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旧工业建筑论文

时间:2023-03-20 16:13:45

导语:在旧工业建筑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旧工业建筑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培训;员工

建筑行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建筑施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多数工作都需要人工来完成,员工的素质和思想意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速度,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形象。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强化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追踪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使企业人力资本持续增值,从而促进企业科学、安全、和谐、持续发展。

1建筑施工企业员工培训的必要性

1.1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员工培训一方面可以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员工队伍,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将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满足了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了企业战斗力。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要实现员工素质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则必须通过员工培训这个体系将员工个人发展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让员工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

1.2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的客观需要

员工培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岗位培训,其中岗位规范、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被视为岗位培训的重要目标。岗位人员上岗后也需要不断地进步、提高,参加更高层次的技术升级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培训,使各自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达到岗位规范的高一层标准,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建筑企业的施工作业员工大约有3/4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其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高低不一,这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速度。企业只有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让他们接受一些先进的理念、养成良好的自觉性和负责任的态度,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3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企业愈来清醒地认识到培训是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人本投资”,是提高企业“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径。美国的一项研究资料表明,企业创新的最佳投资比例是5:5,即“人本投资”和硬件投资各占50%。人本为主的软技术投资,作用于机械设备的硬技术投资后,产出的效益成倍增加。事实证明,员工培训可以培养企业的后备力量,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变化、更加具备竞争优势,更加持续保持企业生命力。

2建筑施工企业员工培训的作用

员工培训,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是组织人力资源资产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

首先,员工培训可以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不少企业采取自己培训和委托培训的办法。这样做容易将培训融入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认同企业文化,不仅会自觉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增强主人翁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大家的敬业精神、革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上上下下自学科技知识,自觉发明创造的良好氛围,企业的科技人才将茁壮成长,企业经济实力将明显增强。

其次,员工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美国权威机构监测,培训的投资回报率一般在33%左右。在对美国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分析中,公司从培训中得到的回报率大约可达20%-30%。

第三,员工培训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佳手段。学习型组织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企业职工培训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企业要想尽快建立学习型组织,除了有效开展各类培训外,更主要的是贯穿“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素质的培训思路,建立一个能够充分激发职工活力的人才培训机制。成功的企业将职工培训作为企业不断获得效益的源泉。学习型企业与一般的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永不满足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来提高效率。

3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不同职能员工的培训重点及方式有差异

3.1普通员工的培训

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企业中体力劳动占有很大的比例。从事此类工作的多为农村进城务工的外来劳动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很大。此类员工从事的工作多为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因此培训的重点在于企业规章制度、岗位责任教育、基本技能学习和安全文明生产等。

3.1.1新员工上岗前培训。由公司相关人员组织讲座,讲授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等。

3.1.2现场操作培训。由熟练操作人员对新员工进行实地指导,上机训练,协助新员工掌握工作技能。

3.1.3安全培训。

3.2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建筑行业中有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工作职责是对建设工程的质量、造价、工期、安全等方面进行把关,确保工程建设有组织,有计划的顺利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绝大多数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部分人员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对行业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的学习上。

3.3项目管理者的培训

建筑工程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与多工种、多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对现场突况的处理,对安全和质量的控制,对工程预算和工期的把握等。因此作为项目管理者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备一定的执行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建筑企业中,项目管理者多从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这类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但综合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项目工程管理人员除需要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之外,还应该有选择性的参加以下学习。

3.2.1参加行业内相关管理性讲座的培训。

3.2.2参加企业管理类专业的系统学习。

3.4企业决策者的培训

卓越的企业决策者是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成功的企业决策者就没有成功的企业。往往决策者的平庸、无能是断送企业发展前途乃至使企业走向衰败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决策者们更需要接受培训。决策者的培训应着重对市场洞察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决断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

3.4.1对行业内成功企业进行考察,总结经验,并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研究学习。

3.4.2参加MBA、EMBA等管理类课程班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吴晓,李立轩.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2篇

1、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

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促进劳务输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工程总承包方式为未来建筑施工工程的发展方向,它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策略及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和赢利能力。所谓工程总承包,顾名思义,就是把工程的设计、发包、施工的工作委托给一个公司全权负责。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是对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进步,由“施工”越升为工程,“工程”二字扩大了“施工”的范围,这个扩大的范围就是设计与施工紧密相连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这是一个关节点。过去建筑施工的传统作业情况通常为: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无法与专业的建筑施工企业充分沟通,所做出的设计通常没有从施工的角度来加以考虑,往往发生所做出的设计不容易施工的情形;但是如果能够以工程总承包方式来做规划与设计,在设计阶段除了能将建筑、结构、机电、景观、灯光等设计做水平整合的外,更可让规划、设计、施工与维护等原本需要垂直作业的工项在设计阶段即能事先做好垂直整合,使工程能够规划的更完善,设计和施工准备得以同步进行。由于总承包公司有施工经验及技术,提早介入设计,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设计,并减少不同阶段衔接的时间,有助于大幅节省工期,工程质量与建筑施工成本也因施工单位的提早介入而能更加改善。工程总承包模式反映了市场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和业主规避风险的客观要求、必将得到业主和市场的认同,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的一种重要的承包模式。

1.1需要加强咨询服务、设计和融资功能建设

(1)咨询服务。工程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回收期长、涉及面广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增加咨询功能对施工企业打造总承包企业是非常必要的,它为承包商尽早参与项目提供了机会。

(2)设计。如果没有相应的设计能力,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总承包是不可能的。施工企业增加设计和咨询服务功能可以通过修改其组织结构,增加设计和咨询服务部门来实现。

(3)融资功能。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特别是承揽国际工程,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融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如何建立宽泛的融资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建立健全适应工程总承包的管理体制

我国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在服务功能、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工程总承包的要求。所以,施工企业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工程总承包组织结构形态,形成对接市场的运行机制,二是要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工作手册等方面都要健全并形成体系。

1.3完善基础工作,提高标准化程度

工程总承包更为重视的是总包协调和整合能力,对市场资源的掌握以及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是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核心能力。只有很高的标准化水平,才能保证企业高层能够对很大的管理幅度进行有效监控。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编码体系和定额体系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基础竞争力的体现,这是施工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的必然选择。

1.4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工程总承包要求企业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的速度和广度大大加快,采用先进、实用和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进行总包管理是一项基本举措。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总承包企业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吸引和招聘社会上优秀人才的机制,完善企业内部培养制度,并形成长期性、根本性的解决人才的制度。培育高素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2、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过去建筑施工行业的工作环境给人脏乱的印象,而脏乱不仅会遮盖质量且会制造危险,因此,提供安全文明施工的工作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除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地现场发生事故的风险外,对提高施工质量与工作者的劳动条件,有显著的作用;再者,产品质量的优劣,与企业整体形象有极大的关系,尤其建筑施工质量的优劣更是会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保障,只有坚持“安全文明施工”与“质量”,才是建筑施工业基本的生存法则。

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有两大要求:一是提供安全的环境。二是严禁不安全的动作。要拥有一个安全的建筑施工工作环境,首先需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规章制度与设施并落实要求,而要避免不安全的动作则要严格要求,对违反者予以严厉处罚,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宁可多流一点汗、少流一点血”的道理。另外,加强工地现场文明施工,除了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和良好操作环境外,还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实践证明,良好的建筑施工环境,对施工效率提高可达15%.因此,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不仅无须额外花费成本,还可对降低成本支出。

要确保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方能保持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持续改善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环境,并能预防事故的发生使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达到适时沟通、迅速应变的目的。另外安全文明施工的教育,应通过公司文化传达到每一个职工,使全体职工都具有安全文明施工的知识与意识,并赋予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绝对权力与责任,使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政策认真彻底落实。

3、不断创新与研发

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从创新与研发着手,才能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不断的创新,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创新与研发关系到企业的根本竞争力,良好的管理可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但要拉大与竞争者的差距则只有加强创新与研发。过去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投入创新与研发者较少,但在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对创新与研发较为重视的企业,就可显示出其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技术管理领先的经济价值。目前创新与研发的方向可朝自动化的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工法创新着手。同时重视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加大科技进步的力度。主要是加强与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的联合,建立有效的科研转化体系,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在施工及设计项目上加大应用"四新"的力度,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将现有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用技术保持成本上的优势。为了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应加快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将技术服务、合作承包等作为国际引进的重点。

创新与研发最终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效益。

4、加强信息科技的应用

在信息科技发达的今日,各行业无不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以达到有效管理、快速沟通的目的。信息科技的运用可将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可以即时有效沟通,大幅缩短以往文件传递所需要的冗长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系统可将人员和各类其它资源作最有效率的调度,充分的运用企业资源,进而大幅度提高自身竞争力与获利能力。

4.1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管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都使用了计算机进行办公管理,包括日常文件管理、财务管理、投标报价和标书的制作等,有的企业还建立有人员、材料等数据库,进行信息的采集和统计。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但这里仅仅是将计算机作为工具在使用,并没有体现出管理的功能。

4.2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

随着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出现了以下的趋势:

(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应用,主要包括费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合同管理4个子系统,这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最基础的应用。

(2)基于局域网(LAN)的工程项目管理。利用局域网和计算机,各个部门之间通过局域网进行信息交换,使项目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工程进度,调配资源和人力,实现资源共享;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可以自动流动,效率得以提高。

4.3三维施工布置图的应用

所谓三维施工布置图,就是利用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将施工的构件和工序顺序立体的呈现出来,形成直观的图像,便于复杂工程的施工安排和配合。

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可视为一个大型的现场生产及组装工厂,在任何时刻都有数十、甚至数百个工程项目同时进行。传统建筑施工管理模式是串联式的想法,将工程井然有序的一项一项完成,工期的快慢与否决定在单一项目的施工速度,以及前后工作的衔接。这种过时的建筑施工观念应予以改进,新一代的工序安排是平行化处理,或是重叠化、并联化,可大幅度节省施工时间。若要发挥同步工程的效益,就必须在施工组织时,经过严密的事先计划和周密安排,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土建、安装、装饰等工作的三维空间组织安排变得相当的重要,利用三维施工布置图,使得施工效果完全以图像展现,各工种与班组在施工时能有所依循,可同步作业。对水电配管而言,更可以通过三维施工布置图,布置出最佳配管线路,对管线质量提高与成本的降低,有显著效益。

4.4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

随着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普遍采用定单生产与全球化运作模式,此时企业需将资源予以整合,其中包括公司的人事、财务、物料、技术、信息、生产,并结合上下游企业成为完整的供应链模式,于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应运而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使管理者随时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与绩效,提供及时性的整合及最佳企业流程来拟定策略并提出整合解决方案。ERP系统的使用除了与其它领域接轨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提供给管理者作资源应用的参考,而整合资源形成企业的优势,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它进行的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信息依靠管理系统实现收集、分析、应用、共享;只有集中统一化,才能成为企业的可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只是工具、是硬件,关键是靠各类管理软件的支持。管理信息系统也不是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它是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是每个企业都不能没有的分析决策系统,其重要职能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流程化和现代化。

5、提高服务水平

任何产品都需有顾客消费,产品才会有市场需求,而任何企业想要达到持续发展,就必须研究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满足顾客(业主)的需求,而提高服务水平就是使产品达到顾客满意的最佳手段。良好的服务必须以诚恳方式解决顾客投诉的问题,对于客户的反映,要承担责任,要及时处理。同时,检查自己让客户不满意的产品或流程,找出自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以后的生产中,改进工作,以长期让用户满意为依据与准则。提高服务水平还在于在工程的进行过程中以用户目标为施工管理方向,做到维护用户利益的同时实现施工企业的长远利益。

对于建筑施工产品而言,质量可分为看得见的质量与看不见的质量,如何让顾客对看不见的质量有充分认知,是取得顾客认同的重要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向业主进行汇报,包括例会、书面报告报表等,就属于服务的重要工作。工程汇报可满足顾客的四大权力:安全、被告知、选择和表达意见。通过汇报向业主说明施工情况可满足顾客被告知的权利,使业主了解其并认可所购买的产品(工程)的真实质量,及其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绝对可以符合安全的要求,而在工地会议中与业主交流,可使业主充分地表达意见,对建筑施工工作有进一步认知与认同,对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很大帮助。

6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面对严峻的挑战,提高产品质量是必经之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首先,需培养工程总承包能力,建立水平与垂直整合的模式与架构。再次,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环境提高施工环境安全性与效率。再次,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与研发,从设计到施工,从工法到材料,从技术到管理,从空间到时间,都要进行研发创新,以提高竞争力。最后,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业主的提出问题,并将相关问题的解决反馈到工作中去。以上是未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所需努力的方向,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华夏,王宁。“入世”后中国建筑业国际工程承包中的信息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2):4-5。

第3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工业遗产的内涵,明确了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探讨了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优势及条件,论述了城市工业遗产利用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工业技术的飞跃带来了城市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革。传统的工业文明受到强烈的冲击,大量的劳动力由第

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许多位于市中心的传统工业企业由于自身经营不善、地价上涨、环境保护等因素逐渐衰落或迁出市内,位于市内的旧工业建筑大多丧失了原来的产业功能,面临着人们去与留的选择。这些旧工业建筑往往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承载着社会发展的信息。由于大量的工业遗产没有纳入文物保护范围之内,很多范围内的工业遗产不断受到毁灭性的威胁。

1工业遗产的概念及价值

根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2003年发表的《工业遗产之下塔吉尔》中的定义,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技术、审美启智和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机械以及相关的加工、冶炼场地,还有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

工业遗产的价值:

(1)历史价值:对认识普遍的或某类工业活动和过程具有典型的重要的意义。

(2)社会价值:工业遗产记载了普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是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3)科技价值在机械工程工艺建筑和规划等方面具有技术和科研价值。

(4)审美启智价值,在工厂(场)建筑和构筑物的规划设计工具和机器的设计以及建造工艺方面具有美学价值和启发后人创造思维的启智价值。

(5)独特性价值:有的工业遗产在场地适应、布局、机械安装、城镇等工业景观、档案及留给人们的记忆和习俗等非物质遗产方面,都具有内在的独特性。

(6)稀缺性价值某些遗产在工艺场地类型和景观方面濒临消失,使该工业遗产独具价值而需备加关注,那些早期的具有开创性的工业景观更是如此。

2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优势

工业遗产是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物质见证,具有不同与自然文化遗产的特有的史料价值,在肯定工业遗产价值的前提下,一方面要保护好工业遗产所涵盖的历史信息,再则要做好再利用工作,这样才能使工业遗产的生命得以延续。

旧工业建筑在基础设施、结构状况、区域位置、历史文化性以及建设周期等方面均具有改造利用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旧工业建筑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坚固的主体结构,改造建设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投资风险小。

首先,旧工业建筑的基础设施在给排水、电力电讯、燃气动力等方面的容量远高于一般的民用建筑,改造项目可以以原有的基础设施为依托,不用增加新的市政设施接口,只需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扩大容量或改变位置,改进设备即可,此一项即可有效减免投资方和政府的前期投入。其次,工业建筑往往都具有坚固、耐久的主体结构,结构受力简单明了,具有共性,便于安全可靠地进行改造。最后,旧工业建筑的拆迁矛盾小,比起一般的旧居住区的住宅拆迁矛盾来说,工业建筑则少了很多限制问题,不用安置拆迁住户,无需考虑居民的返迁补贴,可以快速改造,重新投入使用。而且还节省了拆除原有建筑和清理场地的费用。

2.2旧工业建筑空间开敞,平面规整,立面平整简捷,改造利用的可塑性强

旧工业建筑与一般的民用建筑相比,在空间结构、平面形式、立面造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改造优势。在空间结构上,工业建筑一般空间比较宽敞,不仅层高较高,跨度也大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在平面形式上旧工业建筑一般规模大、占地多,建筑空间的布局往往遵从一种体现效率与生产逻辑的秩序。因此,建筑的平面形状大都规则整齐,可以适应多种建筑功能的使用要求。在立面造型上我国旧工业建筑大都为近代建造,建筑立面一般简捷、整齐,而且其外墙一般为围护墙,改造时可以根据需要拆除重砌或直接加以利用,为立面的改造提供了更大的可塑性。

2.3旧工业建筑具有历史文化性的优势

旧建筑改造与新建筑相比较,其最大的不同和优势就是其历史文化性,时间在旧建筑上留下了历史的烙印。旧工业建筑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历程,是城市发展史关于工业时代的实物展品。把时间所赋予旧工业建筑独特的历史场所精神与现代的崭新空间进行对比、碰撞和交融,往往能造就出不朽的建筑杰作。

3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随着人们对文化娱乐活动需求的不断提升,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活动场地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增大。类似广州这样的超大规模城市,仅仅依靠若干大型的体育活动场馆是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的。而现如今广州市区内土地可谓寸土寸金,已经基本没有可供开发修建的剩余用地,大量的老建筑,尤其是有着良好利用条件的老工业建筑就成了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切入点。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组成要素。近些年来,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人们比较关注社区文化建设为满足城区居民所提供的精神需求和智力支持。随着大规模的旧城区改造及经济结构调整,城区的相当部分工业建筑已被拆除,建成了商品房和公共绿地。但还有剩下的部分老厂房、老仓库零星分散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各个区域,客观上要求加快旧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和利用。事实上,在总体实施“退二进三”的结构调整过程中,旧厂房由于内部结构破旧,外观景致陈旧,周边环境脏乱,成为与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不相符的“瑕疵”,要么被关闭闲置,要么随意改变土地、房屋用途、临时地租借给小商铺、小公司、小作坊和外来务工人员。这是一种自发的、非常规的从各自利益为出发点的改变,缺乏整体协调,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行政管理职能的交叉,造成土地利用效率降低,仍旧无法体现土地最佳利用效果,阻碍了区域功能和形态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不利于土地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的发挥。新晨

社区文化建设与城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相识、沟通、理解和友谊,为城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提升社区环境和街道建设的文化品位,有利于社区及街道的招商引资。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可以将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有效的和工业遗产的改造利用结合起来,使老工业建筑从新获得新生。

第4篇

【关键词】空置工业厂房;空间改造;室内设计艺术;创意产业;LOFT

在今天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快速扩张的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需要改善整体环境,一些过时的空置工业建筑大大影响城市的形象,而且造成浪费。如何有效提高使用这些空置的空间,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为了满足城市的各种功能要求,需要建筑的多样化;随着城市重新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实施环保措施,导致城市中出现了很多空置或废弃的工业厂房群落,虽然工业生产任务已经结束,但其仍然有其使用价值。

在欧美发达国家旧工业厂房翻新和再利用已经走过了探索和实践,并达到成熟阶段。1973年由美国政府批准的SOHO历史街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旧工业区的演变而来的SOHO艺术街区,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人们逐渐认识到旧工厂建筑的文物价值。于是,后来越来越多著名的建筑师在欧美发达国家专注于重新利用老工业建筑设计和研究,并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出现。世界一些知名城市和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魅力的老工业建筑改造利用街区,如纽约CHELSRA、柏林谢默斯街等等。而我国对空置工业建筑的利用刚刚进入一个自发上升到自觉的过程,整体而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缺乏历史背景和人为因素的呼应;缺乏对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知识转化方面缺乏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公众参与。

近年来,在城市中工业区的比例在逐渐下降而且下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中老的工业区必然面改造的课题。北京798无线电厂,杭州化纤厂,天津玻璃厂等大型重工业建筑群体及其附属公司已形成规模,但它产业地位逐渐萎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旧的工业厂房的再利用与改造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也认识到空置工业厂房仍然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在如今商业气氛浓郁的经济社会如何能够保留这些空置的工业建筑,保护那些蕴含历史、文化和记忆的场所?如何系统地学习以最经济的方式改造旧工业厂房,并以经济合理的方式,平衡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之间的矛盾是我们不断思考的城市发展的最佳方式。

(1)北京大山子地区798工厂

在中国LOFT空间正在迅速发展中,我们北京的798艺术中心是比较典型的,这里聚集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的人,艺术家把艺术品直接放置在LOFT里面。LOFT的空间提供了一个很随意,休闲,最大限度地激发想象的空间,所以最好的空间实际上是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创意能够迅速激发出来,最快的诞生。

廉的租金,把一些厂房租下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 在“798”艺术家们就像滚雪球一样越聚越多。典型的现代主义包豪斯风格的工厂,整个区域规划有序,建筑风格独特,许多艺术家前来工作和生活,慢慢今天的798艺术区就形成了。

出版社、艺术画廊、雕塑家、当代艺术家纷纷进入北京大山子地区798工厂,出现出版、设计、演出、艺术家工作室、展示等文化行业,同时时装、精品家居、餐饮、酒吧等服务性行业也聚集于此。在不知不觉中,中国顶尖的当代艺术与文化正凝聚于北京大山子地区“798”空间。

工厂,画廊,工业生产,艺术创作,秩序规范,率性随意――这就是今天的798。

(2)昆明“创库”

昆明创库又称上河车间,原来为昆明机模厂生产车间,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101号,空置后建立了20多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和展览、休闲、餐饮空间,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昆明艺术家标志性的建筑。

昆明创库是由空置厂房改建的艺术主题社区,在社区内广告人、艺术家、商人、策展人、学生、工人、艺术爱好者……各取所需。在这里不仅可以购买大众艺术品,还有更附传统性的艺术品、民间技艺和实验性当代艺术、戏剧、电影、舞蹈、音乐、演讲等演示和交流。展示当代实验艺术在这个由艺术家开辟的上河车间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项活动。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织融汇、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冲突与交融、时尚休闲的消费空间与简洁实用的创作空间交织汇聚,相互影响,形成了这一地区既有活力又富特色的社区。

创库内的各种画廊、设计室、酒吧、文化传播公司等机构或企业,都因其各自不同的展运作模式和定位而互为补充。艺术家自觉地把自己变成公众艺术中心和公共生活的一部分,与当代城市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还促使市民和企业开始关注艺术,激发当代艺术的活力,以提高其形象和完整性力度。

(3)重庆“坦克库”

“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由四川美术学院购买一个废弃的军事仓库改建而成。这是一个公益性的艺术机构,既保留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又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可行性的探索,体现了文化与艺术、经济的发展关系。该艺术中心通过举办一系列学术论坛、艺术展览和交流项目吸纳艺术基金会的资助。

艺术中心为创意专业人士、艺术家和艺术团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的栖息地,对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拓宽了公众对当代艺术的了解和沟通渠道,扩大了社会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丰富了相关机构和私人收藏家的中国当代艺术资源,提供了非常多的信息和良好建议,促进艺术和文化的健康发展。

我们过去的对空置工业建筑的改造往往是大修大补,甚至直接被“夷为平地”或局限于纯粹的外观建筑的改造。拆除和重建都浪费很多资源,而且破坏了历史和文化底蕴。空置空间可以通过室内设计艺术的方法“变废为宝”,原来的自由空间只需要些微的调整来适应新的功能需要的同时,又能保持原来的历史和文化。

第5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传统教学模式

《房屋建筑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城乡规划等多个专业开设,涉及学生面广量大,并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介绍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房屋建筑的构造原理与构造方法等基本知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本课程对于所有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均是一门基础课程。如何让本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至关重要。

一、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涵盖了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涉及公共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单层厂房设计、多层厂房设计,但教学计划安排的课时量较少(64学时左右),对于厂房设计这部分内容只是一带而过的讲授,学生也是一知半解。

2.该课程的内容大多数为国家的规范、标准的解释,内容枯燥无味,在课堂中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较困难。由于该课程是学生较早学习的专业课程,对大部分建筑、建筑构件等概念无具体的认识,再加上大部分上课都是课堂理论教学,学习效果甚微,存在黑板上盖楼的现象。

3.由于土木CAD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学生认为手工设计、作图已经过时,对平时的手工大作业敷衍了事,造成对基本设计原理和制图标准掌握较差,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以至于越学越对本课程不感兴趣。

4.教材中的作业、插图较陈旧,无法跟实际工程相衔接。

二、解决方法

1.《房屋建筑学》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应用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堂教学,配合挂图、录像,但受可实际参观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学生在课外教学中对实际工程掌握和处理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加强多媒体立体课程的建设,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将发生较大的变革,在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知识的扩充及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密集的知识量,使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同时多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施工图动手制作相关模型,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制作楼梯间、基础等模型。

2.《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教授学生虽然易懂,但真正让学生动手设计时,学生会出现无从动手的尴尬局面。而立体化多媒体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协作学习”等。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课后以自主学习为主,对于像《房屋建筑学》这类课后需不断自学的课程,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的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3.利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可以使《房屋建筑学》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和优化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建筑教育普及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满足教学内容更新经常化、教学活动实施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合理化等新的教育教学标准。

4.在作大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用计算机绘制较简单的图,但数量不超过3张,其他作业还是采用手工作图,其中有一张图纸要上墨线。可以避免学生应付做作业。

5.在开学初安排8个学时的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认识建筑,为理论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6.大力推广使用国内优秀教材。以知识点为单元组织教学,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国内外先进建筑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

7.以网络为基础,课件上网,优秀作业展示,逐步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8.在授课过程中,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设计方法、风格同步讲授,同时多讲国内优秀建筑的设计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我国建筑业正面临着新一轮革新,对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上,而且表现为质的提高和飞跃,因此,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傅文庆.现场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2] 刘志麟,刘丰贤.浅谈《房屋建筑学》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3] 崔千祥,赵 武.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东农业教育,2005.4

第6篇

关键词:城市棕地景观;更新与再利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16-03

1 引言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达国家城市中的传统制造业衰落,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也正在向城市外迁移,于是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棕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使得棕地及与其相关的棕地更新活动成为全球性的议题。对棕地进行有效的开发治理,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实现棕地的土地价值,还可以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对城市空间格局予以优化,促进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因而,采用何种模式对棕地进行再次利用和开发,关系棕地的发展前途,也决定了棕地项目在利用过程的成败。

2 城市棕地的概述

2.1 “棕地”的定义

“棕地”意译自英文单词“Brownfield”,该词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官方用语中。“棕地”(Brownfields)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对这一类型的城市土地开始了系统的探讨,以期找到最佳方法对其加以改造利用[1]。 至今为止,“棕地”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各国在其法律和政策中均对“棕地”这一概念有着自己的阐释。现在被广泛认可的是美国环保署对“棕地”的定义:“指废弃的、闲置的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工业或商业用地及设施,在这类土地的再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往往因存在着客观上的或意想中的环境污染而比其他开发过程更为复杂”[2]。不管各国对棕地的定义如何,均反映了棕地的以下几个特征:①已经被开发过的土地,而不是完全没有开发的处女地;②部分或全部遭废弃、闲置或无人使用;③可能遭受(工业)污染,存在或潜在着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对社会环境的危害;④其重新开发与再次利用可能存在各种障碍。

2.2 城市棕地景观更新及再利用的优势分析

2.2.1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棕地往往被形容为长期遭受工业污染而环境恶劣的地区,它使得棕地带给人一种焦虑的情绪,也影响了棕地及其周边用地未来的可用性。在快速城市化的地区,棕地更新项目为城市提供了一个改造用地的机会,使目前由于工业生产活动变化或者环境污染问题而被废弃的土地得以重新使用,从而平衡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开发过程,减少被掠夺的原始绿地的数量,也为充实城市核心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为城市未来的肌理的形成和新项目建设提供了可用之地,有利于城市的紧凑式开发和建设,从而在城市化“摊大饼”的发展模式中寻求了一条新的出路。

2.2.2 造福社区居民和社会

棕地的存在,使得周边的居民长期饱受污染的影响。重新利用这些土地,会为周边居民和社区带来诸多益处,如修复和治理工业中遗留下的污染,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发展;创造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尤其是棕地上诞生的城市公园,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有助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改造城市中肮脏、灰暗的角落,有利于减少犯罪,保障社会安全和秩序等。结合到更大的战略层面,棕地再利用可以应对更为广泛的社会挑战。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保障更清洁的空气、水和土地以及从整体上减少碳足迹等[3]。

2.2.3 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棕地的再开发可以提供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机遇,对于其周边的土地用途具有潜在的影响力。棕地一旦通过更新设计提供了新的服务设施和活动项目,洗去了作为被废弃的前工业用地或者垃圾堆这个污点,能够使得场地本身的潜力和其便利的交通和空间优势被充分发挥,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商业和经济的投资,带动周边经济的繁荣。例如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的新贝德福德(New Bedford)和新泽西州的特伦顿市(Trenton)因为推进棕地再开发而享有国际声誉,城市因此出名并吸引和一批新型企业和经济活动到社区中[3]。

3 城市棕地景观更新的发展模式

棕地更新与再利用是一个放大的系统,其再利用的思路要依据其场地状况、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以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因素而选择[4]。以下主要介绍城市公共空间、创意产业园区、新型居住区以及工业遗产观光旅游四种棕地再利用的模式。

3.1 城市公共空g模式

3.1.1 可能性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模式是指在通过景观生态修复手段对棕地污染进行降解,通过对地面上遗留的工业元素设施的重组、改造、更新,形成具有新含义的公共空间的一种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发展模式由原来的扩张型向紧缩性转变,而城市中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城市中的公共活动空间也就变得弥足珍贵。而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公共活动和交往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将城市棕地转化为城市公共空间是现代城市中解决土地紧张和公共空间不足的有效手段[4]。现如今,这种棕地土地利用模式变得越来越多,尤其在城市的中心区,包括在老码头、港口、已封闭的垃圾填埋场等棕地上建设的城市绿道、城市公园、街头绿地、户外娱乐和体育场地等,将场地上独特的地表痕迹保留下来,成为代表其历史文化的景观[5]。

3.1.2 典型案例

中山市岐江公园是一个典型的棕地改造成为城市公园的案例,岐江公园在废弃的粤中船厂的遗迹上兴建而成,主要采用了保留、再生和再利用的理念,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它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将工业遗留下来的船坞、骨骼水塔、铁轨、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构筑部分小品及雕塑如孤囱长影、裸钢水塔和杆柱阵列等,形成新与旧的对比、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同时,基本不改变场地原有的水体形式,保留古树名木,将自然元素和工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的能满足市民休闲、旅游和教育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3.2 创意产业园模式

3.2.1 可能性分析

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是棕地中用艺术装饰手法对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改造,使其空间利用满足艺术作坊、商店、餐馆等需求的模式。此发展模式是保留场所记忆、带动区域复兴的有效手段。对于一些地处城市中心地区,且周边人口密集、文化气息浓厚的棕地,创意产业园具有很大的优势。这类棕地一般厂房众多,建筑面积大,环境污染较轻,且员工人数多,场地与周边居民生活关系大,场地精神较多的融入周边居民的生活之中,而且场地遗留的建筑有着大跨度、空间广阔、采光良好的特点,租金相对低廉,可以吸引大量的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成为艺术展示和经营文化创意的场所。将这些废弃建筑类的棕地改造成为艺术街区或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能够最大程度的保存历史工业建筑的原貌,使得场地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并与当代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成为城市中具有活力的新的区域,增加城市文化品位。

3.2.2 典型案例

获得2011年ASLA综合设计类荣誉奖的美国普罗维登斯的钢铁工厂院落项目,打破了原有的传统社区观念,不是简单的被动“再利用”,而是通过土地修复,雨水管理,空间改造实现积极的“再利用”改造的钢铁厂将被作为创业园引入艺术工作室和孵化小企业,激发当地的创意工业振兴。在项目的设计中,保留了三个遗留建筑,一个是以前的办公室和制造车间,被改建成为艺术家工作区和一间咖啡厅;第二个建筑是以前的办公大楼,这里将用来存储和停车;还有一栋是废弃的生产空间,将被改造成为艺术家创作车间。对遗留建筑的改造使得该产业园满足了其产业发展的功能。同时,原工厂的吊装机依然被保留,形成院落的一个明显的框架,加以传递身份识别,成为这里历史的地标。通过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和建筑、遗迹改造措施,原先废弃的钢铁工厂成功转变成了一个社区组织的,拥有丰富公共空间和活动功能的工业艺术创意产业园。既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也提供了艺术生产和展示的平台,延续了区域文化。

3.3 新型居住区模式

3.3.1 可能性分析

有些棕地处于城市较为核心的位置,周边的医疗设施、购物设施、交通等较为便利,有著相当完善的城市生活环境,而且一些工业设施、建筑只是被简单地废弃,场地污染情况较轻,在如今城市用地紧张,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这类棕地可以被改造成为居住区,实现其自身的经济价值。将这类棕地开发整治为居住区功能的建筑,既可以提供居住空间,又可经济有效的保护棕地中的历史建筑,使社区恢复活力[6]。同时,将城市中的结构合理的安全废置工业建筑改造为城市经济适用房,不但可以有效的保护棕地中的历史建筑,使城市记忆得以延续,而且可以大大节省政府财政支出,减轻土地利用压力,还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建筑资源,减少因拆除旧建筑和建设新建筑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人力消耗等问题。

3.3.2 典型案例

国外较多的是将工业建筑改造之后直接转化为居住建筑,如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将一座旧羊毛仓库改造成提供给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廉租房,在保持建筑外立面形式的情况下,改造了内部结构和功能,并且设计了庭院的景观,使得居住环境得以大大的改善[7]。

而中国的主要是在原有场地上新建住宅的同时保留部分工业元素和文化,使之成为居住区景观的一部分。我国的天津万科水晶城就是如此,在设计中将工业遗产作为景观元素,在保留场地记忆的同时又使得小区景观具有独创性,增加楼盘卖点。对于那些天津工业化进程标志性建筑,比如铁轨、老厂房、烟囱等,在场地的开发过程中被利用和保留了起来,最终能和谐地融入到居住区中。600多棵大树在新的规划中得以保留,在旧厂区形成花园和林荫道;扒掉大跨度钢结构吊装车间、水塔和货运铁轨的围护墙,使其成为标志性建筑,震撼着人们的内心,勾起对历史的回忆。同时设计师就地取材,利用工厂自己生产的耐火砖把广场上的高大山墙改造成了矮小的耐火砖墙;大门入口处用来填充半面围墙的材料是遗留下来的玻璃结晶体,作为景观材料,形成了良好的效果;原有建筑也通过合理恰当的改造变成了具有不同功能的公共设施,其中吊装车间通过现代化的设计,成为了高档的社区会所[8]。

3.4 工业遗产观光旅游模式

3.4.1 可能性分析

工业遗产观光旅游模式就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方式[9]。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有着大量的厂房、庞大的机器设备、工业气息浓厚的棕地,工业时代所特有的老式建筑、历史痕迹浓厚的机器,最能够唤起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主要是以大型机器、厂房为中心的棕地改造,在对这类构筑物进行设计时,首先要保证安全,做好安全检查,加固厂房、机器的结构,在排除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对建筑及构筑物的外立面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保持场地原有的基调和风格;同时可以改造内部景观,引导人们进入建筑内部观赏游览,或者将其改造成主题餐厅、音乐厅或者茶室,创造丰富的活动空间;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场地现有的文化和设施,建立工业博物馆,向游客诠释场地的精神和工业回忆[10]。

3.4.2 典型案例

德国的鲁尔区就是这种模式开发的典范。对于衰败的工业区的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鲁尔区主要采取了四种开发方式:①博物馆开发模式,通过对原有棕地进行完善保存来向世人展示鲁尔区辉煌的过去,主要以亨利钢铁厂和关税同盟煤炭――焦化工厂为代表;②对棕地进行休闲旅游观光开发,如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创造了丰富的景观和活动功能,废旧的贮气罐被改造成潜水俱乐部的训练池,而用来堆放铁矿砂的混凝土料场,也已经设计成青少年活动场地,墙体被改造成攀岩者乐园,一些仓库和厂房被改造成迪厅和音乐厅,甚至交响乐这样的高雅艺术都开始利用这些巨型的钢铁冶炼炉作为背景,进行别具生面的演出活动;③传统工业区转化为现代科学园区、服务产业园区等;④将工业设施改建为购物娱乐中心,典型代表为奥博豪森的中心购物区[11]。

4 总结

随着城市发展战略的调整,工业结构的转型,城市经济以及城市面貌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但是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依然严重,在城市范围内存在大量的城市棕地。在对城市棕地进行再次利用的过程中,必需要慎重对待场地再利用模式的选择,结合该地所在的产业政策,了解城市的总体规划,考察场地的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环境,选择合理的未来场地用途,赋予这些被废弃场地新的价值和功能,这是棕地景观更新与再利用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邓 位.城市更新概念下的棕地转变为绿地[J].风景园林,2010(1):93~97.

[2]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Brownfield Economic Redevelopment Initiative[M].Washington DC: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olid Waste and Emergency Response,1997.

[3]Z斯汀・霍兰德,尼尔・柯克伍德,茱莉亚・高德.棕地再生原则:废弃地的清理・设计・再利用[M].郑晓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3.

[4]马 琳.国内外城市棕地景观规划设计比较研究[C]//佚名.第九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论文集.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436~447.

[5]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3):1~18.

[6]朱明丽.关于城市棕地景观的恢复和思考[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1.

[7]朱福勇,张馨韵.生命记忆的再生:城市棕地不同改造思路的探讨[C]//佚名.2012年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430~435.

[8]马 琳.国内外城市棕地的景观更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9]王 莹,刘雪美.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探[J].城市可持续发展,2010(11):90~94.

第7篇

关键词:文脉;延续;再生;创造;历史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3-056-02

1 引言

不难看到在中国内地,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大片的城市区域与大量的城市旧有建筑被重新规划与建设,原有城市风貌被所谓的“现代式建筑”所替代。各大城市在整体风貌上走向了类似的发展道路――更高的高楼与更宽的马路。此进程中,简单的拆除新建所暴露的问题不仅是城市风貌特色的缺失,更为重要的是依托于城市原有空间环境所存在的包括风俗文化的流失。于是乎,我们听到了来自社会多个方面对旧区与旧建筑保护的呼吁。在保护与拆除的争论中,“文脉”一词逐渐走进普通公众的视线。

“强调建筑的文脉,在单体建筑方面,就更加强调个体建筑是群体的一部分,注重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沿承连续性。……城市方面,注重城市文脉,即从人文、历史角度研究群体、研究城市。文脉,也是环境艺术的追求目标之一,它强调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保持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提倡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在人文环境中力求通过对传统的扬弃不断推陈出新。”

2 文脉的延续、再生和创造

对于文脉,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新建筑与老建筑的联系、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文脉主义强调情感的平衡,在当下来讲,“即是高技术和高情感两个方面。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会给每一种新技术配上一种起补偿作用的、加以平衡的反应,否则,人们就会感到一种由于高技术所造成的孤独感,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建筑和城市同样如此。当冷冰冰、代表着今天的科学技术的摩天大楼林立于城市中时,使城市的尺度远离了人的尺度,人们在城市中感到的是紧张和压抑。成千上万的人搬离了大城市,到郊区、乡村去居住,每天在大城市的高节奏工作之后,晚上回到家中才能放松下来;每周五天的高节奏城市工作需要每周二天的田园生活和娱乐来平衡。技术越高级,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城市的旧街区和商业步行街之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人流逗留于此,而其高密度的人口也可以为人们所接受。是因为人们聚集于此可以形成高度的情感作用,以消除人们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所积累的心理压力。

2.1 文脉的延续

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方式脱离了人的尺度,人们的感情因素在其中被逐渐忽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被建筑与人的关系、甚至建筑与建筑的关系所取代。于是人们便逐渐产生了对于城市老城区、老街区、老建筑的怀念,实际上是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融洽的邻里关系的怀念。城市老城区、老街区、老建筑作为老生活的载体,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消隐的时候,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近些年,旧城的保护、历史建筑的保护在许多城市、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一种对文脉的延续。对老建筑、老街区、老城区的保护,不仅是对物质形态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非物质形态的保护,具体来说,就是对其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风俗传统等的保护。

现代建筑在发展中表现出的最大问题是同质化与均质化,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的考虑。不同地区在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俗风情与地域文化,这些是人们所处的环境,也就是文脉主义所提到的“此时此地”。如果不考虑上述的因素,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国际化,往往会产生对人们生活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快速车行交通为骨架系统的现代城市结构取代了原有的城市步行交通空间,致使原有的交往空间被瓜分或者消失,人们的交往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从而产生出消极的情绪。

2.1.1 重庆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素有“小重庆”之称(图1),是老重庆的一个缩影:从水码头而上的阶梯,青石板路以及沿线林立的明清商铺都成为老重庆的记忆片段。在强大的城市化进程中,重庆地区大量的老建筑等基本上是一拆了之,取而代之的是柏油马路、立交桥、摩天大楼,这使重庆渝中半岛成为全中国建筑密度和平均高度最高的地方。原有适宜人体尺度的步行空间被摩天大楼的高度所打破,在这种条件下,人们需要与现代都市生活完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休闲,以平衡快节奏都市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正是由于较好地保留了原有城市空间,避免了拥挤的车行交通,磁器口成为了重庆市区良好的步行休闲空间。同时也是周末与节假日的旅游热点,高峰人流可达到每日15万之多。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重庆市区内,以原有城市尺度为基础的步行空间依旧缺乏。

2.2 建筑文脉的再生

就文脉的再生而言,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再现性的,另外一种是改造性的。具体来讲,就是通过新建建筑来模拟原有的城市文脉,包括建筑的形式、组合方式、空间尺度,甚至材料材质等;另外一种是对旧有建筑的改造,包括对原有建筑本身进行修缮和改进,以及对原有功能的置换。

文脉的再生,从操作层面上讲,是一种类似空间条件下的功能置换,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原有城市空间、建筑、肌理条件下,通过设计的手段,将城市新功能设置于其中。从世界范围来看,众多旧工业区的改造就属于这个范畴的设计。由于城市功能的改变,原有的大型工业区随着工业企业以及相关的附属设施外迁而丧失了生产性的功能,但这些工业区在城市中往往占据了地理条件及交通条件极佳的位置。因此,对于这些区域的改造和利用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是简单的一拆了之还是对其进行适宜的改造,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一些成功的例子也许对我们会有所启发。

2.2.1 德国鲁尔工业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作为埃姆舍公园规划项目重点之一(图2),也是整个鲁尔区改造的重要部分。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公园前身为梅德里西冶炼厂(欧洲最大的钢铁生产商蒂森股份公司的诸多下属工厂之一,建于1902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冶炼高炉停止生产,停止运营后被移交给了北威州土地基金会。1989年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对北杜伊斯堡厂区的总体设计进行了国际竞标,中标单位为彼得・拉茨景观设计事务所。最大的特点在于设计对原有的工业构筑物和场地进行了保留。并且,在建造过程中,设计师利用了大量的环保技术和方式,原有废弃物也被改造为可供旅客游憩的景观设施。经过4年的建设,钢铁厂被改造成为一个占地230hm2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与之相关的许多分支项目在随后

的几年中也都逐步完成。公园建成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游览。

2.2.2 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

伦敦泰特美术馆是由原来的发电厂改造而成(图3)。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在原厂房外观变动不大,内部空间几乎原封不动的情况下,将其改造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艺术展览馆。最精彩的地方是设计师将原先的涡轮车间改造成为了一个集聚会、展览、集散为一体的综合大厅。作为展出现代艺术作品的场所,美术馆本身也成为了一件展出的艺术品。自2000年落成之后,每年四百万的游客数量也是对项目的一个极高的评价。设计完成了一个从工业建筑到文化建筑的漂亮转身,两位建筑师也因此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

文脉再生的所涉及的另一个重要区域便是针对旧城的改造,这里的旧城主要是指原有承担原有城市生活的城市区域,主要包括居住区、商业区等。在中国,前一段时期在旧城改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原有区域的改造往往采用简单推平重建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通常是多方面的。例如拆迁所带来的关系各方经济利益的问题,利益分配的不均等可能导致相关人员的腐败,对弱势人群利益的漠视可能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隐患等。另外,对于原有建筑及其外部空间构成代表了一种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强行改变原有城市尺度,打破了原有的空间逻辑,建构在空间基础上的行为方式就会发生改变,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被改变,诸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缺乏交往等问题便随之而来。因此,对于原有建筑的适当保留以及改造,对于人们情感方面的呵护也是十分必要的。

2.3 建筑文脉的创造

广义上讲,不论是文脉的延续、再生或者创造,从本质上讲,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为不论是以何种方式作用于文脉,都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狭义上讲,文脉的创造是产生一种与以前的建筑文脉完全不同或者说是差异显著的文脉形式。而从现行的操作方式上来看,这种创造的方式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基于原有城市建筑文脉的再创造:另外一种是对城市文脉的全新创造。

近十年的时间,中国的建设发展不仅是中国人们的话题,同样也是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人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西方国家用了上百年时间来进行的城市化进程。成就固然令人瞩目,但暴露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重视。最主要的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城市的均质化与趋同化的问题。如此快速的发展方式与建设速度,势必导致的是在设计阶段无法充分地调研,缺乏对项目背景的解读、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了解、对风土人情的关注,因而使大批量的工业标准化建筑产品在全国各个城市蔓延开来,造成了学术界所称的“干城一面”的城市风貌。

3 从历史到历史

文脉来源于历史,是对原有历史的一次整理与再现。人类历史是由人类活动构成,姑且不以价值观标准来判断行为的优劣,人类活动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会对历史产生作用,物质的以及精神的;重大的或者微小的,对文脉也一样。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又是明天的历史。前文中提到,其实无论是所谓的延续、再生或者是创造,从本质上讲,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或者说是产生影响的过程。是一个从原有历史到现实时空再到未来发展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也就是从历史到历史的过程。通过建筑文脉的延续、再生或者创造,设计建构起来的是一个发展体系或者说是一个历史体系。文脉的延续体现的是对历史的尊重;文脉的再生体现的是对历史批判的态度,是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文脉的创造体现的是当代的发展,是对历史的继承与发扬。这里所说的“从历史到历史”,实际上是对历史的尊重、批判性继承以及发扬的一个过程。

4 结语

忽视文脉的设计方法固然不可取,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无视设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是不可取的。在当代,经济是构成社会的绝对基础,任何项目或者事件的产生,经济的支持是必须的。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社会的合理性是项目的基本条件。今天,有不少项目高举传统文化与建筑文脉的大旗,依旧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地在现代建筑的身体上,镶上传统建筑的脑袋。

第8篇

【关键词】:材料;地方材料;地域性景观;景观表达;营造

[ Abstract ]: as the basic unit to express the design concept and the material basis of major in landscape 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 must have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interpre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ste material,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the regional landscape,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to unique landscape designer site and regional materials.

[ keyword ]: material; local materials; regional landscape; landscape expression; create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每个地方都有其盛产的地方材料,因此对地方材料的利用也往往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纵观园林艺术的历史,大部分园林景观都是遵循其特定时代的文化脉络而创造出特定的艺术形式。地方材料所承载的地方风土人情使其在今天的园林发展中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地方材料的使用已从过去的客观必要而上升为今天的人文需求。因此,保护和发扬地方性园林传统景观是非常必要的。地域景观的营造需要对地方特有的材料及地方风土人情全面的剖析和了解。作为我国古代园林中“就地取材”的选材原则,体现了对地方材料的重视和充分利用,依然需要切实遵循。

一.传统材料与地域景观

1.植物营造地域景观

不同地区的场所中,给人们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植物。植物是最有生命力的园林材料,它们根植于当地的气候,每个场所里的一草一木都表达着地方的特色[1]。

乡土植物与地域景观

所谓乡土植物或称本地植物是某一地区内自然分布生长,而不是其它地区迁移或引入的物种。即指一定的自然分布区范围内自然传播与其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气候、壤等相适应而能稳定生长的植物[2]。每个地区都会有当地独特的气候,如旱地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性气候等等,这些气候区都有属于它们的绿色标志――乡土植物。所以应该注重乡土植物材料的应用,强化地方景观的氛围。如湛江市和广州市等岭南地区的行道树大多以椰树和榕树为主,表达了热带南国风情的园林景观;长春等北方城市公园植物大多以针叶树为主,表达寒带公园植物群落的美感;麻城等山区的水土保持树种多以湿地松为主,体现荒山恢复的植物景观。

场地内部原有植物与地域景观

场地内及周边的植物就相当于场地特有的品质,我们对其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场地里的树木花草反应了它对场地的小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尊重场地内的植物材料就是对场地景观深层次理解的体现,它在从另一个角度预示着设计之后的植物应该是以什么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如果川市来美安SUR公寓综合体风景园林规划,项目位于韩国的果川市,韩国的行政文化中心,项目旨在使最私人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公众利用。项目对树木的再利用提出了两点原则:一是种植SUR基地里的栎树、松树和樱花树,二是保留施工场地,如修建大坝、高速公路或挖山的场地树木[3]。

植物材料与当地的历史人文

从古至今,中国的文人志士将自己的情感借植物予以宣泄,久而久之,植物有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个性。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材料配置在其应有的文化故乡里,使人更能体会到当地的文化风情,而这类植物成为地方形象的代表。如枇杷,枇杷是四季常绿,“寒暑无变,负雪杨华”,“质贞松竹,四序一采”的果树(宋・周《枇杷赋并序》)。枇杷确实是冬花夏实,可以繁荣寂寞的冬景,丰富初夏的时鲜。枣具有极好的“比德”内涵,《汉书・王吉传》载:“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东邻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伐其树,邻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令还妇。”传记了王吉之睦邻和重情,正赞扬了枣树之德。这类故事对城市人口日益密集、邻里纠纷频频的今天,是应该广为宣传的[4]。

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也能够体现出来,如北京香山红叶(黄栌),杭州柳浪闻莺(垂柳),金陵十景栖霞丹枫(枫香),海口的椰风(椰子),苏州的香雪海(梅花),这些植物景观都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也能体现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5]。

2.石材营造地域景观

石头是自然的材料,尤其是选用当地的石材,具有自然的亲和力的同时更能表达当地的地域风情。如块石、毛石片石等,浙江贵州、福建等地都是利用石材十分充分的地区。

每个地方都会有属于当地人们的建筑,他们的生活在此频繁的发生,这类建筑成为他们的心灵归属,是人们乐意向往的场所。它界定了当地的历史或文化,给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地方归宿感和领域感,而这列建筑的材质很最大程度上都是利用了地方材料。

石材用于大尺度景观

在中国许多山区,由于人们水源的需求,在山间修建了大量的引水渠,而桥梁工程师们对这些高架引水渠的设计显得尤为慎重。在湖北麻城等山区,你可以看到数不清的高架引水渠以一种朴素却又气势磅礴的姿态横跨山与山之间。朴素是因为设计师都选取的当地的石材进行砌筑,石块在经过数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之后,留下了古老而又朴素自然的肌理。高架引水渠有的高处地面有一百米以上,横跨两山之间,巨大的构筑物存在与自然的山体之中却没有破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地的石材的质感,为山地景观添加了一种新的诠释。如西班牙塞哥维亚的古罗马水道(如图1),古罗马建的引水渠主要每天向城市供水。古罗马的引水渠也成了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石材用于小尺度景观

石材用于就地取材以对天然材料的利用和简单加工为主的取材方式通常称为就地取材。这是我国古代园林中选材的主要方式。在古代,由于各地木材和石材均能方便地获取,所以建筑大都是由木、石为主要材料来构筑,通过掇山叠石来创造景观。计成说过“是石堪堆,便山可采”。南方园林大多用太湖石和黄石,而在北方园林中,同样是用石,却以用北方盛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居多[6]。造园家利用不同形式、色彩、纹理、质感的天然石,在园林中塑造成具有峰、岩、壑、洞和风格各异的假山,唤起人们对崇山峻岭的联想,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群山之中。所以,叠石为假山就成为古代园林中最具特色和最富表现力的园景形象,堆叠假山也成了“石”在古代园林中营造园景最主要的用途。如扬州个园(如图3),个园以叠石精巧闻名。园内假山,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之意境,由楼、台、厅、轩相连,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独具特色。在园中西北角,选用玲珑剔透的湖石叠成。

石材用于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在园林空间中发挥这不可小觑的作用,一方面自己可以形成一定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对空间进行划分,是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常见的材料有石材、木材、不锈钢混凝土等等。文化景观小品常常会起到点名文化主题的作用。例如广州市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利用石材进行雕刻,自然朴素的材质更给人一种亲切感。同时五羊雕像很好的体现了广州关于五羊文化传说的地域景观(如图2)。

3.土壤对地域景观的表达

土壤大多用于地形 对地形的考虑是景观设计师解读一个场地的首要因素,也是游人对一个公园整体感的认知的重要要素。利用地形可创造围合的幽僻的半围合空间、制造出园林中的制高点,形成水景,创造不同的隐匿景点,并能隔离噪音和为植物创造合适的小气候。用土堆出的地形往往比较平整,若覆盖草皮可以使地形产生细腻光滑的表面,在地形的高处种植高达的乔木,在地处种植低矮的灌木,这样可以利用植被丰富地形的立面轮廓。用土塑造地形时还应考虑土壤的自然安息角,坡度过大土体不容易稳定

对地形的材料选择在之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近几年,景观设计师们开始挖掘地形材料的潜力。好的景观设计需要对地形的材料进行别具风格的设计。利用当地的土壤去塑造地形,提高设计的亮点,也是对地方材料的尊重,对地域景观的很好表达。如保罗.汤普森设计的澳大利亚花园,该场地位于一个旧采沙场内,土壤贫瘠。设计者利用干旱缺水的景观主题和澳大利亚独特的旱地景观类型来为游客打造一种独特的体验,公园极大程度地利用本地的砂石、岩石和花岗岩砾石贯穿整个项目,她向人们展示了那些不讨人喜欢的美丽[3]。红砂园利用当地的土壤,体现了对澳大利亚旱地地域景观的考量和尊重(如图4、5)。

图(4)一期从游客中心看红砂园 图(5)雕塑感强的类似强风侵蚀的月牙形

土壤用于铺地南方许多海滨城市利用特有的沙土进行铺地的设计。如湛江市观海长廊,设计者利用沙子铺满公园硬质步行空间的大部分,让市民在海滩有更为足够宽的领域在沙滩上游玩。沙的铺地淋漓精致地体现了滨水景观特有的景观风情(如图6)。

4. 木材对地域景观的表达

木材用于的最多最显眼的要属于园林建筑了,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基本上中国古典建筑都是用的木材。尤其是林区,木材取自当地,对当地材料的加工后营造的景观氛围充满了古朴与自然,自然镌刻着当地的景观意蕴。如黔西北的山地民居里至今还保留了很多木结构,体现了古朴的村容村貌。

园林建筑是公园空间景观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它的性质、体量、形式、轮廓线以及它的外表材料与色彩直接影响地域性公园空间景观的形象和气氛,满足和控制整个场地内人们的活动[7]。园林建筑应具有地域文化的内涵,从材料的选择上反映一定的地域性。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位置、形体与疏密不相雷同,而且种类颇多,布置方式亦因地制宜,灵活变化,园林材料大多以木材为主。如留园建筑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瓦顶,栗壳色的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则多用淡褐色或木纹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砖所制灰色门框窗框,组成比较素净明快的色彩,建筑的材料选用体现了浓郁的中国古典园林江南水乡的风格(如图7)。

5.砖、瓦对地域景观的表达

古语里既有秦砖汉瓦之说,可见瓦片这一材料应用于造园的历史之悠久。但新时期景观设计师们予以瓦的新的理解。瓦还可以用来表达景墙和地面铺装。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心区的下沉花园,以2号院主要体现的是北京传统民居的文化特征以瓦片作为内部材料的景墙,设计中突破常规,将瓦片作为一种类似砖块的填充物,并以其特有的外形为景墙添加了丰富的光影效果,保留传统景墙的形制[8]。

园林中砖的使用历史悠久,砖是对特俗土壤的再加工,将土壤将材料看成是“有生命的”,并尊重它的“权利”,这才是寻找展现材料独一无二特性的最佳途径。砖是粘土为原料经成型、干燥、焙烧所得的产品。是跨越了地质时间跨度的页岩和勃土的构成物。砖块看上去是那么的优雅。砖块构成的表面是斑驳而温暖的,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变得越发优美起来,经受了大自然的腐蚀,呈现出因时间久远而产生的光泽[9]。如云岩寺塔,中国古砖结构,位于苏州虎丘山上(如图8)。

砖块是人类使用的材料,与我们构造出来的环境配合得天衣无缝。每个地方砖的品质都不一样,自然都烙上了地方的特质。

6.水体

作为传统原料之一的水体,在现代社会赋予了新形象,在城市中到处可见丰富多样的喷泉景观。可是却少有了传统水景的意境,小桥流水,山水相映。中国古典园林的水景取材于大自然中的水景,静水通常有池、湖、潭等,如避暑山庄文津阁的“日月同辉”,利用水能倒影湖边假山的原理,在假山上巧设一透光孔,使倒影中出现月亮状光影,似水中月与天上日争辉[9]。水景要做到地方特色浓郁的氛围,要考虑与城市的整体形态相协调,尊重场地的自然水体,尊重当地的人文等等。并不是每个地方的水体都会具有特色,在缺水的地区,就尽量少用水体造景,所以不能强求出新,合理地利用水体。

新材料与地域景观

近些年,涌现一批个性鲜明的园林材料,设计师利用动物的贝壳或植物的外皮果实等生物材料进行创造性利用,点缀了园林景观。如湛江市的观海长廊的海豚雕像,其基座用生蚝白色的外壳附在表面,在阳光下白色的生蚝壳反射各种光芒和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交相呼应。湛江市盛产生蚝,大量的生蚝壳被丢弃,而对材料敏感的设计师对其别出心裁地利用,创造出海滨城市的园林景观

废旧材料与地域景观

在我们对场地解读或施工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设计场地内的各种废旧材料,这些废旧材料可以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再利用,会获得出人意料的景观效果。此外,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合理再利用还能延续场地的文脉,表达场地独有的景观特质,如场地原有的混凝土砖块、玻璃碎片等等。

由彼德・拉兹设计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设计是以对工业传统的继承为基础的,旧铁轨路基被保留作为一种大地艺术作品,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片草坪。钢铁厂的炼钢炉等一些构筑物也被保留下来,可供人们攀爬远眺,大型的混凝土构筑物则可以作为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地。原地的材料被作为植物生长的介质和建筑材料循环使用。例如,砖块磨碎后用作红色混凝土集料,在原先焦煤及矿砂库上建立的示范花园,采用了焦煤、矿渣及矿物作为栽培基质。许多场地中现有的材料再一次被用来服务于新的工程,水泥骨料用废砖制成,由生铁制成的巨大的金属板,用压缩气体吹洗干净,镶嵌在沙土中,变成巨大的铺路石[10]。

二.设计原则

1.对场地原有材料的解读场地中的许多材料都镌刻着场地的时代印记,对场地内原有材料的解读,从中发现更多的信息,为下一步设计提供灵感,增添设计的创意。

2.对地方材料的特性的感知和灵活使用对地域材料的认知,会激发设计师对一个地方的设计灵感,也更能创造出属于这个地方的景观。

3.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感悟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路易康曾告诫设计者要了解材料的本质,并且在设计中对材料的意志给予尊重[11]。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风土人情,或是文人故里,历史文化圣地,地方风俗习惯,这些很多体现在园林之中,如文人建筑、雕像,小品等等,这些都彰显了这个地方景观的文化气质。

三.结语

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的“千城一面”的现象对我们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警戒作用。人们也许更多的喜欢属于自己世代生存的环境,那里有他们生活的烙印。作为景观设计师的我们有必要建设营造出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景观归属。对地方材料特性的了解是营造地域景观的品质的重要一步,更多的使用地方材料能够更好的表达了一个地方的特有景观,使我们的景观更加具有地域性,更加生态、自然、节约、低碳。

参考文献

【1】. 闫煜涛,白丹.论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设计手法[J].华中建筑,2009.

【2】.王立科.地方材料与现代园林[J].广东园林,20097.

【3】. 安东晚,刘晓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第6届风景园林奖2009获奖作品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徐德嘉.植物材料的文化意趣――形实兼丽型[J].园林,2011.

【5】. 郭建斌.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J].中外建筑,2010.

【6】. 张蓉.浅谈我国现代园林中材料的运用与发展[J]. 陕西林业科技,2005.

【7】. 徐欢,朴永吉,庞.影响城市综合性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构成要素探析[J].现代园林,2010

【8】.张莉.由造园材料看中国式意境的营造[J].广东园林,2011.

【9】.李运远.试论园林材料的运用[D]:[博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6.

【10】.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9篇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硕士生。

景观规划设计师、城市设计师。

曾举办过2次“林选泉书画作品展”,得到过10余家电视与报刊媒体的专题报道。

大学辞教后供职于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立了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室并任主任。

主持主创近20余项重大规划设计项目,

其中8个国际国内项目竞标都获得第一名。

结合实践近10篇。

工程实践和学术论文均获得过重要奖项。

初识林选泉缘自他的一次突然来访。印像中,略觉厚重的镜片下一双激情四溢的眼睛,似乎不停地有某种当时我无法参透的东西在闪烁。浓浓书卷味的谈吐不单重重留下了曾作为大学教师的痕迹,也透视着别于一般青年设计师特有的智慧。清瘦身躯负荷的“无为景观”理念更是令我耳目一新。感觉中,他是一个不肯让梦想沉睡在摇篮里的人,一本不读就无法释怀的“书”。在大雪久已远去的春节过后,一直羁绊的心绪牵扯着我,使我不得不对他进行了一次认真的“阅读”……

[注:对话中,宁=宁中意,林=林选泉]

关于“无为景观”

宁:说实话,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中,你是一个学者型的设计师。我想,不管工作如何忙碌,学习对你而言应该是一直未曾停歇的事。我听说你最近又在研读“老子”,不知是否有这回事?

林:哈哈,哪敢说是研读,连司马迁都感叹“著书辞称微妙难识”,但“老子”确实有一股神奇力量让人多方面获得思想指导与启迪,我只是在尽力学习,除了生活处世之外,想通过自己的从业去体会感悟老子的思想。

宁:前两年,一些大学开讲了“风水”课程,设计界也曾举办了多次关于“风水”的论坛,这引起了很多设计师的兴趣,也引发了设计界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寻找理论依托的小“浪潮”。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会对“老子”发生这么大的兴趣?

林: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我觉得老子除了是中国哲学之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外,同时也是中国景观前学科的思想鼻祖和奠基人,从他集大成的《道德经》中就可以看出来。我说的“无为景观”便是源自于老子的哲学思想。至于,“风水”我也非常感兴趣,“风水”中科学的环境优选观倒是和现代景观有密切联系。

宁:老子对中国文化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道德经》构架了宏大的宇宙观、人生观,它和你所从事的职业有什么联系吗?

林:“老子”也就是“道德经”,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结晶。提到老子哲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无为而治”,其实不仅如此,“老子”非常深奥难懂,自汉代以后注释“老子”的就不下千家,这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国外研究老子的也非常多,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视角。对我所从事的职业而言也很有启发,老子的核心思想“自然无为”,我觉得对景观规划设计有非常大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宁:我想,老子的“无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主要体现的就是对环境、自然、人文、历史等等这些因素的尊重。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和你有多大差别?

林:老子思想所蕴含的生存智慧特别是生态智慧,正得到世界日益广泛的关注和认同。恰恰是老子的自然与生态观这一点,才使得“无为”和景观规划设计产生了交汇。你刚才所理解是到位的,更恰切说是“遵循”,遵循大自然规律。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些别的。比如说,终极追求目标、思维方法论问题,追求境界、宣言与道德。

宁:嗯,看来我理解的不是那么到位。那么,你理解的“无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该怎么体现呢?能否具体说一下?

林:对于这一点我做了点小总结,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也算是我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视角对老子思想的一点粗浅感悟吧。

首先,我觉得,“无为”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终极追求目标。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自然”与“无为”融合为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以大自然为根本,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再者,“无为”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思维方法论。所谓“天下万物生与有,有生于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个项目的策划、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循环过程也需遵循自身的学科原理与规律。景观规划设计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如生态、游憩、心理、美学等也是这样。无与有是相辅相成、矛盾统一的,由此对应的虚与实、图与底、减法原则、平衡调和等方法常运用在设计中。同样,设计中从最不利、最柔弱处着手而寻找突破,实现完美答案的例子也很多。从对立面中寻找“和谐共生”的朴素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发与指导已是很多人的共识。

第三个呢,“无为”是景观规划设计追求的一种境界。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我们在以人为本的同时,也应该深知人不过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而已,必须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面对全球化,不入俗、不随流,不,不轻己,根植乡土景观,用民族的语言创造属于中国的现代景观。有境界自成高格嘛!

最后一点,“无为”是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宣言与道德。所谓 “不自矜故长”、“不自常,妄作凶”。“无为”不是“无作为”,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而“不妄为”。面对大工业、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危机,景观规划设计师不能仅仅是“城市绿化师”、“城市美容师”,更要用可持续的观点处理好大地上各种复杂的综合体。当然,也不能自大,毕竟个人能力有限,应该倡导终生学习和团队合作。对于规划设计,不凌驾于自然之上,倡导要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维持大地生命有机体的健康与稳定。对于学科,术业有专攻,景观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应该倡导相关学科交融与合作,在自我创新的蜕变中完善、发展。

“大”而“无为”

宁:刚才的叙述感觉还是抽象了点,我们不妨结合实例来谈一谈。就我的了解而言,我知道你参与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些项目的规划设计,并且还颇有收获?

林:从2006年开始,通过公司的平台,我有幸参加了世博的3个项目,其中两个我充当了主持主创的角色:上海世博会园区白莲泾河地区规划实施方案(注:方案征集获第一名)、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场地设计(注:国际竞标第一名中选方案),还有一个是负责其中的环境景观:世博会园区样板组团项目设计(注:该部分竞标获第二名)。

宁:这些项目都可以用“无为景观”来解释吗?

林:嗯,或多或少都有吧。这些也许算是我在实践层面对"无为"的感悟吧!

宁:在一次上海市举行的活动中,世博园区白莲泾项目在我的印象中好像还获了奖。这个项目的设计中已经融入了“无为景观”思想吗?

林:这个项目,我认为,过去这里厂房、仓库、码头林立,而现在应该借世博这一特殊契机,提升浦江两岸城市形象,实现该地区城市功能的置换,从工业经济向消费经济转变,建成与周边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活力多样的综合型公共滨水空间。我的理解是:该项目本质上要解决好场地问题,所以就从“正生态”的角度开始展开,阐述如何解决场地的8大主要问题:防洪与亲水游憩、滨水步行系统、活力多样的滨水公共空间、防暑降温处理、高密度人流交通、场地的历史文脉延续、会展期间与后续利用。这8大解决策略本身就融入了“无为景观”思想。

说具体点,比如,面对黄浦江高高矗立的千年一遇防洪墙,从工业时代的船坞、码头到今天活跃的滨水公共空间。在处理防洪与亲水游憩的问题中,为实现水与绿的交融,改造利用老防洪墙、设立自然生态驳岸等方法,构筑不同层次的多样的亲水空间,让人重新回到浦江边,去感受潮汐变化,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力量与美感。在面对世博期间夏季防暑降温的问题,运用屋顶绿化、空中绿化网络、雾喷技术以及绿地、水体本身的降温作用来解决。面对场地的历史文脉延续的问题,本着开放的态度和对历史的尊重,场地中有保留价值的工业建筑予以保留改造,并融合到整个环境中。同时保留了一些工业片断,功能置换一些工业设施,重新利用一些工业废弃物加工成个性化的景观设施小品。

宁:世博会场地设计应该是世博会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该如何用“无为景观”来诠释呢?

林:世博会场地设计,它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研究工作,包括浦东园区(注:围栏区2.39km2)内的广场体系、绿地体系、高架体系、服务设施体系等外部公共空间,是世博会最终落地实施的关键性环节。场地设计既要协调、融合、落实二十几个相关世博园区的规划设计专项,又要演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如何解题?最终,我们在中国具有传统城市特色的“街坊”中找到诠释。我理解,上海世博会只是一个特殊城市事件,其目的不仅仅是一个世界博览会,而是启动一场世博经济,重建一片新城,加快城市化进程。我们希望通过场地设计,让展馆建筑围合形成具有传统“街区”结构的格局。世博会后尽管大多展馆被拆除了,但空间肌理被保留了下来,在这个基础上重新构筑世博场地,让它回归城市生活:充满自然气息的街区景观、充满绿色理念的街区交通、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区生活………

当然,世博期间7000万的高密度人流,而其中2/3由场地外部公共空间承担,因此,设计中我们转变一个思路,就是由原先过度对展示空间的重视转变成为对交流空间的关照,将“展馆空间”转变为主动的“消费空间”,让参观者在馆内外活动中快乐交流、互动体验……刚才说的要创造这个“多元体验”的世博公共空间,则需要一系列的创新设计以及技术支持和保障。整个过程积极运用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生态技术等,引入“生命周期评价体系”,让生态设计来诠释对自然的尊重,从而体现了“无为景观”思想。

宁:世博园区样板组团项目中你仅仅负责其中的环境景观部分,你是如何处理好该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的呢?

林:这个项目其实就是亚洲国家馆组团的设计。为了处理好环境景观与展馆、高架、出入口广场等关系,并体现出东方韵味,我们把目光又投向老子的哲学思想,融入“无为”理念,用“无与有”的思辩逻辑来建构整个环境景观。

整体环境景观上运用道家“太极”的形和神,让植物等软质景观包容广场、展会建筑、高架步道、市政设施等硬质景观,彼此间相互协调,形成“和谐共生”的统一体。另外,根据世博园的空间结构及生态肌理,构思利用可移动绿化等设施组成“绿廊”,简洁有序地组织交通并软化空间环境,最终形成“有机组团整体”。“绿廊”的应用给具有理性美的场馆空间带来了活力。建筑只是绿色基底上零星洒落的斑块,而“绿廊”是连接各场馆的绿色廊道。它们起到了“隔、融、透、廊、屏”的作用,实现了极具东方特色的空间体验。在出入口广场区域设计中采用“太极”的流线形式来分隔内外广场,它与直线形式相比增大了出入口区域长度,最大化实现人流与出入口接触面,同时流线形铺装带有引导标识,能明晰顺畅的组织交通。样板组团是否成功十分关键,它将拉开世博“和谐城市”的建设序幕。

当然,不仅仅是世博会,实践中每个项目或多或少都运用到“无为景观”。特别是运用景观生态学越多,“无为景观”体现越具体。比如尺度稍大点的“上海张家浜楔形绿地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注:国际竞标专家推荐方案),有400hm2左右面积。设计中对场地充分尊重,对自然优势资源进行保留和改造,做到 “无为”。如对集水塘、河网、苗圃林地、果林不作任何设计,只是稍加梳理。将保留的水稻田策划成稻田茶吧、稻田艺术节。让部分民居改造成城市园艺交流培训中心。甚至在岛群区推广运用生态有机农业。回到整体中,用景观产业化等景观策略对场地相关功能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将绿地的生态、生产、休闲功能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排蓄防洪、生态保护教育、休闲游憩为一体的“郊区田园绿洲”。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再多谈。谢谢。

“小”亦“无为”

宁: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浦东大街小巷都更新了一种新型路名牌,这在当时国内是不多见的,至今,民众的评价都很高,我个人的亲身体会是,这个小东西很人性,找路确实方面多了。你是路名牌设计者,请谈谈你的设计想法?

林:好的,谢谢您的评价。路名牌(注:也称指路牌)作为城市景观的元素小的不起眼,但却有“本地人脸、外地人眼”之称。路名牌对市民出行有着重大的指示意义。我倒是认为,路名牌虽小却不小,它能反映城市道路设施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城市文明进程中,需要大家改变传统思路,对城市公用设施进行人本化的深层思索。针对浦东旧路名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从现代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研究人的信息接受过程。确定路名牌的图形、文字、色彩、材料等各项综合指标以及制作工艺,让路名牌所传递的信息具有快速、方便、易于识别,最后尽量让路名牌形式趋于美。

宁:你所设计的这种新型道路名牌有些什么特点呢?或者说有什么创新点呢?

林:我归纳一下主要有5方面:1.采用了“一杆两牌直角式”,能指示交叉道路信息。这种是“单功能路名牌”运用于次要道路,还有一种是“多功能路名牌”运用在主要道路上。2.在文字内容上增加了路段的门牌号码信息。3. “多功能路名牌”除了提供了公建、地图、交通等公共索引信息外,增设的电子信息显示屏还可以提供天气预报等综合公共信息,远期它可用触摸电子屏提供更综合的信息。4.运用 “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增加信息的夜间识别性,同时也体现绿色设计。5.探讨了弱势群体如何使用路名牌。

宁:它应该和“无为景观”没有关系了吧?

林:哈哈,既然是“无为景观”,和小小路名牌还是有点联系。老子道家哲学观中认为“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它揭示了老子的宇宙观,在景观中,它恰恰也反映了景观规划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尺度”问题。从1m人的尺度、到1000km区域尺度,甚至到国土资源和地球表层规划。中国快速城市化给设计师提供一生难遇的机遇,可能是出于经济等原因,很多设计师觉得只有大尺度、大项目才“有可为”,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小尺度、小项目谁来关注?我认为所谓“大小”只是相对而言,“小”也可“有为”。恰恰是小尺度才能与人的尺度相关,也常常能真正反映出是否做到“以人为本”。老子说“故道大,天大,人亦大”体现出了浓浓的人本关怀,“无为景观”在这里也得到了诠释。当然,浦东路名牌设置规范的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而出发的。

宁:嗯,有道理,那么这种新型道路名牌目前在上海和其它城市得到推广了吗?有什么社会影响吗?

林:2006年5月,浦东内环作为试点开始运用,由于社会反馈很好,浦东新区政府很快就决定全区推广,随后几个月内就更换了所有路牌。浦东这种做法在当时国内可能是最早的。2007年3月浦西在几条路上作为试点更换了自己的新路牌,至今还在推广中。这里有个小插曲,当时市里有意见要把浦东新路名牌拆了统一更换成浦西新路牌,至于原因我就不多说了,其实浦东和浦西新路牌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后来幸运的是浦东新路牌“幸存”了下来。还得到许多老百姓的赞可,浦东社会经济调查中心专报称:“市民齐赞新路牌,建议能尽快推广――从一件小事折射出服务政府理念”。时任的区委书记、区长也专文批示通报以示肯定:“城市管理就是要从这样的细节抓起,全体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养成从细微处入手,实现精深化管理的作风”。遗憾的是媒体对新型路名牌关注深度和广度还是有限,特别是由路名牌本身引发的对城市公用设施人本化以及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深层次的思索………加强对新型路名牌的宣传和知识产权保护,这对全国各城市推广很有意义。不过,这不是我个人能力所能企及了,可喜的是,据了解上海周边不少城市有关人士看了浦东新型路名牌后也正积极酝酿自己城市的新型路名牌。

宁:这种新型的道路名牌设计方法我想应该还可以应用到其他方面。

林:嗯,是的。同样的小设计我这还有一个例子,是浦东开发开放第一路――杨高路标识的创立与运用。它是杨高路改造景观系统中的一个小部分,整体景观改造上我认为不能仅仅关心速度,而是整个交通空间环境质量的改善,努力实现“交通・让出行成为一种享受”这一美好愿望。为了增强杨高路道路文化内涵,我策划设计了“升腾的东方龙”等一系列LOGO,并通过公众参与方式投票确立最终方案,将其运用到道路隔离栏、人行道铺装等附属设施中,并在人流大的重要节点设立“标识创意说明”。这一系列做法目的是想让大众解读杨高路道路文化内涵,在诠释中加深道路文化的认同。提升杨高路形象。我记得当时有媒体称"道路也可以像商品一样拥有自己的商标,这在上海属首次"。这种做法也影响了后来浦东其它改造和新建的道路。

无限 “无为”

宁:关于你的“无为景观”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

林:噢,对了,我补充一点,“无为”便是“不妄为”,就要倡导多学科交融与合作,对自身需要有专业的深度和多学科的广度,有了这样的胸怀和视角,往往能从交叉学科中找到创新点,我自己也一直这么努力的。例如,我在做浙江德清一座斜拉桥――英溪大桥的景观设计,工程实践中,我运用企业CI(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理论知识,在国内桥梁景观理论界第一次系统阐述桥梁景观CI。作为理论创新的一种尝试,桥梁景观CI理论与英溪大桥工程都获得过奖项,同时,它与前面提到的路名牌和道路标识都入围参加“2007上海国际科技与艺术展”。

精品推荐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