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4:19
导语:在礼仪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送礼文化在中国是一项重要的礼节,商人的炒作与经济的兴衰都会影响节日礼盒市场的改变。通过端午节礼盒能从产品面与包装方面了解节庆与送礼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端午节礼盒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产品的造型与节庆寓意的趣味性。而最难的地方是条件的不足,如节庆气氛与送礼习惯等,只有让消费者看见端午节礼盒的价值,发展与推广才会有意义。由于端午节属于本国传统文化,所以必须通过对文化的了解去创造符合现代感与真实性的包装。端午节的礼盒形式可根据文化层面与商业层面发展出各种类型,可分析如下:完全针对节庆而设计的端午节礼盒,无论在产品或包装视觉上都符合端午节气氛;根据端午节其他习俗所发展的附属周边商品礼盒,如香包礼盒;针对节庆发展端午节礼盒包装,但产品不一定与节庆习俗有关;视觉与产品完全与端午节无关,但消费者因为对商品认同而买来送礼,以地方性特产企业居多。对于端午节所运用的元素并不局限于传统或现代的设计表现,首要是通过视觉将文化与气氛表现出来,让消费者可以感受到端午节氛围,再从商品的主题性与独特性加以衍生成符合当时节令的礼盒,让消费者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够联想到该商品并购买。
二、送礼文化在端午节礼盒包装中的应用策略
一是深入思考包装策略,注重端午节元素的转换与应用。设计师通过调查,掌握商品在市场的最佳定位,思考营销方面、功能方面及客户目前的发展情况,考量成本架构的运用,经多方深思规划后,才能设计出符合业主与消费者期待的商品内涵与价值。端午节包装虽然需要运用传统元素,但这些元素与结构都是被塑造出来的形象,通过端午节礼盒的传统元素转换成符合商品属性与现代感的包装,才能真正让消费者产生共鸣与真实性。二是注重成本控制,创造商品价值感。企业与设计师必须将商品的销售视为责任,根据产品的特性规划出适用的包装或赠品等相关设计品,并共同制定出合理的价格,让企业与消费者都能满意,切勿为了赚钱而要求企业发展不必要的设计品,丧失业主的信任。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价值比价格更为重要,通过商品的组合或设计去教育消费者并创造商品的价值感,让消费者除了购买商品外,也购买到一份期待与满足。三是礼盒包装应先了解企业的品牌定位后再进行包装规划,进行前应先对礼仪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后,寻找适切的地方特色视觉设计元素,运用大小比例应以视觉美感为优先考虑。色彩运用应从产品特性与礼仪文化中寻找恰当的色彩计划,才能让包装与文化有直接的印象连接。包装材质的运用可以从地方产物与文化特色中寻找合适的材质,才能使消费者与礼仪文化紧密结合。在进行礼盒包装设计案时,设计工作者应有搜集文化信息的能力,在充分对该礼仪文化背景与特色有所了解与认知后,在进行礼盒包装设计的规划才能展现礼盒的独特魅力。
三、小结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是关系着学生能否理解接受课堂知识的关键。由于现代有机化学与各学科间的交叉关系进一步发展,尤其与生命科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关注前沿知识,把最新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例如:自由基是有机化学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生命科学常用的术语,我们在教学中将自由基与人的衰老和疾病的产生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立体异构现象与医学中经典事例结合起来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医学专业学生能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提高了其学习兴趣。这些内容所占的教学时间也许只有几分钟,但前沿性与医学实践联系紧密的内容一定要有,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应淡化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制备等纯化学反应和性质内容的教学,加大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反应规律的教学。我们牢牢把握“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规律,在教学中先把不同类的有机物的结构特征讲透彻,引导学生去发现“此类有机物主要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的问题,然后在与学生探究“这类反应是怎样进行的”的问题过程中运用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反应能量变化、过渡态理论、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方法来分析反应的活性和反应的区域选择性,把医用有机化学中六大基本反应类型如氧化还原反应、自由基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等基本内容介绍给学生。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本质和规律,为学习和研究生命体中化学变化规律奠定基础。另外,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前后关联知识点,使每堂课的内容形成一条鲜明的主线,然后围绕它讲清楚。例如讲解“环己烷的椅式构象”这个知识点,六元环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环状结构,是许多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其中椅式构象中直立键和平伏键,它们在椅式构象中的排布规律,椅式构象的转环后变化乃至椅式构象的画法都非常重要。我们借助视频和三维动画把这些内容讲明白,学生掌握了并能正确地画出椅式构象的透视式,就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少点迷惑,用节省下的时间去理解更深刻的知识内容。
2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精心优化教学设计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资源平台的完善,为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支持。这要求教师学会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去充实有机化学课堂的信息量,能熟练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今医学专业的有机化学的教学课时有所减少,但不能降低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反复审视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精心优化教学设计,制作了《有机化学CAI教学课件》和《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这些课件过程中,充分运用了Chem3D、Flash等软件演示了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并形象地模拟了经典的有机化学反应机制,将以往平面的和相对抽象的讲解立体地、多角度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内容,从而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使用Firework、Dreamweaver、Photoshop等软件制作了网络课程,其特色是将整个教学软件分成预习与自学、习题库、知识拓展、立体结构演示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中的内容相对独立,但其中关联部分又做好链接,把3D动画、视频等丰富的信息融合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利用软件进行自助式学习,巩固了学习的效果。《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和《有机化学CAI教学课件》曾在国家级、省级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课件已被多个院校引进,师生反映良好。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在医用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上合理使用是必需的。教师要驾驭好课堂,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就要将教学设计做好。我们在课堂上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思考互动的设计以及对知识点延伸拓展程度的把握。例如讲解有机化学中“电子效应”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们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在课堂前10分钟内先做一个陈述,然后老师与学生就“电子效应”的成因、传递的途径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畅所欲言。讨论之后,老师讲解时注意把“电子效应”对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影响作为经典例子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效应”在有机化学中重要性。最后,师生一起比较归纳“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这两种“电子效应”的不同之处。这其中老师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抽象的有机化学理论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归纳”的教学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也容易理解接受这些知识点。
3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学习资源大为丰富,大学生已有很好的获取知识途径,他们的学习模式也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因此,我们在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营造和谐、合作、平等、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可以自由提问;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学习“对映异构与药物的生物活性”时,这个知识点的本质就是再次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我们引导学生分析了对映异构与顺反异构、构象异构的异同点,使学生掌握了对映异构现象的一般性,而为什么对映异构体会有不同的生物活性甚至有的异构体没有活性,这一内容没有专门讲授,则是根据医学生已具备相当的医学专业知识,有意留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查资料撰写小论文进行讨论,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对映异构”知识点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这真正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保证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也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要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时应多些微笑,语气和蔼但要有激情,切忌平铺直叙;有时需要下讲台走进学生中,而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这些举止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老师在课后应主动与学习状况不理想的学生谈心,耐心地倾听,悉心为他们指导。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核定床位2500张,现有护理人员1517名。其中女性1494名,占98.48%;男性23名,占1.52%。年龄20~55(32.68±8.64)岁。职称:副主任护师及以上43名,占2.83%;主管护师324名,占21.36%;护师864名,占56.95%;护士286名,占18.85%。学历:硕士6名,占0.40%;本科723名,占47.66%;大专680名,占44.83%;中专108名,占7.12%。
2方法
2.1建设非惩罚性的安全文化
Singer等[4]于2003年首先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创造一个“针对系统+非惩罚性”的环境[5]。我院护理部2003年开始建设护理安全文化[6]:①强调非惩罚性原则,鼓励当事人或发现人主动上报。②强调及时报告并积极处理,把伤害和影响降到最低。③注重信息共享,把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处理经验、改进措施在一定范围内通报。④分析不良事件时注重系统问题和环节问题。⑤重视安全教育和防患于未然,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⑥鼓励上报未遂事件[7],并奖励杜绝未遂事件的事例。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
护理部修订完善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临床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输血安全制度、预防跌倒管理规范、医用管道标识规范、病情变化报告流程、各类意外事件紧急处理预案等多项制度和流程。同时,在实习生上岗培训、新护士岗前教育、在职教育、护理管理等多种培训计划中设置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培训内容,让各层次护士树立安全观念,知晓不良事件的防范、分类、应对和报告流程。
2.3制订标准化上报表格
目前上报内容包括临床可能发生的护理相关或护士现场发现的所有不良事件和未遂事件,共有7种10类的标准化上报表格,见表1。根据事件特点,各类上报表格的报告内容各有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住院号、护理等级等)、经过描述、严重程度、对患者的影响、处置措施、原因分析等。
2.4规范报告流程
在上报种类中,除了杜绝未遂事件,其余6种护理不良事件一旦发生,规范的报告流程是:①当班护士立即汇报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对患者健康的损害。②立即汇报护士长。③紧急事件、情节严重的不良事件通过电话2h内上报护理部。④其他不良事件48h内逐级上报至护理部。⑤各级护理管理者口头或现场指导当事人处理事件,必要时联系其他部门取得协助。⑥护理部分类登记护理不良事件。
2.5定期分析反馈
对导致患者伤害的不良事件,护理部要求3d内随访事件的处理和后续进展、患者的转归等,必要时连续跟踪事件进展。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所在科室组织护士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护理部每月、每季度、每年对上报事件进行汇总讨论,从制度管理、制度执行、工作流程、职业道德、主观态度、部门合作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奖惩意见(部分由于当事人违反职业道德、主观态度恶劣或者有意瞒报导致严重后果的不良事件给予相应的处罚)。根据事件分析和处理的情况,必要时与医务处、感染管理科、药剂科、信息科等部门沟通,从医院管理体系上争取保障或落实整改措施。已经讨论过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在每月的全院护士长会议上通报,实现信息共享,使一个人发生的不良事件成为大家共同的教训,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
2.6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与专科护理发展相结合
不良事件的细化分类和深入管理随着专科护理的发展而进行。例如:压疮事件早年只是包含在突发事件中进行报告,被报告的也仅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个别案例。但随着伤口、造口、皮肤护理各专科护理的发展,压疮防范与处理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充实,培训也越来越全面,医院成立了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各护理单元都设有小组的网络成员。压疮及压疮预警成为护理不良事件的一个类别。同样,静脉输液不良反应作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重点关注事件、非计划拔管作为危重症护理小组的重点关注事件而陆续被单独分类,分别予以报告、处理与防范。
2.7开发护理不良事件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2011年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开发了护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统[8]。按是否直接发生于个别患者,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2种节点,一类直接放在电子病历的患者节点下,将其基本信息直接带入表单;另一类放在病区节点下,自动带入填写人、填写病区等信息。再将各类事件在每个步骤中可能出现的要素内容进行分类、罗列,让填报者以选择和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录入,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根据护理管理的三级体系设计上报、查询、统计的权限,既体现了“非惩罚性”的上报精神,鼓励当事人主动上报,并保护填报人隐私;又实现了逐级审签、处理等功能。“护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统”的开发,让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反馈和管理路径更加方便快捷,数据真实客观而且便于追溯和统计,提升了管理的速度和效率。
3效果
3.1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提高(见表2)
3.2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见表3)
4体会
4.1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高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
结果显示,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率逐年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通常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往往能暴露系统、流程或制度的缺陷,及时收集和发现各种不良事件信息对改进系统、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具有重要意义[9]。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依托于先进的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的培养需要时间,需要所有管理者共同营造[10]。在一种无惩罚的环境中,人们才愿意暴露更多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解决问题。通过加强对护理管理者和临床各级各类护士的培训,保证整个报告系统的落实,保障患者安全。通过完善制度,制订预案,改进医院环境,从制度和系统上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获取数据和填写,并增加不良事件上报的准确性,因此,提高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
4.2实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
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医学人才。为此,医学教育工作者应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教学改革。首先,调整教学内容。医学教学要与时俱进,在确立以基本理论、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及时将各专业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应用贯穿到教学中,使医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对攻克疾病的重要性。在讲授具体知识点时,不仅要讲清基本原理,更要说明该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开展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减少演示性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
其次,改革教学模式。目前,医学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有基于讲座的学习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基于个案的学习方法(CaseBasedLearning,CBL)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LBL是最常用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为特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CBL是以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及自学式教学模式,在塑造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有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LBL和CBL教学模式更有优势,契合转化医学理念,但也存在缺陷,如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为克服这些教学模式的缺陷,美国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提出了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TeamBasedLearning,TBL),它结合了LBL和PBL教学模式的优点,注重大班教学的系统性和小组学习的高效性,以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为引导,避免了PBL教学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现象的发生。这一教学模式作为新兴的医学教学模式,已在欧美多所医学院校使用,取得较好效果。最后,还应重视开展医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多开展临床见习、病例讨论、社区见习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为目标进行科学研究,实现从临床问题到实验室研究的转化。
2以转化医学理念培养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培养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转化医学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从临床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技能培训。
首先,要保证教师的科研内容与临床实践不脱节。目前医学院校专业基础课程中,病理学和护理学是与临床实际工作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因为我国大部分病理学教师同时承担着附属医院病理科的病理诊断工作,护理学教师也在临床各科室轮岗。但其他一些基础课程(如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等)教师常由从事基础研究而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担任。
因此,医学院校可通过组织基础学科教师有选择地参加临床科室查房和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组织临床学科教师参加医学科研沙龙等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医学院校还可设立转化医学科研基金,鼓励基础学科教师与临床医生联合申请,为基础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创造学术交流机会,临床医生可将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反馈给基础科研人员,基础科研人员可通过研究及时将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文化文化相对主义
在当下有关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是否具有可比性,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可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等问题的争论中,“音乐文化”是一个被大家频繁使用的名词,但同时也是一个被误解,误用最多的概念。最为常见的误解之一就是将它的内涵等同于“音乐艺术”。在某些学者的言论中,“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常常被混为一谈,不加任何区分。于是便出现类似“音乐的现代化”,音乐价值的相对性等等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表述。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唯一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
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五、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但是,还有一些人反对将音乐纳入现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赞同。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具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样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他们的手上完全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们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通融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无主义的观点来否定现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先进,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
总之,文化、音乐,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中国人民而存在。中国音乐文化朝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中国的现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关键词: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
文档一体化管理,就是由统一的文档管理机构从文件和档案工作的全局出发,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实现文件管理部门由文件形成、收发、登记、编号、存储、检索、利用到档案部门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统计、利用等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此种工作模式有利
于改善和保证文件、档案质量,提高文件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实现文件和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长期以来,由于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实行分散管理的工作体制、相关法规不健全及文档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直接影响了文档一体化进程的实现,进而造成档案服务于社会工作职能的低下。本文旨在对此一问题作以探讨,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启迪。
一、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1.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有助于保证文档质量,确保文档管理、使用的有效衔接
文件是原始记录材料。档案是原始文件的转化物,是文件的特殊部分。文件与档案是同一事物在不同运动阶段上价值形态变化的体现。档案虽是由文件转化来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文件都能转化为档案,具有保存价值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一个重要条件。国外许多国家的档案法规和档案学论著都认为档案是具有长期或永久价值的文件,我国档案学辞典的解释则认为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国内学术界对档案的定义也强调文件和档案相同的本质属性,认为二者都具有原始记录性。因此文件管理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的质量.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看做一个统一的系统工程,采取统一的工作制度和方法来控制前后各有特点但又互相连续的工作环节和程序。也就是说,要把原来相互独立但又在不少环节上互有影响、联系紧密的两个管理系统,从组织制度到具体工作程序上真正融合在一起。
2.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必须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办公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无纸办公系统已成为现实,文件产生和传递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计算机网络系统为电子文件从设计、形成、管理、利用到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要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必须从文件材料的设计和形成开始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直至完成文件运转全过程和转变为档案的全流程,使文件处理与档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所产生的一系列烦琐工作,借助信息化技术都将迎刃而解。
目前我国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并不乐观,虽然大多数单位都配置了计算机,但大部分档案馆室仅限于目录的输入,很多档案信息还是靠人工检索,难以跨越不同部门、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历史阶段信息库的壁垒,工作效率很低,社会服务效果较差。再加上因客观原因造成的案卷标引不规范等,所以在查找利用过程中有很多麻烦,利用者得到档案信息的标准率、检全率及查找速度都受到检索工具的严重限制。要改变这一现状,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的综合开发水平的同时,引人信息网络技术势在必行。
二、实现文档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过去甚至目前,我们的宣传工作总是超不出档案界本身这一专业狭小的领域,这使得宣传工作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必须提高认识,树立“一体化管理”的新观念;合理协调两个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之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方可实现文件和档案工作全方位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以满足且前信息化高速发展及社会多层次需求。
(一)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社会档案意识是指社会公众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程度与认识水平的总和,其重要程度几与档案工作成正比。总体上说,社会上各行各业对文件和档案工作的认识水平和敏感程度,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档案意识。要提高社会档案意识,必须实现观念上的突破,扩大宣传范围,面向社会,在引导社会公众提高档案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在文件形成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内加强“文档一体化”观念的宣传,使档案工作人员了解文档一体化管理是档案工作的延伸和发展,从综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出发,真正把文件和档案两种资源整合为一体,以发挥两者的整体功能。
(二)加强领导,改文档分散管理为文档统一协调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文档工作基本上处于宏观失控状态,即文件的制作部门不负责管理文件,档案管理部门虽负责管理文件,但对文件质量却无法进行有效的干预,这就使文件和档案工作无法实现全方位的统一协调管理,其质量自然就不能保证。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从系统管理角度出发,尽快理顺文档工作的管理体制,完善机构设置,合理设置工作流程;其次,从中央到地方,为了避免增设新机构或者改变目前文档工作分属不同管理机关的体制,应将现有的文件和档案管理机构合并,明确单位分工,强化统一领导、分层负责的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扩大现有的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权限;再次,在前两者目标实现后,可进而对全国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宏观、系统地制定文档一体化管理工作方针、政策,确立科学、合理的贯彻措施,以加强对全国文档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的行政管理职能。最终实现将文档工作归于统一的组织管理体制之下,采用合二为一的工作模式,使二者的工作流程相互衔接融合,通过法定程序和规章制度将其合法化。此一措施有利于二者的有机整合,在保证文件质量的同时,还有助于实现其服务于社会的最高效能。
(四)加强文档学教学科研一体化模式,造就一大批年轻复合型人才
文档管理人员的素质关系到文档工作水平的高低,只有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文件和档案工作人员队伍,才能真正提高文档一体化水平。
信息时代的到来及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产生,使档案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目前的文档教育只有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修订和完善,培养出高素质的文档从业人员,才能使从业者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要求。高等学校文档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学为主,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注重学生学术理论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同时,档案学专业知识和档案学理论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创新,应着力培养和增强未来文档管理人员在信息时代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利用技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健全文档法规,把文件的形成、运转、处理、管理与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检索、编目、利用等环节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制定统一的行业规定、管理标准,以实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尽量消除或减少重复工作,方可最大限
度地发挥文档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戎.文档一体化进程中的文档工作关系新探[J].四川 档案,2000,(5).
[2]宋钦.我国文件档案发展阶段厦其模式[J].档案学研究,2003,(2).
[3]黄霄羽.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科学含义[J].档案学通讯,2002.(3).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执行新大纲就是要牢牢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方向。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4个方面。
长期以来,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初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升学率,片面追求高分,各级学校大搞题海战术;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领导压教师,教师压学生,各科之间挤抢时间,把学生变成了“考试机器”,而学生的健康却被严重地忽视了。据统计,城市初中毕业生的近视率达50%~70%。
因此,与原大纲相比,新大纲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许多调整,适当降低了对概念、理论的要求和化学计算的难度,拓宽了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知识及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工农业生产、材料、能源、环境等)的内容。这无疑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二、突出公民教育的内容
什么是合格公民必备的基本化学知识?新教材作了认真考虑,删去了原教材中物质的溶解过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单质、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等10多个知识点,大量增加了体现公民教育的内容。
增加的知识有煤、石油、天然气三大矿物燃料和“绿色能源——酒精”;几种常见的盐、农药和黑火药知识;常见金属及合金的应用;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既增大了教材的可读性、实用性,又增强了弹性及各类学生对它的适应性。
在学生实验方面,增加了分子运动;从KClO3制取O2的残渣中回收MnO2;水样和土样酸碱性的测定;晶体的制备;几种常用有机物的鉴别;用废干电池锌皮制取ZnSO4晶体等。提高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
三、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新教材注重结合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我国钢铁、煤炭、石油等工业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新设的铁一章,从我国古代钢铁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谈起,并附有我国古代冶铁图和近半个世纪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的数值,说明了西汉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章还增加了钢和铁的冶炼、钢和铁的区别等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内容,突出了时代的需要。
四、增强环保意识
新教材用较大篇幅阐述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应该指出,化学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化工生产和产品使用过程中又向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三废污染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环保教育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规范价值
人们的一切活动都会带有自觉的目的性,意识支配下的行为取向也都会朝着符合自己利益和目的的方向发展,这样彼此之间就难以避免的产生摩擦和矛盾。任何人不是独居的,都是生存在一定的共同体之中的,共同体为了避免成员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就必须通过一定的伦理规范、道德标准,来防止、缓和和化解矛盾。人口伦理同政治、法律一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人口伦理不像法律具有强制性,但是它依靠伦理行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进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的调节,达到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效果。在婚约伦理中的族内婚制、家支外婚就规范了氏族成员的婚配关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不可违抗性,同时也是人们开始自觉控制自身行为,增强行为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因为这种自制行为的表现是受到了明确的规范意识的支配。氏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伦理规范具有加强内部团结,扩大与家支之外联系的功能,而且有效控制了近亲结婚的发生,间接提了人口素质。
(二)教育价值
人口伦理的教育价值,是指人口伦理的实施与践行对社会中人的各种行为所发生的规范影响。这种规范影响通常是一种内在影响,即人口伦理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只有以人们真心实意地接受为前提,并逐渐转化为人们自己的情感、意志、信念时,才能得以真正实施,因为“内化的规范也称作良心,良心是人们思想、言行的标准、尺度和检察官,良心形成特定的动机、意图、目的,良心促使人去遵守社会规范。”所以人口伦理的教育价值是通过两种途径展开的:一种是积极肯定的价值。是对社会成员合乎人口伦理的行为的接受、肯定和鼓励,为行为的实施指明正确合理的方向,对其他社会成员起到示范的作用。这里表现在为明显的便是孝道存续伦理,其“其死者如事生”的核心观念及各种丧葬仪式风俗首先肯定敬老孝老的传统伦理道德,其次鼓励要将这种伦理道德延续,甚至被敬孝者离世后仍要继续,以告慰亡灵并求得良心上的安慰,最后通过丧葬仪式进一步加强了对晚辈后代人的训示和教诲,不仅对自己的家族成员也对参加丧葬仪式的其他社会成员起到示范作用。第二种是消极否定的价值。就是通过对社会成员违背人口伦理的行为的批评、否定和压制,并教育违背当事人,进而对其他社会成员起到警示的作用。人口环境伦理中尤其是涉及到对自然的保护伦理方面,多表现为民族习惯法中禁止性的条款。侗款中将到塘水和田水,规定道:“水共一条沟,田共一眼井。……下边只能让上边有谁下边干,不能让下边有水上边干。若哪家孩子偷水截流、破塘埂、毁沟堤,私自开沟过山坳,私下引水过山梁,害得上边吵、下边闹。……要让他的父亲出来修平田埂,要让他的母亲出来赔礼道歉。……如有私自引水翻坡牵水翻坳,……要他父赔工,要他母出钱。”明确的惩罚赔偿规定,起到警示和震慑的作用。
(三)评价价值
人口伦理不仅规范、指引人们行为,也制约和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也就是说,人口伦理制约、规范、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故人口伦理的评价价值,是指人口伦理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具有评判、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或违背道德的功能。评价价值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价值准则的直观表现。通俗来将就是,哪种行为或利益应该禁止并受到抵制,哪种应该受到褒奖和推崇;哪种是非正当的、非正义的,哪种又是正当的、正义的。人口伦理的评价价值是通过评价标准来实现的。故人口伦理的评价标准具备三个特点:其一,明显的客观性。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伦理的评价标准并非由任意人制定,或因人而异,它是贯穿在整个社会各个群体、每个社会组织和所有社会成员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中,而且通常是自然而然地渗透进普通的生产生活。人口生育伦理中的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价值观念,在以小农经济为背景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生育伦理的这种价值观念,在当时的条件下,无论是对于哪个民族,抑或哪种社会组织,如侗族“款组织”,都是客观存在的,并非有谁制定,合乎利益需求。其二,普遍的有效性。人口伦理的评价标准作为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主流价值判断,是在其所能及的领域普遍适用的,不会受到信仰、观念、人际、地域等一些条件的限制。如贯穿整个人口伦理的孝道伦理,无论是婚姻伦理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哭婚伴嫁,生育伦理中的重男轻女、多子多福;还是老龄伦理的老年养老、健康长寿,死亡与丧葬伦理的念祖怀亲、孝道存续,无一不体现、不倡导传统的孝道伦理,即便是在当下社会,孝道伦理仍然发挥具有评价。其三,动态性。评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必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发生变化的。因此,人口伦理的评价价值也具有动态性,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逐渐淘汰那些与社会发展进步脱节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反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婚俗中的姑舅表婚是一种近亲结婚的婚配方式,当时人们不仅认为这种联姻的方式是“亲上加亲”,而且认为这样可以使本族的财产不会外流。这样一来不仅导致了舅权至上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婚姻负担,更严重的后果是导致人口素质的降低,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因此,这种方式必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淘汰。在清乾隆年间,侗族人民便自觉进行了反对姑舅表婚、禁止近亲结婚等一系列的婚俗改革。锦屏县文斗村的婚俗改革碑就是很好历史见证。
(四)预测价值
人口伦理的预测价值,是人们通过对人口伦理规范的了解、把握和认知,来安排和实施其行为并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认知功能。即人们根据人口伦理规范,事先预计自己的行为或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该行为实施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人口伦理的预测价值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认知功能,就是人们遵循或违背某种伦理规范时所出现的结果。其次,是选择功能,即人们根据认知的结果来决定是否行动或怎么样行动,已达到预期的目的。传统生育伦理中,人与社会都有普遍的重男轻女价值观念,如果哪家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就会受到他人歧视,受人欺侮,而且自己也会认为没有人可以为之养老送终,基于这样的认知,人们就会自觉的做出选择———多生,必须生到有儿子才行,最终达到不受歧视、子嗣繁盛,不再担心死后无人送终等一系列目的。
二、启示
(一)为人口学的研究开拓新领域、新视野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以及社会的进步,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因此,人口学科的研究范围与视域也随之开拓,对人口问题的伦理思考和价值判断也是在新时期,面对新的人口问题时,时代赋予本学科新的研究使命。将人口伦理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活态文化下研究,冲破了不同学科概念之间的屏障,细化了人口文化研究,进一步提高了科学体系中的系统综合程度,积极进行理论探索。同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口伦理研究,必须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不同学科间的相关性、相似性和统一性。运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是拓展学科之间渗透、融汇的具体途径,促进各学科研究方法的沟通,从而更加科学严谨地指导跨学科研究工作的开展。当代最有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方式,正是孕育并出现在不同学科概念的交叉点上。注重知识的横向扩展,开阔视野,探新求新,以适应当今大科学时代科学知识整体化和综合发展规律的时代特征。
(二)拓展“非遗”认知,促进“非遗”传承保护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除了对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外,人们对丰富精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日显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1世纪初期进入人们的视野,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人们从不了解到了解,从单纯的继承保护到开发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的认知逐步加深。但是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大环境生了改变,对于那些处于现实生活中的民族文化遗产,采取简单的“维持性静态保护”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必须采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动态价值开发策略。从本研究看,只对文化遗产依附存在的实体进行保护开发利用,对其蕴含的核心精神继承和弘扬是远远不够的:时代在变迁,那些无文字记载,依靠口传心授的文化遗产终会濒临消失的处境;科技在进步,那些传统技艺,例如刺绣剪纸、医药制作技术与疗法等也会受到冲击;生活在改善,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在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打拼,那些传统礼仪、仪式、习俗,更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逐渐淡漠。“非遗”是由“人”创造的,是通过“人”代代传承的,无论是传承弘扬还是灭绝失传,更是与“人”密切关联的,所以必须拓展对“非遗”的认知,尤其是从“人”、“人口”的视角挖掘更深层次的价值,从而升华出高层次的理论存在,以此更好地指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展开。
(三)弘扬“非遗”人口伦理中的和谐理念促进人口文化建设
同志曾经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清水江各民族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具民族性、最有地方性、最具历史性、多元化的资源和财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人口伦理及其体现的价值,我们不难看出其中透露出的传统文化理念,例如人与自然关系上,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休养生息;人与人的关系上,以和为重注重家庭和睦,在村寨之间,和睦友好,民族大家庭。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和谐人口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其伦理价值仍是当下衡量人们道德尺度的重要标杆。只有深刻认识传统人口伦理中的现代价值,继承和弘扬传统人口伦理中合理理念,才能够站在前人创造的历史高点上创造创新出适合现代社会统筹发展的更高层次的和谐人口文化,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利于存进和谐人口文化建设的内容,汲取合理的思想精华,使优秀的人口伦理内容得以传承,更优秀的内容得以被发现,使和谐的人口伦理得以升华和新生。
三、结语
论文关键词:灾害应急跨文化传播理念意识融合
当今世界,灾害频仍,人类该如何应付?发达的高科技,并未使人类准确地预测出巨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更逞论阻遏如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2008年的汉川大地震;制造的血腥事件也令全球人心惊胆颤,如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这些灾害带给人们巨大的的危机感。对这些突发性的特大灾害,人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在特大灾害面前,人类只有联手共抗。然而,在当今这个多元的世界里,由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在信仰、体制、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如何使他们在抗灾紧急关头尽快避免隔阂、达成共识、互伸援手,就成了学者们关注的课题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与灾害应急管理的迫切需求
人们针对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如在建构并完善抗灾救援应急机制、抗灾救援的具体行动措施、危机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成效显著。但是,当巨大灾害降临时,人类应如何在信息传播的第一时间得以顺利沟通;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我们应如何建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自然互动与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这些问题正是本文力求探讨的问题。
灾害降临时,人类在第一时间的本能反应除了逃生躲避外,便是期盼尽快抗灾救助。势单力薄的个体行为意义不大,群体联合救援才有功效。当此之际,“时间就是生命”特别凸显,因为人在断水断食下可以维持7天的生命,这7天是抗灾救援行动必须把握的“黄金”时间。因此,及时发现并通报灵区各方面实情的信息传递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科技落后、信息闭塞的时代,人们遭遇灾难时往往呼天不应、唤地不灵,而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无线电通讯、卫星传感、电视、网络等等,几乎可以沟通地球上的每一角落。如在汝川"5.12”地震的抗灾救援期间,借助传媒的宣传联络,中国政府反应迅速,亿万民众同德同心,加上世界各地人们的及时支援,抗灾救援收效卓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口号,形象地道出人类遭遇灾害时的心理渴求。这种心理渴求是超越地域局限的。近半个世纪来,世界某地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都能得到大多数国家的关注,得到丫定程度的救援。
今天,传媒新技术在世界的空间架构起了越来越完善的信息沟通桥梁。单从物质技术层面看,这类信息高速公路足以使地球成为一个村落,它点亮了人们遇难求助的希望。然而,事情远非这么简单。从意识观念层面看,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曾一度严重地阻隔着不同族群之间的交往。但是,一次又一次降临的巨大灾害,超越人类族群个体的承受能力,它警示人们,在灾害应急过程中,各国政府应有宽广的视野和兼容的虚怀气度,减少纷争,共度患难。为高效地抗灾应急,历史赋予了网络传媒新技术以跨文化传播理念的新使命。
二、跨文化传播学理念及其实践价值
20世纪4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跨文化传播学”扩展了传播学的领域,有利于“沟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跨文化传播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如全球化、视域融合、符号世界等,在人类联手共抗巨大灾害时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价值。
全球化。全球化指人的社会关系的世界化,人的社会交往的世界化。跨文化传播学是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的知识系统。在全球社会语境中,人类具有了全球意识(globalawareness),就有利于产生“交往欲望”,世界文化体系也能出现“同质化”趋势。
视融合。在视的遭遇、交融与沟通中发现并揭示新的意义,从而建构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科学体系,被称之为“视阂融合”。在跨文化传播学领域,“问题视ICI”应指向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对传播行为观察视觉的基本要求。
符号世界。人类处在一个符号世界里,人类的思维、语言和传播都离不开符号。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更离不开符号。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是传播的源头。由于人类族群之间语言体系的复杂性,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更具有实效的应用价值。
2000年1月1日,《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以下简称《》)正式生效,规定各国在自然或人为灾害发生后应采取合作态度,共同救灾减灾。目前,加人该机构的有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在内的10多个国家,至今已经促成260多次国际减灾合作。
2007年,美国应用新媒体,如goode地图、手机、互联网跨平台服务Twitter以及各种社会网络媒体,对火灾、雪灾、龙卷风、校园枪击案等巨大灾害危机进行了报道。2009年3-4月,爆发于墨西哥和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来势汹汹,有关信息经网络传递后,立刻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携手联防,比较有效地避免了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范围的蔓延。2010年海地地震后,有20多颗国际卫星参与到救灾中。按《》规定,灾害发生后,各国应分享相关数据。以上案例,不同程度地蕴含有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理念。
跨文化传播理念在灾害应急中已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1)人类的需求意识在灾害应急中不谋而合。长期以来,人类在应对巨大灾害袭击的同时,不能不思考巨大灾害发生的规律、人类自身抗灾的能力以及抗灾救援的实际有效程度等等。灾害促使人们逐渐理智、成熟起来。(2)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跨文化传播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科技为及时沟通各地信息提供了快捷通道,为灾害应急铺就了一个良好的物质技术平台。如今,人们越来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了网络传媒技术,越来越快捷地传递着彼此之间的信息,这对人类把握救援“黄金时刻”非常有利。(3)不同文化背景的隔阂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尽管有了高科技发展创造的物质基础,但是,网络讯息的传递与人类意识的沟通能否完全同步、两者之间的联系能否在同一个平台上顺利有效地确立,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跨文化传播学知识系统的建构,是为了“沟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跨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简而言之,跨文化传播理念在归属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具有纽带联系的价值。这种纽带联系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沟通彼此的信息。各个文化背景之间的人类在面临某种共同利害抉择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找到在理智、情感、利益需求方面的若干相似、相同点,找到彼此意识沟通的渠道,从而维系起相互认识、了解、联系的纽带。
三、在灾害应急管理中意识融合的构想
从实践价值论的观点看,一门科学理论的价值是源于实践的。价值的实质在于实践活动中的人、物、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及其所产生的效应、效益。跨文化传播理念在人类应对灾害发生过程中的实践价值也无例外。灾害应急行动获取效应、效益的关键,不仅是物质技术层面的合作,更在于思想意识层面的沟通、融合是否顺畅。
由于语言文字、、政治利益、价值观念、教育水平等方面的较大差异,被不同文化背景隔离着的人们,即使利用网络传媒进行意识交流也会存在一定障碍。长期以来,西方文化总是坚持自己的统治和霸权意识,对东方文化几乎完全无知却又有意无意地误读。这些误读的产生,源自传播者、文本、接受者(读者或观众)等方面。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冲突,严重影响着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例如,“龙”在中华传统中是吉祥神物,而在英美却被视作罪恶。近年来,西方总是渲染中国向美国发动“网络战”。在“谷歌风波”中,中国不希望“过度解读”而美国却要求“彻底调查”,从而引起纷争不断。在这些隔阂产生的所有因素之中,政治信仰与利益冲突最为复杂、顽固,解决起来也最为棘手。
当今社会,人们既已接受跨文化传播理念并在网络传播活动中加以运用,那么,对这门学科体系的真理性就应该高度认同,对其理念在社会活动中可能遭遇到的障碍也应该有充分估计。关键是要坚持科学的客观的态度。跨文化传播学“视阂融合”理念的科学价值,在这里即得以体现。
人类有必要在传播领域内建构一个“跨文化网络传播意识融合机构”。其目的是尽可能藉技术手段来消弥彼此的误解和分歧。此构想虽然只是基于共同应对威胁人类的巨大灾害而考虑的,但它应该是一个常设而稳定的、超越各种政治和生活习俗局限的、在非常时期具有相当权威的机构。这里的“意识融合”包含着信息沟通、观念统一、误读解释等因素,主要立足于物质技术层面(自然也无法完全避开意识观念领域),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其宗旨是在非常时期,为达成抗灾救助共识而暂时消洱一切固有的意识方面的隔阂。其功能在于紧急时刻避免一切无谓的纷争以求取“黄金时刻”救援的最大效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