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2:44
导语:在本土文化资源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本文围绕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选题、素材、写作套路和后期修改这五个方面提出小论文写作的指导策略,用“多”“亮”“实”“顺”“美”等美妙的“音符”,谱写政治小论文的华美乐章!
一、提供撰写角度,突显一个“多”
同一个主题,同一份素材,进行广度拓展和深度挖掘,有助于多角度呈现立意。
1. 政治学科角度
小论文的撰写要始终紧扣教材知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材知识是写好政治小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了解并掌握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等相关知识,由此构成一个学科体系。在学科理论观点的指引下选择小论文撰写角度,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使文章更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和说服力。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撰写的《天蓝了 水清了——记马渚镇沿山村生态村建设》《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和《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三篇文章曾获余姚市高中学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一等奖。三篇论文的共同点是:立足于教材,充分调动了《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如科学发展观中涉及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场经济中涉及的宏观调控等知识,对素材的解读回归于课本,避免了空洞说理,因此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2. 时政性角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角度也应适应时代要求,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直面高中生思想上的现实问题。如笔者指导学生撰写的《盗版的世界“学问”大》《绿色奥运 绿色希望》和《似曾相识燕归来——小手机折射出大道理》等小论文,以盗版、北京奥运会和手机等当年的热点问题为载体,不仅引发了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把新闻引入课堂,让学生逐渐积累撰写政治小论文的新鲜素材。
3. 地方人文角度
政治小论文的撰写要具有地方色彩,体现政治学科的独特性,富有研究价值。笔者发现,近几年获得一等奖的小论文一般都有一股浓郁的家乡味道。如本校学生所撰写的《姚剧——姚江文明的瑰宝艺术》和《名邦之奇葩 余姚之骄傲》两篇小论文,挖掘了余姚地方传统文化——姚剧这个文化资源,从姚剧的起源和发展为主线进行阐述,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本土文化的价值;《菜,榨出道理来》和《小杨梅 大道理》两篇小论文,选择闻名中外的榨菜和杨梅两种余姚特产,从它们的起源、现状和未来展望等角度进行撰写,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余姚本土产品的魅力;《光耀杭州湾 照亮全世界——来自梁弄镇灯具产业的报告》《同样的土地 不同的财富》《朗霞裘服的“春天”来了》《四明山经济发展的“春天”——论四明山“农家乐”》和《白色珍珠——余姚的摇钱树》等小论文,以余姚的梁弄灯具、朗霞裘皮、四明山的“农家乐”和塑料为撰写角度,告诉人们这些产业是如何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翅膀的。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非常熟悉,站在地方人文角度撰写政治小论文,得心应手、有话可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本土资源为素材,倡导“生活化”教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知行的辩证统一。
二、帮助学生选题,突出一个“亮”
帮助学生选好题目,是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重要一环。小论文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最简洁、最准确和最新颖的文字告诉读者本篇文章将要阐述的问题,使人阅读之后一目了然、过目不忘。由于高中生的知识面、理解力和概括能力都有限,课余阅读报纸杂志和上网了解时事资讯的时间并不多,教师可结合政治学科实际、社会现实问题、地方人文特色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来为学生选题提供素材,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不落俗套,注意“亮”度。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为文章选择一个好题目,可以对整篇文章起到点睛的作用。政治小论文的“眼”,应该明亮而富有生命力,一般为20字左右。若学生以提炼小论文的观点作为标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仔细研究背景材料,认真领会材料要说明的中心思想;第二,联系材料,找出其中心思想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第三,将材料中心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小论文的观点,确定标题。例如,本校一位学生以余姚特产——杨梅为主题,立题为《小杨梅 大道理》,一小一大,对比鲜明,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深刻印象,在省高中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中获了奖。
三、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素材,彰显一个“实”
题目确定好之后,紧接着下一步,教师应指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小论文虽小,材料也不可少,充分占有材料是写好小论文的前提。教师在辅导中要注意提醒学生:题目不同,搜集资料的范围、重点和途径也不一样。一般说来,可让学生从以下两个途径搜集和占有材料。
[论文摘要]奢侈品领域的巨头,在中国市场上也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该文通过对奢侈品市场的研究,分析了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本土奢侈品牌发展的一些对策。
[论文关键词]奢侈品本土奢侈品牌影响因素营销对策
一、奢侈品以及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意义
(一)奢侈品的特征
目前,国际上一般把奢侈品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奢侈品是指市场上那些价格和品质比值为最高的商品。无论人们对奢侈品有着如何的理解,无论奢侈品行业如何的发展,纵观形形的奢侈产品,具有其本身独特的特征元素。
1.高价格和高品质特征。奢侈品显然具有高价格,是同类商品中最贵的。
2.稀有性特征。奢侈品是一种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奢侈品中常常包含着或是一定量的短缺资源(如紫檀木、黄梨木等),或很高的科技含量,或很高的人文因素,
3.炫耀性特征。奢侈品具有超出实用价值的“符号价值”,是消费者炫耀财富、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象征符号。
4.地域性特征。奢侈品带给消费者梦想和品位的同时,而且无论无形当中增加了多少生产成本,奢侈品的欧洲原产地是不会转移的(奢侈品中只有极少数美国品牌)。
5.文化特征。作为一种艺术美学,奢侈品被赋予了许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哲学和社会涵义,其背后有一个由几十年或上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体系支撑,是一种高品位生活方式的外在体现。
(二)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的意义
中国奢侈品牌的出现首先要依赖于中国的经济成功。从更深的角度,中国奢侈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出现及流行,必须有强大经济实力支持下的中国文化做背景,在这种背景发展起来的中国本土化奢侈品不仅对于中国的经济,乃至一个大国的形象都有着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将大大增加。中产阶级家庭的崛起意味着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平民贵族化风潮下,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低质量的廉价品,其消费品位逐渐升级。对于未来的我国市场来说,奢侈品不言而喻是黄金产业,是能够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给消费者带来高层次精神享受的商品。
二、国内奢侈品市场概况以及影响本土奢侈品牌发展的因素
(一)国内奢侈品市场概况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倾向与态度的逐渐改变,使中国正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新的主力市场。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20亿多美元,约占全球650亿奢侈品消费的3%,实际上,中国人支撑的奢侈品市场还不止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3%,因为这只是中国国内的奢侈品销售额,没有包括在境外的购买量。
(二)影响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因素
1.中国消费者偏好国际品牌。中国对奢侈品品牌盲目崇拜,他们心中奢侈品品牌总是和欧洲印象联系在一起,购买奢侈品更多的是在体会欧洲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奢侈品而言,品质只是一个基本条件,制造地点和历史往往赋予了奢侈品更多的涵义。
2.国内企业缺乏奢侈品品牌化运作的理念。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对奢侈品品牌概念还在认识模糊的基础上,我国奢侈品品牌发展现在处于初始阶段,缺乏长期战略考虑。品牌根本不考虑长期发展战略甚至3~5年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采取随波逐流的发展模式。导致国内现有的品牌凤毛麟角,很多企业还选择和大牌合资,沿用他们的生产和设计,以至于产品缺乏奢侈品品牌背后的一些元素,比如原创性的设计思想,以及赋予这个品牌的历史感和品牌所代表的国家形象。
3.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奢侈品牌的产生是历史积淀的结果,需要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精心培育,以形成独特的品牌理念。同时,人们对奢侈品牌的理解与认可也要有一个过程。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在我国,企业对品牌的重视也才一、二十年的时间,奢侈品牌的培育只能说是刚刚起步。随着全球化和加入WTO,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市场。
三、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营销对策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组合,做到国际品位的时尚化
奢侈品牌的塑造需要很长时间,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的认同也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因此通过奢侈品牌的运作来实现盈利必须是一个长期的目标。由于奢侈品牌本身就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承载,因此在奢侈品牌塑造上,不但要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品牌资源,创建一个品牌强有力的、极具吸引力的故事;还需要对其注入独特的中国元素或符号,如丝绸、刺绣、云锦及茶文化等。在此基础上,运用西方化思维,搜集、保留奢侈元素;借助国际顶级设计师的品牌,中西贯通实现中西合璧,将人们对东方的感觉神秘化、时尚化,为现代新贵族塑造东方生活风格。
(二)立足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市场机会,满足客户需求
奢侈品牌属性及消费者奢侈心理的研究结果证实:奢侈需要距离,这种距离可以与久远的历史、不同国别文化的地理跨度,以及卓尔不群的地位高度有关。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到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的增加大大促进了奢侈品销售额的增长,虽然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群,但从统计数字来看,对于大多数本土奢侈品牌而言,国内消费市场还不够成熟;国外市场则可能提供更多的机遇。
(三)遵循奢侈品牌运作的规律,分阶段进行营销规划
奢侈品牌这一个领域,无论是运作服饰、珠宝、汽车或是名酒,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这个品牌是否能够成为特定阶层的典型标志,是否能够创造愉悦和舒适的消费体验。因此不同于传统实用品牌的运作规律,奢侈品牌的运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
1.锁定细分的目标客户。目标客户就是那些有显赫身份的金字塔尖人群,与这些富裕人群建立起密切的关系,研究他们的需求,了解奢侈品牌传承的理念和精神是不是目标消费群最欣赏的。
2.通过专卖店管理客户,通过高端印刷品做广告。奢侈品牌的重要支柱就是名望,因此通过系列公关活动,与国际显赫人群、社会名流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在向他们销售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拉近距离,提升品牌国际形象。
3.通过电视等媒体亲近大众消费者,以记录片形式进行品牌推广和奢侈品知识普及。通过大众消费者对显赫人群的选择性的模仿消费扩大奢侈品牌销量,同时进一步强化品牌区隔。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因此,要维护目标客户的优越感,就要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使认识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
参考文献
[1]闫文健,奢侈品的含义[J]经理世界,2004(10):26-28
[2]程宝军,奢侈品中国市场前景谈[J]财经界,2006(5):186-187
[3]李冬芹,奢侈品中国人离你有多远[J]中国教育导刊,2005:23-25
关键词:学材;地方旅游文化;
摘要:文化是导致旅游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强地方旅游历史文化教材建设对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工作,彰显学校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学材视角下的高职地方旅游文化建设要做到参与主体多元化、材料来源多样化、开发内容的针对性、结构序列项目化、呈现方式扁平化。
项目教学、地方旅游文化是指在某省或某市历史上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具有旅游吸引物的那部分文化,包括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人文知识,是导致旅游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教材是体现一定教育理论思想的载体,也是知识、技能的载体,是课程实施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特别是教材的研究相对滞后,导致各学科还缺乏成套的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高攀”“低就”现象严重。
一、地方旅游历史文化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它们是吸引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其中的自然资源如果没有文化内涵,只是纯自然景观,是难以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的。德国学者李凯尔德指出:价值是文化对象所固有的,因此我们把文化对象称为财富,以便使富有价值的现实同那不具有任何现实性并且可以撇开现实性的价值本身区别开来,自然现象不能当成财富,因其与价值没有联系。中国的旅游资源在国外游客看来,主要是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在吸引他们,根据有关统计:21.9%的国外旅客是为了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50.9%的旅客是对中国人民的社会方式、生活习俗、文化事业、伦理道德感兴趣。因此,加强地方旅游文化研究,建设地方旅游文化教材已成为高职旅游专业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需要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孕育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性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旅游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失去地方历史文化知识,旅游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就是一个有着明显缺陷的体系。由于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局限,决定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局限。全国统编旅游教材就其内容而言,是针对整个旅游行业所应有的通用知识,但缺乏地方旅游历史文化知识,从知识体系角度而言,学生的知识体系是有相当局限的,而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特点更是决定了学生知识体系中不能缺乏地方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
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不论是导游、饭店管理还是客房服务、旅游管理等方向,学生就业主要是在本地,因此,地方旅游文化知识理应成为其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即使今后人才流动频繁,但对服务地历史文化的学习与掌握仍不可忽视。因此,把地方旅游文化教材作为旅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三)彰显学校特色的需要
特色教材的建设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旅游业的特色是本土特性明显,没有本土的教材,要培养本土的人才也是无米之炊。当今,高职旅游教育所用教材多数为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教材,这种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缺少本土特色或与本土旅游概况联系不紧密,以致本土适应性不强。
加强教材本土适应性改革应该突出本土旅游资源的特点、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增强本土旅游的案例教学,以便提升本土旅游的服务层次和水平(四进教,\'i专业化发晨的需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如果教师还在根据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那么,学生必然无法适应新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新的旅游景点,新的旅游方式的不断涌现,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自己所教的学生在未来的实习和T作中,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因此,通过编写地主旅游文化教材,迫使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或参与他们的管理和决策,去有关政府机构了解方针政策及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些举措的实施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二、学材理论及其发展
“学材”是广义的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教科书相比,它是用于“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材料。教科书“学材化”问题是与“学材”概念的提出密切相关的。“学材”概念最早由日本的教科书研究中心提出。在其《关于教科书的内容和版式的改革》的研究报告中,教科书研究中心提出了变教科书为学生“学材”的建议。这一建议在1987年被当时“文部大臣咨询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接受,“学材”这一概念也被写入了教育改革第三次审议报告之中。“学材”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我国学者广泛关注。沈晓敏(2001)首先对日本在教科书“学材化”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系统地介绍,使“学材”这一概念为我国学术界所知。钟启泉(1989)提出在新的信息技术时代,教科书要发生转型,从历来的“作为教学之用的主要教材”转型为“作为学生之用的主要教材”,简言之,就是从“教材”转型为“学材”。有学者认为从“教材”到“学材”不是简单的概念置换,而是标志着新的教学观的确立。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和派纳的存在体验课程理论逐渐被教育界所接受,现代教材的功能正由教的方面向“学材化”研究的方面转化。国外有学者把课程观的转变概括为六条,其中第六条是“从突出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向突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的转变”。许多新编教材不仅把教科书当24高等职业教育成学习的资源,还强调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具,多数教科书都把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进行编写,使课本成为学习的指南。由此可见,教科书的“学材化”是世界性的课程教材发展趋势,是任何国家的教材改革必须遵循的规律。
高职学材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即从学生的T作和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反思;突学生的职业活动,让学生通过在T作情境中的经验性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与客观世界、他人、自我进行对话和交往的过程,成为实现自身价值和体现自身人格的过程,使学习成为创造世界、探索自我、结交伙伴的三位一体的对话性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止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即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三、学材视角下的高职地方旅游文化建设
(一)参与主体多元化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的背景下,邀请企业职业人来共同编写作为教学主要内容的高职教材就是一条高职教材改革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对企业实际和行业特点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实际动手能力和行业、企业的专家有一定的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材建设向纵深的发展。因此,吸引行业专家参与教材建设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由于高职教育具有一定的地方行业特点,地方旅游文化教材全国统一编写的可能性很小,而一校独编写义往往不够全。因此,邀请企业职业人参与教材的编写就可以把企业最需要的技能要求编写到教材中,充分体现职业特色。通过职业人的参与,可以避免学校教师在实践经验上不够丰富的弊端,可以让我们的职业教育紧跟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二)材料来多样化
从旅游发生学角度而言,旅游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既有人类“远方崇拜”的天性问题,也有人们“换换环境”和猎奇的心理因素问题,远方世界必须有不同于本土的风土人情、生活氛围,才能导致人们对它的憧憬、遐想和行动。因此。地方旅游历史文化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必须充分发掘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地方文化知识,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经济、文学、艺术、宗教、建筑、物产等内容。l大j此,要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典籍、诗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注意反映生产与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到有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使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兼职教师、讲座(客座)教师,开展名师讲学、授课或作报告。
(三)社会和謇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倡导和弘扬创业型的社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支持创业、尊重创业、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家庭树立对大学生创业尤其是网络创业的正确认识,摒弃创业不如就业、网络创业虚拟不可靠等狭隘观念,充分认识到网络创业本身也是一种就业,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选择,理解、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从事网络创业活动,为大学生网络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要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将创业教育渗透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全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必须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才能为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以实现立体化综合实施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实现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履香.浅谈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IJI.教育探索,2010,(11):141—142.
云南民族传统歌舞乐是中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此领域的研究,在近年陆续有研究成果问世。其中一部分是以舞蹈为论域,从历史、文化、创作、传承与保护等角度对云南民族舞蹈进行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专著有《云南民族舞蹈史》(石裕祖2006)、《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论纲》(石裕祖主编2010)、《舞蹈文化论》(曾金华2010)、《云南民族舞蹈研究》(陈申2010)等。另一部分是以音乐为主题,其中虽涉及歌舞乐,但仍以音乐的分析、民族歌舞创作和舞台实践、民族乐器的描述等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如较有代表性的《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张兴荣2006)、《云南民族音乐散论》(钱康宁2006)、《云南民族乐器图录》(吴学源2009)等。还有一类是从人类学、文化学的学术视野,对云南民族歌舞乐进行的研究,如《云南民族音乐论》(周凯模2000)、《文化记忆与歌舞乐韵》(申波2011)、《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杨民康2012)、《拉祜族葫芦笙舞的实地考察》(黄凌飞2013)等。论文方面,较多发表在各类刊物中,以音乐、舞蹈分类的学科意识对云南民族舞蹈、歌舞形态、表演创作等方面的一般性研究最为普遍,在一部分文章中文化视野和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等概念开始凸显。以上研究中,从云南民族舞蹈史学的角度切入的研究主要是《云南民族舞蹈史》,该著在历史线条的贯穿下,采用了一种近似民族学研究的方法试图勾勒一幅云南民族舞蹈发展历史的轨迹和风貌。《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论纲》以论文集的方式,收录26篇文章,内容涉及云南彝、纳西、白、傈僳、佤、景颇、傣、藏等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试图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开发思路,实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P12)《舞蹈文化论》是一部文论集,收录作者各种文章,按性质、体裁、形式分类的方法,大体分为:文学台本与演出串词、学术论文与舞蹈评述、调查报告及诗词随笔三个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对云南民族舞蹈的特征、表演、创作等做了论述。《云南民族舞蹈研究》主要运用艺术符号学原理,采用部分史料对云南民族舞蹈的形态、情感、仪礼以及审美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云南民族音乐散论》、《云南民族乐器图录》是从歌、舞、乐的不同角度,对云南各民族的音乐形态、乐器及创作演出做了描述和分析。《云南民族音乐论》是作者经过长期的田野考察,对云南各民族所创造出的内容丰富、色彩各异的音乐文化类型以及这些音乐文化类型在相关民族中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做了一定程度的论述,其中对云南民族歌舞乐的“乐”文化特征做了不同以往的阐释。《文化记忆与歌舞乐韵》虽是以正在消失的文明———云南古戏台为焦点,但对云南民族乐舞民俗的文化生态以及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做了文化学意义的研究。《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用民族志方式对云南特有族群的音乐进行研究和撰写的著述,作者用“一维两阈”的架构,对布朗族人生仪礼与社会、宗教礼仪、人生仪礼及个体性音乐活动、群体歌舞等内容做了音乐人类学意义的研究。《拉祜族葫芦笙舞的实地考察》是作者通过对滇西南古老的山地民族———拉祜族葫芦笙舞的田野考察,试图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这一与西方音乐体系的“听觉艺术”截然不同的一种带有明显东方身—声—意三位合一艺术特点的“体化实践”做出新的理论阐释。在课题项目领域,2007年艺术学项目“彝族哈尼族(坻施洛孟)大型原生态歌舞乐套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是对红河地区部分彝族哈尼族的歌舞乐套曲进行的专题研究;2010青年项目“云南省石屏彝族花腰歌舞音乐及其文化形态研究”,以“音乐”为立足点,对其音乐形态、文化形态进行了一定的探析,此两项均属于区域性的音乐歌舞研究。2008年艺术学项目“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研究成果为探索现代社会变迁中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论文集。2012年艺术学西部项目“云南15个特有民族舞蹈生态研究”,以“舞蹈”为核心,以生态为论域,拟进行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此两项均为民族舞蹈学的专项研究。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到自进入21世纪,云南民族歌舞乐领域的研究尽管还是在音乐、舞蹈各自的学科立场进行,但在人文社会多学科研究的影响下,云南民族艺术的研究已逐渐成长。如音乐学、舞蹈学等,不但完成了大量基础资料的积累和音乐形态结构、舞蹈形态的研究工作,同时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本土的传统艺术,研究文本也越来越呈现出对多学科理论的应用和以多维视角进行研究的特征。对于云南诸多的无文字民族来讲,文化的记忆及表达多是以肢体和声音为主的,这是本土文化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至今仍然以极其鲜活,充满生命力的态势存在着。传统乐舞是本族人对生活与文化意识的表达,在造就了民族的性格与文化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其生存的环境和对信仰的恪守。这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艺术事象,需要我们用文化整体角度和东方文化的维度,将其置于特定场域和时空的文化之网上进行研究,这为中国民族本土艺术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认知范式和新的可能性。
二、云南民族传统乐舞研究学术视野的转换
伴随当代文明的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开始重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近十余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不断来到云南进行民族文化的交流、考察等活动,为民族文化生态及人文资源的抢救、传承、保护和开发提供帮助,意在使数千年来存活于云南具有独特生命内质与活力的民族传统艺术能够应对强势文化的侵扰。近年,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渗透,对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的研究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即将在中国上海举行的2013年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年会,专门设定了“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的呈现和再现”、“音乐和舞蹈传统的传播方式之间的互动、综合或是冲突”、“仪式、宗教及其表演艺术(音乐、舞蹈与戏剧)”等议题,该主题强调“再现民族音乐学与民族舞蹈学中文化实践的历史维度,以及研究者参与民族志历史书写的不同方式,意在探讨历史在传递和影响文化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并开启一条研究者为现实目的而运用历史资源的路径。”①。这一研究取向表现出当民族传统艺术成为民族志书写主题时,音乐舞蹈可以以不同方式给我们的研究传递信息,并以新的意义建立起当代的实践。此会议同时期望在音乐舞蹈学院和表演艺术学校中所形成的现代标准化实践也纳入批判性和比较性讨论的范围,请与会者提供重构民族传统歌舞艺术个案研究的论文。在对云南民族歌舞乐长期的田野考察中可以发现,云南民族传统乐舞作为内心体验外化的一种方式,拥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和信仰系统。时至今日,各族群的信仰观念、时空观念、内部社会秩序等文化记忆依然在以身—声—意为主体行动的乐舞中保留得最鲜明、最完整。传统乐舞在“体化实践”传承过程中,在约定俗成的人文环境中,在观念的不断演进中,依然是一种具有完整的庞大系统和鲜明的艺术个性的文化体系,在身体、声音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意义系统。而云南民族歌舞乐的身体意向性,以及群体舞蹈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意向性的沟通和互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文化图景,这种东方身体运动的文化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在人类所处的后现代境遇中重新认识和挖掘,将民族传统歌舞乐作为构建文化的一种环境或场域,寻找新的研究命题,这是云南民族传统乐舞未来重要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生活实践,传统乐舞充满着远古生态的智慧,至今在各族心中仍具有情感联通的功能与意义,仍然存在于这方水土之中。在具有民族性、地缘性和血缘性这个文化生态系统里,各族群历史、语言、、文化心理和传统艺术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极为活跃,渗透在乐舞中的文化基因至今仍然作为一种历史精魂贯通于日常生活中,并不断按照自身的传统习惯和族群信仰来维护和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其主要功能是“使人们在自己的文化体验框架内,进入到共享的体验中”[3(]P40)。如何从云南民族传统乐舞厚重的文明底蕴中,吸取文化的精神、思想以及思维方式,做出当代意义的文化阐释,并以新的意义建立起当代的实践,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来建设发展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提供一种中国精神和中国经验,这是云南民族传统乐舞未来研究中重要的学术使命。当今艺术人类学的学术视野,使人们的研究视角在观念、思维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发生的“艺术行为”和由此蕴含于其中的“意义系统”成为研究者的重要论域。当代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1908-1961)将体验视为一个境域,他认为身体和世界应该是弥漫式的相互涵融,这是梅洛-庞蒂通过对身体和世界的阐释所要呈现的一个核心思想。关于“身体现象”如何显现意义系统以及身体如何在意识中得到构成、不同文化中的身体体验、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实践、身体的空间性等理论,在国内音乐、舞蹈学界的研究中一直是被忽略的。而“身体转向”是当今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焦点论域,其特点之一在于从现象学的角度对身体所进行的研究。的确,“身体不仅仅是我们‘拥有’的物理实体,它也是一个行动系统,一种实践模式,并且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身体的实际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4](P61-62)等理论视角,将为中国民族艺术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
三、结语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行熏陶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 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教育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内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陈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内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内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1-20xx.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曹冰洁、李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计划,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行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20xx.4—20xx.5)
1、对实验班进行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行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0xx.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调查结果
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
项 目
指 标
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各种本土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幼儿看电视、录像等对其中的本土音乐很敏感?
能听辩出几种民族
音乐?
不能
基本可以
能
不
兴趣
比较兴趣
兴趣
不太敏感
基本敏感
很敏感
1-2种
3种
4种以上
前测
26
5
4
20
10
5
16
11
8
29
6
后测
5
30
1
6
28
4
6
25
5
30
注:基本可以:对1-2小节的音乐节奏能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能拍对1-2小节。
比较兴趣:对1-2种本土音乐表现出的兴趣时间30秒左右。
基本敏感:听到本土音乐能做出反应。
项 目
指 标
能听辩出本土音乐
能拍出本地音乐的
典 型 节 奏
能哼唱出几种本土
音乐?
会用几种乐器演奏
简单的本土音乐
不会
1-2种
3种以上
不能
基本可以
能
不会
1-2种
3种
不可以
基本可以
可以
前测
22
10
3
35
17
11
7
25
6
4
后测
2
5
28
3
3
29
1
34
1
3
31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社会资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和乡土意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出有62.9%的幼儿不能听辩出本土音乐、100%的幼儿不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72%的幼儿不会用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82.8%的幼儿只能听辩出一种民族音乐。经过两年的时间,大部分幼儿对本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了解到本土音乐有高甲戏、南音、布袋戏、木偶戏、鼓队舞、游戏童谣等,高甲戏、南音是我们闽南有特色的戏曲,深受大家的喜爱,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82.9%的幼儿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97.3%的幼儿能演唱3—5首的永春民间童谣,如《打铁哥》、《掩乌鸡》和《抓啄歌》等,91%的幼儿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如《天黑黑》、《一只鸟仔》、《老鼠嫁女》、《群丑献艺》、《碰球舞》。93.9%的幼儿会用两种乐器演奏简单的本土音乐、90.9%的幼儿能听辩出三种以上民族音乐。在游戏中学习,身心愉快,并初步感受并喜爱家乡民间艺术中的美。我园将本土音乐引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不仅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还增强了对本土音乐的审美敏感性,体验了创造与表现的快乐,激发了幼儿热爱乡土文化、爱家乡的情感。
实践成果
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幼儿与老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给了教师、幼儿一个非常自由、自主的空间,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从查找资料、主动发问、参与环境创设、参观访问等都能看到老师和孩子忙碌而愉快的身影,幼儿与老师成了活动的主体。2003年4月,民间舞蹈欣赏《碰球舞》参加省音乐课题组观摩活动,20xx年5月节奏活动《采茶扑蝶》园课题组观摩活动,获得专家的好评;20xx年10月艺术活动《小小新娘》获马来西亚幼教考察团的高度赞赏;20xx年12月艺术体验《群丑献艺》参加县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20xx年1月《幼儿园开展本土音乐欣赏新视点》一文获泉州市幼教年会论文评比优秀奖。学园汇编了两本教师反思集、活动设计和经验总结,取得了一些成果。
教学上的收获
1、营造浓郁的氛围,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的熏陶。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注重设计环境,丰富环境,变化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使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美。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首先将本土音乐融入到各年段的早操、午间操中;利用晨间、下午起床、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闽南歌曲、童谣 、乐曲、戏曲等,教师引导幼儿在本土音乐萦绕的环境中心情愉悦地自由游戏、活动。
其次教师在各种活动区增设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如体育角的两人三足、竹高跷、滚铁环;动手角的“东西南北中”;音乐角的拍子响拳、压脚鼓;表演角的高甲戏、惠安服饰、木偶表演;阅读角的家乡小传、自制民谣小图书等,便于幼儿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了解本地民俗音乐文化。
此外根据主题开展的不同时间,通过布置临时性的墙饰,对幼儿进行本土音乐文化熏陶。如:在开展《服装设计师》活动时,将收集到的高甲戏、梨园戏等照片、戏服和头饰等挂在“曲苑杂坛”舞台四周,使幼儿真切感受到地方剧种的精华所在;在“精彩十分” 设计、动手制作高甲戏服、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闽南地方剧种中各种人物的脸谱;在表演角中进行自编自演。又如:春节、元宵节传统节日活动中,在活动室周围布置永春鼓队舞、碰球舞、拍胸舞图片、幼儿制作的花灯等,并在节日中利用中国结、纸、灯笼、红绸等别具民族风味的工艺品进行装饰,让幼儿置身于民族工艺的海洋中,体会到家乡的美,先人的和,传统的乐。
2、选择适合的素材,激发幼儿探索本土音乐的兴趣。
本土音乐虽然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音乐都是适合幼儿,关键在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兴趣的事物,思想感情要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
首先,挑选浅显易懂,幼儿兴趣的素材。如南音——《正月点灯红》《直入花园》《春节良宵》;永春民歌——《手巾歌》《园内开花》《心花怒放幸福来》;永春游戏童谣——《天黑黑》《掩乌鸡》《鸡角公》《祛啄歌》《楸楸鸡》《打铁歌》;高甲戏——《新娘上轿》《群丑献艺》等等。《天黑黑》这首用方言朗读的民谣,诙谐有趣,朗朗上口,字里行间透露出民间艺人在文字编排上的深厚造诣。可以在朗诵上配上了闽南地区南音表演中常用的响掌、拍子、压脚鼓等民间乐器,家乡的味道更浓了。这些歌曲的内容生动、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受到幼儿的喜爱。又如高甲戏《群丑献艺》的舞美独特、新颖,表情诙谐有趣,采用了唱、念、逗的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歌词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民乐配上响盏活泼韵律,幼儿朗朗上口,易学便记,幼儿体验了欣赏——感动——体验——表现——创造的学习过程,幼儿在欢歌笑语中领略了人生生活的真谛、美好,产生对音乐活动较为持久的兴趣和向往,使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审美愉悦的机会。
其次,挑选具有教育作用,幼儿兴趣的素材。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在选取教材时注重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多方面协调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为一生打好基础。例如木偶戏的传统曲目《石敢当》、《沉香救母》、《火焰山》等都是宏扬民族正气,激发人们勇敢、善良、勤奋等良好的品质。又如童谣《楸楸鸡》中,押韵的儿歌与手指游戏相结合,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多吃蔬菜;《鸡角公》是教育孩子要自觉的读书,还会帮妈妈做事。这些资源即蕴涵着许多文化艺术知识,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其融入到幼儿生活中,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经验让幼儿感受、体验活动的乐趣。
3、渗透创新教育,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如果在音乐活动中,注重运用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在本土音乐艺术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
?首先,巧妙结合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引导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真实感受,,使感受与想象融为一体。如欣赏南音《正月点灯红》时,教师在活动的开始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闭目想象,引导幼儿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画音乐,借助简笔画把听到的和想到的画出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接着教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产生了很大的自由想象空间;然后进行体态律动,创编出各具特色的动作:有的走起圆场步、小碎步、花旦的步子;有的在做亮相动作;有的拿着长条插塑(当灯笼)跟着音乐舞起来-----表现出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幼儿在感受音乐情绪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和创造力。
其次,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表演。在让幼儿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还需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不断自主探索,才能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在区角活动中,经常可以见到创作的影子,如在“精彩十分”中,他们运用铁线、毛线等来制作胡须,用碗面盒制作帽子,用石头、各种颜色的纸、油漆等制作生、旦、净、丑的脸谱,有的直接在T恤上画上脸;“曲苑杂谈”中,女孩子就盖上用丝巾做的红盖头、穿上皱纹纸做的水袖、戏服;男孩子带上自己做的胡须、帽子,穿上自制的小丑、公子服装,跟着音乐唱起来、舞起来;在“动感世界”中听到《碰球舞》的音乐他们跟着老师舞动的彩球创编出许多动作:用头来碰、用后踢脚来碰、用膝盖、脚尖来碰、用肩膀、手掌来碰……由于孩子们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他们欣赏、了解这些人物特征后,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加深了对本土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孩子们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大胆的表现自己。
第三,以想带动,注重培养幼儿尝试、创新。童谣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为儿歌配上流畅、朴实的旋律,将儿歌与音乐有机结合,不仅让幼儿有更多机会接受音乐的熏陶,而且能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拉勾勾》活动中,教师逐步引导幼儿寻找与“拉勾勾”歌谣相吻合的歌曲,让幼儿进行一小节的编唱练习,师给予指导调整,经过不断引导、培养,幼儿完全有可能为熟悉的童谣创编曲调表现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又让幼儿在本土音乐与艺术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两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利用了乡土音乐资源,并建构了以歌、舞、乐三位一体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具有趣味性的本土音乐融入幼儿的活动中,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不仅对本地区的节日、民俗、文化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而且还会创编唱儿童歌谣、民歌。因此,对本土优质资源进行重新组织,灵活运用,创新发展,将民俗文化与幼儿的学习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幼儿植根于民俗文化这一丰富的文化土壤,了解其内涵,继承其精华,萌发热爱家乡、民族的意识,又能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八、存在的问题
论文摘要:建立于民族性基拙之上的教育是促进民族及其文化发展的有生命力的工具。从改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设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和增进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等角度分析,关注教育的民族性是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
不同民族有其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背景,这些是该民族在其生存环境中形成的不同于他民族的思想、情操、习惯、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一个民族建立自己教育制度的基础。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教育家康。德.乌申斯基指出:“一个没有民族性的民族,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只能屈从于衰败的规律,只能消亡在另一些保存着自己独特性的其他肉体之中。”乌申斯基关注教育的民族性,认为教育应在民族性的原则上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教育才是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有生命力的工具,并从这个源泉中吸取适合自己发展的东西。他甚至指出:“一切民族共同的国民教育制度,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都是不存在的。”本研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改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设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和培养教师多元文化知能,是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民族性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改进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
(一)增加民族地区教师编制的合理性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大多地处偏远,班级设置不完整,有的学校仅设有一到四年级,有的学校仅设有一到三年级,有的学校则只有一年级一个班。教师配置也不太合理,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数配置不合理,二是教师知识结构配置不合理。针对该现实,相关教育政策应修改现行教师人事规定,增加、调整或提高现行偏远山区小型学校的教师编制。保证学校教师人数编制下限,诸如,一个班级根据课程设置,至少应保证主修课程(一门课一位教师)的教师数量。减少教师行政职务或额外工作负担,使教师能专心教学。以本地本族教师为主,敦促其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延续传统文化”和“适应现代生活”的矛盾。
(二)改变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方式
从目前现实来看,民族地区学生普遍存在与所学课程、学校文化疏离,语言差异的矛盾。学生与学校课程间的文化疏离主要表现为:“常规的学校课程注重对主流文化价值观、情操、知识和技能的强调与传递,目的在于通过有选择的文化传播。
赋予社会稳定性和活力,赋予个体行动、思维的动力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深层控制”,这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所在。但这种课程内容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业已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明显存异。
民族地区学校校园文化与家庭文化、小区文化的疏离,使学校提供的文化刺激明显不及家庭,这对学生而言存在适应和转换上的困难。处于发展中的学生无法在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和学校文化三者间找到平衡点,而表现出对学校文化的无所适从,川由此给民族地区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带来认知困难。即或如此,这些学生依然要接受“只关注分数与证书现实意义”的以考试为主导的评价。这对民族地区学生而言,可能存在教育是否公平、受教育权是否得以充分享用的问题。对此,如何建立既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又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权的评价体系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改变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绩效评价方式,妥善运用各种测评工具,针对不同民族地区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采取多样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绩效实施评价并谨慎解释评价结果的方式值得推崇。不将评价结果单纯指向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单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否定学生或将其拒于校门之外。
二、设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设计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其目的在于引起研究机构、行政机构重视本土知识价值,从而改革以西方学科知识为核心的学科课程模式,发展以本土知识学习和研究为主的“地方性课程”,区别于以“西方的”或“外部的”知识学习和研究为主的“国家课程”,发展与本土知识有关的“特殊课程”或“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到本民族知识的性质、用途,匡体会民族文化、本土知识在民族发展中持久的生命力与魅力。
(一)课程政策密切关照民族地区教育实践
如何遵循民族发展的文化性与民族性等典型特征,是现代教育应深人思考的问题。课程政策是课程政策制定过程的产物,通过文件、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方式呈现。其可以衍生出具体目标、教学策略和评价程序等课程蓝图,其涉及范围较广。内容具体包括:规定教师的工作任务、教师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制定合适的地方政策,为教师提供培训和对信息系统交流选择的机会等。在以往,由于课程制定过程中的许多延误,使课程政策和课程实践的联系较为薄弱,减少了课程政策的时效性及其对课程实践的影响力度。另外,课程政策本身的迟钝性和工具性,政策制定信息来源的局限性,也导致其对课程实践指导作用的减弱,从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执而不行”的现象。所以在制定课程政策时,必须充分了解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倾听来自民族地区教育现场的声音,尤其是教师的声音和需求,并力求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为其提供既富针对性,又具可操作性,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教育课程应充分反映民族文化和本土知识
1.关注多元文化生态系统
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首先要考虑文化赖以滋生的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三部分组成。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反映这些内容:
第一,自然环境,即群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具体包括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矿产、土地状况、植被状况、气候条件等;
第二,社会环境,即与群体生活相互关联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诸如,由某一群体所构成的社会内部结构的各方面,该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该群体与其外部环境各方面的关系等。具体包括该民族的饮食、生产生活方式、节日庆典、生产劳作工具、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建设、社会关系、民族分布、家族关系、氏族关系、建筑、服饰等;
第三,精神环境,即某一群体所共有的精神形态各方面的总和,具体包括该民族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风俗习惯、宗教形态等。如该民族的历史名人、语言、寓言、神话、传说、英雄人物、天文、医学、历算、歌舞、谚语、格言、禁忌、民谣等。
教育作为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必须将其同整个民族文化生态系统联系起来考虑,才能正确地认识教育的系统功能。力求为教育与文化多样性的历史发展寻求一个平衡点,有意建构既传承和发展各民族所依托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输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民族教育系统构成的研究初衷。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等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载体与体现,其教育价值值得关注与挖掘。民族地区学校可有选择性的将其纳人到学校中来。
2.加强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作为有选择的文化,应充分反映不同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化形态。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到不同文化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即多元课程的设置应该考虑到文化生态系统不同要素的具体内容,将其作为课程资源予以充分开发与利用。
对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应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广泛调查该社会普遍存在的课程资源,其调查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精神环境的具体内容。其次,应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技能展开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发展差异与基础。第三,选择、鉴别课程资源,在当地充分了解自己文化内涵的知识权威、有经验的农民以及本土社会知识人士的参与对课程资源予以精选、加工,保证其价值在社会中充分体现与发挥。第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验场地,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学校与社会和家庭的密切联系,使两者相互了解、相互关照。第五,以任用本地、本民族教师为主,注重其民族文化、本土课程意识的培养,也可将本民族中有经验的农民、民间艺人、手工业者、本土文化群体中的文化人请进课堂,给学生充分了解学校围墙之外世界的机会。
三、增进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知能
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成就,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克服学生因文化疏离、语言差异而导致的认知困惑与学习问题,增进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知能显得尤为必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改善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
打破师范院校传统的重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方式,增设教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多元文化教育”或与少数民族社会与文化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既可以安排在专业课程之内,也可以安排在通识课程之中,其目的在于增进师范生对民族文化、教育内涵民族性与文化性、人的发展差异与文化和教育交互关系等的概括性认,发展准教师们的多元文化知能,促进师范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认同、欣赏、接纳,并愿意主动将其付诸教学实践。
(二)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入民族传统文化
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途径改善课程设计模式,诸如让教师在语文、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教学中,融人与本民族文化或本土知识有关的内容。教师甚至可以在教学中设计“民族传统文化”单元,将某一民族的舞蹈、音乐、建筑、传说、历史故事、诗歌、语言、宗教以及该民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等融合起来,运用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这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设,以此增进其对不同民族文化认知。
通过改善师范院校的课程规划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改进课程设计模式,增进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文化认知,都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教师本人充分认识到“本土知识和本土认识论的价值,认识到他们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本土社会延续与变迁的价值”,才有助于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与认同,并激发其民族自信心。
关 键 词:东方审美 产品设计
1 提升东方审美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力
东方审美视角受到儒学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以物言情”、“以物言志”,有着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中国,形成了享誉世界的东方哲学理论体系。“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种东方哲学所映射出来的思想,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都是,其中包括对产品的设计。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器、夏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战国秦汉的漆器、唐代的金银器和三彩器到宋元明清的瓷器等,没有一件不体现着东方独特的审美。从人面鱼纹盆、司母戊鼎、唐三彩到官窑的瓷器,每件生活用品在具备基本的器皿用途之外,都被精心设计或者装饰,可以说件件都是艺术品。
以古人的诗来形容,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颜诗则是“铺锦列绣,雕繢满眼。”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颜延之诗、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这是一种东方雕琢的美,而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又是一种东方的自然美。
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东方审美出现了新的气象。在艺术中,着重表现自我的思想,自我人格,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雕琢。诗、书、画都开始成为活泼生活的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解放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萌芽。不论是墨子的“非乐”、老庄的“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还是孔孟的尊重礼乐,不论肯定艺术还是否定艺术,我们都看到一种批判的态度,一种思想的倾向,对后来的美学思想有极大影响。
工匠艺术家更要走在哲学家的前面。从出土文物“莲鹤方壶”来看,从真实的自然取材,不但有跃跃欲动的鹤,还出现了莲花瓣,展示了春秋时期造型要从装饰艺术独立出来的形象。
唐代的艺术继承了六朝的华丽,也有一些清新的空气,就如同李太白的诗所描绘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犹如玉的品质,含蓄的美。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一些艺术设计的文明仅仅被保留在博物馆内,没有得到相应的传承。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席卷了全世界,产品设计高速成长,并融入产业发展的潮流之中,对质量的追求形成了规模化和批量生产,很多设计师将欧美现代主义的原样照搬照抄,更多的产品中出现“中国制造”的字样,然而本民族的设计风格没有很好地体现在产品中,这就给我们的设计师提出了问题:如何形成真正有民族风格的设计思想,将“中国制造”改为“中国创造”或是“本土原创”?
在“坐下来·品茶 品道 品设计”-2013米兰设计周中国原创家居品牌及作品展中,参展设计师在作品中对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的“茶道”主题各自进行了演绎与理解。
策展人朱小杰说:“当设计为一种传统的生活而构思制作时,‘传统’和‘当代’就自然而然的融合了,只是设计师对‘茶’的理解与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参展的每一位设计师都会有不同传统和当代的体验。”
本土文化是设计的基石,在产品设计中延续和传承本土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已成为设计设计的主流趋势。
2 产品设计中也应提倡“拿来主义”,将好的设计理念转化为生产力
20世纪80年代,设计界里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这个新词,而今进入了21世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电脑技术带来的变革导致了深刻的产业革命,从而也引发了设计界的一场革命。
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和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好的认识和发现会让我们感到喜悦和骄傲。笔者不禁想到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其核心思想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在设计中,特别是在产品设计中,我们为何不将一些优秀的产品设计理念共享,来指导我们的制造业发展?
这里要提到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日本设计师坂茂的卫生纸再设计。
以往的卫生纸都是圆筒设计,轻轻一拉,纸张就会很顺滑地抽取下来。而他的设计中心之处正好利用卫生纸的“不方便性”,将纸筒做成四角形的,人们在抽取纸时,产生的阻力发出“咔哒——咔哒——咔哒”的声响,这种阻力发出的信息和实现功能便是节约能源。比起圆筒设计纸张间的排列更加密实,利于人们搬运和节省储藏的空间。这样的设计为什么不为我所用?
中国很多设计学院的学生,每年都能成为“德国红点设计”较高奖项的得主,很多的产品设计也是非常人性化的。记得有这样的设计:人们经常为挤牙膏犯愁,牙膏要用完时,随手丢弃末端还有一些就会被浪费掉了,花时间去挤,一些上班族又浪费了时间。一名学生做了巧妙的设计,将牙膏的包装的末端做了像手撕包装的样式,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获大奖之后,在市面上我们仍然没有看到将这一设计理念应用于销售牙膏,好的设计理念没有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却被闲置了。
电脑设计网络发达的时代,一些信息资源被共享了,而方便我们生活的、利于我们生产的一些好的设计理念也应被及时地“拿来”应用,有利于于节约设计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促使设计成果的应用能够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3 设计是一种战略,培育本土产品设计的土壤
设计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上世纪80年代,由于先生提出“美育代宗教”即“美育救国”曾经出现过美学热,而设计也进入了“为人类的时代”,或者说是“人性化时代”。设计领域不再以死板的“物体”和“产品”为设计的核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过程”,依靠设计(它可能是一种产品,也可能是一种劳务,也可能是一种环境,甚至也可能是一种气氛)的使用者的相应,而发生的一种过程,设计的重点由机器和产品本身,转移到过程和人,消费者成为检验设计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在商业社会里,设计多被作为增长品牌溢价率和利润来源的手段,但是只有极少数公司能够凭借设计取得商业上的盈利。其中,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就是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公司。苹果企业中的设计师在工作中注重产品将投入的环境——区域地理、民族、文化、消费习惯等等逐一进行研究,注重把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引入设计之中,并聘请社会学家和设计师共同工作,以形成一种融洽、和谐、良好、生动的互补效应。
设计引领创新,把设计放在足够高的层面成为一个领导层的坚定的战略目标,这一点正是中国工业化过程的空白点。因此,培育适合本土设计发展的土壤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专著格式:作者朱铭 荆雷. 书名《设计史》[M].出版地: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2年.
[2] 专著格式:作者宗白华.书名《中国美学史论集》[M].出版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3] 译著格式:作者. 书名[M]. 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4] 论文集格式:作者. 文题[C]// 编者. 文集.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格式:作者. 文题[D]. 所在城市:保存单位, 年份.
[ 5 ] 在线文献格式:文题设计是一种战略[EB/OL].http://shijue.me/show_text/510218e08ddf875db300003f, 日期 2013-01-25.
这里丰饶肥沃的土地不仅养育了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也培育了许多风格多样、语言生动、旋律优美、内容丰富的藏族民间音乐文化。尤其是藏族民歌弹唱是藏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精华,歌种有格调清新简约,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的,以龙头琴和六弦琴为伴奏乐曲的弹唱歌曲;有赞美和抒发男女青年相互爱慕之情的情歌“拉伊”;有婚嫁聚会时酒席中用以助兴的酒曲“鲁”;有逢年过节、亲朋聚会时赞美美好年景和祈愿美好生活而边唱边舞的舞曲;有融表演、说唱、舞蹈为一体的,歌词大多诙谐幽默的“格尔”;有众人劳作时用于协调动作和减轻压力的劳动号子等。这些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的歌种,像朵朵奇异的鲜花盛开在广阔的草原上。保护、继承和发展这颗耀眼的明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广泛的教育传承价值。甘南玛曲县优秀的弹唱艺人们,他们在吸收和借鉴藏族民歌的基础上,与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的作曲家们共同合作,创编出独具特色、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许多弹唱歌曲,并与2004年4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格萨尔千周年学术纪念大会”文艺演出,精湛的弹唱艺术赢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同年5月,参加了甘肃省文联、宣传部及广电厅“香巴拉在呼唤”大型专题研讨会及文艺表演,格萨尔弹唱的魅力再次赢得声誉。为了使弹唱这门艺术发扬光大,玛曲县政府部门专门成立了格萨尔弹唱艺术团,在社会上广招弹唱人才,使这一事业后继有人。同时,他们还利用“甘青川三省赛马大会”的有利时机举办了“格萨尔千人弹唱”活动,其规模和演唱内容在周边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广大弹唱爱好者的积极参与热烈响应。对于本土区域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广泛的传承价值。甘南藏族民间音乐的艺术价值,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将这一民间艺术奇葩引入教育传承的具体方法与途径,即在高等艺术院校如何设置合理的本土区域民间音乐教育传承的课程体系,明确了其在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中的本土音乐地位。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肯定了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甘南藏族民间音乐丰富了中国多元文化音乐的内涵,填充了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外延,是中国56个民族及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朵艺术奇葩。
2甘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方式存在“形似而无意境”的问题。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通常多以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传承着。在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教材中,仅有一小部分民歌、小调等选入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地处西北地区的甘肃省各民族歌曲多由汉语式方言演唱,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师按曲谱或范唱来教授给学生,存在的问题是音调在而找不到真正的韵味,形似而无意境。董光军先生在他的论文《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也提到,目前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课程结构与汉族的大致相同,没有摆脱以西方音乐手法或音乐形态学的理念来理解中国音乐,包括概念、听觉、审美体验模式,这不合乎语言学习本身固有的系统性,而且音乐概念系统的相互混淆,使人们不能真正去相互沟通,从而来认知中西音乐语言结构及审美体验行为模式的差异,更不能够进入两种文化语言各自所固有的语境找到各自音乐语言结构的显著特征,达到音乐语言模式较高的认识水平[3]。笔者几次田野调查玛曲县的各级各类学校并在与师生座谈、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从未真正亲自观看过地道的民间艺人的演唱,单纯依靠谱子无法模仿,即使当地学生会使用本地区的方言演唱也是毫无地方性、本土性特点。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正悄然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步消失着。2)课程设置方面脱离本土音乐文化。当今,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本土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的特色课程更是少之又少。现行的音乐教育教学中,只是把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因素作为一种参照,实质上却是以讲授西方音乐体系课程内容为主,而且用西方十二平均律制,来记录、分析大量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音乐;沿用西方创作理论解释中国少数民族民间的音乐形态;用西方的发声方法来衡量中国少数民族极具特色的歌唱发声等等。
3实施本土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之践行
1)将传统音乐教育与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本土气息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恰恰保持着中华民族同有的、独有的各种存在方式,故而,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我们都不能忽视其巨大的、根本性的资源。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田野获得第一手资料编写教材,将高等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与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二者结合起来,在高等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中实施重大的战略性转折。2)音乐教育的内容应突出乡土特色。在实施甘肃甘南地区民间音乐进入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田野采风,收集整理当地优秀的本土音乐,整理挖掘当地的民间音乐的特色元素。因此,音乐课程的设置、音乐教材的内容选择与编排,多采用乡土特色的音乐资源,使音乐审美熏陶建立在乡土意识的基点上,并着手开设特色课程;专门设置地方特色课程板块,如开设“甘南民间音乐鉴赏”“龙头琴演奏技法”“甘南藏族民歌演唱”等系列特色课程等;把甘南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民族声乐、器乐教学之中,把优美动听的民歌旋律融入“视唱练耳”课堂之中,并且可以在“曲式与作品分析”“乐理”等理论课程中加入甘南本土音乐的分析和讲解。在强调弘扬传统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学习、理解和尊重本土区域民间音乐文化,与当地专业歌舞团体联合举办“甘南特色器乐、声乐,演唱、演奏技能大赛”等;通过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使学生学到丰富而又多彩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培养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共享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3)培养本土音乐的传承者。甘南藏族民间音乐以多元文化高等艺术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为契机,解决甘南藏族传统民间音乐由于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审美情趣的改变及民族语言的衰退等原因造成的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得不到持续性保护与传承发展的现状。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培养本土音乐的传承人,培育区域性音乐文化的爱好者。4)建立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复合型架构模式。在具体的甘南藏族传统民间音乐的演唱、演奏中,淡化所谓的“标准化知识”(即美声、民族唱法的规范性),采用“地方性知识”(以本土民间音乐风格为主体),形成高校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大纲和教学法。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复合型架构模式,如图1所示。图1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复合型架构模式在以上系统的三个层次的基础上,相关专业内容应有所偏重地体现。如声乐专业在演唱技法上,以“三个借鉴”的合力为宜。即对西洋演唱方法、汉族民歌演唱方法、少数民族民歌演唱方法等三个层次三种方法的借鉴,如此尝试并培养出的人才,可谓“借鉴了西洋唱法和汉族民歌唱法以及少数民族民歌演唱的人才培养模式等”[4]。5)重视音乐文化的流变。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产生不仅反应出一个时期人民生产生活的状况,同时也顺应着不同时期人民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地分辨不同种类作品“美”与“丑”的能力。6)加强交流,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在坚持本土教育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更多与外界交流,聘请民间艺人、专家进行讲座,学习外面的先进教学理念、教育机制、现代教学手段,也学习我们本土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让这些资源能够有机地整合,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和实践。如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立足本体、博采众长。如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的创始人、著名壮族音乐家范西姆请教教学方法,新疆艺术学院“十二木卡姆”办学思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芦笙班、侗族大歌班等,给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以启示,为教育传承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奠定了良好基础,起到了示范效应。目前甘肃省内许多高校已做出了有效的尝试,如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遵循“借鉴世界当代优秀的音乐教育体系,依托本土独有的民族音乐资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培养新世纪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的办学思路,先后成立了“西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09年分别获得了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甘肃白马藏族音乐文化研究”和“通过高校音乐教育传承民间花儿的可行性研究”。2000年获得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以花儿为例。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也通过民族学生的招生,尝试民族音乐本土化教育之路。西北师大音乐学院也在这方面做着自己的积极努力,强化学科建设,将舞蹈学院从原来的音乐学院分出单列,重在培养民族舞蹈表演编导人才等。
4结语
新疆旅游业在近30余年中,发展稳健,为新疆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使受到了新疆“七五”事件以及近几年的暴力恐怖事件的影响,旅游经济较之前有所下降,但是新疆的旅游业对于新疆整体经济的发展依然不容小觑。旅游英语在新疆各高职院校中几乎为必备专业,那么新疆是否有专门针对新疆的旅游英语教材;旅游英语教材的本土化是否有利于提高旅游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把需求分析理论与旅游英语教材的本土化研究有机结合,以此提高旅游人才的培养水平,本文试图通过简要分析解答这些问题。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或needs assessment)最早使用于20世纪70年代初,目的是为成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的课程设置提供依据。国外教育界对需求分析的涵义有不同的解释,Richterich(1972)第一个提出了外语教学中需求分析的模式,指出了需求是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及未来的工作要求,也就是说他们的所学在未来的工作中学有所用。目前,国内基于需求理论分析的研究多体现在课程设计(syllubus design),课程评估(curriculum evaluation),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职业英语(English for Vocational Purposes)和教材分析这几个方面。比如,国内学者束定芳(2005)提出的“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理论被很多研究者用于相关的语言学习需求分析,但是纵观这些期刊文章多是集中在商务英语课程以及诸如电力、机械等行业英语课程的教材分析和课程设计方面,而研究者们的发现也多体现在ESP教材语言内容与专业内容失衡;教材形式单一;教材未能体现学习者的真实性;教材语言没有充分利用语料库。相比较而言,旅游英语,作为ESP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关的论文资料数量不多。这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商务英语在过去的十年中受到中国外贸蓬勃发展势头的影响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各界人士的焦点集中在商务英语而忽略了其它方面。二是旅游英语有一定的地域性限制,即在旅游资源丰富的省级高校和职业类院校当中才有一定的地位。
2 新疆旅游英语教材现状
目前,新疆旅游英语教材的问题就是教材短缺,尤其是新疆本土教材只有寥寥几本,而且以景点解说词居多。在新疆的高校中,现行的旅游英语教材虽然内容比较丰富,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旅游英语教材定位不明确,有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材内容侧重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术语的介绍,忽视了学习者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而另一部分教材套用国内外旅游相关企业岗前培训手册等资料,素材和情景对话与相关岗位有很大的贴近度,但是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无法完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另外一个不足就是在教材中文化知识偏少,现有旅游英语教材中除了缺少中西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也比较缺乏基本的关于人文知识,诸如地理、历史、宗教、饮食等知识。还有一个最明显的不足,这些教材的课程内容很少涉及新疆旅游资源。在新疆高校的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希望今后能在疆内从事导游工作,但是这些学生普遍反映这些教材由于缺乏本地旅游资源的介绍而对他们未来职业的帮助不大,从而影响了旅游英语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旅游英语教授者也发现多家出版社的教材都有一个共性:导游词部分偏重国内外著名景点的介绍,而没有以新疆本地旅游资源为主导,但是学生在实际的英文导游考试当中,甚至以后的择业方面,多是用到自己所在地区的景点英文介绍,这就造成了“学”和“用”的脱节。
3 教材应突出地域特色
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新疆各地区重要的收入来源,并且将逐渐发展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另外,很多英语专业,旅游酒店专业的大学生把从事旅游业作为自己的就业方向。本土化的旅游英语教材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并且有利于消除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地理人文的隔阂,激发他们学习该课程的兴趣。这对那些计划未来从事旅游业的学生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他们的就业积累了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旅游英语教学教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在关于旅游英语教材和教学方法研究的有限资料里,高职旅游英语教材分析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研究一部分是从纯文本角度进行教材评估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等手段对正在使用教材的学生和老师的需求进行分析评估的,第三类是纵向和横向比较几个大的出版社的旅游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和效度性。
高等院校一般都是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而开设ESP课程的,所以这些学校培养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以后可以服务于当地的企业。那么旅游英语的开设其目的也是能为新疆旅游行业培养可用人才,因此旅游英语教材的本土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Tomlinson(1998)提出了好教材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促进学生多接触真实的语言,应该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旅游英语教材内容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兼顾实用性,课文话题覆盖面要广,尽量涉及到所有新疆4A级及以上景点,而且要考虑到内容要使学习者有兴趣,因为教材的使用者很可能就是未来的旅游从业者。所以在旅游英语教材中最好涉及新疆知名景点,比如喀纳斯景区,那拉提大草原,吐鲁番葡萄沟火焰山,金沙滩等等本土的风景名胜。另外在教材中还应该简要介绍新疆的地州划分,城市简介,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历史背景等知识,因为一个景点吸引游客的不光是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此景点所承载的浓浓的文化底蕴。除此之外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宗教”本身就是地区文化的一个特点和亮点,在教材中这一点也应该被突出描述。总而言之,新特的地域性特色在新疆旅游英语教材中是个绝对不能缺失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