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5:01
导语:在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体育教学的对象主要就是小学生群体。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来制定小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即“乐、动、学”的指导思想。具体来说,小学体育教师就应该在体育教材选编与教学方法方面尽量符合小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让小学生对体育课程充满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接受体育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把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编排得较为丰富多彩,安排多种游戏性质的教学活动。同时,小学体育教学又十分重视“动”这个实践性教学特点,我们应该在小学生乐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主动地身体锻炼,并根据人体生理技能变化规律与适应性规律来进行调适,确保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乐的特点与动的保障。最后,小学体育教学还离不开反复的练习来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这就需要小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也就是说,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向小学生传递一定的体育知识与锻炼技巧,让他们在乐学基础与动的技能基础上实现体育锻炼方法的内化过程。
2.我们应该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如果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能够对小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将可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与效果。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选择一些对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教学内容,避免学生产生厌烦、乏味和畏难情绪。在此,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与竞赛教学法两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游戏教学法来说,它是一种内容较为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它具有较强的游戏趣味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它可以说是小学体育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够把游戏活动很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去,让体育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具有愉快的教学氛围,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好的吸引住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原先显得有些单调乏味的小学体育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还可以不断增强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就竞赛教学法来说,它也是小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能够把竞赛活动很好地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去,让整个体育课堂教学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结语
(一)农村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固定
现阶段国家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学生在每学年会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测,这一检测结果会输入到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检测系统中,与学校的教学质量相挂钩,这是一件好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学校对体育教学的关注。但这种制度也存在着缺陷,因为这些需要达标的项目是固定的,同时其测验与检测均由学校单方面来完成。这就造成了有的学校为了达标只让学生学习需要达标的项目,对不需要检测和达标的项目便不让学生进行学习,也不纳入平时的教学中,甚至有的学校在达标检测的时候弄虚作假,虚报、谎报检测数据。这样的后果是把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长期下去,学生的体育素质根本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不但不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乐趣,还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二)学校体育器械不足、场地建设不健全
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非常落后,有器械没有场地,有场地没有器械,或者什么都没有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使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二、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有全局意识和为学生长远考虑的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对农村体育教育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同时,相关部门要从舆论导向、体育课程、师资队伍、督导评估等方面制定更加合理、可具操作的制度,为体育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要自上而下提高对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即把体育教学理念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目的和要求结合起来,把体育放在与其它考试科目同样的地位,让学生、家长、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对它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大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我们要把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作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探索,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较强的专业素养。此外,学校也要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去承担体育教学,把具有体育专业的教师调到体育教学的岗位上来,让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切实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
近年来,虽然政府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诸多原因,仍不能跟上农村学校的发展速度,以致于造成了体育教学中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相关部门就要设立专项资金,切实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
三、结语
关键词: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技工学生的体育教学都属于放羊式,当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完成练习后就属于自由活动时间,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丧失,甚至产生对体育的抵触心理,影响学生身体锻炼的开展。在技工学校中开展体育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将运动变成内在的锻炼习惯,这也是技工学校体育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怕苦怕累怕出汗,不愿意配合教师开展体育活动,态度消极。提升学生参与兴趣已经成为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关注。
一、技工校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影响因素
1.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一直以来体育教学都处于边缘化状态,在技工学校,学校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专业技术学习与实践层面,并没有给予体育教学足够的重视。不进学校如此,学生家长也认为学生读技工学校主要是学好专业课,体育学习并不重要。在这样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形成体育教学不重要的潜意识,更关注文化学习,认为体育学习可有可无。
2.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意识较弱
男生和女生由于身体结构上的差异,对体育教学也会存在不同的态度。对女生来说,情绪变化更明显,加上体能上的不足,很容易从心理上对体育进行排斥。而对男生来说,虽然热爱运动,并且具有良好的体能,但是对于体育教学的参与兴趣并不高。这两种情况使得体育课堂中整体的参与兴趣都很低迷。
3.体育教师引导作用被削弱
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开展教学方法创新,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但是应试教育在我国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已经在学校形成了固定的教学管理模式,更重视文化教学,而且教师是学生的成长引导着,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教师习惯保持严肃脸,拉远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体育兴趣的分类学生的体育兴趣
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按照兴趣倾向可细分为间接兴趣与直接兴趣,按照兴趣时间的持续长短可细分为稳定兴趣和短暂兴趣,按照兴趣的广度又可以续分为广阔兴趣与中心兴趣。在针对体育兴趣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实体育兴趣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体育教学情境性兴趣与体育学科性兴趣,前者是具体的教学情景对学生产生的吸引作用,作用是短暂的,效果有限;后者则是学生个人对体育活动的爱好与倾向,效果更长久。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教学情景性兴趣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学科性兴趣养成,陷入教育认识误区。要想提升学生的体育教学参与兴趣,不仅要积极开展情景性兴趣教学,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体育学科行兴趣养成。
三、培养技校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1.重视学生教学情景性兴趣培养
⑴通过语言引导。体育教师要掌握如何通过语言引来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需要懂得一定的语言艺术内涵,并且具有一定的幽默性,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用更生动的方式表示出来,有效启发学生,微课堂增加趣味性,同时缓解课堂气氛,在更轻松的环境中有效开展互动。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分与用评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⑵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具备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开展队形训练过程中,喊口令的可以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喊,在队形排列中可以选择基本的队形,也可以尝试其他更有意思的队形进行练习,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⑶加入游戏教学。游戏教学可以被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有很多游戏都可以被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并且游戏大多需要以集体为单位开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集体荣誉感。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教学需要与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到运动技巧,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比如在学习投篮是,教师可以通过投篮比赛的方式开展教学,将男生女生分组配合进行限时赛,对胜利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⑷加入音乐元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引入音乐元素的方式将音乐与体育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借助音乐进行舞台设计,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教学中去。比如很多学生都不喜欢长跑运动,如果教师在长跑过程中播放一些具有动感的音乐,能够有效缓解运动给学生在来的疲劳,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学生体育学科性兴趣培养
⑴发挥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体育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好感。⑵培养学生体育价值观。教师需要面向技工学校学生开展体育价值观教育工作,引导学生人情体育学习的价值所在,在开展的体育事件中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好处,与学生分享体育历史故事与体育明星的故事,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向学生讲授必要的体育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⑶注重对学生体育需要的引导。意识决定实践,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的益处时,才会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彩玉体育锻炼是保障自身状态以及对学业提升的现实需要,在意识层面将体育运动与未来终身体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提升参与兴趣。⑷合理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提升参与兴趣。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因此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负荷的运动。而在开展身体负荷运动之后,学生的身体能够感受到运动后的舒适感,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负荷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要保持适度的运动负荷才能够获得最佳的体验效果。对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本身的文化基础差,还要承担巨大的专业学习压力,通过适度的负荷运动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释压,这将成为学生提升体育参与兴趣的重要因素。⑸强化学生的成就感提升参与兴趣。通过课堂成就感的获得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在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需要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成功。当学生在运动技能的习得中获得成就感后,会获得更多的学习自信心,在充分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克服心理上的惰性,积极开展学习。比如教师开展目标学习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开展“初步体验运动——提出新的学习目标——开展创造性学习”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尝试——学习——提高”的过程,在一步步的参与过程中获得充分的成就感,提升参与兴趣,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是一门高深的教学艺术,在时展过程中,身体素质的提升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为了帮助技工学校学生更好的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达到端来你身体的目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意识到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兴趣的重要性,及时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开展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教学环境的创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将体育教学转变为终身体育。
作者:李晔豪 单位: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黄晓华.技校学生体能弱势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9).
[2]郑秋杰.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8).
1.1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体育场地器材利用率低下
当前,伴随着国家政府的出台政策及重视,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但目前学校体育并未真正地得到足够重视。我国部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全局中“短板”问题日益突出,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体育教学模式落后,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实践体育课程活动当中,由于部分体育教师往往只单单重视学生技术和技能是否已达标,而在心理健康的指导方面非常欠缺,导致学生往往带着逆反心理和负面情绪进行体育练习,这完全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除此之外,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师应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提升体育质量的核心内容,然而部分体育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在课堂教学方面仍然无法一时改变传统的教学陋习,填鸭式教学现象认为普遍,往往注重技术动作要领的强化培训,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素养及个性化发展的培养。至此,如何切实可行的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水平,积极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成为我们一线体育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2体育校本教研氛围不浓厚,课程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
校本教研是推进和实施体育教改新课程的有力途径,是提高教学工作者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然而在体育校本教研管理机制中,我国小学体育在教研管理体系方面仍然有失,校本教导监督不严、教研组管理部协调不合理、各体育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校本教研管理体系不健全、在例行的体育校本教研氛围不浓厚等等都导致在实践的体育教改方面面临着“碰壁”的情况,种种问题层出不穷,致使在体育课程教学管理体系方面也出现了或重或轻的问题。在教师区域性缺编问题上有待及时更新和改进。体育教师总体的缺编、体育艺术教师结构性缺额等等严重影响了我国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3体育锻炼观念落后,体育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小学生大部分都是隔代抚养,对于体育锻炼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劳动干活、走走路、做做事就行”的阶段。而学校受制于教育评价的影响,因为学生通过体育锻炼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也就自然地忽视了体育教学,而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了文字课上。除此之外,当前我国中小学,几乎就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大部分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都是“半路出家”的,或者是稍微爱好运动的非师范类学校毕业改行教师,或者是一些部队转业安置的教师,甚至更多的还是采取语数老师兼任的方式。而这些体育教师大多没有经过长期的专业培训,缺乏基本的体育教学常识,更别说知道多少体育医学、体育心理等方面的理论性知识了。何况,从事体育教学还存在评价、晋级的短板,更是难以吸引年轻教师向体育专职教师转型。
2合理设置课程门类,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
早在2001年教育部所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就是说学校有权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开发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因为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是千差万别的,要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有自己喜欢的课程可上,开始单一门类的课程显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需要,所以要想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就必须合理的设置不同门类的课程,以此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方面学校应将校本课程设计成两种形式,一是自选式校本课程,学生根据学校开设体育校园活动,自主选择哪一项体育课程,同时,学校也会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增开新的校本课程,自选式校本课程就是要发展学生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样特长。它主要满足了不同学生需求。二是嵌入式课程,一年级开设健美操,文明礼仪;二年级开设花样皮筋和编唱童谣;三年级开设跆拳道和武术;四五年级开设花样跳绳;六年级是科技制作和劳动实践。嵌入式校本课程就是要满足学校特色发展需求,通过嵌入式校本课程浸润学生的灵气、朝气、正气。
3挖掘教师的资源,按需配备师资
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只有配备合理,才能让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的编排教材、组织教学,学生才能学友所长,以此提高体育、艺术教师配备水平。在配备兼任教师时必须做到:课时相对集中,确保每位教师每周兼任课时大于8节;跨年段兼任体、音、美课时;参与体、音、美学科的教研活动及培训;没有特殊情况,体、音、美专业毕业的教师原则上不得转岗或兼任其他学科,已经转岗的应转回原学科任教。加强体育、艺术教师培训培养。体育、艺术“人人”工程。重点推进三项“人人”工程。一是通过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学习掌握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通过竞技与群体结合,以“3球、3跑、1操、1器(3球指篮球、足球、乒乓球三大联赛;3跑指田径、定向比赛和冬季长跑;1操指健美操比赛;1器指器乐为重点),举办市、镇(街道)、校三级联动的学生体育、艺术赛事,让学生广泛参与到体育、艺术活动中来;通过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校艺术特色项目,让每位学生每年完成一次体育达标和艺术素质测评。总之,我们经过多种途径的筹措,所涉及的每一个科目都有教师任教,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奠定了基础。
4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众所周知,很多孩子是凭一时兴趣而对体育产生兴趣的,三天热闹没兴趣,就不再愿意学习了。学生是希望得到别人肯定和赞赏的,体育教师可通过展示—激励—进步—再激励—再进步以此来体现孩子成长的基本心态。为此,体育教师可为学生搭建各种体育形式展示的平台,首先我们将所开设的校本课程,根据体育学科中的特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设置主题展示月活动,构建体育艺术特色人才基地建设工程,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建设学生高水平体育运动训练基地,依托现有普通中小学,努力建成3所学生高水平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建立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以及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除此之外,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艺课程。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规范办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证体艺课时。强化日常体育艺术教学,巩固教学基本建设成果。创新教学模式和活动载体,尝试用学生自愿申报与个性特长相结合的方式,打破班级授课制,以年级段为单位,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开展分项教学。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体育、艺术活动。完善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制度,科学设计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和评分标准,引导学生自觉强化日常体育锻炼。
5以体育文化节为介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体育文化节是广大青年喜爱的娱乐活动,使学生在体育训练的同时享受到体育游戏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满足体育活动的欲望和需求。每年举办全市学生运动会和艺术展演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中小学生艺术节。校本课程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是它延伸了国家课程内容,拓宽了育人渠道,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实现了学习内容多样化,师资来源多样化,施教地点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从而达到人才培养多样化,尖端化。因此有人说学生成长在课堂,成才在课外。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每天锻炼1h、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使体育锻炼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建立全市中小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制度和以生源初中和生源小学为单位的学生体质监测公告制度,每年对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测结果进行通报。开展中小学生运动处方试点工作,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相适应的运动锻炼方法。
6结语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学生因素
学生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主体,也是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受害体。那么,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与学生本人有着一定的关联。首先,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学生缺少自我安全意识和未能养成良好安全行为习惯。在体育教学中,当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点和要求时,部分学生不够重视,当错误的技术动作产生,造成伤痛时,学生又不知如何处置。第二,在体育活动时,学生不能按要求着装,活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活动后也不做放松练习。第三,学生在体育活动时,身体产生不适,不及时向老师报告。有的学生明知自己身体有伤,不宜参加体育活动,但出于好胜,强忍伤痛也要分个输赢,致使造成更大损伤。第四,学生体质差,运动技能弱。从近几年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看,我国学生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体质差,其力量、跳跃、奔跑等能力相对都较弱,在体育活动中极易发生损伤。比如在田径课教学中,一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晕倒、休克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猝死。
教师因素
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课堂体育学习的教授者。教师在学生体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疏忽,就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是造成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一个诱因。据一项调查显示,48.85%的教师在体育课上从不强调教学安全,只有10.65%的教师每节课都强调教学安全。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强,违反教学规律教学;安全保护措施不够;教师擅自离岗;对场地器材利用不合理。以上情况的出现,都有可能在教学中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学校因素
从学校的角度看,体育活动中发生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主要是:第一,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不够。良好的管理是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学校如果不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管理,就会疏于对安全制度,场地器材、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有效管理,从而造成教学意外事件的发生。第二,学校对体育活动的场所和器材投入不足。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原有的场地器材已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但是由于学校体育经费缺乏,不能够改善现有场地器材条件,同时又忽视对场地器材的管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很容易发生危险。第三,学校组织大型体育活动安全措施不到位。校园体育比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才能展示的舞台,锻炼了学生身体和意志品质,同时对于班级建设、学校管理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有的学校由于对体育比赛中的安全防范不到位,从而造成体育伤害的发生。
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互联网是新媒体的主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其独到的特征。第一,新媒体具有大量的信息源。新媒体是一个大量信息的集合。在网络世界里,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促使了大量信息的存储。在世界上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成为网络信息被传播。第二,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一个会使用网络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源的不断丰富使得互联网上的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复制、浏览网络信息,成为网络的主体。新媒体的互动性,使得新媒体的使用者不只是信息的制造者,同时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在世界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们不仅可以接收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感受、意见通过网络出去。第三,新媒体具有广泛性特征。新媒体的广泛性体现在信息的广泛性、传播的广泛性和受众的广泛性。新媒体的信息内容涉及广泛,军事、体育、文艺、财经等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包涵内容丰富。通过新媒体可以将信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使用新媒体的人们都能够采集到需要的信息。新媒体以其全新的方式对信息进行传播,用最快的时间将信息传递给大众,而且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传播工具越来越被大众普及。第四,新媒体具有资源共享性。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搜索到各种想要的信息、观看视频、图片、讨论问题,还可以进行在线学习。通过网络享受有益的精神大餐。
利用新媒体进行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途径
1.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下,鼓励学生大实施胆创新
体育课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小学生的体育课会有很多的游戏活动,不管是游戏,还是体育赛事,都必须守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师在宣布游戏规则时,需要告诉学生必须遵守规则,但可以在规则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不要把思维限制在原有游戏中,需要进行发散思维创造新游戏。以丢手绢为例,过去我们一直强调让学生沿着逆时针跑,而一年级的学生一般对方向不太敏感,所以老是会出现逆时针和顺时针混乱跑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老师的教学目标不是教会学生怎样辨别方向,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创新。这样,不仅避免了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运动的能力。
2.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提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中心。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以老师授课为中心,导致学生自己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太呆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无益于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务之急就是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教学质量也必然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当然,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方式在刚开始实施时会比较困难,因为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家都适应之后,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便能够得到突显。先学后教教学法需要老师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不断地探索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这种方式,学生逐渐地就会接受这种学习方式,而且越学越好,越学越轻松。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要做到先学后教,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先学后教教学法要求老师相信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务必做到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这种先学的方式与之前的预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学生必须自己亲自参与的活动。老师也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使得老师授课有重点、有方向,学生听课有兴趣、有理解。
3.展示教师的核心地位,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自学结束后,老师就开始教的过程了,这也是教学的重心。这个过程的目标就是纠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犯的错误,并解决遇到的问题。此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老师一般只需要讲重点和难点,大约占内容的20%左右,这样一来,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纠正错误、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都是以学生自学为中心,但不管哪一步,都需要老师的指引。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就扮演了引路人的角色,就像人在黑夜中行走,需要路灯指明方向;也像人走在陌生的路上,需要路标指明目的地。老师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路灯和路标。当然,老师需要从以往整个课堂都是自己在讲课的权威者,变成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开路人。
4.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促进学生将模仿与创新有机结合
很多老师对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自学,不需要老师指导学生练习。实际上,这种认识是大错特错的。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模仿能力是很有限的、很表层的,要想充分掌握并深入理解是必须经过专门的指导、训练才能完成的。不经过指导、训练,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更不要谈创新。我们这里的创新是指学生在深入理解之后提出自己的新想法。
5.以学生为焦点,进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学生甲和学生乙的理解能力就不相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多关注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给他们指导动作要领的时候,还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攀比心理也很强,要避免学生之间由于动作不规范而被嘲笑的情况发生。老师的教学过程应始终以学生为焦点,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老师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
6.以学生兴趣为教学基点,在先学后教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觉得哪些地方会出现问题,从而进行授课。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范围和理解能力及兴趣爱好,导致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出现很大的障碍,而原因在于老师没有了解学生的想法。要想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想法,采纳学生好的观点意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应该做到因材施教。以跳绳为例,本来要进行跳绳的训练,可是学生却喜欢掷沙包,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跳绳竖直放置,看同学谁扔得高,或者把跳绳放远一点,看谁扔得远。将跳绳和掷沙包结合起来,让同学在快乐中学习。
二、结语
总之,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可以同时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使得学生能享受学习的过程,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情绪是人心理的基本要素,常常伴随着一定的行为而产生。情绪通常是体育教师容易忽略的一个因素,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实施体能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并不太重视学生的情绪,更加谈不上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情绪体验了。这种忽视学生情绪的教学,必然使得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绪之间存在某种距离,结果导致体育教学的低效性。因此要促进职业高中体育的有效教学,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尤其是引发学生消极情绪的原因。一般来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如上所说,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的时间与空间,这种认识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对体育教学要求的距离感,他们喜欢体育课实际上是喜欢体育课的时间,而对真正的“体”“育”与“健康”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没有必要接受这些知识。应当说这是职业高中体育课堂上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在职业学习的影响下,往往呈现出消极影响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现实与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情绪往往会呈现出恶性循环的现象。此外,体育课固有的运动负荷、体育运动中严格的纪律与行为要求等,也会引发学生的不良情绪,即使对于部分真正喜欢体育学习的学生而言,也有可能引发焦虑甚至是恐惧的情绪,这也是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不可忽视的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情绪也有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相对而言缺乏细心,严格的纪律与课堂要求往往是体育教师表现力量的主要途径,而职业高中的学生又具有明显的叛逆性,这两者一旦对立,就会引发轻则学生消极抵触,重则课堂尖锐矛盾频发的情形。这样实际上教师也就陷入了一个消极的情绪当中,自然谈不上有效教学。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情绪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要促进职业高中体育的有效教学,关键还是从情绪这一因素出发对学生积极引导,只有当师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享受情绪的高峰体验时,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首先需要阐述的是教师情绪。很大程度上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情绪,笔者的经验是,不要看职业高中学生有着这样那样的叛逆性,其实只要体育教师真正能够以一个乐观、积极、阳光的情绪进入课堂,那这样的情绪就会点燃绝大部分学生的乐观情绪(极个别的学生则会由于个体因素而难受激发,这需要专题研究)。笔者在体育课堂上,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急于进行体育与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一些看似与体育无关的事情去引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只要这样的努力持续五至八节体育课,那就会对学生的心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样就会导致他们一进入体育课堂,就会自然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然后要阐述的是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体验决定着一节体育课甚至是所有体育课的学习质量,如果说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引导还是一种外在行为的话,那学生自身的积极情绪激发,则取决于教师引导学生去客观理性地认识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笔者在教学中从来不教授纯粹的体育知识,而是努力将体育训练与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与专业技术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只有有了这样的结合,学生才会真正认识到健康的体魄、坚强的心理对于现在的学习(尤其是遇到学习困难时)与将来的工作(尤其是工作遇到挑战时)有多么的重要。一旦学生认清体育具有这样的功能,那么任何一个对前途有希望的职业高中的学生,都会认真对待在校时间的体育训练与心理健康的学习。经验表明,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他们在课堂上的情绪就不会浮于表面,而是会有持久的驱动力。而这种产生驱动力且由这样的驱动力又反过来积极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甚至是文化与专业学习时,笔者以为这就是真正的有效教学的境界。
三、小结
1.缺乏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同样是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体育舞蹈它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教材的选用是否合适、包含内容是否全面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关键作用,因此,所选教材需要同时包含体育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编排步骤。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如今许多高校所选用的体育舞蹈教材大部分都只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介绍,缺乏对舞蹈动作以及舞蹈编排的详细讲解。
2.教学设施的制约。
体育舞蹈由于其项目特点的特殊,使其对教学设施也有一定的要求。它属于舞蹈类项目,因此,需要有正规的舞蹈教室以及良好的音响设备,教学设施是否完备也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高校学生越来越多,导致室内体育场地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可以讲,教学设施的制约也是影响体育舞蹈课程在大学校园中广泛开展的一大影响因素。
3.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手段。
通过调查发现,现如今许多高校体育舞蹈的考核评价仍然是以期末考为标准,通常将期末考分为理论考与术科考两部分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测试。但是这种以期末一次考试来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会导致学生考前压力过大,也会使得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学习与训练。并且一些平时学习训练认真的学生,可能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没有发挥好,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肯定,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1.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现如今,体育舞蹈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够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因此,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了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高校应该尽可能地聘请一些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对于从其他项目学科兼任而来的体育舞蹈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其的培训力度,以期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首先,作为一名体育舞蹈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传授学生准确的技能以及最新理论知识。然后,教师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实施,体育舞蹈教师也应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制定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理念的指导下,就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编排与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的教材,并且要随着学生对体育舞蹈掌握程度的逐渐加深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总而言之,教学内容应该包含理论知识、教师示范、图片展示以及视频教学等,应具有全面性与多样性。
3.努力提高学生的舞蹈意识。
(1)加强学生对整体动作的理解。学生是否能够对整体动作有个完全的理解,是其能否正确运用技术动作来表现舞蹈美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同时还需要教会学生领悟技术动作中所蕴含的寓意,让学生在重复的练习中领悟动作间的一些衔接技巧。不同体育舞蹈舞种的风格都不尽相同,但是无论是何种舞蹈的舞蹈风格、配乐等多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一些民族特色。(2)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毋庸置疑,体育舞蹈具有丰富的健身价值,通过体育舞蹈训练,练习者协调性、柔韧性、平衡性等多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改善。不管是进行体育舞蹈的单个动作练习还是组合动作练习,形式多样的舞蹈动作都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全身进行运动。体育舞蹈优美的动作再与优美的配乐相结合,使得体育舞蹈具有艺术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感受到这种艺术美,让自己的情感与舞蹈动作相融合,便也是学生体育舞蹈意识的重要体现。
4.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 口语; 交际; 教学
21 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对外开放中国,是一个更加国际化的中国,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也与过去有所不同,在小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方面更加侧重于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而非过去一味地学习单词、语法、进行题海战术来达到考试成绩高分的目的。我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在小学教育中将英语学习的培养方向转移到口语交际上才是符合当前英语人才目的培养。
一、当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关键时期, 而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英语教学氛围不浓厚。 课堂上大多是在使用汉语进行教学活动, 不管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回答, 都没有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氛围和环境。 结果,学生口语发音不标准,错误多,更有甚者,一些学生不敢说或者不愿意说英语, 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进行说话与交流,存在着心理障碍。 很多学生不敢用英语进行表达自己的看法, 所以进行口语交流的机会则少。另一方面,英语口语学习的呆板性。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有着自身的语言环境,跟我们母语的语言环境不同。 教师在讲课时没有建立很好的语言环境,课堂上仍然是侧重对英语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为了应付考试,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记忆、背诵,忽视学生听、说、读等实际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这种英语口语教学的方式, 学生学到的东西是呆板的,没有生气的,不能进行灵活运用。
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1.受环境因素。语言学习是和其环境密不可分的,语言环境是习得第二语言的前提,并创造了学习的快速渠道与进行语言沟通的场所。由此,学生必须在语言实践中持续的对英语加以运用,才能够切实提升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然而,现阶段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除课堂之外,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的机会相当少,导致学生中有英语口语交流方面爱好的寥寥无几,未形成与他人用英语交流的习惯,口语交际能力止步不前。
2.受学生自身因素。一是心理素质。部分小学生心理素质差,缺乏自信。例如,部分小学生认为自身英语基础不好,使用时语音、语调不规范,缺乏自信,不敢开口说英语,恐惧被人耻笑,长此以往,英语表达的兴趣不断消减。在离开教师帮助的情况下,部分学生表达不清晰,且害怕表达出来的句子存在语法错误,对语言模式的精准性过于重视,难以开口。二是小学生英语知识储备的制约。小学阶段的年龄相对较小,和外部社会接触与沟通的次数匮乏,思维模式过于形象化,组织语言的水平差,词汇、语法知识等储备严重欠缺。三是受母语的影响。所有的语言均具备其独立的语言习惯与语法属性。如果想使用一种语言进行流畅的沟通,则需要在其语言的表达与思维模式的坚持上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小学生已习惯了运用汉语,在进行英语表达时普遍会在很大程度上将母语里的表达与思维模式套用其中,这实际上对其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形成了很大干扰。
三、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的对策
1.整合教材,为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口语交际话题。新教材对“口语交际”相关知识内容和能力培养相比较课改前的旧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新教材里仍不乏一些成人化、城市化的话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从生活出发,重视地区差异,尊重个体差异,真正的将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2.优化课堂,激发学生交际兴趣。在一些缺乏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教师应备课充分,多花心思,努力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踊跃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在一些学生中,有些连汉话普通话都还说不准,对于这些学生更应该加以指导和纠正。
3.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课堂责任感。口语交际课堂追求的是一种灵动的课堂氛围。 灵动的课堂就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前进和深入的过程,口语交际教学更倡导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课堂气氛追求的是让学生动心、动口、动脑,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老师起决定作用的口语交际课堂中, 往往出现重视形式化忽视真实性、 重视个别学生的表现忽视全体参与的倾向性的表现。 学生会为了迎合老师的意愿而表达观点,这样,口语交际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追求。 培养学生的课堂责任感,意味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拥有自主选择交际话题的权力,自主选择课堂形式的权力,自主思考与发言的权力。 赋予了每一位学生课堂主体的权力,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课堂责任感。 让学生有在课堂上自觉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的心态, 有对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许诺认真负责、坚决执行的态度。
4.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口语教师队伍,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由于大多数教师虽然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并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们可能来自非英语专业或者并为经过专业化的口语训练,他们的口语发音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小学生的问题发音等现象。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口语教师队伍,从外引进英语专业人才教师或者将学校里的英语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教英语口语这门课程,如此一来,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小学生们也有了更加专业化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口语教学,引进的教师将会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们进行口语训练,在口语发音上能够纠正他们以前一些不正确的发音方式,让他们以更正确的方式开展他们的英语口语训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5.多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开展课外活动时除了开设各种体育活动项目,还可以加一项口语训练。在口语训练中让学生轮流讲述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或是感兴趣的事,或者就平时的所见所闻进行讲述。 师生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优化师生关系,更能让学生喜欢上口语交际,喜欢和老师交流,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可以更多的对学生加以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沟通的常用语言之一,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在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更为关注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塑造,并选择可行的方案,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