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3:09

导语:在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农技,推广服务,五项措施

 

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农民需要、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工作,是实现为农民群众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当前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是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0年初,澧县农业局建立起了“以钱养事”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在全县32个乡镇中建立了农技服务推广中心站,将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业务分离,有效地化解了“重经营轻推广”的现实矛盾。乡镇农技服务推广体系作为县农业局派驻基层的一级服务机构,开始深入到农村基层和农业第一线,将农业科技、市场信息和各项惠农政策传播到田间地头和千家万户,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但就当前农技推广工作与现代农业发展、广大农民的需求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乡镇农技人员自身学习不够,知识更新慢,参与专业培训少,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和推广力不从心;二是在推广中对农民引导不够,表现在布置任务多,检查督办少,找村组干部多,深入到千家万户少,使群众对我们的示范推广工作认识上不来,对技术推广缺乏信心;三是农技推广环境有待改善,都说政策越来越好,农民素质却无明显提高,许多农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他们等技术上门、靠技术员帮着做、甚至向上要生产物资,给新技术推广,带来难度。故新形势下我们的农技推广工作既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却面临着新的挑战。论文参考网。如何做好当前的农技推广工作?笔者谈五点粗浅的见解:

1.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

加强学习,是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是提高工作能力和保障工作效率的前提,也是农技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首先是加强政治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增强全体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大局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意识,爱岗敬业、听从指挥、尽职尽责、乐于奉献。再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推广技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农技人员必须通过自学或培训掌握多项专业知识,不但要学好农技知识,学习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科学、技术与信息,还要学习各项惠农政策,只有提高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水平,才能增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论文参考网。我们技术人员推广任何一项新技术,自己都要通过自学或参训学习,了解该项新技术的增产原理、详细的操作程序等,在实际推广时才能够做到会讲解、会指导、会排难、会现场示范,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的新技术才能得以顺利普及和推广。论文参考网。

2.端正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

农技推广是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用适当的方式传输给农民,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农技推广把农民的需求与科学技术紧密接结合起来。农民对于高深的道理不懂,只需要实实在在的东西,传授的技术在短时间内见到效益,才能让他们对推广的技术感兴趣、有信心,才能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这就说明我们在实际推广工作中,不能局限于只在村办技术讲座、下发技术资料的传统做法,要以示范为点,在田间现场面对面的向广大农户讲授先进技术要领,采取边操作边指导的方式,解答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样传授技术更贴近农民的实际需求,具体实用,针对性更强。每个生产环节和具体过程都向农户进行详细讲解,具体回答农户所提的问题,使农户懂得种地关键在细节,每个生产环节都须用心管理,才能获得优质高产。这样具体的现场讲解,使农户对配套技术理解的更深更透,百姓能一看就懂一用就灵,让农民在看得见摸得着中学到农业实用新技。

3.强化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和培训技能

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当前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实际应用水平的主要途径,也只有提高了农民素质,我们的新技术、新方法才会有较好的推广运用。要做好新阶段的农民培训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培训要适时。为将培训工作贯穿到各个生产环节,针对每个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实时培训,同时培训与指导相结合,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解答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培训实效。二是内容要丰富。既要有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急需的新技术,也要有市场信息和政策法规方面的知识,达到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的目的。三是要因人施教。提高培训效果,受打工经济的影响,留守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是妇女和50岁以上的男性,他们的听力、记忆力都较差,文化水平低,对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差,所以在组织农民培训时,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鼓励他们从动手中学,从经验中学,农民之间互相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认识、种植技能的目的,我们可以请当地先进示范户“现身说法”讲经验,如在介绍旱育抛秧技术时,重要环节可以组织有关农民一起边操作边介绍此项技术带给自己的实惠,让农民亲自看到技术运用的方法和效果,用活生生的事实引导农民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种植方法。四是要创新。和农民交知心朋友,让广大农民从“等服务”向“要服务”转变,我们不但要借助会议、媒体推介我们的工作,我们还可以通过编顺口溜、张贴标语横幅宣传我们的工作,使群众不断增强接受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自觉性,从而克服“等、靠、要”的不良倾向。

4.加大示范,积极推进农村新技术的应用

农民的价值观较为现实,对新技术多持观望态度,一般都是等别人成功了自己再跟着用。即便是敢于作第一的人,也存在极大的顾虑,在新技术的采用上始终有所保留。我们只有通过培植文化水平较高,善于应用技术,对周边的农民有很强的示范、辐射作用的先进科技示范户,并帮助他们办高产高效示范园,让农民亲眼目睹了科技带来的实惠和依靠科技可以致富的事实,从而培养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澧县金罗镇联盟村就是很好的例子,07年秋播施业海等几户示范户带头应用大棚蔬菜“一菜两用”新技术获得丰收,08年秋播该村3个小组主动找我们要求应用此项技术,09年又和我们共同建设500亩高产脱毒马铃薯示范园。

5.健全网络,建立农业咨询和网络服务体系

建立农业咨询服务系统是新形式下进行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如果建立了乡镇 “农技110”咨询电话,农户只要一个电话,我们就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帮助农民解答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降低损失,同时还可以把相关农业知识、技术及信息通过信息平台传授给农民,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服务。如去年澧县金罗镇金圆村一农户在水稻得了稻曲病,却以为是种子带的病毒,没有用药防治,到最后颗粒无收,当我们介绍稻曲病不但可以预防,发病初期用粉锈宁等药物喷雾还可以控制后,她感叹的说:“如果我知道你们的电话,这一亩多田就不会白忙活了。”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建设,把大量有用的农业知识、信息、技术、材料、新品种等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让他们了解市场动态、农业动态及病虫害发生动态,有目的地进行农业生产,不断提高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收入。

引导农民增产增收是农技人员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升政治素养、提高业务技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完善的服务举措,开创农技推广新局面,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发展出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2篇

[关键词] 新时期 农业推广 模式拓展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37-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而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科学技术,要通过农业推广工作把使用技术教给农民。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主要是应该对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的体系进行完善,同时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之间的转化进行加强,农业推广是指通过对农民进行相应的示范与培训等,使之把农业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全部过程的活动。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解决人民温饱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等的深入发展,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农业推广其思维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出现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新的挑战,必须随着体制转轨而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通过农村的现状、农业的特点以及农民的需求,从农业推广的体制、理念、队伍以及模式等方面,对现代农业推广体系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以使农业推广工作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

一、完善推广体制

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发展起来的,它的运行都是按行政模式,目标也主要是体现政府的行为,已无法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当前我国农业推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业推广体制滞后、机构分散、管理效率低、技术市场发育滞后等。为更好的推广农业,则应该对传统农业进行全面改造,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知识农业。首先,积极进行推广机制创新,努力实现多元化推广体制。既要实行推广队伍多元化,大力发展非政府农业推广组织;又要实行推广形式多样化,开辟多种渠道。同时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制,使其能够构建以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同时农业科技企业、中介组织、专业技术协会以及农村合作组织并存的多元化的推广模式,探索并形成“政府十技术十示范”的政府组织型推广模式,产品先导型、龙头企业拉动型的“公司+基地十农户”的推广模式;行业引导型的“技术+中介组织十农户”的推广模式;大户带动、农户连动的“技术十大户能人+农户”的能人效应型推广模式。

二、创新推广理念

目前我国进行农业推广的过程之中尚未认清工作的中心,没有把主要工作重心放在以人为本、以农为主、以经济为重点和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之上,仍旧只是以技术为本。在新型的推广模式之中,应该树立起新的农业推广理念、拓展服务的领域,在当前的状况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应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开展全程式的服务,使农民进行生产的过程之中能够得到相应的技术指导与及时的信息服务,并给农民的经营管理与社会生活等带来切实的帮助。在进行现代农业推广之时,应充分注重技术推广与科技教育并重,使科技推广不再是单纯技术推广,而是开始培养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应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以及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深入开展种活动,从而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意识新型农民,并带动其他农民发夹致富,充分把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互结合,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生产管理能力均得到相应的提高。只有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三、优化推广队伍

目前许多乡镇站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偏少,年龄普遍偏大。从事农业推广的人员中,掌握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技术的人员太少。因此,应该不断调整队伍的人才结构以及进行推广的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强对现有的推广人员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应该注重新技术与新知识并重。农业技术中心应该定期举办农业现场学习会,积极组织专门技术人员、推广员和农民参加。在培训方式上,以在岗学习为主,鼓励在岗人员进行在岗学习,从而提高在编人员的学历水平。同时,对年轻的推广人员要有计划地选送到高等院校进行继续教育,特别是对具有本科学历的优秀推广人员要鼓励他们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等。在考核方式上。不仅以编写论文的数量多少来衡量,而更重要的是根据所承担工作的质量和数量,对农户所做的贡献。

四、拓展推广模式

在推广方法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为合适的推广模式。根据各地农业资源禀赋程度、农民自身的特征、对技术的具体需求,逐渐建立起以农户为中心的推广机制。解决当前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与当前的推广机制之间的矛盾,充分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与各地的资源状况进行推广。有计划、有组织的对较先进、适用性强、成熟的农业技术成果进行推广与运用,使农民能够把新型的农业技术转化成相应的成产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进村入户的到位率。同时还应该选出一批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并且善钻研以及乐于助人的农户,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掌握新技术、新品种,并带动全村的其他农户学习新技术、新品种,真正做到新技术入村到户。并逐步使之成为有效连接政府、专家和企业的基点,点连线,线成面,形成新型科技服务网络。

在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不断完善推广体制 、更新推广理念、逐步建立一批高素质的推广队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推广模式,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保障。

参考文件

[1]王慧军主编 《农业推广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高启杰 现代农业推广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12月

[3]刘恩才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探讨 农业经济 2005(2):21

[4]方天坤 美国农业推广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农业经济问题 2000(12)57-58

第3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现代农业;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1-094-03

一、农业院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院校教师激励机制建设的目标指向都是基于普通高校人事管理需要,并没有从服务“三农”角度出发,突出农科特色和优势,并且过于僵化的激励体系缺乏多样性、公平性、人本性等问题都成为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一)激励缺乏多样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教师不仅有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生活保障的需要,也有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社会尊重等方面的需要。农业院校没有认真分析不同年龄、层次和岗位教师的实际需求,忽视在年龄、职务职称、工作类别等方面差异化的激励效果。激励方式、手段单一,没有根据教师不同需求建立多维交叉的激励体系,导致激励效果不明显。如一些农业院校在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农业推广等服务“三农”活动时,往往采取给予交通补助、生活补贴等简单化的物质激励手段,而缺乏从工作成就感、社会认可程度、个人发展前途等多个方面进行高层次激励。

(二)激励缺乏公平性

个人收入与个人的贡献、业绩脱节,分配平均主义现象严重。在我国大多数农业院校中,主要以职称、职务作为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教师无论贡献、业绩如何,同等级职称、职务者的个人收入差别不大,干好干坏一个样,抑制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三农”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着高等农业教育效率、效益的提高。另外,对比其他行业高校,目前农业院校教师收入水平总体偏低也直接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重点学科重点人才的薪酬激励力度不够,直接造成高层次人才的流失。

(三)激励缺乏人本性

激励机制偏重薪酬制度设计,忽略对教师的人本关怀。农业院校考核激励机制原本是以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三农”工作能力为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考核结果直接与奖励酬金联系在一起,至于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则无人过问,如在考核工作中忽视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职务晋升和访学培训方面普遍存在论资排辈现象,这样的考核机制缺乏人本关怀,必然导致部分教师工作态度不佳,工作激情减退,责任感降低。

(四)激励缺乏针对性

目前,许多农业院校教师激励机制都是借鉴综合性大学的经验,由于针对性不强,出现与普通高校同质化的现象。不论是农业院校内部,还是外部均没有建立充分体现以解决“三农”问题、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的社会服务职能的激励机制。教育部门在政策上对农业院校师资的聘用、进修、考核、职称、工资、奖惩等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定,在很多方面仍然沿用普通高校的管理标准及考核办法。以职称评审为例,看重的是教师的学历与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对公开、授课时数、参加课题都有明文规定,而对参与服务“三农”的实践活动未做明确要求,再加上教师在校内教学负担较重,这也导致了他们更注重写论文或在校内理论研究,不愿或没有时间进行农业生产、服务培训等社会实践活动,远离了涉农教师应有的专业发展轨道。

二、农业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原则

激励机制设计的实质是要求农业院校管理者秉持“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的新理念,通过理性化的制度来激励和约束教师的行为,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谋求农科教结合,以实现我国“科教兴农”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面向农业院校教师的激励机制设计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农业院校要建立起一整套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又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师激励机制,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必须讲求激励机制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激励机制是建立在符合高等农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与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激励机制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切身利益,在确立激励指标、制定配套政策、绩效考评等方面要考虑到切实可行,具备可操作性。农业院校是以培养农业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但大多数为非重点型大学,国家投入资金有限,资金来源渠道窄,办学经费普遍紧张,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和其他普通高校仍有较大差距,这给建立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充分考虑激励政策的可行性,只求理论上的先进,而忽视可操作性有可能会导致在农业院校人事管理实践中遇到执行困难的情况。

(二)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

激励机制的效率和效果是通过系统化、制度化的激励措施得以维持和实现的,但这种激励措施必须通过人性方面因素才能起作用。因此,农业院校在构建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既要建立合理的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来指导教师的行为,同时制度设计也要体现人文关怀,被教师真心接受并积极履行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三)公平性和绩效性相结合

农业院校在制定、执行薪酬奖惩等激励措施时,一定要体现公平性和绩效性,即要求激励措施的制定、执行要透明、公开,对校内所有教师一视同仁,按统一标准奖罚,不偏不倚;同时与其他行业的高校相比,给予教师的薪酬待遇要公平、合理,不能过低。另外,要积极探索构建科学、公平、合理的教师绩效考评体系,用客观、公正的指标去评价教师个人的工作情况,在一定时间内让绩效和奖酬之间的关系真实地表现出来,既防止平均主义,又避免“激励一批人、挫伤一批人”现象。

(四)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在学校管理中,必须做到物质与非物质的激励相结合,不但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物质需求,还要考虑教师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具有挑战性、从事有发展前途的工作等非物质因素的激励作用,让教师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学校长远发展目标中,让他们感到有更大的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发展空间与舞台,切实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农业院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1 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深化农业院校分配制度改革,前提是要积极推进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把教师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以及个人工作绩效挂钩,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其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应主要包括: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师岗位设置及职务评聘办法;对于教学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相关岗位条件评聘教师职务,实行聘任制度和合同管理,享受合同规定的相关待遇;改变重理论、轻应用,重形式、轻效果的人才考核评价方式,将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的绩效(如农技推广)纳入职称评聘的条件;涉农学科专业实践性较强的教师,可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条例规定,再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 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深化农业院校分配制度改革,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进一步规范岗位津贴制度的设计,建立短期激励与长期保障相结合的新型薪酬制度,客观公正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不断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鼓励教师、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合办企业等方式取得合理回报;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多出业绩的绩效工资制度。例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就按照广东省有关规定,制定出台了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以“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合理拉开差距”为原则,将教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工资两部分,按、科研立项、农技推广等工作量分配,实行全面绩效工资。

3 建立以解决“三农”实际问题、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奖励制度。深化农业院校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是要积极探索适合解决“三农”实际问题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方式,大幅提升农业院校服务“三农”能力。探索建立农业院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科技人员流动合作机制,注重校政、校企协同创新,促进农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按照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通过自筹资金、争取政府资金或社会捐赠等方式设立服务“三农”奖励基金。基金建立后,学校定期对参加“三农”服务工作的教师、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进行评比,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集体或部门进行表彰奖励,以发挥科技奖励引导和激励作用。

(二)科学设计考评指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1 明确绩效考评的目的。农业院校教师绩效考评体系的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导向性,要以实现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目标服务为目的,有目的地引导教师、农业科技人员紧紧围绕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服务“三农”的根本任务,立足现代农业科技前沿开展研究活动。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增加绩效权重等手段引入竞争机制,营造竞争氛围,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三农”的能力。

2 设定科学的考评指标。考评指标的设定将对教师起着指引作用。指标的设定应科学、合理,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考评指标的设定应全面、具体,且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农业院校的绩效考评指标主要包括:

(1)教学指标。教学指标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恰当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师生关系的融洽性等。由于学生考评、同事考评、上级考评和校外专家考评等不同主体考评侧重点不同,对于具体指标选择和权重确定也不同。农业院校可以根据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建设发展方向适当调整教学指标及其权重,以利于学校绩效目的的实现;对不同类型和专业方向的不同,教学指标及其权重也应进行相应改变。对于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方面的权重;对于以下乡服务、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师,可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方面的权重。

(2)科研指标。科研指标包括论文、著作、课题、成果奖励、著作、专利、农业新产品等。考评内容包括论文数量及等级(国内国外刊物、SCI/EL/ISTP收录)、课题级别和成果奖励(国家级、省级、厅局级、校级)、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农业新产品(动植物新品种、新农药、新兽药、新肥料、新农机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农业院校教师工作量是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农”工作数量、质量的总和,三方面工作各有侧重,对教师来讲缺一不可。因此,三者不能互相折算,尤其不能以教学、科研工作量来替代服务“三农”的工作量。

(3)服务“三农”指标。服务“三农”指标包括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和农民培训等。成果转让、技术推广直接体现在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和与政府、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强弱;信息服务、农业培训则体现在农业院校的专家、科技人员通过开办现场咨询会、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向农民提供现代农业知识、技术支持等,这是服务“三农”考评中重要的权重指标。在当前国家鼓励教师深入基层、献身“三农”的背景下,更应重视教师对信息服务、农民培训的评价和认定。

(三)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师的高层次激励

农业院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思想上认清教师不仅是管理的客体,更是管理的主体,将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人的事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教师看到只要不断努力,学校会为其不断提供上升和发展空间,这种自我价值、自我发展的激励是高层次的激励,所起的作用更加持久,同时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1 自我价值激励。高校教师是拥有较高素养的知识型员工,对他们而言,工资、福利等物质激励固然重要,但永远是第二位的,只有教师的地位、自尊、成就才具有永恒追求的意义。教师的自我价值激励,实际上就是使他们认识到其社会价值,满足他们对于工作成就感、工作成绩认可度、工作本身体现出重要性和负有较大的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精神需要。因此,农业院校管理者应为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通过立足产业需求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立足农民需求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培训,让教师切实担负起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推进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对学校和个人事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第4篇

关键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54-02

一、新型农民强调的重点在“新”上面,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让农民能够成为新时期的主人,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去[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来说迫切需要大量素质高的新型农民,这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当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也是最迫切的需求。假如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没有新型农民的参加,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就比较论难。也就是说,新农村和新型农民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当然是劳动者,同时劳动者也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主体。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过程,是人们依靠本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并且控制了人与自然之间有关物质交换的一个过程[2]。在物质交换的过程之中,劳动者本身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往往更强调质量,尤其是劳动者的智力,这将直接影响生产力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稳定发展,对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就目前的体制来说,绝大多数的从事农业工作的劳动者其依靠的生产技术仍然是体力与长期从事农业的生产经验,可以说是较为典型的农民[3]。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劳动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快,农业发展的关键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不但要求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数量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强调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等都需要劳动者尤其是农民的生产素质不断提高,所以可以这样说,提高从事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是最关键的。

温总理曾经指出,将农民素质切实加以提高,才有利于推动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建设。[4]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靠高素质的农民,他们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能够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真正提升农业的发展潜力,将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能得到根本改变,不断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向前迈进。

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技方面的培训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农民科技方面的素质是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相当大,所以说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能否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当中,主要取决于农民所掌握的科技水平的高低。今天我们所说的农业经济,已经与以前只是说到的种地有很大区别,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立体产业,主要包括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贸易等,这种综合性的立体产业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支撑和引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懂得生产技术,还要学会农业方面的生产经营。

目前我国的农村当中具有实际农业生产技术的人才不足。农民接受教育的时间段是比较短的,并且一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居多,还有文盲或者是半文盲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就很少,而正式接受农业的相关职业教育的则少之又少。还存在这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农村之中年轻的劳动力和文化程度稍微高点的基本都选择了到城市打工,从事农业方面的则主要是妇女与年龄较大的男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基本上属于具备传统经验的农民,是不具备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劳动者素质的,很显然也不能够适应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依靠这样的力量去进行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还是有很大困难的[5]。

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只是是能够促进现代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的农民科技文化素养不高,不仅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影响,也能够对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以制约。由于农民本身科技素质不高,不但影响了农民在经济方面的收入,也不利于农业劳动劳作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产生影响。对农民加强科技知识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任务还很艰巨。目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已经列入农业部需要处理的实事[6]。可是要将数量庞大的农民培养成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任重道远。所以现在很有必要加大对农民实施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批新型农民,将人口负担努力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这能够提高农业科学技术上的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积极推动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很重要意义的,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民实施科技培训现状

自从改革开开放后,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已经加大力度对农民实行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并且始终坚持“三面向”的原则,面向农民,面向农村和面向农业,坚持农业的科学技术教育的方向,逐渐向多个层次、多个形式发展,并注意推广大批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培养大批的农民方面的技术骨干,已经形成了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网络,进一步将农民的素质提高,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作出很重要的贡献。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固然取得了成绩,但和建设小康社会与农业技术现代化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7]。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对科技知识培训的认识还不怎么到位。某些地方与部门给农民服务的意识还不强,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知识培训重要性认识也不足,并没有放在一个突出位置。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也没有实行有效调控;用人单位在招录农民工时,也只是重视使用,并没有将培训提到日程上来,没有投入人力开发成本。

第二,农民科技经费的投入量并不足,在进行预算安排时并没有设立专项培训资金。

第三,没有对农民科技知识培训的有限资源整合利用好,相关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法律保障也不健全,农民科学技术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四,农民培训的管理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在对农民实行分类培训的时候,只是将重点放在了教材、资金、场地等方面,没有对资源进行统一安排,不能进行合理利用,某些内容的实用和针对性还不强。

第五,组织农民培训还比较困难。很多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中绝大部分的适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或者在当地城里参加工作,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大多数是属于中老年人,其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并且他们本身认为参加不参加培训的意义并不大,这给培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相关措施

加强政府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领导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要在以后的15年内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其基本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也是实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各级政府中的相关领导要切实抓起来。对农民加强科学知识技术的培训,各级政府的响应领导要真正担当起责任来。

第一,思路一定要理清,重点也要明确。各级领导要具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对农民科学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摆在一个与农业、农村工作相对等的重要位置上来。

第二,加强领导,协调安排。注意按照“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管理与运行机制,强化宏观调控,统一协调,相互配合,使得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能成为各级政府行为。

第三,注意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利用好已经存在的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资源,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探索好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协作的新道路,制定利于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的相关规定,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运行机制进行进一步完善,有效组织农民开展科学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注意加强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体系建设,尤其发挥电脑远程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作用。

第四,注意加强相关培训经费投入,能够使得培训工作顺利展开。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机制的建立,能够对农民开展有效培训。对农民科技培训的经费要注意再加大投入,建立各级政府为主导的多种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投入机制。采取中央财政投资,各级地方政府投资,进一步解决广大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不足的相关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善于将农民科学知识技术培训中的经费纳入到本地方的财政预算体制中,并且要确保相关的配套资金能落实到位。并且相关政府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到专款专用,使得资金效益能够得到最大发挥。

第五,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培训的条件,提高培训能力。注意将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农村中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有关培训的工程中去,并在农村实行实用人才专门培训工程,并且加大实施力度。

第六,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保证农民科技培训的目标能够实现。各级政府有关的政绩考核要注意将农民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率、就业率等指标纳入其中,也作为选拔后备干部的相关条件,将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之中,依据“职责有分工、师资有标准、培训有计划、结业有证书、学员有档案”培训标准,开展目标方面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培训任务胜利完成。

作者单位:日照市农广校

参考文献:

[1]赖存理,张耀东.浙江劳动就业发展的十大趋势[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18-23.

[2]仲良华,宣云.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67-69.

[3]加强农村职业教育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福建省农村职业教育调研报告[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198-203.

[4]朱燕芳,李晓霞.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的有效途径[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58-60.

[5]郭怨舟.学陶师陶.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23-24.

第5篇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讨论

1.园区简介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是省级农业科技园,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距内江城区12公里,规划面积1万亩,总投资1.74亿元,将通过3年建成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该园以新闻巨子范长江故居所在的赵家坝为核心,总体设计分为:“一馆一廊、两街一市、板块(一馆:范长江纪念馆;一廊:长江文化长廊;两街:长江街和商贸街;一市:农产品集散市场;板块:特种水产、设施蔬菜、彩色农业、林果示范、花卉苗木、湿地农业、观光旅游、加工与居民集居)”。园区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农商贸、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

2.园区规划背景条件

2.1 政策指导、实地谋划

园区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根据川中优势来谋划产业,将名人故居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打造一个“既有纪念性、又有地标性和科技示范性”的现代化农业生态观光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2 农业示范园建设与红色旅游的互动整合

田家镇是以农业经济发展的中等镇,还是新闻巨子范长江的故居,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面对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建设这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内江改变传统观念和创新机制,将名人效应、红色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相结合进行开发,既能避免单纯开发名人故居和单纯建设农业园区存在的内容单一、形式不新的弊端,又能通过扩大载体。独辟蹊径实行“文农联姻”,大打“长江牌”,以此扩大东兴区的对外影响力和促进东兴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3 规划起点高、规模大

园区的总体设计分为“一馆一廊、两街一市、板块”,把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成具有丘陵地区特点的现代特色农业的亮点、增长点。园区以田家镇8个村、5个坝为中心;以无公害大棚蔬菜规模种植、苗木繁殖和名特优水产养殖及种苗生产为主导产业;以范长江故居为载体的文化资源作为红色观光旅游的主要内容。项目基础设施规范化,田网、路网、水网、电网“四网”配套;生产过程标准化,通过专合组织、合作社等组织连农户建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现代化。

2.4 完善的镇政府信息公开网

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政府信息网开设了“单位简介、政务公开、政策法规、领导分工、信息动态、办事指南、图片新闻、便民服务”八个板块,涉及农村党的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教育等诸多方面,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有利于建立一条多途径、广覆盖、全方位送科技信息下乡、进村、入户的新途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有利于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科技信息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提高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5 寻求科研合作,修复范长江故居

园区与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依托专家教授、区乡农业科技专家和技术人员,推广种养殖优良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园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避免低水平运行,真正将示范区建成辐射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农民增收的示范窗口。

范长江故居修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故居保持了旧有风貌,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设计。故居修复和周边环境打造按照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建设规划,做到规划新、环境美,将之建设成为集旅游、纪念、参观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有新闻理想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朝圣”的地方。

3.园区建设成效

3.1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绩

3.2 城乡统筹效果明显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田家镇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较大。近年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城镇开发、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大力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先后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广播,村村通有线电视及农村远程教育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社会保障方面,我镇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合作医疗、农村规范化卫生室、优化教育资源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3.3 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3.4 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支撑作用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整合了资源,把很多分散、零星的项目资金进行了重新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建一块成一块,建一片成一片,拉动了一方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新农机在园区的充分应用,充分体现了现代元素,为东兴区的新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带动标准化生产,进而实现品牌化;创新了经营机制,通过大流转、小业主等模式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4.园区发展战略构想

4.1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

园区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必须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一是坚持九年义务教育,依法保障农民受教育的权利,防止中小学生辍学,成为新的文盲;二是努力办好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推广先进技术,特别是把园区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作为农业技术培训的重点,把农民技术教育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职责来抓;三是区内广播、电视等舆论宣传部门要面向农民和经营户,多宣传科学文化、科学致富的新知识、新经验;四是加快园区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发展卫生事业,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4.2 做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研发工作

通过技术创新来达到农产品创新以占领扩大市场份额并最终满足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据统计,国内农产品创新成功率仅在10%以下,其中技术因素是影响产品创新的重要因素,成功的技术创新是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产品创新与研发前提和关键,做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研发工作三位一体,从而在发展农业产业和观光旅游业的基础上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

4.3 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土地的组合

园区要充分开发丰富的人力资源,还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从而协调两者的矛盾。将劳动力从耕地领域转向非耕地领域,一部分在园区就地转化,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从事农业产前和产后服务,以及进一步投放到改土、造林、筑路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上去;另一部分引导转向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园区土地资源的利用,要通过深度开发和广度开发,挖掘其生产潜力,并且应注意合理保护,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4.4 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要因地制宜,建立不同类型的集约化产区,做到有一定规模、优势的农产品商品基地。建立农产品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在商品集散点建立农副产品批零兼营的初级市场,实行产销直接挂钩,集中订货,以流通为重点,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机制。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加工,形成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紧密相连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园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5.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合作共建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04001

前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多年来一直秉承“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科研理念,提出了“院县科技合作共建”这种极具科研单位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院县科技合作共建模式被农业部作为10大农技推广新模式之一在全国推广,并连续2a写入中央1号文件。经过11a的创新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五位一体”的共建模式,即: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科技培训、致富项目、产业联盟。并且从单一的院县共建到院地、院村、院企、院社、院军等多元共建模式同步发展,畅通了科技人员进入经济主战场的渠道,使科研和农业生产需求结合的更加紧密,激活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了成果推广转化速度,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促进了农民增收。有效破解了“三农”难题。

1 共建模式在创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1.1 院县共建成效显著

11a共建成果覆盖了黑龙江省67个县(市、区),使黑龙江省农业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8.5%提高到62.5%。建农业科技核心园区125个,乡里建科技示范园660个,村里建科技示范田4750个。展示当地需要的作物新品种,新肥药及新技术等农业新成果2810项,辐射推广面积5864hm2,占黑龙江省耕地面积的41.9%。实施致富项目580项,涉及66.8万农户,实施面积1320hm2,使项目区年户均增收2715元,增加经济效益181.36亿元。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7万场次,举办电视讲座2910次,发放资料1029.5万份,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698.5万人次。

1.2 多元共建助添活力

在进行院县科技合作共建的同时,本院积极探索共建的新模式。先后与甘南兴十四村、中储粮北方公司、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大型合作社、部队农场等开展院村、院企、院校、院地、院社、院军共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黑龙江(兴十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成果“集散地”;在中储粮北方公司建立了科技研发基地、人才培训基地、科技成果展示基地,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双城希英甜瓜合作社通过合作成功解决了困扰瓜农多年的“西瓜大斑病”防治问题,成了远近闻名瓜菜社。

1.3 五大示范区引领发展

在双城、兰西、克山、富锦、嫩江5个县(市)建设高效现代化示范园区。联合地方政府、合作社、涉农企业,以机制创新为手段,以促进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民致富、科技人员增收为宗旨,以调结构、创高产、促高效为目标,以土地规模流转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组织为切入点,探索科技人员同农民、农业合作社以及公司等实体合作和收益分配新机制。初步探索了一个“强农、富农、惠农”和“强科、富科、惠科”的新模式。树立了我省现代农业新标杆,打造了“果蔬基地”三邻村、“牧草之乡”胜利村等一大批现代农业示范样板。用科技回答了“明天谁来种地”的问题。

2 困扰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专项推广经费

十一五期间,本院共承担国家级项目449项,资金25113.5万元。其中,948项目、国家科技支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跨越计划类项目占93.6%,成果推广类项目占6.4%,从项目数比例、还是资金比重,都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规模和影响力。缺乏科技推广项目经费补贴,难以调动农民群众试验新成果、新技术的积极性,无法解除农民的风险顾虑,加大了科技推广的难度。

2.2 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力度不够

现在推广部门缺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技术培训和成果转化太泛泛,缺少针对性,由于接受能力不同,一些先进成果、技术推广起来速度缓慢,推广工作常常遇阻。据调查,许多涉农企业有资金但缺少好的技术指导和优秀成果;合作社往往也在新品种选择、新技术应用上找不到门路。农技推广服务应该重点面向这些有实力、渴技术、盼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合作、交流,推广工作成效会更显著,推广服务体系会更完善。

2.3 与地方推广部门缺乏合作

我国的农业科研与推广实行的“双轨制”,科研单位侧重基础研究,而推广工作由各级政府农技推广部门负责,互不统属。近些年来,由于农技推广部门知识老化,推广体制不能适应“三农”发展需要,部分县、乡级农技推广部门呈现出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传统的体制积弊和地方推广部门的现状导致科研单位与一些地方推广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的合作,形成科研成果与农民需求脱节,科研与生产脱节,科研部门与推广部门脱节的局面,致使科研、推广、生产条块分割,科研课题和生产实践联系不密切。

2.4 农民重视科技积极性不足

几年来,通过实施农业专家大院、科技培训发现,农民关注度最多的是作物产量,对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新成果、新技术的关注度和认识严重缺乏,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现在农业从业人口1/3左右属于文盲半文盲,对科技成果的接受、吸收、消化能力十分有限,这无形中增加了科研人员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的难度。这需要在推广手段上不断创新,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具体工作加大力度实施。

3 建设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3.1 将科研单位纳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省级科研单位具有人才、技术优势,对于构建和完善多元化推广体系,充实农业科技推广内容,促进本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多年来农业科研单位游离在农业推广体系之外,没有获得专项的资金支持,专家依靠自己的科研经费甚至自费去推广技术、成果。实际上科学家到农民中直接推广技术、成果是最直接、最接地气、最受农民欢迎的推广形式,能够有效解决科研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因此把农业科研单位纳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是十分必要的。

3.2 形成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化、常态化

通过国家、省部级大项目,特别是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结合“黑龙江省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给农业科研单位提供部分专项推广服务经费,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以一个常态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保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连续性;在农业科研单位内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在进行科研创新的同时,完善推广服务创新,形成具有科研单位特色的推广服务形式,比如:科技合作共建模式,通过示范、展示,把科研成果及时、准确地送到农民田间、地头。只有这样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才能提升,服务效果才能显著,对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以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3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改变以前农技推广服务大锅饭、一刀切的现象,有针对性的增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推广服务,使高素质群体先掌握新技术、新成果。再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展示、宣传作用,带动周围普通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知识,达到以点带面的推广效果。

3.4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形式

不要固守传统推广形式,大胆创新,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平台、动漫科普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新成果热情,把传播科技知识、改善生活、弘扬文化结合起来,让农民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就学到了文化知识,提高了素质。

参考文献

[1] 钟秋波.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2]于水.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20-25.

[3] 刘战平.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机制与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4] 王慧军.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3.

第7篇

一、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明确指出,由于农业生产要素供给和技术条件保持不变,导致传统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均衡”状态,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能力停滞不前。为此,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需要投入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同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是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快速提升的过程。按照生产理论的观点,农业产出水平与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配置比例密切相关,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更新换代、农业资源组合优化和农业内涵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总之,从理论上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美国的资源条件是土地丰富而劳动力供给短缺,所以美国的农业现代化从机械化技术开始,走的是以节约劳动为特征的机械化技术农业现代化道路,20世纪40年代,美国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日本的资源条件是土地稀缺而劳动力丰富,由此诱导农民更多地选择多用劳动型技术和节省土地型的技术。所以,日本农业现代化是从生物技术开始,走的是以节约土地为主的生物技术农业现代化道路。日本政府对品种技术、操作技术、栽培技术、土壤培肥技术特别重视,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当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随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信息、生物、设施、加工、节水、生态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全面渗透、广泛应用、快速产业化,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各国针对本国国情,重点研究适用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和设施,如美国主要是高度机械化及良种化,荷兰是工厂化设施,以色列是温室和滴灌技术,加拿大是畜禽胚胎移植及杂交育种技术,日本突出了生物化学、机械技术等,最终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

我国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农业科技进步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农作物品种高秆变矮秆,化肥、农药、农膜的普遍应用,耕作制度变革,良种培育与杂交优势利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超级稻的大面积推广,节水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和现代造林技术等创新应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群众的粮食消费已由满足温饱升级为追求营养和品质,有效推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近年来,在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下,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698亿斤,比上年增产13.5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超过1136.5万亩,占耕地面积16.5%;高效设施渔业面积272.8万亩,比重达到23.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农业科技功不可没。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迈上新台阶还面临着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亟待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创新驱动江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村劳动力持续大量转移,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如果说之前“谁来养活中国”的悲观论调已经被事实否定,而如今“谁来种地”已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江苏社会经济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高,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随着这种转移速度和规模的持续,江苏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的影响,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妇幼化问题日渐显现。江苏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推动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方式根本转变。

资源约束和生态负荷日益加重,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体系。长期以来,以“米袋子”、“菜篮子”为纲的增产中心论,通过高水平投入、高强度利用实现高产出,造成了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据调研,目前江苏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和3倍,每年使用的65万吨农膜回收率只有60%左右,农业投入品使用量超出合理水平,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江苏每年产生4000万吨农作物秸秆,约有1/3被丢弃和焚烧,每年产生5000万吨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约有30%~40%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节约和循环高效利用技术,加快构建农田养分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程度提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全省居民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近年来,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社会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容忍度不断降低,对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品的信任危机日益加重。针对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开发安全种植、健康养殖等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质、植物源绿色农业投入品,建立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水平,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自然市场风险频发,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安全发展。农业生产既是自然再生产也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既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风险,也容易遭受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益的大幅波动。如受天气连绵阴雨的影响,江苏2014年部分地区爆发了小麦赤霉病,不少农户因此遭受了严重的减产损失。又如最近发生的“倒牛奶”事件表明,潜在的市场风险对农产品生产具有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将信息技术引入农业产业链,开发利用现代物联网信息技术,构建基于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农产品预警大数据平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的风险预警与防范,有效降低灾害和市场风险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满足适合规模化经营的品种和技术。当前,江苏农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不断涌现。与以往小规模分散农户相比,在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内容、方式均存在较大的不同,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研究形成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特征的品种、技术和科技服务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2015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部署会,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强调要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积极应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农业成本、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制约,用创新思维、改革办法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农业科技必须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等重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加快开展“三链联动”的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按照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等文件精神,继续深化江苏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在梳理全省农业科技和产业资源基础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实现“三链联动”的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聚焦农业现代化的重大科技需求,集中资源、形成合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形成农业科技和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

加快创新农业科技进步机制和模式。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市场和政府两手发力、两手使劲。农业科技大多是公共产品,在厘清农业科技创新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边界的基础上,既要发挥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政府要从选拔式、分配式、间断式扶持,向普惠式、引领式、连续式转变,完善强化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体系。目前,农业技术遇到的“天花板”越来越多,引进门槛越来越高,必须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能力,更好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教单位在农业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强化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大力开展基础前沿科技创新和公益性领域技术创新。同时,鼓励农业企业开展创新,与科教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开展基础性前沿科技创新和公益性领域科技创新,构建企业主导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加快启动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和重大专项。从江苏人多地少、市场消费水平较高、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压力大的现实出发,围绕稳定粮食生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的前瞻部署和重点布局,尽快在种源农业、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信息农业等领域科技集成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更大力度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推进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现代化,把过量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减下来,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上去,把农业生态环境“欠账”补起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实质结合。发挥政府引导和支持协调作用,以江苏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为平台,凝聚农科教、产学研各单位、各部门,在种质源头创新、重大品种创制、关键装备研制、加工储运配套技术和产品供应、终端农产品产出等价值链环节强化协同,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和创新资源优化组合,做强创新链,做长产业链,做大农业科技产业增量,形成江苏特点的农业产业科技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移转化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应用基地网络建设,以现有科研示范基地和国家、省示范园区为依托,积极吸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盟参与,构建专业化和综合性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示范基地网络体系,使广大农业生产者和农民对新技术“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彻底消除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互动对接、无缝衔接、融合一体。

第8篇

本报讯 (记者 徐瑞哲)杨晟博士昨天由京返沪,他主持的一个“863计划”课题刚刚在京顺利结题,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杨晟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所所长助理转为中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主任后,率领百人团队为湖州市赢得了历史上第一个“863”项目,仅此一项去年投产后的销售额已达8000万元。据悉,该中心所在的上海科研成果转化 “湖州特区”,正不断诞生多个专业中心,各自孵化项目。而“湖州特区”对科研人员的考核标准,都是为企业创造多少销售收入,不再是发多少论文。

将论文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直是件难事。像中科院上海分院这样的大院大所,好论文“压了箱底”的情况并非少见。就拿杨晟主持的这个863项目来说,就是源于杨晟所在单位长期积累的一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可利用固定化酶法制备一种重要抗生素的药物中间体。此前,世界上只有荷兰和日本掌握这项技术。

把实验室里的样品变成生产线上的产品,需要激发科研人员再向前进一步的动力。院方通过跨省院地合作,主动走出“大院”,在南太湖建立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开辟科研体制改革 “试验田”。经过瓶瓶罐罐里的小试、500升至5吨的中试放大,固定化酶法制备药物中间体项目攻克了工程化和产业化难题,一家生化公司接手在当地建起年产值超亿元的生产线,预计5年内产值可增至8亿元到10亿元。

杨晟的项目组没发啥论文,全年却为企业创收过亿,完全符合中心的考核标准。据统计,“湖州特区”内,这样的在研项目已达12个。杨晟透露,他们与企业签署合同,将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对“特区”的再投入,成为一笔不小的资金来源。当项目成功,项目组便告解散,经过重新组合,投入新的项目。这套模式下,中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已从2006年创立时的7人团队、10万元起步资金,发展出7个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新增研发面积8000平方米,拿到外部研发经费4000万元,预计“十二五”期间可带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

“我们大院大所,不可庭院深深、孤芳自赏。”上海生科院院长陈晓亚院士说。据了解,“湖州特区”还基本建成了营养与健康中心、现代农业中心,并在建生物制造中心、新能源中心等。分院党组书记王建宇表示,由5到7个子中心构成的“中科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正成为中科院“创新2020”上海区域创新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科院浦东科技园的辐射与延伸。

第9篇

一、近几年我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

1、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

我市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努力改变农村能源主要依靠电、煤、薪柴的状况。近年来,我市通过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的带动,全市已建设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乡镇20个,累计推广太阳能光热用户22.6万户,采光面积45.2万m2,相当于年开发标煤5.43万吨。已建设户用沼气池1.44万只,相当于年开发标煤0.45万吨。2012年全市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已达到77%。

2、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我市围绕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治理原则,积极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综合利用型”等不同模式的沼气工程和“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全市累计推广沼气工程742处,沼气池容积11.19万m2,形成年处理养殖污水456.41万吨,年产沼气873.78万m3,折合标煤0.63万吨。同时,以低碳农村试点乡镇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农林业生产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农林废弃物致密成型、碳化、气化等工艺研究,并进行了产业化生产,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3、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减量化处理不断取得新实效

近几年,我市注重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努力改善农村环境。

一是完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根据我市农村经济、地理、生活习性等不同情况,先后形成了适用不同建造条件,不同出水要求的“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微动力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处理”、“氧化塘+阿科蔓生态基处理”和“户用生活污水净化器”等五种技术模式,这些模式在“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中被广泛应用。据统计,全市已累计建污水净化池总容积达34.2万m3,形成了年处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4185.27万吨的能力,直接受益农户22.59万户。

二是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我们先后在富阳市洞桥镇等“六镇一乡”建设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工程,建立了生活垃圾运输、分拣、处理、综合利用体系,使项目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项目生产的有机垃圾肥符合《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可以用于农业生产。

4、农村能源实用技术研发不断取得新成果

近年来,我们加快研究农村能源开发新技术,大力推广实用新工艺、新模式,走资源化、能源化、肥料化发展之路,推动了全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上档次、增实效。

一是开展技术研究。我们先后承担了多项省市科研项目,如浙江省科技厅《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及杭州市科技局《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等课题,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论文,获得国家专利5项,技术水平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二是创新推广模式。我们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推广沼肥,形成了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沼气、沼肥)-种养业(优质农产品)循环模式。我们不断完善大中型沼气工程处理工艺,提出了从治理为主向资源化利用转变的多种技术路线。

三是拓展应用领域。近几年,我们不断拓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内容,在水产养殖、养猪、鸡场育苗、花卉苗木上应用推广了地源热泵、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在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基础上,试点推广了太阳能光伏瓦发电,大大拓展了传统的农村能源利用范围。

二、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不仅能够增加能源供给、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市农村有着较为丰富的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农林废弃物等资源。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就是通过合理开发可再生资源和农林废弃物资源,以清洁能源等形式源源不断应用于农民生产和生活中,有效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有效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农林牧生产加工废弃物乱堆、乱放、乱烧,不仅污染水质和空气,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手段,实现了农林牧业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外,通过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促进了农村卫生处理设施改造,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3、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太阳能杀虫灯和沼肥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菜”、“猪-沼-果”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联结,实现了向资源循环利用型的生态农业转变。农林废弃物致密成型技术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再生增值。

4、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节支

通过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能有效降低农民生活能源支出。通过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猪、沼、作物”等农村能源生态模式,能有效降低化肥、农药、能源等生产成本支出。通过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技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能有效控制由于污水、垃圾、烟尘等传播的疾病,减少了农民就医支出。

5、有效促进了新型农民培育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涉及能源、环境、生物、农业等多个专业领域,技术含量较高。通过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的培训和指导,能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激发和培养农民学文化、学技能、学管理的兴趣,有助于培育“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加快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市应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农村能源生态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有机融合。

1、强化科技研发,提高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我市应加强与在杭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加大对沼肥综合利用、生物质固化、太阳能光电热等前沿技术攻关力度,增强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继续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并结合杭州实际,加以推广和示范。

2、依靠政策引导,促进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产业化发展

农林牧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前景良好,但也存在着收集成本高、生产企业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我市应加强调研,摸清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分布情况,提出合理的布局建议,引导民营企业有序开发,避免盲目投入。同时,要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废弃物开发利用产业化的补助力度,提高民营企业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的积极性,并鼓励农民收集废弃物,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3、拓展运用领域,发挥太阳能、地热能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随着农村能源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能源建设与农业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我市应加强农村能源新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在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大力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太阳能杀虫灯、地源热泵等新产品,提高太阳能、地热能的利用水平,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能耗成本,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议出台相关的财政补助政策,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4、加强部门合作,推进光伏等绿色能源在农村的广泛应用

农村拥有更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有利条件。近几年,我市在不断拓展光热利用途径的同时,也开展了光电技术的试点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目前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对光伏产业的发展都有较好的政策。但由于管理部门条线较多,而且关注的重点是城市。因此,下一步我市应整合有关部门力量,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光伏在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