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3:25
导语:在美感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在教学中对情感教材的反复推敲、巧妙运用。初中美术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内涵丰富的情感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有待慧眼识珠的优秀美术教师去发现和挖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情感教材的意义,并尽全力将它们吃透,然后合理有效地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去。美术教材中,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如,这些素材中有展示孝道的,有宣扬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弘扬美好的道德品质的,有激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素材展现的中的深层意义挖掘出来,讲给学生,以此来纯化学生人格,净化思想,促使学生真善美品质的形成。例如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在“劳动是创造力的源泉”这个内容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现今社会,好逸恶劳似乎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的时尚,只因作为独生子或独生女的他们从未想过要自己动手解决吃喝等问题。这时,教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地劳动价值观是必要的。再如,八年级美术教材中关于居室布置与装饰的内容,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优秀品质和和良好习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美育和德育完美结合的体现。
二、教师要培养丰富情感和高尚情操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教师总是一味地灌输学生枯燥乏味的专业美术知识,而不重视学生情感学习的培养。教师的单一情感致使自身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因此,情感教学鼓励教师要培养自身丰富的教学情感,使美术课堂活力四射,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情感教学高效实施。另外,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形成,所谓“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这种影响是广泛、巨大和直接的。情感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超之过急。教师润物无声、和风细雨的感染有利于培养他们美好的品德和正确的审美观,拥有高尚道德的教师,总能够正确处理学生的各类问题,并及时纠正他们人生中的错误,指引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样也有效促进情感教学的发展和前进。例如,同样的两个学生因对一幅山水画的主题有不同意见而发生口角,一般老师只会将双方全都痛斥一番,说句“无聊”然后置之不理,而有心的教师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每位学生的个人发展特点进行施教,并追根溯源,耐心讲解这幅山水画的主题,使两位学生均可从中受到知识和教育。美术教学中,教师丰富情感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对情感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
三、教师要善于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还要求美术教师要尽可能地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新课程改革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民主、和谐、友爱、宽容的新型师生系有利于美术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施,学生轻松、毫无警惕的心境很容易会激发自身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渗透着对学生真挚的爱意,保持友好的教学态度,努力用和蔼可亲的话语而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要用心去感受学生的需要,去倾听学生的心声,敏锐地去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以及学习动向,以便据其随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调整教学策略。高尚、丰富的情感,真诚的师爱,是教师感化学生、教育学生的基本和前提。在情感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了解学生的需要,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美术教学有趣生动,富有活力,这便是情感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所带来的良好的效果。情感交流式的教育是教育中不可多得的一种艺术手段,教师同学生的和谐交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更快的获得满足感和教师教学艺术的优化和提升。
自然景观作为人类可亲的生活环境,以其“造化钟神秀”的自然美,不仅给人以游览的审美愉悦,同时在高校教育中运用它,还给大学生以丰富的审美领悟内容,陶冶大学生的性情,净化大学生的感情,开阔大学生的心胸,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思维的灵感,在大学生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中具有更高的审美教育功能。
一是欣赏自然美,可以给大学生以审美享受和熏陶,激发大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发展和增强人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当大学生在学习压力增大的时候,去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游览一番,呼吸一下新鲜自然的空气,观赏自然形成的奇观,这样就给大学生以更加强烈的审美熏陶和教育,释放了很多学习带来的压力,激发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大学生和自然形成美的完美统一,也是和自然内容美的完美和谐。
二是欣赏自然美,能够给人以深刻、丰富的审美领悟内容,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大学生生活的哲理思考,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感情力量。历史岁月留下了许多痕迹和烙印在大自然环境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对历史遗留下的艺术品和自然景色,了解当时的历史变迁,审视美的存在,这些作品和景色激发了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陶冶了情操,在自然美的熏陶下,培养了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了责任感。
三是欣赏自然美,能够启发大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探索大自然的真谛,增强不断追求自然事物的规律性的兴趣。当大自然中的事物在遵循这自身运动变换的规律,变化形态符合美的要求,从而不断的展示自身的美,大学生就是在不断的探求这种自然的美景,促进大学生去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创造属于自己梦想中追求的生活。
二、借助社会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就是由家庭到学校最后走向社会,而大学生就是从家庭和学校最后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人生的转折点,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开始建立新的事业和家庭,全新的开始就在这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供了更的的审美空间,大学生在从事不同的活动和不同的精神产生的同时,也在按照审美活动的规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在不自觉地将这个审美观点去影响别人,对其进行审美教育。
由此可见,通过社会美的开展,运用社会美的理论、事物和现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各种社会美的鉴赏和创造的能力,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端正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影响大学生的李致和感情,影响大学生整个精神面貌,对于改造整个学校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同时大学生的情感又被典型的模范形象所影响,高校通过优秀模范的事迹感染这大学生的心灵,对模范的英雄事迹的模仿极大的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规范式的教育,从而更好的为大学生塑造完美的形象和人格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文献
一、引言
《国家教育方针》指出,我们的教育要使受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把审美教育看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提倡注重教育的“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这是我们当今现代教育的要求,同时新时期对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这一形势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文献综述。
二、文献的来源与国内外审美教育的研究动态
(一)文献来源。
本次所综述的文献,大部分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中少部分来自书籍和报刊。
(二)研究动态。
随着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审美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话题。西方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美育就是当时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曾对美育有过深刻的论述。而在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把“礼乐”定为学校教育内容“六艺”的首位,其中“乐”为审美教育的范畴,到了近代,梁启超、王国维、先后提出了美育的主张。至今,国家一直在提倡审美教育,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一度中断。
近些年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高中语文优秀论文唯理性教学模式与按“知识点”的高中语文优秀论文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呢?
听觉和视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曾经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们用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还有的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李岚清同志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的讲话中曾指出:“素质教育要彻底摈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今天,国民素质直接影响到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具有重要的位置。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自觉遵循“美的规律”,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创造能力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通过各种美的形态所进行的教育。其中语文审美教育又是进行美育的一个主要阵地。语文审美教育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三、审美教育的含义
综合对众多文献资料的分析,虽然研究者们对这一概念的表述有所差异,但大体可总结出审美教育,就是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和具体审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四、主要观点的陈述
就这一问题,研究者们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本文在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后,尝试将它们归纳如下。
(一)借助教材,依托文本。
研究者张金坤一贯认为“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不断地获取和增强美感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水平”。(张金坤,《谈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期)张文清和杨淑妮则指出:“审美教育与小语教学密不可分”,“美就蕴含在教材中”,所以“对小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应该从教材抓起”。(张文清,《如何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美。
美,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使人感受到的。“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要使儿童感受到美,就必须让儿童面对一个个具体的审美对象,凭借这些审美对象,激发他们用愉悦的心情来感知美的形象”。(杨春银,《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趣》,《文教资料》,2006年11期)。
教材中的美感大多是以形象为载体展现给学生。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往往只会注意事物的外表,还不能从本质上区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而学习情境则是一个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美的实质的途径。当然,创设学习情境的具体途径有很多,刘统江认为:“可以借助音乐、图画、多媒体等来创设情境。”同时情境也是一个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因此善于创设学习情境,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美、理解美。
(三)重在启发思维、激发想象,体会与挖掘美。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思维正处在活跃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应因势利导,诱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想象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因势利导,经常选择教材所描绘的含有想象余地的部分,适时、准确、恰当地揭示出来,诱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刘华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甘肃教育》,2000年04期)张和生则认为:“启发学生想象,激活形象思维”,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作品蕴含的各种美”(张和生,《〈繁星〉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四)反复诵读课文及课外书籍从中体验美。
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欣赏美,关键在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入体味、感受作品。唐华玉认为:“正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唐华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科研论坛》,2002年06期)苏凤军认为:“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在头脑中出现想象的画面,可以不同程度地进入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读来感悟语言的含义,体验文章的情感,在浓烈的读悟氛围中,移情自我,受到情感陶冶”(苏凤军,《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关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得出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搞好审美教育提供了众多的参考途径。然而它毕竟是较大地依赖个人的经验总结得出,怎样才能做到较普遍地适用于语文教学当中,应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彩莲.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论坛,2001,6.
[2]杨春银.创设学习情境与培养审美情趣[J].小学语文教学,2002,6.
[3]新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4]彭剑飞,冯周卓.新课程教法新研[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7.
[5]潘桂云.强化审美教育策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6]赵温叶.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论坛,2008,3.
论文摘 要:《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在以技能训练为价值取向的年代,欣赏教学只偏重于作为在学习和体验造型表现时起到某种参照和补充的功能,但是现在,当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面貌出现时,欣赏教学的功能就有了新的拓展,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从四个角度构建了欣赏教学在中美术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欣赏、评述”是美术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它充分体现出人文性质,使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在作品欣赏中被唤醒,提高他们的审美的感受、情感、想象与理解等心理能力,并使之相互协调,最终使学生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及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欣赏教学呢,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实施欣赏教学几个环节,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正。
一、感受环节
感受是进行美术创作表现的基础和前提,学生表现活动缺少感官刺激,就不能获得感性认识和创造灵感。直观知觉和理智分析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两个程序,美术课有利于两种认识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美术教学中一方面通过感知启发学生的美感潜能;另一方面,注意发展学生视觉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直觉训练提高学生的感性知觉、审美知觉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主动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运用美术创造性语言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因此,欣赏教学也要从学生的自主感受入手,不能只是老师讲学生听,搞满堂灌。学生对一些艺术作品知之甚少,但目睹这些艺术品,总会有所感受和感觉,而学生不知道的正是教师设置质疑的宝贵契机。抓住这个契机,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追求新的鉴赏知识,使审美的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上升。在这一环节,要鼓励学生看和触,多渠道获得感知信息,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赏评环节
在这里,笔者把美术教学中的赏析改为赏评,其目的是欣赏课要有意识地开展对美术作品的评论,也是美术课程标准所说的“评述”。尽管在创作课中的赏析环节也有理性的分析,但不可能也不必要进行细致的评论;而在欣赏课中,细致的评论就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评论的内容包括作者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和作品在美术史中的地位和价值,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本身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当然,评论的深度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审美经验水平来确定。同时,评论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赏评中学生的审美实践活动应包括听、读、说等等。比如,在学生初步感受了白石老人精美作品的基础上,整理出白石老人的画作,让大家欣赏、分析、议论:“作品美在哪里?为什么那么惹人喜爱?”学生们可以分组讨论,教师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白石老人的画与真的一样,很好看,都是活生生的,充满着生命和生机。此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加以点拨:这就是艺术家作品的动人之处,他把自然界中生物的形象同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认识融为一体,抓住最能表现生命力的特征而删掉累赘的细节,把它的活力表现出来,这就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但又形神兼备”。就以虾来说吧,同学们都觉得像极了,虾体透明,似乎活泼地在水里游动、在跳跃,但是与真的虾相比较,可以看出,虾的头、颈、足等细部都经过了提炼和概括取舍,与真的虾不一样。白石老人通过长期的仔细观察,按着自己的审美规律,进行夸张取舍,画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激发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师生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并转变了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并在共同合作中发展了教学。
三、表现环节
本环节实践中,教师可以把一堂欣赏课的美术作品分成两组:一组是用于赏评,另一组是用于表现。在赏评环节中通过欣赏第一组作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因为审美是美术实践活动的源泉,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文化教育。在表现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表现,让学生在对第二组作品进行自由的感受和自由的赏评,鼓励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个性发展唯一的目标是使个体活动自我满足、自我完成或自我实现,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独立的分析思考能力。教师主要起组织、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自主学习和发展。表现是一种应用,在应用中去复习、巩固前两个环节的学习所得;表现又是一种开发,启发学生依靠直觉感受、想象和灵感,通过自由的表现去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说、写,还可以是表现性地搞点小创作,让学生对范画作品的形式美特别是技法等形成更深刻的体验。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表现并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获得参与活动的乐趣。写和作不必局限在课堂以内,而应该鼓励学生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寻找感兴趣的主题,围绕主题去拓展阅读、拓展欣赏、创新构思、创新技法等。这实际上就是美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
四、总结环节
这里所说的总结不同于其他教学模式中的评价环节,其目的不在于比较学生学习成果的优劣,更在于让每个学生认真归纳、概括本课学会了一些什么。既要总结本堂课所欣赏的同类美术作品的共同艺术特征,又要总结所学习到的鉴赏知识,还有所获得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总结不仅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还应该说和写。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推荐好书、好的艺术节目等。让学生课外去欣赏、看展览、去继续延伸学习。
总之,中学美术教育中应加强艺术欣赏,在美术欣赏教学要力求体现人文性、自主性、创造性,最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更好实现新美育中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关键词:舞蹈教学;艺术表演力;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13-01
舞蹈表演艺术是一种比较复杂而系统性的概念,这其中包括了舞蹈表演技艺还有舞蹈的审美特点和规律,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些智力和非智力的因素。那么对学生的舞蹈表演力的培养,就需要我们的舞蹈教师运用适合、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帮助舞蹈学习者建立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的素养,有针对性的提高,舞蹈受训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素质,使舞蹈学习者深入感知舞蹈的美,以而引导舞蹈学习者更顺利,推动他们更快的掌握舞蹈表演的技艺、更快的投身到舞蹈艺术表演的实践中。
一、舞蹈表演教学的艺术特点
1、舞蹈表演教学的艺术目标。舞蹈表演教学并不是简简单单教育论文的让我们的舞蹈教师教授舞蹈学习者表演技艺,而是希望我们的舞蹈教师通过舞蹈表演艺术的教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带动学生的自身情感的协调和舞蹈动作。需要我们注意的,我们在培养学生舞蹈表演艺术的时要注重进展学生的特点风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学生的舞蹈动作和学生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同时,学生在接受舞蹈表演的培训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舞蹈的动作和舞蹈的意象,和自己对舞蹈表演艺术内涵的理解等,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做到学以致用。
2、舞蹈表演教学的艺术原则。舞蹈表演教学的艺术原则总的来说是,鼓励革新和遵循潜移默化的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意识的革新和学习,进行舞蹈的表演和编排使我们舞蹈教授者应该做到的。不断地训练,由点及面的积极地刺激、创造的激发,对学生学习舞蹈、热爱舞蹈、投身舞蹈表演艺术的行业和事业中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舞蹈表演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不断的训练,不断的积累,正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一个长期的努力的过程。此外,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创造力,一个没有革新的舞蹈表演是没有生机、没有趣味,更不会受观众欢迎,所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舞蹈表演艺术中是多么的重要和难能可贵。
二、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演力的培养
1、舞蹈传授者,要注重对学生舞蹈表演艺术审美特点和意识的培养。舞蹈既是一门表演艺术,又是一门审美艺术,它有其特定的美学特点和美学规律,因此,无论是对于舞蹈的编排,还是本科毕业论文对于教师教授舞蹈而言,要想进地步掌握舞蹈的表演艺术、编排出优秀的舞蹈、更好的展现我国舞蹈的风采,那么了解舞蹈表演艺术的美学特点和表演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其中舞蹈表演艺术的审美特点有:舞蹈表演艺术的动作性、舞蹈表演艺术的性、舞蹈表演艺术的虚拟性。
不管是我们的舞蹈教授者、还是舞蹈的学习者,都应该积极的探讨,舞蹈表演艺术的美学特质体现手法和舞蹈生活的美学规律,把我们的生活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的,并借用特殊的舞蹈美学手法展现给观众欣赏。
2、电化、多媒体课堂的日常教学。对舞蹈的产生、历史,对舞蹈的欣赏,对舞蹈的技能、对舞蹈的编创等课程的观摩和赏析舞蹈家的舞蹈风格、创造思想,还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浅析经典舞蹈作品的能力。让学生站在欣赏者和观赏者的视角推动学生对舞蹈表演、舞蹈服装、舞蹈音乐、舞蹈灯光、舞蹈舞台等,推动多元化舞蹈人才的培养。
3、舞蹈艺术就是需要在舞台上进行表演,那么舞台上的经验对舞蹈表演就很重要。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舞蹈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舞台经验的灌输,同时也需要我们舞蹈教师多对学生进行实践上的指导,例如,进行影视表演实践、模特表演的实践等。
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舞蹈的编排、舞蹈表演的作用、和能力的提升更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应该引起重视的。快速的接受能力、机敏的想象力、合理的创造力都可以推动学生对舞蹈的表演能力、理解能力和自身的全面进展。
三、总结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和时代的进步,国民的审美能力和素质也在相应提高,所以对舞蹈表演艺术的要求更是“水涨船高”。为此,舞蹈传授者要以多方面、多角度、对舞蹈学习者的舞蹈表演能力进行培养,以提高舞蹈教育水平,推动我国舞蹈表演艺术教育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美育兴趣 朗读方法 形式指导
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 ,朗读的重要性也被每一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验证。语文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着力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强化朗读指导与训练,感悟语言文字的内蕴。学生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训练,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朗读教学对学生养成高品质的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审美创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的内容是培养审美意识,它包括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审美创造。这同人类认识事物一般规律是一致的即体验感知、评价鉴赏、生产创造。美育必然具有学科性质的,但由于其出发点都是无功利的美的愉悦体验,是主体无意识的积极观照,所以美育会贯穿于所有的学科教学之中。作为母语,汉语的学了领略文字结构音韵之美,更多的应是文学意境之美,包括文学中所描述的美好事物以及传达的美好情理。事物是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而情理则是人之于外界的主观反映,客观的存在和主观的情感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从这个角度讲,语文的美育对形成学生人格、心理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朗读,是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现行的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多为中外的名篇佳作,利用文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徜徉在语言的国度,感受大漠苍凉,江南静谧;朔方豪情,塞北粗犷;感受日月星辰,山川百河;茂林修竹,绿草鲜花,以及珍禽异兽。将自己的身心同世间物象比肩共悦,达到惊叹自然、钟情自然的状态,体会人间百态,人情物性,都是对学生审美感知的提高。
美育包括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这些主要由读、品、悟、写等实际操作为实施途径。
本文拟以语文的朗读为例,谈谈朗读中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
一、体验美开始于对阅读的期待
美育的起初应该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享受到美的体验带给心灵的愉悦。因为直观的审美愉悦会给学生以充分的心灵自由,主客体协调,物我两忘。以愉悦姿态接近世界,就不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观照,这时候功利性的束缚自然消失,梁启超说过“夫既化其身以入书中矣,则当读此书时,此身已非我有,截然去此界以入于彼界,薰浸之力,在于使感受者不觉。”此即读书的最佳境界,许多读书人也描述过这种读书佳境。
美始于赏心悦目的享受,读是第一步。而现在阅读的最初的挫败就是阅读不“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悦”,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初就遭遇当头雾水,失去对文章美的感知兴趣。如何才能让文章像一脉流淌着的清泉,汩汩地流灌到学生的心田中去呢?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教师创设情景,为学生大开神秘之门,让学生望见园内春色三分,却不能尽览眼前,其跃跃欲试的心理恰是无功利审美的前期准备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导入可作为激起兴趣的手段之一,一个精彩的导入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阅读的欲望,这类导入一定是融合了趣味性和知识性,同时又不脱离文本,并且和文本有着水到渠成的联系的。如此学生的情绪在一开始就被无形的引领着,在自由的王国里驰骋,那么在阅读的时候他就会处于自然而放松的状态,对美的体验也就更真实而彻底。这需要教师在设计时精巧构思,将导入和文本紧密联系,做到滴水不漏,衔接自然。比如在《桃花源记》一文的教学中,多数的导入是以陶渊明的诗词,或是后人对他的评价入手,如此当然也可,但是学生对此类导入较司空见惯,不易激起兴趣。于是我在设计这堂课的导入时,根据渔人如同梦幻般的经历,导入中为学生引入一段仙踪飘渺的故事: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棼的人,家住在广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婆,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 ……
配合着悠悠的音乐,神秘气氛顿生,学生们张望着眼睛凝神细听,当讲到淳于棼在梦中神游大槐安国,指为驸马后出兵敌国,不幸兵败时学生们发出了唏嘘之声,故事结束之后,用一句话——古人对未知国度和理想生活的幻想从未停止过,某年,一个捕鱼人也经历了一场仙踪难觅的探访之旅——过渡到《桃花源记》,学生在屏气之后吐气回神,读着武陵人的奇事大觉向往,心向所记,暂离现世,如幻如梦,似仙若神,对陶渊明所描绘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大同社会更有心理上的体验和认同。前期的准备让阅读始于自发自愿,其情其景如在眼前,美的熏陶也就从始至终。
课堂上,学生发出有声阅读是对文本信息的认知和摄取,这是进入文本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但是如果没有铺陈渲染的朗读往往只是形式的热闹,停留于浅层的信息的再现上,藏在文本之下的情感暗流却是“未启不发”。甚至有些朗读不是自发主动,自愿乐意的,体验美的经历更无从谈起。所以让学生的读书开始于华丽精彩的渲染,开始于对美的期待是实现审美感知的第一步。
二、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体验美
朱作仁说语文的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如此学生才能为文中的人或物情牵于衷,吟咏沉思,为其欢笑而乐,悲痛而哭。这些情感都应该通过朗读而得以显现。有声阅读在某些方面有默读无法达到的优越性。它可以较高程度地集中学生的视听说读方面的注意力,其回还铿锵的语势对文意本身也一种认知之后的再现,凭借朗读去触动人要比单纯的讲解和品味来得更直接和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诸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样斗志昂扬的精神何须多讲,读得声情并茂,其情不言自明。在初中课本中本身就有许多类似的素材,不妨放手让学生去截取诵读,体情悟理。
语文课堂的朗读既要尊重个体的体验,又要有明确的形式,可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吟咏、分角色朗读、变化文本形式朗读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数形式多样化,不同的朗读会对学生的审美感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教师范读可以声情并茂地将文中的美传递给学生,引领着学生在文字的律动神思遐想,叩响学生心灵的大门,打开美的空间。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可以通过朗诵来表达。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获得了对文章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学生在不断地听读、跟读、练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感知、体会、领悟其中的奥妙,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朗读水平,无论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
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记得我上公开课《乡愁》时,人生地不熟,师生都比较拘束,铃声响起,我深情地朗诵一遍,全场一片寂静,课堂一下子笼罩在浓浓的愁思中。教学中,我也是以讲促读,读思结合。读的酣畅,讲的精要,课堂效果非常好。
2、学生的吟咏自读是必不可少的。它牵引着学生的眼、口、耳、心,它激发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感受没有预设和干扰的诗意的语文生活,尤其是古诗、词曲以及一些短小的抒情诗篇,从节奏、韵律、语速、语调上引导学生,一遍一遍地诵读,吟哦。如教《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随着吟咏的深入,学生透过文字,主观情感被调动,与作家脉搏共振,心随文跳,情随文动,他们如真的沐浴在清冷的月光下,审美品格得以唤醒,有的吟诵起李白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那一轮善解人意的月,有的吟咏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那一轮凄冷阴惨的月,有的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合吟共唱,和作者达成强烈的情感共鸣,在浓浓的吟诵氛围中,学生自然感觉到各种人间情味,诗意翩跹,对宇宙万物心驰神往,对世间人情感同身受,共愉共悦,同挣扎,同欢笑,如临其境的体味是一个认识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体验美的情景的过程。我们的学生不一定都是诗人,但是通过吟诵,应该在心里有一泓诗意的泉。
3、分角色式朗读运用恰当也会给美一个存在的空间。尤其是对一些不被看作美文的小说、议论文。说明文用这种朗读方法让教师从口干舌燥的析理和焦头烂额的困窘中退出来,回到海阔天空的朗读。当然,分角色朗读并不是“逢角必读”的,应该在对课文有充分熟悉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描写对象的情态动作语言上体会人物性格思想,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入情入境,表现出对象的特性。对人物的爱憎幽怨的理解都由朗读体现。这也是对美的一个体验和表现过程。比如《羚羊木雕》一文,妈妈询问羚羊木雕去哪里的一节中,语言紧凑、步步逼近、刻不容缓,紧张气氛顿生,一个人的朗读是体现不出的,有角色的分工,让学生情景再现,自然就能很直观地体会出当时的每个人的内心情感。学生得以由表及里认识人物,思维得以尖锐砥砺,情感得以淋漓释放。读中悟情,感悟人间的真情真意就是对于美的感知和体验。
4、也可以通过其他创新形式的有声阅读来实现美的感知和认识,比如变化文本形式。一些本身并不是很适合朗读的说明文、议论文则可以选取一些段落,重新排版摘录,以诗行的形式出现,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文字的铿锵音韵,轻巧走进文本。比如在《敬畏自然》一课,将第五段的部分内容以诗的形式出现[(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领)实在是相形见绌/(男)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女)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男)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女)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领)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领)展示出大自然——/(合)深邃、高超的智慧],学生一下子从闷闷的默读中昂扬起来,通过诗情的朗读,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的敬重之情的。美育的祁志祥在《美学关怀》中这样提到:“对象是否美,并不完全取决于对象的性质,常常由主体的生命投射这一参数来确定。”所以,有一些重于理趣的文章如果朗读运用恰当,教师渲染充分,也可以诗意浓浓,美美享受。
朗读是一种技能,是感悟美的途径和方式,让朗读之声流淌在语文的课堂上,琅琅书声可以开起学生对美的认识大门,经历一场诗情画意的邂逅。
参考文献:
【1】周庆元 《语文学科导论教育导论》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9
【2】叶圣陶 《语文教学论集》
【3】于漪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3.7)
【关键词】中职 音乐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166-02
中职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和提高中职生音乐审美素质和能力,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非艺术类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音乐教育没能真正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如何改变这一状态,使音乐教育回归本位,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本文从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中职学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改变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状况令人担忧,一些中职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除艺术类中职学校或专业开设有音乐课程外,其他普通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几乎是空白,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音乐课,不重视音乐活动的开展,认为音乐教育可有可无,将音乐课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即使开设音乐课,在常规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学校音乐教学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短缺。例如,只有一两台老式的录音机,缺乏教学所需的音乐器材。专业教师缺乏,甚至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课的,音乐课的地位显然是末等的,往往是课时不足时才会安排音乐课补救。有的学校为了高考或技能竞赛,临时突击培养少数音乐特长学生,只是为了追求短期效果和扩大影响,受益的也只是极少数学生,一旦任务完成,又恢复没有音乐教学的状态。
(二)中职学校的音乐教材更新速度缓慢,教学形式单一
大部分中职学校使用的音乐教材是高中阶段一些旧版本,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往往跟不上时代潮流,对于喜欢追求时尚而文化基础较差的中职生而言,这样的教材明显没有吸引力,自然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起课来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不是各自玩手机就是昏昏欲睡;甚至有的中职学校干脆不订音乐教材,由教师自己准备教材;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教学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教学形式单一,师生之间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没有关注学生,仍然是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课堂,学生没能参与音乐活动,体验不到音乐的乐趣,自然不喜欢上音乐课。设备短缺、师资缺乏、地位低下,教材落后,教学形式单一,导致音乐教育在中职学校形同虚设,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三)中职生音乐素养普遍低下
现在的中职生,大多处于16~18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后期和青年前期,他们的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喜欢变化,好奇心强,但容易冲动,意志容易动摇。由于被重点高中拒之门外,学生的自信心普遍不足,学习的动力明显缺乏,在学习上表现较为懒散。进入中职学校后,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课余时间相对充足,他们需要音乐来表达和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学校教育没有音乐,他们就从其他方面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其结果是:他们的耳朵整天戴着耳麦,欣赏着他们眼里所谓的流行音乐:今天是“双节棍”,明天是“伤不起”,网上流行什么,他们都蜂拥追逐。相反,《十面埋伏》、《梅花三弄》等传统民族音乐的意境他们无法体会,《c小调第九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等欧洲音乐的高雅他们无法领悟,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基础乐理知识是一问三不知,连简单的简谱也不能完整视唱,音乐知识也模棱两可。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对节奏、音色、和声、调式等音乐要素也是雾里看花、不知所云;在演唱歌曲时,吐字不清、不懂控制气息等,表现力差、没有美感,当然就更谈不上音乐修养素质。
二、对策分析
(一)加大对中职校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凸显中职特色与专业特色
中职校应加大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音乐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专业特色开设音乐课程,并列入教学计划,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严格实施,认真考核,确保实效。根据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以美感人、以情育人等多重功能,帮助中职学生减轻就业、学业方面的思想压力,依靠音乐教育的特性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渗透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从而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音乐教学可以体现专业特色,将音乐知识与学生所选择的专业领域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面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时,教师可以与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课相结合,根据幼儿“玩中学”的特点,指导学生把创作、表演、欣赏融合在幼儿音乐活动中,在教学形式上要歌、舞、乐融合或交替进行,以顺应幼儿园游戏性的音乐活动特点;在面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一些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歌,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讲解等;在面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搜集音像教材素材、编辑音乐和音像节目等。
(二)及时更新音乐教材,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中职校音乐教材的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好的选材在教学效果上将是事半功倍。在选材方面,除结合课本外,音乐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当地加入时尚因素,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同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乐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还应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以乐辅德,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提高审美趣味,全面提升音乐素养。
(三)加强音乐的实践教学,丰富中职学生的音乐文化生活
中职校的音乐教师应当重视音乐实践教学,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尝试在每堂课中设计有5分钟左右的“达人秀”小舞台,模仿流行的综艺节目,让学生PK,每周选出周冠军,再每月选出月冠军,鼓励每一位学生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可以组建健美操队、舞蹈队、街舞队等,通过欢快的节奏,愉悦学生身心,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组建班级合唱队或学校合唱团,通过优美的歌声,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等。诸如此类的实践形式将成为挖掘学生潜能的平台,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利用重大节日,比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元旦等,学校可每年举办一两次大型文艺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音乐才华。针对这样的活动,音乐教师可以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到班级里去。例如,进行班级卡拉OK,把声乐教学融入课堂,规范学生的发声方法及相关技巧,教会各班不同的合唱歌曲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音乐教师可有意识地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讲解几个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的特点。这样不仅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舞蹈,还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文艺汇演的选材上有较明确的方向。针对以男生为主的班级,可设计小品、相声等表演,这样一来,可做到既有不同的美妙歌声,也有不同风采的舞蹈,还有不同的相声小品等,丰富晚会的表演形式。
(四)注重音乐欣赏教学,发挥音乐教学的审美、启迪功能
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丰富感情体验。好的音乐作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能陶冶人的情操,鼓舞人的斗志,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因此,中职校音乐教育应充分重视音乐欣赏教学,把音乐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与音乐欣赏教学贯穿起来,形成一个音乐教学的完整体系,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绪、启迪心灵的一扇窗口。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交响曲、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等高雅音乐的能力和兴趣,提高音乐欣赏的品位。对于较难理解的音乐作品,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内容丰富而恰到好处的课件,对音乐作品的背景、内容作介绍,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风格特点、情绪变化等,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呈示部中,独奏的小提琴在竖琴的衬托下,奏出了甜美、明朗、诗意般的爱情主题,学生们会被这优美的旋律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深深地吸引、打动。又如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学生随着音乐主题的变奏和发展,会产生痛苦、哀伤、渴望等不同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作者阿炳在旧社会饱尝的辛酸以及倔强的性格,被作者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感染。这些健康的音乐作品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另外,也可在现代流行音乐中撷取精华,把格调清新、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的音乐作品介绍给学生,教师加以正确引导,提高学生对现代音乐的鉴赏、审美能力。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职校学生来说,音乐能够帮助其排遣不良情绪,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由美而求真向善,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长期的音乐教育还能扩大他们的文化视野,促进个性和谐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因此,中职校要高度重视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音乐教师要统一认识,把学校的音乐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的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各中职校要高度重视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音乐理论与实践教学,发挥音乐学科素质教育的功能,并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丰富中职学生的音乐文化生活,提高中职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每名中职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人生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2]屠兰兰,罗迎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中国音乐》杂志社.文系音韵——第三、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论文内容摘要:现代设计的大环境中,传统的装饰艺术文化有被忽视的趋势。传统的装饰基础教学课时大幅度压缩,减少了引导性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设计的创作源泉。传统装饰基础课是创作的根源,是从具象到半抽象再到设计的过渡,是对同一物象进行多种变化可能的探索,是从对物象进行重新构想,或简洁或繁复,它的设计创新的系统方法,也能够和现代设计中思维的形式训练结合,它的扩散性思维和多元化造型手法对创意产业也起着一定的影响。
在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国内的设计教育呈飞速发展趋势,社会经济需要设计教育的大步跟上,创造本土品牌需要设计教育合理结合传统设计教育与现代观感的设计教育。我们在赞叹速度带来的各种丰富便利时,也应该感受到面临的某些问题与困难,中国的设计教育至今还是处在发展探索阶段,尚未真正定型与成熟。在现在各种文化互相交融、影响的全球环境中,作为发展中的中国,怎样在吸收国外先进设计艺术教育的同时,发扬本土设计艺术,在日渐成熟的现代设计领域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培养未来优秀设计师所应思考的问题。中国历史悠久,人文内涵丰富,东方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有其自己独特的民族审美情趣,抛弃原有的艺术文化,那显然是不明智的,我们应在学习西方设计知识的同时,融会贯通,发展国内设计艺术,在现代感中体现中国的文化韵味和民族根基。近些年来,传统的装饰艺术文化有被忽视的趋势,从以往的“工艺美术”教育到现在的包豪斯教育体系,传统的装饰基础教学课时大幅度压缩,学院和学生为了尽快进行专业实践,专业设计课有提早进入低年级阶段班级的现象,这个调整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传统装饰基础课程来说,相应地裁剪这些课程的教学时间,一方面会使设计思维的形成少了引导性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设计的创作源泉。WWW.133229.COM另一方面,学生接触到工业设计所带来的抽象思维设计,也可以通过传统装饰艺术课程,得到更好的多元化创作,结合本土文化进行适合现代视觉观念的优秀设计。
一、传统装饰基础课是创作的根源,是具象到半抽象到设计的过渡
传统装饰基础是对具体的物象中体悟,是对原有物象进行再创造,是连接具象与抽象设计的纽带,它既具有现实自然形态丰富的一面,又具有创作中形成的或繁琐或简洁的风格,把作者的观念暗寓其中,有其丰富的艺术魅力。在装饰基础的训练中,通过对植物、动物、人物、风景等抽象的变形,相应地拓宽设计思路,掌握具象事物的最重要特征,掌握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思维链接,运用现代的设计形式,进行图像化的形式设计,使设计更加贴近生活,具有人性化的一面。装饰基础课需要运用提炼、概括等手段,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创造艺术形象。如果缺少了从自然形态到创作这一环,相应地就减弱了对事物的深入观察。毕加索对“牛”的一系列形象探索,也是在对具象事物的观察和形式构造的探索中创作,“牛”的系列形象展示了从具象、半抽象到抽象的多种变体。康德在他的著作《判断力批判》中的一段话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自然只有在貌似艺术的时候才显得美,艺术也只有使人知其为艺术而又貌似自然才显得美。”可见,对自然形象的探索一直以来是形式美感的需要。
有的人认为传统无法跟上现代设计的思维,其实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在传统装饰艺术中也一样存在,清代的笪重光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其实就是构成艺术美。“一以当十”、“似与不似之间”,这些传统装饰基础中常用的手法一样用于现在的构成设计中。装饰基础课程的训练内容来源于生活,对设计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快节奏生活的到来,西方简洁主义的艺术冲击,工业化产品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设计,设计是为市场和社会服务,和经济、生活紧密相连,脱离生活只讲究形式的设计难免让人感觉华丽的虚构,一个脱离了本土文化的设计无特色可言,一个没有自己特色的设计也无优势可言,装饰基础课程的削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装饰艺术的熏陶,在设计教育中,我们现在不是寻求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模式只会使设计的路子走得越来越窄,豪无创新的可能,只有发展自己的特色,掌握基础设计步骤,结合现代设计的理念,在加强交流中取长补短,在熟悉本国的传统艺术设计中比较外来先进文化,才能拓宽思路,一方面继续提升本国的传统设计,一方面在激烈竞争中为本国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他在《2007全国设计伦理教育论坛》上的发言中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二、装饰基础的多元造型手法对创意产业的影响
创意产业是一个经济名词,早在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p.romer)就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装饰基础课作为创作的基础训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对各种材质的表现,对各种传统装饰艺术的多元化造型手法进行研究,在图形设计、色彩感觉、构图设想、材质应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探索的可能,这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而创意需要有这种发散性思维,这能启发在思考中释放自己的个性才能,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在探索中找到更切实的表现方式,更好地在现代设计中把握创新。
从图形设计上来说,装饰基础研究的是从现实物象中提炼、概括,是对物象经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在观察中寻找切入点,从这些不同的切入点可以得出不同的思维结果,再通过多元化的造型手法,作多方位的图形设计变形,这就要求对观察对象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都进行剖析深入,再进行延展,激发联想,而创意行为就是在这种过程中产生。创意行为需要突破普通的习惯性思维,必须有深入的观察,作多方位的思维,才能有合理的异于常人的创意。创意并非是无物可据,无形自来,创意行为的思维训练中,观察是创造性技法之一,没有形象性就没有审美,也就没有艺术可言,创意的行为起始于设计的初步,装饰基础设计的这种仔细观察多方位思考的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创意的迸发。
从色彩感觉来说,装饰基础包括研究各种色彩对人类情感的作用,而各种场所、日用品、大到城市建筑色彩的整体规划,都同色彩研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对色彩的喜恶,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创意行为,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色彩感觉,那就忽略了人类的感情。装饰基础研究的是人类在生活中积累的各种图形财富,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代表性色彩,这对掌握不同人群的色彩感情有着很好的探索。
构图设想是一切造型艺术的重要一环,装饰基础设计所涉及的图形中,无论对单独的图形还是绘于各种材质上组合的图形等,都对构图作了细致的考虑。在现阶段的装饰基础课程中,并非是要抱着原有的传统内容不放,而是力求在符合现代设计思维的创作中设想,所思考的内容可以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把传统的精华融合于现代设计中,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强调用全新的思维逻辑方式融入现有产业实现价值创新,分析具象造型艺术构图设想的三个必要环节——观察、研究自然;抽象、概括自然;引申、表现自然。这三个环节都是在发展的模式下进行,根据现有的内容通过构图设想进行新的思维来实现创新。
艺术的实用性是传统装饰艺术固有的内容,各种图形在材质应用上达到新的视觉感受。装饰基础设计来源于现实中的物象,通过一定的装饰手法对现有的物象进行设计变形,再通过各种材质表现,使图形在材质上达到观赏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并对图形作适合于某种材质的考虑。装饰基础设计在材质应用的练习上对装饰艺术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也唯有在实用的基础上才能有所突破。在当今创意时代,具有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材质上的应用教学,无疑使装饰基础设计能够尝试更好地与现代产业接轨。通过装饰基础的模拟教学,把设计与技术、文化、产品和市场融为一体,这样既有利于传统艺术产业的延伸,又可以为现有的产业拓展发展空间,使创意产业成为可能。
设计归根结底是为经济服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迫使设计教育切实了解市场所需,只有跟市场结合,具有特色的个性化产品,才有可能闯出自己的市场,才有可能在国际贸易中找到我们的定位,传统的装饰艺术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使装饰艺术真正成为一种创意产业。
系统的设计思维方法的训练,关注美感设计,包括对生活形态的理解、设计管理、战略和产品计划方面的研究。装饰基础设计是从生活形态中,通过观察事物内部外部结构,进行多种思维变化创作,它是界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思维训练方式,是对同一物体进行多种变化可能的探索,是对物象进行重新构想,或简洁或繁复,它的设计创新的系统方法,也能够和现代设计中思维的形式训练结合。
当然传统装饰基础课从现代设计观中来看,思路上也有陈旧的一面,以往有重技法轻创新、重平面效果轻材质塑造等的现象,我们只有在现代设计教育的大环境中完善装饰基础,才能让传统装饰艺术更上一个台面。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建构新的设计教育体系,发展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2001’清华国际工业设计论坛暨全国工业设计教学讨论会论文集》,北京,2001。
[2]蔡军:“设计·策略·教育——中国工业设计的思考”,《美术观察》,1998.8。
[3]过伟敏:《走向系统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南昌,2005。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作文能力 积累 提高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的文章就越好。积累可以改变农村初中生作文语言贫乏、平淡,内容空洞,题材雷同,结构零乱,主旨普通等现象,积累可以提高农村初中生的作文能力。
一、正确认识积累对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性
(一)古诗词名句和古人的生活经验总结,印证了积累对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等,这些无不证明了积累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二)现代作家、教育家对作文写作的看法,说明了积累对提高初中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性。作家冰心寄语中学生:“我们一定要把语文的门户开得大大的,一定要除了课本之外,个人自己找书看。”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里写道:“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小说,我绝不可能写出那800个字。”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背书的习惯,一定要背书。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装着几百篇好文章。”③
(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把积累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课程总目标第7条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①阶段目标(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②
二、利用积累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它包括积累的内容、积累的方式、积累的介质和积累应注意的问题。
(一)积累的内容
1.积累语言
它包括字、词积累,景语积累,哲语积累,音乐语言积累等方面。
(1)积累字词、成语,使文章词汇语句富于变化。“之乎者也而已哉,会用七字为秀才”,可见古人对字词的积累是十分重视的。①要积累课文注解和课文后的生字、生词、常用成语等的写法、含义、用法等。②积累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③积累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④积累古今异义词。⑤积累成语、寓言、典故的来历;寓意;启发。⑥积累有特殊表现力的字词。
(2)积累景语,使文章的语感丰富。在阅读散文、小说时要注意体会领悟摘抄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词句。如:《金黄的大斗笠》:“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散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春》:“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藤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这些句子是对云、对风、对水、对草、对花、对雨、对霞等细腻生动的描写。
(3)积累哲语,使文章语意有深度。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起到增添文章色彩,点明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并且能拓展学生思维。如:《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鲁迅《故乡》:“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古诗古词里的名句,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即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等等。
(4)积累音乐语言,使文章有意境美。如:《春天的故事》:“那是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神话般地崛起了一座城。”有一种神秘感和形象美;《走进新时代》:“让我告诉世界,中国正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给人以一种自豪冲动与自信美;《为了谁》:“为了春回大雁归;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歌颂了奉献美;《真的好想你》中有一种悠扬绵长真诚专一美。
2.积累生活,使文章内容丰富。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③苏辙在《上枢密韩太慰书》中说:“司马迁‘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是因为‘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豪俊交流’。”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通过观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在五光十色的自然景观前,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道理,挖掘光彩夺目的英模形象,记住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旷野夕阳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头巷尾、公园一隅……正如蒲松龄因为在自己家门口设置一茶亭,迎送过往行人饮茶休息,听客人们谈奇闻轶事而积累大量材料并写出了《聊斋志异》。作文材料哪里找,那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有深入生活,心入生活,观察感受积累生活,年轻的心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
3.积累修饰方法,使记叙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4.积累说明方法、顺序,使说明文章客观科学、准确通俗。
5.积累论证方法,使议论文章科学严谨、有条理。
6.积累人物形象、性格,使文章人物爱憎分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人物形象、性格是写人文章的重点。(1)正面人物形象、性格:①诚实守信的人物;②胸怀大志、艰苦创业的人物;③秉公执法、不畏的人物;④助人为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人物;⑤爱国报国的英雄人物;⑥感动中国的年度十大人物,等等。(2)反面人物形象、性格:①奸诈残暴;②自私嫉妒;③胸无大志、自甘平庸,等等。
7.积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使文章表达灵活多样。
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8.积累结构方式,使文章结构完整。
文章常见的局部的结构方式有:开门见山,前后照应,铺垫、伏笔、过渡等。
文章常见的整篇的结构方式有四种。(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论读书》里,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例如《谈骨气》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从文天祥拒绝降元,贫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怒对的手枪拍案而起等三个方面分说;最后总结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例如《怀疑与学问》一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于传说的怀疑,进而扩大到任何书本、学问的怀疑,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论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
9.积累道德情感,深挖文章的主旨。
道德情感的积累实际上是对高级社会情感的积累。它包含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道德感特指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感,即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中积累形成: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和荣誉感,热爱劳动的情感,对公共事物负责的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友谊感、同情感和革命的人道主义感以及是非感、善恶感、正义感等。美感要求学生带着一定审美观点对外界事物美的特征进行评价而积累产生的肯定、满意、愉快、爱慕等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理智感是人们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即积累形成的热爱真理、摒弃偏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一句话,道德感的积累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非常重要,关系到学生作文的审题、立意和主题的确定,等等。
10.积累人生观点,使文章中心明确、突出。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说的是文章中心不明确、不集中、不突出,或主题萎靡颓废。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积累观点是作文主旨获得迅速提高的捷径。常见的观点:(1)旷达乐观、积极向上;(2)壮志难酬、抑郁忧伤、孤独寂寞;(3)奋发图强、建功立业;(4)针贬时弊、忧国伤时;(5)思乡怀人,等等。
(二)积累的方式
1.在阅读听课、背诵默写中积累。
2.在搜集整理中积累。
3.在谈话交流中积累。
4.在运用中积累。
(三)积累的介质
1.背诵默写。
2.日记、周记、读书笔记。
3.卡片摘要、摘录、提要。
4.索引。
5.剪贴。
(四)积累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要持之以恒;二要统筹兼顾;三要循序渐进;四要联系实际;五要学以致用。
注释:
①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VO
L1:4,11.
③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主编.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开明出版社,1996:67.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VOL1.
[2]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VOL1.
[3]高远,沈祥和,涂卫红等编.初中知识表解与自我训练丛书(语文).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10,VOL1.
[4]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11,V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