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林业专业性论文

时间:2023-03-20 16:13:22

导语:在林业专业性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林业专业性论文

第1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湖北省林业

主办单位:湖北省绿色委员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5-569X

国内刊号:42-1365/S

邮发代号:38-19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

高等教育如何面向21世纪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当前正值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对此,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新时期对高等农林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等院校纷纷进行了教学改革。“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一)“森林培育学”课程简介

“森林培育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森林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述造林树种的良种生产、壮苗培育、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的理论与技术。其内容涉及从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植树造林到幼林抚育、森林经营的森林培育全过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造林树种的良种、壮苗生产及人工林营建和抚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并能独立进行苗圃规划、苗木繁殖、种子生产、种子检验、苗木质量检验、苗圃管理、造林规划、植树造林、幼林抚育、森林采伐等林业生产环节。

随着林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林业生产中,各地涌现出许多新的育苗和造林技术,新技术在规模化生产中作用突出。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反映学科新发展、新技术,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培养实用创新型林业科技人才,“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森林培育学”教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宝贵的再生资源,担负着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多重责任。森林培育学(Silvicult-ure)是研究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内容涵盖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人工林培育技术、森林抚育管理技术等,不仅包含人工林营建的理论与技术,而且也涉及到天然林培育。“森林培育学”课程与植物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树木学、林木育种学、森林生态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实践性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介绍森林培育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讲授森林培育的理论与技术,使学生明确我国造林工作的方针,系统掌握森林培育的原理与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在强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尤其要充分考虑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并利用计算机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森林培育学”教学的实施

目前,全国通用的森林培育学教材是由北京林业大学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沈国舫,2001年,中国林业出版社)。该教材与原来的教材《造林学》(孙时轩,1992年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相比,在体系上变动较大,在内容上也有较大的修改和补充。虽然课程的总体内容还是以林木种苗生产、人工林营建、森林抚育与更新为主,但是在理论部分增加了能反映最新研究进展与成就的内容,删减了具体操作技术的细节。例如,增加了“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与森林培育”的内容,补充了农林复合经营、森林立地、封山育林等内容,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各林业院校在“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实施等方面略有不同,但课时数普遍压缩较多。为了确保“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对“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环节进行了总结,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在教学计划与教学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应保证先学习树木学、森林生态学课程,再学习“森林培育学”课程;(2)由于该课程中的“森林抚育采伐与更新”部分与森林经营学、森林经理学课程中的内容存在雷同,所以在开设森林经理学、森林经营学课程的院校,可将该课程中的“森林抚育采伐与更新”内容删减:(3)教学场所强调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生产和科研现场相结合:(4)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成立课程兴趣小组,布置课程小论文,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调查、科研试验,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实践技能。

(四)“森林培育学”课程改革的内容

1.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我校原有的教学计划,“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70学时,课程教学实习为1周。鉴于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建议教学时数增加到80~90学时(包括实验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70学时,实验14~20学时。教学实习由原来的集中实习改为分散实习,总计2~周,由任课教师根据育苗生产环节和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和地点,采取参观、实地调查、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使学生多接触、多了解各个生产环节,掌握主要的技术环节。通过边上课边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及时“消化、吸收”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知识。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不可忽略的几个重点实习环节是:苗圃规划、母树调查与产量调查、采种、播种育苗过程、扦插育苗过程、苗木施肥、间苗、移植、苗木截根、起苗、分级、产量统计;造林规划与设计、造林整地、立地调查、密度效应调查、农林复合经营调查与设计、混交林调查与设计、直播造林、植苗造林等。

2.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林业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常规技术已经在生产中普及。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应增加种子休眠解除理论与技术、设施育苗理论与技术、容器育苗理论与技术、组培育苗、苗木施肥技术、植物激素在森林培育中的应用、现代林业技术动态、径流林业、生态林业、抗旱造林技术等,以丰富教学内容,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另外,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对章节安排顺序进行调整,按照林木种子和苗木培育、人工林营建、幼林抚育的序列进行讲授。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信息时代。目前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科研中,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机遇。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已经编制发行了许多幼儿、中小学课程的教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辅助教学取得了瞩目成绩。但是,由于大中专学校的许多课程专业性强,所以有关专业课的教学多媒体软件还不多。

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幻灯片、多媒体光盘,并在教学中应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对培养跨世纪新型实用人才具有实际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林业院校已制作了果树修剪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病理学、植物学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光盘。这些精品课程以网络为基础,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例如,江西农业大学已经制作完成了森林培育学网络教学课件,内容安排合理、完善,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并配有复习思考题,大大推动了该课程的网络教学进程。美中不足的是课件中图片、动画太少,多为文字描述。所以,笔者认为,森林培育学的理论教学应以现有的计算机设备为基础,结合Powerpoint、Autherwar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图文并茂、声像具备的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光盘,从而改变“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第3篇

论文摘要:根据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提出了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对象主要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新型林业经营者3种专门人才,与之相对应,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课程模块。另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偏重经济理论课程的设置,而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侧重资源与环境理论课程的设置。

当前,中国正面临的是一个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快速变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速度与程度不断提升的社会。对此,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在教学领域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第一强调就是“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3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为满足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林业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层面上的改革作了许多有益探索。这些研究大多是将农林业作为一个产业看待,多侧重于微观管理方面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进行探讨。尽管有的考虑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将农林业作为一个公益事业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改革,但没有将农林业自身的特点、农业与林业的差异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有的没有将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有的没有将所提出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有的则将农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相关的课程作为一般的选修课程加以设置,没有能够突出农林业在改善和优化环境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本研究试从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性这一角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作些粗浅的探讨。

1改革的依据

1.1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

伴随着《物权法》的出台,以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林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中国林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围绕着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林业经营格局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具体而言:首先,在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开放的和实现产供销、林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尽管还不普及和不成熟,但已略显端倪。其次,林业经营的资源和要素的配置组合部分地实现了市场调节,仍带有很强计划经济色彩的林地和林木这2个主要的生产要素正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人将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具有一定规模的微观林业经济组织的形成正方兴未艾。第三,无论是林业物质性产品,还是林业公益性产品,尽管都还是供应短缺条件下的数量型林业,但社会对公益性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四,林业生产结构仍然是以木材产品为主,非木材产品的比重不大。尽管在现行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的多功能价值许多还难以得到补偿,但国家对其价值再现的投人逐年增加。第五,林业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土地、气候等自然力、劳力、资金等物质要素为主,技术和信息等现代物质要素的贡献偏低。第六,林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但是,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约束和挑战,市场竞争将愈趋激烈。第七,林业从为工业作贡献转向工业反哺林业,物质技术装备和资本有机构成逐步提高,林业综合实力将不断加强。

林业微观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及其规模化经营将是今后林业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首先,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型国有林业企业将转制于民营、私营及合作经营等。其次,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自主经营意识的提高和各种社会力量对林业经营的参人,他们根据各自拥有的生产要素及资源优势、个人特长及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与寻求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及经营门路,从而使原来基本类同的生产经营农户或其他从业者,逐渐发生了从业分离,专业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或各有侧重的户营经济或小型风险企业。诸如造林大户、果园大户、苗木大王、花卉大王、药材大王、食用菌大王乃至各类养殖大户、森林人家、木材加工大户、木材及林产品流通大户、服务大户等各种类型专业大户的出现,同时又带动了其他农户的从业分化。把在这一形势下涌现出来的下乡创业者或规模经营的职业经理人、中介组织的经营者(经纪人)、林产品的流通业者等专业性人才称之为新型林业经营者。他们与以家庭承包责任地和自留地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承包地的劳动产品及其劳动力的输出为主要收人,以传统经验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以简单再生产维持家庭生活为主要经营目标等传统的林业经营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再者,随着石化资源等非再生性资源的锐减和生物科学技术的突破,以植物性资源为主的绿色产品、可再生资源的规模性生产和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将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这一新兴领域的风险企业将迫切需要具有生物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及意识的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这些新型行业的经营者将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培养对象之一。

1. 2农林业的特点及其差异特征的客观要求

与工业等其它行业相比,农林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实际使用的技术含量不高,受自然力的影响和空间条件的约束,生产的可控制程度不高,限制了农林业的大规模集中决策、集中生产和集中交易,难以形成生产的标准化、规格化和定量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营林业不可能像工业一样做到精确的企业化的管理。在现实中,农林复合经营仍是农户经营的主流,微观经济组织的管理是以承包或租赁经营为主要手段而展开的。因此,对农林业的经营组织的管理应该主要是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实行宏观调控。一般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基础经济理论和专业经济理论方面的课程为主,侧重于经济知识方面的学习。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和林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作为高等林业院校和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其原因:一是林业的生产周期比农业更长。农作物一年可产出2 —3茬,甚至可连续产出,投人能及时得到回报;而林木生长最短也要五六年,有的长达四五十年,付出的劳动一般要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收益。农地的收获主要反映投人的劳动,而林地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地租。二是与农业相比,林业在资源使用和产权交易上具有更强的经济外部性。在国民经济部门中,农业和林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农业相同,林业的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森林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基础,森林的生态功能是农作物所远不能及的。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森林生态效益基本上不能实现内部化。三是由于森林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致使林业生产经营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按现行的国家政策,流转后的农地可以在大农业的范畴内进行多用途变换,受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而商品林地却只能进行林(竹)木的培育,林地的性质不能改变;至于生态公益林还有更为严格的林种和树种限制,在采伐上也只允许抚育性采伐和更新性采伐。四是与农业相比,林业生产更需要一定的生产经营面积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林业生产活动也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的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在森林培育上需要形成一定面积以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在采伐利用上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形成。这既有经济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林业生产经营特性上的需要。五是森林的可逆性低。即破坏容易,恢复难,农作物1茬失败可在第2茬恢复,而林木则要花一个轮伐期的时间,而且难于看护管理,如果立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造成林地的石漠化或沙化,则林地森林植被难以恢复或永久不能恢复,这就要求高等林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设置资源与环境方面的课程。另外,在目前农林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户的农林复合经营这一状况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但是,林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仅仅是为改善其自身生活为主的行为,而非其主业。对此,与高等农业院校相比,高等林业院校的林业经济课程更侧重于森林资源培育、利用、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而农业经济课程应侧重于农户经济和农户经营管理上。

2培养目标的确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

2.1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对此,社会对农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需要应该是: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和上述的新型林业经营者等3种人才。具体而言:林业行业经济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熟知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行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熟练掌握经济和管理基础理论,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专门型人才。新型林业经营者主要是指掌握经济基本理论和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国家林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将来主要从事农林业关联企业管理的专门型人才和农林业关联企业的创业者。

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设定为:以森林培育专业为依托,着重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接受调查、规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农林企业、工商企业、非营利组织、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政策研究、区域发展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 2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做一个粗略的划分,即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内容分为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和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其中,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和企业经营这3大模块是与所培养的3类人才相对应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具体而言:基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模块包括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政与信贷,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博弈论,经济法等。农林业经济理论模块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政策学及农林业政策,农户经济学等;资源与环境模块包括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与管理学,环境经济与管理学,生态系统管理,林业与环境法学等;企业经营模块包括创业学,财务管理,农户经营学,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农林学概论,森林经理学,财经应用文写作,社会经济调查,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调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和综合实习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学生必须了解农林业的一般技术和生产过程,应以农林业技术概论教授为主,加大实习的比重,使学生掌握农林业的基础技术知识。其次,对于一些不成熟的课程的教学(如农林业企业的创业学),可通过一些影像、照片、案例等教学手段来实现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目前各高等林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普遍减少,许多只招收一个专业班级,建议本科生试行导师制,让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等。

第4篇

关键词:北京学;特色数据库;大学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TP182

1 “北京学”专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图书馆属于小型图书馆,在进行馆藏资源特色化的建设中,以馆藏现状和学校学科重点为依据,尤其注重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北京学”是我院教师研究的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内容涉及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建设、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领域,建立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北京学”专题文献数据库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必然选择。

但目前存在资料分散、不易检索、查准率低的现象,有些资料甚至存在垄断等问题。因此我馆将对北京学问题研究提供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如图书、期刊、报纸、全文数据库以及通过学科导航连接与本专题有关的各类信息资源站点进行搜集、挖掘,提供一个方便、快捷、整合后的“北京学”文献特色数据库,以便我院研究该专题的教师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本领域前沿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

2 “北京学”资源管理系统采用业界先进、独特的技术

2.1 支持多种元数据,支持用户自定义数字资源的结构

我馆采用中数创新公司的CDICM内容管理软件,该软件集数字资源加工、与调度于一体的特色数据库管理软件,它支持MARC、XML、TPI、TRS、关系数据库等多种格式文件导入导出,并且对文件格式、数量、大小没有限制,其内容可以是导航数据、元数据、全文数据、多媒体数据等,该软件提供对联合仓储中多种类型元数据的联合检索,有效地组织数字化信息资源。

2.2 通过收割(OAI、METS)、复制、导入等聚合技术,建立联合资源仓储(Union Catalog/Database)

“北京学”特色数据库是基于元数据对各种形态的数字化信息单元和资源集合进行规范描述的,这些灵活多样的元数据之间势必存在集成和互操作性问题,而该系统利用OAI元数据收割协议,解决了元数据间互操作问题,它将从别的系统导入的MARC信息和该库中的结构化信息如著录项目,以及非结构化信息如文本、图像、声音、网页链接地址等,通过收割(OAI、METS)、复制、导入等技术聚合起来,建立联合资源仓储,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提供了契机。另外,通过该协议,将库结构字段名和字段内容表现分离,自行定义“北京学”网站的所有外观,决定其结果可以灵活自定义的特性。2.3 资源采用标准XML/XSLT技术数据格式,实现分布式资源库的跨库链接

“北京学”特色数据库在数字资源的加工、处理过程中,采用RDF 封装的XML数据格式,动态生成数据,保证在资源环境发生变化时,对象数据资源不用做任何改变,能够迅速准确进行数据的交换与迁移,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多级分布存贮与无缝检索;并且它还提供大量的显示模板及灵活的配置功能,轻松实现库与库之间资源的关联,使检索者在浏览资源时可以参考与其相关的其它资源库的信息。另外,该软件对所建的专题资源的互联网,提供了跨系统、跨平台、跨语种、个性化服务,可以对不同地点、不同资源库及网上电子图书进行链接与查询,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3 “北京学”专题文献资源数据库的采集标准

3.1 专题(专业)信息网站

专业网站一般是指国际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率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等专业性很强的机构组织构建的学科网站。网站内所建立的学科内容是经过专业人士的加工和整合、所含的信息专业性强、在本专业具有权威性。所以,我馆在采集“北京学”网络资源时,一般都在专业性、学术性比较强的网站进行搜集,如“清华同方学术期刊”、我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北京学”研究所等。

3.2 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

由于各“北京学”信息资源是根据学校办学方向和学科专业优势来设定的,而各学科专家分别掌握不同专业领域的大量的、前沿的网络学术信息源,所以在确定北京学内容收录范围时,为了使所搜集的信息更权威准确,我馆采用了在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再制定检索策略。

4 依据元数据标准,制定 “北京学”专题文献数据库的标引著录规则

为了规范北京学各数据库数据,提高数据的录入质量,我馆认真制定了“北京学”专题文献资源数据库标引著录规则。

4.1 制定了文献著录规则所遵循的标准及参考文献;

4.2 从客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出发制定了著录的总原则;

4.3 著录项目主要依据元数据标准规定的十五个核心元素集,进行适当扩展,主要划分为资源信息描述项和上下文关联信息项,并对每项著录字段内容及格式做了详尽的说明;

4.4 为了提高数据的质量,我们在规则中制定了各个著录项的规范控制;

4.5 在著录标引别重视图片、音频、视频、文本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加工质量和处理的标准。

通过对特色数据库标引著录的规范控制,确保了库与库之间的关联,即强大了文献链接,实现知识的深度关联。

5 “北京学”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成果

5.1 特色数据库建设

以我院专家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如“北京学”研究所的四次科学讨论会的论文、人文系及有关教师即将出版的11册北京学专著)为主体,以图书馆和人文系所藏“北京学”文献为依托,采用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建库原则,对各类型文献如图书、期刊、报纸、光盘、网络资源等进行搜集、加工、著录、整合,并根据内容分别建立了“北京学作品库”、“北京学专家库”、“北京学机构库”、“北京学论文库”。

5.2 收录文献范围

根据北京学研究所的研究方向,特色数据库收录以下内容的文献信息:北京哲学与宗教、北京政治与法律、北京经济、北京文化教育、北京语言、北京文学、北京艺术、北京历史地理、北京科技、北京城建与交通。

我馆加强原始资料的收集,对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兼顾,形成与重点学科相配套的高质量专题资源库的建设,保证文献信息相对完整性、系统性。

5.3 建立多种资源的多种分类导航浏览方式

对用户提供多种资源的多种分类导航浏览方式,包括学科浏览、特定资源类别浏览、资源类型浏览等,便于用户快速找定位所需资源和服务。

5.4 通过检索平台实现文献的知识元链接

对作品、作者、课程、学科、会议、机构、关键词、指导学位论文以及相关作品、相关作者、相关会议等知识元进行设置并链接,通过这些链接可以检索到各数据库间有关相应字段,获取完整的检索结果。

6 结束语

我馆通过对“北京学”特色数据库的加工、整合,实现知识管理,为最终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知识服务。我馆今后继续以“北京学”研究成果为主线,充分发挥图书馆擅长管理文献信息的优势,将在版权允许的范围内,将“北京学”原生文献资源数字化,整合相关的网络资源、电子资源,不断充实数据库的内容,努力把“北京学”建成本馆独具特色的数据库。

参考文献:

第5篇

农业推广(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推广,下同)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1999年,我国设立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2000年开始招生,至2009年全国共有70个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单位,累计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38870人。为了加强指导,确保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立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一、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指导教师队伍的新挑战

农业推广是使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自开展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全国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1611人增加到2008年的7258人(图1)。由于报考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近5年的录取率逐年降低,2008年略有反弹(图2)。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与普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有其不同特点。农业推广硕士学员以在职教育为主(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目前所占比例很少),学员一定的生产管理经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相关的课程学习和课程训练,强化实践环节,使之具备从事农业推广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能力。换言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看重的是其职业水准,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农业有关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力,而非学术水准。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导师队伍本身不仅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同时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满足现代农业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现代管理的要求。此外,还有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农业信息化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导师提出新的和更高要求。如果导师自身教学教育能力不强,知识技术更新缓慢,缺乏相应的实验经验,就很难培养高质量的农业推广硕士。

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导师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关键,研究生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水平和在指导过程中的付出程度。随着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的快速增长,导师数量增长比例远低于研究生增长比例,导师数量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一)导师队伍规模不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导师队伍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各个学校做法不一样,有的学校是在原有的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中遴选一部分作为专业硕士导师,有的直接把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作为专业硕士导师。专业硕士导师的数量偏少、实践经验不足现象普遍存在。此外,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扩张,高校在校研究生数量迅猛增加,但研究生导师队伍并没有同步增加,研究生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不少导师已经超额指导,力不从心。此时,再增加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就更少了。根据北京林业大学王兰珍副研究员对农业推广林业领域124位指导教师(其中教授占67•8%,副教授占32•2%)的调查,近80%的学员经常和校内导师联系,但也有学员平时没有联系,直到最后提交论文才开始联系;联系频率基本上是一个多月联系一次;联系方法大都是通过电子邮件,也有很大一部分学员结合电话沟通。由于指导教师与多数学员缺少面对面的交流,通过网络和电话沟通无法达到指导效果。因此,壮大导师队伍,建立一支数量能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的导师队伍尤为迫切。

(二)导师实践经验少,应用技能掌握不多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导师多数是原学术型研究生指导教师。而来自生产、管理实践单位的导师很少担任第一导师,许多担当第二导师,而多数第二导师仅仅挂名而已,没有参与实质性指导,指导工作主要由校内的第一导师承担。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自给自足、封闭自守的培养格局。内向性、封闭性、单一性等是这种传统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这种具有内向性、封闭性的旧培养模式在导师队伍方面表现为在导师的来源上形成了一种高校自我提供、自我使用的格局,而这样一种格局排斥外单位兼职导师的进入[1]。各学校导师队伍多数由本校遴选产生,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近亲繁殖”问题严重,外单位的很少,来自生产、管理一线的导师比例很低。由于学校导师往往偏重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要借助外部力量弥补当前导师指导中“专业性”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的缺陷。

(三)部分导师学风浮躁,指导不严谨、投入少部分导师职业责任淡漠,没尽到培养在职研究生的责任。部分导师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缺乏免疫力,热衷与参与各种社会事务,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指导在职研究生。由于在职研究生多数时间在单位工作,与导师接触机会少。有的导师干脆对在职研究生放任不管,对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不闻不问,对学位论文也没有认真指导,只在研究生提交论文后才匆匆翻阅,没有认真修改。少数导师学风浮躁,治学不严谨,为完成研究生学业、论文或导师自身科研任务、评奖等,默许研究生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也有个别导师对在职研究生重使用轻培养,利用在职研究生的各种职务便利和各种关系网,为自己科研等谋利益。部分导师指导能力欠缺,不能按照培养方案要求科学地指导在职研究生。在指导在职研究生的方法和技巧上有待提高,对在职研究生的论文思路、想法不能进行针对性、建设性的批语、指正,在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往往不会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

(四)教师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教师多数为学校教师,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虽然也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人员到校上课,但依然不能满足学员需要。主要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滞后性和重复性。部分内容比较陈旧,专业学位课程与学术型课程没有区分,部分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内容重复、深度不够。部分专业课程的名称“新鲜、时髦”,但实际内容泛泛。二是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性。照本宣科的方式普遍存在,与学生沟通少、教法死板、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中深受学员欢迎的“案例式”、“交互式”、“专题讲座式”教学方法使用率不高。此外,部分教师职业责任淡漠,不认真备课、不按时上课,没有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随时随地调课、停课,教学学时严重不足。#p#分页标题#e#

三、加强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要根据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建立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明显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保证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实现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

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亟需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根据郭时印问卷调查,目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存在营利化、培训化、学术化、边缘化等不良倾向[2]。学术化倾向就是过多地借鉴甚至照抄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经验,没有体现农业行业在职人员自身的教育规律和特点。双导师制可以明显减少培养的学术性,提高应用性。所谓双导师制,是指由有深厚理论基础、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较丰富指导经验的校方导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基础理论和一定指导能力的各职业部门导师共同指导、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方导师一般有较强的理论功底,有多年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经验,以学术指导为主;而各职业部门导师对实践部门的现实问题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以实践工作指导为主。在研究生论文选题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既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利于论文研究的顺利进展,也能确保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实行学校导师与单位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度,建设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明显职业背景、丰富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导师队伍,可以更好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打破高校内向性、封闭性、单一性的传统培养模式,克服导师队伍自我提供、自我使用的缺陷,一方面可以增加导师数量,另一方面改善导师结构,更好地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现相应的教育目标。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在校集中授课外,一半时间用于工作,论文也是针对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开展的研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前所出现的开放化新格局,势必要求打破导师人选的单位和区域界限。从农业生产、科研、技术服务、管理部门一线聘任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担任第二导师,并给予校内外导师同等的学术待遇,确保校内外导师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指导工作[3]。来自农业推广或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长期在农业推广或农业、农村管理一线工作,了解农业推广领域对高级人才的素质要求,对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又能给予具体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实现校内外导师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导师力量的良性互动,校内导师与单位导师相互配合,共同指导,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使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二)加强导师队伍制度建设,明确导师的责、权、利

1•建立和完善高校导师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导师在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导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应给研究生适时、适度和适当的指导。根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研究生与导师的见面频率对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发表文章等影响显著。与导师见面越频繁的研究生得到导师在论文方面的指导越多,就能越早完成论文,在方面也更具优势[4]。德国的有关研究也表明,经常得到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的平均时间为3•4年,而3个月接受一次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则需要4•4年,而一年也难得接受一次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时间则为5•8年[5]。虽然不同学科间导师的指导不尽相同,但适当制度化的安排却是必要的。如有的学科规定2周一次师生讨论会等。

2•明确导师之间的责、权、利,加强对导师的考评,提高导师的责任心。目前,多数单位对第二导师的职责比较模糊。因此,要在明确第一导师责任的基础上,加强第二导师的选聘和考核,明确第二导师的职责,加强第一导师与第二导师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修订培养计划、论文选题、论文答辩等相关表格,充分体现第二导师和第一导师的协同作用,对考核合格的第二导师,落实其应该享受的待遇。

3•加强导师的管理。充分运用现代评价激励策略、建立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来调动导师的积极性,提高导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导师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同时,对指导教师在培养指导中存在的舞弊作伪,要遵循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根据舞弊作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据国家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对相关人员做严肃处理。

(三)加强导师队伍师德建设

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教育,督促指导教师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声誉,加强学术自律,恪守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导师队伍自身的修养和水平是教书育人必备的前提。面对当前社会上表现出的浮躁和存在的不正之风,各培养单位要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导师培训尤其是新导师岗前培训的必修内容,广泛开展学风建设的专题讨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教育导师要努力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树立扎实、严谨的学风。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把学风表现作为导师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学风建设绩效作为单位各级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发挥导师的表率作用,通过导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研究生的做人做学问。导师要提倡脚踏实地,力戒好高骛远;提倡求真务实,力戒心浮气躁;克服、杜绝抄袭、剽窃、一稿多投或一稿拆成几稿,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等不正之风。导师要注意应用教书育人的艺术,因人施教,教育研究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树立扎实严谨的学风,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加强导师培训,构建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

经验兼备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由于我国许多高校依旧实行导师终身制,一些导师在被遴选为导师后,因缺乏竞争压力丧失进取心,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没有长进。为此,要加强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培训,提高导师和专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专业化的指导水平和综合能力,增强导师的职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建立一支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1•加强对农业推广硕士师资队伍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农业推广硕士师资队伍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认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一般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并要不断提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对现有骨干教师应加大培训力度,除了积极参加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统一培训之外,还应当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包括鼓励他们继续攻读学位或送到国外进修。要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培训,引导教师在加强学术研究的同时,认真研究国外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动态,深入到实践中去,努力提高指导在职研究生的水平。重视应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分页标题#e#

2•加强师资队伍实践交流与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农业推广研究生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及教研能力和素质,同时具有熟练的农业实践技能,丰富的农业生产经营经验和农业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在职研究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为此,要做好以下三点:

(1)建立任课教师实践锻炼制度,轮流选派任课教师深入到农业推广的第一线进行充分调研或挂职锻炼,了解农业推广硕士需要,调整授课大纲,改进教学方法;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全国农业推广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性农业推广硕士师资培训项目,加强研讨交流。同时还要选送教师到相关职业部门挂职锻炼,获取实际工作经验。

第6篇

关键词:煤矿政工政工管理

新时期,煤矿企业政工人员在工作上停滞不前,造成现在这个工作态度的原因是不学习。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允许相关人员停留在对原有知识的满足.原地踏步就是在自我退步。那么我们的政工工作者就一定要加强自我学习,不但要学习一些政工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学习一些同政工有关联性的知识。达到一定知识水平的政工工作者可以自己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政工工作者要让职工们认识到党和企业在关心他们,让煤矿企业员工这一特殊的行业人群,能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合法权益与生活都受到了组织的关注。

一、政工工作现状

现在政工工作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自我的专业水平上,现在早已是新年代,而我们的煤矿政工工作的文化水平大多是初中,高中.还是早些年的教育.知识底子薄,毫无专业可言.政工工作上牵扯的工作面很广;需要运用计算机,网络,心理沟通,法律知识等.但是现在的煤矿政工工作者却满足现在不愿再学习,有的甚至认为我以前的工作做的很好了,保持现状就可以了.在这些个工作态度下,政工工作就更加艰难,以后也就更加的困难.煤矿工作时一份有着高风险的工作,在上班时工作的强度加大,这对煤矿政工工作的心理有着很大的要求,意志要坚定去面临每一个问题.

二、对煤矿政工工作要求

(一)煤矿政工工作要因为自己行业的特定性制作出适合于自己的目标

政工工作要求自我的素质很高,并把政工工作的全体员工看成整个整体,然后大家一同完成企业得到目标。政工工作不单一的,它要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协调好每一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让各部门融洽的氛围带入工作中。

(二)政工工作不是枯燥的,它同许多的专业息息相关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有着不可磨灭的优势,但是那并不代表着那是政工工作的全部。政工工作需要创新,在现在 的工作中会遇见以前重来没有的许多问题,现在的信息时代已经将过去的慢时代甩之脑后,政工工作必须接受新的事物。在新的事物上工作必须创新。政工工作是一项工作,但是它不是单一的。反复的。它是有思想的,在政工工作的政治思想下,才能将其作为企业承上启下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政工工作是需要专业知识的

为了让工作者们在工作上运作顺畅,企业可以对政工工作者提供系统的培训。在专业企业可以进行知识加新或去别的国家学习,在别的地方发现不同,加以改进。在政工工作领导的带领下让下属一并学习同时管理,一同发展。

(四)加强政工工作理论的研究,政工工作是具有专业性的它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具备了自己的理论

这些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和思想上加以推敲。思想政治是我们研究的核心,通过思想政治得出来的理论更具有说服力。思想政治有着不同时代的打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价值。在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的下利用科学的方式推敲,深入的研究,并对政工工作加以了正确的改进。

(五)政工工作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现在的人们得到外界的诱惑较多,大家相互比较,同时工作者他们会在乎自己利益。在不同行业工作的,他们比较自己的经济利益为什么会相差那么的大,从而日积月累把情绪带入工作中。在同一个行业的,他们在比较我们的福利。环境。为什么没有别的企业好?升迁机会为什么没有别的企业大?为什么别人和我做同一个职业的物质条件却比我好?当许许多多的问题在他们心目中出现时,员工选择放在他们的心里。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又不表现出来,时日一长就被带到工作当中。其他的行业时间不常看不出来,或周期性叫长,但是在特殊的煤矿行业,由于工作的风险大环境差等诸多的问题,大部分的员工问题较为严重。所以煤矿政工的工作就尤其得加重出来。员工是每一个企业的源泉,凡是都要以人为本的做着,他们是生活在第一线的人群。企业要为每一个群众找想,他们利益是和企业的利益相互冲突的但是并不表示两者是不可以协调的,这时候政工工作一定到起着转化作用,解决好群众问题,也就解决好矛盾问题

(六)解决好职工的利益

在改革开放许久的今天,政工的出现我们决不能允许由企业垄断职工的利益。职工在本企业不能没有说话权,一切让企业决定,不合理,不合法的说法不能存在,更不能将其写成白纸黑字的合法化。广大的群众利益需要维护,我们不单单是要和法化还要求我们政工工作者和理化。

政工工作就是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产物,根据煤矿行业工作的特殊性质,做好相应的政工工作尤为重要。政工工作者这个队伍必须要把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作为工作基础,把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当作出发点,把自我业务知识的研究提高作为途径,让政工工作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国家现在对职工不仅有着许多人性化的关怀,还有一些的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政策,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要让我们的煤矿企业职工可以真切的感受并体会到,党在关心他们生活的同时,也在为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窑街煤电集团 杜建勋;试论如何提高企业政工人员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N];兰州日报;2009年

第7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视频课;网络课程

一、前言

随着开放、共享思想的深入影响,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开放课件项目引领之下,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于21世纪初启动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开放教育资源浪潮。而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其效果以及学生使用现状尚未可知,为此许多教育和研究者已展开探索。王涛、李青(2012)对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教学活动模式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共享运动的不断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必将成为今后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王宇航(2013)提出了建设高校“微网络公开课(微课)”的建议,即在原有网络公开课理念的基础上,缩短视频的信息容量,主要面向一个课程、班级、学习小组的学生,增加与师生的互动设计模块。微课缩短视频容量、缩小受众,不仅可以兼具现有公开课的特点,还具有交互性等诸多优点。另外,关于大学生网络公开课使用情况,孙文斌(2013)以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网络公开课的使用现状及需求,从“知晓维度”“使用维度”“需求维度”三个方面得出,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高网速,获得额外资源,并提出多项建议。笔者发现,对国内视频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和发展这两个方面,但较少对学生在网络公开课的使用方面的研究。本项研究试图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研究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的研究思路为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实地采访等方式对大学生网络公开课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通过现状窥见期待,改进未来。本次的调查范围较广,涉及北京、湖北、广东、上海四地30所国内重点高校。项目组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发出,截至2018年3月18日,参与问卷填写总人数达1023人。调查结束共回收有效问卷873份,填写内容不具有参考价值或参与者所在学校未开设视频课的为无效问卷(150份)。所调查高校中,29所开设了视频课,未开设仅1所。本次调查对象具有普遍性,调查数据结果真实有效,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北京14所高校348人参与调研,占总人数39.9%;上海4所89人,占10.2%;湖北8所289人,占33.1%;广东4所147人,占13.3%。

三、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

1.视频课程的使用现状

将视频课使用现状作为分析主体,获取相关建议和期待,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数据得出,未曾选修有33人;选修1-2门有186人;修满学分为547人;为知识选修多门有107人。分析可得,选修视频课数量与学校规定的学分相关,62.7%的学生在学分修满后放弃学习。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愿意选择多门。调查得知视频课观看时间数据。视频课授课时间长短不一,多半学生每次观看的时间为0.5-1小时,近30%的学生在选修了的情况下并未观看,而认真看完所有的学生仅占4.7%。上述数据表明视频课使用效率较低,并未物尽其用。

2.视频课的类型与选修原因

视频课的内容是学生关注的焦点。目前,高校视频课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人文、艺术、数科、社科和学校特色五大类。据此,我们调查了学生选修不同类型视频课的原因。数据显示,74.3%因学分而选修;3.1%因个人学习兴趣;20.0%随意选择;剩余49人因其他原因选择。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选修视频课是为了修满学分,在选修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只有少部分是出于个人的学习兴趣。另一个原因是,开设课程中,学校特色课程较多。如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15门视频课中,66.7%的课程具有学校特色、专业性较强,人文社科类和艺术类课程较少,类型较单一。与此同时,具有学校特色的视频课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匹配程度较低,无法满足学生兴趣发展需要。

3.视频课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课程和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我们也调查了目前高校采取的考核方式。论文占5.5%;线上考试占84.5%。由此可得,考核以线上考试为主,论文考核为辅。虽视频课时间灵活,线上考核方式合理,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难保公平公正。论文方式考核,提交了论文就能及格,存在抄袭现象。线上考试可利用网络搜索答案,无法检测实际学习成果。因此,学生普遍认为视频课收获不大。

四、对视频课的期待和建议

学生选择视频课的主要目的是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课程选择多以个人兴趣、课程内容、任课教师的魅力为导向。学生普遍认为视频课仍有较大改进空间:首先,针对视频课使用效率的问题,建议通过内容改革来解决。学生希望课程内容能更具有实际意义,开设更多英语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除本校外,开放和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建设高校视频课共享平台,实现各大高校资源共享,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其次,改进考核方式。增加随堂测验,完善系统,对质量作更高的要求;线上考试,建议试题对应视频内容,每年更新,杜绝抄袭现象。更新视频课的评价方式,从“合格”与“不合格”到分级制度,督促学生学习。第三,为使更多学生获益,建议各大高校建立统一的高质量视频课程平台,开通视频课专用网络频道,统一高效地集合教育资源,推出各个学校的特色精品课程,并在视频链接下附带视频以外的更多学习资源,真正建立起有“魅力”的现代教学平台。第四,为更好的应用视频课,应高度重视做好宣传工作,建立专门的网站汇集全部课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任课教师加强指导。总结起来:更新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定期更新视频内容;广开渠道,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视频课是互联网时代的宝贵资源,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使用,使得更多的学生领略各大院校风采,享受更多教育福利。

五、本项研究的局限和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

第8篇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课程设置的要求与专业性质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正从传统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现代产业结构转变。调查表明(表1):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快速下降,但就业比重仍远高于产值比重,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任重道远,仍然需要从农业中转移出大量的从业人员。而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就业机会多,非农专业比较受青睐[3]。事实也是如此,安徽农业大学2006—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有12.72%从事金融会计;14.51%选择考研或出国;13.39%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行列或事业单位;公司行政管理或销售是普遍选择,占总人数近40%,其余近20%学生自己创业或等待就业(表2)。为适应这种社会经济变化,各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了这些热门专业的课程设置,经济、贸易、金融、市场营销、财会等课程约占授课课时的2/3以上,原有的农经课程中比较重要的畜牧、林业、渔业课程都取消。课程设置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农经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城市中二、三产业就业,但由于以就业为培养目标,各个非农课程之间缺乏明显的关系,而且非农课程开设过多,受学时限制,很难深入全面地讲授,学生专业目标不明确,课程学习缺乏兴趣。这些问题都困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继续发展。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城市二、三产业发展,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加大,然而离农、非农课程增设又冲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农业性质,新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农经就业方向偏离农业领域。

(二)现代农业发展对课程设置要求与传统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土地规模经营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土地规模经营推动我国农业经营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即现代工业产品如机械、化肥、燃料、电力大量投入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利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现代服务业理念进行经营管理,生产效率达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几乎可以做到没有体力的投入,但智力的投入因素大大增加,农业生产者不仅仅要懂得生产、还要懂得生产各个环节与社会服务之间的有机结合,更要懂得融资与经营,甚至为了规避市场风险还需要懂得期货等现代经济理论。因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内涵也在发生质的变化,非农、离农课程日益增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现象普遍,这既是知识更新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由于我国现代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我国现代农业模式在实践中没有明确定位,各高校农经学院对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非农理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也不清楚,导致农经课程体系改革中所设置的非农、离农专业与实际农业生产脱节,既不为学生理解也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综合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按照当前各高校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类涉农(林)企业、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金融、财会、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针对该目标,当前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首先,在农经专业课程设置中,体现复合型特点的课程基本都有设置,但体现应用型特点的课程设置仅有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而且大多安排在第七和第八学期,由于三、四年级是学生考研、参加国考和省考的黄金时间,为节约时间备考,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不得不草草结束,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也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导致农林经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无法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其次,由于把农经人才的就业岗位定义在各类涉农(林)企业、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导致开设过多的非农、离农课程。很明显,农经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种界定虽然迎合了大多数毕业生“跳农门”的想法,但同时也导致大多数毕业生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甚至涉农行业的意识。

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知,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以及现代农业的需求,增加非农课程设置必不可少,然而过分重视非农、离农课程开设,而不注重与农经发展实际需求的关系又会导致学生对专业倍感茫然,专业兴趣渐渐失去。要培养综合性人才,就要多开新课,这无形就分散了涉农课程的学习精力,而且减少了实用性人才培养时间。要化解以上矛盾必须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入手,以培养实用性、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对农林经济管理课程进行重大改革。

(一)增设农林牧渔课程,增强农经专业“农学”性质的认识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而设置过多的非农、离农课程反而模糊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质特征。以至于作为一级学科的农林经济管理在我国是设置在管理学门类下的[4]。而在农业十分发达的美国,农业经济管理则是置于农学与农业经营学科群之下,并未脱离农业本身[5]。为此农林经济管理的课程设置,除通识教育外,首先要正本清源,恢复农经专业“农业”的本质,增设农林牧渔业课程,但教授重点不是种养殖具体方法,而是农林牧渔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需求是什么?现代农业不再是体力劳动,而是一种智力劳动,是充分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服务理论,在农业生产的播肥、犁地、旋耕、播种、灌溉、除草、打药、收割等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流水线作业的现代工厂式生产方式。可见,学生必须了解农林牧渔业基本特性,至少掌握1-3种自己感兴趣的农业生产特性,以此了解非农资源何时何地如何有效地和农业资源结合,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就需要增设农林牧渔课程,加强学生对农学课程的认识。

(二)按照现代农业的逻辑关系设置非农课程,增强对现代农业的认识

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地方不仅仅是引入现代技术、管理和服务,提高生产效率,还在于现代农业还通过对农产品的仓储、加工、营销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的效益。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体现现代种养殖业对现代管理和服务理论的需求的课程[6],如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及时开设农业经济学、畜牧业经济学、渔业经济学、现代农业管理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次按照农产品的种养殖业、农产品流通、加工、销售、营销、与对外贸易等顺序进行课程安排,让学生充分认识现代农业不是单纯的第一产业,而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学习。并通过重点掌握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的生物特性、生产技术,逐步延伸产业链学习,加强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认识。

(三)增加农经专业实习,加强学生对农经问题的认识

农经专业实习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调查和写报告,而要深入农村重点了解农村情况,了解农村所需,只有全面认识现代农业全过程、现代农村基本情况,才能够从中认识到农林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建立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兴趣,进而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思想准备。首先,通过增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学时增强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专业实习可以分3次进行,每学年安排一次。第一次实习为专业认知实习,依托专业基础课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进行。第二次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现代农业是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理念而建立的工厂式农业,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即是农活也未必干得好。第三次为各学年分别进行专业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这些专业实习,学生直观感受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究竟是做什么的,自己的未来能够干什么。其次,布置任务,带着问题去实习。在实习中遇到的难题会比较多,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会增加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促使学生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更加用心,正所谓带着问题学习,效率应该更高。当学生全面了解现代农业的所有环节后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选修课程分解为非农课程和涉农专业核心课程

第9篇

>> 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职业教育 美国:融合在高中的职业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 从幸福课堂看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的栏目设置 适合职业教育的数学教材 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 高师生物教学中的职业教育 英国主流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对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的影响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看美国高中生物主流教材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 美国职业教育的趋势 美国高中主流生物课程与数学的综合 浅议在普通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职业教育 从美国职业教育法来看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中的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中的问题思考 反思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 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 中德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的比较 谈职业教育教材营销模式的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职业信息就在“Chapter Resources”栏目下的子栏目“Careers in Biology”中,点击即可进入。仍以“法医鉴定师”为例,“Careers in Biology”栏目主页面提供了三个站点链接。这些链接有的直接指向美国法医鉴定师的专业机构――American Academy of Forensic Sciences[5](美国法医科学研究院)。读者在该网站可以详尽地阅读到法医鉴定师们的著名案例,还可以链接访问其学术会议和其他各方面信息,全方位了解法医鉴定科学的研究发展现状;还有站点专门介绍法医科技人员如何开展技术工作的信息[6];另外也有站点专门介绍法医鉴定师行业相关的经典著作、科技期刊杂志中的论文和行业著名人士传记,还提供了与法医鉴定密切相关下属科学,如法医昆虫学、法医艺术、法医病理、法医心理学等学科的资源信息[7]。这些与教材配套的网站搜罗详尽而多渠道的职业信息资源,有效地弥补教材简短文本描述的时空局限,满足了学生课后更深更广地了解职业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三、中美高中主流生物教材中职业教育的比较与启思

1.我国主流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职业信息

我国现行生物学教材编制原则是“一标多本”(一个课程标准,多个教材版本),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主要有人教版、苏教版、河北少儿版、浙江科技版和中图版等五个版本[8]。以我国中学使用普遍的人教版为例[9],高中生物教材中也有“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主要有医院里的检验师、育种工作者、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化石标本制作人员、神经外科医生、植保员、林业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8种职业的信息介绍,统计信息见“表2”。

2.中美高中主流生物教材中职业教育的异同

根据“表1”和“表2”,结合两国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的呈现实际作对比,可见中美两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中的职业教育存在异同。相同之处就是,两国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都是以图文并茂的图文框形式在教材特定章节正文中介入,职业教育模式和程序类似;栏目文本都对相关职业特征、从业资质等方面都有介绍。但是,我国教材不足之处却更明显。比如,人教版教材中“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种类偏少,仅有8处,远少于美国教材18处;虽图文并茂,但介入位置都在章节末,略显突兀;职业信息介绍文本语言略显平淡,诱导性不强,导致职教思路不明朗;而且文本格式也不统一,有的是逐条介绍职业信息,有的则是涉及相关职业的新闻报道,还有的直接平实介绍,风格杂乱;最显著的差距就是由于我国生物教材普遍缺乏配套网络后台支持,自然也没有如美国教材中那样有对职业内涵进行专题性的网络纵深触探,职业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不利于激发中学生对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展开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3.思考与启示

在基础教育中开展以“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为载体的职业教育,不仅使学生的职业专业性增强,利于学生有目的地选择生物学作为进一步深造和选择职业的专业方向,还促进了生物学科教学的健康发展。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社会观念陈旧,生物科技相关产业发展相对落后,高校生物学及相关的农、林、牧、渔等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不佳等原因,国民存在着对生物学的认识误区,高校生物学及相关专业招生状况也不理想,导致从事生物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一定程度短缺或质量不高。我国农村中学更是长期存在生物学专业教师配备不足,生物学教学质量低的现象[10-11]。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大发展的时代,生物经济日趋蓬勃,生物学人才需求量加巨。在基础教育中开展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教育,不失为挖掘和培育未来我国更多更高素质生物学人才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值得我国生物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教材是教学之本,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当从教材的改革入手。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一直倡导教材要“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12]。笔者以为,借鉴美国生物教材中职业教育特色,未来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生物学教材编写或修订,可以尝试从增加“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栏目的数量入手,精心设计版式;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实际,紧跟时展,更活跃更深入地介绍与生物学相关职业信息;积极开发与教材配套的课程网站,构建资源丰富的网络支持后台,利用其开辟职业信息的网络专题,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生物学相关职业意识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多元地学习生物学,最终为提高我国中学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培育更多未来生物学人才服务。

――――――――

参考文献

[1] 国际21世纪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6.

[2] National Committee on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Assessment,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EB/OL].,2012-02-01.

[8] 宋华.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结构的比较及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9]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2、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0] 李淑华.农村中学生物教师状况调查.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3).

[11] 张国秀,郑明顺.关于“农村中学生物教师现状分析与培养模式研究”的探讨(一).牡丹江师范学院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