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手术室护理论文

时间:2023-03-20 16:14:37

导语:在手术室护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手术室护理论文

第1篇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360例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名,观察组中有99名为男性,81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46.36±6.72)岁,手术类型为:46例胃穿孔修补术,42名患者实施阑尾手术,32例骨折手术,25例疝修补术,另外35例为其他类型;对照组中有102为男性,78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47.86±6.64)岁,手术类型为:52例胃穿孔修补术,45名患者实施阑尾手术,26例骨折手术,24例疝修补术,另外33例为其他类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1)术前舒适护理,主要是加强术前访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相关信息、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措施、术前准备,做好患者的沟通交流以及解释工作,采用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来转移其注意力,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

(2)术中舒适护理,主要是通过预先将手术室的灯光亮度、湿度、温度调整到最佳状态。协助患者摆放、更衣,及时遮挡部位,尊重、维护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在安置患者手术时,动作要轻柔;

(3)术后舒适护理,根据疼痛护理指引,在手术前后对患者做疼痛评估,加强对患者的沟通交流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体质状况为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另外是询问患者对手术室环境(温度、湿度、灯光)、护理操作、舒适度等的感受和意见,以评估手术护理质量。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自行设定的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试验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描述,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24±0.1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7.18±1.6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第2篇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2年1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11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7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8岁,平均年龄为45.8岁。手术时间最长的患者为3.9h,最短的30min。这些手术包括妇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普外手术、骨科手术、泌尿科手术。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疾病种类等方面具有可比性。而且两组患者对本次的研究知情,并签有同意书。

1.2方法:

在两组患者手术之后,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种类进行相应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再给予细节护理。例如,在术前,护理人员要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参与医生护士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提前有所了解,从而帮助患者解除心里对手术的恐惧。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患者不免看见一尘不染的手术室会有畏惧心理,这时护理人员要陪同患者,并且要友善地和其打招呼,介绍自己,并向患者了解一些患者的基本信息。在手术之后,护理人员必需严密对患者进行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有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且询问患者手术之后的感觉。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

1.3统计学分析:

以上的所有数据资料都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患者的数据记录可以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分较观察组低,而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低,而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3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77例,女123例,年龄18~68岁。手术部位:头部39例,颈部18例,乳腺30例,腹部(开腹手术)75例,腹部(腔镜手术)86例,关节11例,脊柱8例,四肢33例。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术前询问、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告知患者手术过程、相关资料及配合方法;手术前做好手术室清洁、消毒工作,准备好手术相关用物,术中协助医师进行操作,术后擦拭血迹,将患者送入病房;术后进行常规检查,并做好记录。

1.2.2细节护理

①术前细节护理。手术室护士在进行术前访视时,要统一着装,衣着整洁。在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微笑、态度温和、语言得体。询问患者一般情况时,言语要温和、清晰,鼓励患者说出心中顾虑,并予以分析、解答,以消除患者鼓励。交谈过程中,可多提及手术成功病例,如实告知手术的优势,如仪器、技术先进,手术医师临床经验丰富等,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②术中细节护理。在患者入室前,手术室护士要仔细检查手术用物准备是否完善,性能是否良好,以确保术中能够正常使用。在将患者领入手术室时,要亲切地予以安慰,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同时安抚好家属,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心理。入室后,护士要关心地询问患者对室内环境是否满意,麻醉前,要温和地对患者进行鼓励。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适时地予以安抚,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语言进行交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进程。术毕,擦拭患者身上的血迹,与麻醉医师一同将患者护送回病房。③术后细节护理。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详细的跟踪随访计划。手术室护士要到病房了解患者情况,亲切地询问患者有无心理或生理上的不适,同时予以必要的术后康复指导。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与要求,要耐心解答并尽可能满足。

1.3观察指标

应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护理质量评估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护理质量量表共设4大项目,每项总分10分,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分为3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护士职业素养与形象方面的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102例,满意32例,不满意16例,满意率为89.33%(134/150);对照组非常满意33例,满意52例,不满意65例,满意率为56.67%(85/150)。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4篇

患者,女,32岁,2014年7月27日10:00入室,在腰硬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子宫切除后,医生将消毒残端的2块小纱布塞入阴道。关腹前、关腹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洗手、巡回护士清点器械、纱布、缝针正确。但术毕未提醒医生从阴道取出纱布。术程顺利,于12:50返回病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2014年8月3日出院。患者于2014年8月8日晚自诉阴道有异物感来院检查,由医生从患者阴道内取出2块小纱布。

2进行鱼骨图分析

2.1进行鱼骨图分析前的准备

成立分析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科室质控员担任副组长,其他人员担任组员。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应主动报告护士长,立即召集小组成员,分析可能导致的后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以后护理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2.2找出主要原因

(1)护士未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在执行手术清点过程中不够严谨。(2)对手术清点制度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责任心不强,过度相信主观经验。(3)护士与医生的沟通不到位,有向深部填塞纱布时未提醒医生,术毕未及时提醒及监督医生取出。(4)护士人力资源配比不足,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导致心理压力过大。(5)护士长在薄弱环节督导不到位,平时警示教育不够。(6)手术安全意识欠缺,思想不够重视。

2.3确认根本原因

科室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科室安全防范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执行手术清点过程中不够严谨,与医生沟通不到位,未及时提醒及监督医生取出;未做到弹性排班,人员配比不合理;护士长督导不到位,平时教育不够重视。

2.4制定改进措施

(1)认真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强调执行手术清点查对制度的重要性。预防手术用物丢失、不完整,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完全关闭后、皮肤缝合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数目完全相符并检查其完整性,任何人不可随意更改物品清点内容,术中添加任何物品均由巡回护士亲自递交,并及时记录。(2)定期组织对年轻、新护士的核心制度培训,尤其是强

3GRP78的研究展望

第5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4~49岁,平均33岁;手术类型:行普外科手术者19例,行骨外科手术者16例,行妇产科手术者11例,行其他科手术者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3~48岁,平均32岁;手术类型:行普外科手术者18例,行骨外科手术者18例,行妇产科手术者11例,行其他科手术者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措施

患者均于术前完善常规检查,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根据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将安全管理应用于常规护理中,具体措施如下:(1)改善工作环境:合理分配工作,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缓解其高度紧张的情绪。降低各种设备应用中的危害,如减少X线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出现被器械误伤的情况应及时处理,如迅速挤出足够多的血液后用流水冲洗,再应用碘伏消毒伤口,必要时注射相应疫苗,以降低感染率。(2)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培养其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减少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概率。(3)认真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年轻的新进护士加强培训,同时由高年资护师领导、监督,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可以安全开展。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进行护理质量评分观察应用安全管理后的护理效果。

1.4满意度评定

本研究满意度调查问卷选用本院护理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相关责任护士发放,并向患者说明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在问卷填写完毕后按时收回交予护理部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统计。调查问卷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项,赋予1~4分,总分≥80分为非常满意,70~79分为满意,55~69分为基本满意,<5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之和。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出现护理差错2例,护理差错率为3.6%;对照组患者出现护理差错8例,护理差错率为14.3%。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1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8%;对照组患者发生护理纠纷7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2.5%。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者25例,满意者18例,基本满意者9例,不满意者4例,总满意度为92.9%;对照组中非常满意者8例,满意者15例,基本满意者21例,不满意者12例,总满意度为78.6%。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9,P<0.05)。

2.4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8.1±2.0)分,对照组为(94.8±2.3)分;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1,P<0.05)。

3讨论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0年2月~2013年2月共发生60件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其中有40件为一般安全事件,有20件为中度安全事件,其中一般安全事件属于医疗差错,中度安全事件属于3级医疗事故。

1.2方法

详细调查翻阅全部安全事件发展过程以及处理记录,根据医护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薄弱和法律意识淡薄、管理制度缺位、制定执行力度较低以及医护工作人员自身责任心不是很强等来对安全管理事件实施归类统计,分类统计每一种因素所引起的安全事件等级。同时对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3,4]。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来实施统计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阻碍因素,医护工作人员自身责任心不强与管理制度缺位为主要阻碍因素,与其他因素对比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处理对策

基于上述阻碍因素的分析,建议可采取以下处理对策:①构建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增强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心,将其工资收入、个人评选、晋升机会以及奖金等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相挂钩。②制定并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当前社会形势予以修订,确保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可遵章行事,系统且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应包含术前确认制度、各物品器械和药品管理制度、复核管理制度、患者交接制度、手术标本安全管理制度、防感染制度等。在管理期间,因手术室随时都有可能增加各种诊疗项目,且设备仪器也在相应的改进,医护人员也在更替,对此,在实施管理时,应对有关管理制度进行及时地完善以及合理地修订,以保证手术的质量以及安全。③增强医护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等方面内容的培训,按照岗位需求,定期将手术室护理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学习,强化其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手术室有关设备仪器操作的训练,使其能够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④加强非医疗安全方面的管理,结合易耗品来实施分类管理,对于成本较高的这些材料,可实施班班交接,且做好详细地使用记录,强化医护工作人员的火警意识,设立手术室配送组,由该小组每天对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情况实施检查,确保手术室各种物资供应及时,保证手术使用。除此之外,手术室附近环境必须要确保安静,以此提高手术成功率。

4讨论

第7篇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112例手术患者,以60例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38.41±19.26)岁;以52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39.52±19.6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

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①建立规范章程。主要包括绩效考核、病人核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输血查对制度等。对于考核优良的护理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则应对其进行再培训。手术病人的核对制度是指术前详细了解清楚病人的姓名、房号、床号、手术名称等。术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一次性的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严格检查核对,使用之后应先毁形,再消毒。手术过程中给患者输血应执行“十对”制度,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②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护理工作人员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③还应加强模拟操作,提高护理技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实自己。④提高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由于手术室护理的工作量大、病人较多且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白班/夜班交替,因此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⑤应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精神状况,提供最人性化的护理。如在术前访视时,可同时了解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多关心患者,以利于后期交流;在术中护理时,应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圆满完成手术护理;术后随访时,应耐心提醒患者须注意的事项,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前、术后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室术前空气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术后空气菌落数仅为(70.25±28.10)cfu/m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40±80.50)cfu/m3,而此过程中,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92.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2.2两组患者术前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下降,仅为(35.60±4.8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75±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出院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

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1.67%,较对照组的69.23%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代护理技术得到了提升,但作为特殊的护理单元--手术室护理,仍有较大的挑战。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要为主刀医生提供优质的手术配合,使整个手术工作顺利完成,还要为患者提供周到的人文关怀。因此,手术室护理质量就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治疗效果,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目前,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任务量重、压力大、时间不确定等问题,使常规护理不能完全胜任。而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一方面可以明确护理定位,强化护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分析112例手术患者,其中以60例给予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的患者作观察组,52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案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成功率为100.00%,而对照组为92.31%;且观察组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说明实施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的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4总结

第8篇

本文主要选出了120例常规护理的方法,严格按照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组主要对在手术前后进行了人文关怀护理。2005年8月~12月对入住我院呼吸疾病的50例慢阻肺患者,将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治疗经过等资料建立档案,并进行出院后的随访,指导他们坚持正规的药物及氧气治疗,调整情绪和心理状态,加强饮食营养和功能锻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常规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和患者简单交流,严格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操作,医生坚持一天两次查房,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沟通方法。患者的反映是不了解自己的病情,对自己的病情没有信心,悲观,焦虑,抑郁,精神状况不好,甚至怀疑自己不久就离开人世,对自己的康复有着极大的没有信心,因此,必要的效果不好。对照组使用积极的沟通方法,医生和护士定期和患者沟通,沟通的时候湘西了解患者的情况,往往患者的情况会更加乐观,患者的反映是比较了解自己的病情,对自己的病情有信心,乐观,自信,充满热情,精神状况好,甚至从不怀疑自己不久就离开人世,对自己的康复有着极大的有信心,因此,必要的效果好。对比两组,发现这种情况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是沟通的比较起作用,因此,要积极和患者沟通在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比如结合呼吸科相关内容,而在哮喘患者中则更高。因为哮喘、及喘息性支气官炎皆属如过敏性疾病。而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特别是β-受体激动剂如盐酸克伦特罗(舒喘灵)、沙丁胺醇(咳喘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均是免疫抑制剂。在抗过敏的同时增加脂肪的重分配,降低蛋白质含量。所以应用该类药物要求:早用快撤,规范治疗。尤其那些胶囊、秘方等成药。很多里面添加了这些成分。叫患者长期服用。最后导致肺大泡—破裂—气胸—死亡。因此加强营养与支持、坚持护理与指导尤为重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冲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慢阻肺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冲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2结果

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手段较为常规,对照组的情况较好,患者恢复良好。常规组效果不是很好,而对照组效果较好。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干预,发现,经过干预以后,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度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分别高于实验组。将语言沟通,身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呼吸疾病手术室护理中,明显取得很好效果,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评分,明显提高了效果,因此这个方法值得推广。

3讨论

第9篇

1.1法律意识

年轻护理人员对新的《条例》和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在思想上认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理文书记录过于简单,不够完善,质量较差。

1.2管理制度

导致出现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重要原因有措施不得力、管理不严、制度不健全等。如不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技术;交按班匆忙,物品清点不清;三关(更衣关、鞋关、门关)不严;参观手术制度不严。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加强护理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护理道德对于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确保护理安全质量往往会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医院手术室护理部应该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在举行以“职业道德基本概念、职业道德及其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发展背景,新时期护理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等为主要内容的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了广大护理人员爱岗敬业,廉洁行医的行业作风和服务意识。要坚定职业道德信念,规范职业道德行为,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让职工群众真正满意。

2.2打破“铁饭碗”,实行按劳分配,推行末位淘汰

在分配制度上按照“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原则,将奖励工资实行“三部分”(职称、绩效、软指标)分配。凡责任心不强、违纪违规、软指标考核超过三次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均为不合格,并作为淘汰对象。

2.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下是造成技术性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培训内容有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核心制度、护理礼仪、护患沟通、留置针的使用、急救技能等十四项内容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结束后,医院将组织对参训人员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正式上岗,并结合培训情况制定新聘护士五年培训计划,分批、分层、分专业进行带教和培训,促进青年护士快速成长。

2.4强化风险意识,认真解读《条例》

手术室涉及面较广,很容易出现护理缺陷和差错事故。而一旦出现失误,则必然会延误手术时间。浪费大量的物品和时间,甚至还有可能使得患者致死、致残。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对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认真解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重视和完善护理文书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3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