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文化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3:57

导语:在文化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化论文

第1篇

总的说来,国内学术界将近20年的文化哲学研究,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文化哲学研究进一步实现实质性的理论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但是,当前欣欣向荣的研究状态背后,也隐藏着难以回避的深层次理论难题;毋庸讳言,当前文化哲学研究的繁荣局面也包含着不少虚假的成分,以至于难以取得真正能够指导当今社会实践的理论研究成果。

概略说来,这些深层次理论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难以真正从马克思实践哲学所要求的批判探索精神出发,对作为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学研究对象而存在的“文化”,做出既经得起严格的学术推敲、而又富有现实针对性和理论解释力的定义。综合观之,无论国内目前进行文化哲学研究的各家各派提出何种“独特”的文化定义,都基本上仍然停留在把文化视为“生活方式”的水平上,不同之处只在于具体的表述方式而已。而这样一来,不仅素以学术研究的严格性和深刻性著称的“文化哲学”研究,必然会因为无法确切界定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本质特征、存在方式和发挥社会作用的具体形式和途径,而处于非常尴尬的学术研究境地,难以建立起真正具有哲学理论高度的、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正因为它主要是沿袭以往的、早在时期就已经出现的“大而全”的文化定义,试图把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各个方面都当作文化现象来加以研究,而没有加以更准确的界定。所以,它在具体进行各项研究的过程中,往往“越俎代庖”地研究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冲击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而不是真正发挥自己的理论优势和指导作用。

第二,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来看,难以真正从马克思实践哲学所要求的批判探索精神出发,进行面对现实的、扎扎实实的学术研究和深刻彻底的哲学批判反思。真正实现对西方主流的唯理智主义传统思维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立场,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的突破和彻底变革。找到既符合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又适合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之本质特征的哲学研究框架、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角。而是不加任何批判反思地完全照搬以自然事物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有进行这样的扎实研究和批判反思的必要。因而只能通过不断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探究研究对象的细枝末节而维持表面繁荣的不断“发展”局面。从严格的学术研究角度来看,这样的研究虽然得出了不少具体研究结论,但由于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于对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进行哲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视角,因而不可能得出具有哲学的理论深度和高屋建瓴视野的研究成果,更不用说建立相应的、系统全面的文化哲学理论体系了。

最后,从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角度来看,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基本理论难题所导致的根本性理论研究缺陷的存在,国内迄今为止的文化哲学研究虽然各种专著、论文不断涌现,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和细化,但从根本上说,文化哲学研究实际上仍然处于严重滞后于现实要求的状态。这既表现在它作为哲学的一个理论分支,没有为当今蓬勃发展的各种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概念、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同时也表现在,它对一些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甚至避而不答:诸如“文化在现实社会生活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什么是先进文化”,“评价文化先进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是否科学技术发展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意味着文化一定是先进的”,“先进文化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是什么”,等等。显然,这样的研究状况是根本不可能完成文化哲学所应当肩负的现实重任和历史使命的。

综观当前国内文化哲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上述主要基本难题,我们认为,对于今后的文化哲学研究来说,虽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也“是曲折的”——当今的文化哲学研究者若希望取得根本性的理论研究进展,或者希望取得崭新的学术突破,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的存在,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立场出发,并且通过自己所进行的、密切关注现实和严肃认真的学术研究,真正把文化哲学研究提升到哲学研究的理论高度上来,从而使自己不辜负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所赋予的天职和使命。

一、二、国内文化哲学研究的现状

从国外学术著作的翻译引进角度来看,从由周谷城等任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系统介绍国外文化研究成果的《世界文化丛书》开始,包括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系列、三联书店的“文化:中国与世界”大型系列丛书在内,国内各大出版社所组织的翻译丛书之中都包含有若干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著作。自90年代起,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文化和传播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全球文化系列”,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知识分子图书馆”翻译系列丛书等等,更是为国内这个方面的学术研究引进了比较系统的参考材料,同时极大地缩短了翻译引进和原作出版在时间上的距离,为国内的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学研究与世界学术界同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翻译和引进尚缺乏明确的问题意识,由于没有对这些著作的学术发展脉络进行必要的梳理而显得有些杂乱,而且严格的文化哲学方面的著作偏少。

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国内学术界的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学研究也逐渐开始崛起并迅速发展。通过概览国内学术界引进的外国学术著作和自己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第2篇

(一)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对学生具有制约作用,制度文化表明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允许什么,不允许什么。校园文化对校园人的行为有着广泛的约束力和规范作用,这种规范既有硬性的制度约束,但更主要的是一种软约束,这种软约束是通过物质载体和文化活动营造出来的,是弥漫在校园中的文化氛围、传统习俗风尚、校园群体意识和群体舆论等精神文化内容,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会造成一种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心理压力和动力,继而产生行为的自我约束和控制,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试想,有谁想成为“众矢之敌”呢?

(二)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其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校的一切建设都是为教育服务的,在物质层面上,教室、宿舍、实验室、文化娱乐场所等,都是为师生服务的,其教育功能显而易见。如很多学校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功能室的设计,体现着艺术的内涵,其幽雅的环境,精美的布置,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又如一些国内知名学校的各种雕塑,名人故居和人文景点,都体现着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对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都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的氛围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培养人才,塑造灵魂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1.构建蕴涵激励性的环境设施学校内设置一些场馆,如图书馆、科学楼、实验中心、植物园地等,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激情;校园内设置雕塑、喷泉、凉亭等可以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净化心灵,使学生学习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

2.营造具有人文性的场所一则动人的故事,一句名人名言,一个伟人的经历,往往会悄悄地扣动学生的心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因为人文文化最能拨动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扉。因此,学校必须突出人文性的校园环境,如在校园内开设校史室、荣誉室、英雄廊、名人坊、科学天地等,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的人文文化氛围中。

3.布置体现文化性的宣传橱窗宣传橱窗是学校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和体现校园文化的直观性场所,也是影响教育学生的主要渠道。很多学校的宣传橱窗都以其醒目的位置和精心的设计受到广大师生的特别关注。因此,学校在布置宣传橱窗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地理位置,结合学校的优势,对学校的空间、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确定校园文化的主题,以橱窗这一直观的形式,体现校园文化的特点,展现师生的精神风貌,明示学校办学思路和目标,让师生对学校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

第3篇

民俗旅游文化的含义,也是如同文化一般,具有多样性。民俗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对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真实性和还原性,注重于文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保持文化的传统性和连贯性以及自身的传承性。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主要是对某一地区的文化结合自身的旅游特色来宣传与弘扬和保持本地区文化自身的特性而言的。

二、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体现

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主要体现在不同人群对民俗文化的评判依据上。第一,当地的居民是依据自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的变动来体会到民俗文化的本真性;第二,专家是从一个区域民俗文化的保存自身的“本真性”来考察的,主要关注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变化的动态过程,依据文本和史料以及对实地的考察来评判;第三,就是旅游者们,主要从自己的习性来对旅游地区地民俗文化来进行感受,注重自我本身的感受。

三、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生活的质量,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得工作者的压力巨大,这也就需要换个环境来舒缓心情,此时外出旅游,尤其是对民俗风景文化的出游是很好的选择。对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我个人认为应该集中在以下叫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当中的旅游契机——从旅游当地的角度思考

旅游的风景必须和风俗文化相结合才会显得有人文的底蕴。把民俗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一来既弘扬了文化业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第一,首先需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和编纂,把民俗文化归结成为一系列的旅游特色产物,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把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相连,把自然景色与人文知识有机的结合,例如把当地的节日和风俗人情与旅游的时节相连,做好宣传工作;第二,对有形的和无形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比如皮影戏、捏泥人、剪纸等等手工艺文化,还有昆曲、河北梆子、京剧等等这些无形的口传艺术形式以及其他的形式的民间艺术,形成艺术展示区,可以定期组织会展或者交流大会,来发扬民俗文化旅游当中的本真性。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广阔性---从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来考虑

文化是无界限的,同样的民俗文化也没有严格的空间限制,文化之博大精深的,需要我们积极宣传民俗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和的多元性。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需要我们发扬民俗文化的自身优势结合旅游来发展,比如说各个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维吾尔人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彝族的火把节等等,要把这些独居特色的民俗文化节日形成规模与市场来发展旅游,积极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弘扬和传播各种不同的优秀的民俗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实地的旅游当中了解民俗文化的本真性以及加强不同优秀文化的传承。

(三)民俗文化旅游本真的思考角度多样性---从当地居民和专家以及旅游者的角度思考

我们之所以评定民俗文化是具有生命的活力的艺术,就基于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继承性以及创新适应时代的变迁能力。文化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也就注定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评判的多样性。从当地居民来说,民俗文化就是自身文化的特性,明显区别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从专家的角度出发,就是一个地区带有区域色彩的文化,例如具有特色的服饰、节日、文字、各地的传说等等。带有明显的民俗特色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不同于自己日常所接触的风土人情,这三个角度虽说区别不是太明显,但是专家是专业的,带有学术研究的特性;当地居民是最有发言权的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他们主要把民俗文化与时代相融合;而旅游者主要把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进行弘扬和传播。

四、结语

第4篇

其次,隋朝建立了“七部乐”、“九部乐”的宫廷音乐体制。“七部乐”、“九部乐”以演奏燕乐为主,这种音乐制度的建立既为满足王室娱乐、审美的客观需要,也是音乐文化不断交流、发展的产物;至唐代,频繁的对外交流和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更使其发展成为“九部乐”、“十部乐”,对原有的宫廷音乐建制加以进一步的完善。再次,隋代于太常寺设置教坊的音乐机构。教坊不仅作为宫廷中管理、教习音乐的机构,还间接集中和培养了大量的音乐艺术人才,为燕乐的繁盛提供了人力基础。至唐初禁宫增设内教坊,唐玄宗时期教坊又从太常寺的礼乐机构中独立出来,并分设左、右教坊,“右善歌,左善舞”进行明确分工,由此教坊得到空前的发展。最后,继承和发展法曲的音乐形式。作为宫廷燕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汉族传统音乐与佛教音乐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至隋称为法曲。唐代沿用此称,在继承隋代法曲的同时又吸收了外来音乐与道教音乐成分,在唐代燕乐中具有很高的音乐地位。由此可见,唐代的诸多重要的音乐体制、音乐机构以及音乐形式都沿袭于隋。而作为隋代音乐文化的继承者,唐以其开明的文化政策,使得音乐文化迎来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二、音乐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

除了继承隋朝的音乐建制,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也是各民族之间以及中外音乐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唐都长安作为世界文化中心,其音乐综合了龟兹、天竺、高丽等外国音乐文化,同时也集合了西凉、江南等地国内各民族的音乐。这种融合对国内传统民族音乐而言,是华夏文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外国音乐文化而言,则是一种宽容的吸收和同化。隋初文帝建立“七部乐”的宫廷燕乐体制,“七部乐”分别为:。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和文康伎。其中,“高丽(古朝鲜)、天竺(古印度)、安国(乌兹别克布哈拉一带)、龟兹(新疆西域古国)”四部乐均为外来音乐,“国伎(西凉乐)、清商(汉族民乐)、文康(汉族乐舞)”三部为国内民族音乐。隋炀帝时期,又增设康国(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一带)、疏勒(新疆西域古国)两部乐,隋代“九部乐”的音乐建制至此完成。唐代沿用隋代“九部乐”的燕乐体制,太宗时期将“文康伎”废除,又增设“燕乐”于列部之首,从而形成了新的“九部乐”。“九部乐”的体制形成不久,太宗将“高昌乐(新疆吐鲁番)”专设乐部,最终形成了“十部乐”的唐代宫廷燕乐体制。无论是隋代的“七部乐”、“九部乐”,还是唐代的“九部乐”、“十部乐”,从乐部的分配上不难看出,外国音乐在宫廷燕乐之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唐代将音乐文化的发展建立在多民族音乐并存的基础之上,既保留了原有的传统音乐形式,又吸收、引进了外来乐舞、乐器,呈现出国内、国外各民族音乐文化齐聚一堂的繁盛景象。

三、稳定、开放的社会环境

唐代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稳定,为音乐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安定的社会条件。经济方面,商业繁荣,不仅拥有货币储蓄机构,还出现了“市”、“集”的定期贸易场所;农业上,开垦耕地、兴修水利、改进生产工具,极大提高了作物产量;城市发展上,除两都以外,涌现出益州(成都)、洪州(南昌)、扬州等新兴的繁华都市。政治方面,国家强盛,对外扩张,呈现大一统的局面;政策上,采取开明的民族、外交政策,对外兼收并蓄,进行全面的开发和广泛的交流;文化上,受统治者开明政策的影响,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文化也呈现繁盛的景象。商业、农业的进步发展和新兴都市的出现,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政策开明、文化繁盛,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条件。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经济逐渐衰弱,政治统治陷入藩镇割据的混乱时代。宫廷燕乐及多种音乐形式的发展因此由盛转衰,梨园、教坊也于唐末先后遭受裁撤和解散。由此可见,音乐的繁荣发展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四、统治者对音乐的提倡

统治者对音乐文化的发展也起着引导和支配的作用。唐代“九部乐”、“十部乐”宫廷燕乐体制就是是由太宗皇帝所建立的,而将唐代音乐推向繁荣鼎盛时期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音乐皇帝”唐玄宗。唐玄宗的音乐活动涉及创作、演奏、理论等领域。他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雨霖铃》等,还擅长羯鼓、玉笛等器乐的演奏,是一位杰出的演出者与指挥者。此外,他还亲自创设和指导新的音乐机构———梨园,将教坊从太常寺中独立出来并加以改组、扩充等,进行一系列利于音乐发展的举措。虽然统治者对音乐的提倡是音乐文化繁盛原因的片面因素,但统治者的特殊地位及其音乐活动,影响着宫廷燕乐乃至整个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方向,因而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第5篇

徽文化积淀深厚,普通旅游者对很多徽州文化旅游景点捉摸不透,走马观花看“热闹”,看不出多少“门道”。导游员作为传播文化的大使和桥梁,应该对徽州文化系列景点了如指掌,并能以科学为依据,就每一景物娓娓道来,经得起旅游者的“追根溯源”,既不走“神话加传说”的老路,也不只重视其娱乐功能而忽视其教育和文化功能,徽文化旅游资源的讲解离不开对徽文化的涵义、精神内涵、现代价值的准确把握。

(一)徽文化的涵义

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以徽州地缘为纽带,以程朱“理学”思想为核心内容,产生于徽州,以明、清最为鼎盛和典型的影响遍及全国并流传于今且保存较为完整的中国历史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徽商的发展为经济基础,内容涉及徽州土地制度、徽商贸易、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徽州人物、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州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建筑、徽州工艺、徽州刻书、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方方面面[1]。

导游认识徽文化,还要意识到徽文化不是单一的徽州地域文化,它是中原文化的移植;是中华多种文化在徽州这一特定地域的汇合和凝聚,它既有徽州区域文化的特征,又兼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它的内核应是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所以徽文化也可以说是“以徽州为中心的积淀和融会于徽州土地上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

(二)徽文化的精神内涵

要想向游客讲清楚徽文化,导游首先必须明确徽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怎么概括和表述?其价值是什么?

关于徽文化的精神内涵,国内学术界众说纷纭,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徽文化精神给予不同的阐述。徽文化的重要特点是它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浓缩和汇聚,含有中华文化的一个标本和缩影。正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始终受到这个大系统制度文化的制约和支配,所以它具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方面是徽文化之最具代表意义的徽商,他们身上的“徽骆驼精神”是中华民族顽强的原始生命力和勇于开拓创新精神的一个生动体现。以徽商为代表的“徽骆驼精神”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并不乏开放、进取精神和冲破“停滞不变的社会”的能力。中华民族有能力创造历史,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这是徽文化精神的核心与动力,是最有价值的,是徽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是徽州作为“程朱桑梓”,程朱理学成为徽文化的指导思想,使徽文化深深打下了封建文化的烙印,这是需要坚决摒弃的。

(三)徽文化的教育功能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遗产,但其中无形的精神财富更应得到今人的珍视。导游在向旅游者介绍徽州文化时应明确:徽文化的讲解应当是有关徽文化的解说和其现代价值的传播,其目的是发挥徽文化的旅游教育功能而非徽文化中封建礼教的传播,导游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徽文化的教育功能。

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教育意识

导游在讲解中要弘扬徽州文化尊师重教的传统,徽州对教育的极端重视,恪守古训: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重文兴教蔚然成风。所谓“儿孙不读书,养了一窝猪”,在徽州即使是穷乡僻壤,也“莫不有师有学,有书史之藏”、“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因此,造就了科举场上的空前盛况,其中有“兄弟九进士、四尚书者,一榜十九进士者”,有“一科同郡两元”者,更有备受称颂的“同胞翰林”及“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2]。

2.爱国爱家、勤劳忍耐、和睦邻里的人文精神

徽州人远祖多从中原迁来,长期受中原儒学文化熏陶,特别是程朱理学深入人心的浸润教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徽文化精神,深深蕴藏着的爱国爱家、勤劳忍耐、和睦邻里的人文精神,是徽文化精神的精华。在徽文化的导游讲解中,导游还要把诚、信之类儒商准则介绍给客人,弘扬徽州孝悌仁爱、急公好义的传统,使其在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3.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徽骆驼精神”

导游在徽文化讲解中离不开徽商,讲徽文化精神不能不说“徽骆驼精神”。“徽骆驼精神”就是矢志千里,吃苦耐劳的精神。徽商在商海中善于把握商机,权衡大道;在竞争中“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徽商贾而好儒,在经营活动中重视人文精神理性地追求,自奉俭约,却能慷慨地将财富奉献社会,他们大多在致富后重视文化建设,捐资兴学,刻书藏书,培养子弟读书入仕;他们大多能热心公益,济困扶危,助饷赈灾,修桥铺路,急公好义……导游讲解徽商,弘扬“徽骆驼精神”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旅游者在旅游中受到影响和感染,进入人性升华的境界,使旅游的教育功能达到极高境界。

4.徽州文化崇尚自然、注重环保的精神

旅游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要让旅游者从行为上成为自觉维护旅游环境、遵守旅游规范、坚持文明旅游的表率。导游在徽文化的讲解中,导游引领旅游者去欣赏徽州村落和民居建筑的选址和布局;引导旅游者去发现古村落的选址和布局具有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依山傍水、随坡就势的特点。导游借此向旅游者介绍徽州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和环保意识,在古徽州的官府碑文和民间族规家法中都有许多禁止乱砍滥伐、开山凿石、破坏水土的环境保护的内容,启示旅游者在旅游和以后的生活中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对于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正确运用徽文化的导游讲解原则

虽然导游讲解的方法千差万别,各人在运用时又千变万化,然而,各种方法和技巧有其内在的基本规律,徽文化导游在导游活动中也必须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一)客观现实为依托的原则

徽文化导游在进行导游讲解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或技巧,都必须以客观存在的景观为依托,传递正确的徽文化,切忌张冠李戴,杜撰史实。

(二)针对性原则

导游人员的服务对象复杂,层次悬殊,审美情趣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在接待方式、服务形式、导游内容、语言运用、讲解的方式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

(三)灵活性原则

导游讲解贵在灵活,妙在变化,不同景点的美学特征千差万别,大自然又千变万化,游览时的气氛、游客的情绪也随时变化,徽文化导游必须灵活地选择导游知识,采用切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导游讲解。

三、创新徽文化的导游讲解手段

导游员在领悟了徽文化的内涵和把握其现代价值的基础上,要使游客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徽州文化,导游员还要善于根据徽文化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创新传统的导游讲解技巧:

(一)善于确定专题

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包罗万象,要针对不同的旅游动机、不同期望值、不同特点的旅游群体或个体,选好徽文化导游专题。如徽商创业发迹专题、徽州民俗风情专题、徽派古建专题、徽州文房四宝专题,而不同的专题又需不同文化重点。例如,对于古建筑考察旅游团,首选是黟县宏村的承志堂。就规模、布局、结构、设施、装饰艺术综合评价,承志堂不仅是徽州古民居中最恢弘、华美的徽派建筑,而且堪称中国古民居中的精华和瑰宝。其建筑、布局、雕刻集中展示了大盐商汪宝贵“官运亨通”、“财源广进”、“贵富延绵”和“读书进仕”的全部内涵和思想。

(二)善于挖掘徽文化内涵

对于选中的题目,导游人员要善于挖掘其内部深层次的徽文化内涵。比如,在宏村承志堂中门西侧边门的上方,精雕有一个硕大的“商”字形图案,许多人须从“商”字下走入。为什么在这儿刻一个“商”字,很多旅游者可能很难理解。其实,屋主汪定贵于清道光年间外出经商,后以贬运海盐为主业,短短几年一跃而成为徽商中屈指可数的巨富,但是,“富而不贵”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实乃不孝,汪定贵在盐业发财后,花钱捐了个“五品同知”官衔。汪定贵虽然经商发了财,而且捐了官,但经商在古代仍是一种划分在九流之外的贱业,这使得主人心里忿忿不平,于是想出此策,意思是说从边门出入的人,不管你从事何种职业,到我家来,都要从我“商人”的脚下过,可以看出房屋主人的矛盾心理。

(三)善于因人(时、地)而异

导游对徽文化的讲解贵在灵活,妙在变化,不同景点的美学特征千差万别,导游人员的服务对象复杂,层次悬殊,审美情趣各不相同,大自然又千变万化、阴晴不定,游览时的气氛、游客的情绪也随时变化[3],徽文化导游必须根据季节的变化,时间、对象的不同,灵活地选择导游知识,采用切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导游讲解。

(四)善于借题发挥

徽州文化积淀深厚,导游在讲解中对于所见景物,如果就事论事,泛泛而谈,徽文化的潜在价值是很难发挥出来的。导游要准确把握徽文化导游的切入点,善于借题发挥是讲解的关键。在黄山市及其周边地区,成百上千的徽州古村落是徽文化的“天然”博物馆,是形象化、可观性的徽文化,导游在讲解中要善于借助这些向客人讲解徽州文化,多角度、多方面的展示其文化内涵。从而让客人去认识了解徽文化。

徽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更好地传播徽文化,导游人员还要勤于学习和思考,善于创新,把徽文化讲深讲透。

参考文献:

[1]高寿仙.徽州文化[M].吉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13,182-211.

[2]徽州文化[EB/OL]./article/huixueyanjiu/2008-05-28.

[3]杜炜,张建梅.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0-223.

第6篇

武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或武术文化体系),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几乎涵容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所有要素和成分,蕴含浓厚的文化特色。首先,武术理论的渊源来源于中国古典的哲学,包括了古朴的周易理论、道家哲学本体论、太极的哲理和五行学说等。其次,习武之人的行为规范承载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在武德理论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儒家仁学思想逐渐成为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第三,我国古典美学的特殊涵容性浸润了武术文化。武术不仅讲究形神兼顾之美、整体和谐之美,而且还要求攻防技击之美、造型之美、节奏和谐之美、意境之美。第四,武术是以传统中医养生的理论作为基础。拳起于易,理成于医,武术完整地吸收了中医学说思想,形成了形神合一、内外兼修的养生思想和健身之道。第五,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融入了古代的兵家文化,成为了武术的技击理论的指导思想。

2、校园武术文化的特征

2.1武术文化的哲理性

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指出“: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哲理之技术”。无论是武术的套路演练,无是武术的攻防理论;无论是大开大合、动迅静定的外家拳,还是外示安逸、缠绵不断的内家拳,无一例外地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化通。古人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统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统载了武术哲学的主体;武术从“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虚实变换”“、内外相合”中体现了阴阳相合的哲学思想;武术还秉承与发展了儒家伦理思想,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成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

2.2武术文化的美学特征

中华武术从它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一种表演功能,最终发展成为最富有民族审美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几乎所有拳种流派都以“内外兼修”为宗旨,讲究“精、气、神”的内在活动。无论哪种拳术套路,都强调意念与动作相统一“,动则如龙腾虎跃,静则如山岳耸峙”,整套动作起伏跌宕,出神如化。[2]拳起如流星闪电、脚落似扑地旋风、枪来棍往如追风赶月、刀舞剑奔似彩霞纷飞,好像蕴有莫测天机,富有无穷玄妙。在攻守、进退、高低起伏、虚实开合的变化及在空间布局上都要符合技击的规律,使中华武术表现出了形神兼顾之美、整体和谐之美、造型之美、节奏和谐之美、技击之美。此外,武术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在习武过程中感悟人生的真谛,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

2.3武术文化传播过程的教化性

武术能经历数千年流传而经久不衰,主要原因是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健全的教育功能。拳谚说“: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是武术家思想美的集中体现,是武术界人士共同信仰的一种言行准则。武德首先表现为练武与立人、品德与技艺的统一,把修已养身看作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而且,习武本身就是一个接受民族文化思想的教育过程,对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处世方法、审美趣味等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及行为习惯,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历来习武者都强调武术传授的道德化,使自己的技艺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把武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能培养人良好的个性品德,使其不断完善、深化和提高,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

2.4武术文化的和谐性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追求和谐,注重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身心的关系,表现出极强的人际和谐价值取向。武术文化既体现出宽厚待人的思想,又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既可以让习练者做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学会关心人、帮助人,认真为社会做贡献,又能够教化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宽容人、体谅人、尊敬人,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通过身心兼修,达到心灵的觉悟,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武术文化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3.1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国武术史上,很多习武者都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他们为保卫祖国和民族的安危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不畏而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4]南宋抗金英雄岳飞武艺高强,被后世传送,是因为其一生坚守“精忠报国”的信念;文天祥面对利诱,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自幼习武,亲自组织戚家军,平息了明朝延续二百年的倭寇之患。近代以来,在国家和民族利益受到蹂躏的时刻,许多武林豪杰纷纷挺身而出,如“鉴湖女侠”秋瑾、霍元甲、蔡云龙等。这些都是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典范,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和彰显。在校园传播武术文化,能使学生了解到武术中人爱国、自强、宽容、和谐的民族精神,可以唤醒和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增强宽厚包容意识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武德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传承和和改造过程中,已经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处世态度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传播武术文化,能影响着学生们的各类活动,包括心性修养、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能够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它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谦虚忍让,以礼待人,还能使学生以宽容大度的胸怀善待一切事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提高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

3.3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勤奋刻苦、顽强拼搏的精神

武术谚语讲“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日不练三日松,三日不练百日空”。皆说明习武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利用严冬和酷暑对身体的影响进行锻炼,不仅能培养人的毅力和恒心,还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寒暑、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练习武术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练习套路,要克服枯燥,力求技术精湛。在长期循序渐进的武术练习过程,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刻苦耐劳,永不自满的品质,而且还培养了个体坚持不懈、坚韧不屈、勤奋果敢、顽强拼搏的精神,使自己在掌握武术套路动作和技击技能的同时,在精神、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3.4有助于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武术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武之教化”、“武以成人”体现在人生境界的陶养层面亦可谓是一种哲学教育了,它与当下的素质教育有共通之处。武之教育在当下时代有“教”的组成,但更注重“化”。在于通过武的手段达到对人生意义之“觉”“、悟”的亲切指点。中国传统武德内容,包括“仁、义、礼、信、勇”等方面,而“仁”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习武者在生活处世方面,要尊敬师长,待人要宽厚谦逊,诚实守诺,处世要遵守礼仪,敬老爱幼,团结互助等。在校园传播武术文化,不断渗透着这种“仁”的教育,无疑对现代人建立正确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起到促进作用。

3.5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华武术作为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蕴含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成,融传统医学之理,显武术运动之美。它与中国哲学、传统医学、养生学、美学、古代军事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校园传播武术文化,使大学生在习练武术过程中,沉浸于传统武术文化氛围之中,既能够汲取道家的“道生万物”观、儒家的“爱人”与“知天”思想,又能体悟到易经中的“阴阳辩证”、“天人合一”、“八卦学说”等古代经典哲学理论。从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4、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播路径

4.1更新武术课教学理念,传承优秀武术文化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国粹。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把武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始终。只有把武术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功能,才能让广大青少年在武术的身体运动中体悟中国的传统文化,体悟爱国、正义、进取、宽容,起到培养人格的作用。这就需要学校领导、负责传授武术的教师从思想认识上予以改进,把对武术的认识提升到一个高度,学校传播武术文化的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武术来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4.2将武术文化传播与课余活动、运动会、体育节等结合起来

高校武术选修课每周只有两个学时,根本无法将更多的武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将武术运动与课余活动、运动会、体育节结合起来,也是传播武术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学校武术协会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武术演练活动、教学活动,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欣赏到武术文化的魅力。或者利用每年举行学校运动会及体育节的时机,把武术文化的内容加进去,让普通的学生也有机会参加,能亲身感悟武术的文化内涵,并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提高武术文化传播的实效性。只有经过长期的武术文化教育与熏陶,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才能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4.3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武术文化、武德的教育

媒介具有文化传承“社会化”功能,也能够通过建构媒介信息对受众进行劝说,从而培育一个受众市场。[7]在校园中传播武术文化,可以通过张贴宣传画、海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传播,也可以将武术文化制作成专门的教育片,并通过校园内的传播媒体展现给大学生,使校园内形成一定的学习传统武术文化氛围。还可以开展传统武术文化讲坛,以通俗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中华武术文化,只要不失去传统武术本质的特征,不改变传统武术的内容,鼓励专家、学者以各种形式或风格来宣传武术文化。[8]在信息时代,校园网络是我们传播武术文化良好的平台,积极向最先进的传播方式靠近,也是传播武术文化较为有效的方法。

4.4加强武术社团建设,充分发挥武术协会的引领作用

建立健全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武术协会组织。武协可聘请一些武术技术好,武术文化底蕴深厚、武德高尚的老师或社会上的一些武术爱好者,担任学校武术社团、武术协会的指导老师,举办形式多样的武术文化活动,传承武术文化。武术协会还可以根据广大学生的爱好创编武术套路,在院或系之间进行汇演展示。形式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分组进行,还可以是个人的表演。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但可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学武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把武术文化的创新精神融入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更能够促进武术文化在高校内传播与发展。

5、结语

第7篇

刘老涧船闸注重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阵地,集中组织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渗透力,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迈向更高、更广阔的平台。

(一)建设以“莲池”为主题的廉政景观。在闸区建成了以“莲池”为主题的廉政教育基地,设有“爱莲说”“莲池假山”“中国古代廉政人物故事”“廉亭”“践廉桥”“廉政石刻”“清风林”等景观,在美化闸容闸貌的同时,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功能,实现廉政文化教育温馨化、经常化和有形化。

(二)开设两个课堂。利用各种会议、培训班等开设固定课堂,对干部职工进行廉政教育。在职工上下班交通车上,安装影音播放、开设流动课堂、组织职工观看电教片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主旋律影视作品,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营造三个环境。一是室内环境。在办公楼大厅、各办公室、闸口值班亭、远调站悬挂廉政格言警句、廉政牌匾,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在操作台和办公桌上摆放“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卡”。二是室外环境。在闸室灯杆悬挂安全、廉政宣传牌,在闸室挡浪板上张贴廉政宣传挂图,制作灯箱、悬挂横幅、标语等。三是网络环境。利用船闸网站开设廉政文化建设专栏,供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和交流,在船闸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宣传氛围。

二、突出重点,强化教育,增强廉政文化建设意识

抓好廉政文化建设,人是关键。刘老涧船闸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单位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党员干部职工的廉政自律意识。

(一)抓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廉政法律法规及先进典型事迹,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围绕船闸中心工作,开展“做清廉职工,当服务标兵”、“规范运行秩序,提升服务品质”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增强勤廉意识和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有力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在船闸远调站窗口岗位开展“四不让”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打造一流服务环境。

(三)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观看《大案要案聚焦》、《廉政中国》等警示片。聘请地方检察院领导讲授预防职务犯罪、如何做人做事等知识讲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三、以点带面,协调联动,建立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这就要求船闸必须采取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协调联动的方法,把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船闸管理各项工作中。

(一)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加强作风建设、行风建设相结合。刘老涧船闸开展了以“三走进”为主题的“三解三促”调研活动,船闸领导与每位职工面对面沟通交流;设立所长电子信箱和实物信箱,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化解矛盾,融洽关系,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单位和谐稳定。

(二)与“窗口满意工程”相结合。刘老涧船闸开展以“不让事务在我这里延误、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船员的不满在我这里产生、不让和谐的气氛在我这里受损”为内容的“四不让”服务竞赛活动,对职工进行行为规范、礼貌服务、文明执法、廉洁自律等教育,加大便民服务力度,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第8篇

1.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现状概述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在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进行,故而我国在对外文化贸易起步较晚,在2010年后国家才开始推行多项政策发展壮大多地方的地方特色文化事业。总的来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虽然起步晚,基本上白手起家,但发展速度快,前景广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0年的《关于国际文化发展事业统计分析》显示,自1995年起,中国文化事业同文化贸易的发展已初具雏形,同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并列为世界文化贸易5强。在2009年的国家公布的对外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境外商业演出团组约为462个,演出场次达16373场,获得收益约为7685万元,图书版权的进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1下降到2009年的3.4:1,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已经跨出国门,在外国收视率高达85%。这些数据都彰显着中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吸引着国外的贸易欲望,与此同时,独具民族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文化品牌进一步推动对外文化贸易事业的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事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态势迅猛。当然,文化贸易发展速度迅猛是骄人的成绩,但发展过快也避免不了忽视某些发展细节。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总数量有所增加,对外文化贸易空前繁盛,但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同时我国文化文化贸易事业中也凸显较多的问题,严重动摇着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

2.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问题分析

2.1文化贸易结构凌乱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外贸易事业发展迅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98.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2.2知识产权保护不周纵观文化产业的各行各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都属于知识结晶,都在知识产权的保护范畴之内。目前,社会上多数行业存在以次仿正谋取暴利,其中以文化行业最盛。以影视产业为例,一张空白的光盘售价不过几元钱,但一旦记录影片视频后便可达数十元,所增加的价值便是智力劳动成果所具有的价值,但一张盗版碟往往比正版便宜的多,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其质量相差无几,故而价格驱使他们购买盗版,这便使得创作者利益受到侵害。长此以往,便会打击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使得文化事业的繁荣被彻底打破。中国大部分地区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基础不够完善,执法力度较弱,同时司法诉讼阶段原告举证的责任太重,人们认识也不够到位。因此,在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保护创造人群的利益是至关重要的。

二、推动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对策措施

1.加快文化贸易体制改革

我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开放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的开放,开放的脚步对于未拓展的新兴领域不免畏惧,有所迟疑,我国政府应当根据入世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需求,深化改革完善我国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的政策系统和法律体系。通过借鉴国外对外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加快完善文化贸易体制改革,针对性的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与国际文化贸易市场接轨。

2.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教育

知识产权维权教育是保护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力不受他人侵害的法律性教育。该教育可以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权益提供法律保障,从而可以充分调动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教育手段使人们明确了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传播是基于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的,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令生产建设更为便捷,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切实保障了发明创造人自身的权益。因而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教育是保护文化等无形产品发明创造人切身权益的最有效途径,只有明确了知识产权的法律维护机制,发明创造人才能切实维护自身智力成果,增强智力成果内涵,鼓励更多人的参与到智力创造队伍中来,这样才能保证文化事业的繁盛。

三、结论

第9篇

在英美文学翻译中呈现明显的一边倒文化倾向的同时,另一方面民族传统的回应在很大程度上对现代文化中的西化起着显著的制衡作用,在英美文学翻译中对于中国本土民族传统化的传承,对于翻译上“中国化”风格的追求,一直都是英美文学翻译家为之奋斗的事业。就在白话文兴起之前,在英美文学翻译中就一定运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各种传统的表达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外来文学就范于我们民族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与此同时,在英美文学翻译著作中,也逐渐地呈现出文化归化的端倪,例如,我国著名英美文学翻译学者陆志伟,在其翻译华兹华斯名著《贫二行》之时,大量地使用了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七言歌体行体形式,不仅在表达形式更在主题反映上体现出了深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特色。通过对陆译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国文化传统在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再生,也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英美文学译介带有明显的文化建构动机,现就以《学衡》中所刊登的华兹华斯一诗为例,深入探讨英美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华兹华斯诗歌翻译

《学衡》作为我国早期著名的刊物,其办刊宗旨就是要“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因而在1925年首次刊登了贺麟对华兹华斯《露西组诗》第二首的翻译著作。现就华兹华斯《露西组诗》第二首原作与贺麟译文部分摘抄如下。Shedweltamongtheun-troddenways/BesidethespringsofDove...Butsheisinhergrave,and,ohThedifferencetome!贺麟对其的翻译是:佳人处僻地。佳人处僻地,地在鹄泉旁……谒冢吊芳魂,彼我隔渺茫。通过对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贺先生在译文中对原作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作了很大的改动,在将其舍弃之余,还将其巧妙地转化成汉语古诗的语句形式。

与此同时,在原著中华兹华斯在其表达上追求精确,对主语、介词等不可缺少的语言表达因素,在译文中贺先生则通过汉语古诗的方式将其省略。例如,“紫罗依苔石,艳姿半潜匿”,贺先生用汉语动词“依”换去英语介词“by”,并将“fromtheeye”隐去,让紫罗兰成为“半潜匿”的主动者,这是用中国文学的语言思维模式来规划英美文学语言思维模式的典型表现,同时也凸显出英美文学翻译中对原文文本形式的归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文本土化民族气息与文化精神的形成。

英美文学翻译的文化归化

译者对诗的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规划比形式层面更值得我们研究。《露西组诗》是华兹华斯借“露西”来抒发他的幻灭感的著作。《学衡》中曾有记载,诗人认为“露西”的美没人赏爱,她的离去却又令他感到幻灭,影射出诗人独自欣赏的心境。借女性抒感的作品,在中外文学中比比皆是。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的《楚辞》,“佳人不偶”和“士不遇”,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特有的社会政治环境。男女之间的怨尤与自恋成为他们的话语方式。以此寄托对理想世界的执著,进而使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人”具备了特殊的文化传承功能,并通过后人的传承,形成了我们的阅读模式。诗人在描写女性的绝色而无人欣赏之时,促使我们想起了佳人们的人生境遇。当译者重新诠释原作时,本土文化就把原作给归化了。《露西》的译诗中,译者以“佳人”指代“露西”,这是建立在原作基础之上的,是译者以中国的阅读模式进行翻译的结果。因此,译作就呈现了与原诗不同的风格,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下的文化风格。这反而使我们与英美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似乎又拉近了与本国文化的距离。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翻译已经不是常规的文学翻译,而是把翻译归入了目的语文学的范畴。

这就是为什么在译诗中会出现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意象。如“佳人在空谷”,我们就很难看出这是译作。这是因为译者在翻译时既保持了原诗的意蕴,还进行了一定的转换,或直接加入中国传统诗歌中一些特有的词汇。例如,同样描写女性,“露西”与“佳人”不可同日而语;“佳人在空谷”其中的“空谷”是我们读者更为熟悉的场景。再如译诗中的“俗眼”“”等,这些都体现出了浓浓的中国文化情调。因此,这些词语符号所能传递的信息已大大超出原诗的范围,译者通过翻译,既摒弃了一些英美文化符号,但与此同时又结合了中国丰厚的文化,使传统价值得以重构。因而,我们可以说《学衡》所刊载的这几首诗说明了在英美文学翻译中,既对英美文学进行了归化,同时也传承着本国的传统文化。但这一切也要视译者所持的文化理念所决定。

英美文学翻译的文化传承

《学衡》的诸位译者以文化归化的意识进行英美文学翻译。这正如吴宓所言:翻译的工作实际上就是用新的材料去练习旧学中的格律的最好的练习场所。近年来,我们翻译英美文学的作品不少,然而却多用白话文与英语中的标点符号,使读者顿感厌烦。同时,他还指出,要想使原文的意趣与本国文章相似,就必须反复诵读直至背诵,才能开始翻译。这就是《学衡》杂志的翻译总纲,也是众多译者的实践宗旨。

学衡派的翻译宗旨与他们所持的文化理念是密切相关的。他们所持的“博采东西,并览古今”的思想,更倾向于以古希腊的思想来探寻普遍的、永恒的人文价值。这得益于白璧德的思想影响。白璧德与《学衡》同仁力主纠正对西方文化的过度推崇,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为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有力的依据。然而,他们努力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接纳,反招多方斥责。这正如“佳人”的形象无法与新文化相融合一样,似乎昭示着不合时宜的意味。莫非译者借“佳人”预示他们与主流思想的对抗,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一直处于边缘的地位。直到现在,我们才重新审视它所具有的当代意义。客观地说,学衡派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借文化归化追认普世价值,这容易与现代文学精神相背离。而且用文言文来翻译英美诗歌,则更容易使人联想到复古派的风格。实际上学衡派也并不是不能容忍白话文,他们是反对新文化对文言文的弃之不顾。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语言乃是一国传统文化之载体。他们并不是要增加现代人的阅读障碍,而是希望文言文能够传承中国的文化。在中西方语言的盛行,使保存文言文无异于保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连续性。所以,在白话文兴起之时,学衡派提倡文言文,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