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课堂主体教学

时间:2022-04-14 18:00:51

导语:在课堂主体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课堂主体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学生;教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36-01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呢?

一、兴趣导入,要有先声夺人之势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就像一快磁铁一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比如教学Christmas with Jenny.时,我用多媒体放映有关圣诞节的图片和音乐,一开始,学生就被这些鲜活的画面所吸引,兴致百倍,激情飞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教学内容不同,所采取的导语设计也不同,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的目的。

二、多项互动,让学生全员参与

为了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组织形式:

1.讨论式:各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每个组员自由发表意见,经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根据课文的重难点组织小组讨论。

例如:学习Sports and good health.时,围绕课本重点“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s?”设计以下问题让各小组讨论:

Do you like sports? And why?

What sports do you like to play?

What sports are easy to play? Why?

What sports are hard to play? Why?

Are you a good basketball player?

这种讨论形式,着重强化学生的主置,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轻松而具有挑战性的氛围中接受文化、思想教育。在这种氛围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又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扩大词汇量。

2.表演式: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发挥想象,通过情景创设,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学习Shopping in Beijing.有关购物的话题时,教师让小组创设商店购物情景(事先准备好不同型号、颜色、款式的衣物),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练习以下有关购物的交际用语:

A:What can I do for you?

B:I’d like…for my son.

A:What size would you like?

B:Size ……

A:What about the blue one?

B:Yes,this one looks very nice.Can I try it on?

A:Sure.

B:How much is it?

A:Fourty yuan.

B:I will take it.

在英语课堂适当采用表演式教学,不仅可以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增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为学生提供用英语交际的平台,有效的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活学活用书本知识,达到切实、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语言。

3.探索式:教师先提供给各小组一些词汇、短语或图片,让学生据此做出反应,在交流反馈后,再组织学习新的语言材料。

例如,学习Change of season.时,各小组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四幅图片和一些关键词,对季节的变化过程先进行探索式的语言描述,经小组交流,全班达成共识后,再以集体授课的方式学习该课的相关内容。

4.竞赛式:课堂教学复习阶段,我按组准备自制记分牌,每组指定专人记分,各组互相监督。然后用投影分类打出竞赛题,可依次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相当于知识竞赛,这种寓游戏于一体的竞赛测试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做到有效的查漏补缺,对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并能及时掌握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除以上几种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同桌问答、role-play等形式、双人活动、横排、纵队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活动量、参与面和语言实践。

三、沟通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好坏跟任课老师有很大关系,他们喜欢上一位教师,也往往会喜欢上他的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在课内外要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努力吸收多方面的知识,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经常找学生谈心,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学生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并精心设计学生们的作业,认真批阅,努力做到一切为学生着想,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睐,爱屋及乌,学生们就会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英语。

总之,让学生成为英语教学课堂的主体,除了采用有效的教学形式外,还要与学生建立一种了解、尊重、严格、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自学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对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陈炎.重视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7,(07).

第2篇

关键词:课堂主体性;体现;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93-0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体现教育民主思想,把学生真正摆到课堂主人的位置上,由教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内容上,时间上,方法上,以及其他方面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从四个不同的层面探讨分析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主体性的体现。

一、体现课堂教学民主

教和学是矛盾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首先做到尊重学生。教师要放下“师”架子,视已为普通一员,置身于“主体”之中。教师还要具有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按着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教师还要照顾好后进生,课堂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其次做到多向交流。教学中要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听和学生之间交流的三向结构;再次做到环境宽松。教师在课堂上要交换角色,使学生产生平和心理,从而形成一个无拘无束、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最佳氛围。

二、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

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被老师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完全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其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好。其次,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查字典、写要点、划批注,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 在学习内容上,给学生留有探索的余地。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最容易上成“闷课”,就是教师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学生“昏昏然”情绪处于低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就不要讲,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教师集中精力引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大量的问题还要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自己解决,教师做到“举一”精神,引导学生“反三”自学、自练,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样把探索的机会让给学生,学生就不可能昏昏欲睡,既学到了应有的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为主体,不是不要老师的“主导”作用。一般说来,教师的认识先于学生、高于学生。而学生心理特点又不同成人,加上本身知识有限,单靠自学是有困难的。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以下几个方面:(1)在明确教学目标上起主导作用。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每一课教学时,都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2)在设计训练技巧上起主导作用。教学是门艺术,新鲜有趣。不同凡响的教学环节,独具匠心的技巧设计,不仅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可以化知识为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把握要领,提高读、说、写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运用技巧,教师要抓住训练中的点点滴滴加以归纳、综合、提炼,并在总结中渗透学习的本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3)在精讲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讲解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在学生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做些升华性的讲述,以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讲解一定要做到精当、简捷、明了,其作用多半具有引导性和示范性。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第3篇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构建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

【关键词】英语课堂; 发挥; 开放式; 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168-01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传播者,解惑者,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为己有,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新的英语教学观,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就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作用,重新审视和定位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必不可少。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 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新信息与日俱增,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法日趋多样,教师个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可满足学生需求的知识,因此,我认为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主题教学模式中的作用应定位为: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发挥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的促进者,以及学生学习语言的鼓舞者和学生的伙伴和作者。我觉得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要求,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切可行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组织起生动活波的课堂教学活动,真实地展示自我,与学生真诚地交流,不妄自尊大,同时经常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个性怀着尊敬和接受的态度,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厚此薄彼,并且容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既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出现错误不轻易批评,而是采取学生能接受的方法来使其意识到自己所错之处。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之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他们日后的深入学习和继续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先进的理念还是丰富而新颖的内容,真正要在课堂上落实好就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最重要。我经过多次假期教学实践认为,我们现在要采用的教学模式,应该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必须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必须是学生主体能充分发挥的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首先重视这一点;

二. 应该是一个活动型占优势的课堂,都有学生感兴趣乐参与的活动,因此,教学设计中要非常重视活动的精心设计,要让学生动起来;

三. 是一个以学习能力为主,基础知识学习为辅的课堂;

四. 构建广泛交互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平台,以便于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我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是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不论是将已有知识传授给学生,亦或是将某种技能,技巧教给学生,都离不开一种在教学意图和最终结果之间起中介,联系作用的手段,既适当的教学方法。不难设想,在外语教学中,再好的教学设计,施教意图,如果缺少使之具体化,操作化的方法,也只能是徒具形式的空想。由此可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模式建立了一种了解,尊重,严格,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它通过学生的提问,思考,自由讨论等,使学生们的学习具有主动性,持久性。这种模式激励学生满怀信心,积极主动投入各种英语活动,了解掌握英语的过程,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从而学会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自学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力,改善了以往学生在升学“紧箍咒”下按老师意愿行事的传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种模式,它以部分课后练习被自由讨论所取代,老师讲课的时间和学生答题讨论的时间几乎相等,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调动了学生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对提高学习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4篇

【关键词】英语口语 创新形式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一、用游戏的形式,激活英语口语课堂

游戏对于调节课堂的氛围有突出的效果。游戏应用于口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始终保持在一种兴奋的状态,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学习《Vegetables and fruit》一节时,我让学生4个人为一组,合作猜单词,其中两个人负责解说,另外两个人负责猜单词,并且采用计时的形式,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猜出的单词最多,即为获胜小组。解说的学生要用英语来形容卡片上的单词,但是语句中不得把包含这个单词。如遇到“tomato”一词,解说的学生是这样形容的“It is very round and very red”.另一名学生猜词的学生马上回答:“apple”。负责解说的学生意识到对方偏离了轨道,马上否定了对方的回答,并且补充道:“Tt is very sour.”猜词的学生也马上转变了思路,准确的说出了“tomato”。在时间的限制下,学生们感到紧张而又刺激,玩的不亦乐乎。在紧张的气氛中,学生在大脑中快速的搜索词汇、组织语言,并大声地说出来,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游戏的形式让口语课堂变得活跃而又高效。

二、小组讨论活动,为学生营造英语环境

目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就是说的太少。学生平日里习惯了说汉语,用英语交流感觉费时又费力。由于惰性使然,大家都不主动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久而久之,口语能力就越来越差,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现状,老师就要首先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空间和时间。

给定一个题目,让学生用英语在小组内讨论就是一种不错的说英语的形式。前两年的网络流行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走遍全世界的梦想,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他们渴望去领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那我们就可以以“旅游”为话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制定一个国庆7天旅游计划。制定旅游计划,旅游地点是最大的争议,也最具有讨论性。有的学生喜欢苏杭,并用英语说出了那句谚语“Up above there is heaven,down below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zhou.”有的学生梦想着去看一看,他的理由是“Tibet has a natural beauty.”学生们讨论的都很兴奋,都努力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词汇和句式,还锻炼了反应速度和表达能力。

三、角色扮演活动,培养交际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老师通常让学生机械地重复课本上的对话内容,枯燥而又乏味,学生参与情绪都不高。为了增加课堂的新鲜感,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体验。老师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情景剧,让学生体会当演员的感觉。

以日常的生活起居为例,把情景剧搬上教室的舞台。如中午休息时间,几个人女生在宿舍讨论自己喜欢的季节的情景剧。从班级中抽选四名踊跃报名的女生,为大家进行即兴表演。表演开始了,四名学生在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小红在照镜子,小兰在看课外书,小青和小黄在打扫宿舍的卫生。小红首先开始了话题:“I don’t like summer.It makes me Tan. I like spring. Everything comes back in spring .” 这时小兰说话了:“I like summer .Summer is the season of all things.”接着小青和小黄又分别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她们一个喜欢收获的秋天,另一个喜欢飘雪的冬天。四个人代表四个不同的季节,各自诉说着各个季节的特色。台上的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表演的乐趣,台下的学生看的津津有味,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此外,老师还可以设计男生宿舍讨论体育赛事的情景剧,学生排队买饭的情景剧等等,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参与表演的机会。情景剧的形式不仅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氛围,它逼真的效果还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实际应用能力。

四、主题辩论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

辩论赛大家都见过,但是用英语来辩论的形式却很少见。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辩论的乐趣,老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辩论赛。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两个派别,正方和反方,也可以从班级中抽选几名学生作为辩手,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的辩论赛。为了提高辩论的效果,老师要事先把辩论题目告诉大家,让正方和反方同学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搜集对自己有利的资料。如以辩题“电子书比纸质书更好”展开辩论。正方同学认为电子书更加经济和方便,并且环保。反方同学则认为,纸质书更具收藏价值,可以增加人的阅读感。虽然双方学生在辩论中争得面红耳赤,但是每个参加辩论的人都得到了锻炼,他们的胆量和口语水平都有所提高。

总之,要让学生在口语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优势,老师就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英语口语水平不断上升到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主体性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4-0025-03[作者简介]倪建银(1978―),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阳光初中教师,中学一级。

近些年来,国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教学模式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适当的调整。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快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教学融合了素质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指导思想是主体教育,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让学生们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形成和谐、轻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师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意识及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通过用新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一、实行主体性教学的意义

主体性教学的实施能够使发现性教学和接受性教学融合在一起;能够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能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形成良好的学生主体人格和主体意识;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自主地掌握学习。

二、主体性教学的实现条件

(一)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主体,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要予以尊重,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二)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认真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得到了锻炼,还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意义,能够较好地提高、发展学生的素质。现代教学的核心要素是学生主体。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是主体参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师角色转变,起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教师的角色需要转变,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因此,教师的讲课要有引导性,要协调、鼓励学生学习。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发挥自身才能,展现、培养自己的个性,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体者。

三、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传统的教学格局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构建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师要以原有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发展主体性教学模式。

(一)要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活动一般在室外,外界的干扰因素比较多,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有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们的注意力存在不同特征。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必须依据学生的注意力特点,总结学生的注意力特点、规律,用好的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有机结合,教学的手段要多样化、现代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经过多年发展,现代教学形式已比较丰富,如循环教学、电化教学、集体教学、分组考核、分段教学、提示教学、理论教学、小组创编队形等。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对体育课堂的教学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达到优化的目的。教师不仅应该关注知识、教材,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设立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有强烈的体育学习动机。使学生从取得的成绩中获得满足感,产生愉悦的情绪,这样就能激励学生不断地进行体育学习,把体育课变成自我发展、自我展现的学习舞台。教学目标有不同的层次和等级,教师要根据所在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系统,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的大小能从教学目标系统中找到符合自身情况而且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可以获得满足感,增加自信心,就会去寻找更高一点的目标,并通过学习不断进步。

四、中学体育主体性教学的对策

只有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要创设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参与到其中去,才能做到体育知识的传递。学生们通过课堂体验,情感得到升华,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以增强。

(一)情境化教学可以营造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设置一定的情景氛围、场地器材和故事情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用心去思考、学习,激发学生思维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能主动参与其中,加快学习速度和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情境教学时,教师、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去,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教师适时指点,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体育知识。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年龄、性格等特点,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体育课的内容变得更趣味化、游戏化、故事化、生活化,学生们在营造的情境中轻松愉悦地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活用语言描述创立情境,积极引导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设问等语言手段,将学生们引入到情境中去,让学生们能快速明白课堂内容和基本要求,融入到教师创建的情境中去。学生们从中受到启发,进行思考,从而掌握教师授课内容。教材内容必须和创设的情境相融合,学生能够从中真实地感受到体育知识。因此,教师要仔细揣摩,让体育更加贴近生活,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体会体育中的生活,在生活中学生们可以体会到生活中的体育,两者有效融合,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真谛、价值,最后达成了终身体育的目的。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强,教师要利用这个特点,上课时进行各种运动的展示或者让学生观察体育运动图片,让学生感性认识各种体育运动,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教师还可以运用初中生熟知的音乐配合学生的模仿,愉悦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们在音乐中自由练习、发挥,大胆、独立地完成模仿练习。

(二)教学方法优化,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要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身心健康,适应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技能、知识、身心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不同时期的学习水平和目标都会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教学法的选择,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解、示范、练习,要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们通过体育教学真正学到知识,领会体育的真谛,爱上体育,进行终身体育锻炼。

(三)正确进行体育评价

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把发展学生作为根本的评价原则才是正确的体育评价,而且评价时要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客观、发展、全面的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学生才能够有奋发向上的动力,才能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激励学生的手段,既能使体育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也能客观掌握学生体育课时的表现;既能够对学习的结果、行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也能够对学生的情感因素、能力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心理素质、运动技能水平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学生的人格、思想也更加健全和完善,真正做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

总之,要实现中学体育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使学生得到好的锻炼和提高,教师要运用多种策略,真正做到主体性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重视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以学生发展为本 主体性 活动

一.转变传统的思想,确实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新课改以来,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转变角色,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由原来的施教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交流,通过小组协作、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自学中确立主体地位

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教师反复讲解,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学生在教师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因此我认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者的最佳方法。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1.教会学生“看”书。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脑海中构建出基本框架。然后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哪些,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不管是书本上的材料,还是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同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更进一步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会学生正确的答题能力。思想政治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思想政治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因此教师应在这方面下工夫,教给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们主体作用,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7篇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 

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作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8篇

一、平等对待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中职教育体系中,语文课程的地位相对弱化。与专业课程相比,学校安排的课时不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习惯于开展单向灌输性的语文教学,教师就是语文课堂上的权威,多数情况下学生只能进行被动式的学习,所以,学生的“主体性”遭到压制,师生关系也是不平等的。因此,要想确保学生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同学生“平起平坐”,更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转变过去那种“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例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各项教学活动都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科学全面的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应当着眼于学生前一阶段的综合学习状况,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基础,科学地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其次,在科学划分层级的基础上,要设置相对应的教学目标体系,以及和教学目标相匹配的教学活动流程,从课堂提问到作业设置,都要体现学生的差异性目标。考试考核环节也要采取差异性的方法,让语文教学活动体现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特点,确保广大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是要通过分层教学目标及相应的教学活动,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快乐。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兼顾了学生差异,才能确保语文教学工作从整体上提高针对性,确保学生能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五、 聚合课内外优质教学资源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切忌仅仅局限于课堂。语文教学活动是一项立体性工作,教学设计时要放眼课前课后,使课内外融为一体,这才是素质化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方面要让学生的学习环节充分向前延伸,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教材内容,丰富语文基础知识,提炼语文学习难点。另一方面还要向课后拓展延伸,通过各种研究活动、探讨活动、实践活动使语文学习中的难点问题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研究。

虽然高中语文教学时间紧、节奏快,但是教学设计一定要因地制宜,将课内外各种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出题海战术、时间战术,通过课堂的画龙点睛式启发引导、课前的自主探究分析、课后的巩固拓展延伸,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科学的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广大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广泛汲取经验成果予以完善,从而推动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金沙中学(226300) 学习、自主探究和互动探讨的空间。如在课堂上引入“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分别用文言文语言和现代语言对文章中的精彩内容进行对话性的演绎,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集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课堂主体意识,实现师生关系与课堂教学氛围的和谐。

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坚持因材施教

中职教育不同于高中教育,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更具多样性,学生面临着不同的职业发展需求。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不能过于粗放,各项语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对此,中职语文教师在制定语文教学方案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标准等不能过于统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避免语文课堂上两级分化现象的加剧,保护好每个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引导学生建立起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

例如,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必然会有不同的阅读兴趣和爱好。此时,语文教师在传授阅读技巧的同时,更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进而促进学生个人化语文素质的发展,有效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和人文素养。

三、营造情感教育氛围,激发主体意识

中职学生面临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很多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存在较严重的功利心理,尤其当学生面临着较大就业压力时,很多学生都会把用于语文课程学习的精力转移到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上。此时,中职语文教师如果不进行积极的情感引导,教学目标的实现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对学生的语文求知欲、探究欲、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行有效的保护,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故乡的榕树》这篇散文时,作者“寄情于物”的写法需要学生进行主动感知,仔细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所以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乡情”贯穿全课,积极营造以“乡情”为代表的情感氛围,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意识,从而对作者的思乡情结进行主动体验和主动理解,切身感受语文课程的价值与魅力。

四、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职业素质

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开展面向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发展的教学项目,多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合作、互动性的学习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与互动中提高集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进而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提升。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新教学理念;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96-01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一样,要以新课程的理念要求自己,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这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一)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二)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教师必须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一)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二)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作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