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音乐教育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4:23

导语:在音乐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音乐教育论文

第1篇

展示音乐自身的美,在学习中我们不断发现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美,体验音乐的美,是审美价值观的意义所在。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通过审美心理来陶冶心灵、塑造人格,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就是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音乐各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我们亲身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激荡,使我们对音乐有独特的见解。

使我们感受到音乐是有意义的,音乐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我们用心感受的教育,而音乐教育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小时候就有着想当老师的梦想,我想这也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让我们再次感受音乐,领悟音乐的真谛,使之达到一种境界——音乐审美的境界,音乐审美的境界不仅仅是对音乐表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音乐的“心”的理解,无论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只有心动才能达到音乐审美的最高境界。《乐记》中说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无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于戚羽族,谓之乐。”

第2篇

在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常用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就是通过合理的讲解。虽然课改要求必须要对过去的那种灌输式教学,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这并不是就要抹杀掉教师课堂讲解的效果。想要让孩子能够喜欢上音乐课,那么精彩的讲解也能够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例如在为孩子们介绍各种乐曲的创作背景时,合理的讲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例如《二泉映月》的作者瞎子阿炳,为何他的二胡曲会如此的悲伤?是因为他本人的生平遭遇,让他创作出了如此的乐曲,在讲解的过程中,笔者为孩子们准备了关于瞎子阿炳的故事,以故事的形式为孩子们展现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瞎子阿炳的形象,通过故事来让孩子体会到阿炳的对痛苦生活的感受,然后在让孩子们结合着音乐去细心的体悟。孩子们都很喜欢故事,将这些蕴含着乐曲相关背景的事迹变为故事为孩子们进行讲解,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的喜爱音乐课,更能帮助他们去理解乐曲所表现出来的深厚情感。

二、小学音乐教育利用各种音乐器材,感知乐器乐音,激发孩子兴趣

让乐器走进课堂对于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可以有效的激发出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去根据所要教授的乐曲的具体特点与学习的具体条件以及教师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将一些乐器带进教室。在上课时适当地演奏这些乐器,或者让那些有一定基出的孩子进行当堂表演,让孩子们对于这些乐器有了兴趣和印象的同时去欣赏乐曲,从而让他们从乐器的优美声音中去感受乐曲之美。例如在让孩子们欣赏江南的小曲时,可以将二胡、、琵琶、扬琴、笛、萧等乐器带上课堂,学生们看到这些乐曲后会感到十分的好奇,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孩子们现场示范乐器的演奏。接着在为孩子们播放音乐,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更加细致的去听。另外,随着孩子音乐能力的提升,一些小型的打击乐器,如手鼓、沙锤、响板、串铃、钹、撞钟等,每次上课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一些节奏训练,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

三、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入新奇元素,开阔孩子视野见识,勾起他们的兴趣

新奇感与好奇心是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小学生具有更强的好奇心。因此一些孩子们从没有见过或听过的东西总是能够很容易的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勾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例如可以让孩子们接触一些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乐器所演奏出的乐曲。例如风笛、排萧、马头琴、盖那笛等古老的传统民族乐器所演奏出来的各种音乐,这些乐器音色独特、柔美。让孩子们接触这些各种不同的乐器,并让他们去了解这些乐器上千年的历史,让他们去感悟前人的智慧结晶,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去了解到各国、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这些优美的音乐,会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激发学生无尽的热情

四、“顺应时代”,激发孩子兴趣,增加小学音乐教育乐趣

现在的孩子相对以前的孩子而言,有很多都显得有点“早熟”,因此一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就已经开始接触并喜爱上现下的流行音乐了。也因此使得一些孩子对传统音乐缺乏应有的热情。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冷静的思考与处理,因为必须要明白流行音乐也是音乐的一种,不应该去全盘否定。流行音乐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我们不应该将流行音乐排斥在课堂教学之外,反而应该试着去“顺应时代”,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这样更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3篇

我们中国的高职教育对比国外的高职教育还有差距,在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有连续的音乐教育体系,对高职学生的音乐教育比较重视。德国的音乐教育,要求大学生必修哲学、文学、历史、音乐等人文学科。在日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开设音乐课,不仅是简单的学唱几首歌曲,更注重创作、欣赏等学习,甚至职业学校学生在就业应聘中,也要加试音乐。人文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因此音乐素质教育成为我们高职院校重点的研究问题。

二、新的理念

1、以国家的力量的开展“全民音乐教育”

1)文件下达并落到实处,设立相关部门监督

国家相关艺术教育文件的下达,也表明了国家已经有重视艺术教育行动,这也是国家为培养艺术人才所做的计划,国家教育部给予我们的宏观调控,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力度和制度,全国高职院校众多,没有相关的部门管理监督,文件下达也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到实处。哪所学院实施了?哪所学院没有实施?无人知晓、数据模糊。国家应该增设相关的管理人员,通过会议、考察团等定期的检查,学院也要定期向上一级作相关的汇报,各高校是否按文件开设相应的音乐类课程?国家培养的文艺教育工作者在岗的人数是否符合学生人数的比例,保证师资力量的足够。国家教育部派出专家给予地方的教师相应的指导,多听听各个地方在教学上存在的困难,并给予帮助,以便制定更好的艺术人才培养方案。设立相关部门监督有利于国家文件的实施。

2)出版权威的高职音乐教材

通过国家的力量,教育部召集全国的音乐专家和教育家,出版专门属于高职生使用的音乐教育教材,教师上课多般用自己的讲义,造成知识面过窄、偏、深等问题,授课效果不好,年轻的教师在这个问题会更严重,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教材都是普通高校使用的音乐教育教材,这些教材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但专属高职的音乐教材没有,因为高职生还是区别于本科生,他们以后的工作性质不一样,他们的文化基础也不一样,所以用同样的教材是不合适高职生发展的。出版高职音乐教材是很有必要的,出版高职音乐教材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自身的需要、企业的需要、与社会密切联系,还要加上专家对已有音乐知识的难易筛选,精雕细琢,并非一两个专家可以完成的工作。

3)开展针对高职的文艺汇演

中、小、大学有相应的文艺汇演比赛,而高职没有独立的、项目丰富的文艺汇演比赛,高职现已经是全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办相应的高职文艺汇演是必要的,社会上还是很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高职生也是这些人才中的一员,用“以赛促学”的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去探索音乐中的美妙,比赛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将相应的获得奖励加分。高职院校文艺人才包括老师和学生,他们需要发展和得到国家的关注,这样的呼声会越来越强烈,这个活动能填补高职文艺活动的空缺。这样社会的发展才会和谐、平衡。

2、各高职院校主动积极的开展“全民音乐教育”

1)实施“音乐”学分制

每个高职院校都设立有公共选修课,并要学生获得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各个学院公共选修课程的设计中不一定有音乐类的课程,或者课程任意学生选择不一定选中音乐类课程,所以他们不一定获得音乐教育,强调一定要有音乐学分的学校也没有,我们还不能与发达的国家相比,把它定位成必修课,但我国发展的今天人文素质的要求应该越来越高,所以必须强调毕业总学分中音乐类学分是一项。

2)始终如一的开设音乐教育类课程

以提高素质为宗旨,设定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音乐类课程,不断的进行课改,使得音乐类课程一直延续下去,不能半途而废。很多学校在本校的排课表上有音乐课,但实际上是不上的课,或者排课很少,有的学校里有很多很好的音乐教师却没有好好的利用到教学上,这些是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不符合,据一些文献资料显示,有老师作调查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喜爱程度,结果显示喜欢听音乐、喜欢唱歌的学生还是占多数,这也说明学生自身就有对学习和接触音乐愿望。“每个人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老师如何为音乐的种子灌溉、施肥,也需要有工具——水桶等,我们把音乐课程看作是老师给学生灌溉、施肥的工具,不能缺少。

三、结束语

第4篇

一般认为,社会音乐教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国民音乐教育,另一种是专业音乐教育。国民音乐教育的对象是全社会的普通孩子,专业音乐教育的对象是严格挑选的具有很高音乐天赋的少数孩子。笔者认为国民音乐教育应包含“学校音乐教育”和“业余—学余音乐教育”,本文所探讨的是业余—学余音乐教育,就是利用孩子学余时间,学习音乐能力,即为社会培养业余唱—奏者。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往往很少考虑孩子的自然条件,只根据自己的喜好,让孩子参加像钢琴、小提琴这类专业化程度高的西洋乐器来学习,并对孩子的学习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从现代教育观点看,我们的一切教育都要以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对于钢琴、小提琴这种难度较大的乐器的确需要从4~5岁开始就打基础,而对于决大多数的普通孩子,过于正规和专业化的技能训练,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理上来讲都不是太成熟。我们认为学习音乐表演一定要因人而异、扬长避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其他表演艺术相比,音乐表演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先天素质,如学钢琴、小提琴要有良好的手指条件,学管乐则要有良好的唇齿条件,学习声乐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然后再经过后天的严格训练才能获得所需的技能。虽说生理条件并不决定一切,但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音乐学习项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上述问题。因为,乐器演奏所采用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是没有现成模仿对象的,即便是业余音乐爱好,要想熟练地操纵一件乐器,也必须在技术、技巧方面下一番功夫。

二、儿童音乐教育的策略

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儿童期音乐教育,需要遵循心理学原理,根据不同阶段音乐能力的发展过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方能取得有效的结果。

(一)兴趣第一,正确引导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却是发展儿童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儿童求知的动力。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可激发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好动、贪玩的儿童来说,很少有能自愿坐下了练琴的,因为,任何乐器起步的练习都是很枯燥的,单调旋律和不断重复动作与孩子的天性大不相符,绝大多数孩子会把学习乐器当作苦差事,甚至会产生厌倦抵触情绪。在教学中教师和家长们应努力和孩子一起共同创造一种能唤起孩子们音乐兴趣的环境和氛围,给孩子以表达的机会,使其情感得到刺激,使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在音乐训练中,引导和激励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增强信心、克服困难;还可以亲密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孩子由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转移到对乐器的钟爱和信赖。如,唱歌是儿童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器乐学习中,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唱儿歌过渡到演奏,让儿童明白乐器“唱歌”的原理,即用手指触键所致。在演奏过程中,引导儿童学会倾听,再强调手形、巩固手指。由于儿童对事物的注意力短,所以一次性教的内容不易过多,一般在15-20分钟内,运用多种形式使他们获得即有趣又有用的音乐知识,而真正演奏时间也不用太长。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家长要多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进行教育,结合儿童的日常生活,采用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孩子在音乐学习时感到愉快而有趣。只有让孩子们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把孩子们的不同音乐才能和音乐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每个儿童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等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避免用同一模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也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方面。教师和家长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孩子的可接受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性练习。开始学习乐器时,练习速度要慢,逐步掌握基本技能后,可逐渐加快速度,学琴贵在持之以恒,一开始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练琴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练习的次数与时间分配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儿童的年龄特征而定。如钢琴,儿童每天练琴的时间,应该以20分钟为一次,每天数次,这里的关键是每天都要练习。家长需要做的是掌控好练习时间,避免导致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现象发生。

(三)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任何一项音乐学习都需要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由于儿童理解力弱,要特别强调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灵活多样。在教学方法上,要先求正确,后求熟练,无论学习任何乐器,开始时,教师都要率先示范,当好榜样。一首新的乐曲,如果仅仅依赖儿童的读谱演奏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除了给儿童讲解乐曲内容外,示范演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高、较强的音乐水平和能力,在音乐表达上,要把作品的内涵用生动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以免儿童在模仿中走弯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的美需要通过听觉来检验和调整的,教师要特别提醒儿童倾听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方式。个别课老师能够及时掌握每个孩子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进程;集体课可以使孩子们容易消除拘束感,增加勇气,激绪,同时,通过集体课孩子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并能促进合奏、齐奏等演奏方面的能力。

第5篇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设计了一日生活音乐化活动:在来园活动中,我选取了一些旋律优美、又富有民间特色的乐曲进行播放,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感受民间音乐;在幼儿游戏、进餐、起床后的律动、离园等活动环节播放各种民间音乐,使班级内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民间音乐的氛围,让幼儿一进入班级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民间音乐气息,从而产生愉悦、热情,饱满的情绪,来迎接美好的一天。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下,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运用多种形式,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民间音乐

在民间音乐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感,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为此,我们采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图谱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让它们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学

幼儿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有限,且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化虚为实,创设出教学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充分感知民族民间音乐美,理解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美,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想象力。

2.图谱教学

图谱是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所喜欢的一种使音乐形象化的教学图像。它能形象、直观地使幼儿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和曲式的结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如,抒情的歌曲,需要用轻柔、舒展的声音来表达,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简洁明了的图画、符号等方式表现图谱。如,三角形、五角星、圆形等。通过生动有趣的图谱,使幼儿的感知更具体、生动,更乐于接受。

3.游戏教学

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它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符合音乐的感知规律,因此,将民间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是可行的教学手段。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运用于游戏的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通过引导幼儿探索,根据不同的游戏风格改变游戏规则,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民间音乐游戏活动,使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第6篇

这里所说的音乐感受主要指的是一种形象思维能力,幼儿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感知,因为本身受到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非常有限,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始终停留在一种相对肤浅的层面上,他们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周围的事物对音乐形象进行感受,体会音乐作品中传达的感情,通过“联觉”作用使这方面的价值得到实现。

1.通过环境的丰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与文学、美术等艺术不同,通过声音将情感与观念传达出来。幼儿音乐教育重在为幼儿创造丰富的音乐情境,使音乐感觉与音乐知觉得到促进,不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幼儿音乐形象的建立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生活经验不同,对音乐作品产生的想法也会不同。借助“联觉”,与幼儿的自身经验相结合,对音乐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感受,在感受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得其他感官的审美感受,使视觉受到一定的刺激,为幼儿创建不同的音乐氛围,促进幼儿不同音乐感的产生。

2.通过感官的调动对不同音乐形象进行感受

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表现与其他感观不同,通过味道、形状等去表现,对音乐进行更好的理解。在进行幼儿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鼓励他们调动不同感官参与到音乐感受中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音乐,体会不同音乐的节奏、力量以及速度,通过身体动作将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出来。“联觉”本身就是集多种感官的参与,将各种感官集合在一起进行共同体验的过程。通过不同感官的参与,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幼儿在感受的过程中视野得到开阔,同时想象力也得到了激发。

二、对幼儿理解音乐的作用

理解音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感受音乐升华的过程,在进行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应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理解,促进他们对音乐节奏、旋律、节拍等表现手法的理解,深刻感知音乐作品的魅力。

1.通过对整体的注重使幼儿的审美经验得到丰富

作为一种符号,音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在理解歌词内容的过程中,同时也在理解音乐的情绪,比方说他们可以通过音乐的缓慢、沉重联想到一些诸如大象、老虎或者青蛙、小兔等动物;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已经可以理解稍微复杂一些的歌词,比方说在欣赏《摇篮曲》的过程中,音乐减弱减慢就表示娃娃要睡着了。通过借助“联觉”,幼儿的动觉、视觉等得到形象的结合,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音乐的整体进行感知,对音乐语言中的变化表现在感官的变化中,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中的情感。

2.通过情感的激发使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得到内化

作为一种事物引起的体验,情感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幼儿时期是情感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重要阶段,因为受到社交范围影响,他们的情感体验开始逐渐丰富,情感性较强的音乐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借助“联觉”,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幼儿的情感与他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感官表达一定的感情,最终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素养审美体验simplytalkingaboutmusiceducationofhighandprimaryschoolshizhifen

【abstract】〖wtbz〗musicdiathesisincludesmusicknowledge,psychologyandability.inmakingmusicdiathesiseducation,interestculitivationshouldbeonthefirstposition,andspecialityandcultureshouldbecombinedtogether.andweshouldunderstandmusicinnovativeeducation,andrealizethevaluefunctionoftastingexperience.

【keywords】musiceducationmusicculturetasting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1-105x(2005)03-0135-02

谈到中小学音乐教育,诸如音乐素质、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音乐教育、音乐创新教育、音乐学习兴趣、音乐审美等都是高频词。然而,在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中,确有一部分教师对这些高频词及内涵熟视无睹、睹而不见、见而不思、思而无获,在工作中无的放矢、盲目施教也就不足为怪了。本文仅就音乐素质内涵等亟待明晰的几个热点问题,做如下的浅释粗议。

[本文转载自1.音乐素质的内涵学生音乐素质的内涵可概括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1音乐知识素质:即有关读谱及音乐表现要素(音高、音色、建度、力度、节奏、节拍、放律、调式、调性、曲式、和声、体截、题材等),为保证学生参与音乐学习过程及音乐实践活动所必须掌握的简单的基础知识。1.2音乐心理素质:即以音乐感受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运动觉能力、音乐联想能力、音乐想象能力。1.3音乐能力素质:即学生参与听、唱、视、记、奏、创、动等具体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1.4音乐文化素质:即音乐史、音乐常识、音乐作品的涉猎范围,音乐与其它艺术的关系,音乐与艺术以外其它学科的关系,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的认识等方面的综合音乐文化知识结构。音乐同其它基础课程一样,以其特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才成为_种需要传函、研究与发展的学科。音乐教育如不突出它自身的特有属性也就不是音乐教育本身了。音乐教育所有价值,都必须以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发展与提高为载体、为过程、为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囚此,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是音乐教育的本位价值。

2.“会”是兴趣的根本古人云:“乐其道,善其事”,其含义不讲自明。迁移到学生学习上来,那就是要先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及具体知识的兴趣,首先实现乐其道。这样,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学得事半功倍,以便达到善其事。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再来思考这句古话,我认为反之亦然,即善其事,更能乐其道。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对自己善长的专业和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也往往是对学得好的学科再投入的更多。一个不懂球规的人不会成为球迷,一个不懂象棋的人,不会在一盘残局前观棋不语两小时。学习的“知难而退”,不正是学不懂、学不会而使兴趣丧失,弃“事”而逃吗?通过调查得知,在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不懂、学不会而没办法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兴趣逐渐降低的一个最本质的原因。所以,学生就是在“乐其道,善其事,更乐其道”的隐性而多次的反复中,其好强、好胜、自尊等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并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深化、巩固、升华。因此,“会”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不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音乐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都要始终注意并做到让学生有一个我想学,我会学,我能学会,我能行,我已经学会的良好的学习心理感受,优化学生学习的“心境”。

3.走出域属的误区音乐教育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域属于国民音乐教育。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这种隶属关系却偏偏走51uc.com.cn进误区,其表现就是忽左忽右,走向极端,要么是正规专业化,听“效果”谁高谁低;要么是谈虎色变,敬而远之避开“专业化”之嫌。凡此种种,都会使中小学音乐教育误入岐途,与真正的音乐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就是没能科学地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专业音乐教育也好,中小学音乐教育也罢,所教所学的知识与能力本来就同出一脉,又都属于教育的范畴。因此,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但这种亲缘关系是客观的,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两者的区别首先在于培养的对象和目标上,专业音乐教育是面向挑选出来了少数人,培养音乐专业人,中小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素质。其次是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的诸多要素上,就教学内容而言,专业音乐教育追求全面系统、高难深刻、熟练清湛、身怀绝技等。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注重的是全体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实现美育功能的艺术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等等。相对专业音乐教育要浅显、容易、简单得多,但绝不是没有必须掌握的内容,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上,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相比,就不是那么机械、严格、枯燥、求精,而是激发兴趣,轻松愉快,自由解决,学乐交融。基于这种认识,将专业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等同视之,或将两者泾渭分明地对立起来都是不科学的。

第8篇

乐理知识,被人们认为是最枯燥、最无德育意义的理论,其实不然。就拿最简单的音阶中的七个基本音阶来说吧。在学习过程中,我告诉学生它们就像一家七兄弟,兄弟七人各有其鲜明的个性:do——坚定、有力;re——激动人心;mi——稳定、平静;fa——悲惨;sol——伟大、光辉的;la——哭泣的、娇柔的;si——易受感动的。只有将它们和谐地组合,才能奏出动人的乐章,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每个学生也都恰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只有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彼此都有一颗谦让、包容的心,才能奏出奋发的旋律,凝成与时俱进的班集体。有一次,我请一位学生起来唱教过的歌,这个学生的声音又尖又细,引得下面哄堂大笑,这位学生羞得满脸通红,坚持说以后再也不唱歌了。为了增强她的自信,我说,每种音色、音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缺少高音的音乐将变得沉闷、浑浊,而缺少低音的音乐则显得单薄、空洞、刺耳,只有大家扬长避短,各种音色糅合在一起,歌曲的生命才显得充实、辉煌。

二、寓德育于创编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属于相对创新能力,也就是学生个体的首创性。在音乐教学中提倡联想、求异、选择,是激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首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种属联想等思维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流畅度。如:我在教唱《小牧笛》时,让学生们依据歌曲的内容和民族特点,分组讨论进行创编适合《小牧笛》的舞蹈动作。几分钟后,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试演,台上同学惟妙惟肖地表演,台下同学热烈点评……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会了知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还提高了创新能力。新课程一年级音乐教材第四课,有一首聆听曲叫《三只小猪》,当我组织学生聆听时,发现学生对这首轻松、幽默、诙谐的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强烈要求把这段音乐编成音乐剧……当学生表演完毕,我惊诧于一年级学生创编思维的空间如此之大。而求异思维是从不同的方法,全方位地分析和探讨思维,灵活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我建议学生采用同一种节奏或同一种歌词编不同的曲调,让他们在求异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彭加勒说:“所谓发明,实际上就是鉴别,简单地说,就是选择。”三年级到五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后有很多进行节奏或旋律创作的练习,我在组织学生用同一种节奏进行编写旋律时,他们的答案很多,于是我让他们选择哪一首旋律比较适合原节奏,哪一首旋律比较好听,然后让他们随琴去模唱,仔细体会哪首旋律最优秀。让学生在选择探索中不断发现新的方法,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独创度。

三、寓德育于配器之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探索、发现、操作、尝试、感受、体验、即兴创作活动中,由自发性学习音乐而逐渐培养起良好的乐感。首先,让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引发学生的联想。音乐是门声音的艺术,它是用声音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含义。从风声、雨声到雷声等,无一不表达自然界的生气和情感,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同样能让孩子们体验一种生活的乐趣。让孩子从这些自然和生活中去寻找声音,寻找音乐素材,不断积累和充实。其次,选择适当的人声、乐器声、非常规音源让孩子们去尝试。歌唱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孩子高兴时都喜欢用歌声来表现。孩子们用自己的声音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演奏乐器同样也能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乐器时,乐曲的大量积累是孩子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好素材,孩子能熟练地掌握一种乐器,并用乐器独特的音色来表现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这无疑是孩子们创作音乐的最佳方式。孩子还可以利用打击乐器、生活用品或自制的乐器来表现旋律和节奏。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具有创新思维的前提下培养创造能力又是切实可行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让学生成为开拓型、创造型的新一代,就要培养他们从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具有高度发挥想象力的习惯,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在音乐教学中,我不单单让学生为歌曲编舞,还让他们为歌曲配上打击乐器。这样,不但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更能表达歌曲情绪及孩子们内心的喜悦。对于一些优美、抒情的歌曲,首先要求学生选择适合歌曲伴奏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钟、铃鼓、木鱼等。然后再请学生们为歌曲设计伴奏型,并请学生考虑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如:第三册《过新年》这首歌,表现了过年时热闹、喜庆、祥和的场面和氛围。我先是询问学生每年的春节是怎样过的?同学们马上想到了放鞭炮、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加上歌词中出现了“咚咚咚”的词语,学生们听出这就是民族的锣鼓声,就马上想到《过新年》这首歌用打击乐器中锣、鼓等伴奏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他们便随着歌词中的“咚咚咚”的出现,也用手中的锣鼓给了大家听觉上的音响。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能否再创设一些过年的气氛,许多学生便主动要求到讲台上进行秧歌表演,一时间,歌、舞、乐同时展现。这种热烈的场面,仿佛让他们看到了身着节日盛装的秧歌队翩翩起舞的场面,活生生地表现了歌曲的内容。

四、寓德育于欣赏之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育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热爱地球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因此,我在对学生进行欣赏音乐的教授过程中,首先以自己富有情感的语言感染学生,然后引导他们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从而教育他们在音乐中学会知识、学会环保。曾经有这么一首歌,歌中唱道:“当天空不再是蓝色,小鸟不会飞翔;当大地干枯了村庄,眼睛也失去了渴望;当童话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丢掉了魔棒。”这样的语言对学生们心灵的撞击和震撼是可想而知的。我在组织学生欣赏《百鸟朝凤》时,不光让学生去体会我国民族民间的伟大艺术门类,还让他们从中体会:假若人类不加节制地砍伐森林,自然界就少了百鸟欢乐的歌唱,同时加重了植被贫乏,沙尘暴将更猛烈、更频繁地发生。为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我告诫学生,牢记环保不仅仅是口号,不仅仅是远在天涯,而是近在咫尺,环保需要大家的携手、努力。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我将百年前的黄河与现今黄河的地理状况作了一个简单的对比,让学生看出,如今的黄河水流量逐渐减少,壶口瀑布不如以前壮观,泥沙量逐年增加,河床抬高,断流、凌汛。这样的恶果并非环境自身所为,而是人类的贪婪和无知造成的。并告诉学生作为母亲河的儿女,大家有义务严格自律,有责任主动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理性节制欲望。唯有受到这种教化,才可能对神圣的大自然心存敬畏和赤子之情,才会视万物为手足而百般呵护,从而在道德上而不仅仅是出于自身的功利充分节制人的欲望,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达到教育的目的。

五、寓德育于学唱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唱歌曲是音乐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学生唱会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将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充分揭示给学生,使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陶冶性情,从而达到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为了唤起学生对祖国的崇敬、赞美之情。我组织了一次小型的旋律创作颁奖会,学生分成五组,根据老师的题目要求进行创作,让临时组成的评委团评选出优胜者进行颁奖。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在颁奖过程中的升旗仪式更是自然地导入了“国歌”的教学。接着,我便为学生讲解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渲染了演唱,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又通过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来巩固情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国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底蕴得以极为形象的张扬,唤醒了学生心底深处生而就有的对于祖国的深深的热爱,以及对于国歌、对于词曲作者、对于那个伟大的时代、对于那个伟大时代的伟大人民的崇敬和赞美,从而经历了一次凝重、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第9篇

(一)钢琴集体课的特色

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电子音乐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键盘教学课程。它的出现,解决了多年来艺术类院校扩招人数不断攀升和专业钢琴教师相对匮乏的燃眉之急。与传统一对一教学法相比,钢琴集体课教学具有多人同时上课这样新颖的教学方式、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以及更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这种课堂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单独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创造等能力,从而大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钢琴集体课的优势

与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法相比,钢琴集体课教学存在以下优势:1.设备方面的优势。集体课一般采用数码钢琴作为教学用具,其与普通钢琴相比,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易搬运的特点,可以实现多台琴集体授课。不仅如此,数码钢琴还增加了耳机、数码控制器等装置。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佩戴耳机练习,做到互不干扰。数码设备里还包括主控器(主控电脑)、摄像机、投影机监视器等,在课堂教学中,以主控器为系统核心,指导所有设备的运行。学生通过摄像机和投影仪集体观看教师的示范演奏,教师也可以通过监视器单独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数码钢琴设备为钢琴集体课铺设了最好的平台。2.教学成本优势。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模式节约了学校硬件设备的投入成本,也使得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它的出现,可以让钢琴教师统一讲述入门基础,如手型、触键法、指法、各种乐理入门常识等,无须重复授课,不仅节约了教学的投入成本,使得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备课质量得到了提高,教学过程更为统一,避免了重复教学的误差,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3.集体课堂优势。集体授课的教学课堂相比一对一的单独授课更有课堂氛围,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同时也更具创造性和互动性。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步骤是:教师讲授新曲并做示范——重点、难点讲解——学生集体视奏——学生进行重奏或合奏练习——学生课后练习——教师点评。在此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流,学生之间更能形成良性竞争,可借鉴其他学生的优缺点,是一个集互动、竞争、监督、展示于一体的开放式集体教学活动。

(三)集体课的缺陷和解决方法

当然,钢琴集体课教学在表现优越性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弊端,例如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每一个学生的进度,容易以偏概全。学生往往不能找到合适自己进度的曲目,这是现阶段集体课教学中最大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要分别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对程度低、进度慢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重点辅导;对条件好、进度快的学生另外布置作业,慢慢拉近两者的距离。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基本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其分成若干小组教授不同程度的乐曲。再次是可以多选择四手联弹或合奏曲目,让程度低的学生演奏浅易的声部;让程度高的学生演奏较难的声部,协调发展各自的优、缺点,各展所长。所以集体课要与一对一教学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扬利除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