的“边缘人”,因此要注重强化内部分工,建立完善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经费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三是确保服务保障专业化。随着残疾人事业的进步和残疾人素质的提升,对社区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强烈,因此要通过引进专业人员、加强专门培训等多种方式予以积极回应解决。四是要确保部门协作联动化。针对残疾人的服务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职能部门,要以社区组织为整合平台,推动各项惠残助残政策举措进门进户、落地生效。
3.打造优质的软硬环境。
在历史前进过程中经验表明:文化是社会财富的发源地。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文化就像是一个可以判别对错的黑洞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在我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甚至是旅游生活背后存在的支撑点永远少不了文化的存在。尤其对于地区文化是这一地区发展的灵魂,当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的增加,文化竞争力也就随着增强,因此文化竞争力时刻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想开发地方的经济,最首先要考虑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特色之处。文化资源带来的无形资产存在着丰厚的经济利益,因为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只有把地区文化的特色牢记在心中,这样才有利于地区文化促进潜在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的经济现象,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源头力量。这样的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中心的好处是有多个方面的,一方面是符合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提升了地区整体的文化修养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埋下了伏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我们不能否认人们对文化品牌的认知度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旅游文化就是利用文化品牌的号召力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就说明文化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大部分的地区都在忙于打造特有的传统文化,增加本地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用以吸引外来的投资、带动额外的经济效益。
二、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的优势
经济的不断发展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适应发展,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发展是决定经济是否快速前进的核心。文化不断的发展使文化竞争力不断的增强,这为地方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地方经济增长对文化发展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文化和经济发展已经是水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生产要素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资本劳动技术逐渐开始向着信息和知识的转变,因此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枢纽,与此同时也不难发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增加了经济对文化的需求。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求增长,意味着人类将会在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那么对于地方来说,文化的竞争力也会大大的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国家的政策扶持是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一个宏观的支撑,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就向全党提出了有关发展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扶持文化的发展和增强地区文化的竞争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文化竞争力作为文化发展的精髓,具有的优势有几个方面来表现:首先地区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地区文化的创新力更具优势,地区传统特色文化本就是历史与时间的磨合物,本身就具备了创新的因素,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其次是地区文化产业的综合度高。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把科技与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地区文化新的发展形式;最后是文化发展是培养人才的聚集地。因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文化发展作为地方新生产力的优势显而易见。
三、文化与地方经济相互作用
文化经济的发展已经是渗透在地方经济活动之中,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精神基础。在地方经济发展之中,一个物品从原始状态到成品的过程中都是当地文化为基本的支撑点,也就可以说,文化是物品创新的源泉,也就是经济发展的不懈动力。地方经济生活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的经济活动,而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人,所以文化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宰者,地方经济要附着于文化发展之中。文化的发展引领着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为什么说文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引路人,全国经济“百强”县——建湖县,当我们提到建湖的时候你第一个反应是淮剧杂技文化,不错,淮杂文化作为建湖地方文化的名片,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淮杂文化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古代的时候建湖的淮剧杂技文化就是很有渊源的,为建湖的千年文化历史提供了佐证;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为新理念、新技术、新产业的引进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是文化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具有引领的作用。
四、总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这不仅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还满足了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相关要求。而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群众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在群众文化建设当中,其和谐文化的发展作为一种思想文化表达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仅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还是提高人们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内容之一。而且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和谐文化理念的出现,还给社会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指导作用,这就使得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得到提升。一般来说,在和谐社会构建当中,将群众文化融入到其中,主要是对一些传统的社会文化和民族融合传承,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相关的文化内容有着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充分的体现了人们群众对群众文化的热爱。由此可见,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和谐社会和群众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大量开展群众文化,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得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作品的爱好程度也在大量的增强,这就很好的满足了现代化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要求。
2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来看,相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并且在群众文化的基础上,来实现社会文化的稳定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文化的传承,还提高了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而且我们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思想观念方面,将“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以和为真,以和为善”有效的融入到其中,这样就使得文化服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传统群众文化体现了思想道德精华,群众文化具有娱乐性、教育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较为简便。利用丰富的群众活动来提升人的内涵,提高人的素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会存在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但只要我们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弘扬“公平、公正、民主、法制”的精神,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经济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的,因此要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倡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建设中以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为基础,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来调节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这样人们在支持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会重视文化的发展,实现整个民族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科技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精神层次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每个成员在社会必不可少的就是对文化的需求。因此要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文化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利用这个特殊的载体,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展现出来。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人们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也为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在这个过程中,能透过社会的现状,理清社会上各类人群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以“和谐”的心态处理和调整这些矛盾,使社会处于安定、团结的气氛中。目前,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不够平衡,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要积极对待群众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以服务主体和群众文化的组织机构为服务体系,扩大群众文化建设的范围,提高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生活,保障群众的基本利益,将文化的和谐融入到社会和谐中去。
4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三农问题”出现了矛盾和问题。我国社会出现的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来源多元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的现象。对于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不但可以使用法律、经济的手段还可以利用群众文化的作用来宣泄、调节和沟通。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得人们群众和社会之间能更好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消除人们心中的隔阂,通过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气氛。不定时的在农村或者城市社区开展慰问演出和文化下乡活动等,给一些社会的弱势群体带来精神层面上的慰问,缓解群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使他们积压的情绪得以释放,营造更好的社会风气。要开展和谐的群众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培养人的和谐文化精神。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会开展很多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像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猜灯谜会,春节醒狮舞会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另外还产生了新形式的娱乐方式,舞剑、太极、扇舞和腰鼓舞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了开阔了群众的视野,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时,各地的亲朋好友可以聚集一起,诉说亲情、和谐气氛、沟通感情等,不仅友好的处理了邻里乡亲之间的关系,还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发展趋势
企业文化建设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也有新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知识要素不仅仅渗透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还使其使用价值成为劳动过程诸要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知识就是力量,在新经济时代得到充分的证明和体现。正因为如此,尊重知识,重用人才,知识共享成为现代企业共同的信条。在此大背景下,企业文化出现了以下几种趋势。
1企业文化要适应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l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2)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它的灵活运用、潜能和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受到进一步关注。
3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1)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现代消费群体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3)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4企业文化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5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养“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海尔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公司对职工的工作不断给予鼓励,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无形中得到加强。
1.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性
目前的电算会计是为替代手工记账,从以会计核算对外报告为目的传统会计中产生的,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体系封闭,无法实现网络化管理,更无法支持电子商务。传统的电算会计由于产生的技术背景落后,只能支持局部应用,难以协同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无法实现网络化管理,更无法支持电子商务,不能适应网络时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1.2过分强调中国会计制度,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目前的会计电算化所依据的基础是中国会计制度,从某种角度讲,正是中国财务会计制度的特殊性给中国电算化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空间。然而,中国会计必须走国际化道路,闭封自守不是它应有的特性。
1.3会计信息单一、滞后且缺乏前瞻性。一方面,由于传统会计核算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计价方法多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其软件也只是核算已经发生的历史会计信息,而忽视了前瞻性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传统财务软件无法做到会计信息的实时动态处理,事前的预测并提供前瞻性信息无法实现。
1.4单币种、单语言。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计账本位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律通过人民币进行核算反映,而企业使用财务软件主要以"甩账"、对有关部门提供相关报告为目的,这就决定了传统财务软件单币种和单语言性。
1.5对管理会计考虑甚少。财务软件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监督会计的束缚,强调的是遵循会计准则,以对外报告为主要目的。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不断融合的今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将越来越关注于通过财务软件获取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真正有用的信息财务软件不单单是一个核算的工具而已,在功能上应突出管理的作用如企业计划、预算、控制、成本管理、项目管理等,并建立决策支持系统。
2.会计电算化发展特点分析
面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冲击,我国会计电算化必须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这里的“国际化”特指参照国际会计理论及架构管理会计,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全面实现网络化管理和全面支持电子商务应用的一种全新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信息系统。
2.1从技术角度看,会计电算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应具备如下特征:
2.1.1基于网络计算技术和Internet/Intranet技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企业信息系统结构实现由文件服务器系统(F/S)向客户机/服务器(C/S)方式的转变现在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应用已日趋成熟,为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优越的资源管理平台,不仅能处理结构化的数据如各类关系数据库,又能处理各种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象、声音等。Internet/Intranet技术具有开放性、标准化、分布式、使用简单易于维护等特点,它为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同时,这一技术为企业涉足电子商务提供了技术基础。
2.1.2通过大型数据库技术实现会计信息的海量处理。为适应竞争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将由分散走向集中,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协同处理、会计信息处理实时动态化显然,小型数据库如ACCESS等无法达到数据海量处理、高速运行及安全性的要求,因此新的会计软件必须采用如ORACLE等大型数据库,使得企业的业务处理如企业采购、销售等完全不受限制。
2.1.3多层结构技术和组件开发技术的采用,实现软件的N层分布式计算模式,从而为企业建立全面信息系统,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2.1.4开放性技术的全面采用,包括对各种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等的开放。其中跨平台技术指对各种数据库平台的支持开放以及对各种网络操作平台的支持。
2.1.5网络安全技术。新的会计软件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必须从技术上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安全防范体系。
2.2从功能角度看,会计电算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应具备如下特征:
2.2.1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支持比较会计。软件应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支持多国语言和多币种核算,可将会计信息按照不同国家会计准则或者会计核算制度进行相互转换、翻译,为企业提供具有国际可比的会计信息。
2.2.2全面网络化管理,增强集团控制力。国际财务软件从设计到开发应用都定位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网络环境不但包括常规的以客户/服务器(C/S)计算模式为基础的环境,而且还包括WWW、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络技术在内的环境。集团企业可通过国际财务软件这一网络化管理平台,利用各种远程通讯方式轻松实现下属机构与集团网络的互联,集团总部可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各分支机构的运营情况,从而全面增强整个集团的控制力。
2.2.3全新架构管理会计,加强内部监控。国际财务软件的开发设计应在财力会计基础上全新架构管理会计,软件各模块高度集成。一方面,它满足企业的日常财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达到财务业务一体化协同运作,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集成统一。另一方面,国际财务软件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扩展和发展,为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服务,软件更加注重管理功能,如决策分析、预算管理等,使软件能充分发挥预测、决策等功能。
2.2.4全方位开放体系,支持电子商务。国际财务软件支持各大型数据库系统,还支持各种网络操作平台以满足大中小型企业的不同需求,对金融、财税、审计和第三方软件对接或者与企业前台交易系统的衔接,都能开放和兼容,保证了软件的通用性及其全面的开放性。在网上交互方面,国际财务软件全面支持电子商务应用,支持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网上支付的商务运作模式,可与各电子商务系统无缝集成有效衔接,实现从前台到后台、从内部到外部的有效整合与协同运作,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