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15:04
导语:在思想道德修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相长至关重要。一方面作为教学过程主体的教师应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说服力、感染力,提高育人实效;另一方面,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又必须注意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特点,掌握正确的修养方法,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和行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应坚持课内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进行学习,寓教于课堂讲授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之中,充分体现教育方法、途径的综合性特点。尤其要重视社会参与性,要开辟多种渠道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服务等活动,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增强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能力。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料、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使用图、文、声三维传递信息,使教学更加快捷方便,直观真切,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在过去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在重视课堂讲授的艺术性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在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结合、课堂讲授与第二课堂结合,落实教学的实践环节等方面却显薄弱。因此,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法的含义
从词源看,“方法”的英文是“method”,德文是“methode”,该词源于希腊文“methodos”,其意为“某种事物的‘引申’”,“某种事物的内在逻辑与结构的‘追踪’”。什么是方法?概括地说,方法是指向特定目标、受特定内容制约的有结构的规则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称之为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总称。具体讲,教学方法是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它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之间起着中介桥梁作用。教学内容能否完成,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设计与选择。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教学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增长和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为了把越来越多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就需要有现代化的、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一个体系,具有层次性。首先是一般方法,即哲学方法;其二是普通教学法,适用于各科教学的通用方法;其三是各种分科教学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法就属于分科教学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对社会道德现象和自己与他人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判断、体验、评价、对照、内省,帮助学生形成道德动机,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进而形成良好品德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一个大类,既是辅助课堂讲授的重要方法,又是延伸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修养的重要方法。
三、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法的教育学依据
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实施实践教学法是由该课的课程特点、教学内容与目的决定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早在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就深刻地指出:方法与教材是统一的——方法总是特定教材的方法,教材总是方法化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法体现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它应该贯穿于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运用实践教学法,要求教师超越传统注入式教学的“主—客体”对立的狭义认识论框架,克服单一的教师主体观的缺陷,树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的主体互动观念,将教师和学生置于教学活动中平等的主体交往的地位,注重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发挥,建立相互尊重、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和融洽的教学心理环境等等都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这一原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引发了一场教育教学思想的革命,推崇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确立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即教育教学应培养全体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同时充分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同时实现教育的两种功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法时,“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表现为教师创设的道德实践情景必须针对学生实际,要不断调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找准学生关注的热点,存在的疑点、难点,把教学要求与学生需要结合起来,为学生发展服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把自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使学生由“知识容器”变成追求真知、道德和情操的能动主体,学生不只是做笔记、死记硬背,而必须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作出判断,形成观点,在这一系列主动行为中,学生逐步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寻求知识。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法时,“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体现在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高度评价,对学生独立思考与自我教育能力的根本信任。结构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杰罗姆•S•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ner)反复强调,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客体,而且是认识的主体,因而教育者最好不要把学生当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为任何人不论是认识一个图式还是掌握一个概念,不论是解决一个疑难问题或是发明创造一个东西,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他看来,人的认识过程正是通过主动地把进入感官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才得以向环境学习、适应及至改造环境的,因此他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法还体现“贴近生活、回归生活”的现代德育走向。当前各国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共同走向是贴近生活,回归生活,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将学生带进现实世界,激励学生努力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学生去生活、体验、经历,敢于开拓生活视野和生活内涵,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获得个人德行的完美。学生的生活领域很广泛,面临的生活问题很丰富,也很具体。学习是在校大学生的社会义务,但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坚持性不够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可以帮助、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将之具体化、层次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也需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
关键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年制;以人为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三年制高职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课程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三年制高职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18~19周岁之间,已经成年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拥有独立的见解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思想逐渐成熟。而且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高考成绩一般不太理想,普遍低于本科的录取分数线。虽说高考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但是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的差异。几堂思想道德修养课很难达到树立正确的“三观”的效果。
一、当前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大同小异,无法体现高职特点,更不用说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中较多理论陈述,较少实例,无法吸引对此类内容缺少兴趣的三年制高职学生。
2.课程的教学过程
许多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偏重理论阐述,缺少实例列举,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内容不吸引人,教的也不吸引人,又遇到不太自觉的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课程的设置时间
一般情况下,该课程一周仅两、三节课,和其他理论课程一样,仅对知识进行教导,鲜有渗透深入的过程,到了期末再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就算完成了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如此的课程安排,较难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4.课程的成效衡量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成效难以衡量,标准难以界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很难用形式单一的卷面成绩来体现,死记硬背的理论也不能说明学生已真正理解掌握并转化成为自身素质。
二、关于问题解决的思考
1.课程教材的内容要体现高职专业的特色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处理好思想道德
修养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要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教学。
2.课程教学的过程要注重联系实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实际,例如,教学中注意多举实例,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课堂中可以开展案例分析的课堂讨论活动,就是只提供案例,不提供现成的结论,让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自己来完成。教师则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独立得出结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在其中的主要作用就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表达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并且引导学生在
这些不同的观点中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3.课程设置的时间要贯穿整个学制
教学的时间要贯穿整个学制,分不同阶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
修养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对刚进校的新生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对二年级的学生应注重法治教育,对三年级的学生应强调职业道德教育。
4.课程教学的成效衡量标准
让学生回答纯粹的理论题,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考核学生的
思想道德修养是违背初衷的,建议可以采用撰写小论文的方式,结合时事,让学生对某种问题、某种观点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出其思想道德修养。同时,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如,是否按时出勤,听课是否认真,回答问题是否踊跃,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作业是否按时完成等方面,可以对他们的素质做出评价。学生在课外的表现,如,是否乐于助人,是否勤劳勇敢,是否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否作为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等等,这些也可以作为素质评价的一部分。
三、课程教学的“以人为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思想品德优秀的人,爱护自己,尊重他人,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生活。但是你无法培养出模式化的学生,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其实都是开放的,处于变化中的。凡为教的目的在于达到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会自我调整去适应变化的人才是目的所在,能够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方是实现了“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张云芳,王岳喜,刘蕊.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9):9.
[2]赵效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创业教育探索.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2.
[3]徐建丽,王红芳.高职特色思政理论课考核体系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4]韦胜强.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初探.教育与职业,2010(32).
自2006年起,我们开始使用教育部编写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编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现有教材的逻辑结构、基本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一系列优化:
1.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删和重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简安排,突出重点和难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重点讲“人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重点放在“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而“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略讲。
2.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以及学科的前沿动态来讲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报告精神引进课堂,引进学生的头脑。
3.联系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来讲授。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在新时期如何认识爱国主义?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思考。
4.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引导。注重帮助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由“知其然”上升为“知其所以然”,以体现教学内容的实践价值。
5.增加教学实践内容。从性质上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行为自律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而这又必须通过实践磨炼才能形成。为此,除理论讲授外,我们从2007级开始增加教学实践内容,在48学时中,用16学时进行教学实践,即开展社会调查,让大学生接触社会,拓宽视野。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教材内容优化的总方向,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我们确定了教法改革的价值取向:既要利于学生“内化”思想道德原理、法律知识,又要利于沟通实践环节。为此采取了如下改革措施:
1.以案例分析教学法为主导。所谓案例分析教学法就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启发和帮助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知识与法律知识、法学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它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方法,又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形式。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从我校教学资源网站中挑选出典型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展开教学和讨论。
2.吸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合理因素来组织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西方流行的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为此,在上课前,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根据任务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学生从设问出发展开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
3.自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结合相关的音像资料,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体现先进性。多媒体课件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了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对理论的理解更深人,使课堂教学摆脱了抽象、枯燥无味的局面。
4.在实践教学的操作方面,制订出“全程化、序列化”的实践方案。即围绕教学总体目标,把实践教学融合到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定系列主题展开实践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用”结合,“知”“行”相融,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考评机制的重构
如前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养成教育课,本课程考评制度的设计应当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价值取向,结合养成教育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和实践过程的考查。为此,我们改变了“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的传统考评方式,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平时成绩x40%+期末考试x40%+实践成绩×20%”。主要内容如下:
1.平时成绩。占结业成绩的40%,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El常考察。占结业成绩的10%,即满分值10分。日常考察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校内校外El常行为的考察。考察依据以班主任和学工处提供的数据为准。对违法或违纪现象的扣分办法与学校《学生手册》中的有关规定相衔接。若行为既无违纪,也无违法,则记满分。(2)课堂表现。占结业成绩的15%,即满分值15分,课堂纪律和课堂提问各占7.5分。课堂纪律由任课教师考查,对迟到、早退、上课时看无关书籍者相应进行扣分,扣完为止。如无上述现象,则记满分7.5分;课堂提问分即时回答和分组讨论后回答两种方式。任课教师针对教材内容提出问题或案例,要求学生口头作答。每位学生以5分为基础,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发言的积极性及正确性给予适当加分,以7.5分为限。(3)课程作业。作业成绩以百分制计分,占结业成绩的15%。作业次数按教学计划安排,由任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布置。学生经过一个星期的思考、阅读资料形成书面作业,由任课教师批改、评分,并向学生公布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期末考查。这是对学生课程知识的终结性和综合性测评。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卷面成绩以百分制计分,占结业成绩的40%。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相结合,融合教材不同章节的知识点,采取学校通行的办法进行改卷、统分。
3.实践成绩主要以社会调查方式进行,老师设计出调查主题和相应的调查问卷,供学生参考。要求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选定主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每位成员必须调查5个以上的对象。共16课时,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安排调查时间,实践地点不限。每组最终提交一份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及原始调查数据和资料。实践分数占课程总成绩的20%。
四、改革成效与经验体会
通过两年多的教学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对任课老师的评价也较高。总结起来,我们有如下经验体会:(1)施教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对各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根本性影响。因此,施教者应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成效。(2)施教者要有“不唯书”、敢于探索的勇气,才能激活教学改革思路。现行的全国统编教材具有高度的学术权威性和很强的实践指导j亩:义。但是,学术权威不等于实践权威,将学术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本身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就容易犯“一刀切”的错误。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既要以现行教材为依据,又不能囿于现行教材。(3)只有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才能使改革取得好的成效。众所周知,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既定理论体系下,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使得“如何结合”成为比较难把握的问题。这就需要施教者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把握所处的地区、学校及专业学生的特点,据此制订有关的教学改革策略和方案。(4)施教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应当以平等、真诚、宽容的姿态和学生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为提高课程改革成效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潜涛,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潜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修订版)的逻辑主线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9).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学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主要渠道,对于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爱情观、法律观念具有非凡的意义。随着社会条件和时代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学生主体和课程教材处于不断的修订和变化当中,与此同时,呼伦贝尔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日益紧迫。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修课程教学与其他三个公共必修课比较起来,因其是大一新生入学教学环节,新生进入大学后急切地希望从教师那里知道大学和大学生活的模样,纪律性沿袭高中,所以不存在各种违规问题,加之课程贴近大学生并且也不存在“毛”课程及学生不爱关注社会发展状况的现象,具有许多自身的独特性。
1.课堂教学与大班授课模式之间存在矛盾
公共必修课教学班级均为合班授课,不同的专业,超百人的授课规模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局限性。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加之授课人数多很难关注到每个人的具体问题,教学主体容易游离在课堂教学和互联网之间。加之思修课程属于无感化教学,学生未体会到的人生,我们去引导、帮助学生思考人生问题。每位学生的内心变化需要教师去关注、去注意,教师一个人应对120人的内心变化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与互联网多元化体验之间存在冲突
互联网时代教师还沿用传统授课语言和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课堂教学被赋予了太多功能,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树立学生思想,还要与学生互动,或者在课堂范围内展开实践教学,挤占理论授课时间。教师将思维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之后就与学生没有关系了。这样的思想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点不一致,教与学永远都是两条平行线。课堂教学容易成为低头族的天下,教师讲课与学生看手机两不耽误的局面时有发生。这样教学主体中的50%将游离于课堂之外,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出现盲点。
3.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的环境,承载着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重任。大一新生与教师交流的欲望很强,每每都主动向教师要电话号码或者用其他互联网方式进行联系。教师一人难以承载400多人的联系任务,需要更大的沟通平台的支撑。需要和供给之间的不和谐就使得教师拼命地赶时间讲,想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学生则拼命地听,但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或者教师讲的问题并不是学生所关注的问题。课堂上因各自主观意愿的不同,没有学生主动提出交流和沟通,或者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受限,不能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公共必修课程教师没有自己的学生,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只有课堂,师生在语言、沟通方式等各方面难以把握,促使学生与教师形同陌路,上一学期课程不知教师姓名,也不知道教师在讲些什么。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严重地影响着课程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但这三个问题是思修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从教师出发到学生的这段距离,方式、方法、内容设计都要有新的思路。那就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能够承载更多人的大平台,实现增加课堂教学承载量,配套线下教学平台的进一步发展。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历程
呼伦贝尔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课程)主要历经三次重要转变。一是从单一理论教学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转变。二是从以考核方式为主的评价向过程性考核方式转变。三是以课时改革为主的教学改革。
1.打破理论一言堂,开实践教学先河
从单一理论教学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转变是2005年根据教育部出台的“05方案”进行的,该方案根据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主体的变化,果断提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突出实践育人的功效。思修课程教学改革开启,理论学时减少,配套理论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例如,我的大学生活PPT制作演说、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撰写、法律小报制作等课外实践活动,充实了课堂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知识领域、实践区域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转化,最后展现在广大学生和教师面前,集体团结精神和动手实践精神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弃一锤定音,体现过程的重要性
考核方式从笔试到机考,从结果性考核到过程性考核,以往一锤定音的期末考试变成了不同阶段考核的整合,以往笔试考核变为期末电脑考试,使整个考核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结合,过程性和结果性相得益彰。2012年思修课程开启平时考核+阶段考核+期末机考三部分结合的考核模式,教师课堂注重心灵传授,知识点学习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不再受书中具体概念的困扰,可以和学生交流心灵成长故事、关注学生的观念变化,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高贵品质的养成。学生开始关注课程学习过程,与教师进度步调一致。
3.打破一个教师一个班级的授课模式
2012年开始伴随着考核方式改革,思修课程对教师讲授方式进行了大胆革新。教师被分为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和法律教学两支队伍,两个人教授一个班级,这使得学生能接触到不同教师的讲授风格,也使得教师在一个方向上科研成果猛增,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精度提升。例如,讲授思想道德修养教学部分的教师可集中精力开启绪论至道德结束部分的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教学目标的精确。最近几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主题进行专题式讲授,教师的自主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都有所提高。思修课程教学属于无感教学,所以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寻找与大学生生活结合的热点话题,将教材体系进行整合转化为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自身领域内思考人生、爱情、道德等相关问题。
4.课时改革,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思修课程课时变化从40分钟三节连上到50分钟一节,周学时从2学时变为4学时,2015年一周4学时又变为2学时,同时理论教学时间加强,以往占课时的实践部分变为课下学生自主实践,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大大增强,思修课程教学优化逐步合理。实践教学变革更为显著,例如,以往实践部分占课时,教师上两周课接下来进行实践教学,学生不在课堂,理论教学或者说课堂教学讲授部分实际上属于间断模式,等实践回来,再到课堂,学生和教师都要开始重新适应。课时优化后,理论教学连贯,一气呵成,课下学生自主实践相得益彰。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突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在呼伦贝尔学院开展了四轮,几经寒暑,从侧重形式变化到侧重内容的改进,从教师主体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的深入,从一考定终身到过程性考核体系的完善,有创新、有迂回,也有不足。
1.思修课教学改革围绕教材、教师、教学三个主体开展
实施专题讲授,打破教材固有模式,使得教材体系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创造性地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从教师角度来讲,除讲授课程外教师侧重教学研究,打破以往一个教师一个班级的授课模式,将教师重新组队,分为思想道德修养队和法律队,基于两大部分知识进行资料搜集、备课、上课及科研,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课堂授课的实效性。从教学方面讲,教学重视过程教育,突出学生参与性,思修课程重在关注学生内心,帮助学生与自己对话进行心灵梳理,使教学知识体系转化为学生的信仰与能力。
2.考核方式推陈出新侧重过程性,侧重考查学生主观与客观的全面学习景象
考核方式是验收一门课程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程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考核方式的变动势必会引起教学改革整体的变化。2012年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期末考试在全院范围内实行机考,这在自治区也是走在前列的,减轻教师期末压力,考查学生的客观题解题能力,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除期末采取机考外,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到课情况、思维形成、实践能力,采取了阶段性考核的方式,该方式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考勤、学习状态、主观题、实践教学等全方位地体现了教学的过程性特征,强调教师对过程的掌控。
3.网络平台教学仍是教学改革处女地
几次教学改革都未对网络平台教学进行真正的开发和利用,这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未来的方向。网络平台教学切合时代和学生生活习惯,是一个热门的领域,当前许多云平台、慕课、新媒体平台、微信平台的利用在各大学校油然而生,教师与学生开启无障碍链接模式。呼伦贝尔学院思修课程一直在走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师生沟通受到极大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教师必须形成线上专业发展意识,自己录制微视频让学生在线学习,增加线上平台在考核系统中的比例,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实践永无止境,教学改革永远都在进行时。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已经从建立起了明晰的改革框架,为下一步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思修课程教学问题仍旧存在,为此思修课程教学改革的下一个重要出口应放在互联网移动教学上,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手机终端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既能使课堂教学成为知识传授的地方,减轻课堂教学负担,又能使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另辟蹊径。
参考文献:
[1]岳辉,陈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针对性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
[2]郑炜.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综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3]钟婉仪.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
[4]李鑫.对高校师范生艺术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5.
论文摘要:《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要使这门课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同时教师本人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案例教学
德育课的基本原则和规范都不复杂,如果仅作为知识来传授,学生很快就会觉得乏味,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清楚有关专题所涉及的基本理论,而且要联系实际,这样才能使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开展案例教学。案例形象具体,生动感人。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听课情绪振奋,引起学生心灵上、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从案例中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体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可增强科学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如我在讲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时,除了讲伟大的抗洪精神的事例外,还专门举出蚂蚁在遇到火灾时,为了种族的生存和繁衍迅速抱成一团,形成一个大圆球,快速向外滚动,而在最外一层的却全都献出自己的生命。此案例使学生认识到蚂蚁尚能如此,何况我们人类,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这种案例对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启发教育很大。
二、教师要加强同学生的心理沟通
在进行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行为,要多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深人学生之中,或谈心,或开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对学生思想上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尽可能地给予有说服力的回答,用真情和耐心去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学生对德育教育有一些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行细心的引导,慢慢化解学生的困惑。德育的成功,往往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心理沟通,以达到双向心理信任。教师首先要善于向学生敞开心扉,真诚相见,缩小心理距离,使学生在心理上愿意接受教育,这样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好。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无所知或很漠视,对学生的认识没有进人心理深层,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差。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形成良好的政治、道德品质的基础。大学生正处在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渡时期,由于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敏感而脆弱,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加上社会上各种思潮的涌入,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而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生活的变化,使人生观、价值观趋向多样化,致使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伴之而来的是各种心理障碍,如厌学、消沉、焦虑、浮躁、厌世和反社会人格等,这也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合格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设“谈心屋”、“心理门诊”,经常与学生交心长谈,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如需要、兴趣、动机、挫折、激励),预防和消除其心理疾病,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消除陌生、隔膜,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整,心情域快地接受教育,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各种社会热点、疑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大学生又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和肯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向学生多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以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所谓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只有当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并将其转化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证明他们已形成了良好的品质。如果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那么,教师的讲授就很难深入其心、真正产生作用。现在有的大学生对“两课”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有厌学情绪,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弊端在于: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只重视一般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课堂上未能留给学生一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相互质疑的机会,学生成为一台学习的“机器”。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不符合教学规律,必须改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结合教材上“做坚定的爱国者”这一章的讲授,可先在班级放“我的中国心”、“我们的大中国”这两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让学生跟着一起唱,然后让学生谈一谈听完这两首歌的感受,如何热爱自己的祖国。学生谈感受时,不可避免地要谈到腐败问题,对这一热点问题,充满理想色彩的青年学生难免产生困惑、失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不能回避,绕着走,而应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打开思路,畅所欲言。学生经过思考,提出许多问题。最后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作总结性发言,从思想上加以引导,从理论上加以解释,讲明腐败问题只是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是支流,在反腐斗争中,党和政府的态度是鲜明的,措施是有力的。接下来可再组织学生观看《生死抉择》这部影片,有利于与课堂讲授相呼应,弥补讲课的不足,真正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这种方法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要重视课外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性是指德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德育教育过程首先要促进学生自身积极的思想活动以达到自我教育的主动进行,否则,这一过程就不能深入下去,也达不到目的。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各种活动和人际交往是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人品质的条件,离开了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实践,就不可能产生内心思想斗争,就不可能分辨是非、善恶。人只能在“做人”的实践中学会做人。德育不能培养“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有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才能收到德育的实效。因此,为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有目的地安排一些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人生理想与价值演讲会、义务劳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读书报告会等,还可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深人工厂、农村、社区等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消化课堂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而且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能力,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模式 构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之一,承担着建构大学生道德情操与法律意识的重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各高校同行都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然而,如何将科学发展观很好的引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并能在学生中间产生积极的反响,却仍处于探索之中。不难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宏大视野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要素,本身就对该课程的设计提出了不小的要求。鉴于这一事实,笔者提出:应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使得科学发展观能“入耳、入心、入脑”。
本文并不打算分别就以上三个要件进行讨论,而是从整体上指出:应将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的行动力和实践指导。不可否认,现有文献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探讨已广泛展开,却未能就某一具体的课题进行深入研讨,从而有泛泛、形式之嫌。克服这一不足,也成为了本文选题的出发点。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目前存在的现状
考察当前教学现状不难发现,面对宏观视阈下的问题往往缺乏逻辑起点和归宿点。或者说,针对科学发展观知识点的讲授,未能很好的遵循校本原则。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现状描述。
(一)教学目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第四代领导集体的集体智慧,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包括现在所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走低碳发展道路实则都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远不止这些,这就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把握带来了难度,即内容边界的确立。在难以把握内容边界的情况下,就使得教学目的无法清晰的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其结果必然是,将上述知识点纳入到一定的课时内来讲授,侧重于宏观叙事的教学风格。这样一来,就弱化了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行动力和实践引导的效能。
(二)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所包含的要件比较丰富,这里只取教学形式这一要件作为考察对象。教学形式包括课堂和课外教学两种形式。从两课的功能定位就可知晓,其不仅需要在思想意识层面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更需要激励大学生从科学的视野去考察身边的社会。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知行统一”吧。将目光转移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可知,教师在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中除了有课堂理论教学外,就剩下视频播放教学了。而走出课堂之外的教学形式,却很少被实践。这就导致了,科学发展观能够进入学生的耳朵,却难以进入他们的心中和脑中。
(三)教学反馈。任何一门课、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在结束前都应进行教学反馈。这不仅是正常的教学流程安排,也是两课教学自我评估与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从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大多以期末考试、小论文、报告等形式作为反馈渠道。这就难以使教学、学校管理层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上述反馈形式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来推动教师教学创新的开展。
二、针对现状的思考
上述现状具有普遍性,表明它的形成具有历史积累性,也具有环境促使性。因此,改观现状惟有遵循“先易后难”的顺序,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具体来说,笔者做以下三点思考。
(一)满足校本原则要求。所谓校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一切为了学校、一切依托学校。将其转换为科学发展观的教学来看,则要求将学校所在地域的实际发展情况纳入到案例的构建之中。如,当地的产业发展、城乡经济特点,以及民生问题等。与此同时,考虑到大学生所来自的区域差异性较强的特点,也可以请他们在班上谈谈自己家乡在发展中的成绩或是不足。这样一来,在与学生切身感受发生联系的背景下,就能激发他们对科学发展观知识的自我认知转换,从入耳转换到入心、入脑。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其内在的生命力便在于不仅来自于实践,并指导着实践。惟有把握这对辨证关系,才能充分理解该体系的核心要义。正因如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应作为该知识点的教学形式而遵循。上文已经指出了现存的不足,这也成为实现本文主题要求的关键。
(三)改革现有考核形式。根据笔者的体会,一定的考核形式不仅是推动教师进行课改的驱动力之一,也是调整学生学生态度的重要因素。结合这一事实,应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考核形式进行改革。从单一考核形式,转换为多样化考核形式;从期末考核形式,转变为包括课题、期中、期末的考核形式。从而,针对科学发展观的课题教学中,就能通过调研报告的形式作为课题教学效果的评价载体。
不难看出,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就为下文的模式构建提供了思路。
三、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这里以内容设计作为考察环节。内容设计包括:内容在实践中的联系,以及如何向学生来展示这些内容;而对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点,在这里则存而不论。
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的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发展观却是较难讲授的内容,主要就在于它的内容的深刻性、系统性;并且,蕴涵着我国目前各项事业发展的状况。为此,可以引入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耗费之间的关系。在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只需要介绍我国目前的现状,以及基于科学发展观要求应建立怎样的关系。除此之外,不需要在学理层面进行展开。
在内容展示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PPT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从整体上展现:我国西部沙漠化,以及其他生态危机的现状。如:反映山西煤炭产区的环境污染、反映西部矿区的地质灾害。通过具体的图片以及影象资料,就形象、具体的为学生建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特征。之后,教师在分部分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频播放功能,以小节为单元分别播放。当每一小节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对该段视频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阐述,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的理解。当分部分播放完毕以后,再从头至尾连贯播放,就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体系。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教材部分;并从学生能够理解的程度上,对科学发展观的意义进行总结。
通过以上的教学形式,便能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储备下完成课堂教学。由于丰富了案例内容,学生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知识后,就能入耳、入心、入脑。最终,建构起他们的行动力和实践引导机制。诚然,本文无法穷尽与之有关的全部措施,但仍从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结论
科学发展观的宏大视野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要素,本身就对该课程的设计提出了不小的要求。鉴于这一事实,应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使得科学发展观能“入耳、入心、入脑”;或者说,应将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的行动力和实践指导。在进行模式构建时,应围绕着满足校本原则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现有考核形式等方面下工夫。
可以引入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耗费之间的关系。在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只需要介绍我国目前的现状,以及基于科学发展观要求应建立怎样的关系。在内容展示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PPT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从整体上展现:我国西部沙漠化,以及其他生态危机的现状。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教材部分;并从学生能够理解的程度上,对科学发展观的意义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赵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进德育教材的模式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为例[J]
[2]马佩英.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3]林巧渝.直面冲突价值引领培理明德——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教学[J]
[4]王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关系研究[J]
[5]司岩.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大学生科学发展能力的培养[J]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D41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效果,一直是大学上至党委下至一线教师所努力解决的问题。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体会发现,应建立课堂内外教育的创新模式。关于这一点,已形成广大同行的共识。从现有文献来看,大多都聚焦于课堂教育创新模式,而涉及课堂外的教育内容则较为少见。笔者认为,这也许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时配置有关系。下文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课堂内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载体;并将辅导员职能引入到课堂外教育的创新载体。
文章首先就目前存在的教育现状进行描述和思考;然后,分别就课堂内创新和课堂外创新进行阐述。
一、目前存在的现状与思考
(一)目前存在的现状
1.教学目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第四代领导集体的集体智慧,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包括现在所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走低碳发展道路实则都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远不止这些,这就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把握带来了难度,即内容边界的确立。
2.教学手段。将目光转移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可知,教师在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中除了有课堂理论教学外,就剩下视频播放教学了。而走出课堂之外的教学形式,却很少被实践。这就导致了,科学发展观能够进入学生的耳朵,却难以进入他们的心中和脑中。
3.教学反馈。任何一门课、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在结束前都应进行教学反馈。从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大多以期末考试、小论文、报告等形式作为反馈渠道。这就难以使教学、学校管理层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上述反馈形式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来推动教师教学创新的开展。 (二)针对现状的思考
1.满足校本原则要求。将其转换为科学发展观的教学来看,则要求将学校所在地域的实际发展情况纳入到案例的构建之中。如,当地的产业发展、城乡经济特点,以及民生问题等。与此同时,考虑到大学生所来自的区域差异性较强的特点,也可以请他们在班上谈谈自己家乡在发展中的成绩或是不足。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其内在的生命力便在于不仅来自于实践,并指导着实践。惟有把握这对辨证关系,才能充分理解该体系的核心要义。正因如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应作为该知识点的教学形式而遵循。
3.改革现有考核形式。根据笔者的体会,一定的考核形式不仅是推动教师进行课改的驱动力之一,也是调整学生学生态度的重要因素。结合这一事实,应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考核形式进行改革,即从单一考核形式,转换为多样化考核形式。
二、课堂教育模式创新
这里以内容设计作为考察环节。内容设计包括:内容在实践中的联系,以及如何向学生来展示这些内容;而对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点,在这里则存而不论。
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的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发展观却是较难讲授的内容,主要就在于它的内容的深刻性、系统性;并且,蕴涵着我国目前各项事业发展的状况。为此,可以引入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耗费之间的关系。在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只需要介绍我国目前的现状,以及基于科学发展观要求应建立怎样的关系。除此之外,不需要在学理层面进行展开。
在内容展示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PPT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从整体上展现:我国西部沙漠化,以及其他生态危机的现状。如:反映山西煤炭产区的环境污染、反映西部矿区的地质灾害。通过具体的图片以及影象资料,就形象、具体的为学生建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特征。之后,教师在分部分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频播放功能,以小节为单元分别播放。当每一小节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对该段视频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阐述,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的理解。当分部分播放完毕以后,再从头至尾连贯播放,就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体系。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教材部分;并从学生能够理解的程度上,对科学发展观的意义进行总结。
三、课外教育模式创新
将辅导员的职能引入到课外教育模式创新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发挥主题班会的职能
一般而言,高校在周五晚自习时间都有主题班会活动。通常辅导员将在这个时间就本周的各项情况进行通报,并对下周各方面要求进行传达。笔者认为,应改观这种程式化的班会内容。可以针对当前形式和思想政治课教学进程,举行主题班会活动。如,“我对将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作为主题班会议题,通过辅导员的组织使得学生能够自我阐述。这就能更好的促使学生深化对政治理论问题的理解。
(二)发挥谈心交流的职能
在实施辅导员制度的高校中,该岗位还涉及到对学生生活方面的关心。因此,借助面对面的谈心交流活动,更能在宽松的氛围下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此时,可以不规定交流主题,而是围绕着他们的生活体验展开交谈。辅导员应注意学生们思想情感的倾向性,对在学生中明显表现消极的思想流露应给予友善的引导。如,学生面对就业问题所流露出的担忧与恐惧,辅导员可以结合亲身感受给予抚慰。
(三)发挥联系家长的职能
课堂外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还在于与家长联手及时的干预学生消极的思想情绪。此时,可以借助QQ、E—MAIL等通信工具,时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关于这一点,实则被许多同行所忽视。从而,直到学生违规、出事之后,才叫家长前来协助处理。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课堂内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载体;并将辅导员职能引入到课堂外教育的创新载体。相对而言,课堂外的教育创新是薄弱点。因此,针对这一领域应围绕着:发挥主题班会的职能、发挥谈心交流的职能、发挥联系家长的职能来展开。
参考文献:
[1]杨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进浅探[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2).
摘要:翻转课堂对高等教育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高校课程改革必须考虑翻转课堂的影响。本文以翻转课堂推广为背景,从分析翻转课堂及参与主体的特点出发,结合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对翻转课堂主体互动模式进行分析,制定了详细的翻转课堂实施方案。翻转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高校翻转课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上成功应用,可以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5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为《基础》)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信息技术影响下必须进行全方位改革,以适应新时展的需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重庆某高校《基础》课程致力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以实践来检验改革成效。笔者希望翻转课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上成功应用,可以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基础》翻转课堂主体的特点与互动模式
1.《基础》翻转课堂的概念。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而是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效果。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翻转课堂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1]。
2.《基础》翻转课堂主体特点与职责。翻转课堂主体有三个:教师、学生与翻转课堂音视频。教师的特点是知识经验丰富,有长远的眼光,精通教育技术同时了解学生心理;职责是针对高校现状与社会热点,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一起选择翻转课堂音视频教学内容,并进行选题、答疑、考核与评价等,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的目的。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对新事物有广泛兴趣,思想与行为受外界影响较大,可塑性很强;职责是通过系统学习,熟悉教学模式,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成为合格人才。翻转课堂音视频的特点与前两者不同。它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与当前形势,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翻转课堂内容。翻转课堂音视频的特点是时间灵活,选择性强,课程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整合成一个系统;职能是启发学生灵感,传授知识并辅助完成《基础》课程教学任务,为教学与实践活动提供素材与参考资料。
3.《基础》翻转课堂主体的互动模式。《基础》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不是以提高学生的某项具体技能为目标,而是提高那些技能所依附的思想与行动模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该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其思想状况,结合社会热点与学生共同选择翻转课堂。教师要收集学生学习翻转课堂的数据,包括学习时间、地点、在线时间等,结合学生作业与实践活动情况,对所选择的翻转课堂进行评价。
二、《基础》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
1.教学理念,把握课程功能定位。课程质量建设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基A》翻转课堂尚处于试验阶段,还有很多需要发展与完善。为保证教学质量,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翻转课堂既要解决传统教育的困惑和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同时要解决翻转课堂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不足。具体做法为:教师先利用翻转课堂平台,寻找网上上课最好的教师,并对该视频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提出问题,把网址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前自主学习视频内容,查找资料并进行自学;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引导、点评和答疑解惑并参加考核。翻转课堂让学生从被接受变为主动研究,老师成为指导与促进者[3]。
2.创新教学模式。遵循《基础》课程的设计思路,结合重庆某高校的教学理念,在具体实施中采用“三大模块”(理论教学模块、能力训练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组织教学:第一,在理论教学模块上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专题化、专家化、网络化的教学,注重教学效果;第二,在能力训练模块上,加强课堂讨论和交流环节,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采取研讨、游戏、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专题调查研究,锻炼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第三,在社会实践模块上,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看影像资料、论文写作等形式,不断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础》翻转课堂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强化教学研讨。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创新积极性,教师一边上课一边关注和发现热点,找准学生的关注点,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和组织网络视频教学活动,要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要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要加强实践环节,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实践大纲。
2.加强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是非判断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五个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课前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内化、课后实践“三大环节”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注重“五个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理念。
3.改进评价方式。在校内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突出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考核。加大平时成绩所比例(约占60%),平时成绩可以由“合作学习成绩、课程作业成绩、课外调查成绩、课堂考勤成绩、行为实践成绩”等部分构成,逐项量化计分,学生和专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参与考核打分。
4.充分利用新媒体。新媒体技术给《基础》课程的改革开辟了新途径[4]。在3G手机被大学生普遍使用的今天,为了解决该课程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不畅通、调研不便捷、答疑不及时等问题,有必要以3G手机为平台,利用微信、微博、QQ、手机报、BBS、自主学习电子资源库等,构建辅导答疑、互动交流、动态调研、骨干培训“四位一体”新媒体互动教学体系。这对于加强和改进课程教学,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基础》课程在翻转课堂模式实施以来,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受到学校、学生与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好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越来越大。《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通识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其他高校竞相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固步自封必将被别人超越,也不能有效保证教学的高质量[5]。本文对《基础》课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教学实践,可以为其他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参考。
参考文献:
[1]E.Mazur.Can We Teach Computers to Teach[J].Computers in Physics,1991,(1,2):31-37.
[2]陈伟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5):62-63.
[3]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德育学分制是全新的管理制度,用学分衡量学生在校的道德状况。与专业学分制相似,德育学分制将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各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之中,学生必须获得相应德育学分才能升往更高的年级。
1.德育学分制的教育优势。
首先,可以避免传统评价的片面性。传统评价多以教师的评语为主,对学生优缺点的点评具有片面性。德育学分制用学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进行定性评分,不再依靠“评语鉴定者”的喜好评价学生。其次,评价更具体。传统评价中极好和极差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中间水平,中间水平这一概念较模糊,评价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每个中间水平的学生其评价内容基本一致,学生不知从何改变。德育学分制通过德育指标来衡量学生行为,并且参照指标得出测评分数。通过分数对比,学生可以了解差距和改进方向,从而易于改善自身思想道德行为。
2.创新德育学分制。
我国部分学校已引入德育学分制来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例如:湛江师院德育学分指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志愿服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社会工作能力、出勤情况等,正向行为则加分,负向行为则减分。既然德育学分制能约束并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因此,应着力研究并创新德育学分制,使德育与智育两者的学分相联系,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联系,形成一面学科间相互交织的网。例如:学生考英语作弊,学生除课程重修,相对应德育学分被扣除外,其在一年级所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学分被扣除,因为理论与实践不统一。或可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学分在毕业前认定,只要学生在校期间无违纪行为,学分即可认定。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公共必修课,其学分不能用其他课程学分替代,这样便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有较大约束和引导作用。
二、完善本科导师制
导师制发源于牛津大学,任何人进入牛津大学读书,必须同时得到某个学院和大学的同意。新生入学后,学院给学生安排一名导师,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领域内的学者,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业和品行。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费巩曾提及英国牛津和剑桥导师制的优点,“此种教法,重博览群书,不重捧住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重思想见解,不重强记呆诵,足以尽启迪诱掖之功,养成有气势抱负之学者。因材施教,尤足使聪明才智不为愚劣庸陋所牵累。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茶点小饮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执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暂,而缔交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从费教授评价中,可知导师制的优势在于能使学生做到“品德与学问俱进也”。本科导师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还不够,需要加强制度管理。
1.明确本科导师制的定位与导师职责。
明确定位导师的岗位职责,必须处理好其与学分制和导师制的关系,不能将导师与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混淆。笔者认为现阶段导师制应是学分制的补充,目标在于弥补学分制在学生人格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导师的职责,不可能做到大部分人所希望的那样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引导,导师职责的泛化将导致其什么事都做不了。笔者认为现阶段导师引导的重点应放在专业上,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爱岗敬业和以诚待人的品质都将深深地影响学生,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
2.完善配套制度。
与导师制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导师的选拔制度、岗前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这些都是导师制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制度。完善选拔制,能让学校选出政治觉悟高、人品好、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导师。完善岗前培训制度,能让导师进一步加强“教书育人”的意识,使其成为导师后仍不忘“育人”的重要性。完善考核制度目的在于,对导师实施引导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对不合格的导师及时予以教育引导。建立激励制度是能让导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引导学生的工作中;导师从众多教师中选,在完成日常教师工作外还要履行导师的职责,其工作压力非常大;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无法体现工作多和工作少的区别对待。
3.创新导师制模式。
我国本科导师制模式尚处起步阶段,目前因各校实际情况不同产生了众多导师制模式,如:全程导师制、高年级导师制、精英生导师制、专业导师制、特长生导师制、双导师制和德育导师制等。研究认为,根据学生实际成长需要,可采取分阶段式导师制。学生在校的四年时间共分为三个阶段,一年级、二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年级学生对大学比较懵懂,此阶段实行全员导师制能对学生四年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二三年级依托学科竞赛载体,将竞赛指导教师作为“临时导师”。虽然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没有导师,但是能让学生从学校开始感受竞争的激烈,从而努力学习。四年级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作为导师。通过实行阶段式导师制能降低师生比,提高引导的有效性。如梧州学院高校本科生9120人,专任教师541人,师生比1‥17。实施分阶段式导师制,一年级2270人的师生比为1‥4,四年级2242人的师生比为1‥4。担任导师的教师不一定是专任教师,可根据学科的需要选择。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可在学校机关中选择符合条件的人作为导师,从而再次降低师生比。
三、加强载体引导
1.加强课程载体引导。
加强课程载体引导,首要的是丰富选课内容。首先应加大选修课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公选课总学分中选择并获取与德育相关的学分不低于某一分值,从而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其次应加大选修课数量。在教学中,经常听学生抱怨感兴趣的可选课程不多,而且很容易爆满。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教师不太愿意开设公选课,使得选修课数量不够。学校应通过各种制度鼓励教师多开公选课,选修课的内容可灵活多样,可将自身科研作为一门课程,上课过程中也可获取相当数据,也能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得到新的启发。但上课讲义应在课程开设前经学校教务处审批,以免教师因错误言论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产生不良影响。最后应对课程名称进行一定的包装。增加学分和课程数量目的是加大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机会,但往往过于“原生态”的课程名称让学生“望而却步”。
加强课程载体引导,还得丰富授课方式。传统“课本型”的授课方式比较单调,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因而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效果也不高。如老师可提炼课本精华,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一门课也可由多位老师上,每个老师都能发挥自己的强项。如上心理素质课,涉及心理健康、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内容,可将每部分内容分别安排给不同老师,从而丰富授课方式,提高引导的实效性。在丰富授课方式时可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德国课堂采取研究性教学法,老师通过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与方式,围绕某一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订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引导。
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思想道德的构成因素包括知、情、意、行,只有当这四个因素充分发展时,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才得以最终形成。学生学习思想道德知识,掌握了理论,然后用理论指导行为,然后由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最终上升为理念,此时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才真正扎根在学生的灵魂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离不开社会实践,只有经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道德的力量。因此实践教学环节的引导必不可少。
3.丰富教学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