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4:27
导语:在会计信息系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本文深入剖析了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造假的各种手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息化环境下税务稽查所要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造假税务稽查稽查策略数据源造假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造假手段
(一)信息系统加工规则造假
加工规则是信息系统自动化、高效率处理数据的前提,它规定了信息系统运行的环境,是系统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加工规则对信息系统的无障碍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它奠定了自动化运行的基础和平台。当然也正是这些规则的设置,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下面笔者剖析一下这方面的典型造假手法。
1.多账套造假。账套是商品化财务软件开发商基于通用化考虑,为兼顾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用户的个性化需要,由购买者在软件功能平台的支持下,根据软件预留的参数接口,由购买者自己定义和建立的核算与管理体系。造假者可以按不同的会计核算规则分别设置多个账套并同时进行核算。而来源于相同会计事项的原始数据,按不同的目标或不同的信息使用对象依据不同的加工规则进行加工,自然会产生差异很大的数据结果。如果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外部稽查措施,那么这种多账套造假在信息化环境下将横行无忌。
2.模板造假。在信息系统中,许多重复有规律的数据加工操作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其基本思路是:根据数据加工规则,预先制作加工模板并保存起来,在需要进行类似的数据加工时,由系统调用模板自动生成所需数据。由于模板的加工规则是由人来设置的,并且可以随时修改维护,这就为造假者留下了巧妙的造假机会。不同的模板参数定义,会使加工后的数据结果大相径庭。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为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自动化优势,通常将那些业务发生频繁、业务性质相同、科目对应关系固定、金额计算有规律的转账业务,通过定义凭证模板的形式预存起来。当需要进行相关转账处理时,由凭证模板自动生成相关业务凭证,如期末费用计提、摊销,期间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等。这种模板自动生成的凭证,其正确性与模板定义要素(特别是金额取数公式)密切相关。造假者可以通过修改模板定义要素进行造假。例如,某企业某会计期间发生“制造费用———技改费”(科目编码410504)100万元,按实际工时数在三个生产车间按比例进行费用分配:一车间分摊20%,二车间分摊45%,三车间分摊35%。其中,二车间生产的是免税产品。那么正确的转账取数函数应当为:借:生产成本——一车间QM(410504,月)*0.2、———二车间QM(410504,月)*0.45、———三车间QM(410504,月)*0.35;贷:制造费用QM(410504,月)。但是,造假者为了调整应税产品和免税产品的盈利水平以实现逃税目的,可以改变转账取数函数的设定。如将一车间的转账取数函数定义为QM(410504,月)*0.45,而将二车间的转账取数函数定义为QM(410504,月)*0.2。这种参数的微调所导致的计税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如果稽查人员不核对模板定义内容而仅从账面结果审查,显然是很难察觉到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微妙技巧的。
3.程序造假。这种造假俗称为在系统软件中“开天窗”。它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由设计者在系统软件中直接“嵌入”特殊操纵程序并预留超级数据接口和密码口,然后将程序与系统有机地设计为一体。例如:某企业在自己开发的软件中,“嵌入”这样的数据操纵程序,将记账凭证“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登账程序事先设置为:当销售收入超过20万元时,将超过的部分打包转移,不再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计算机只登记20万元;有的系统在设计账户试算平衡程序时,不再汇总贷方数据,而将借方汇总数直接移至贷方,以造成借贷永远平衡的假象;还有的系统在设计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程序时,使折旧计提后的净值保持不变或以操作者的意志进行变化,以致系统可以一直提取折旧或按操作者掌控的年限计提折旧等。这种经过精心设计而“固化”在系统软件中的特殊程序,可以使加工的数据、加工的过程以及加工后的结果完全背离会计原则,同时,经过系统“伪装”后又很难露出破绽。
(二)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机制造假
内部控制是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和正确运行的保证。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人是系统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设计内部控制机制时,几乎都是以人为控制目标展开的。但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由于数据处理技术的变化,使得系统的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只以人为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机制,需要转化为同时以人和信息系统为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机制。因此产生了以人为控制目标的一般控制和以信息系统为控制目标的应用控制相结合的全面内部控制机制。具体的措施是:根据信息系统的特点,首先建立完善的、体现信息系统特点的岗位责任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在此基础上,在系统的各个运行环节设置有效的密码权限验证机制和数据自动校验机制,以及时发现操作权限及加工数据等方面的真实、有效性问题。
在上述内部控制体系中,属于应用控制的机制一般被“固化”在系统软件
的相关程序中,通常用于检测那些违背会计规则或常规逻辑的问题。这些控制机制有一定的透明度和执行刚性。而对那些貌似“合乎”会计规则或常规逻辑的问题,这些控制措施通常会显得束手无策,而这往往又是会计造假和舞弊最容易被利用的环节。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对人的控制(称为一般控制),无论是在设计时还是在执行时,通常都具有很大的柔性。它是系统最不容易被了解和检测的部分,属于系统基础性的控制,也是应用控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在操作层面上,一般控制通常被设计成四个层次:系统管理员(或称超级用户)、账套主管、各岗位业务主管和普通操作员。在内容级别上,一般控制通常又可分成功能级控制和数据级控制两个层面。功能级控制属于某岗位的“硬”权限,而数据级控制是对功能级权限的细化、分割和限制。应当说,一般控制的上述控制层次和内容级别,以会计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为原则,将各要素进行排列组合,共同构成了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有机的内部控制体系。这种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最终集中体现在象征各岗位权限的密码权限上。需要说明的是,会计信息化环境中的自然人与系统“操作员”之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概念。操作员是系统各岗位权限密码的“人”化,谁拥有了这一密码,谁就是这一岗位的合法操作员。因此,如果把自然人与“操作员”混为一谈或忽视密码的作用,将会为系统舞弊与造假留下巨大的隐患。
(三)信息系统簿记机制造假
会计簿记具有记载和反映两项职能,这两项职能分别由账户和账簿来完成,账户负责记载,账簿负责反映。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存储实现了电子数据库化,会计簿记的两项职能分别由两个过程来完成:首先,它要把相关分类信息以电子数据库的形式(有些可能被同时分散在多个数据库中)记载在磁性介质上。信息在电子数据库中的存储格式不同于传统会计账簿格式,人不可以直接识别。这只是完成了会计簿记的记载职能。其次,为满足人们以账簿形式进行信息显示查询的需要,系统设计了人们所熟悉的账簿格式显示程序。当需要时,由系统在瞬间从相关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查询和信息组织,然后以账簿格式形式显示出来,从而完成会计簿记的反映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看到手工环境下的账簿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实物,它的会计簿记记载与反映职能被有机统一在一起且不可分割。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本质上只有账户(且以电子数据库的形式存在)没有“账簿”,会计簿记的记载职能是由电子数据库来实现的,而会计簿记的反映职能则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不一定仍采用传统的账簿格式)来完成。从创新视角看,只要是能提供信息需求者所关心的“信息元”内容的,那么它无论采用何种格式和何种组织形式,本质上讲它都实现了“账簿”意义上的反映职能。基于此,就不难理解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所出现的账簿格式可变、信息内容可变甚至可以反映出未记账凭证信息等诸多怪现象,也不难理解发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账簿的“无痕迹修改”和“反复核、反记账、反结账”等功能了。上述这种簿记特征的变化,为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造假提供了方便。
1.无痕迹修改造假。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的“凭证无痕迹修改”功能,通常与“反复核、反记账、反结账”功能相伴而生,它们均是会计数据电子数据库化的特定产物。“反复核”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可以将已经审核过的会计凭证取消审核标记,以便对其进行无痕迹修改或增删;“反记账”又称“倒记账”,是指把一批已经登账的记账凭证当月的发生额从其各自账簿中予以扣除,使账簿恢复到该批凭证登账前的状态;“反结账”又称“倒结账”或“环境恢复”,就是将已审核记账并已结转至下月的会计账簿恢复到以前月份各会计账簿的发生额和余额的状态。有些会计软件不仅可以进行当年各月的“反结账”,甚至还可以进行跨年度“反结账”,即直接将会计账簿恢复至指定年份、月份各账簿未审核、未登账前的发生额和余额的状态。
2.会计核算目标倒推造假。这种造假往往是先按造假目的设定一个造假目标,比如目标利润,然后以此作为结果,向前逻辑推定相关的一系列收入、费用数据,然后经反复测试,最终确定所要输入的业务凭证数据。这种倒推造假,如果在手工环境下操作十分复杂,而在信息化环境下则易如反掌。
(四)信息系统数据接口造假
1.账务与业务系统接口造假。对外报送的会计信息,最终都将在账务系统被集中汇总处理后,传递至报表系统生成会计报表。这些信息一部分由账务系统内部产生,而另一部分则来源于其他业务子系统,如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系统。这些来源于其他业务子系统的业务数据,一般通过数据接口程序被实时或分批地制作成业务转账凭证(属于外部机制凭证)输入账务系统,而这种制作过程通常是人工可控的。一般来说,由业务系统自动产生的原始转账数据应当是相关业务的真实反映。但是,正是由于人工“干预”机制的存在,使这一转账接口成了极易造假的环节。
造假者在业务转账凭证生成与传递前,可对原始业务数据汇总表进行有目的的修改,使生成以及被传递的会计凭证与业务系统的业务背景不一致。如修改工资系统的人工费用分配表,修改固定资产系统的折旧费用分配表,修改应收或应付系统的往来业务汇总表等。
>整理提供尽管许多财务软件在账务系统中仍然保留了账账、账证、账表等核对功能,但由于这些功能通常只负责账务系统内部勾稽关系的检查,并不涵盖系统之间的勾稽关系的检查,所以,这种利用账务与业务系统之间接口造假有一定的隐蔽性。
2.打印接口造假。会计信息系统的打印输出,通常依序要经过三个环节,即业务数据源组织、屏幕格式显示和打印机打印。由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数据处理量极大,各种检查人员通常很少会对输出的信息进行逐笔全面核查,基于此,造假者可以利用“障眼法”进行打印接口造假。
接口造假1———数据源造假。即通过调整系统的基础数据设置,使显示出的证、账、表数据直接背离原来的业务背景。如修改科目或其他重要对象元素的中文名称,使屏幕显示结果背离业务的内涵或背景。在信息化环境下,所有与系统有关的对象都要进行编码。为方便人们辨别,系统保留对象编码与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编码与对象之间是“固化”关系,但名称与对象之间却是“游离”可修改关系。那么,上述关系就为在信息输出时使用“障眼法”提供了巧妙的造假机会。造假者可以在信息输出前,通过修改或调整对象的名称达到造假目的。
接口造假2———打印结果造假。即先输入正确数据以生成真实的记账凭证,而后只打印而不保存正确的记账凭证,然后退出。再输入不真实的数据后保存,经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后生成一套假的账、表。在查账时,虽然原始凭证与事先打印出的记账凭证核对无误,但提供的账、表却是假的。如果不将凭证汇总结果与账、表仔细进行核对或直接打开系统检查,很难发现这种“障眼法”的破绽。
(五)信息系统共享数据源造假
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加工过程,是建立在一个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之上的。原始数据只需录入一次,就可以实现高度共享,即所谓的“数出一门”。而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数据的加工过程,基本上都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人为干预很少,因此只要原始数据录入正确,一般不会发生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不符情况。但如果在录入的数据源头或在录入后的数据加工源头进行造假,那么自动化加工的结果就不难想象了。在信息化环境下所谓“垃圾进、垃圾出”正是这个意思。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税务稽查策略
1.“软件系统质量综合评价”策略。在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税务稽查时,首先应对软件系统质量有一个基本的综合评价,这是稽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对软件系统的评价,除查看软件的鉴定证书外,还要了解各个主要的子系统及模块的功能、初始化内容及其业务处理流程。税务稽查人员可运用软件分析技术,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软件运行业务数据流程图提炼出来,然后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从中寻找不合理的或特殊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和环节。另外,稽查人员还可以将一组数据输入被审查企业的软件系统,然后比较输出的结果与事先计算好的结果是否有差异,也可从不同角度列举各种有代表性的数据输入系统,考察软件的数据处理流程是否合法、有效,是否留有非法的可供篡改数据的路径,数据的计算是否合乎逻辑等。经过比对,软件系统的技术性和数据的可靠性便一目了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稽查。
2.“宏观及历史指标比对分析”策略。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稽查策略。在对会计信息系统及其数据结果进行稽查时,可“先见森林,再见树木”。即将企业当期重要经营指标数据与企业所在行业以及企业历年的同类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以从宏观角度洞察异常情况,进而进行重点稽查。这一策略的使用,往往能使稽查者对被稽查企业的系统和数据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判断,配合使用微观的稽查技术和方法,能大大提高稽查的效率。
3.“系统规则稽查”策略。会计信息系统的自动化高效数据处理,总是以预设加工规则为前提的,同样的原始数据因加工规则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处理结果,而规则是由人来制定的,并且许多参数和初始数据都是可以由操作者日后修改维护的。因此,在税务稽查实务中,稽查者应关注信息系统的加工规则,看其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前后一致,是否有两次维护修改的痕迹等。这些加工规则通常包括账套参数、权限参数、基础档案、各模块初始选项参数、自动转账模板参数及自动报表模板参数等。这种策略往往能使稽查者抓住稽查问题的源头。
4.“人工干预口稽查”策略。为方便对软件系统运行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系统设计者通常会为操作人员留下许多人工可“干预”的环节或接口,这些环节或接口通常会被造假者“巧妙而有目的”地利用而成为造假的“事故多发地带”。可以说,凡是能被人为操纵的环节与接口,都应该是稽查者重点关注的地方。
5.“不轻信系统自动化加工结果和打印结果”策略。它指的是税务稽查者不可轻易相信由系统自动化加工后产生的结果和打印出的结果。对于敏感性的稽查项目和数据,要亲自打开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核对分析,有必要时还要亲自查看其加工背景、加工规则和加工作业流程等,甚至要用演示数据对运行结果进行测试比对。
6.“超级管理权”策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7号)明确指出,税务机关在保证纳税人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并保守纳税人商业秘密的前提下,有权对被稽查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查验,对纳税人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储存的会计记录以及其他有关的纳税资料,税务机关有权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检查,并可复制与纳税有关的电子数据作为证据。那么,税务稽查者就可依此要求企业的系统超级管理员提供系统的超级访问密码,然后利用超级管理员的权限对系统进行超级“访问”稽查:一方面,直接利用操作员身份登录系统,进行系统最高级的访问审查;另一方面,利用超级管理员对所有操作员密码的超级维护权(删除操作员的未知密码,重新赋予其新的初始密码,并以此新密码登录该业务员的操作界面),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业务级的特殊“访问”检查。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含量;契约背景;交易背景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会计理论界的主流观点。那么,会计这个信息系统应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信息被使用,或其对使用者发生作用时,它就具有信息含量(JohnA.Christensen等,《会计理论》2006)。信息系统要成为一个运作良好的系统,它所提供的信息要具备的基本特征就是要有信息含量。从信息含量的角度来看,会计目标可以被描述为构建一个有信息含量的会计系统,会计数字的本身精确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会计信息的使用人判断事件的结构。比如,我们假定企业经营有好、中、差三种状态,由于会计计量遵循的会计准则等的不同,其可能对应的会计收益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和表2所描述的会计收益在数值上明显是不同的,但是它们识别企业状态的效果却是完全一致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据企业的会计收益清楚地判断出企业经营所处的状态是好、中还是差。从信息含量的角度来看,二者是等价的。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会计系统的信息含量呢?笔者认为影响信息含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会计信息所处背景和披露时点。
一、会计信息所处的背景
一般认为,会计信息有两个功能:评价和交易估价。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去评价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还可以借助于会计信息来决定是否进行某项交易。这里所指的交易估价并非是对交易标的物价值的精确计量(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精确计量),而是用于帮助使用者去判断交易是否可行。在评价和交易估价过程中,同一会计信息可能具备不同的信息含量,可用于评价的信息未必会有助于对交易可行性的判断。相应的,会计信息所处的背景可大概划分为两个领域:契约背景和交易背景。
(一)契约背景下的信息含量分析
在契约背景下,企业管理者通过报告会计信息以解脱受托经营管理的责任,并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求相应的经济利益。企业管理者可以控制的行动有两个:管理行动的选择和财务报告的披露。管理者可以决定自己采取高水平的管理行动或是低水平的,可以将高水平的管理行动界定为H,低水平的管理行动界定为L;管理者也可以决定是披露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以T表示)还是披露不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以F表示)。为了讨论的方便,在这里假定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即假定只有管理者提供高水平管理行动时,才能取得较高会计收益。管理者在作出行动选择时,有四个方案,即:(L,T)(表示管理者采取了低水平管理活动,并如实报告,以下依次类推)、(L,F)、(H,T)、(H,F)。在各个行动选择下,会计报告传递的收益信号如表3所示。
在表3所述情形下,会计收益传递的信号无助于判断管理者是否采取了高水平的管理活动,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保证管理人员如实报告会计信息,则表1可以精炼为表4:
在表4中,会计收益非常清楚地传递了管理者是否从事高水平管理行动的信息,即,如会计收益为600,则管理者采取了低水平管理行动,若会计收益为1800,则管理者采取了高水平管理行动。
从表3和表4的分析过程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在契约背景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它有助于我们判断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也是将受托责任作为会计目标时,可靠性成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重要原因。
(二)交易背景下的信息含量分析
对交易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含量进行分析,实际上是判断会计信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我们知道,个人的交易行为实际是一种过程,当潜在投资者决定是否购买公司的股票时,他要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评价交易的价值并进而完成或拒绝交易。债权人在决定是否借款给企业时,他同样要判断借款这一交易的价值是否会给其带来相应收益。会计信息要想在估价背景下具备良好信息含量,它必须能提供市场中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在对决策进行价值判断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的报告如果有利于交易中的一方判断出该项交易对其有利还是有弊,这样的会计信息就具有信息含量。
假定一个风险中立的潜在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对一个公司投资时,在没有任何信息来源的情况下,他可能会判断该企业经营状况为好(G)的概率为0.5,经营状况为坏(B)的概率为0.5,这时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看法被称为先验概率。如表5所示。
但是,投资者在接收到企业的会计信息y时,(yg代表好消息,yl代表坏消息)他对于企业的看法可能就会有所改变,这时的概率称为后验概率,可以表示为P(G|y),P(B|y)。我们可以假定企业经营状况好(G),信号为yg的概率为0.375,依次类推,如表6所示。
假定投资者接收到企业的会计信息为好消息yg,他根据收到的信息去判断企业经营是好还是坏,修正自己最初对企业的看法。根据贝叶斯法则,他认为企业经营状况好的后验概率为:
由此可以认为,由于会计信息的传递,改变了投资者最初对企业的认识。在会计信息为好消息的情况下,投资者较没有任何消息来源前更有把握判断企业是一个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并可能进行投资;反之,当投资者收到的消息为坏消息时,他更有把握判断企业是一个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他可能选择不投资。在表6所述情形下,会计信息明显是具有信息含量的,它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信念(换言之,就是说会计信息是和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信息),使后验概率区别于先验概率。这也就是将决策有用作为会计目标时,相关性成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重要原因。同时,当将概率的知识引入会计信息含量分析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清楚地看到,会计信息的传递只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并不能保证交易的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三)契约背景和交易背景下会计信息的属性
会计信息实际上具有两个属性:特定企业性和社会性。会计信息带有鲜明的特定企业性,这是因为会计信息是通过一个复杂的系统来传递的,所以一个企业和另外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一般不可能雷同。会计信息的社会性是指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可能会将某一企业的会计信息纳入由若干企业组成的大背景中进行比较分析。契约背景下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特定企业性,交易背景下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社会性。笔者分析如下:
假定企业在时点T披露会计信息y,信息使用者通过观察T点披露的信息,去判断管理者在T-T所采取的管理行动是H还是L,这就是管理契约背景下信息的运用;信息使用者同样根据在T点观察到的信息,来决定在时间(T+T)是否进行交易行为,这就是交易背景下信息的运用。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到,契约背景下信息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评价,而交易背景下信息运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未来是否进行交易做出判断。因为在契约背景下是对既定事项的判断,可以只局限于某一特定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研究,会计信息的特定企业性更重要,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交易背景下则不然,因为交易尚未发生,参与人有很多选择,会计信息需要纳入市场中去研究,会计信息的社会性更重要。此时,只要是与决策者相关的信息我们认为都是有信息含量的,也就是说在交易背景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更加重要。
那么,当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的相关性出现矛盾时,是强调更相关还是更可靠的信息呢?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应是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这是因为导致会计报告的可靠性出现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谋取个人或局部利益对会计报表的人为操纵;二是信息取得的困难性。由于会计报告一般需要进行审计,可以说只要审计质量合格,理论上,一般的人为操纵都很难通过审计的鉴证;至于由于信息取得的困难性导致的可靠性差,笔者认为在资本市场中,作为会计报告的使用人一般可以识别由于信息取得困难而导致的计量误差。众多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金融工具按照现行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公允价值来源或管理操纵导致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误差,投资者可能因为看穿了这些影响公允价值的因素,因而不在意调整了多少,而在意是否采用了公允价值(邓传洲,《会计研究》,2005)。二、会计信息的披露时点
同一信息,由于披露时点的不同,其所携带的信息含量也会有所不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信息的提前套现,导致了信息含量的缺失
作为市场中的交易主体,他们在进行决策时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会计信息天然具有一种延时性。如果市场在会计报告公布前套现了会计报告所携带的信息含量,那么会计报告的公布并不能带给使用者任何新的东西,这样的会计报告是毫无信息含量可言的。比如,假定A企业是一家花生油的生产企业,2006年3月花生价格上涨,作为市场理性经济人就会预期到该企业单桶花生油的销售成本上升,那么,2006年6月该企业中期报告披露花生油单位销售成本上涨就不再具有任何信息含量,因为已经被市场提前套现了。
(二)未被提前套现的信息,公布时点不同,也具有不同信息含量
即使会计信息未被其他渠道的信息提前套现,但是时点不同,其信息含量也会有所不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会计报告分期报出。一方面,如果当期报告的信息不属于当期时间范围,就有可能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比如,将当期实现收入推延到下期或提前确认,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另外一方面,不同时点的信息也确实携带不同的信息含量。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与收付实现制原则为例,它们确认收入和成本的时点是不同的,如表7所示,在t=2时期,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收益已经携带了商品售出这一信息,但同一时期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收益却没有携带这一信息含量。
此外,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收入的确认应遵循可实现原则,而不是已实现原则,也是为了增加其信息含量。在新准则中,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是为了提高其会计信息含量,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传递其价值增减变化这一信息。
小结
会计作为信息系统,它的存在及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证明了其传递的信息具有信息含量。当然,会计系统要成为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而且,市场是动态的,信息是动态的,影响会计系统信息含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文中尚有不完善的地方,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杜兴强,章永奎.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 保密性 安全性 财会人才
在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是众多管理信息系统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果对企业的财务经营状态有直观且深入的展示,其本身的运转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策略和计划,对企业运转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国内的本行业学者对会计信息系统已经进行过长时间的研究,有深刻的体会。但是当前会计信息系统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主要问题进行认识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
一、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理论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定义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ant Information System)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来处理会计核算业务、辅助财务会计分析、预测和计划制订,最终是为加强财会决策和财会控制的现代会计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
会计信息系统通过人或者计算机软件,对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以及会计信息流进行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成本管理:对该系统部分进行功能细分,其主要工作包含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预测。
资金管理:同成本管理一样,该部分功能进行细分后包括资金盈缺分析、资金预测、资金风险提示与筹资投资业务。
项目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同样具有项目管理的部分功能,主要包括成本计算、成本结转以及简单的项目库存管理等功能。
预算管理:该部分功能主要包括假设建立、预算控制、预算目标管理、预算体系搭建、预算调整及预算分析等功能。
二、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系统信息不健全
会计信息系统由于是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需求量。随着人员数量的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也随之需要改变。原会计处理系统的基础上,相关工作人员同时需要扩展计算机操作、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和word、excel甚至SPSS等统计软件的熟练使用。随着会计管理系统中人员的数量以及部分职能的转变,同时需要更变与之相适应的内控制度。
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管理情况非常混乱,人员工作分配中层次重叠,很多人员有工作上的重叠以及相关工作没有具体人员负责的现象。人员分工的混乱,会计信息系统操作管理人员与相关系统软件的维护人员没有严格的权限区分制度,相关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密码公开甚至没有密码的现象,会导致无关人员或是别有用心的窃密人员轻易地拷贝或是篡改企业会计系统中的数据。同样在档案管理中也有相同现象的产生,导致企业财务信息泄密。
目前很多信息系统中常用的软件只注重了其功能的设计以及使用中的简易性,使用功能的通用性以及简易性固然会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性,但由于众多的软件中的保密措施的简陋以及工作人员保密安全意识的疏忽,更加容易导致无意泄密或是网络黑客对企业财务数据以及财务状态的窃取,形成非常大的风险。
综上所述,财务分工工作的不明细,涉及财务管理工作的计算机以及软件保密工作的疏忽,纸质以及电子存储材料中的数据极易受到破坏等现象,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造成很大影响。
(二)会计信息系统人才缺失问题
我国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起步较晚,很多具有多年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已经十分习惯原有的手工核算等工作流程。企业的管理层以及会计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会计工作电子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而很多企业会使用计算机等电子信息设备来处理部分工作,但是并没有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这样更容易导致工作的混乱以及数据的不安全。
很多企业中的电算化人员由原来的会计等工作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或是提供一些资料、设备等自行学习,这样并不能改变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也没有建立系统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知识。很多人员财会业务经验丰富,但是基础的计算机操作知识都十分匮乏,则对操作难度更高的相关软件达到完全无从下手的地步,频频出现故障,甚至导致工作效率会进一步降低。目前很多企业中这个问题已经相当明显,阻碍高效的企业运行,同时也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知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三)外部环境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国家大力推进电算化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有关会计软件开发、评审及管理的相关规定,以促进会计信息系统的健康发展。但是各种管理办法中的部分相关工作规范,仍按照传统的手工核算等方法制定,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对电算化工作的理解不清晰,导致电算化工作的推广进展很慢。
随着计算机软件管理以及网络技术在会计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原本的工作模式和细节的工作步骤产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原本的手工记账模式,要分为多步人工处理,每一步工作中产生的错误都可以被及时发现并在后续工作中得到修正,而信息化工作中,所有原始数据由工作人员录入管理软件中,由相关的统计软件进行自动化处理后,生成所需的会计报表等文档,按照这个操作流程处理,复核、审查等工作也随之被削弱。会计信息化后,相关工作人员数量减少,每次流程的操作只需要极少的人员经手,如果内控措施不到位,则加大了产生错误和工作人员舞弊的风险。同时电子化的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没有签字、签章等工作流程,导致工作责任难以分清。
三、会计信息系统现存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健全会计信息系统信息
针对会计信息系统信息不健全的特点,为做好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工作,首先要强调的是企业内部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责任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维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电脑病毒的防治等制度的订立和完善,然后要做好电子化财务信息的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工作数据的备份、管理、存储等。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严格分工,同时要加强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工作。软件开发、维护的计算机工作人员与会计工作人员职能要严格分离,相关的系统、软件、数据资料要严格加密,并定期更换密码以加强保密工作。同时健全电脑病毒以及网络黑客的防范措施,防止企业财会数据被篡改或是被窃取。
(二)加强会计人才培养
关于信息化会计管理系统的人员意识培养,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要完善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认知,大力支持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以及运作。在企业内部应该专门设置负责财会管理的主管领导,对财会工作人员直接进行管理,并由企业高层管理部门直接指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工作。
第二个方面,具体的财会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信息化的意识,深入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相关软件的操作和处理流程,摆脱原本的财会处理意识,形成系统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意识。现今的大学中培养的财会管理人才已经在陆续开始对计算机处理类的课程进行学习,这为将来的信息化会计管理提供很好的前景。
(三)改善外部环境
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逐步普及以及财务软件功能性的增强,应针对会计信息系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作进一步完善,使会计信息系统走上规范化道路。
在企业内部同样应当制定与企业具体情况相适应的财会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权限分离、相互制约,同时保证安全保密以及适当的内部防范。
参考文献:
[1]胡蓉.当前会计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知识经济,2012:131-132
[2]论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赵红梅.浅析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现状[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06): 64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假设;会计本质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个新时代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发会计的变革。“会计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M・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由于知识经济导致世界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和全球网络的形成,将创造出许多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包括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方法和会计政策规范。国内学者在研究知识经济对会计影响时,往往多集中于阐述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大假设的冲击影响。研究的逻辑起点无非是从会计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出发,阐述它的不适用性。有的学者如殷志刚、邱景忠提及到其对会计目标、历史成本、资产概念的冲击。但都浅尝辄止。对作为会计研究重要方面的会计本质,却很少有文章系统论述知识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
本质是决定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是会计这一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它从整体上规定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会计本质也是确定和解释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会计研究首先应解决会计本质问题。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风靡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即“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这是对其进行长期研究的逻辑起点。人们对会计本质和内涵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迄今为止仍是三派鼎立,没有能够达成一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们价值意识的转变,都迫切要求我们对会计本质重新加以思考。
(一)会计信息系统论
余绪缨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并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他认为:“根据当前的现实及其今后的发展,应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主要通过客观而真实的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金绪缨,1980,1982)。此后,这种观点得到了葛家澍教授等人的支持。他们给会计所下的定义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葛家澍等,1983)。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
“管理活动论”这一观点是我国学者首创的提法,由杨纪琬教授利阎达五教授率先提出。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两位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论文,首先提出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并认为:会计管理在微观经济中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价值管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价值运动就是个别资金的运用,会计管理是对这种运动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控制活动论
“控制活动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调和上述两派的论战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杨时展和郭道扬两位教授。杨时展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会计微观领域,其建立的基础是受托责任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会计控制论。他认为:自古以来,会计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反映、控制经济活动,离开现代会计这一控制系统的运行,要提高经济效益是根本不可能的。郭道扬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宏观会计领域,他从会计史学视角出发,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现代会计的全面控制观点。他认为:会计是人类为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所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因而现代会计的本质是一个全面控制系统,必须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在一起;必须把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尤其到了现代社会,会计更是现代经济控制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中通过对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经济信息的优化与利用,以期对即定目标的控制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将会计界定为一种控制活动,优势在于: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揭示了会计的本质,阐明了现代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并且将受托责任与会计控制系统相结合,同时明确了受托责任与决策的关系。
二、知识经济下对会计本质三种观点的辨析
(一)按照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会计活动确实是生产制造信息的行为,但知识经济环境下这种信息的内涵却在不断地扩大
具体表现为:1、知识经济下,信息的使用者不仅要了解财务信息,还要了解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另外,非财务信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企业的核心技术、管理团队的背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业的竞争形式等,这些信息单纯依靠财务信息是不能充分反映出来的,而这些信息往往只是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2、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诞生的新的信息记录、采集、聚合、分析、整理、传输、公示技术等均产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使海量的信息能够得到处理,并且能够即时为使用者所取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3、知识经济下单纯认为会计是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的看法只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忽略了监督、预测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因为财务人员每天要依靠自己的职业判断去分析确认各种资产,选择不同资产的计量属性等等,这种判断性决策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被界定为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这是对会计本质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强调了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是我国进行会计改革以来。体现在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在知识经济下。扩大了企业管理的范围。也深化了管理的内涵。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更加丰富了管理的手段。所以。原有的会计本质的认识有点模糊,范围过大,无法区分会计管理和其他管理的界限。因为会计管理毕竟不同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知识管理等等,会计管理也非财务管理,所以该概念应该予以深化、细化。
(三)会计被界定为一项控制活动
控制只是会计所表现出的重要特征,它在逐渐成为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是并不能用控制去概括会计的本质。知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控制手段,扩大了控制边界。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管理越来越扁平化,控制的界限早已超越地域的限制,使远程控制成为可能。所以,这种直接的控制技术的产生其实弱化了企业财务控制在企业经营控制中的作用,片面地强调会计控制职能只会以偏概全。应该对其加以深化。
【关键词】会计的本质 管理工具论 艺术论 信息系统论
一、前言
在中外会计界,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历来存在分歧。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管理工具论,认为会计是管理经济活动的一种工具;②艺术论,认为会计是一种记录、分类和总结企业的交易并报告和解释其艺术;③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④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在西方国家,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不大重视。而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未以前的三十多年里,会计本质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热点。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会计本质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现在对上述四种观点进行分别介绍:
二、管理工具论
顾名思义,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是一个独立的方法体系,是从事会计的一种手段。我国在20世纪50至80年代盛行该观点。长期从事会计实践的经验使人们总结出了这种观点,并把用于会计实践,会计工作得以如此表现。
三、艺术论
持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会计作为一种艺术,对一个企业的交易进行记录、分类和总结并报告其结果。这种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比较流行于在西方国家。“会计是一种艺术,旨在将具有或至少部分具有财务特征的交易事项,以有意义的方式且以货币来表示,予以记录、分类和汇总并解释由此产生的结果”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名词委员会于1953年发表的第一号“会计名词以报”对会计所下的定义。“艺术有一部分是科学,但艺术还包括的是会计人员运用其知识,以解决特定问题的那种创造性的技巧能力”是该公报对上述定义中涉及的“艺术”一词进行的解释。会计是一种艺术,在这个意义上说。
四、信息系统论
会计被认为是一个信息系统是在1966年的《论会计基本理论》中由美国会计学会提出的。所谓会计信息系统论,葛家澍教授等认为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80年代的我国学术界把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共同列为两大主流派观点。具体来说,“会计作为信息系统,并不直接参与管理,而是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以提供信息为主的反映是最主要的职能,且将整个会计程序分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其两大含义。因此会计是企业主要的信息来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会计的两大分支,会计是企业主要的信息来源。
五、管理活动论
阎达五教授与杨纪琬教授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学术论文,视会计为一种管理活动,首次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成圣树教授等人于1983年6月,撰文指出:会计是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并使之达到一定目的的一种能动行为,是有组织、具有管理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管理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是阎达五教授出版的《会计理论专题》和《责任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两本专著。
这种观点把会计是一种管理经济的工具的看法和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一起否定了,反映和监督是会计的双重职能。“会计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们自觉运用经济规律并通过特定的技术程序管理实际经济活动的一个社会环节”“现代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经济管理的职能”是其具体表现。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以及会计检查等方法使得现代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得以进行。会计核算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的,由于会计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就决定了用来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采用单一的方法形式,而应该采用方法体系的模式来进行,因此,会计核算方法具体由七种方法所构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方法体系,它们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是目前在我们国家,对会计的本质的两大争议的观点。我认为“管理活动论”的缺点是把会计与财务管理相混杂。而“信息活动论”的缺点是只考虑了财务会计,而忽略了管理会计。所以,会计的本质可以将上述两个观点合二为一,即信息指导管理,管理反映信息的系统工程是会计的本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会计电算化,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对事业部门内部控制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新要求。环境的改变必然要求有新的内部控制系统与之相匹配, 以全新的方法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已是形势所需。
一、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中为维护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业务经营的有效性和财产的安全完整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方法等的总称。会计电算化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发生深刻变化,具体体现为:
(1)内部控制环境的变化
事业单位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单位的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
(2)控制方式发生改变
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控制也由单一人工控制转为人工和程序共同控制。例如,从前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以往应由几个部门逐步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由一个人完成。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单位的内部控制是由会计人员通过会计软件实施的,由会计人员和计算机来共同完成。
(3) 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变化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数据一般都集中由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进行处理,而财务部门人员往往只负责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和编码,并对计算机输出的各种会计报表进行分析。这样,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重点就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
(4) 内部控制的范围发生变化
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针对交易处理。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控制措施。由于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复杂性,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包含了传统手工系统所没有的控制,如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等,以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管理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等。
(5)会计档案发生变化
由各种纸质的原始单据、凭证、账簿、报表变为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和存储在计算机软盘、硬盘或其他介质中的会计数据。
二、会计电算化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新要求
会计电算化使事业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发生深刻变化, 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具体体现为:
1. 要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度
在电算化会计中, 确保输入数据的精确度是最基本的前提。电脑中的原始数据必须是由人工事先进行审核和输入计算机的, 一旦原始数据在输入中发生错误, 计算机无法识别, 只会将错就错地进行各种计算工作。正因为会计电算化的这一固有弱点, 所以对内部控制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 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都必须规范化, 并保持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保证机房设备的安全, 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 对应用计算机的单位, 要求制订硬、软件管理制度, 修改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和监督制度。
2.要制定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
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也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电算化功能和知识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 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职能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移。某些人员既可从事数据的输入, 又可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单位重要的数据。
3、规范档案管理制度
手工条件下,会计数据和信息记录在纸介质的单、证、账、表上,修改困难,修改会留有明显痕迹,从而便于查证、控制。实行了电算化会计后, 传统手工会计系统下的有形记录大为减少, 凭证、经济业务事项的说明和账簿等大多要依赖计算机方可录入、阅读或查询,而且众多信息都转化为数字形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因此极易被篡改甚至伪造而不留任何痕迹。另外,电磁介质易受损坏,所以会计信息也存在丢失或毁坏的危险。因此,如何使磁性介质上的数据安全可靠、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4、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控制能力
网络技术无疑是目前IT发展的方向,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也不可避免受到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Internet在财务软件中的应用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将是革命性的。网络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机电算化系统的不足,使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控制度更加完善。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一项范围大、程序复杂的系统工程,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主要体现为:
1、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因此,要保证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事实,首要问题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自觉强化对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认识,更新管理观念。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执行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层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只有领导管理层真正认识和重视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够以身作责,从上到下组织力量去认真贯彻和执行,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作用。
2、会计数据准确性控制
首先, 控制数据输入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事 业单位可以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数据输入控制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同时可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如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类型校验、重复输入校验等。
其次,控制输出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数据输出控制是单位为了保证输出信息的准确、可靠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包括输出数据正确性控制与输出结果的处理、分发控制。
3、会计操作系统的安全控制
这项控制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安全, 保证机房设备的安全, 保证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安全保密, 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系统运行错误的不安全隐患。其内容主要包括接触控制、实体安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病毒的防范与控制等。
接触控制是为了保证非系统维护人员不得接触到程序的技术资料、源程序和加密文件,以减少程序被修改的可能性。实体安全控制涉及到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光和磁介质等数据存储体的存放和保护。硬件安全控制要求硬件设备的质量必须有充分保证,为防万一,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可采用双系统备份。
4、会计操作人员的权限与职能控制
为建立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需要从制度上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加以规定, 制订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 明确职责分工, 加强组织控制, 实现操作人员职能控制制度的创新。会计电算化所要求的完善的人员职能控制制度就是职责分工。首先是将会计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 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职责, 以防止对处理过程的不适当干预。
5.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通过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程度,来促成建立好的控制环境,它是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算化内部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是会计人员操作电脑进行大量数据运算,因而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主要包括: 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 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 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以及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等。加强内部审计,可以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进行及时调整, 可以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 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 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 防止出现漏洞。
6.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关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更要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严格和规范系统操作,因此需要加强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水平等综合能力的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会计人员应持证上岗,并经常对会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系统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电算化警戒教育和日常操作技能,对电算化会计信息树立良好的思想认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减少人为操作和系统运行出错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制度刍议 薛康蓉 沿海单位与科技 2007(8) 129-130
2、 浅谈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秦华 财会月刊 2006(2)77-78
[关键词]网络经济会计时空观会计假设缺陷会计系统变化
在我们跨入21世纪之际,由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由此,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改变了会计的时空观。
一、网络经济与会计
现代社会经历的信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随着20世纪40年代末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产生,经典理论中关于宇宙"实体"和能量要素的观念被物质、能、信息三要素理论所取代。从信息角度对事物客体加以新的描述,已成为现代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1]目前,微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生物工程、人工智能、CI设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倔起,形成了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商业)之后的第四产业,从而将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推进到"信息文明"。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全球的网络经济已具雏形,网络己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开创出一些全新的经济组织(如虚拟企业)和经营方式(如电子商务)。因特网给世界经济上足了发条:以往建立一个公司直到其上市,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可是今天的网络公司,从几个人的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为几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只需十个月;电子计算机从50年代开始发展,40多年间,从286到386……到奔腾,芯片的发展速度呈现出每18个月翻一番,同时保持成本基本不变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因特网驱赶着IT业一路狂奔,加紧工作,不断创新,因为18个月后"不成功便成仁"。可以说,因特网己渗透到整个世界的每一角落,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游戏规则"。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进步。就信息文明对会计学科的影响而言,它便会计发展史经历了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两次重大变革。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它的出现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一次"革命"。会计电算化的到来,把广大会计工作人员从那种日夜埋头于抄写、计算、整理、汇总、核对等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得以腾出精力,逐渐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整个管理规则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工会计系统的纸张、笔墨、算盘己被电子计算机所替代,但会计规则(如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并没有因使用计算机而改变。因此,有人将此时的电算化会计系统称之为"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3]
近期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其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对此,一些有识之士,适时提出"网络财务"[4]或《网络会计"的全新概念。
二、从网络经济角度重新审视会计的时空观
康德哲学认为,宇宙本体之下,最基本的范畴是时间和空间。经济学意义上的时空观意味着满足人类需求的衡量:农业文明,产品生产者就是自身产品的需求者,没有商品交换,没有产品的社会性,不需要也不可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去满足他人需要;工业文明,产品变成商品,扩大了人们的经济交往范围。商品生产者投人资本进行商品生产,资本是一种时间的等待,就是牺牲当前的消费,投资于长远的利益。此外,为实现商品价值,需要通过动力型的生产力,也就是蒸汽机来跨越商品生产者与商品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信息文明,由于因特网,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此刻,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又变小了。只要在线,发个队IL,瞬间即可沟通信息,与地球另一边的企业距离变得很近。如不上网,与隔壁企业的距离却很远,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时空概念。因特网的本质就在于使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零,或近似于零,也就是便距离带来的磨擦系数降低,减少科斯所说的交易成本,加速度地实现商品流通。[5]
目前,随着信息文明的到来,会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与工业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仍局限于工业文明的层次,这种过时的思维模式如同机器上的固定齿轮,僵化呆板而又缺乏大局观。如果从网络经济的角度重新审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片会计时空的新视野。
(一)网络会计的空间观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和广延性,一定的空间范围对物质运动的发展有制约和影响作用。传统会计的主体假设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范围,在这一假设基础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基本要素才有空间的归属。[6]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其外延不断变化,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1.模糊性。例如,已构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集团出现后,会计为之服务的主体已具有双重性;再如,基于网络的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VIRTUALFIRMS虚拟公司)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它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根据工作任务或市场变化的需要,可以迅速地进行分合、重组,即其"主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甚至解散;[7]以及近期出现并快速发展的基金项目。如此,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况。对于会计主体的这种模糊性,需要重新认识和拓展会计主体假设的空间界限。
2.整合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资木流动的加剧,企业间不断进行分化、重组、兼并,跨地区、跨行业、强弱联合、强强联合,成立企业集团,乃至跨国集团公司,会计主体呈不断整合之势。以往由于受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集团型企业(总公司)对异地机构(子公司、分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技术难度和管理成本上都是高昂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本的流动和企业的整合。基于互联网的会计系统突破了这一空间局限,无需远行,通过远程报表、远程监控,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其管理能力能够轻易地延伸到全球的任何一个结点。从而,也使得"大企业变小"、"复杂机构变得简单明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缩小了会计为之服务的空间范围。
(二)网络会计的时间观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时间,是指事物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时间是无限的,但具体事物运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确立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畴,前者设定会计主体是一个"健康肌体",后者的设定是为了便于对会计主体"健康状况"的定期诊断。网络会计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突破表现在:
1.即时性。持续经营假设设定了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不会发生解体清算的前提条件,这是进行资产计价和收入配比、费用分配的基础。但现代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随时都可能导致企业解体,比如,按照"摩尔定律"IT业企业的生命周朔只有18个月;而短期的基金项目、网络会计的虚拟公司是一种临时性组织,从事的多是一次易,完成后即告解散,生命周期极短,显示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因此而引发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否定,缩短了会计的时间界限。
2.实时性。会计分期假设为定期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损益提供了前提,同时,它也是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依据。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使手工处理信息高成本的障碍被扫除。如果说PC时代的会计系统主要解决工作量问题,那么网络会计将在此基础上重点突破速度问题。时间上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只要需要,无需顾及和等待会计期末,击点鼠标即可生成所需的会计信息,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价值。由此,可以满足期货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需求,满足广大投资者(股民)的投资需求,去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了"因特网上的会计报告"的文件。网络会计的实时性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
三、穿越网络时空隧道的会计反思
会计的时空观是构架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哲学。网络环境下,它的重大改变必将引起会计系统的一系列变化:
l.集成化。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其数据源于业务部门(如,人、财、物、供、产、销)。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企业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经销商等)相联结,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
2.简捷化。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系统由计算机来执行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技术环节,如平行登记、错帐更正、过帐、结帐、对帐、试算平衡等。[8]再者,计算机又承担起存货计价、成本计算和计提折旧等繁杂的核算工作。因此,相对于手工会计而言,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性及其复杂程度也大幅度降低,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多元化。即:(1)收集与提供信息多元化。在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会计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各个机构、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接收货币形态的信息,同时亦可接收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宽敞;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采用,电算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信息,也可提供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方图、折线图)以及语音化信息(如有声财务分析报告);(2)处理信息方法多元化。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系统在主体认定的计算方法(如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的同时,如果需要亦可选用其他备选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进行计算,比较差异。为加强管理与考核,甚至可以启用手工方式下所不得不放弃的核算方法,例如,零售企业的"售价数量金额核算法"、工业企业的"作业成本法"等全新的核算方法;此外,由于系统可以接收(或调用)大量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便于系统运用有关数学模型,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3)提供信息空间多元化。借助于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的结果,会计系统提供信息的空间非常广阔,根据需要,有货币形态的信息,亦有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如职工的招聘与下岗、社会公益事项),既有历史信息(历史成本),也有现在信息(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和未来信息(预定成本、目标利润),最终的会计信息将摆脱现有模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要,用户可以通过"菜单"或"会计频道",[9]选择搭配会计信息的"套餐"或"节目"。
4.电子化。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便会计手段由算盘到键盘,从账本到磁盘。而网络会计将便会计介质继续变化,迅速走向电子化,如各种发票、结算单据均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会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失去意义。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货币的"质地"也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纸币或硬币。网络会计环境是一个集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用户、银行等机构为一体的网络体系,巴不存在货款的直接交易,而代之以电子货币进行网上结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集中性、自动性,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近于消失,信息载体的改变及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手工系统以记账规则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失效。[10]对此,现代信息技术给企业的内部控制赋予了新的内涵:如口令控制、数据加密、职能权限管理、访问时间权限管理、操作日志管理等。
5.开放化。基于互联网的会计系统,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是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企业的生产部广]、人事部门等)直接采集。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各个机构、部门(如会计师事务所、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可根据授权,在线访问,通过Intemet进入企业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瞬间沟通便会计信息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数据的微观处理逐步登上宏观数据运作的殿堂。对此,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注意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回叫设备(C/L「一BM旺DEVIC磅)以及防火墙(FI旺WML)等技术,防止网上泄密和恶意攻击。[11]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增强,有效地避免会计处理的"黑箱"操作,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6.智能化。电算化会计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与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会计信息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仿真型"或"傻瓜型"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面对已经来临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浪潮,会计工作加快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重心转移。由此,要求会计系统必须放大功能,而网络会计所表现出来的集成性、简捷性、开放性、多元性、实时性等技术特征,为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且,在这种战略性转移的过程中又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建立以会计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IP)"[lz]、"智能型会计专家系统"等,从而,又推动会计职能向更深的层次延伸。
综上所述,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这种置换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改变,也不再是手工会计的简单模拟,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方法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冲击与反思,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潜能,将会引发又一场会计发展史上的大革命。
主要参考文献:
1(美)A沃尔勃特·信息经济学·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2石子强·改变游戏规则·北京晚报,北京:北京晚报社,2000年2月15日
3薛云奎·电算化会计的局限:仿真手工·财会世界,北京:中国财经报社,2000年2月24日
4王文京、胡迸平·网络财务时代扑面而来·会计研究,1999;10:37一41
5奇平;无需远行,无需久等·南方周末,广东:南方周末报社,1999年11月5日
6王世定·论会计假设·见:中国会计学会,1994年会计学论文选,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157一169
7雷光勇、黄斌·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1999;1:24一27
8刘志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影响的研究·见: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文集,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33一48
9薛云奎·管理集成与会计频道·会计研究,1999;11:30一36
10王朝磺·计算机的发展将导致会计革命·中国会计电算化,1999B刀一5
关键词:会计管理 会计控制 会计监督 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的观点主要有“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两派,前者以葛家澍、余绪缨为代表,后者以已故会计学家杨纪琬、阎达五为代表。“会计管理活动论”基于对会计实践的观察和研究,认为会计工作就是一种管理活动,并开创性地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近年来会计本质理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仍然在各种意义上使用“会计管理”概念。根据笔者的调查,在实践和专业媒体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会计管理”概念:把各级政府、各个行业、社会以及企业“对会计的管理”理解成“会计管理”; “内部会计控制”或“会计控制”即“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会计监督”;还有会计从业人员把自己的会计工作看成是“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会计工作+治理层、管理层“对会计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上说明“会计管理”概念仍然活在会计实践领域,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理论上有认识和厘清以上各种概念关系的必要。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经典概念推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分析“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以帮助实际工作者和会计理论工作者澄清认识、加深对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控制的理解,还可以为企业制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制度框架提供理论指导。
二、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辨析
(一)会计管理 “会计管理活动论”意义上的“会计管理”概念的提出要追溯到20世纪八十年代。在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阎达五教授与杨纪琬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学术论文,认为会计是“人们管理经济的一种社会活动”(杨纪琬,阎达五,1980),会计这一社会现象属于管理范畴,是人的一种管理活动,并提出“会计管理”这一概念。他们进一步研究并界定了“会计管理”的对象、职能、要素、目标、过程等,认为“会计管理是一种价值运动的管理”(杨纪琬,阎达五,1984),“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阎达五,1985) ”“会计管理的要素包括管理者、管理目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客体”,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阎达五,陈亚民,1989)。2003年阎达五教授进一步指出会计管理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其职能包括预测、决策、预算、预报、核算、控制、分析、业绩考评八项职能。本文认为,会计核算过程与会计管理过程、会计核算内容与会计管理内容在实践上不可分割,会计核算也是会计管理;在职能和程序上“会计管理本质上不仅是以时间为线索逐一进行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构成的循环,更重要、更深刻的含义是一种由标准、记录、对比分析和反馈构成的会计控制循环。”总之,会计管理指的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其管理主体是会计人员,客体是价值运动,手段是会计信息和会计系统,职能是预算、反映、分析、反馈,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现实的会计系统是由会计信息处理流程、会计信息可靠性控制以及会计系统对经济活动的审核监督综合而成的。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会计不仅对外控制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还对自身产生信息的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实践中的信息控制包括流程控制、授权审批控制、职责分离控制等全程、全方位控制,信息处理过程与信息控制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把会计系统当做“黑箱”来考察系统对外的“作用力”,实际上是把经济组织当做控制系统,把经济组织内的会计子系统当做“控制器”的一部分来考察的。在控制论意义上,以上所反映的会计系统对再生产活动的管理过程也可以叫做“会计控制”,但是现实的会计系统并不是一个只接受和发出信号的“黑箱”,会计系统本身也有信息质量控制系统、有监督系统,有对内对外的组织、协调职能(如职责分工、流程设计、原始凭证的传递等)和对内对外的监督职能(如原始凭证的审核、财产清查、对账、稽核),也就是说,会计系统是一个“白箱”。本文认为,“会计管理活动论”早期创立者实际上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考察会计系统的,会计系统是一个“会计管理”系统而不是“会计控制”系统。本文认为,“会计控制”应专指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内部会计控制”。 (图3)中的“会计管理系统”即会计系统对内的质量控制子系统从属于对外的控制、监督、组织、协调子系统,后者是会计系统的功能,也是之所以把会计系统叫做会计管理系统的原因,会计管理的最终和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对内控制信息质量而是对外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对外的组织、协调功能也从属于对外的控制和监督功能。由于会计系统不是执法者,因此,监督职能的地位又不如控制职能重要。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有时候又把政府(或有关部门)和企业内部治理层、管理层对会计的监督、组织、考核等叫做“会计管理”,实际上是企业外部和内部有关机构“对会计的管理”,显然与“会计管理活动论”所说的“会计管理”即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风马牛不相及。
(二)内部控制与会计控制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内部控制发展历程。比较常用且规范的会计控制即内部会计控制,属于内部控制的构成部分。内部控制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阶段(Internal Check)、内部控制制度阶段(Internal Control System)、内部控制结构阶段(InternalControl Structure)、内部控制框架阶段(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该内容是否属于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存在争议,因此本文不做论述)。“从原始的组织诞生开始,直到20世纪40年代,内部控制的发展基本上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的实践。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600年以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内部控制的初级形式内部牵制的实践(辛少穗,2007)。”在古巴比伦、古埃及以及古代中国都出现了实物保管、会计记录、审计的分离制度。最早的内部牵制是会计记录与钱财保管的分离,会计记录实际上是作为控制器的一部分出现的。“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内部控制制度阶段。”“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PA)发表了《内部控制:系统协调的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独立公共会计师的重要性》(Internal Control: Element of Coordinated System and Its Importance to Management and the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的特别报告,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包括一个企业内部为保护资产,审核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坚持既定管理方针而采用的组织计划及各种协调方法和措施。”是一个由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较为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1972年,AICPA下属审计准则委员会的第1号《审计准则公告》将内部控制分为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会计控制是与资产安全、财务记录可靠及下列事项提供合理保证的组织结构、程序及记录。交易的实施是依据管理当局一般授权或特别授权;交易的记录要满足以下需要:能按GAAP或应用于会计报告的其他标准来编制财务报表;保持资产的经管责任;只能根据管理当局的授权才能接近资产;帐面数定期与实际数相核对,并对差异采取恰当行动(辛少穗,2007)。”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内部控制结构阶段。“1988年5月,AICPA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达到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公告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构成。”其中,会计制度是内部控制结构的关键要素,它“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确认、分析、归类、记录和报告方法,旨在明确各项资产、负债的经营管理责任(辛穗,2007)。”1992年9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与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执行官协会(MAA)共同组成的资助组织委员会(COSO)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COSO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rnal Framework),并于1994年进行了增补。这份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项目标和五大要素,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COSO委员会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指出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要素构成。至此,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融为一体,内部控制框架也成为内容丰富、外延广泛的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其广延和丰富性表现在无论内部控制的主体(董事会、经理阶层以及其他员工)、界限(组织界限)、目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还是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手段(“过程”和五个要素)涵义都非常丰富。借鉴COSO内部控制框架内容,我国于2008年5月22日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分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控制主体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容和手段也是“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所有“过程”,也包含“五大要素”。显然,这也是融合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一个外延非常广泛的内部管控体系。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随着经济组织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也从内部牵制时期的“会计记录”内部控制制度时期的“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的“会计制度”内部控制框架阶段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融为一体,会计控制的职能越来越丰富、明确、延伸最后完全融于内部控制整体。但是,为合理保证资产安全、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而实行的控制始终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之一,借鉴内部控制制度时期的“会计控制”定义,我们仍然把为实现这部分目标的职能称为“会计控制”或“内部会计控制”。在我国现行内部控制框架中,内部会计控制即为合理保证“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而实行的控制。对资产安全的控制可以说是“会计系统”对资产的控制,这是会计自古以来就具备的职能;对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的控制是会计系统内部和外部对会计信息的控制,这种控制的产生是因为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和管理具有作用,对会计信息的控制也是为了实现“会计系统”对有关财产物资和经济活动的控制。所以:如果以会计系统为考察对象,则所谓组织内部会计控制还可以分为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和会计系统外部控制;组织的“内部会计控制”目的还是为了对外的“会计管理”“提高经济效率和效果”;会计系统内部的自我信息质量控制需要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审核,因此这种控制与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控制也不能截然分开。
(2)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由(图4)可以看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包括会计系统内部的控制,也包括会计系统外部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处理过程的控制,但这里都是在组织内部来分析的,都属于“内部会计控制”。组织外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不属于本文考察的范围,应属于外部“对会计的管理”或外部“对会计的监督”。 如(图5)和(表1)所示,此处所谓会计控制主要是对会计信息的控制,目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完整,而“会计管理”主要是对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管理,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二者又密不可分,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信息进行的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成为会计管理的关键,而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就是会计控制。不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控制,就无法进行会计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无法截然分开。比如,会计信息提供者既要进行会计预算、核算、分析和反馈等会计管理工作,又要控制(并接受其他部门控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会计核算过程既是信息处理过程,也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见(表2)。如(表3)所示,内部控制中为合理保证法律、法规的遵守以及经济效率和效果的提高与会计监督和会计管理内容也存在着重叠。因为会计监督的部分职能就是维护法律法规,会计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包含对会计信息处理质量的控制,会计系统本身对外部再生产过程具有“过程控制”职能(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同时现实的会计系统也具有对法规执行活动的监督职能,而这些职能就是会计系统的全部,所以会计系统就是会计管理系统,从定义上看,内部控制的内涵非常丰富,外延非常广泛,所以,应该说,会计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子系统。
内部控制是为了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由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的过程;而会计管理是具有上述目的(主要是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过程,且会计管理是由会计人员进行的管理;
会计管理∈内部控制
(三)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概念争议较大,通常认为监督往往与系统外部有关主体的执法行为有关。按照《会计法》规范的“会计监督”内容,“会计监督”有以下几方面意义:一是会计人员对财务收支和财产物资的监督;二是组织外部有关主体对会计信息、会计工作的监督,包括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对会计信息、会计工作的监督即组织外部“对会计的监督”,也可以归为外部“对会计的管理”,包括所谓政府“对会计的管理”(即实际工作中经常说的政府“会计管理”),这超出了本文考察的对象;三是组织内部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监督,既包括会计系统外部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监督,也有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监督(如《会计法》第28、29条规定),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以上内容除了企业外部对会计的监督以外,其余内容可以称为“内部会计监督”,应该属于内部控制的内容。如(图6)所示,组织内部的会计监督无论是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还是对会计的监督,无论归为会计控制还是会计管理都属于内部控制系统的子系统。
(四)财务管理 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把财务管理定义为:“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价值管理工作。”2010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财务管理》把财务管理定义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都认为财务管理的内容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其对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界定也大同小异,财务管理的对象包括筹资、投资、运营资金和资金分配等方面,管理的手段就是,决策、计划和控制,不需要全面系统地反映。在国外,美国人James C. Van. Horne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1998)也认为“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融资和管理。”显然,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一个方面进行的直接管理,是对人、财、物、信息中“财”进行的管理,如同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一样,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但是由于资金与其他要素密切相关,所以对其的管理可能涉及许多部门,但这不能否定其“职能管理”的实质,因为“人事管理”和“物资管理”也涉及很多部门,它们同样也是一种职能式的具体管理。而会计管理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经营活动各个方面进行的全面反映和全面管理,这是一种全面的、间接式的管理,即所谓“什么都管,什么都不管”(杨纪琬,1997)。但是,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又不是毫无关系,像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一样,财务管理也必须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无论是决策、计划还是控制都需要运用会计信息,需要会计管理部门的反馈。所以,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如(图7)所示。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有联系但没有交集。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两两相互重叠、交叉,而三者又都是内部控制的构成部分。如(图8)所示。这里所探讨的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都是在组织内部进行,都属于内部控制的构成部分,内部控制可以涵盖以上内容,是因为现代内部控制无论从目标还是实施主体上来看外延都很广。会计监督、会计控制和会计管理的外部边界并非图中表现得那样清晰,而是模糊的,这在上文的辨析中能够明显地看出来。它们与内部控制也基本融为一体,这即是内部控制“框架”的本来含义。会计管理与会计控制有交集,是会计系统内部用于信息质量控制的控制活动和会计部门对于资产安全控制的信息沟通及会计部门采取的其他控制活动如财产清查和核对制度。不同之处是会计控制还包括会计系统外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而且二者的主要目的不同:会计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的交集则在于组织内部通过财产清查和余额核对对财产物资的监督以及组织内部有关部门和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的监督。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会计监督还包括组织外部对会计信息和会计工作的监督。会计监督与会计管理的交集是会计系统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以及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控制。二者不同之处是会计监督还包括会计系统外部甚至组织外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三者共同的交集是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这个结论包含以下常识或观点:没有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无法进行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而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也是它们共同的基础。没有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就谈不上会计系统内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当然更谈不上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是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的核心和基础,从而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对于组织内部的管理非常关键,所以会计管理、会计控制、内部会计监督系统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会计系统的最终目的就是会计管理的目的,即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效率和效果。通常认为监督和控制都是管理职能的构成部分,所以,从大的方面来看,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都可以称为“会计管理”,并没有可以截然分开的界限,它们逐渐交叉融合并与内部控制也逐渐融合在一起(如内部控制框架所述),这也许反映了企业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趋势。在实践中,对以上概念的认识和应用需主要抓住以下要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界限。能够区分两个基本问题就可以了:是“会计管理”还是“对会计的管理”?是会计系统内部的管理、组织系统内部的管理还是来自于组织系统外部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杨纪琬、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会计研究》1980年第l期。
[2]杨纪琬、阎达五:《会计管理是一种价值运动的管理》,《财贸经济》1984年第l0期。
[3]阎达五:《会计理论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4]阎达五、陈亚民:《发展会计理论,振兴会计事业――“会计管理活动论”10年回顾》,《会计研究》1989年第6期。
[5]商思争:《作为记录的会计:会计管理活动论的历史分析和逻辑证明》,《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