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医药数理统计论文

时间:2023-03-20 16:14:19

导语:在医药数理统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药数理统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概率论统计学数理统计教学改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发展,数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学在现代科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将数学思维方法应用到医药学领域,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解决医学实际问题是医学院校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医药数理统计》是为医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用数理统计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医药学中实际问题。从数理统计这门学科本身来说它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与以往学生学过的高等数学思考方式不同,两者思想体系差别较大,基本理论比较抽象,描述性色彩比较浓厚,学生除具备《高等数学》基本知识外,还应具备语文、逻辑学知识,是公认的一门较难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畏难情绪,我们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以下是我们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1联系医药学专业基础,优化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在医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专业课和非专业课的观点,而《数理统计》课是公共基础课、非专业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数学观念,我们认为医学院校的数学教育应以数学的应用为主要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应改变传统的重知识传授,重技能计算技巧训练,轻能力培养忽视应用,我们应把教学重点转到通过讲解数学概念、定理,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思想并应用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应用能力,学以致用。为此,我们教学改革第一步就是要根据一般本科医学院校教学定位和医学生的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材体系,使教材尽可能体现应用数学的特点,使其知识结构更具实用性、可读性,更具医科的特点。

对教材体系、内容增减方面作了以下探索:

①本门课程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应用部分在统计学部分,在不影响本课程体系完整性条件下,压缩概率部分内容,减弱概率论部分理论难度。

②改变重概率轻统计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淡化定理证明和计算技巧训练,加强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的讲解,重点介绍如何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应用。增加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简介。

③增加与医药学紧密联系的例题和习题。适当配置一些临床案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来体会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封闭型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要害在于用教师的思维活动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智力发展受到束缚,不能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有创新能力。根据《数理统计》课程偏难应用性又较强的特点,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讨论式教学法,增强学生积极向上参与意识,培养互相沟通合作的精神

传统教学法偏重于“教”,忽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我们都知道应重视互动教学,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往往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讨论式教学法是在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基础上,增加学生之间的协助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数理统计》课程特点,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或富有争议性问题,采用教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拟定好要讨论的问题,可以进行课堂提问、讨论、回答,也可以小组讨论,留问题课后讨论等多种讨论形式。例如,我们在讲完区间估计概念后,为了准确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让学生讨论,P{θ1<θ<θ2}=1-α能否说参数θ落入区间(θ1,θ2)的概率为1-α?经过讨论,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此说法是错误的,回答正确。但仍有一小部分同学坚持此说法正确,教师及时总结、释疑说明回答错误的同学是把参数θ当成随机变量了。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不仅解答了自己的疑问,同时在解决其它同学疑问的同时对自己所掌握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我们往往会留下思考题让学生回去讨论,给学生提问,留下新疑使教学在“有疑”中结束,使学生感到学习这门课程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法对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开发和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这种方法也督促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学习,提高讲课素质。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况的描述,它一般要涉及一个决策问题。教学案例是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在对实际调查后所作的客观书面的描述。案例式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主要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和启发式。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案例,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进行学习、研究、通过分析、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备课中,注意选取医药学真实案例,一旦选定某个案例作为教学方法,首先要熟悉案例内容,找出案例涉及的重要问题,寻找该案例相关资料,将案例要求学生事先阅读,拟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充分发表了观点后,教师及时总结答疑。例如:在讲假设检验内容时,我们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推理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使课堂讲解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数理统计》这门课是公认的一门较难课程,学生学习起来确实存在畏难情绪,而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案例是来源于现实的医药学实际问题,有可能就是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岗位要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样对学生来说就有一种吸引力,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采取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讨论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决策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奇妙作用。

案例教学法虽然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我们也看到它的不足之处,案例教学是对某一方面问题的描述,它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教学,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分析案例,理论教学是基础,案例教学是补充,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好,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3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授课效果

21世纪,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教育的现代化既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也包括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对于学生来说,《数理统计》这门课程要比以往学过的高数难学,基本理论比较抽象,描述性色彩比较浓厚,为了消除畏难情绪,增强课堂学习内容的感染力,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通过图形显示配上文字说明,能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应该注意到CAI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语言魅力是任何机器所无法取代的,一节课是否能吸引学生,不在于CAI课件的趣味性,而在于教师的语言魅力,用语言吸引学生,而不是课件吸引学生。教师不可过多地用课件进行授课,也更不适合应用在教学的全部过程,因为它的条理性较强,不易更改,使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融会贯通受到限制。只有把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考试改革,它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前者对后者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后者为前者打下了基础。对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除了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考试改革不可忽视。通过改革考试,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改革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①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如果局限于教材,划范围、定重点,这样助长了一部分学生死背硬记也能得高分,伤害了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考试内容应体现出对基本理论、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淡化计算技巧,注重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适当出一、二道能考察创新能力的题目。

②避免考试方式单一。考试模式多样化,平时要有测验,要提交读书报告,增大平时考试成绩的比例。学生的成绩应根据平时成绩、读书报告和期末卷面成绩综合评定。

③改革考试题型。应减少客观性试题比例,多出些综合性思考、分析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医药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本研究是针对一般本科医学院校的教学定位进行的一些思索和实践,还有一些方法不够完善,但我们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为培养21世纪应用创新型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统计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培养目标不清楚。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在培养目标上,表述不清楚,主要以培养教学和科研的理论人才为主,特别是数理统计学,因为数理统计在统计学提升为一级学科之前为数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其培养仍然是数学人才,与当今对统计学的要求相差较远。而从学生的就业角度来看,应为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为主。就从培养目标来看,学校和学生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如何将这几者统一在一起,发挥培养目标的导向性作用,变得非常重要。大部分没有明确要掌握的统计工具、数据来源问题。

数据来源主要分为四大类:问卷调查、网络数据、数据库、试验设计。针对这四大类数据来源,必须有相应的培养目标。如调查数据,就涉及到问卷设计、数据获取、数据自动提取、数据处理;网络数据如何利用爬虫技术?如何从大数据数据库提取数据?

2.课程体系陈旧、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提升为一级学科后,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课程设置都不再适合统计学研究生的培养。而且以前的统计学的课程设置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1)课程涉及的领域不能更好地体现统计的应用性。统计学是一门综合性、适应面非常广的应用型的学科。而目前很多统计学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过分注重理论的研究,比如数理统计学就过分注重数学基础类课程的学习,经济统计学只注重经济问题的一些简单理论分析。导致课程设置的范围狭窄,开设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较少,大多数研究生都被束缚在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上,致使研究生视野不够宽调,科研能力和适应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2)前沿性知识在研究生专业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不足。统计学课程内容较为陈旧,研究性、前沿性不够,有些课程内容没有反映出统计学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反映统计学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的研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前沿性的知识,很少能够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3)研究生课程创新性不足。统计学研究生层次差距很大,比如数理统计学的研究生很多本科为数学专业,很多统计学的基础课程没有开设,而有些同学本科为统计学专业,致使硕士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大都采取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授课方法,部分课程因为没有较严格的课外文献的阅读要求,致使课堂上的讨论较难深入,考试以论文形式,学生通过率很高,课程结束后学生收获不大。

3.实践环节未得到应该的重视和体现。传统的统计学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比较欠缺,不重视诸如统计软件、实习实训、实验课程、产学研合作等,缺乏数据环境。

4.考核制度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考核制度起着筛选、分流、淘汰、激励的作用,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但实际中很难真正落实。一方面,是因为研究氛围不浓造成的,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为就业奔波,投放在论文上的精力不够,再加上经费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统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需要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去研究与实践。

二、统计学硕士生人才培养构建

如何构建统计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要构建新的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主要有哪些内容?怎样进行构建?必须明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而适应当今社会对统计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必须明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培养目标,从而进行具体构建。

首先需明确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措施,以下主要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具体内容、思路和方法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

1.培养目标的明确及其导向作用的发挥。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培养以教学和科研的理论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特别是统计学本身就是应用型的学科。研究生人才成为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力量,所以应用复合型的人才更多地被社会所需要,所以明确培养目标是研究生教育成功的第一步,而真正发挥科学的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是研究生教育成功的关键。

2.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完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统计学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是统计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统计学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应在思想方法上真正重视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真正体现课程建设的创新性,不断加快和完善统计学硕士生课程体系的设计、创新、内容修订和评估体系,以适应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对研究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并精选课程内容,编写高质量教材和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建立合理、完善的课程检査评估体系,为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统计软件应用能力。开始针对统计学研究生的实验课程体系,强化统计学软件如SAS、R、SPSS等编程与实际问题的实现等,强化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从毕业论文、专业实习等方面加强合作,提升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其初步具有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同时需要强化研究生的统计软件的学习和应用,现今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结构越来越复杂,使得要解决实际问题必须熟练掌握统计软件的使用和编程,否则无法很好地完成处理、分析数据的实际需要。

4.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现在大多数考核仍为考试驱动型,学生只会考试,没有形成有效知识结构,应用实践能力弱。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一类课程应该从大作业、专题报告、程序编写、软件应用、讨论、上机操作、考试等多维度进行知识水平测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多样化、多元化的考评范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强调课前、课中、课后的相互联系,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强化师生互动,把学生从应考能手培养成具有创新意思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科研好手。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学术规范,将其纳人考核范围之内,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共同遵守的学术规范,对学术不端行为加以监督和惩处,以净化研究生的学术环境。要不断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并将其作为考核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项指标。

三、培养模式构建的具体内容

1.重构统计学硕士课程体系:学位课,基础课,实验课,实践课。学位课注重统计学基础的搭建,基础课拓展学生统计基本方法,实验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课的培养让学生适应数据环境。大数据分析需要的基本知识领域:(1)数据的存储、管理: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云计算、分布式、动态式存储;(2)数据ETL、处理:多源异构、非结构化数据的清洗、转换、综合、优化,文本处理、日志处理、图像、视频处理等,注重数据质量、数据管理等;(3)数据统计分析与挖掘:时序、多源、多元、面板、大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统计、预测、挖掘、开发等;(4)数据可视化i可视化是基本要求,可视化易于接受,直观形象;(5)大数据分析案例:必须引入金融、电信、电商、移动互联、医药、零售、能源等领域的大数据真实案例,丰富认识。

2.合理分配各课程模块的学分和学时,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大部分院校硕士生课程主要以理论为主,强化实践教学及其重要。

3.主动适应大数据,开设大数据相关课程,如大数据平台、计算平台、编程平台、数据平台、可视化平台等。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前沿性知识课程所占比重。

5.合理开设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第3篇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只有定性的结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实现生物科学结论定量化是人们长期追求探索的目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统计作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

二、二十一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上半叶农业和遗传统计学首先获得了发展,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学、统计流行病学、随机化临床试验学已经成为攻克人类疾病的一个里程碑。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期望寿命。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等实验科学产生出的巨量数据,需要新工具来组织和提取重要信息。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统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洞察力、技术和训练。

未来的生物统计学将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较少侧重传统数理统计,而会更多注意数据分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的处理。生物统计学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具至少和概率论一样重要。

(二)生物统计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这样得到的结论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生物统计学是通过个别的试验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但其有别于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归纳推理或者概率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的是随机事件,因此,生物统计学不仅是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有必要。

生物统计学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两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试验设计的教学可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及试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方法的教学除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外,还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最适合的统计方法,以揭示资料潜在的信息,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加强电子课件及网络平台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而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课程学时的减少(由原来的60 - 70学时,降到现在的40学时左右) ,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使学生在了解概率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使用条件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与直观化,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建设了一个生物统计学教学网络支撑平台,现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授课教案、电子版《生物统计学》教材、课程录像、实习指导、在线测试题、参考文献、其它教学资源等栏目,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

(二)将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用较少的学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这些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诸如: (1)内容多,幻灯片变换快,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为新的“满堂灌”; (2)课件图片多,内容以展示为主,缺乏启发性; (3)教学内容常用满屏的方式显示(即所谓“死屏”) ,老师照着屏幕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失去了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充当工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模仿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显示教学内容的动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姿教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掌握屏幕上显示内容的速度,必要时辅以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没有缩减,学时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规律的研究。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有非常浓的数学味道,但是它又有别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更主要强调的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生命科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讲得太多,一是学时不允许,二是学生难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讲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误入乱套公式的歧途。经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统计方法的功能与用途,方法与步骤,防止各类方法的误用,淡化定理的证明与公式的推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学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的统计方法去掉,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讲授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中所蕴含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精髓,从而避免学生乱套统计公式。

(四)密切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探索生物统计学解决前沿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已有长远的历史,许多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应用发展而来,而且生物统计是一个极重要的跨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平台。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纳入生物统计学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要不要开实验课,怎样开实验课,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认为生物统计学不仅应该开设实验课,而且还要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让学生不仅掌握统计方法,而且加深对原理的认识,获得就业或升学的必备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统计软件的实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课程的教学时数与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足的。为此,可以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来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专用于实习教学的生物统计电脑实验室。现共有50余台电脑,并连接到校园网。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负责对上机的学生答疑。除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正常实习教学外,实验室还对优秀学生免费开放,鼓励他们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应用所学生物统计学知识,学习新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生物统计学问题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在原绵阳农专期间,主要在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动物营养等课程实验与实习中,根据相关内容加入了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后,由原来的单一农科专业变成了理、工、农三大学科均有专业的格局。虽然专业的学科归属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其内涵均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划分,均属于实验科学。

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验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来只是在农科专业上延伸实践教学的作法推广到全院的所有专业,结合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对发酵工艺学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食用菌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内容全部或部分改为用生物统计学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把过去单一的实验流程、样品观察或检测实验改变为试验条件的优化试验,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的比较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要求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

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角度看,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生物统计学角度看,将课程的教学实践延伸到课程外,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得到很好的内化。

此外,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档次;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恰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训练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生物统计学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用好这门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学生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挖掘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能力。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作为精品课程的载体,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与之相比,我们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才刚刚起步,今后还要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生物统计学建设成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 1 ]  何风华,李明辉。 生物统计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 , 2004, 25 (6) : 25~27

         [ 2 ]  洪伟,吴承祯,陈辉,等。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学科、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 j ]. 高等农业教育, 2004, 6: 50~51.

[ 3 ]  崔相学。 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素质的实践与探讨[ j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4, 6 ( 2) : 67~68.

[ 4 ]  邓华玲,傅丽芳, 孟军,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j ]. 大学数学, 2004, 20 ( 1) : 34~37.

第4篇

关键词:短距离游泳;优秀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3-0076-05

现代竞技运动实践表明,任何竞技运动专项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按照项群理论划分,游泳运动应属于体能类项群,因此,体能是游泳项目竞技能力的主导素质,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高低,对其运动成绩有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包括形态、机能、素质三方面,其中尤以运动员的素质水平为重点。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对于游泳选材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见,而对专项体能方面的研究则较少,更缺少对于运动员专项体能的评价标准。使得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过程中缺乏可靠的参考依据,运动员体能的提高没有科学的目标,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因此,本研究对游泳运动员的体能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标准,为运动员的选材和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为了通过比较分析更好地揭示游泳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选择优秀和普通两组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辽宁游泳队短距离男运动员20人作为优秀组;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游泳专修学生20人,作为普通组,两组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关于游泳科研文章,查阅近几年相关学术论文,为论文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1.2.2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法

结合体育院校专家教授与教练员的访谈,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向有关专家调查,在对专项体能指标测试数据统计分析以后,请专家对评价指标和权重进行鉴定。

1.2.3指标测试法

选取两轮问卷调研与专家访谈同意率均大于80%的27项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分别为身高、手面积、指距、小腿长、指距-身高、髋宽/肩宽、体型指数、胸围、克托莱指数、体脂率、心率、心力储备、肺活量、肺活量/身高、安静血乳酸、最大血乳酸、30秒水中牵引、卧推、拉力、深蹲杠铃、400米自由泳、25米自由泳、1分钟俯卧撑、60米跑、过肩宽度、反背手打地、反背拉肩肘关节距离。所有指标测量完全依照常规测试细则和规范完成。

1.2.4数理统计法

用常规的统计方法对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筛选。原始数据由Microsoft Excel储存,并建立数据库。数理统计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所得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男子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体能特征研究

对两组对象所测试的体能指标数据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差异比较,以分析游泳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检验结果见表2、表3、表4。

表2显示,不同水平两组运动员在形态方面有小腿长(P

2.2专项体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2.2.1指标筛选

第一步,运用SPSS17统计学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首先对因子分析的数据适宜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KMO值都在0.6以上,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P

3结论

3.1男子游泳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在身体形态方面以小腿长、胸围大为主要特征;身体机能方面则以肺活量大、心力储备能力强、血乳酸恢复快为特征;专项素质则表现为上肢力量强、柔韧性好、短冲速度快的特征。

3.2男子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由形态指标:身高、臂展、小腿长、胸围;机能指标:肺活量、心力储备、最大血乳酸;素质指标:水中牵引、卧推、反背手打地、25米自由泳构成。

3.3评价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标准对优秀组运动员的评价结果是客观、合理的;同时,对于普通运动员和优秀运动员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可以满足对游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的基本要求,可以应用于男子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中级选材和训练。

3.4男子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能够使教练员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控制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便于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诊断,合理的制定下阶段的训练计划,为游泳运动员选材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邢文华.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5.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王金灿.运动选材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5]余竹生,沈勋章,朱学雷.运动员科学选材[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6]梁锡华.运动与血乳酸[J].湖北体育科技,2002(4):416-418.

[7]姚俊,陈武山,甘清瑛.不同负荷因素对游泳运动员负荷后血乳酸、心率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6):766-767.

[8]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陆一帆,方子龙,张亚东.游泳运动训练生理生化及运动医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10]陆一帆,方子龙,张亚东.游泳运动科学训练与监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1]王晓芬.体育统计与SPSS[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12]王建国,邬晓琳.谈游泳运动员的选材[J].龙岩师范学报,2005(6):185-186.

第5篇

关键词:体育舞蹈课程;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33-02

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学从传统的跑、跳、投和球类等基础体育教学向新型的体育选项课转变,而体育舞蹈课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首次进入了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堂,并迅速成为大学生最受欢迎的体育选修课之一。但是,由于体育舞蹈一直不列为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各高校往往把体育舞蹈的地位边缘化,在人力和物力方面不予重视,导致高校体育舞蹈的整体教学环境不尽人意。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2000~2010年度有关我国体育舞蹈和体育动机的相关优秀硕士论文或体育核心刊物论文,依据已有的研究资料作理论依据,找出前人研究的不足,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2.问卷调查法。根据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基本情况设计问卷内容,要求各校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和体育舞蹈老师进行答卷。

3.专家访谈法。访问广州市普通高校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或专家,通过实地访谈、电话访谈,了解各学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情况,获得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4.数理统计法。问卷回收后,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并通过EXCEL2003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广州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现状。广州市普通高校目前的体育选项课只开设两年。如表2-1可看出,不同学校的体育舞蹈课程情况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师资、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四方面。

表2-1?摇广州市部分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设情况

①师资状况,从表2-1显示,体育舞蹈教师人数最多的学校是广州大学,达10人之多,最少是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医学院,只有一位老师,其他学校的体育舞蹈教师人数都在2~6人之间,说明不同学校的师资情况差别较大。②课程设置,在选课期限方面,各高校选课周期基本上采用一学期制,只有华南农业大学采用两学期制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行4学期制;在教学上多数高校采用一位老师授课,只有仲恺农学院采用两位老师授课;在班级人数方面,各校情况差别较大,最少是广州医学院,一个班只有20人,最多是广东工业大学,一个班达到60人,其它学校基本都在38人左右浮动,说明广州市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③教学设备,在课室方面,多数学校基本能在室内上课,但教学设备比较简陋,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阶梯课室内上课,中山大学在不平整的马赛克地面上课,这都与体育舞蹈的要求相去甚远;更有一些学校还在室外上课,甚至没有固定课室,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在田径场上上课、华南农业大学在山脚下上课、仲恺农学院在户外篮球场上课、广州中医药大学甚至没有固定地方上课,说明广州市高校体育舞蹈的教学条件不尽人意。④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在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方面,广州市多数高校在体育舞蹈课程内主要教授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伦巴、恰恰四种舞蹈,通常一学期教授1~2种舞蹈,不同学校的教学内容不统一,随意性较大,只有个别学校按照国标舞的铜牌技术教学。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实践考试和考勤、素质相结合。从中可见,广州市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和考试方式大同小异。

2.影响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场地器材,体育舞蹈的特点决定了体育舞蹈的教学场地应在室内,最好是配有镜子和扶把,因为学习体育舞蹈首先要练习形体和各种舞步的基本步,学生需要对着镜子才能正确比对自己的动作与教师的规范动作之间的差别,找出自己在技术动作上存在的不足;从表2-1显示,广州市各高校的体育舞蹈场地设施比较滞后,许多学校还在室外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这就给体育舞蹈课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使教学效果直接受到影响。②男女生比例,体育舞蹈最大的魅力是男女合作完成,舞蹈的角色分工决定需要男伴为主导,女伴为跟随。在本次的问卷调查中,女生占有76.46%,男生仅占23.54%,女生人数是男生的三倍还多,有些学校因为男生选修体育舞蹈课人数少,因此规定男生不准选修体育舞蹈课,造成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大学生正处于18~20岁的青春年华,从心理学角度上有强烈与异性接触和交流的需求,高校体育舞蹈课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不但降低了体育舞蹈固有的魅力,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和效果。③课外练习,高校舞厅是学生课外练习和实践的平台,但通过调查得知,广州市各高校的舞厅基本都处于关闭状态,最突出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在1990年初期,华南师范大学曾经对学生和社会开放4间周末舞厅,火爆场面可谓空前,但进入2000年后只剩下桃李园一间。根据课堂实验调查,在选修体育舞蹈的40位学生中,每次课后练习的人数不足15%。说明多数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时间仅局限在课堂上,课后复习或练习的时间基本空白。依据巴浦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任何运动技术形成必须经过“泛化—分化—动力定型—自动化”四个阶段,运动技术的形成都必须有在本体感受器官的参与下的神经中枢调节作用。体育舞蹈是一项动作难度大、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因此需要一定的课后时间重复练习才能保证动作的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目前,广州市普通高校许多体育舞蹈教师还处在教学的探索期,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少,教学方法不科学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逐渐减弱,严重影响体育舞蹈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1.广州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现状是:现任的体育舞蹈教师多数半路出家,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体育舞蹈教材和专项理论;教学设备简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伦巴、恰恰四种舞蹈,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实践考试和考勤、素质相结合。

2.影响广州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学设备滞后;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学生课外练习缺乏;多数教师的技术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C].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

[3]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胡映珍.体育舞蹈舞伴组合方式与和谐方法的进一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5]侯继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6]上官来.体育舞蹈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7]刘美娜.我国体育舞蹈教练员专业素质系统结构的分析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第6篇

近年来,由于循证医学的迅猛发展,临床医学研究和实践发生了巨大转变——由原有的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发展,被喻为21世纪临床医学的一场深刻革命[1]。因此,以获得最佳“证据”为目的,临床医学在各个领域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医学文献评价工作,其目的在于对文献的价值给予公正、科学的评定,以便将科学、可靠、有临床价值的医学文献应用于临床、教学、科研和卫生方案的制定之中。

许多中医界人士已达成共识:循证医学着重于对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的评价,抛开医学基本原理的探讨,淡化医学本身的学科归属,对各种医学理论不做评价、改造或排斥,仅着眼于临床疗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用严谨的方法进行验证与分析,做出客观的评价[2]。因此,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药研究,既是挑战,它与中医传统的个案病例或系列病例的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但也是机遇,它同时也为中医学向世界医学体系证明其价值提供了舞台[3]。

但直到目前,中医学还处在完全借鉴循证医学的起步阶段,据此评判,中医临床证据普遍低下,真正的随机对照试验甚少[4];而在评价方法上,尚没有根据中医自身特点建立起能反应其本质的、且符合循证医学思想的中医药临床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客观、科学地对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评价[5]。客观地讲,循证医学是从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大规模群体为研究对象,与西医的实践紧密相联系,其具体的研究方法目前还不能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方式的真实疗效。因此,应借鉴循证医学基本思路,但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建立起适于中医自身的临床文献评价体系。

此外,医学文献目前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临床医生的接受能力,有数据表明,临床医生必须保持平均每天阅读19篇文献的速度,才能保持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新进展、新成果[6]。因此,临床医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根据临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从新证据的浩瀚海洋中,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了解相关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科学评价,以归纳自己需要使用的最佳证据。在这一点上,情报研究人员建立高效准确的文献质量评价体系,也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1 中医临床文献质量评价的现状

目前,中医临床文献评价方法,基本上还处于借鉴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初步阶段,采用的方法都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还未形成能反应其自身特色的评价体系。我国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专家指出,临床医学文献的评价应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且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如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卫生经济学和决策分析等的不同,具体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也不相同,但不论哪一种文献,都应从文献的内在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和外在真实性上考虑[7]。Moher等[8]的一项研究表明,到1993年为止,共计有25种不同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大多数对临床试验的随机、对照、盲法、样本等方面进行评价,基本上是以针对方法学内容为主的评价,文献的内在真实性是评价的核心。从现行文献看,中医的临床文献质量评价,主要针对的是中医临床治疗性文献,应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CONSORT声明、jadad标准、Delphi清单、Chalmers量表,并且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使用CONSORT声明作为评价标准。但也有人采用纯粹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如是否被SCI、EI、CA、ISTP国际四大检索型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杂志收录等指标。此方法虽简练易行,但从本质上讲,只是文献的外部特征,并不能完全与文献的质量相对应,且四大检索型刊物以收录英文刊物为主,收录我国出版的学术期刊较少,而中医类的就更少,而且这种一刀切的方法亦有误导“重外在、轻内在”之虞[9]。

2 中医临床文献质量评价中的瓶颈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因其遵循了随机化、对照和盲法的实施原则,因而被公认为评价疗效的“金标准”。但该“金标准”由于研究对象的严格限制,因此对于整个疾病的规律而言,其代表性及外在真实性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对于中医——这个具有鲜明的个体化诊疗特色的医学模式,应用群体化的研究手段很难反映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下因人而异、灵活多变的特点,以及所产生的临床疗效。客观地讲,在中医的实际临床活动中,能够使用完全相同处方的不同患者少之又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是中医的精华,因此,用RCT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研究中医的临床疗效,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客观的。有调查显示,在近20年来我国期刊上发表的临床文献中,尽管RCT发表的数量在逐年增长,但中医药临床研究领域仍以非随机化研究报告为主[10]。还有研究者对建国后50年发表的针灸治疗面瘫的963篇临床文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RCT 83篇(8.62%),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63篇(6.54%),叙述性研究的文献675篇(70.09%),专家经验的文献142篇(14.75%)[11]。因此,传统中医文献模式,如观察或叙述性研究以及专家经验,仍然是中医临床实践记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笔者对《中医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000、1990年3年的第1期和第12期杂志的抽样调查显示,尽管RCT文献呈现明显逐年递增趋势,但观察性研究、尤其是医案和专家经验类的文献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中医是一门有着其独特自身规律特点的实践医学,中医临床文献是中医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及规律记录。事实证明,传统的中医文献记录模式,对传承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因此,对中医临床文献质量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循证医学从文献-评价-疗效的严格评判过程,又必须要兼顾中医发展的自身规律特点,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循证医学对现代医学的文献评价标准,因地制宜地确立适合于中医临床特点,并能促进中医临床发展的文献评价体系。

3 其它评价方法的研究概况

除了上述的对医学内容的评价方法外,文献计量学方法、专家或同行评议方法、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基于网络的文献评价方法,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或深入的研究,这些方法可以说是对单纯医学内容评价的有益补充,尤其对于中医,在目前评价方法尚无统一意见的情况下,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3.1 文献计量学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的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12]。文献计量学方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在医学文献评价方面亦有较多的应用,它利用文献发表时和发表后所产生的效应,对科技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尽量使评价客观[13]。文献计量学中包含很多特色指标,其中与文献质量关系密切者,主要有以下几个。

3.1.1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指的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般来说,大多数影响因子高的期刊都是载有高质量论文的著名期刊,因此,论文的学术水平可以通过影响因子得到反映。但也应该注意到,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不能与每篇论文的质量等同的,因为影响因子反映的它们的平均被引用情况,期刊中质量不等的论文对期刊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14]。

3.1.2 总被引次数

总被引次数是个绝对数量指标,是指某期刊论文自发表以来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它直接反映了期刊论文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反映了期刊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所以,论文被引总次数成为评价论文学术质量的最直接定量指标。但同时也要注意引文分析的不足之处:首先,理论性过强,由于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多是理论水平、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因此,对理论性刊物引用次数较多,而实践性与技术性强的刊物被引次数则较少;其次是由于读者引用参考文献各有不同的目的,因此引文并不一定能完全客观真实地反映文献利用状况,在实际中,不能除外有某些作者为了单纯增加参考文献而增加引文的可能,个别也有某一负性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而获得高引文率的情况[15]。转贴于

3.1.3 他引次数

引用文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引用主体自身以前所发表的文献,叫做自引;另一种是引用主体以外其他人所发表的文献,叫做他引。他引具有作为衡量尺度的特殊客观性,因为在分析评价期刊论文学术影响力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并不能区别出来为抬高自己的学术地位而“故意自引”的情况。应该看到,期刊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高低主要不是取决于作者自引,而是取决于主体之外的他引。

3.1.4 参考文献

科技期刊论文文后的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著者的治学态度,也反应了论文的起点、深度以及确凿的科学依据。复核参考文献是保障引用文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真实性之必需[16]。因此,参考文献的质量与数量,是评价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所引用文献的质量、数量、类型、语种、年代、权威性等方面可以判断研究工作所涉及学科领域的宽度、深度及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确认论文的学术水平[17]。

3.1.5 作者群分析

作者是期刊论文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是决定期刊论文质量的关键。有研究者认为,作者的最佳年龄为30~50岁,其特点较多,且质量也高,是带动学科发展的主要群体[18]。也有研究者提出,科研合作最显著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合著论文,论文的合作度反应了该刊论文作者智力的发挥程度,合作度越高则合作智能发挥越充分[19]。还有研究者发现,中高级职称的作者群仍是创作能力最强、科研成果最多的一个群体[20]。有研究者调查《档案管理》50名核心作者时发现,有1/3作者发表的论文处在一个较高的被引率水平,他们代表了在该刊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21]。

3.1.6 基金论文

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是经过了专家小组对申请课题的严格评审,对申请课题的科学性、前沿性、应用性做出评价,又对课题主持人及其成员的学术资质和实验设备及项目管理进行审核,在基金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管理部门又进行跟踪调研与评估。所以,基金资助项目的成果往往代表着一个领域内的新动向、新趋势,且有较大的难度和较高的水准。因此,用基金资助论文的级别去考察论文的学术水平,是比较简便、快速而直观的标准,是评估论文质量的公认指标之一[22]。

3.1.7 文献寿命及半衰期

有研究者提出,由于后产生学术影响(被引证、被评论)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如果考虑到使用引文指标来评价成果,则只能根据不同学科的引文分布、引文峰值出现的时间段以及被引的半衰期大小,选择相对合理的评价时间[23]。还有研究者提出,生物医学文献寿命最短为5~6年[24],而中医文献的半衰期为5年[25]。

3.2 同行专家评议法

同行评议是指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一些专家共同对涉及该领域的知识产品(如论文、论著、新工艺)进行评价的活动[26]。有学者认为,由于同行评议特有的社会功能,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用其他方法取代它[27]。李国杰院士认为评价论文的最基本手段就是同行评议[28]。亦有专家认为论文质量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且标准很难掌握的系统工程,最可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聘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29]。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同行评议不可避免的受到学术观点、学科划分,甚或人情关系、名人效应、领导权力等的局限,因此要对同行评议加强管理,强化评审过程中的法制观念,控制人为因素的干扰,尽量采用“双盲法”或通信评审的方式,使同行评议完全体现成果的真实水平[30]。在此方面应用最为典型的就是,Science Navigation公司从全球邀请2 500名领先的研究者和临床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要求成员必须在该领域发表过一定数量的论文,得到同行的尊重和认可,同时应兼顾不同国家、种族和资历。这些专家对本领域中的最感兴趣的论文进行的分类、评价并将推荐意见及等级提供给广大的读者。这种方式被认为是下一代的文献评价方式,打破影响因子、引文、期刊等不精确的传统评价方式,根据学科属性重新组织文献,通过专家评价直接提供权威、及时、全面和不断更新的学术论文,而且还可以个性化定制[31]。

第7篇

1 研究目的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通过信息化技术得到实现,也对专业技术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专技档案如何由实体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发展,如何更加高效便捷地收集与利用档案[3],是本研究的着眼点。在当前国内尚无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的标准或规范,也未形成行业指导意见的背景下,本研究将按医师、护士、医技、行政后勤四大模块创建医院专业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型,其要素设置完全符合国际医院评审标准对员工档案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国内行业评审标准,能够为推进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并与国际接轨提供一定帮助。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中专业技术档案的主要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该院自2004年建立专业技术档案后,经过多年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现根据JCI医院评审标准和等级医院检查要求,通过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专业技术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3 研究内容

3.1系统架构 借助医院网络平台,搭载多个子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数据交换,同时由于网络功能,使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相关的各职能部门可以共享该系统,对数据分别进行维护,组成整个系统的信息库。本系统采用SOA架构技术,以.Net技术开发,后台数据库采用MSSQL,并通过WEB应用网站、WCF服务、及嵌入式.Net组件等提供应用支持,同时与医院EMR(电子病历系统)、CPOE(计算机化医生医嘱录入系统)、HIS(医院信息系统)、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有机对接,达到应用的便捷。

3.2 系统的模块结构设计 本系统分四大模块(医师、护士、医技、行政后勤)搭建医院专业技术档案模型,指标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培训信息、资格/权限、绩效评价(包括年度考核、临床工作量及可测量的医疗质量数据、论文、课题等)。以医师为例,介绍该系统的模块结构,如表1所示。

3.3 系统的数据统计和利用 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绘制统计表格式,系统会按预设的报表格式自动生成报表,复杂的运算和统计工作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可以设定多种查询条件,导出相应的数据库信息,生成各种花名册,便于建立个性化的工作系统;可以预设各种表单的模板,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后,实现自动化批量打印。

4 体会

4.1 实现了专技档案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每位员工都有一个唯一的院内ID号,在进院时由人事科编制,它是建立全院统一的专业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系统的管理对象涵盖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正式员工、派遣制员工、返聘人员等,信息范围覆盖医院人事、科教、医务、质量管理等各个职能部门,包括人事管理、医疗权限管理、临床工作量、医疗质量监控指标、科研管理、教育培训等各类数据,并由人事科、医务科、质量管理办公室、科教科等职能部门根据权限进行分工维护,确保了信息更新的准确性、及时性。

4.2 实现了专技档案信息系统的多元化整合 针对医院管理及业务实际需求,搭载相适应的子系统,全面整合衔接,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在综合平台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并集成下属各分系统及临床科室间的信息数据库,扩大信息系统服务范围,实现多部门信息的即时共享[4]从而提高数据的利用率、提高管理效率。

第8篇

论文关键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检验,有效性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介

从Markowitz和Tobin提出资产组合理论开始,现代资本理论迅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包括了Sharp、Lintner和Mossin发展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该定价模型提出高期望收益往往和高风险相关联。简单来说,资产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预期超额收益率与以β值度量的资产面临的未分散的市场风险线性相关。

尽管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在现代资产定价理论中一直占领着统治地方,但是由于CAPM模型是在一组苛刻的假设条件下建立的,一直不断出现一些实证研究的成果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国外有Tinic、West和Basu,国内有阮涛、林少宫和李和金、李湛,结果表明,不论美国股市还是中国股市都不支持严格的CAPM模型。

2实证检验

2.1样本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2003.1-2009.12作为研究时间段,该时间段体现了熊市和典型牛市的波动特征。选取的样本是从上证股票市场随机挑选的20只股票,利用其在样本时间段的84个月度收益率数据进行分析。在此不选取日度数据或周度数据是由于相对的高频数据导致了噪声数据的使用,有损系数估计的效率。另外,用上证综合指数的月收益率作为市场组合收益率(数据均来自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并将各个时间段对应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实际运算中将年利率换算成月利率。

2.2检验方法

对CAPM模型的实证检验方法有很多,本文选用Black、Jenson和Scholes的方法(简称BJS检验)进行分析检验。

第一步利用2006.1-2008.12的月数据估计单个股票的β系数,系数值通过单个股票月度收益率对市场组合月收益率的回归来估计。如下式:

R-R=a+β(R-R)+e(1)

其中,

R股票i在t时刻的月收益率(i=1,2,…,20);R代表无风险收益率;R是市场组合在t时刻的月收益率;β是对股票i的β系数估计;e是误差项。

第二步则是将股票按照β系数大小排序,将20支股票分为10组,每组包含两只股票,每只股票赋相同权重,并利用2003.1-2005.12的样本数据计算组合的月收益率,组合月收益率取组合内股票收益率的算术平均。然后通过组合月收益率对市场组合月收益率回归估计组合的β系数:

R-R=a+β(R-R)+e(2)

其中,

R股票组合p在t时刻的月收益率(i=1,2,…,20);R代表无风险收益率;R是市场组合在t时刻的月收益率;β是对股票组合p的β系数估计;e是误差项。

第三步利用2009.1-2009.12的组合月平均收益率对上步得出的组合β值进行横截面回归,对收益与系统风险关系进行检验:

R=γ+γβ+ε(3)

其中,R为组合的月平均收益率;β为组合的β系数;ε为误差项。

3实证结果及分析

在置信水平95%下,利用等式(1)对股票的β值进行估计(见表1),表中β系数的估计值均通过t检验,估计值显著,利用其大小排序分为10组股票。

表1单个股票的β值估计

股票名称

β

股票名称

β

武钢股份

1.538711

宇通客车

0.908576

葛洲坝

1.09803

同仁堂

0.721116

中视传媒

0.962209

永鼎股份

0.880745

亚盛集团

1.101715

金健米业

0.907288

菲达环保

0.661829

两面针

1.527042

江西铜业

1.531689

中金黄金

1.290523

山鹰纸业

0.849112

南纺股份

0.900147

华联综超

0.881226

鲁抗医药

0.853614

新世界

0.767021

杉杉股份

1.188925

赛马实业

0.988985

华电能源

0.886169

分组完成,即可利用等式(2)对组合β系数进行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组合β系数估计

股票组合

股票构成

β

标准误差

T

1

菲达环保

0.404043

0.162576

2.485257

同仁堂

2

新世界

0.993471

0.113355

8.764249

山鹰纸业

3

鲁抗医药

1.202884

0.167258

7.191775

永鼎股份

4

华联综超

0.869742

0.132566

6.560797

华电能源

5

南纺股份

1.247708

0.219467

5.685166

金健米业

6

宇通客车

1.32813

0.159544

8.324525

中视传媒

7

赛马实业

0.956819

0.169503

8.324525

葛洲坝

8

亚盛集团

1.102168

0.174573

6.313495

杉杉股份

9

中金黄金

1.250703

0.223061

5.606997

两面针

10

江西铜业

1.251981

0.209377

5.979563

武钢股份

结果显示,组合β估计的标准误差较小,t检验值均大于临界t值,t检验显著,组合β显著不为零,可继续进行横截面回归。利用等式(3)进行横截面回归,得表3:

表3收益和系统性风险回归

系数

T检验值

R

F

γ

0.030970

1.833525

0.295887

3.361815

γ

0.041081

1.265182

横截面回归主要为检验高系统性风险是否与高期望回报率相关联。但结果显示γ的t检验小于t(8)=2.306,表明无风险利率不明显异于零,意味着市场投机需求过大;γ系数略大于零,但t检验也小于2.306,表示收益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正线性关系不显著,加上F检验值小于F(1,8)=5.32以及拟合优度R=0.295887,这都表明方程拟合效果不理想,总体显著性不够,高系统性风险与高期望回报率关联性不强。

4结论

实证检验结果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选样的偏差和样本量大小差异造成统计推断偏差从而导致实证结果背离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但主要原因应该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三大异常苛刻的假设,严重脱离现实,在现实市场上风险偏好不同的投资者和投机者在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上差异明显,而且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导致市场投机气氛过重、交易及监管成本过高,致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实际应用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基于CAPM模型在尚不成熟的上证市场的应用缺乏有效性依据。但是,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对于现代资本理论及应用所独特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在实际应用时应严谨对待。

参考文献1 Black,F.Jensen, M.C.and Scholes, M. 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Some empirical tests.Studies in the Theory ofCapital Markets[J],1972;45:79-121

2 Sharpe, W.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Journal of Finance[J],1964;33:885-901

3 Lintner,J.The valuation of risk assets and the selection of risky investments in stock portfolios and capital budgets,Review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J],1965; 47:13-37

4 Mossin,J.Equilibrium in a capital asset market. Econometrica[J],1966;34:768-783

5 Seha M.Tinic,Richard R.West.Risk and Return:January and the Rest of the Year,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1984;13:561-574

第9篇

(营口理工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摘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散打课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长春市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对散打运动的认知不是很理想;学生对武术散打运动的态度比较积极;学生上武术散打课的动机主要是以自卫防身为主,其次是学一技之长、强身健体和拿学分;长春市开设武术散打课的普通本科院校比较多;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散打专业教师比较少,武术专业教师比较多,其他专业的教师占大部分;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开设武术散打课主要是以俱乐部和专业课的形式.

关键词 :长春市;本科院校;武术散打课;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46-03引言

所谓散打运动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它是从我国传统武术中分化出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技击运动之一.普通本科院校开展散打课,不仅能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还可以通过课堂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防身防御能力.

本文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4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找到影响长春市本科院校开设武术散打课的原因,为武术散打运动更好的在长春市本科院校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散打课教学的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了自2000年以来关于体育教学的学术论文,阅读了与本研究有关的专著一部,获取了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掌握了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方法.

1.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内容是与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本次调查发放320份学生问卷,回收310份问卷,回收率96.88%,其中有效问卷300份,问卷的有效率96.77%;发放老师问卷50份,回收48份问卷,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45份,问卷的有效率93.75%,为保证问卷真实有效性,笔者采取即发即收方式进行发放,通过问卷了解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散打课开设的基本情况.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常规统计方法描述、分析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散打课教学的现状,全部数据的统计处理均由Excel2003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对散打运动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认知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

通过表1可知,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对武术散打运动很了解的学生占12.3%,对武术散打运动比较了解的学生占30.7%,对武术散打运动不了解的学生占57.0%,从本次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对武术散打运动很了解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比较少,对武术散打运动比较了解的学生占的比例稍微多一点,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学生对武术散打运动不是很了解,这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有关,从学生的角度也说明了武术散打运动在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的宣传面和力度还不是十分广泛, 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让更多的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了解武术散打运动.

2.2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对散打课态度的调查分析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通过表2可知,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对武术散打课很喜欢的占16.3%,对武术散打课比较喜欢的学生占44.3%,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喜欢武术散打课的学生大多都是男生,只有一小部分女生喜欢武术散打课.对武术散打课运动不喜欢的学生占39.4%,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这部分不喜欢武术散打课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女生,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长春市喜欢武术散打课的高校学生占多数,这种状况对于武术散打课程在长春市普通高校的开展还是很有利的,学生喜欢才会有兴趣学习授课的内容,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和预期的效果.

2.3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选择武术散打课动机的调查分析

2.3.1 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选修武术散打课是强身健体原因分析

通过表3可知,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选修武术散打课是为了强身健体的占19.0%,散打对抗性强,提高人的速度、反应、灵敏度、力量和耐力素质,提高人体内脏器官机能和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增强人体击打和抗击打能力,这是这部分学生选修武术散打课的主要目的.

2.3.2 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选修武术散打课是拿学分原因分析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表3可知,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选修武术散打课是为了拿学分的占18.0%,通过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这部分学生认为选修武术散打课比较自由,仅在一间训练馆里上课,考核办法比较简单,修学分也比较容易,这是这部分学生选修武术散打课的主要原因.

2.3.3 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选修武术散打课是学一技之长原因分析

通过表3可知,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选修武术散打课是为了学一技之长的占20.7%,通过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这部分学生平时比较喜欢武术,想在大学选修课里选武术散打课,学得一技之长.

2.3.4 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选修武术散打课是自卫防身原因分析

通过表3可知,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选修武术散打课是为了自卫防身的占20.7%,通过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女学生希望通过选修武术散打课来提高自己的自卫防身能力,在发生意外的时候所学的武术散打便能派上用场,这是这部分学生选修武术散打课的主要原因.

2.4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散打专业器材设备的调查分析

教学设施是普通本科院校散打课得以开展的硬件条件,尽管散打课对教学设施的要求较低,但缺乏必要的场地和器具,必然会给散打课的教学效果带来负面的影响.

通过表4可知,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散打课专业器材很充足的占23.0%,比较充足的普通本科院校占41.7%,不充足的普通本科院校占35.3%.近年来,长春市许多普通本科院校扩大招生,本身就已经超过了其承受的能力,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缺乏很严重.绝大部分散打课是在室外操场上进行,拳套、脚靶、沙袋等器具不充足,还有些学校让学生自行配备相应的器材.

2.5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开设武术散打课现状的调查分析

武术散打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运动项目, 教师作为教育者与组织者,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通过表5可知,长春市开设武术散打课的普通本科院校占60.0%,没有开设武术散打课的高校占40.0%.通过调查显示,长春市普通高校开设三大课程的占大多数,这与散打运动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散打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更能在学习中让学生学会一些防身与防御的技能,在遇到危险时可以自保甚至帮助他人,这是散打课很重要的特点.

2.6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散打课专业教师所学专业的调查分析

通过表6可知,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武术套路专业的体育教师占27.5%,武术散打搏击专业的体育教师占10.0%,其他专业体育教师占62.5%.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散打课专业教师比较少,而专业师资力量对课程开设、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大部分武术散打课的教师都是武术套路专业或其他武术专业通过再学习走上武术散打课教师岗位的,这样对武术散打课在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课程的改革以及复合性人才的培养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开设武术散打专业课的高校应加大对武术散打课专业师资培养的力度,以满足武术散打课教学和训练对师资的需求.

2.7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领导对武术散打课重视程度的调查分析

通过表7可知,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领导对武术散打课很重视的占17.5%,比较重视的高校领导占12.5%,不重视的高校领导占70.0%.通过调查显示,少数普通本科院校有专门的室内场地供武术散打课用,器材严重缺乏,证明了长春市部分高校领导对武术散打课重视程度不够.

2.8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开设武术散打课形式的调查分析

通过表8可知,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开设武术散打课形式是以专业的形式进行教学的占40.0%,是以俱乐部形式的占60.0%.现在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很多高校都采用让学生对体育项目进行选择,也就是俱乐部或分项等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具有连续性、专一性和系统性,但在武术散打课内容方面却与专项武术散打课内容有一定区别,主要表现在基本技术动作练习较多,实战的比例很少,又没有固定的场地和充足的器材,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散打课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3 结论

3.1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对武术散打运动不了解的学生比较多,比较了解武术散打运动和很了解武术散打运动的学生比较少.

3.2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对武术散打运动比较喜欢和很喜欢的占很大一部分,不喜欢武术散打运动的学生占一小部分.

3.3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选修武术散打课的目的主要是自卫防身为主的学生比较多,其次是学一技之长、强身健体和拿学分.

3.4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散打专业器材很充足和比较充足的比较多,也有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散打专业器材相对缺乏,这给武术散打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5 长春市开设武术散打课的普通本科院校比较多,没有开设武术散打课的普通本科院校比较少.

3.6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武术散打专业教师比较少,武术专业教师比较多,其他专业的教师占一大部分.

3.7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领导对武术散打课不重视和很不重视的比较多,但是也有一部分学校领导对武术散打课比较重视.

3.8 长春市普通本科院校主要是以俱乐部和专业的形式开展武术散打运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J].中国学校体育,1993(2):6-7.

〔2〕徐培兴.高校体育理论课的设置研究[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85-88.

〔3〕杨啸原.试析武术教学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5):97-98.

〔4〕罗春霞,韩晓燕.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现状调查及改革设想[J].浙江体育科学,2003,3(1):83-84.

〔5〕郑旭旭,高楚兰.改进我院民族传统专业、专业类(术科)课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1,4(3):79-80.

〔6〕王维.我国高等体育院系武术教材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函授通讯,1998,2(1):91-93.

〔7〕宋士彤.依据人才市场需求改革高校教育教学[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5,4(1):45-46.

〔8〕张智录,权黎明.竞技武术散打课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7):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