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公益广告论文

时间:2023-03-20 16:13:19

导语:在公益广告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公益广告论文

第1篇

一、互动型公益广告的形态与内涵

互动型公益广告创意包括两个方面,即互动型公益广告的外部形式和互动型公益广告的表现内容,因此,在本文中,将通过对互动型公益广告的研究和实践中运用的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在内容的创新和表现形式的创新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找到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点,用作品表现公益思想,用形式展现公益内容,是公益广告创作的核心任务。即使在简单的创作环境下,只要内容新颖、引人深思,达到公益广告的创作目的,也会实现很好的效果。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进步,传媒领域也在不断地发展,而在以互动型为主的公益广告逐步走进受众的视线时,而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如何由受传者变为传播者,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因此如何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用互动型公益广告作品表现年轻人的创意思想,成为其思考的首要问题。这也注定了互动型公益广告必然需要在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互动型公益广告是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主,在表现过程中将互动性融入其中,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同时更好地传播公益理念和思想。与传统的公益广告相比,互动型公益广告在如何对观众进行引导、怎样向受众传播本身的思想以及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等方面都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平台。传统广告主要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为主要载体,内容形式都过于单一,容易让受众产生公益口号的想法,而互动型公益广告则能让观众在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教育和启发,它可以将受众的感官、情感、情绪等思想因素带入其中,使受众在理解广告信息的过程沉溺于其中。经事实证明,受众参与度越高,对公益广告信息内容的接触与理解越深,信息记忆越强,对其广告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也就越深刻。从而也能更好的传播广告本身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深刻内涵。受众能在参与到其传播过程的同时,实现与广告主的互动,加强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深度了解,实现互动型公益广告的传播价值。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认识社会的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在大众普遍重视经济发展的时代,怎样吸引观众,怎样能以更加生动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引领观众,使互动型公益广告的受众范围最大化,尽可能的发挥其本身的公益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二、互动型公益广告的制作

互动型公益广告的制作包括四个方面,即互动型公益广告的拍摄、剪辑、包装与合成、媒体投放。因此需要团队成员间的密切配合,而在此项活动中,也将是对成员的一次专业上得考验,意志上的锤炼,还有公益意识上的提升。互动型公益广告将以往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或事物以更加艺术和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在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同时起到教育和警惕作用。而它也日益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在以公益为主要目的的制作过程中,很好的将其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性、公益性和主题性表现出来。并逐步衍生为我国规范公民社会公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不断地推动社会发展,传播公益信息。一份好的创意可以带来很好的表达效果,而互动型公益广告则是以公益诉求为主,因此这也决定了其在创作过程中要独特、准确、直接的表达创作思想,尽可能的达到震撼观众心灵的作用。

第2篇

1.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是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专业教学体系,其作为针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一方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影响,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富有个性的方式提高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使大学生能够广纳新知、活跃思维、不断创新,塑造美好的心灵,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2.大学生公益广告

公益代表着社会公众的福祉与利益,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做出奉献。公益广告作为一种传媒艺术的形态,相对于商品广告为商业利益的信息传达,其社会功能表现在传播功能、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方面,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象征意义。大学生公益广告作为公益广告的一种形态,属于大学美育的一种方法,具有信息传播功能、道德教育功能、情感关怀功能。其以宣传社会公众利益为主题,通过大学生的创意思维与实践,形成生动感人的视觉传达艺术。

3.大学生公益广告创意

(1)大学生公益广告设计的主题性

大学生公益广告的设计用公益广告的形式表现主题,围绕大学美育的主题,明确“美育校园行”的特点与意义。

(2)大学生公益广告主题的象征性

大学生公益广告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形象性。美育作为抽象的名词,要让学生理解,应具体结合大学生活并将其作为创意题材,用直接且具有创意的画面形式予以生动而形象的表现。这比简单枯燥的教条式的口号更能深入人心,也有利于大学美育寓教于乐地展开。

(3)符合大学生生活的生动性

大学生公益广告以事实说明和支持观点,有利于学生正确开展审美活动。选题应围绕“大学美育”这一关键词,教师要鼓励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选题,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学生从耳熟能详的观点或身边小事入手提炼案例,如“正能量”的提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保护校园环境等,都要以实际行动和事实展开说明。

(4)引导大学生审美理念的行动性

大学美育作为引导大学生实践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审美方向并推动学生的审美活动。大学生公益广告运用具体分类以及配合图说明的方式,每张图片配合相关说明文字,用简单明了的图形语言表现主题。

二、校园美育主题的确定

大学美育的主题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小到大学生自身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大到他们与社会的关联、与环境的共存,都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1.从大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

大学生是美育行为的活动主体,只有主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健全的体魄、完善的心理和智力,才有能力和魄力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形成优秀的品质。从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从身心健康、重视责任、努力学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自强自立、文明礼貌、营养健康、安全用电、爱护公共财产、倡导文明新风等角度出发,构思大学公益广告设计。

2.从社会关爱的角度出发

从社会关爱角度出发,大学生公益广告重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将思想道德建设融入日常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如从尊师重教、雷锋精神、慈善捐助、扶贫救困、关心弱势群体等角度出发,唤起大学生乃至全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不是让学生局限在“象牙塔”里只知道读书和考试。学生要积极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可选取的主题有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尊师重教),孝敬老人、关心老人(父亲节、母亲节),无私奉献(雷锋精神、支教、献血、抗灾),以及慈善救助如关爱弱势人群(病人和弱者)、失学救助(希望工程志愿者)等。这些主题的公益广告将小我与大我融合在一起,反映了大学生从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互助到对陌生群体、弱势群体的关爱,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3.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环境问题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保护环境这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主题,同样应该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小到身边的环境,如注意维护宿舍、校园、公共场合的卫生,大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可选取的主题有节约资源、绿色消费、保护森林或濒危动植物、水土保持、城市环保等。

4.从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

民族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包括艺术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科学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任重而道远,在年轻群体中进行宣传和发扬,对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校园广告创意的艺术表现性

1.创意角度切入的多样性

学生要围绕所选的主题,从多角度思考创意,寻找切入点。同样一个选题可以从不同方向和角度进行表现。如,表现大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的发展,设计者可选取超人、书本、心电图、“正能量”词语等作为设计元素,用直截了当的广告语反映主题,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对待自我。如图1,在创意手法上,设计者采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围绕创意中心进行设计。如利用超人的形象和流行语“正能量”,鼓励大学生塑造全面发展的自我。超人的形象比喻大学生应具备的内在能力和精神,即远离沮丧、消沉,用知识武装自己,以乐观坚韧的态度面对生活。在表现手法上,设计者利用超人衣服中央的z字母(“知”字拼音的首字母)代表“知识”,背景为流行语“正能量”的重复排列,两者相结合表达学生要用知识武装自我,充满正能量,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一作品宣传了重视文化、重视知识的主题,以知识为自己提供前进的力量。

2.诉求方式的人性化

设计充分体现人性化,可以和观者进行良好的互动。利用公益广告的形式表达美育的观点,以美的方式和手段感化大学生,能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完善大学教育。图2是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设计者用伞和拐杖同构,采用比喻的手法,用破损的拐杖代表老人,伞代表对老年人的爱护,伞周围的雨丝代表伤痛、劳累、疾病等侵害。整个画面用灰旧的纸张作为背景,配合巧妙的创意,能够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3.表现形式的艺术化

在设计的效果上,大学生公益广告应在含义表达清晰的基础上重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好的设计画面是烘托主题不可缺的因素,采用适合的艺术表现方法烘托主题,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图4是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广告——“城市·绿色·生命”视觉形象系列设计。整个画面采用城市建筑、桥梁、绿色植物为元素,采取大角度透视、特写、解构的多重艺术表现手法,配合象征生命的抽象符号——绿色块以及相关广告语,突出主题“城市·绿色·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结语

第3篇

1公益广告的概念

公益广告是一种非商业性的广告,它是一种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新型的大众传播模式,旨在弘扬和推动社会发展所需要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品质,弘扬社会主流意识的一种传播形式。公益广告是广告众多形式之一,商业广告进行的目的是通过传递信息获得利益,其目的是盈利性的,而公益广告则与之相反,它主要是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2公益广告的特点

(1)明确的目标导向性。公益广告的目的是为公众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因此,公益广告在传递的内容上有着明确的目标,针对社会生活中备受关注的种种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创意,形成一种既直观又能反映社会现实的信息传递,引导社会群体积极关注,并对观众的心理进行渗透,引起公众产生共鸣。具体的说,公益广告在其目标价值的导向性上体现出倡导社会新风尚,矫正社会歪风,提醒和警示不良风气,向社会公众传播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2)较强的服务性。公益广告与其他广告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其服务性,公益广告是非盈利性的广告形式,旨在满足社会群体的需要,传播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倡导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事业的向前发展。这些都是不以赚取社会财富为目的的,具有较强的服务性。

(3)直观的教育性。公益广告实质上可以说是一种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公益广告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的传播载体,在精神层面、思想领域里都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公益广告并不是采用简单的说教的方式进行,而是采用比较直观的吸引人们眼球的方式来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4)与时俱进的艺术创意。广告是一种艺术性极强的大众传播媒介形式,同样,作为广告的一种形式,公益广告同样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为艺术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广告创作讲究的就是创意性、新颖性。公益广告在创作理念上紧紧跟随着时代主流意识的发展,同时又遵循着广告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即创新性,因此不仅满足受众的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着社会道德的要求。

3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公益广告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直观的图画到生动的视频,都在宣传着社会发展的道德观念、价值需求和伦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社会公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公益广告正是这样一种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传播方式,公益广告对于社会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尽管,广告在传播思想道德观念时采用的方式或是无声的视频、或是抽象的图片、或是没有文字说明,都在表达着某种观念、思想,体现着某种价值要求,在人们接触公益广告的同时也在对其有蕴含的某种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解读和认识。

3.2促进文明社会的发展

公益广告的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它是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的反映和再现,倡导或警示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摒弃不良道德观念或生活习惯;另外,对于社会生活中优良的社会品质进行积极发扬,弘扬社会主流意识,推动全民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向榜样学习。

3.3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公益广告在社会生活中传播信息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维护社会秩序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这样一种广告宣传就是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道德缺失、人格缺陷、人与人关系冷淡等现象进行的一种警示和规劝,在一定程度上从思想观念、意识层面对这些社会群体进行疏导和教育,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优良的社会风尚、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宣传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在一定意义上公益广告促进了社会生活中个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帮助人在社会中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身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社会公众认可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达到个人与社会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从而真正实现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4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优化

公益广告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其教育人、引导人、传播主流社会价值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来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深入实际、创造价值。公益广告是对现实生活的现象的反应,其创意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创作者只有深入到社会生活实际中,才能发现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和典型问题,通过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感同身受,并用正义的道德评价和观念去审视社会生活,在创作中反映现实生活,引导人们思考和判断,最后产生共鸣。

(2)注重满足社会需求。公益广告主要是来源于社会社会中的优良品质或是不良现象,体现着百姓的生活现状。公益广告的主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大众生活,着重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公益广告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提高社会大众的道德观念和素养,因此,公益广告的产生也要符合大众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倡导什么、反应什么、批评什么都需要在广告中生动地表现出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要从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结合公众利益,达到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目的。

(3)注重创新与社会效益。公益广告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短小轻便的广告,通过短小的故事吸引公众的眼球激发公众的兴趣,这就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广告要引起人们关注就一定要有创新,不仅要突出主题,还要具有艺术性。公益广告不仅需要充分体现主题色彩,还需要满足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公益广告推动社会生活向积极健康的文明社会发展。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就体现于公益广告的社会效益的实现,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需要具有说服性,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使受众从思想和认识上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发展。

(4)注重文化信息的传递。公益广告在传递社会思想价值、道德观念的过程中,要注重与文化思想意识的沟通,文化是社会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在公益广告的传递过程中结合社会文化的层次和水平,制作出适应于社会文化气息并能与公众实现有效沟通的作品。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还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在受众中的传递,进而实现受众自身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一致。

第4篇

(一)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承和运用。在分析整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积极因素,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湘南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专家学者们研究以郴州市民间工艺美术为主要,然后辐射整个永州市和衡阳市,即湘南地区。其研究主要从湘南古民居、湘南民间工艺美术、湘南民间石雕、湘南民间木雕等几个方面,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了归类、分析和整理。依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对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研究著作的代表作进行简要概括:

(1)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南古民居著作,如唐凤鸣著《湘南民居研究》、范迎春著《湘南宗祠——建筑及装饰艺术研究》、王铁著《2012中国高等教育设计专业名校实验教学课题:湘南民居印象》等。

(2)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的课题与论文,如陆岚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湘南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挖掘利用与理论研究》、论文《浅析蓝印花布的色彩观》等。

(3)湘南民间石雕的研究课题和论文,如何次贤的课题《湘南民间石雕的人文内涵、艺术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的文化寻绎》《从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看中国民间文化的崇德立德意蕴》等。

(4)湘南民间木雕的研究论文,李曦《湘南民间家具的装饰特征研究》《湘南古民居的木材选用与木雕装饰》《湘南古民居木雕艺术》等。以上这些课题、论文、著作主要从研究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自身的特征入手,广泛收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作品,阐述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并将其分类,系统的分析其造型、色彩及美学特征,部分著作还进一步研究了民间工艺美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对平面广告设计启示(艺术造型的直接借鉴)

1.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的土壤并影响其的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并为群众所熟知,平面广告首先得被广大群众认识、认同并接受,因此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既对民间工艺美术加以提炼与创新,又能让平面广告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先进的平面广告是国内学习和引进的主体,西方文化也在其中自然而然的传入,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民间工艺美术正面临消亡的边际,将其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既为中国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又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延续寻找到新途径。

2.为郴州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寻找到新的载体。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它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中国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晶。由于受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者和消费群体大量进入城市务工,使得郴州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民间工艺美术正在加速消亡。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其生存找到新的传播载体,在传达给广告受众的同时,促进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也将为现代民间工艺美术再设计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3.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从文化传承角度的考虑,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对其文化艺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利的补充与完善。虽然郴州是中国的一个市,但其工艺美术是人民群众对大自然最纯朴、最直观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这种自然与纯真也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所追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探究,既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一种补充,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魅力的进一步挖掘,也将影响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创作。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从源头上分析,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可以预期的。但在可见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把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研究,因此,这属于尚未涉足的领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意义。

(一)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如何应用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1.情感的继承。平面广告设计者只有在真诚理解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的挖掘劳动人民的艺术成果,并把他们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例如,在平面广告设计实践教学中,研究郴州大布江拼布艺术的一组同学,一开始只是在网络上搜寻整理资料,缺乏对拼布艺术实物的真实美感的体验,在老师的建议下,联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走进了她的公司,了解她的创作历程与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情感体验,接触与了解到真实大布江拼布作品的魅力,他们满怀激情的研究进程PPT汇报,感染了每一位同学,也让班上所有同学了解了大布江拼布艺术绣,为后期拼布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平面广告设计与民间工艺美术虽然在思维方式、表现手段、传达载体上有很大区别,但是对生活的热情、对劳动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是相同的,广告设计者在情感上的继承,也将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融入生命力,恰如其分的情感融入,不仅可以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增资天色,又可以使其具有亲和力,拉近广告受众的距离,让他们自然而然接受,做到润物细无声。

2.造型的借用与发展。郴州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造型丰富多彩,既有表达吉祥幸福的人物、动物花卉、文字、云纹、回纹、几何抽象形态等,又有广为流传的典故和成语,还有一些约定成俗的造型寓意组合。如果将这些丰富多彩的造型借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平面广告设计开拓新的创作空间。如:陈秀同学利用郴州民间剪纸的造型形式制作了“南京青奥会欢迎您”平面广告作品,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的借用与发展,既丰富了平面广告造型语言,又为广告主融入消费群体奠定基础。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课堂教学中,既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传承,也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经过提炼再设计,既吸收其造型的精髓,又承载着广告主赋予的消费理念、价值引导、审美情趣等,是将造型特点、形式美感、大众识别性等融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

(二)理念的创新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创新: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1.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展,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在不断消亡和流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也正在消逝。201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就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延续指出,设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精彩的创意设计可以使传统工艺美术焕发新的生机,既可以成为时尚产业的一部分、成为制造业人文工艺的增值部分,也可以以当代艺术的形态出现,重新建构审美、文化、生活之间的联系。高校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地方高校通过其教育幅射功能,可以对地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挥直接的、有针对性的作用和影响,地方高校平面广告设计与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只有合作互补、相得益彰,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2.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形势下,我院将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其主干课程之一的平面广告设计,将本地的工艺美术资源请进课堂,通过教学手段进行继承和延续,对平面广告设计表现形式进行创新的探索,对平面广告设计内容进一步丰富,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吉祥寓意、造型特点、审美情趣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是对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第5篇

关键词:政府;公益广告;关系研究;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7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141-02

一、政府对公益广告的管理研究综述

(一)我国政府对公益广告的监管研究综述

从我国公益广告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来看,政府机构对公益广告的监管由来已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少学者对这方面做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例如,周茂君在《广告管理学》中认为:“政府职能部门对公益广告的行政管理,它是政府广告管理机关依照一定的广告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公益广告实施的管理。”这一定义对政府的公益广告管理概念作了一个全面的概述,强调法律、法规在此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另外,高嫣嫣在《我国电视媒体公益广告管理问题研究》中提出:“几年来,政府对广告行业实施的法律法规呈上升态势且日渐全面,但具体到公益广告却日渐薄弱,政府需要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益广告法律法规来促进公益广告朝着健康有序的方面发展。”而且,龚一萍在《宏观经济管理分析》中指出:“国家有关部分出台不少‘公益广告管理的法规’弥补《广告法》的不足之处,来规范公益广告的投资、制作和等各项活动,加大管理力度和监督力度,让全社会广泛来了解、支持和参与公益事业,对公益广告的管理是非常有效的办法。”这一观点也极大地强调了政府在公益广告监督中的重要性。

(二)我国政府对公益广告的引导研究综述

针对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公益广告的引导作用,王守程从我国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现状出发,认为政府在此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他在《我国公益广告法规建设现状评析》中指出:“在社会对公益广告事业的投入还远未达到主动、自觉的情况下,依靠法规、制度引导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个人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和公益广告建设,是政府管理部门的必然选择。”而且,陈辉兴还针对具体的政府政策制定提出了几点建议,他在《中国公益广告研究述评(1991~2006)》中认为:“政府在公益广告政策制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规范公益广告活动的规划工作;二是设立公益广告基金会,并且规定公益广告基金的责任和义务;三是从法律上鼓励公益广告活动;四是明确公益广告的构成要件,防止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的混同;五是公益广告中禁止任何有丧失国格、损害中华名族尊严的内容。”

二、政府在公益广告发展中主导地位的利弊分析综述

(一)政府在公益广告发展中主导地位的正面效应分析

一部分学者认为这种公益广告管理模式或者发展模式适合我国的国情,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公益广告业的发展,因此,针对目前公益广告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取代政府的这种主导地位,而是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比如魏雪青在鉴于我国政府历来在公益广告活动中处于主导和统领地位,并且政府的权威与控制力在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的初期与中期的确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她在其硕士论文《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中就建议“公益广告协会设立专门的政府政策指导办公室,整理以前由、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闻出版署等多部门的文件,作为以后执行公益广告活动的依据。与之相适应,政府除了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给予协会以支持和帮助外,也应该明确公益广告的管理主体,或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把党和政府对公益事业的支持落实到实处。”

的确,在改革开放初期,甚至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政府对公益广告活动的政策性引导与推动作用都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对公益广告活动的管理与规划开始呈现出一系列的弊端,并越来越影响着公益广告活动的健康发展。因此,不少学者站在不同的视角指出了这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比如,一部分人从政府自身的管理角度去寻找问题,从根本的政策体制上揭示我国公益广告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急需改革的问题。比如,高嫣嫣在其硕士论文《我国电视媒体公益广告管理研究》中具体分析了我国政府在电视媒体公益广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她认为:“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政府管理虚化,取而代之的则是媒体;二是多头管理并缺乏权威性;三是公共资源被侵占,政府保持沉默的态度;四是管理中素质低和公益广告管理水平不高。”这些问题都是一语切中要害,是非常值得政府有关部门深思的。

(二)政府在公益广告发展中的负面效应分析

还有一部分学者从企业、媒体以及广告公司的立场出发,具体分析了政府在公益广告运作中处于主体地位与其对公益广告活动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规划之间的矛盾,对其他各个广告主体在公益广告运作中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段新洒在《中国公益广告二十年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探析中国公益广告未来发展模式》(2008)中认为,政府管理的这种矛盾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不能提升人们创作公益广告的热情,反而大大打消了人们的积极性,她提出:“目前,我国公益广告的策划和制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行政手段的规定,这就导致各类型的企业对公益广告不够热情、主动,认识不到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和意义,很多人做公益广告,目的只是为了参赛,这些公益广告的传播却不在计划之内。媒体也是根据政府规定的任务,遇到全国性的盛事、大事,就一定量的主题公益广告,没有任务时就可发可不发。”另外,陈红在《论公益广告的有效传播》(2009)中从广告传播的有效性出发,认为我国政府的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公益广告传播效果也是极为不利的,她提出:“从目前的公益广告传播状况来看,政府部门开展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的传播也存在目标公众模糊、广告表现平庸、耗费时间长、传播频次有限等问题,对公益观念的普及较为有利,但缺乏针对性、时效性,犹如昙花一现,降低了公益广告的有效性。”

第6篇

一、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社会稳定与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代全球信息化和国际社会一体化使得破坏性地震的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局部的破坏性地震,不仅给当地造成灾难性后果,而且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造成冲击,特别是地震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和社会功能的紊乱与失效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形成对政府和社会职能管理部门的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线工程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各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关联更加紧密,能源、水利、交通、通信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和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国内关于防震减灾的研究多停留在自然科学领域,更注重其专业性;关于公益广告的研究多属于人文范畴,多侧重于对广告文本和广告表现的探讨。而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还不为多见。

2、中国5•12地震引起了人们对于生命价值的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3、我国利用公益广告进行防震减灾宣传的缺失。公益广告作为信息传播的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公益广告应该成为宣传防震减灾信息的重要方式。

4、本论文从信息传播的视角去研究公益广告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将防震减灾知识的科学性和公益广告所能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对防灾类公益广告的研究,使地震科学的知识更容易为广大受众接受和理解,以达到普及地震科学知识。

二、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内涵与公益广告宣传的体现点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

公益广告的主题具有社会性,其主题内容存在深厚的社会基础,它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并运用创意独特、内涵深刻、艺术制作等广告手段用不可更改的方式,鲜明的立场及健康的方法来正确诱导社会公众。公益广告的诉求对象又是最广泛的,它是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公益广告拥有最广泛的广告受众。

1、防震减灾三大体系的内涵与公益广告宣传的体现点

(1)地震监测预报体系

①地震监测和速报;②前兆信息的捕捉; ③地震预测预报;④群众性地震动物宏观网络;

⑤建立重点地区防震减灾系统工程。

(2)地震灾害预防体系

①城市建设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②地震灾害预测和评估;③地下隐伏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④抗震能力较弱建筑物的加固;⑤村镇要建设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公共设施和住房。

(3)地震紧急救援体系

①破坏性地震预案及相关预案的制定;②生命线应急保障队伍的组建、完善及演练;

③地震应急救灾指挥中心的建设;④地震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建设;

⑤地震应急专项资金、救济物资、药品等储备。

三、公益广告在三大体系中的运用

1、公益广告在三大体系中的创作的原则和特征

思想政治性原则

例如:2009年6月3日,广西贵港市工商局积极组织全市企业、广告经营单位和广告单位参与由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文明委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优秀公益广告评选活动。参评广告作品涵盖防震减灾、反腐倡廉、讲文明树新风和遵守交通规则等内容。

2、公益广告在在三大体系中的创意程序

查寻资料----阐明焦点(即中心);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严重自然灾害,具有不确定性、瞬时性和次生灾害连发性。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形复杂,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地震孕育因素与背景。同样,在预防、减灾的情况各有差异,因此,在进行公益广告设计前,就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详尽查阅资料,围绕该区特点,形成主要焦点主题。

创意构思----形成多种创意观念,并以基本观念为线索,修改各种观念,形成各种方案。

导优求解----评价多种初步方案;确定和执行最优方案。

以xx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为例:

充分利用现场咨询、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平台或媒体,借助展板、横幅、招贴画、小册子、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品,向社会民众有效宣传防震减灾法规知识、地震知识、地震应急、核辐射以及自救互救常识。继续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争取创建2个以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并申报省地震局验收。在学校建立一年级新生入学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工作制度,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共同建设并向省地震局申报"防震减灾示范学校"。

针对不同群体,组织专家,深入各地,继续开展地震基本知识、抗震设防、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应急避震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等各种培训和讲座。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不一定求全,但要有针对性、实效性。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宣传教育与当地文化有机结合,构建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宣传载体。

参考文献:

第7篇

1.环境保护(高中化学第六章第四节)

2.陆地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

<教学课时>

1.化学、地理课堂教学各2课。

2.利用课外科技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进行调查活动,安排8课。

3.对调查所得信息进行交流,设计实验并进行事实,取得数据,安排8课时。

4.完成调查报告,安排8课时。

5.成果展示准备工作,安排4-6课时。

6.论文答辩、成果展示,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我国水资的分布和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获取、筛选、重组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节水意义的讨论,《水和生命》公益广告图标的设计,使学生对水与生存、水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印象,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验的设计和实践能力。

<环境教育渗透要点>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为出发点,根据报载关于节水的相关文章,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利用的情况,并从定量的角度说明平时节水的重大意义。

<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2.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一般不超过3人),探究性自主学习,通过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设计《水与生命》公益广告图标,交流辩论,实验设计及操作,写出小论文。

3.陈列成果专栏,进行科学宣传。

{教学媒体}

1.文书材料:课本、查阅图书资料、报刊杂志等。

2.电子材料:电子读物(视听软件)、利用互联网上网查询等。

3.调查材料:走访老师和专家、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

4.实验材料:实验室动手实验等。

<教学设计与过程>

1.提出问题

某报纸的评论员文章称:缺水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面临的问题。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而且缺水现象还将越来越严重。缺水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也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受到影响。

文章在分析了我国缺水的自然的和人为的各种因素,告诫人们保护水源,合理地利用水,科学地利用水,树立节约水的观念,养成节约水的习惯。

文章举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例子以警示世人:若一个水龙头关不严,每秒钟漏一滴水,那么每年将有38t水白白地流失。

根据上述报导,请通过调查研究,从政治、经济、人文、科技诸方面,尤其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就我国的缺水的状况、根源及其对策发表您的看法,写出体裁不限的书面报告,设计《水和生命》公益广告图标,并自行设计实验来证实水龙头漏水每年浪费水38t的真实性。

2.要求学生在两周内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内容是: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是缺水国家吗?节水的意义何在?

(2)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

(3)我国各地采取的保护水源和节水措施。

3.交流获取信息的方法、手段和信息的具体内容,各自表述看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受控的适度的讨论。

第8篇

论文关键词:车体广告,内容,文本内容,形式

 

公交车体广告是以汽车车身为载体的广告形式。它作为户外媒体的新型代表,正日益引领着各个城市的广告新趋势,创造着各城市新的一道风景线。其日益增长的效益和影响,使其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0年4月北京街头的公交车体广告为对象,对其广告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以展现目前北京地区车体广告的风貌。

一、 研究资料的获取

2010年4月17-19日,笔者使用数码相机,在北京街头,主要是航天桥、花园桥、外文印刷厂附近公交站点,对经过的车辆进行街拍,共拍摄到39幅公交车体广告。

二、 流动风景线——车体广告内容及文本内容分析

(一) 广告类型

任何形式的广告,从效益上都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商业广告,一类是公益广告。车体广告作为广告形式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笔者街拍的广告中,有37幅属于纯经济效益型的广告,只有2幅“2010年国际长跑节”“少年NBA挑战赛”广告算得上公益类型的广告,公益广告作为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其传达的摘要求,但还不能突破资金和体制方面的限制,真正独立发展,纯社会效益的公益广告还很欠缺。公交车作为流动的媒体内容,受众范围广泛,投放公益广告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如何加大政府出资的公交公益广告投放,也许是大幅提高公交广告的未来前景。

(二) 文本的符号学分析

在符号学研究中,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把符号解释为一种二元关系,即能指和所指。[1]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体,亦即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根据索绪尔的解释,我们很容易理解符号,公交车体广告作为一种流动的媒介形式,可以说是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能指和所指关系,即流动的符号学,公交车体的每一种能指在流动中也就创造了内蕴更加丰富的所指。这种新的能指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文字简洁,运用大画幅的图片,这种能指以流动的形式展现,并且以公交车车体作为载体,形成“视觉经济”的所指,同时也形成人们关注户外流动媒体,达到放松视觉的所指。有了车体广告的公交车,可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公交车,它成了一种“视觉经济”的代表,一种“自我消遣”的代表。

(三) 人物文本分析

笔者街拍到的广告中有18幅涉及选用人物作为广告文本的一部分,通过对出现人物的广告进行了人物年龄层的划分统计,以人物或是人群作为产品广告的,青年人即实际年龄在18-40岁的人占据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七十,青年群体会在广告人物选择中受到如此的偏重,一方面, 青年群体作为社会中最具创造力、表现力、最活跃的一部分,选取这样的群体成员做广告的“代言人”,可以增添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另一方面,广告的商业性意味着广告的背后有着经济利益的驱动,广告公司在广告的前期策划中,必然考虑到受众群体以及广告中人物的选取,不仅会考虑到广告受众与广告中所选取的人物在年龄层上的贴近性,而且会把产品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充分考虑进来,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在12幅在青年群体这个年龄选取“代言人”的广告中,有5幅是以外国人为“代言人”的,这几乎占据了青年群体这个年龄层广告代言的百分之五十。跨越了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以以极大的宽容度吸纳外国文化的进入,文化的全球化,使各种文化在中国融合,国人也开始接受西方的文化,中西文化鸿沟进一步缩小,外国人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媒介上。另一方面,看惯千人一面的相同面孔内容,使得皮肤黝黑,或是蓝眼睛金头发的西方面孔在车体广告中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成为吸引外国人聚居的地方,车体广告在投放中也需要适当关注这部分群体的需求,这种车体在流动中,展现新北京的国际风貌,异彩纷呈。

(四)、文字文本

车体广告作为流动媒体,穿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不会像读报纸一样仔细阅读广告中的每一串文字,因此,车体广告文本内容应力求言简意赅,以最有表达分量的“字眼”抓住最大数量的受众。车体广告中的文字文本也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1、 中英文对照文本

本研究中,有14幅广告文本内容中英文对照,即在中文文本内容下以小字号或是相同大小字号形成内容的对照,增加了广告文本的信息含量。这种中英文对照形式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扩大广告的受众的覆盖范围,使外国人也可以读得懂中国的广告,将外国人纳入到广告的受众范围之内,提升广告效果。另一方面,中英文文本的对照出现体现了一种国际化的文化内涵,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中国广告中的运用,充分说明了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文化发展现状,同时也以公交车体广告展示出中国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精神风貌,反映出北京为满足这座城市的外国人的身心诉求所做的努力,体现出北京这座城市的兼容、负责的风范。

2、 网址文本

从街拍到的广告统计中,有7幅广告中刊登了企业或是产品的网址作为文字文本的一部分。虽然这个比例在所有广告中仅占到约百分之十八的比例,但是这种在文本中运用网址背后的文化发展情况却值得我们给以更多的关注,正如有的品牌广告会包括企业或产品的厂址或是电话号码一样,产品网址作为文本内容的加入,说明了文化的跨媒体发展趋势,互联网作为当下不可忽视的媒体力量,越来越成为媒体的主力军,它强大的舆论和宣传效果不容小觑。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规范化程度的加强,相信越来越多的车体广告的文字文本将会把网址囊括进来,同时也会促进那些没有自己网站的企业认识到建立企业网站所蕴含的宣传价值和商机……

三、 车体广告形式分析

公交车车体广告作为固定户外媒体的延伸,不仅具有固定户外媒体的一般特性——受众范围广,视觉冲击力大。而且,凭借其流动性大的特点,公交车体广告可以接触更广泛的受众,作为流动的户外媒体,车体广告无论在色彩和布局上也都有其特定的形式。

(一)、新型流动载体户外广告

公交车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在车体形状、轮胎、排气管道、车窗等的布局上都与其他类型的交通工具有着一定的差别,公交车车体广告作为以公交车体为载体的广告,受到公交车体布局的限制,车体广告一般布局在车体的左右两侧和车体的尾部。

单层车和双层车在车体广告布局上也存在差异内容,一般公交车车体呈长方形,单层的公交车以车窗下沿为界限,划分为两个部分,而车体广告主要布局在车窗以下部分的车体外围,车体广告或依照车轮的布局,利用除车轮部分以外的全部车体外围,车体广告整体呈不规则形状,或车体广告呈规则的长方形,利用车体外围部分,居中展示车体广告占整车的一部分;双层的公交车体广告则利用了除车窗以外的全部车体部分(除车头外),车体广告呈不规则形状。

(二) 色彩形式的运用

色彩的运用作为美工技法的一种,在平面广告的创作中更是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公交车车体平面广告作为以公交车为媒介载体的平面广告,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因此公交车体广告要想抓住有效的受众,就必须能在流动的瞬间抓住受众的眼球,因此在车体广告创作中要特别重视视觉的冲击力,这种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在“色块”的运用和“冷难色调”的选取上。

1、色块的运用

公交车体广告的创作,偏向于以某种主色调为背景色进行,此处,为了方便叙述,笔者将其称为“色块”。在笔者街拍到的39幅车体广告中,对色块的典型运用有35幅之多,占街拍的广告整体比例的89.74%,车体广告作为一种流动性极强的广告户外广告类型,要想提高受众到达率,抓住受众的眼球,就必须符合受众观察移动物体的视觉习惯,色彩的面积分布决定着画面色调的形成和色彩主次关系的调整。成块的色彩刚好符合这种在瞬间“吸引眼球”的需要,能够在流动的瞬间引起受众的有意注意,如果色彩过于繁复、复杂,不但不能引起受众的有意注意,反而会给受众带来视觉疲劳。因此,车体广告设计中,对色块形成整体的把握,并运用到车体广告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2、色调及明暗的运用

色彩本身没有感觉,无法感觉冷暖,只有人的器官感觉才能给人们温暖、凉爽或是寒冷的感觉,这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经验是分不开的。一般来说,暖色指黄、黄橙、橙、红橙、红和红紫:冷色指黄绿、绿、蓝绿、蓝、蓝紫。中间色是白和灰。通过对街拍的车体广告中色块的冷暖色调选取进行分析发现,在车体广告中,暖色调的色块相对于其他色调的色块来说,受到更多的重视,占到总数的46.15%,在街拍到的屈臣氏车体广告中,车体整体粉红色,这种暖色调不仅利用整体色块抓住眼球内容,同时带来温馨的感觉,这很容易使人对屈臣氏那种同样如家一般温馨的购物环境产生心理上的同感,从而激发购物的欲望。暖色调诸如红、橙、黄给人火热的感觉,且能给人的感官带来更大的刺激,冷色调诸如蓝、蓝绿,给人清凉的感觉,虽然从笔者的粗略统计中,广告设计中暖色调的运用比例相对较大,但是,广告设计中冷暖色调的选取,也要根据产品的定位适当的选取色调,不能一概而论,诸如饮品的广告,就要适当的选取冷色调,这样可以给人带来清爽的,如果盲目的选取暖色调作为主要色调,反而会适得其反。

四、 小结

以上是笔者对公交车体广告进行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笔者对车体广告这种媒介形式有了更深的认识,公车车体广告作为流动的户外媒体形式,具有覆盖面广、受众量大、冲击力强等优点,不仅充分利用车身资源,且大量运用“色块”,重视暖色调,文本多媒体、中西融合现象明显,同时也存在不足,例如商业广告比重过大,公益广告投放相对不足等。

参考文献:

[1].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译.《文化研究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2].王友江著.《平面设计基础》[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版

[3].王肖生、姜智彬著.《现代广告设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9篇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广告主钟情于事件营销的原因,事件营销中广告传播的策略及其应用,得出了事件营梢运用得当程度将直接决定其最终的广告效应的结论。

事件营销是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一种市场推广手段。事件营销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升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事件营销的高层次运用应该是将企业的品牌形象融合到热点事件中,当人们关注热点事件的进行与发展时自然而然地想到某个品牌,而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运用得当程度将直接决定其最终的广告效应。

一、事件营销与广告传播

广告主钟情于事件营销的原因主要有:

1、事件营销可为企业广告提供宣传平台,利于提升品牌价值。众多广告主借“事”甚至造“事”来广告有以下因素:事件本身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事件营销的传播体现在新闻上受众的抵触情绪较小;如果一个事件成为热点,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互相沟通的话题,可能形成二次人际传播。

一般而言,广告主注重把宣传企业自身理念的广告融人事件营销之中,借助事件营销阐释自身理念,使公众对企业和品牌的认识在整个事件营销施行过程中不断明晰和深化,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品牌价值。这种方法特别有助于企业观念广告的传播。

2、通过事件营销广告“经济合算”,有利于提高市场销量。通过成功的事件营销进行广告,能够用较少的成本在短时间内吸引公众的视线创造最大化的影响力。事件营销不仅可以为广告主带来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而且可以在宣传的基础上促进产品的销售使广告主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

3、通过事件营销广告可以规避国家政策法规的限。随着健康、环保理念逐渐深人人心,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禁止或限制药品、香烟、酒精饮料等产品在媒体上投放广告。这些企业纷纷寻求新的企业产品广告传播途径,体育赞助、公益活动等事件自然成为企业的最好选择。刘翔创造110米栏世界纪录后,白沙集团不失时机地邀请刘翔代言广告:“鹤舞白沙,我心飞翔”,进一步提升了白沙品牌形象。

二、事件营销中广告传播策略

作为企业广告传播的重要手段,事件营销的影响力已被众多广告主所认可。如何使事件营销更好地发挥功效是广告主的关注点。

1、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要抢占先机。商机往往偏爱那些触角灵敏、行动迅速的广告主。由于商机稍纵即逝,对于广告主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有效把握市场的脉搏节奏,抢得先机。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碰到和及时抓住可以借势发挥的事件,同时也并不是所有的热点事件都会与企业营销推广目标相契合。因此,企业要把握消费者市场脉搏,根据市场目标趋向变化去发现事件,借助事件营销将需要消费者认同的特性进行宣传。

2、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要延续品牌的核心理念。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不能只图一时轰动,应该与企业的总体战略、品牌精神、品牌内涵、市场策略以及销售任务等紧密相连,成为贯穿企业发展战略始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与事件的连结自然流畅,才能让消费者把对事件的热情转移给产品,事件营销的目的才能初步实现。

3、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坚持公益性和消费者至上原则。广告主要事件营销中坚持公益原则往往可以获得媒体的免费宣传,并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在这个品牌如人的时代,公益性是广告主表达社会责任心的重要方式,公益支持既能提升公众的社会意识又能推广企业理念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同样,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要强调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利益,这种利益应是消费者可以识别的。无论是以促销产品为出发点,还是要树立企业形象或是彰显理念,都应把企业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利益作为诉求重点,才不至于让消费者感到失望。

三、事件营销中的广告传播

1、事件营销中的公益广告传播。面对中国本土广告在加人WTO后的全新形势,我们迫切需要各种新鲜的广告形式和变换的广告手法来唤起观众的消费欲望。而将事件营销与公益广告相结合,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2、事件营销中的产品广告传播。2003年10月17日,在“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落地后几个小时,“蒙牛牛奶,强壮中国人”,“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等醒目的大幅户外广告出现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路牌和建筑上,蔚为壮观;蒙牛的电视广告也出现在了全国几十家电视台的节目中;印有“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标志的蒙牛牛奶在全国各大超市、卖场中全新登场。这一系列广告无论是从品牌的诉求点与事件的契合度上看,还是从表现形式和时机上看,都被营销界称为利用事件营销传播广告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