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恋爱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4:14

导语:在恋爱心理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恋爱心理学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在学习、人际关系、情绪、恋爱等方面大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甚至会造成很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由于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同时也包含着个体自身的原因。为此,我们需要家庭、学校以及个人等方面的努力。

随着高校竞争机制的全面引人,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失调或者存在着心理障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象牙塔里天之娇子们的心理障碍也亮起了红灯:笔者将从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恋爱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其调适作一番陈述。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学习心理障碍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很多大学生都是通过一番拼搏几番努力才走进了大学的殿堂。长期性情的压抑使得他们把大学看成了天堂,那里没有作业,没有老师的训导、家长的叮嘱,而只有轻松、愉快和欢乐。为此,校园里不时漂来三五成群的逍遥一族:玩扑克、打游戏成了他们的拿手绝活;看录像、谈恋爱成了他们的看家本领;殊不知,学习是一种持续性的活动,一旦你停止学习久了,则会产生倦怠心理。

(二)人际交往障碍

学生的主要活动大多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和实现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渴望被了解的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支持和理解,给以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和寂寞,损害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如此重要,反观我们大学生之间的人际状况确实让人不敢恭维。别人遇到困难时袖手旁观,自己遇到心事时也只是形影相吊,或者到虚拟空间上去寻求安慰

(三)情绪性心理障碍

情绪是个人对重要的机遇或事件做出适应的生物反映倾向。情绪生活是人们一刻都不能缺少的。凡是能满足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了烦恼、厌恶等否定的情绪的体验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不良的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危害。为一点小事而过分的情绪反应或情绪反应过于迟钝、无动于衷、冷漠无情等这些不良情绪往往成为大学生情绪性心理障碍乃至恶性行为的导火索。

(四)恋爱心理障碍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谈恋爱已经成了大学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随,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越来越趋于开放,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不排除有些大学生可能会在大学校园里找到真爱,但是为数不少的情侣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分手。而有些学生却因此抑郁成疾、焦虑成癖,最终形成了心理障碍。爱情可以让人甜蜜,让人激情四射,但也可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而这种由于恋爱失败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已不鲜见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怎样调适需要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家庭教育应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在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价值观、从事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为了调适这些因素所造成的心理障碍,我们就必须学会消除它的不利之处二

1、转变父母的教育方式

美国"L:理学家安妮把家庭的教育方式分为情感关注型、回避型和接受型不良的父母教育方式会造成子女人格偏离,是导致人格障碍、神经症、吸毒等问题的危险因素。对子女期望过高,过分限制子女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过分焦虑或者对子女过分溺爱、迁就,这些养育方式可能会造成孩子自卑、敏感或者以自我为中心等缺陷。因而为人父母应该严格要求、关爱并重,应该用语言或姿态表示对子女的喜欢,经常赞扬子女,能够谅解子女的过错,尊重子女的意见,参与子女活动。事实证明,情感关注型家庭的子女很少会有心理障碍,很少会做出一些极端的恶性事件

2、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气氛也是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来自家庭内部比较融洽、和谐的大学生往往性情比较温和。能够宽容别人,能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不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而若家庭气氛比较紧张,孩子往往形成胆小、怕事、自卑等性格缺点,有的逆反心理比较强,甚至会对社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危害。

(二)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中应起主要作用

大学生的生活有很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为此,学校应做好如下工作:

1、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不少大学生对自己存在的价值,对未来的打算都很困惑,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理想,没有人生目标。这种生活充其量也只能叫做生存而非生活。而在这种无目标、无理想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调,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的,甚至很可能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来的。鉴于此,作为学校要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给予他们一盏正确的指路明灯,这样在他们迷茫、困惑之时,大学生才会勇往直前。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应该在大学的课业任务中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咨询、人生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等课程,提高他们应对困难的意志力,加强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提升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免疫力。另外还应多请一些资深教授开设一些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教给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掌握突破人际困惑的技巧。

3、提升心理咨询的水平

我们要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工作应该主动出击,而不应该被动的等待学生的来访,可以定期的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个检查,从而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而不是事发之后再作反省。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还应密切关注那些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他们经济拮据、敏感、自尊心较强,若不小心,可能就会受到心理障碍的侵袭。

(三)大学生的自我调适

哲学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鉴于此,克服心理障碍关键在于自我调适。

1、正确的认识自己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我及其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的认识和评价。正确的自我意识会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而错误的自我意识则使人学生对社会适应不良。大学生必须正确评价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平常人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生活。

2、确定合理的目标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回有所收获。目标是一个人的重要的行动指南,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的确立必须实事求是,必须符合自身的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必须要是在经过一番奋斗一番拼搏之后能够达到的。长远目标即一个人的理想,是确保大学生能够勇往直前的一个重要的王牌。在制定目标时除了要拥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即近期目标,还要确立比较长远的目标。目标的确立,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命不凡。目标过高往往不能实现,从而易使他们产生沮丧、自卑的心理;目标过低,即使达到目标了也往往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毕竟一切尽在意料中

3、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

现在不少人认为大学里学习的很多东西几乎没有多少在社会上可以应用其实大学生从大学里学习到的往往不是刻板的知识,而主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不同于以往初中高中的学习方法。大学里学习容量比较大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去粗取精,学会自主性学习,这样才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愉快而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

4、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学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训练,不酗酒不吸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能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劳逸结合,必须丰富多彩。一个人如果封闭自己,除了学习之外不去参加任何文体活动,那么他的大学生活将会单调、乏味,甚至会连正确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都难以维持下去。不会休闲就不会就不能真正地学习只有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一个人的学习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阅读疗法心理健康大学图书馆

论文摘要:阐述了阅读疗法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方法和技巧。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13益加剧,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中的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疾患已成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性格、情感上存在缺陷,相对缺乏独立自理能力,而且耐挫力较差,适应能力偏弱,导致在人际交往和面对新环境时引发出许多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们还存在着许多心理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很多方面,有社会各种舆论带来的压力,有家庭传统观念和教育观念与自身观念的冲突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因心理障碍而休学、退学的占总退、休学人数的30%左右,自杀、犯罪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以上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担忧和如何应对的思考。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地方,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为使图书馆发挥预防、化解、排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的教育职能,近些年兴起了“阅读疗法”,用以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有效资源,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开展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治疗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

一、阅读疗法的概念与作用

所谓阅读疗法,是运用生理学、医学和读者心理学的原理,通过有选择的读物和指导性阅读,来寻求心理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办法。阅读疗法能够排除读者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改善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以达到辅助医疗的治疗目的。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心理自助疗法,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美国科学家斯塔克在一项全美调查中发现,84%的心理医生在使用阅读疗法,该疗法在增进自信、改变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有特别疗效。

阅读疗法通过治疗者向读者推荐一些有益的相关书籍,使读者通过阅读来达到缓解、消除心理失调,促进心身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作为人的精神食粮的书籍,自古以来就有充实人的精神、满足人的欲求、启迪人的心智、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阅读疗法的干预水j可分为四个方面:智力的、社会的、行为的和情绪的。在智力水平上,阅读疗法可激发读者对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反思与分析,并意识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获得关于人的行为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展自己的必趣;在社会水平上,阅读疗法能扩展人的认识范围,强化礼会和文化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读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更加有效地生活;在行为水平,阅读疗法可增强人的活动能力,给读者提供机会,以便在想象中体验各种行为模式,考察其可能的结果,也有助于抑制不成熟的行为,促进成长;在情绪水平卜,阅读疗法可使读者获得许多经验,在阅读过程巾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从而使被压抑的情感和体验进入意识之中,开通情绪和冲动表达的渠道,获得领悟,为读者提供机会以了解自己的动机和他人特定情况下的动机,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阅读疗法既可以单‘地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起使用。阅读疗法的关键是推荐的书籍应符合治疗目的、当事人的病情和病凶以及阅读水平、阅读兴趣。要避免观点模糊甚至错误的书籍。阅读过程中,读者若能撰写读书笔记,并得到治疗者积极的关注和指导,则效果更好。因为阅读疗法有无压力、无顾虑、无强制性、具有暗示作用的独特优势,使读者易于接受。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

1.通过阅读疗法使大学生及时排除心理困扰。大学生目前患心理障碍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应当采取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防重丁治的原则,以便有效地抑制住患病率二升的不良趋势。读者到图书馆可以无精神压力、无顾虑地进行阅读治疗,也不必支付咨询费用就能解决心理问题。因此阅读疗法相埘于心理咨询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阅读疗法具有娱乐、信息、益智、领悟等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治,如同英格兰布里斯托尔大学医生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的:“阅读诗歌比吞服药丸能更有效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情绪”。调查显示大学生70%曾经通过读书来解决心理困扰、排除心理障碍。所以阅读疗法不失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好办法。

2.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图书馆是责无旁贷的。阅读疗法服务的丌展是对几十年传统、被动的图书馆阅览服务方式的一种挑战,它顺应了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增强r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信息市场的竞争力。

3.发挥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除肩负着信息眼务的职能外,还宿负着对火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文化、信息素质等多种教育职能。图书馆作为人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以书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有利于逐步完善阅读疗法的理论与应用。阅读疗法在同的研究历史较短,理论与应用研究十分匮乏,它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可以积累经验,在实践用中加强对阅读疗法的研究。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阅读疗法

1.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由心理咨询师对馆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人员要极大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心理学、医学等基本知识,不断地加强自身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2.广泛宣传阅读疗法。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研究还很少,研究进展较迟缓。图=馆可以利用宣传栏、校,播站,举办讲座等大力推介阅读疗法,向学生介绍阅读疗法的作用与基本常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从图书馆收藏的书刊资料中找到排解方法。这有助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今后到社会上能够自觉而有效地利用图书这种特殊的药石预防和凋适心理障碍,使之终身受益。例如,某图书馆举办j,“阅读疗法”展览,以“现代生活的第二起居室——健康阅读——快乐生活”为主题,推广“以书为药”的阅读疗法,并向读耆推荐古代阅读疗法处方一一清代张潮开列的阅读疗法书目书本草和改编的常用对症阅读疗法书日。

3.图书馆设立专门的闭读台疗室。阅读治疗室应为专的阅览室,环境应布置得轻松幽雅,使读者感到精神放松。藏书要经过精心选择,放置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帮助的文献。由经过培训的咨询靖员,提供心理咨询书刊目录和专题文章,辅导读者进行有效阅读。

4.进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在校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传具有启发意义的佳作。让更多的网者来学习。推荐优秀书目,以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还可以和来访者在网络进行交流,解答他们的困惑,使更多的大学生获益。

5.丰富馆藏资源,编制专题书目。阅读疗法必须有相应的馆藏资源,应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文献配置。还要根据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刊目、专题文章,开展导读工作。

第3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生;挫折;应对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和公立院校、民办院校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新格局。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机制,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供需矛盾并增加了多样性和选择性。[1]因为办学性质,办学条件的特殊性,其生源构成相对于于公办一本、二本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点。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入学新生挫折状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抵抗挫折的心理能力,建立和谐稳定的校园秩序,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为相关的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一般特点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征是人性化的培养理念、科学化的培养方法、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国际视野中的多元文化的大融合;注重校园环境建设、风景优美,大多数建筑设计比较新潮,虽然没有历史厚重感,但也意味着崭新的开始,没有包袱、可以轻装前进;管理上更侧重以学生为主,服务学生的理念,有各类丰富的课外活动调剂学习生活。

我国以公立院校为主,私立院校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很短,其生源构成复杂: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往往跨本科二批、三批,大部分来自于本科三批,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成绩不理想,进而另辟蹊径以经济为基础进入中外合作项目,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机会和学历文凭[2];学费较高,一般是国内公立院校的3倍以上(因为公立院校有国家财政补贴),参与合作项目需要读外方学位的学生学费更高;家庭背景复杂,虽然学生整体上的经济状况似乎要好一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家庭贫困,家长望子成龙,举家借债让孩子上大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凸显了学生间的贫富差距;学生个性张扬,虽然不擅长传统的应试教育,但是不乏多才多艺之人,动手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均较强,但自律意识较弱,有的学生课本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

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生挫折调查结果

心理学研究认为,如果不确信人们将会如何回答你的问题,或者你正在寻找不同的答案,那么开放式问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开放式问卷调查需要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先找到回答中重复出现的内容,然后计算每种内容出现的频率,以了解每种回答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可以发现那些独特而富有创造力的回答。当然,这种调查需要大量的阅读劳动,耗时耗力。[3]

为了得到学生真实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本研究以"根据你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如何应对挫折"为题,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新生在第一学期末发放调查问卷,新生在开放式问卷中自陈的挫折体验经统计如下图:

在问卷中,新生谈到最多的是学习挫折,其中包括中考和高考的复读,尤其是高考失败的阴影,大多数人对上三本心有不甘,感到学习压力大,有自卑感。其次是恋爱挫折,尤其是失恋导致强烈的情感困惑,有的总结自己高考成绩不佳是由于高中谈恋爱的不良影响造成的。居于第三的家庭变故挫折中最多的是亲人离世,其次是父母离婚,或者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第四项,贫困挫折,虽然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费高,其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贫困生,因为贫富差距明显,加上同学间攀比盛行,令他们有挫折感。第五项,经历疾病挫折的学生虽然是极少数,但是他们对疾病充满恐惧。最后一项,是个别学生为自己太胖、太矮、面有胎记等体貌特征而苦恼自卑。

新生调查摘录:

实录一:我的愿望一直都是考上一个一本院校,在高二时学习名列前茅,我甚至许下伟大宏愿,要上比北大清华分都高的国防科技大学,但是活就是不遂人愿,我的爱情在这个最不该来的时候降临了,我喜欢一个女生。恋爱不耽误学习,那是天方夜谭,除非你不是真心的,我学习一落千丈。……我上了一个三本,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却很骨感。

实录二:09年,我来到了这个陌生却又向往的地方:xxx国际学院。说实话,这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大学,但在这里,我圆了我的大学梦,十几年的求学征程,早已让我心力焦瘁。我来自农村,当初是咬紧着牙交了高额学费,来到xxx。本以为到学校后可以干点勤工俭学什么的,一个月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可实际我在这里感到非常的自卑,而且压力非常的大。因为同学大多都来自城市,家境状况都不错。平时,经常会有些聚会什么的,还有就是同学的生日。毕竟大家都是新生,因此,任何的活动都非常的积极,互相请客吃饭更是常有的事。这些完全打乱了我的生活规划,我只好借钱或是编理由向家里要钱。说实话,每次向家里要钱我都感愧疚,并且带有负罪感。因为自己都这么大的人还要靠父母养活,心里实在难以接受。我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但进入大学后,我好像也开始学会了攀比,因为每一次和同学一起去买衣服,心里都特不舒服,因为自己穿的太寒酸了。

实录三:还记得,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谁可以说自己没有经历过挫折?”有人说:“来这里上学的人,谁没有经历过挫折?!否则,我们就去北大清华了。”旁边的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笑着说:“就是!”但我更明白自己来到这里经历的心路历程,记忆中的那段时间夹杂着雨水、泪水,还有陌生。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学,让新来的我有些许不安,但让我压抑的是,来到了一所昂贵的三本学校,作为孩子,谁不想让自己的父母为自己骄傲,但我失败了。不知道,在这所学校,我的机遇在哪里?

实录四:“心理健康课”,一开始我觉得这课可有可无,我们都多大了,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第一次课来了,不是为了课,而是怕老师点名,来到教室,手机打开看小说,但是我发现周围的人都在鼓掌,我就听了会儿,然后我就听了一学期。老师很激情,讲课也很HIGH,老师没有照着课本读,而是用一个个例子,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走进我们心里。我郁结了多年的心病也开始缓解,我现在有了生活的目标,我很感谢这门课,也感谢我们亲爱的老师。

实录五:一学期的心理健康课过得好快,老师像灌溉花园的温和的园丁一样,精心给予我们营养物质,而当我这根枯草正在“咕咚咚”喝个饱时,老师却宣布时间到了!真是意犹未尽啊!从没想过心理健康课会上得这么尽兴!

三、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生挫折情况的应对途径

针对新生的常见问题,建议制定配套解决方案,缩小学生挫折感受的范围和程度,可以采取上好心理健康课、强化成才教育、加强学习指导、给贫困生提供切实帮助、建立多元化和谐校园等具体措施。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传授大量的心理健康知识,这一点是其它任何教育方式都不可比拟和替代的,对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目的是预防,“防重于治”,而不是等学生出现了问题再想方设法去补救。心理健康课注重教学完整性,课程的内容涵盖了大学生这个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易产生问题的各个方面[4]: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爱情与性心理、适应、学业压力、挫折、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改善。通过教学不仅给学生们传授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而且在理论中贯穿着许多切实可行、可操作的自我调节方法:如正确自我归因、合理调整自己的抱负水平、控制愤怒、适度宣泄、妥善运用人际交往技巧、压力的应对、正确对待爱情和性心理、挫折承受力的培养等。心理健康课要个性化教学, 让学生主动参与,有情感交流,可以配合讲授法的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讨论、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籍以提高教学效果,。

2正确看待挫折,强化成才教育

有首歌词写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其实,挫折教育本身应包括成才教育,因为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要让受挫的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景,才能把挫折当作垫脚石,在困境中奋发图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有八十挂帅的姜子牙,现有数学曾考1分的马云。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与努力。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教育学生认识到自己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寻求适合自我的成才之路。

3加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自信心

由于合作办学学生的高考总分整体上偏低,所以,新生普遍有学业不佳导致的自卑感,一些同学信心不足, 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积极性。高校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引导新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因学习困难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专业课教师要注意讲究策略和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疏通,努力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协助新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教会他们科学管理与支配时间;学校要多举办一些有关学习方法、记忆策略的大型讲座和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自信心。[5]

4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恋爱引导

本调查发现,除了高考的挫折,失恋是排在第二位的新生挫折体验,而且,许多同学坦称:中学恋爱对自己的高考成绩不佳影响很大。所以,从中学就要开展以预防为主的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在引导男女生健康交往的同时,帮助学生认清早恋的危害性,分析早恋会导致的不良后果,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把时间和精力投向长远的奋斗目标上。其次,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挫折的指导。分析近年来媒体上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报道可以发现,其中绝大多数人自杀的缘由与失恋等情感受伤关系密切。大学生虽然从生理上来说已经成熟,但在心理上还没有成熟,他们正处在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的时期,有些情感脆弱的学生会因为恋爱失意导致行为失常,甚至出现伤人、自伤等极端过激行为。所以,一定要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恋爱引导,要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并关心遭遇恋爱挫折的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任课教师要掌握现实素材,有的放矢,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开展课堂讨论,强化学生正确的情感认知,案例和讨论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举办专门的爱情和性心理系列讲座,并加强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尤其是对愤怒冲动的控制能力;最后,辅导员要发动同学互相帮助,形成集体支持的良好氛围,对于比较严重的问题,要进行危机干预,发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时效性作用。

5给贫困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和关怀

虽然中外合作高校的学生大多家庭经济宽裕,但是也有来自倾全家之力举债让孩子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在社会攀比成风的大环境下,身处有“贵族学校”之称的贫困生,同学间凸显的贫富差距使他们受到有形无形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是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首先,努力帮助他们改善经济条件。通过发放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贫困奖学金、师生爱心捐助、一帮一等活动使特困生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设置勤工助学岗位、联系社会企业机构提供假期、周末兼职打工的机会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取得劳动报酬,增加收入。其次,关心贫困生的现状,鼓励其他同学走近贫困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人格,体会他们的心理感受,让贫困生在集体中得到更多的关爱,主动走出自卑的心理困境。最后,要教育贫困生珍惜在大学里读书的机会,认真学习,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要和其他同学盲目攀比,要善于分析环境中的利与弊,通过实践来增强自尊和自信,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奋斗方向,坚信天道酬勤、知识改变命运,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光明的前景。

6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构建多元化和谐校园

心理学认为,受挫者的挫折反应总是在一定的挫折情境中产生的,挫折情境是产生挫折的重要条件,如果挫折情境得到改善或消除,挫折感也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设法改变挫折情境是克服挫折的一个重要方法,融洽民主的生活环境会大大降低不良情绪发生的程度和频率。提高大学生耐挫力,不仅要靠学生自身的主观调控,更需要以先进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改善校园软环境,尤其要保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如设立院长学生助理团、家长委员会、学生申诉委员会、院长信箱、法制督察处,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好的校风学风、协调的人际关系、恰当的奖赏与监督机制、民主协商与对话制度,是帮助大学生减少和克服挫折的重要条件。从新生入校报到开始,学校就要为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帮助,做好新生的接待、安置、熟悉环境,举办家长见面会介绍学校概况和各专业情况,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充满蓬勃朝气、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另外,还要给学生提供医疗保险,让身体不佳的同学无生病之忧;为了减少学生对就业的担忧与迷茫,学校要经常举办模拟招聘会,提前模拟招聘会的流程和面试过程,让同学感受招聘会的氛围,对就业方面有充足的准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说破生死,正确对待亲人离世带来的情感冲击,珍惜生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培养方案要求人性化、个性化[6],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疏通。所以,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譬如,对于那些缺乏自信、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应多给一些积极暗示和期望,多鼓励、支持他们参与学生集体活动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对于心理素质较好、耐挫性强的学生可以采用激将引导法,促使他们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总之,学校要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提高挫折抵抗能力,挖掘自我潜能、不断学习探索、不断自我完善,以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泊.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2] 钱峰.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1期,227.

[3] [美]Annabel Ness Evans等著,心理学研究方法[M].周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318-319.

[4] 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年 8 月.

[5] 王啸天.民办高校新生挫折及其应付方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6] 邓琪,许骏.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4卷第4期,140-144.

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压力源;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本科毕业生为了暂时逃避就业现实,选择了读研。然而,上了研究生,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虽然研究生作为学生,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但是研究生的年龄特点不同于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目前迈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至少是二十一二岁了,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成人感,都不允许他们还像之前那样心安理得地花父母的钱了。另外,他们还面临着恋爱交友甚至婚姻的人生任务。最后,即便是研究生毕业,还是要回归到找工作的行列中。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生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这几个方面:学习、生活、情感、工作。这些压力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疏导,必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研究生压力源分析

(一)学习压力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同于本科时候的学习模式,本科阶段主要依靠课本,上课形式是讲授式的,而研究生阶段,需要查阅大量的专业书籍和中外文资料,上课也大都是讨论性的,这样,研究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机械学习到研究性学习,他们一开始觉得很不适应,而且,本来研究生在入学前就已经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备战考研,身心俱已疲惫,成功的喜悦还没来得及细细体味,马上又要投入艰辛的学习中,其压力可想而知。

另外,大多数高校对研究生实行外语过六级、公开发表至少两篇学术论文等硬性过关指标,甚至有学校规定必须在SCI收录的杂志上才允许毕业,否则不授予学位证书,这又增加了研究生们的压力。

(二)经济压力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生的经济条件窘迫。现在在读的研究生,一年的学费动辄上万,这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对于已经成年的研究生,由于在读本科阶段已经给家里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现在仍然不能自立, 在心理上接受不了;而工作过的研究生读研意味着放弃工作,放弃较稳定的收入,再加上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很重。

总之,作为成人的研究生都希望能够早日自食其力,减轻家庭的负担。研究生经济收入来源渠道的单一是造成其经济压力的主要原因,收入来源主要是家庭供给和国家提供的每个月200 元左右的生活补贴。但现在物价普遍上涨,而补助却一直不见涨,面临经济压力,大多数的研究生都选择去兼职,一方面是积累些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主要是多赚些生活费,缓解经济压力。然而,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能提供给研究生的兼职岗位也越来越少,有些研究生即使想兼职,又苦于无处可去。兼职锻炼了人,但也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不善于把握就会对学习造成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三)情感压力

大部分的研究生已经到了婚恋的年龄,正值婚嫁关键时期的青年人却只能生活在有限的圈子里,每天的生活基本上是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接触人少,社交圈窄,他们感情的需要和性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也是研究生群体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

一些还没有找到对象的研究生看到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是成双成对,而自己还是形单影只,不免着急,再加上年龄确实日渐增长,更是迫切希望赶快解决个人问题。但是,同时心里又有一种强烈的矛盾感,毕竟,还在求学的阶段,将来到哪里工作还不确定,一切都待定,所以,他们一方面期望有男女朋友,另一方面又怕将来不能在一起。而且,即便是他们有很明确的找对象的动机,又由于长期忙于学业,交际圈子狭小,阻碍了个人问题的解决。特别是一些女研究生,读研的这几年正是她们婚嫁和恋爱的最佳时期。由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定位的不同,相对于男研究生而言,女研究生面临婚恋问题的压力更大,因为女研究生还面临着生育的现实问题。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生育的最佳年龄是23 岁到30 岁之间。

(四)就业压力

随着研究生扩招的不断推进,研究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的《2009 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中发现,硕士生的就业压力明显高于专科生、本科生和博士生。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上的《2010 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硕士生就业压力最大。

在一般的社会认识中,学历越高越有就业竞争力,学历越高就业压力应该越小。可是,此项调查报告给出的结论却有异于既有的认识:处于学历中上层的硕士生就业压力明显高于专科生、本科生和博士生。

这是什么原因呢?与本科毕业生相比,硕士、博士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付出更多,自己比别人多读几年书,多交几万的学费,使得很多研究生对就业的期望过高。另一方面,由于大幅度的扩招,研究生的总体数量大大增加,研究生已不再是高层次的稀有人才,而是社会就业大潮中普通的一员,他们就业时,同样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

三、应对措施

不可否认,研究生正面临着诸多压力,这些压力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适,可以导致许多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笔者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探寻出以下几种调试压力的对策。

(一)社会和学校方面

1.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同门之间增加沟通,形成学习链。导师具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崇高的人格魅力, 导师的言行举止会给研究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压力很大,可能会导致与研究生交流时间不足。因此,研究生应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主动与导师进行交流,以获得导师的指导;而导师在工作科研之余,也要多给研究生以学习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怀,真正实现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另外同门直接可相互之间增加交流,低年级同学应主动向高年级同学取经,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应主动帮助高年级同学做一些论文的辅助工作,比如帮助师兄师姐发问卷、输数据等。

2.学校多渠道、广范围为学生提供经济帮助。首先,优秀奖学金和基本奖学金制度相结合。在国外高校,奖学金额度都很高,全奖一般包括了学费和生活费,半奖也足可支付学费。与之相比,目前国内的高校奖学金额度和奖励面都明显偏小,绝大部分高校还一直实行“普通奖学金”制度。建立优秀奖学金和基本奖学金制度就是要既鼓励优秀学生发挥潜能,同时保持中等及中等以上研究生应有的待遇,中下等的学生则自己承担学费和生活费。其次,拓宽“三助”(助教、助研、助管)范围。“三助”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负责精神,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现有基础上,学校应为研究生进一步增加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的“三助”岗位,为研究生增加实习机会的同时,又给予他们适当的工资。再次,建立合理的助学贷款制度。现在,很多研究生还要依靠贷款来完成学业,因此,政府、学校和金融机构应尽快协商制定合适的研究生助学贷款制度。最后,社会捐助也是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重要补充渠道。随着教育改革和对外交流的加强,我国高校教育捐赠不断增长,很多的爱国企业家对教育付出了诚挚的爱心,资助一些贫困的研究生,学校要积极与这些爱国企业家联系,共同为研究生教育贡献力量。

3.搭建桥梁,创造男女研究生认识的平台。目前,网络已经成为研究生查找资料、寻求感情寄托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愿意在网络的虚拟空间表露和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占领网络阵地,设立情感讨论区,正确引导和疏通情感问题,是研究生情感教育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业余联谊活动,特别是不同学校、不同专业间的联谊活动,如情感沙龙、文艺联欢、郊游等精神交流活动,扩大研究生同学的交流范围,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提高研究生的精神愉悦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4.政府、学校合力帮助研究生就业。学校首先要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不要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不顾学科专业条件一味扩大招生,应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节和进行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课程设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从而从根本上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毕业生就业:第一,从研究生入学就引导学生关注就业,培养就业竞争意识。第二,在各个年级及不同专业开展就业指导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内容融入到个体就业指导咨询、群体职业能力测评、求职相关讲座等活动当中去。第三,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和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使研究生增加就业技能和技巧。另外,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为研究生提供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就业环境。第一,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就业市场机制,预防就业过程中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出现。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限制那些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就业率低的院校的招生数量,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第三,加大自主创业的优惠力度,为到基层、西部去的学生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二)研究生自身方面

研究生自身在面对这些心理压力时,注意控制情绪,理性对待。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心理障碍已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程度,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咨询。要学会自我宣泄,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以坚强、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存在压力时,有倾诉的对象,同时交际面广了,也会缓解情感方面的压力。在就业的问题上,与自己的导师讨论未来的职业选择,争取得到他的支持和理解。将个人的能力和职业的要求相结合、将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将短期的收益与长远的发展相结合,对自身的择业目标做出一个相对科学的定位。

总之,现在的研究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社会、学校要重视这些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疏导。研究生本人也要正视这些压力,努力减轻压力对自己身心健康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张学浪,戎向东.浅析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J].兰州学刊,2010,(03).

[2]陈光军.略论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困惑及其化解措施[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3]郑霞,苗元江.硕士研究生心理问题现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

[4]李继勇,王南,王景刚.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浅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02).

[5]吴武洲,林伟连,曾敏峰.研究生所承受的压力如何解决[J].中国研究生.

第5篇

近年来,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本科毕业生为了暂时逃避就业现实,选择了读研。然而,上了研究生,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虽然研究生作为学生,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但是研究生的年龄特点不同于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目前迈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至少是二十一二岁了,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成人感,都不允许他们还像之前那样心安理得地花父母的钱了。另外,他们还面临着恋爱交友甚至婚姻的人生任务。最后,即便是研究生毕业,还是要回归到找工作的行列中。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生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这几个方面:学习、生活、情感、工作。这些压力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疏导,必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研究生压力源分析

(一)学习压力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同于本科时候的学习模式,本科阶段主要依靠课本,上课形式是讲授式的,而研究生阶段,需要查阅大量的专业书籍和中外文资料,上课也大都是讨论性的,这样,研究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机械学习到研究性学习,他们一开始觉得很不适应,而且,本来研究生在入学前就已经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备战考研,身心俱已疲惫,成功的喜悦还没来得及细细体味,马上又要投入艰辛的学习中,其压力可想而知。

另外,大多数高校对研究生实行外语过六级、公开发表至少两篇学术论文等硬性过关指标,甚至有学校规定必须在SCI收录的杂志上才允许毕业,否则不授予学位证书,这又增加了研究生们的压力。

(二)经济压力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生的经济条件窘迫。现在在读的研究生,一年的学费动辄上万,这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对于已经成年的研究生,由于在读本科阶段已经给家里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现在仍然不能自立,在心理上接受不了;而工作过的研究生读研意味着放弃工作,放弃较稳定的收入,再加上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很重。

总之,作为成人的研究生都希望能够早日自食其力,减轻家庭的负担。研究生经济收入来源渠道的单一是造成其经济压力的主要原因,收入来源主要是家庭供给和国家提供的每个月20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但现在物价普遍上涨,而补助却一直不见涨,面临经济压力,大多数的研究生都选择去兼职,一方面是积累些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主要是多赚些生活费,缓解经济压力。然而,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能提供给研究生的兼职岗位也越来越少,有些研究生即使想兼职,又苦于无处可去。兼职锻炼了人,但也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不善于把握就会对学习造成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三)情感压力

大部分的研究生已经到了婚恋的年龄,正值婚嫁关键时期的青年人却只能生活在有限的圈子里,每天的生活基本上是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接触人少,社交圈窄,他们感情的需要和性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也是研究生群体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

一些还没有找到对象的研究生看到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是成双成对,而自己还是形单影只,不免着急,再加上年龄确实日渐增长,更是迫切希望赶快解决个人问题。但是,同时心里又有一种强烈的矛盾感,毕竟,还在求学的阶段,将来到哪里工作还不确定,一切都待定,所以,他们一方面期望有男女朋友,另一方面又怕将来不能在一起。而且,即便是他们有很明确的找对象的动机,又由于长期忙于学业,交际圈子狭小,阻碍了个人问题的解决。特别是一些女研究生,读研的这几年正是她们婚嫁和恋爱的最佳时期。由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定位的不同,相对于男研究生而言,女研究生面临婚恋问题的压力更大,因为女研究生还面临着生育的现实问题。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生育的最佳年龄是23岁到30岁之间。

(四)就业压力

随着研究生扩招的不断推进,研究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的《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中发现,硕士生的就业压力明显高于专科生、本科生和博士生。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上的《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硕士生就业压力最大。

在一般的社会认识中,学历越高越有就业竞争力,学历越高就业压力应该越小。可是,此项调查报告给出的结论却有异于既有的认识:处于学历中上层的硕士生就业压力明显高于专科生、本科生和博士生。

这是什么原因呢?与本科毕业生相比,硕士、博士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付出更多,自己比别人多读几年书,多交几万的学费,使得很多研究生对就业的期望过高。另一方面,由于大幅度的扩招,研究生的总体数量大大增加,研究生已不再是高层次的稀有人才,而是社会就业大潮中普通的一员,他们就业时,同样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

三、应对措施

不可否认,研究生正面临着诸多压力,这些压力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适,可以导致许多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笔者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探寻出以下几种调试压力的对策。

(一)社会和学校方面

1.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同门之间增加沟通,形成学习链。导师具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崇高的人格魅力,导师的言行举止会给研究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压力很大,可能会导致与研究生交流时间不足。因此,研究生应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主动与导师进行交流,以获得导师的指导;而导师在工作科研之余,也要多给研究生以学习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怀,真正实现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

2.学校多渠道、广范围为学生提供经济帮助。首先,优秀奖学金和基本奖学金制度相结合。在国外高校,奖学金额度都很高,全奖一般包括了学费和生活费,半奖也足可支付学费。与之相比,目前国内的高校奖学金额度和奖励面都明显偏小,绝大部分高校还一直实行“普通奖学金”制度。建立优秀奖学金和基本奖学金制度就是要既鼓励优秀学生发挥潜能,同时保持中等及中等以上研究生应有的待遇,中下等的学生则自己承担学费和生活费。其次,拓宽“三助”(助教、助研、助管)范围。“三助”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负责精神,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现有基础上,学校应为研究生进一步增加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的“三助”岗位,为研究生增加实习机会的同时,又给予他们适当的工资。再次,建立合理的助学贷款制度。现在,很多研究生还要依靠贷款来完成学业,因此,政府、学校和金融机构应尽快协商制定合适的研究生助学贷款制度。最后,社会捐助也是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重要补充渠道。随着教育改革和对外交流的加强,我国高校教育捐赠不断增长,很多的爱国企业家对教育付出了诚挚的爱心,资助一些贫困的研究生,学校要积极与这些爱国企业家联系,共同为研究生教育贡献力量。

3.搭建桥梁,创造男女研究生认识的平台。目前,网络已经成为研究生查找资料、寻求感情寄托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愿意在网络的虚拟空间表露和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占领网络阵地,设立情感讨论区,正确引导和疏通情感问题,是研究生情感教育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业余联谊活动,特别是不同学校、不同专业间的联谊活动,如情感沙龙、文艺联欢、郊游等精神交流活动,扩大研究生同学的交流范围,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提高研究生的精神愉悦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4.政府、学校合力帮助研究生就业。学校首先要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不要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不顾学科专业条件一味扩大招生,应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节和进行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课程设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从而从根本上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毕业生就业:第一,从研究生入学就引导学生关注就业,培养就业竞争意识。第二,在各个年级及不同专业开展就业指导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内容融入到个体就业指导咨询、群体职业能力测评、求职相关讲座等活动当中去。第三,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和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使研究生增加就业技能和技巧。另外,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为研究生提供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就业环境。第一,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就业市场机制,预防就业过程中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出现。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限制那些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就业率低的院校的招生数量,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第三,加大自主创业的优惠力度,为到基层、西部去的学生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二)研究生自身方面

第6篇

关键词 以生为本 教学 启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tudents-based Teaching Principle

JIA Haitao, LI Yadong

(Songshan SHaolin Wushu Vocational Institute, DengfenG, He'nan 452470)

Abstract "Student-based" principle in teaching is a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 "people-based" philosophy. "Student-based" principle emphasizes the initiative of teachers, which,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requires teachers to be mindful of students, and keep students' interests, matters, especially their developments in mind and strive to guide and cultivate them. Meanwhile, the principle, from the micro perspective, demands that teachers take all possible effective student-centered measures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instruct students so to facilitate students' mental development in a healthy way. Thanks to the accumulation of several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author is able to discuss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of "student-based" principle and succeeds in fulfilling it.

Key words students-based; teaching; implications

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们强调培养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成为自由人、完整的人,通过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来开发潜能。又注重人的价值体验, 形成师生间合作的良好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而“以人为本”体现在当下课堂教学活动中,就形成了“以生为本”。

1 “以生为本”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谢维和教授指出:“高等教育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在教育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高等学校内部体制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涉及到对整个高等学校管理、建设以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而“以生为本”,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学生群体为本,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学生是大学的根本;二是以学生个体为本,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思想渊源而言,“以生为本”的教育观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其核心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的差异,因材施教。当今研究的范围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如王学海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发表《以生为本的理念与高校学籍管理改革》和官小燕的《高校“问题学生”教育转化中如何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的思考》,它们主要是在高校管理方面做高瞻远瞩的探讨,提出了学籍管理的经典之论,而很少涉及教学方面。戴聚坤的硕士论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以生为本的视角》是从人性化的管理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比较全面,但主要还是在高校管理方面的研究。而笔者的课题侧重课堂教学与应用方面,这是笔者作为一个一线教师的优势所在。

其二,“以人为本”理论性探讨。如吴光辉的《试论“以生为本”的教育观》,主要介绍以生为本由来以及其理论价值。智勇、孙岳兵、邢亮的《学生就是大学――以生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在主要内容方面:一是探讨以学生群体为本,学生是大学的根本,没有学生就没有大学;二是探讨以学生个体为本,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思想渊源方面,指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其核心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的差异,因材施教等。窦静,刘娜靖的《浅议教师如何做到“以生为本”》理论性也很强,可谓面面俱到,但实践中例子却欠缺,实践性结合不强。这一类型的文章大多数理论性偏强,而实践性阐述弱,这是本人在拙著中突出实践,经验性例子的一个特色,这也是我科研的一个重点。

其三,“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如傅瑶的硕士论文《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理论性强、全面,或许由于刚研究生毕业,实践经验不足,课堂教学例子欠缺。曹惠亚硕士论文《一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中国教学背景下的误区研究》主要是学外语的经验总结,而袁诗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基石――以生为本》主要谈政治的经验总结,林小艳的《高校建构“以生为本”教学模式的对策研究》强调其必要性。马俊杰、文书锋、黄文彬《论坚持“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对其具体措施没做深入的探讨。史海洁、刘吉利《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和徐乔《以生为本教学――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一个方面深入探讨,值得借鉴。朱壮利的《“以生为本,合作探究”课堂模式的困境及对策》提出其中的一些弊端,令人深思。

这三个方面的探讨,可谓各有千秋。由于侧重点不同,也在该领域作出可喜的成就。而笔者的拙著侧重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是自己几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怎样去做,现在各个研究的实践性欠缺,尤其是关于课堂教学中几篇研究生论文,拜读他们大作以后,感触尤深。

2 我院学生(本科部)各种不良表现的分析

《大学》中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①正因为学生有不完美的地方,才需要去上学。学生更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考试作弊、厌学、上课睡觉、上课搞乱等,这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解决的。以下就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2.1 学生考试作弊

大学生考试作弊理由可谓多种多样。就我院学生的情况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弊的原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考场监考不严、社会风气、家人压力、侥幸,讨厌老师讲的课等。这就要求我们加大监考力度,扭转不正之风。

2.2 学生厌学

学生厌学就我校而言,也是有多种因素造成。在整体上,公共课厌学情绪比专业课要强。但专业课厌学情绪也比较严重,个别学生由于高考成绩不太理想,来到我院。这就需要我们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从根本上解决其厌学问题。

2.3 学生上课经常性睡觉

大量课余时间用在打游戏上,较少的师生交流与举行有意义的活动,这是在调查中涉及到的主要原因。

2.4 学生上课搞乱

由于老师带的班级多,不可能把全部同学的姓名都记住。有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就会出此下策。这也是学生在初中、高中惯用,但在初中、高中老师毕竟比较固定,故延续到大学,尤其是大一的新生。

2.5 学生基本礼仪缺失的分析

部分学生在家里娇宠惯了,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俗话说:没眼色。案例一:从超市回来的路上,一个学生碰到老师,老师手里也提着许多东西,学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喊一声:“老师,你把这帮我提回去,我有点事。”

案例二:下雨了,教学楼积水,前面好心人放几块砖,形成独木桥,老校长准备过去,但没有一个学生给其让路,令人心寒。

综上分析,就我院学生出现的情况来说,学生固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他们,解决诸如作弊,厌学,礼仪缺失等问题,应是迫在眉睫的。

3 教学过程做到“以生为本”的措施与方法

3.1 师心细谨,关注每一个学生

既然选择了老师,就要做一个细心的老师。看看学生对老师关注她的反应,我们可得知。案例一:在课堂,我表扬了一个学生,说她很细心,有爱心。她后来给我发个短信:老师,您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人。当您向我说起那次我在路边找树叶的时候,吃惊,高兴一涌而来。嘿嘿,也许其他老师都不知道我的存在呢。总之,谢谢您,老师。

案例二:讲舒婷的《神女峰》,我先是先从头至尾背一遍。当背到最精彩的部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时。我看到坐在第一排右边的一位同学眼里噙着泪,最后趴在桌上。事后,我觉得蹊跷,找同学们间接打听一下,原来这个同学刚刚失恋。

3.2 真诚笃厚,相信学生

我记得自己毕业时,导师给我做了个评价:真诚笃厚。在教学中,才发现其弥足珍贵。案例:2011年,教几个班的《古代文学》,由于课太多,顾不过来,领导让我决定,你舍弃两个班。我当时随口说出:“俄、日”。学生们知道以后,尤以日语班班长反应最强烈,先是找了本科部主任,当我从本科部办公室出来以后,碰到了他,他无助地看着我,我也没办法,摇了摇头,走过后收到一条短信:“老师,别放弃我们……”而后,俄语班班长也找到了我:“为什么又是我们俄语班?”我当时很无语,学生们太真诚,而我却在一次很随意的决定中深深地伤了他们的心。

3.3 启发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孔子曰:贤贤易色。②这就是择偶选对象的问题。而在我讲《红楼梦》时,就让学生探讨一下这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林薛优劣论。

学生1:我不选林黛玉,我听着别人说林黛玉的名字我就害怕,因为我感觉她太有才华了。

学生2:我择偶有四个标准:一,看家庭;二,看长相;三,看才华;四,看性格。结合这四个方面,我选择薛宝钗。

学生3:我宁愿身体挨饿消瘦,也不愿精神枯竭,故我选择林黛玉。我觉得可以和她在精神上沟通。

学生4:我要娶薛宝钗做太太,让林黛玉做情人。(学生起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学生5:林黛玉身体不好,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娶林黛玉会影响下一代。

学生6: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没有什么治不好的,我还是娶林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吗,林黛玉太美了。

学生7:我觉得,她们两个都太完美了。这就要看缘分了,如果我先碰上林黛玉,我就要把她视为自己的掌中宝,小心翼翼去呵护一辈子;反之,如果我先碰到薛宝钗,她就是我的贤内助,我们共同去开创我们美好的未来。

学生8:如果让我选老婆,我选林黛玉;如果让父母选儿媳,选薛宝钗。谈恋爱,我可以决定,但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族的事。

学生9:我不喜欢薛宝钗,因为书中记载了一件事,金钏死以后的一段时间,王夫人闷闷不乐。这时,薛宝钗去劝王夫人。意思大概是:金钏只是个丫鬟,给些钱打发算了。这说明:薛宝钗无视人的生命,心狠,所以不喜欢她。

学生10:紧接第九位同学,不能说明薛宝钗心狠,这正好说明薛善解人意,为什么林黛玉不去劝王夫人,替她分忧解难?而偏偏是薛宝钗?这正好说明薛的过人之处,所以我选薛宝钗,可以为父母分忧,减轻自己的负担,何乐而不为!

学生11:(搞笑版)一个学生站起来,后面学生起哄:老师,他谁都不喜欢,他选刘姥姥。

学生12:(搞笑版)一个学生站起来,有些紧张:老师,我选贾宝玉。

学生13:(游离版)一个学生站起来,她们两个我都不喜欢。我选秦可卿。(太有眼光了,秦可卿是也许是书上所描述最漂亮的)

学生14:(游离版)我选史湘云,我感觉我的性格很像她。

学生15:(游离版)我选王熙凤,我就想做她那样的人物,可谓叱咤风云,也就是现代版的女强人。

……

在同学的激烈讨论中,老师作适当的引导,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和婚姻观的引导,也就是“以生为本”的具体应用。

3.4 人无完人,表扬与批评的方法

教师,教书育人。荀子曰:人性恶。正因为人身上有“恶”,所以我们才要去学习。但是,人无完人,在教育中弥补缺陷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如何挖掘一个人身上的优点。我们不是常说,学有所专,术有所精。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需要的就是专家,所以现在国学大师少了,这也许就是时代之使然。案例:某学生,经常性不舒服,上课经常性迟到,考试基本上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但是我在班里让他进行课前演讲时,他根据《史记》记载的内容,自编了一段评书,与众不同,语言抑扬顿挫,赢得了满堂喝彩。这也许就是其身上的闪光之处吧。下去以后,我对其大赞一番。从此,他在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也不像以前那样涣散不堪了。

3.5 依法施教,尽心尽职

“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等,我们如何对得起这些称号,也是让我们要注意的。案例:考试之前,学生来劲了,电话一个接一个,意思都一样:老师,一学期了,咱交流一下,去外面坐坐。其中的意思我们可想而知。这时,我们要坚持一个老师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3.6 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和学生思想潮流

笔者从事的是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的教学。众所周知,古代与现代毕竟有一层隔阂。如何使古为今用,用传统的文化来解释现代话语中出现的现象,这是我们尤其要注意的。现代网络遍布世界各个角落,那我们就用网络用语做个案例:待我长发及腰,2013年9月,在网路上爆红。在它爆红的背后,有其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腰,是今字,它的古字是“要”,代表的是一个人双手交叉,立在地上的样子,本义就是人的腰部。然后稍微一引申我们就可以明白,从头顶到腰部,从腰部到脚,故“待我长发及腰”不正是中间的意思。在网上一些恶搞在照片,如长发托地,长发及臀等等则给人一种俗不可耐的感觉,而“及腰”则体现了一种恰到好处之美。又有长发飘飘,长发之美,那可谓古今一也。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以生为本”在教学中人的调查研究,以寻找切实有效的,获得最大效益的方法与措施。通过对此的研究,也希望自己对“以生为本”的认识能“更上一层楼”,达到与各位仁人志士共勉,心所安也。

基金项目:嵩山少林武术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校级课题[2013]--SSJY--009

注释

①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3.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5.

参考文献

[1] 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第7篇

论文关键词 社会调查员 未成年人 犯罪 帮教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我院自2007年开始这项制度的试点,建立了社会调查员制度,由社会调查员对未成年嫌疑人的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社会关系、成长经历以实施犯罪前后的表现等进行客观、全面、公正地调查,实施因人而异的教育、感化、挽救措施,根据社会调查报告,我院实施相应的办案机制;2010年实行了圆桌讯问、青少年维权工作室三分开、附条件不起诉、犯罪档案封存、判决后的帮教等制度;今年,又设立了未成年刑事犯罪检察科,履行涉罪未成年人审查逮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预防犯罪等工作职责,成功办理了全市首起未成年人报捕案件。通过社会调查员制度的构建与深化,有效维护了涉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减少了未成年人犯罪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我院公诉科连年被评为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在今年省院举办的修改后刑诉法与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我院做了典型经验介绍。

一、严格审核调查员身份,实现调查人员专业化

社会调查员队伍的建设是社会调查员制度的关键。2006年9月,我院联合区法院、教体局、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团区委等单位成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调查员组织,制定了《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案件社会调查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社会调查员由我院和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团区委共同聘任;团区委负责社会调查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公检法司共同承担社会调查员的培训,每季度培训一次。明确了社会调查员需的条件:一是思想品德高尚、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二是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和基本法律知识,有较强工作能力;三是熟悉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热心从事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工作;四是工作认真,诚信记录优良;五是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或社会调解员可以适当放宽学历要求。

社会调查员聘期为二年,对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给予以奖励,有关经费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和团区委建立专项基金列支。几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三次聘任,主要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公益组织等单位选聘的基础上,将乡镇司法调解员作为社会调查员的后备人选,承担起对乡镇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职责。社会调查员队伍逐步扩大,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更具针对性、专业化,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更具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

二、完善社会调查员制度的适用范围和程序,实现工作模式规范化

我院在2006年成立了“未成年人犯罪办案小组”,对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选任三名业务素质高、熟悉青少年办案规定、工作经验丰富的主诉检察官承担此项工作,实行专案专办,并由其中一名富有爱心、办案细心的女检察官专职负责。同时,在办案机制上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制定了“三个必须”的办案规定,即讯问未成年人时必须注意语言、语气和态度,循循善诱、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必须加强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研究,充分利用社会调查报告,查找犯罪原因,找准感化点;必须及时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特点、趋势,提出防范对策,将教育融于办案的全过程中,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2006年9月,我院社会调查员制度开始适用于实施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对象的范围为户籍在淄川区的未成年人或犯罪地在淄川且已在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外地未成年人。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都由社会调查员进行社会调查,案卷中要有调查报告,作为对未成年人不诉、起诉,或者从轻、减轻等不同处理结果的重要证据,提起公诉时提交法庭。具体程序是:〔公诉部门受理未成人案件〕〔通知社会调查员小组〕〔小组随机抽取调查员深入学校、社区、村庄、家庭对涉案人员进行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及犯罪前后表现的调查〕〔根据调查,分析犯罪原因〕〔出具书面调查报告及从轻或从重的意见〕——〔提交公诉部门〕〔公诉部门结合案情和意见,做出是否起诉的决定〕〔如起诉,开庭时向法庭提交社会调查报告,作为量刑依据之一〕。如展某伙同他人寻衅滋事一案,办案人员通过社会调查报告了解到,展母虽然是下肢瘫痪的残疾人,但展某与母亲感情很好,非常孝顺。于是,决定用亲情促其真心悔罪,用亲情感化犯罪。通过多次与展进行思想交流,终于使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但扰乱了社会秩序,伤害了他人,更是对母亲的不孝和伤害,为了母亲也要痛改前非,好好做人。

我院制定了回访考评制度,加强对办案人员的监督,定期给社会调查员、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发放调查回访表,征求他们对办案人员的看法,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了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社会调查员制度构建以来,我院先后于2007年办理了4起案件,2008年办理了8起案件,2009年办理了7起案件,2010年办理了10起案件次,2011年办理了10起案件,2012年办理了7起案件,均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实现调查帮教社会化

我院依托社会调查员,推进了多项未成年人犯罪审查制度。一是建立完善了回访帮教制度。引入社会调查员,不仅对犯罪前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聘任社会调查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富有社区工作经验的人员被吸收进来,从事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工作。对刑事案件中因情节轻微作出不批捕、不起诉决定、被判处拘役、管制的未成年人和被判缓刑的未成年罪犯进行考察。刑法修正案八和新刑诉法颁行后,我们积极与司法行政部门结合,展开社区矫正工作。按照“一人一档案”,建立帮教档案,将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家属联系方式、涉嫌犯罪事实、处理情况等资料详细登记在册,设立回访、教育期限,并适时组织未成年人及其家人参加庭审旁听,集家庭、社会、学校等社会力量,对失足未成年人予以辅导和矫正,并及时记录回访教育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效果。同时我们与相关单位建立了联系会制度,对未成年人犯罪档案进行封存,对除特殊情况下的档案查询外,其余均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查询未成年人犯罪档案。二是开展了附条件不起诉试点。我院探索构建了暂缓起诉制度,对行为已构成犯罪但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或初犯、偶犯以及被胁迫、诱骗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有帮教的条件下,暂不将其移送法院提起公诉,而是规定一定的考察期限,并根据考察结果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新刑诉法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就是对暂缓起诉的完善。我们仍然依托社会调查员,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进行品格认证,作为附条件不起诉的最重要依据。2012年3月,我院在办理一起六人寻衅滋事案中,决定对其中的王某等四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暂缓起诉,并由社会调查员对其进行为期9个月的考察,并确定了不起诉的条件。我们将在考察期满后,对社会调查员提交考察报告进行听证,如果符合不起诉条件,将经检委会审查决定对该四名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同时设定条件,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社会调查员的监督和考核,同时社区公安机关也将对其进行监督,直至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结束。

四、化解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惩防结合一体化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大多数案由是故意伤害和寻衅滋事,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被告人能否赔偿受害人损失是量刑的重要依据,未成年人有没有经济来源,赔偿问题较难解决,实践中,我们赋予了社会调查员具有调解的权利,作为民间调处组织,参与到刑事案件中来,在社会调查的同时帮助做好调解工作,弥补了检察机关无权参与调解的漏洞。2010年我们办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故意伤害一案,因邻里纠纷犯罪嫌疑人的母亲,被邻居打伤,嫌疑人纠合了自己要好的同学四人,将邻居打致轻伤,五人全是在校学生,我们启动了社会调查员,聘请该校老师一名,同时聘用本乡镇司法调解员作为社会调查员。两名社会调查员在调查的时候同时积极调解邻里矛盾,最终出具调查报告:五名学生无劣迹、学习成绩较好,家庭教育以及生长环境都没有不利的因素,属于出于义气激情犯罪,并且邻居之间达成调解协议,双方互相谅解,建议不作为犯罪处理。我们认真研究了调查报告,最终做出了建议公安机关撤案,同时检察建议:建议学校加强对住校学生的管理。在通过此案的处理,为我们最大限度利用社会调查员来化解社会矛盾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