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3:41
导语:在影视文学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英语教学快乐人生观
语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它的特点是:
第一,要有足够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input),并为学习者理解、接受(intake)。
第二,要有大量的实践机会供学习者应用、使用英语(output);
第三,师生要有大量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互动,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cooperating)。
第四,师生容易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都需要有快乐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教与学(participating)。
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就是根据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原则,努力使教学的各种场所都成为开心、快乐的学习环境。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它不是为快乐而快乐,而是为了解决以往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思想压力过大、只学不练、哑巴英语等诸多问题。
怎样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运用快乐的理念
英语教学中运用快乐的理念,就是在教书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刻苦学习,去发现和创造快乐,教会学生用心灵去体验快乐,努力塑造学生快乐的人生观。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育学生为了快乐而学习,把学习英语作为一项快乐的活动,在学会每一个单词、每一个短语中寻找快乐,在运用英语对话中寻找快乐,在与同学间的学习竞争中寻找快乐,在获得老师的每一个夸奖中寻找快乐。英语教学中运用快乐的理念,要尽可能地寓教于乐,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快乐的理念,要使自己处在一个情绪饱满、振作自信、热情投入的状态进行教学,这种状态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教师对英语教学的快乐形象,这种形象进而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其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度,使学生也处在一个相应积极的、轻松愉快的状态,学生以良好的、合作的情绪状态参与到教学中,就能愉快地接受语言知识的输入,并内化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学生快乐、饱满的学习状态又反过来对老师的教学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励老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教学,教与学的活动置于“轻松、愉快、自由”的心理情境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其接受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都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大大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高。如果老师经常把在社会上的不愉快、家庭中的不协调、学校里的不满意都带到课堂上,带到学生中间,牢骚满腹、精神怠倦,则会给学生留下思想萎靡、意志颓废的形象,这就必然会使学生也不愉快,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进行快乐教学的情感互动
在以互动为特点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情感因素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到教学以外。快乐真诚的教学互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教师要多主导些课堂提问式、民主对话式、问题讨论式、学生讲课式、师生表演式、学习游戏式的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互动(cooperate)”、“生动(active)”和有所“创造(creative)”。在“互动”、“生动”和“创造”中,学生能够获得相当大的主动权、自由权。“互动”、“生动”和“创造”又能营造出平等、民主、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处于一种时时受到碰撞、挑战和激励的状态,这种状态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深化思想、调整行为;这种状态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活跃、敏感、豁达,更加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第二,教师只有努力创造与学生互动的快乐情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的互动中容易产生逆反心里、抵触情绪和消极应付的情感。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学生也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互动与交流。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促进
学习群体(班级)建立起融洽、民主、团结、相互尊重的氛围。抛弃那些“师道尊严”、亲疏有别、恶性竞争的习俗。
第三,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愿望,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快乐的心态,注意不要伤害学生自尊心。在互动中和互动后,要注意多赏识、多表扬、多鼓励。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没有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积极配合的互动,效果是不会好的。当然,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必须与英语教学本身的内在要求相结合。不能为快乐而快乐。比如:不能放任学生的嬉戏玩耍,而要时刻掌握互动过程的适度和教学需要的原则。
第四,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差,思想感情波动比较大的学生,要做到情感上多关爱他们、互动中多照顾他们、结论时多表扬他们,情绪有问题时多提醒他们,使他们英语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往往与他们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有密切关系,学习上的成功能够促进情感态度的积极发展,而积极的情感态度又有利于促进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运用快乐的方法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教师要多运用幽默、故事、笑话、歌曲、顺口溜和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趣味十足的教学手段、形式和方法,这样才能实现把学习、趣味、快乐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例如:电视、电脑、VCD等多媒体,对于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玩意,看电视、看影碟、上网游戏、聊天,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嗜好。对于学生的爱好,教师应注意因势利导,应尽可能通过课件制作、电视录像、网上教学等多渠道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的每一条神经都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中得以调动,以此来活跃课堂以及课外快乐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它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把快乐学习贯彻于语言技能的训练和目标之中,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够做什么、能够接受什么为主要前提,采取不同阶段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比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可以采取认图片和实物的形式来学习单词,教师可以通过用英语指导学生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方法训练学生听力,通过学唱歌谣、歌曲、编小对话来训练学生口语;对于中级左右的孩子可以让他们通过描写幻灯片、实物等训练口语,通过读图文并茂的读物来训练阅读,培养兴趣;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要求写英语日记,来训练其写作能力,通过组织英语竞赛、活动或自编自演英语相声小品等来训练其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作为老师更应当运用快乐的教学理念来改变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最头疼的就是背单词,那么老师最忌讳的也就是逼学生背单词,如果老师引导学生采取联想记忆法、循环记忆法、类归记忆法、派生记忆法等灵活有效的方法来背单词,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能够把课文讲解的生动形象,让学生像喜欢琼瑶小说一样喜欢自己的课文,那么不用老师要求背,他也会把英语文章中“小燕子”的故事描述淋漓尽致的。通过这些形式,把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都能有机的结合,促使学生不断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顺口溜和歌曲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在英语中名词限定词的先后顺序问题一直是学生难背、难掌握的枯燥问题,但是编成一个顺口溜就简单多了。“限定描绘大长高,形状年龄和新老,颜色国籍出材料,作用类别往后靠。”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剑桥英语学习法、新概念英语学习法以及阶梯少儿英语学习法都是把很多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编成儿歌或者顺口溜的形式传授。
(1)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这是高质量教学基本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和信息量。衡量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教师知识面和信息量,包括了专业知识面宽和掌握信息量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课堂教学才能生动形象,学生才能肯学和愿意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2)要熟练掌握英语教学理论,深刻领悟教材精髓。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首先,就要学好并掌握这些理论,这样才能明确指导思想。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内容,才能在课堂上讲课流畅、不拘束,这样才能增强教课的自信心。(3)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情感言行,增加师生互动,减少隔阂,提高教师亲和力。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姿态要适度、自然、得体,表情要真挚、谦虚,严肃、认真。具有亲切的面容、欣慰的微笑、期待的目光,让学生感受到既是老师,又是朋友,既是长辈,又是知音的感觉。(4)培养宽容的心态,豁达的性格,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宽容能展示自身的良好素质,能保护学生的尊严,使学生注重英语老师的课程。心胸宽阔,方能容得学生犯各式各样的错误,能够接纳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这样,能具备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目的。
二、在学生主体上采取措施,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1)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中职院校环境下,学生更要自制力强,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力量,借助学习资料,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尤其是英语教学中,课堂的传授只是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慢慢消化,加强平时对英语的练习,尤其是口语的练习,这样才能迅速提高英语水平。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把教材和学生学习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和启发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实践和英语活动上,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2)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学中,要想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就得深入了解中职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真实想法。搜集学生真实想法可采用多种形式,可以英语学习心得的形式搜集,也可以座谈会的形式搜集,还可以私下约谈的形式搜集。从搜集到的信息上进行分析,把学生们的真实想法汇总,对一些好的意见或建议,根据教学实践和教学条件的要求,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增加学生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提高英语教育质量的目的。(3)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英语,因为他们的文化底子薄,如果自尊心再受到打击的话,恐怕难以挽回学习的自信,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以夸奖和赏识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中职学生在中学时代往往是落后生,几乎没有受过老师的夸奖和赏识,所以这种教学方法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多用亲切的目光,细心的观察他们学习的变化,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有种成就感,增强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三、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措施,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1)结合专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好的前提,是衡量学生主动学和被动学的一个标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坚定学习信心,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现行的中职英语教材起点较高,内容复杂、教学任务繁重,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容易产生厌恶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行兴趣教育方法,比如在教材教学中,穿插英语故事、幽默笑话,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比如电子教学技术,播放图片、幻灯、录像来模拟教学内容的现场。播放英语歌曲,翻译歌曲内容,进行英文接力赛、对抗赛、淘汰赛等比赛,都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2)进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合作学习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将几个学生编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配合,增进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建立团队,树立团队意识和精神,小组的编排要合理,以学习成绩好坏搭组,充分发挥帮带的作用,使学习英语差的学生迎头赶上,达到教学目的。(3)多种教学方法简述。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种,比如:移情教学方法,将情感融入教学,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学习;赏识教育方法,主要以夸奖和赏识为主的教学方法,目的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心理疏导法,主要从心理角度来解决学生的压力和焦虑,使学生减压、轻松学习英语;真实评价方法,注重过程评价、符合教学真实的本质,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真实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 中西文化冲突 语言与文化 文化教学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真正学习和了解一门语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学习。传统的英语教学比较重视外语句子结构的正确。如初学英语的人都能正确地说出“How do you do?”“How old are you?”这样的句子,但是这些句子什么时候用,对谁说,却有很多的讲究。如果学习者不了解西方文化,不论话语本身的发音、语调、语法多么正确,用得不当可能就会引起对方不悦,影响交际。所以熟练掌握英语句子的结构固然重要,了解英语使用规则也是掌握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能保证使用英语得当,更好地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现代的英语教学除了要继承传统教学中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语言教学的目的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际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跨文化现象。
那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呢?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言与非本族语言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的说话方式和习惯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在人们的交流中,如果按照自己在特定文化背景环境下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障碍或冲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真正学习和了解一门语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学习。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他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因此,英语教学应该把重心放在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背景,让其真正能够正确地使用这门语言。
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
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跨文化教学,首先要充分了解其研究目的。即理解中西文化差异,适应文化冲击,培养交际技能。
实现跨文化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其次,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再次,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在美国,除了在大学里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之外,社会上,如商业界也有许多机构专门负责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
2.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主要目标
想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相当困难,而要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做到行为举止得体则更不容易,在语言学习中我们必须努力实现文化和知识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根据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目的来看,文化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目标:
2.1让学生熟悉文化差异。
在我国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只要会语言,对文化的理解可以凭常识和习惯去解决。不可否认,文化偶合的现象是存在的,如英语中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Idle is the root of all evil.(懒惰是万恶之源)等与汉语的理解基本相同。然而,常识通常都附带着文化背景的烙印,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完全用汉语的习惯去理解英语经常会出现歧义。如英语中的“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而汉语中却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鸡头”“凤尾”对“狗头”“狮尾”,这种借喻事物是有差别的。有人认为,跨文化交际就是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当然,四会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但它不是全部。与不同的交际对象,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同一个思想的表述方式是与文化背景密切相连的。在英语学习中,语言失误容易被对方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误解往往会造成交际失败,文化冲突的可能性明显增大。因此,在强调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必须提高语用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2.2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超越其自身文化,并将事物看作是目标文化意愿成员。
不懂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这门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 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就英汉两种语言为例,由于历史、信仰、习惯的不同,人们对相同的词常常产生不同的理解、看法与评价。比如, 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鸟儿吃虫对应狗逮兔子,从字面上理解,中国学生很难想象鸟儿吃虫怎么变成狗逮兔子。再如,“龙”在中文中是神圣的象征,是中国的图腾。许多关于龙的词语如“龙的传人”、“中国龙”、“龙飞风舞”、“龙腾虎跃”等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对龙的崇敬与喜爱。然而在西方,《圣经》中的龙是凶物和罪恶的象征。因此英美报刊中对“亚洲四小龙”的翻译经过文化转换后译为“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of Asia”。外国人多对狗、猫、鼠等小动物宠爱有加,体现在他们的文化里,就经常出现“You are a gay dog.”或“He is a lucky dog.”之类的赞美。而对于中国人而言,多年的文化积淀会使学习者开始时很难接受对方的这种比喻和赞叹。再比如对颜色的理解,乍一看,blue picture(黄),the blue-eye boy(红人),to be green eyed(嫉妒),green hand(没经验的人),in the black(不欠债),gray mare(母老虎)等词是很让人费解的。如果只站在自身的文化立场上,恐怕是永远也不会理解这些词组的。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3.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英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授课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3.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作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结语
总之,实现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外语语用能力,是跨世纪的中国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对跨文化交际教学在当前教学中的地位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中全面反映出来,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基础英语教学任务繁重,但又很关键。然而,基础英语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专业水平跨度太大。由于招生标准的地区差异和高中阶段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呈现地区化的差异。部分学生已经达到专业四级的水平,而个别学生的英语程度依然停留在基础阶段,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麻烦。教师在备课时不得不特意照顾这两类学生,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学进度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某些学生认为教师教授内容太难,不适合自己的英语水平;而又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课堂讲授知识太简单,不能从中受益。基础差的学生逐渐产生厌恶情绪,不再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基础好的学生认为没有来上课的必要,逐渐养成旷课的恶习,给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严重后果。这样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评价结果。其次,教师没有发挥好引导作用,不能因材施教。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现行《大纲》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学生是课堂运行的主体、课堂活动的主要实践者,教师则是课堂的主导者,指引着整个课堂的方向。然而,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课堂上不能积极引导学生,如课堂讨论、课堂活动期间教师没有进行精心的准备和组织,学生处于无组织讨论状态,达不到讨论学习的效果。因材施教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然而,笔者走访了大多数教师的基础英语课堂发现,能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师不多,大部分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量大,所以,教师上课时一课件多用的现象很普遍。这就不能保证课堂效果,因为每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有差别的,不能一刀切,教学课件需要随着班级、学生的变化而做出相应修改。不进行这样的教学反思,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提高。最后,教学方法单一。方法是成功的钥匙。教学方法的提高是基础英语教学成功的金钥匙,只要方法对,学生的成绩提高就有保障。然而,实际的基础英语教学课堂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未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得到改变。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尤其是90后的学生,个性张扬,不拘束,对课堂的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而传统的讲解词汇、语法和阅读、翻译、写作的教学方式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希望能够接触到更加广泛的英语文化知识,而不是这种应试考试式的课堂灌输方式。从认知功能角度讲,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解决学生认知差异的问题。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对英语文化知识的认知也存在个体差异,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加快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全面理解,单一的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基础英语教学模式设计
在高校谋求发展、面临转型的新时期,基础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无疑为之提供了新思路,也成为高校转型改革的突破口,基础英语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笔者结合高校转型的新要求,设计了基础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首先,试行分级管理、授课制度。针对学生基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建议尝试进行分级管理和授课。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或专门水平测试考试成绩,将学生分到不同级别的班级。当然,这并不是终极目的,这些级别班也不是长期有效的,只是临时性的。这样分级的目的是让水平相当的学生能够集中学习,共同提高,教师需要对不同级别班的学生进行特殊的训练: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实施专门的课堂教学,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最终达到这些不同级别班的学生英语程度基本一致,从而进行统一化的教育教学。这样既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利益,也能保证教学任务快速较好地完成。在进行分级化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的有效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基础英语资料室和图书馆的资料,以及实训基地和同声传译室等,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做全方位的准备和培训。其次,教师演好领头羊的角色,因材施教。英语教学尤其是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积极指导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的课堂讨论做好指导和建议工作,不能让课堂讨论成为一种形式,更不能使课堂活动呈现一盘散沙的局面。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发表个人看法;同时,要对学生灌输积极的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一种正确的态度看待生活。只有带着这种积极的态度,学生才能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作为教师,因材施教是必须的。教育学生不能一刀切,教师需考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英文水平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估,传授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知识。再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也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应该适当地运用在教学中,尤其是基础英语教学中,它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能全方位呈现每一个知识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努力让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而不是代替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模式,根据每节课所教授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混合使用。总之,目的是让学生喜欢学、认真学、学到真本事。最后,建立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间接催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评价不仅包括学生的评价、上级的评价,也包括同行教师的评价。同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结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市场营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科性质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加强市场营销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营销管理能力。当前我国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还比较陈旧,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水平得不到提升。
二、市场营销教学策略探讨
1.更新传统市场营销教育教学管理观念
对传统的市场营销教育管理观念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保证和现代化的发展理念相符合,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教育进行改革的重要途径。当前的市场营销教育过程中忽视了激励和引导机制的影响,使得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和生动性。在市场营销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及市场营销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在整体的教育观方面,需要把握市场营销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管理能力,从而可以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提升,加强市场营销处理能力的提升。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对学校领导以及具体工作人员的市场营销教育意识进行改观,
2.构建创新型市场营销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高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而且是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相应的目标。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新型市场营销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对学习的热爱,首先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应该学什么,怎么进行学习,才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传统的教学是让学生等着接受,接受知识的传授,因此少了很多自我思考能力的训练。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多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第三,教师应该把教学的设计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探索的这一过程进行一个有机的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和分析,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发现,并且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的改进进行探索,从而使得学生的认知结构内化程度。最后,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使得学生能真正地认识到自己。教学课堂上的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判断和鉴定,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分析,而不是仅仅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掌握能力进行评价,以做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3.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教育过程中对新型市场营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理论性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限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新时期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的分析,加强对各种先进的媒体技术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尤其是在市场营销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对学生实施更多的人文关怀,对传统的市场营销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比如在市场营销中可以加强各种新闻信息的插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的讨论和交流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长期的讨论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的拓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同时还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教师根据所教内容需要,从教材内容入手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其目的就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比如在讲授营销策略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假如我们学校内的小商店效益不好,怎样扭亏为盈呢?我鼓励学生积极出谋划策,培养了实践运用能力。在讲到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时,教师呈现已经准备的不同漫画提问:在购买活动中,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夫妻二人去买空调,请说出他们最关注哪一方面的性能。通过这些情景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回答等各种途径主动地研究问题、自主探索、培养和发展创造力,达成认知目标。加深对消费品市场的认识理解。
2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开拓学生视野
好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有趣的教学环境,使教与学始终处于活化状态。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使情景创设多了一些手段,直观、动感设计,合适的配声、愉悦的色彩和丰富的教学案例,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讲授“推销策略”和“市场定位”等知识点时,我给学生播放了我国著名营销专家韩庆祥教授的《实战营销》光盘,影响力很大,说服力很强,并且播放完之后再给学生讲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讲授“广告策略”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适当地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几则广告,如尿不湿广告、安踏的广告,化妆品的广告,五粮液的广告等,通过教师的评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广告的设计。
3创设故事情景,加深知识点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一成不变的全堂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对这门课程就很快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不脱离教材基本内容的前提下,适当的讲一些经典故事,创设一些故事情景,能够为学生学习知识点奠定基础,并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广州某外资公司招聘营销员,工薪丰厚,应者云集,但一看到要求应聘者向“某寺庙推销梳子”这样的考题时,许多考生望而却步。在组织学生讨论中,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大胆地发表各自的见解,灵活运用所掌握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紧紧围绕“怎样向寺庙推销梳子?”这个中心展开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阐述、提问、争论,思路越辩越清晰,留给学生的启示也慢慢呈现出来。
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营销人员面对市场,要随机应变,透过市场表面现象去抓住潜在的机会,挖掘市场创造市场。用小故事来讲述营销的大道理,以轻松、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氛围,容易获得苦于学习枯燥理论学生的喜爱。
4创设模拟情景,加强学生技能训练
创设模拟情景,通过让学生分别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模拟表现,从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所学科目的内在含义。
比如推销这一节,由于推销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技能。仅靠“说”和“听”是学不到真正本事的,必须让学生亲自去操作。所以在讲授这这节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技巧,我不断地模索和总结了以下新的方法。①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分组到商场、超市考察,写报告,现场观摩,并参观商品陈列,推销,这对课堂教学是很好的补充。②分组推销,每节课让学生自备商品,分别扮演买方和卖方,在课堂进行商品推销,卖方伶牙俐齿,采用多种推销技巧说服顾客购买,而顾客也是很刁钻,千方百计刁难卖方,推销场面非常精彩,学生评委在现场打分,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推销技能。③问题多元化教学,全班学生纷纷以顾客的身份来提出许多问题,再让某个学生以推销员的身份来逐一解答,这样锻炼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加强了对课本内容的巩固和反思。
总结课上,同学们针对推销内容相互切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仔细安排筹划下次的推销行动。这样,课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发现问题和不足,迅速反馈回来,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解决。通过多次反复,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样授课,针对性、目的性强,听得有趣,学得有劲,比起单纯的理论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5营销模拟实验室教学,达到学习与就业零距离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有效的无风险的营销环境,让学生扮演企业营销主管的角色,从各个角度分析营销案例,进行营销决策,并且得到决策的结果,然后做出下一阶段的决策。这种模拟营销的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培训质量,又避免了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决策风险。这种模拟营销的方式,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其最大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在实际演练中,学生们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意识,这些感受和经历,对他们毕业后的择业和工作都将会大有帮助。
在市场营销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法,降低了教学难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创设情景时要注意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创设,使学生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通过引导,调控来使学生与教师积极性协调一致。创设的情景要生动,富有启发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选择不同的情景创设方法。总之,情景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堂中运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教学与交际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师与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交际。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际关系。教师的教不断影响学生的学和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也在不断影响教师的教,并在促进、检验着教;师生之间的交际影响具有相互反馈的双向交际作用。实质,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
(一)交际的定义
翻开《辞海》,"交际"词条下写着:交际《孟子·万章下》:"敢问交际,何心也?"朱熹注:"际,接也。交际调人以礼仪币帛交接也。"后泛指人与人的往来应酬。现代汉语对"交际"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人际来往。"1980年泰勒、罗斯格兰特、迈耶和桑姆普尔在《Communicating》一书中对交际下的定义是:Theprocessofreceivingstimuliandinterpretingthem(assigningmeaningstothem)throughourcentralnervoussystem.这段话意思是:交际是通过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各种刺激和理解这些刺激(确认各种刺激意思)的过程。由此可见,交际是一个活动过程。英语教学离不开交际活动,离不开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和认识的活动过程。用哲学语言来表达,过程是以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为前提,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没有过程,否定过程也就否认了物质运动。因此,从哲学角度看,英语教学是学习英语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也是师生双向交际的活动过程。
(二)教育是交际
古往今来有关"教育是什么"论述的共同基础是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教育确实以活动的形态存在。人们为了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经验,使知识得以延续和发展,靠的是教育。教育活动中,师生往往以面对面直接交往的形式进行教育。可以说没有人际交往活动就不存在教育,就这个意义而言,教育的实质是交际。
(三)英语教学是交际
一般说来,教学的定义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交往活动。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交际统一整体,缺少任何一方面的交际都不能构成教学过程。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学生要掌握某一语言项目,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规则性知识,而且要能正确地操作和运用,这需要经历一个反复、多向、多渠道的交际过程。英语课常常是一系列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反复交际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没有师生间的教学交际活动,英语教学也就不存在了。一位称职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应善于运用交际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交际的主体、客体、媒体
教学过程交际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物质(教材、教具、教学设备等)。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尽管承担的任务不同,但都是组成教育活动的承担者,都处于主体地位;英语教学内容是教师选择、提供给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语言信息,是英语教学的客体;而教学物质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媒体。教学媒体把教学二主体与客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准确、快速地传递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这四个交际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凑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交际结构,各自发挥自己独立的作用。教学中各交际要素之间的最佳组合,可以取得整体功能的最优教学效果。
(一)主体——教师与学生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和信息的过程,交际双方都是主体。交际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同样,教育活动是由"教"与"学"两类相依相存的活动复合构成,教师和学生二主体的合作关系是平等的。教和学构成的交际活动是师生二主体相互联系的纽带。二主体之间具有互动性,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产生影响,学生的主动状态、情绪反应也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水准、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巧妙安排英语教学,与学生配合默契地交际,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享受到与人交际的情趣,从而增强主体意识,与此同时也积极地学到了知识。
(二)客体——信息
在教育的认识活动和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客体是教育内容,即主体活动指向的共同对象。教师向学生提供要掌握的知识信息,该信息就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对象,是英语教学的客体。
英语教学是学生掌握某种语言项目的过程,这一过程由许多具体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步骤构成。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在教学交际过程中存在传递、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多向传递教学信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多向传递教学信息的交际形式是我们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向。
教学的每一步骤都是输入—操作—输出。教师所输出的新语言信息要以大多数学生能理解为基础。学生接收这一信息后,为进一步理解所输入的语言信息,通过操练对该信息进行编码和转换,使输入的语言信息顺利进入记忆。英语课堂上的对子活动、小组活动的练习,使学生把新获得的语言信息的结构与功能高效率地纳入已有的稳固的知识结构中去,以备检索。课堂上模拟真实情景,学生进行对话、表演等就是语言输出。在模拟交际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语言结构用于表达的交际价值和语言交际功能的实际意义。学生在语言输出的同时强化了所学内容,巩固了认知成果,发展了认知水平。整个英语教学过程是:教师输入信息;教师输出信息;经过变换,学生从教师和教材中输入信息;学生经过对信息的储存、变换,输出信息,这信息又反馈给教师和学生自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输出评价信息。没有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无从评价;没有教师的评价信息反馈,学生的学习难以纠正与提高。教师通过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分析、评价得知教学的成败,看到自己的教学进度是快还是慢,内容是深还是浅,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学生,深入教材,研究教法来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整个英语教学就是在信息的传递和接收反复循环的交际中进行。
(三)媒体——教材
教学媒体是教学中用来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工具,是教学过程中负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教学必须借助于教学媒体,以一定的信号传递发送,才能进行教学。教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的主要媒体,是教师教学的蓝本,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从广义来说,教材不仅仅包括教科书,还包括教学设施、教学用具和教学辅导资料,它们是教学中的媒体,起传递经验的工具作用。教师运用语言信息输入的教学策略处理教材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安排,组织学生观察、想象、记忆、思维训练,使英语教学系统化、网络化,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要达到"四会"在质和量上的基本要求,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媒体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对教学媒体处理的系统化体现在注意各语言要点之间的联系,防止支离破碎,避免相互干扰或机械重复。教师对教材网络化处理要突出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联络点,使整个教学以一种网络式来表示。教材网络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学习的整合作用,利于学生稳定的心理结构的形成,便于教师与学生检验、发现以往学习中的断裂带与断裂点,了解今后的发展带与发展点。教师还要使教学活动程序化,分析教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步骤、顺序以及内容与交际方式,考虑学生特有的学习规律,使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总之,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教学媒体,根据教学目的设计教学程序,确定师生双方在不同的教学时间内做什么或怎么做,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教学交际的特点
(一)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首先,教师与学生是个稳定持续几周或长达几年的教学群体。在这一群体中,师生交往既受教育规律支配,又受师生双方各自心理活动的制约。具体的师生关系一经构成,双方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教师不能辞去学生,学生也难以挑选教师。其次,师生交往的心理相容性高于一般的人际之情,交往的内容有知识,有人格。教学双边活动在对应关系中进行,互相促进,相互约束。注意到师生交往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搞好交际活动,使教学更有成效。
(二)非言语交际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课堂上师生都在利用自身形体相互影响,沟通彼此的意向,以对方活动来调节自己的活动。教师的眼光环顾全场,对着学生的眼睛说话,那么他们就不会产生"局外人"、"被冷落"的感觉,而会时时感到自己和教师在很好地交流。教师的姿态,一个有意识的手势,一个有意识的侧身、走动或表情,同样也会给学生一定的影响,使他们意识到教师就在他们中间,同他们一起学习。教师的指向、微笑或身体正对、侧向,甚至走近他们,又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亲近、教导。这一切都会使学生感到他们与教师同在一个课堂活动,而且配合默契,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运用体态交往得体可以成为教学的有力交际方式。
(三)英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与定向
1.交际能力的形成人类为了不断地同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在复杂的社会环境生活,在生理调节系统的基础上,形成、发展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交际能力。作为个体心理的交际能力特性同其它个体心理特性的区别在于,它对社会交际活动的进程及方式直接起调节、控制作用。交际能力属经验范畴,是系统化、概括化的个体经验。交际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是知识和技能,它们是交际活动中自我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交际能力的形成要有知识,知识具有完成活动的定向功能;还要有技能,技能是完成活动的方式。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理念落后。
根据对河南省某乡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小学英语教师原来是教其他科目的,因上级要求开设英语课程,学校便从中选拔一些年轻的教师来教。更有少数教师是“赶鸭子上架”,对英语知之甚少,为了凑数而现学现卖。另外,小学英语课程常常被轻视,一般一周两节课,从人的遗忘规律和二语习得的角度看,这都是违背科学规律的,让教师有一种没有其他主课教师受重视的感觉,这种状况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职业焦虑感,其后果是更加强化了教师在课堂中只强调“教什么”,不注重“如何教”。教师不会应用英语教学游戏和活动设计,不会运用体态语等辅助手段,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加之部分教师本身发音不准,加剧了学生听读能力低下,多数学生觉得听力和英语会话困难。
(二)学历层次结构与知识结构差异大。
虽然学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其知识水平的高低,加之教育文化部门对教师学历层次的要求提高,小学英语教师对取得较高学历的要求强烈,小学教师大部分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绝大多数;但其学历的取得途径绝大多数为自学考试、函授、电大等,而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全日制脱产学习获得较高层次学历者寥寥无几。尽管教师取得了高学历,但却未接受系统专业的语言教学、语言实践训练、英语知识教育培训,造成教师队伍依然存在知识陈旧、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三)教学技能落后,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教师本人对教学的认识局限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领读重点单词与句子的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沉闷。虽然少数青年教师有意改变这一状况,但却又不知如何科学高效地去设计活泼直观生动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仅仅是制作一些简单的卡片或实物。对如何运用视听法、功能法、分身反应法、情景法及互动的游戏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教学辅助产物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单向的灌输传授,使学生处于低效的学习状态,从而影响学生养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分析、思考问题并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师培训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目前河南省县及县以下学校经费短缺,加之观念问题,不少学校对教师培训重视不够,仅仅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的培训计划重视,却很少主动组织教师进行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更谈不上外出参观学习观摩。更有极少数学校对上级要求参加的培训,不是积极选拔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培训,而是以教学量大为借口,选派部分学校行政、工勤人员参加在外地举办的培训班,把参加培训变成个别人外出散心、认识人交朋友的途径。而教育主管部门及培训单位多强调人员数量,对参训人员结构无原则性规定,并无操作性强的约束机制。以上几种因素影响到教师的知识结构状况、教学方法提升,越来越难以适应英语新课程的要求。
二、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教师观念转变难。
教师个体的教学理论是教师理解和探索教学、突显自我发展的关键,教师的教学观念能否在新的培训环境中改变是有条件的。首先是教师主观改变意愿的需求程度。其次是培训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教师的现实需求。如果通过培训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实质的转变,则意味着教师回到原教学岗位时,就没有改进教学方法的内在动力,培训也因此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二)参训需求与培训方式之间的矛盾。
虽然目前小学英语专任教师都参加过岗位培训,但受到学校及外部环境限制,主要参加的是县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的培训,就是2010年实施的“国培计划”也仅仅是部分教师有机会到高等院校接受三个月的集中培训。多数教师参加的培训层次低,理论灌输多,专业化程度不高。而培训时却要求具备科学规范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还要求掌握几种英语教学方法和技能。过高估计了受训教师英语基础水平与接受能力,使部分基础差的学员出现厌学和逃课现象。而培训单位课堂教学的模式,也未考虑到受训者成人属性和职业背景对培训效果的影响,“分级教学”“合作学习”模块化学习比重不高,影响了培训效果,对在职教师实际教学能力提升作用不大。
(三)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方法陈旧。
一方面,由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经验主要来自于教育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而在培训中,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也来自于高校和高校所在地的城区、重点学院的教学名师,他们的成功经验不具有复制性。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法与多数教师的实际教学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受训学员认为返回工作岗位后,这些先进的理念知识和教学辅助手法受制于所在学校条件而无法有效推动本校的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培训机构本身的教师水平不高,名义上是先进教法的培训,实际上却是老的方法授课,把学员当成接收知识的对象。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没有顾及到受训者个体的特殊要求,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让多数带着不同问题来的参训者接受同一内容培训,加之培训教师与参训者互动不足及培训教师自身水平能力限制等主客观原因,让许多受训者感觉培训意义不大、质量不高。
(四)受训教师参与性不足,实践环节比重小。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受训教师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河南省的培训多以讲话的形式,重视理论灌输,缺乏合作互动。受训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的先入为主的教学观念,无论是否合理,却根深蒂固。让教师了解教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化为自己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改进实践教学,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技能,培训者需要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对于实践环节,培训机构多从小组合作、参加观摩课的方式来让受训教师参与其中,而参加观摩课多是听、看、参观的方式,虽然观摩课先进的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受训教师大开眼界,但由于参训人员数量、时间限制,无法提供让受训教师与观摩课主讲教师相互交流解决全面难题的机会,不能在参与进程中体验到这些先进教学辅助手段带来的魅力。
三、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应对策略与模式构建
(一)更新理念,确立精准培训目标,完善培训机制。
目前河南省的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主要由高等院校、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培训仍是以职前岗位培养为主,培训目标不明确。因此,培训机构应在充分调研学员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优化课程设置,着重加大专业知识如语音、口语、精读和听力以及教育理论如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使培训目的指向性更加清晰,使受训教师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的任务。另一方面,各级教育部门要逐步完善科学高效的教师培训体系,将参加培训作为教师考核、职称晋升中的一项内容,使教师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并积极参加到培训中来接受教育,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让其在培训后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根本上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二)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要突破语音关。
如果小学英语教师发音清晰、准确,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学生就会“模仿”教师,从而学到“地道”的英语。而许多小学英语教师不同程度上存在语音语调不准确和听说能力不强的问题。我们经常听到高年级学生抱怨他们现在语音语调不好,就是受到启蒙教师的影响,教师发音不准导致他们的语音基础薄弱。因此,要从正确朗读26个字母及44个国际音标入手,再根据音标拼读规则去正确拼读单词;要充分利用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让受训学员跟读音视频,培养语感;要以英语互助学习小组的形式,让教师基本掌握上课、问候、提问、课后评价等环节的英语教学用语,在互助小组的模拟课堂环境中去感受语音、语调与节奏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增强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的勇气与能力,改变以母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状况,创造更多让学生接触标准纯正英语的机会,适应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
(三)强化课堂教学技能培养。
教学技能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代教育技能方面。因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对象的生理、心理特性和认识规律的特殊性,所以要求教师能用简练明确的体态语言和丰富的互动游戏来配合语言表达。为参训教师更快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应考虑多开设专项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如“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小学英语课程歌谣教学设计”、“简笔画教程”等。二是教学实践技能的提高方面。评价教师的核心技能就是教学实践技能及教学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可通过观摩公开课、分析研讨、“实战演练模式”等方式来提高。其中,因为“实战演练模式”符合广大一线教师的习惯,也为不同学历背景的教师所接受,所以成为最富有成效的培训方式之一。
(四)基于教师的层次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关键词】英美文学 人文思想 渗透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也日渐突出。但是以往的英语教学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反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致使学生对欧美文化的理解较差,经常将语法和语意混淆,实践水平也始终无法得到提高。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思想能够显著改善这类问题,使学生学会理性的思考,产生感性的认识,从而发自内心的热爱英语,主动配合英语教学工作,英语学习也会更加的事半功倍。
一、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教育部门积极提倡在英语学科中开设英美文学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纵观大多数高校的英语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中重知识,轻思想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教授英语知识上,却没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学生对英语的认识较为浅薄,不能很好的学习和理解英语文化知识。中西方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学生辨别和区分中西文化差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如果英美文化教学仍然一味的遵循传统,将思想教育排除在外,那么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英语教学也会失去意义。
2.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很多教师将英美文学课当作是普通的英语课,用传统落后的方法实施教学,教师依然位于教学主体地位,与学生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很少向学生提问,也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学生只需要带着耳朵听课,并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记录即可,不需要对教师作出任何回应。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溜号,也无法认同教师的所有观点,心中的疑问不能得到解答,从而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人文思想的形成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3.英美文学教学存在功利性。英语不仅是学生用来交流的语言,也是学生认识西方文化的重要媒介,只有学会英语,了解英语的内涵,学生才能独立阅读英语书籍,对英美文化的理解也会更为透彻。英美文学课的开设为学生学习英语找到了突破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感同身受,从西方国家的历史中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进而由衷的产生自豪感,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教学,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会更加的客观、全面,英语学习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然而当今的英美文学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得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淡薄,不利于良好品格的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颇,会严重制约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的对策
1.在教学目标中融入人文思想。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挑选富有代表性的、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人文思想与英美文学的教学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教师应为自己制定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每堂英美文学课,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所有课堂活动都要严格遵循课堂方案来展开,使英美文学课更加系统、有序。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质量如何,以此为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案,修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加具有实践意义,帮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领悟人生,塑造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在英美文学课上能够真正的有所收获。
2.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英美文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教学技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英美文学课上与学生讨论家喻户晓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切忌以偏概全,人云亦云,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帮助学生形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与学生一起共同创造和谐有爱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应研究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培育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最终达到培养人才的理想目标。
3.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教育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教师应将英美文学课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下加大英语阅读量,逐渐积累和拓展英语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将中西方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使学生由已知推导未知,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结:人文思想的渗透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的思想,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将人文思想全面渗透到英美文学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改革和创新,将英美文学课转变成为集情感教育、素质教育和语言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课程,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