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4:16
导语: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要注意的原则
(一)完整性
微课程虽然同普通的语文教学相比,有一定的科技性、灵活性,但它和普通的课程教学一样,也要遵循一定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它的内容要包括:目标的设立、内容的编排、过程的建立、情景的设定、后期判定与评价等设计流程,让整个课程显得更流畅、更合理、更科学。但微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更多的是借助网络科技实现教学目的。所以,在评价与判定方面相比传统课程要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学习后的测评系统,对于语文微课程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反馈,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
(二)规范性
虽然微课程比普通的课程要灵活多变,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在时间长短上却有严格的要求,不能为了讲清一个知识点或者加上外延的知识,讲上二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微课程的优点是不需要在讲课过程中停下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只用短小的微课程视频,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在设计微课程时,选的背景图片和整体结构都要与所讲内容相适应,都要满足看和听这两个主要的功能,因为这些细微的差异可能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都会有所影响和干扰。当然,作为贯穿整个微课程的要点,微课程的语言设计标准也很重要,因为语言对整体构架起着支撑和连贯的作用。微课程中所应用的语言不但要流畅、规范的普通话,而且还要简短、精确,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我们知道,优质的微课程,不但对知识的传授有一定推动作用,而且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也大有助益。
(三)系统性
微课程虽然有短小、针对性强等特点,但老师在设计微课程时还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和细节进行仔细的推敲,让整个课程除了完整性还要有知识的系统性。所以,在对微课程进行设计时,无需像普通课程那样明确地划分出不同个体,微课程只要逻辑相依,把各个知识块之间的网状系统连接成有机的整体结构,使学生便于掌握和理解就好。这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受更多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接纳很有帮助。
二、初中语文微课程应用的作用
初中语文不仅包含了较多的知识层面,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能使学生很好地受到崇高品质的感染和熏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课内课外知识的吸收对提高语文综合成绩是非常关键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其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微课程就成了教学的新宠。确实,微课程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改善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过程,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对初中语文高质量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提高了教师教学效果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传授知识完全依靠教师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传授,并且为了让学生易于理解,教师在讲解重点、难点、疑点前还要根据内容进行适当的铺垫,这无形中占去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遗憾的是,有时候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微课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引入,不仅节约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完善,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教与学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提高学生思维创造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图式阅读理论;阅读策略;问题设计;阅读三阶段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90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按照三阶段阅读教学:读前“有趣热身”,读中“提问和应答”和读后“热烈讨论”设计阅读教学。但是,在这样的阅读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处理阅读文本比较粗糙,问题设计仅限于一些事实细节信息的查找,停留在浅层信息理解上。问题设计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学生阅读理解只是“蜻蜓点水”。 教师花大部分时间在阅读文本的语言点分析和讲解上。阅读文本在教师眼里,往往只是充斥着单词、短语和句型等语言点的书面工具。教师缺乏对阅读文本的充分解读,忽视阅读文本包涵语篇结构、阅读深层理解、文化情感、文体特点和写作技能等解读。英语教师如果停留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那么就不适应时展了。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加大了对文章阅读的检测力度,进一步从速度、语篇、能力等方面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新教材、新大纲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新要求,加大了对考生理解、概括、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从宏观上看,这是时代的发展对教学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图式阅读理论
语篇阅读理解的图式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语篇阅读理解理论。图式理论(The Schema Theory)被成功地运用到外语阅读教学中,产生了一种新的解释阅读过程的理论。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融进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作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以后,就可以说明产生了理解。图式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语篇的各个层次上和各个层次之间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读者的已有知识和语篇各个层次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理解过程中,加工的层次是循环递进的,随着阅读行为的不断进行,更高层次的图式被激活,理解的循环就走向更高的层次,产生对句子的理解以及对语篇的理解。
Clarke and Silberstein 所指出,“读者控制的信息要超出字面所提供的。读者之所以理解读物是他们能把读物透过其文字,与记忆中已存的相应概念联系。阅读的技巧在于语言知识与图式知识有效地相互作用。”同样,文章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如故事、寓言、说明文、议论文等,故事都有开头、结尾,中间有各种情节;情节又有开始、发展、结局等。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读者对某种文章结构越熟悉,阅读时就越能把握思路、层次,对文章的特定框架和各段落的组织排列,及文章的逻辑关系等就越清楚,因此读起来就得心应手,阅读速度也随之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理解问题时,要注意读前调动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读中要注意设计问题的层次性和梯度,让语篇阅读理解不断循环,产生更高层次的理解。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意图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习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语篇结构,通过设计参阅型问题,引导学生对整个语篇的层次结构、逻辑关系、主题思想和作者的立场观点全面领会,进一步进行评论和欣赏。
三、初中英语阅读问题设计的三个类型与阅读策略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三个类型
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梁美珍,2011)。展示型问题一般用于文本阅读的初始阶段,提问的内容涉及文本的词句、细节理解或篇章结构,学生凭借表层理解、短时记忆或快速查找文本便能回答。参阅型问题是在学生理解并获得文本的事实信息后,进一步理解挖掘文本信息而设计的问题,学生作答时参阅文本内容,同时调动已有的阅读图式,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和总结后得出结论。评估型问题一般用于文本处理的最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拓展和运用。这三类问题设计有梯度,层次鲜明,围绕阅读文本,即抓住了双基教学,有兼顾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运用的主要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在阅读活动中进行有效阅读和解决问题而采取的方式、技巧或行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阅读策略有:略读(Skimming),读(Scanning),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Using context),使用背景知识预测(Predicting with the background),辨别文章结构(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查阅字典(Using the dictionaries),使用关键词(Finding the key words),寻找主题句(Finding the topic sentence),类推(Deducing),比较(Comparing),推理(Consequence),概述(Summarizing)等。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阶段中应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文章。阅读前阶段主要是通过使用背景知识预测和辨别文章结构,预测标题等阅读策略,预测文章大意和文章结构,激活背景知识的图式,为下一步的读中活动做准备。阅读中阶段主要是为了验证读前预测,获取更多的文章信息,更深层理解文章、作者意图和句子结构等,因此主要使用的阅读策略是略读,验证读前预测,通过读,找事实,获取表层信息,并使用关键词,上下文猜测词义,比较,推理等策略。阅读后阶段主要是评价文章,拓展与运用,因此主要运用的策略是推理和概述等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阅读文本的需要适当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同时教师在设计三个类型的阅读问题时,注意结合阅读策略而设计问题,让学生根据解决阅读问题的需要正确使用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借助策略理解文章、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初中阅读教学三阶段中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文本信息处理和问题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三个阶段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教师在每个阶段中设计阅读任务,使设计的任务与任务之间相关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运用阅读策略从标题、图片的预测到验证预测结果,由获取事实信息表层理解文本到通过事实信息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达到深层理解文本,最后通过评价欣赏文本,了解作者意图,拓展阅读文本输出阅读信息。学生在完成各阶段的阅读任务中,不断激活背景图式,阅读理解不断循环上升,最终达到深层理解文本信息。笔者分别在三个阅读阶段中引用阅读教学课例片段进行探讨处理阅读文本信息的问题设计。
1. 阅读前活动阶段
阅读前活动可以称作导入。其目的是降低阅读活动中的难度,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并熟悉阅读任务。本阶段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学生预测和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激活学生原有背景知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图式。一般是对文本标题、图片等预测和探究或补充阅读的背景知识。
2. 阅读中活动阶段
本阶段的目的是验证前一段的预测,获取详细而确切的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生疏的词、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教师就阅读文本进行表层提问即展示型问题,学生通过快速查找等方式掌握文本大意或段落大意,构建较详细的语义图象,梳理全文的信息脉络和语言,基本理解文本内容。并设计参阅型问题,对文本进行深层加工,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挖掘探究性阅读,让学生理解和推测作者意图。这一阶段的阅读任务和问题设计不易过多,过散,必须有梯度,严谨和逻辑性。一般设计三个阅读任务:Task1,Task2和Task3,每个任务之间必须有梯度和逻辑性。
(1)Task1通常设计文章体裁提问,段落大意与段落匹配、文章大意概括或简单了解故事情节等问题,让学生运用略读策略,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大意,对文本有大概的理解,并对读前预测进行验证。
【阅读课例片段1】上海牛津(广州版)八年级上册Unit4 reading A The night of the horse 《木马计》这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但学生并不熟悉这个历史背景,因此在读前通过图片介绍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但没有告知故事经过和结局。
While-reading :
Task1 Fast-reading and answer:(read the beginning and ending of the story)(自主阅读)(2分钟)
1. How long did the war last for?
2. In the end, who won the war?
3. The winner succeeded not by ,but with .
【说明】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主要让学生运用略读策略,对故事内容大概了解,知道谁打败了谁,历时有多长时间,通过什么打败的,为第二个任务做铺垫。
(2)Task2通常设计展示型问题为主,让学生运用读,找关键词,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策略,获取文本事实信息,为深层理解文本,完成第三个任务做准备。
【阅读课例片段】上海牛津(广州版)八年级上册Unit4 reading A The night of the horse
Task 2: read carefully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details)(自主阅读,再小组讨论)(5分钟)
1. “Captain, they’ve gone,” “they” refers to ________.
A. the guards B. the Greeks
C. the soldiers D. the captains
2. Where did they leave the wooden horse?
A. Outside the city of Troy
B. By the river
C. In the city of Troy
D. On the wall of Troy.
3.Why is the wooden horse on wheels?
A. Because it is easy for the Greeks to take home with them.
B. Because it is easy for the soldiers of Troy to pull into the city.
C. Because the Greeks want to seize the captain inside the horse.
4. Who did the Greeks seize ?
A. The captain. B. The soldiers of Troy.
C. The Greek army. D. The captain and other prisoners.
5. Which is in the right order according to the story?
①The Greek soldiers opened the main gate.
②The soldiers dragged the wooden horse into the city.
③The Greeks left the city of Troy.
④The Greek army captured the city of Troy.
⑤The Trojans celebrated and went to sleep.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②①⑤④
C. ②③⑤①④ D. ③②⑤①④
【说明】这五个问题中第1,2,4,5题为展示型问题,训练学生运用读和根据上下文猜词义等策略寻找答案,从而理解故事细节。问题3是参阅型问题,学生通过运用推理策略,深层理解文本,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同时为第三个阅读任务做铺垫。
(3)Task3通常设计参阅型问题,在学生理解文本事实信息后,进一步理解挖掘文本信息,学生作答时参阅文本内容,同时调动已有的阅读图式,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和总结后得出结论。(教学案例略)
3. 阅读后活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拓展和运用。此阶段主要任务是检查学生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使他们把所读到的东西与他们所掌握的东西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输出。教师可以设计评估型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对作者的观点,谋篇布局等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质疑和评价,培养阅读的思维能力。这一阶段是阅读理解的核心部分。
五、结束语
高等教育
(1)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 listening texts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张景京
(3)impac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word understanding 黄伟
(6)on the schema theory in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徐小靓
(8)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approach for
polytechnics students whose is not specialized and not major in english
徐硕雁
(10)大学英语课导入部分的互动性及教育性 姜华
(11)英语课堂用语的语用学分析 李鑫 陈盼
(12)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刘娟
(14)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潘丽萍
(15)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状况及对策研究 王静
(17)英语三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王国琼
(18)推进项目教学法 构建高职语文与专业课结合的平台 姜静
(19)高校微积分的教学浅析 林喜季
(20)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方式的探讨 邵杰
(22)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 张美静
(23)科学发展成人教育的对策探析 俞红梅
(24)关于将雷锋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探索 胡丽芳
(25)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李满 刘恩锁
(26)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李花 孟得华
(27)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 陆路 李萍
(29)浅谈现代微生物课程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宋兆齐
(31)“丑”之我见 苏敏
(32)高职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王又军
(33)微电影语境短片创作的教与学 吴迎君
(35)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辛悦
(36)浅议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 颜冬
(37)凝聚班集体向心力 建立和谐大学班级——大学生班长有效管理班级的策略浅探 张旭
(38)参加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张亚东 郑玉娟 孙德刚
(39)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研究 邹静兰
(40)人体工程学在展示中的应用 班乃明
中学教育
(42)大阅读——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品 鲍冬梅
(4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偷懒” 董海英
(44)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初探 黄非冰
&
nbsp; (45)语文教学中“关联作文”的实践和思考 蔡登科
(46)作文教学备考策略与技巧 冯华琼
(48)“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在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例谈 褚芳芳
(49)让生活的浪花绽放——浅述体验在作文中的运用 王恒
(50)让“思维”飞一会——浅谈高三语文课堂留白艺术 谭蕾
(51)中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蔡亮
(52)浅谈新课标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冯军梅
(53)新课标下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方略 戈静
(54)细节之美——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高立志
(55)综合性作文题型引导作文教学改革方向 冯兴华
(56)2012年高考作文给教学带来的启示 黎静萍
(57)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措施探讨 高尚武
(58)苏北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困难和对策 杨孝雷
(59)谈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策略 葛春荣
(60)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刘军
(61)刍议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方法 韩志勇
(62)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的解析 马艳
(63)做一个会激趣的老师 李芹
(64)浅析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地位 马路
(65)初中语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刘晓艾
(66)朗读对初中生的作用之我见 孙子东
(67)高中生不良阅读心理及其优化 王美莲
(68)注重教学艺术性,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王万元
(69)课后练习在初中语文复习中的运用研究 汪东风
(70)“文”和“言”的完美结合 魏杰允
(7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探微 杨爱玲
(72)巧用多媒体,优化文言文的教与学 杨德东
(73)借助想象、联想,提高教学效益 杨家山
(74)回归高中文言文教学 彰显汉语语言魅力 姚春亭
(75)试论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于千
(76)浅谈排比在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有效应用 张玲
(77)情在不言中——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赵启云
(78)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赵宗明
(79)作好读书 达到良好的诵读效果 钟冰
(80)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周成平
(81)巧借诗歌三篙力,赢得作文一脉香——浅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朱凯
(82)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 周成荣
(83)浅谈本土文化与作文资源的结合 朱燕英
&nb
sp; (84)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 周云田
(85)读出诗歌情韵来 宗玉波
(86)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程长胜
(87)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中的运用 贾兴艳
(89)“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张海莺
(90)立体几何教学之我见 曲显明
(91)树立创新教育意识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 阮秋月
(92)构建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 高宏军
(93)初中数学期末复习技巧例谈 吴月军
(94)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肖云
(95)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朱秀华
(96)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徐晓霞
(97)数学后进生问题的对策思考 仲其龙
(98)农村英语“后进生”产生原因及其转化途径 陈洁
(99)例谈初中英语听力阶梯式教学 陈国强
(100)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陈连红
(101)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浅析 陈丽
(102)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黄斌
(103)实施任务型教学,创建精彩课堂 李洪英
(104)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锦兰
(105)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 李义满
(106)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答题策略 黄德志
(107)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研究 李慧
(108)我的学习我做主——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汤晓蓓
(10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马宜江
(110)浅谈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学 王辉
(111)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陆洪燕
(11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许朝银
(113)如何让语法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黄斌
(114)九年级英语复习备考策略浅谈 张玲
(115)初中英语教学中新型教学关系的构建策略 王薇薇
(116)新课程教学中政治教师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翟新鲜
(117)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 李铁
(118)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究 齐洋生
(119)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王永波
(120)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裘建
(121)探求初中地理教学的“三模块教学
” 杨梅
(123)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陈金凉
(124)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的方法 李云
(125)高三物理复习课之快乐小攻略 李小明
(126)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王达浩
(127)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傅丽华
(128)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策略 任利军
(129)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洪秀玲
(130)浅谈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崔世林
(131)浅谈提高初中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钱书江
(132)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徐军
(133)初中体育教学中推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 许波
(134)高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的再认识 杨登轩
(135)浅谈在体育课改中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运动兴趣 刘琼
(136)如何解决美术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王洪梅
(137)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杨伟琳
(138)谈肖像素描方法 周游
(139)高中美术教学中实现校本推进策略的研究 黄秋雁
(140)见仁见智各千秋 郭莲
(141)浅谈分层教学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华翠芹
(142)试论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顾建忠
(143)高效集体备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零玉英
(144)论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教学 孙祥
(145)班主任的人文管理艺术 张金丹
(147)浅谈新形势下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策略 陈志斌
小学教育
(148)教学中要注重细节 陆文霞
(149)激活创新思维 闪现智慧的火花 白兰花
(150)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写话 郝妍
(151)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感悟 贺秀
(152)架设小学生“作文”和“新意”的桥梁 季文修
(153)聚焦“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鲍俊武
(154)创新教育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陈远俊
(155)语文美育思想研究 付金风
(156)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姜玉君
(157)浅谈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王正婧
(158)创新内容,改变形式,不断提高学生日记写作水平 葛希波
(159)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徐思花
; (160)研究习作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华学红
(161)最是书香能致远——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王素君
(163)农村小学生作文思路拓展的几点思考 李桂芝
(164)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浅析 李尚海
(16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李永明
(166)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解题能力之我见 林素霞
(167)浅谈低年级写字教学 刘庆庆
(168)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马学瑾
(169)小学语文教育对张扬儿童自塑个性的研究 李金跃
(170)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钱瑜
(171)探讨小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 施淑梅
(172)联系生活实际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史林艳
(173)书香润泽校园,阅读充盈生命——关于小学阅读指导的几点思考 施彩华
(174)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魏志东
(175)浅谈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许东
(176)学以致用为根本 黄红兰
(177)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杨颖
(178)广开言路 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 薛玉珍
(179)小学语文有效认知教学策略研究 周月侠
(180)如何让阅读教学高效 张小飞
(181)构建以评价为主导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吴英
(182)挖掘生活源泉 优化作文教学 朱荣梅
(183)优化小学写作教法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杨志权
(184)走进文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朱作梅
(185)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简探 陈士高
(186)智慧应答 成就精彩课堂 孙华峰
(187)用趣味开启小学低年级数学之门 丁平
(188)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李伟杰
(189)创新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顾建芳
(190)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 扈善国
(191)打造小数数学高效课堂刍议 毛志林
(192)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探索 李杰
(193)把握“五度”,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谢怡梅
(194)小学数学教学浅探 孟令巧
(195)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王玉东
(196)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验证、拓展能力 严正光
(197)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钱永梅
(198)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杨丽娟
(199)试论体态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蒋蓉蓉
(200)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 章慧
(201)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探究 殷艳
(20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朱晨霞
(203)浅谈课堂评价的激发作用 赵宝森
(204)在沟通中寻求和谐——浅谈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陈永红
(205)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由《中庸》的一句话想到的 郑丽芹 冯兆海
(206)整合电子白板技术,搭建信息技术课堂新平台 黄勇
(207)用语言浇灌,以情理育人——谈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李勇
(208)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罗晓明
(209)在情境中激感的火花 孙佳
(210)开展游戏教学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田原
(211)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谢祥斌
(212)浅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张美红
(213)试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张素美
(214)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 谢环
(215)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陆卫
(216)农村小学美术课改十年后的思考 冯素云
(217)多途径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张淑华
(218)浅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赵彩凤
(219)爱是一种责任 石云秀
幼儿教育
(220)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王玉春
(221)简谈如何进行刚入园幼儿的教学工作 常媛静
(222)阳光体育 快乐体验 方娅萍
职业教育
(22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黄喜超
(224)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程迎春
(225)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丘素珍
(227)听说读写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运用策略 孙国军
(228)不仅仅是生命活力的颂歌——刘成章《安塞腰鼓》创作风格解读 郝雪琴
(229)中职语文兴趣教学——《雷雨》一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张峰
(230)比较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郭菊兰
(232)谈谈中职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谭鹏
(233)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 金霞
(234)浅谈几何形体在素描学习中的作用 金书芳
(235)运用图书馆资源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写作 林慧
(237)谈中专生静物素描训练方法 蒋成瑞
(238)?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
畚谋镜闹魈逍约捌湟庖宓纳??杨科
(240)研究性作业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刘芳
(241)浅谈钳工实训安全教育 孙宏林
(242)引发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动力——幼师地理课堂教学克服学生学习障碍的实践与思考 武洪川
(243)中职电子电工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究 孙玉锋
(244)职业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项目教学法 崔涛 燕子连
(245)浅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张建伟
(247)小议中职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张军
教育探讨
(248)《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毕红书
(249)《家》教学设计 李素芳
(250)《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潘玉蓉
(251)《学棋》第二课时 汤维克
(252)19.《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吴新华
(253)《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教学设计 翟其君
综合文稿
(255)浅谈怎样做好女工工作 袁金蓉
(256)小组工作在涉外收养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邱文婷 何丽菲
(257)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 闫彬
(259)关于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关关系的论述 许云祥
(260)浅谈陶瓷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曾良焕 郑永泉 陈炎良
无
(f0003)《读与写》杂志教育教学刊投稿须知 无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和感受理解能力。教师如果一味灌输、加压,就会磨平学生的棱角,使他们成为一个模子里铸造出来的“机器人”,根本谈不上培养兴趣,发展能力。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走入低谷。其主要原因固然有语文知识浩如烟海,知识无序,成绩提高难。但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动机弱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不生硬灌输,也不让学生死啃书本,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年龄特点,教之以法,导之以情,使其在愉悦的情景中学到知识、学会方法,从而举一反三,培养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例如,初中语文教学中,议论文教学可谓一大难点,一是内容枯燥,课堂容易流于死板;二是学生学习起来有难度,找不准论点,分析不好论证过程,写议论文也就更加困难。其实,如果教学有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其学习方法,议论文的学习与写作要易于记叙文。
二、教学风格要与众不同
叶圣陶先生曾说:“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教师的教育都是不可重复的,因为教师的魅力在于个性,在于铸就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
1.教材处理独特化
教材处理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事实上,许多教师处理教材仅仅照搬《教学用书》的简单提示,毫无个性可言。语文老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处理、使用教材”。
2.教学思路多样化
教师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新”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授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教学思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对文中人物形象的了解。针对具有表演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可以选择编演课本剧;针对崇拜明星,擅长收集明星资料的学生,则发挥其特长,把别里科夫的人物资料制作成“明星档案”。最终的结果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教学设计情景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创设情、趣、境的良好氛围,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活”的因素,用情趣、意境来“包装”知识,为学生提供富有吸引力的特定环境,定能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寻求规律的兴趣,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需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用真情激发灵性,用艺术点亮人生。
三、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改进教法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改进教法可以考虑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于漪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由此可见,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学生仅有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只有具备这种精神品质,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畏困难、迎难而上,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4.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
教师要积极大胆地引导学生走出课文、走出课本,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激发。
四、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网络化教学的兴起、网络资源的共享,学生创新学习的范围直接扩大到了课堂教学之外,他们能自主地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知识资料;能灵活地借助各种教育资源进行互动学习。网络化教学的合理利用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了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历史责任,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
五、真正重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反馈与评价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修辞表达
一、把握初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重点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二十余载的教学生涯中,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是一个飞跃的过程,教师采用的阅读教学模式应该以阅读方法的训练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大量的自我训练实现读写能力之间的迁移,有效提高学生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的整体感知能力。
(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重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中考的现代文阅读题型中,评论分析类的题目占有比较重的分量,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效组织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要求学生能够多角度地解读文章的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够在理解教材中的现代文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并学以致用。
(二)加强丰富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外延,课堂上的语文现代文教学应注重方法的培养,在学生掌握一定阅读技巧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进行感悟和体会,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选择和推荐阅读材料时,应该有针对性,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合适的阅读材料能够实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最终使学生对现代文的感知力得到提升。
二、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的教学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应关注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结合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重点,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下简单介绍以学生以日常基础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以合理的阅读顺序进行阅读,关注重点句子以及代词用法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一)重点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工作
要想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做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储备,这个过程是枯燥而繁琐的,教师应该做好有效的引导工作,储备的基础知识除了基本的字词知识外,还包括必要的文体知识。根据中考的题型规律,文体知识的教学应贯穿于整个现代文的教学过程,如常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式、写作手法等,根据文章的类型不同,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说明类的文章注重说明顺序以及说明方法,记叙类的文章注重记叙的顺序以及线索,议论类的文章则关注文章的结构及论据。
(二)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阅读顺序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时必须以合理的教学步骤,在讲解教材中的现代文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阅读顺序。合理的阅读顺序一般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全面阅读文章,掌握作者创作文章的写作主旨,记叙类的文章要抓住主要事件以及关键人物,议论文则要抓住主论点和分论点;其次,要根据课后习题的引导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句子和段落,并加以分析;最后,是对筛选的句子和段落进(下转29页)(上接27页)行总结,通过调整语言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习题的答案。
(三)通过练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无论是课堂上对教材中现代文的讲解,还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阅读,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因此,应该注意文章本身表达的道理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作者的写作主旨可以从文章的关键句子,以及文章整体上的脉络进行分析,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重点句子,在关注首句、过渡句、承上启下的句子的同时,要注意寻找文章的中心句,以概括出作者的写作主旨。
(四)加强学生对文章中代词指代含义的关注与练习
在现代文的阅读过程中,文章中的代词运用一般比较灵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代词的指代含义,只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注意训练,学生在独立进行现代文阅读时,才能根据阅读需要对代词的使用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代词的作用一般是替代,有具体的指代以及不定的指代,根据代词的指代原则,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另外还有文章中使用的特殊指代,如小说中的人物,如孔乙己、闰土、范进、于勒这些形象,往往有其特殊的指代含义,在讲解课文时,要注意分析这些指代形象的含义。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受限,也影响到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模式,注意从作者的写作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注意从语言技巧的运用上分析文章的用词和语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 语文教学参考资料 试用本 七年级 第二学期[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一、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开启心灵之门,打开智慧之窗,让学生进行自觉地认真学习。因此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充实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经验,始终将学生的学习必要、学习动机与兴趣放在首要地位。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在教学整个过程中,咱们要充实应用新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中的名篇佳作,应用多媒体技术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假设在进行《乡愁》一课的教学时,咱们可以应用多媒体,把婉转的音乐跟抑扬顿挫的朗诵联合起来,再加上夕阳西下的大海作为背景,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被这种气氛所感染,进而深刻体会到作者表达的那种思国、思乡的情怀。这种集图片、文字、音乐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刺激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进而变更他们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要刺激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一点是让语文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让语文阅读教学融入真实生活,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自由、自觉的学习状态,这就必要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淡化学生的学习意识、被动接受意识,强化其主体意识、阅读意识。
二、设计合理,创设情境。
教学设计要努力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合作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模仿、尝试和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针对不同的文体,在散文教学中创设品味感悟的氛围, 在诗歌教学中营造朗读抒情的氛围, 在议论文教学中创设逻辑推理思辨的氛围等,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让学生在情境中作出态度、价值的选择。教学设计的方法很多, 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 突出课堂教学中将要出现的疑难问题, 体现教学设计的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实践性、审美性等。如《变色龙》一课的阅读设计: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从动作词句中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关句子体味、推敲。这一教学设计,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鉴赏能力三方面层层入手, 在“画―― 读―――思――并―议”中让学生学会阅读,通过人物分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例如,我在讲《出师表》一课时,结合《三国演义》献给学生介绍诸葛亮写《出师表》的背景,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也便更好的理解作品,然后让学生在读中反思,了解诸葛亮的赤胆忠心,鞠躬尽瘁的精神,感受古代贤人伟大的人格魅力,更好的投入到作品中去,最后我创设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明知道刘禅成不了气候,为什么还有竭力辅佐?如果他用自己的智慧去辅佐曹丕的话,中国的历史不是就要改写吗?这样不显得更有意义吗?对于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你怎么评价?”同学们的兴致一下被激起来了,通过激烈的讨论我们认为,诸葛亮之所以受万代景仰,不仅因为他过人的智慧,更是由于他的忠心耿耿,他明知道刘禅不可保但他仍尽力保他,正是“以报先帝遗德”,这显示了他崇高人格的光辉。
四、遵循“联系上下文”和“首尾呼应”的通用原则。
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文章中的过渡性语句与段落,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把握该句的意思,理解其在文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被安排在课本第二单元的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背影》中四次提到了父亲的“背影”,而每次的环境都不一样,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是出现是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式点题“背影”。第二次是在火车站送别父亲的场景中,作者用细腻的笔法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步伐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一幕深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那种深厚无私的爱;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便是作者的真情实感。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群中,离别之时,催人泪下。第四次便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阅读父亲的来信,在盈盈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此处与文章开头呼应,紧扣主题,升华了作者的感情。
五、关注语言,进行探究。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强调人文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探究。语言探究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之上,而是让学生探讨内容是用什么语言表达的,为什么用这种语言表达。如学生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教师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这样写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形象特点,二是烘托了人内心的喜悦之情。我相信长期坚持这样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定会不断地提高。
六、是要关注学生写作积累。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对象(学生)等各方面的特点,通过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探索、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教学方法相结合,共同运用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为一体,容量大,形象性和趣味性比较强,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地调控课堂教学时间,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互动空间,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多媒体技术和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艺术再创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形象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师的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多媒体教学用大屏幕基本取代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省却了用粉笔书写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多屏信息的展示,信息量之大,转变速度之快,清晰度之高,更是黑板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实现学生动手操作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在“做”中学,以“做”求发展,从根本上打破了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注重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多直观形象的审美对象,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寻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备课的方法和形式也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中走了出来,它更注意改变备课本身的方式,注意从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出发改变备课的方式。多媒体备课就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备课改革的一种。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录音或影视图像,播放前、播放中、播放后要进行哪些工作,或什么时候播放什么,放在哪个环节播放,以及要综合运用哪些媒体,使其有机结合,教师都要事先精心设计安排,全面考虑,恰当组合,以保证教学效果。特别是所采用的电教媒体,应是整体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统一结合。另外,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为了使多媒体教学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还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拓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更加重视备课,因为只有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发挥多媒体的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引言
本课题是丁永安同志承担的贺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012B025),课题于2012年5月立项,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初中语文实施有效作业的一些方法、对策和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教育,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当看到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时,“减负”风起云涌。可是,教师只知道片面裁减作业的“量”,而往往忽视了作业的“质”(即“有效性”)。有效的作业设计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有效课堂改革中非常值得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1.政策依据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2.理论依据
(1)发展理论。有效作业的提出,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但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情感体验及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设计初中语文作业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2)选择理论。有效作业是建立在选择理论的基础上的。有效作业的设计,讲究层次性、针对性和多样性,这就意味着作业的设计由统一性作业向选择性作业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权,这种选择越是自发的,其效果越是有效。
3.现实依据
(1)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教师经常把作业的功能与作用定位在“知识的积累”“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因此作业的设计经常陷入机械重复和单一封闭的误区。学生是有差异的,让有差异的学生去做无差异的作业,其有效性肯定要打折扣。
(2)教学改革的需要。当前,我县实施的有效课堂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要求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效作业的实施,正是符合并融入了当今教学改革的潮流和使命。
二、课题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重在研究语文教学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问题,提高作业训练的有效性,最终让学生受益,让学生掌握知识并提高语文素质与能力。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语文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的关系研究。(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语文有效作业设计的层次分类研究。(3)语文有效作业的评价探究。(4)有效作业与有效课堂的关系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和预期目标
研究思路: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通过调查问卷,对当前的语文作业训练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师生对作业布置与训练的动态心理。请专家指导,使研究工作扎实稳健地推进。总结经验,及时反馈,汇总资源,最终得出成果并指引实际教学工作。
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归纳法、实践探究法、个案研究法。
研究预期目标:(1)改变作业低效问题,探索语文教学中有效作业的设计原则与操作方法。
(2)改变作业的“量”的泛滥问题,提高作业的“质”的分量。
(3)尝试把“有效作业”与“有效课堂”进行整合。
(4)借课题研究的实践契机,提高教师主动进行有效作业设计的自觉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前期准备
2012年5月之前,课题负责人及各成员共收集了30多篇有关作业设计的文章,为课题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课题负责人及各成员也完成了相关的理论著作,共有10多篇相关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二)调查研究
2012年6月上旬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学生对语文作业的看法与感受。从本次问卷调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1)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选择权、自,容易产生疲劳感,有厌倦情绪。(2)作业形式较机械单一,书面作业占大部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类作业所占比例偏低。多数学生希望教师多布置一些新颖的、能够激发兴趣的、形式多样的作业。我们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的作业形式已不适合学生的需求,而必须对作业设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与调整,使它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2012年9月,各小组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验证工作,共设计了8节专题研讨课及6节课改实验课,收集了大量材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各子课题的成果。
2013年4月20日,组织课题组成员赴广西师范大学学习与交流,与该校的语文教学专家唐子江教授、教育学专家张荣盛教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听取了专家的指导意见,为课题研究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三)分析总结
2013年5月开始,课题组成员在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各子课题的论文成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为扩大论文成果的交流,先后投送了省、市级各教育刊物。2013年8月,课题负责人结合收集的材料,完成了总课题的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同时编辑印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作业的策略研究》论文集,收录了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研究过程的大部分材料。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分析
根据预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又实在的成果,下面逐一陈述并分析。
(一)把握初中语文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的关系
辩证思维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作业也一样。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1.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检验
要求能充分体现该节课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做到点面结合,它不是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内容的有效整合。课堂作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课后作业是课堂作业的补充和提升
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来预习、展示、反馈,剩下作业的时间不多,肯定有知识缺漏之处。要想更全面把握,就得在课后的环节中加以补充,弥补课堂教学的空白。
3.把握作业质与量的统一
质是作业的核心,是作业追求的最高境界和归宿。量是作业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作业中,练习一定要去粗存精,唯有这样,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又可以得到最有效的训练。
(二)掌握初中语文作业的层次分类方法
经过实践与探究,我们认为,有效的作业布置应该讲究层次性,因为有层次性才能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有效性。
1.作业主体分层
作业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之间有差异。划分学生类别,建立成绩档案。具体做法: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智力状况以及学生个体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A层为特长发展生(优等生),B层为能力发展生(中等生),C层为基础生。
2.作业量分层
语文作业量的设计,教师要因个体差异而对待,切忌一视同仁。例如一些要求背诵的课文,允许一部分学生背不出可以放在课下进行,以增强他们的信心;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扩大他们的作业量,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作业难度分层
针对学生在语文能力上有差异的客观现实,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特别要注意把握好难易程度,不同层次学生难易程度应有区别。可分为三类:“必做题”(基础题)、“选做题”(综合题)和“挑战题”(发展深化题),分别适用于语文能力下中上三类学生。
4.作业批改分层
教师对分层作业的批改处理,采用学生自改、学生互改以及教师改三种方式。并由小组长或教师对错题进行记录,及时做好反馈工作。
(三)把握初中语文作业的评价方法
有效作业的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
1.作业是否有确定性
作业的确定性,它是保证学生思维流向沿着既定目标发展的必要前提,大致包含三层含义:内容的科学性,表达的准确性,难度的适中性。
2.作业设计是否具有发散性
这类训练以教材某一角度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主要有四种指向:顺向,即作业的设计引导学生的思维顺着课文提供的材料做直接的指向考虑。逆向,即进行求异探究。横向,作业设计引导学生依托教材,联系原材料之外的内容进行训练。纵向,引导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合情合理的引申。
3.作业的设计是否围绕教学目标
作业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作业检测的结果也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避免随意性。一些不切实际的难度过高或题目表意不明的作业,也会影响作业的效率。
为了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我们制定了语文有效作业质量评价表,从书写、格式、正确率、态度、反思等八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以及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提高,都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紧扣有效课堂改革
现今的教学改革,倡导的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我校推行“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设计有效的作业是提升课堂有效性必不可少的方面。
(1)教师在备课时,应把作业安排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样可为有效课堂添光加彩。同时,还应考虑在上课时,怎样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即什么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2)把作业布置在课前。教师可以把设计好的导学案先分发给学生,作为课前的学习指导。把有关课堂的教学内容以练习作业的形式融入学案中,使之成为课前的有效作业。这可以说是奏响课堂有效性的前奏曲。
(3)把作业安排在课后。课后作业则要精选适量,使学生既减负又增效。每次作业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的教学目标精选出既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又让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作业。
(4)作业的形式以及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一些阶梯类型的作业,即每次作业应有深有浅。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改变对作业的看法,觉得作业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趣,是创造。
六、讨论与建议
(一)成效与作用
1.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注重有效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学生觉得量合适,更加有选择性。尤其是在有效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督促之下,学生积极讨论、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他们乐于和其他小组的同学互动。
2.提高了教师进行教学探究和作业设计的积极性。通过课题研究的活动实施,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实践之后,有效性逐步显现出来,反过来更加增强教师的信心。
3.促进了学校有效课堂的改革工作。把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与当今的有效课堂改革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两者的研究是相得益彰的。我们发现,如果能够做到作业的有效性,那么就可以弥补有效课堂改革探究阶段出现的很多不足。近年来,在上级部门举办的有效课堂教学能手大赛当中,我校语文组有2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成绩是鼓舞人心的。
4.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有效作业的落实,不仅仅巩固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掌握,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近两年来,有7人(次)获县级演讲比赛一、二等奖,有30多人(次)获各级各类征文比赛奖项。
5.教学成绩得到了提高。教师注重有效作业的落实与安排,最直接的收获就是学生成绩的提高。以开始选定的课题研究实验班101、102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为例,在历年的统考成绩数据中,从全县排名来看,显现出逐步提高的良好迹象,详见下表。
(二)问题与建议
1.师生的主动性。如上文所言,师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促进,但我们觉得,其中的主动性还是有欠缺的,特别是学生方面,坐等教师的“好饭好菜”现象普遍存在。另外,如何延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很值得我们探究。
2.完善激励机制。包括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和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意味着表扬。事实证明,学生的成长需要表扬,教师的成功同样也需要表扬,激励与表扬的恩泽,接受者没有年龄与性别之分。
3.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包括学生的资源和教师的资源两个方面。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发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一是单打独斗;二是吃“白食”。有效课堂倡导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师生合作。在合作与探究当中,彼此才能共同进步。
4.扩大经验交流。要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学生方面,可以定期召开一些学习经验交流会,或者专题板报,等等;教师方面,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学习先进,改进不足。
关键词:中专 古典文学 阅读 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25-01
中专语文教学,是基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活动。现在的中专学生,文学素养都相对较低。基于对他们认知实际的适应性,设计的课堂教学策略,大多是以激发兴趣,循序渐进和量力套用来实现的。将现代多媒体教学理念和社会性实用性手段,转变传统课堂的枯燥性、无趣性,架构他们知识,提高他们能力,让他们实现自主学习能力。
1 古典文学特点
古典文学作品,是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显示国家智慧和民族博大精深理念的主要坐标。其永恒的魅力,就体现在阅读之中。阅读古典文学,可以培养和陶冶美的情操,在阅读中,倾注人的情感,抒发一种情怀,展现出一幅个人生活的精彩画卷。
在激发人的内心情情感的同时,古典文学作品还以其展现的故事内容,表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尽皆表现于文学美的特质之中。古典文学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也是以其价值来打动人,让人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尽皆付诸于古典文学的特质之下。
2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内容和现状
对于中专生而言,语文阅读教学远远没有语文口头表达能力来的重要。以“演讲和口才”为宗旨的教学活动,其中寄予着学生内心的情感,也是枯燥的语文课上的一道独特风景。从这一方面来说,语文教学中,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就成为一项被忽略和不被重视的教学,处于古典古典教学的底端。中专生的性格特点和自制能力,决定他们对静默的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兴致缺缺。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得阅读教学远远达不到他们希求的轻松感觉。
古典文学阅教学读由以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延伸为主。课内阅读以教师从旁协助为主,选定优秀阅读作品,实施精讲精练,指导特们进行完备的阅读分析。课外阅读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优势,锻炼他们阅读实践的能力。课内阅读,涵盖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义,课外阅读延伸出的内容,是以知识、实践和总结为主流,形成阅读感受,在对其过程指导方略之中,遭遇阅读难点等情形的制约,成为古典阅读诗篇中比较鲜明的一支。
3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思考
在针对中专的古典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学过程要与时代和社会形势变革需求相适应。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因为他们钟爱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就可以实现实现针对他们自身发展特质,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建构玩中学、学中进步的教学体系。除了引导他们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计划外,还要引导他们利用网络学习,对相关事项实施整合,利用网络有声阅读,来提升个人境界,达到学习的目的。在长期的积聚作用下,文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得阅读教学收到了显著成效。
阅读教学要从教学设计上开始着手,以阅读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理念为基准,让他们跟随教学目标,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在阅读中,以例证和举一反三的学法,对学生实施启而不发的教学,激励他们克服阅读中的难题,进而通晓古典文学作品中描绘的思想深意。在明确掌握思想主旨之后,善于从阅读的小问题中,发现主旨背后埋藏的深意。
在创设的情景式教学环境中,对古典文学作品中,譬如戏剧成分的阅读上,让他们内心自设场景,获益匪浅。教师在设计古典阅读教学设计中,无论是针对中专生学生学习个体,还是针对全体学生,为了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都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中,尤其要要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实施及时的师生互动和反馈。在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和思考文学作品内中的深意时,还必须从认知场景出发,培养他们合作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
中专古典阅读,可以立足于课内阅读,将读书作为第一要务,即自大量的读书中,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不能在语文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训练一些只对考试有用的东西,而是要把握真正的古典把阅读使劲,进而提升阅读质量。在古典阅读中,读书读社会,读生活,读人生;读自然,读科学,读历史,读哲学。可囫囵吞枣,也可浅尝辄止,更可以精益求精。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教育,学会和人物、故事交流,学会体味作品背后的深意,学会在不断的阅读积淀中累积知识、语言、情感和经验,最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思想,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让学生子啊阅读的地严重,体会愉悦、悲苦、幸福、感动之情绪。这样在中专生之间,就营造出一种美好且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课程,不但心向往之,而且解放了自身思想,提升了自身整体阅读能力。
例如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时,对里面的文章、诗词和阅读,要在反复品味中明晓道理,指导其中的意识,明白期间的美感。从真正意义来说,也能更明确阅读目的,反复品味阅读背后的深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人物就会产生感同身受之感,在万确成熟的环境里,体验到古典阅读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潜移默化的接受新知识、新教育或可达到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的目的。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必须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开拓出一条创新的、不同寻常的道路,在道路实施中,教师要发挥领路人作用,在实施课外阅读延伸时,推荐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设置课程讨论,利用多媒体影像设备,综合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学能力。
4 结语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实践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引导他们走向正规道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和能力的过程。在教学的固定套路上,寻求出一条适们自身发展的阅读空间。在阅读中,让他们获得灵动的、快意的情感。古典文学阅读,带给中专生以美的享受。使他们的审美意趣得到提高。在总结了现代中专古典文学阅读内容和教学现状的同时,思考教学中的弊端,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对培养他们学习古典文学作品兴趣,实现自身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