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互联网金融毕业论文

时间:2023-03-20 16:14:57

导语:在互联网金融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互联网金融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金融领域;“就业难”与“用工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4日

一、金融领域“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

近年来,“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悄然渗入金融领域。一方面由于高校连年扩招,金融学领跑热门专业,毕业生与日俱增,但传统金融机构岗位有限,招聘条件水涨船高,“就业难”问题不期而至;另一方面许多新型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组织、资金互助社、互联网金融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求贤若渴,急需大量金融人才,却尴尬遭遇“用工荒”。

显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融实践契合度不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亟须加强对现有高等教育体系的审视,引导普通高校战略转型,发展现代本科职业教育,顺应金融业发展潮流,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根本上破解金融领域“就业难”和“用工荒”。

二、现有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务实。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尚未建成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本科职业教育职能弱化。而部分高校存在思路不清晰、定位不准确、目标不务实问题。不顾自身在社会认知度、信誉积淀、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等实际而拔高人才培养目标,实行“精英型”培养战略。同时,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了解当前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不掌握市场需求状况,导致人才培养不接“地气”,与金融实践脱节。

(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一部分由专科升格而成的高校,未能很好地传承与发扬应用技能型特色,仅在原有基础上简单调整,有的甚至只增加了几门金融理论课程,培养出的学生愈发“眼高手低”,与市场要求渐行渐远。一些新建的高校则普遍奉行“拿来主义”――直接照抄照搬研究型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忽略生源质量不高、师资力量不强等现实,培养出的学生只懂得基本理论知识,仅会“纸上谈兵”,缺乏应用技术能力,与经济、金融发展需要契合度低。

(三)应用技术能力培养欠缺。当前,多数高校实行“7+1”的人才培养计划,即7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及实验,最后1个学期进行实训、实习等。理论课多且脱离实践,实验、实训很少,缺乏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金融机构只得“补课”――进行2~6个月的岗前培训。为了留足这一时间,校园招聘连年提前,从原来的当年春季提前到上年冬季甚至秋季。为给学生更多时间应聘,有些学校又压缩课程,提前结束校内课程,甚至取消了校内实训。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压课――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差――金融机构提前招聘”的恶性循环。

(四)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以苏北某校为例,该校金融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主要是政治、英语、体育等,共计1,068个学时。学科专业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共计1,392个学时。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有26周。其中,军训、读书活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暑期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用时22周;由企业经营管理实习、商业银行模拟实习、国际结算模拟实习、保险学模拟实习组成的校内实践教学仅有4周。

(五)职业道德教育几近空白。金融机构以货币为经营对象,为此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随着电子技术深入发展,网络金融普及,社会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愈发重视。但当前高校受条件所限,普遍强调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运用,忽略了金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近年来,金融领域犯罪频繁发生,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高,企业内部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职务犯罪增多也反映了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

(六)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近年来,高校金融学科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主要体现在学历、学术方面。大多数教师是“出校门、进校门”,金融理论功底较强,但实践经验匮乏,既不能根据实践需要合理设定实践教学计划,也不能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更不能准确地指导学生实践,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仍以苏北某校为例,总共4个年级,12个自然班,600余名学生,金融专业教师仅6名,只有1名教师具有金融从业经验,却承担了16门金融专业课程、4门金融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

三、创新金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若干建议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统筹,完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保留一定量研究型高校的同时,推动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尤其是本科职业教育,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全面推进金融专业设置改革,确保与社会需要紧密对接。

同时,应用技术型高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准确定位基础上,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之路。顺应金融发展趋势,面向社会,紧盯市场需求,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村镇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输送人才。发挥原有的办学优势,培养重心从理论转向理论与务实并重,从专业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并“适销对路”的金融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技术型特点。首先,摈弃“7+1”而实行“5+2+1”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即前5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后2个学期进行校内实训,最后1个学期进行校外实习、撰写论文等,加强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其次,结合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实际,将专业细分为银行、保险、证券三大方向,甚至将银行方向再进一步细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类银行,让学生结合未来职业规划自主选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实训,培养应用技术能力,提高与金融发展需要契合度;再次,完善学分制度,在强调必修知识基础上,增加选修知识比重,配合学生进行职业准备。针对混业经营的潮流,探索金融主干知识稳定不变,通过开设经济、金融相关选修知识,弹性地结合金融前沿理论和行业发展动态,开设选修知识,拓宽学生金融视野,增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为将来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打好基础。

(三)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一方面不折不扣地贯彻四年院校教育,采取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模拟与实战“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并通过增加校内实训环节、落实校外专业实习,充分体现产教融合、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彻底打破“学校压课――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差――金融机构提前招聘”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丰富教学手段,采取案例讨论、角色互换模拟讲课、情景式教学等方法,丰富课堂授课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要求学生关注金融时事、聚焦金融热点,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辩论赛、撰写论文等形式,提高专业思辨能力,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金融模拟使学生直接进行角色体验,增强感性认识,强化对专业技能的认知。

(四)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实训课程比重。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增加金融实训课程、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加强校内金融实验室建设,利用仿真金融模拟教学软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产、学、研合作或者校企合作办学等方式,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经历提升自身应用技术能力。

同时,改革传统考试制度,实行多元化评价体系,将教学管理的重心前移,贯穿于整个教学考核的全过程,迫使学生的学习精力由期末突击应付移至全部教学过程中,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和考试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服务意识。金融从业者应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德,能够淡泊名利,因此金融教育强调以德为先。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日常课堂教学、融入实训和实习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加强职业道德、伦理、社会学、法律等职业素质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使金融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

具体而言,应将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金融职业操守》课程,及时灌输正确的金融道德标准和职业理念,强化学生基本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同时,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从专业知识、文化技能、礼仪修养等方面提高社交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

(六)引入现代学徒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服务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产业链和教育链有机融合,通过推进政府主导、市场主导、行业组织主导三种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搭建校内实训、金融机构实践、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服务等平台,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实行现代学徒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请进来”是指聘请金融高管、行业精英、业务骨干、技能标兵走进校园,介绍金融最新动态、关注金融热点、分享实战经验、传授实践技艺,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理念、提升应用技术能力。“走出去”是创造条件,鼓励、支持教师深入金融一线部门,如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系统地学习、培训,尽快补足实践“短板”,尽早成为“双师型”教师。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香,王玉忠,吴治成.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金融教学改革[J].世纪桥,2014.4.

[2]李铭辉.英德现代学徒制教育方法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4.4.

[3]孙杰光,柳明花.高职院校《金融职业操守》课程的创新与规划[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8.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研究性学习;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60-03

伴随着知识经济、教育理论以及应用科学的迅速发展,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引导学生思维拓展、激发学生科研潜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同,在各种实践案例中,也广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大学作为链接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如何为大学的研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如何构建研究性学习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期培养出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如何促进研究性学习“常态化”成为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认清当今中国大学生教育的现状,梳理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误区,保障大学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提升研究性学习的质量和影响力[1-8]。

一、当前研究性学习的困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性学习逐渐走向社会大众的视野,由于受传统“口口相传”式教学和封闭性教育体制的影响,仍有很多人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够透彻,存在很多认识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形式大于内容

很多高等院校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作秀”风。虽然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为了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很多院校在不同的知识层面开设了科研小组、项目小组,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学生加入,但之后便放任式管理,老师只顾自己的课题研究,学生很难从中有所收获。在课堂上,老师依旧采用“备课+授课”任务式教学,学生也依旧是“听课+课后作业”被迫式学习;在在很多课外实践环节中也存在只注重开始和结果,不关注过程的现象,使得很多学生抱着“应付”心理,逃避实践环节[9]。这些现象都大大削弱了研究性学习的真正效果,使得研究性学习浮于教育形式表面,而不能扎根在教育体制之中。

(二)保障性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保障性资源主要分为学校内部、外部资源。内部资源主要指学校的基础设施(图书馆、信息检索机、研讨室、实验室等)、教师资源、网络资源(网络覆盖面、网上讲坛、共享资源)、学生资源等;外部资源主要指国家政策支持、社会信息资源等。在很多院校中,学校的基础设施薄弱,实验室、研讨室、机房数量根本不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但仍有很多高校存在基础设施闲置的情况,由于学生科研氛围不足,图书馆等信息检索机形同虚设。校园网费用昂贵、覆盖面小、网速慢也是实施开放性研究性学习面临的困境。在与校外资源链接的过程,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及时使得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得不到真正实践的保障,使得课程改革不够彻底。

(三)社会考评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研究性学习从国外课堂引进,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新兴阶段,伴随着中国大学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但由于社会考评机制不完善,激励机制得不到根本的保障,使得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效果相差悬殊,出现了很多“面子工程”和“烂尾楼工程”。老师安于现状,无心变革;学生懒惰成性,应付泛滥。师生之间仍旧处于“你教,我学或不学;你不教,我学或不学”的尴尬处境。如何构建完善的社会考评和激励机制成为有效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保障前提。

(四)人才培养体系断层

在大学本科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学课本知识和社会所需技能严重脱节,不能满足“新常态”经济下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很多大学校园里总会出现“理科生不懂文,文科生不懂理”的现象,限制了研究性学习跨专业的综合性、开放性发展,使得学校人才库与社会需求库产生断层现象。比如说“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需要更多的是具备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知识素养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程序猿”和“金融男”。但是由于大学本科教育体制的封闭性使得这种教育与社会产业脱节的问题难以解决。

二、研究性学习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在大学本科生阶段,为使得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去形式化”,就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研究性学习质量保障体系。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将研究性学习质量保障体系分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学生、其他(家长、企业、图书馆等)。这些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使得研究性学习在持久健康、高效的路上前进。

(一)教育行政部门层面

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0],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营造宽松环境,为大学研究性学习树立标杆。在大学本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学选修制和学分制正是倡导将自主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11]。在教育课程改革中,要学会“简政放权”,使得学校有更灵活的发挥空间。除此之外,在研究性学习发展初期,应依照顶层设计原则,统筹全局,集中有效资源,发掘重点扶持学校,全面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全国高校树立标杆,鼓励并资助部分高校以实现研究性学习的初步发展。

2.主动做链接企业与学校的纽带,带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对于大学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手段,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比较真实的环境中获得实践真知,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主动为学校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并给予资金援助,政策支撑,促进研究性学习从课堂走向企业,走进管理层、走进工厂。

3.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引导研究性学习的健康发展。针对教研一体化的大学学术现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分析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构成和结果贡献,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利用大学老师的利益趋向,激发老师的科研热情,促进研究性学习生态发展。

(二)大学校长层面

1.改变认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作为大学校长,应该在大一新生阶段,就尝试改变新生对大学学习的认知,将大学定义为“学与究”共存的组织体。可以通过开设各种前沿学术主题活动、讲座、网络课程供学生选修,从早抓起,营造出一种开放又严谨的学术氛围。

2.改善学校科研基础设施,推出灵活的科研奖励政策。在很多大学校园里,图书馆、研讨室、实验室、体验馆成为大学生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场所。针对基础设施薄弱、机房数量欠缺、图书馆资源利用不足校园网覆盖范围小、网速慢等现象,大学校长应该做好资金调控和人才部署,改善研究性学习的软、硬件环境。针对科研突出的团队或个人应给与一定的奖励,带动其他科研团队的积极性,使得研究性学习不断深入发展。

(三)教师层面

1.改变角色定位,去权威化。在传统教育理念的长期禁锢下,很多学生认为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大学教师应该主动转变角色,通过课题研究参与式学习,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解除部分同学的心理防备。心理学家认为,从人的本质来看,人类具有一种希望自己控制自己行为、主宰自己世界的需要,并渴望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12]。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营造宽松、自由的讨论环境,还学生主动权,让其的思维能够自由运转,促进创新萌芽的产生。

2.互动式教学,重视引导作用。课堂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自由的、开放的、综合的。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重新认识“课前‘备课’+课上‘教课’”这种传统式教学,备课的目的不应该是固化课堂内容或任务式知识传递,而是尽可能多的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征,并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主动与学生做朋友,采取平等互动式教学,营造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老师讲的神采飞扬,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提高课堂上学习知识的绩效。

(四)学生层面

1.转变思想,避免知识系统闭环发展。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直接行为主体,逐步将深植于意识中的“学习+考试”模式更换为“研究+报告”,从课堂讨论到课外实践,从调查分析到成果汇报,逐步扩散自己的思维,挖掘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将自己的知识封闭死。比如说,当学习经济管理的学生当遇到文理交叉的问题时,不要因为自己不懂而自动忽略对这种知识的获取,相反,我们可以试着去了解,去和别人沟通、探讨。只要这样,我们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不断扩宽看待问题视野,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研究性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本科课程学习中,创立“问究”网,目的是将我们的问题分享给全校的师生,然后吸引感兴趣的同学加入进来,共同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在共享经济时代,知识共享也将成为一种校园教学趋势,致力于培养“知识型+研究型”人才。

2.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提升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在大学研究性学习中,信息素质是提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效率的保障,也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基础[13]。在大学校园里,图书馆是学生进行知识检索与获取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图书、网站资源,提高对CNKI、EI、万方等国内外文献网站的了解和使用频率。在大数据时代,要培养敏感的数据认知能力,善于用理性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五)其他层面

1.家长层面。应该理解并支持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很多家长的观念里认为学生就应该好好上课、努力考试,不应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调查、实践等。家长应端正观点,正确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涵义和作用,给与子女精神上的支持。

2.企业层面。企业应与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加快学校创新转变成企业生产力,带动产学研一体化。

三、结论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笔,也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研究性学习将从根本上逆转了当代大学教育中不合理的发展趋势,破除了师生间尴尬的处境,营造了一种和谐、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文中在探讨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质量保障体系时,总结出了现阶段研究性学习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境,并从不同行为主体进行分类,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学生和社会其他团体必须协同作用、积极展开合作,共同保障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本文只是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定性的探讨研究性学习的质量保障措施,还待其他学者指正补充。

参考文献:

[1]童绍玉,李秀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途径研究――基于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3(3):45-53.

[2]庆林,张淑亚.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4):165-168.

[3]龙慧灵,熊黎.论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J].社会科学家,2010,(8):119-122.

[4]李常明.研究性学习深度实施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普通高中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7):25-28.

[5]黄怀荣,郑兰琴.信息化学习视域中的开放性学习质量框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6):10-17.

[6]刘新奇.县域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常态实施的学校保障机制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35):40-42.

[7]张红光,姚宝峰.促研究性学习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77-181.

[8]王睿.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与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5):82-83.

[9]张春瑞.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5,(5):24-25.

[10]魏春明,赵星海.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2,(18):48.

[11]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