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英语议论文写作论文

时间:2023-03-20 16:13:36

导语:在英语议论文写作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语议论文写作论文

第1篇

文学想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的性,即一种有目标有方向的想象。因为“艺术想象严格来说只是一种在艺术目的引导和控制下的自由想象”。二是形象性,即要利用一定的形象、表象和意象因素进行构造活动。但文学想象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运用和依赖形象,最终还要以创造一种形象或形式,一种意境或情景为归宿。文学想象特别重视典型意象、形象组合,塑造后创造,并以此集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对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有积极辅助作用。因此,在英语文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至关重要。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现力

语言表现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写作实践活动的过程。写作实践是把理论和文学创作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一方面,写作实践的灵活性很大,不论是形式,篇幅,体裁等都具有多样化特点;另一方面,写作是一种体验性学习,语言表现力展示了体验的功效,能够帮助学生有效习得英语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引入创意写作,如诗歌、故事、短剧的创意写作,要求学生使用语言准确、得体,思想表达清晰连贯,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多锻炼,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三、开展创作研讨班

英语文学创作课程的写作研讨教学模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成为一种系统的、持续的、自然而然的智力互惠活动。将创意写作引入英语文学课堂教学,开展创作研讨班,建立一个激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的新机制,能够使学生在练笔过程中获得创造愉悦感和成就感,激发思维活力和创作热情。按照写作的规律,课堂教学可围绕教学计划展开,由项目或活动带动。鼓励学生精读、多思、勤写,尝试用英语写诗歌和小说,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文学想象力和语言表现力。课内外的活动板块(包括专项技巧训练)还包括作品完成之后的润色和修改。为使作品尽善尽美,作品修改技巧和训练还可应用于任何一个写作环节(包括素材搜集、主题提炼、意象培育、情节设置、场景描写、人物刻画、人称转换等)。引入投稿机制,让完成后的作品在公共出版物(如校报)或网站(如校园网站)等处发表,这些活动既是创意活动的延伸,又是写作活动的转换。总之,把写作研讨班教学法引入到英语文学课堂,通过课内的“听”“说”“评”,课外的“读”“写”“改”等活动环节和形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学生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同时还是听者,三者之间的角色不断转换,使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得以融合,整体提升每个写作研讨班成员的英语思维水平。

四、结语

第2篇

关键词:英语写作 文体意识 强化

一、引言

近二十年来,虽然外语教学一直提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相对其它技能的培养来说,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投入仍然相对不足。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英语作文教学的状况更令人担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导向问题,即:人们对作文体裁意识的逐渐淡化,文章体裁的教学逐渐被人们冷漠,近几年,这在高考和大学的英语作文中有所体现。这势必影响到大、中学生的英语作文意识和作文质量。教学实践表明,无论对中学生,还是对大学生加强英语文体意识的教育很有必要。本文提倡强化英语写作文体意识,并从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文体的培养。

二、写作文体的强化

1.文体意识的强化

(1)文章体裁图式的强化。由于其深层的原型理论的原理,图式理论现已被人们广泛运用,用以指导各种语言学习活动。原型被认为是某一类或一组典型的人或物。人们心中的许多心理概念实际上都是原型,即用典型的实例来定义某一个概念。例如:鸟的原型更像体形较小并且能飞的一类鸟,而不是诸如鸵鸟之类的大鸟,更不是在天上的飞机。在如此原型的基础上,人们的心中有了固定的图式,其学习便得到拓展和延伸。就文章体裁来说,掌握了某一种体裁的“原型”,无疑能节省作者在此方面的注意力资源,专注于其文章的实际创作。一般来说,英语作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从应用的角度看,更能分出便条、通知、报告、各种书信等种类繁多的英语应用文体。给学生讲授各种文章体裁的“原型”,使其能通晓相关的话题创作,无疑是英语写作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让学生做到所谓的“成竹在胸”,就是要让其在某一体裁的原型图式的驱动下,迅速表征出其恰当的心理构思。所以,对各类体裁进行讲授,强化体裁意识,是获取体裁知识,建立体裁图式的最直接手段。

(2)通过阅读强化体裁意识。阅读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对各种文章体裁的认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第一,教师要做到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强制性培养。通过如此强化,好的阅读习惯可从无到有,到进一步巩固,最后形成随意的、自愿的阅读。第二,在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培养阅读习惯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即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提供支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的阅读能力,最终养成自愿的阅读习惯。第三,要引导学生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使阅读材料尽量丰富、多样,即“多而杂”。有的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某一类体裁的文章,更钟情于某一作家或作者的作品,因“此举”使其感到“舒服”或“轻松”,而对其它体裁类型的文章有较强的排斥心理,这对其文章体裁的心理构建和成长是相当不利的。此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合理引导,才能达到让学生通过阅读知晓各种文体的目的。第四,鼓励学生对阅读的文章体裁进行总结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类似于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读而不思”和“思而不写”,都不能促成认识的深入,达不到使体裁思维内化的结果。

2.写作的文体强化训练

(1)运用过程写作法进行强化训练。过程写作法是相对成果写作法而言的。过程写作法就是将写作看成是一种过程:教师评阅学生作文的依据不仅是学生最后作品的质量,还注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完成的步骤及其过程的完成质量。这些步骤是:写前阶段(头脑风暴等)草稿段落结构调整、选词、句子的增删等检查拼写、语法等整理、发表、上交。为什么要鼓励运用过程写作法对文章体裁进行强化训练呢?这是因为,程序性的知识或过程性的知识容易被人们记住。按照动机理论,学习目的对学生的动机行为有影响。学习目的分为近期目的和远期目的。过程写作法由于“忽略”了最终的作品质量,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的各个步骤。伴随着每个学习步骤的完成,是学生的喜悦和相当的成就感。成就意味着更大的动力和鼓励。成就动机与学生的英语成绩存在正相关。因此,过程写作法暂时回避了成果写作法中对语法、句型、标点、拼写、组织等的严格要求,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过程里体验各种体裁的写作。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是很难让学生真正接受的,因为在极为被动的课堂状态下,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当低下。当下正在提倡“Teach me, I know.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learn.”,原因就在于学生从参与和体验中得到involved,其学习热情被激发,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其心理学习资源,学习效果因而倍增。避免枯燥的说教式的写作教学,代之以“参与式”的过程写作教学,是使英语文章体裁“深入人心”的很好方式。

(2)运用写作测试进行强化。调研表明,无论授课质量多么精彩,讲授内容如何丰富,没有测试的强化,学生就很难真正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相对于词汇、语法、句型、拼写等比较具体的知识,文章体裁知识是比较抽象而不易于被理解的,对其掌握亦显得更加困难。通常有些学生,虽然平时对各种文章体裁烂熟于心,但在实际写作时,尤其是在写作考试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常发挥。析之缘由,有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心理的焦虑过重,因为平时写作测试训练不多,容易造成测试紧张。其次,是对写作题型的不适应,对作文命题理解有误,导致写作方向不准确。再就是,缺乏临场的应变能力:周围突发的各种细微的事件或变化都可能使其写作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各种原有的文体“图式”猛然间被抛到“九霄云外”。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对他们进行多次写作测试,以获得写作考试的适应性、获得在紧急情况和陌生环境下的写作考试“免疫力”。由此可见,在进行文体写作教学时,只有对学生写作考试的适应性进行强化,并且做到持久性和延续性,方能使抽象的英语文章体裁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得到及时、恰当的运用。

三、结束语

要写好英语文章,必须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属性。只有把握了文章的文体属性,即其“体”,才能明了文章的“义”,才能运用恰当的手法对有关的命题或题材进行表征。不加强对学生的文体教学,其写作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一言以蔽之,只有识其体,才能知其义,进而晓其用,最后得其法。“体、义、用、法”实为一体,在阅读时如此,在英语写作时更是这样。

参考文献:

[1]郭奕勤:《介绍阅读的效力》,《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

[2]张国荣:《“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3]Tompkins, Gail E.Teaching Writing[M].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2000.

[4]秦晓晴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5]郝 玫:《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书面表达;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一般以议论、说理为主,议论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文体有应用文、记叙文和议论文,到了高中,书面表达以议论文为主。因此,从初中重视议论文的指导,有助于初中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从思想上重视书面表达的议论文的写作,也为以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以Time is money为例,谈谈初中英语书面表达中议论文的写作指导策略。

一、英语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1.时态问题

议论文的时态较为统一,多用一般现在时,强调语言表达的客观性、真实性。如对于时间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时间就是金钱(Time is money)”,有人认为“时间就是生命(Time is life)”,有人认为“时间就是财富(Time is worthy)”等,这些对于时间看法的句子,不能用过去时,也不能用将来时,一般现在时给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之感,给人以震撼的力量。

2.句式问题

较多使用比较委婉的句子,使用一些委婉的词语,常用虚拟语气、让步状语从句和情态动词。如,如果我是一个……我就会……(If I were ...,I should ...)等,在文章的结尾处,一般以总结为结束全文,议论文的总结全文,英语观点、主题的再现,也就是“点题”,对于Time is money的作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回应开头,紧扣论题,如To sum up,time is money for me and for everyone. We must all treasure time.

3.过渡问题

议论文,一般在观点和论据之间、论据与论据之间,常常使用连接、过渡词等,使文章句式衔接、过渡自然。如since,now that,therefore,accordingly,in that case等。

二、书面表达议论文写法的指导

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题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字数有要求――80词左右,议论文既要有论点,又要运用论据来支撑论点,展开论述,因此,语言精练、简练是中心要素。所以,应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题,不能拖泥带水。

2.正反方面提出观点

对于Time is money的写作,作者开头就用正反对比的方式提出观点,如有人认为“时间是金钱”,可是,我认为,时间比金钱更重要(Someone says:“Time is money”,but I think time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money.)这样,作者紧扣要求,围绕Time is money而展开论述,又有自己的观点――时间是金钱,但比金钱更重要,如此主旨鲜明地提出观点,使中心突出。

3.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提出自己的观点,应用具体的论据而支撑你的观点,论据的选择、论述的过程等应用读者能接受为原则,否则,自己的观点再正确,论据再充分,也不被认可,也会失去议论的意义。

三、议论文得高分的策略

议论文仅仅注意论点、论据、语言特点、写作方法还远远不够,还应该从议论文的亮点设计与运用上,进行指导和写作。

1.巧用谚语和俗语,点亮文章

议论文的写作,也需要“点睛之笔”,也需要“亮点”――文眼。一些谚语、俗语、俚语等的使用,可以为文章增彩。

如Time is money的写作,可以让学生收集并整理这方面的谚语等,并巧用选择其中的一、二运用到文章中,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如Tomorrow is never comes. Life is short and time is swift. T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Time is lost and can’t be recalled ... 这些谚语,不仅可以为文章增色,也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座右铭。

2.指导学生论证过程要清晰

关于Time is money的写作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敞明自己的观点后,阐述自己的观点是文章的重心,最后再总结性结束全文,使全文脉络清晰,自成一气。

如一个学生提出上文提到的观点:都让我为“时间是金钱”,可是自己认为“时间比金钱更重要”之后,阐述这歌观点,让读者清楚,为什么“时间比金钱更重要”,于是学生说:“钱花了,可以再赚;而时间浪费了,就没法再回来。”Since money is spent,we can get it back,but time is gone,it will never come back again. That’s why we can’t waste time. 再Y合当前初中生好玩、不爱学习,花大量的时间在上网、游戏、交友等,而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再提出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珍惜时间,分秒必争,利用任何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Even a second is important. We must make full use of our time to do anthing useful.)。

这样,文章观点鲜明,论据过程也清晰,再以“豹尾式”结尾,那么,文章自然成为上乘之作。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师常常注重记叙文、应用文的指导,对议论文重视度不够,训练也较少,学生的书面表达本身就存在短板之处,再因方法问题、练习少等,议论文的写作更是出现了“瓶颈”问题,是学生的一大难题。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应重视议论文写法的指导、注重素材的积累,以及多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谨、亮点突出的佳作。

参考文献:

第4篇

>> 学术论文写作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论英语议论文写作与思辨能力培养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论英语学术论文标题的写作 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 公安院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管窥 论文写作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教育课题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作者邀请 浅论在读体育硕士生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中医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与翻译研究 英语学术论文中的学术词汇研究 英语学术论文中的学术词汇探讨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解析 学术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规范 浅谈学术论文摘要写作 编辑视野下的英文学术论文写作 城建档案学术论文写作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1/2/8.

[2] Dewey, John. How We Think[M]. New York: D. C. Heath and Company, 1933.

[3] Facione O’,P. 1990.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est [ M] .Millbrae: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4] Geertsen, H. Reed, Rethinking thinking about higher-level thinking [J]. Teaching Sociology, 2003(1).

[5] Hughes,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6] 陈亚平,刘枫.英语学院2008级新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 [J] .北外英文学刊,2010(1) .

[7] 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 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

[9] 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10] 胡文仲.英语专业“专”在哪里[J].外语界,2008(6).

[11] 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中国外语,2010(1).

[12] 李莉文.英语专业写作评测模式设计:以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8).

[13] 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4] 罗仕国,秦艳,黄宗杰,梁叶丽,孙莉莉.关于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与讨论[J].广西教育,2009(3).

[15] 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关于高等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一)[J].外语界,2001(5).

[16] 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8).

[17] 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

第5篇

【关键词】图表作文;议论文;情态隐喻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的过程就是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过程,即便是对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来说有时候也是挑战,更不用说对于外语学习者了。因而,英语写作在学习和教学中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并且也引起诸多学科的关注,如修辞学、文体学、体裁分析、语篇分析、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这些学科中有的关注的是写作微观层次的修辞手段、语篇衔接手段,也有的是关注写作宏观层次的题材、语义的连贯、语篇结构和认知框架。然而针对雅思考试中的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在系统功能的框架内从语法隐喻的角度,研究图表作文和议论文特征的文章鲜有。因而,本文从语法隐喻的角度来揭示雅思写作中图表作文与议论文的情态隐喻的特征。

一、语法隐喻理论与人际隐喻

(一)语法隐喻理论

语法隐喻概念是韩礼德(1985)首次提出的,他专门用一章,超越小句:表达的隐喻模式,论述了语法隐喻概念。韩礼德认为语法隐喻是与传统的词汇隐喻互补的一种隐喻模式,通过与词汇隐喻的类比,将语法隐喻界定为意义实现形式的隐喻变体。也就是,从意义和语法实现形式(即措词)的体现关系上界定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是同一意义的不同语法实现形式,即“隐喻式”。“隐喻式”与“一致式”,组成一个不能截然分开的连续体,他们分别位于实现形式的两极。依照语言的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法隐喻可以分为三类: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人际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和语篇隐喻(textual metaphor)。

(二)人际隐喻

人际隐喻是表达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情态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 of modality)和语气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 of mood)。语言能够表达人际意义的手段有很多,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语气和情态。

Thompson(2004:49)指出语气就是:“主语和限定成分共同构成的小句成分”,是语义交换功能的核心,能够实现不同的言语功能:陈述、疑问、感叹和命令。依照言语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这些句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实现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主语和限定成分的顺序的不同。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与他们所表达的言语功能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会出现违反默认的言语功能,错位表达的现象,这就为语气隐喻提供了可能。

情态就是讲话人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或有效性所作出的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这些语义资源由语法的情态系统来实现。依照交换的物品(commodity)类型不同,情态可分为两类:情态化(modalization)和意态化(modulation)。如果交换的物品是信息,情态可以从可能性(probability)和经常性(usuality)的角度来考查信息的可靠性;如果交换的物品是货物或服务,情态就是说话人对交换的最终成功性的自信度。在命令中,这涉及到说话人执行命令的义务(obligation)程度,而在提供中,它关系到说话人完成提供的意愿(willingness)或倾向(inclination)的程度。为了更好地区分二者,前者被称为“情态化”,后者被称为“意态化”。根据情态的取向性(orientation),情态可分为:显性主观(explicit subjective)、隐性主观(implicit subjective)、显性客观(explicit objective)和隐性客观(implicit objective)。

从上表不难看出,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情态的实现形式不同于隐性主观和隐性客观情态的实现形式,前者以小句的形式来实现,(如:I think,I want,it’s likely that,it’s usual for sb.to,it’s expected that),后者以词组的形式来实现,(如:will,should,probably,usually,be supposed to, is keen to)。以词组的形式来实现的就是情态的“一致式”,以小句的形式来实现的就是情态的“隐喻式”,因而,情态隐喻就是情态在语义和词汇语法实现关系的重新组合(realignment),即体现为以其他的语法手段(小句)来实现情态的表达,包括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两类。就转级向度而言,情态隐喻表现为情态的评价由词组级阶上升到小句级阶,即简单小句中的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变为复合句中起投射作用的小句,简言之就是级阶的上升。这是情态隐喻的重要特征,可以作为区分情态的“一致式”和“隐喻式”的重要标准。由于语气隐喻与言语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较多地出现在口语中,而本文主要研究写作(即书面语)中的人际隐喻特征,因而本文主要关注情态隐喻,语气隐喻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三)数据收集

下面我们以情态的取向为标准划分情态的类型,即情态可划分为:显性主观、隐性主观、显性客观和隐性客观。随机从雅思高分范文中分别抽取10篇议图表作文和议论文,统计数据如下:

二、讨论

(一)数据分析

从表二发现,十篇范文中只有隐形主观情态出现了6次,情态隐喻(显性主观情态和显性客观情态)没有出现,隐性客观情态也没出现。从表三发现,十篇范文中各种情态类型均有出现,隐形主观情态出现次数最多58次,其次为显性主观情态21次,再次是隐性客观情态10次,最后是客观显性情态5次,这样我们发现情态隐喻的总数为26。通过比较表二和表三,我们发现议论文中各类情态出现的频率均高于图表作文,最为明显的就是情态隐喻(显性主观情态和显性客观情态)在议论文实现了零的突破,出现频率较高。

(二)情态类型出现频次与题材的关系

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分别属于不同的写作体裁,前者属于说明文,后者属于议论文。图表作文作为说明文的一种类型就是通过语言的形式客观真实地再现图表中的信息,无需添加作者任何的评价或观点;而议论文就是作者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运用充分的论据挑战别人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以求得读者的赞同和支持。说明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描述和传递信息;而议论文的最主要的写作目的就是说服读者,以赞同或支持的作者的观点或主张。不同的体裁和写作目的或交际目的,决定了语言表达不同。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意义潜势决定语言实现形式,不同的意义潜势体现在词汇语法层上就会有不同的实现形式。

图表作文为了达到客观真实地再现图表中信息的交际目的,降低了人际意义协商的范围,几乎不使用情态隐喻,有时可能会少量使用隐形主观情态。议论文为了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则大量地使用各类情态手段,尤其是隐形主观情态,以慢慢地与读者进行意义协商,逐步让读者赞同或支持自己的观点。另外,使用较多的就是显性主观隐喻,对于这类隐喻情态的使用多出现在需要明确亮明作者观点的地方,多为文章的开头段或结尾段,这也符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策略。而显性客观隐喻的使用较少,且主要出现以科学技术为主题的议论文中,隐匿了说话人,使这些被转述的命题或提议包裹上了客观的外衣,降低了人际意义的协商。

(三)写作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中要明确图表作文和议论文的特点,明确告知学生这两类作文在情态隐喻上的使用特点。图表作文中,尽量不使用突显主观意志的情态隐喻;在议论文中,要正确地使用各类情态:明确亮明观点时使用显性主观隐喻,较多地用在开头和结尾段;在与读者慢慢进行意义协商时,较多地使用主观隐性情态;客观地转述事实或评价时,较多地使用显性客观隐喻。

三、结语

通过对雅思写作中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小量语料的分析发现,情态隐喻的使用在两类不同体裁的作文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图表作文中情态隐喻几乎没有出现,只有出现了少量的隐性主观情态;议论文中情态隐喻出现较多,而且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st edition)[M],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2] Halliday,M.A.K.& M.I.M.Mat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ition)[M].London: Arnold.2004: 620.

[3] 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M],London: Hodder Arnold,2004:49.

[4] 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111

一、过程体裁教学法简介

过程体裁教学法(the process genre approach)最早是由英国的Stirling大学的Richard Badger和Goodlish White在2000年提出的一种综合写作教学模式。它能充分发挥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这三种写作教学法各自的优点,同时能有意识地克服和规避各自方法的不足。过程体裁教学法强调写作应包括语言知识(体现在成果教学法中)、语境知识(体现在体裁教学法中)、写作目的(体现在体裁教学法中)和写作技巧(体现在过程教学法中)等要素。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基于资源整合互动策略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模式。

二、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Go For It(人教版)教材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每单元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活动学会语言。单元话题写作是基于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话题,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使用本单元的目标语言进行写作。而这个话题通常与阅读材料section A 3a或section B 2b的文章息息相关。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阅读课和写作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运用过程体裁教学法,将阅读作为写作创设的具体情境,并在写作中将阅读材料作为一个体裁的文章在语言知识、语境知识、写作目的和写作技巧上作进一步的深化。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将过程体裁教学法分为课前准备阶段、阅读文章阶段、话题写作阶段和批改总结阶段。

1. 课前准备阶段。认真研究阅读材料section A 3a和section B 2b的文章和单元话题写作要求。教师可以以单元话题背景语言为依托,通过改变作文材料,达到促进学生对单元目标语言进行再理解、内化提取和综合运用的目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阅读文章阶段。阅读的过程,也就是模仿写作的过程,我们的学生是通过模仿培养写作技能的。教师可以采取自上而下、先见森林后见木的阅读方式,首先通过阅读揣摩作者的意图,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文章各个段落层次的分析,领悟文章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作者所采用的各种衔接手段,领会文章的各种表现手法和谋篇布局上的特点,并借以掌握英语写作的内在规律,采取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明白组句成章的各种原则,进而增加篇章意识,学会从宏观角度上构筑文章的框架结构,为将来的英语写作准备必要的技能。

3. 话题写作阶段。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搭建从词汇、句型到篇章结构的框架,使学生各抒己见,并将它们对某一体裁的认识内化到其知识结构中。

4. 批改总结阶段。这个阶段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决定是在课堂进行或是放到课后进行。在课堂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收集、掌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并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出及时评价,从而使教、学双方得到过程体裁教学中的第一手反馈信息。

三、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案例

笔者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Unit7“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clothes.”单元写作为例,将Section B 2a-2e的阅读材料和3a-3b的写作任务结合起来探析过程体裁教学法。这也是九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如何规范地进行议论文写作。

1. 课前准备阶段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Unit 7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Section B的阅读语篇介绍了一个叫刘宇的男孩,他希望实现自己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梦想,为此和父母产生了分歧。文章的结构比较清晰:第一段提出话题(topic),第二段和第四段是父母的观点和理由,第三段和第五段是刘宇的观点和理由。整篇文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Section B3a-3b是写作板块。3a以表格形式提供给了写作大纲,要求学生列出不赞成的规定、不同意的理由以及修改建议。3b则提供了写作支架,增加过渡性语言,帮助学生使用合理的语言表达,写出完整的文章。

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如果要运用过程体裁教学法完成这两大部分的教学,难点是:(1)如何使学生在写作中正确运用阅读中所学的词汇和句式;(2)如何使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使用恰当的具有连接作用的词或句式;(3)如何安排文章的段落结构。

2. 阅读文章阶段

在阅读文章的处理上,笔者采用“Top-down”即“自上而下”的阅读方式。

Activity 1: Read the title

(After a short warming-up activity, ask Ss to read the title.)

T: What’s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

T/Ss: The article is titled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

T: Well, what do you think the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S1: The writer may have problems in making his decisions.

S2: Someone may not agree with the writer.

S3:...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文章标题,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的中心话题,揣摩作者的意图,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满足了他们好奇的心理特征。

Activity 2: Read and Answer

(Ask the Ss to divide the article into some parts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 1: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T: Could you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of the article? By the way, where can we usually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of an article?

Ss: The first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T: Are you sure that the first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is the topic sentence?

S1: No. I think it is “Teenagers often think they should be allowed to practice their hobbies as much as they want.”

T: I am sorry it is not the right one.

S2: Do you agree?

T: What do you agree?

S2: Do you agree that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practice their hobbies as much as they want? (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是主题句,但应根据前一句补充同意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主题句,引导学生探索议论文的模式。议论文的模式是比较固定的,一般来说开篇第一句就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就是主题句。但不是所有的议论文都是这样的。学生要通过仔细阅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主题句与文章标题也是相互呼应的。

Part 2: Find Liu Yu’s and his parents’ opinion and reasons

笔者在这个环节首先设计了两个问题:1. Who gives their opinions and reasons? 2. In which paragraphs can we find their opinions and reasons? 学生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紧接着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展开。以“Liu Yu’s parents’ opinions and reasons”为例:

T: What do Liu Yu’s parents think?

S1: They don’t allow Liu Yu to train so much and become a professional running star.

T:How do you know Liu’s parents dont allow him to train so much?

S2: In paragraph 2, there is a sentence, “However, his parents won’t allow him to train so much”. (引导学生寻找过渡句。)

T: Why don’t they allow Liu Yu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running star?

(板书The first reason is that...,引导学生使用具有连接作用的句型)

在这个环节上,学生颇费了点时间寻找到了四个理由。笔者将四个理由的句式一一呈现在幻灯片上。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利用幻灯片上的词汇和句式复述“Liu Yu’s parents’ opinions and reasons”。并且在学生复述过程中,摘录学生使用的连词。“Liu Yu’s opinion and reasons”部分的操作基本一致。

设计意图:不同体裁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议论文有三个要素,即论点、论据和结论。这篇阅读材料不属于典型的议论文结构。为了更有利于后面进行的写作教学,笔者对阅读材料进行了灵活处理,通过表格的形式提炼文章,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了解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怎样给出自己的理由。并且指导学生掌握词汇和句型的使用。

3. 话题写作阶段

Section B 3a提供了单元写作话题,即父母制定了家规“can’t play computer games”和“can’t watch TV”,3b提供了写作支架。笔者认为在写作支架的搭建上可以借鉴阅读材料的篇章结构、句式和词汇。为此,笔者重新设计了写作材料。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写作呢?笔者认为,教师如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完成写作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步:“Well, you really did a good job in talking about Liu Yu’s family rule. And suppose you have a family rule. Your parents don’t allow you to watch TV because they hope that you can enter a good high school. Now look here.(呈现幻灯片上的材料作文) How many paragraphs are you going to write? What will you write about in each paragraph?”在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笔者通过板书把作文的整体结构呈现在黑板上。

第二步:“In which sentence do we usually give opinions in each paragraph?”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已经知道在议论文这样的体裁中,通常是开篇就会明确地给出观点。答案无疑是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就是“topic sentence”。笔者继续追问,“What is your topic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和“What reasons may your parents have?”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将主题句和学生要用到的词汇、句式写到黑板上。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操作步骤相同。根据学生的回答,最后生成的黑板板书内容。(内容略)

第三步:“Wow, we can see so many reasons in each column. How can we put these reasons together?”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总结这篇作文会用到的具有连接作用的词汇和句型。如下:

第1组:first/firstly, second/secondly, then, finally/at last/in the end...

第2组:also, besides, what’s more/worse, moreover, in addition, more importantly, by the way, one more thing...

第3组: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 The second reason is that ..., The (上接第112页)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

第四步:呈现文章所有信息,并强调可以适当增加上课的内容。

4. 批改总结阶段

由于时间关系,笔者采用的是课后教师批改的方式。从开始实践过程体裁教学法以来,笔者都要求学生要将写作课中的关键词与句型记在笔记上,并切实地按照教师的要求把课堂上出现的词汇、句型和篇章结构用起来。所以,笔者的作文批改方式也做了相应的改变:(1)坚持给学生作文纠错;(2)学生的主要信息采用打勾的方式检查;(3)用得好的词和句子用波浪纹和五角星。

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写作中的好词好句进行了收集,佳句后面署上学生的名字,并且用幻灯片的方式在黑板进行了投影。

在作文讲评结束后,学生需对作文进行二次修改,笔者也对二次修改的作了批改。

四、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连接词;衔接;连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8-0008-03

[作者简介]张蕊德(1988―),女,安徽寿县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

引言

连接词对实现语篇的连贯性起重要作用。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连接词并不是容易的事。[1]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在英语写作中存在大量滥用、少用、误用连接词的问题。对国内开展的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进行述评,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有利于促进今后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连接词的概念和类型划分

连接词指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作为一种显性的衔接手段,体现语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呈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大多数学者认为连接词包括传统语法中的连词、起连接作用的副词短语、介词短语和词组。根据语义关系,Halliday和Hasan[2]把连接词分为四类:附加、相反、原因和时间。

二、英语写作中的连接词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有关连接词的研究广泛开展。研究发现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存在滥用、少用和误用连接词等问题。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研究主要在中国香港和内地展开,研究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连接词使用整体特点研究和连接词使用与作文质量的关联研究。

(一)连接词使用特点的研究

香港有关英语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研究早于内地,为内地开展研究提供了借鉴。内地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连接词的使用展开。本文借鉴徐[3]对二语写作研究方法的阐述,将相关研究分为两类:小样本文本分析和基于语料库的对比分析。

尹广琴[4]以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收集的文本,发现学生的连接词使用单一,大多为因果、转折、并列和总结性的连接词。

许双如[5]对样本中的连接词分类进行统计,探讨学习者语篇衔接意识和能力与英语习得程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意识和能力与他们的英语习得程度有关;虽然英语习得程度好的学习者与程度差的学习者所使用的连接词在总数和类别数量上有显著差异,但他们在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连接词使用单一的特点。

随着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的建立,许多研究采用语料库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英语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情况。

罗一[6]对自建的小型语料库进行分析发现:学习者比母语作者倾向于更多使用连接副词;学习者与母语作者相比,在议论文写作中较少使用表示确认关系的连接副词;学习者倾向于过多使用表转折关系的连接副词“yet”和用于句首接续上句的连接词“and”“but”。

潘、冯跃进[7]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相结合的方法对比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作文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之间的连接词使用差别,证实国内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存在过度或过少使用某类连接词的问题。

赵蔚彬[8]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本族语者语料库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连接词的使用特点,发现中国学生有意识地使用连接词来表现语篇的连贯性,但是他们对连接词的掌握不够多样化,仅限于少数常用表达,如“so”“for example”“such as”等。

(二)关于连接词使用与作文质量的关联研究

有关连接词的使用和作文质量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徐伟成[9]和金凯[10]的研究均表明连接词的使用与作文质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相反,宋美华、夏纬荣[11]和Deng[12]的研究表明连接词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连接词的使用与作文质量有显著的相关性。

三、中国英语学习者滥用、少用和误用连接词的原因分析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连接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五个方面解释:第一,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英语是形合语言,需要借助显性的连接手段完成语篇的连贯性;而汉语是意合语言,通过内在的逻辑结构表达语义、构建语篇。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连接词的过程中易受汉语的影响,忽视连接词的使用。第二,英语教师常常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英语写作注重使用连接词的思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刻意使用连接词。第三,连接词的使用和学习者的个人喜好有关。[13]许多学习者都有特别喜欢的连接词且经常过多使用的情况。第四,连接词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者对规避策略和重复策略的有意识运用。[14]学习者为避免使用没有把握的连接词而重复使用熟悉的连接词,必然导致某些连接词被过多使用,而另一些连接词则很少被使用。第五,Crewe[13]和Zamel[1]认为写作教材编写和练习设计不合理,不利于学生正确掌握连接词的用法。

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首先,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法,将写作课和阅读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提高学习者的语篇意识,体会衔接手段的运用。[13]其次,教材编写要科学合理,写作教师应注重对连接词在语义和句法层面的用法讲解。[13]最后,语言教师和学生应有效利用语料库。[14]因为语料库的语言数据真实反映了本族语者和学习者语言使用的特点,学习者通过语料库学习连接词的用法,写作教师可以利用语料库发现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受研究条件等主客观因素制约,现有研究存在许多不足:第一,连接词分类标准不统一,影响对连接词类型的量化统计。第二,上述大多数研究中的样本大多是议论文,文体的限制可能导致连接词使用单一。同时针对议论文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合所有文体有待验证。第三,针对英语学习者在不同发展阶段使用连接词的研究很少。[15]对学习者的各个阶段研究能够揭示中介语的发展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二语习得理论。第四,数据描述和数据解释不均衡。[15]现有研究多是数据描述,它能从整体上说明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但在理论上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解释不充分。邓耀臣[15]认为数据描述与语言学理论相结合,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应用与最新的语言习得理论和外语教学实践保持一致。第五,研究方法单一。除了样本分析和语料库分析,今后的研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分析有声思维和回顾访谈数据,以及开展个案研究等方法。

参考文献:

[1] Zamel V.Teaching Those Missing Links in Writing[J].ELT Journal,1983(1).

[2] Halliday M A 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3] 徐.英语写作与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 尹广琴.大学低年级学生英汉语作文对比实验与分析[J].外语教学,1999(3).

[5] 许双如.语篇衔接与英语习得程度调查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 罗一.研究生英语论文中连接副词使用情况调查[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7] 潘,冯跃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调查[J].现代外语,2004(2).

[8] 赵蔚彬.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逻辑连接词使用量化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2003(2).

[9] 徐伟成.英语作文中的衔接、连贯与质量[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5).

[10] 金凯.从语料库看连接词在中国学生六级作文中的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11] 宋美华,夏纬荣.英语写作中语篇衔接手段与语篇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大一本科生好作文与次作文的统计分析 [J].外语界,2002(6).

[12] Deng F.The Effect of the Use of Adverbial Connectors on Chinese EFL Learners English Writing Quality [J].CELEA Journal,2006(1).

[13] Crewe W J. The illogic of logical connectives[J].ELT Journal,1990(4).

第8篇

“语块”与外语口语流利度、准确性及恰当性的相关研究——基于COLSEC语料库的实证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请求”策略的认知过程探究

词汇中心教学法的交际观——理论溯源与反思

建构主义与教师信念:一项个案调查

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案现状的调查研究

关于我国21世纪的中长期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初步设想

《二语练习:应用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视角》评介

创新培训模式推动科研发展——语料库与外语研究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

首届全国学习者语料库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信息技术环境下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个案研究——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

自我调节学习对英语专业学习者EFL写作影响的模型

英汉笔译教学: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新尝试

大学英语语音音段和超音段的教学先后顺序——一项基于大学生语音学习实践的实证研究

外语教育专家的实践知识个案研究

影响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难度的社会文化因素

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国内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材参考文献的内容分析

架起语言教与学的桥梁——《语言教学的在线交流》评介

践行形成性评估,促进教、学、评结合——“形成性评估:理论、科研与实践”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研究的得与失

语料库如何走进课堂教学——原则和方法探究

香港教育体系和语言教师能力测评体系:介绍与启示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征文通知

影视字幕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研究综述

大学英语低起点学习者情景小品教学研究

背诵输入驱动下的外语学习:问题与反思——基于背诵语篇延时回述文本的个案分析

大学英语学习者元认知意识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高水平学习者议论文中认知情态词的使用特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创建Wiki翻译语料库的构想

《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评介

2008回首展望2009

英语听力研究:现状与问题

美国研究生院“外语教学法”课程中体验教学法的运用

中学英语教师学术论文写作案例分析——以教育硕士毕业论文为例

专栏引言

口译中的用户反应与用户期望——矛盾与原因

跨学科视野下的口译能力研究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理工科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模式探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口译教学中的“身份培养”——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

通过互动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建设与互动发展研修班”心得

第八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征稿通知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写作

通过对命题的研究和对学生进行四级写作培训的实践,笔者发现在四级考试中写作部分的设计存在一定问题。笔者将深入分析四级考试写作部分,从其命题形式、字数要求、评分标准、评分方法等角度阐述四级写作对大学英语教学及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1.大纲命题形式

鉴于四级写作以议论文为主,笔者总结目前命题提纲形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方式,论点在后;二是重点不突出;三是影响谋篇布局;四是造成有理无据。

首先,四级写作提供的提纲几乎都是总结归纳型提纲,即先分述再总结,将文章的论点或作者的观点放在文章的最后,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典型的英文议论文写作一般是先提出观点,然后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要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首先就要培养相应的思维模式。

其次,提纲重点不突出。结合写作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生参照以上提纲,普遍出现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很多学生将笔墨平均分摊在第二点和第三点,既详细进行分析说明,又重点阐述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导致文章没有主次。

再次,这样的提纲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写作要求中给出提纲,会使学生对中文提纲产生依赖性,而且这样的统一的提纲下学生写出的作文大同小异,结构基本雷同,段首句也差不多,而且英文的表达受到中文提纲的影响,误导学生采用翻译式写作法。

最后,四级写作提纲不完整不明确,未对论据做出要求,导致学生写作时有理无据,行文空洞,没有说服力。

进行对比,发现托福作文的命题不存在以上问题,如托福作文2004年10月的题目: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People should read only those books that are about real events,real people,and established facts.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details to support your opinion.这样的题目和要求不会误导学生将论点放在最后,也对例证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2.字数要求

四级写作要求考生在30分钟内写出不少于120词的短文。笔者认为字数要求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写作的词数要求在高考要求的基础上并无提高。

其次,写作的词数要求降低了四级写作成绩的权威性。相较于其他考试,如托福写作考试要求写250—300词,四级考试词语要求过少,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四级写作成绩的权威性,从而对四级整体成绩的权威性产生了影响。

再次,四级写作的词数要求会对平时的英语教学产生负面作用。为了模拟四级写作,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一般给学生设定120词的要求。笔者发现要将文章真正展开,120词远远不够。如果勉强达到120词,那么文章的论据部分往往未来得及展开,内容相当贫乏,这样的作文质量可想而知。

最后,写作的词数要求对考生发出负面的心理暗示。学生一般会以120词为标准,写作水平欠佳的学生甚至认为多写多错,不如尽量少写,一旦达到该词数,则学生一般不会为了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全面而浪费时间刻意多写。

3.评分标准

四级作文评分标准总的来说比较笼统,不够具体。

首先,四级作文评分标准比较笼统,和同类考试,如托福写作相比,不够具体,与六级评分标准没有区别。

其次,四级作文评分标准对结构和内容要求过低,划分等级的主要依据是语言错误的多少,且评分标准对语言的要求更容易把握一些。依照此标准,在写作教学中,师生往往过度关注语言和语法。

再次,四级要求基本上无语言错误,对遣词造句并未提出要求,如对句式和用词都未提及。四级写作的评分标准易将英语写作教学引入误区:误导教师倾向于主要以词汇和语法错误的多少作为划分等级的主要依据,将重心放在表层的语言和语法问题上,而忽略对于篇章布局、遣词造句的技能、修辞手段的运用等的训练,也会误导学生尽量用简单的词和句式减少或避免语言和语法错误,从而使文章不够生动、无趣。

最后,四级写作评分标准未对例证或主体部分的细节做出要求。对比托福写作,其要求明确,论据充分,例证合理。显然,托福写作的标准更加合理。在写作教学中,依照此标准,学生初次交上来的文章普遍缺乏思想,空话套话连篇,只有论点的堆砌,而无实质的有说服力的细节或论据。

4.评分方法

四级作文评分采用的是总体评分法,没有详细规定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所占总分的具体比例,这样由于评分者的侧重点不同(有人侧重内容,有人侧重语言,有人侧重组织结构),造成打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很大。另外,只有一名阅卷教师评定分数,同托福的两名阅卷人相比,评定的结果相对主观。托福作文每篇都有两名评卷人评分,考生最后的成绩是两个分数的平均分。如果两名评卷人的评分相差2分,考卷就交给第三名评卷人审阅。每位评卷人都要从文章的结构、论据、语法等方面综合考虑并对每个方面给出具体分值,最后算出平均分。

如前所述,四级阅卷人在评分标准的指导下倾向于以语言和语法为主要依据给作文打分,这种评分方法导致师生在写作训练时过于注重词汇和语法,而忽视文章的结构、逻辑、语句变换和遣词造句。

5.结语

四级写作部分的设计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合理,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及学生写作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建议,四级作文的设计可以参考托福写作,这样将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对写作教学也更加有利。

参考文献:

[1]Pyle,M.A.Cliffs TestPrep:TOEFL CBT.CA:IDG Books Worldwide,2001.

[2]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对中国学生写作的影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49-53.

[3]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83-90.

[4]费茜,赵毓琴.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评分标准中的问题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4):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