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3:32
导语:在机械化养护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047-01
1沥青砼路面施工选择机械的一般原则
选择施工机械的目的在于挑选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使用上安全可靠的最好装备,以形成专业的或综合的机械化施工队伍,保证工程任务的完成。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依据是:工程量、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条件、现有机械的技术状况和新机械的供应情况等。选择施工机械时应注意遵循下列原则。
1)机械应适合工作的性质,适合施工对象的特点、规模、场地大小和运输远近等施工条件,能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率。所选机械的生产能力。应满足施工强度的要求,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的要求。
2)机械在技术上应是先进的,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即结构上先进、生产率高、性能可靠、易于检修、驾驶安全、环保性好等,并具有很好的机动性。
3)机械的购置和运转费用要少,能源消耗要低,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优选出生产率高,单位产品费用低的机械。
4)选择机械时,应在容易获得的一般通用机械与专用机械之间进行比较。通用机械的适应性广,利用率高。专用机械一般只是为某一施工过程或工序而设计的,因此,当施工条件符合机械设计条件时,可获得很高的生产率和良好的工程质量。
5)根据作业内容选择。路面工程作业内容一般包括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每种作业都由相应的施工机械来完成。具体选择时,首先选定作业的主要机械,根据其生产能力、工作参数及施工条件选择辅助机械,以保证工程连续均衡地开展。
6)根据运距选择。根据运距选择机械,主要针对铲土运输机械而言,根据施工现场条件,不同的铲土运输机械有其各自的经济运距。据另外,气象条件也是影响选择机械的因素之一,在冬季、雨季施工时,应特别加以考虑。选择施工机械时,要通盘考虑以上所有因素,结合施工企业本身经济实力和长期发展战略,合理地确定施工所用的机械。
7)选用能使操作人员舒适和安全工作的机械。具有操作方便、仪表齐全、能防震防噪音和空调的机械,能使驾驶人员精力充沛地工作,从而提高机械的生产率。
2机械化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中,为了保证机械化施工的连续性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合料运输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合理配合是一个关键,而面层的质量又与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和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的合理选配密切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机群的生产率。故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的第一主导机械是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第二主导机械是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1)原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石灰,石灰质量应达到III级以上,并在使用前7~10d集中消解,消解的用水量控制在500~800kg/t沙范围内,消解后的石灰以不扬灰亦不结团为原则。用前宜过10mm的方孔筛。
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摊铺。摊铺厚度是由熨平板初始工作仰角保证的,因此首先应调整工作仰角。初步确定铺层厚度后,还要在开铺后立即用深度测量仪检验实际厚度,必要时再次转动厚度调节器调整。每调整一次,应在5m范围内作多点厚度检验,取平均值并与设计值比较。一次调整后,在测定均值之前,不得作任何调整。选择摊铺速度时,首先要考虑混合料的供应能力,此能力包括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运输车辆的运输能力。供料能力应能配合摊铺机在某种速度下连续摊铺,以保证铺出高质量的面层。
3)拌和过程。摊铺时,比例最小的石灰如果摊铺不均匀,那么不管用多好的拌和机械都不能使石灰粉煤灰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匀。拌和时路拌机行驶速度要均匀,并应有现场人员控制拌和深度,严禁出现素土夹层。路拌机粉碎拌和至少两遍以上,并随时检查拌和的均匀性,混合料中土块粒径必须小于15mm,为提高粉碎效果,每次粉碎拌和后应采用压路机静压后再进行下一次粉碎拌和,拌和均匀的标准是:混合料均匀一致,没有灰条、灰团,没有明显粗料“窝”和细料“带”。
4)整型。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型,检查二灰土的顶标高、横坡度、宽度等,平整时,二灰土可以抛高Icm,由平地机刮送往前推移,随着二灰土多余料的增加,施工人员可以借助装载机运送,这样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杜绝了薄层贴补,避免形成软弱薄壳层,二是减慢了二灰土表面的水分蒸发。横坡度检查要检查3点,即同一横断面二灰土中线、边线及中间点高程,避免横坡度不准。
5)压实控制。可以优选压路机。冲击式压路机是一种冲击和揉搓作用相结合的压实方法。可代替强夯、振动和振荡压实,广泛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坝等场地原土,补强,检测压实。冲击式压实机的巨大冲击力作用于石方填层,极强的冲击波能大大提高石方颗粒之间的嵌锁紧密程度,减少路堤沉降变形和沉降差异。能实现高效填方压实。必须控制好压实速度和遍数,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是直接对工程质量有重大的影响。一般在碾压过程中采用先轻后重、先静后动、先外侧后中间的碾压方法。碾压速度控制在1.5~2.5km/h,碾压遍数控制在4~6遍。路基碾压前应确定和调整好作业参数,并按初压、复压和终压3个步骤进行:① 初压:对铺筑层最初的1~2遍的碾压作业称为初压。路基初压一般可采用重型履带式拖拉机进行碾压,也可选用中型压路机进行静力压实,其碾压速度应不超过1.5km/h~2km/h。初压后,应用平地机对铺筑层进行整平。② 复压:在初压的基础上连续进行的压实。增加压路机的配重或调节轮胎式压路机的气压,使之单位线载荷和平均接地比压达到最佳状况;调节振动压路机的振频和振幅,都可充分发挥压路机的压实功能,提高压实效果。③ 终压:在竣工前对铺筑层进行的最后1~2遍碾压作业称为终压。分层修筑路基时,只在最后一层实施终压。终压的目的是使压实层表面达到平整度要求。
6)压实度的检测。由于本标段路基填料均为土质路基,土的实际干容重测定方法采用环刀法。现场取样时,按规范规定每2000m2自检频率≥8处。立即称重记录,测定土体的湿容重。然后做含水量试验,将该环刀表土挖除,取中间部位土样5~15g,称重记录,加入酒精,燃烧3次后冷却,称重记录,然后计算出干容重。计算公式如下:
γ=m/v
γd=γ/〔1+w(%)〕
式中:γ――湿土密度,g/cm3;
m――湿土质量,g;
v――环刀体积,cm3;
w――含水量,%;
γd――干密度(精确0.01),g/cm3。
现场检测发现当密实度不合格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处理,至碾压结果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抽验合格后,继续填筑第二层,依次类推,直到达到路基标高。
3结语
论文根据我国沥青砼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前景,结合目前关于公路机械化施工、机械合理选型和配套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提出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机械化施工机群实时优化配置的设想,旨在可应用于施工管理上,对加速我国的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天润.浅议沥青高速路面施工机械的合理配置[J].硅谷,2008,20.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公路大中修养护机制,养护技术
一、我省农村公路养护情况概述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全省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直接服务于广大农牧民和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沟通农村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重要载体,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近年来,我省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管理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养护质量不高等,直接影响农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健康。为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确保公路完好畅通,更好地为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村公路养护是保持路况完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服务的根本条件。如果农村缺养、失养,路况必然会很快下降,道路通行就必然受阻。所以在农村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养护工作。在整个农村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路面养护是农村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路面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构层,关系着行车是否安全、快速、经济、舒适。因此,路面养护质量是农村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考核的首要对象。
我省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机制改革,是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精简机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农村公路养护队伍,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的技术水平,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提高资金效率,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最终实现公路管理与养护生产分离,积极培育和发展公平竞争,形成规范有序的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决策、养护投资机制的科学化,养护管理机制的现代化。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农村公路养护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农村公路养护在整个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体制目前仍然带有很大的计划经济的特点,与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造成养护资金短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
多年来,农村公路一直采取州(地、市)交通局、县交通局、养护队,即集路政、养护、施工管理为一体的三级农村公路养护体制。近年来养护管理改革主要为养护体制的改革,重点在精简机构、事企分开、管养分离,改革人事、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养护生产方式,培育养护市场化机制;小修保养实行总额控制和定额计量管理;承包方式有民营承包、内部承包,合同管理等。有的交通局成立了专业养护公司,实现了比较完善的养护工程招投标管理。部分市交通局推广采用了公路管理系统,进行路面与桥梁的养护管理决策,但大都不够完善,因素之一是检测手段技术的落后,而技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工作量太大,缺乏专门的快速检测设备与养护管理技术人员。
二、农村大中修养护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决策全面实现预防性养护
要采用先进的公路检测设备,及时掌握可靠的技术检测基础数据。采用先进的公路管理系统,实现养护时机合理、养护决策科学化,投资效益最优。
1、实现养护合理时机科学决策。目前大中修养护管理项目决策程序是当年5月底前报送下年度计划养护工程项目调查报告→市、县交通局审查批复→施工图设计→当年10月前设计文件上报市、县交通局→市、县交通局按规定程序下达计划文件。这种程序确定方案前置,往往会发生审批后路面突然急剧破坏而使计划明显滞后的情况,无法实现及时养护。这是以人为经验型为主进行养护时机决策不可避免的弊端。因此要实现养护合理时机科学决策,抓住最佳时机进行养护。论文大全,农村公路养护。
2、实现养护投资的科学化决策。论文大全,农村公路养护。目前每年养护资金,只能维持正常的养护,大都没能实现预防性养护,有的甚至造成失养。今后要进行养护投资的科学化决策,实现预防性养护。延长大、中修时间,使道路设计期内养护费用最低。
3、编制农村公路养护中、长期规划。借鉴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利用先进的公路管理系统,根据公路等级、路面等级、建设时间、交通量预测、养护水平、养护质量要求、公路性能变化规律、新建路网规划,以及养护投资等综合情况,编制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中、长期规划,实现公路的全面预防性养护,使养护投资总体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二)充分发挥养护资金投入效能
由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严重短缺,导致养路经费的人不敷出,公路超期服役问题比较严重。要强化养护资金管理,实行养护投资定额管理,提高资金投入效益。通过养护费用定额包干使用,结合养护质量目标考核,来解决目前养护费用管理中的养护成本高、个别地方平调和无偿借用养路资金,以及养护费用会计监督弱化等问题。
(三)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统一由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综合平衡,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养路费由各级财政资金和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构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的,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办理。县级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按养护计划用于辖区内交通主管部门农村公路的养护的监管。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长效养护管理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长效养护管理机制,避免短期行为,使养护质量管理规范,管理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质量保证体系更加健全,建立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处理机制,落实养护工程质量问责制,强化养护质量,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论文大全,农村公路养护。论文大全,农村公路养护。同时要求公路养护技术设备更先进,积极倡导机械化,专业化养护,加大设备投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并要将小修、中修和大修结合起来,明确养护年限目标,完善合同管理,鼓励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产生长期效益,形成养护的良性循环。论文大全,农村公路养护。
(五)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
1、公路管理机构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的基础上,逐步剥离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中的养护工程单位,将直接从事大中修等养护工程的人员和相关资产进行重组,成立公路养护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公路养护权。论文大全,农村公路养护。公路养护公司实行自负盈亏,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用工制度进行管理。
2、农村公路的大中修等养护工程向社会开放,逐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定养护作业单位,鼓励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跨地区参与公路养护工程竞争。逐步取消养护包干费,全面实行养护工程费制度,养护工程费由公路管理机构按照养护定额和养护工程量核定,依照养护合同拨付,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对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农村公路,可实行干线支线搭配,建设、改造和养护一体化招标,也可以采取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养护。
3、广泛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 ,养护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要使用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手段,对养护情况进行及时而科学的检测,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养护质量状况,并科学分析预测公路性能变化规律,为养护管理、养护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三、结语
农村公路养护在保障路网畅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公路养护中的大中修工程,工程量大、占用资金多,在农村公路养护中处于非常突出的地位。通过对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机制的研究,提出适合新的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机制。新体制将充分借鉴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最新养护技术,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手段,改变现有公路大中修工程的管理方式,从而有效地使用养护资金、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达到路况良好,路容路貌美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2]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手册,交通运输部公路司: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管理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不能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健康、快速发展需要的情况。笔者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地从优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收费管理、路政管理、养护维修管理、服务区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具体管理内容着手,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①收费管理不科学。如收费管理系统有待改进;假冒免征车辆多;改装现象严重等;②路政管理不合理。如:设备陈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过程中执法冲突情况多等;③养护维修管理不及时。如:机械化程度低;养护设备不足,专业化度很低;时效性不强等。④交通安全管理不落实。如:不能严格控制故障车辆上路;特殊气候环境条件下保障工作力度不够等。
二、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遵循的原则
第一、依法依规,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法制化。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公路管理的责任,调整社会关系,强化行业管理。
第二、科学发展,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科学化。必须正确处理建设、养护和管理三者的关系。
第三、统一集中,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建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服务高效的高速公路管理机制。
第四、和谐服务,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高效化。加强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强化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还贷性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建议
(一)优化高速公路的收费管理
第一、降低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根据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经营管理的优惠政策,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费标准至少可以降低一半,且不会影响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回报,不会延长收费年限,高速公路的投资效益就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第二、适当调整收费标准。要合理地确定收费标准影响系数,保证高速公路上有合理的交通量,同时要合理地确定收费车型换算系数,使高速公路上各车型的比例合理。
(二)优化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
第一、适应形势发展需求,不断创新路政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根据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当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路政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路政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以网络平台和先进工具为依托,打造路政管理办公现代化。建立可移动路政执法办公平台,实现现场办案结算,及时对路政管理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对路情、路况实施远程监控和动态管理。
第三、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路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路政执法人员要掌握业务知识,增强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其次是路政人员在行使依法治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职责过程中,要树立公路行业良好风气作为“形象工程”来抓。
(三)优化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管理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及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今后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将呈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协作。解决区域协作问题,可以采取区域性合作的方式,打破管理上相对封闭的局面,相邻省份可以按照区域的特点,经过协商,各自有所侧重,区域协作、有偿使用、优势互补,可以使养护专业化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二、促进养护队伍更加专业化。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是技术性强、人员素质全面、机械化程度高、维修反应迅速、安全措施严格。养护队伍要做到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常规养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四)优化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
第一、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1、加强安全服务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安全服务区的服务功能,为司乘人员提供休息、停车和车辆加油、加水、车辆急救及维修等业务。2、强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要针对高速公路实际状况,建立经常性的交通安全设施巡查、排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第二、健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体系。要建立由政府牵头,公安交警、消防、环保、卫生、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等部门参加的交通事故抢险救援联动机制,形成协作配合、信息共享、职能互补、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三、切实加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结合高速公路的特点,把驾驶人、高速公路沿线村镇、学校、单位作为宣传的重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切实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优化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管理
就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状况来看,若需要创建服务区品牌模式,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特色,笔者有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有规划、有步骤的加大服务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服务区在运营后应统筹规划环保工作的实施,建议逐步实施分类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污水污物处理系统、庭院绿化成“林”成“荫”、服务区亮化、闲置土地开发、新经营项目的扩展等。
第二、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发展服务区各类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为服务区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个服务区发展到高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复杂性、社会性。因此,服务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
第三、服务区的发展应根据车流量的发展,扩大其服务功能。建议充分利用经济合同的约束力来管理经营活动,将对经营活动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的监管交与相应部门或接受相应行政部门的委托或授权,以达到有力控制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运营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优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必须从收费管理、路政管理、养护维修管理、环保绿化管理、服务区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对个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内环快速路;沥青路面;破损成因;修补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6.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重庆内环快速路1995年动工,2002年交付使用。分别由兰海高速公路南环至北环段,包茂高速公路南环至童家院子段,沪渝高速公路北环至东环段组成,全长78.44千米,立交匝道全长45.10千米,路基宽31.5米,双向六车道,全封闭全立交,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
2010年1月1日,随着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原属于高速公路封闭运营性质内环高速公路整体调整为城市快速道路,实行开放式通行,定名为“内环快速路”。目前,内环快速路已成为重庆主城区重要的城市主干道,而城市核心区的转型和重庆快速发展的城市交通又赋予了内环快速路新的诉求,由此承担着重大的交通压力。
1.重庆内环快速路沥青路面损坏的主要因素
内环快速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除自身存在的技术因素外,主要还存在以下主要因素。
1.1 交通流量因素
近年来,重庆作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城乡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日趋增强。内环快速路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一直是截流、疏导过境交通的主干道,担负着主城区现状中长距离、跨行政区、跨组团出行和货运的重任。按照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的设想,重庆将实施“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及“交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和策略,快速路周边区域已融入城市。然而,受城市空间结构和地形特点约束,重庆主城区道路网仍存在系统不完善、级配不合理,流量分配不均衡等问题,促使快速路利用率极高。据交通管理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内环快速路通行量已由接管时的约16.1万pcu/d,聚增到现在的约48.8万pcu/d,远远超出设计流量水平。
1.2 超载超限因素
因物流需要,迄今为止内环快速路未实施货运车辆的限行,每天约有3.0万辆次各种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上路行驶,使之成为快速路交通事故第一杀手。这些车辆超限通行,不断冲击和渠化路面,严重破坏了道路及附属设施,引发沥青路面各结构层永久变形,形成线性凹槽、车辙、松散、拥包、裂缝、坑凼和伸缩缝破损等病害,缩短道路使用寿命。
1.3 交通事故因素
内环快速路不均衡通分布特点和开放式运营,各种交通事故频发,仅2011年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4056起,这些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严重损失,也对内环快速路道路设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交通事故带来的路面冲击痕迹,尤其是各种油污流入路面渗入沥青,使沥青混合料强度逐渐丧失松散变形,叠加荷载作用极易诱发结构层不均匀沉降,逐渐形成坑凼、裂缝等多种病害。
1.4 水损害因素
重庆是典型的夏长酷热,秋凉阴雨气候。加之道路排水系统不完善,雨水、道路冲洗和绿化用水,都会经路面缝隙或破损处渗入,直接威胁基础结构层的稳定性,使沥青面层集料之间黏结变异软化直至破坏脱落,加之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导致沥青路面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下降,出现病害。
1.5 设计因素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工程质量的龙头。重庆内环快速路建设之初,国家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尚不健全存在瑕疵。竣工资料显示,内环快速路设计时,采用的是高速公路水泥砼结构设计规范,缺乏对运营多年后加铺沥青面层的前瞻性,而加铺沥青柔性面层与刚性水泥砼基层结合的不充分,也是目前造成快速路沥青路面破坏的重要原因。
2.内环快速路沥青路面破损的修补方法
针对内环快速路沥青路面病害,我们的养护工作,追求的不是暂时性平坦,而是长久性使用寿命和安全质量。应对出现病害体质路面,仅靠传统铣刨重铺的施工工艺,往往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各种病害。
在进行内环快速路沥青路面各种病害整治前,我们对路面沥青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根据路面结构类型、设计使用年限、气温等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修复措施。
2.1 裂缝
内环快速路沥青路面的温缩型裂缝和疲劳型裂缝往往伴随路面纵向裂缝和反射型裂缝、沉陷等病害。沥青粘弹性混合材料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如果道路基层密实度不均匀,各结构层连接不牢固,路面不均匀沉陷,或面层分幅摊铺时,基层施工与面层接泊未妥善处理等,在荷载严重超标或极端气候条件下,沥青应力松驰赶不上温度应力增长,面层温度收缩和基层反射劲度急剧增大,超过混合料极限强度或极限拉伸应变就会引发各种类型裂缝。
在实际工作中,机械化热再生材料对功能性病害热补,专业灌缝机预防性封堵灌缝等较为先进的养护手段,能有效防止病害的发展。(1)对于轻微且无变形的裂缝,多采用灌缝机直接填实沥青填充料,用压力式方法进行处理和封层。(2)对于较大面积基层收缩引起的反射裂缝以及面层的温度收缩性裂缝,采用清除尘土后,用灌缝机热沥青或乳化沥青填缝,贯穿切割、开槽、凿打、出渣、高压除尘、冲洗、除潮、加热等工序。其中加热能使灌缝材料与路面形成热接触效应,增加路面与材料之间的粘接性,最后用灌缝机使用专用路面橡胶沥青灌缝胶,对开好的裂缝进行压力注射式填料浇灌,降温后开放交通。(3)对于因沥青材料性能缺失、路面结构设计瑕疵、施工质量欠佳、年久失修等原因出现的大范围裂缝区,如果各结构基础层强度没有超出技术规范限定值,采用机械化热再生材料技术进行加热、耙松、恢复沥青性能,喷洒乳化沥青,添加少量新料压实的方法取代铣刨、破碎等传统方式进行修补。
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就地热再生材料进行大面积道路病害整治时,对于中央分隔带的绿化,施工前应对其进行洒水,并采取覆盖隔热材料等方式进行保护。
2.2 车辙
车辙是内环快速路最常见,也是较难彻底治理的沥青路面病害,车辙对车辆行驶舒适度和安全性均有较大影响。鉴于内环快速路特殊的交通模式,传统的铣刨摊铺工艺往往需要封道施工,造成交通堵塞,故对于小范围初期车辙病害,多采用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的方式进行机械化热再生材料处理。施工前,根据路面结构,针对问题层面细集料偏多,含有一定水泥砂浆成分的特点,对其进行先期治理,施工时除了再生混合料性能须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外,还适当提高面层级配,降低粗集料与细集料的比例,形成嵌挤式和密实型级配,并适当控制沥青用量,提高沥青混合料稳定性,满足路面实际使用需求,提升抗车辙能力,有效延缓车辙复发,延长养护周期。
对于较为严重的横向、纵向、水稳层不稳定等大范围车辙病害,仍采用封闭交通,半幅施工和传统的铣刨摊铺工艺进行治理,根据病害区域大小和形成的原因,对面层进行铣刨、清除,对病害基层进行处治,按与道路原结构相同的沥青混合料铺就,最后摊铺新型沥青面层。
2.3 沉陷
内环快速路沥青路面出现的道路沉陷,表现范围区域较少,对通行舒适度有一定的影响。针对一般沉陷,多采用在沉陷处粗略凿面,喷洒或涂刷粘层沥青,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施与小型压路机压实平整。如果遇见因土基或基层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的一定范畴路面沉陷,按照原有道路结构形式进行处理。对于因地质因素导致的一定范围的路面沉降,采取挖除沥青面层,在沉陷部分加铺基层,重新作压实处理,摊铺面层的方式进行处理。
2.4 松散
快速路沥青路面松散病害,主要由沥青老化、沥青混合物渗水剥离、结构层骨料与沥青粘接性下降而产生的结合不紧密、结构层整体发生变化,再经过荷载作用造成的。当然,也不排除加铺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沥青稠度偏低、用量偏少或沥青加热时温度过高、矿料粘附力不足、嵌缝料不规格,或在雨季施工等因素。
对于由沥青面层所引起的较大范围松散,多采用将松散面层料进行清除,重铺沥青面层。对于轻微松散,采用喷洒热沥青封面的方法处治,以达到消除松散的病害的效果和目的。对于局部严重松散或沥青失去黏性造成的松散,多采用挖补法处理。
2.5 坑凼
内环快速路沥青路面坑凼,是由于路面松散深度加大、龟裂等破损或水损坏性,在重力荷载作用下不断扩展恶化而形成的一种常见的病害现象。从病理分析,根源在于道路原有基层强度不足,局部基层强度和密水性缺陷,或施工过程中作业面积尘清理不干净、水侵蚀严重,混凝土层填充粗料或粗料多于细料,造成空隙率达不到设计要求。它严重影响路面平整度和美观度,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如果不及时修补,还会造成道路各结构层损坏。
对于坑凼的修补,多采用矩形呈阶梯状切割清凿至水稳层,清渣后进行填补沥青混合料,要求新填补部分碾压后略高于原有路面,待重力荷载压实稳定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施工时新旧路面结合良好,开凿处槽边密封,增强抗水损能力,整体性能未有大的改变,填补用混合料级配类型,须与原路面结构层次相一致。
2.6伸缩缝
内环快速路桥梁伸缩缝破损,除各结构层出现病害情况外,路面积尘使伸缩缝堵塞,缝隙填充橡胶条未及时清掏,都将导致伸缩缝功能减弱破损。伸缩缝破损严重时会产生较强的颠簸性冲击,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影响桥面铺装系和桥梁上部结构设施安全。
对于桥梁伸缩缝破损病害的整治前提,是必须保证和满足桥梁使用年限和行车舒适。一般采用切缝开槽、确定安装缝隙宽度、清理预留槽、拆除原伸缩缝、将基底清理干净,用泡沫将缝隙填实,埋筋部位钢构件进行植筋、焊接,浇筑及振捣专用快凝快硬干混砂浆“修复王”,进行1小时养护后,开放交通的方式进行修复。
2.7水损害
内环快速路沥青路面水损害修复和预防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路面的各种表面病害进行整治,提升抗水损害性能,防止和减少雨水、保洁用水、绿化用水等下渗,增加路面结构强度,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对其进行整治和改造时,我们一般是结合路面其它病害一并整治,配合性改变原有的沥青混凝土级配,采用结构密实、设计空隙率小,对封水性起到一定作用的沥青混合料,配以机械化热再生技术,增强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增强路面封水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重庆内环快速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除与本身的设计、施工质量、车流量、气候等因素有关外,更多的是与道路形成后的使用、养护和管理有关,一般来说,在路面病害形成初期,能够及时进行维护和预防,是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的根本措施。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治理沥青路面破坏的质量通病,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周期,提高投资效益,应该更多的从实际工作中,高度重视对已有病害病理特征的研究,在有明确的整治措施的前提下,做到养护和管理及时、高效。
参考文献
[1] JTJ0731-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2] 韩本胜.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技术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公路行业经过“十一五”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倾斜支持,发展速度明显增快,局部工作有较大重点突破,面向社会服务公众能力有新的成就,应急保障和抢险救灾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公路行业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必须继续弘扬“铺路石”精神,狠抓职工教育,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整体综合素质,为公路行业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笔者认为,“十二五”期间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工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三个立足”向“三个转变”抓起。
1.立足个体的“精英化”发展向群体的“多面化”发展转变,走持续化发展之路。新形势下,公路行业干部职工教育必须依托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战略,全面提高每个个体的综合素质。“十二五”期间,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工作必须强化职工多工种、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职工教育方式,扭转目前公路行业人才单一、甚至人才短缺、人才结构断链的现状。
2.立足“传帮带”的点状辐射向“阶梯式”的立体覆盖转变,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公路行业是个传统行业,“父传子承”、“拜师学艺”传统明显,这从一方面保持了传统养护生产优秀技能、工艺的传承,反而另一方面造成了技术交流壁垒,不利于公路行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大规模、多批次、多层次、多工种举办各类培训班是当务之急,依旧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在岗、脱产等方式进行技能素质提升活动,抓紧培养紧缺人才,为“十二五”公路事业发展打造人才资源储备库做好准备工作。
3.立足“学历教育”硬件培养的“量化”向“技能提升”软件教育的“质化”转变,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十一五”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尤其是学历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职工学历、文化基础大幅度提升,高学历人才不断涌现。但伴随而来出现的“高学历、低技能”现象开始显现,职工技能素质出现结构断链。职工工种出现单一化、片面化,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下降。“十二五”期间,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必须注重职业技能教育,提倡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培养复合型人才。采取单位和院校合办培训班、委托大专院校培养人才、联合院校进行科研、技术、课题和研究项目攻关,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所合作等方式进行步骤化、阶梯化、立体化提升干部职工技能素质。重点培养“机械操作工”、“机械修理工”、“建筑试验工”、“公路试验检测员”、“网络管理员”等稀缺人才,以适应“十二五”公路行业向“机械化”、“信息化”发展之路转型。
二、从“三个定位”向“三个保证”抓起。
1.必须定位思想教育是成就公路事业发展的保证。强化干部职工法制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在“五五”普法教育的基础上,延伸普法教育覆盖面,继续提升拓展法制理论水平,确保干部职工“干成事、不出事”,经得住考研、挡得住糜烂、腐朽生活的诱惑,塑造高尚的个人情操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念,打造“铺路石”行业文化和内涵,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三个服务”。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
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流动性强、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同时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会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因此,如何根据公路施工的特点,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将施工各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施工,实现工程项目快速、优质、低耗,已成为公路建设者普遍关注的焦点。
1.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和经济。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建立严谨、规范的内部约束、考核、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用规章管理工程。2.要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进行分析、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3.研究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意图,澄清图纸中的问题,恢复定线和施工放样。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4.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5.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6.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7.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2.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要达到最佳组合,完成阶段施工任务,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
3.认真做好试验段
开工后,施工单位对自然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通过试验段施工,可以初步掌握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进度、机械组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情况,故它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试验段施工之前要编制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检测内容以及达到的质量标准。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做好记录、分析、总结,为大面积施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4.适时调整机械组合
机械化施工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进度,是当前公路建设发展的主流。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机械组合的相对稳定。由于受进度、天气等方面的影响,机械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现场管理者必须适时改变机械组合。组织机械施工应注意:
1.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2.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的,因此,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使用率。3.要组织维护、抢修小组,备有关键配件,定期维护,随时随时排除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5.切实做好防洪排水
公路施工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应急措施,否则,工程进度、质量、效益就无法得到保证。在自然灾害中尤以水害最为严重,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主要因素。施工中若对防洪排水工作措施不力,将造成工期拖延,费用增加,故应注意以下问题。
1.施工前,要结合施工方案和施工图中的排水设计,制订防洪排水方案,做到永久性排水设施与临时性排水设施相结合。2.路基路面施工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方式,始终保持纵横坡度和碾压的平整度,使雨水能迅速排走,防止边坡坍塌堵塞水沟。对排水困难或地质不良地段,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3.合理安排桥梁施工次序,主河槽基础应尽量在枯水季节施工,桥梁预制场应建在洪水位以上,汛期施工时,机械、材料、设备用过后尽快撤离现场,减少灾害损失。4.下雨期间要经常上路巡查,及时疏通水沟,减少路基积水。要了解天气变化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减小雨水对施工的不利影响。论文参考。
6.重点治理质量通病
工程质量是公路建设永恒的主题。贯彻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方针,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公路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有:桥头涵顶跳车,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平整度差等。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要以治理质量通病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彻底处理软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开裂、路基失稳,危及行车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压实。为此,现场质量控制要抓好地表清淤和路基分层填筑及压实;在路基填挖方交界处、施工分段接头等非连续地段要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加强控制。
2.认真处理路基与桥涵接头,防止桥头涵顶跳车。桥涵与路基施工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在路基与桥涵之间形成接头,若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就会造成跳车,一般设置桥头搭板,铺设土工隔栅或土工布,改换填料等,这些措施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仍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3.严格控制路线的线型与标高。随着公路修建等级的不断提高,施工中对路线线型与标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要从路基开始层层检查验收,达不到要求及时返工,谨防积重难返。
7.搞好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核算来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论文参考。不计成本,不搞核算的粗放型管理只能导致工程干的越多亏得越大。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4.单位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及管理费计算出该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施工控制预算比较,查找成本管理中的问题。5.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8.加强初期养护,配合交工验收
为了保持路容、路貌,保证公路各项能力的正常发挥,使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施工单位要加强工程的初期养护,对工程外观进行整修,并注意以下问题。
1.全面检查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交通安全设施,存在问题及时处理。2.清理路基、路面上的施工废料;按路基标准横断面整修路肩、边坡;清理桥涵、构造物上的附着砂浆;修补路面及构造物的局部损坏;使公路线型顺适、整齐美观。3.按照《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要求,写出施工总结,恢复路线控制点,标注里程桩号,为质量鉴定创造条件。论文参考。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工程项目,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应有所不同,作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加强施工的现场管理,使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合同编号
G*-**
密级
集团公司 2018 年度科技发展计划课题合同
课 题 名 称:
承 担 单 位:
课题负责人 :
起 止 年 限: 2018年 月 至 年 月
填 写 说 明
1. 1、本合同由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与课题承担单位签订,甲方为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乙方为课题承担单位。
2. 2、本合同一式六份,甲方三份,乙方两份,课题负责人一份;
3. 3、合同采用A4纸打印上报,填写内容采用小4号宋体。
4. 4、合同编号以“集团公司年度科技发展计划”中合同号为准。
5. 5、合同密级由课题承担单位提出建议,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审定。
一、国内外现状及简要说明
我国幅员辽阔,有70%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之一。我国境内可溶岩分布面积达3400000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其中,裸露于地表的碳酸盐岩面积为910000km2,接近我国国土面积的1/lO。如此广阔的岩溶面积,严重影响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喀斯特地貌不良地质条件给隧道的施工和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喀斯特地貌岩溶隧道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前苏联,当时召开了第一届全苏喀斯特会议,此会议由舍维亚科夫院士发起。在70年代,德国也首次举行了主题为“与可溶岩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国际研讨会。
当前岩溶隧道施工技术在溶洞施工处治工艺和施工方法的研究方面比较丰富。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喀斯特地貌高速铁路隧道系统研究还不足够,距解决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尚有差距。
二、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研究方法
1、 复杂艰险重山区大临便道施工(1)研究内容
在复杂艰险重山区进行大临便道建设,不仅要面临喀斯特地貌重山区带来的多种建设难题,还要在规划选线之初将所有自然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尽可能规避自然灾害对基础设施的负面影响,如暴雨、飓风、滑坡、泥石流、滚石等。施工难度有多高,可想而知。
(2)关键技术与研究方法
①施工便道规划选线
施工便道规划选线应在充分调查工程所在地自然环境、地质状况、社会风俗、既有房屋利用条件等的基础上,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组织要求等进行规划选线,确定施工便道标准。
②施工便道安全风险预控
施工便道无论在施工期还是运营期都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同时应建立应急管理制度、成立组织机构、明确人员职责,根据现场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编制应急预案。
2、加工场智能建造(1)研究内容
加工场使用大量的智能机械达到高度的自动化加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使整个工艺的加工流程稳定,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标准。
(2)关键技术与研究方法
设备选型根据工程规模及加工场至各工点运距主要设备配置按照专业化、自动化流水作业配置。
主要设备包括双柱卧式金属带锯床、小导管箭头成型机、多功能联合冲剪机、数控弯拱机、数控龙门式等离子切割机、智能钢筋弯箍机器人、8字筋对焊机、8字筋液压成型机、数控小导管打孔机、智能钢筋焊网机、数控全自动调直切断机等。通过智能机械生产,对比传统加工方法,研究其经济价值。
3、拌和站管理系统(1)研究内容
拌和站是现场施工最重要的基础保证,通过拌和站管理系统达到“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保障安全、轻松管理”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减轻各个岗位人员的负荷,减少各种错误率,提升生产效率。
(2)关键技术与研究方法
根据工程规模,合理配置拌和站管理系统中生产管理、实验室管理、原材料管理、设备监控、手机APP等各功能模块,对接拌和站厂家的工控系统,保证数据准确,传输稳定,流程化管理,图形化操作。
4、信息化系统(1)研究内容
依托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各单位及时沟通、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的优化,达到优化管理过程,提升高速铁路建造品质的目的。
(2)关键技术与研究方法
根据工程规模,合理配置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各模块的应用,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各种数据的自动抓取、自动分析、自动形成各种直观的图形化报表,便于各方了解项目有关信息,第一有利于提升工作速度,第二有利于提升管理质量。让工程的透明度提升,使大家可以更准确、深入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利用共享的信息平台为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信息。
主要使用模块有资料管理系统、劳务工管理系统、基于BIM技术的征拆进度现场管理系统、施工日志(包含检验批)系统、沉降观测系统、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围岩量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桩基检测系统、物资设备系统、验工计价系统等。
5、岩溶隧道体外排水系统(1)研究内容
隧道围岩范围内岩溶水的存在使得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造成围岩强度降低,渗透水压力增加;而岩溶水的渗透、结晶问题将导致隧道运营病害,同时又具有侵蚀性,对隧道结构、防排水工程等的侵蚀作用不可忽视。所以隧道排水非常重要,本研究就是为了研究岩溶隧道的体外排水系统,减少水害。
(2)关键技术与研究方法
配合中铁二院对复杂岩溶新型衬砌结构体系研究的科研成果,隧道排水采用双侧沟+中心水沟排水;拱墙衬砌背后设φ50环向盲管,两侧边墙角附近铺设φ80纵向盲管,隧底设置φ50环向盲管,围岩集中出水点设置专管引排至中心水沟;侧沟壁与道床板间设纵向排水槽,排水槽与中心水沟间设置横向水沟;边墙设置泄水孔,孔径φ110;可溶岩地段中心水沟两侧交错设置竖向泄压孔,并设弯管引入中心水沟。仰拱及填充浇筑时预留φ110PVC管。
6、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1)研究内容
目前,我国铁路隧道在建设配套技术水平、施工装备以及国产化还处于隧道施工机械化初期,该项主要为铁路隧道施工Ⅰ、Ⅱ级机械化配套方案的实施与优化,达到“自动化减人,机械化省人”的目的,同时,减少安全隐患,满足安全目标。
(2)关键技术与研究方法
以开挖钻孔作业线(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加强支护作业线(多功能拱架安装台车)、喷混凝土作业线(湿喷机械手)、仰拱作业线(移动式仰拱栈桥、自行式弧形模板)、二次衬砌作业线(防水板铺挂台架、轻型二衬台车、蒸汽养护台架)、水沟电缆槽作业线(水沟电缆槽台车)6条生产作业线为主,对作业线所需工装、配套设备进行优化调整,形成铁路隧道施工Ⅰ、Ⅱ级机械化配套方案。
7、复杂地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1)研究内容
隧道超前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顺利进行;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依据。超前地质预报的要内容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地下水进行预测预报。
(2)关键技术与研究方法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和物探法,做到地质调查与勘探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地面与地下相结合、超前导坑与主洞探测想结合,并对各种方法预报结果综合分析,相互验证,提高预报准确性。
8、艰险山区长大隧道精密控制网测量技术(1)研究内容
隧道工程测量是在隧道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营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行的测量。为保证隧道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贯通及相关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位置正确,从而要求:规划阶段,提供隧道选线用的地形图和地质填图所需的测绘资料;勘测设计阶段,在隧道沿线布测测图控制网,测绘带状地形图,实地进行隧道的洞口点、中线控制桩和中线转折点的测设,绘制隧道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洞身工程地质横断面图、正洞口和辅助洞口的纵断面图等工程设计图;施工建造阶段,根据隧道施工要求的精度和施工顺序进行相应的测量,首先根据隧道线路的形状和主洞口、辅助洞口、转折点的位置进行洞外施工控制网和洞口控制网的布没及施测,再进行中线进洞关系的计算及测量,随隧道向前延伸而阶段性地将洞内基本控制网向前延伸,并不断进行施工控制导线的布测和中线的施工放样,指导并保证不同工作面之间以预定的精度贯通,贯通后进行实际贯通误差的测定和线路中线的调整,施工过程中进行隧道纵横断面测量和相关建筑物的放样,以及进行竣工测量;在施工建造和运营管理阶段,定期进行地表、隧道洞身各部位及其相关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
(2)关键技术与研究方法
①隧道平面控制测量应结合隧道长度、平面形状、辅助坑道位置以及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条件等,采用GPS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及其综合测量方法。
②隧道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③隧道变形测量在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进行,变形观测期不少于3个月。
④运营及养护维修阶段,对各级控制网的复测、构筑物变形监测、区域沉降地段变形监测、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等。
9、复杂岩溶隧道综合施工技术(1)研究内容
复杂岩溶地区的隧道工程施工具有危害大、预防难的特点,是目前隧道工程中尚未很好解决的难题。若冒然施工,极有可能会产生突泥涌水,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从超前预报指导施工,到揭示后溶洞处理措施,最后保证施工安全、运营安全为主要研究内容。
(2)关键技术与研究方法
复杂岩溶隧道的关键技术在于准确的超前地质预报、安全的掘进方法、合理的处理措施。
三、课题预期目标、经济技术指标和成果形式
1、预期目标(1)编制复杂艰险重山区大临便道施工图;
(2)编制智能加工场实施标准指导手册;
(3)编制信息化拌和站实施标准指导手册;
(4)编制高速铁路建设期信息化系统指导手册;
(5)岩溶隧道体外排水技术专利;
(6)高速铁路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指导手册;
(7)复杂地质高速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指导手册;
2、经济技术指标(1)目前高速铁路建设期人工费约占20%,设备费约占15%,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施工建设期较中标时的人工费、设备费、材料费等增长迅速,若不能采取措施则会造成巨额亏损。从规划开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使用信息化手段,大量采用智能化机械、设备,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控制,做到源头能控制,过程可追溯,质量有保证,降低人工费占比,增加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材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2)复杂艰险重山区,尤其是岩溶发育地段的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高,不可预见因素多,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为原则,降低建设期与运营期的安全风险,创造经济效益。
(3)复杂岩溶隧道体外排水系统为新型衬砌结构体系,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与经济价值,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的基础上,本项目通过对各个问题的分析,拟建立最优化的隧道体外排水系统,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3、成果形式(1)施工技术总结及指导手册;
(2)发明专利及著作权;
(3)科研论文。
四、课题的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
年度
计划及目标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1、
2023
1、整理、分析试验数据,撰写试验报告;
2、形成复杂岩溶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的科研成果;
五、课题参加单位及主要研究人员
参加单位
研究任务及分工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贵南高铁项目经理部
制定总体研究方案,并具体实施,负责成果总结。
课题
负责人
性
别
年
龄
职务
职称
研究任务
及分工
全时率
所在单位
(全时率取100%、75%、50%、20%)
六、经费预算 单位:万元
经费来源预算
经费支出预算
科目
预算数
科目
预算数
来源预算合计
4545
支出预算合计
一、集团公司计划拨款
一、人员费
二、国家拨款
二、设备费
三、省市拨款
1、购置费
四、单位自筹款
4545
2、试制费
五、银行贷款
3、租赁费
六、其他来源款
三、相关业务费
1、材料费
2、燃料及动力费
3、测试及化验费
4、会议差旅费
5、资料费、咨询费
6、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7、文整费
四、课题管理费
五、其他费用
说明:全部课题经费由项目自筹解决,课题所发生费用计入项目研发经费。
七、拨款计划 单位:万元
计划拨款总额
首次拨款
( 年)
中间拨款
( 年)
结题拨款
-
-
-
-
八、合同签定双方意见
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甲方) (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课题承担单位(乙方) (章)
课题负责人(签字)
开户银行:
帐户名称:
帐 号:
九、共同条款
1、合同双方共同遵守《集团公司科研发展计划合同管理办法》,《集团公司科研费用管理办法》,若有争议时,按办法中有关规定处理。
2、乙方必须按要求编报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及时上报甲方,逾期不报,甲方有权终止拨款。
3、合同执行过程中,乙方如需变更合同,应根据“办法”中有关规定,向甲方提出变更内容及理由的申请报告,经甲方审核批准后实施。甲方提出变更合同书有关内容时,要与乙方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后实施。在变更合同未经双方确认前,双方仍应履行原合同书内容。
4、乙方课题经费开支应符合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和《集团公司科研费用管理办法》经费开支范围要求。
5、甲方根据“办法”的规定,及时向乙方拨付经费,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对不符合规定的开支,甲方有权提出调整意见。
6、遇下列情况之一,甲方可通知乙方终止合同:
(1)课题所需自筹资金等条件长期不落实的;
(2)经论证,课题所选技术路线、方案已无实用价值,或依托的工程项目发生较大变化致课题无法进行的;
(3)参加研究开发的合作单位或课题人员发生较大变化,致课题无法进展的。
(4)乙方违反财经纪律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课题经费情节严重的。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常见病害;处置方法;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the traffic increases day by day, the highway mileage of rapid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vehicles is increasing faster, highway in use often damaged, need timely mainten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maintenance, first introduced the common disease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of causes and disposal method, and then analyzes the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maintenance problems tha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for how well the highway maintenance has strong reference.
Keywords: asphalt pavement maintenance; Common diseases; disposal methods; question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大。出现了车辆迅速大型化和车辆超载等问题,使很多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一定的早期病害,如车辙、开裂、剥落、泛油等,有的公路甚至通车当年即发生病害。因此,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目的是:“经常保护公路公共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恢复损坏部分,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养护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养护工作一般分为两种:预防性养护和修复性养护。预防性养护工作旨在保护路面并减小路面质量下降速度,修复性养护工作旨在修复特定的路面破坏或损坏区域。及时的预防性养护能延缓在交通与环境施加的荷载作用下路面损坏的时间。延迟养护与延期养护增加了缺陷数量、增大了严重程度,以致在改建时修补费用增加。
1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与处置方法分析
1.1 路面沉陷
路面沉陷主要是地下水的浸入和路基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处置方法:划定维修范围一沿范围四周锯缝一凿除病害层一清除废料一高压吹风机将修补界面吹净一重新添加级配料一整平压实一洒粘层油布满界面一分层填筑(厚度不大于6em)一分层压实(压实度达到96%以上)一冷却到50℃以下时开放交通。
1.2 裂缝
裂缝的类型通常有3种:即纵向、横向、网状裂缝,它们的成因分析如下:
纵向裂缝:主要成因有两种可能。路基加宽压实不均匀和路基边缘受水侵蚀产生不均匀沉陷,沥青面层分路幅摊铺,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车辆荷载作用下逐渐开裂。
横向裂缝: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和当地的气候温差所致。
网状裂缝:主要是路基沉陷所致。
通常的处置方法是:对于细小裂缝(2cm一5mm)可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灌缝,后在表面撤上水洗砂或风积砂,用扫帚扫匀。灌缝前,必须清除缝内、缝边杂物并使缝内干燥。
1.3 壅包(推移)
主要是粘层油洒布质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沥青混凝土离析造成的。处置方法:用切割机按几何形状切除划定范围,清理基底。洒粘层沥青,填筑沥青混凝土料,如厚度在6cm以上,按两层铺筑方式治理,第一层用粗粒式沥青料填筑,整平压实,第二层用中粒式或细料式,摊铺整平压实,达到养护规范要求。
1.4 坑槽
坑槽是因面层的龟裂、网裂等其他损坏未及时养护修复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养护方法:坑槽的修复用切割机将修补的范围按几何形状切割清除。检查基层,基层完好时,将基层清扫干净,在坑边和坑内洒刷黏结沥青,用沥青混合料填筑、整平用光轮压路机碾压密实,使新旧混合料紧密无缝隙,才能开放交通。
1.5 松散
松散主要是混合料级配不合理或集料发生离析所造成。处置方法:如果面层尚未成型,可将松散部位清除,重新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整平压实。对已成型后形成的松散,用切割机按几何形状切开路面面层,检查基底,如基底完好,可清扫洒粘层沥青,铺筑沥青混凝土拌和料,整平压实,恢复交通。
2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完善的道路质量保障体系,减轻日后养护工作量、降低养护费用。因基层和路基的病害而导致的沥青面层损坏,都较为严重,且修复难度大。应重视进一步提高新建路的施工质量,特别是提高基层和路基的整体承载能力和水温稳定性。在修筑沥青面层时,在保证其压实度和平整度要求的前提下,还应注重铺设质量的均匀性。多数沥青路面的初期病害通常出现在局部薄弱的地方。铺设质量的均匀一致,可使整段路面在服务期内的磨损量、病害类型、病害严重程度都接近。
(2)对沥青路面必须进行预防性、经常性和周期性的养护。必须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进行养护管理。无论是小修保养,还是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好工程期日的方案设计、原材料的质量试验,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设计标准,维持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
(3)沥青路面的养护应依靠科学,有序地进行。要加强养护技术管理。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采集路况数据,应用路面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准确评价路况现状。预估路况发展趋势,提出科学的养护对策,为编制养护维修计划提供辅助决策。应积极地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发展现代化的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引进新技术,吸收先进的经验是我们国家现阶段沥青路面养护的必备环节。
(4)搞好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全国的公路管理工作的培训工作,总结、交流各公路管理经验,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加强各路段养护部分技术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搞好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
(5)加强路面的日常巡查,随时掌握路面的使用状况,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指定日常小修保养以及经常性、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工程计划。对于较大范围路面的严重病害应及时安排大中修工程;对整线、整段需提高技术等级的应安排改建工程。沥青路面应采用养护机械化,提高养护工程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6)中国的沥青路面修筑和养护还存在诸多技术性问题,对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对养护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综合性、原创性的研究应继续加强。
3 结束语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运输市场的日益繁荣,公路交通的大幅度增长,给我国公路建设工作带来了挑战。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建成具有代表性的公路质量标志的重点施工项目,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沥青路面的前期养护非常重要,它能够减少后期的大中修次数及费用,并保证其良好的服务能力。因此,公路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前期养护的重要性,并尽力做好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洋.沥青路面车辙养护技术浅析.北方交通.2008(03).
【2】马继国.青海省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及养护对策探讨.青海科技.2008(Ol).
【3】胡霞光.沥青路面养护专家系统.第八届国际交通新技术应用大会第八届国际交通新技术应用大会论文集.2004.
【4】王松根.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探讨与实践.第六届国际公路水运交通技术设备展览会专题研讨会第六届国际公路水运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02.
【5】姚祖康主编.公路设计手册《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
【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7】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关键词:充填体 注浆补强 粉煤灰
中图分类号:TD8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090-04
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technique backfill
Zhang Shuguo
(Jizhong energy Limited by Share Ltd Xingtai mine in Hebei Xingtai 054026,China)
Abstract:Backfill reinforcement,i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mechanized coal mining under buildings filling technology,the backfill area using fly ash,cement slurry,high water material and wate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corresponding slurry,transported to the underground through the grouting pipe,finally arrived at the working face goaf grouting filling area in advance buried pipe,timely loose backfill reinforcement,the formation of overlying strata with high density and strength of the filling body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effective control of surface subsidence in the allowable range of village,do not move,safety mining under buildings remaining coal pillar.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and achieved goo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ffect.
Key Words:Backfill;Reinforcing;Fly ash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1968年10月投产,现生产能力195万t/年。经过40多年高强度开采,剩余可采储量越来越少,截至2008年底,邢台矿剩余可采储量仅2327.9万t,而矿区范围内的村庄及工业广场建筑物、断层、冲积层下却压有5823万t煤炭资源,严重影响着矿井的后续发展,以及周边环境的和谐稳定。
2008年,邢台矿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试验研发了“建筑物下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即将地面矸石与粉煤灰等废弃物通过投料钻孔投放到井下,采用胶带输送机运送到工作面的采空区,通过自夯式充填开采液压支架、充填开采输送机等配套设备实现对采空区充填,以控制地表变形。截止目前,通过对7606以及7608充填体压力监测实测效果显示,充填开采充填体对顶板的下沉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充填质量,保证充填效果,以及工程质量的要求,矿研究决定在充填的基础上,在架后充填区域进行注浆补强。根据现有充填的实际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原材料供应及施工成本等综合因素考虑,矿决定选择采用注粉煤灰、水泥浆以及高水材料对较松散充填体进行加固。使用高压注浆泵将浆液压注到充填体后,可以有效地把松散的矸石粉煤灰充填体粘合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了松散充填体的完整性和密实度,增大了其承载能力,更进一步实现了对顶板和两帮以及地表变形的有效控制。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建筑物下综合机械化充填开采有效控制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1 注浆材料的选择
因为浆液需要通过管道进行较长距离的输送才能到达工作面充填区域,所以经过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所以我们对注浆材料要求应该是:黏度低,流动性及扩散性和可注性好,这样的注浆材料才能快速均匀进入充填体细小裂隙内,对环境无污染,对设备管路无腐蚀性,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注浆工艺简单,浆液配制方便。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浆液,使施工既有效又经济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们通过对地质地层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原材料供应及施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和考虑,矿决定选择采用注粉煤灰、水泥浆以及高水材料对较松散充填体进行注浆加固,以进一步提高充填体强度。
2 注浆管的埋设与规格
注浆管预先在充填支架后埋设,吊在充填运输机里面的顶网上,从运料巷或溜子道接出,与浆液输送管路接通。根据架后充填区域的实际情况,埋设的注浆管路采用3寸的金属管,能承受一定程度上的压力而保持不变形,管上布置直径20 mm的花眼,眼间距200~300 mm,五花布置,便于浆液快速均匀的扩散到充填体的细小裂隙内。管路之间用卡箍连接牢固密实。每当工作面推进15 m时,从机头或机尾埋设一趟注浆管,迈步交叉埋设。详见图1。
3 技术要求
为了杜绝工作面机尾一出水就停止注浆的弊端,必须加大工作面机尾的排水能力,再加一台大功率排水泵及配套排水管路,24 h连续注浆,停泵标准为(压力积聚增加、充填体出浑水)。同时为了防止浆液输送堵管事故的发生,通风科必须做到注浆加固系统和注浆防灭火系统能够快速转换;通风科在三轨道破头安设泄浆三通并考虑上自动卸压装置;施工单位在7608注浆管路上也安设泄浆三通,当发生管路堵塞事故时,能快速在相关地点打开三通泄浆泄压,以保证管路的畅通。
4 工作内容及分工
4.1 技术科
技术科负责注浆主要参数(浓度、压力、流量以及布管)的制定及搜集整理,对注浆工艺及时调整,并在两巷注浆期间安排技术人员跟班监督注浆情况。
4.2 调度室
调度室须及时准确掌握注浆进展,及时协调解决注浆过程中管路、阀兰及各单位协调,督促相关单位配合保障。
4.3 通风科
通风科注浆组20日内与中矿联系完善浆液浓度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注浆过程中,必须保证和控制粉煤灰的浓度,不能超过55%,在注浆站输浆管口安设压力表;严格按技术科要求开始、停止注浆工作。
4.4 地测科钻机组
钻机组必须尽快熟悉双液注浆泵的使用方法,保证高水材料A、B两种浆液在机尾混合进入充填空间,并杜绝堵管事故;两单位每班必须由完整的注浆记录,并及时报技术科、调度室。
4.5 生产单位
生产单位必须加大工作面机尾的排水能力,杜绝机尾一出水就停止注浆,必须放专人(副班长以上)盯着井下注浆点的流量表与压力表,做好当班记录,现场交接班;当达到必须停泵标准时,及时电话联系地面注浆站停泵;如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按技术科设计要求及时铺设两巷注浆管路,并及时外运和改管,且负责流量计和压力表的完好、准确。
5 注浆管路堵塞处理应急预案
当井下注浆压力表出现压力急聚上升等堵管征兆时,生产单位观测人员首先通知井上注浆站,停止投料;再通知调度室、突击小组。当调度室接到堵管事故后,立即通知值班领导、注浆管防堵指挥部并由总指挥组织抢修疏通管路。接到通知后,指挥部所有成员必须在20 min内到达矿调度室并由指挥部主任介绍事故情况;指挥抢修管路工作。突击小组当接到井上注浆站停泵通知时,可直接组织小组成员到注浆管路的指定位置(三轨道破头、7608工作面)开启泄浆三通。由领导小组安排相关人员查明堵管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直至管路畅通。如图2所示。
6 注浆统计及效果
从2010年4月12日截止到8月末,7608充填工作面风巷、溜子道各埋设12根管路,累计注水泥浆141 t,注粉煤灰15844 m3,注高水144 t。
根据7608充填工作面充填体实测监测数据记录显示,由于工作面对充填体注水泥浆和粉煤灰加固作用,得出结论:注浆后周期来压步距比注浆前明显有所延长,分析认为,注浆材料对顶板起到了抑制作用。注浆之前来压周期平均为37.1 m,注浆后来压步距增为41 m,周期来压步距同比延长了10%。可见,对架后充填区域采用注浆补强,明显改善了充填工作面的压力显现,加强了充填工作面顶板的变形控制。
下表为8月份7608工作面注浆统计数据(如表1)。
通过我矿技术人员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成功的实施了充填体的注浆补强。该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充填体存在的充填不接顶,不均匀,强度低,充填体养护龄期长,整体性差等技术性难题,进一步的提高了充填体的密实度和强度,实现了对顶板和两帮变形以及地表沉陷的控制。粉煤灰作为井下注浆材料,可大大减少地面粉煤灰的排放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排放费用。该技术的使用在我国尚属首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吴顺川,张怀静.架后充填机理与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能力研究[J].黄金,1999(8).
[2]Wu Shunchuan,Zhang Huaijing,rock filling mechanism and deformation of tunnel in soft rock frame after the control ability of[J].Gold;1999(8) period.
[2]冉竟强.关于对充填体作用的研究[J].黄金,1985(1).
[2]Jean associated with,about effects of [J].on the filling body;gold,1985 01 period.
[3]王世熙.架后充填对巷道稳定性的作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1991(3).
[3]Wang Shixi.backfill effect of [J].on the stability of roadways,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 1991(3).
[4]钱彪.巷道支护中的架后充填技术[J].陕西煤炭,1995(4).
[4]money Biao,roadway[J].filling technology supporting frame,Shaanxi coal,in 1995(4).
[5]曹庆林,程成.充填体在岩爆控制中的作用[J].采矿技术,1995(28).
[5]Cao Qinglin,Cheng Cheng.filling in [J].control of rock blasting;mining technology,in 1995(28).
[6]王志方.充填体的强度[J].化工矿物与加工,1996(3).
[6]Wang Zhifang,[J].strength of filling body. chemical minerals and processing. in 1996(3).
[7]王志方.充填体表面的破坏与改善途径[J].化工矿物与加工,1986(3).
[7]Wang Zhifang.[J].pathway damage and improve the surface of filling body, chemical minerals and processing,in 1986(3).
[8]王正辉.充填体的质量与控制[J].采矿技术,2001(3).
[8]Wang Zhenghui.and control of the quality of[J].filling body;mining technology,in 2001(3).
[9]陈跃达,谢源,袁向全,等.爆破载荷作用下充填体稳定条件分析[J].工程爆破,1997(3).
[9]Chen Yueda,xie Yuan,Yuan Xiang quan,Sun Zhongming.[J].conditions of stable filling in blasting.blasting,1997 03 period.
[10]王劼.尾砂胶结充填体力学作用机理与应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8(S2).
[10]Wang Jie.[J].body mechanics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cemented tailing filling,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the 1998 S2 period.
[11]刘同有.充填体下采矿的岩石力学研究[C].//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2001.
[11]Liu Tong.under backfill mining [A] rock mechanics research.the new century and new opportunity and new challenge --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2)[C], 2001.
[12]冯德岭.相邻矿房开采对充填体中应力分布影响的空间有限元模拟[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1982
[12]von Deling,adjacent stope mining.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space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 in the filling body[A].underground engineering experience exchange conference papers[C],1982.
[13]王佩勋,王正辉.胶结充填体质量问题探析[A]//第八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论文集,2004.
[14]F.Hassani,J.Ouellet,Roy A.等.薄矿脉矿山膏体充填的现场应力与应变监测[A].//第八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论文集,2004.
[15]J.Ouellet,F.Hassani,姚必鸿.大型矿山的膏体充填特性—— 现场应力测量与观测[A]//第八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论文集,2004.
[16]凡口地压课题组.VCR采矿法地压课题的研究[A]//第三届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1985.
[16]The group burst.research on [A] VCR mining ground project,third Rock Mechanics Symposium (on)[C],1985.
[17]凡口地压课题组.凡口矿-200米5号矿房凿岩峒室稳定性监测的研究报告[A]//第三届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1985.
[17]The research group of ground pressure; monitoring;stability of Fankou Mine-200 m No.5 stope drilling chamber Research Report[A];third Rock Mechanics Symposium(on)[C];1985.
[18]李政,邹贤季,卫明.坑下矿山高阶段强化开采充填技术研究[A]//第八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论文集,2004.
[18]Li Zheng,Zou Xianji,Wei Ming.pit mine High-bench mining technology of filling[A].Eighth International Mining Conference[C],2004.
[19]凡口地压课题组.凡口矿VCR法采矿工程的数学模拟研究报告[A]//第三届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1985.
The [19] research group of ground pressure Fankou.Simulation Research Report [A] Fankou Mine VCR mining engineering mathematics.third Rock Mechanics Symposium (on)[C],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