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3:26
导语:在节能减排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1有利于推进农机节能减排为了解喷油泵校准点在接受标准油量传递前、后喷油器所喷油量的差别,德国博世公司某区域维修站对辖区50个喷油泵校准点在标准油量传递前、后喷油器的喷油量数据进行了比较,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博世公司对该区域维修站喷油泵校准点的校验频次规定为:对业务量较大的校准点,要求每校验50组喷油器后进行一次标准油量传递;对于业务量较小的校准点,要求每季度进行一次标准油量传递。依据JB/T9734-2011《喷油泵试验台技术条件》中4.3.14条。Qmin为最小循环供油量。相关标准规定对于维修用喷油泵试验台,在喷油量符合标准要求(即喷油量界于31.2±1mL间)且喷油量不均匀率&≤4%时,该组喷油器才符合要求[13]。从表1可以看出,50组(每组6个)300个喷油器在未接受标准油量传递前,有168个喷油器的喷油量超出标准范围(31.2±1mL),这些喷油器的喷油量有的高于标准值,有的低于标准值,喷油量不合格的喷油器所占比例达56%。50组数据中有2组共12个(序号15、17)喷油器的喷油量符合标准要求,有3组(序号15、17和22)喷油器的不均匀率满足标准要求。综合判定,50组喷油器只有2组(序号15、17)喷油器的喷油量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仅为4%。50组喷油器在接受标准油量传递后,有1个缸(序号3第4缸)的喷油量不符合标准要求,该组喷油量不均匀率为4.9%,也超出标准要求,即仅有一组喷油器不符合标准要求,合格率为98%。对于基层喷油泵校准点,其校准设备只有满足标准要求后才能开展油泵校准业务。因此,有必要对基层油泵校准点进行标准油量传递,使其喷油器的喷油量和喷油量不均匀率达到标准要求,以便科学、准确地对农机用户的油泵进行校准。为了了解农机喷油泵在校准前、后喷油量的差别,对河北省20个农机户在用机具喷油泵的校准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农机户通常1~2年对喷油泵进行一次校准,而且在用户发现机具“动力不足、油耗高、启动困难、冒黑烟”等情况时才去校泵。校准数据表明:有的喷油泵多喷了油,致使机具油耗高、冒黑烟;有的油泵少喷了油,致使机具动力不足,启动困难。因此,定期进行喷油泵校准,既节能减排,也有利于发挥机具效率。近年来,随着农机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和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节能减排任务繁重。2008年江苏省农机排气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在用的拖拉机、变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机动植保机等5大类机具一氧化碳、炭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颗粒物的排放总量分别为5.1、14.6、8、2.4万t,仅颗粒排放一项就超过国家标准4~5倍。通常情况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功率会降低、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会增加。江苏省抽样调查显示,在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功率损失平均约为5%,小型拖拉机的油耗率平均高出标定值13%,大、中型拖拉机的油耗率平均高出6%~10%,4种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总值平均增加20%~30%。经喷油泵、喷油器调试后,可有效降低油耗5%~10%,恢复动力约3%,降低排气污染物约15%。因此,推广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技术,可有效推进农机节能减排。
1.2有利于提高喷油泵维修质量和水平喷油泵被视为柴油机的心脏,其控制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转速、燃油供给量和供油质量,以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稳定性。喷油泵和喷油器经一段时间使用后,由于柱塞、出油阀和喷油嘴的正常磨损,加之国内柴油中杂质和蜡成分含量较高,导致三大偶件磨损加快,发动机性能下降,油耗增加,污染物排放超标。喷油泵只有经修理、调试使其供油量达标,发动机才能恢复正常工作。某地区4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500多台柴油机喷油泵的调修周期抽样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调查发现如下问题:一是农机手调校喷油泵的主动性不够。农机手平时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机具的保养意识不强,通常只要机具能工作,就不会主动定时进行喷油泵和喷油器的维护保养,通常要等到机具出现异常现象如不能启动、动力不足、油耗高及工况不稳等情况时才去调校喷油泵。二是喷油泵校准频率不高。调查结果表明:校准频率较高的为1年1次,较低的为2~3年1次,一些国外品牌的联合收割机甚至4年中也没有校过油泵。三是实施喷油泵校准的机具所占比例不高。调查显示,拖拉机喷油泵年度校准比例最高在70%左右,联合收割机喷油泵年度校准比例低至20%。四是喷油泵校准质量难保证。目前在用的喷油泵校准试验台存在设备陈旧、性能较差等问题,加之缺少定期的标准油量传递,喷油泵、喷油器调试的技术指标与原机相差较大,影响机具性能。因此,应通过推广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技术,校准基层喷油泵校验标准,培训喷油泵维修校准技术人员,提高农机喷油泵维修校准质量和水平,确保喷油泵和喷油器技术状态良好,保证机具作业性能。
1.3有利于推动农机维修行业管理近年来,农业部高度重视农机维修管理工作,颁布了《农机维修管理规定》,将农机维修管理执法内容纳入《农机安全监管条例》,实施了多个农机修理质量标准,规范了农机维修行业发展。但目前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维修网点的技术资质、配件价格、维修质量等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基层农机维修管理人员少,缺乏执法和检测手段,缺少投入,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开展困难。基层农机维修管理人员可以以推广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技术为抓手,推广农机维修先进技术,开展农机维修网点资质审核、维修质量监管等工作,规范农机维修业务,推动农机维修管理工作。
2喷油泵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技术推广的可行性
2.1推广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为了节约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制订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2014年5月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了强制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规定了第三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染物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并提出了第四阶段的预告性要求。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技术推广作为实现农机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符合国家支持农机化发展及农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利国利民。
2.2推广有成熟的技术支撑标准油量传递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喷油泵标准量值传递和浮动量值传递的技术原理,标准系统的构成,在用喷油泵试验台的校验和浮动油量调试的环境条件和技术要求,在用喷油泵试验台的校验方法,试验台用标准喷油器总成的试验方法,浮动油量调试工艺,以及喷油泵调修行业标准油量传递的组织实施。喷油泵与喷油器调试技术主要包括:喷油泵各缸的供油开始位置的确定,供油量的检验与调整,喷油泵总成的密封性检验,调速器特性的检验与调整,喷油泵附属件的检验与调整,喷油器的喷油压力检查与调整,雾化质量及其分布状态的检查,密封性的检查,以及调试的工作环境、技术条件、设备配置的要求。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技术作为柴油机维修的主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其技术非常成熟,足以支撑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是德国博士公司的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和标准,成熟、稳定的技术为标准油量传递、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的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了支撑。
2.3推广示范条件具备一是全国有比较健全的农机维修管理队伍。目前,全国各省、市、县基本都配备从事农机维修管理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当地农机维修网点审批和维修市场秩序管理,为该项技术的推广示范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二是有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一些喷油泵生产企业在全国建立了喷油泵标准油量传递基准站,他们有丰富的标准油量传递经验,为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三是有行政管理职能提供保障。国务院412号令和《农机维修管理规定》明确农机部门对农机维修经营实行行政许可审批职能。因此,推广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技术的人员、资源、管理职能等条件已经具备。
3推广建议
3.1国家扶持建设标准油量传递网络喷油泵标准油量传递技术是适于喷油泵维修行业的实用性技术,其专业性强、设备更新和人才培训量大,仅依靠企业和个体力量进行大范围推广的难度较大。建议将其推广列入国家相关节能减排项目中,安排经费进行推广。由政府联合企业利用现有技术、人员、设备建设“国家级-省级-县级(基层)”模式的标准油量传递网络,统一技术路线,配备标准泵、标准嘴、标准管,开展人员培训、推广宣传等工作,保证传递标准和质量。
3.2对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实施补贴为提高农机手校准喷油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农机手选择合格的油泵校准维修点,保证标准油量传递网络的准确性,建议对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实施补贴。
(一)节能减排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择全国30各省(除、港澳台外)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2010年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效率。在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方面,现有研究通常将能源、水消耗量和环境容量资源的使用选作投入指标,而将产出指标界定为反映经济发展程度和节能减排成果的参数。通过借鉴现有研究的成果,这里将环境资源消耗作为投入指标,具体从能源消费总量(以标准煤计算)、供水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四个指标来考虑;产出指标显示经济是否发展、减排效果如何,这里从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和工业二氧化硫削减量三个方面来考虑。本文所选的2010年中国30个省市的节能减排投入和产出数据来自《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二)模型分析结果
将选取的投入产出数据输入到软件,而由软件执行得到的最终结果为基于交叉效率模型的交叉效率值矩阵E,Eij为省份i对省份j的交叉评价结果(i,j∈[1,30]),其中i或j=1~30分别代表北京,天津……,新疆(具体顺序如表1中所示),限于文章篇幅,这里就不具体展开详述了。通过对交叉效率值矩阵E进行观察可以看出,各决策单元对节能减排效率值的自我评价都较高,而对其它决策单元的评价都偏低,其中各决策单元的自我评价结果Eii。软件执行的结果表明,除了青海、宁夏和新疆三个地区对自身的节能减排效率评价较低外,其余各地区对自身节能减排效率的评价值都在0.90以上,这也显示了青海、宁夏和新疆三个省的节能减排效率的确偏低的事实。另外,所选取的30个省份(、香港、澳门和台湾数据缺失,未考虑在内)节能减排交叉评价效率值及其排序结果均在表1中一一列出。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DEA-CCR模型下求得的各省市节能减排效率中有多个值为1的情况存在,所以自我评价效率值Eii还不能有效地用于评估各地区节能减排效率的优劣,为此我们引入了交叉效率评价机制,该机制下得到的各决策单元节能减排效率值普遍较低,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从图可以看出,传统模型下得到的华北、东北各地区节能减排效率值大多虚高,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本身效率值较低,通过选择更有利于自身的权重计算得到了与实际有一定偏差的结果,这些地区仍然保有一定的传统高污染、高排放型企业,比如此时的首钢等高污染企业大大拉低了北京地区节能减排效率水平。通过对两种模型下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除了自我评价模型下出现了多个效率值为1的情况外,两种模型下的效率值排序基本一致,但交叉效率评价模型下的各效率值排序更为清晰,浙江、江苏等华东省份的节能减排效率最优,贵州、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以及东北三省等的效率最差。从所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各地区节能减排效率值和该地区的地域分布无显著性关联关系,和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也无显著相关关系。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的地区GDP在全国领先,同时其节能减排效率也最高,说明这些省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节能减排方面,正在走产业转型升级或资源节约化路线;而地区GDP排名靠前的广东、上海和北京在交叉效率排名中分别排在了17、18和20名,说明这些省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节能减排的关注度较小,因此在节能减排效率的提升上面还有较大的空间。
(三)区域节能减排效率差异分析
按照国家统计局划分方法,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按地理位置可以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中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内蒙古等;西部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广西等。东部经济区域交叉效率的平均值为0.721,中部经济区域的平均值为0.675,西部经济区域的平均交叉效率值为0.612,如此看来,我国各省市的节能减排效果整体呈现东、中、西依次降低的趋势。具体分析可以看出,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等东部靠南地区的节能减排效率要比辽宁、河北、北京等东部靠北地区更高,这主要是因为东部靠南地区资源相对匮乏,但其利用强大的经济优势,通过先进的技术应用和节能减排管理手段,大大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中西部经济区域的节能减排效率相对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自然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容易走向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率)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的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经济实力相对较低,在能源使用技术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故而中西部地区在节能减排效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结束语
关键词:节能减排优化运行
0引言
近年来我厂致力于“节能、环保”的建设与运营。本项目还采用了城市中水作为循环水补充水,中水利用熟石灰处理工艺,生成的固体废弃物用作脱硫原料,做到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是目前国内最现代化的环保电厂之一。两年来走过的路证明,我们的脚步是扎实的,从经营业绩看,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国内目前最好的发电企业之一。
1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规范的企业不一定是优秀的,但优秀的企业都是规范的。规范也称作规则,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流程,一个是制度。流程用来指导员工如何做对事情,即该做什么,怎么做;制度用来告诉员工不该做的事情,包括做错了怎么办。规范管理有两个目的:一是控制管理风险,二是提高管理效率。我们现在使用的EAM就在这方面为单位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了一个台阶,信息化平台加上现代化工具结合现代化管理思想带来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2通过小指标竞赛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了更大发挥机组的效率,我们单位进行了小指标的竞赛,竞赛指标包括主、再热汽温、真空、厂用电率、机组负荷、启停磨次数、燃油量、汽车煤掺烧量、脱硫率等等,通过竞赛,我们使机组在最优的情况下运行,使本机组的各项指标向先进机组的指标靠近。
3通过技术改造,降低设备用电率。
3.1中水泥浆的再利用在技术改造前。中水产生的泥浆,由于是碱性,只能当废物处理,不但产生了污染,还增加了公司的运输成本,通过技术改造我们将中水泥浆供脱硫系统再利用,可以以污治污,变废为宝,不但减少了污染,还减少了脱硫石灰石的用量,从而每年创造数百万价值,极大的提高了公司的效益和形象。
3.2电除尘的改造,电除尘系统是电厂的耗电大户,理论分析和实践发现,在常规运行方式下,电除尘电能利用效率很低,电除尘节能改造有很大的空间。
我单位针对##1炉电除尘节能改造项目,从开始进行调研、策划,仅用半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改造方案、技术协议、立项申请和合同签署,初步完成了##1炉电除尘系统节能技术改造,一个月后又完成了##1炉电除尘系统节能效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除尘效果的前提下,目前脉冲供电的节能方式运行,高压电场的节能效率77%,电除尘综合节能效率50.6%(包含变压器损耗、加热器、振打、引风机MCC、空压机MCC、气化风机、照明等其他固定负荷)。每天节能约1.2万度电,每天节约电费约0.4万元,本次改造投入10万元,预计25天收回投资,年节约电费约120万元左右。
3.3凝泵变频的改造,变频调节具有无附加转差损耗,效率高调节范围宽、输出特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对应于低负荷和频繁启停的场合,采用变频技术,可以达到节电和保护电机的目的。技术支持部于机组小修期间进行了一台凝泵的变频改造工作。由此可见变频改造后节能效果明显,有望一年收回成本。
3.4微油点火的实施,微油点火燃烧器的布置位置按最下层燃烧器前墙四只燃烧器和后墙四只燃烧器共8只燃烧器改成专门设计制造的兼有少油点火功能的主燃烧器。拆除原燃烧器的一次风筒部分及一次风管弯头(接近燃烧器处段),替换为特制的可实现分级点火的少油点火燃烧器(保留原燃烧器喷口不变),该燃烧器自带直角弯头,弯头为内衬陶瓷。进粉方式为直流,其余一次风管将不做任何改动。不改变任何现有二次风系统保持其旋流特性。因进粉方式为直流方式并采用多级燃烧,故每级燃烧筒之间的一次风粉也起到了气膜冷却的作用,从而使燃烧器更加不容易超温结焦。
4采取有效措施,机组优化运行
4.1磨煤机的优化运行。我厂采用我公司制粉系统属于正压直吹式。每台锅炉配置8只容积为500m3原煤斗。给煤机系沈阳施道克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EG2490称重式给煤机,磨煤机采用上海重型机器厂引进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生产的BBD-4360型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每套制粉系统由一台磨煤机和两台给煤机组成,每台锅炉配备四套制粉系统。正常情况下,我们采用三台或四台磨运行,由于机组的调峰,在后夜时候,我们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根据燃料配煤情况,采用中间两台磨运行,我们机组磨煤机额定电流197A,正常运行时磨煤机电流在160A左右,这样既可以降低厂用电,也可以保证主、再热汽温的稳定。
对于通信行业来说资源损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仅仅从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层次去理解和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构建通信行业节能减排评估指标体系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体系的层次性。能够实现对不同层次能耗情况的分析,并从中得到具体的原因,这有助于后期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参考大量的资料文献后本文提出一种三层评估指标体系[3]:1)基站能耗:由于基站耗电是整个通信行业耗电的一个核心部分,分析和计算基站能耗有助于直观的了解通信企业的能耗情况。2)业务能耗:业务量与能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通信企业业务量的增加,必然会带来能耗的增加,分析业务能耗有助于通信企业了解单位业务量的能耗情况。3)综合能耗:充分体现通信企业能耗情况,使通信企业了解自身能耗的总体情况。节能减排的核心是去发现可节能的环节,优化通信行业的能耗使用情况。通过建立层次性的评估体系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了解企业能耗的情况。
2节能减排评估指标体系
通信行业节能减排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能够对通信行业相关企业的能耗情况进行相关的描述、对比、分析和评估。这次评估指标本身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一个整体[4]。
2.1评估指标类型节能减排评估指标需要能够体现通信行业各种特征,但由于通信行业本身的复杂性,单一的指标很难全面的描述其特性,只有通过多项指标的集合才能够达到这一要求[5]。从整体上看,整个评估指标体系统大致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分类[5]:1)经济指标:包括话务量,载频到达、数据流量等;2)能耗指标:包括耗电量,汽油损耗量、柴油损耗量等;3)环境指标:包括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水污染排放量、固体废物排放量等;4)综合指标:包括业务能耗比,节能比等;通信行业整体评估指标类型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共分为3层。
2.2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就通信行业而言,在制定相关的节能减排评估指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企业效益等多个方面[6]。将整个通信行业能耗过程、资源回收、资源再配置等全面的数字化,为通信行业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分析的依据[7]。在制定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评估指标体系是需要遵循下列原则:1)完整性原则:评估指标应该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出通信行业相关企业在资源能耗方面的真实情况,不仅仅集中在电力资源方面,而应同时考虑到其他资源能耗[8]。2)简明性原则:要求评估指标概念明确,输入输出数据能够简单直观的反映通信行业相关企业的能耗状况。3)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指标的分析和计算在能够充分体现数据结果的情况下,不能过于繁琐和复杂。4)重要性原则:评估指标应该能够反映通信行业能耗的重要指标,突出通信能耗与业务之间的联系,减少评估指标的数量,从而降低分析和计算量,使得指标分析更加经济可行[9]。5)可比性原则:评估指标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一些联系,例如:同比和环比、横向与纵向比较等。根据以上的基本原则来制定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评估指标才能真正反映出通信行业在节能减排中的相关情况。
3节能减排评估指标计算
结合通信行业中各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以上的原则,建立一个符合过我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指标评估体系[10],如图2所示:
3.1单位业务量能耗变化率单位业务量能耗变化率指标不仅仅考虑到能耗在通信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因素,还考虑到业务与能耗之间的必然关系。
3.2每载频耗电量下降率每载频耗电量下降率指标主要是考虑载频到达数与耗电量之间的关系,有在考虑业务量以外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
3.3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变化率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变化率指标不仅仅考虑到电能损耗在通信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因素,还考虑到其他能耗方式对业务量的影响。
3.5每万MB已使用面积每万MB已使用面积指标主要是考虑到业务量与使用房屋面积之间的一种关系。另外,可以根据通信企业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评估指标,结合地区、时间等参数对节能减排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存储。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通信行业节能减排评估指标系统。
4结束语
贯彻落实工业信息化,制定电子信息制造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定制“绿色IT推进计划”,强化建设低耗能CPU、节能电源、高效计算机,从而统筹部署新的绿色数据中心,加紧绿色能源信息制造行业的创建工程,实施通信行业的合同能源管理,进行通信基站整合,从而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节能减排。从政策上鼓励节能减排的发展,改造现行产业的技术条件,调整生产技术结构,研究新型产业结构,例如,传统生产业的电子信息化进程,从原料选取上进行更进,而工艺上进行简化生产,而从技术上革新,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推进“数字能源计划”
需要组织开发重工行业的数字能源信息工程,实现系统在线仿真技术应用,支持重点耗能的产业监管力度,从而实行企业数字能源化管理,推进能耗监测信息化的发展,使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从而实现有效的节能减排。数字化建设是整合信息化产业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产业的智能化。所以从一种表述上说,是节能减排的标兵。应该大力推进数字能源计划。
3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
支持电子信息指导也的进展,完善电子炉窑改造,支持专业机构开展企业能耗诊断,从其生产根源上进行在优化,从而推动电子工业节能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例如,支持太阳能光伏建设,节能灯技术改进等的节能降耗技术革新。所以开展电子产品制造业的绿色节能化生产进程,也可以有效的得到节能减排作用。从最早的人力生产,到后来的蒸汽机时代,再到后来的电机时代,从根源上说,还是对能源的利用上有的根本区别,而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是一场全新的革新,对能源利用率上说,是空前的。而如何运用和改进,也是现在的重中之重,那么推进其进程,就是现时代进行节能减排历程的一项重要措施。而这样的进程应当大力推进,积极建设更为先进的电子信息产业模块。推进信息化制造的进程,更为快捷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推广高效节能信息产品的使用
在以上基础上,完善所生产产品的能耗标准,在一定基础上是可以减少节能的,而基数小,但是复数大,从而在总数上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也是一项不错的倡议。例如,平板电脑、计算机、打印机、电冰箱、空调等电子产品的用户,如果所购买的是节能产品,那么工作年限内的节能减排,必然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改革数据。而新技术开发是需要人力物力的,这个时候如果政府不支持,节能减排策略是无法推进的,而响应国家的惠民政策,也大大的促进了技能减排的进程。例如,从白炽灯到节能灯的使用和普及,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减少了电量的一定消耗。而电瓶车从酸铅电池到锂电池的过渡,虽然刚开始,但是已经受到相关部门的一度重视,而这些都是电子信息制造过程中的一点一滴。所以如何提高节能信息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电子信息制造业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指标。
5培养民众的节能环保意识
一个人的力量是小的,但是一旦算上全民,那么力量就可以无限的扩大。在节能减排的策略上,民众的支持可谓是最为关键的。所以惠民政策也好,节能创新也好,只要做好群众工作,节能减排也将不是问题。这个问题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应该将节能问题反馈给民众,让城市中、农村中的人们都一起来拥护节能减排政策,来支持产业的发展。
6合整产业链,管理优化
合理的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优化产业的耗能,与过去的粗放型经济相比较,信息化的今天,管理理念的变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能源消耗上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整合生产链,优化自身的管理制度,可以在不必要的消耗上进行优化处理,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7发展企业创新理念
目前,我国高新区已达上百,而经济社会发展中技术的主导作用也已经日益明显,与此同时,中国创新网,深耕于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年的高新区信息服务也推出了高新区与行业垂直搜索引擎。而这些都是鼓励企业创新,从自身增加竞争力,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没有新技术,从何而谈行业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往往都是核心竞争力,对于开发此类技术设备都是需要花大力度进行扶持的,很多小企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从而以低廉的工价作为竞争力,不在乎能源的利用率。而创新理念是阻止这样低廉的能源消耗。
8结语
【关键词】节能减排环保;统筹管理
若想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处于不败之地,则应当全面认识到节能减排环保统筹管理的重要价值,注重施工中各个项目的综合管理价值,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时展要求,将节能减排环保工作能够渗透到各项管理活动中,构建高效率、低耗量的环保型施工管理项目,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将结合当前施工企业实际的节能减排环保统筹管理对策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相关思考与建议,希望能够对节能减排环保的工作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1科学计算用地指标,减少土地使用量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对现代施工建设、施工土地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也应当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深入落实节能减排环保的相关理念,从施工设计、施工中土地利用规划开始,实施施工用地的相关数据计算,优化场区布置情况,通过反复的计算、细致的规划等方式,在满足施工要求、保证职工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土地使用量。比如施工场地各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将临时占地与永久占地的方式相互融合,反复优化施工场区的平面布置情况,将施工围挡、施工道路以及临时建设设施等等实现科学布置与优化配置[1]。施工企业需要注重环保设备、安全设施的建设,且可以充分利用施工周边的环境、市政原有的资源条件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避免临时设施的重复性建设。例如北京地铁6号线南锣鼓巷站建设的过程中,即转变了传统的岛式站台建设方式,通过适当的优化与改革,应用上下叠落式站台[2]。这种方式能够通过全面整个明挖施工场地与盾构机始发场地交叠利用的方式,显著减少传统施工占地中所使用的面积,优化后的施工面积仅为传统施工方式的1/2,能够满足北京交通日常运输需求,也内蒙古节约土地使用量,保护老城区的建筑,属于施工中科学计算用地指标,减少土地使用量的典型范例。
2创新施工管理方式,节约施工的材料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施工管理工作需要注重工作方式的创新,注重工程超前筹划,合理划分施工流水段,减少周转材料的使用量,提升周转的次数。针对于明挖基坑结构施工,施工流水段长度划分非常重要[3]。如果流水段长度过大,则一次性投入的周转材料也会相对较多,然而实际的周转次数却相对较少,施工速度比较快,造成施工材料浪费的问题。如果划分的实际长度相对较小,则一次投入的周转材料虽然相对较少,但是会增加周转的实际次数,施工速度会相对较慢,对实际的施工管理需求相对较高。针对于上述问题,施工项目管理中,需要基于基坑的长度、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以及施工材料的周转次数要求等,科学划分施工流水段,转变传统的施工建设中,仅仅凭借经验实施施工流水段长度管理的方式,在节约施工材料、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对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比如遇到暗挖隧道大断面结构施工项目中,如果隧道长度高于80m的情况下,则可以应用6m长度的整体式钢模台车,这种方式相较于应用拱架小模板施工方式更加合理,且经济利用价值较高。
3构建材料管理机制,提升物资周转率
为了全面降低施工成本,避免施工材料浪费,项目管理中可以建立奖励机制,充分发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智慧,集思广益,鼓励员工参与到材料管理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全面提升物资管理的效果以及物资周转率[5]。针对于提出合理优化建设建议,能够降低施工项目成本,节省施工材料的人员,需要实施物质奖励,构建全面且细致的奖惩机制,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员工集思广益的积极性,切实发挥每一位相关项目参与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施工通过砂卵石地层挖出的渣土,项目部可以鼓励员工将砂卵石实施筛分,将筛出的砂子再用于喷射混凝土施工。在开挖初支喷锚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增强相关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专业水平等,通过这种方式节省喷射混凝土施工用量。在区间混凝土二衬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上部结构施工与仰拱施工的工序有机融合,将上部施工余料用到仰拱施工活动中。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节约施工材料,节省项目施工中的成本。比如中铁十四局建设中,便采用着滚动式的发展方式,在项目建设中所应用的配电箱、钢材以及活动板中,均能够全面利用到下一项工作项目建设中,物资周转率相对较高,材料管理的效果相对比较理想。同时,中铁十四局还开设了专门的物资基地,以便于项目建设中的物资周转与物资维修等。在各个项目开展前,均能够保证物资充分,利用能够使用的物资,针对于难以再次利用的物资进行重新购买。项目建设中需要全面检查物资的具体情况,通过科学的管理对策,保证物资周转的效果,提升物资利用率。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节约用水用电量
施工现场管理的价值突出,也是节能减排环保统筹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施工现场管理中,需要充分发挥现场管理的价值,将节能减排环保的理念能够渗透到各项管理活动、管理细节中,节约用水用电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北京地铁各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便完全使用轻钢骨架和A级节能保温材料———岩棉板相结合的活动板房,这种材料的隔热性能相对较好,防火性能较高,且具有重复利用的特点,材料的使用价值较高。空调及采暖设备,则应用定额定量使用、分段分时开启的方式,构建节约则奖励,超出则惩罚的管理制度,通过这种方式有效避免了空调长时间无需求,但是出于开启状态下的问题,实现的用电量的有效节约。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需要全面认识到用水用电节约管理的重要价值,优化配置用电线路,且可以积极采用节能灯具以及节能设备等等,全面减少施工现场中的电能耗费量。同时,除了饮水外,施工中可以尽量使用施工降水。为了保证污水作业的需求,可以在满足施工安全条件的基础上,地下工程施工采用施工降水的方式,直接与市政管网相互连接,提升施工现场水资源管理的效果。项目建设中需要保证降水对身体无害,将降水井排出的水,用来洗澡、洗衣服、冲洗现场车轮等等,这种方式能够全面减少用水量,达到施工现场节约用水用电量的目的。
5注重全员安全管理,打造安全型项目
绿色工程的项目是本质安全型的项目,对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形象、行业竞争力以及发展趋势等均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施工企业节能减排优化管理中,需要注重全员安全管理,打造安全型的项目活动,构建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以及全方位管理的安全模式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中铁十四局在北京地铁项目中则坚持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创建了“一网四格”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实施严全员安全生产负责制,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则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6结束语
绿色施工管理对策的构建,有助于资源节约型项目的打造,对现代工程质量的提升,能源的节约利用等均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未来的项目建设与企业管理中,需要全面认识到先进管理技术融入,积极借助先进的管理技术,不断优化企业资源管理对策,通过建立与落实相关管理对策的方式,探索经济型、环保型的绿色施工管理方式,切实发挥节能减排环保统筹管理工作的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节能减排资源理念创设的重要价值愈发突出,企业需要最大限度节约用水用电量,提升项目施工材料的利用率与周转率,为绿色环保项目的建设创设良好的条件。
作者:吴鹏 单位: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孙钧.面向低碳经济城市地下空间/轨交地铁的节能减排与环保问题[J].隧道建设,2011,06(19):643~647.
[2]王锡春,李文刚.喷漆室节能减排环保的新思路———由湿式漆雾捕集装置转换成干式或静电漆雾捕集装置[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0,06(23):41~47.
[3]史更生.工业节能减排形势及环保产业发展———根据第3届中国能源战略高峰论坛整理[J].有色冶金节能,2010,05(21):10~12.
目前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已经采取了以下一些对策:针对目前湖南省三大产业发展的现状,湖南省委已经启动了“四化两型”的产业结构全面调整与升级战略,以此作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基本依据。同时以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信息化为基本的建设领域和着力点,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能环保建设、不断改善民生、加强政策制度建设为基本措施和方法,继续促进湖南省不合理、不协调经济发展向协调发展的模式转变,继续促进湖南省由经济发展总量和规模外延扩张向经济发展内涵优化的方向转变,继续促进粗放型的资源利用现状向节约型、生态型、绿色型的资源利用模式转变。当前,这些政策措施已经不断推进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节能减排对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2.1能源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通过一些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政策的落实,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一些本质性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基本支撑,而湖南省的资源储量相对比较丰富,这将有力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湖南省已探明的煤炭产量有34亿吨,水能资源储量为1532.45万千瓦,林木总储量为1.88亿吨,地表水的总量超过了2亿多立方米。此外,湖南省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数量多达124种,其中锑储量位于世界第一,钨、铋、雄黄等矿产资源也居全国第一,同时锰、锡、铝、钼、锂、钡、铜、金银等43种矿产资源的储量也都非常丰富。尽管如此,湖南省的相关配套工业发展水平却并不是很高。也就是说,湖南省的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来说很有优势,但是却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一些产业仍然处于低端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行业发展状态。尽管能源或者资源对于一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本文认为这种影响必须分开来看。例如,湖南省的矿产资源尽管非常丰富,但是相关的配套资源开发、矿产加工产业却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资源会不断被开采出来,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也会逐渐提高,所以自然资源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力度是随技术发展而不断减小的。
2.2减排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有统计数据显示,湖南省因工业废物、废水、废气排放造成的污染情况总体上是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增加的,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导致环境承载能力逐渐下降,环境恶化程度不断增加。以“三废”中的废水和废气为例,工业废水的排放主要集中在造纸、化学原料生产以及冶金制造等行业,这几种行业造成的废水排放和环境污染比重非常大。因此,湖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时,若要有效减少废水的排放总量,必须针对这几个行业实施调整政策。工业废气排放量比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建筑材料和矿物采选以及金属冶炼部门,这几种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总量占了绝大比例,所以湖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时废气减排的工作重点也就集中在这几个领域。本文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大量废物、废气的排放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由此必然产生一定的经济性危害,增加在环境恢复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的财政投入和资金消耗。因此,减排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模式,依靠科技手段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才是问题的核心,而不是单纯地淘汰哪一种产业。
3节能减排背景下的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对策
3.1继续完善相关的节能减排体制建设
当前,仅仅依靠市场调节无法做到对公众和企业能源消费行为的有效规范,继续完善节能减排的制度措施以及体制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也是阶段性的目标。第一,湖南省要依据国家层面的《节能法》,并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湖南经济发展现状、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的地方性法规。第二,继续完善节能减排的配套政策和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有效地结合省情,建立省级强制性的节能降耗技术标准。第三,建立健全企业能源消耗监察、统计、评估、考核体系,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的具体规定,及时对能源生产情况、消费情况和流通情况做好统计工作,在一些能耗大的重点行业建立能源统计制度,完善相关的能源统计、监察、评估和考核体系。第四,政府要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财政投入,提高对减排降耗的引导、督促力度。通过省级的规划和示范项目,不断落实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
3.2加快农业产业升级转型
农业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第一产业在湖南省的产业结构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加强对农业产业升级的资金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第一,在政府层面,要提高对农业升级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强系统的研究,为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第二,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具有示范意义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产业示范园等有效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第三,依据湖南省农业资源的实际空间分布和实际发展水平,积极调整农业发展的结构和比例,初步探索一条以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为主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第四,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花大力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湖南省和其他一些农业大省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湖南农业整体深加工水平不高,可以结合发展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方式形成自身在农产品市场中的竞争特色。
3.3加快技术创新,实现第二产业的合理规划
针对第二产业的发展规划,要结合专业化、特色化的工业发展方向,强化对支柱性的主导产业的合理引导,淘汰一些能耗高、污染大的行业,在保证工业结构顺利转型、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第二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例如,在2014年,湖南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就了以加强主导产业发展、促进实现良好工业布局的《湖南省产业园区主导产业指导目录》,其中就说明了特色产业园区内主导产业的发展必须在依据湖南省现有工业发展板块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重点支持、合理布局,以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提升区内的综合管理效率,使工业资本的规模继续增大,从而发挥更大的刺激效应。同时,第二产业的升级转型必须加大对高新技术行业、技术创新领域的支持和重视。虽然湖南的第二产业在国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在高新技术引进、行业发展方面仍然处于落后水平。高新技术行业的特点不仅是能耗小、环境污染程度低,同时科技含量较高、竞争力强、经济附加值大。需要注意的是,积极发展这些行业必须要求政府在政策引导、技术引进、创新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努力。
3.4促进第三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积极促进第三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当前新经济常态下继续扩大内需、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措施,也是湖南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节能减排措施的重要方向。以长沙市为例,在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了全市GDP总体比重的40.8%,相对于2012年增加了超过1个百分点。而且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也更加优化,不仅传统服务业稳步提升,而且现代服务业不断加快增长。为了继续推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顶层设计,为其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同时也要注重对现代服务业的引导与支持,在外延规模扩张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形成规模大、专业化运作、多产业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此外,还要加强第三产业考核机制的建设,不断完善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加强监督引导的二元体系,建立全面完整的考核体系和机制,解决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方向问题、政策问题和改革问题。例如,湖南省长沙市为了继续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结构,充分结合湖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财务部、商务部等签署了《关于推进长沙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的合作协议》,既注重了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也提高了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4结语
进入了崭新的21世纪,国民科技,生活,都得到了质的飞跃,而现代建筑也正在朝着舒适化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中央空调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建筑技术中的重要标志,但其能耗巨大,这使人们针对此问题一直在寻找相应的节能减排方法和技术。我国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27.6%,而建筑能耗又尤其以建筑空调能耗较大,在我国一般宾馆、写字楼空调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30~40%,大中型商场空调能耗则高达50%,有的空调系统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60%或更多。
【关键词】管理;节能减排;暖通,
1. 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能源的发展往往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现有的暖通空调系统所使用的能源基本上是高品位的不可再生能源,其中电能占了绝对比例。对这些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地球资源日益匮乏,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在我国的一些地区酸雨、飘尘问题呈日益严重之势,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1.1 影响空调能耗的因素。暖通空调系统特别是中央空调系统庞大复杂,而且影响空调能耗的因素众多,例如,室内温湿度设定值和室外空气量、空调方式、空调系统的控制运行和维护管理等。建筑物的朝向和平面布置、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窗户隔热和建筑遮阳等也对空调能耗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空调设计运行时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空调能耗。
2. 建筑围护结构对节能减排的影响:
2.1 我们知道同样形状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东西朝向冷负荷小,因此,合理的建筑物朝向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
2.2 对于相同体积的建筑物,建筑物体形系数越大,则其外表面积越大,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越多,空调冷负荷也越大。为节能起见,在建筑设计时应尽量控制S,如果出于造型和美观的要求需要采用较大S时,应尽量增加围护结构的热阻。
2.3 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包括:窗、墙、楼板、屋盖和地板。传入室内的热量中,外窗的传热量和太阳辐射占围护结构的总传热量比例很大。因而要尽量减少外窗面积,并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如选用特种玻璃、双层玻璃。
2.4 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而言,通过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占有很大比例,而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的大小,亦即决定通过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的大小。因此,提高建筑物保温性能是减少空调系统能耗的重要措施之一。以下措施可有效降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从而降低能耗。
3. 减少系统输送的动力消耗:
3.1 水系统采用大温差。加大空调冷冻水系统及冷却塔水系统的工作温差,可以减少水量,以降低其输送能耗,同时可以减小管径,节约初投资。但要注意影响冷冻机换热面积的大小,冷冻机COP的高低,冷却塔造价的变化以及AHU(空气处理机组)内盘管排数的变化。提高送风系统的温差。与水系统一样,当采用冰蓄冷技术时,由于供水温度低,送风温度也下降,使送风的温差增加,即低温送风方式。通过专门的诱导型风口直接送风或利用末端装置内风机混合,以满足入室送风温度。国内已有很多实践经验,低温送风可以减小风管及输送动力,但风管的保温应予加强,末端送风装置亦应防止结露。
3.2 低流速。水泵和风机的功耗与管路系统中流速的平方成正比,采用低流速能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且有利于提高水力工程的稳定性。
3.3 采用输送效率高的载能介质。一般情况下,用水输送冷或热量的耗能量比空气输送要小,且输送相同的冷或热量所用水管管径要小于风管,所占空间相应也小得多。
4. 利用新型的节能方式对室内的湿热度参数进行调节:
空调系统特别是舒适性空调系统对人体的作用是通过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环境平均辐射温度进行的,人体对环境的冷热感觉是这些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往的空调控制方式仅仅是测控空气的温度湿度,甚至仅空气温度。显然是不全面的,势必带来许多问题,如空调系统对人体的作用不直接、当环境变化时对环境的调控不迅速、人体感到不舒适、空调系统的这种调控方式不节能。热湿环境研究成果的应用,为我们采用新的控制方式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环境参数众多,不同的环境参数组合可以得到相同的热舒适性效果,但不同的热湿环境参数组合空调系统的能耗是不相同的。例如在冬季,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空调方式,把整个室内的空气加热,通过空气实现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交换,就需要较高的空气温度,此时可利用辐射方式供热。辐射方式与人体的热交换较易满足舒适感,而且利用辐射方式可以降低对室温的要求,当采用辐射供冷时,应防止板面的结露,同时利用新风去湿(负担室内湿负荷)的容量亦应正确把握。
5. 合理的规范设计暖通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的设计对系统的节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整个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和影响到系统的使用性能和使用效率。因此,要加强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的合理性,以用户为中心,考虑用户的需求和偏好,真正的做到为用户着想,为用户服务,保证其在高效经济状态下运行。因此,选取合理的设计参数。从节能的角度来确定室内温度、湿度的标准是节能的重要因素。最近几年来,变频空调是空调发展的一个趋势。变频空调由于具有节能和提供舒适内环境的显著特点,使空调尽可能达到节能。在冷负荷相当的情况下使用变频空调器消耗的功率仅为定频空调器的66%,在中央空调系统中,我们应采用变频技术,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
6. 节能减排与优化政策环境
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先关技术创新与转化加大了支持扶持力度。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指出,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制定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形成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此,全市和各区(市)应在加强对上争取政策、落实相关价格改革方案的同时,针对实际制订并落实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支持,充分调动企业、社会力行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国内及国际金融机构资金、外国政府贷款向节能减排领域倾斜。
【关键词】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对策研究
集中供热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便生活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供热节能减排,挖掘现有供热资源潜力,是实现供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集中供热系统作为能源的直接消耗者和热能的提供者,对于区域锅炉房供热,煤、水、电的消耗是构成供热成本的主要部分,也是节能减排控制的主要内容。
1.锅炉运行节能技术应用
从锅炉燃烧及热量传递过程中能量平衡的原理提出了一系列节能措施。这些措施对降低锅炉及供热系统耗煤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燃料在锅炉炉膛内燃烧时对锅炉热效率影响很大。如果燃烧不好,则燃烧的化学能就不能从分转换为热能,这无疑会降低锅炉的热效率,要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首先就要使燃料在锅炉内完全燃烧。众所周知,燃料燃烧有三个条件:(1)炉膛内要有从分得氧气;(2)燃料燃烧时必须有温度;(3)燃料与氧气进行高温化学反应的时间。为了使燃料能充分燃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合理的调节风量,来实现燃料燃烧时的氧气供应。燃料在锅炉内燃烧,燃烧过程不同,燃烧情况也不同。例如:燃料在链条炉排的锅炉中燃烧,随炉排的转动而依次着火,燃烧是沿炉排长度方向分区进行的。在炉排的前部和尾部需要空气量减少,而在炉排中部的燃烧区需要大量的空气。根据这一现象,合理的调节送风量,是燃料在燃烧屈充分的燃烧,对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是很重要的。
2)采用二次回风系统,促进燃料完全燃烧。二次回风能在锅炉内形成烟气漩涡,这一方面增加了悬浮煤粉,在炉膛内停留的时间,而使燃料充分的燃烧,另一方面能使炉膛内的温度梯度降低,提高了炉膛内受热面的利用率,所以采用二次回风系统是改善燃烧条件的重要手段。利用二次回风系统效果十分显著。据测算,利用二次回风系统的锅炉热效率可提高5-10%左右。
3)对锅炉燃烧采用微机控制,实现燃烧过程控制自动化。为适应锅炉负荷变化,锅炉供热过程要不断变化,因而锅炉炉膛内燃烧过程也要变化。为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对燃烧的影响,对锅炉燃烧过程采用微机控制。当负荷变化后,应自动改变煤的供给量和煤层的厚度,同时调节风量,以保证蒸汽压力稳定。微机控制燃烧自动化过程一般是以蒸汽压力为调节参数,根据蒸汽压力变化调节送风和引风量,从而能进一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利用微机控制不但能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而且对锅炉安全运行及改善司炉工劳动条件及劳动强度也带来了好处。
2.加强水处理,促进热能的有效转换
锅炉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行,锅炉内部将出现水中沉淀物,即结垢现象。这是无法避免的。据统计,锅炉结垢1mm厚度,就要增加燃料消耗3%,而且锅炉结垢后对锅炉安全运行也极为不利。从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及节能方面考虑,加强锅炉水处理工艺的推广即采取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是用比较普遍的水处理设备是钠离子逆流再生交换器。这种水处理方式对原水的适应性广,出水数量及质量,单位盐耗,自耗水量等指标都比较先进,效果也比较理想。大中型锅炉水处理中还常常采用真空除氧,真空除氧比大气式热力除氧可省大量燃料,而且又能减少排烟损失,提高锅炉效率,所以是大中型锅炉有效的水处理方式。
3.加强锅炉及供热系统的维护,防止和减少热损失
锅炉运行时,由于维护不当,对热效率影响也很大。为提高锅炉系统热效率,减少热损失,在运行适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随时清除锅炉内的积灰,减少热损失。积灰对提高锅炉热效率十分有害,灰垢的热系数为0.1大卡/米.时.度,当锅炉有效散热面积灰1mm厚时,热效率就要下降4-5%。因此及时清除锅炉受热面的积灰是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有效措施。目前清除锅炉积灰主要有机械及化学方法,而以化学方法应用较广。化学清灰剂是用硝酸钾,硫磺混合粉末组成,使用时用高压空气喷入炉膛与烟灰起化学反应,使灰垢变得松散而脱落。(2)加强维护保养,防止和减少热量损失。由于锅炉及供热系统温度比环境温度高的多,使锅炉本体及供热系统向周围放热而产生损失在所难免。为了减少热损失必须加强维护,对锅炉本体及管道要做好保温层,减少热损失尤为重要。热力管网及阀门等漏水也是热损失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热力管路的绝热保护必须妥善处理。对使用热水管道集汽罐排气时,尽量使用自动排汽阀或密闭关锁阀门,避免用胡乱开阀门放热水。另外经常检查供热系统中阀门,接头及散热气,随时消除漏水现象。
4.加强管理,提高节能意识
加强管理包括技术管理及成本管理两方面。在技术管理方面,应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设置完善的管理系统。如燃烧中应该有取样装置,各种计量装置及仪表。设置水质化验室,以适应煤的工业分析,烟气分析和会渣含碳量分析等需要。在成本管理方面,燃料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煤场的煤应按差别分别堆放。做好防风雨措施,减少自然损耗。充分利用变频等新技术,提高设备的科技含量,例如使用分层给煤装置 促进燃料燃烧充燃料在锅炉内是否能够充分燃烧,一方面与煤质、炉膛温度有关,另一方面与煤层厚度有关。强化职工培训工作,实现行为节能和技术节能相统一。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大硬件投入是节能途径之一,但关键因素还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存在浪费和节约,比如水质处理不好造成锅炉结垢后影响供热效率,能耗增加;根据气温变化未及时进行供热量的及时调节会造成供热质量不好或浪费等,只有精通业务技术,增强工作责任心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节能降耗。
5.重视热用户的节能行为
供热与室外气温变化息息相关,目的是满足人们生活舒适度的需要,反过来如果发生了能源浪费,又影响了人们生活的舒适度,污染了环境,就会发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也就是说煤、水、电作为区域供热必需的主要原材料、动力,在供热的同时,也是“污染源”,也是“温室效应”的制造者,这个“污染”是人们生活需要必须存在的,但也是必须有效控制的,集中供热较之分散供热从前提和形式上进步了,“污染”小了,但就节能减排的本质上讲,还需从热源、热网、热用户整个供热系统抓起,供热企业要站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高度抓好节能减排,同时,用户也要提高节能减排的认识。要改变传统的用热习惯,用户也要做好行为节能,积极推广供热计量技术,要采用新的保温措施,降低耗热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
综上所述,调节热力网间热平衡,杜绝供热系统热力网的跑、冒、滴、漏现象对节能降耗都是至关重要的,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积极性,制定供热成本定额考核与工效挂钩的奖励制度。提高供热质量,节能降耗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因此加强供热企业内部管理节能挖潜,才能使供热企业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