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4:53
导语:在中国孝道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二孩思想其实与我国的孝道思想是统一的,都是是儒家及儒家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种孝道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才形成了尊老爱幼,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据有关资料统计,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1%,根据科学预测,到2025年底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显然,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的,时间短,速度快,指望在短期内用社会保障和敬老院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选题的意义
A 从理论上看,丰富和深化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康的养老体系
B 从实践上看,对于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儒家“孝道”思想与现代家庭养老
1儒家“孝道”的基本内容
2儒家“孝道”原则的糟粕和精华
3现代中国的家庭养老
4儒家孝道的现代转承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重点: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儒家“孝道”的转承
2、难点: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儒家“孝道”的糟粕和精华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收集资料
2、归纳整理资料
3、编写写作提纲
4、写作论文
5、修改文章
6、完善定稿
方法: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演绎归纳法;
4、分析综合法。
措施:
1、充分收集资料
2、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和综合
3、制定写作计划表
4、主动多与指导老师交流
进度安排:
1、2015年12月20日前确定选题
2、2016年1月16日前提交开题报告
3、2016年4月10日前提交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后进行修改。
4、2016年5月20日前交定稿。
论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 家人文伦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接着又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孝是一个优弊共存的“杂糅体”,即有其适应时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碍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中国人个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一、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 、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在《论语 ·学而》中,“孝”被作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认为“孝”不仅体现在父母生前,最难的是保持到最终。“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和发挥,认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亦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孟子 ·离娄下》)。战国后期的墨家认为:以爱亲利亲为己任,就是孝,孝不必图回报。此外,《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有专篇论“孝”,战国时还产生了《孝经》,这些文献表明孝道的框架在先秦已经完成。《孝经》把孝与治理国家的政治手段相结合,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孝的道德观念也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有影响、最富特色的规范之一。
二、对先秦儒家“孝道”的辩证分析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它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秦儒家孝道有其合理性因素也有其不合理性因素,对此我们应作辩证分析。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赡养父母。赡养父母的规定表明在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是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也是人生 自然规律发展的要求。当子女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时,父母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应尽赡养扶助的义务。传统孝道中赡养双亲的这一规定符合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人生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性,是积极合理的内容,应该继承弘扬。
2.爱亲、敬亲。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 ,但这种感情害怕时间一长,由于受到多种干扰而被丢弃,因而儒家提倡孝这一文化道德规范,以维护人类的这种美好感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像一个人连给予 自己的生命的父母或者养育自己的人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结构和良好品质呢?因此,爱敬父母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永恒价值。
3.尊老敬老。儒家把孝不仅仅限于父子关系,而且要求尊重家族中的一切老者尊者。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他们由尊养家庭老者再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长者和老人,要求人们不但孝敬 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尊老的确是中华 民族的独特传统,它已经以言语、警句的形式,积淀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之中,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孝道又有其不合理因素,先秦儒家把“孝”作为仁之本,把“孝”看成“诸德之首”,使“孝”这一伦理范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强化,其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
1.“无违”之孝道。使家庭伦理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父子之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产生了权威人格倾向传统孝道讲究“父慈子孝”,但一向讲“子孝”的场合多,讲“父慈”地方少。“子孝”要求儿子对父母尽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无条件地绝对顺从父母,父亲死后还要尽三年之丧,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这一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意识,父子之间人格上具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这“无违”之孝道,是建立在无条件的服从的基础上,这样的孝道,对维护家庭制度是有功的,却不容易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2.“忠孝合一”的观念,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孝亲”本是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最初与忠君并无直接关系。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以宗法式家庭形式组织社会,建立了以皇帝绝对权威为基础的封建家天下。在这种封建等级制社会里,父亲是一家之长,皇帝是一国之尊。对封建家长的绝对尽孝,扩大到国家就是对君主的绝对尽忠。这样,孝亲与忠君便密切联系起来。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也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的思想,还提出: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结果。为了忠,必须讲孝,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则要求人们“舍孝尽忠”。在当代民主社会,封建皇权统治已不复存在,但对孝具有服务于专制统治特性与历史应保持清晰的理智,防止其流毒影响。还有一些观点,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这些封建性糟粕,不管当时还是其后,都应予批判与否定。
三、先秦儒家孝道的现代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人IZl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其实 ,家庭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和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文化。传统孝文化中养老敬老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传统伦理的“孝”成为处理亲子关系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成为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文化价值机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 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孝观念最初是基于对人们家庭生活的维护,以一种家庭伦常的形态而出现的。从现代家庭来看,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较之古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家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存在,家庭依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依然需要调节,所以说孝依然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
从现实情况来看 ,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亲情之爱 ,是生生不息的爱心 ,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种美德的起点。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孝行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人生之初,最初感知的必是父母之爱,面对的是家庭内成员之间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孑L子所倡导的“孝悌”之道,“弟子,人则孝,出则悌”。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出子女对父母的爱。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这是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的。那些提出以家庭道德为起点强化孝道教育,使子女爱父母、爱家庭而逐步发展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观点,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它是培养个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人点,它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3,(9)
[2]肖群忠.《伦理与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论文摘要:中国的孝道始盛于西周,周人治理天下也已将孝道作为其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三礼”即 《周礼》、 《礼记》、 《仪礼》三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们的成书年代虽有争论但其中所富含的孝道思想反映出孝道在西周的盛行,对后代孝道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孝道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孝道大行于四周,从一些典籍及金文资料中可以找到文献证据,其中“周礼”中关于孝道的记载十分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周的孝道观念。
《周礼·地官·大司徒》 日:“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日六德:知 、仁、圣、义 、忠、和 ;二日六行孝 、友 、媚 、娴 ,任 、恤 ;三日六艺:礼 、乐 、射 、御书、数。”其中 “六行”之一的 “孝”,贾疏日: “善于父母为孝。” 《礼·地官·师氏》谓: “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其对 “孝德”的解释,是从生命来源的角度涉及到孝的产生和创造生命的父祖。由贾疏知,“孝”作为 “六行”之一,是向万民施以正面教育的内容,如有不孝不友者 ,会有刑加之其身。 “师氏”之职则 以三德——至德、敏德、孝德——及三行——孝行、友行、顺行——孝国子 (《倜礼·地官·师氏》);“大司乐”之教圈子,又以中、和、祗,庸、孝、友为先 (《礼·春官·大司乐》)。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周代的各级官吏治理人民,大都是以教化为务,尤其重视民德,而在这里孝道是关民德的重要方面。
《礼记·昏义》说 :“夫礼 ,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 、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由此看,周礼虽号称 “经礼,曲礼千”,但大体上可分作上述类。而此八类所表达的内容,也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关系。《礼记·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 ,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在这 “五伦”中,父子 、兄弟、大妇三伦属血缘关系,君臣、朋友二伦属政治关系。而仁、义这是处理这两类关系的准则 ,其中仁是处理血缘关系的,以亲亲为基本内容,包括孝、慈、良、顺 、友 ,悌等伦理道德范畴;义足处理政治关系的,以尊尊为基本内容,包括忠、信、节等伦理道德范畴。 礼记·祭 在曾子论孝道时说 :“礼者,履此者也。”孔疏日:“履践履也,言欲行礼于外者,必须履践此孝者也。”这是说礼是用以实践孝道的,是孝道的表现形式,孝道是礼,尤其是有关家庭血缘关系的礼所表现的重要内容。
以下笔者将通过对 “三礼”中关于礼的记载的分析,来具体论述其中所蕴含的孝道思想
(一)
冠礼足表示男子成年而举行的仪式 ,它的形成比较早,创制于原始社会。到了西周,其变成了礼的一大类 ,即所谓的 “八纲” (冠、婚、丧、祭、朝 、聘、射、乡)之一。《礼记 ·曲礼上》说: “二十日弱 、冠。”又说 : “男子二十,冠而字。” L记·檀弓_匕》说: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由此可知,冠礼是为男子二十加冠并命字之礼。 《周礼·士冠礼》讲的就是周代贵族家庭中,男子成年加冠仪式的全部过程。冠礼中晟值得注意的就是,行礼必须在宗庙中进行,而且要祭告祖先。《礼记·冠义》说: “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此言冠礼在家族的宗庙举行,并祭告祖先,则表明了尊祖孝亲之义。冠礼的告庙是表示该家族又一后嗣已成人,也就是继承祖先事业的开始。礼记·冠还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而后礼义备。
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这里又将冠礼的重要性提到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的高度来论述,意思是说,从加冠之日起,这个青年就正式成了社会的一员,将承担起为人子、为人弟、为人少者的责任“孝弟忠顺之行立 ,而后可以为人”,正是在冠礼中所体现的孝道观念。
(二)
婚礼为男子娶妻之礼, 《仪礼 ·士昏礼》贾疏引郑玄《目面 日: “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既为男子娶妻,其形成应当晚于冠礼,它产生于父系氏族公社之晚期,后来也被纳入了礼的范畴。《仪礼·士昏礼》详细记载了周代士这一阶层的婚礼仪式。自从历史进入父权制时代以后,婚姻便成了本家族延绵子剐这一目的而选择的手段,周代丈夫娶妻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为了存续家族的血统,使祖先永不绝祀。《礼记·哀公问》引孑L子日“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 《礼记·昏义》则日: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借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婚礼也。”以上所记即可表明娶妻是为了延后嗣,继先祖。 《礼记·曲礼记》说: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斋戒以告鬼神。”此言即告庙为婚礼中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质诸祖先的婚姻才有效 ,才具有社会意义。第二,为了奉养父母。据《礼记·内则》,妇事舅姑礼节很多,稍有不孝不敬 ,即有被出之虞: “子妇未孝未敬,勿庸疾怨,姑教之,若不可教而后怒之。不可,怒,子放妇出,而不表礼焉”。父母对子妇则有绝对权力: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日 ‘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由此看出,娶妻并非为了丈夫,丽是为了祖先,为了宗法家族。以上所记娶妻的目的表明婚礼中也反映出了浓厚的孝道观念。此外,《礼记·大传》说: “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 《礼记·曲礼记》亦说: “娶妻不娶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 卜之。”周人认为同姓婚是违反礼制,近于禽兽。进一步分析,则是 同姓之女,是亦为祖先之遗体,娶为妻 、妾是对祖先不敬,有乖于孝道。由此我们说,《礼记》有关同姓不婚的记载,同样浸透了孝道观念。
(三)
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统治者要用传统的丧葬习俗所反映的等级关系来维护统治秩序,于是便有了丧葬之礼的产生记载周代丧葬礼的文献有: 《仪礼》的 《丧服》、 《士丧礼》、 《既夕礼》、 《士虞礼》等篇 《礼记》 的 《檀弓》《曾子问》、 《丧服记》、 《杂记》、 《丧大记》、 《奔丧》妁.口]丧》等十余篇 ;《周礼》 中又记载有专门典司丧事的官职和殡仪机关 “冢人”、 “墓大夫”、 “职丧”、 “丧祝”“夏采”等。此足见周人对丧葬之礼的高度重视,其中详备记载了葬前之礼、下葬之礼和服丧之礼,这些都体现出 “三礼”中的孝道思想。
《礼记·问丧》在解释死后三日而敛之礼说: “或问日‘死三日而后敛者,何也?’日‘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故日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最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此解释即言其中渗透着孝道精神。《礼记·檀》 说“丧之朝也 ,顺死者之孝心也。其哀离其室也,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这是说下葬之前须朝于祖庙 ,让死者与祖先告别,这完全是尽孝道的一种体现。此外,《礼记·丧大记》说:“父母之丧,居倚庐不涂,寝苫,枕口,非丧事不言。”此言即对居丧的要求,当然也可以解释为孝道。
(四)
西周把祭享先人称为孝,最初的孝,是由敬天发展而来的敬祖观念,这种敬祖意识主要是凭借祭祖活动来表达的。在祭祀时,要用一定的礼节来体现对祖先的崇敬即孝心。《礼记·祭统》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 《礼记·郊特牲》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所谓 “报本反始”,就是祭礼中所反映的主要情感意向,此言丧祭要人们永远都要 “尊祖”,不要 “忘本”,以维护宗族亲亲关系。由此看,祭礼本身则体现了孝,并有孝道的教化作用。礼记·祭说:“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 “祭之为物大矣!其教之本与?是故君子之教也 ,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其亲。……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论其义,而教生焉。”
《礼记·礼器》说: “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 《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重于祭。” 《礼记·坊记》说: “修宗庙,敬祀事,孝民追孝也。”由此可知,周代宗庙之祭通过对旧的祭祖风俗的改造利用,来弘扬孝道。祭礼是表现周代孝道这一观念形态的一种形式,同时也反映出周代孝道的一个鲜明特点,即行孝不只限于对父母,而尤其在对先祖的追孝。
综上所述, “三礼”中的孝道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奉养长辈;传承长辈的知识与经验;致力于长辈之业与承继父祖之业。庶民阶层的孝行主要体现为奉养父母;贵族层的奉养老人则更倾向礼仪化;承继父祖之业主要为统治阶层所提倡与实践。 “三礼”中的孝道思想是丰富而全面的,反映出西周孝道的盛行,体现了西周孝道的特点,对我国历代孝道之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今时代需要孝,孝道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一种历史与文化传统,弘扬孝道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
[1] 《周礼》。
[2] 《礼记》。
[3] 《仪礼》。
[4]康学伟:《秦孝道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ooo年。
[5]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6]朱汉民:《忠孝道德与臣民精神一中国传统臣民文化论析》,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
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孝道文化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于西周正式形成。《周易•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在“三德三行”(至德、敏德、孝德、学孝行、学友行、学顺行)思想的指导下,“孝”成为西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伦理价值观念。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汉代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将佛道思想有效的吸收融合,系统地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7]。由此可见,孝道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养亲敬亲尊亲、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等思想在孝道文化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爱敬忠顺”是孝道文化的鲜明特征。爱敬之于家庭,忠顺之于社会[8]。“爱敬”强调不仅要让父母老有所依,从物质条件上养活父母,使他们吃穿不愁,还要让他们老有所乐,心情舒畅地度过晚年生活。“忠顺”将孝道扩展到整个社会。从最初孝道的引申含义来讲,“忠顺”突出了弥足珍贵的民主管理思想,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忠顺”逐渐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其驾驭统治人民的有利工具,精神内涵逐渐发生异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忠顺”倡导的是要善待他人、社会和大自然,促进人、社会和大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这对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富有参考价值。
二、传统孝道文化对感恩教育的价值
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人伦道德的基础,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养亲敬亲尊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亲和力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家庭逐渐形成了“421”结构,家庭结构的小型化造成了一个孩子要负担起两对父母和四对祖父母的格局,年轻人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基于现实的压力,一些年轻人的孝道观念受到了严峻挑战,越发迫切需要我们重拾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感恩的根本体现。曾参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由此可见,用孝道文化来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其肥沃的文化土壤,更具有亲和力[9]。行孝道除了应满足长辈们的物质需要外,还要更加注重其精神需求,只有这样,年老的长辈们才不会觉得因为衰老而没有生活保障,他们的心灵才不会孤独和空虚,我们的家庭才会和谐。2.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博爱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富有感召力孝道除包含“养亲敬亲尊亲”外,还强调“推恩”。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以求达到博爱的境界[10]。博爱思想所憧憬的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理想社会。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角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师生在一起接触和交流,发生一些观念冲突或摩擦不可避免,但是只要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以博爱求理解,以博爱求支持,哪怕陌生人的一个眼神,一次抬眉,一个点头,都会让我们心中漾满甜蜜;哪怕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声关怀,都会让我们梦里充满美好。3.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生命教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在传统孝道文化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无论是“孝”字中的意蕴还是孝道教育,无不鼓励着我们要关注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命[11]。然而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现象令人担忧。“富士康”集团的“十连跳”事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未写好跳楼自杀事件,等等,无不震撼着我们的眼睛,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孝子的第一件要事。传统孝道文化激励着大学生要培养自尊自爱精神,明白珍惜生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这是对大学生最好的感恩教育。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到来导致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膨胀。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意识世界受到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忽视周围家人、朋友、师长对自己的关爱,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中,屡见不鲜[6]。1.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1)家庭生活漠视亲情。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应当精心培养。但是长辈们爱幼的本能,使得一些孩子基本上没有接触艰苦环境的锻炼和熏陶,加之父母的娇宠和溺爱,导致部分大学生从小就不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许多人形成了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回报的心理。山西长治上党老区一位“无奈的老农”在痛陈儿子不知感恩时感慨道:“不知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还能否学到良心?”从近年来媒体对此类新闻的报道来看,这种现象绝非个别。(2)人际交往漠视友情。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也都离不开人际交往。由于受自我中心思想、自我封闭、社会功利和猜疑妒忌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与别人沟通时很少在意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在与别人相处时,缺乏理解、宽容和合作,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容易发生冲突。从清华大学朱令被舍友投毒,到云南大学马加爵用铁锤敲死舍友,再到最近刚刚发生的复旦大学林某投毒杀死舍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学生因口角捅死舍友等事件,那一颗颗漠视友情的心,震惊的不仅仅是社会和他们的家人,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3)学校生活漠视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给他人提供帮助的人需要的仅仅是精神上的认可与理解,而不是回报。但是如果好心人的一片热心换来的是冷漠,那无疑会令人寒心,从此社会上可能会少一个热心人。在感恩意识缺失的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漠视恩情的案例还少吗?有些学生把尊敬老师当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时对老师尊重有加,一旦毕业跟老师形同陌路;有些学生通过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然而当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时,再去资助别人的寥寥无几。2.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1)传统孝道文化在历史传承上的脱节[12]。传统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对于这样一笔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历史上是高度重视甚至无限拔高的。如《孝经》把孝确立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的最高原则。但是从“五四”以来,特别是在十年“”中,片面否定传统文化思想,让沉淀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伦理道德规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和摧残,家庭文化的政治化倾向造成了中国传统家庭由重视孝道向片面否定孝道转变,导致社会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家庭文化中的仁爱美德被不断削弱、消失。历来广泛倡导的感恩思想在如此不利环境中无法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来说更是如此。(2)社会功利化的驱使。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讲求知恩图报,修身立德。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利益的驱使,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和自我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多带有庸俗的功利色彩。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难免受到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在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有些大学生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迫使自己丧失了心灵的激荡和升华,感恩更是无从谈起。(3)代际关系的转变和代沟问题的加剧。现代社会打破了传统家庭的稳定性,使得代际关系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年轻一代大规模涌向城市,与年老一代城乡分居的现实,加剧了代际之间的冲突,扩大了代沟。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年轻夫妇既要背负事业和自身小家庭的负担,又要以笑脸展示于4位老人面前,如此种种令他们身心疲惫,往往使他们忽视尽孝。而父母养子防老的心态较重,对子女能否“行孝道”有着较高的要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要求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瞻养父母,而且要在精神上尊敬父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能实现“经济上尽孝”,但也有一部分人出现了尽孝方式上的偏差,认为钱能解决一切,忽视了老人的内心需求。(4)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错位。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逐渐养成了孩子养尊处优的习惯;怕孩子吃亏,慢慢培养了孩子自私的心理。学校教育中注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加之学校缺乏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效引导,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弱化和湮灭。因此,“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他们不知国家和社会的培育之恩,不知集体的扶助之恩,更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以传统孝道文化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神实质使得其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更具活力,同时大学生感恩教育又是传播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渠道。以传统孝道教育为工作切入点,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途径,符合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感恩意识的形成过程,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1.在传承传统孝道文化精髓中加强感恩教育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为此,当我们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一些重新解读和有效梳理,提取其中精华,并结合新形势下感恩教育的新要求进行重新诠释,进而在继承中加强感恩教育。一是要注重吸收孝道文化精华,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从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和感恩习惯4个方面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道德修养;二是注重吸收习俗文化中“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光荣传统。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被国内普遍认同的“母亲节、父亲节”等“洋节日”都是优秀习俗文化的体现,社会对这种节日的需求,正体现了我们对“养亲、敬亲、尊亲”“知恩、识恩、感恩”的渴望。2.在拓展传统孝道文化载体中加强感恩教育“五四”特别是十年“”中,“孝道文化”被主观地框定在“政治教育”范畴,在德育理论、德育实践中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3]。因此,在崇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吸取古代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以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传统孝道文化为平台,重构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探索校本德育新途径。一是实施“孝道与感恩教育进课堂”计划。在《思想道德理论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和其它选修课课程中开展孝道与感恩教育,实现学校德育教育与孝道教育的对接。二是实施“孝道文化特色校园创建”计划。在学校适当之处建立一些亭台楼阁、雕刻等具有孝道文化特色的“艺术景点”,在图书馆、教学楼楼廊墙壁两侧等地尽可能镶嵌上孝道文化有关的名言警句或绘画等作品,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孝道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三是实施“五个感恩”计划,即定期围绕孝道和感恩教育主题开展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3.在构建传统孝道文化教育长效机制中加强感恩教育德育教育既是一个复合工程,也是一次全民总动员的过程,感恩教育只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而传统孝道文化教育也仅仅是感恩教育的一个视角。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报恩,需要不断丰富传统孝道文化载体,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感恩文化长效机制。一是构建“明德育人”长效机制。要使学生“明德”,家庭、学校、社会各自承担着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家庭要以亲情为纽带,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和道德的启蒙教育;学校要以改革评价体系为切入点,注重知与行的有机结合;社会则要以给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突破口,注重环境育人、氛围育人。二是构建“教书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感恩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着力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同身受。三是构建“管理育人”长效机制。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级管理工作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言传身教,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动带动学生,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齐心协力推进感恩文化建设。四是构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握好每一个服务环节,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营造出浓厚的“怀、大承担、大责任”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学校各项服务的过程中感受感恩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弘扬优良传统孝道文化的过程中让崇尚感恩之风盛行。
关键词:旅游研究;旅游理论;民国时期;中国
一个成熟的学科,是十分注重自身理论史研究的,把它作为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学科还处在初创期,整个国内旅游学术界还没有把旅游理论史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直到最近几年,旅游学者们才注重旅游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形成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对于中国早期旅游学术探索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结分析,稀见报道。专门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贾鸿雁(2002)[1]的工作,许春晓(2004)[2]的博士论文也做了较系统的论述。当然有的相关研究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例如易伟新(2003)[3]的博士论文。前期工作揭示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旅游学术研究论文。通过档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对民国时期旅游学术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可以界定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起源,为旅游学术史提供了素材。尽管古代人们也很崇尚“行千里路”,但是对于一般百姓,却有“好出门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看景不如听景”的俗语。同时,中国重孝道,对于“孝道”的要求是对长辈“身边侍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观念深入人心。
1840年以后,一批西方的商人、传教士、学者和冒险家来到了中国,他们以各种形式将他们的文化观念传播到了中国。西方文化在中国开始蔓延,并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方式促使中国人文化观念近代化。国外的近代旅游休闲方式在这一时期开始传入中国,中国人开始效仿,其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很大变化。一战期间,由于欧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之对各种战略物资需求量的增加,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战后几年,中国经济仍获得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和贸易的发展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交通是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条件。20世纪初,新式交通工具因其快捷、安全、方便开始逐步取代旧式的交通工具。1895~1913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铁路建设的,修筑了中东路、南满路、胶济路、滇越路、安奉路、京奉路、京汉路、粤汉路、津浦路、沪宁路、吉长路、广九路等,这些铁路的建成,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的基本格局。同时,公路建设也开始展开,1913年,湖南建成了从长沙到湘潭的公路,全长约50公里,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郑焱,2000)。1917年,商营张库长途汽车公司开办了张家口、库伦间客货运输业务,揭开中国公路旅行的第一页。轮运方面,1914~1923年期间旧式帆船以每年4·4%的速率递减,而轮船则发展较快,到1923年时,国内已出现了28家外资轮船公司和25家资本逾万元的华商轮船公司。
传承孝道特色立校特色一、立足实际定课题,传承孝道抓特色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传承孝道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而现实中的未成年人状况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条件越来越好,个体间的经济差距也越来越大。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致使被娇宠的孩子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很少能够体谅父母的艰辛,珍惜优越的生活环境,在学校里不少学生比吃、比穿、比阔气,把经济上的富有当作炫耀的资本,而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感恩意识严重淡漠,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进取精神普遍缺失,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责任感难以唤醒。成为制约学校教育教学的突出难题。学校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办学水平。
做好“传承孝道”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学生“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意识,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孝亲敬老”的能力;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培养师生高尚品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就把“传承孝道”作为校本课程的研发项目,并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深入开发研究。
二、规范课题研究程序,紧紧抓住“五个一”开展研究活动
(一)确立一个研究主题:传承孝道
(二)提出一个课题口号:孝心引领,健康成长
(三)成立一个校本课程研发小组:小组成员有学校领导班子,教研组长和班主任组成。
(四)明确一个教育目标
知恩,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养教导之恩,亲人、同学好友的帮助之恩。
感恩,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心存感激。
报恩,让学生学会报恩,不断增强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报恩的能力。使学生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五)制定一个科学的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研究理论、发动实施
请教育专家指导,编写《孝亲敬老》校本课程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孝心篇、爱心篇、爱国篇、励志篇、活动篇”五部分,校本课程围绕这几个主题开设讨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家长课、社会实践课(包括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请模范人物讲座等。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务实高效
科学规划校园文化,精心打造凸显传承孝道学校特色的文化氛围,全面渗透孝道教育。
有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是无形的,必须有系统的实践活动,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第三阶段:全面带动,扩大影响
1.与家长联手,增强传承孝道教育的辐射性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创设“家校携手,共同育人”新机制。精心设计《“孝敬教育”协议书》,规定双方在“孝敬教育”方面的各自责任。向家长印发《“孝敬课”联系考核单》,家长打分,邻居旁证,学校评定。
2.与荣誉挂靠,增强传承孝道教育的激励性
按照学生自评、家长打分、邻居旁证、班级审核、学校终评的“五道程序”,评定孝敬课成绩。凡孝敬课成绩不合格者,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和其他单项先进均一票否决。
3.与社会联系,增强传承孝道教育的影响力
首先,构建社区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格局。其次,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经常参与到校内外的传承孝道主题实践活动中来。再次,学校邀请校外人士来校作孝敬教育专题讲座和报告。第四,加大内外宣传力度,及时报道传承孝道活动内容和研究成果。
三、逐步深入,营造孝文化氛围,全面渗透,彰显学校特色
孝为德之本,彩石中学在被评为历城区首批特色项目学校之后,更加重视《传承孝道》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并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落脚点,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一)编写教材
彩石中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传承孝道》开发组。开发组成员深入社区,走访了十几个村的“孝亲敬老”代表,拍摄场景,采访纪实;在学校内,师生互动,开展传承孝道系列活动,制作了纪实片《传承孝道》。随后整理辑录,编写了出版了第一步校本教材《传承孝道》。内容包括:理论篇、纪实篇、古代故事篇(二十四孝)、现代故事篇、格言篇和活动篇。2009年9月,又编辑出版了第二本教材《弘扬国粹》,是第一本教材《传承孝道》的延伸和拓展。校本教材为学生们提供了系统的学习资料,使校本课程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路子。
(二)开展活动
规定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日为学校“孝敬日”,在这一天,学校倡议每个学生,主动为家庭、为学校、为社会做点感恩回报的事情,并将自己的行动填写到学校发放的传承孝道“孝敬日”调查表中。
(三)营造氛围
近几年来,学校累计投资50余万元,精心打造“传承孝道”特色校园文化。校园内四周的墙壁上,都有不同主题内容的传承孝道宣传教育园地。楼道文化,集中了二十四孝、历史名人、国粹京剧、传统太极等内容。每层教学楼一个主题。广场周边墙壁上,集中展示了学校传承孝道教育的主旨:厚德明礼;京剧脸谱、名人书画;孝道文化的渊源和内涵;学校传承孝道特色活动的成果;2010年,高标准设计了广场西墙文化长廊,以大型浮雕的形式,系统展示了“传承孝道”的文化理念,构思巧妙,画面精美,在全区范围内首屈一指。2011年,又将正对学校门口的大影壁装修一新,把“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十个字,制作成高档的名人字体,作为影壁内容,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核心思想。同时,以各有侧重的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墙壁文化、橱窗文化、教室文化、楼道文化、餐厅文化、公寓文化,全面系统地构建起浓郁的传承孝道校园文化氛围,极大地提升了环境育人的功能。
四、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不断创新传承孝道教育形式
孝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要保持传承孝道的教育功能,使传承孝道永远成为学校教育的特色,就必须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不断创新传承孝道教育形式,充分彰显传承孝道教育的活力和魅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校重点通过以下五个方面,不断推动传承孝道教育的开展:
(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补充校本教材
学校秉承“和谐发展,始之于孝”的理念,进一步把传承孝道与爱党爱国爱家乡,与理想信念和弘扬国粹结合起来。把“弘扬国粹”纳入学校特色建设的范畴,结合传承孝道活动,进一步开展以“学太极”“练书法”“唱京剧”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将传承祖国优秀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发展延伸,使校本课程永远充满活力,使学校特色建设永远成为学校发展的主线。
(二)大型活动,引领主旋律
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在大课间学练太极拳、展演课本剧;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庆活动,举办以“传承孝道”为主题的大型文体活动。元旦和六一两个节日,开展校园之星评比表彰活动,大力表彰在传承孝道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有孝亲敬老之星、文明礼仪之星、助人为乐之星、团结同学之星、勤俭节约之星、学习进步之星、爱护公物之星……既是对传承孝道教育成果的总结,更是对传承孝道教育的推动和引领。
(三)班级活动,全面渗透
将各班有计划地开展“传承孝道”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常规,班级主题实践活动活动按月分班级有序进行。活动突出学生自主策划,全班共同参与,打造精品活动,全校展示交流。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一次“传承孝道”主题实践活动精品节目展示评比活动。各班自主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活动资料、精品节目展评结果,全部纳入班级量化管理,作为班主任及所负责的班级评优评先的条件。学生表现突出的,作为评选校园之星的条件。使“传承孝道”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抓手。
(四)成立社团,提升文化品味
为强化特色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我校成立了各种文化社团,如文学社团、象棋社团、体操社团、排球社团、京剧社团、合唱社团、书画社团、民乐社团、科技社团等,每天下午第四节按时开展社团活动。寓教于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合唱社团在2010年在区级市级合唱节比赛中均获得了二等奖,排球社团代表区教育系统直接参加济南市比赛,科技社团的发明创造多次获得市区级奖项。
(五)健全制度,确保实效
各项活动都纳入班级量化管理、教师评价体系,学校每学期都举行校园之星评选及颁奖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共建共享文化校园的和谐环境,学校的传承孝道教育呈现出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等特点,学校传承孝道特色建设凸显成效。
(六)学习交流,促进发展
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项比赛,如市、区级合唱比赛、区运动会、历城小名士评选活动、师德案例评选等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对外影响。济南电视台、舜网、泉城信息网、历城教育信息网、财富时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了彩石中学传承孝道学校特色建设的成果。
五、不懈努力结硕果,传承孝道成特色
第一,由于彩石中学“传承孝道”的特色活动开展得扎实深入,有声有色,2007年10月,彩石中学被特邀参加了山东省首届慈孝文化论坛。2007年12月,被评为历城区首批“学校特色”项目学校。2007年11月,在济南电视台“教育视点”栏目中用5分钟时间专题播出彩石中学传承孝道特色建设的成果。2009年3月,在济南电视台“星耀泉城”栏目中,用10分钟的时间专题播出彩石中学传承孝道特色建设的成果,泉城信息网同步播出。2011年2月,舜网教育用9个网页页面,图文并茂的报道了彩石中学传承孝道特色建设的成果。只要在“百度”上输入“传承孝道”四个字,就能搜索到彩石中学传承孝道学校特色在历城教育信息网和舜网教育的专题报道。
第二,传承孝道研究课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2009年7月,彩石中学的传承孝道研究被列入济南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局领导多次到彩石中学指导德育功能室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全区校园文化经验交流会上,张校长就传承孝道特色建设做过三次专题汇报。彩石中学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合并进行的做法,多次受到市、区教育局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第三,作为学校的科研课题,师生全员参与,共同探索实践,不断创新形式,又是一大特色。这也是彩石中学传承孝道教育从2004年至今得以坚持下来,并且永葆活力的根本所在。
第四,课题组队伍庞大,成员构成合理,成为课题研究的强大核心力量。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到教研组长、再到班主任,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构成核心,又是课题研究的核心组织,很好地保障了传承孝道各项研究活动的科学定位和有效实施。几年来,课题组成员撰写并发表各种教育教学论文近80篇,实施活动方案50余个,全面总结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经验与不足。有利的推动了学校传承孝道特色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校本课程的不断发展。
第五,传承孝道教育基地全面覆盖,初具规模。以校园为基地。全方位打造以传承孝道为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墙、文化长廊、德育活动室、音体美活动室、文化广场的资源优势,积极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
以课堂为基地。课任老师和班主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孝道教育。与学校大型活动相呼应,以班集体为单位的传承孝道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使学校特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以社区为基地。深入社区,用“传承孝道”的实际行动,为社区群众服务。走进敬老院,为老人打扫房间、整理床铺、梳头洗衣;和老人们亲切地拉呱聊天;走进公共设施,清理垃圾,打扫卫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以家庭为基地。选出学生家长中孝敬父母的典型代表,聘为学校“孝亲敬老”辅导员。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家校联合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第六,为人师表,名师辈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彩石中学多年来一直注重师德建设,获得了“济南市师德建设先进学校”称号。老师们的呕心沥血、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使彩石中学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几年来,彩石中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济南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18人,历城区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40人,市级以上优秀辅导员43人。2008年,李宽生老师荣获“全国农村十佳英语教师”称号,2009年,李莉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所有彩石中学的老师都兢兢业业,专心教学,从不因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影响上课。从早自习到午饭就餐,从午自习到晚自习,直到学生休息都有教师值班服务。孙美老师,由于晚上孩子在家中无人照料,就带着孩子到宿舍值班。吕仁水老师,虽年近五旬,仍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每年教送初三毕业班兼班主任,教育教学成绩突出。他们早上710就准时到校,晚自习九点以后才能离校。晚自习后,部分老师还要到学生公寓值班。他们要提前到各自负责的楼层开门,核实学生人数。特别是初一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又是初次离开父母,有的半夜想家哭闹,值班老师都要随时起床,安慰他们,有的突然生病,值班老师及时帮他们就医。多年来,老师们就是这样从学生怎么吃饭,怎么休息,怎么上课等细节入手,让学生学会自理,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寄宿制生活。就是这些德才兼备的老师,用默默的奉献精神感染着每一个彩石中学的学生,让他们感动,学会了感恩,是老师们的模范行动,推动着彩石中学传承孝道特色建设的不断发展。
第七,成功的传承孝道研究,带动了学校全面工作的提升。教育教学成绩是学校的生命线,彩石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区前三位,是“历城区文明单位”。多次荣获“历城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06年至2008年,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历城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学校再次荣获“历城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历城区规范化学校”“济南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济南市优秀教研组”等荣誉。2011年,荣获济南市依法治校建设示范学校。2013年,荣获历城区“敬老文明号”。现在,全校师生又向着历城区行为习惯示范学校的目标继续迈进。
六、对于传承孝道课题研究的思考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道德品行的民族。然而,当前我国少数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相应地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引起有关邵门的注意。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进德观念,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展开了相关论述。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注重勤俭节约、奋发向上、孝敬父母等。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中,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某些相应的道德水平低下的现象,这需要我国传统道德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相应的要求。
1当前大学生道德水平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可以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一面来说,由于大学生都受到过高等教育,在一些是非问题上通常有较为正确的判断,比如往往注重社会的公平等,他们对社会上一些偷摸拐骗的现象表示憎恨并能坚持斗争。然而另一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出道德意识薄弱的面。本文主要就对大学生道德意识中消极的一面展开相应分析。
第一,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的现象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种商品和服务琳琅满目,一些大学生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同时在一些场合铺张浪费,盲目攀比。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紧跟“时代潮流”,身上的数码产品一直都是最新款。另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甚至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也盲目攀比,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勤俭节约的民族,当前大学生这种拜金主义思想,奢侈浪费的现象需要运用我国古代的有关传统道德来加以教育。
第二,贪图享受,懒惰。一些大学生经历过高中的勤奋,然而一进入大学就觉得自己熬到头了,可以轻松地过完自己的大学生活,逐渐养成贪图享受,懒惰的坏毛病。一些大学生成天在宿舍睡觉和打网络游戏,为此甚至牺牲上课的时间。这些大学生在平时不好好学习,贪图享受,一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等,这些都是劝诫人们要勤奋,不能过于贪图享乐,墉懒成风。
第三,一些大学生“孝道”的缺失。在一些大学生中,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同时一些高校也不太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中有关“孝敬父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孝道”的缺失。一些大学生在外求学,体会不到父母在家中为自己的担心和操劳,从来不给家里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即使主动联系父母也是张口要钱。很多家长感慨: 孩子读的书越多,反而对父母的亲情越冷淡了。另外,加之上文提到的一些学生盲目攀比,拜金主义,这些钱都来自父母,有些学生甚至虚报学费等手段来欺骗父母。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孝道”的民族,在古代很多文化精粹都专门强调“孝”的价值,最为著名的当属《二十四孝》。
当然,目前我国大学生一些道德水平消极面不仅仅只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本文仅选择三个主要的方面,通过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来对相应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
2中国传统道德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要求
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传统道德观念深人人心,这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基础和条件,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应的具体要求。
第一,传统道德内容需要同大学生德育工作内容相结合。针对上文提到的一些大学生具体的道德缺失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需要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相关内容来开展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比如针对一些大学生铺张浪费等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可以结合《周易》中“君子以俭德辟难”、《尚书》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左传》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等有关内容来倡导学生节约,反对浪费;针对一些大学生贪图享乐、懒惰的现象,可以通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宝剑锋从磨炼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相关内容来勉励大学生勤奋上进,同时针对部分大学生孝道的缺失,可以根据《论语》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等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孝道”的教育。
高校本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发现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去寻找我国传统道德中相关内容,找到结合点,把这些相关的传统道德贯穿于大学生的德育过程中,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第二,根据传统道德观念,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现象,主要是因为其道德观念意识不强,需要高校管理部门加强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例如,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一些大学生铺张浪费,主要是节约观念薄弱,具体表现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够珍惜。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高校有关部门需要强调“俭以养德”,以此来塑造大学生的节俭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通过节俭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富国富民,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总体来说,针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薄弱现状体现出各种道德缺失的现象,高校有关部门在德育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融人到德育工作中,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
第三,传统道德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百善孝为先”,可见在我国传统道德中,“孝”具有极高的地位。然而,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孝道”教育几乎还是一个盲区,而在大学生中又确实存在这“孝道”缺失的现象,所以这势必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孝道”教育。学校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来推动大学生“孝道”教育,比如可以举办孝子演讲比赛,让本校学生的故事来感化同学,让他们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另外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团日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有关孝道的讨论,让大学生自己去认真体会“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含义。另外,高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一些更加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比如向学生提供免费拨打父母电话的服务,此外还可以组织相应的自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附近的社区老人关爱行动。通过这种实际行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孝道”。
【内容提要】在中国众多古代传统节日中,天穿节、观音会、碧霞元君庙会、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寒衣节等节日都是以女性为核心人物的节日,这类节日以其来源传说或礼仪习俗表现了对某一女性的礼拜和祈祝。在这类节日中,亦包涵了古代中国对女性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修养的要求。
【英文摘要】Among the numerous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ancient China,theTianchuan(HeavenPiercing)Festival,GoddessofMercyFestival,Bixia(Azure Cloud)Lord Temple Fair,Double Fifth Day(or Dragon Boat Festival),Double Seventh Night,Mid-autumn Festival,and Winter Clothing Festival all had women at the core and expressed worship and good wishes for a certain woman.These festivals also implied the moral attainments and codes of conduct required of women in ancient China.
【关 键 词】神祗信仰/传统道德/女性文化
引 言
中国传统节日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它使我们以直接的行为活动重温和展示古人的生存模式。在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中,有一类节日是以纪念某一个或某一些历史人物为其主题的。其中以女性为核心的节日占了很大比例。众所周知,在男本位的思想统治下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古代女性背负着“阴为地处下而卑”的理论枷锁演绎着与男性事实上的不平等。那么以女性为核心的节日在男本位时代的存在,是历史创造的谬误还是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涵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洞析这类节日之所以存在和流行的原因,并以现代人的眼光透视此类节日中所含的古代关于女性的一系列观念、意识,以期揭示这类节日的深层涵义,并为当代女性的人格重塑提供启示。
一、中国古代汉族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概述
综观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女性成为节日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从节日的起源看,有的起源于与女性有关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如天穿节、端午节、(注: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会稽典录》中将端午节说成是为纪念汉代为尽父孝而投江溺死的曹娥。本文即取这一传说。)寒衣节;有的起源于民间对具有超凡神力女性的礼拜,如观音会,碧霞元君庙会;有的在起源初始与女性无关,随着时迁世异,则渐渐注入了与女性有关的新的内容,并使之成为节日的中心,如乞巧节、中秋节等。从节日活动的参与者看,女性占了绝对比例,她们或于节日中寄托自己美好的心愿,或借节日三五成群地嬉戏游玩,或于节日中尽现女性之娴淑敏惠,或借节日表达自己的忠情孝心,节日礼仪纷繁多样,形成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的一道美丽风景,这些节日的基本情况,见下表。
节日名称
日期
核心
与节日有
节日主要礼仪
女性
关的事迹
天穿节
以正月二
(1)以红线系煎
(补天穿、
十四日为
炼五色石
饼放在屋顶,叫
祉天漏、天
多,也有正
女娲
以补苍天。 “补天”。
饥日,补天
月初七、正
(2)以煎饼放在
地)
月十二、正
庭中,叫“熏
月二十三
天”。
观音
佑护信徒
(1)寺院诵经聚
二月十九
菩萨
安康、送
会
观音会
六月十九
(送子 子。
(2)民间素食、妇
九月十九
观音)
女拜佛求子。
碧霞
主持人间
(1)道观斋醮
碧霞元
四月初八
元君
美恶、送
(2)民间信徒进
君庙会
(泰山 子、赐福、 供朝拜,祈求送
娘娘) 婚配。
子、护儿、疗疾、
婚配。
端午节
曹娥之父
食粽子、赛龙
(天中节、
被江水溺
舟、挂香袋、饮
天长节、五
五月初五
曹娥
死,曹娥沿 雄黄酒、采百
月节、粽子
江嚎哭七
草、插艾蒲、系
节、女儿
日,投江而 五彩线、踏青。
节)
死。
七夕节
(乞巧节、
织女聪明
(1)年轻姑娘这
小儿节、双 七月初七
织女
能干、心灵 天以各种形式
七节、香桥
手巧、工于 向织女“乞巧”。
节、女儿
衽织。
(2)少女捣凤仙
节)
花染红指甲。
中秋节
(1)女子斋月宫,
(仲秋节、
嫦娥
祭拜月神。
团圆节、八
八月十五
(月
嫦娥奔月
(2)妇女“走月
月节、女儿
神)
亮”,即妇女三
节)
五成群,结伴出
论文中国古代汉族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的文化透视来自66wen.com免费
游。
孟姜女千
寒衣节
十月初一
孟姜
里寻夫送
为祖先及亲友
(送寒衣
女 寒衣,哭长 亡灵焚烧纸制
城。
衣服。
二、神格的光辉——以女性为核心的节日产生和流行的原因探索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节日的核心女性全是神或神化了的人。她们大多归于民族始祖神、爱神、生育神、生产生活保护神的行列中,以信仰心理产物和精神力量的存在形式,在某些方面寄托了古人于人间难以企及的慰籍、期盼和愿望。
(一)远古社会对女性神圣能力的崇拜影响后人的信仰心理
距今六七千年前,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远古居民正经历着女性至上的社会,原始人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用奇特的想象创造了一批创世女神,对她们的信仰乃是包含着原始人对女性重要作用的肯定和崇拜。
女娲便是众多创世女神中的一个,在先民的心目中,女娲无所不能,她的业绩受到后人的无比尊敬,被奉为最高女神,女娲的最大功绩在于抟黄土以作人,炼五色石以补天。
女娲神话在民间影响的最直接体现是天穿节的形成和流传。早在晋代,便有关于天穿节的记载,东晋王嘉《拾遗记》:“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顶,谓之补天漏。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地也。”(注:分别转引自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第59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人们以节日的形式和简单的模拟补天的动作来纪念传说中的创世女神。这种纪念和礼拜,实质已不仅是对女娲这个具体女神的直接崇拜,而是将所有女性的神力抽象为一种意识层面上的神格,对之加以信仰和礼拜。在我国少数民族传说中,也有类似于女娲这样的创世女神,如壮族的“洛甲”、侗族“萨天巴”、瑶族的“密洛陀”等。
尽管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被视为无能的群体,但关于女性具有神圣能力的远古神话始终或明或暗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心理。人们一方面极力否认着女性的能力,一方面却又被女性诸如生育等不可替代的能力所震撼,因而在男本位的思想主流中,对女性能力的信仰始终作为一般微弱但顽强的潜流默默涌动着,历经千年。这也为以纪念女性为核心的节日的相沿不绝培植了信仰理念的土壤。
(二)宗教的盛行导致古人对宗教神的信仰
汉代,道教和佛教成为注入中国传统思想领域的新鲜血液。道教教义宣扬炼丹成仙以求长生不老;佛教教义宣扬业报轮回,告诫人们以今生的修行来换取来世的安宁。这两套思想体系既满足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又符合统治阶段镇压和约束百姓的需要,因而,在中国南北广泛流传。
佛道二教除其精妙玄奇的教义系统外,更有各自庞杂有序的宗教神谱系。众多佛、道诸神的存在,正是依托于中华民族多神信仰的理念基础。古人从宗教中寻求精神慰藉,他们认为,每一位宗教神都在某一特定方面与人类社会密切联系,各司其职,因而,无论是道教神、佛教神还是民间俗神,无论是男性神还是女性神,一旦披上“神”的外衣,便成为冥冥神力的象征。人们乐意把内在景仰心理外化为语言活动和特定仪式,从而使拜神节日构成为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音会和碧霞元君庙会是众多佛、道教节日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礼拜女宗教神的节日。观音菩萨(注:观音菩萨在印度佛教系统中是男身,但到中国后,大约从唐朝开始,逐渐演变为女身,宋元后定型为女身。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故对观音的汉化及性别转化不作分析。)为佛国诸菩萨之首,佛教宣称观音慈悲为怀,救助众生,而观音“中国化”后,更是被加上一项送子功能,因而,其在妇女信徒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佛祖。观音会会期一年三次,分别定于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每逢会期,各地观音庙游客如织,香火极盛。一年三次礼拜同一宗教神,这在中国古代民间极为罕见,由此可见观音信仰在中国古代具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碧霞元君是北方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道教女神,她具有送子、护儿、疗疾、保佑婚配、农耕、经商、行旅等多种神力,在信徒心目中,碧霞元君更成为吉祥、慈爱、圣洁的象征。民间修建了许多碧霞元君庙,并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碧霞元君庙会,每逢会期“四方以进香来谒元君者,辄号泣如赤子久离父母膝下者。”(注:转引自马书田:《中国民间诸神》第12页,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
观音会与碧霞元君庙会的形成和流行,乃是宗教信仰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的产物,它们的存在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大众心理,具有世俗化和功能化的特点,因而易被民众接受,并相沿成习。
(三)追求真善美的审美意识导致古人对理想女神的信仰
细数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的女性神或神格化的女性,大都作为理想典型而被赋予真善美的意义。她们或被定型为端庄雍容、慈善安详的典范,如观音菩萨、碧霞元君;或被固化为巧淑敏惠、柔美善良的化身,如嫦娥,织女;或被标榜为坚贞不渝、英烈忠义的象征,如曹娥、孟姜。因此,一定程度上来看,对这些女神的信仰是在人们内心固有的审美意识的需要和驱动下,衍生的一种意念和行为产物。
七夕节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织女本是天界一位美丽聪慧、擅长织作的女神,但她不顾神人之别,毅然下嫁牛郎,与牛郎在人间过上了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的生活。织女由此而成为人们心目中敢于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女性典型。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的渴望,也反映了男耕女织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谓关于月亮的最动人传说。尽管嫦娥奔月故事的雏形是将嫦娥描述成窃食后弈之灵药,而后变成蟾蜍的自私自利的妻子,但随着时迁世异嫦娥却被民间传颂为一位美丽、善良的月神。她作为月神的象征,在百姓心目中具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青年男女向月神祈求美满姻缘,老人向月神祈求合家团圆,她赐给人们福禄和平安。嫦娥形象的由丑而美,包含了古人崇善尚美的心理。
当然,古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并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美,他们也追求并崇尚道德美,节日习俗中的英烈女神便是古人追求道德美的一个印证。这类女神往往是人而非神,但却被人门当作神低崇拜。例如端午节中为尽父孝而投江溺死的曹娥,寒衣节中为丈夫千里送寒衣的孟姜,以及其他具有道德美而最终由人而神的女性。她们或表现出对爱情的坚贞,或表现出对父辈的孝道,或表现出对某种信念的矢志不移,对她们的礼拜一方面表现了古人对人间美德的追求,另一方面表现了古人对女性德化教育的需要。古人把英烈女神的高贵品质作为对当时女性的德行要求,希望她们能效而行之,从这一角度看,古人纪念英烈女神寄托了她们对女性价值取向的期望和要求。
三、人格的雕琢——此类节日反映的古代妇女的道德修养
中国节日习俗同中国历史一样源远流长,节日中的礼仪习俗都与中国文明息息相关。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重现实人生,重人伦道德,因而,纷繁多样的中国古代节日便集中反映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作为封建社会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也包含了古代中国关于女性的一系列文化观念、文化要求和文化行为。
(一)孝道——中国古代女性的为妇之道
中国之孝道渗透于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个人人生的整个历程,具有根深蒂固的宗法人伦基础。而中国古代女性为人女、为人媳更是以“孝”作为自己的为妇之道,李晚芳在《女学言行录》中指出,女性之“孝顺”应是“事父母之道能尽,则在家为孝顺之女;他日于归,孝便可移于舅姑而无过,顺亦可移于事夫子而无违”。(注:转引自胡坤:《蓝色的阴影——中国妇女文化观照》第33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古代女性之孝,具有事父母和事公婆的双重含义,成为女性一生都必不可少的道德规范。
在中国古代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中,“孝”的思想时有体现。与曹娥有关的端午节之来源传说颂扬了一个以死殉父来捍卫孝道的女性。《会稽典录》载:“女子曹娥为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是江溯涛波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曹娥沿江嚎哭七日,投江而死。”(注:分别转引自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第61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嘈娥选择了死来为父尽孝,这种精神和行为可谓为孝道的典范和极端,她用死为自己赢得一世孝名,却也体现了孝道重压下中国古代女性生命之卑微。
七夕节中染红指甲的习惯也源于与“孝”有关的传说,相传是日少女捣凤仙花汁染指甲,将染红的指甲留护至次年元旦,让家中老人看了,可使其双目不至昏花。虽然染红指甲的习俗得以流行一方面是迎合了少女们的爱美之心,但更主要的是在这一传说中融入孝道,则多少包含了人们崇尚孝道的思想状况,从而也使这一习俗避免了唯美主义的低调色彩而具有顺应社会道德风气的内涵。
观音会和碧霞元君庙会从另一角度映影出中国女性之孝道,即生育。中国传统历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因而,事舅姑之孝道的首要任务便是为夫家添丁生子,倘若无子,则女性自感有负夫家,辱没门庭。由此,无后的恐惧使众多女性把求子的狂热倾泄于神道之上,一批专司人间妇女生育的女神群像应运而生,并受到了古代女性的敬慕。观音菩萨和碧霞元君都是生育神,因而在礼拜她们的节日中,包含了女性祈求赐子的强烈愿望。
(二)女红——中国古代女性的“才”的标准
中国古代汉族从封建社会初始便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弱化女性的文化取向,因而在“才”的理解和评价上自然也有了男女之别。女子之“才”与男子之“才”相形之下显得暗淡而平庸。
女性之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于女红。七夕节的“乞巧”习俗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向心于女红的实际思想状况。相传织女是一位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工于衽织,在天上织云锦天衣的仙女。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古人对女性“性”格的期望,七夕节从而成为年轻女性向织女祈求巧淑的特定节日。是日,女性向织女且拜且祈,以各种各样的“乞巧”礼仪来寄托她们对巧淑的渴望。西晋葛洪《西京杂记》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开襟楼,俱以习之。”(注:分别转引自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第62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七夕,幼女以孟盛水曝晒于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然后慢慢观看水底日影,有的散如花,有的动如云,有的细如线,有的状如锥,以是夕卜女之智巧”。
其实,七夕节最初与“乞巧”无关,它源于古人对天象的关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汉代,七夕节便开始注入了“乞巧”的礼仪,从节日民俗化和功能化特点来看,“乞巧”礼仪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对古人希望女性“手巧于技”的世俗观念的认可和映证,也是促使女性勤于女红的有效形式。而“乞巧”礼仪自汉至清在汉族女性中的相沿不绝,更是历代女性为获取“巧淑”之名而做出毕生努力的真实写照。
(三)节义——中国古代女性的精神苦役
“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乃中国古代女性悲剧文化发端之根源,在这些宗法人伦观的影响下,女子为夫守节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下成为社会施加于女性的职责。中国女性的自视卑微为节义观的滋长提供了感性土壤,女性将夫命等同于天命,她们毅然将自己的生存意义寄托于为夫守节的精神苦役中。
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节义观在中国古代以女性为核心的节日中也有所反映。嫦娥奔月的传说原型实质上是论证了女性“失节”的悲哀。《淮南子·览冥训》中关于嫦娥奔月的大致内容是,帝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药,而羿之妻嫦娥窃取食后成仙登月,变成了蟾蜍。这一传说中的嫦娥与人们心目中美丽善良的月神相去甚远,却透露出古人对女性失节的厌恶和谴责。
与嫦娥奔月传说不同的是,寒衣节中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捡尸骨的传说,是从正面颂扬了女性事夫的节义。其实,据传说,孟姜女与范喜良成婚并无爱情基础,仅仅是因为孟姜女在花园洗澡时被范喜良偶然看见,而后出于“女人身体不可给丈夫以外的男人看”的观念而结为夫妻。结婚后仅一日,范喜良就被抓去修长城,从此一去不返。由此可知,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驱动力并非源于爱情,而正是源于封建礼教施加于女性身上的为夫守节之观念。因而,孟姜女手捧寒衣,踏上漫漫征途,便也踏上了她一生最壮烈的价值实现之途。尽管她受到了苦难的挑战,但她同时赢得了节义的光环。极端的结局是她被完全神格化,成为英烈女神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
四、结 语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已成为逝去岁月的见证,因此,对中国古代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的文化透视,当是一种对文化遗产的品味与分析。节日中所体现的诚可感天的拜神求子,手巧于技的灵心慧质,恭承曲顺的孝亲事夫都成为封建社会女性生存意义的印证和标志。
中国古代女性是一个既伟大又卑微的矛盾群体,她们既立于人格和精神的山峰之巅,又被宗法人伦规范压于彼时代的社会底层,因此,那神力超凡的女娲娘娘,仁慈博爱的观音菩萨、碧霞元君,聪慧美丽的织女、嫦娥,忠孝节烈的曹娥、孟姜,便一面散发着神性的光辉,一面却影射了在传统的性别制度和性别文化下女性人格扭曲所带来的悲哀。
把中国古代女性和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在文化层面上的结合,只是一次小小的尝试,但作为一种特定时代的特殊文化现象,中国古代女性悲剧文化已在节日习俗这块活化石中显得真实和生动起来;而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渗透,也使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张茂华、丌宏易:《中华传统文化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王景琳、徐陶:《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4)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胡坤:《蓝色的阴影——中国妇女文化观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关键词】儒家;伦理文化;治未病;影响
1我国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容
“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形成于《内经》(《黄帝内经》简称,下同),完善于《难经》。《内经》首次提出“治未病”概念,形成了未病先防,患病早治的思想,并且提出了内容丰富的养生防病的原则和方法。《难经》继承了《内经》的“治未病”理论,明确提出了防止疾病传变的思想和方法,使“治未病”理论更加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治未病”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标志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己从被动治疗提高到主动预防的水平。我国“治未病”的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未病先防,俗语说“防患于未然”就是这个道理,《老子・七十一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就是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内经》中“治未病”一词出现了三次,其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主张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一旦疾病发生人体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到时候再进行治疗就来不及了。其次是既病防变,要求在疾病发生以后防止病邪深入传变甚至发生危变。“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素问・人正神明论》)在疾病发生初期积极治疗是上等医生主看重的;《金匮要略》也有“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观点,根据人体传变规律积极治疗,防止疾病传染到其他脏器;《难经》也充分肯定了这个观点:“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最后一个内容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防其复发,它主要是指在疾病治愈以后,要通过一些方法和措施,做好预后工作,防止疾病的再次发生,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
养生观也是“治未病”理念的表现之一。养生观的关键在于调和阴阳,“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在四时调摄养生方面,《内经》提出“夫百病之生也,……大惊卒恐。”(《灵枢・口问》),“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2我国“治未病”的思想理念是以我国传统伦理思想文化为背景形成的
2.1儒家学说为“治未病”思想提供伦理支持《内经》曰:“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尚书・泰誓》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世界上最尊贵的就是人,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治疗和预防疾病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其作用对象就是人。
2.1.1儒家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原则,“仁”贯穿于我国古今医疗活动始终。“仁”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
2.1.2中和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理论。儒家认为人们的道德修养若能达到致中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的境界了,这是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种原则。《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乾听之绳也。”《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素问・疟论》说:“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通过损有余和补不足,使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1]。
2.1.3孝道观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影响。孝道观是中华文化与中华伦理的所特有的内容,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亲子之间的伦理规范,也包括宗教、医学、政治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2]。《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认为孝道最基本的就是保证自己的身体不能有丝毫的损伤,因为身体肌肤毛发都是父母给予的,保持机体的完好无缺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顺;在此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自己的身体都是非常爱护的,通过各种方法尽量保证自己的身体免受病邪的侵袭,及时制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传变,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作用,使“治未病”思想有着肥厚的生存土壤。
2.1.4儒家其他思想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影响。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明确地告诉人们,应当根据不同生理时期的体质和心理特点,陶冶情操,养护体魄;青少年时,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可恋色早婚;人到中年,精力充沛,仍须劳逸结合,修身养性,不可过度疲累;人老时,体质虚弱,更要淡泊名利,超脱俗念。孔子曾留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感叹。他欣赏清心寡欲,乐观开朗,刚毅坚强的性格,反对怨天尤人 [3] 。孟子则更注意养心葆神,提倡“寡欲”,“养浩然之气”。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中明确提出:“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这和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参考文献
[1]佟子林,刘俊.中医学防治亚健康的机制与方法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8,29(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