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3:16

导语:在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

第1篇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需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第一,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第二,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作为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其次,打开学生视野,加强课外阅读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只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学习。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课堂学习,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阅读活动呈开放学习态势,渗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庭,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正因为这种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定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开放性的阅读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社会化生活化的活动将成为阅读活动空间的新内容。学生一旦冲破空间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会焕发出满腔热情,用他们拓宽的大视野去审视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去光顾琳琅满目的“开放生活大书橱”,去体验复杂而有序的生活真谛。这样逼真的、多元的、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阅读情境、角色、任务中展开学习,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场所,使阅读不再是孤立绝缘的操作,而变成活生生的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从而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语文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个促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的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三、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最后,在语文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勇气》是一种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种社会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音乐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来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

第2篇

历史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座历史知识的同时,应进一步挖掘、提升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同时,历史学科中蕴含的教学内容也非常丰富,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错误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如:历史教材中众多名人言行、杰出人物成就的取得、重大历史转折的成功等等史学知识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心理,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历史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前提。一个心理健康的历史教师,性格上应该是开朗、乐观、有朝气、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各种挑战,能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情绪上遇到挫折能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稳定,不浮躁;生活和工作上能以身作则,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觉防止和克服各种不良嗜好,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担任了班主任工作的历史教师,就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品德越高尚,学识越渊博,身心越健康,教师人格魅力就越大,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强。

教学过程中应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历史人物为榜样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内容,并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使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历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历史课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伟大饿历史人物及其成功的事迹,这些具体生动人物和事迹能极大教育和感染学生,对学生意志的培养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张载等。

通过历史教师课堂上的讲解,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从内心迸发出对这些人物由衷的钦佩,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有的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如东晋著名大书法家王曦之,废寝忘食,苦练书法,不管是酷暑盛夏,还是三九严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决不半途而废,“工夫不负有心人”,王曦之终于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他们有的不怕困难、性格坚毅,如司马光耗费大量心血,十九年才写成《资治通鉴》;司马迁受尽非人折磨,著《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李时珍历尽千辛万苦,经过27年写成《本草纲目》,为人类的医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通过在课堂上讲述这些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执着追求科学和真理精神,学习他们在逆境中坚定信念和理想,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英语教学;可行性

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观之,人的心理健康是个体身心素质的重要方面。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科教学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的人本倾向,更体现出现代教学的特色,更为注重情与理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平衡,身体与心理的同步发展。

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许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笔者以为,在英语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目标。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1.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英语教学活动要在激发学习动机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情绪上的困惑,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心理进行积极暗示。这有利于通过英语教学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而现行英语教材中有大量心理健康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切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耐挫折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如:ScientistsatWork描写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克服困难,面对困难和危险毫不退缩,最后证明了雷电中电的存在。GreatWomen描写两个女人挑战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面临困难勇往直前。SavingtheEarth一文中写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一切,以及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让他们从小就有健康的心理。LaughingMatter介绍了各国喜剧表演艺术,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遗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美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培养了心理素质,只要细心钻研大多数单元都可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贯穿在中学英语教学始终。英语教师应该深挖英语教材中有关心理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

2.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或思路

身为英语教师,把学科内容和所教对象的特点结合起来,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达此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教师行为的楷模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被学生接纳,首先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学生信任感。由于中学生还处在偶像崇拜阶段,接受建议的过程也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有益的做法有二:一是增强个人修养,注意日常生活的表率作用,避免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真诚关注,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的策略,切忌以旁观者的身份滥施同情,使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教育失效。

此外,英语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以便与多种兴趣元群建立联系,从中吸取最生动、最真切的知识,利用学科优势渗透给学生,影响学生,达到培养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争取做到服饰得体,姿态大方,语言丰富且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再结合高雅、和谐、认真、精神饱满、热情大方等内在美的素质,不给学生显示出一种难以承受社会压力的心理表现。最后要说明的是作为驾驭工作者,自身素质相当重要,尤其是老师的个体素养对学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有调查表明“幽默、理解学生、开朗、耐心、外向、知识丰富”等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老师的特征。

2.2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

英语老师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要避免形式化,使学生在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诸方面受到教育。

2.2.1在课堂上注意使用日常用语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Goodeveryone,Howareyou,Youarewelcome,Youareagoodstudent,Payattentiontogoodmanners,Caremoreforothers。2.2.2课堂上要有意识的加进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如: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患难见真交),Goodheathisabovewealth(健康胜于财富),Pridegoesbeforeafall(骄者必败),Alittlepotissoonhot(两小易怒),Thewisemanisalwaysagoodlistener(智者善听人言)。类似关于心理教育方面的格言警句还有很多。

2.2.3还要重视新教材里思想素质方面的教育内容,对此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3注意心理教育的针对性

各年级学生知识层次不同,心理素质不同,这是由于年龄、家庭、生长环境等不同所造成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初中生,心理承受压力差和道德判断能力低,需要正面引导。但他们积极主动,思想活跃,善于表现自己,老师要利用课堂优势教育学生如何才能成为有良好心理素养的人,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基础。而对于高中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他们对于人生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基本能分清善、恶、美、丑。现在是追求高分的时代,许多学生被关在家里、校园里,很少参与外界活动,心理承受压力能力差,很易表露出来,学科老师应注意这点。在实践方面,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发展的情况下,英语老师在工作当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时甚至是严格、严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使他们接受心理压力锻炼,以便进行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当今许多教师感慨到“现在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英语课难上”等,英语教学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英语教师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从容应付现在和将来要面临的问题。

2.4探究新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内容并结合课外阅读

中学课本及课外材料中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内容比比皆是,有些需要老师深挖教材,充分整理心理教育素材,并适当拓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认知能力。

例如:NoBoundaries一文,描写到斯蒂芬在即将大学毕业时患了无可救药的疾病,他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在轮椅上继续他的高深研究,成了著名科学家。说明他心理素养好,能承受强大的压力,不懈奋斗,最后获得成功。

适当补充心理教育素材,仅靠课本是不够的,课外阅读也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方法,许多学生也乐意选择一些难度适宜、内容风趣的短文诗歌进行阅读,利用这个特点找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供同学们课外阅读,达到趁热打铁的作用。

如:Don''''tWorry这首诗,“Don''''tworryifyourjobissmall,Andyourrewardsarefew.Rememberthatthemightyoak,Wasonceanutlikeyou.”大意是你干的工作很小,回报也很少,但要成为大树也得从小做起.说明要想成为有用的人才,首先要有从小处做起的心理准备,要重视点滴积累,稳扎稳打,不断调试心理,增强素质。

中学英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表面上是两个不同概念,仔细分析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师注意了这一特点之后,应用于课堂,效果很好,学生爱学习的风气日浓,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了提高,乐于接受批评,思想乐观,说明心理承受力和认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爱学英语爱读课外读物,充实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也应是每个英语教师的素养之一,要利用学科内容的特点和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作为英语工作者,平时在进行英语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道德观念,这样也可协助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新时代培养健康合格的人才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大众心理学》,2006年3月,第三期.

[2]《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年.

第4篇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需构建“自主—合作”、“问题—情境”、“引导—探究”的学习模式,在理清学习要点基础上加强学生物理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初中物理涉及的数理基础较为简单,教师可简单归纳学习要点,划清学习范围、内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难易程度,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研究.例如,在讲“空气的成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空气中各类成分的含量以及空气中各种成分对社会生活和自然活动的各种影响.然后设计空气成分测定实验方案,教师与学生一起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设定在一个通风与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下,空气质量之间的差别,引导学生研究空气中各类成分在生活生产当中的重要用途.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活动中发现空气中氧气是人类和动物生活的必备物质,还可供于燃料燃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深入引导学生尝试改变空气中的成分含量,研究空气成分含量改变所导致的系列变化,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研究的兴趣,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

2.运用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教师需因材施教,抓住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灵活转化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感受现代科教”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时给学生教授现代科技的各类变化,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各种妙处,并激发学生思考身边物理应用的科技创新对自身生活的影响,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物理科技”,教师可通过简单的道具,与学生一起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体验当“科学家”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第5篇

一、品德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诸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历

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处世做人。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和评价意义。

其次,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以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在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中学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品德特点的研究成果表明,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正在外部和内部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发展起来。其中少年期(初中)处在内部矛盾的状态,虽已初步具备伦理道德的特征,但又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程度的动荡性。青年初期(高中),品德趋向成熟,进入以自律为形式、奠定道德准则、运用信念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期。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至关重要,中学历史教学应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二、中学历史教学品德教育的特点和任务

中学历史教学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道德知识去教育学生。因此,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认识道德的批判与继承问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的道德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因此都带有鲜明的个性。例如封建社会的道德是为了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其道德规范是忠君孝亲、男尊女卑等封建的伦理关系;资本主义的道德是极端利己主义,其道德行为表现为金钱万能、唯利是图、享乐主义等等。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但是,这仅是作为品德内容的社会性的一个方面。“品德内容的社会性,并不能和阶级性、历史性划等号。品德内容的社会性,应该是历史性、阶级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品德内

容的社会性,既体现了人类社会道德的共同点,又包含了品德的历史、阶级、职业、民族等一系列的差异。这种品德社会性的共同点和差异性的存在,反映出品德……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继承性和批判性的统一。”人类道德历史发展的共性、普遍性和继承性为中学历史教学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内容。从中国道德发展的历史看,古往今来,人民群众和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在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熔铸成的中华五千年美德,正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大夏的基石。无产阶级的道德也正是在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一切优秀的道德遗产以后,才使自己达到了一个新的从未有过的高度。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主要是继承中外历史上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优秀道德品质和情操,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相统一,培养“四有”、“五爱”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品质教育是一个艰难和曲折的教育过程。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道德占主体的前提下,尚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道德观念和行为存在,人们的道德境界亦五花八门。由于多种经济成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决定了社会道德关系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商品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对外开放环境下西方资本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都与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形成了矛盾和冲突。帮助学生批判和克服现实生活中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中学历史教学的道德教育要面对这种困难和挑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中学历史教学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途径

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道德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这三部分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道德知识的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道德知识的教育,主要是借助于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

价等道德知识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

中学历史教科书写进的大量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是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借助于历史道德形象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首先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以死殉国;天下为公、至大至公、舍身取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劳节俭、崇俭反奢;诚实正直、行己有耻,等等。如果进一步从个体涉及的社会关系分析和规范这些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其一,是个人与国家、民族、阶级、集体之间的关系;其二,是个人与他人(包括师长、父母、同志、朋友等)之间的关系;其三,个人对自己(即自我道德修养)的关系。任何个体在面对这三种关系时,必然会产生各种道德标准和行为抉择。尽管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道德标准不尽相同,但在处理上述三种社会关系时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却是一致的。这种道德的共性和普遍性,是历史教学帮助学生建立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基础。除此之外,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在判断历史人物道德行为的是与非、善与恶时,还应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道德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道德文明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归纳历史人物道德行为所涉及到的三类社会关系,是道德知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特点,应主要抓住爱国主义这条主线,使学生牢固地树立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关系的道德观。

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经常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着道德评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评价,首先要选择、提供典型的道德形象及其丰富的评价材料,既要注意选取正面的历史人物,也要注意选取反面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外国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既有一批前仆后继、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也有一撮贪生怕死、投降求荣的卖国贼。对爱国者和卖国贼的对比评

价可以提高道德评价的水平和效果。其次,借用后人和权威的评价,也可以强化已做出的道德评价。有一位历史教师在组织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价的活动中,经常选取历史人物的纪念楹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纪念楹联,大多出自名人之手,且语言凝重,属盖棺定论的评价之笔,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例如,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台照风雨,负死不死终自由/通过这幅名联,概括了秋瑾烈士救国保民的业绩和道德品质,又阐发了“求仁得仁”、“终自由”的人生价值观。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伴随发生的内心体验。按照道德规范的社会关系,道德情感有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人道主义情感、正义感、自尊感等等。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是借助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历史教师加工创设的道德情境中道德形象的行为、情感及道德知识进行,具有间接的、想象的、伦理认知的特点。

道德情感的培养对个人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道德情感在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信念并产生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说,道德知识的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就成了一堆无用的废料,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情感体验在道德价值内化的过程中起着催化和强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一切道德榜样,都富有强烈的道德情感,成为其道德信念和行为的强大支柱。列宁说过,如果没有情感,就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道德情感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主要借助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进行。历史上的道德形象虽然远离

现实,是间接的,但他们是作为社会道德标准的榜样而存在,并且生动、具体、鲜明;虽然是以文字和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但仍具有一定的感染作用,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学生自发的独立形成的对历史人物的道德情感,往往因受其道德认识、判断能力及教科书表达形式的局限,其情感体验也可能是片面或肤浅的。因此,就要求历史教师高度重视和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精心组织、加工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道德情境,艺术地锤炼、组织教学语言,潜心酝酿情感,使教学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以情育情,引发学生对道德形象形成强烈的情感体验,使教学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

此外,历史教科书以醒目的方式写进的杰出历史人物的名言、名句、句联,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间”;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但丁的“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等等,既是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也是培养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

再有,与历史知识有关的电影、电视、小说等文艺作品对培养道德情感具有重要作用。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塑造的道德形象可以强烈地震撼人的心灵,唤醒人的良知,陶冶人的情操,有可能成为一个人终生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在观看电影《焦裕禄》时,不知多少人流下激动的泪水。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文学作品如《青春之歌》、《可爱的中国》、《高玉宝的故事》;苏联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育诗》、《青春》等对中国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成长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优秀文艺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或组织学生阅读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提高学生的道

德修养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道德行为的训练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面对道德情境、在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是个体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是品德评定的依据。道德行为主要包括道德的行为方式和道德习惯两部分。由于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一般也纳入道德行为的范围内。

历史教学是以历史知识为主的学科教育,其道德行为的教育主要不是指向当前社会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而是以认知为主要特点,以模仿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处在临界状态的预备式教育。因此,历史教学中的道德行为训练,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训练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识别,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道德情境是道德行为发生的环境,是个体面对三种社会道德关系的具体呈现。一个适龄青年面对国家征兵就构成了一个道德情境,需要他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时作出判断与选择。对道德情境的自觉,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人坐在公共汽车上,面对身边站立的老人或妇孺没有对这种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那他就不会经历产生道德行为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就会无动于衷地继续坐在那里。对道德情境的敏感与自觉程度,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主要是分析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环境。如史学家司马迁惨受腐刑而矢志史书撰述的场景,谭嗣同在变法失败面对捕杀以血酬国的抉择,邓世昌在军舰中弹沉没后舍弃逃生以死殉国的壮举等典型范例,都是极好的教育材料。

第二,要准确揭示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道德动机。

道德动机是道德需要引起的行动倾向,是个人面临道德情境作出行为抉择的调节机制,决定着道德行为的选择。道德动机是道德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明了杰出历史人物高尚行为的道德动机,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道德情境时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仍以谭嗣同为例,他在失败后谢绝朋友帮助外逃,决心以血酬国的动机集中体现在他的豪言壮语中:“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

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说明了道德动机的关键作用。

第6篇

一、问题提出

(一)、时代背景

(1)、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也就是知识经济竞争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技术创新的竞争、知识创新的竞争和创新人才的竞争。

技术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今天的经济增长,归根到底是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而技术创新是这一转化的中心环节,离开技术的创新,就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技术创新又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知识创新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所谓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的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无论是进行技术创新,还是进行知识创新,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才,是创新者。下一个世纪的知识经济,必将形成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人才的竞争会异常激烈。那时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创新的能力,谁就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相反,谁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人才,谁就会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因此,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竞争。

近几年来,我国也充分认识到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最近指出:“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光靠引进与模仿没有出路,引进与模仿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会跟不上去。”因此,“我们要发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不仅在科技上要创新,在文化上、管理上也都要创新,不能墨守成规。惟有不断地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下一世纪走上一条迎头赶上先进的独特的道路”。1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2那么,如何创新呢?周光召指出:“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培养人才群体的创新能力上,要更多地吸收外来优秀科技与文化成果,以我为主,充分发挥创新能力。”3总书记则强调:“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4“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5为此,中国科学院开展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并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这些都得到了总书记和朱基总理的充分肯定。

(2)、创新人才需要创造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主要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是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养成推崇、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应该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二是应该学会创造思维,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从而使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三是应该具有创造力。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造新知识的方法论。四是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献身科学和人类事业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具有敢闯、敢冒风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这些素质,靠什么教育来培养呢?只能是创造教育。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从总体来看,人类教育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和发展层次,即:书本教育——工具教育——智能教育——创造教育。“书本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得到了充分发展。这种教育的特点是“读死书”、“崇古迷贤”,扼杀个性,人完全成了书本的奴隶。“工具教育”是适应资本主义萌芽到发展早期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功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7“智能教育”是近30年来欧美各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这种教育旨在发展人的智能,使人的心理发展与现实世界发展同步。为达此目的,它重专业基础,重方法,重应用,重学科间的联结。很显然,“智能教育”在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创造教育”与上述三种教育有着质的区别。它虽然也重智能发展,但它又将“智能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水平。“创造教育”旨在造就富有创造力的优质人才。创造力是人的最高智力的总概括,是人的创造心理素质即创造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最高水平的综合作用的反映,“创造教育”依据创造力的心理构成及其形成规律,致力于构建民主和谐的环境,实施人的优化教育,使人的心理得到最佳的发展。

面对当今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形势,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便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普遍重视。美国、日本和前苏联等科技领先的国家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尤为重视,这些国家把培养创造型人才视为“走向21世纪的道路”、“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直至将其明文写入了宪法。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创造教育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人类推进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我国有过灿烂的古代文明,曾以“四大发明”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到本世纪4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发表了“创造宣言”,主要以激发人的创造性为办教育的目的;60年代台湾学者郭有儒编著了《创造心理学》,开拓了创造学研究的新领域;80年代初著名心理学家张德致力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的研究,作为“七五”期间重点科研课题。198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创造学讨论会,创造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走上了大学课堂。此后,中小学和大型企业逐步开展了创造教育,继而建立了中国发明协会,出版了《人才与创造》、《创造力教程》等一批专著和有关期刊。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创造教育还很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教育的开展面还比较小,二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应该正视现实,振奋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创造教育,努力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⒉物理教学现状

物理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表达性,而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人为物理教学内容深度浅,范围广,定性的多,定量的少,静态为主,动态讨论为辅,无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少教师教学方法单纯,教学中照本宣科,方法含量少,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接受——理解——巩固——解题”,热衷于重复机械操练为主的题海战术,以致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更不会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物理教学的现状与时代所需求的创造型人才的差距是明显的。教育是为未来培养新型人才的,作为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必须改革,特别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思考研究

⒈概念界定创造教育是一门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技能,奠定综合性素质,为造就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一门创造学分支学科。站在教育岗位上来说,就是创设问题情景与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力的教育活动。

⒉培养创造教育能力的几点原则

⑴学生主体性原则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即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教师则是角色定位在“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⑵首创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具有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它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特征之外,还有最突出的两点:新颖性和独创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激励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

⑶求异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培养聚合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寻找出尽可能新的具有独创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表现为求异性的特点。

⑷多样性原则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这就必然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坚持以上四条原则,否则研究的目标会出现偏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难以培养。

⒊培养创造能力的策略—创设情景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结合物理学科特定的教学内容,制订有关的策略,从而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推进物理学科的素质教育步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如果能成功地创设问题的情景,引起学生有效的认知冲突与碰撞,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主动地提出疑问,进而想解决疑问,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教师必须首先要把握教材的要求和特点,然后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入手,善于利用能引起学生好奇或怀疑,但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问题的情景可以有从几方面进行创设:

⑴能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的情景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时期,学习情绪容易波动,学习的持久性差,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如果课堂上问题的情景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就能为创造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可以用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验的设计要依据教学内容,直观、醒目、新颖。

如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几块大的平面镜互成直角放置,再放置一个红色的苹果放在其中的一块平面镜上,结果有多个像出现,马上就引起了学生新奇的感觉。再如,上初二电路时,我就让学生画出班级中两个电键、六盏日光灯之间的连接,让学生自由的画到黑板上,只要你有与黑板上不同的连接方法,就可以画到黑板上,结果学生无拘无束,共画出了十二种连接,最后我再作评讲,并一一演示给学生看。甚至请学生上去把其中一盏日光灯去掉,看另一盏或另二盏灯同受一只电键控制的情况。这样,学生学习情绪很高。

⑵能引起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的情景。

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思维是活动的核心,而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在学习活动中,创设问题的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就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挥。如在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简单的一句话,却可以引起学生的疑问并进而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进而提出可能会影响浮力大小的一些因素,引起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思维活动,学生就能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再如学到重力时,向学生提问:物体不受重力作用时,下例现象不存在的是:A、人跳起后,不会落到地上。B、水从碗中倒不出来。C、人可以倒着行走。D、中学生将200千克的石头举不起来。这样一提问,好比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做出伟大的发现”。但在创造性活动中,仅依靠直觉猜测是不够的,还必须经过逻辑思维的论证和检验,而直觉猜测是创造性活动的起点。在学习初二物理摩擦时,我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若没有摩擦存在,下例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A、我们不能坐在教室里学习,也无法写字。B、房屋会倒塌,砖瓦会四处飞溅。C、微风可以沿铁轨将火车吹动。D、人可以在地面上自由行走。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存离不开摩擦。通过猜测失去摩擦,物体究竟将处于什么状态,从而来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⑶能诱使学生对已有经验进行否定的问题的情景。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对一些现象习以为常,如“近大远小”的现象,“冬天室外的金属比树木摸上去冷”等,如果在教学中能巧妙地创设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否定自己原先对这一现象的理解,那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就能进一步得到发展。如在平面上成像的教学中教师可追问一句:“我离你越近,我真的就会变大吗?”;或者在温度和热现象的教学中提问:“冬天室外的金属真的比树木的温度低吗?”,类似的问题的确能诱使学生对已有的一些观念积极地进行思维,并自己发现问题,甚至还能自己解决问题。

⑷能较大地发展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

因为创造性想象不是想入非非,它必须要沿着一定方向、目的而展开,必须接受抽象思维的指导和调节,创造性思维的新颖性就有创造性想象的成分。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我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当突然消失一切外力作用的时候,物体将:A、马上停下来。B、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C、运动一段路程后慢慢停下来。D、运动状态不能确定。我们常见的物体是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在物体不受外力时,可依靠创造性想象,思维着物体存在的状态。

三、实践操作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突出强调:观察、实验、思维、运用,这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所以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突出培养三种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操作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仅仅依靠以上三种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教学实践中,依赖第二部分的研究分析中的原则和策略,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细化分解为以下八种能力:①观察能力;②注意能力;③记忆能力;④实验操作能力;⑤检索能力;⑥积累资料能力;⑦发问能力;⑧讨论能力。这样,使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更表现为具体性、分层性和可操作性。

⒈培养观察能力

物理知识往往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才能获得,所以要想使学生学会、学活物理知识,必须培养观察能力。无论在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操作实验,都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变化,同时还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这样,使学生养成“见物思理”和“以物讲理”的习惯,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⒉培养注意能力

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注意力的强弱,因此,在教学中经常利用“环境的创设”、“提问的设计”以及“课外知识的穿插”等手段,指导学生培养并提高注意力,使学生保持较长的兴奋状态,同时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⒊培养记忆能力

记忆力的强弱取决于注意力的强弱,在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还在记忆方法的指导方面下了功夫。比如,某一章节学完以后,指导学生采用“列表法”、“树状分支法”等,对所涉及的知识予以梳理归类,既一目了然,便于对照,又培养了记忆力。

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重视“实验操作”,因此凡是教学内容能用实验操作的都安排学生去做,不仅如此,而且还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让学生实验操作,如说明大气压存在

的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⒌培养快速获取所需信息能力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理资料层出不穷。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会学习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读书目”、“读目录”等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你所需要的有关信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⒍培养积累资料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资料的能力。首先教育引导学生做学习上的有心人,只要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材料、信息都注意积累,最终“厚积而薄发”;其次,指导学生利用剪报、摘录等方法,把资料分门别类。第三,我自己也带头积累资料。这样,各种知识的积累既培养了积累资料的能力,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⒎培养发问能力

创造教育的倡导者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问千千万,关键在一问”。而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一环。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并且指导学生如何提问,有时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能够造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认知冲突,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确确实实地培养。

⒏培养讨论能力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差异很大。对于物理学科中的问题,我通过讨论课让学生各抒己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讨论甚至争论,学生的认识更加完善,表现出很强的互补性。更为重要的是,在讨论时大家积极开动脑筋,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产生了智慧的火花,创造性思维被激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四、中小学开展创造教育应当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

1.树立创造教育的教育观

开展创造教育,应当有正确的教育观作为指导。中小学开展创造教育,首先应当了解创造教育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创造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充分展示人类的创造力,并使之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创造力;二是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类认识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稳定和延续);三是创造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的个人认识成为一个活的有机体;四是创造教育的基本途径在于实现个人认识的自然发展,这种个人认识自然发展过程的实质在于重演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过程。因此,自然发展的思想是整个创造教育观的实质和灵魂所在。我们只有认识和掌握了这些基本思想,才能真正树立起创造教育的教育观,也才能以此指导创造教育的实践。

2.构建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育教学及其改革实验,总是按一定的模式进行的,实施素质教育也应当有一定的教学模式。创造教育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呢?近年来,国内的一些中小学曾做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就构建了“自主创新学习”的教育模式。该教学模式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以师生关系和谐为基础,以培养质疑品质为关键,以教师创新示范为前提,以小组交流为主要方法,以更新教学手段为有力保证,以及时反馈鼓励为有力措施,进行教学。因而其具有六个特点:第一,其学习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第二,从教育对象看,要求全体学生自主参与;第三,其教学关系为民主、互助、合作、愉悦;第四,其教学方法是启发、导学、激励、内化;第五,其教学要素包括语言、工具、形象、价值、人际关系;第六,从评价方式看,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广大中小学也应当如此,要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多的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创造教育的路子越走越宽。

3.探索创造教育的方法

进行创造教育,既要有一定的模式,也要有一定的方法。因为只有具体的方法才能实现模式所规定的目标。目前,国内外正在探索或运用的创造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国际上包括我们国家普遍推行的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这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荷兰开展得十分广泛。我国华东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北师大附中,江苏苏州、常州,辽宁鞍山,山东莱州,以及上海向明、格致、控江、和田路等中学,结合创造性教育训练,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第二种是美国使用最广泛、我国正在推行的CPS教育,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育和训练,它运用创造学原理培训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第三种是超前教育,超前学习(Over-stepLearning)。根据人的学龄,使学习的儿童能超越知识积累和学习时间上的某种限定,有所突破,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探索性提前进入新知识学习阶段。第四种是右脑开发训练。人的左右脑由胼胝体联结,并由胼胝体里的二亿条神经纤维沟通左右脑。只有在左右脑共同发挥作用时,才能对客观事物有创造性的成功。但人们一般习惯用左脑,而很少用右脑。因此,在创造教育中,应当注意右脑的开发训练。对这些方法,要认真理解,消化掌握,灵活运用,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些更切合实际、操作性更强的方法,以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4.开辟创造教育的主辅渠道

创造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又应当通过渗透和灌输两种方式实施创造教育。所谓渗透,就是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其中应当力求做到“六结合”,即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学习结构有机结合,学习知识与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培养各种能力与开发创造力有机结合,习题教学与多角度思维有机结合,实验教学与创造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提高智力品质与提高非智力品质有机结合。所谓灌输,即通过开设“创造学”课程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创造学”知识能力的教育训练。在此方面,安徽屯溪一中取得了较好的经验。该校从创造理论、创造主体、创造环境等几个方面自编教材,在高一、初一试开“创造学”课。如在“发散思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提出:“吸过墨水的笔杆上沾满墨水,往往弄脏了手指,如何避免?”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便产生“连锁反应”,纷纷提出各种方案,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之后,师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案,互相启发。最后,教师讲解了全国获奖发明作品“气压墨水瓶”的发明原理,把教学推向。这样,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和提高学生创造力为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创造教育的辅渠道,也就是“第二课堂”。中小学的各学科可配合课堂教学成立兴趣小组,并举办或开展讲座、竞赛、参观、考察、实验、小制做、小发明等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在这些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根据自己兴趣自选项目、发展志向的基础上,创造知识得以增长,创造能力得以提高。

5.加速创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要有创造型的教师。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师范院校可以设置创造教育专业或开设“创造学”课,为未来的教师和在职进修教师系统讲授创造教育课程,提高他们的创造教育理论水平和创造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小学的学科创造型教师和创造教育的学科带头人。二是广大在职教师要通过进修、短训等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的创造素质。

要通过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系统地或较为系统地对广大教师进行创造教育知识的教育和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广大教师的创造教育素质,建立一支创造型的骨干教师队伍。

五、几点体会

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教育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本“创新”,而这种“新”仅仅是对学生个人来说是新的,前所未有的。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这种创造力就应是学生在学习概念规律形成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积极思维,并自己总结出物理概念、规律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将以上一些策略运用于教学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知识面宽,思考问题周密,学习主动性强,后劲足。学生不仅在学科的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而且在一些科技活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可见“创新”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并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上,要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新精神,那么,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人才辈出,巍然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参考文献:

⒈王承绪等主编《比较教育》(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⒉王谓中编著的《实用创造力开发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⒊胡百良编著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与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⒋王元骧编著《探索综合创造之路》陕西师大出版社

第7篇

论文摘要:以问卷方式从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两个维度对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教师自评结果在年龄和学科因素上显现出显著差异,在性别、毕业院校、教龄、职称、学位因素上未显现出显著差异;教师自评结果和学生评价结果相比较显现出显著差异,教师自评结果明显高于学生评价结果。

一般而言,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含3个维度: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笔者认为关于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研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实践研究。对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个案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为进一步研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提供基础数据,为制定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某高校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328份,回收问卷281份,有效问卷235份。接受调查的教师性别分布:男性124人(占53%),女性111人(占47%);年龄分布:30岁以下的有45人(占19%),31-40岁的有105人(占45%),41-50岁的有50人(占21%),51-60岁的有32人(占14%),60岁以上的有3人(占1%);教龄分布:5年以下的有75人(占32%),6-10年的有51人(占22%),11-15年的有34人(占14%),15年以上的75人(占32%);职称分布:教授56人(占24%),副教授67人(占29%),讲师95人(占40%),助教15人(占6%),没有职称的2人(占1%);学位分布:博士137人(占58%),硕士74人(占31%),学士20人(占9%),无学位4人(占2%);毕业学校分布:师范院校188人(占80%),非师范院校47人(占20%)。被调查者中文科学院84人(占36%),理科类学院119人(占51%),艺术类32人(占13%)a

发放学生问卷3268份,回收问卷2756份,有效问卷2671份,接受调查的学生男生739人(占28%),女生1832人(占72%)。其中,一年级学生769人(占29%),二年级877人(占33%),三年级683人(占25%),四年级342人(占13%)。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自行编制“大学教师教学能力”问卷。问卷包含:指导语、基本信息和教学能力评价三部分内容。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评价内容相同,包含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和反思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包含6项评价指标,教学实施能力包含7项评价指标,教学研究和反思能力包含2项评价指标,每项指标分为5个评价等级,要求被试者在相应项目上做单项选择。

(三)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SPSS11.5录入与管理数据。研究中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共有巧项指标,每项指标分5个等级,分别赋值:5,4,3,2,1。通过对15项指标得分的累加形成总分(满分75分),并计算平均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教师自评结果在年龄、教龄、职称、学位因素上和学生评价结果在年级因素上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教师性别因素、毕业院校因素、学生性别因素、教师和学生的总体评价结果及在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上进行差异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教师自评结果分析

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自我评价结果见表1。表1显示: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在学科因素不同水平之间显现出显著差异:理科与艺术学科、文科与艺术学科之间显现出显著差异,而理科与文科之间都未显现出显著差异。从平均成绩上看,学科因素上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文科、理科、艺术学科。

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在年龄因素不同水平之间未显现出显著差异,但通过LSD多重分析结果显示,在31-40岁和41-50岁两组之间显现出显著性差异,31-40岁的自评成绩明显高于41-50岁的自评成绩。从平均成绩上看,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31-40岁、30岁以下、51-60岁、41-50岁。

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在不同性别、毕业院校、教龄、职称、学位的不同水平上未显现出显著差异。从平均成绩上看,女性教师的自评成绩略高于男性教师;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略高于非师范毕业的教师;教龄因素上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教龄1-5年、教龄11-15年、教龄巧年以上和教龄6-10年;职称因素上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讲师、副教授、教授、助教;学位因素上自评成绩从低到高依次是博士、学士和硕士。

(二)教师自评与学生评价差异性分析

大学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自评与学生的评价对比结果见表2。表2显示:师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在总体平均分和各项指标的平均分上均显现出显著差异,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评价的各项指标之和的平均成绩和各项指标的平均成绩均明显高于学生。师生在各项指标上的平均成绩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教师自评成绩在1,4,5,6,''''7,8,9,10,11,12,13,14,15项得分基本相近,折线基本平缓,2(明确单元教学目标),3(分析教学内容,必要时进行选择或调整)项得分较其他项得分偏高;学生评价成绩波动较大,其中1(了解学生的有关特征),9(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和课堂氛围),12(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13(及时评价学生学习效果),14(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项指标上的得分较其他项偏低;师生在4(根据需要选择教学媒体),6(制作必要的电子教案及其他教学资源),11(熟练操作各种媒体)项的评价分数距离较小,1,8(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9,12,13,14,15(思考改进教学的途径)评价分数距离较大。

(三)讨论

1.影响教师自我评价结果的因素分析

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毕业院校、教龄、职称、学位的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评均未显现出显著差异,只有年龄因素和学科因素对教师教学能力自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教龄并未对教师教学能力自评造成显著差异,因而年龄因素上的差异很难用教学工作经验积累、以及相应的教学能力评价标准的演变来加以解释。因此推断:教师教学能力自评结果的年龄差异是教师作为一般的社会个体在成长中发生变化而影响其自我评价结果,与教师职业生涯中经验积累相关J性较小。学科因素对教师教学能力自评构成的影响,体现在艺术学科和文科、理科这两个非艺术学科之间,文科和理科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笔者认为:艺术学科与文科、理科相比,教师个人魅力(知识、技能、态度和个人特质)更容易得到充分展现,教师性格方面也较文科和理科教师更加开朗、乐观、活泼,可能导致艺术学科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更强。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职业的从业人员,其专业能力或职业能力总是要经过一个逐步积累、提高、完善的发展过程。尽管从业者并不一定从一开始就能够准确地评价自己的专业能力或职业能力,其自我评价也并不一定和从业时间、能力积累形成直线型的关系,但如果自我评价和从业时间、专业能力或职业能力提升无关,则需要作出解释。笔者认为,对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解释:其一,该职业或专业原本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能力,只要是一般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劳动者,都可以胜任该职业的工作,而且时间积累或进修提升等变化都不能使工作绩效发生任何改善;其二,虽然职业本身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但如果从业者不知道从事该职业应具备的能力标准,无法准确判定自身能力与能力标准之间的差异,仅凭借猜测和自信进行自我评价,也会导致能力自评与从业时间等因素无关的情况。显然,教学工作不是机械的不需要专门能力、也不需要逐步积累和改善的简单职业,且本次调查中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显著低于教师的自评,表明调研的教师并非如自我评价结果显示的那样具备了较好的教学能力,因而只能解释为:由于大学教师职业缺乏相应的能力标准供教师参照,加之教师在工作中未对教学能力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思考,因而自我评价中未能准确评价自身的教学能力,导致本调查中显现的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自评与教龄无关的情况。

2.影响师生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因素分析

师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出现显著差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角度来看:其一,扩招以来,高校教师教学任务负担沉重,他们在努力完成工作之后自然倾向于基于自己一个更为积极的评价,对自己的工作给予较高的认可;其二,部分高校教师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能力方面的欠缺,认为只要把学科知识内容说出来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倾向于给自己一个比较满意的评价;其三,目前高校生师比较高,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内与课外交流,对学生的期望和诉求了解很少,进行自我评价时对学生的感受考虑不够,也是教师自评高于学生评价的一个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一,扩招以来的高校生源整体在自我监控和管理方面相对降低,部分学生未能及时充分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大学教师的评价偏低;其二,在学习中学生更关注个人感受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但由于当前高校往往很难贯彻落实助教制度,加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沟通与交流,这不但使教师不能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而且也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指导和情感上的关注,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偏低。这说明,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现状认识不充分,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结束语

第8篇

纵观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受传统的师道尊严价值观影响,教师是课堂上的绝对权威,是拥有话语权的智者和知识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倾向于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将自认为是对学生有用的知识点大量灌输给学生。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只关注教师的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使课堂上的师生交互变成了师生问答。教师会在45分钟的课堂活动中运用具有预定答案的展示性问题完成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而学生只需配合教师的提问或由集体或由少数优等生来做出回答即可。如此一来,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式大学英语课堂成了在教师掌控下的师生间交流词汇、句法、语法知识的平台,课堂互动中鲜有师生间、生生间平等真挚的情感交流,鲜有智慧火花的碰撞,学生个性化展示空间欠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体性自然难以激发。事实上,除了师生、生生交互情况不容乐观以外,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还存在着师机、生机交互严重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多数英语教师由于未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因而很难将自己融入多媒体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之中,他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问题和误区层出。例如,课件中所承载的大多是那些与字、词、句有关的语言知识信息,而与师生间人际或情感交互相关的信息则相对匮乏,这些都会致使学生无法融入由多媒体所提供的学习环境之中。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技术,上课成了单纯的课件展示,课堂也由“人灌”演绎为“机灌”,全然漠视了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特征。另一方面,目前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其开发和设计还是更多地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并没有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整体的设计,课件中多为一些执行特定教学任务的内容,涉及社会文化、价值观等情感因素的部分十分欠缺,由此导致师机间、生机间的交互仅仅停留在“播放演示”和“观看”的层面,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大打折扣,它内在的交互性优势更是无法实现。

2.完善多媒体环境下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相应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交互教学的问题与困境,英语教师必须要充分解析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此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目标,切实提高英语教育的质量。

第一,教师必须要从重教轻学的“教师中心主义”的束缚中走出来,放下自己课堂权威者的身段,充分利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广阔的交流互动空间,尽量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了避免出现“满堂讲”或“满堂放”甚至是“人机共灌”的现象,教师一定要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精心整合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确定当前所学知识主题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接近于真实环境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到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保障提问的艺术性、质量性和功效性,要尽量避免使用不能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展示性问题,通过采用一些与主题相关有意义的参考性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更透彻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开展各种各样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堂活动,如戏剧表演、小组讨论、分组辩论、英语演讲赛等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加师生间,尤其是生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以此实现交互教学的目标,保障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9篇

一、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联性

(一)语文教学与生命认知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意识的教育,旨在使学生了解生命特征,认识生命现象,熟悉生命法则,建立对生命的基本认知。小学语文教学具备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对小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了广泛的对多元化生命存在的解读。比如,以自然界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看》、《青海高原的一株柳》、《蒲公英》等,以动物界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狼与鹿》、《天鹅的故事》、《金蝉脱壳》等,以人类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海伦·凯勒》、《永远的白衣战士》、《艾滋病小斗士》等。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生命认知的重要资源,通过对不同生命的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语文教学与生命情感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情感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生命的同时,珍惜、尊重与热爱生命,逐步脱离自我中心主义,发展人文关怀与社会关怀的精神。课程改革已全面推动语文课程的功能性转变,由单纯关注学生的知识习得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以及人格养成。语文新课标更是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培养学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情感、民族文化情感、审美情感在内的生命态度与价值观。小学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目标与生命教育相吻合,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所获得的真善美、假丑恶等情感体验,将发展成为学生对生命的理性思辨,最终影响学生的心智、品性与道德,彰显学生的生命个性与追求。

(三)语文教学与生命践行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践行的教育。学生具备对生命的认知与情感还不够,还需要切实地去履行生命存在的职责与义务,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为别人的生命尽一份力。小学语文教学与践行生命教育的关系在于:语文课堂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感染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思想,树立学生行为规范的楷模,进而激励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大量的实验证明:榜样的力量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小学生的行为学习力以模仿性学习为主,且喜好模仿受到尊敬、欢迎、敬佩的对象。语文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对小学生行为的示范与激励,不仅能起到对小学生践行生命教育内涵的导向功能,其践行本身也是提升小学生生存技能与生命质量的根本途径。

二、生命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语文的生命认知教学

小学语文的生命认知教学应以建构小学生生命认知内容为主。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以苏教版为例)的梳理,笔者针对小学生生命认知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并列举了相应的篇目。如下图所示:

教师在构建小学生生命认知内容时,可将其划分为“认识与珍惜生命”、“尊重与爱护生命”、“享受与超越生命”三个维度,整理相应的素材实施教学。合理的维度划分是生成教学系统性与科学性的前提。

(二)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

小学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应突出情感取向,开展主题式情感教学。比如爱国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民族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生存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道德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等。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应向学生重点阐述某种情感取向的思想内涵。以生存情感取向为例,比如《金蝉脱壳》一课,小学生能从课文中直观看到的仅仅是金蝉由卵变为幼虫的过程,教师应重点指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背后是金蝉为延续生命所付出的代价。这样,通过明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有利于学生对情感的理解,使情感教学不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