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

时间:2023-03-20 16:13:33

导语:在民间艺术欣赏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民间艺术欣赏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嵊州市石璜镇校开展剪纸艺术教育为例,阐述该校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工艺积淀为基石,通过全方位教育普及剪纸艺术、立体式宣传营造剪纸氛围、大活动展示增强剪纸效果、多渠道培训夯实科研基础等教育实践,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特色教育之路。

剪纸艺术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它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交融于群众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群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近年来,嵊州市石璜镇中心小学把剪纸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工艺积淀为基石,开拓创新,普及提高,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剪纸艺术教育之路。

一、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背景

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实用性强、工艺手段简单、流传广的民间艺术品种。她与生活、民俗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一双巧手,一把剪刀,几张彩纸,便可随心所欲地剪出各种寄寓向往和美好追求的花样图案来,流传到千家万户。一方面,嵊州剪纸在民间流传较广,深受农村妇女的喜爱。每到节日,经常会看到一些“春幡”、“元宵花灯”、“端午五毒”等花样的剪纸露脸,从影壁墙上的“福”字灯,到天棚顶上的顶棚花,窗户棱上的窗花、角花,馒头上的馒头花,鞋垫上的鞋花,门顶上的“过门笺”等,无处不有。另一方面,学生生活在这种浓郁的剪纸艺术氛围之中,从小耳濡目染,很多学生对剪纸艺术感兴趣。在学校社团活动中,报名参加学校“剪纸”兴趣小组的学生比较多,“剪纸”兴趣小组的规模比较大。同时,学校有不少教师对剪纸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小有成就者不乏其人,为数不少的女教师擅长剪纸,并有了深厚的剪纸功底,在各级比赛中屡次获奖。再加上小学美术教材也已将剪纸内容列入其中,学生已从美术课上对剪纸有了初步的接触。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方法简便,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很多学生都喜爱有加。但现实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他们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更进一步的探究。

近年来,石璜中心学校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依托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现有的师资力量,以创建省示范学校、市文明学校为契机,将剪纸列入学校的特色文化,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加大基地开发力度。并坚持教育创新,将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学生的终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实效,营建富有特色的剪纸艺术教育。

二、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基本途径

自2001年起,石璜镇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工艺积淀为基石,结合校情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特色之路,通过十年努力,使民族剪纸艺术成为学校特色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体通过以下四条途径来实现:

(一)通过全方位教育普及剪纸艺术。学校剪纸教育要持续发展就必须长抓不懈,努力做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布置三结合,给学生的学习以更充足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学校各班每周开设了剪纸课,要求人人多懂一点剪纸知识,多会一项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把剪纸课程排入课程表,并不断增加剪纸课的新内容。充分利用好学校的信息网络和现代技术装备,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使学生初步学会剪最简单的事物,如花、草、树、木、虫、鱼等。课外主要通过课后社区培训学校、兴趣小组等阵地,让学生自由选择,个性发挥。在校园布置中,开辟了“艺术长廊”、“特长生专栏”对学生的优秀成果和荣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还有在走廊、教室内外也都能见到学生的习作,把“苦练”变成“乐练”,为后继学习提供动力。并通过班级布置,班班学习园地有剪纸等校园氛围的创设,营造一种学习剪纸的良好气氛。

(二)通过立体式宣传营造剪纸氛围。要使教师、学生和家长达成共识,宣传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学校形成了以校闭路电视、学校网站和市文联主办的《青少年文艺》报为主阵地,以电视台、报社为窗口的多样化、立体式的宣传模式。同时,编写了一本校本特色教材,本书主要介绍单色剪纸,分色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以及团花剪纸的制作材料、工具、步骤与方法,并附有图解和例图。而且利用现创作的一批作品,编集一张配套光盘,既可作辅助教材,又可作作品欣赏。

(三)通过大活动展示增强剪纸效果。只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才能真正展示学校剪纸教育的丰硕成果;只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才能引起各界人士对学校校剪纸教育的广泛关注;只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才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后剪纸教育的努力方向。因此,该校连续多年举办了石璜镇小学剪纸展,出席展览的领导、专家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档次上讲都是前所未有的;参加市越剧节民间工艺大展;每年5月份进行一次师生现场剪纸比赛。对于剪纸,学校不仅把应用于教学上,而且又把它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为配合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表示全镇师生的一份信心,特创作了一幅2米长,0.8米宽的剪纸图,这幅《万众一心,共抗非典》的图受到了市级领导的一致赞赏。更为了向抗战一线的医护人员,表达石璜镇全体师生一份真诚的敬意,并把这幅图送到了市人民医院,嵊州电视台特为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这等殊荣正是对学校剪纸教育成果的最好展示。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全校师生的剪纸技能已基本趋向成熟。在2008年5月份初,全校开展了一次剪纸现场比赛,这次活动有25名教师,135名学生同台展技,选手们用巧妙的构思,娴熟的技艺,现场创作了一幅幅栩栩如生,充满童趣的作品。

(四)通过多渠道培训夯实科研基础。“科研”直接影响剪纸艺术教育的质量。为此,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艺术教育的方针和有关文献资料,举办实验讲座,组织课题研讨,不断增强教师的钻研精神和改革实验意识,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自觉地把学校课题实验的总目标与个人课题实验目标结合起来。一是“拜师学艺”寻找机会让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拓宽视野。同时与市文联、美协联姻,使骨干教师拜师学艺成为可能。二是“苦练内功”在吸收外来先进理念的同时要求艺术教师“回家内化”,把理论不断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在不断提高剪纸艺术素养的同时要求美术教师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三、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成效

(一)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通过多年的积淀和校本教材的试行,以及与绍兴电视台“名市文化”和嵊州电视台“现代教育”栏目合作,拍摄的剪纸教育专题节目播放后,使学校在剪纸教育中取得的成果响誉市内外。迄今为止,师生作品在国家级获奖有4次,省级获奖或发表31次,县市级获奖100余次。其中创作的作品中有反映嵊州民情风貌的,如《越剧十姐妹》、《嵊州名人》,也有反映民间艺术的,如《天女散花》、《幽幽沈园》等。就在去年嵊州市民间工艺精品展中,该校的《越剧十姐妹》在本次展览中荣获金奖,还有许多作品于本次展览中获银奖,铜奖。

(二)打造了一支合格的传承人队伍。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们通过“拜师学艺”和“苦练内功”现在学校的传承人队伍,都具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有2人本科毕业,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传承人队伍已基本形成。艺术教育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有3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有8篇在嵊州市级课改成果评比中获奖;《小学生学剪纸》校本教材按计划实施后,经过总结、论证,现已修订为《越乡剪纸》并已正式出版发行,相应的资源包也制作完毕。由此,学校已形成一种浓厚的科研氛围,先进的教育理念已为教学实践正确导航。

(三)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学校利用剪纸其特有的民俗性,以剪纸教学为载体,使民俗教育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剪纸创作中得以领悟,使民间艺术和本土文化得到了保护,使民族精神得到了弘扬。通过《民族剪纸》教材的课堂实施、特色弥新、师生创作的民族剪纸作品融合时代、相伴生活、栩栩如生,从而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受到民族精神的激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进课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的需要,为剪纸艺术传承弘扬、研究提高、活态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一种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小红.儿童剪纸艺术的鉴赏[j].教育导刊.2000.2.

第2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课堂;传扬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48-02

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民族音乐作为56个民族几千年来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以她独特的旋律、和谐与色彩注入到各个载体之中,成为世界音乐文化长河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音乐在当今社会中明显处于一种弱势地位,更令人痛心的是高校校园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与民族音乐相隔绝,无法登其堂奥,甚至持排斥态度,久而久之,民族音乐将会止步不前,得不到应有的继承和发展。学校一直是我国音乐教育传承的主要途径,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支撑点,高校课堂将义不容辞地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扬、振兴的大舞台。

一、鉴赏艺术珍宝,展现历史渊源

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常青树,她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民族音乐教学活动,用音乐艺术形式强烈的感染力、渗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他们的民族自信。

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以图片形式展示我国出土的一件件音乐古乐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只有一吹孔的埙,距今约6000年以上;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距今约8000年的历史,却已能吹奏六声音阶;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编钟65枚,气势磅礴恢宏,令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最为奇特的是,敲击每一只钟的正面和侧面都可以演奏出高低不同的两个音,这不但展现了战国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成就,更突显了我国古代音律的发达程度。除此之外,像商代的双鸟饕餮纹铜鼓、虎纹大石磬、出土于陕西长安县的陶钟、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编铙等等,即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辉煌成就,又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骄傲。

二、营造“大美”原生态,回归自然经典

只有民族的才是最具生命力的,让原生态民间音乐走进课堂,能引领学生真正近距离接触天然的、质朴的民族音乐经典。

我国各族人民历来都把音乐看作是本民族最最珍贵的文化财富,伴歌生活的民俯拾即是,歌就是民族的生命,歌就是民族的历史。“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 、“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高山平原、黄土高坡,用他一尘不染、脆生生的本嗓,唱出了歌曲的最高境界,表现了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乐观精神,她的魅力正来源于这种最单纯质朴的东西,也正是这份朴素和真挚往往最能够感动世人。

教学中为营造“大美”原生态,我把侗族大歌这种人与山水的和声请进了课堂。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民间最完善的一种无伴奏、多声部、自然合声的合唱形式,也是这个民族几千年来的强大精神支柱。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情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首次参加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一经亮相,使素以艺术欣赏水平高而闻名于世的法国观众为之倾倒,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侗族大歌原生态坦诚亲切的倾诉,把学生诱向入神的聆听,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听者进入歌的意境,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有谁不想永远陶醉于这古朴的旋律,有谁不想永远陶醉于这古朴的乡情?

三、巧析地域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地域辽阔,56个民族由于地理、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音乐:如东北的“二人转”、河南的“豫剧”、河北的“评剧”、陕西的“秦腔”、广东的“粤剧”、安徽的“黄梅戏”、山东的“快书”、天津的“快板”等等。正所谓“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民歌强烈的地域性特色,决定了民歌鲜明的风格特征:山东民歌憨厚质朴;江南民歌清丽婉转;新疆民歌欢快、风趣;藏族民歌流畅、清脆;宁夏民歌粗犷、高昂;蒙古民歌豪放、悠长。课堂中正可以借助这股浓郁的乡土味,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无限热情。

传统民歌《茉莉花》不仅在我们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它那婉转优美的旋律在上世纪之初还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在了他的歌剧《图兰朵》之中,从此,《茉莉花》的芳香也飘出了国门,随着这部歌剧的诞生飞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以视频方式在课堂上展现不同地域独具特色的《茉莉花》,让听者从中领会纤滑、柔和的江苏民歌《茉莉花》,热忱、风趣的河北民歌《茉莉花》以及奔放、粗犷的东北民歌《茉莉花》。

以视频方式播放风各地皆有但风格迥异的《绣荷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地域的土人情。山西《绣荷包》旋律委婉含蓄,歌词中唱到“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摆动,摆动杨柳俏”,平稳的节奏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多情少女为远去的情人精心绣制荷包的内心活动,浸透着少女对情人的默默情思;云南《绣荷包》则直率明快,与前者形成强烈反差,“妹绣荷包挂在郎腰”生动的表现了滇西姑娘的大胆、率直。

这些民间歌曲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微缩景观,课堂上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各地区民间小调特色各异的旋律、节奏,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放开美丽歌喉,传扬民族音乐

在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模唱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只有通过直接演唱,才能使学生置身其境,切实感知音乐,并从中培养学生熟知音乐、驾驭音乐的能力,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过传扬民族音乐的接力棒。

面对非专业的普通高校学生,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模唱曲目的选择,从较为熟悉、容易接受的曲目开始唱起,让学生演唱自己家乡的民歌,熟悉的曲调、亲切的方言,浓浓的乡情,能够给学生以启迪,帮助他们舒展美丽的歌喉;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从模唱到背唱,从民歌到民族器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美,陶冶心灵和情操。

五、结语

伴随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将来的教学方式、方法会发生深刻变革,作为民族音乐的传播者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采取更先进、更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在课堂上传播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之花永远绽放。

本论文为山东科技大学科学研究“春蕾计划”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09AZZ088

参考文献:

[1]孙继楠,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

第3篇

关键词:芦苇画 剪穗 熨烫 粘贴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78-02

芦苇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精品中的一朵奇芭,是纯绿色、天然、手工制品。芦苇画是以生长在湿地的植物―― 芦苇的叶、秆、花、穗为原料,经过整料、烫、剪、熨、帖、润、装裱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芦苇画构图精美,意蕴无穷,是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的完美融合。芦苇画题材广泛,造型别致,形象生动,风格古朴,品味高雅,富有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驻足观赏,给人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

1 芦苇植物学特征

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芦苇茎秆坚韧,内部中空,纤维含量高。芦苇夏季开花,果实为颍果。芦苇分布范围广泛,世界各地均有生长。我国芦苇分布区域在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腾湖、伊犁河谷、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地区。白洋淀的芦苇生长历史悠久,早在北宋《太平寰宇记》中已有记载,“淀中有江浦柳多霞苇”。白洋淀芦苇皮薄、节长、韧性好,具有很好的天然材质美。

2 芦苇画特点

2.1 生态环保无污染

芦苇画取自天然植物材料芦苇加工而成,整个画面80%为芦苇自然色差,20%为熨烫碳化而成,制作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化工原料、染色剂及化学物质,具有生态环保的特性。

2.2 工艺先进,保色长久

制作一幅芦苇画需要经过剪、烫、熨、帖、润、装裱等十几道工序。芦苇材料色泽洁白,质地坚韧,芦苇画中的色彩变化都是通过熨斗和烙铁烙烫出来的。作品色泽自然,不变形,不老化,其色彩能保持较长时间。

2.3 题材广泛,装饰性强

芦苇画表现内容丰富,主题意境深远,如表现栩栩如生的花草、振翅欲飞的百鸟、静谧温馨的山水风光、寓意深刻的仿名人古画等。芦苇画艺术是将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结合起来,它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完美结合。芦苇画画面本色自然,色彩淡雅古朴,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装饰性强,让人们在体会芦苇画自然美的同时,也深深陶醉于艺术美、意境美。

2.4 适应性强,保存期长

芦苇画不经干燥处理,适应性较强,适于长期保存及收藏。

3 芦苇画制作基本技法

芦苇画制作基本技法包括:整料、刨分工艺、剪贴工艺、烫熨工艺、剪穗工艺、描图工艺、粘贴工艺及装裱工艺等制作过程。

3.1 整料

整料即选择芦苇的原材料。制作芦苇画要挑选高度在2~6 m,粗度适中的芦苇,直立、光滑、洁白、干燥的芦苇是优选,加工出来的材料色泽洁白,质地柔韧,易于加工。先将芦苇修剪成段,将芦苇中间的硬结剪去,留下中间均匀的苇秆儿。芦苇最外层包裹着干燥的叶片,修剪时将这些叶片除去,只留下光滑而直立的芦苇茎秆圆筒。

3.2 剖分工艺

将选好的芦苇清洗干净,在清水中浸泡,沸腾5~10分钟取出,目的是将芦苇软化,防止在烫料过程中发生干裂现象。烫料过程就是将芦苇破开,并在高温熨斗作用下压成一张平整的芦苇片。烫料操作可用刮刀、铁制熨斗来完成,也可以用芦苇定型机来加工。芦苇定型机前端安置有刀片,可将芦苇剪开,然后芦苇展开后被送入电热棒压制,苇片经过高温熨烫后,由卷曲的圆筒状变成平展的芦苇片。电热棒温度不能过高,以免破坏了芦苇纤维,出现烫焦等现象。将苇秆烫平后,需要用细砂板或刮刀将苇秆背面的苇瓤打磨刮净,使芦苇片洁白光滑、平整而有韧性。刮下的白色苇瓤是鸟类、动物小绒毛剪穗的好材料。

3.3 剪贴工艺

将颜色相近、色泽相同、材质柔软度无太大差异的芦苇片,一片一片排列粘贴在硫酸纸上,上面压上重物,待乳白胶干后,芦苇片仍然能保持平整。

3.4 熨烫工艺

熨烫工艺是芦苇画制作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画面中颜色深浅明暗的变化,都是通过熨斗和烙铁烫出来的,根据熨斗和烙铁对芦苇熨烫时间的长短,可以烫出深糊、深中糊、中糊和浅糊等不同的颜色。由于是手工操作,不可能把画面中的相同部位熨烫的色彩完全一致,但可以保证色调自然协调,层次分明。

3.5 剪穗工艺

剪穗是芦苇画中最有特色、难度较大的技术环节,如老虎的皮毛、鸟类的羽毛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做成的。操作时,一只手捏住苇片的一端,另一只手持剪刀,用剪刀的刀尖进行修剪,剪刀垂直或略带些角度,将芦苇片修剪成参差不齐的锯齿形,使芦苇有自然蓬松和轻飘的感觉。在芦苇画制作中,动物的绒毛、植物的花蕊、人物的毛发都是用剪穗的手法一剪刀一剪刀剪出来,又一层一层粘上去的。这种制作工艺是芦苇画所特有的。

在修剪芦苇画时,需要割水线的技法。其技术要领就是用剪刀或刻刀将芦苇片切成几毫米宽的细丝。这种手法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泛,如:芦苇画中水面波纹表现,帆船的拉绳等都需要用水线来表现。

3.6 描图工艺

作品制作前先绘图设计好底图。底图可以采用手绘或用电脑绘图,先绘制草图,随时修改,逐步完善,最后成形。画好底图后,就要对画面进行分解。比如画好一只鸟,就把它的头、身体、翅膀、腿、爪、眼睛、鼻子、嘴都分解成一个个零部件,做上编号,然后按照图案和零部件分别进行修剪、粘贴,组合成一只用芦苇做成的小鸟。

3.7 粘贴工艺

粘贴工艺是芦苇画制作中较为复杂的工序,先把胶涂在事先准备的纸上,把剪好的图形直接粘上。先粘贴体积较大的部分,或片状部分,再粘贴较为细小的毛刺部分,比如老虎身上的皮毛和鸟类的羽毛等,芦苇画基础颜色是黄色,所以最适合用黑色丝绒布做衬底。为了使绒布在粘贴图案时保持平整,可将绒布固定在三合板上。取一块比绒布略大的三合板,平铺在桌面上,然后涂抹乳白胶,把绒布伸展开,用手将其压平。掀开绒布的边和角,再抹上少量乳白胶,把绒布粘贴结实。将制作好的零部件分别粘贴在绒布上,一幅芦苇画便做成了。

3.8 装裱工艺

一幅完整的芦苇画,还需要进行装裱,使其更美观,并能提升欣赏价值,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装裱芦苇画的材料有画框、玻璃、挂鼻儿和卡纸。芦苇画画框可选择古朴自然的木制画框,颜色略深,以搭配芦苇画质朴的本色。装裱时,把画框正面朝下放在桌子上,用毛刷将已经擦拭好的玻璃再清扫一遍,去除杂质和尘土。把玻璃平铺在画框的中央,上面铺上卡纸。再用毛刷把制作完成的芦苇画扫干净,画面朝下,三合板朝上与画框安装结实。如:三合板和画框之间还留有缝隙,可用胶带把四边粘上。最后在合适的位置固定芦苇画的挂鼻儿。

3.9 鱼鹰的制作

芦苇画表现最多的是关于水禽、鸟类的题材,有层次的羽毛,加之立体感强的造型,仿佛一只只飞鸟在眼前掠过,栩栩如生,自然传神。现以鱼鹰为例,示范芦苇画鸟类的制作方法。

首先绘制好鱼鹰的底图,然后将其透图到硫酸纸上。鱼鹰身体是表现主体,先沿着图纸的画线,把鱼鹰的身体剪下来,分别制成零部件分解图。鱼鹰的羽毛分翎羽和绒毛,用斜剪法粘贴芦苇,剪出几片羽毛贴在鱼鹰的翅膀底下。粘贴时要层次分明,形态自然清晰。贴好鱼鹰的翎羽后,再粘贴鱼鹰背上细密的绒毛,这些绒毛随着骨骼的生长,有着不同的生长方向。初学制作的人,可以先画出羽毛的走向,或沿着绒毛的边缘贴上一道剪好的芦苇,再填充中间的绒毛。

鱼鹰最漂亮而有特色的是身上厚厚的绒毛,芦苇经过剪穗工艺形成密密的绒羽,一层层粘贴上去,有很强的立体感,使人观之自然逼真。鱼鹰的眼睛、嘴巴和细长的腿都是按照图上鱼鹰的形象仔细修剪,修剪之后再进行上色。鱼鹰的嘴阔而长,烫色时一部分保持原色,另一部分用烙铁烙成黄褐色。鱼鹰的腿细长,腿上的关节用烙铁烙出,具有较强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鱼鹰的头部有一束洁白的冠羽,沿着羽毛的伸展方向,用剪刀细细密密的修剪,并粘贴好。按鱼鹰各部件位置粘贴出鱼鹰的形状,一只鱼鹰赫然站在画面之中,如果一只略显孤独,就给它再填上几个伙伴,几只鱼鹰不必站得很整齐,随意中更见几分悠闲,画面中可以再增加几道水线,这样既装饰了背景,还增添了几分自然和动感,为了使作品更丰富,还可以贴几枝水草或者几片芦苇。

芦苇的历史文化渊源流长,赞美芦苇的诗篇不计其数,但在人们崇尚环保、呼唤绿色、回归自然的今天,人们发现了自然、利用自然又创造自然,芦苇画这门新的艺术形式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装饰艺术的完美融合,也是自然界给人类的最好馈赠。

参考文献

[1] 王学升.葛文科烙画艺术集[Z].2008.

[2] 胡长龙.园林景观手绘表现技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第4篇

关键词:文化;文化整合;两课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一、关于文化整合的界定

文化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于文化的基本看法,认为文化是凝结在历史中的一种生存方式,是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民族或特定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文化决定我们的语言风格、也决定我们怎样言行的方式,我们怎样思考和反思,我们有怎样的痛苦和冲突,有怎样的希望和憧憬。那么文化又具有怎样的功能呢?文化不仅对个体具有行为和价值规范的功能,而且对于社会活动也具有内在机理和图示。文化与个体的关系相互影响,微妙神奇之处就在于虽然文化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但它一旦形成和强大会反过来制约个体的行为,文化影响和制约了我们的生存和价值需要。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梁漱溟曾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认为文化的精神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的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1]从梁漱溟现实对于文化印象的深刻描述中,对于这一概念我们并不陌生,人就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从这个层面上讲,文化是人的类本质,文化是一种人的历史生活实践的凝结。因此,什么是文化整合?文化整合,首先是特定的人群在特定历史的时代大背景下实践生活,是对于其所创造的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在被影响和制约的过程中发挥文化的价值功能,保持和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包括特定群体对于语言认同、风俗习惯认同、社会价值规范的认同、认同、艺术欣赏和享受的认同等等。文化整合应当是形成和塑造“自我”的过程,这个自我完成的过程又同时具有社会性和自觉性。而且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人的活动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在探究文化整合的概念时,我们还应区别自在文化和自觉文化的区别。自在文化是以天然积淀的形式,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和活动图式。其中包括礼俗、习惯、道德戒律、行为准则、经验常识等,甚至是以一种顽固的形式生长在特定人群的血脉中。而自觉文化是指以自觉的知识或思维方式为背景,比如科学探索活动是自觉揭示规律,哲学是自觉对人的生命进行反思,艺术是对于美意识的自觉和对于美的活动的创造,政治制度也会以一种自觉文化因素而存在运行发挥制约和保障。因此,自觉文化以一种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自觉的方式存在或实践着。在自觉文化和自在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比如原始社会的自然主义文化模式、传统农业文明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以及后工业文明的理想主义文化模式。在人类历史时空一路穿梭而来的各种文化模式,都有着诸多不完善以及令人眷恋之处。

二、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下的传统文化资源整合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模式,常以特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价值体系和社会内在机理而制约、影响、规范着个体的人格、个体的活动和社会运行,而且还通过文化模式在较大的历史尺度上的变迁,即在文明形态意义上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换和更替,更加深刻地、从更高的层面上制约、影响和规范着人的活动和社会的运行。因而,在文化模式的变迁中,抓住主导型文化模式这一关键角度,有利于解决文化模式在历经历史变迁中的文化转型和危机时,解释一种文化模式从常规稳定期进入冲突紊乱、怀疑混乱时期(文化危机)的现象和原因,有利于文化模式向剧变期和革命期转变为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文化转型)。

三、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失范与文化冲突的现象及原因

我们对于文化失范的理解不能简单停留在感性现象的描述层面,而应将其界定为特定转型变革时期“原有主导性文化模式的失范”。在主导性文化模式失范时,社会的人们往往怀疑原有文化模式中的文化传统、信仰和文化精神,因为原有的文化模式不再有效制约和规范个体的行为和社会机制运行,同时一些新的文化特质或精神要素开始介入正处于怀疑中的群体,并同原有的模式、观念形成冲突和混乱的境况,可以称之为原有的主导性文化模式陷入了文化危机。比如石河子大学的桑华和卿涛在《关于高校素质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一文中谈到: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和轻视的态度,尤其青年学生“面对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认为传统文化无用,在校期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传统文化学习与否是与未来发展关系不大”,“对西方文化羡慕、崇拜,认为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东西,已经落伍,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时代价值和意义”,或者“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但是对其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2]在当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下,青年学生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倾向,同时在人格修养、伦理道德、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出现令人担忧的情况,都是源于传统文化模式陷入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之中造成的。同时,在时代历史的变迁中,当代青年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实的成因,也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变迁的文化激进主义造成的历史原因。文化激进主义所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传统文化的断层。2)西方社会意识、文化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和商业文化带来了斤斤计较、蝇营狗苟的竞争和理性,也带来个人利益追求的过程中利益最大化的思想观念。3)中国民众目前以“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活的原生态”为主导性的市民文化、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一体的混合模式的局限性导致了当代年轻人变为了眼中只有现实物质和现实娱乐,无理想、无社会责任感的“空心人”。4)中国社会转型下的文化滞差和文化冲突的矛盾影响,文化滞差是指在现代中国转型过程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最滞后的不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而是科教文化的滞后,也就是本土先进的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不够。而文化冲突是指,一方面原有的信仰、文化传统遗失和被瓦解,另一方面原有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人情主义和经验主义又在当下中国卷土重来,用人情对抗和违公平,用经验主义代替理性主义,无契约精神和法治精神等等,使得年轻一代要么妥协适应,要么选择无奈颓废。5)高职院校自身文化整合及文化转型要求缺乏重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等现实原因造成。目前高职院校虽然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既缺乏实践行动,又没有制度上的保障。

四、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如何落实传统文化资源整合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既是保障学生思想合格的核心单元,也是肩负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落实者和行动者。传统文化是指文化精髓的总体表征。而传统文化资源是指文化具体的载体资源。“两课”教学中所要进行整合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其特定的对象,如思想文化资源(传统文化典籍)、地方文化资源、诗词歌赋、传统曲艺、艺术、历史人物、典故等都可以作为本课题吸收整合的文化资源。结合相应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主题进行梳理、整合和构建。1)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加强传统文化启蒙。在“两课”教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事实上首先是一项文化启蒙的工程。因此,要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加强文化启蒙方面的研究和建设。既可以通过建立和共享全国性传统文化资源库来为“两课”教学服务。高职院校通过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融入到特色资源建设和特色教学内容中去。这其中,除了包括与有积淀、有内涵、高水准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合作建立校级优秀精品课程资源,也包括开发服务于教学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视频,并将资源分类入库,方便学生课下学习和追踪必要的文化知识,提高在课堂中进一步领会和体悟传统文化内涵的认同度和积极性。2)除了针对他们面对变革时的困惑和文化精神的冲突进行开导,还应加强青年对于社会“主导性文化模式”选择过程的引导和教育,尤其帮助他们系统进行文化反省和反思、文化批判,文化重建。因而在教学中,应重视案例和情境教学的方法相结合,首先要引导青年学生当前对于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反思,尤其对于当前以“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活的原生态”为主导性的市民文化、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一体的混合文化模式进行反思、反省和批判。同时,以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精华和内涵来重新看待和塑造自身对于社会现实和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帮助学生自身完成文化重建。3)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从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角度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梳理和创新。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例,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背景来确立课程教学资源的文化整合,找准文化整合的立足点。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应当是以一种理性文化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国新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在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理性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取代中国传统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从而确立一种现性主义文化模式。“这种现性文化模式,是一种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发展哲学和文化哲学为主导,以自由、法治、个人的尊严为主要内涵的文化价值,凸显了个人的解放性和主体性的主导性精神文化模式。”[3]但是,两课教学的文化整合,还应将着眼点放到现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培育上,尤其是要加强现代中国人、中国学生在文化软实力上的建设的核心地位。尤其使我们看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和价值内涵,可以起到平衡社会机制的作用,以及抑制现代人由于竞争和现实利益的争夺而导致的人的异化方面起到了重要抵制和化解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注入中国经典文学与文化典籍的阅读和解读,可以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精神感染力和文化规训作用。这些经典既包括深受青年学生喜爱的《封神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包括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以及荀子的《儒校》、《正名》,这些典籍都是“文以明道”的经典规训。通过故事、专题讲座等形式,在教学中将传统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中,比如,忠孝文化、轻利重义的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内圣外王的君子人格文化、积极入世情怀、自省安人、谨慎自律的文化、求真务实的文化、民为邦本、天人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等等。4)注重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不仅需要课堂教学上的“坐而论道”,更在于能不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直观感受。主题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条件地结合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比如通过走访山川古迹、参加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加入传统文化实践方面的志愿者活动、参观艺术博物馆,对于地方民风、民俗、民情、民间艺术等方面进行体验教育和感悟教育,让学生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体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陶冶文化情操,培养人文情怀。这样才能使高职大学生在应用和实践中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研究和服务社会中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个体的人才素质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55-56.

[2]郭大成,庞海芍:《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2015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