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3:58
导语:在生态德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作家用文字编织的生命密码,能够穿越时空,感动读者的心灵,引起情感的共鸣。他们的笔下或嬉笑怒骂直刺贪佞,或婉曲含情直抒胸臆,尤其是那些人人心中有却是口中无的体悟,读来会倍感亲切,引起漫远悠思,像墨滴入水般慢慢扩散开去,读者的生活经验诠释、补充着作品,作家的作品濡化、熏陶着读者。读者通过与作者的穿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享受,升华了感情,提高了认识。
作家的创作总是充满着激情的,没有哪位作者是社会的一个冷严的解剖者、观察者和描述者,社会生活在作家睿智的思考中总是融入了他们对生命的审视,对命运的拷问。据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创作时,常会和书中的人物吵起来;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也曾痛哭流涕以至于昏倒在书房内。所以借朱光潜先生在转述尼采的话说,所有有价值的诗歌无不是和着血泪写成的。朱光潜先生倍加推崇李煜的诗歌,就是因为南唐后主的诗歌里流淌着的是对生命的拷问与真切的血泪。
但是,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因为对作家文学作品的诞生情境缺乏了解,再加上阅读者经验的匮乏,知识背景、鉴赏能力不足的各种原因,常常使阅读的过程呈现静态阅读形式。没有唤起生命体验的阅读作家的文字只是“文明的符号”。苏轼评价说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不哭是不忠,读李密的《陈情表》不哭是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不哭是不友。读过此三文者的人很多,但是能眼含热泪的恐怕很少。苏轼一生备尝艰辛,坎坷不幸使得他对生命的体悟要超越别人,读这类文章更容易激起他的共鸣,而高中学生读这样的文章,因为缺乏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他们的感动可能多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阅读的认识价值在中学生学习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他们的见识、阅历、心理的不完备,知识结构的不完善,需要他们去接受、去接纳,大脑甚至要暂时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去存储,去内化,去积累。因为思想和精神的存在不是空洞的,而是依托于语言的,语言的丰富性能够帮助成长中的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阅读中接受某种思想,甚至这种精神成为自己的信仰,反过来又促进语言的学习。精神的形成和语言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语文的静态阅读形式,也是由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语文教材是专家编选,专家作注,教师引导解读,凝聚众多智慧的语文教材如同一位面目冷严的长者,很难唤起阅读者的亲切感、认同感,语文教材给人的感觉总是像板起面孔把所有的情感体验都变成了简单的说教,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地拷贝着教师的传授留待考试时的复制和粘贴,很难在书中读出自己来。语文教育对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偏执地被接受力过分地强调了,而创新力却被挤占甚至淹没了。教师把对教材的权威解释及自己的灌输给学生,学生在情感隔膜中进行着语文学习,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语文能力训练没有落脚点,理解力、思维能力训练也就没有着落。语文鉴赏审美能力、创造力的培养也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尴尬中成了镜中月,水中花。
但是,语文学习最终的目的不是接受,不是要把学生打造为知识的容器,而是要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语文的育人功能不能止于认识,而要通过语文教材来教,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拓展高校德育内容的现实要求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需要构建与之适应的生态道德。所谓生态道德,就是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它超越了以人和社会为本位的传统道德,强调以自然为本以及当代之间和代际之间基于资源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2(]P383)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教育是培养一种对自然负责,对人类发展负责,对将来、对后代负责的道德观。这无疑为高校德育内容注入了新的内涵,拓展了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领域和范围。当代大学生要主动适应时展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念,正确认识中国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学习并掌握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和谐的人,自觉承担起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
2.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渗透着人类对文明价值的全新诠释和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观察,体现了人们对以往价值观念的重新认识,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行为,是衡量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譬如:生态文明要求人们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利益及子孙后代利益统一起来,产生一系列需承担和遵守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和践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使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并能养成自觉抵制危害环境的行为,使低碳化、绿色化、生态化生活方式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教育是提升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策略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环境。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
1.营造生态文明环境氛围,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
一是利用校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介宣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画面宣传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环保知识,如绿色消费包括哪些内容、废旧电池如何回收利用、垃圾如何分类等。二是邀请环保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环保知识讲座,宣传国家的环保政策、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激发学生对生态危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三是定期举办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环保知识竞赛、生态文明演讲比赛、环保创业竞赛、大学生绿色论坛、环保摄影比赛、环保影坛放映等,促进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与宣传,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环境。四是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绿之行”“绿色环保协会”等形式
多样的环保社团组织,通过学生环保社团组织吸引更多学生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环保知识,投身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组织还可借助各种节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五是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寝室,使校园芳草如茵,绿树葱茏,成为诗意栖居的生态校园环境。
2.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体系
生态文明教育涉及所有学科,要建立相关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加快生态道德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课程结构,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改革之中。具体途径为:其一,应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其内容应包括有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道德的养成等方面知识,力求通俗易懂,微言大义。其二,应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例如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人类生态学、环境与资源学等课程,将生态文明积极倡导的与大自然协调共生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生活方式介绍给学生,使他们通过与大自然的“对话”“沟通”,达到和谐相处、物我交融的境界,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和行为。其三,应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加入有关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导致的恶果,深刻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然,应重点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形势教育、国家生态发展战略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的养成教育等,激发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其四,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加入生态文明实践环节,将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其五,应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基础知识。如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可有机渗透环境社会科学的内容;在社会科学教学中,可对一些描写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经典文章进行解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使学生学会如何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
3.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说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变化
语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率先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学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多读书,广泛涉猎国内外生态文学范畴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一种全新的生态意识去观照中学语文教材,然后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贯彻这种生态意识。
二、以教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1.开展以环保为题材的写作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环保题材的作文及其他语言表达训练非常多,如“我与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抓住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从中不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学生对于环保问题在思考中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
如学生写作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水是生命之源,请大家节约用水。--------王瑜
主啊,让龙王感冒吧,打几下喷嚏吧。----刘诗豪
又如学写中央一台的广告语“我喜欢小草笑、我喜欢松鼠笑、我喜欢爷爷笑。”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为保护环境写警示语,如,“我怕疼”、“我们是朋友”等保护草坪的警示语。“共建美好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生态”等警示语。
我县地处猫儿山生态景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的王国和物种基因库,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围绕“保护猫儿山,呵护漓江源”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写作,参加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猫儿山GEF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生均获得了奖项。其中,唐凌云的《绝唱》获特等奖,李星星的《天问》获一等奖。
2.开展以环保为话题的演讲、辩论活动
我校每年都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爱家乡,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受到教育,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坚决表示爱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演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举行过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
辩题一:西部开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哪个更重要?
辩题二:三峡工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既指出三峡工程利国利民的优势,又看到了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大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没;珍稀濒危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在辩论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确立了生态意识。
3.举行生态文学类读书及摘抄交流汇报会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除了阅读课以外,我们鼓励学生课余广泛阅读。为了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我们特意给学生规定了阅读几大类别,如经典阅读、时尚阅读、杂志阅读、报刊阅读,就内容分文学类、史学类、艺术类、美学类等,开设了几大专题:亲情、环保、哲理等。其中在有关环保的文学类经典阅读中,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权威著作,让他们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内容与感受。如“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他从一个混沌的自然世界,迈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与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渐渐地变得与他相疏远、相隔绝了。
阅读体验: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相脱节的二元对立学说。“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跟人类的生命绝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飞花,每一线星光,都在提醒着人类的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过感动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关键词:省级电视台城市电视台差异化经营
简单地讲,战略,就是如何让企业与产品与众不同。电视媒介经营中,差异化战略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战略。从“四级办电视”到“三级办电视”,全国电视市场形成了以中央台、省台、城市台为主体的竞争格局。由于面对央视及境外电视媒体的竞争与挤压,省级电视台地面频道往往采取“本土为王”策略,这与城市电视台的基本生存之策类似,问题是,虽然省级台与城市台同属地方电视台,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从战略层面来看,省级台与城市台应该坚持差异化经营的理念,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经营。
对地方台而言,差异化与区域化都很重要,其实区域化也是差异化的特殊表现,而区域化容易形成区域性同质化,如同一城市、同一区域有多档雷同的方言节目、民生新闻栏目,在成都,四川台、成都台就推出了《新闻现场》、《成都全接触》、《第一时间》等多档民生新闻栏目,横向差异化不明显,影响节目和频道在受众心中的地位。因此,厘清区域化生存与差异化生存的辨证关系,差异化战略应为当前地方电视台首选。
一、省级台与城市台之间的差异性
省级电视台包括省级卫视和地面频道。一般来说,省级卫视是本省唯一可辐射全国的频道,从宣传或经营、受众市场或广告市场来看,省级卫视都是省级台的主体,省级卫视成为省级台经营的重点。而省级卫视由于上有中央电视台、下有城市电视台,夹在中间。由于受到落地、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省级卫视难以在全国市场上与中央电视台匹敌,而城市电视台与城市受众的接近性优势等方面又往往是省级卫视难以超越的,它要做好本省、所在城市、全国市场,要兼顾事业性与产业性,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城市电视台的最大优势就是它的接近性,尤其是地市级电视台,其覆盖范围局限于本市,它的目标市场相对狭小、目标受众相对明确,便于集中经营,但它是三级电视中最低一级电视台,信息资源、节目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因素明显,极大地影响到它的节目生产、经营方式、经营效率。
1.市场大小的差异
在我国,省级电视台尤其是省级卫视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电视台的事业单位性质,决定了省级电视台是面向本省和全国的宣传窗口,而其产业属性促使省级台极力拓展全国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有效占领市场才能有效占领阵地,在这个意义上,宣传与经营得到有机的统一。但从另一方面看,省级电视台承担的宣传任务,以及宽泛市场带来的受众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对其经营造成一定的难度。
而城市电视台的市场集中在一个城市,其宣传和经营的对象性强。节目和频道容易形成个性和特色,经营受众与经营广告关联性强,有效传播与有效经营容易统一。但市场太小也是其经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身份地位的差异
传媒经济是影响力经济,城市电视台的的地位自然不如省级电视台,由此造成省级台与城市台在受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自的经营效果。
3.资源上的差异
城市电视台规模较小,硬件设备相对较差,人才资源缺乏,新闻信息来源有限,节目资源不丰富。由于受众市场规模较小,难以对其根据年龄、性别、职业等进行分层,影响了城市台的“窄播”化,节目类型和节目形态难以丰富多彩,频道专业化更是问题。而省级电视台在这些方面对城市电视台具有明显的优势,其经营发展空间相对大得多。
二、省级台与城市台之间的差异化经营策略
如前所述,省级台与城市台之间具有多方面的差异性。人们往往注意到地方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形成差异,而较为忽略同属地方台家族的城市台与省级台之间具有的差异性以及它们之间差异化经营的必要性,这是不少地市级地方台经营不善以及省会城市台与省级电视台之间低层次竞争、恶性竞争的重要原因。因此,省级台与城市台之间如何形成战略性差异,是地方台走出同质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营理念。
省级电视台包括省级卫视和省级地面频道,以本省、市为根据地,向外省、市拓展,在三级电视格局中居中坚力量。省级电视台要充分把握自己的特殊地位,突出优势与个性,实施差异化经营。
1、做好区域市场。省级卫视由于受落地等因素的制约,虽然覆盖了全国一定的区域,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电视台。省级地面频道以本省受众为传播对象,省级台地面频道是省级电视台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受众心目中的认知、社会影响力,其资讯来源、节目资源、人才资源等,均依托该省级电视台的整体形象和实力,因此,它与城市电视台是有所区别的。同时,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相近区域文化的相似性,省级电视台在本省、市和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而在与该电视台所在地经济、文化差异较大的地方,受众对其认同感较弱。可以说,省级台各频道共同覆盖和影响的主要是一个区域市场。
因此,我们不能将省级台卫星频道和地面频道分割开来看,应该将它们以及其他元素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共同发挥作用,做好区域市场。这也许是省级电视台与城市电视台的重要差异所在。比如,省级电视台地面频道成熟的地域特色的节目,可以进上星频道,两类频道依托于省级电视台,作为一个整体在一定区域形成场的力量,扩张品牌影响力,较好地占领区域市场。如果一般地将省级台地面频道作为仅仅具有与省会城市台争夺本市受众的功能,缺乏整体的视野,也不利于从整体上经营好省级电视台。
2、频道专业化。与城市电视台相比,省级电视台具有较多资源,包括频道资源,其市场空间也比较大。从受众需求和特色经营的角度看,省级电视台频道专业化应是一个必由之路。但由于省级电视台的特殊地位,其频道专业化的实施,与中央电视台不一样,不能搞太多的专业频道,全面开花,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区域经济、文化特征,精办少量专业频道,做出特色,形成优势。专业频道要做细、做精,做出品牌,频道专业化能够带来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海南电视台旅游卫视放弃综合频道的路子,专心做专业频道,曾一度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不播电视剧的电视频道,但后来又恢复了电视剧播出,其栏目设置也出现新的综合化趋势。旅游卫视一直经济效益也不太理想。旅游卫视经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应该完全从受众细分市场不成熟等方面去找原因。应该说不在其频道专业化的方向,而在于没有做好专业频道。省级电视台的特殊地位和发展需要,走频道专业化的路子是一个合理方向,关键是要找准方位、做精做细。“旅游”主题是否还应该进一步细分?细分以后如何做精,做出品牌?这涉及对短期利益与长期效益、经营效率与经营战略的区别与把握。频道专业化是电视媒介差异化经营的重要体现,旅游卫视在这方面走出了大胆的一步,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而目前旅游卫视的“大旅游”概念以及新的综合化趋势,使其专业频道特征和品牌区隔有趋向模糊的危险,这样发展的结果,即使有助于短期效益,但有损其战略性差异的形成,对长远发展不利。旅游卫视的经验教训对省级电视台走频道专业化的路子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城市电视台处于“三级电视”架构中的最低层级。与省级电视台相比,城市电视台由于受政策因素、自身实力和受众市场的制约,频道专业化不可行,也没有多少向外扩张的空间。这就注定了城市电视台要在本市市场上进行集中经营,城市台的电视传播策略和经营理念也应与省级电视台有所不同。
1、精办栏目,带动电视台的整体发展。城市电视台中的地市级电视台,走频道专业化缺乏可行性基础。就其频道资源和人才、资金、硬件条件等方面来看,也不允许办太多的栏目。就省会城市电视台而言,其资源、实力也难以与当地省级电视台相比。因此可行的、务实的做法是精办部分栏目,加强针对性和贴近性,并以此带动整个频道和电视台的经营和发展。
媒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要了解和把握自己所面对的市场,彻底地满足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从市场细分来看,市场细分可以分为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理细分、行为细分,地理细分强调经营和营销要注意到需要和欲望的地区差异。城市电视台面对的就是一个地理细分市场,应该努力满足本市受众的需要。我们讲地理细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民生新闻或方言节目的层面,因为同一城市的受众也存在分层,而且各地理细分市场之间也有差异,民生新闻等节目形式固然使地方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相区隔,成为地方台吸引本地受众的重要法宝,但民生新闻的泛化、同质化,也反映了我国地方电视台的不成熟,这实质上是注意到了各地理细分市场受众的共同需求趣味,而忽视了各地理细分市场之间以及同一市场不同层面受众的需求差异。比如省会城市电视台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电视台,经济资讯节目、生活服务类节目,也应是贴近本市受众的重要节目类型,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三贴近”,并且要坚持精办栏目的原则,着力打造部分品牌栏目,以此作为频道的支撑点,并带动整个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
2、张扬形式,增强与本市受众的贴近性。随着媒介形态的丰富和传媒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类媒介都注重在接近性上做文章。城市电视台可以扬长避短,把握接近这一要素,除了重视内容因素,还要在节目形式上特别加强与受众的贴近性,既经济又可行。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与受众在地缘、空间上接近的优势,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提高受众对节目的参与度。
城市电视台的接近性特征,正是其张扬形式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增强传播效果、吸引受众的重要元素。比如谈话节目,城市电视台可以选取市民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发生在市民身边的事情,在节目生产与传播方式上,强化市民的参与性,由于地利因素,不但非常方便而且代表性强,有效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从言语行为理论来看,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增强谈话节目参与性的合理性。言语行为理论导源于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经J.L.奥斯汀(J.L.Austin)到约翰·瑟尔(JohnSearle)。言语行为理论一反传统的思维定势,不把语言当作静态的逻辑符号,而将它视为用于人类传播和社会交往的工具。我们借助于语言表达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行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来看,谈话节目由现场观众代表场外观众或场内外互动等言说形式,使谈话场得以有效延伸和贯通,这个场把大家沾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场内外的广大受众在做出陈述、提问、命令、做出许诺、提出要求等直接或间接的行为,以言行事具有了恰当的渠道和形式。因此,增强谈话节目的参与性,有利于增强市民对身边事务的参与感以及参与精神生产的愉娱,其对节目的认同感、关注度自然增强。
3、加强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城市电视台面对的是一个相对独立、边际清楚的市场,地市级电视台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这便于城市电视台与其所在城市的深度融合,也有利于城市台整合内外部资源。例如,可以利用城市台的名记者、名主持人资源,与本市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公益宣传活动,提升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由于城市电视台的地利优势和与所在社区的融合度,城市台还可以与有关部门联合,利用相关的各类节目——电视购物、医疗保健、旅游、教育、心理咨询等分别成立社会化的俱乐部,实现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提高城市电视的影响力,对其经营也是一个促进。
一般来说,城市电视台的内部资源难以与省级台相比,因此,整合这些资源以发挥最大的效益,就显得更为迫切。城市电视台需要全面考察自己的资源能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分析资源能力与省级台的差异所在,围绕自己的优势资源搞好内部整合,从而在经营上实现点的突破。比如,自己拥有制作哪类节目的人才和专长?节目营销方面有哪些优势等等,据此确立在哪些节目类型、栏目上进行重点经营,以点带面,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营效益。
注释
1.1资金投入不足,生态工程质量总体偏低由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见效时间慢的工作,工作量比较大,要覆盖的面积也很广,对资金的需求自然是非常大的。但是国家的资金投入总量有限,不足以弥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大缺口,特别是对于新疆、青海这样的边远地区,投入工作更难切实做好,这就导致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进程缓慢。再者,一些地区为了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会在没有切实做好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调查的基础上盲目地进行林木的种植,林木的质量的不到保证,还会增加建设的成本。
1.2职能主体与实际不符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带有公益色彩的建设,政府在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投资的主体地位。但是,从我国近年来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看来,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建设主体主要是集体,政府投资所占的比重很小,这就导致了职能主体与实际不相符合。
2增加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经济活力的具体措施
2.1提高经济活力是根本,加大资金投入是手段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济活力能从根本上解决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新的经济活力能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国家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可以弥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大缺口,使其能顺利正常的运行。加大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工程建设者和工程设计者之间的矛盾,既能达到生态效益,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2.2加大执法力度党和国家要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对非法开采森林资源的行为要严加惩治,从立法工作方面减少乱砍滥伐等现象的发生。
2.3提高造林的质量要切实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本地的土壤特性和地理特征,合理选择适应本地土壤的树木,避免盲目造林,要严格按照设计规划实施,还要提高造林水平,切实提高造林质量。同时要协调树木种类的比率,提供多样化的树木类型,综合各种树木的优点,提高森林的稳定性,提高森林的防护能力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4增加经济林的种植比例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提高经济林的种植比重,既能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落到实处,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对经济林的市场需求很大,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林、用材林供不应求的趋势,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
3小结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和智慧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处于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心灵就会得到舒展、愉悦。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具备了舒展、愉悦的心灵,教师的教育便成功了一半。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往往思维活跃,智慧的火花往往不断闪现。因此,课堂上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把学生视为自主、发展、有潜力的人,热爱和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能喜优厌差。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知识和智慧的阳光均匀地撒向他们,在他们心灵中树立可亲可敬的形象,这样学生会对自己、对老师充满信心,从而增强学习的激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松心情,充分地读,认真地想,无拘无束地说,心领神会地写,手舞足蹈地演,津津乐道地画,个性才会演绎得淋漓尽致。
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提问富有启发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意识和倾听能力。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现采撷课堂教学中的几朵小浪花,以求大方。
片断一
"你看窗外――隔着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车窗上流动。"(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
甲:"老师,白色,黄色,紫色怎么会在车窗上流动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真是个个"小脸通红,小手如林"。)
乙:"一定是那些花将雨染上了颜色,这里是说彩色的雨在车窗上流动。"
(多么奇丽的想象)
丙:"不对,不是雨在流动,是千万朵不同颜色的小花在流动。"
丁:"小花是不动的,你怎么说是小花在流动呢?"
丙:"我们平时坐车时感觉车窗外的景物在往后退,而文中的'我'也是坐在车里看花的,所以说各种颜色在车窗上流动。"
甲:"是的,我们在《桂林山水》也学过'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是的'流动'就写出了花很多很密,一片连着一片,让人应接不暇。"
片断二
师:"渴得嗓子冒火的小女孩舍不得尝一丁点水,却无私地把水给小狗喝,给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喝……"
甲:"老师,课文说故事发生在一天夜里,可这幅图(指课文插图)却看得很清晰,那故事应该是发生在白天。我觉得这里很矛盾。"
(一个孩子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我的话。我一愣,这显然是我备课中没有注意到的一个细节。当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相冲突时,我只好中断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放手让孩子们带着这一问题到文本中去探求原因。)
乙:"虽然故事发生在一天夜里,但这一夜小姑娘做了很多很多事,当她遇到过路人时,也许天已经亮了。"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说。
关键词:生态文学 大地伦理 生态整体主义
一.生态伦理溯源
有记载的最早的伦理规范主要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伦理道德发展,它也开始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致力于将个人融入社会。从表象看,伦理最早作为约束人类活动的规范,在经济发展初期,它强调的是人类如何幸福地生活而并不涉及生态意义上的约束和准则。但实际上,早在千百年前,中西方众多哲学家、思想家所宣扬的传统伦理中就已透露出生态伦理智慧。不管是儒道传统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还是西方哲学中的幸福观,其中无不饱含丰富的伦理诉求。正是这些思想里所体现出的伦理智慧,为后来生态文学的产生,生态伦理的发展做了铺垫。
伦理规范作为一种模式,引导着人们反思生存环境的演变。随着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人类通过无节制开采资源不惜打破生态平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生产活动与周围的动植物、大自然等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反思人类自身与自然、和其他生物的关系。就是这样,生态伦理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和反思中逐渐萌芽。
作为生态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地伦理”于1933年由美国哲学家、美国环境伦理开创者之一的利奥波德首先提出。它强调人类在大自然中并不是一个征服者的角色,而是与自然紧密相连、共同生存发展的友好人类。人类在改造、征服自然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大地伦理把伦理学研究的范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道德共同体的边界延伸至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由它们组成的整体―大地。否定了人在土地共同体中原来的征服者的地位。[1]
生态伦理强调人类最终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生态伦理把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形成于20世纪的“生态整体主义”具体阐述了这一观点。生态整体主义努力寻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把价值建立在整个生态系统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2]与生态整体主义理念相似的另一理念便是绿色科技,绿色科技反对“唯科技轮”,崇尚正确使用科技,通过一系列绿色环保手段发展绿色经济,从而进一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美国生态文学中的生态伦理
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生产力提高带动巨大的社会财富积累,同时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人类由自然界的依附者变成了自然界的改造者,由自然界的奴仆变成了自然界的主人。在此背景下,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反思科技文明。1915年,著名思想家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提出了“敬畏生命”(Reverence for life)的伦理思想。史怀泽对东方文明给予高度评价,对欧洲传统却持怀疑甚至是批评的态度。史怀泽坚持把生命整体性作为思想的逻辑起点,指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进而将人类的伦理关怀从人扩展至所有生物和整个世界,倡导所有生命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密切关系。敬畏生命理论指出,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伦理即敬畏生命,或奉献给生命。“敬畏生命”理论深刻影响了许多生态文学家和生态思想家。生态文学先驱、《沙乡年鉴》的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史怀泽的作品中受到启示,他所倡导的大地伦理和生态整体观,就是对史怀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寂静的春天》的作者卡森认为,《敬畏生命》一书让人类走出自我,第一次意识到其他生命。
1.大地伦理:整体思维之美
从17世纪开始,美国生态文学就有所萌芽,早期作家用文字抒发自己对所生活的土地的热爱抑或抨击破坏自然的行为。从17世纪的约翰・史密斯,18世纪的乔纳森・爱德华兹、威廉・巴特姆;再到19世纪的拉尔夫・爱默生、大卫・梭罗,最后是20世纪的生态文学代表性人物奥尔多・利奥波德和蕾切尔・卡逊,自然书写抑或生态文学贯穿始终。其中利奥波德被称为“生态伦理之父”,其代表作《沙乡年鉴》充分体现出了利奥波德的生态伦理思想。利奥波德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生态伦理观:大地伦理。利奥波德出生在美国德裔移民之家,他的父亲是一位真正的大自然爱好者。由于从小跟随父亲亲近大自然,大自然灵动的美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也为他之后从事生态文学的创作做了铺垫。《沙乡年鉴》的环境伦理观就是“大地伦理”,具有两大鲜明的进步特征:反对人类中心论,提倡生态整体观。[3] 1935年,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处被人类遗弃的沙乡农场,在这里作者和他的家人用最原始的方式生活着,并且寻找到了上帝赋予他们最原始的快乐。远离现代化的社会,在这一片最亲近大自然的农场上,利奥波德开始了自己的大地伦理探索之路。
一月到十二月的农场四季景色不同。春天,种下一排排松树、看着大地上的雪融化、追赶臭鼬的足迹、看着天上的大雁飞过;夏天,播种野花、为它们浇水施肥,期待它们为这片土地带来生机;秋天,去树林里听鸟儿高歌;冬天,看漫天飞雪飘落在这片农场。利奥波德细致、优美的语言,无不体现了他对这片土地深切的爱意。在对沙乡农场12个月不同景象的描绘后,他提出了“土地伦理”观念,他认为,“土地道德就是要把人类在土地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4]个体是由一个由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个体的本能激励它在共同体中争取一席之地。而伦理观则协调共同体内各成员在相互竞争中的关系,促使个体和其他成员合作从而达到共生共存的目的。
2.科技伦理:经济与自然的博弈
20世纪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生态文学代表性人物蕾切尔・卡森对美国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卡森开始向美国的“生态伦理”发问。当时的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发明更是给美国人带来了无尽的物质福利,但不知不觉中,科技也带来了灾难,一触即发。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的频繁使用给美国人的生活、生命带来巨大威胁。卡森在她的书中这样描述道:“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鸟,牛羊病倒和死去,到处是死亡的阴影;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鸽子、鹧鸪、鸫鸟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地。”[5]卡森认为污染是和核战争同种重要的大事。书中,作者描写了小镇前后翻天覆地变化,从鸟语花香、一片祥和之景的小镇变成处处是死寂的场景。卡尔森希望人人都能有一种“环境危机观”,努力还原生态平衡。卡森同时也批判了不顾后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行为,反对过度干预自然。卡森认为,科技原本的目的就是提高生产能力进而为人类带来福利,如果一切科技的发展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那便是得不偿失了。人类需要科技,但不可以过于依赖科技,人类实用科技,但不可以滥用科技,人类应该树立绿色的科技价值观念,把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纳入到保护自然中去。实现科技与自然、社会同步和谐发展。
人类盲目夸大对自然的控制能力,殊不知自己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大自然是极其智慧的,它赋予了每一个生物存在的意义。现如今,自然的美貌已不复存在,人类毫无节制的伤害自己的家园,忽视对自然的敬畏,必然会得到自然的惩罚。科学和技术不能够拯救人类,但伦理能够在思想上解放人类。当人类意识到自己对于大自然的伦理责任的时候,人类就是自由、幸福的。
三.生态文学的伦理教育功能 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曾问道,为什么没有人制定相关的规则?有人回答,因为群体并没有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必须用教育改变这种局面。可是现行的教育受到利己主义的束缚,并不关心人对土地的责任和义务,局面令人堪忧。我们唯有反思体制观念,从内在开始改变,才能促进伦理规范的良性变化。
1. 从“个体主义”走向“整体主义”
伦理学属哲学范畴。利奥波德却极具新意地从生态学维度界说伦理学,将其定义为在生存斗争中对行为自由度的一种制约。利奥波德认为,无论是生态学还是哲学,伦理表达的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的个体或群体趋向于全体的进化模式,共同体是个体存在的基本单位。作为共同体成员,虽个体为在共同体中有一席之地而出自本能地去进行竞争,但趋于长期合作却是出于伦理观使然。这也就是将“个体主义”上升至“整体主义”的理念。
从本能的角度来说,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大于回报。长此以往,生态必然失衡。问题的关键在于观念的改变,而且必须是从内在开始改变。就公民的生态伦理素养提升而言,当务之急是改变生态教育理念,培养生态良知,将人类从利己主义中拉出来,用“生态整体主义”重新由内而外塑造其生态价值观,因为人与土地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还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果人类能够正确理解进化,那么伦理标准应当扩展至整个自然界”[6]环境危机实则人性危机。基于大地伦理的生态整体主义给生态困境中的现代人类带来启示,对环境伦理教育至关重要。
2. 超越“科技至上”论
科技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科学技术自从产生以来,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实际利益。科技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与社会有着双向依赖关系――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初衷在于让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使人获得更大更大程度的自由与解放,从而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当代科技更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由于科学技术本身存在某种非人性化的因素,加上人类自身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和不合理使用,导致科技发展的异化。在这种状态下,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反倒成为一种破坏性力量,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种种灾难。技术因缺乏伦理指导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在美国生态文学中有着丰富的表征。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生态文学文本都笼罩在由科技化、工业化及现代化引发的环境污染、阴霾与生态灾害之中,几乎所有的生态文学作家的心都充满焦虑。[7] 生态文学作者们不断对科技发展进行谨慎而全面的反思:科技的发展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在生态文学中,通过反思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图景,及对生态创伤的体悟,读者自然会重新考量“科技万能、发展至上”这一现代神话。
自然的意义并不复杂,也不深奥。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所有生物、植物、物质都被囊括在自然生态之中,生态从其存在的开始就是一个整体。自然作为进化的整体,是产生一切价值的源泉。自然进化衍生出一系列日益精致的物种,个体价值随之愈加丰饶,作为个体的人类是生态演替的最高层次,其价值根源于自然整体的价值。[8]
公民环境教育首先应重新评估人类中心主义,倡导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将人类的眼界放在与万物平等的角度,重新在生态整体中定位人的位置。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更应用心灵去体味自然之美与魅,使灵魂得以净化,思想得以升华,生命得以延续。不论是人的现实生存体验,还是心灵体验,以及人对精神自由境界的追寻,都是无法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的。人类生态体验性地关注自然,实际就是在生命的整体中关注自然。人类审美地关爱自然,不仅是把人自身与自然视为价值共同体,如同罗尔斯顿所言,是呈现着美丽、完整与稳定的生命共同体,对这种生命共同体的审美关注就表征为生态审美之境。这也是美国生态文学努力传递给读者的伦理信息。唯有真心回归自然,我们才能体味生命的真正含义。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态教育现状及其文学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10364015);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环境文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灵生态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2zs01zd)。]
参考文献:
[1]葛丽丽. 利奥波德大地伦理思想探析[J]. 重庆科技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08(8):35-36.
[2]杨芷郁. 生态整体主义环境思想评析[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03-104.
[3]李秋红. 论《沙乡年鉴》的环境伦理观及其教育意义[J].素质教育,2013(5):58.
[4](美)阿尔多・利奥波德. 侯文蕙译,沙乡年鉴[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96.
[5](美)蕾切尔.卡森. 寂静的春天[M].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刘玉. 美国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评述评[J]. 外国文学研究,2005(1): 154-158.
[7]程虹. 寻归荒野[M]. 北京: 三联书店,2001.
(一)生态及生态世界观
生态是不同生命相互关联和良性互动的生命体系,它强调个体对生命链条的依赖,如果进行形而上的抽象,它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也因此被看成是一种世界观,即生态世界观。生态世界观源于全球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威胁,它促使人们反思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进而发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机械世界观,“拼命追求决定论的精确轨道,一味夸大把事物抽离环境的实验方法在任何学科中的作用……深深地沉醉于用单一的简单化模式去描绘复杂形象性的世界”〔2〕。人夸大自身的主体性,不尊重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存在,忘乎所以地征服自然、改造环境,导致生态失衡。随着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论、突变论的建立,生态世界观逐渐形成。生态世界观强调三个方面:(1)强调整体,认为世界是由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现实中的一切单位都是内在地联系着的,所有单位或个体都是由关系构成的”。〔3〕(2)强调秩序,认为世界的永恒变化导致了世界的宏观有序和自然界的进化。(3)强调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尊重,人类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而且人类价值包含于自然价值之中。人类在征服自然,毁灭自然价值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所以,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为其他生命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德育的生态性及我国德育的生态危机
生态世界观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把握科学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关系,提供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当以此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审视和建构德育时,便赋予德育以生态性。所谓德育的生态性,即以生态世界观观照德育,认为学校德育是整个生态系的组成部分,应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必须加深同家庭、社区及身边的人的沟通,同时丰富生活化内容和文化内涵,促进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保持学校德育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生态性德育把每一学生都当作无可替代的存在,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主体性或参与性,这是生态性德育操作层面的主导原则。其次,必须把德育同社会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体验人生,借助实际体验不断超越自我并进一步扩展和丰富自我精神世界,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但是,我国德育还存在低效性,这种低效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生态世界观的理解和认同不够,对教育现象、对学生成长的文化依赖性认识不够,造成德育操作的生态性危机。
1.现代德育生态系的断裂与凝滞
德育工作不能囿于校内,应广泛存在于学校及社会生活的“生态系”中。建构整体德育就是使德育向社会各层面全方位拓展,促成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然而,用生态整体观审视现代德育,我们发现它的保守与封闭。学校德育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围及教育理念出现凝滞现象,这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长期以来,我们以割裂的方法看待学校的德育影响,把它看成是“可以脱离其他诸种德育影响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的存在物”和“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唯一的变量”。〔4〕由于对生态整体性认识不够,德育实践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合力。因此,在多元价值共生的社会转型期,如果一味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显然是不可能的。学校德育必须由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演进,以生态整体观理解德育、实施德育。
2.现代德育对生命的漠视与刻板化
生态伦理学创始人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学》中说:“一切事物趋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当的,而当他与此相反对时,它就是错误的。”他认为生态系中每一物种对整个生态的“完整、稳定和美丽”都有价值,因此强调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将此观点引入德育,同样要强调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每个学生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用生态生命的观点来审视现代德育,发现现代德育是一种无人德育。所谓无人德育是指无视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做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5〕学生缺乏自我选择的权力,成长为标准模具的翻版。被动性、统一性是现代德育的特征,其本质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所以,生态德育思想的确立对当代学校教育的意义深远,它关注个体的生命和尊严,强调个体生命的多样和独特,弘扬个性的自由和发展。
3.现代德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
顺应现代人生命意识的凸现及个性张扬,道德教育须回归生活,因为人的个性是体现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严重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的德育模式,“不关心每一个人独特的生长环境,不关心他们的内心潜藏着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冲动所指的方向”〔6〕,造成德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美德袋”模式,它把学生的品德看做是“一袋美德”,因此在内容上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在方法上强调单向度的德育灌输,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绝对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在效能评定上,竟也采用课程考试的方式或限于简单化的学生在校的操行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学生的“双重人格”。因此,真正有效的德育必须体现为一种生活世界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渗透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也是我们所强调的德育的生态性。
上述德育的生态性危机有其历史的根源,也有现代社会种种异化现象带来的影响。其中的有些表现是过去长期存在的,有些表现是新近形成的,但都在当前的社会转型中凸现出来了。社会的转型所要求的人性,以及现时代表现出来的人性都与传统很不相同,德育的要求也必然不同了。
二、转型期的人性特征及德育要求
转型是指事物运动形态的转化过程,社会转型是社会生活中经济、文化和价值体系发生的渐变或突变,这种变革势必引起新旧势力的激烈交锋,使人们思想意识、道德信念和价值体系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人在其中也必然改变着和校改变着。
(一)多种生存模式的共存性
自有人类以来,人从对他人的依赖到对物的依赖直至完全自由自觉,主体意识、独立性不断增强,人类大体经历了三种生存模式:自在自发的模式、异化受动的模式和自由自觉的模式。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在区域间的巨大差异性,三种生存模式并存,以一种相互碰撞的方式影响着民众行为。一方面,我们经历着传统农业文明自在自发的生存模式向现代文明的自由自觉的生存模式的转变,它要求人充分展现创造本性,成为自由自觉的和成熟的现代化主体;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历着工业文明的异化受动模式,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物质产品的丰富,使人越来越追求物欲满足,在某种程度上沦为物质的奴隶,表现为严重的人的异化,人的主体性多以商品的形式表现。所以,在我国的社会转型中,人的主体性增强与人性物化共生共存,它要求学校德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抛却灌输和强制的反主体性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做出选择和判断,克服由物化而产生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生活。
(二)文化多元与道德价值迷失
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快速经济增长打破原有的社会关系,使人容易受新观念的影内,社会也因而突然迷失方向”〔7〕。帕森斯也认为,社会内部结构的变化会牵动文化及意识形态的迁移〔8〕。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东西方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日益加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裂变。价值多元化打破了单一价值观念造成的僵化,增强了社会价值观的复杂和多样性。同时,价值多元又会产生价值冲突,引发价值迷茫,进而打破现代德育与社会生活的和谐,产生大量道德失范现象。面对这样一种多元价值共存,学校德育如果采用封闭单一模式,不考虑社会的巨大变迁,仍教导学生顺从已有的社会规范已不合时宜。德育必须使主流道德价值观吸收多元价值观念的合理成分,使其从冲突走向融合,达到相互制衡状态,即进行价值观的整合;还必须“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和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现状,自主、合理地选择个人的道德取向及遵从或拒斥的道德规范”,〔9〕从而走向和谐,实现人在道德价值上的自主、提升及超越。
(三)个性张扬及其价值诠释
个性是个体有一定价值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形成与发展依赖于文化历史条件和现实数育情境。我们考察中国人的个性及其在社会转型期中的改变,也必须考察中国社会长期固化的深层文化意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哲学奉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整体、全部、长远利益,忽视个人利益。很明显,这种价值取向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能够维护社会的整体统一和增进民族的凝聚力;也有消极的一面,它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容易造成对个性的压抑,个性压抑抹煞人的创造性,其直接后果是扼杀社会活力。随着社会转型加快,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而创造性需要个性张扬和开放,这需要我们对“个体本位”进行新的诠释和价值定位。个体本位立足于个体、局部、近期利益解决价值冲突,它未必是对整体利益的否定,而是在强调整体利益或他人利益的同时关注、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社会转型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个性张扬,期望实现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统一。人的个性总是显现于个人生活,学校德育应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促进和拓展人的个性张扬的空间。
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人的变化及其社会化要求的新内涵,一点儿也不比经济变化本身带给人们的震撼小,其中个体本位和人的主体意识提升最突出,这带给学校德育以生动,同时也带给学校德育以困惑和挑战。它打破了学校德育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所以德育必须适应这一转型,进行生态性建构。
三、现代德育的生态性建构
我国社会转型随着加入WTO程序的完成而加快,这一历史现实带来我国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但我们必须防止人才培养上的急功近利,一方面要立足知识经济时代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也必须努力构建德育氛围,培养具有人类普遍价值取向和理想人格的人才〔10〕。我国现代德育的非生态性带来的德育低效不能顺应社会转型的要求,我们必须赋予德育以生态性。
(一)生态性德育理念的内化与培植
德育的生态性建构,首先是数育者的生态性德育理念的内化与培植。我们无论怎样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地位和价值,都无法排除教师及所有学校员工对学生言传身带的作用,如果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意识中未能确立整体生态德育理念,那么他们在教育操作中又如何能够具有整体德育的思想、又如何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差异、又如何能够赋予德育过程以生活化、又如何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呢?那样的话,德育的生态性建构就仅仅是一种德育理想罢了。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德育关涉人的成长,人生活于社会之中,所以学校德育不是影响学生道德养成的唯一变量,它与各种社会因素息息相关、与各种社会领域同生共构和相互依存,共同建设社会文化而又处于这种文化的制约之中,它是社会文化的生态结构的一个部分。这些认识必须深深同化于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他们真正理解德育的生态性含义,使开展生态性德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二)渗透与整合;德育文化建设
德育的生态性建构要从全方位来实施。首先,通过德育课和其他学科教学实施德育。多元价值追求并不完全拒斥德育“灌输”,而“灌输”也不都是无视学生的主体存在,历史文化积淀的道德规范和适应现代社会转型特点的道德要求要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德育课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为他们学会判断和选择提供前提。而各学科的发展都是无数仁人志士先进思想的结晶,有深厚的德育价值,所有教师都可凭借学科教学开展德育工作。教师本人也应是学生最接近的道德典范,时刻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应该说,所有教师,甚至所有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共同建设着校内的德育生态系统。其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德育,这是德育生态性的典型形式。校园文化是影响师生心理和行为最为深刻的社会性因素,它是通过精心营造而形成的有利于学生德性成长的道德文化氛围,学生受其熏陶,激发起强烈的道德情感和动机,有助于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达成德育目标,可淡化教育痕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收到“不教而教”的效果。最后,还要通过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实施德育,这是指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德育功能,以社区为依托,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教育力量的组织和配合,形成道德教育的社会网络和整体合力。从德育“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实现与大环境的动态开放。
总之,德育的生态性建构,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既有规范的“灌输”,又把德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与日常活动中。同时还要善于整合各种德育资源,认识到“学校的教育是重要的,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的锤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11〕
(三)生命主体的道德价值实现:道德建设的参与
生态系的整体性与秩序性强调每一物种、物种内每一个体在生态系中都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其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过程中体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同样,在生态性的德育系统中,学生个体也都占据一定的“生态位”,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个体,他在参与道德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体现自我的道德价值,因此个性的丰富和发展与生态性德育的建构与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鼓励学生个体在道德建设方面的参与与创造。社会转型带来的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觉醒,必然使社会个体更加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种创造性在青少年的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有理由相信,青少年学生具有更大的“生态性”,其生命主体具有生态性的道德价值实现的倾向,因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的、社区的道德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学生通过多与道德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在活动过程中丰满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意识、自身习惯、自动要求,成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另一方面为社区道德文化的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作出贡献,体验道德价值的自我实现,达到个体内部道德价值系统与外部道德的生态系统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班华。创造性的培养与现代德育[J].教育研究,2001,(1).
[2]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71.
[3]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37,
[4]鲁洁。试析德育影响与德育效果[J].教育研究,1991,(1).
[5]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J].教育研究,2000,(7).
[6]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63.
[7]E.Durkheim.TheDivisionofLaborinSociety.NewYork:FreePress.
[8]T.Parson.Societies:EvolutionaryandComparativePerspectives.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
[9]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
[10]宋晔。现时代人类的价值取向与国民理想人格重塑[J].现代教育论丛,2001.(2).
[11]戴木才。论德性养成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撑,而青年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应该充分重视青年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姜恩来的这一观点,在不久前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生态教育论坛上引起了共鸣。日前,笔者就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问题对姜恩来副校长进行了采访。在接受采访时他反复强调,生态文明教育在构建生态文明过程中具有基础地位。青年既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重要的推动者。
生态文明教育的三个“有利于”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推动生态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化动员能力,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内涵提升。”姜恩来说,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一方面是引导人们逐步将生态价值观念凝练为一切行为活动的主要价值目标,从意识、知识、态度与价值观、行为等层面,形成符合生态价值取向的正确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另一方面引导人们形成以生态价值为重要价值尺度和准则的行为模式,使生态价值观念成为人们判断生产、生活中各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重要评价标准。他说,通过努力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发展,能够有力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化与立体化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社会化动员的重要作用。
生态文明教育中青年的角色定位
“青年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有双重定位,既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对象,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姜恩来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受益者。青年的生态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前景。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哲学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等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同时强调,青年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的思维理念、生产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全新的变化,而最易接受这些变化的正是青年人。青年本身所具有的开风气之先的特征,恰恰能够适应生态文明教育在社会各领域所倡导的新方式、新变革。青年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较强,在社会化、立体化、全程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青年能够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应重视青年的作用
“生态文明教育应该特别重视发挥青年的作用。一要努力调动广大青年的参与热情,二要重视发挥青年团体的作用,三要适应新媒体时代青年的特点。”姜恩来说。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推广中要发挥青年的作用。要引导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利用自身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组织沟通能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要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创新实践,在科研、社会管理、文化领域以生态、绿色为主线,创新开展实践活动;要利用青年对新理念、新知识的探索热情,推广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利用青年对社会问题的参与热情,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实践。
要发挥青年团体的动员能力,拓展生态文明教育支撑力量。重视共青团、青联等青年群众组织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优势,以其健全的组织结构、灵活的实践机制、多途径的资源整合能力,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机制、政策保障。同时,要重视对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的扶持,动员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资金、骨干培训方面对其重点支持,通过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的社会化组织动员方式,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广泛社会基础。要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化与信息化。在全球化、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青年人身上体现出了更为开放、主动的行为意识。青年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国际交流合作越发广泛而深入,这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青年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适应,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有利于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绿色科技成果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