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文化发展

时间:2023-03-20 16:13:35

导语:在文化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化发展

第1篇

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难点在于,文化发展不像经济发展那样具有明确的物质形态性,可以物化量化具体化。文化是一个包容量大、涵盖面广、尚无定论的概念,有广义文化、狭义文化之说。我认为,应把文化分为三个层面来界定,一是作为文化事业的文化,如图书馆、博物馆、群众文化馆等,这是需要政府作为公益事业加以扶持的;二是作为文化产业的文化,如演出展览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娱乐业、影视广播业、新闻出版业、文化信息业、创意策划业、体育竞技业、教育培训业等,这是完全可以走向市场,根据公众文化消费需要和引导提升文化审美水平而催生的文化产业;三是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中介性文化,既具有文化事业性质,又具有经营性特征,如文物鉴定、文学期刊、艺术发表、艺术评论等。

在对文化作如上三种划分之后,我认为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实施六大战略。

一、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遵循的原则

1.两个效益原则。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及其意识形态性特质,决定了文化发展不能只讲经济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放弃社会效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必须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可对文化层面、文化行业、文化品种进行分类,实行分级管理,对意识形态性不强的娱乐产业放开,对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产品加以有效管理和引导。

2.可持续发展原则。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在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地方及民族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与经济整合过程中,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序有利有节制地开发文化资源,树立生态文化、生态哲学思想,不能搞“文化”,一哄而起,重文化形式、表层现象而轻文化内涵、轻文化品质、轻文化精神,如果使文化仅仅成为一种点缀和摆设,必将最终损害文化,成为空洞和虚假的伪文化。

3.突出特色原则。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战略的根本命题。什么是中国特色文化?儒学、道学、佛学、多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革命文化等,都属中国文化的范畴,但我以为根本的是在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不能平均用力、四平八稳地发展,而应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包括地域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体育竞技特色等。只有突出特色,才能有所突破,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市场导向原则。文化产业无疑要以市场需求和导向为原则,这里的市场不仅指国内文化市场,也包括世界文化市场。一方面,我们要研究现有文化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更要研究文化消费心理趋势,研究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所带来的新的文化消费走势,研究在文化产品中如何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文化精神,研发新的文化产品,培养、引导、提升文化消费者的审美意识、民族意识、思想道德意识。我强调市场导向是针对文化产业这一块讲的,对文化事业很难以市场导向来要求,这是需要加以区别的。

5.系统开发原则。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甚至渗透融合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文化内涵是异彩纷呈、多样形态的,必须在宏观视野、系统整合中研究文化形态、文化样式、文化符号、文化意味、文化价值,研究文化精神的关联性、互动性、整体性、系统性,绝不能孤立地狭隘地开发某一文化形态,造成文化短视和文化扁平化。各文化产业之间、文化事业之间、文化产业与信息业之间、加工业服务业等众多产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整合联动,才能形成文化强势,而且也只有产业联动、系统开发,才可能在交叉渗透、相互关联中催生新的产业品种、新的产业链,使文化的创造力、知识力、想像力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几个方面

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战略与战术的辩证研究与谋略。我以为,在全球化的广阔现实背景和数千年历史文明的深厚传统观照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目的就是推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整体跃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宏观系统地探寻:

1.优先发展战略。这是相对其他产业来说。我们对文化尤其是文化产业的认识曾比较模糊,一直觉得文化是虚的、软的,经济才是实的、硬的,没有把文化及文化产业纳入市场经济思维视野,文化发展就相对滞后,文化产业近几年才起步,而发达国家却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研发体系。因此,我们在国民经济产业群中应确立优先发展文化产业战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确保文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跃升发展战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虽然逐年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尽快缩短这种差距的根本途径就是加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文化资源在世界各国最为丰富,中国人的智慧力、想像力、创造力与发达国家的人们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为出色,如果我们加快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就能跃升飞腾,超越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一下走在世界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前列,这一点是其他产业包括制造、加工、汽车、冶金、机械、矿业、食品等传统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是追赶发达国家的必然战略选择。

3.优势发展战略。这是“突出特色原则”的战略体现。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相比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中国多民族文化多地域文化的比较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们应列出一张分门别类的比较清单,作出理性的判断。只有通过反复比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不同、自己的优势所在,才能把功夫和精力用在优势上。共性的、一般的、平庸的文化缓行发展,个性的、特殊的、优长的文化大力推进。同时,应考虑文化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尤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中,文化的优劣势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发展过程中是可以转化的,一时的优势可能会变成将来的劣势,暂时的劣势也可能变成明天的优势。如何因势利导,是文化发展战略的哲学命题和实践课题。

4.精品带动战略。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代表着文化发展、文化追求、文化价值的最高水准。因此,要通过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带动国家整个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文化发展要形成金字塔式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精品、知识体系、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大众文化、时尚文化、网络文化等要分层次地针对不同受众,沿着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发展路径,推进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

第2篇

出版、教育与文化发展

出版和教育是一对“孪生子”。出版从诞生那一天起,无论是古代出版还是现代出版,就与学校和教育密不可分,至今如此。对于文化而言,教育是手段和过程,文化则是教育的结果。

1 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宗旨是培养人性

这一点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可以找到其根据和根源。苏美尔人留下的楔形文字原始文献表明,其学校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性。这一教育思想被后世所继承。

2 人性的本质特征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本质性的东西,也是人类一个群体和一个个人区别于其他群体和个人的最本质的东西。人类的根本符号是文化。文化构成了识别个人、识别民族的符号标志。人没有了,精神可以永存;文化没有了,民族不复存在。文化是个人和群体的最本质的特征。

3 文化的核心是世界观和价值观

“文”字应该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它是以人为核心的,是人所特有的{其二,它所表达的是向善、向美的东西。“化”字可以理解为两个人对面而立相互比照,互相以对方为镜子,来学习和吸收对方好的东西。所以“文”和“化”加在一起,就是用美好的东西来感化人和教化人。西方的“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友善、和谐共处的关系。无论汉字中“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英文中“文化”(culture)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两者都高度地上升为一种抽象的价值观。

文化发展出版当先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首先是出版的大发展大繁荣,出版业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必然起到先锋作用,这是由出版业的特性和规律决定的。

1 出版把握着文化产业内容的源头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内容构成了文化产业一切产品形式的核心价值。图书出版几乎是所有文化产品形式中最初始化的形态。

2 出版:另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中国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读万卷书的同时,去行万里路,即通过参与社会和生产活动获得教益,才能产生自己的思想,产生自己的力量。所以说,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并行的。

发展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树立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书的内容是为其所传播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服务的,其所传播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是核心。这不仅是出版产业的规律,还成为整个文化产业的规律。出版导向要符合出版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离不开出版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出版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3 “走出去”的真正内涵在于让思想“走出去”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让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在世界上产生重要影响,让中国的学术在世界上赢得应有的尊严和享有应有的一席之地。

内容价值最大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内容在出版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内容就是市场

强调内容为王,就是强调市场为王。内容是出版和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我们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内容的思想性最终体现为价值观,所以内容是为价值观服务的,或者说是价值观的载体。

2 内容创新是延续生命的法宝

内容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时代精神,哪怕是“历史资料”也不要忘记其现实或时代价值。如果说内容是我们的生命线,内容创新就是延续生命的法宝。

3 把出版产业打造成真正的内容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

第3篇

马克思所说:“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无疑,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劳动群众的文化首创精神以及原生态的生活实践,是文化产品诞生的沃土,经久不衰、富有民族特色和乡土地域特色的文化作品,往往最具中国特色,最有艺术魅力。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奉行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则,因为,“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3]。努力唤醒民众的创造潜能,使农民积极主动、发自内心地参与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强化农村文化主体的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水平,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和生产能力,培育现代农民,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这意味着,农民群众既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对象,只有当这两个方面互为表里、互相支撑并自觉融洽时,才能真正成就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说,如何使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获得主体地位呢?首先,农村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农民素质提升,谋划农村“大文化”建设的格局,从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卫生、体育等多个方面提升农民的思想观念,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新式农民。着力培养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农民文化队伍,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打造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农村文化建设还须体现在农民的利益主张之中,以利益共享促进价值共识,与农民勤劳致富、增长本领、提升素质结合起来。主动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综合性文化需求,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让农村群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创造更多财富,增加幸福指数,提升生活质量。其次,在制度上确保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要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4]理顺政策引导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选拔的农民文化骨干,要制定出切实可行、具体有效的培养计划,加强业务和技能培训,采用送出去系统学习,将专家学者及专业文化工作者请进来进行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知识,增进艺术技能。农村文化必须深深扎根于农民群众之中,唤醒广大民众身上的创造潜能,将他们组织起来,使他们行动起来,这是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条件。

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根脉

由世代农民创造、传承的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是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农民身上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虽然因历史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农村文化在自身内容和呈现形式上都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凝结在农村文化之中的深层内核和文化根基却源远流长。传统乡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体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是一个地区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品牌,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某种程度上,若失去了乡土文化就等于断了农村的“根”,也会断掉一个民族的“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文明产生的原始基础主要是农村,是人类所依附的土地。但在当今,铺天盖地的快餐式外来文化、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掩盖了传统厚重的乡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置身于这样的境况之中: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生存能力也越来越脆弱,传承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直接危及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根脉。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依附于土地、生长于农村的丰富乡土文化资源日渐失去自身的生存根基,致使农村文化建设无所依从,出现了许多“盲点”。要拯救和保护传统乡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文化资源积淀而成的乡土文化,不管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还是手工技艺,都是当地劳动群众在长期实践中过滤出来的,其中承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包含着历代劳动群众的生存策略和生存智慧,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理解、对自身理解的经验积累。我们应该像拯救濒临消失的物种一样来拯救已经处濒危状态的乡土文化。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视野,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对重要项目、重要作品、重要技艺,建立科学有效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系统发掘和整理乡土文化。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将现存的各种乡土文化,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实物、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对民间艺人、传统工艺的传承人,要做为“活文物”进行发展性保护,通过培养乡土文化传人、培育民间习俗来刺激乡土文化的内生,回归乡土文化的本体。要发展和创新传统乡土文化。早在1957年就号召,要“移风易俗,改造国家”[5](P606)。传统乡土文化做为一种农耕文明的自然生长,在承载着历史和传统、包含着现代文明基因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比如传统礼俗中的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而那些繁缛琐碎的细节、形式则早已不适宜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行为规范,是应该摈弃的。所以对历经岁月磨砺而留存下来的传统礼俗、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应进行辩证的否定,进行合理的扬弃,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剔除糟粕,存留精华,为其注入能够相互融合的现代元素,使传统乡土文化不断添加新的生命活力,走上健康传承发展、不断发扬光大的轨道。要努力实现先进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结合。传统乡土文化要保持自身的生命活力,必须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明确知道自身之优劣长短,不断剔除旧有的痼疾,以开放包容的气度,主动接纳现代文明的引领和养分,追随时代进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将先进文化植入乡土文化的沃土,使传统文化不断实现向现代化的转换,使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具有深厚的精神基础。这里的关键是找到先进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有效结合的链接点,让先进文化的因子像泉水渗入大地一样,浸润农民的日常生活,让先进的价值理念成为乡土文化的内核,并走进农民的内心世界。这尤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到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引领、推动和发展之中,使其与乡风民俗相对接,与当地文化特色、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相对接,为广大农民接受核心价值理念找到历史依托、奠定实践基础。同时,要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方式,建立一套农民能理解、乐接受的“核心价值观”话语系统,力求与农民的心态、判断和兴趣相接近,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增强老百姓的认同感。充分利用乡土文化人才,让农民在农村文化大舞台上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响主旋律。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途径,挖掘蕴藏在农村的特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内生增长。

盘活民间文化组织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确保农民对乡土文化传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乡村社会的各类民间文化组织,为乡土文化的展示、存活和发展提供了一个个功能独特、内容完备的场所和平台,是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重要阵地和中坚力量。因为传统乡土文化,一般是渗透到农民的心理,转化为农民的思维方式、行为特性以及风俗习惯来彰显其存在和力量,通过民间艺人口传心授而得以流传。所以,发展和保护民间文化组织,能为传承乡土文化营造适宜生存的环境和场所,使其保持活性状态,发挥出自身的社会功能。民间文化组织是维护地域特色文化的生力军,它们或者以艺术形式、或者以手工技艺传承历史文脉,使农民群众在此找到家园的归属感,为培育农村文化人才搭建起有效平台。但是据相关数据显示,多数民间文化组织的生存状况却令人不乐观,诸如组织松散、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经费短缺、缺少支持等等制约因素,使民间文化组织常常举步维艰。堪称湖北文化品牌的黄石爱乐合唱团,同样处于尴尬的夹缝中。该团团长在2012年“两会”期间,曾经对记者这样倾诉自己的苦衷:“我们作为一个民间文化团体,能做到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所名气,这中间历经的艰辛是外人想象不到的,就希望这次两会能让政府更多地关注一下我们民间文化团体的生存环境”[6]。要盘活民间文化组织,加强组织管理是当务之急。政府及文化宣传主管部门要起到操盘手的作用。其一,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规范引导职能,对民间文化团体的发展做出整体规划。将所有依法注册登记的民间文化艺术社团纳入常态化管理范畴,根据不同团体的各自特色进行分类引导,及时协调、研究解决民间文化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组织联合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推动民间文化产品不断实现向文化精品的迈进。其二,政策支持,在积极扶持的同时,加强规范和监管。加大对民间文化社团的经费投入,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监控评估体系,使民间文化社团真正成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社会自律性组织。其三,建立起政府对民间文化社团的综合协调机制,在民间社团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使双方携手联营,促成区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赢发展。政府还可成立文化发展基金,重点扶持优秀文化社团不断壮大,鼓励各类文化艺术爱好者依法成立相关专业协会,开拓凝聚文化艺术人才的阵地,使各类民间文化组织、各种民间艺术人才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

第4篇

作者:陈曼平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罗文大道 28 号广西地方志办公室

地方志的文化资源蕴藏量丰富,“本身就是文化强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文化强市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在已经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黑龙江、广东、浙江等省,都相继把整理、研究、利用方志资源和修纂新一轮地方志,列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工程之一。因为地方志毕竟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社会性很强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②。南京市六合区地方志办公室提出“培育和提升方志文化力”,阐述培育和提升方志文化力的重要意义、路径选择和具体实践。认为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方志文化力的培育和提升,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文化力成为第一竞争力的形势下,优秀的方志文化产品已成为地区重要的文化名片。方志文化力的培育和提升对于加强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方志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文化事业,也应当把培育和提升方志文化力放在优先的位置加以重视和推进③。陈益民认为,随着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地方志书在欧美被称为价值连城的文化资源,成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和展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地方志机构必须积极推动方志文化传播,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与各种传播对象进行沟通,邀请各方代表对地方志的编纂、经营、管理项目进行研讨、咨询,让他们全面了解、准确理解、充分认可地方志的价值,赢得他们对地方志在发展战略、项目策划、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鼎力支持,培养公众的方志文化意识,提升方志文化的传播能力,不断扩大地方志的影响力,发挥地方志在提升软实力方面的作用④。上述观点的核心是方志界探讨“我有何用”,表明方志的文化自信。从创新思路谈方志文化的开发利用大多数文章都从创新思路谈到方志文化的开发利用问题。有的从宏观层面提出:利用方志资源拓宽区域文化领域,利用方志资源培育区域文化个性,利用方志资源推动区域文化创新,利用方志资源促进对外文化交流。要以方志文化的概念来引领地方志工作,将修志读志用志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方志文化生产力,在开发方志资源、服务发展上闯出更宽的路子⑤。有的从具体操作方面,阐述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志书的服务作用。例如:一要培养读志用志群体。运用多项措施,使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和认识志书的社会历史价值,形成一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读志队伍。这方面,有人从传播学方向提出要加强方志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从方志文化的传播渠道看,个人、小众、大众三种传播渠道的并存、革新与发展,对方志文化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方志文化传播对象范围逐步扩大。但以占人口的百分比计算,地方志的公众知晓度仍然偏低,公众参与的程度和范围远不及政治、经济和娱乐类传播。但随着公众文化程度、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公众对地方历史的求知欲与对方志文化的兴趣日趋浓厚,还有不少家族为编修族谱自觉接受和利用地方志资源。尤其是地方志传播机构通过对志书的二次加工,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将地方志“说与东西南北人”,逐步引起普通市民的关注①。地方志机构要“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扩大志鉴的发行渠道;通过向公众图书馆、学校、社区大范围赠阅的形式加大方志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扩大方志资源的辐射面和影响力”②。二要拓展方志文化产品,为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各类资料。方志文化传播内涵第一个层次是地方志书和综合年鉴,它是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主要成果,构成了方志文化的核心体系。第二个层次是对地方志书和综合年鉴进行深化加工整理产生的附加信息资源,是方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方志文化通过传媒影响大众的主要内容③。地方志可以开发利用“为当地的影视剧等文艺创作提供大量健康、有益的题材和素材,又可为编修地方党史、国史提供可靠、权威的一手资料,还能以创办地情信息中心、地情文献中心、地域研究咨询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直接投身地域文化的建设洪流,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④。有人提出把地方志开发成为是一种文化产业。认为“我们必须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认识文化产业。志书具有极其丰富的资料资源,在这些资料中又包含了广博的信息资源。我们应该综合分析研究其特点,挖掘其产业性,使之产业化,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地方志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也具有市场定向。地方志虽属公益性事业,但也要创新机制,积极更新观念,跳出地方志看地方志,重新审视地方志的地位、作用和价值,面向经济与社会的需要,面向人民群众的需要,深入挖掘、利用地方志的产业属性,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研究发展地方志文化产业,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是我们方志界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⑤也有持不同观点,认为方志文化应属事业,而不是产业。上述观点的核心是方志界探索“我还要做什么、我还能做什么”,表现出方志的文化自强。

笔者基本赞同上述文章的积极观点,并就方志文化发展谈几点个人看法:以修志编鉴为主业,又好又快多出方志文化产品2000多年连绵不断的修志传统,积累了8000多种10万余卷的地方志书,奠定了地方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主脉的地位,证明方志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近20多年来全国规划的首轮新编三级志书6300多部(卷),已取得出版新编三级志书5700多部(卷)的成果,确立了地方志“基础性文化事业”的地位,显示了方志文化在新形势下的无穷魅力。进入第二轮修志后,地方志机构实现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但本质上还是搞事业,我们仍应该以修志为主业,把修志作为地方志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行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归入地方志事业,地方志文化主打产品是三级地方志书以及地方综合年鉴。以修志编鉴为方志文化的主业,又好又快地编纂出版志书和年鉴,不断创新和扩展方志文化的话语权,是地方志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切入点,融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潮流的契合点,是地方志事业的生存之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方志文化发展繁荣的关键和重要标志。第二轮新方志编修工作任务很艰巨。以广西为例,目前已完成编纂出版的志书约占第二轮编纂计划的10%,大部分处于搜集资料、编写志稿阶段,有一些尚未启动。同时,三级地方志机构大都开展了编纂地方综合年鉴的业务,当务之急应以修志编鉴为地方志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修志编鉴,力争又好又快地完成第二轮三级志书及地方综合年鉴、专业年鉴的编纂任务。在保证完成三级志书和年鉴的基础上,适时编纂简志、专志、影像志等其他种类的志书,以及推出多种多样高质量的地情编纂成果(包括地情书、地方文献、专题研究报告、宣传品等志鉴资料衍生类产品,数字化、网络化的地情资料等),也是发展方志文化的积极举措。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近年来编纂出版了《广西名优品牌志》《广西重点镇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志》《广西开发区志》《广西古建筑志》等志书,目前正组织或筹划编纂《广西高等院校志》《广西示范性高中志》《广西海外华侨志》,各市县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出版了《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史》《柳州历史地图集》《河池市乡镇概况》等一大批地情书等,广西地情网的图片广西等栏目,就是拓展方志文化产品的积极实践。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方位推进方志文化建设改革创新修志工作机制。在修志组织推进工作形式方面,可以实行官修体制下多样化的修志实现形式,以政府部门和地方志机构编修为主,辅以其他形式的修志机制。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志与社会各行各业关联度较高的优势,加强方志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吸纳社会名流、各界专家、各类人才参与修志或为修志服务。可以在人文社会类志书尤其是记载自然、资源、语言、民生、民营、民间、民风、民俗及社科、学术类等专志方面,实行社会专家参与或承担修志,实行主编社会聘任制。志书编纂可以引进市场机制,如采用课题研究合作方式、项目招标方式实施某些志书的编修。首轮新编《广西通志》自然地理志、岩溶志、民俗志、汉语方言志等专志采用社会专家承编方式,已做了成功的探索。第二轮修志启动以来,广西地方志办公室从社会聘请专家承担旧志整理业务,相继整理出版雍正《广西通志》、万历《广西通志》等旧志;请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参与编纂《广西之最(精编版)》等地情书,近期启动的《广西通志•图志》《广西高等院校志》也延揽社会人才参与编纂。又如,2011年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由社会各界专家、学科代表组成的广西地方志学术委员会,利用社会人才参与编纂志书、评审志稿,为地方志书质量把关。诸如此类开发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向社会借力、借脑助推修志的创新实践,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多出成果的有效措施,对方志文化的发展大有促进。需要把握的是,在实行借助社会智力支持、延揽招聘社会人才承担生产方志文化产品时,地方志机构要始终明确自己的地位与责任,仍需履行策划、谋略、总编、指导、质量把关等一系列行为主体的职责。改革创新修志手段与模式。例如编纂影视志,不但为后世提供具体、形象、直观的地情资料,展示地方志的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而且“可以通过媒体和网络等多种平台,扩大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真正实现地情资源社会共享,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读志用志,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①。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新文在《广西古建筑志》首发式上的讲话中提出要以《广西古建筑志》发行为契机,拍摄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志》《西江志》《广西民族志》等影像志,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的一脉相承,让社会公众充分享受地方志的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①。改革创新发展模式,统筹兼顾发展方志事业与方志文化产业。笔者认为,地方志虽属公益性事业,主要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广泛的社会效益,但也不可否认其作为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硬实力的潜能。地方志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也具有某些市场定向。地方志记载的极其丰富、广博的资料信息资源,其中不乏可开发性和人文社会与经济市场的共享性,总有具备文化建设等产业性开发利用价值之处,博大精深的方志文化在某些项目、某些方面可以发展为文化产业,可以为社会、为地方志事业本身带来经济效益。至少可以依托方志文化内涵,挖掘志书资料的可利用性,将方志事业与文化产业相链接,把方志文化纳入社会大文化产业链,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如广西地方志办公室与广西地情影像资料中心合作拍摄《广西古建筑志》专题片及出版纸质版志书就是范例。方志界在坚守地方志公益性文化事业阵地的基础上,应勇于举起方志文化的大旗,跟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潮流,积极挖掘发展方志文化产业的潜能,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与延展空间。例如,地方志机构要主动与文化产业实体建立和保持密切的合作协作关系,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实体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争取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力军的战略合作伙伴。适时开发合作项目,营造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依托方志文化资源的社会环境。可以与新闻、影视媒体等单位合办课题项目,开发一系列地方历史文化宣传产品;通过报刊、电视台、影视等媒体,将志书文本资料转化成生动的、形象的爱国家、爱家乡的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制品;地方志机构应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实体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制作经营方志文化产品;可以采用市场化的办法和措施进行运作,搞好出版发行,把志鉴推向市场,力争在方志、年鉴市场化经营上取得新突破,加大方志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扩大方志资源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有条件的甚至可以成立二级机构,创办方志文化发展中心、志鉴编修服务中心、地情信息中心、地情文献中心、地域研究咨询中心之类的文化实体,可办成产业,也可办成事业,或兼顾产业事业。将方志馆建成综合性文化设施、方志特色文化专门场所,集志鉴编纂服务、方志文化实体和方志类图书的典藏与展示、发行与拍卖,地方文化展演(播),方志文化协作与交流,方志文化讲座、策划、服务及消费为一体。把方志事业链接、延伸到文化产业,既实现地方志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终极目标,又利于规避被边缘化的窘境。改革创新方志管理工作,建设适应地方志多元化工作格局的人才队伍。要不断改善地方志队伍结构,建立和完善地方志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造就复合型人才。不但需要编纂专业技术人员,还要有宣传、营销人员等各类人员;不但需要修志专家,也需要社会活动家。大力倡导、激励培养,力求地方志工作者既要精通编纂业务,提高编审水平;也要熟知行政管理,提高组织指导效能;钻研方志理论,提高学术研究素养;加强地情研究,努力成为专项“地情通”。

以开放促发展,加强方志界对外联系和对外文化交流增强公共服务职能,营造方志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地方志机构要创建服务型机构,地方志工作者要树立服务意识。一是服务大局。加强与现实经济社会的沟通,及时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难题提供地情信息服务。二是服务修志。加强对基层修志单位的业务指导,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志书编纂中遇到的问题,以加快修志进度和提高编纂质量。在这方面,广西地方志办公室通志指导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全处人员分成3个小组,分别包干负责若干专志的上门指导服务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到各厅局修志单位服务指导,与修志单位建立良好的工作往来关系,也在各修志单位中树立了求真务实、勤奋敬业的良好形象,加强了地方志办公室与政府各机关单位的联系,逐步增强地方志办公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服务促发展,可以说是方志文化发展改革的途径之一。以方志馆、方志网站建设为依托,架起方志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第一,加强方志馆建设。把方志馆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抓紧抓好,方志馆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都要有新突破,加大志书收藏的力度,丰富馆藏积累,夯实查阅利用基础,努力把方志馆建成地情史料的收藏中心、地情文献的研究中心和面向社会的咨询中心,充分发挥方志馆的功能作用。方志馆不但要成为方志文化成果积累与收藏的仓库,更要成为方志界与社会各界联系、官方与民间沟通的重要媒介,方志文化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方志传承、地情知识普及传播的重要渠道,方志文化联结社会大众文化重要纽带,方志文化载体转化以实现志书教化手段物质化、互动化的重要场所,地情教育的重要基地,成为方志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如何发挥方志馆在方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建议专题讨论研究。第二,加强方志网站建设。通过网络沟通方志与外界的联系,打造方志机构权威地情网站品牌,使之成为方志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以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让志书资料与地情信息资料融入信息时代的传播洪流,达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加强方志对外文化交流。第一,加强方志馆藏的对外文化协作与交流。一方面,进一步推动方志文化走向世界,扩大方志文化的国际影响。针对国外对中国地方志的收藏传统与现实利用的需求,加大力度开展方志文化产品对外宣传、推广、营销、赠与、交换,使志书等方志文化产品成为国外了解中国国情、地情主流信息的主渠道,稳定方志文化的权威话语权地位。另一方面,使流散海外的志书回归本土,充实和丰富国内的方志文化积累。如在我国现存8000余种历代方志中,仅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就达数千种。不少地方历代修纂的志书,几乎都可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里找到线装书,有的孤本则仅见于此。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中国地方志书3500多种、3.5万卷。我们应力争多一些机会,参加官方文化协作与学术交流、民间文化互动以及文化展览、图书发行等活动,以交换、赎购、复印、影印、重印等多种方式,想方设法向境外搜集并找回国内缺失的或孤本方志,填补国内或本地旧志典藏的空白。第二,加强方志编纂方面的对外文化协作与交流。第三,加强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对外文化协作与交流。第四,加强方志文化研究方面的对外文化协作与交流。

第5篇

摘 要:寒山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直到八十年代以来才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注意,2008年“寒山子暨和合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使寒山文化研究达到。寒山诗旨博大,其诗内涵丰富,兼容儒释道三家于一体。寒山诗中寒山既是一个禅习者,又是个修道士,还是一个儒生。多元的形象在传说中不断得到丰富,其中“和合”二仙的故事流传最广也最为久远,这既有民间力量的推动,也有封建统治者的宣扬。但是,多元性正是文化的魅力所在,为缓和社会矛盾,统治者着重宣传寒山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一方面使寒山第一次走进正统的视野,促进了寒山文化的发展,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寒山文化原本所具有的多元性流失。

关键词:寒山、文化、和合、反思

长期以来,寒山并未引起国内研究者的注意,自唐以下的文论者,即使涉及到诗僧的论述,都没有对寒山有所言述。民国,因为对白话文的宣传,将寒山列为中国三大白话诗人之一,随后关注者又寥寥无几。但在日本和美国,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日本,诗僧地位很高,寒山备受推崇,是和李白杜甫齐名的唐朝诗人。在美国,寒山诗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为众多的读者所接受,他赢得了比李白、杜甫还要高的声誉。八十年代之后,寒山开始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注意,一些论文和专著开始出现。2008年,在宗教圣地天台山,“寒山子暨和合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5月11至13日在浙江天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百余人与会,使寒山研究达到了。

“国内外研究者关于寒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寒山诗的流传、结集及版本方面的研究。二是寒山其人的研究,包括其生卒年代、家世背景、生活经历等。三是寒山诗的思想和风格研究,包括寒山诗的思想内涵,与儒释道三个文化传统的关系及其独特的诗风。四是寒山的传播与影响研究。”[1]我们可以看出,当代针对寒山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寒山其人其诗以及他的传说,将寒山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才刚刚起步。因此,研究寒山文化的形成就显得很有必要。寒山文化的核心是和合思想,因此本文也将重点围绕着寒山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合思想的形成进行研究。寒山是寒山文化的主体部分,拾得以及他们的继承者只是发挥了一个附属的作用,因此,本文将重点以寒山为对象,略带陈述拾得,来阐述寒山文化的形成。

一、寒山诗中寒山的形象

寒山诗是寒山文化的基础,寒山诗开始流传也是寒山文化形成的起点,因此,我们首先从寒山诗中探讨寒山的形象与价值理念,以及分析他对寒山文化的形成的影响。寒山其人其事我们已经无法探讨,但寒山诗确实真实存在的文化形态。也许我们可以大胆的借用荣格的名言“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篡改成“不是寒山创造了寒山诗,而是寒山诗创造了寒山”。在某种意义上,寒山诗是寒山不倦的思索,永远的言说。

项楚先生曾认为:“寒山诗是佛教思想在中国诗歌领域中结出的最重要的果实”[2]寒山流传下来的诗有三百多首,很大一部分和佛教有关,可见作者定是熟谙佛教事典与理论,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六祖慧能弘扬南禅宗,深刻影响了寒山诗中的禅宗理念。“一念了自心,开佛之之见”、“天真元具足,修正转差回”、“子细寻本人,布裹真珠尔”等诗表现了浓郁的南禅宗思想。寒山在佛教系统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在杜光庭《仙传拾遗》中,寒山是灯录中的高僧、神僧形象,并被神化为文殊菩萨化身,此后刊刻的《全唐诗》也就把寒山放在唐诗释家类之首位置,使寒山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僧”。

寒山诗中的内容是丰富的,不仅有化俗宣传与禅法修习的内容,也有反映修仙学道思想的诗作。有直接述说老庄的“庄子说送终,天地为棺樽”,也有讲修道的“仙书一两卷,树下喃喃语”、“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等诗句,这些都显示出寒山具有一定的道家理念。杜光庭在《仙传拾遗》中曾描绘出“寒山子”的形象,而“寒山子”这个名字则非常像一个修道者的名字,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辩证》中也认为寒山实际上是一个黄老神仙之学者。从寒山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寒山修道的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的,既有执仙书在树下喃喃语的享受,也有对道家思想的怀疑,“采药空求仙,根苗乱挑掘”,“神仙不可得,烦恼计无穷”,“欲知仙丹术,身内元神是。莫学黄巾公,握愚自守拟”,这些诗都对黄老中的通过炼丹获得长生的说法进行了批判,强调内在的修炼才能真正解决生死大事。

寒山诗中不仅具有修禅、修道的内容,还有不少体现儒家思想的诗作。寒山的生平我们可以从寒山诗中得到了解。“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个是何措大,时来省南院。年可三十余,曾经四五选”“雍容美少年,博览诸经史。尽号曰先生,皆称为学士”,这些诗都反映作诗者为求取功名而苦读诗书的儒生经历,寒山诗中所体现较高文化修养也与这段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寒山诗中既有民本理政思想,也有劝世理念,很多时候主张以和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欲验飞凫集,须旌白兔游。灵瓜梦里受,神橘座中收。

有过一般儒生的经历,内心必然浸透着一定的儒家理念,然而科举失败,世态炎凉表明作者有着失意的人生阅历,其诗中复杂的宗教思想和观念的矛盾也是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情绪中酝酿出来。寒山是一个修禅者,也是一个修道者,还是一个失意儒生,儒释道理念的融合也反映出唐代从统治阶层到知识分子对宗教也是表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理念,因此我们也就更好理解寒山诗作者的真实形象。

二、寒山和合形象

《周礼》疏:“使媒求妇,和合二姓”,和合二字原本就是团结友好二字。从现有资料考辨,中国民间从宋代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对和合神的信仰。但是,那时的和合神并不是今天所说的寒山拾得,而是唐代著名僧人万回。关于万回,民间流传很多关于他的奇异故事,最出名的当属段成式《酉阳杂徂》所载:“僧万回二十余年,貌痴不语。其兄戍辽阳,久绝音问,或传其死,其家为作斋。万回忽卷饼茹,大言曰:兄在,我将馈之。出门如飞,马驰不及。及暮而还,得其兄书,缄封犹湿,计往返一日万里,因号焉。”自宋而来和合神信仰的转变,清翟灏《通俗编》所言:“今和合以二神并祀,而万回仅一人,不可以当之”,而寒山、拾得两个人刚好一个人充当和神,一个充当合神,久而久之就被称为和合二神。但是,寒山与拾得两个人与和合神的联系与经历远非这么简单,我们暂且根据陈寅恪故事推演公例:“有二故事,其内容本绝无关涉,以偶然之机会,混合为一。其事实成分,因之而复杂。”[3]现在已经很难准确的追寻出寒山、拾得与和合二神的姻缘联系,以“偶然之机会,混合为一”这个理由或许也可以稍作解释一番。

寒山“和合”二仙最重要的影像传达就是造像。早期浙江天台国清寺就有寒山与拾得的造像,唐五代时期的贯休据说也曾为寒山、拾得画像。寒山、拾得画像变化较大,早期的造像,与诗中自序诗描差别不大,其后,画像中两人更多的是以神僧面目出现。民中期以后,经济活跃,其造像又呈现出典型的民俗化倾向。

两人最早的造像是在宋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梁楷、马远、刘松年的作品,禅师法常也曾绘有《寒山拾得丰干图》国清三大高僧在法常的笔下流露出明显的佛禅风骨,正所谓“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元代最具有代表价值的寒山拾得图是因陀罗所绘,画中描绘两人席地而坐,谈笑风生,逍遥自在,现已被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的时候,寒山、拾得的形象已经逐渐世俗化了,商喜《四仙拱寿图》反映了中华文化儒释道三派的融合,这幅图主要要表现的主题是祝寿,寒山在图中踏着蕉叶,拾得踏着扫帚,寒山手里拿着长卷,禄在卷中,反映出对于主人禄的祝福,这里就有这明显的喜庆祥和的韵味。

“和合”二仙的形象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到清朝时已是家喻户晓。雍正时期,封建社会发展到晚期,盛世之下潜伏着很多社会矛盾,统治者以文字狱、设军机处等方式来加强自身的统治。同时,为缓和社会矛盾,也为顺应民间信仰,雍正十一年,顺势封寒山为“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封拾得为“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至此,“和合”二圣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三、寒山文化发展反思

寒山文化从外至内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最外在的物象文化,寒山、拾得高僧及其后继者留下的诗言和图像文化,庙宇文化,碑刻文化,等等,构成了寒山寺的文化基座与骨架;其二,寒山、拾得及其后继者的行为传说文化,长期避居于天台寒山,离群索居,鄙弃名利,清苦自持,忍让和合,与世无争,构成了高僧的充满禅意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其三,寒山、拾得所主张的价值观。寒山文化中寒山、拾得诗歌是寒山文化的基础,寒山、拾得价值观是寒山文化的核心和主宰,如果说,前两个层面是文化符号的能指,那么价值观才是其文化所指。价值观一以贯之地穿透着整个寒山文化,而构成其生命体系的灵魂。

寒山的经历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其历史命运一波三折,大起大落。无论是寒山其人还是其诗,在当时的社会上都是一个“畸形”,为主流文化阶层所排斥而边缘化。这固然是寒山独特经历的重要原因,但寒山诗毕竟有着相当高的学养以及高深的内涵,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不可不说与统治者的功利选择有关系。寒山大部分诗倡导出世无为,与儒家主流积极入世的思想格格不入,更因其诗没有什么合辙押韵,不和典雅而长期排斥在《全唐诗》之外。进入清朝,因为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统治者才开始在文化阶层正式承认寒山的价值,《全唐诗》也正式收录寒山与拾得诗,并将寒山列为诗僧之首。

即使进入近代,文化阶层人士对寒山也带着强烈的功利性。初期,寒山白话诗吸引了、郑振铎等人的眼光,为推动白话文运动,著《白话文学史》,将寒山、王梵志与王绩并列为唐代早期三大白话诗人,推寒山为中国白话文始祖之一,使中国文化界掀起一股对寒山研究的热潮。但当人士深入研究寒山之后,发现寒山的出世思想与倡导积极入世,改造社会的理念不符,随后又放下了对寒山的研究。寒山文化在中国之后沉寂半个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外寒山研究源源不断的传入国内,寒山才再度引起中国学术界的注意。

寒山文化融合儒释道,其诗内涵丰富,其形象也更加多样。众多的佛教诗说明他首先是一个习禅者,关于道家出世无为之诗也显示其有过一段隐居的经历,关于其生平自述的诗也表明他曾经有一段为求取功名苦读诗书的经历,如此多元化的形象原本可以丰富寒山的文化内涵。但是出于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统治阶级仅仅强调寒山、拾得“和合”这一形象。寒山、拾得在传说中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慢慢淡化,统治者的这一功利选择导致了寒山多元形象的流失。

结语

寒山文化丰富多元,强调以和解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具有很强的自然意识,八十年代以来逐渐为世人所重视。寒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其自然意识也能很好的指导中国的生态文化建设。寒山文化当下的发展不能再重蹈过去的覆辙,必须充分挖掘寒山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世界寒山文化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寒山文化“回家”之际,我们也更有必要加强与其它各地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崔晓敬:寒山――一种文化现象的探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第6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文化的功能急剧膨胀,世界各国对自身的文化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从世情和自己的国情出发,提出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对其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多国文化战略纵览

1. 美国的文化发展战略。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即已开始研究文化发展战略问题,这一研究是和美国考虑如何构建战后世界政本文由收集整理治、经济秩序联系在一起。二战结束后,美国将文化发展摆在和政治、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和美国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冷战期间,则成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和“和平演变”的重要工具。美国不仅有资本输出、贸易输出、技术输出,而且还有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输出,文化是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特殊武器。

2. 欧盟的文化发展战略。1949年欧洲委员会成立后不久,14个成员国在1954年签署了《欧洲文化协议》。该协议的宗旨是强调“欧洲文化认同”,捍卫共同的文化遗产。到2008年年初,已经有49个欧洲国家,即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签署了该协议,强调欧盟不仅是政治经济联盟,首先是文化联盟。

3. 俄罗斯的文化发展战略。1999年12月30 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发表 《千年之交的俄罗斯》,集中阐述了以“俄罗斯思想”为核心的强国梦想。 “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民族有史以来的全部思想和文化的深厚积淀,涵盖影响到俄罗斯人思维方式的哲学、宗教、文明起源、文化习俗的各个方面,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些在今天依然十分明确,这就是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团结。

4. 日本的文化发展战略。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先后经过了“军事立国”、“经济立国”、“文化立国”阶段。在20世纪末,日本正式提出“文化立国”发展战略。日本的“文化立国”战略的基本政策主要是:建设大型的国家文化基地,增强日本文化的对外传播;实施与“文化立国政策”相协调的环境政策、旅游政策和产业政策;适应时代变化,积极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著作权制度;加强日本语的国际地位,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事业的支持体系;扩大保护文化遗产对象,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的机构;发展日语教育的国际网络等。

5. 韩国的文化发展战略。1990年,韩国政府颁布了《文化发展十年规划》,提出“文化要面向全体国民”;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有力地推进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这首先表现在政府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投资急剧增长。文化产业预算由1998年的16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878亿元,占文化事业总预算的比例由3.5%增长到约17.9%。

战后,法国、加拿大的文化保护政策,在国际上日益产生广泛的影响。法国是最早提出“文化例外”主张的国家,认为文化产品有特殊性,不能与其他商品一样流通。在2001年,希拉克针对“文化全球化”,提出文化多样性。强调这种多样性是建立在确信每个民族可以在世界上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每个民族能够以它自身的美丽和真理充实人类的财富。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大国的文化产品,共同占据着加拿大的文化市场;70年代末、80年代初,则变成了美国一家独霸。为此,加拿大政府先后成立了一些机构,加强民族文化的发展,如“多元文化咨询委员会”(1973年)、“文化常务委员会”(1985年)、“多元文化和公民身份部”(1991年)等。

文化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 上述基本事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首先,文化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

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深刻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文化的这种“作用”或“影响”并不是盲目实现的,而是和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基本利益相协调统一;至于究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或“影响”,则直接取决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是和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并重的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发展战略是人们在对以往文化发展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文化发展

的重大问题做出长远的、稳定的、全局性的谋划和设计。”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基于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的思考,更是对未来的前瞻和追求。文化发展战略属于“大战略”范畴,即属于可以运用各种类型的国家资源,以和国家基本政策协调一致的战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1998)提出世界经济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强调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文化的繁荣。

其次、中国文化安全,首先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维护中国的文化主权。

主权是国家固有的权力,即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文化主权是以文化为主体的权力,是随着国家主权所产生的权利,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文化主权的缺失,都将导致民族文化的衰落与民族精神的丧失,产生直接危及国家兴衰存亡的严重后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不仅包括政治的独立和主权的完整,同时也包括文化的独立与文化主权的完整。国家文化主权的具体内容是:保障国家居主流地位的文化形态在国家文化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保持本民族历史及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保护国家文化遗产的安全;保证国家文化产品在国际产品市场中应有的地位等等。由于与文化主权相关的问题常常被经济、政治等问题所遮隐,因而时常为人们所忽略。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面对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极力鼓吹“文化全球化”,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采取切实行动,旗帜鲜明地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7篇

哈佛、牛津、剑桥、清华、北大等大学都是所在城市文化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因此,必须加大支持力度,依托省属高校,将其打造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这所大学必将成为唐山这座城市新理念、新思维的孵化、培育基地和传播源,并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文化力量。这种力量融合于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特征和地理环境,继承和发扬唐山原有别能战斗精神、抗震精神、曹妃甸建设精神等,必将升华为富有特色的新唐山城市精神,推动唐山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一流的大学园区,增添唐山文化景观高水平综合性

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园区,这不仅是大学环境育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城市最美的环境在大学,最漂亮的建筑在大学,最好的博物馆在大学、最好的体育馆在大学,大学真正成为市民引以为豪、心驰神往的神圣殿堂。这无疑将大大增强大学文化的辐射力,便于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和带动。近些年,唐山市的环境建设硕果累累,但对大学园区的建设一直没有大的改观。目前,全部高校普遍存在着面积狭小、生均硬件条件不足,环境恶劣、校区分散等问题。因此,市委、市政府应下定决心,抓紧规划、宁可牺牲掉部分眼前利益,建设新的大学园区。这不仅是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发展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一方面要高标准规划建设,把新的大学园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空间开阔、设施一流、生态环保的园林型、生态型、富含文化、学术、科技因素的大学园区;另一方面,要统筹规划,将一些唐山的历史文化景观,如近代工业博物馆、科学博物馆、文化广场、奥体中心、科普馆等建在大学校园。同时,开发大学自身的文化因素,建设人文景观,使大学校园成为唐山市众多自然景观之外的集学术创新、知识传播、文化熏陶、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底蕴深厚、环境优美的景观胜地,为唐山的城市风貌和文化品位增添异彩。

加大挖掘研究力度,打造众多城市文化品牌

唐山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4万年前,自商周以来,历朝历代在这里留下了众多人文遗迹,流传有众多的名人典故。唐山还是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历史上农耕文化、中原文化、草原文化都对唐山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近现代以来,工业文明、革命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此外、文学、戏剧、饮食、土特产等方面也独具风格,自成体系。通过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文化的重视,挖掘、整理、提炼出了很多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大地震的影响,历史资料和文化遗存遭到了毁灭性破坏,幸存下来的反映唐山城市历史文化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犹显珍贵。为此,应以高校众多的人文、社科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基础,吸收社会各界有志于唐山文化发展、保护的人员,成立官办或民间的各类文化研究和文化推广、文化营销等机构,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搜集整理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对唐山历史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整理、保护、推广;对以唐山中国近代工业文化,冀东革命历史文化、唐山名人系列文化、地震文化、企业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高等教育文化等进行提炼、提升、包装、打造;对未来城市文化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这方面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如德国的汉诺威市成立的城市营销公司,专门推销城市文化;日本的大阪1985年成立的“财团法人大阪21世纪协会”,是一个官方性质的公益法人组织,专门致力于推广和提升大阪、关西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力、城市形象等。

依托高校科技优势,合作互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国家统计局将以下8类列为“文化产业”的范围:(1)新闻服务;(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4)文化艺术服务;(5)网络文化服务;(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7)其他文化服务;(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唐山在文化产业方面总体情况是起步较晚、发展较快、但原创性、高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明显偏弱。特别是目前尚没有一个出版发行单位,没有出版发行权,这严重制约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唐山应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支持力度,与有关高校合作共同申报。虽然此项工作难度很大,但申报成功,将给唐山市未来文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申报工作势在必行。同时,动漫产业在大学里有着良好的人才、知识基础,有的高校已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应加大这方面支持力度,培育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此外,还应引进先进的休闲娱乐设施,丰富人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

强化培养、培训职能,为文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市民是城市的真正主人,既是城市文化的受益者、传承者,也是城市文化的体现者、创造者。市民素质影响并决定着城市素质。大学在城市文化中起着超越、引领、辐射、带动功能,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科技保证。大学生身处城市文化水平最高的场所,教育培养而形成的高尚的精神追求,稳定的道德操守,较高的专业知识,较好的行为规范,使之成为一个城市市民中文化、文明程度最高的群体。据统计,地方院校毕业生有50%以上有留在本地就业的意向,这些高素质的市民必将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水平和文化品位。因此,唐山应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扩大在校生规模;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留在本市,改善市民群体的素质结构。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加强对普通市民的教育、培训,提升全体市民的文化素质。如面向全体市民举办各类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讲座、培训班、展览,笔会,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繁荣。

第8篇

作者:毛德华 单位:浙江省淳安县左口乡综合文化站

据史书记载,左口文化的渊源,可追寻到2800年以前,在我县现有保存的家簿中,有很大一部分家簿里,在描述宗族发源地的章节里,都写到“蔗山”这个地方,据考证,史书中的“蔗山”就是我们现在左口的蔗山“,蔗山”就坐落在该乡桥西村丰坪自然村。这说明,左口是我县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左口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人文文化遗产,我们今天看到的凤翔村口的“巩安桥”,龙源庄村的“洪氏宗祠”,各村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古墓葬。芳桥的进士第、贡员扁额,显后、凤翔、九龙、塘边等村保存的旗杆石,以及六大庙会文化。这些足以证明左口祖辈的智慧和辉煌。是左口人现在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文化财富。可是现在的左口人,已经将古民居疯狂地拆除改建,那些雕梁画栋也被卖之一空,我曾经多次与古民居所有人讲述保护古民居的重要性,他们总因建房地基无处可选,政府规定一户一宅,拆建和另建审批面积不同等因素,以及收购古建材老板的金钱诱惑。把我们的劝阻都将付于东流。古桥上面堆猪粪,古墓面前挖茅坑。让人非解。虽然如此,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左口凤翔村口的“巩安桥”,龙源庄村“洪氏宗祠”,现以得到修缮保护。但是还有大量有价值的文化馈宝有待我们去拯救,这是我们从事第一线文化工作者的职责,我们责无旁贷。但我们更要呼吁,各政府职能部门在规划、设计、拆建审批过程中,切实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批准拆他们是拆不掉的。同时,我将不舍一切努力,建议政府安排资金,建设左口古文化陈列馆,将芳桥的进士第、贡员扁额,显后、凤翔、九龙、塘边等村保存的旗杆石集中展示、保护。

弘扬历史文化,鼓舞后人奋进我是县民间艺术研究会理事,本人认为,在弘扬历史文化工作中,首先,要热心去了解历史文化,要以崇敬之心去敬仰历史文化。我县在宣传和弘扬历史文化的做法上还存在很大缺陷。“文献名邦”不是凭空而来的,是由我们淳安人的祖先,在我国科举时代,得以皇帝赠予的。据我县县志记载,从公元707年至1895年的1189年间,我县考中进士308个,其中三个状元、二个榜眼、一个探花。他们中间有三朝宰相商辂,有太子先生方楘如等等。是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荣得了皇帝赠予“文献名邦”的巨荣。在今天繁华的淳安大地上却找不到一处能真正证明“文献名邦”的足迹和标志。在此,有人肯定会说,我的话说的不对,我们不是有宰相岛、有状元桥、旅游码头有商辂、贺齐等祖辈的塑像吗。是的,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丰碑,可以说这是现代淳安人的羞耻。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可知,如果一个人家把祖宗的画像挂在过道边,能说这家人对祖宗很崇敬吗?如果一个宗族,把祖宗的塑像立在路旁,他还有脸面说对祖宗很敬仰吗?如果家里出了个宰相,即把宰相的塑像放到一个小岛上,能不感到羞耻吗?一个不懂得敬仰历史文化的人,去做创新文化产业,做出的产品,肯定没有生命力。我县为提升城市品位,建了千岛湖广场、秀水广场、滨湖景观带,可谓是让人耳目一新,但在这个华丽的工程里,即很难找到一点展示淳安文化的气息,仅有的一块新安江移民记事碑,又被几棵大树所拢罩。这样一座华而不实的城市,是一个花俏的摆设,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物体,毫无价值。我们要以祖先的辉煌而感到荣耀,我们应该把祖先的辉煌故事展示传承,我们应该建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城市,我们应该建宰相府、建进士大观园。以宰相来命名广场,以状元来命名公园。在城市最显要,最繁华,最广阔的位子,竖立宰相的塑像,立碑林、刻诗文,把赞美淳安的诗文展示出来,把赞美淳安的诗文流传于世。从城市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来展示“文献名邦”的魅力。

总之,农村文化发展中注重弘扬历史文化具有其长期性和复杂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保护历史文化,继承历史渊源,要了解历史,了解当地文化的渊源,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有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在农村文化发展中注重弘扬历史文化,才能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发展。

第9篇

1、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2、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农民自办文化的现状

农民自办文化属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当前**区的农村文化活动基本是在政府及相关部门援助和扶持下开展的,有一定的成绩但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氛围。各乡镇文化站充分利用有限的设施,积极开展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室不定期对农民群众开放,适时举行读书、象棋比赛等活动,另有一部分文艺爱好者也常在文化活动室互相交流。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相对较好的乡镇有曲濑乡等。曲濑乡共有12个行政村,总人口1.7万,有一支舞龙队和一支民间乐队。已有图书阅览室的村1个,文化休闲广场2个,娱乐休闲场所1个,筹建中的篮球场4个。长塘镇有龙灯队20人,狮灯队6人,唢呐队8人。还有禾埠乡、兴桥乡的民间舞龙队活跃在本乡各村,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大部分乡镇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未开展起来,缺乏浓郁的文化氛围、农民自身的素质和审美观亟待提高。部分村委会的农村文化活动室开展活动情况不太乐观,大部分仅有场所,没有书籍和娱乐器材,有些村委会甚至农民活动场所都没有,使得有些农民活动难以开展。这与各乡镇文化站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乡镇文化站基本上是“空壳”,有些乡镇文化站没有办公场所,没有设施等,有些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不务正业”,被分配做其他部门的事情。从调研中了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还是非常渴望的,随着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目前文化活动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文化需求的情况下,农民自办文化活动一定会蓬勃发展。

三、农民自办文化存在的问题

1、乡镇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重视还不够。一些干部对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有偏差,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造成农村文化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也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这种思想观念直接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极大影响了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和发展。

2、农村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场所阵地。**区大部分村缺乏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部分行政村办公地点小,要挤出一部分专门搞文化场所,实属不易。演艺队平时训练主要在简易的晒谷场上,雨雪天则挤在队员的客厅中,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同时,在文化设施上,设备陈旧,同时由于缺少经费投入,日常管理问题较大,存在设备散失或损坏的情况。20*年上级部门在我区设立农家书屋共有21个点,将对缓解农村文化活动场所严重不足起到一定的作用。

3、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开展农民自*办文化的资金主要靠村级经济挤点投入和农民自筹,可谓杯水车薪,仅够维持开展简单的文化活动所需,无法满足扩大规模和更新内容的资金需求。如:西村村委会一农民自办演艺队,表演用的“狮”“龙”“蚌”等道具损坏多年,因村级经济薄弱,无法修复器材,导致几十号人的演艺队在家“休业”。从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安排来看,首先是盖房子、看病、保子女读书及日常的生活开支,基本没有剩余的钱。所以,农民普遍反映:“文化我们很需要,就是没有钱去享受,希望政府在文化服务时,尽量使农民少花钱,最好是不花钱。”

4、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和儿童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而这些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在家看看电视,农民剧团缺少新鲜血液,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不高。

四、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出发,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组织引导,鼓励农民大力开展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

2、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投资渠道。积极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进一步落实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并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体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各种捐资,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