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软件开发论文

时间:2023-03-20 16:14:08

导语:在软件开发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软件开发论文

第1篇

本文较详尽地分析了美国软件版权判例的三个发展阶段,指出:尽管美国计算机法律界对于软件版权保护“仍处于一种积极的动荡状态”,争论仍然存在,但经过几年的深入发展,美国软件版权保护出现了向版权法基本原理回归的健康倾向。外国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参考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判例

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版权法修正案,将计算机软件正式纳入版权法的保护对象。由于美国计算机软件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以及其在全球经济技术等方面重要影响,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也以版权法作为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形式,从而形成了国际主流。但是,由于计算机软件的版权问题同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及其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法律界在具体处理软件的版权问题时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并不断地引发出争论。为此,国际计算机法律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其中,世界上软件产业最发达的美国计算机法律界所遇到的问题最早也最多。因此,可以说美国在这方面已走在前面,特别是,美国法院在近十几年中对一系列软件版权案判处而形成的判例,不但丰富和发展了美国软件版权的法律体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软件版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了解和分析美国软件版权判例的发展,对于我们把握国际软件保护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我国软件版权保护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美国前期软件版权判例简单回顾

美国虽然于1980年通过立法对计算机程序正式予以版权保护,但在法中没有作出很多具体规定,实际上是留给美国法院根据立法原则,已有的判例和具体案情进行处理,通过案例不断地丰富发展其法律体系。

美国前期的计算机程序案例主要是涉及计算机程序能否享有版权保护,什么形式或什么类型的计算机程序能够享有版权保护。现在这些案例被称为计算机程序版权纠纷的第一代案例。例如:Tandy公司诉Pesonal微计算机公司案(1981年)、Apple公司诉Franklin公司案(1983年)、Apple公司诉Formula公司案(1984年)等。其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Apple公司诉Franklin案(该案可详见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手册》第129页,案件2)。通过这一系列案例解决了计算机程序作为版权保护对象的基本问题,具体地讲,主要包括以下一些结论:

1.计算机程序的源代码形式和目标代码形式都具有版权;

2.系统程序(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等)和应用程序一样都具有版权;

3.固化在ROM电路等载体上的程序具有版权;

4.微程序也可享有版权(详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工作手册》第136页,案例4:NEC诉Intel案(1989年))。

以上这些通过美国第一代案例所总结出的结论已逐步被美国乃至世界计算机法律界所接受,有的甚至已纳入立法的法律内容。例如:有关计算机程序的源代码形式和目标代码形式都享有版权保护的内容在《欧洲共同体关于计算机程序保护的指令》、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及关贸总协定关于知识产权的协定(Trips)中都有相应的规定。

二、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向深入发展

随着软件版权保护的发展,法律界面临着从简单的、逐字逐句的复制行为发展到带有伪装的拷贝行为的问题。再加上计算机软件作为一项智力劳动成果,它同一切人类文化科技成果一样,不可能凭空而降,它总是在不断继承、借鉴他人成果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发展而成的。根据版权法的基本原理,只要是利用原有软件的思想,则是合法的。因此,正确合理地区分计算机软件的思想概念与表现的界限,不但涉及对某个软件是否侵权的判定,而且直接涉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做到既能吸收他人软件中的先进技术,又不致陷入版权纠纷,同时还能享有自主的版权。从更深的角度来讲,正确合理区分软件的思想与表现,关系到版权法保护的基本宗旨,即通过保护软件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创作开发更多更先进的软件,促进技术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上述第一代判例得到的结论从一定角度上讲,就是认定各类各种形式计算机程序的编码(包括源代码和目标代码)——美国法律界将其称为程序的文字性(Literal)部分,都是作品的表现,理应受版权法保护。而程序的功能目标,法律界也一致公认为属于作品的思想范畴,不受版权法保护。但是,在上述编码与功能目标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例如程序的总体结构、接口设计、屏幕显示等等——美国法律界往往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程序的非文字性部分,而这部分中间地带中哪些属于程序作品的思想概念,哪些属于程序的表现,这些有关软件开发中的版权问题,成为了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深入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美国处理上述问题的案例出现在八十年代中期,例如:SAS公司诉S&H公司案(1985年)、Whelan诉Jaslow公司案(1986年)和Plains合作社诉Goodpasture公司案(1987年)。这些案例又称为第二代案例。其中最著名的也是影响最大的是联邦第三巡回法院二审判决的Whelan公司诉Jaslow公司案(该案可详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工作手册第155页,案例12》)。

美国法院在处理计算机程序版权纠纷,采用了一些判断准则,其中最普遍的是所谓“接触加实质相似性”准则(Access&SubstantialSimilarity)。也就是说,法院在判定一个软件是否侵权时,首先要考虑被告是否曾经接触过原告的版权作品,如果被告有可能“看到或得到原告的程序”,则满足了“接触”条件。其次,法院要将两个程序进行相似性比较,比较包括文字成分(编程代码等)和非文字成分的相似性比较。如果出现相似或实质相似,就有可能判定侵权。这对于文字成分出现相似的情况,问题不大。而对非文字性成分相似的情况,相似的非文字成分必须是属于程序作品的表现时才有可能侵权。如果该相似的非文字成分是属于程序作品的思想概念范畴,就不应该认定为侵权,因为这是版权法原理所允许的。因此,问题又归结为程序作品,特别是其非文字性成分的思想和表现的区分。

美国第三巡回法院在审理Whelan诉Jaslow案中,提出:被告程序作品的思想就是该作品总的功能目的,除此之外,任何对该功能和目标不是必要的成分都应该视为表现。该法院认为,被告的程序虽然与原告程序编码完全不同,但两者的结构、顺序和组织(SSO)相同或相似,故构成了侵权,将计算机程序的版权保护一下子从文字性编码扩展到它的结构、顺序和组织。

除了计算机程序的结构、顺序和组织之外,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出现了许多涉及所谓计算机程序的“外观与感觉”(Look&feel),即程序的屏幕显示和用户接口版权纠纷的案件。例如:Broderbund公司诉Unison案(1986年)、Digital公司诉Softklone公司案(1987年)和Lotus公司诉Paperback公司与Stephenson公司(1990年)等(以上案例可参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工作手册P168-178》)。这阶段的“外观与感受”案例与“SSO”版权案例都表现出明显的深入扩大版权保护范围的趋向。它们明确地提出,计算机程序中的非文字性成份,包括程序的SSO和用户界面中选单及其结构和组织、应答词及其显示形式和图象、命令和语法、功能键按击顺序和编排等,只要具有原创性和非显见性均可能享有版权……

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这种将计算机软件的思想范围缩小,扩大受保护的表现的作法,虽然也有不同的作法(例如:1987年美国第五巡回法院判决的Plains合作社诉Goodpasture公司案),但是总的来讲,在美国法律界占了主导地位,同时也影响到了其他的国家,有些欧洲国家也开始采取了类似的扩大版权保护的作法。

三、当前软件版权保护向合理方向的新发展

从上述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的美国第二代软件判例来看,美国对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已经逐步背离了版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已经从保护“表现”深入到保护“思想”。其原因主要是,计算机软件的技术性较强,其思想和表现往往混合在一起,难以区分,而美国司法界对技术又不太熟悉。此外,美国计算机界,特别是大企业希望能给予软件的保护越强越好,以维护其优势地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这种做法,美国法律界乃至国际法律界是有不同意见的,尤其在日本,一些法学界人士对之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同时,产业界的反应也是强烈的。持反对观点人士认为,目前,开发新软件总是要借鉴他人的思想的,没有人会一切从头做起。按照上述案例的作法,只是对资金雄厚的大公司有利,加强了大型软件公司的垄断地位,不利于竞争,并将遏制可兼容性产品的开发,使软件开发者如履薄冰,同时也使用户在软件的品种、价格方面失去选择机会,这将窒息软件产品的创新,不利于软件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有悖于版权法的宗旨。

随着争论的深入,九十年代初,形势出现转机。以1992年美国第二巡回法院判决的ComputerAssociatesInternational公司诉Altai公司案(简称Altai案)为标志的所谓第三代判例表明,美国软件保护又出现了逐步回归到版权基本原则上的趋势。

美国Altai案从根本上否定了Whelan案判决中建立起来的SSO等判断规则,同时又在版权基本理论和准则的基础上,结合软件的特点,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判断规则。

美国第二巡回法院在判决Altai案中认为:

(1)“一个程序仅含有一个思想”的观点不能成立,每个子程序至少有一个“思想”。在计算机领域,许多子程序已被标准化和规范化,以致于它们几乎在无意中就被写入计算机程序中,从而否定了Whelan案的“计算机程序思想唯一性”原则;

(2)一个程序中并不是只有一个结构;程序分解后的各个层次都存在一个结构,认为程序的“结构、顺序和组织”必然构成作品的“表现”的观点毫无根据。从而否定了Whelan案的SSO准则。

该法院在Altai案中提出了一套新的判断规则——“抽象、过滤和比较”三步判断法。具体内容为:

第一步对计算机程序进行抽象(Abstraction)。首先对指控他人侵权的原告程序分解为各级构成层次,从代码、子模块、模块……直到最高层次的功能设计,对程序分层次逐级抽象,将思想抽象出来。随着抽象层次的上升,被抽象出来的思想就越多,而剩下的“表现”就越少。

第二步过滤,即将抽象掉思想的各层次的表现,逐层次进行“过滤”。根据硬件环境、兼容性条件、效率因素、公有领域因素等外部因素过滤出不受保护的内容。

第三步比较,把过滤后剩余的部分与被指控侵权的程序在逐个抽象层次进行比较,以确定被告是否复制了过滤后剩下的“表现”。为确有复制,还需进一步评价被复制部分在程序中所占的重要性。

第二巡回法院在Altai案中提出并采用的合理界定计算机程序版权保护的范围的基本规则及其判断法则,较好地解决了版权基本原理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的运用问题,体现了司法解释要与立法最终目的保持一致,既有效地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鼓励创新、鼓励合法竞争的公共利益。因此,引起了美国乃至各国计算机法律界的高度重视。在随后直至当前,从美国发生的众多计算机软件纠纷案来看,Altai案的法则已经普遍地为美国法律界所接受,并且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分层抽象思想,Whelan案的SSO等法则已被实际否定

从近五年的美国案例来看,尽管美国各法院在判断计算机程序的版权保护范围的作法各有差别,但几乎所有的法院都拒绝采用Whelan案中提出的判别法则。人们越来越清楚一个程序包含许多层次的思想。Whelan案判决的法则普遍被认为过于简单化和保护过宽,所谓SSO法则实际已被否定。许多法院广泛地对计算机程序应用抽象法则(第九巡回法院称之为“内部”法则,而“过滤”则称为“外部”法则),确定不受保护各层次的思想,将其排除于侵权考虑之外。从而缩小了自Whelan案以来的受保护范围。

至于层次的划分一般都是自代码到功能目标设计逐层进行,但其中具体划分为几个层次,则根据具体案情,各有特色。例如:Altail案中法院是假设了目标码、源代码、参数表、服务要求和整体轮廓5个层次,进行抽象的。

又如:美国第十巡回法院在GatesRubber案中(1993年),是“按照与程序创作过程平行的方式”分成目标代码、源代码、算法及数据结构、模块、程序结构或构造、主要目标6层进行抽象的。

2.过滤作为判别法则的重要步骤,考虑了更多的因素

“过滤”是“三步判断法”中极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过滤”将计算机程序中不受保护的成分剔除出去,显然将直接影响版权保护的范围。如果过滤得越多,则受保护的范围越小,侵权的可能性也越小。对于软件开发来说,其回旋的空间也越大。近年来,美国法院普遍接受“三步判断法”的法则,其关键在于广泛地采取了过滤法(或称外部法则等,实质差不多)来确认不受保护成分。而且总的趋势是过滤中考虑了更多的因素,也就是合理地缩小了版权保护范围。

过滤一般首先将根据版权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例如:第十巡回法院在Autoskill案中(1992年),首先根据如下原理进行过滤:

(1)根据思想——表达两分法原则程序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总是不受保护的思想,类似地,每一典型模块也具有各自的目标和功能,而模块的基本功能和目标也是不受保护的思想或过程。

(2)根据过程(属于思想)和表现的两分法原则版权保护不能延及程序所体现的过程,而“通常,过程是作为部分系统构造、模块内部操作或算法出现的。”

(3)事实“计算机程序中,事实常常在很多抽象层次中出现,而且常常是作为部分数据结构或代码中的文字表达。”

(4)公有领域必须过滤出程序中所有非原创的成分,包括处有公有领域的成分。

(5)同一性原则版权必须拒绝保护那些“与思想、过程、发现等不可分离或紧密结合的表达。”

(6)精彩场景原则(Scenesafaire)第十巡回法院在该案中还应用了文学戏剧等作品中的精彩场景原则,对软件中某一特定主题的标准的或一般性的表现,也予以过滤,认为不应受保护。

最新的案例表明,美国法院在处理软件版权纠纷进行过滤时,还充分考虑计算机软件的特点:鉴于计算机软件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作品,其开发过程与一般文字作品不同,必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果将由于这些限制因素而造成的表现相似也视为侵权,显然也是不合理的。这就是所谓“外部因素”限制了表现的观点和作法。即将由于“外部因素”限制而产生的表现的相似不作为侵权论处。

其实,“外部因素”限制了表观的观点,在1987年美国联邦第五巡回法院审理Plains案中就已提出。当时,第五巡回法院就以棉花市场规律等作为外部因素限制了被告程序的表现为理由,否定了对被告侵权的指控。近年来,美国法院对“外部因素”的认识更加深入,在运用过滤法则中,确认了更多的“外部因素”,要求在相似性分析中过滤相关成分,从而限制或缩小版权的保护范围,近年来,一些判决中提到的外部因素有:

(1)硬件限制(Altai案、GatesRubber案和Cams案)即排斥对那些由于计算机硬件或其他硬件环境特征、标准等限制而产生的软件相似成分的保护;

(2)功用性(如Apple诉Microsoft案,第9巡回法院(1994年)、Capcom诉DataEast案,1994年等)即为功能目的纯粹的功能项或其编排将予以过滤掉。例如:著名的Apple公司诉Microsoft案中,法院指出:“纯功能性的项目或这些项目为了功能性目的”编排,完全不受版权保护所限。

(3)产业标准和用户要求产业标准和用户要求作为外部因素,即将那些由于符合产业标准而出现的相似部分排除于版权保护之外,是近年来美国法院的新提法(也有不同观点)。这个观点在GatesRubber案、Apple诉微软案、BrownBag案(第9巡回法院,1992年)和Capcom诉DataEast等案中均有反映。例如:美国法院在Apple诉Microsoft案中指出:“用户接口的功能元素或它们在产品中同类的编排的相似性并不暗含非法复制,但是标准化却跨越了竞争产品的功能性考虑”。“过度地扩大版权保护可能产生反作用,不利于固定的兼容标准的利用。”该法院又提出:“一些视觉显示和作品的功能目标紧密相关,都形成了标准,如果计算机程序的‘市场因素在决定顺序和组织时起了重要的作用’,那么这些模式可能会成为思想概念,而不为任何个人所用。”

(4)兼容性要求允许开发兼容软件一向是产业界的共识,在法律界也是没有很多疑义的。但在具体的司法案例中,将兼容性作为外部因素以限制版权保护范围则是近年来才出现。例如在Altai案中,法院提出,与其他程序共同运行的兼容性要求作为“外在考虑”因素,将限制程序员编写程序时的自由选择,从而限制了计算机程序中受保护的表现的范围。在第二巡回法院审理的GatesRubber案中,也提出软件兼容性要求所决定的程序部分应予以排除、过滤。

(5)除了上述之外,另外一些“外部因素”也被提出来作为“过滤”的条件如效率性,即设计编程中要求具有较高或最佳效率,进入公有领域可以自由使用的成分,广泛接受的编程方式等。

3.比较

比较是三步判断法则的第三步。通过比较,确定被指控侵权的程序与原告程序是否相似或实质相似,是原先美国法院一贯采用的方法。引入三步判断法则后,美国法院对如何进行比较以及判定侵权进一步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做法。

(1)比较只对抽象——过滤后的成分进行从Altai案、GatesRubber案和Autoskill案来看,部分法院认为,被过滤的成分应该完全不予考虑。相似性比较只能根据过滤之后剩下的成分,然后才作出判断。

(2)在Apple诉Microsoft案、BrownBag等案中,法院提出,程序中某些过滤的成分,虽然就其本身来说,单独是不受保护的,但这些成分可以组成一个比其总和更强的作为整体的可能构成可版权的表现这种观点源自于汇编作品(或编辑作品)的版权,对于那些本身不享有版权的材料,如果在将其进行编排、挑选等工作,构成一个汇编作品,并体现一定独创性的话,则该汇编作品也是可以享有版权的。显然这种观点也是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法院在提出整体可能有版权的同时,又强调了,在这种情况下的比较,应该要求更高的相似性。

(3)新的更高的相似性比较标准

美国判例法在处理软件版权纠纷中发展了判定侵权的相似性标准,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了“实质相同(或完全相同)”标准。例如:第九巡回法院在Apple诉Microsoft案中提出,对单个元素的复制。侵权的认定标准是采取“实质相似性”还是“实质相同性”标准,要根据这些元素是否受制于限定原则,如外部因素等来决定。如果受制于限定原则,则应该使用“实质相同”标准。第五巡回法院在EngineeringDynamiss案中(1994年)也提出,如果技术和思想概念约束限制了表达思想的可行的方式,那么只有“完全相同”的复制才可提讼。

“实质相同”标准也被提出来应用于对程序作品的整体分析比较之中,第九巡回法院认为:对于那些大多数由可受保护的元素组成的作品,将在实质相似的标准下,提供“宽”的保护;而对于那些大部分由本身不受保护的元素所组成的作品,其保护范围只限于其所构成的作品的原创性的节选和编排,将在严格的实质相同的标准下比较分析,以提供“窄”的保护。

4.其他一些新作法

(1)“不计琐细”准则的最后删选

目前,美国有的法院在进行侵权比较分析后,即使发现“相似”或“相同”的部分或元素,还要将此部分与整个程序进一步比较,看其在产品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此部分内容对整个作品的作用影响不大,就仍可能按照“不计琐细”原则,不能构成侵权的基础。例如:第十一巡回法院在审理Mitek案时,经过抽象——过滤——比较三步检测分析后,进一步使用“实质相同”标准,对程序作品进行整体比较,最后判定原告程序中5个非文字成分是可受保护的且与被告程序中的成分相似。但是,法院最终仍判决不存在侵权,其理由是这5个相似成分在程序作品作为整体中,缺乏重要性,属于原告程序中的“不计锁细”部分。

(2)一些标准的用户接口成分不受保护

近年来,美国出现了一系列所谓软件的“外观与感受”的版权纠纷案例。“外观与感受”不是一个版权术语,它被用来标识软件的各种非文字成分。例如:“外观”往往是指计算机程序的外在各种视听成分,屏幕显示用户接口的可见部分和其他可视的和可听的输出部分。“感觉”则往往包括程序中的动态的操作流程、键盘设计和其他能产生各种功能的方法等。从表面上看,“外观与感受”只涉及用户界面及其开发的版权问题。实际上,它必然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版权问题有关,特别是,这些案例的处理将影响到对软件开发中接口界面(不仅仅是用户接口)的版权处理。近年来美国“外观与感受”案例的处理结果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趋同的,即一些标准用户接口成分不受保护。例如:图形接口的基本特征,除了特别有其特色,与功能无特殊关系等成分之外,一般不受保护。这种处理方法,对于兼容性软件开发商来说,在处理难以回避的接口版权问题方面,将是有利的。

(3)判断侵权时更多地使用专家证据

现在,美国法院无论在抽象——过滤阶段,还是在比较和整体判断相似性方面,都更广泛地采用专家论证以判断是否侵权。早期,由于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复杂性,专家的论证在案件判定方面占较重要的地位。以后,随着Whelan案侵权准则的简化,在“外观和感受”案件中,法院往往提出以普通观察者的观察和印象作为判决时的参考。如今,随着三步判断法则的使用,无论是抽象层次的划分,外部因素及其他限制原则的选取和使用,还是实质性相似的分析……都缺少不了专家的论证,这也是一般普通观察者难以胜任的。这是计算机软件本身技术特征所决定的。在软件版权纠纷处理方面,专家的论证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国法律界近年来的一个明显倾向是,在有关软件开发中的版权问题方面,缩小了版权保护范围,为新软件的开发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更宽松的环境。

第2篇

1、JAVA编程语言在软件开发中的一些应用

一是JAVA编程语言的DatabaseConnectivity技术:该技术是对多重数据库进行统一,并且将数据库连接的方式给提供过来,将JA-VA编程语言应用到计算机软件编程过程中,并且调试编译这些语言,就可以连接相关数据库,更容易实现后台数据库管理体系。另外一个方面,将本种技术给应用过来,还可以帮助程序员来统一接口和类。对此,将DatabaseConnectivity技术给应用过来,就可以构建更加高端的数据连接工具,进而支撑后台数据。二是JAVA编程语言的Annotation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对JAVA编程语言内参数、变量、属性及类等内容予以联系并加以整合,在应用过程中与元素特点及属性相结合,可为使用人员提供相应的类别划分依据,科学分类,以便改变其行为。在这个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是Beans,它作为一种安全高效控件体系,与开发平台是互相独立的,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三是JAVA编程语言的RemoteMethodInvocation技术:该技术所用程序可分布式就可以得到实现,另外一个方面,经过调用JAVA编程语言中对象和类,并且运行客户机和服务器间的程序,将这种技术应用到程序开发中,可以有效整合资源信息,并且可以分布式运用调试不同的小程序,促使程序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证。

2、计算机软件开发的JAVA编程语言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本文论述内容可以看出,JAVA编程语言存在相应的优势,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扩大它的应用范围,除了小型智能卡,在大型企业中,相关任务的完成,也需要借助JAVA编程语言的应用程序来完成,不同的应用平台,就会采用差异化的应用程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是借助于JAVA编程语言应用程序来对动态的画面进行设计。在设计交互操作中也有很多的应用,如定向交互、选择交互、控制流程等,同时,还可以实现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可视化和可操作化,比较显著的体现在了网页管理和动态设计中。如今,我们从JAVA运行的环境角度上来进行分析,版本包括三个,它们有着不同的功能,有着差异化的服务领域,这样就可以灵活应对各个不同的网络服务。

3、JAVA语言未来前景

因为JAVA语言具有诸多优点,故其具有美好的应用前景,其未来发展定会和互联网需求相互绑定。笔者认为,JAVA语言应用前景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面向对象(全部)应用的开发;在软件工程中用于开发实现、系统设计、需求分析及维护;中型及小型多媒体系统的设计过程和实现;用于消息传输系统的实现;在分布计算交易的管理应用,Internet系统管理功能模块设计过程,主要包含Web页面动态设计、网站信息管理及交互操作等内容的设计;WEB服务器后端和各种数据可连接管理器;Internet系统管理功能模块设计、Internet上基于WEB及JAVA的应用开发。数据库、用户及网络的安全扫描等诸多系统;应用及网络管理系统;其他应用类型程序设计之中。

4、结语

第3篇

在设计过程中,Java语言在手机软件开发中的技术分析从方法、开发过程以及开发环境的搭建三个最主要的方面进行分析。手机软件开发的方法前文中已经说明了Java语言在安卓手机中的开发应用,开发主要是利用Java语言进行编写的,编写完成之后以应用程序的形式被下载和应用。手机软件开发过程在手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为了保护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开发时需要设置相应的用户权限,即用户界面设计和资源的获取是有一定的权限设置,只有在权限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相应的资源提取和程序启动,这是对应用程序的保护,而获取权限和对权限进行命名时,有属于用户的使用和体验过程。为了更好的保护用户文件的权限,在生成用户界面的过程时,主要是由代码直接生成以及XML生成两种方式。手机软件开发环境搭建作为最主要的设计语言,Java语言在环境搭建时应该被首先保护和搭建,只有对最基本的程序语言进行搭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之后对于插件的安装以及安装AndroidSDK。在开发环境的搭建中,Java环境是保障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搭建的过程首先将JDK进行安装,其次对于系统变量进行设置。

2基于Java语言设计手机短信加密软件实证分析

2.1利用的平台和技术

2.1.1Android系统

Android系统是美国谷歌公司在2007年推出的,依靠其强大的性能和开放性特点,瞬间成为了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佼佼者,从Android系统的架构上看,主要包括五个部分:LinuxKernel、AndroidRuntime、Libraries、ApplicationFramework和Applications。这五个部分构成了Android系统的整个系统,其Eclipse开发平台就是基于Java语言的扩展和开发平台,许多情况下Eclipse就作为Java集成开发环境下使用,但是其用途不仅仅局限在Java语言的开发中,是Java开发工具的延伸。

2.1.2DES加密算法

DES算法是197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采用的数据加密标准,主要是利用循环和迭代将简单的运算转变为非线性变换实现对于数据的加密和保护。在56位密钥和64位二进制信息加密成64位密文信息。其主要有三个具体的流程:首先,出事置换IP,将明文按照一定的逻辑和顺序进行顺序打乱;其次,乘积交换,进行16轮迭代;最后,逆初始置换IP,按照固定表顺序打乱,最终输出64位信息,此64位信息就是加密信息,从而完成整个明文信息的加密过程。由于DES在密钥位数和迭代数问题,导致DES存在明显的缺陷,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3DES被普遍使用,其中包含了四中模式,分别是DES-EEE3;DES-EDE3;DES-EEE2;DES-EDE2四种使用模式。在操作过程中,手机短信的字符数较少,一般采用3DES加密处理。

2.2Android信息处理

了解Android信息处理机制对于信息加密软件的设计非常重要,只有了解了信息是如何处理的,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对于信息进行加密处理。Android信息处理首先通过用户发出一条信息,发送到收件箱,调用收件箱的enqueueMessage函数,根据接收到的信息队列,将信息放入收件箱中。通过Loop从收件箱中从前往后取出信息,然后通过使用者的dispatchMessage函数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这个过程中,课件信息是由使用者进行处理和负责的。信息处理结束之后,使用者通过recycle函数再次将信息放入到收件箱中,从而为信息进行储存和方便下次信息的使用。这个过程中,由于信息的处理属于在开放环境下,信息很难实现加密处理,信息的安全性能也得不到相应的保障,所以在机遇Java语言下,针对信息加密问题,对于手机信息加密软件进行编程,从而获得更加安全的信息保护。

3基于Java语言的手机加密软件开发

3.13DES加密与解密

设Ek()和Dk()代表DES算法的加密和解密过程,K代表DES算法,使用的密钥P代表明文,C代表密表。在结合之前我们所选择的代码,编写的算法是不存在问题的,那导致加密结果不同的原因在哪?针对此,主要原因出现在MODE和padding。所以在使用JAVA语言编码时,一定要主义采用相同的MODE和padding,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通信的正常使用。

3.2Java语言手机加密软件开发实现

在基于Java语言下利用DES加密算法实现手机信息加密软件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虚拟手机平台,进行加解密程序编写,模拟和实现加解密程序的运行效果,从而达到测试和使用加解密软件。(1)将手机连接到电脑中,在安卓虚拟平台下,对于加解密软件进行编程,为了更好的实现手机信息加密软件。(2)打开手机信息,进入到手机的短信收发界面。(3)在手机中运行J2MEMIDlet程序,点击手机的消息的便捷界面,从而进行手机信息的编写,编写完成之后,选择相应的联系人,从而完成整个短信内容的编写过程。(4)进入目标手机的接收界面,对于刚刚编写的接收信息进行编辑,从而达到解密的目的,解密完成后,此次加解密操作就算完成了。

4手机加密软件开发的难点

加解密软件利用的是JDK1.5,此次的实验主要是针对Android手机开发的应用软件,所以适用性上仅仅适用于安卓手机用户,不能够移植到其他系统中。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DES加密密钥在Java库函数中是随机产生的,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用户没有输入相应的密钥操作,和普通手机发短信没有表面的区别。其中难点在于软件必须保证通信双方共同使用该软件,才能够正常的实现短信的收发功能,如果一方未安装加密软件,则加密软件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5总结

第4篇

1.1现有会计软件数据难以共享

目前,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公司有300多家,经过财政部评审的会计核算软件已有40多个,加上各省市级评审的也达到200多个。这些商品化会计软件种类众多,但其功能却大同小异,通用性差,模块集成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单机版会计软件中的会计数据的共享是通过传送数据文件的方式来实现,不是采用数据库服务器的方式,无法真正实现数据库资源的共享。会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支持的,信息化要求数据是高度共享与传输,会计数据不能实现共享或者共享有缺陷,都不是信息化所要求的会计软件。

1.2会计软件开发模式的局限性

软件公司开发会计软件,软件开发者往往并非专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者,他们基本上没参与过企业财务需求与管理过程,对财会业务的特征和业务流程掌握不透,所知道的会计业务知识是企业共性的会计知识,所以各会计软件开发公司都特别强调各自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优点,这样就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兼容性不好,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使用带来了很大不便。软件商在开发软件时不采用标准,软件开发商为了突出自己软件的特色,会别出心裁地开发出各自软件的特色,致使会计软件多而杂乱,导致不同会计软件的数据接口没标准,使用方法不一致,造成报表汇总不统一、数据查询不方便。

1.3会计软件的业务数据处理流程不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阶段的会计软件处理流程基本上是模拟手工会计的处理流程而设计的,不适应信息化的要求。目前市场上主流会计软件基本上是C/S模式,该模式通常应用于局域网中。该模式开发的软件基本上使用在用户固定的环境,客户端需要安装用户软件才可以使用,不适合面向一些不可知的用户。维护成本高,软件每一次升级,所有客户端的用户程序都需要升级,费时费力,很不适应信息化发展应用的要求,限制了企业信息化的步伐。国内目前大部分ERP(财务)软件产品即属于此类结构。

2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的会计软件开发的研究

2.1会计软件的开发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

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社会一切活动领域都要全面实现信息化。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与决策等方面的全面信息化,要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技术对会计流程和会计模型进行架构,使之符合信息化的要求。Internet技术环境的发展,为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会计软件是ERP的一部分,会计软件的发展要与ERP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相适应。

2.2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开发移动会计软件

移动互联网是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全球信息化又给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环境和新机遇。企业要实现会计信息化,就要开发适合在移动平台上使用方便的会计软件。通过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移动会计软件通过输入密码、指纹认证等安全环节登录会计数据服务器端,完成数据业务的办理,真正实现信息化的无缝连接。

2.3采用B/S模式开发会计软件,才会符合会计信息化的要求

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它是建立在广域网基础上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产生而发展的,是对C/S模式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软件开发模式。B/S模式的使用,使得浏览器技术实现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节约了开发成本。B/S模式的程序和数据存放在服务器端,以浏览器作为软件客户端的统一界面。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该模式的软件面向不同层次的用户群,使用地域分散,C/S无法作到这点,运行环境与操作系统平台基本没有关系,这样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实现。3.4会计软件访问人员的普及,杜绝资金腐败问题腐败的本质归根到底是资金问题,会计软件如何做到监管作用。在软件中,可以考虑将所有的原始会计数据(票据)都以图片的形式存储,一旦输入,就不能改动,不再是冷冰冰的财务数据显示。软件开发商在开发网络会计软件时考虑利用软件进行会计职能监督,在软件中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设置不同用户角色。针对不同角色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可以让单位不同角色的员工登录查询会计数据,其他部门的(政府监管部门)人也可以注册审核后登录软件系统,实施监督。

3结论

第5篇

关键词:软件开发;人员;绩效考核

1现状

软件企业无论规模大小,软件开发、技术人员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目前多数有考评企业的,包括CMMI认证的企业,大都采用KPI。KPI全称是KeyPerformanceIndex,就是大家每年每季度或每个月要填的表格。KPI实施成功的关键是关键指标的制定和度量,否则容易流于形式。KPI在制定时,多是从人力资源人员考虑来定义,技术的组长和经理们参与制定不多。这就导致KPI实施容易,考评做了,开发人员并没有促进,有的还会觉的不公,员工的效率并没有得到提高。这种方法还有很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把人看死了。时间一长,论资排辈,企业失去动力。

2正确理解绩效考核

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看来,在工作说明书与工作手册存在的前提下,绩效考核是考查组织机构与组织系统的有效性、提高员工积极性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绩效考核总是存在种种困难:一是绩效考核的内容偏重于形式;二是绩效考核中的人情味;三是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员工激励的滞后性;因此,绩效考核往往只注重于表面的形式与内容,导致绩效考核对于人力资源部门、其它部门和员工没有实际意义。

我们应通过对软件开发工作内容和特点深入分析,分别针对软件产品开发人员、技术支持/服务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的不同岗位提出绩效考核内容和方式。绩效考核的制定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其他部门经理和员工积极参与,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

3解决办法分析

3.1以项目为中心的考核

笔者认为较好的方法是以项目为中心的考核。概况的说,就是在每个项目中考核每个成员的评分,此评分是根据技术指标来衡量的;每年每季度考评分就由个人参与的在项目中的总分来决定。通常来说,这种评分方式,适用于所有经理以下的人员的考评。而经理的考评,则可以按照MBO的方式,即ManagebyObjective来管理。

3.2需考虑不同公司的组织结构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多种,绩效考核在企业中实行时,需考虑组织结构来制定、实行绩效考核。“标准是死,人是活的”,如何让绩效考核不流于形式,成为员工的负担,需要结合企业的组织架构、人事、责权来实施卓有成效的绩效考核。

3.3绩效目标与标准

经由目标设定,依据为达成目标所需的专长能力,及员工职涯发展的目标,来评估目前员工所欠缺的技能,主管即可针对实际可行方式、考虑公司的资源多寡、公司未来发展趋势等,订定出一套最适当、对员工最有助益的职涯发展,及教育训练计划。惟有使员工能在组织内获得充分的学习与发展,组织才能有永续发展的远景。

设定绩效标准的目的有二,第一,引导员工的行为达成既定的工作标准。第二,奠定公平考核员工的基准。

绩效标准在整个考核过程中是重要一环,却常常被人忽略。工作职责明确了该做的事情,绩效标准说明其必须达到的程度。两样合起来才算是把对员工的要求解释清楚。

有效的绩效标准乃是根据工作而来,因此岗位说明书的内容就是绩效考核的要项,而考核的标准应是可以达成的、易于了解的、明确且能衡量的。

3.4管理信息平台对绩效考核的支持

上面的几部分都提到管理信息平台的对绩效考核的支持作用。通过管理平台跟踪整个开发过程,管理者就可以统计方方面面的信息了,比如个人的能力系数,缺陷系数等等,到这里便可以开始真正的“绩效”了。那么具体都包括哪些信息呢?针对设计人员角色有每月完成的任务单数、设计总工时、估计总工时、相应的开发总工时、相应的测试总工时、相应的测试总次数、相应的缺陷总数、缺陷系数和周工作量系数等。经理可以通过设计总工时或者周工作量系数,来了解设计人员工作是否饱和,哪个人设计的缺陷比较多,哪个人效率比较高等信息。目前,一些大型跨国软件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几乎覆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在甲骨文企业中,实行一种自我服务的信息管理方式。所有员工的管理活动都通过信息系统来管理。可见,管理信息平台在现在软件企业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6篇

计算机软件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应用软件解决的是每天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其中桌面软件和文字处理软件是主要的代表,不过对计算机进行监测、管理和维护的主要是系统软件,其中主要代表就是操作系统和自动检测程序。不过对于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而言,都是更好的利用计算机简化工作或者对工作的环境进行代替,所以,对于用户而言,其与计算机的联系就是与软件的联系。开始的时候,计算机软件的开发都是通过手动操作进行的,不过在使用这种方式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同时也没有很高的生产率,是很难满足逐渐复杂的软件需求的。但是伴随着一些企业对大型软件的开发,人们逐渐意识到,必须要利用更为标准化的文档,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对计算机软件程序的设计、运行和调试,从而更好满足社会的需要。

2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方式

2.1传统生命周期法

根据时间来对角度进行划分,对软件的各个方面进行分解,便形成了不同的阶段,与此同时,在这些不同的阶段中,都有着属于它们自身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半年时间为一个周期。如图1所示为某软件系统结构的生命周期模型。

2.2软件原型化方法

在最初的时候,这方面的概念依旧比较模糊,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软件的开发和调试,但是因为局限于传统的周期要求,在初期资料确定方面已经成为定局,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软件不够合适。但是要是将计算机软件原型化,可以利用原型系统展开对软件本质的研究,基于这个基础,将获取新的发展,最终达到修改的阶段,这样就实现了对软件的建造。

2.3开发自动化形式

系统对于自动形式系统软件的开发,主要是通过第四代技术中的软件开发工具实现的,这种系统不需要操作员说出详细的方法,而是说出直接的内容,其次在通过软件工具的自动分析,设计出编码。

3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中的问题

3.1软件产业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早期阶段,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自主创新的能力,我国软件产业依旧处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的中下游水平,产品质量和层次都较低。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核心技术的缺乏。

3.2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从事软件行业的人员都是一些基本的技术人员,他们主要是研究基础的程序,提供一些软件技术的支持工作,对于高水平的科研人员非常缺乏,所以导致中国的软件产业不能更好的发展,同时人员成本也相对较高。

3.3软件产品体系不合理

尽管中国软件产业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结构发展的方面依旧不合理,缺少领导者,也很难有广阔的国际影响力。

4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4.1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的表现

在今天,全球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互联网有了广泛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个平台上,信息资源实现了全球化的共享,也促进了全球化的技术交流。在互联网的连接条件下,信系统还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控制,致使每个节点的自治性也较高,同时方便人们处理大型信息,实现各个地方的信息连接,使得资源共享,更加方便和简单,更容易实现大量的信息计算。

4.2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趋势

4.2.1软件技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对于传统的电气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的硬件系统而言,软件开发被逐渐融入进更加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软件核心技术中去,这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变换将会为经济的提升带来新的发展。

4.2.2智能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应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因此确定了软件技术的开发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进步,实现人类跨时代的进步.

4.2.3软件技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逐渐全球化的今天,大大缩短全球的距离,同时实现了计算机产业网络化的进步,这也将成为计算机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4.2.4软件技术服务化的发展趋势

对于客户而言,软件的开发需要将最优秀的理念和软件技术展现给客户,这样就需要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从而形成软件行业自身的模式。

5结语

第7篇

1计算机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自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全国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毕业生数量也相应大规模增加,给高校学生的求职择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了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求职带来一些实际项目经验,计算机专业越来越多学生选取了软件开发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然而,在各高校实际当中,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已经下降,软件开发类论文与实际完全脱节,归根结底是没有一个可以从头到尾指导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学习模式,主要存在下面几个不足之处。

1.1学生问题

学生设计能力低,编程水平差,无项目实际经验,既不知道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也不知道程序语言代码编写和开发工具界面操作,甚至不知道从何处开始下手准备毕业论文,成为目前软件开发类毕业论文质量差的根本原因;学生思想上存在误区,不重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为毕业设计与普通课程一样,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认真努力开发软件,总是被动、消极地接受学习,成为软件开发类毕业论文质量差的直接原因。

1.2学校问题

学生在大一至大三期间,一般只是简单地开设各科课程,并没有将所有软件开发类课程结合起来,直接导致出现学生软件设计能力低与开发水平差的现象;从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等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各种材料上交的日期进行,普遍是最后答辩时上交补交所有材料,甚至包括论文开题报告,直接导致学生消极怠慢的态度;最后的毕业论文考核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目前毕业论文相关制度中管理最混乱的一部分。既没有一套规范毕业论文考核标准,也没有对毕业论文的中间过程进行监控,就连最后的论文答辩也只是流于形式。

1.3教师问题

大部分教师没有项目开发实际经验,只知道软件设计理论基础,不能全方位地指导学生,更加无法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成为毕业论文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2CDIO教育模式

CDIO教育模式继承和发展欧美20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理念,将“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是2004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研究创立,CDIO分别代表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等四个学习过程,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3]。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4]。本文将CDIO模式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等四个学习过程引入到计算机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中,要求严格按照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这四个阶段进行,并将每一个阶段的成果都作为毕业论文考核的依据,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既能让指导老师清楚整个设计流程,并根据阶段安排加以指导和督促,也能让学生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努力投入到毕业设计当中。在弥补学生软件开发水平不足的同时,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综合设计的能力,最后达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

3基于CDIO模式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

3.1构思阶段

毕业论文是从学生的选题开始,一般是由老师提供一系列题目,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这种方式遏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和对将来的职业规划等情况,利用各种参考资料主动搜索与查找适合自己的题材范围,再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论文题目。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设计积极性,为后面的毕业论文工作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之后,指导老师提供软件开发类参考资料,并在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搜索课题相关文献,确定论文的基本要求,给学生下达论文任务书。学生根据接收到的任务书,利用软件工程专业书籍、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论文相关的Web网站,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论文的背景、研究现状和开发意义,确定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开发中的关键问题,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完成软件开发的构思阶段。

3.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根据资料查阅、市场调查和企业要求等形式分析软件产品操作流程、功能列表,完成系统需求分析,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功能设计、模块划分、模块接口规范、数据库概念设计及数据库逻辑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最终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然而,在软件开发设计阶段,学生论文还没有开始写,软件程序也没有完成,指导老师无中期检查依据,不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开发设计。因此,在设计阶段完成之后,应该形成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概要设计等相关说明书,作为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的材料,纳入论文考核的范围。

3.3实现阶段

实现阶段是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点,也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最大、所需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直接决定最终毕业论文的质量水平。学生需要掌握软件开发工具、程序设计语言等基本理论与方法,根据系统总体设计的功能模块、接口规范等进行数据库的实现、程序代码的编写,并反复运行与测试。此阶段生成详细设计说明书、编程规范、测试等文档,作为毕业论文第二次中期检查材料。在这个阶段有了指导老师的督促,能够完全确定系统功能,不至于在后期阶段又需要反复修改。

3.4运作阶段

根据前期产生的开题报告、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规范、测试等文档和开发好的软件系统撰写毕业论文,并参与论文答辩,是学生毕业论文的总结阶段,不仅着重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了解学生对软件的学习情况,是分值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最后,将所有文档和论文、答辩情况一起评分,获得毕业论文成绩。

4结语

第8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NET软件开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1合作模式

.NET软件开发方向校企合作模式核心内容是以课程置换和融合的方式,将微软最新的.NET课程加入专业教学之中。由微软提供最新的与.NET相关课程的资源,授课采用“基础+专题”的形式,即各门课的大部分基础知识由通过培训的校内教师完成,每门课再开设若干专题,以微软培训讲师为主校内教师为辅共同完成。在实践教学方面,在校内建立微软实训室并由微软提供丰富的实训机会。学生通过对微软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考取微软的相关证书,如微软认证技术专家(MCTS,分Web、Windows、分布式、SQL Server、BizTalk等方向),微软认证专业开发人员(MCPD),微软认证IT专家(MCITP),微软认证架构师(MCA)。目前侧重于MCTS的Web应用、Windows应用和数据库应用。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效果良好。计划扩展系统管理、信息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向。

2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首先培养高素质专

业技术分析、设计、开发、维护、应用、服务和管理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其次才是创新人才。

所谓工程素养,就是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即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相应工程(行业、领域)的知识与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等方面具备敏捷学习的能力。

本专业方向是与微软合作的.NET软件开发方向,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特别注重学生软件开发实践能力的培养。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通过参加微软的认证考试还可获得相关的微软国际认证。其特色在于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的软件领域专门人才。

2.1设计思想与原则

以“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为主线,即适度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应用能力+较好的综合素质,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以致用为原则,设计.NET软件开发方向培养方案。目标是要建立面向岗位技能的课程体系,引入来自于软件生产企业的项目作为案例教学和实训的内容,实施立体化的实践训练模式,构筑企业化的软件开发流程。

2.2知识结构分布

在整个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共104个学分,占所有学分的60.5%,通识课程(主要集中在数学、英语和政治)50个学分,占29.1%;素质教育课程(注重文理渗透)18个学分,占10.4%。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基本呈6∶3∶1的关系,如图1(a)所示。三者之间的学分能否按7∶2∶1的关系分布,是值得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共88个学分,专业教育分布如图1(b)所示。这三者之间的学分可否按5∶3∶2的关系分布,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另外,在专业教育中,专业实验/实践占44.2%,与专业理论教育基本呈5∶4的关系,如图1(c)所示。这样既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又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且有良好的发展后劲,不至于只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的人才。

2.3各学期学分数统计

新培养方案各个学期的学分数统计如表1所示。该统计不包含各类实践教学与素质教育选修课,它们分散在各个学期,尤其是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分布在第7、8个学期。

为让休息近3个月的“高中毕业生”尽快熟悉大学生活,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尽早树立专业意识和接触专业知识,我们在第1个学期分别加大了普通教育课程(如英语和数学)的学时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第2个学期学分的减少,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准备CET-4考试。让学生尽早通过CET-4,从而有利于学生减轻思想负担,有更多的时间投入专业知识学习。专业基础课集中在第3个学期,目的是让学生打好专业基础,提早从第4个学期开始进入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在专业课程方面,大二、大三尤其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的88个学分中,占到了68个学分,比例高达77.3%。

2.4理论、实验、实践课时统计与对比

新培养方案与以前的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在理论、实验、实践等方面的对比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改革后,所有专业课程的实验课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专业选修课的实验课时提高最多,达13%。主要原因是微软的课程重实训,理论与实验基本是1∶1的关系。

3专业课程体系

微软设计了一套以.NET平台软件开发作为技术主线、面向岗位技能的完整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将课程组织成模块,并规划出最佳学习路线,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形成一个连续、一致的培养过程,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从而达到企业需要的岗位应用技能。

如何将微软的课程体系有机地融入到适合我们学院和学生特点的培养方案之中,是在设计新的微软软件开发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时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可以根据文献[1-2]提出的独立学院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参考课程体系模型和在文献[3]的基础上来设计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3.1设计思想

以培养专业素养为核心,构建以“基础性、先进性、应用性”为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要达到通过对学生实施连续、一致、多应用、不间断的专业能力培养,从而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目的。新的课程体系要形成一条主线,防止单纯追求局部体系的完善。

整个课程体系按照“上手快、重实战;多应用、不间断”的思想,保证每个学期至少都有微软的课程,着重逐步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与设计能力和工程素养。具体做法是:

1) 以软件开发与设计为主线,全新设计该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显著的特点是在原来的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删除所有与硬件相关的课程和其他与.NET软件开发关系不大的课程,并将重新调整后的微软课程体系有机地融入其中,同时增设与之配套的课程。

2) 引入微软.NET软件开发技能课程,培养学生软件开发的专业技术技能。这些课程突出相关开发工具环境的熟练应用,注重技能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3) 引入微软的软件开发实践实训案例教学思想和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工程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这些实践实训课程面向应用,强调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协作、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和经验积累。

4) 对于微软的相关课程,同步配以案例项目的综合实践。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技术知识的理解,把握.NET应用软件的程序框架,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分析、设计、编码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3.2第1~4学期内容

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第1~4学期只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具体课程分布如表3所示。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由原来的周8学时减为周5学时。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要轻语法,重设计与应用,即教学内容适当淡化语法细节,强调程序的总体结构、程序的构建、编译和运行调式过程、程序基本控制结构、程序模块思想(函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开设C#程序设计和

.NET Framework程序设计,一则强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同时引导学生逐步进入.NET程序设计课程。

有了语言的功底,尤其是有了运用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学习数据结构就会事半功倍,加上算法设计与分析,就会相得益彰,为程序设计或者是软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计算机组成原理之后上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基础之后上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现,通过.NET Framework程序设计的承前启后作用,逐步引入数据访问技术-、Web应用开发-、基于.NET Framework的Windows应用开发,分成3个学期完成,见表4。这样课程之间既有很好的衔接,又能保证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专业技能培养目标。

3.3第5~7学期内容

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第5~7学期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具体课程分布如表4所示。专业方向课程既包含软件架构设计,同时包含对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在方向上分为Web、Windows应用、网络和测试,同时涵盖多媒体技术与图像处理。在第6个学期引入微软实训,第7个学期开设案例教学。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有10门课程是属于微软的课程,同时新增了6门与整个课程体系配套的专业课程和1门新的实践课程(微软实训)。这17门专业课程占该专业方向所有专业课程的50%。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可以通过修改专业选修课的方法来保持专业方向的持续发展和与时俱进,而其他方面的课程则相对稳定。

要着力培养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这些知识的考核,应当要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轻笔试,重上机、实验、程序设计或者课程设计等。要他们参与到高年级同学的实践或者虚拟/实际的项目中,解决特定而具体的问题。

3.4实践教学

构建以“一体化、分阶段、多层次”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上机、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微软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共88个学分中,实验课时占30个学分,比例为34.1%。加上实践教学环节与专业相关的16个学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共46个学分,占整个培养方案172个学分的26.7%,达到了25%的要求。

鼓励对主干课程不仅要进行课内的上机或实验,还着重要学生进行课外的课程设计并占总成绩的较大比例。要抓好专业实践和微软实训两个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工程素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实现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目标,我们改革了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时间可贯穿大学4年,集中在大三、大四。该环节的学分可由专业课题小论文、课程设计、作品、教研教改、社会调查、学科竞赛、科技发明(专利)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组成。对选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实行准入制。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加强它的过程监督、提高它的水平与质量。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培养优秀学生,把他们吸纳到教学、教研教改、科研和项目中来,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式的良好影响。

4结语

任何高校,其本质就是培育高等人才的摇篮。独立学院不要一味去强调与其他类型的学校(如高职院,一、二本公办学校等)的区别,也不要陷于自己是“另类”学校的泥潭。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指导思想,即以教学研究为中心,以课堂、实验两个为基本点。

市场需求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定

位不仅需要上手快,而且还需要能实战、后劲足的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和提高就业质量需要能用、好用的人才。目前学生就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但可以肯定,只要学生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良好的工程素养和人文素养,那么就业肯定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在整个大学4年中,对学生实施连续、一致、多应用、不间断的专业能力培养,从而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应用型人才。

学校要深刻掌握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尤其要与所服务区域的改革发展紧密结合。对于中山学院来讲,就是要紧密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两个方面找到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平衡点。核心就是培养的学生要满足“三适应”的特点,即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学生自身特点、适应市场、适应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艳明.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参考课程体系[J]. 计算机教育,2008(20):66-69.

[2] 周艳明,傅瑜. 浅谈大学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C]∥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组委会. 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论文集(200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5-208.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8-270.

A Course System of .NET Software Development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ZHOU Yanming, FU Yu, LI Wensheng

(Zhongshan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528402, China)

第9篇

软件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软件理论方法技术在不断演进,软件产业在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软件产业也在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提升。由于软件产业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高,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软件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软件人才的竞争,软件行业企业核心职业岗位对软件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端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科软件人才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达不到这样的层次,而学术学位软件硕士研究生侧重于科学研究,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等难以快速适应软件企业对技术骨干的现实要求,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正是针对这样的人才需求,为软件企业发展培养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软件人才。

教育部规划建设的应用科技大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端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中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当前我校正在创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我们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办学定位就是要针对江苏省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南京市打造“世界软件名城”对高层次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为软件企业培养能将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改进、创新和再创造的软件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软件企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地方软件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

学术学位培养主要面向学科专业需求,针对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学校、科研院所等,人才目标定位为专家、学者、教授、研究员等。专业学位主要面向特定行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培养的是能将知识、技术应用到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专业知识技能要求高、职业素质要求高的工作岗位,培养出来的人才目标定位为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

学术学位培养强调理论修养,重视知识的创新,注重探索研究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核心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旨在培养相关学科的研究型人才。而专业学位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知识的应用,培养以理论知识、方法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为核心的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具有高层次职业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服务分会(简称ITSS分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研究制定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并力求标准服务于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于市场需求,最终实现我国信息技术服务的标准化和国际化。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简称ITSS)中“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规范评价指南一一设计与开发服务”中将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设计与开发服务的职位体系分为六个职位系列,每个系列又分为不同的级别,具体包括:

1、软件项目管理:

4级——项目经理,5级——高级项目经理,6级——资深项目经理

2、软件架构设计:

5级——软件架构师,6级——资深软件架构师

3、软件需求/系统分析

3级——需求分析师,4级——高级需求分析师,5级——系统分析师,6级——资深系统分析师

4、软件开发

1级——助理软件开发工程师,2级——初级软件开发工程师,3级——软件开发工程师,4级——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5级——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

5、软件测试

1级——助理软件测试工程师,2级——初级软件测试工程师,3级——软件测试工程师,4级——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5级——资深软件测试工程师

6、软件交互设计

4级——交互设计工程师,5级——高级交互设计工程师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的就是各个职位系列中的4级及以上软件人才,培养规格是以软件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软件企业高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标准,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计算机和软件理论基础与知识水平,具有一定软件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善于团结合作和组织协调,具备很强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将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软件企业生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改进、创新和再创造的应用创新型高级软件人才。

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学术学位培养以学校为主,主要是理论教学和参与科学研究。专业学位应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突出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引入企业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企业的环境条件和资源,把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岗位实习紧密结合。

在信息产业、软件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南京、江苏、长三角区域的信息产业和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我们要针对软件行业、软件企业对高层次软件人才的需要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要依托软件行业、软件企业的资源和力量来培养人才,借助企业的环境条件和资源,把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岗位实习紧密结合,走产学研相融合的办学道路,探索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新途径,形成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机制,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软件硕士研究生培养与软件产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具体而言,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校企合作

(一)校企联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通过成立校企联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可以把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技术应用前沿和热点等引入学校,指导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促进学校教学内容的更新。

(二)企业科研项目驱动学校人才培养

企业为赢得市场往往需要不断技术攻关和研发投入,而学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攻关和科研能力,可以将企业的研发项目引入学校,驱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同时也可为企业降低成本,这对中小企业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三)学校人才定向服务和支持企业发展

学校按照企业所需定向培养高层次人才,人才毕业后即可投身该企业,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企业资源服务学校人才培养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需要较好的实验环境、条件、技术和设备支撑,并最好能有实际生产环境来进行实习实训,为此,可以将企业资源引入,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降低学校的实验条件投入,避免浪费,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作为回报,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科研、技术等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四、人才评价标准

学术学位人才评价标准的核心是学位获得者是否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开展科学探索、研究和创新,可以满足科学研究工作的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需要。而专业学位人才评价标准的核心是学位获得者是否具备了特定社会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备了从业的基本条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特定领域高层次职业岗位的能力和素质需要。

具体而言,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与学术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在以下方面应有所不同:

(一)毕业论文

学术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价主要以科研能力考核为主,学位论文强调理论价值和在未知领域的原创性发现和探究。而专业学位论文应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具体问题或者实际需求选题,强调创新性的设计和应用,突出实践过程、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毕业论文,可以结合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研发、产品创新等,采用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产品设计、项目开发、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来体现,主要考核毕业论文工作的技术含量、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成果

攻读学术硕士学位学生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参与纵向课题申报和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等,而攻读专业硕士学位学生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参与横向课题申报和研究、解决企事业单位实际问题、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社会服务、自主创业等。对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学生的成果考核,还可以将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设计开发的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等纳入考察范围。

(三)职业资格

专业硕士学位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是针对特定领域高层次职业岗位培养人才,职业性是专业硕士学位的特征之一。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可以将是否获得软件类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人才评价的参考指标之一,引导学生积极对接职业需求,获得职业资格,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