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桥梁实训总结

时间:2022-07-15 16:33:29

导语:在桥梁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桥梁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模块化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71-02

1 前言

在过去的专业课教学中,理论讲述过多、课程内容过于宽泛陈旧,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无法及时更新,学生学到的知识难以适应实际工程。通过对本课程的梳理及查阅了大量相关教材之后,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桥梁工程课堂教学进行重新组织,初步摸索出一套更加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即模块化教学。即将桥梁工程实践教学进行模块化,搭建合理平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进而培养出适合工程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四个方面进行模块化教学组织。

2 模块化的设计

专业基础模块、桥梁模型构件设计与制作模块、桥梁工程施工组织模块、桥梁工程施工管理模块。通过四个模块的教学实践,使学生的专项技能培养和综合能力得以大幅的提高。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能力拓展实验及工程实践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其中专业基础实验以课程实验教学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桥梁模型构件设计与制作模块以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为主,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桥梁工程施工组织模块、桥梁工程施工管理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积累创新信息资源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以专业实习、生产实践为主的工程实践活动,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展开,拓展和延伸教学实践内容。通过模块化教学改变在教学过程教师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应当以理论为主,可是完全脱离实践,学生不容易接受,教学实践模块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老师不再是填鸭式讲授知识而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模块化教学激发他们迫切的学习愿望,学习兴趣。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融汇到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职业能力。

模块化教学引导学生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生掌握了知识,具备了职业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长期的桥梁工程实验教学实践中,结合高职高专桥梁学科的特点,建立了面向桥梁工程实验教学平台;根据桥梁工程的培养目标设置了包含基础、综合设计、模拟及现场技术三个层次的实践项目,建成了“桥梁工程实践模块”教学体系,如图1。

3 模块式教学的组织实施

3.1 建立配套的师资队伍

模块实践性教学决定了教师队伍必须做到“双师型”配置,让学校的教师走向施工现场,即要求老师每年至少要去企业工作半年以上,同时下大力引进施工企业的技师走进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教学水平。

3.2 建立配套齐全的实验实训项目和基地

为了保证模块化教学的实践性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桥梁工程实例和工地实践录像数据库,便于在实践教学中对某一工程项目进行综合设计、开发,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齐全的实训基地,并确保对模块式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投入,努力做到实验实训项目完全符合实际工程,新材料和新工艺符合工程实践,为专业课教学采用现场教学,为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

3.3 正确考核学生

桥梁工程模块化实践教学考核以一个完整的工程实践项目为依托,按照工程实践要求,实现学生与实际工程“零距离”接触,采用真题实做的形式,对学生从理论、设计、计算、检测、施工技术方法和工艺、加固维修等完整的课程体系层面,进行详细的考核;通过正确的评定,总结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程度,鼓励学生努力实习,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安全文明生产习惯等;老师依据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工作,同时学生得到系统、真实的实践技能训练,达到“未出学校门,已是准岗人”。

4 模块化的教学分析

模块化教学建议以周为单位设计教学课时,承担对桥梁工程实践专项技能训练,一般以一个完整的案例分析为一个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比如桥梁施工测量:结合一个实例进行桥址选线测量、桥梁施工控制测量、桥梁墩台基础的施工放样等,在此基础上细化模块进行综合实训。同时,结合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岗位,按施工特点一一去企业进行咨询,结合需要的人才特点,根据桥梁工程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对教学模块进行专项能力分析,然后根据工程项目完成情况写出实际的要求、步骤、工具、知识、技能、态度和安全措施,并对每一专项能力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分析总结。

对一个完整的工程实例,从理论、设计、计算、检测、施工技术方法和工艺、加固维修等方面进行模块设计,确保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工作进程、模块课件和学习指南符合施工特点并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接受。以工作过程中典型施工方法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程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实际职业能力。

由于桥梁工程模块实践教学加强了岗位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技能,又注重了技能施工工艺过程,学生可以有的放矢的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的体现,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同时由于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因此发挥了“思中学、用中学、学中思”的教学思想。模块化教学要求实践性,从而促使老师查阅大量的参考书组织教学,同时要求老师到现场去学习然后指导学生,桥梁工程施工组织的编写要求老师对施工方法、作业施工机械、施工方案等很精通,尤其是职业能力分析、设计模块教学指导书和建立评价标准等这需要老师必须认真学习请教同行共同研究确定,这也使老师自己和大家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得以提升。

5 结论

模块化实践教学打破“教师、教材、课堂”传统模式,构建以实践能力为中心的职业能力现代教学模式体系,突出综合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特点。

模块化实践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强化了能力的训练,实现毕业生产实习等同工作,即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则能胜任的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使老师能及时的把握专业发展前沿,了解本专业发展动向、掌握本专业的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并将其及时充实到教学设备及教材中。

模块化教学中可能部分实践项目专业性太强,部分同学一时不能得到很好的技能强化,这需要对技能训练落后学生,要予以关心注意因材施教。分析技能暂时落后的原因,给出合理的措施来提高他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3).

[2]刘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际的技术路线[J].职业技术教育,2005(12).

[3]吴晓义.职业教育教学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吉林工程师范学院报告[R].2007.

第2篇

组建项目实训小组

将教学班根据班级规模的大小,一般以8人左右为一个项目实训学习小组;每个项目小组自行推选出一名项目学习小组长,负责小组考勤,召集小组工作及讨论等。项目小组长还要负责具体的小组成员分工与考核,制定出具体的小组项目执行计划,并协助教师完成实训教学指导工作任务。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部讨论与实施市场调研,然后根据实训准则或项目计划中的关键控制时点,向指导老师定期集中地进行成果汇报,以便协助老师完成对各小组项目的适时指导。

项目实施评估

项目实训教学法最重要的是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因此,我们要对项目小组的调研成果进行检查评估。强调突出团队协作与个人表现的共同作用;强调项目实施工作纪律,严格做到“计划-组织-实施-反馈”工作机制;强调在鼓励互相竞争中完成对各组学生工作的检查。

成果总结及成绩评定

课程结束时,各小组将项目实训成果编写成《调研报告》并制作PPT,除了给项目委托单位做结题汇报外,还要在课堂上要求各组推选成员上台讲演,最终根据演讲及调研报告材料综合打分,作为小组共同的项目实训成绩。

项目实训教学法实施效果

(一)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首先,利用项目实训教学,架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学生在“真枪实弹”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只起到引导、监督和指导作用。其次,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协作精神。在项目实训教学中,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任务,必须要求同学们的工作有计划性和协调性,因此强化了其团队协作精神。

(二)熟悉了未来的岗位职责

各小组成员通过完成参与项目的全过程,清楚地熟悉了企业市场部门以及决策层等不同部门的人员对市场调研的要求,从而对企业中不同的岗位设置、角色定位、岗位职责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3篇

【关键词】 脱勾 人才定向培养模式 供需矛盾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人力资源市场存在一个矛盾: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很大,但招聘不到合适的员工;学校每年应届毕业生人数众多,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导致此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需要掌握与自身业务相匹配的知识、技能的人才,而学校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了解企业需求,缺少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践环节。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校与用人企业合作,共同开了一套了为使学生学有所用,企业招来即用,我校与用人企业共同建立一种基于企业需求的全新的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构建《平台》,解决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本平台一个子系统为《实习实训管理平台》子系统。

《平台》的主干部分能与《实习实训管理平台》子系统进行无缝数据交换,前者可以直接从后者提取院校实训项目、学生信息、指导教师对各项目小组及学生的评价、项目成果展示等内容,子系统也可以向上进行数据推送。这样,企业就可以很方便查询到本单位的项目及其它所关注的项目信息,确保企业以很低的成本实现对应人力资源信息的采集。

1. 实习实训管理平台

为各大高校提供了一种新式、科学的实训教学兼管理方式,实训安排遵循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认知—>模仿—>创造,通过体验实训使学生掌握软件应用、商业化分析与功能设计、PPT制作、操作手册编写、软件演示制作等基本的软件技能;通过合理的教学实训手把手教学生配置开发工具、需求文档分析、软件设计、编码等软件专业必备技能;通过多个项目实训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开发一个项目,并且根据软件工程对项目过程的要求产出相应的开发、设计文档,最终掌握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获得相应的开发经验。

软件实训过程需要辅导老师全程配合,对学生实训问题进行答疑,通过实训管理平台对学生实训过程全程监督,审核,控制学生实训中的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最终在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完成好学校实训过程。

平台功能结构

分为实训管理平台和实训资源两大部分。实训管理平台由实训资源管理、实训计划管理、实训过程管理、实训成果管理等四个部分组成;实训资源由体验实训、教学实训、项目实训、职前教育等实训内容组成。

(1) 实训资源管理部分主要包括:资源导入导出、资源建立、章节设计、阶段设置等功能。

(2) 实训计划管理部分主要包括:人员安排、过程计划、资源选择、阶段控制、资源配备、课节安排等功能。

(3) 实训过程管理部分主要包括:小组分配、个人计划、工作日志、工作总结、考勤管理、奖惩管理、教师答疑、心得笔记、成果提交、阶段评价、小组交流、代码控制等功能。

(4) 实训成果管理部分主要包括:成果展示、实训报告、项目总结、综合评价、成绩管理等功能。

(5) 实训资源内容为:体验实训资源、教学实训资源、项目实训资源、职前教育资源部分。平台功能结构见图1。

2. 企业定向人才培养选拔及校企资源整合平台

此平台是学生、企业、学校三者间交流与互动的一个桥梁,学生通过《实习实训管理平台》进行实训,实训的全过程、教师的评价通过数据库进行实时记录。学校教务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及实训情况,企业注册登录此平台,通过平台的智能推送功能,可以实时获得在实训过程之中成绩较好的同学信息,企业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可根据本企业对于人才的定向需求,向目标学生提供学习帮助,使学生向企业需求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从事企业的行业开发工作。

本平台与《实习实训管理平台》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源实习整合平台,全面实训了学生实训、企业定向培养的功能。平台功能结构图2。

结论:

通过《实习实训管理平台》与《企业定向人才培养选拔及校企资源整合平台》的无缝结合,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选拔问题,同时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及就业问题,使学生、学校、企业达到三满意。

第4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 核心 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 双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17-02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可以说,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土木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是目前土木类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建立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无法进行具有实际意义的专业实践教学,更谈不上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我校2000年与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办五年制铁道工程(地下工程)技术专业;为整合教育资源,促进社会紧缺人才的培养, 2002年设立石家庄铁道学院职业技术分院齐齐哈尔校区,开设铁道工程技术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专业,2005年增设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从此,我校走上了交通职业的发展之路。从2002级学生入校时起,我们就开始探索建立职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跟踪土木类专业技术的发展,开展实践教学,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努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实践(含实验、现场教学)、课程设计(专项实践)、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集中实践)等内容。 就土木类专业而言,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观念,确立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并组织和鼓励师生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从而建立起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学期专项实践为补充,实习集中实践为重点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整体系。具体方案如下:

“三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架构是以教学计划为依据,从实践教学的时间上考虑的,主要体现“全过程实践”的原则,是指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实践的时间不断线。以“密切联系实际”为原则,安排教学实践。

二、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时间进行分解,在“三年不断线”的框架下,安排好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实践教学时间,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在第一学年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活动中,按照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1∶1的要求安排实践教学(如: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培养学生专项实践能力。

在第二、三学年的专业课教学活动中,在保证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适时增加和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在第三学年现场实践环节,提出“结合实际自主选题,根据现场实践内容拟定题目,努力提高现场实践质量”的要求,由学生根据本专业的综合培养目标和教育要求,结合岗位选题。对指导教师的资格严格把关,要求指导老师对选题、论文撰写、毕业答辩等各个环节都要认真审阅、指导和签署意见。学生结合顶岗实习开展实践教学,是其实现自身价值、达到适应岗位的需要。由于所选课题切合实际,既深化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又可以使学生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建设

(一)提高认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确立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的核心地位

“职业教育要培养二十一世纪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应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003年起,我们首先在铁道工程技术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两个专业进行试点,削减理论教学学时,并对理论课进行整合,加大实践课的学时。当然,各专业普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必须有足够实验实训基地才能满足教学要求,面对这样的形势,我校逐渐认识到建立实验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决心加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并达到职业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对实践课时的要求。

2.加大实验实训设施的投资力度,突出职业特色,强化实验实训手段。

职业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要求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为了走好职业教育之路,学校加大了对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投资力度。几年来,学校每年投入资金数百万元进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1)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职业教学手段。

职业教育应以技能训练为主,因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看,交通工程既需要一批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人才,更需要一大批将设计图纸转变成产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正是我们培养人才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原有的一些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批新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并对各专业实验室进行了整合。我校现有校内测量实训基地两处:水平角观测基地、全站仪观测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三处:牙克石实习基地、碾子山实习基地、市郊实习基地。在此基础上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建立了“计算机软件开发实训基地”、“铁道工程信号实训基地”、“土木工程实训基地”。我校土木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及实训岗位详见表1。

(2)突出测量、CAD绘图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交通工程的飞速发展,测量、CAD绘图的广泛应用,我们非常重视发挥测量、CAD绘图在各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测量、CAD绘图训练课针对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多利用仪器、模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学习兴趣小组的动手实践,让同学们体验“专业成就感”。重视技能课,对于基本技能如测量、专业识图、绘图等定期举行技能大赛。这些都使学生可以具有岗位竞争力,对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强化动手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样,学生上岗后很快就能适应工作需要。

同时,我们注意在实践教学中开发教学课件及自制施工录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我们配合认识实习购买了“土木工程概论”课件,同时,结合桥梁工程和铁路轨道课,自制了“铁路预应力后张梁预制” 和“线路维修”施工录像,不仅节约实践教学的成本,又很好地达到了实训的目的。

另外,我们更重视发挥实物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现已建成工务实训基地、桥梁实训基地、涵洞实训基地、道路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由于社会岗位发展变化很快,校内的实习实训条件不可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要求,而且也不可能搞大而全。让学生到生产岗位进行实训、比模拟岗位更加具有真实性,可以使学生更快适应生产一线的要求,更加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可以补充学校实训条件的不足和缺陷。为此学校建立了几十个校外实训基地。

(二)积极探索,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我校已形成了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五双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的“双纲”并举;理论教学课堂和实践教学课堂并行的“双课堂”制;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学教师结合或两者兼能及专兼教师结合的“双师”施教;学生实行“毕业证”加“岗位资格证” 的“双证”齐发;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重的“双轨”同步。

1.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

我们在制定理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同时,制订了各种实验、实习、实训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生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包括实习、实验、实训在内的实践教学环节,并完成相应的报告,单列成绩的实验课(实践课)要进行单独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实验(实践)技能、实验(实践)报告质量,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成绩记入学生成绩册。这些成绩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升留级以及毕业。

2.实行双课堂教学方式

我们在校内设有实习基地,在实习和技能培训期间随时可以进行理论教学,这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可以交替进行,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能否培养出具有实践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与是否能建立和形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紧密相关。一方面我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引进和转培的形式加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鼓励一些文化基础课教师选修第二专业和培训一项技能,还鼓励专业教师到现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技能培训教师证。在政策的鼓励下,学校大多数专业教师都获得“双师证”,他们多数都能兼任两门以上课程。另一方面,我们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培训,如派到现场进行培训。此外为了弥补实践教师不足问题,学校还积极引进和外聘部分现场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才,建立了外聘教师人才库,充实实践教师队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行“双证书”制度

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制度相适应,积极推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通过学校学业考试和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两个方面的考核,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我校是黑龙江省测量职业技能鉴定站,除负责本校的学生技能考核外,还承担着全市七区九县中职对口升高职的测量技能考核任务。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铁道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进行试点,拟合作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可以进行测量工、绘图员、桥隧工、线路工等中、高级工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学生实行“毕业证”加“岗位资格证”的“双证书”制度。

四、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校实践教学体系正逐渐形成,为培养土木类专业人才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其成效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充分体现出来,我们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每年就业率高达95%以上,我们学校的学生就业观念切合实际,愿意到现场一线工作,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正是由于我们的学生就业率高,所以近几年,我校土木类专业的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重视集中实践环节,轻视课程实验的现象,平时教学与现场实际仍有脱节现象,专业课时略显不足,部分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薄弱,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质量。由于学生自主选题,相应地增加了管理难度,对指导教师及学校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总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经验,我们有如下思考:

1.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育界对于职业教育的特色基本形成了共识,其中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它的实践教学。可以说,没有实践教学体系就不能称其为职业教育,也就没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立足之地。

首先,我们的学生仅仅知道一些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是毫无用处的,也是毫无岗位竞争力的,因此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还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消化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的铁道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由于掌握了测量技术和CAD技术,就业时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几年来,我校的土木类专业毕业生已在工程局及路局享有良好的声誉。

2.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社会需要大量交通技术型人才(实用型,技术应用型),这些人才正是职业教育所要培养的,那么,如果作为职业学校没有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培养不出合格的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我们通过对工程部门的调查,现场缺乏大量一线的能解决现场问题的技术型人才,可以讲,这类人才已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时,碰到的问题就是经费问题,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建立一些校外实习基地,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可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好的效果。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我们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不仅是为了解决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加强实践教育,也绝不是否定理论教育的重要性,而是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发扬成绩,弥补不足,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第5篇

[关键词]路桥专业 道路勘测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33-02

道路勘测设计是高等职业院校道路与桥梁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课程主要包括道路路线设计的主要依据,道路的平、纵、横断面设计,道路的选线与定线,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道路平曲线设计计算和道路沿线设施等内容,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性强的课程。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现状

(一)采用本科院校的教学方法

许多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如果按照本科院校对学生的要求及教学方法,遵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展开课程教学,教师上课时重理论轻实践,让学生接受非常困难,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自暴自弃的想法,从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又让教师觉得非常失望,自己付出的辛劳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二)教材严重滞后于现行标准和规范

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道路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也在随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不断得到修改、补充和更新,例如不同设计速度的平曲线和竖曲线半径和长度的限值,不同等级道路的纵坡和横坡的限值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上课用的教材所引用的规范严重滞后于现行道路规范,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引用错误的设计参数,设计出来的成果达不到现行规范要求。如何把最新的道路设计规范引入教材是当前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

(三)师资力量薄弱

道路勘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要求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并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没有在道路设计岗位工作过,不能深入了解具体的设计过程。因此很多教师在上课时只能完全按照课本来讲解,照本宣科,不能引入实际的案例,讲解起来枯燥无味,这极大降低了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积极性。

(四)实训时缺乏相应的设计软件

实训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过程,本门课程的实训是在仿真的职业情景下,创建一个具体的综合设计项目(涵盖了本门课程的大部分知识点),让学生在完成该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加深理论理解,加强动手能力。但由于经费等问题,学院并没有购买合适的设计软件,实训还停留在手工绘图的阶段。而在实际工作中,道路设计已实现软件设计、电脑绘图和打印,这导致学生走向社会后不能与对应的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二、教学改革建议

(一)精心组织内容,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要在知识与职业活动之间建立桥梁,以职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中心,以知识与职业岗位的关系来组织课程内容,通过项目载体,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职业能力。

根据道路设计岗位的要求,本门课程创建一个山岭区三级公路综合设计项目,该项目涉及所有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6个子项目,分别是:公路选线与定线项目、公路平面设计项目、公路纵断面设计项目、公路横断面设计项目、公路平面交叉口设计项目和公路排水设计项目。每个项目对应不同的知识点、能力目标和检核方法。学生在学习完一个子项目以后,立刻进行项目考核,以能力考核为主。兼顾知识考核(能力考核占60%,知识考核占40%),力争人人过关。学生通过该子项目的考核后再学习下一个设计子项目。最后,在实训时通过完成一个综合设计项目来加深理解知识,加强实际设计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对每个设计项目的教学都采用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等方法,必要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道路设计中的先进理念、难点、重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入最新道路设计规范

我国道路建设处于蓬勃发展期,在这期间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会不断出现,标准和规范也需要不断进行修改。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能照搬教材上的内容,应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及时更换教材上滞后的标准、规范和方法,并关注最新的道路设计动向,随时更新知识,将学科前沿信息渗透到教学中。

(三)组建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组建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由本专业的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承担本门课程教学任务的骨干教师组成,利用课余时间研究本门课程的讲授方法和内容,根据岗位设置要求,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具备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学团队中每位教师都要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锻炼,立足实践,自觉加强学习,丰富自身实践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节奏感,考虑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思考问题,并积极回答学生的提问,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四)引入道路设计软件

目前道路外业勘测已由传统的纸上测绘地形图发展到了以GPS―RTK和航空、航天摄影测量及遥感技术为主的数字化测图,道路设计人员应该熟练掌握相应设计软件的应用,常用的道路设计软件有海地、红叶和CARD/1等,这些软件具有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些设计软件,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计算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第6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基地 开发建设 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

培养和造就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正是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主要阵地。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的方向与目标,要突出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掌握高新技术的能力。通过开发与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达到探索产、学、研的发展模式,实践性教学基地与双师型教师的关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教育合作模式、建设途径与管理模式及交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模式。形成以“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将教学基地建设成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基地等。

1 国内外现状与趋势

1.1国内外现状

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用以区别普通高等教育的最鲜明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关注。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多数院校尚无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应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怎样建立高效的实训教学基地?国外的职业教育是与培训联在一起的,通常意味是“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它侧重了培训的内容,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包含“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层含义,“高等教育”有学科和学术的成分。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结合我国目前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基地的实际,以实践和理论并重为原则。

其次,从全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情况来看,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推动,各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它所表露出来的某此弱点和不足,也许就是我国高职实践教学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攻破和克服的难点和重点:(1)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有较大改善,但问题仍然不少;(2)实践教学改革日显成效,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尚未真正形成;(3)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但基地的覆盖面和社会服务能力仍然有待加强;(4)实践教学的特色正在日益彰显,模式也呈多样化趋势,但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仍需不断完善和提高。交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同样需要解决上述问题。

1.2发展趋势

实训基地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硬件设施,它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保证。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既是职业教育的起点,又是职业教育的归宿。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实践性教学占高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实践教学基地的模式更加多样化、运作与管理社会化、经营化,实践教学方式和时间更加灵活和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为此,交通道路桥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需要进一步拓展实践基地功能即教学实训功能、科学研究功能、科技服务功能,依托专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专业。要转变职教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 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实践项目上,重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在设计性训练项目上条件不足;

(2)单一性的基本操作加工训练经验丰富,设备较充足,但紧跟现代社会发展前沿的综合性强的生产训练项目明显不足,技术含量和密集程度不高;

(3)在实践教学的组织上,由于设备不足、教师能力不足等因素,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训练效果不佳,甚至有些关键的能力训练项目仅停留在“认识状态”,而没有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掌握”。

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角度看,瓶颈问题是资金不足和场地不足,限制了设备更新的速度。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大容量、多层次的信息传输过程要求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过程必须注重现代化、高效率教学手段的引入,这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必然方向。

从培养目标看,实践教学的缺失存在于两方面,一是先进技术项目训练不够,不能与企业技术应用保持相对的一致性;二是训练量不够,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双方在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以及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的合作切入点,以及利益机制、保障机制、信任机制有待解决好。

此外,学校如何建立健全管理模式使学生在实习期间更好地处于学校的监管之中;如何建立学校与实践基地的畅通的信息交换渠道;如何平衡好校企合作与学校自行建设实践或实训基地以及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的教学指导模式等有待解决。

3 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的重点

一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路研究,二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途径研究。

在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重点是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以及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的合作是重要的切入点,利益机制、保障机制、信任机制是保证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机制。

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拓宽人才培养的内涵,力求体现出在省内乃至国内同类专业中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与专业发展的定位相适应,需对已有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力求精练和实效。以江苏省精品专业――交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①在突出和强化路桥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公路系多专业的教学资源优势,深化学科之间特别是专业基础学科、路桥专业学科的交融,实现扬长补短、优势互补。

②合理配置课程模块,突出方向性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的“新”、“特”和“实”。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的选择性,使课程设置更能与本专业方向相匹配。

③课程的设置还应体现出对本专业人才研究基础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适时增加新的理论性课程和新的研究方法类课程。

④进一步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及其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⑤重视并组织好系内的实践教学科研研讨会。在对教师教学科研方向进行科学合理定位的基础上,以相同教学科研方向的教师以及同一门课程或相近课程教师为小组,定期开展教学和科研经验、成果、动态方面的交流探讨,相互切磋,实现科研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在科研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⑥完善“以产带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引向深入,通过建立研发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合于企业的专门人才。

4 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实践

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要以适应高职教育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前提,以实验实训室建设为基础,以产、学、研为结合点,以实验实训基地的社会化、网络化、开放化建设为重点,构建“政校互动、校企合作,科技导航、资源共享,面向市场、多元参与”的产、学、研一体化职教实验实训建设模式。

4.1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包括完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解决实践教学基地硬件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实训基地发挥产学结合功能,实践教学学生与教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等。

4.2开发与建设校内教学基地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要尽可能地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在定位上,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着力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运作规范、科技成果显著、研发实力强的重点实验室。其次,根据专业岗位要求,确定路桥专业实践技能培训目标;根据路桥专业岗位标准和工作规程及有关规章,制定出实践教学的各项工艺流程和考核标准;编制相应教学文件;注入新理念,建成与专业相配套的多媒体多功能综合教室。

4.3巩固并发展校外教学基地

根据学院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要求,重点建设好江苏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镇江市路桥工程总公司、苏州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恒基路桥总公司等6―8个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密切校企联系,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实践环节的师资力量。

5 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的实效

通过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可取得以下实效:

(1)依托行业、企业,创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包括建设虚拟实训室,研发仿真实训系统,使实践教学基地成为集虚拟设备、仿真设备和实物设备于一体的现代化的实训中心。

(2)巩固了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进一步密切企事业单位和学校联系。每个专业建立5个以上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减少企业经营形势变化对实习教学的影响,从而保证实习教学的质量。

(3)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较完备的公共创新服务体系、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为实现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4)以产带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5)以研促学,提升实训基地内涵。

6 教学基地建设的意义与推广价值

6.1实践意义

(1)通过探索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加快改善实践性教学设施,组建实践教学基地,建立起能适应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用途实践基地,这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可缩小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完善教学体系,突出职业特点。可带动实践教学的全面提升和探索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为推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积累成功的经验,也为今后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深化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3)对实施校企合作教育,探讨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进一步研究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寻找双方合作的纽带、切入点以及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4)高职实验实训建设要大力改革,推陈出新,以适应高职教育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对创新高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有借鉴意义。

6.2 推广价值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院校为促进产教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高职教育健康、良性发展而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按照“高、新、全、通”的思路和实物、仿真装置、虚拟实验室三者并举的基本途径建设的实践教学基地能满足教学要求,较好地解决了实践教学基地的缺失,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直接效益。基地建成后能够完成道路与桥梁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除完成本校学生教学计划内的实训任务外,还能为省内外交通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可大幅度提高相关从业人才的整体素质。由于新建基地提供了充足的设备条件,可以大幅度提高受训人员的含金量,缩短企业用人的适应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这将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同时通过社会人员培训可使大量转岗人员获得就业机会,减轻社会压力。

(2)间接效益。基地建成后,对于多年来困扰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问题的解决给予有力支持。如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校企合作,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和培养标准问题,教育资源紧缺问题等。由于实训基地提供了充足的设备,可以满足师资培训和产教结合的需要,通过在基地完成实际课题和生产实践,可迅速提高师资队伍的总体实践能力,为他们参与企业实践,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奠定基础。同时基地的建设缓解了教育资源的紧缺问题,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说,基地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梁军,李景仲.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辽宁高职学报,2002,4(5):57-58.

[2]冯美字,温媛媛.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中国建设教育,2006,6(6):44-49.

[3]王艳丽.高职高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的探讨.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38-39.

[4]许笑平,陈代芬.高职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模式.职教论教论,2005,l月号下:36-38.

[5]赵杰,张树江,贾敏.高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应用.辽宁师专学报,2004,6(4):4-6.

[6]黄瑞海,孙百鸣.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4月:168-169.

[7]郭家星,屈有安.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3期:32-33.

[8]卢仁华.高职院校的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国培训,2003,第l期:49-50.

[9]刘守义,阮艺华.高职院校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思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第1期:81-84.

[10]李平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1(4):18-19.

[11]王建勋,黄立志,李俊芬.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22(34):54-57.

[12]许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4,12(3):54-55.

[13]翁伟斌.目标:突出实践能力――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基地改革与建设研讨会综述.教育发展研究,2001.6:84-85.

[14]吴兴伟.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26-28.

[15]解统颜,张宝红.高职院校应注重校内、外双重工程训练基地的建设.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4):119-120.

[16]吴志柳.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高等职业教育,2006,15(3):11-13.

[17]刘彤,王巧石.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会计之友,2007年第3期上:53-56.

[18]乔淑英,马立源,王丽君.关于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247期:16-17.

[19]课题组.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和基地建设.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92-96.

[20]田正.以产带学以研促学――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的模式与创新.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

[21]盛海洋.我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发展对策.三门峡职技院学报,2004.4:12-16.

[22]盛海洋.总结经验搞好野外实习.文教资料,2006.34:43-44.

[23]盛海洋.加入WTO后河南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安徽水电学院学报,2003.1:23-26.

第7篇

我把本次为期一周的秘书实训看作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通过这周的实训和学习,我知道了此次实训的目的,也清楚目前自己的不足,那就是缺乏相应的知识与经验,对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操作。但是我也有许多收获,在这次实训中,我第一次体会到工作是什么样子的,也发现了很多不曾注意到的细节,在实习会议的过程中,我作为一名实习生,在实习公司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相信这对我接下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会起到很有效的帮助,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会以作为一名工作者的身份在这几个方面要求自己,严格自我,向专业计算机人员靠近。同时这也让我提前体会到了工作中的辛苦。

本次实训,我最深的感觉就是累,我学的就是这样的专业。我也体会到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遇到的中问题然后成功解决后那种兴奋,那种小有成就的感觉是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能体会的。

总之,这次实训为我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从书本中面对现实,为我将来走上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从实践操作中,我总结出一些属于自己的实践经验,社会是不会要一个一无是处的人的。作为在校秘计算机专业的大专生,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吸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自己有了能力,到时候才会是 “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天空!

第一天,我们全班同学被分为了两部分。这一天一部分的人在电脑城实训,还有一部份的人则是在电脑城进行市场调研,我就是在这天进行市场调研的,明天才是去实训。8点30分集合,点名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了行动,在中午前早就调研完了,这个调研比较简单,所以我们调研组的人下午大多数都可以回家休息了o(∩_∩)o…哈哈

第8篇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人类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而它的理论又离不开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检验。对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来说,实训是学生参加实践获取知识所必需的学习途径。我们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理论教学阶段、仿真实训阶段、项目实训阶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案例,提出问题,讲解案例在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工业用途,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聘请企业工程师,做为课堂主讲教师,将一个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做为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载体,将企业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融合到课堂的教学与管理中。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之下,对学生分组。学生根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设计方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课堂上讲的一些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得到验证。归纳总结,教师在审阅学生的实训报告后,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以及每个实训小组采用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有所了解;同时用所学概念、原理对案例进行剖析,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在此阶段教师需要的是引导。推行过程评价激励机制,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一环,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随着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逐步实施,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过去一卷定成绩的评价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学生从方案设计、设备组装到结果分析,包括理论课程考试、实验室安全管理,每一步内容的得分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教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出客观评价或得分,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找出自己的差距,看到自己的优势。

    2仿真教学在项目教学中的作用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作为实践环节的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是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经费,设备有限,学校实验室中容易出现盲目操作和“走过场”现象;在顶岗实习中,企业为了安全和效益等因素一般不允许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仿真软件的开发,仿真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采用仿真技术,可以将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虚拟化,在计算机上动态再现整个反应过程及每一步变化特征。而且仿真实训还具有无消耗、无污染可重复操作等优点[7]。在现代化工企业中大部分已经采用了DCS控制系统,技术员主要在控制室通过电脑操作控制生产过程[8]。因此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我们穿行四周仿真实训。通过化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实训项目如醋酸装置仿真、乙烯装置仿真、常减压装置仿真等过程的模拟,加强学生对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过程控制、能源综合利用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仿真让学生掌握正常生产操作、停车操作、故障处理操作等实训环节,了解化工反应过程中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动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操作中的异常现象的能力,为日后在企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仿真实训是项目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第9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焊接专业 教学方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13-01

焊接技术作为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先进技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机械、化工设备制造、电力、建筑施工、桥梁、船舶、航空航天、军事装备以及汽车制造业等,社会的大量需求使得对焊接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中职教育作为为企业输送人才的桥梁,就应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效提升课程质效,以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焊接专门技术人才。

1 传统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存在的问题

(1)传统理论学习知识接收学生过于被动。

很多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难度较大,教师的衔接工作做的不到位,让学生知识的接受过于被动,还没有好好的消化就是新的一轮的学习。由于其实一些产生原理较为抽象的内容,学生学习知识后却不能充分的理解。所以即使是讲过的内容,学生似懂非懂的状态,影响了技能操作时的表现。[1]

(2)理论知识内容过于枯燥学生兴趣不大。

焊接专业的理论学习阶段有很多较为枯燥的内容,学习焊条电弧焊时如何选择适当的焊条材质、焊条直径选择时的计算问题,焊接电流的选择问题,以及工件是否开坡口,坡口的形式和位置等问题,造成了学生面对理论学习兴趣不大。

2 应用多媒体技术服务中职焊接专业教学的优势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学生学习的动力就是要能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才有积极主动的心态,尤其作为中职生的年龄阶段,他们从中学升入职中,对于学习上的认知还是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直观形象、便于观察的形象认知更能让他们接受,而学生中又不乏明确就业目的的学生,并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如多媒体课件,我们可以在学习初期认识课程的时候观看“鸟巢”的建设过程,在认识这一伟大的建筑奇迹的同时,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还能提升学生对职业的自豪与荣誉感[2]。

(2)扩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

通过对网络资料的收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的需求将不同的影视影像资料、音频文件和图片素材有效结合起来,加到学习过程中,在遇到学生容易不懂,容易的时候,暂停重现讲解,配合教师的文字让学生更清晰直观的让学生理解,避免教师在举例过程中操作时间上的浪费。比如说学习选择焊条材质对焊接效果的影响。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实景模拟。把统一材质和厚度的焊接,用不同材质和直径的焊条进行焊接,然后把焊接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在较短时间内扩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就可以留更多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课上讲解的内容,深化认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

(3)弥补了教师示范的不足。

焊接专业实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是学生理论学习的实践活动,更是学生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期。因此教师的讲解示范是很重要的一环,也是学生接触操作的表象吸收阶段。但是教师在实践操作过程面对的是很多学生,弧光、噪声和视角等因素的不同,使得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所有观察需求,尤其是一些细节内容,那么通过播放一些操作录像,将过程慢放、停顿,再由老师辅助讲解,就能更好的增进他们的理解,提升其实践能力。再由教师观察学生的具体操作问题,观察学生整个实践过程,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最后再进行总结,这样就能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薄弱环节,更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4]。

3 多媒体在中职焊接教学中的应用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将抽象的内容变的直观立体,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学习质量。通过利用仿真设备和仿真软件帮助学生的操作训练,仿真设备又锻炼了学生能力又不会有焊接飞溅。而自动化教学中采用仿真软件,还可以让学生在软件中编程在机器人中测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师生互动平台,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课后的自主学习。

(2)灵活的选用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该从服务学生学习角度出发,灵活的选用教学方法,多媒体有优势但并不能全部代替传统教学。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比如说理论教学在注重一定趣味性的同时,扎实的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如果是实践学习可以采用多种活动模式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让学生积极的对待实训练习。比如说可以采用行动导向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引导,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还有任务教学法,让学生以任务完成开展自主学习过程,再由教师总结概括。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可以灵活的选用,从可促进学生积极性和提升教学效果出发

(3)从课程学习要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质效。

我们要明确中职教育的本质,明确焊接专业培养的目标,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来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质效的提升。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作为为企业输送专业焊接人才的立足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训练习中的能力掌握和提升是更为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注意理论课和实训课的课时安排,加强师生互动,不要用多媒体完全代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的观察能力是多媒体做不到的。要关注学生实训中的偶然问题,关注学生不同技能方法的掌握情况,我们虽然有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的观察是任何都无法代替的,尤其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十分重要[5]。

综上所述,21世纪是信心技术的时代,是社会各个领域包括教育全面信息化的时代。尤其是焊接专业需要学习的焊接方法和焊接设备种类很多,在实训过程中职业学校负担不起这么大的资金压力,考虑到这一情况,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即可增加学生的立体学习感受,又能帮助学生节省开支,因此我们一定要懂得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重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郭艳春,郭雅静,卢玉彬.提高中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13):119-120.

[2] 赵殊.浅谈中职学校教育和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4):50-51.

[3] 董建民,王存柱.中职学校践行成功教育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15):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