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3:45
导语:在金融产品创新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仍有待提高。因而我们可以得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核心的农村金融势必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将从已有文献对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关系的研究成果出发,探究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政策,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出台提供借鉴。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仍存在较为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纵观近期文献,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的发展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这种关系表现得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阻滞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威胁。
一、相关关系原因分析
(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从2000年开始,在我国农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撤出县级及县级以下地区。从而导致农村金融供应机构以及资金供应出现严重缺口,与当时农村经济机制改革产生重大矛盾,随着矛盾的日益尖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积重难返的威胁。
(二)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一是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缺乏有效的宏观政策支持;三是缺乏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四是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行业冲击金融市场
在农村,私人借贷极为普遍,构成了农村借贷的主要方面。农户的支出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教育、生活、医疗和生产,当入不敷出时,农户往往更倾向于通过私人借贷的方式获得资金。有数据显示,农户从正规金融获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借款非常困难。调查显示,农民借贷的问题并不在于利率的高低,而是根本借不到钱。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显然有其必要性,但问题是非正规金融游离于法律之外,可能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四)存款保险体系不健全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因素,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防止挤兑危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现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缺乏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政策建议
(一)改革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外部支持环境
现有农村金融监管力量,分别来自于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往往出现职责上的分工问题,或者造成监管漏洞,监管不到位,或者监管过度。因此应该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农村金融改革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一是需要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支持,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需要相关准备金管理,再贷款利率等方面的宏观政策的支持;三是需要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促进农村商业金融服务的改善;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协调发展
金融改革始于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改革脱节。农村金融改革落后于城市金融,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来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过程在逐渐地削弱二元结构特征,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也成为政府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心。池小萍在“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一文中提到,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地域的广阔性而导致经营管理难度较大,而使以利润为导向的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因此,应注意农村金融系统改革与城市金融系统改革推进的协调性。
(三)完善我国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鉴于我国目前存在的良莠不齐的农村信用环境,设置强制投保可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并且强化准入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将经营效益差的信用单位排出农村金融市场,确保农民的财产安全。
(四)注重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小额信贷组织创新。
虽然非正规农村金融市场充斥了正规农村金融市场,但我们不能否认非正规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同性质市场的存在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双方会不约而同地改善经营模式,加强管理,而最终获益者为广大农民,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
例如,进行以利润为导向、成本收益平衡、运行效率高的小额信贷组织创新,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率的方法从多个渠道减少对捐赠的依赖。
(五)区别化对待,满足不同地区的农村建设要求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状况、耕作环境、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出台政策应区别化对待,切勿“一刀切”。比如,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按照行政区的等级划分,逐层削减规模,使农村信用合作社真正的深入农村,切实为农民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农民办理事务的成本,又能提高合作社的工作效率,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六)完善金融所有制结构,加快资金回流
有数据显示,农村建设常出现资金运用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可规定对资金运用达不到规定比例的,要求其增加信贷资金投入,或者减少存款,或者自动退出农村存款市场。加快资金的回流,为农村的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流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霆,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2]薛红,赖景生.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下重庆市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关关系分析[j].管理学家.2009(04).
[3]彭艺,彭紫云. 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中部地区为例[j]. 理论探讨.2010(04).
【关键词】 知识管理;企业发展;应用研究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知识生产力己成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知识己成为首要产业,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所以当前的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到全球化和知识化的阶段,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管理的目标,知识管理成为管理的主题之一。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会给企业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形成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从加强知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这个角度来论述。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所以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本文综合国外的定义: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不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是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
二、知识管理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管理中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知识管理就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它通过有效的方法发扬人的优点,抑制人的缺点,提供能发挥人的潜能、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利用人所拥有的知识,创造财富。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快速转变,传统意义上的稀缺资源日益紧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社会和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物质资源以外的动力―知识;另一方面,对于非连续变化的经济环境,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都要受到极大的威胁。企业面面对如此丰富的知识资源及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无以替代的巨大作用,自然会由过去重视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的管理转变为知识资源的管理。
知识资源的垄断与共享需要知识管理,知识资源的商品化导致了其垄断与共享的矛盾。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实施知识管理。在当今市场中,一方面顾客由于知识素质的提高,其主要消费将越来越多的转向知识含量高的产品或服务。;另一方面,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与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散使企业进入新的市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更加容易。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能力归根到底又是企业在知识的生产、占有和有效利用方面的竞争。因此,加强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开展全方位的企业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问题。
三、知识管理的作用
知识管理的好处与公司所掌握的知识有直接联系,但是比其他资源给企业带来的好处相比更难量化。美国一家知名顾问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企业导入知识管理后所获得的具体效益分别是:可以协助企业作更佳的决策、可以对顾客的掌握度更高、可以协助企业降低成本、可以协助企业增加利润。企业成功的知识管理实践表明,它至少有提高质量、改善客户关系、支持业务变革和创新、提高流程效率以及全面提升绩效等八个方面的作用。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知识管理提高企业对经营环境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等,从根本上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以“创新论”为代表的学者就认为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而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在科技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现代商业社会中起决定作用是产品的创新性,这已经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活动,鼓励和培育新思想、新主张,新知识,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员工吸引到献计献策和能力合作的活动中来,一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2)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
保险服务创新的驱动力
(一)内部驱动力
企业的战略和管理
对保险企业而言,战略是一种最为根本同时也最为有效的内究晴瑶部创新驱动力。战略是保险企业有关自身发展的长期规划,是指导保险企业各项活动的根本准则。具有创新意识的保险企业会将创新作为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作为获取竞争优势、占领市场和形成良好企业形象的根本手段,并形成针对创新活动的管理概念,使创新成为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主动需要和内在动力。除战略外,管理是另一种关键的内部驱动力,主要指保险企业高层管理和营销部门的管理活动,其中营销部门的管理活动更为频繁地出现。因为保险服务创新经常是由市场驱动的,而营销部门是与顾客直接接触并拥有丰富市场知识的职能部门,它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及顾客的需求及时通过管理活动作出适当的反应,并激发某种形式创新的出现。高层管理活动不仅可以针对市场需求作出反应,还通过对组织的变革、新市场的开发、运作和传递过程的改进而促使创新发生。
员工
保险服务创新过程是服务员工和顾客间一系列的交互作用过程,员工因此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内部驱动力。员工在服务创新过程中具有独特关键的作用,他们不仅为企业提供创新思想的来源,而且经常作为企业的“内部创新企业家”推动创新的出现和发展。员工在与顾客的交互作用中能最直接地发现顾客需求,并激发产生大量创新思想。同时,员工还能根据自身的知识和创新经验提供有价值的创新思想。
创新部门和研发部门
保险企业中的创新部门是一种形式上的、对创新出现产生一定效力的“交流”部门,其职责是在企业内部诱发并搜集创新概念,促进创新活动的出现,但并不是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在保险企业中很少存在类似制造企业中的正式的研发部门,而且其活动经常是以另一种方式,如临时的改革或研发项目组等形式出现,但它确实会成为创新思想的一个来源并对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不管其发挥效力的大小,保险企业的创新部门和研发部门都可能成为服务创新活动的一种驱动力。
(二)外部驱动力
Sundbo和Gallouj将服务创新的外部驱动力划分为轨道和行为者两类。
轨道
轨道是在社会系统(如一个国家、一个国际产业网络、一个地区性的专业网络等)中传播的概念和逻辑,常常通过很多难以准确识别的行为者进行传播和扩散,并与周围的动态环境相对应。在“轨道”概念中,关键是被传播的概念和逻辑,而不是通过哪些行为者进行传播。需要说明,虽然单个保险企业的创新活动会对给定轨道产生影响,但轨道作为重要的外部创新驱动力,会对保险企业施加更大的作用,并使保险企业在轨道约束的范围内进行创新。
行为者
行为者指其行为对保险企业的创新活动有重要影响,并经常被包含在创新过程当中的自然人或法人,主要是人、企业或组织。顾客是最重要的一种行为者。他们是信息以及创新思想的来源,而且还经常参与保险企业的创新过程,对创新的成功有重要影响。保险服务提供者和顾客间的界面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虚拟的“实验室”,创新在这里被“合作生产”出来。因此,顾客是推动保险企业进行创新的重要外部驱动力。
公共管理部门
公共部门对保险企业的创新活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公共部门主要包括政府、财政、税收和保险监管机关等部门。一般情况下,公共部门在服务创新过程中很少是一个直接行为者。公共部门本身需要保险服务,但它可以为保险企业提供创新所需要的知识以及开发和管理经验,如特定类别风险的信息和数据,为保险企业培训员工,开展专门针对保险服务创新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政府通过制定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引导保险经济的发展。
国外保险服务创新
(一)美国保险服务创新概述美国保险市场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保险市场,保险公司数量众多,不论是寿险还是非寿险,都存在大量地区性的小保险公司。因此,美国的保险公司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把服务创新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市场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服务竞争上。美国保险服务主要的特点有:
1.在承保险种方面,保险公司通过不断调整险种结构,根据投保人的需要灵活调节承保风险、保险标的和保障水平,努力开发出人们急需的新险种等方式来与其他保险公司竞争。目前,美国各大保险公司的单一型险种正逐渐被一揽子险种所取代。这些一揽子险种是针对特定的展业对象专门设计并附加诸多特别服务的险种,投保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实惠。为了准确反映客户的投保需求,美国保险公司和人普遍使用金融需求分析系统(FinancialNeedAnalysis-FNA)来销售产品。该系统是以需求为动因的寿险销售方式,所提供的服务不单是把寿险作为一般的商品销售,而是针对客户未来的家庭幸福生活的设计,同时担负起妥善利用寿险解决经济问题和客户经济顾问的重任,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
2.在理赔服务方面,美国的保险业经营者把理赔服务质量看作与保险价格同等至关重要的经营工具。理赔服务主要包括核保和防损服务。美国各保险公司往往通过建立理赔服务中心,做到理赔人员全天候值班并能及时到达查勘现场等来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各保险公司一般均能通过提供现场救援、定期检测保险标的等各项后期服务来扩大自身的服务范围,与竞争对手较量。
3.在电子商务方面,美国积极发展网络保险,网络保险已经美国保险销售的一条重要渠道。根据CyberDialogue数据行销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美国约有670万消费者通过国际互联网选购保险产品。而且网上购物者具有很大的投保潜力,年收入一般在7.4万美元左右,个人拥有资产平均达到14.5万美元。
4.在附加值服务方面。美国保险公司十分注重开拓附加值服务,并使之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客户大受其利。比如,如果被保险人的汽车受损或被窃,保险公司可以提供同种型号的车辆给客户,客户丢了住宅钥匙,保险公司可以派专家帮助开锁,并免费换锁;家里的佣人突然患病,客户可向保险公司求助,保险公司可以为客户找到满意的临时保姆等等。客户一旦成为保险公司的客户,可以受到超出保险范围的服务。
(二)日本保险服务创新概述
日本保险业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日本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人口老龄化加上强烈的储蓄倾向,获得了巨大发展。日本的保险经营者在根据日本经济形势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变化,适时进行服务创新。
1.设立品质提高委员会从部门设置上看,日本保险公司专门设有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品质提高委员会,其主要工作职责是收集来自所有渠道的客户的不满。意见、建议、希望等,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化整理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向董事会提交分析报告与改革方案,并在本社的安排下付诸实旖。该委员会所遵循的工作思路是从客户需要出发,调整公司的经营活动,由此不断循环往复,努力提高经营质量,使公司成为被众多客户所信赖的对象。
2.创新多样化的个。
3.创新多种续期收费方式,通过保费优惠这一杠杆鼓励银行转账和单位汇交,减少上门收费。
(三)欧洲的保险服务创新概述
在欧洲,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CS战略”己取代传统以企业为中心的“CI战略”,经营理念已由4个P:Produce(产品)、Price(价格)、Wayofpassage(销售渠道)、Promotion(促销)转变成为4个C:Customer(客户)、Cost(客户能够承担的成本)、Convenience(方便客户)、Communication(与客户交流)。欧洲保险业的服务理念已经相当成熟了。在保险服务的具体举措方面,欧洲各国特别是英、法等保险业发达的国家的大型保险公司,都十分注重对服务的创新,英国的劳合社为保单签发专门成立了保单签发办公室(LPSO),下设保险服务部和技术服务部,同时创新了一套新的业务处理流程,大大提高了保险文件的质量和出单及时性。英国的标准人寿保险公司在1994年就发起了“全方位客户满意计划”,为此一方面向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包括授衔、储金、养老金、年金、医疗健康保险、投资与基金管理、银行与抵押融资等业务,一方面投入大量物力培训公司员工,提高服务质量。为促进这项培训计划,英国标准人寿每年投资1000万英镑以上,使公司客户服务声誉提高,市场占有率在两年内上升了2个百分点。法国的国家人寿保险公司积极拓展销售和服务渠道,充分利用银行、税务局和邮局的网络优势,为这些机构设计专门的管理程序,在网点配备了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资产和模拟收益分析的计算机软件,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
保险服务创新的驱动力相关文章:
1.保险对促进科技创新有什么作用
2.浅谈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创新论文
3.2016年一定要购买的创意保险有哪些
4.保险工作会议讲话稿
论文关键词 中小企业 思想认识 发展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拉动经济增长、吸纳社会就业、推动技术创新、缩小贫富差距等,都是大型企业无法替代的。可以说“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仅以浙江省为例,据上一次经济普查,截止2004年底,浙江拥有各行业中小型企业30.41万家,资产总量达到35683.81亿元,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27703.85亿元,吸纳从业人员1130.71万人;企业单位数为全省企业单位数的99.6%,资产总量达到82.6%,营业收入达到71.7%,从业人员占到82.7%。以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交的税金总额为3773.83亿元,其中,仅中小企业上交税金总额就达到677.15亿元,占了87.5%。但在本次金融危机及经济萧条过程中,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又最大。2012年上半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4059.27亿元,12.06%的同比增长,比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低0.21个百分点。全省中小企业发展总体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与销售虽然稳定增长,但增速比去年略有回落;二是出口虽然保持较快增速,但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在持续削弱;三是经济运行虽然质量良好,但企业效益提升遭遇“天花板”;四是产业机构虽然调整加速,但整体转型仍难如人意。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逐月有所回落,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经济增长压力。中小企业的困难虽然有多方面多层次原因,但认识问题上的缺陷,是影响当前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一些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观念改变还没有完全到位,已成为影响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当前特殊经济情况下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前置性障碍,需要予以廓清和纠正。
一、中小企业认识问题的理论梳理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从某种程度和角度上将,其实质是中小企业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在若干重要问题上的理论认识问题,极大地关系着中小企业的兴衰成败。
手工作坊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中小企业”。大工业由手工作坊演化发展而来,但迅速替代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英国出现“手工业淘汰论”,德国历史学派提出“手工业或小工业没落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分析到,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必然导致资本的集聚和集中,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做了不容乐观的估计。19、20世纪之交,大企业发展迅猛,但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中小企业破产现象频出,但其重要性日益提升,在这种矛盾交织的情况下,许多理论学家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互存互补”的角度,论证了中小企业存在的必然性。这些理论包括马歇尔提出的大中小企业共同构成“生物链”、企业经历“生存——发展——衰亡”生命周期的“生物学理论”;张伯伦、罗宾逊夫人则从“产品差别性”和“市场不完全性”论证了不同规模中小企业存在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乔治·施蒂格勒则指出,某行业“最佳经济规模”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点,在这个区间带内有中小企业存在的广阔空间。后面的理论,除了“技术创新论”,基本上是在上述理论基础上的衍生。
我国中小企业的存在理论主要形成于改革开放以后。最开始是“补充论”,认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是大企业(国营企业)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然后发展到“重要组成部分论”,认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逐渐兴起的是“统筹城乡二元结构论”,认为大量的中小企业(乡镇中小企业)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那么,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政府扶持重点应该扶持大企业大集团还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均量小,怎么扶持?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困绕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的准确认识。这些问题的形成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包括“抓大放小”的历史惯性和中小企业自力更生的“印象后遗症”,至今影响着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推进。
二、中小企业认识问题的实践梳理
两大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在实践中拥有更大舞台,发挥更大作用。一是“抓大放小”的历史惯性。改革开放初期改制,提倡“抓大放小”,抓大主要是抓国营大企业,放小也主要是放国营小企业,当时对民营企业还是比较慎重管理的,在相对程度上,民营企业处于“既不被扶持(抓)”,也不被放(放权)的尴尬境地,基本上是“自生自灭”。在本世纪头十年,“物以稀为贵”,追求“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省级500强”“市级上百亿”“县级上10亿”等规模经济的冲动,再一次提升了“抓大放小”的强度,这时,以规模而非所有制“论英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扶持优惠;金融危机爆发后,社会各界逐渐统一了对中小企业存在必要性、发展重要性、突破可能性、扶持必然性等的认识,“抓大扶小”成为主旋律。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对中小企业的“重视性”与“操作性”脱节。在文件描述中,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但真正操作中,有的地方却自觉或不自觉排斥中小企业,如在地铁运营中主张因地铁特殊性而剥夺小企业招标资格,优惠大型连锁企业等。
二是抓中小企业“重点难突出”“成效出得慢”。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容易使人感觉无从抓起,不像大企业一拿就是一重点,掰着手指头就能“如数家珍”,因此许多官员感觉中小企业“不好抓”。而且抓大企业举措明确,核心抓投入就行了,思路清晰明了一目了然,“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就行,抓中小企业更需要“结构性减税”等复杂操作,很“伤脑筋”。加上单个中小企业的产值很小,见效慢,扶持起来不容易出业绩,等成绩出来说不定早已不在任上,等于是“前任栽树,后任乘凉”,不像抓大企业见效快,“立竿见影”,政绩兑现性强,因此“不愿抓”中小企业。还有部分人认为,大企业技术创新实力更强,以中小企业技术整体一般掩盖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优势;认为中小企业安全性、环保性、社保方面问题太多,很难治理,因此容易以“管制”的心态去面对中小企业。
目前,中小企业因自身独有特点及认识误区,在“船小好调头”的同时,发展面临七大风险:一是资金供给风险,包括资金链断裂;互保链多米诺骨牌效应;高利贷高发;企业倒闭等;二是外需出口风险,包括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不确定性、外需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出口退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时局变化和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三是资源涨跌风险,包括能源类、资源类、原材料、生活资料价格涨跌多变;四是产业投资风险,包括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等;五是粗放生产风险,包括高能耗企业节能降耗形势不容乐观、高排放企业经营成本快速上升、社会对高污染企业容忍度越来越低;六是法律风险不断加大,随着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加快,法律法规规范化对中小企业的压力明显大于大型企业(大型企业甚至普遍得益于法治规范化);七是中小企业创业动能越来越小,收益与付出不成比例的现象并没有缓解,在新形势下反而有所扩大,因此,愿意创办中小企业的人数增长不快,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愿意专注主业不动摇的也是非常多。这些都急需政府政府跳出理论束缚,打破条条框框,出手、出招帮助化解。三、必须重新认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
目前,“抓大扶小”虽已成为广泛共识,但重“大”轻“小”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引导和扶持小企业发展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沿用大企业的扶持手段来扶持中小企业日益行不通。这些都深度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从国际上来看,人均生产总值在5000美元左右这一关口时,能顺利实现加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实行“抓大扶小、两头并举、差别扶持”的政策,在促进大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型小企业的发展,为本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增加创业活力和经济增长源,消减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负面影响。但如果处理不好,将陷入“拉美陷进”。
Abstrac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disciplines are continuously enriched, while the knowledge attribute and the academic attribute of disciplinary has hardly changed a bit. A university's discipline level and the quality of its graduate education mainly depend on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re research features. The core el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the disciplines team or the academic team.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are: concising research directions, supporting subject development, organising teams to work together to strive to iconic achievements of high levels, building competitive research teams of high levels, mak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s and attracting more teachers into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chelon.
关键词: 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团队建设
Key word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scientific research;team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264-03
0 引言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之根本,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发展的基础、实力和水平,是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主要标志。高水平的大学一定拥有高水平的学科,一流的大学一定拥有一流的学科。本文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实际,就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科研工作思路等问题进行探讨。
1 学科及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美国学者伯顿·R·克拉克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方式。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1]在我国,《辞海》把学科看作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2]著名学者丁雅娴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3]。因此,学科是指对知识进行划分的一种单位。由于对知识划分的目的和标准不同,划分的结果也不一样。同一个知识单位,在不同的划分体系中可能处于不同的层级,即属于不同级别的学科。但不论哪一种学科划分体系,它都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起目录性的指导作用,规定了探索的范围和领域,成为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对象;二是起范型的作用,指导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因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组织、制度、传统和文化。从人们使用学科这个名词的场合与范畴来看,首先,学科这个名词术语本身的属性是知识的属性、学术的属性,是在知识与学术这个特定领域使用的名词;其次,根据对知识的作用不同,学科这个名词或术语主要在研究知识和应用知识这两个意义上使用,传授知识包括在应用知识之中。经管随着科教事业的发展,学科的含义也在不断丰富,但学科的知识属性、学术属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研究属性却一点没有改变。
在实际工作中,申报博士点、硕士点,还是进行学科评估,在组织材料时,有几项核心内容就是填写学科点承担的科研项目、出版著作和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国家主要从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等四个方面进行学科评估。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学术声誉直接与科研有关,人才培养也直接或间接与科研有关。即使我们平时的研究生培养,除课程学习外,培养工作主要是在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中进行,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就是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大学的学科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取决于科研水平,学科特色主要是科研特色。
但是,科学研究又不等同于学科及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偏重于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论、新思想、新创意的发现及其生产应用。我们可以依据其距离市场的远近,将它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或叫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学科及学科建设的科研工作偏重于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与实践对人才的培养,并能按照所研究的知识体系满足可靠地、规范地培养人才,因此,必须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形成规范、系统和成熟的研究规律和研究成果。单纯的科学研究方向起初时都比较分散,不可能形成规范、系统和成熟的研究规律和研究成果,无法满足系统培养人才的需要,形成不了我们今天讲的学科。所以,学科建设工作中三件事即“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平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凝练学科方向,凝练科学研究起初时比较分散研究方向。同时,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平台也有利于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出更多的的科研成果。
理论上的探讨过于抽象。在实践中,只要我们选好一个方向,有一定的科研积累,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就可以申报一个学科或建设学科。2003年,作者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管学科建设,当时有2个博士点,即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其中农业经济管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在申报新的博士点时,大家在想通过什么的方式改变传统农业管理方式,或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水平呢?经过充分讨论,提出将项目管理的思路引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就以此就报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博士点,并获国家批准招生。当时国家学科目录上还没有这个名称,目前全国已有8、9所大学以“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同样名称培养博士生。因此,学科建设、博士点申报也不神秘,只要我们选好一个方向,有一定的科研积累,有一个优秀的团队,经合适的策划,申报博士点就有希望。
2 科学研究支撑了学科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
近五年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学研究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了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取得专利10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00篇。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科研经费总量排在北京市属高校的前列,某些单项指标甚至超过北京市属“211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工作有力地支撑了学科建设的建设与发展,也标志着优势特色学科的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科的科研能力有了较大的增强,学科发展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在我们取得成绩与发展的同时,同样也遇到一些挑战与机遇。
①作为北京市属大学,对照北京确定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等,现有学科是否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②对照学校师资力量、科学研究现状,新的学科增长点是什么?
③随着学校四个国家级大奖可用期限的临近,下一步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④结合北京创新工程、2011计划和美丽中国、美丽首都和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机遇,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将做些什么?
⑤在5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竞争对手取得准博士点的背景下,学校将采取什么对策、措施迎头赶上呢?
3 基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研究思路
影响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最核心要素是学科团队或学术团队。本质上是人的问题,是团队问题。这个团队成员必须具有相同或相近学术或学科领域,具有持续稳定的研究方向,优秀团队还需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军人物,这个领军人物不仅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符合科研规律和教育规律,而且还能在团队内部建立制度、机制,调动团队积极性,对外能争取外部环境的支持。实际上,包括优秀团队在内的任何团队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有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的时期其发展动力及矛盾是不一样的。及时的发现、调节不同时期的矛盾,有利于学科团队延长有效生命,或及时更新换代,持续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学校制定一切政策、制度、办法和建立的机制等都应该围绕为研究团队提供良好的环境来设计。具体来讲应包括以下几点:
3.1 凝练研究方向,主持学科发展 应该建设和发展与首都新兴战略性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及研究方向,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和发展与首都现代服务业紧密相关的经管类学科;重视理学在理工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发展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以适应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扶植和促进交叉、边缘、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对于有一定基础、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科特色研究方向也应该留有发展空间,必要时给予培育与扶持。
研究方向的凝练是动态的,要在学院、研究团队的层面不断地探索、调整、优化,也需要不断的统一认识、形成共知。一定时期,学科发展的环境虽然是一样的,但人们对同样环境的认识与判断却会不一样,有时候差距还会很大,若这种判断带有决策性质,或许会抓住机遇或丧失机遇。由于一个学校学科众多,在学科选择上容易犯“盲人摸象”的错误。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学科选择、方向凝练应通过 “在竞争中引导,在引导中竞争”的方式来进行。
3.2 组织团队联合攻关,力争出高水平标志性成果 要组织研究团队集中学术资源联合攻关。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组织协调,推动各个学科尤其是优势特色学科和学科研究方向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要积极地多争取大项目,多出大成果、多出高水平标志性成果。[4]这里的组织团队既有跨学校、跨区域的,也有跨学科,跨研究方向。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可以是国家奖、省部级奖,也可以是高水平论文、著作等。在评价科研成果时,即重视科研的申报项目级别、经费数量,又要注重科学研究的终极成果,逐步将科研的终极成果、投入产出指标等最为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
3.3 打造高水平具有竞争力的学科研究团队 在科学研究方面,虽然我们的团队意识在增强,但由于各种原因,具有竞争优势的团队并不多。没有团队,没有协同创新,在目前情况很难出大的成果。科技处应该引导、协调、促进学科研究团队建设。
要根据学科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配备和强化学科团队,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努力形成年龄结构、学历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有持续发展后劲的学科梯队。学科研究团队要与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建设等紧密结合。[5]
3.4 进行制度、机制创新,将更多的教师纳入学科研究梯队 学校将实施新的科研奖励方法,这也我们在进行制度、机制方面的探索。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就要关注他们的核心利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消除他们进入学科研究梯队的障碍因素。目前,学校各类专项基金较多,我们应继续探索如何通过制度、机制创新,科学合理地制定包括项目申报、过程管理、绩效考评等方法,依据资金性质进行分类管理,既要保证重点,也要避免重复与浪费,将更多的团队、教师纳入学科研究梯队,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的层级结构、类型结构、数量结构更合理、更丰富,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打下更为牢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丁雅娴.中国学科分类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3(3):32~34.
王佐书(全国权威教育专家):
教育的规律有3个:第一,用才规律,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第二,育才规律,学校如何培养这些人才;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对人才的可持续需求,以及学校培养能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人才。
学校对学生德智体美要进行“腌萝卜”式的教育,而不是“刷萝卜”式的教育。这是对学校功能性的要求,是教育规律的要求。但是需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真的能做到“腌萝卜”吗?
校园文化能够起到“腌”的功能,不同的校园文化有不同的发展基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分为4层:第一层,物质文化;第二层,行为文化;第三层,制度文化;第四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在精神文化的指导下,制定制度文化,并用制度文化约束人的行为,约束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习惯,形成了学校的风格和风气,提取风格、风气的本真,就形成了学校的校风、校训。
就“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工程的“精准帮扶”来说,学校首先要有相对准确的定位,外界才好精准帮扶,先找到病因,再看下什么药。学校可以从不同方面来定位,首先,三才(材)一化,即人才、教材、器材和校园文化;其次是4个关键,一是定位、目标、特色;二是规章制度,这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切入点;三是评价系统,这是听诊器、方向盘、指挥棒;四是教学目的,体现着教育理念的中心、教学的改革。
培养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培养路径、方式方法和不同的“三才(材)”要求。培养人才需要一个完善的体系,在体系中找到自身的空白因素、薄弱因素,找到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为精准帮扶中的“精准”二字,找到可靠的落脚点、研究点和着力点。学校应该开出不同的人才培养清单,为精准帮扶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因此,对于精准帮扶来说,学校首先应该看准社会需要的人才,制定与时俱进的用人标准;其次,应该定准培养学生的类型和规格;第三,针对规格,精准找到并用好针锋相对、与时俱进的“三才(材)”;第四,在贯彻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在精准帮扶中,始终应该“准”字当头,贯彻始终;在“精”字上,始终要求用人精益求精,工作精雕细刻,为国家培养精良的人才。
马陆亭(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研究员):
我想从4个方面谈一下创新创业教育,第一,清晰中的困惑。为何当前创业教育如此热门?一方面,就业压力大,近几年每年毕业生的数量都达到700多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经济下行的压力,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学生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创业属于高层次的创业,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有好处的。当今的教育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虽然我国高等院校学术数量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的水平,论文的引用率达到世界第四,科研、教学经费占GDP的比例也逐年上升,但是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与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社会在转型,二是教育自身有其规律。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有报道称高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很低,我认为这个比例如果能达到1%或2%,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数字了。大学生创业缺乏很多要素,比如资金、经验、人脉,在这种情况下成功率注定不会太高。如果把创业单纯地理解为解决就业问题,那就将创业的价值狭隘化了,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形势向前推动的重大动力。
第三,高校的责任。过去的高校被描述为象牙塔,与外界没有往来,但当前的大学必须与社会接轨,必须具有社会性。同时,大学还需要具备制度性、开放性、公益性及专业性,保持自身的规律。
第四,育人模式的构建。“高等教育是培养追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高级专门人才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等教育培养需要具备3个特征: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上述3个特征均为定语,最后落脚点为高级专门人才,这就是国家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要求。近些年,我们的人才培养只停留在知识层面,缺乏技能及思维的训练。知识是传授和记忆,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心智训练。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有一定的共同性,二者均首先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有了创新意识我们可以实现“岗位创业”,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就是岗位创新创业。同时我们一定要鼓励学术创业,要善于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及科技技能进行创业,这样的创业才能带动将来社会的发展,才是高等教育创业需要鼓励的方向。育人模式的构建,一方面需要结构化课堂教育,另一方面需要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的熏陶。
赵云山(包头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毫无疑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作为医学院校,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和研究型专门医疗人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到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是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此,包头医学院建立健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组织领导机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评价激励机制;成立了创新创业导师团,对二级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小组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成立了就业创业教研室,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已经形成了创新实验、项目科研、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孵化等四大平台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节、青创节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意、创业活动。同时,积极发挥专业技能竞赛获奖者和创新创业典型示范作用,多渠道深度挖掘他们成功经验,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创业氛围。
近年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从创新创业作品的质量、涉猎广度来看,与综合类院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我们认为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的引导、指导,巩固完善现有平台建设,依托如“因为有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对校园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还可以利用创客空间、实训基地、孵化基地等为创业项目的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还要促进创新创业课程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促进师生科研成果转化。
陆群(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2014年我们曾经对我院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从高中进入到大学,68%的学生对创业一无所知,83%的人之前从没考虑过创业。基于此,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业兴趣。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所学应用于实践,我们多渠道帮助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分层次分类型地重点打造校内外两大实践平台,在校内打造创业实训中心、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江苏省互联网众创园、大学科技园;在校外,签署了7家合作园区。截止到2016年1月,在校内平台开展创业实践的项目有26个,公司有32家,在校外平台开展创业实践的公司有26家。
学生有了创业的意识,也具备了创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真正投身创业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选择创业项目。我们认为一方面要以创新推动创业,将科技创新含量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为此,我们构建了“三层次两结合”的创新教育体系,即动员层、基础层、提高层逐层提高,课内授课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大学生实践训练计划与研究性学习平台相结合。另一方面,要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提倡“依托专业开展创业、通过创业促进专业”。学院在创业项目遴选时,也注重扶持以专业技能进行创业的项目,给予场地、经费等方面的更多优惠。2015年入驻创业教育中心的创业项目中,专业创业的项目比例达到93.2%。
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导师团队,并聘请“校外创业导师”,并对入驻大学生创业园项目实行“双师制”,一名导师负责创业项目专业技术指导,另一名负责创业项目运营管理指导。
除此之外,我们还设立了项目基金,成立了600万元的南信―紫投学生创业基金,加上市区两级政府配套给学生的资助基金,可撬动资金达1800万元,用于扶持在校生及毕业5年(含5年)内的学生创业。2015年经过3期项目遴选,基金共支持了33个项目,资助总额达780万元。
解廷民(中国政法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
教育新常态下,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由以高校为主的供给驱动转向行业企业主导的需求驱动,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也由单纯强调就业向就业创业并重转型,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大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在融资、场地、税收等方面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高校也逐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创业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提供资金资助和技术咨询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创新创业的发展。
但同时,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一致,存在工具主义取向,对创业的理解也比较狭隘,奢求培养“速成式的企业家”。部分院校开设的创业课程内容单一、设置不灵活,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性和实践经验,很多授课教师没有创业经验,很多上课的学生也没有创业想法。
此外,创业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弱、市场经营经验少等因素,也是制约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主观因素,部分创业甚至是迫于压力的被动选择。
王菡(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副主任):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北京邮电大学形成了“小鱼前游,大鱼护航”的理念,建立了政策保障、课程为基、项目驱动、基地支撑、多元交流的“五位一体”实践教育机制,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政策方面,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必修创新学分,提高实践学分比重;实行课程免修制度和基于创新实践的“提前”毕业设计制度;将创新实践纳入到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加分和教师考核、职称评审体系中,实行优秀指导教师奖励制度等。
课程方面,设置了A-B-C三级创新创业课程群体系。A阶段主要面向对创新创意感兴趣的学生,注重通识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B阶段面对已经有创意构思或创新产品原型的各年级在校学生,侧重实践,全程引导;C阶段面向已启动创业实践的各年级在校学生,对接资源,定向扶持。
在项目驱动上,学校以创新和创业项目为抓手,首创了“全程引导、分类协同、学生当家”的管理新模式,设置校企、教科、校际、跨专业的协同创新群,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发挥学生在项目选题、经费使用、团队组建、技术培训、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流、成果转化、创业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在基地建设上,率先建立了以“1个北邮WIN创新创业实践基地+14个创新实践特色基地”为支撑的实体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配备专属场地和人员编制;依托重点学科,发挥行业优势,向本科生全面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基地及校企联合实验室,将实体创新创业基地与科研实验室、校企联合实验室相结合;吸纳校内外优质导师资源,建立如“因为有你”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多元交流,推广应用。将技术提升、成果转化等融入到创新创业实践,连续7年举办“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展示交流会”,参观人数达7万多人次;举办学生创新论坛、创新沙龙、创新工作坊,承办“互联网+”大赛,参加世界电信日、教育博览会等活动,开展多元交流,形成独特品牌效应和广泛社会影响力。
王滨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大学生机械创新与创业实训中心主任):
目前,学生创业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我认为主要有3类:第一,学生所学专业和所在学校的地位不同。很多学校都有地域和经济的限制,很难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创业环境。第二,过去我们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创业起步晚、问题多。第三,家庭观念是导致学生放弃创业的最主要因素,相比创业,很多家长更愿意自己的孩子完成学业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所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每年都会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保送研究生,其余的也大多去考研和找工作。这是社会发展的惯性,需要我们花时间来慢慢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创业比例最高不超过3%,但我认为目前在任何高校内谈论创业比例都是不准确的,创业比例大不代表创业效果好,我们要注重的是,如何让学生们的创业不再纸上谈兵,不再昙花一现。
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设立了七大类创新创业课程,包括创业理论课、基础课、管理课、实践课、法律课、领导力提升课和创新创业通识课。其中,我们的特色在于创新法律课和通识课,组织学生学习专利法,从开始创新就要教导他们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是创新创业的一大前提;通识课是每个在校学生都要学习的基础课,我们也会用一些成功创业家的例子来激励大家积极创业。另外,我们的创新实践课也极具特色,分创新研修课和创新实验课。在创新研修课上,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和教师团队优势,用科研反哺教学,同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个行业最新的发展形势;创新实验课上,我们利用学校已有的创新套件、原理,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站得高,望得远”的效果。
近年来,我一直都在密切关注大学生创业问题,对于院校、正在创业或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我主要有3点建议。就学生而言,成功创业的秘诀在于“新”、“勤”,创业的前提是创新,是靠不断创新积累而成的,大学生需要通过创新项目来反复锻炼自己,培养意识和能力,千万不能眼高手低;创业不急于一时,很多成功者都是二次创业,如果在毕业时还没有思路,不妨先去大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找找灵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会看得更远。对学校而言,不要一窝蜂地建设创业园,搞“面子工程”,也不要一味地看重创业比例,这样不仅会使创业园资源荒废,还会打击创业者的信心。
王巍(黑龙江工程学院科技园副总经理):
依托科技创新资源,融合“双创”先进理念,黑龙江工程学院从2014年开始筹建黑龙江工程学院科技园,并实行一园多区的功能布局,即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产业园三大区域;依托地铁一号线沿途的高校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一条富有创新创业活力的科技产业经济带,组建系统化、成规模的哈尔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联动群落,吸引优秀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科技园在孵科技企业达29家,创新创业团队19支,2家企业年收入达500万元。
论文摘要:证券税制包含证券流转税、证券投资所得税和证券交易利得税等税种。国外的证券流转税正朝宽税基低税率方向发展,其作用日渐淡化;证券投资所得税的税率不断下调,计税方法不断优化以处理股息重复征税;证券交易利得税正逐步推广,税负普遍从轻。我国现行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和证券投资所得税的税负偏重,调控功能较弱,证券交易利得税也不完整。我国的证券税制政策调整,应以宽税基低税率来改革证券流转税,运用一体化方法完善证券投资所得税,并合理设计计税依据和税率以健全证券交易利得税。
一、导言
证券市场是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形象地称为现代经济的“晴雨表”。税收作为政府调控证券市场的重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证券税制是由多税种、多征税对象、多税率组成的税制体系。它主要涉及的税种有三种。一是证券流转税。这是对证券的发行和流通课征的税,包括证券印花税和证券交易税等。二是证券投资所得税。这是对证券投资所产生的股息、红利、利息所得课征的税,即通常所指的股息税和利息税,它们经常列入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范畴。三是证券交易利得税。这是对证券买卖差价收益课征的税,理论上应归属于资本利得税范畴,许多国家未单独开征资本利得税,就把证券交易利得归入普通所得税计征。总体而言,国外证券税制模式的发展表现为初期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模式,成熟期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模式,税制目标经历了“效率优先——公平为主——效率与公平兼顾”的调整过程,具体制度设计也体现出“简单——复杂——简单”的特点。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各国之间经济竞争的加剧,各国政府都在积极调整各自的证券税制政策,以更好地鼓励投资的增长,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因此,研究各国证券税制的发展动态,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然后结合我国证券税制的运行状况,做出适当的证券税制政策调整,可以更好地规范和调节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贯彻社会公平政策。
二、国外证券税制的发展动态
(一)证券流转税的发展动态
理论上认为,证券流转税会降低证券价格水平,迟滞资本的流动,缩减市场成交量,影响证券市场效率,总体的消极效应较大。所以,证券流转税通常适用于发展初期的证券市场。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已不再征收证券流转税,现在仍旧征收该税的部分国家,也在积极调整相关的税收政策。
证券流转税的发展动态主要表现为:(1)证券流转税改革朝宽税基、低税率方向发展。随着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因而各国证券流转税征税范围也从传统的股票市场扩展到债券、基金以及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产品,涵盖整个资本市场。同时,证券流转税的税率呈现不断下调趋势,甚至许多国家已完全废止证券流转税。(2)证券流转税普遍运用差别税率来调整证券市场结构。通常,股票交易税率较高,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税率依次降低,基金税率更低甚至免税,而各种衍生金融产品税率也各不相同。同时,不同的投资主体也实行不同税率,短期投机者适用的税率要高于长期投资者适用税率。这些措施的目的都在于调整投资结构,促进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3)证券流转税主要采用单向征收方式。因为双向征收无差别地对待买卖双方,抑制投机效果较差。如果仅对卖方征税,那么仅增加卖方成本,促使其延长证券持有期,这样可以鼓励投资抑制投机,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同时,单向征收税负远低于双向征收,也符合证券流转税率不断下调趋势。因此,绝大多数国家的证券流转税仅对卖方征收,只有极少数国家仍采用双向征收方式。
(二)证券投资所得税发展动态
证券投资所得税中最主要的是股息税,关于股息税的理论争辩很激烈。传统论代表Poterba和Summers等认为股息税对新股投资和留利投资均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解决股息的重复征税具有重要意义。而新论代表Auerbach等认为,股息税会对新股投资产生重要影响,但并不影响留利投资。经验论证中,支持股息税传统论和新论的实证证据基本是平分秋色。各国分别根据各自的经济特点采纳不同的股息税理论,并积极调整股息税政策。
股息税的发展动态主要表现为:(1)证券投资所得税税率呈不断下调趋势。OECD国家在1980—2000年之间,平均最高个人所得税率从67%下调到47%,平均公司所得税率在1996—2002年之间从37.6%下调到31.4%。这些持续的轻税政策强有力地刺激了投资需求,推动了证券市场的发展。(2)妥善处理股息税已成为完善证券投资所得税的核心问题。现实中,美国等极少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实行古典制所得税,对股息重复征收公司和个人两个层次的所得税。而欧洲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实行一体化的所得税制度,采取各种措施减轻或者消除股息的重复征税现象。目前,这两种所得税制度呈现不断融合的趋势。因此,根据各国实际情况,设计合理可行的所得税方案已成为完善证券投资所得税的核心任务。(3)税制设计兼顾公平与效率,体现简化原则。发达国家为贯彻税收公平,常采用一体化所得税制度,并且税制往往设计得很复杂,这在20世纪下半期已经成为股息税改革的主流趋势。然而,过于复杂的制度设计,使得实践中的税收遵从成本和行政成本都很高。因此,发达国家也正在考虑简化股息税制,以更好地提高税收的效率。2000年,德国对实行了数十年的极其复杂的分劈税率和归集抵免制度进行改革,重新实行简便的古典制所得税,这充分体现了税制简化原则的回归。
(三)证券交易利得税的发展动态
证券交易利得税会产生“资本紧锁”效应,妨碍资本流动,也会影响证券投资需求,调节证券市场规模和价格水平,经济效应较复杂。总体而言,证券交易利得税不适用于初期的证券市场而更适用于成熟的证券市场,证券所得税代替证券流转税是证券税制发展的大趋势。
证券交易利得税的发展动态主要表现为:(1)长远来看,各国都逐步将证券交易利得纳入征税范围,以贯彻税收公平政策。由于证券交易利得税会改变证券市场的分配状况,不利于高收入者,往往会遭到激烈的反对。例如,英国税法就将证券交易利得排除在所得范围之外长达250年,澳大利亚也是在开征所得税后80年才对证券交易利得征税。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交易利得逐步成为高收入者的重要收入来源,开征证券交易利得税能对这部分非勤劳所得做出适度合理的调节,是税收公平政策的重要体现,所以是证券税制发展的主流趋势。现在,发达国家已大都将证券交易利得纳入征税范围,并适时调整各自的证券交易利得税政策。(2)各国都很谨慎地处理证券交易利得税,认真研究恰当的开征时机。证券交易利得税“双刃剑”效应很强烈,它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防止证券价格暴涨暴跌;而在不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却起到“震荡器”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压抑市场上扬和促使市场下挫的效应。例如,1986年意大利政府拟开征证券交易利得税的消息传出后,短短10天左右股价指数就暴跌了25%。证券交易利得税的重要影响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各国都会认真充分地研究各自的证券市场环境,做好各项评估预测,才会做出征收证券交易利得税与否的重大决策。证券交易利得税开征时机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3)证券交易利得税实行税负从轻原则。各国的证券交易利得税率普遍控制在20%~30%之间。同时,还充分运用差别税率,来调整证券的品种结构和期限结构,以贯彻鼓励投资、抑制投机等政策意图。另外,配套以合理的证券投资利亏抵扣措施,以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相对于证券流转税而言,证券交易利得税更容易实现公平目标。它根据能力负担原则,多得多税,少得少税,再辅之于起征点、免税额等方法,充分发挥了税收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状况的功能,实现公平收入的目标。
三、我国证券税制的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的证券市场从90年代初起步,经历十多年的风雨坎坷,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证券税制也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总体来说,我国形成了以证券流转税为主体,证券所得税为辅助的证券税制模式。它对证券市场初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然而,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渐发展成熟,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加以仔细研究并及时调整完善。
(一)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现状分析
1.在财政收入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我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在90年代基本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增长速度较快。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一路攀升,从1995年的0.42%增长到高峰期2000年的3.63%。随着2001年后的证券市场持续低迷,证券交易印花税收人大幅萎缩,其占财政收入比重也相应下降。
(2)税率偏高,税基偏窄。我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90年代初起征时设为6‰,这是个非常高的水平。直到2001年前,税率仍维持在4‰的高水平。2001年后的股市持续走低,政府才调低税率至2‰,2005年1月后调低至1‰。2007年5月底,政府又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从1‰上调到3‰,而世界上征收证券流转税的国家的税率基本都在1‰左右,且多实行单向征收,实际税率远低于我国。另外,我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实际上仅对股票交易征收,并没有将债券、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纳入征税范围,税基相对较窄。
(3)调控功能不显著,股市投机很活跃。我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曾多次进行调整,试图调节股市的运行。但事实证明它对股市的调节大多为短期影响,并不能使股市进入理性运行状态。例如1998年6月调低印花税率后,虽然当日成交量涨幅达20%,但后期成交量不增反降。2000年股市狂涨,印花税也未能抑制过度投机。2005年1月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率,试图挽救过度颓废的股市,而结果恰相反,一周后股票指数不升反降,跌幅达1.69%。而2007年5月30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从1‰上调至3‰后,当日股指重挫下跌6.5%,连续三日内股指累计暴跌近14%,市值蒸发12873亿元人民币。印花税的巨大震荡影响已远远超出决策层的预料。种种现象表明,印花税显然不是调控股市的优良税种。另外,我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对买卖双方征收,它对抑制我国股市过高的换手率作用甚微。
(二)证券投资所得税的现状分析
(1)股息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不利于较好地贯彻公平原则。我国税法将个人所得分为11类,股息利息所得属于单独的一类,不论股息收入多少均按20%的税率单独征收。而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综合的个人所得税,将股息利息并入个人全部所得,再按适用的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随着我国股份经济的蓬勃发展,股息收入已成为富裕群体的一项较重要的收入。如果继续给予富裕群体股息收入以单独课征的税收优惠,就无助于缩小社会正逐渐拉大的贫富差距。
(2)我国的股息税名义税率较低,但联合的企业与个人所得税税率要普遍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33%,股息的个人所得税率20%,因为古典制重复征税,100元企业税前所得,先要承担33元企业所得税,余下分配的67元股息还要承担20%的个人所得税,所以最终要缴纳合计46.4元的联合的企业与个人所得税。虽然2005年6月政府为刺激过度低迷的股市,暂时将股息的个人所得税率调低至10%,但股息的联合的企业与个人所得税率仍然达到39.7%的较高水平。而世界上很多国家因实行一体化所得税制度,联合的公司与个人所得税率并不高,如发展中国家巴西为33%、阿根廷为33%、墨西哥为34%,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为40%、新加坡为28%。发达国家平均的联合的公司和个人所得税率稍高,理论上能达到51.1%,但这是按各国最高的个人所得税率计算的,实践中大多数股东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率要低很多,其实际的股息联合税率要低于我国股息46.4%的名义税率,而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成熟完善程度却是我国无法比拟的。所以我国的证券投资所得税制度可能对股份经济的长远发展存在一定的抑制影响。
(3)我国的股息税未能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发挥积极的调控功能。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形成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独特的股权结构,这直接导致中小股东表决权太小,“以手投票”治理机制失效。广大的上市公司又很少发甚至不发股息,股东无从了解公司经营信息,且没有很大的投资选择余地,“以脚投票”治理机制也收效甚微。而我国的证券投资所得税非但不能惩罚那些不支付股息的低信誉公司,还对国有股和法人股不征收股息税,加剧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因此,如何利用税收政策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调控证券市场已成为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证券交易利得税的现状分析
证券交易利得税理论上应列入资本利得税范畴,而我国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证券交易利得税体系。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从事证券买卖所获得的差价收益列入企业所得范畴,统一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与多数国家相关税法规定一致。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从事证券买卖所取得的差价收入应列入财产转让所得,按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我国相关税收法规又规定,对个人买卖股票取得的差价收入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所以,事实上我国并没有征收个人的证券交易利得税。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以流转税为主体的证券税制模式转变为以所得税为主体的证券税制模式,这是大势所趋。所以完善证券交易利得税体系将是今后证券税制建设的重要任务。
四、我国证券税制的政策调整
综合考虑国际上证券税制的发展趋势和我国证券市场实际状况,我们认为,我国证券税制调整的总体思路应为:改革流转税为主体的证券税制模式,逐步过渡到以所得税为主体的证券税制模式。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我国的证券流转税
1.增设发行环节的证券印花税,运用税收调节证券初级市场的运行。初级市场的证券发行是
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英国和日本等国也都在证券发行环节征收相关的印花税或者注册税。我国应开征初级市场的证券印花税,根据产业政策设计既公平统一又兼顾特殊的税目税率,以更好地对进入股市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初次配置,平衡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税收收入,也可适度调节初级市场的投机活动。
2.根据“宽税基、低税率”原则,调整证券交易税。建议首先将证券交易印花税改名为证券交易税,奠定其应有的法律地位。然后,扩大证券交易税的征税范围,从股票扩展到债券、基金以及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成为真正的证券交易税而不是单纯的股票交易印花税。最后,仍要根据市场发展情况,继续调低证券交易税率,同时按照股票最高、债券居次、基金较低甚至免税的顺序制订差别税率,以合理调节证券结构。
3.实行单向征收方式,充分发挥证券交易税的调节功能。我国的证券市场投机气氛浓厚,股票平均年换手率在300%左右,远高于西方国家成熟证券市场年平均换手率60%的水平。因此,应改变现在向买卖双方征收的方式,实行仅向卖方征收的方式,可以对证券市场的投机活动起到积极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实现证券市场的理性平稳运行。
(二)改革我国的证券投资所得税
1.扩大证券投资所得税税基,设计合理的税制模式。首先,要将股票、债券、基金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资收益均列入证券投资所得税征税范围,公平税收待遇,减少各种税收优惠待遇。其次,统一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的证券投资所得税待遇,取消给予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不合理的税收优惠。最后,待时机成熟时,将证券投资所得列入个人的综合所得,按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率征税。
2.降低证券投资所得的实际税率,权衡考虑实施一体化的所得税制度。我们一方面要考虑适度调低企业所得税税率,2008年开始实施的统一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已将税率确定为25%,这是个较理想的税率水平;另一方面,要注意适度减轻股息的重复征税问题,考虑实施一体化的所得税方案。这个改革过程的相关的测算和设计比较复杂,所以要做得谨慎详细。作为过渡措施,相关部门可以确定宣布降低股息的个人所得税率至10%,取消“暂按10%”字样,增强投资者信心。甚至可采取更积极措施,加大股息所得税优惠力度,降低股息的个人所得税率至5%,以更强有力地促进股份经济及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
3.所得税一体化方案中优先考虑分劈税率法,再结合归集抵免制度,以充分发挥税收对股市的调控作用,改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将公司的税前所得分为两部分,对未分配利润征收相对较高的企业所得税,而对作为股息分配的利润则征收较低的企业所得税,这样可以促使公司积极分配股息,以便股东掌握公司较多的经营信息,从而对公司经营者产生较好的约束。另外,可以在股东层次实行股息税的归集抵免制,这样可以减轻甚至彻底消除重复征税现象。这样,税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控作用就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三)健全我国的证券交易利得税
1.明确划分投资期限,抑制投机活动。证券持有期限划分为:1年以下为短期,1-5年为中期,5年以上为长期。短期证券交易应缴纳法定全额的交易利得税,而中期证券交易可获得减半征税的优惠,长期证券交易则全部免税。其目的就在于抑制证券市场的短期投机活动,促使证券市场长期平稳运行。
2.合理设计计税依据,保证投资者税负适度。原则上,证券交易利得税的计税依据是证券卖出价减去买入价以及相关合理费用后的差额。为减轻中小个人股东的税收负担,应考虑设计免征额,例如每次交易允许1000元的免征额,每月最多允许运用一次交易免征额,这样可以避免大幅度增加中小股东的税收负担。另外,证券投资亏损实行特别抵扣,企业证券投资亏损只允许用投资利得抵扣,不能用普通经营所得抵扣;个人证券投资亏损也只能用投资利得抵扣,抵扣剩余部分可无限期结转至以后年度再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