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3:43

导语:在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第1篇

(一)行政模式推进多流派基础教育改革时教研员应采用的策略

教研员应该是教育科研的研究员,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重点应开展试点实验,实验具有有效性、现实性、科学性才能逐步推广。教育实验的基本结构是由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对被试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者主动改变和操纵的自变量,另一方面是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如果把无关变量对被试的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或者使无关变量在各种情境下对被试的影响相对稳定,那么就能很好地说明观测到的因变量就是自变量引起的。无论什么类型的教育实验,都要从实验的基本结构进行实验设计。特别要注意防止“两效应”,即“霍桑效应”和“期望效应”。“霍桑效应”是指参加实验的校领导或年段管理者或教师或学生被试因得知自己参与实验、受到关注而提高活动积极性,有比平时更佳的努力和表现。这种效应不仅干扰了教育行为与教育效果之间准确的归因,而且影响了实验结果的推广。“期望效应”是指实验主试因被告知被试具有潜在能力和较大的发展可能性,而不自觉地对被试表现出特别的关注,或者主试对被试抱有积极鼓励等期望心理态度。这种期望心理提高被试的发展水平,从而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直接的归因分析。例如某局长为了自己的仕途,获取政治资本,利用某教研员在某中学开展“指导—自主学习”的试点实验,给教研员、实验校校长和老师荣誉,提拔实验校校长,中考前派有参加过命题中考试卷的老师辅导,实验还没有一周期,就以教育局名义下文,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这一实验,把座位由“秧田式”改为“合围式”,区域推进这一实验。朱永新教授说:“形式主义是对付最有效的办法,也是一线校长、老师用脚投票的意见表达。”当有上级检查时,一些学校座位由“秧田式”改为“合围式”,平时仍然用秧田式”,结果出现“外行看热闹”,各地参观者络绎不绝。“内行看门道”,当地的教育质量下降,许多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不满意,产生负面影响。切记不可未开展试点实验或实验没有一个周期,教研员就建议行政部门“一刀切”,全面推广。因教育具有长期性,历史会告诉你的实验是否科学,不要被某些领导利用。针对某流派基础教育改革时,“行政主导,缺乏参与”的问题,在重视行政的基础上,要更加强调行政吸纳和咨询。

(二)专家模式推进多流派基础教育改革时教研员应采用的策略

“专家模式”的教育改革特别注重教育理论的批判、创新和导向功能。理论创新作为根本目的,它的基础教育实验改革总是表达专家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其显著特点是具有特定的理论假设,一般以立项课题作为研究平台,以理论的传播、检验、修正和建构为行动主旨③。教研员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某流派基础教育改革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是否有现实性。例如,针对某流派基础教育改革存在“典型的城市及重点学校中心取向”的问题,就应关注地区差异,在农村或非重点校开展试点实验。又如,有些专家提出的座位由“秧田式”改为“合围式”,在小班化的教室可能有效,在六十、七十人以上的大班有效吗?对“专家模式”的教育实验改革理应持有一种更为自觉的批判态度,防止拿来主义。目前,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盲目主义、山头主义等价值偏向,有愈演愈烈的迹象。教研员在组织与实施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的过程中,引领实验教师开展改革时,这是需要警惕的。

(三)校本模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时教研员应采用的策略

民间性、自发性和草根性是“校本模式”教育改革的最基本特征,行动自觉作为内在动力,该模式一线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教研员应该是实验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导员,引领一线教师在实施某流派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自主、自觉地反思和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论话语,拓展实践智慧。特别要防止“约翰•亨利效应”,即“实验措施的扩散与模仿效应”,是指实验学校控制组模仿实验组的自变量的措施而导致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区别模糊,因为同在一个学校,信息源容易获得,容易模仿,控制组的无关变量应监控好。

(四)共同体模式推进多流派基础教育改革时教研员应采用的策略

“共同体”主要用来描述一种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一种特别的、理想的社会关系类型,一种相对于“人为状态”的“天然状态”的社群组织形态。“共同体”的主要特征是它强调人与人之间有强烈的休戚与共的关系,共同体模式:幸福生活作为教育追求。教研员扮演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处理好社区与学校关系,协调好上下级教研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学校领导、教研员、教师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员。例如针对某流派基础教育改革“应有机构及制度没有发挥其重要作用”的问题,应发挥应有机构、制度的作用。

二、结语

第2篇

1.1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中学体育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大,学生被各种考试及升学压力束缚,在学生及家长中轻体育重智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学校方面,学校受重视竞技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体质发展的思想影响,在学校体育中出现了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体育尖子轻全体学生的严重现象。竞技体育运动代替了学校体育教学。

1.2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力度不够

在制定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地考虑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能动的、创造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的问题。教学中仍是以“教师为主体”,缺乏突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在实际教学中的贯彻落实还不够。

1.3体育教学目标

学校体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然而在教学中却发现,当学生走出校门之后,他们与体育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了。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在体育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没有在课堂中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相关知识与原理以及参加运动锻炼的方法的传授。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偏重的是技术动作怎么教,学生怎么做,忽视对学生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加忽视了学生对健康意识的培养,健身习惯的养成。

1.4体育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内容大多选择竞技运动项目,竞技运动项目具有高规则、高技术要求,这无疑使得天生好动的学生望而生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降低。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竞技运动追求的是运动员通过系统的训练达到完善技术,提高运动成绩,通过竞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以创造优异的成绩。体育教学则是以促进学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掌握科学健身方法等为主要内容。选择竞技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教学内容脱离了体育教学的内涵,只追求外部的行为表现,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1.5体育教学评价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注重的是终结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却被忽视。虽然终结性评价能够对量化可见的结果评价较高,但是终结性评价往往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尤其是对那些身体素质不怎么好的学生,终结性评价无疑会使他们远离体育课。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2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在体育教学中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例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养成锻炼习惯,掌握锻炼的方法及手段,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才能使体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使学生真正地得到全面的发展。

2.2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试想,没有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哪有高素质的教学?体育教师当务之急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学习与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掌握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健身意识、健身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健身效果的基本知识。

2.3制定全面的体育教学目标

第3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①因此,新教材在内容选择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背景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新教材在每一册专门增设了“数学广角”单元,多以“操作实践”为主题,旨在使小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数学知识,并在理解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模型的基础上,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更为凸显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中。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常用的环节,也是每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见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实现。我在教育实习期间,听了一些小学语文课,明显感觉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教师不是一味的“讲知识”,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也参与到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多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理解知识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学生拥有了“话语权”,而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重视。因此,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对话者,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过程首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有很重要的影响。情感的教育需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来实现,因此,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学过程更能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及时把握学生理解的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能多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创造性和抽象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培养和锻炼。

三、教育评价指导思想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效率的功能。教师以学生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他们学习能力好坏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标准,而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取得更好的分数,剥夺了他们大部分的课外时间。这样,不仅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发生了变化,而且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也发生着巨变,其明显表现在考试制度的改革上。第一,考试功能的转变。改变传统意义上考试选拔的功能,考试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改善教育教学的质量。第二,考试内容的转变。新课程改革更强调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考试内容更注重对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查。教师在考试中应创设更具有真实性的情境,适当地增加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第三,考试形式多样化。从目前中考、高考考试改革可以明显看出,考试形式突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形式,同时,还将纸笔考试评价和非纸笔考试评价相结合,出现了多种新的考试形式。在试卷考试中,除了闭卷考试外,还有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其题目的类型也从单一的记忆性问题扩展到运用型、理解型、评价型等。

第4篇

   

一、新教程的优越性:  

1、新教材的知识点带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譬如,“a bit of”这个短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59课上才正式学习,而编者早就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72课的Workbook上提前导入了,体现的“张思中英语教学法”中的超前引入规则。类似的,还有“sad”一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84课就出现了,而该词却要等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7课,才正式学习。再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3页第三段引入“Work must come first”(工作第一)这个句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95页第6题,再次呈现“Work comes first”这一短语,进行复习巩固,体现其反复呈现的思想。  

2、新教材注重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地培养,课文对话灵活化、多样化,情景化。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和应用,加大英语口语教学力度,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佳手段。新教材在这方面的特点尤突出。课文对话旨在构建生生交际的形式,提供语言会话的模式或情景。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1课,Part1要求学生看图介绍各个单位的方位,Part2是一则针对询问方向内容的简单对话,课文仅仅提供了介绍方位和询问方向的组织模式,并没有具体要求,新版教材之所以这样设置,不但便于学生进行自主交互式的学习,而且可使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有的放矢的开展异步教学。  

3、新教材注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适度点拨学生注意语言用语规范。英语交流中的困惑,不仅表现在词汇量的多与寡,还表现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上。新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除了原教材中有关中英文姓名的差异、接受礼物时的差异以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还在仲秋节这一单元增加了感恩节的内容,讲仲秋节(The Mid-autumn Day)同时进行感恩节(The Thanksgiving Day)的介绍,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了解两个秋天节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再如在这册书的On the farm这一单元,既介绍中国的农场,也介绍美国的农场,也是为了让学生区别不同国度的人文风情。西方人一般重视个人的隐私,他们不愿意别人问及有关自己年龄、宗教、收入、婚姻状况等情况。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35课,课文注释有关西方的忌讳话题的注解。  

4、新教材的对话与课文情景创设,更加贴近生活化。旧教材第一册(下)介绍了一种玩具frisby,新教材换成了溜溜球yo-yo。新教材在食品上增加了coke(可口可乐),porridge(粥,稀饭),dumpling(水饺),tofu(豆腐)等新词。另外,新版教材第一册还增加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名片介绍的内容,通过名片的内容可以做多种与职业、地址、工作单位、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内容的有关练习。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10单元,则通过一个虚构的摇滚乐队(a Swedish Rock Band)“YESTERDAY”,介绍了音乐、旅行等内容,这适合现在崇尚现代音乐的小歌迷的心理。第5单元,利用有关动物园的话题,操练有关提建议的话题,像“Don’t feed the animals”(请勿投喂动物)、Let’s make it half past nine(让我们定在九点半)等。第12单元,谈论世界和中国各大城市的气温状况。第二册(下)第28单元,把著名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的剧目搬上了教材,实在是别出心裁。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经常接触的情景,真实、实用,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第5篇

(一)课程设置的观念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的观念上基本还是重理论轻实践,注重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轻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显然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相背离,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思政专业毕业生能力的要求。目前高校思政专业的实践课程仅设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而这些教学实践环节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所谓的教育见习是去见习单位听听课、参予批改作业和试卷等活动,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实践技能训练。思政专业的教育实习一般是4-6周,课时安排较少,且过于集中,而且有的高校实行学生分流实习,学生返校只要有实习学校的证明即可。教育实习流于形式,缺乏实效。[3]高校思政专业大四学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时间与考研时间、期末考试时间相冲突,导致开题报告思路不成熟,粗制滥造。而在最后一个学期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又忙于研究生复试和找工作,基本是用复制粘贴的方式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课程设置的结构注重基础专业理论,忽视教育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中等专业学校的政治理论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未来主要从事这一工作的思政专业的学生就必须具备系统、完整的基础教育理论知识。然而高校思政专业教育类课程所占比重很小,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平台课中其他课程所占比重较大。这样高校思政专业在过于重视公共、学科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就忽视了教育理论课程,致使毕业生缺乏系统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也使其教学实践活动缺乏指导性、意识性和能动性。[4]很多高校思政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在综合大学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加了几门教育理论课程,认为这样就具有了师范性的特征。[5]然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政专业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根本无法满足毕业生成为未来合格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的各方面需求。

(三)课程设置的内容强调学科专业知识,忽视深厚的文化基础未来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有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必须同时兼具深厚的文化基础,而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化基础的培育却是目前高校思政专业课程设置内容的通病。[6]现行的高校思政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即通识课程主要集中于几门必修课(《大学英语》、《体育》、《教育学》、《心理学》等),选修课所占比例较低,其中跨专业选修课的比例更低。其实选修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个性发展及本学科最新发展成果的课程,选修课的分量小,使学生无法系统地涉猎到更多其他学科的文化基础知识,使得思政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却缺乏广泛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这无疑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基础教育改革对思政专业综合性人才的要求相背离,导致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力受限,无法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路径和措施

(一)课程设置应厚基础、宽口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综合人才的需求,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做到厚基础、宽口径。[7]首先,在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和专业教育平台课的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做到“广”,注重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渗透,让学生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与优良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具备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做到“精”,健全、合理的课程结构对思政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从专业角度,依照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各门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使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其次,在专业教育平台课的课程设置上,除设置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之外,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还应该多设置一些非师范类的、其他方向的课程,比如《比较政治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农村工作知识》、《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学》等,尤其在选修课设置方面可以多增设一些与本专业和未来社会需要相关联的新课程,拓宽思政专业口径,制定“一主多辅”或“主辅修制度”,让思政专业的学生在具备杂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兼具广博、精深的知识,使他们能够在毕业后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强化实践课程的设置,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见习是顺利衔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应该分阶段、分学期地有序进行,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实践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该适当增加实习周数,形成校内试讲、校外实习、反思提升的机制,避免以前的毕业实习不进行前期准备和后期反思讨论的缺点。毕业论文是学生大学四年的最终成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约束机制,让学生合理地分配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和写作工作,比如:指导教师的定期检查,不合格论文的惩罚制度等。另外,高校思政专业还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未来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比赛、假期社会实践、贫困地区顶岗支教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能力、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增加教育理论课的比重,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基础教育改革对高校思政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高校思政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做出积极的回应。[8]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多开设一些新的教育理论类课程,比如:《现代教育论》、《教育实践学》、《教师修养》、《教育技术》等,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另外,还应该增设一些与基础教育改革衔接的课程,帮助学生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让思政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从一名学生到合格政治教师的成功蜕变。

第6篇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一,在完成大学本科专业知识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遵循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训练、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体验、启迪教育智慧与端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着力加强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文、理、工学科专业知识及人文和科学素养。同时,在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可以体现不同的培养需求,强化其专业性,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从事某项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综合性的职业素养。第二,优化学科结构。从当前各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学科群;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的学科结构,使其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建设学科专业的基础。我们应遵循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实践证明,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可以夯实学生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第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我们应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依据学生所学不同的专业,采取风格迥异的教学实践方式,同时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可以重视实习与实践机会。

三、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第7篇

教育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掀起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 “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 ,改革者的激情寄托了人们对新基础教育梦幻般的追求, 21 世纪理想的 “ 爱弥儿 ” 也许即将诞生在世纪之梦的寻逐中。改革需要激情,改革更需要理性。当改革者的目光聚集大洋彼岸的西方文明,怦然心动地寻觅到与中国传统教育迥异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对欧美新教育的欣然向往,对传统教育的无比憎恨溢于言表。

于是 “ 山姆大叔 ” 的那套文化教育像肯德鸡、麦当劳一样诱惑国人的眼球,人们痛惜之余开始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横加指责,对中国传统文化无原则地批评。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是扼杀孩子创造性的 “ 凶手 ” ,中国传统文化是淹没孩子个性的 “ 祸首 ” ,甚至把中国没有出现一流的科学大师、总是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都归罪于传统教育 “ 惹得祸 ” 。主张完全用西方话语和制度取代中国传统教育者更不在少数。仿佛西方教育是孩子成才的摇篮,中国教育一切都不尽人意,五千年悠久的文化竞在国人的躁动和狂热面前如此失落和卑贱。

传统果真是教育现代化的包袱而应予以彻底抛弃吗 ? 为什么 “ 五四 ” 以来对传统的棒追鞭打,传统仍然不识趣地存在呢 ? 为什么素质教育、新课改迟迟不能在中小学扎根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呢 ? 因为,一种异己的教育理论,失去传统的滋养,就无法化为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就会造成水土不服。

一、传统是什么

希尔斯认为, “ 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叫 “ 。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延续纽带,传统的本质不是在过去,而是在现在,甚至可以说传统就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方式。对于当前的新课改,无论我们如何诅咒 “ 传统 ” ,它的影子仍然活跃在师生行为上,甚至说 “ 传统 '' 的某些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教育工作者实践理性,抑制了理论改革家的浪漫的冲动。

传统是反思现代、未来的参照系, “ 忘却历史的人,注定重犯历史的错误 ” ,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 “ 钟摆现象 ” ,对我们当今基础教育发展具有启迪意义。传统和现代作为教育发展的两个端点,为我们基础教育改革寻求它们之间的平衡支点提供了参照坐标,而不是轻易地舍弃一端。

基础教育改革不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彻底分离,而是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和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国教育知识基础扎实,数理训练要求严格,这是我们的特色,不能轻易抛弃;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也不能忽略,但是这些经验是针对该国特定问题和情景而产生的,是否可以直接移植是需要仔细甄别和筛选的。西方后现代文化催育的浪漫色彩的课程理念与我国课程改革实施环境有相当的距离,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要想获得深造机会,就必须通过激烈的升学考试,尤其是就业压力极其严峻的今天,无数家长对子女的理想的就业期待,寄托于高考的 “ 鲤鱼跳龙门 ” ,甚至说一个学校和教师应试教育搞得不好,就很难生存下去。在当前情形下,无论我们对新课改理念 “ 爱 ” 有多深,无论通身洋溢人性美好的教育话语有多诱人,也只是隔靴搔痒。何况在国际教育主流回归基础质量,后现代那套理论在北美大陆也不受欢迎。所以,我们借鉴国际教育经验,必须考虑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及其与我国教育情景的差异。

任何教育理论都有其生长的土壤,都是其母体,文化内涵的反映。由于文化具有不可通约性,我们移植的西方的教育理念也许只是其表层的 “ 知识和观点 ” ,而无法捕捉其特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以及中国近现代优秀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我们母体特质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因而,继承和延续传统教育文化基因,打通历史和现实的血脉联系,在民族生命和文化精神的舒展中重建基础教育改革的民族文化自觉性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过去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不正确的认识,简单把传统教育化约为儒家教育,又将儒家教育简约为****教育,从而连根拔除。轻易地割断历史联系,不利于传承和发展,更不利于吸收外来文化。

20 世纪 20 年代,在 “ 五四 ” 激励下的基础教育改革就表现出对传统儒家教育的彻底颠覆,为欧美教育理念的纷至沓来提供适宜的氛围。事实上,以民主和科学相标榜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超越了清末传入我国的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僵化和呆板,极大张扬了个性和自由,体现出尊重儿童和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教育观,丰富了中国人的教育理念。

但是,急风暴雨的 “ 五四 ” 文化教育改革取代了对传统和风细雨的梳理和扬弃,全面彻底地否定传统,外来的教育理论无法寻找与之相融合的生长点,所以欧美教育理论始终停留在长江沿岸几所发达城市的实验学校,没有与国情民性很好地结合化为民族血液的一部分。

正是在实践中碰壁,陶行知先生开始从中国国情出发,吸收民族传统教育中的优良遗产,融会中西,创立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生活教育。

二、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

在西方强势文化侵袭下,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代化诉求基本停留在抄袭、模仿和移植的水平,而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受意识形态和国际环境制约,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倒向前苏联,尤其是 1956 年凯洛夫来华讲学,一时轰动中国教育界。当时宣传前苏联教育思想特别是凯洛夫《教育学》的书籍印刷品达 230 多万册,而我国中小学教师只有 200 多万人。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老师对前苏联教育模式何其虔诚 !

然而好景不长,在 20 世纪 60 年代破除前苏联迷信,中国教育改革开始走本土化之路,却滑向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泥潭。中国教育改革之路可谓 “ 红颜薄命 ” 、命运多桀。

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迎来了春天,在 “ 三个面向 ” 方针指引下,基础教育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扎扎实实地开展改革实验,在学制、课程、教法和教材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看,基础教育仍没摆脱传统的束缚。统一的大纲、教材和考试要求,强调社会要求轻视个性差异等弊病仍然存在,所以我们不满意,对基础教育课程的 “ 繁、难、偏、旧 ” 和 “ 五个过分 ”n'( 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过分强调接受学习,过分强调课程评价选拔功能,过分强调课程集中管理 ) 深恶痛绝,抑或干脆彻底抛弃,另请神仙。然而建国后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伤透了理论专家的脑筋,探求各种解决办法,始终没有逃出这些矛盾。课程文化传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我们越是逃避它,越是牢牢地被粘住。

从国际上看,英美的教育是以现代派为主导,他们不满意基础差,下大力气强化基础教育质量,所以他们不理解中国教育界为什么要向美国学习。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克林顿在竞选中都向选民抛出 “ 绣球 ” ,立誓做一个教育总统,提升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主张向东方教育学习,学习东方教育考试制度,想通过借鉴东方严格的考试制度,恢复美国基础教育元气。 ' ,然而,美国是多元文化、自由主义传统浓厚的国家,整齐划一的考试制度和教育模式在美国不过是总统的 “ 一厢情愿 ” 。

追溯基础教育现代化艰辛的探索历程,改革似乎总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纠缠间徘徊。简单地将一切****,另起炉灶,摆脱不了教育改革的左右摇摆现象。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都有各自优势,中国与西方都有各自民族文化特点,改革必须摈弃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完全对立的机械二元论思维方式,应该努力探寻它们之间的融合点。对待传统和民族的遗产,不应简单否定,而要通过贴近时代和文化发展的脉搏,创造性地转换为现代化生长的基因。

总之,教育改革不是简单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而是通过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双重超越,建构一种立足中国国情的、符合时代要求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基础教育发展观。

三、寻觅课程改革的民族文化自觉性

20 世纪 90 年代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浪潮中,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放眼全球,中小学追求与国际接轨,但是本土行动略显迟缓,民族特色的优秀的教育话语略显不足,特别是伴随着国际教育交往的活动日益频繁,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理念涌现国人视野,欧美的、日本的、加拿大的、前苏联的 …… 中国教育学呈现多元化态势,可谓异彩纷呈。在众多流派中,欧美教育思想最为 “ 抢手 ” 。但是在名目繁多的译述和著作中,却缺少我们自己的教育学话语,我们仿佛患了 “ 民族文化失语 ” 症。中国的教育研究与改革基本上成了外国教育思想的跑马场,即便当今如火如荼的新课改,构成其主要的理论支柱的,无非是泊来的 “ 后现代主义 ” 、 “ 人本主义 ” 、和 “ 建构主义 ” 三大西方文化教育流派。 “ 当急促的马蹄声渐渐衰歇、狂热的看客纷纷离场之后,空旷的赛场上只剩下默然的清洁工和孤寂的守门人。 ” 中国的知识人竞训练成为各种西方教育理念的代言人,充斥教育科研的各种西方的 “ 后 xx 主义 ” 话语,让读者无法使用现代汉语的思维准确把握,由于课程研究缺乏民族化的感性语言表达形式,致使许多研究成果无法为课程实施者 ---- 一线教师接受、理解、应用和创新。

美国学者希尔斯在其专著《论传统》一书中说,人类永远生活在自己创造的文化传统和文明历史中,而不是置身其外。事实上无论我们自己多么现代化,无论我们的世界多么全球化,我们都不能忘却我们自己来自何方,都不能抛弃自己文化认同的根。否则,在全球多元文明对话中,我们拿什么与国际接轨。

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改革是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 教育救国 ” 始终是教育家寻求教育改革和出路的突破口。由于教育的社会功能被无限地放大,教育改革的精神内涵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导致教育视野中人文精神的断层。

第8篇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管理制度;教育评价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有:素质教育的概念没有界定,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进展;教育理论界关于素质教育改革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先行的争执直接影响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艰巨的长期过程,社会条件准备的程度从根本上制约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度;树立社会对教育公平的信心,逐步消除社会对改革现行招考制度后能否保证考生升学机会公平的顾虑也是困扰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化解这些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目前我国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对策包括加快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和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

1素质教育理论研究问题

1.1加快素质教育实践是继续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理论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鲜有进展,相关论文和成果数量大幅减少,说明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遇到了难以通过的瓶颈,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哲学认为实践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前提和动力。素质教育理论的发展毫无疑问地需要素质教育实践提供动力,因为素质教育实践的需要才是是素质教育理论活力的源泉,离开素质教育实践需要的素质教育理论既不可能得到实践的检验,更得不到实践上的推广及进一步的深化发展,这种理论是虚无的空洞理论,当然也是没有活力和前途的理论。加快和深化素质教育实践是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我国素质教育实践的停滞是造成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停滞的重要原因。

1.2发展素质教育理论的重点和突破口

1.2.1加快制订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面临很多和很大困难的条件下,我国应把推进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放在完善和推广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上,同时积极实践相关研究成果。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推动理论研究的发展思路,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平衡发展。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的不足已经事实上成为了制约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直接因素与焦点问题。目前我国素质教育实践和理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与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是保持评价维度与素质教育功能的内在一致性,关键是厘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评价体系的根本区别。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关注点是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科学精神的培养、良好思维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各种潜质特质的发掘与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等各种素质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评价只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中一个一般的评价内容。

为此,还要科学对待实际上国内一直就存在着的全面肯定基础教育和认为素质教育改革将导致学生成绩大幅下滑的言论。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的方面的进步可以说是取得了突破性和历史性的成就。其次,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让我们的孩子付出了巨大代价。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学生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严重滑坡,人格和情感发育不健全,自主意识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严重缺乏,自信心、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严重不足,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完善,学习兴趣低下。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评价体系普遍存在的重知识教学轻素质发展有直接联系。因此,全面加快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极其紧迫的事情。

1.2.2加强有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理论的研究

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性是路人皆知,中央政府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体育锻炼问题高度重视,曾先后出台多个相关文件、通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此更是高度重视,有的地方甚至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课时与活动时间数量作出了具体安排。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课内外的锻炼与活动时间,但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仍然不断滑坡。

比学生身体状况滑坡更糟糕的是学生心理发育上存在的问题,这个情况存在于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当然类似的问题在国外的教育领域也普遍存在。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社会化及个性化过程不及时、不彻底和不协调。

表现为自我意识和社会融人水平低、合作意识与能力差,独立意识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进取心和意志力不强,精神不够专注,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学生成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一代国家建设者。同时这些问题也会严重抑制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与我们目前大力倡,导的创新教育互相抵触的。

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加人心理和人格教育课程已是十分迫切的事情。有研究表明:学生自残、学校暴力事件的发生以及学生违法犯罪的日趋严重,甚至有些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活动都和学校的心理教育与干预不及时有关。现代犯罪心理学也表明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使多数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甚至不少严重的恶性犯罪行为得以避免。

可以看出学校科学适时开展人格和心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人格决定着人们观察、认识、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认知起点、基本方式、方法和结果。

素质教育理论必须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指明出路和找到解决办法,把教育实践中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的教育教学行为找出来并加以纠正。同时,素质教育理论还应当包含完整的学生心理和人格教育理论及相关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

最近,国家成立了与素质教育研究有关的国家级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目的是就素质教育改革问题展开全面的调查研究,有些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已经相继发表。虽然素质教育改革是庞大的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和层次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依靠一两个调查研究成果来完成,但从中可以看出国家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心,也说明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还大有可为。

2素质教育实践问题

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是一个以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以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模式系统改革为主要特征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将是渐进的长期过程,当前我国应积极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和加强农村师资建设、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性恢复和稳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素质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

2.1积极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

首先,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确保足课时开设体育课和活动课。基础和中等教育阶段必须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不少于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时限制学生在校和课外作业时间。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学校内学生活动场所严重不足,乡村学校体育课师资和学生活动器材严重匮乏。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奖惩办法,加大对学校执行相关文件情况的监督与引导力度,确保学生在校的体育课和锻炼活动时间另外政府要不断加大相应的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场地。

其次,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要逐渐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开设心理课程、讲座等形式把心理学和心理危机自助知识授给学生。要从基础教育阶段起给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和发育状况档案。教育机构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及时干预和化解学生的各种心理危机。

再次,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人格教育是伴随人终生的事情,但儿童与青少年阶段的人格教育显得特别重要。人格塑造是我国教育的软肋,我国的学校教育未能充分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而且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大量存在忽视乃至冒犯学生人格的不良教育教学行为。为此我国应倡导民主的、师生平等互动的和尊重学生情感体验与健康发育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丰富学生的人性和培植学生人文精神为重心健全学生人格。

2.2用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评价素质教育

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评价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试点普遍存在的问题,评价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急剧下滑。这就是不少人讲的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就完了,课堂教学也完了的证据,也正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用应试教育的标准衡量素质教育的成果,其结果当然是不科学的,但以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评价素质教育的情况确实正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

也正因如此不少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学校和地方纷纷宣称素质教育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以此换得社会各界对素质教育改革的支持。我们知道,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成绩不会立竿见影,有的成绩是要跨过一定教育阶段后才能表现出来的。短期的结果反而可能是学生在知识性的测试中成绩有所下滑。可见,推行素质教育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智慧,它要求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推广必须同时进行,真正做到用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评价素质教育效果,否则,改革将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素质教育的另一个结果是学生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我十分赞成创新是一种习惯的看法,这种说法虽然未必完全准确,但它明白无误的讲出了创新的心理基础。任何创新都一定是开放的和自由的心理活动的结果,都是以一定的创新心理机制和心理创新过程为前提取得的。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建立在学生心理自由和不断创新基础上的教育过程,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保证这个教育过程的顺利实施。

2.3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主要办法和思路是推进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管理体制的变革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恢复等。

2.4几个具体问题

2.4.1知识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关系

素质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必须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技能既包括基本的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也包括进一步学习的知识、技能,还要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开展研究的知识与技能。

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关注的中心是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培养,知识的传授仅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素质教育理论相信,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基础教育阶段既不必要也不可能进行以完整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素质教育模式下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教学是零散和成点式分布的,主要是作为手段为发展学生素质服务的。有些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甚至连固定的教材也没有,教师要根据需要和教学情景创造性的发现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但一些基础的学科知识教学应该是给予保证的,这是我国传统教学的优势。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和中心要尽快转移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上来,合理安排纯粹知识性的教学活动。

与基础教育不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还应该加强。原因是:基础和中等教育阶段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教育提供了可能与保证;掌握一定的人文基础知识和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当然,高等教育阶段是以发展性的知识传授和以学生思维训练与技能的形成为中心的,大量陈述性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靠学生的自学来完成。高等教育还要通过专业的教育塑造学生崇尚与追求科学和真理的精神,通过严格的训练形成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规范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2.4.2高考制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热门话题,也是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事实上,近10年来我国的高考制度一直处于各种改革实验之中,只不过改革没有取得让各方面满意的效果罢了。高考改革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各方面给高考附加的社会功能太多,干涉高考的社会因素太多。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合适人才来校接受教育的考试,也可以说是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入学资格考试,高考的基本功能是高等选拔适合本校教育的学生。因此,一般情况下高考是高等学校和学生互相选择的活动,主要是高等学校和学生双方的事情,只要高校的招生行为在合法的范围内,其他单位和个人就不能轻易干涉。高校招生考试的科学做法应该主要由各高等学校组织命题、考试和录取学生。过多的社会功能同高考挂钩和其他因素对高考的过度介入是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结果必然是高考功能被扭曲,整个教育畸形发展,最终影响正常教育功能的顺利实现。

不难看出,目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主要工作就是恢复高考的主要功能,真正全面赋予各个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真正全面实现高校的自主招生。从我国教育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全面实现高校自主招生。虽然我国高考改革需要一个过程,但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一定是逐步淡化全国统一高考和逐步增加各招生学校入学测试的比重。我国改革完成后的具体高考形式难以预见,但大致不外以下几种:一是取消全国统一高招考试,完全由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这就是当前出现的取消高考论;二是设立高中毕业生综合水平或学业水平测试等国家考试,各高校在参考国家考试成绩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独立组织的有关测试的成绩,并参考学生中学阶段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自主录取符合条件的学生;三是分类(分)设立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高校在组织相关学生参加本校进行的综合素质测试的基础上录取符合条件的学生;四是特殊人才招生等。

2.4.3关于目前高考公平与否等问题

第一,目前高考是形式公平,实际结果严重不公平。可以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例如仅用身高一个标准选拔篮球运动员,在形式上很公平,但结果严重失公。与此类似,仅用对一种素质发展水平的测试成绩为标准选拔多元化发展的人才,根本谈不上什么公平。

第二,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后,考试费用增加问题可以有多种途径解决。建国前我国高校都是自主招生,费用没有成为问题。更早的封建科举考试的费用也没有阻挡住赶考者赴考的行程。当然现在高校自主招生后的费用也不会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真正障碍。可以考虑由国家财政补贴学校方增加的相关费用;学生考试费用主要由学生负担;国家要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考试费用给予适当补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第三,诚信问题要靠制度创新和法制手段解决。首先要对建设诚信高招充满信心,我们有建国前高校招生的成功经验和发达国家著名高等学府好的招生经验可供借鉴,没有理由搞不好高校公平开展招生的工作。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是用法律和制度建设的办法建立诚信的政府与社会,有效及时地惩处国家工作人员说谎和干涉高招工作的行为。做好这一工作的基础是恢复高校的人事自主权,通过取消职称评定等办法解除知识分子对政府和单位的人身依附关系,恢复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与应有的社会地位。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步伐,完善高校产业化运作模式,恢复高校自身造血与吸引优秀人才(包括优秀学生)的能力。还要完善高校的学术组织,提高学术组织在学校治理过程中的地位,真正实行教授治校等。

2.4.4我国的基础教育

第9篇

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来源期刊,所发表文章均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数据库网站全文备查。

为了提升办刊品位,提高本刊服务质量,特将2014年组稿计划公布如下,诚请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2014年本刊主要栏目设置及刊发内容:

【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引领性的优秀论文。

【学术前沿】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中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局长论丛】创新教育管理、促进新课程改革、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

推进区域性教育均衡发展等论述。

【专家访谈】专家论述新形势下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教师发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发展、成长理论研究。

【争鸣广角】聚焦基础教育的某些焦点、热点问题,展开论辩与争鸣。

【课题研究】国家、省级立项课题中取得重要成绩,并具有较普遍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促进教育改革繁荣与发展。

【典型实践】宣传介绍创新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学校、科研优秀学校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课程与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学科教学与研究。

【教育科研资讯】国内外基础教育科研方面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讯息。

四封征集:本刊向全国中小学和教育机构公开征集四封宣传文稿,详情请咨询我刊编辑部。

内容包含:封面、封二、封三、封底(彩印)和若干内文版面的组合式宣传。

联系方式:

地 址: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期刊出版中心

吉林省长春市湖波路65号(邮政编码:130022)

长春大街1165号(邮政编码:130041)

电 话:0431-85336138

0431-8533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