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4:33
导语:在会计就业前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关键词:德语专业;毕业去向;大学生
历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国家将“优先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为推荐积极促进就业工作的重点。在浙江省内,开设德语专业的高校有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大学、浙江树人大学、宁波大学以及宁波工程学院。随着中德合作日趋紧密,对德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于德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契机。但宁波大学德语专业作为年轻专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空前的挑战。
在宁波大学首届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基本确定之际,我们对这41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他们正式毕业后做了后期跟踪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1份,回收41份,无问卷空白或缺失,问卷有效率为100%。
一、专业水平对就业的影响
调查问卷所涉及的题目从对德语专业的喜好以及在大学学习期间学习和从事其他事物的时间比例入手,发现36.585%的学生非常喜欢德语专业,53.659%学生觉得一般,还有9.756%不喜欢德语专业。在不少就读外语专业的学生看来,工具的目的性和实用性使外语成为技能的代名词,而非专业本身。虽然外语专业是热门专业,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对其都有浓厚的兴趣,这样必定会对专业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时间支配上,36.585%的学生认为在大学学习期间学习和从事其他事物的时间比例应该是50%∶50%,2.439%的学生认为其比例为100%∶0,48.781%的学生认为应该是70%∶30%,剩下1.220%的学生认为是30%∶70%。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在大学学习期间不能死读书,只读书,还应该从事一些其他活动。德国教育专家认为,大学生花在学习和其他事物上的时间可以是50%∶50%,但是学习始终要放在首位。
我们就专业学习的要求分析发现,关于专业水平要达到的高度,有21.951%的学生认为,专业水平要达到90分以上,70.732%的学生认为要达到80~89分,7.317%的学生认为要达到70~79分,没有学生认为60~69分就足够了。这也说明必须学好自己的专业,这在以后的就业中也是有影响的。毕竟,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个专业,既然选择了,就要学好它,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你喜欢的东西,才不会让它变成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在外语学习中,不仅需要锻炼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还需要有一定水平的口语能力。而中国的外语学习者普遍有一个共同点,口语表达困难。即使考试考高分,要开口说外语时情况却不容乐观。此次调查中,有70.000%的学生认为德语口语对就业十分重要,22.500%的学生认为德语口语对就业的影响一般,还有7.317%的学生认为德语口语和就业无关。每个专业都有可以证明自己专业水平的证书考试,德语也不例外,如德语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40.541%的学生认为专四对就业有影响而专八没有,18.919%的学生认为专四对就业没有影响而专八有,2.439%的学生认为这两个证书对就业都没有影响。
二、其他能力对就业的影响
我们在英语和辅修其他专业的问题上做了问卷调查。在这个英语几乎成了世界语言的社会,英语能力是否也会对就业产生影响呢?在德语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英语水平的问题上,2.439%的学生认为需要达到专业水平,95.122%的学生认为应达到熟练水平,仅2.439%认为只需要达到基本水平就好,没有人认为不需要掌握英语。
而在被问及英语对德语专业学生择业的影响时,78.049%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21.951%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由此可见,英语水平对于我们来说还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好德语的同时,也要抓好自己的英语学习,双语会是就业的重要筹码。对于德语学习者来说,外企会是不错的选择。英语毕竟是国际商务领域中普遍应用的语言,外企总是希望招聘到较高英语写作与会话能力的人才。不仅是外企,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也成为了不可缺少的能力。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30.769%的学生修过双学位、双专业或辅修,69.231%的学生没有修过。而在这些修过其他专业的学生中,选择的多是国贸或者会计专业。72.727%的学生认为修过双学位、双专业或辅修对就业是有帮助的,其中,国贸、营销、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比较受欢迎,且有80.488%的人认为德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其他专业,这些专业主要有:金融、外贸、物流、法律、机械等。在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问题上,41.071%的学生认为工程类的较好,35.714%的学生认为经济类的就业前景好,10.714%的学生认为管理类的前景好,5.357%的学生认为理科的就业前景好,3.571%的学生认为语言类的就业前景好,3.571%的学生认为法学类的比较好。
在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注重哪方面的问题上,有4.651%的学生认为更注重专业水平,34.884%的学生认为更注重综合能力,而剩下的60.465%的学生则认为两者都很注重。其中,综合能力包括交际、知识面、为人处事、自信等等。关于实习,有7.317%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实习,43.902%的学生参加过1次,29.268%的学生参加过2次,14.634%的学生参加过3次,超过3次的有4.878%。在大学期间,适当地参加一些实习对就业也是很有好处的。学生可以在实习中学到一些书本外的知识,跟不同阶层的人打交道,也为步入社会做了准备。在工作与德语专业是否需要对口的问题上,有5.000%的学生表示要完全对口,35.000%的学生表示基本对口,60.00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其实,在实际工作中,要完全和专业对口是很困难的,这也要求当代大学生除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培养自己多元化知识。
三、毕业生去向
我们对这届毕业生的基本去向做了调查。有24.390%的学生表示曾参加研究生考试,最后有5位学生考取,其中两人为德语专业,一人为教育学专业,一人为经济专业和一人为哲学专业。不少外语类学生在考研时纷纷选择法律、管理、经济等热门专业,以摆脱相对狭隘的专业背景。问及想要找到的工作时,26.923%的学生想去外贸公司,21.795%的学生想去事业单位,15.385%的学生想当公务员,14.103%的学生想去国营企业,3.846%的学生想去个体企业,5.128%的学生想自己开公司,12.821%的学生表示都可以。对于本科毕业生就业倾向的问题上,有71.429%的学生选择马上就业,7.143%的学生选择考研,2.143%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没有一个人选择自己创业。但他们表示,可以先就业,积累经验,再创业。而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和从基层做起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也是其就业困难的一大原因。至五月中旬,30.769%的学生已经找到工作并签约,28.205%的学生工作已定,但还没签约,41.026%的学生还没找到工作。到六月底,已100%就业。他们的就业方向有:翻译、银行、读研、教育、外贸、公务员、金融等,以从事外贸者居多。
就就业地点来说,53.659%的学生想在家乡工作,36.585%的学生想在大学所在地工作,9.756%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地区,如杭州、上海等。对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更大的名单中,上海、苏州、台州、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很受欢迎。
对工资待遇的期待,2.500%的学生选择了800~1200元,17.5%的学生选择了1200~2000,80.000%的学生选择了2000元以上。而当下企业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工资普遍较低,平均工资为1500~1600元。这显然和毕业生的设想相差甚大。
在简历的投递中,53.229%的学生利用网络投递简历,41.936%的学生参加人才招聘会投简历,3.226%的学生通过父母,还有1.613%的学生通过亲戚朋友。投递简历的方式有很多,现代化的渠道,使得就业道路更为广阔。
四、措施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针对以上分析和现实情况,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学生应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要尽可能使自己拥有更多能力,比如团队合作能力、其他外语能力、软件操作能力等等。特别要提高自己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独立思考,对自己学习的内容有所取舍,并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取舍标准。要尽早明确自己的目标,有职业规划。有目标才能有的放矢,了解达到自己的目标需要哪些能力,自己有哪些优缺点,为了实现目标需要做什么。不仅需要长期的目标,还要有短期的计划,并有条不紊地实施下去。
其次,学校要优化自身资源,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结合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应注重口语教学,给学生制造更多的机会“开口说话”。在教学方面也应使学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风俗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多开设一些创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研究能力以及丰富的创造力;要增加国际性教育,通过讲座等方式,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应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网络及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
关键词:中西;工商管理专业
一、引言
当前,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提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延伸到高校的教学管理当中。工商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类的分支学科,近年来受到了广大的关注。高校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企业输送经营管理、企业项目策划等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虽然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的高校都有开设,但是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就业规划等多方面与西方国家的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与联系。在本文中,针对文化背景不同的西方国家与我国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区别与联系,展开了深刻的讨论。
二、中西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与联系
1.人才培养。我国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和西方国家院校有着很大的差异。首先是对培养对象而言,也就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招收学生而言,主要分为在高考时选择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专或者是本科人员,还有就是一些在职人员,在工作之余进行工商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能力的人群。而针对我们现在的高中生而言,面对着高考的压力,在填报志愿时也会考虑现今的就业方向,许多高中生选择工商管理专业,主要是工商管理专业涉及的学科多,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统计学等学科都会涉及到,更主要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广,所以,促使更多的学生选择工商管理专业。而在西方国家,像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在了大学本科以上的教育领域,也就是大部分人读工商管理专业就是攻读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在西方国家,将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称为MBA学位,而读得此专业的人都是一些有着不错工作和较高经济来源的人群,相比那些没有基础的人,他们有更多工作上的经验,他们攻读MBA,是为了掌握更多的工商管理技能,提高自身的价值。另外,中西方的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上,也存在着区别。我国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设定上过于空洞,缺乏具体的目标导向。而国外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有设置统一的管理模式,且培养目标规范、有一定的指导性。比如在美国加州的一所工商管理高校,其中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毕业生要对销售公司的产品进行设计,并对顾客进行销售,这样的专业课程设计将课程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计划,也是毕业生今后的就业规划。
2.课程设置。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企业经营管理和内部管理相结合的课程,涉及的专业课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管理与应用、统计学等多方面,而且各个学科下面又分为不同的学科类别。就目前我国的高校而言,工商管理专业设置的课程较多,远远高出于国外的院校,而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众多,所以只能是学到各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与我国高校的众多学科相比,国外的高等院校采用修学分的方式来完成学业。比如美国多数高校实行学分制,要求学生毕业需修满45个学分,每科5个学分,需要学生自主选择15门课程,这个学科选择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己选择,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有较高的教学成效。这就要比我国高校要求每门学科都要学习要好的多,通过修学分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灵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轻松的掌握学科知识,当然修学分的期限也有一定的规定,一般是2到3年内修满相应的学科学分。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在课程结构设置上也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差别,我国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过多的是注重本专业的学习,一般的专业课程占到总科目的70%以上,一些选修的科目经常被舍弃或者是被本专业的学科占用,而在国外工商管理的高校选修课所占的比例较大,例如,美国学校的选修课占总课时的1/3还要多,法国院校的选修课比重更是达到了60%以上,这也是造成我国工商管理学生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差,而西方国家的工商管理学生知识面广,具有创新思维的主要原因。
三、中西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管理上的区别与联系
1.教学模式。中西方的教学模式一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的课堂上,多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一个课堂多数都是40多人的课堂,而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教师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3]。就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在国外的高校当中,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这样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我国高校在应试教育观的影响下,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很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西方国家的院校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上,国内高校强调学生进行相关工商管理学科的论文撰写,而国外的毕业论文,教师更注重学生亲自到公司去实践,将工作心得与感悟做成毕业报表或者是针对一个企业项目进行管理设计,将最终的设计成果作为毕业成绩,这样对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也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工作奠定基础。不过,相对于西方院校实行让学生去公司实习的做法,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上也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我国高校的毕业学生在毕业之时也有许多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给学生锻炼的平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2.就业前景。针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由于我国每年毕业生人数较多,而社会提供的岗位数量又是有限的,所以造成了许多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就业难的问题持续存在[4]。在国内,一般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一些重点院校的学生可能会进入企业做一些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总监等这样的职位,但大多数的学生都选择了与本专业不符的职位,所以学到的工商管理知识很难应用到。但是,在国外,更多的是将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能力运用到公司的具体业务当中,更符合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要求。在西方国家由于注重人才的能力培养,而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又有很强的知识面和管理能力,所以很多企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才,来为企业服务。
四、结语
工商管理专业是涵盖众多学科的一个专业,在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不同的情况下,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工商管理专业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我们需要将这些优缺点进行整合,使中国学生不仅掌握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更能提高工商管理的能力。作为高中生,面对着高考的压力,选择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后,要进行深入的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为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做准备。
作者:王琛 单位:西安市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田翎君.浅析中西方工商管理专业的区别与联系[J].中国集体经济,2015,31(06):167-168.
[2]王坤,蒋国平.应用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比较——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4,03(01):68-71.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就业难是大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从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入手,对学生就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特点,对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提出了政策建议。
很多人讲,“我们毕业就面临失业……”真的如此吗,目前会计人才总体供需状况如何,会计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是否乐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应作如何调整,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为了配合高校培养方案的调整,收集学生对专业认同及就业倾向的信息,向学生传达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我们课题组于2008年3月份分年级对中国矿业大学会计专业本科生发放问卷调查。本次共向会计专业在校三个年级发放问卷180份(大四同学外出实习,故未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95%)。
调查问卷围绕学生生源、上大学时的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在校学生对专业学习、专业就业的关注程度、就业选择考虑因素(包括就业地点、薪酬、工作岗位等)、是否会主动关注社会需求调整自身的努力方向、社会对会计人才要求等方面展开。我们对回收的问卷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后,得出如下主要信息,
一、学生就业时考虑的因素分析
会计本科生就业会受多因素影响,一方面会受所在学校影响,另一方面不同年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也不一样。
1、 各年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关心程度不同
大一(共回收52份):非常关心30份(57. 7%),一般22份(42.3%),从不关心0份。
大二(共回收59份):非常关心33份(55. 9%),一般23份(39%),从不关心3份( 5. 1%)。
大三(共回收60份):非常关心34份(56. 7%),一般25份(41.7%),从不关心1份(1. 6%肠)。
由上可见,在被调查学生中:大一到大三的各年级学生中,大约有56%左右的学生非常关心就业.但也应注意的是:有个别同学对专业就业从来都不关心,那么我们应该对这部分特殊对象作进一步调查,分析其原因进行专业兴趣的引导或劝其转专业。
2、各年级学生对就业形势态度不同
大一(共回收52份):乐观20份(38.5%,一般26份(50%),不乐观6份(11.5%)
大二(共回收59份):乐观14份(23.7%),一般38份(64.4%),不乐观7份(11.9%),
大三(共回收60份):乐观20份(33.3%),一般36份(60%),不乐观4份(6.7%)
由上述分析得出:学生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是一般的占五成以上,大家都觉得就业没有那么容易,但也不是很困难,这一点在大二学生中表现最为突出。大一和大三的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乐观度明显高于大二的学生,这样充分说明在大二期间本科生对待就业更多的是迷茫。需要教学或专业教师进行这方面的信息传递,加强引导,使学生明确发展方向。
3、就业区域、城市规模、薪酬等方面因素对就业选择的影响
对就业首选城市以及工资薪酬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长,会计专业本科生也都逐渐改变了想法,就业首选城市及薪酬期望统计结果分析如下,学生的第一选择都是一线城市或是东部沿海,其中大多数还是选择东部沿海,只有大二的学生选择一线城市的人数多于选择东部沿海城市,选择东部沿海城市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增加逐渐增加,对于中部大中城市,大二的学生选择较少,而都集中东部沿海和一线城市。此外,大二的学生没有选择去西部大城市。
关于就业城市规模大小,学生大多都表示如生活所逼小城镇也可以接受,但随着年级的增长,乐于接受小城镇的人数逐渐增多。坚决不接受小城镇的学生中大一的人数要比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多,这也体现了大一学生的心高气傲一点,还没有将自己准确定位。不愿接受小城镇作为工作单位。
在薪酬要求方面,大一的学生更多地集中在3000元以上,大二的学生大多数要求2000~2500元,大三的学生要求在1500~2000元,薪酬要求越来越低,这也说明了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更多的能以理性的目光看待薪酬,而不是仅仅靠自己的期望值。从大一至大三,要求高薪酬的学生数目逐渐下降,要去1500~2000元薪酬的人数逐渐增加。
大学生随着年级增长以及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对自己的定位都在不断的明确中,不再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不再非大城市大单位不去,不再必须要求高薪水高福利,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发展,更加注重以后经验的积累以及能力的培养。
二、现代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信息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十分庞大,从业人员至少有1200万人,不过高层次会计人才所占比例不到10%。会计人员到底是过剩还是紧缺,就现在企业的需求情况来看,一般会计人员供过于求,而高级财会人才的需求很大,缺口也很大。近期举行的一场外企招聘会上,一般会计岗位最容易招到人,而上升到财务总监级别,企业哪怕开出高薪也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在本次调查表中,我们向被调查学生传达了以下信息,
1、国家形势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挑战
目前进入国内的外企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业务的日益国际化要求会计人员除了熟悉中国的会计准则外,还要对国外财会领域的运作规则、法律法规等相当了解,熟悉海外主要的融资市场、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按照国际标准编制财务报表,这些无疑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外语能力、财务控制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四大”眼中的高端会计人才标准
“四大”(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会计学生仅仅是专业素质方面的高水平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用人标准,一名优秀的会计人才还要有综合职业素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财务或数字有兴趣潜能,职业判断能力强,二是具有领导能力和主动性,三是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四是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地域的工作。会计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之外,更要有对会计行业的兴趣,强调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个人的品格等。
三、高校应适应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不再满足于“账房先生”,基础会计人员市场已经饱和,他们需要的是高素质会计人才。对他们而言,注重务实,打造基础扎实、财务高管才是当务之急,从事会计的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必要的专业证书,做到认真务实、综合全面才是最为实际的。
大多数考研学生选择金融学专业的原因在于金融学专业较好的就业前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以为,在一个名校读几年金融,毕业后一年就可以拿几十万的年薪。这种想法就是孤立地看待金融的就业问题了。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金融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脱离具体的环境而纯粹地看待就业问题是没有多少意义的。金融学专业的就业好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YES”或“NO”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系列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例如学校名气、导师情况、个人经历等。本文将从不同的影响因素来分析金融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决定了大多数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TOP1:学校名气
2013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件――《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严禁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文件出台以后,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随后的招聘会上,企业、单位的招聘简章中对应聘者学校“出身”的要求还真是不见了。按理说,这个文件的出台是好事,特别是对本科和硕士学历非“211”“985”的学生,这个文件等于给了他们一个与重点院校的学生同台PK的机会。但事实上,这个文件可能只是让非名校的学生多“浪费”了一份简历而已――相同条件下,用人单位依然会优先考虑名牌大学的学生。毕竟教育部的文件不是法律,纸上不写明的“歧视”并不代表用人单位在操作上不存在。
本文无意辩论名校与非名校的学生究竟是否存在差别,只想告诉大家一个客观事实:就业时名校学子确实占有优势,不管是起点还是平台,差距在你踏进校门的第一步就拉开了。那么,对于金融学来说,学校名气究竟是如何影响就业的?
开设财经类专业的院校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985”院校和“211”院校中的财经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第二层次是其他“211”院校和地方性财经院校,如云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其他本科院校则属于第三层次。这里不讨论专科和职业学校。
由于金融学专业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银行,因此下面以银行为例来说明用人单位是如何招聘的。
银行一般分为总行、省行、地市支行以及县级支行,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又可简单分为管理岗和业务岗。在教育部“严禁就业歧视”文件出台前,银行的招聘简章上通常会明确说明:总行招聘要求应聘者国家重点院校毕业,甚至直指清北复交;省行的招聘条件在总行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到“211”院校和地方财经大学;地市支行和县级支行会在省行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到普通综合院校。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是条件放宽了,并不代表在招聘时用人单位会一视同仁。例如,山东的银行在招聘时出于各方面考虑会给山东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的学生同等的应聘机会,但这并不代表给了他们同等的录取机会。
重点院校、专业型财经院校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校友资源。重点院校的校友在财政部、银监会这样机构任职的不在少数,左图给出了在金融业比较知名的人士及其毕业的学校。另外一方面,负责企业招聘的人员一般也是名校毕业,因为他们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和档次。当你去应聘时,考官是你的校友甚至有可能是你同专业的学长,那效果就真是事半功倍了。
TOP2:导师
研究生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只有两个:研究生秘书和自己的导师。研究生秘书有点类似于本科的辅导员,专门负责处理院里各种繁杂事务,至于导师,那具体情况就因人而异了。
研究生导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科研型和实业型。
科研型的导师一般每天沉醉于最前沿的科研问题,手里一般都有一两个比较大的科研项目,在科研上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会定期(每周或每月等)开一次“研讨会”,要求自己的学生在会上报告自己这段时间的科研心得;到了研二会要求学生每周报告毕业论文的相关情况;到了研三,对于立志考博的学生,科研型导师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他会作为你的推荐人,甚至可以让你继续做他的博士生,但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这类导师往往就“爱莫能助”了,除非导师的科研项目与企业有合作,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在学生就业时说得上话。
实业型导师不同于科研型导师,这从年龄就可以区别出来,搞科研的导师基本上可以分为年轻的和年长的,实业型导师一般都处在这两个年龄段中间。他们或者在学术上已早有建树,从而能够走出学校,为企业或者政府部门出谋划策,或者是学校在大型企业外聘的客座导师,例如不少银行的行长,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等。遇上这类导师,想考博就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了,但是对于想就业的学生而言就好处多多,有银行行长或者公司董事长的推荐,找工作会轻松很多。
TOP3:实习经历
说到实习,可能读者感觉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就实习嘛,随便找家单位待两个月不就行了?有这种想法的同学,我只能说你有那两个月的时间还如不去做做研究。
研究生的实习不同于本科生的实习,本科生不管是学习还是实习都以基础性的居多,但研究生不一样,它针对性很强,尤其是实习。那么,研究生怎样实习才能对就业最有利呢?
首先,看实习单位的知名度,能去总行实习的不要去省行,能去国有银行的不要去不知名的小银行。实习也是一种工作经历,这对于你很重要,在好的单位实习也是一种资本,因为不是谁能都去的。
其次,看实习的方向和自己的就业方向是否对口。如果你没有做老师的打算,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再做什么家教了,这是本科生做的事。
最后,看实习的期限。实习期限在两个月内的基本就是做后勤工作,学不到东西,要想确实掌握一些知识,实习期至少要在一学期左右。
TOP4:过硬证书
提到证书,可能每个人在简历上都会写上那么一两本。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证书就像你大学拿过的各种获奖证明一样――没有,万万不行;有了,也未必行。没有这些证书、证明,用人单位会怀疑你在上学期间忙的是什么,但有了这些也没用,因为大家都有,用人单位更多的时候关注的是这些证书的含金量和实用性。
只要不是用人单位明确要求的,像那种自己都感觉可有可无的证书在应聘的时候就别拿出来了,如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规划师、普通话证书之类的,自己留着纪念吧。但有一些证书是用人单位要求的而且非常容易考过的,这类证书一般就是“从业资格证书”,有了证才有“资格”做这个事。比如,证券业要求“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业要求“银行从业资格证”,做会计要求“会计从业资格证”。对于研究生而言,用人单位可能会适当放宽条件,比如许多银行都是录用之后统一要求员工参加从业考试,所以这类证书是可以拿出手的,但很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那什么是过硬的证书呢?如CPA(注册会计师)、CFA(特许金融分析师)等。哪些证书在金融学专业领域内含金量比较高?比如CFA、CIIA(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等。但这些证书大都需要分级考试,并且对工作经验也有要求,考试费用不菲。拿考试费相对比较便宜的CFA来说,每次考试的报名费和书籍的费用大概要花费到1200美元。对于在校生而言,考证一定要和自己的职业规划相关,若从事投资领域,可以考CIIA,从事金融分析领域可以考CFA,从事保险行业可以考保险精算师。最后再说一下CPA,这是我国的财务、会计、金融类较高级别的考试,但费用很低,报名费一般不会超过200元。如果打算去会计事务所,这个证原则上是必须的,并且从工资上看这个证是有附加的绩效工资的。从招聘情况来看,不少单位的财务岗和投资岗都会标明“有CPA证书者优先考虑录用”的字样,这个证是加分项。除了以上所述的证书,较好的托福、雅思成绩也属于“加分项”。至于四六级证书,在研究生阶段的价值和从业资格证差不多。如果研究生毕业时,连六级甚至四级证书都没有,那你找工作首先需要的是勇气。
小贴士
1.在研究生阶段,许多导师都会给学生引荐实习单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大多数导师引荐的单位都不错,而且在就业时应聘该单位成功的概率会很大,特别是有些单位在招人之前会专门询问实习的学生是否愿意留下来。
2.实习不要计较工资。实习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小贴士
问题一:金融专业硕士在就业上是否会受到歧视?
答:不会。从培养方式来看,学术型硕士是研究型,专业硕士是实践型;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专业型研究生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一部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就是能够在毕业后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在培养的过程中,其导师一般都是企业家或商界人士,在完成基础课程之后学生会被要求参加实习,会以实习报告的形式代替毕业论文;而学术型研究生在学完基础课程之后会就自己的所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因此,定位的不同决定了金融学专业硕士在就业上的优势。
问题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与就业的关联?
答:没有绝对的关联,研究的方向不会决定你的就业方向,但若能和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所联系,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问题三:作为学术型研究生,该把主要精力用在科研上还是实习、考证上?
答:如果想考博,更多的精力可放在前者;如果想就业,尽量抽出时间来考证、实习。
问题四:研究生在就业上是否比本科生有优势?
答:总体来看,金融学硕士与金融学本科相比是有一定优势的,特别是从长远职业发展来看。但优势是相对的,提高自身水平才是硬道理。
问题五:金融行业的薪酬水平大概是多少?是否真是“传说”中的高工资水平?
答:以行业来比较,金融的薪酬水平是仅次于软件行业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行业也是“贫富差距”比较大的一个行业。对于刚入职的来说,基本上年薪都在6~10万元,外加约工资一半水平的年终奖,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不确定因素就多了,收入也会出现分化。表1是科锐国际人力资源中心的2012年《行业雇佣市场与薪酬分析研究报告》中关于金融典型职位的薪酬水平,可以作为参考。
东华大学地处上海,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华东纺织工学院,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从1999年开始,东华大学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科生的招生数量不断扩大,目前每年达到3700名左右,其中管理学院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就达到每年600名,差不多占了全校的六分之一。如此多的学生在入学后给学校的培养任务带来了许多挑战,在全校各级领导的妥善指导下,培养过程一直平稳有序,培养质量方面始终常抓不懈。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就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可控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因此全校各级部门审时度势,不断寻找应对之策。
2006年3月6日,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上海要大力推进“四个中心”的建设。“四个中心”分别是是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2006年3月31日《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公布,上海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亚太研发中心之一。
根据这样的形势,对照东华大学目前拥有的十一个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我们发现这些专业都是不可或缺的热门专业。东华大学经济管理类本科生从2004年开始实行大类培养,入学后的第二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实行了这一制度后,有些专业的学生人数起伏不定,就业情况也千差万别。
如何应对这些情况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棘手问题。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东华大学没有简单实行关停专业或者视而不见,而是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一方面高举内涵建设大旗,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软环境建设上多下功夫,同时在办学过程中采取了动态调整的方法,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东华大学于2009年4月出台了“东华大学关于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设置的意见”的“东华教〔2009〕8号”文件,对本科专业设置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态调整措施,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这些措施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 调整办学资格
东华大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分为三个大类,分别是管理科学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在实行了大类培养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决定权,无形中对各个专业的教师带来了压力,也促使教师更多地关心自己专业的生存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约60%的学生有自己的主见,选择专业时一般依据专业实力和就业前景来作出判断,另外大约40%的学生并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是根据关系密切的同学或同寝室同学的选择来做决定。对于专业实力情况和就业前景,大多数同学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但一般不全面,因此教师宣传也非常重要,如果宣传比较精彩和到位,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会计学专业,由于教师在历年的宣传中做了很好的准备,尽管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并不是所有专业中最好的,但总是能在工商大类中吸引最多的学生。
从2009年起,管理学院做出了所选人数少于20人的专业将暂停并进行整改的决定。在同年2008级学生的专业分流中,由于电子商务和工商管理两个专业的人数少于20人,管理学院组织教师和辅导员对有关学生做好思想工作,把选择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妥善地安排到其他专业。与此同时,有少数学生对这种做法也表示不理解,学院有关领导也多次进行思想沟通,并承诺如果确实对暂停专业的某些课程感兴趣,学院也可以在其选择其他专业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和强化学习,逐步化解了该项工作中各种大小矛盾。
调整专业办学资格是一项容易引发学生和教师抵触情绪的事情,必须事先进行详细介绍、事后进行耐心安抚。同时,作为领导也必须站稳自己的立场,不能在遇到阻力时就退缩不前,否则改革就容易搁浅。
在随后的2009级分流中,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数回升到20人以上,工商管理的人数仍然低于20人,我们就激活了电子商务专业,而工商管理专业继续处于暂停状态。
在单个年级暂停后,与该专业有关的教师并没有完全一放了之,而是全面考查不足之处,进行多方面的改革,例如从课堂教学、实习安排、实验建设等方面认真整改。
3 调整大类归属
个别专业在办学过程中由于定位模糊,在原属大类中难以为继,例如物流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第一届招生,文理兼收,将其划归工商管理大类,与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四个专业一起进行大类培养。
第一届分流时,学生多达78人,但随后的三届学生分流时,学生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是39人、27人、21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在于2006年时物流管理在社会上属于热门的新名词,但对于具体要学习哪些课程,许多学生并不了解。物流管理是实务操作较强的专业,许多在高中阶段选读文科的学生在学习物流管理的课程时遇到很大的学习障碍,这一信息立即传染到低年级的学生,导致选择该专业的学生不断下降,也极大地影响了该专业的教师们的积极性。
面对这样的情况,管理学院果断地从2008级开始将物流管理专业调整到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只招收理科生,将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调整,与电子商务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起进行大类培养。动员教师深入企业和行业组织进行调研,建设了一批以物流实务为主的课程。情况立即得到扭转,2008级分流时物流管理的学生人数回升到78人,2009级分流时达到84人。
实践证明,将个别原先大类划分有偏差的专业调整到其他大类,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不失为明智之举。
4 调整课程设置
2008级学生分流时,选择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数少于20人,我们决定暂停该专业的办学,将选择了该专业的学生引导到其他专业上去。
事后该专业的教师进行了反思,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不清晰,是重 “电子” 还是重 “商务” 争论之声始终未停,这样的争论导致后续培养过程中许多关键性的重要措施无法落实。二是课程设置广而不精,电子商务所包含的知识面如此之广, 课程大纲在设置的时候变成了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学生在学习重点的把握上无所适从。三是课程设置受制于教材,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更新非常之快,要选择高质量的教材非常困难。例如网络营销课程,教材内容偏旧,而且理论也偏重于传统的营销。
经过反思,采取了一些举措。一是抛开电子与商务之争, 把着眼点放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把这个目标与全国及上海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充分结合,凸现了地区性就业的特色。二是课程设置上突出核心课程的基础性,广泛开设专业选修课,使学生在学习了这些课程以后能够在电子商务大行业、 大环境下找到不同的岗位。三是组织资源结合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进行了教材开发,凸现出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四是充分利用与课程结合的竞赛培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竞赛可以成为专业课程学习的动力,近三年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及全国性“三创杯”电子商务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竞赛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看到优秀的作品,可以带来积极的鼓励作用, 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推动了后一个阶段的学习。
5 调整实验内容
相对于理、工、农、医等专业,经管类实验教学一般比较滞后,普遍存在过于依附理论教学、教学方法单一、运行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东华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不断调整实验内容,在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套成功经验。
从2005年开始中心加快步伐进行建设。以专业流程实验室的模式进行运行。让学生在熟悉自己专业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实验教学过程学习,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各种实验内容和验证实验结果。截止2007年,建成了专业实验模拟仿真流程实验区,其中包含十个专业实验流程实验室。因建设成绩显著,获得了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称号。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强调,应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要求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及时将实验教学内容与创业教育融合。在现有实验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的元素,将创业知识嵌入到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提高综合性、设计研究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在《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模拟》、《人力资源模拟》、《证券模拟投资》等实验课程中,更多地介绍如何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投资理财等相关知识,强化了学生创业的基本技能。广泛采用角色模拟、案例分析、问题决策、研讨式教学、博弈对抗、项目驱动、游戏竞赛等多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调整实验考核方式,改变那种“按部就班”撰写实验报告的方法,采用撰写分析报告、PPT汇报、小组答辩、按团队计分等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
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建设和调整,东华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不再是人才培养的辅助平台,而是和院系一样发挥着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
6 调整基层组织
随着高等学校的使命大大扩展,学校的职能从教学发展到科研,从科研发展到服务,这一切需要教学基层组织既能处理好教学、科研和服务之间的关系,又能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要求。随着东华大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基层教学组织松散、教学资源分散、教学科研不协调等现象,原先以专业为中心、单纯从事课程教学的教研室组织越来越不适应改革的要求。东华大学及时察觉到了对教学基础组织进行改革的必要性,积极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本科教学与其他层次教学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寻求基层教学组织体制上的突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的趋势,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经济学专业教育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要求相一致,紧贴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就业结构和趋势发生明显变化。现行的经济类专业服务面广,尤其对就业面广阔的服务业存在很多新的专业交叉点,经济类专业有较广阔的天地,而经济学类专业只有办出特色才能增加学生的适销性。高校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社会需求将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办出特色,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分工与合作,共同为社会培养更多适用的人才,是政府有关部门及高等院校共同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扬州大学为例,针对就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探讨经济学专业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学专业人才。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主体与特点
1.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主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在不断升温。经济学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主体广泛,大多数毕业生进入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营销等工作。笔者就扬州大学2009~2011年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所知可见,目前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连续三年排在首位的均是金融机构,这与目前银行业的快速扩张对人才的需求有关;其次为大中型企业。前两者相加达到68%以上。由于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大,所以进入政府机关的学生数较少,三年合计仅占总量的3.7%,出国和考研升学的比例基本稳定,2010年开始有个别同学开始自主创业。
表1 扬州大学经济学专业就业去向调查
出国 毕业生人数 金融
机构 各类
企业 政府
机构 高校
读研 出国 自主
创业 其他
2009 53 25 16 2 2 2 0 6
2010 54 22 14 1 4 4 1 8
2011 57 20 19 3 3 2 1 8
资料来源:扬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调查发现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三年平均初次就业率在50%以下,许多学生难以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尽管一本文由收集整理年后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但就业的稳定性存在差异。相对而言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就业相对稳定,学生跳槽人数较少,但企业尤其是在小企业就业的学生由于其稳定性差,选择重新就业的比率较大,其中2009级毕业生中约30%的学生重新选择了单位。
2.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特点
根据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计划,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因此经济学人才的需求首先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师;其次,相对与其他专业而言,经济学专业的理论要求高,知识面要求宽,但实践性能力弱,经济学本科课程设置有面“广”而实用技能不“专”的特点。目前一些重点院校的经济学专业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主要培养方向为从事经济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大多学生选择升学读研或出国深造,提升理论深度。而对地方高校而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市场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应与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人才。
地方高校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突出能力训练,强化质量第一意识。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应该考虑国家当前经济、行业、产业的特点,也要考虑下一步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学科设置。高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要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二、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学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扬州大学作为苏中乃至苏北地区省属高校,其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经济学专业课程应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对市场特需的专业人才要重点培养,让学生看到就业前景。在人才培养中,如何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让学生、家长、用人单位都满意,学校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经济学课程设置需要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经济人才,提升经济学专业学习的价值,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才能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1.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全方位推行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科学设计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结构,建立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活动结合的“探究、实践”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按照素质教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培养,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及内容,增加实践能力的训练,着眼于培养学生“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创新”的综合素质。
引进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内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吸引外界力量。如聘请国外专家学者参与学院的教学和师资培训工作,开拓广大师生的视野,促进专业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同时经常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开办讲座,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学习与社会的适应性之间的差异,提醒学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学校邀请来自地方政府部门、地方企业家和行业的知名人士构成的专家团队组成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根据市场与地方建设的需求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出谋划策。这不仅有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密切结合社会需求,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设计研发型创新创业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2.营造良好的个性发展氛围
学校还积极营造良好的个性发展氛围,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扩大选修学分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修空间,服务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由“知识型”向“创新型”转变,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3.强化实践教学
(1)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教育部明确规定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按照学校要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加大对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目前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达到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24%以上。
学校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化,逐步形成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共存的实践教学体系。独立设置实验课,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掌握操作技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
(2)夯实平台,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学院建立了财经综合实验室,在硬件、软件上不断投入,现实验室占地982平米,有联想计算机400多台、服务器6个、多媒体教室8间,各类教学实习软件齐全,建立了erp系统、世华财讯系统(卫星实时接收各类全球及国内经济、金融、股票、外汇、期货、贸易等信息)及金融交易模拟系统、会计仿真系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电子政务系统、人才测评系统、国际贸易实作模拟系统、电子商务模拟系统、计量经济学分析系统、统计学应用软件包工作平台等。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现已成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自主实验、毕业论文写作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4.建立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加强教学基地的建设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备条件之一。学校和扬州发改委、扬州市委农工办、扬州市邗江区、广陵区等单位企业合作共建了42个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了集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学院定期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开展调研实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带队,给予指导。实习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实习报告。这些基地对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了解理论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基本过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基地共建,学院加强了与政府研究机构的联系,经常选派学生参加相关课题组调研和报告写作。近几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扬州百家企业访谈、扬州“十大”经济人物评选、扬州经济论坛报告等活动,开展了纺织集群、新农村建设等系列专题调研。
5.实施科研资助,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空间
设立专项资金,面向全院学生开展科研资助,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研究课题,使本科生较早地接受了研究训练,促进了师生交流和教学相长,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因材施教具有较好的效果,找到了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此外,学院组织开展各种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学院主办的“股票交易模拟大赛”、“商务谈判模拟大赛”是全校性的特色技能比赛活动,已举办六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影响。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学院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显著增强,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6.强化学生科研训练与学科竞赛,加强综合技能训练
实行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学术活动为辅的互补教学模式,加强课内知识在课外的实践与应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定期开展各类学生学术活动,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构建创新能力训练的实战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沙龙、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学术沙龙完全模仿学术会议的模式开展,并选派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评,让学生在实践学术活动中训练理论创新思维和能力。通过选派优秀教师组成项目指导团队,以兴趣和特长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组成项目研究小组,构建了团队集体指导和指导教师分别指导相结合的“总—分—总”的指导、训练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顶岗实习 调查分析 职业定位
顶岗实习是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补充规定的要求,其中要求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低于半年到一年。这一规定既符合高职高专教学大纲教学安排,又有利于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顶岗实习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起着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社会起着桥梁作用。真实的企业环境有助于学生增强现场工作能力,了解最新动态,发展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企及的优势。顶岗实习证明,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顶岗实习可以实现学生从毕业到就业的零距离过渡,为此,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是高职高专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对我校学生实行专业教学的最后环节和重要内容,是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和顺利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实习和就业有机联系。针对我校商科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状与职业定位,就存在问题也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保障有质量的顶岗实习。
一、顶岗实习的路线和现状
我校是宁夏全日制的民办高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技艺型、应用型高等技术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更应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毕业生就业与企业所需之间的"零距离"。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和教育部《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中"高职院校要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结合,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推行工学结合,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可以实行半工半读制度"的精神,我院实行"2 + 1"教学模式, "2"年学生在校前两年接受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1" 即第三年由学院统一安排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岗位上实施实践教学环节,从事某一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的工作,以此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我校商科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和职业定位
顶岗实习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得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毕业后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由校企两方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校企双赢。经过半年的实践,我们认为,顶岗实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时间长,贯穿于"1"阶段的始终;二是教学环境真实,学生是在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要完成岗位任务;三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学校的在校学生,一方面是企业的工作人员,所以不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课程学习、毕业论文,还要作为企业员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我校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初入学时候的程度与本科生比,有着层次性的差别,商科专业主要为会计与统计核算、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等,以女同学居多,男女同学比例不均衡,就业思路也不同。走上实习岗位,面对新的角色转变,学生在各方面有了突显性的特点,特别是女生多,从外貌、着装、形态、接人待物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转变,精神状态变好了,礼貌有佳,懂得感恩,不再将自己定义为在校学生,而是真正的定义为一个社会人,定义为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员工!面对这样的身份置换,学生也在实习的过程中,无形的转变。
三、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我校商学院商科学生顶岗实习情况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情况,分别在四个年级(07级、08级、09级、10级)、三个专业(会计与统计核算、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进行了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其中会计与统计核算54份、物流管理30份、市场营销17份。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
实际的顶岗实习中,女性占83.7%;55.4%来自农村;有94%的同学找到了工作,但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31.7%;往往有48.5%的同学是通过参加人才招聘会找到工作且能在一个月内找到工作;其中国有中小型企业占13%、私营民营企业占66%;就业时,有44%的同学较看重自己的意见,有20%的同学较看重父母的意见;学生希望在就业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专业培训和社会实践、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65%的同学更看重高职院校社会需求多,易就业的优势,希望顶岗实习期间的预期工资应该在1500-2000左右;面试时,24.8%的同学反映缺乏面试技巧、心理紧张,25.7%的同学反映专业能力差,11.88%的同学反映语言表达能力差,21.78%的同学反映计算机、外语水平欠缺,14.85%的同学反映知识面狭窄;有79.21%选择先就业,再跳槽;77.23%不想参加专升本,希望能迅速就业,只有20.79%的同学想参加转身本,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做准备;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较满意,认为在个人就业中作用一般;19.8%希望加强求职面试技巧培训,19.8%希望加强就业心理咨询,24.75%希望加强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分析,14.85%希望加强就业信息,20.79%希望加强与用人单位建立关系,做好推荐工作;经过择业,有19.8%的同学认为需要加强公共课(英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46.53%的同学认为需要加强应用技能课(财经课程及模拟实验、相关财经法规课程等)的学习;到目前为止,多数同学投简历的份数少于5份;参加过3场以上招聘会;求职过程中花费500元左右不等;有四成同学认为其他同学的工作较好;有一半同学认为高职毕业生有自身优势,不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差,看好高职毕业生较好的就业前景,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还好,不算很难;仅有44.56%的同学想过创业;29.7%的同学选择被动的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55.45%认为目前就业有很大的挑选余地,可以自主选择用人单位。
四、存在的问题
1.稳定性差。顶岗实习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实习单位的稳定性;二是在实习岗位的稳定性。实习单位希望实习生能够在一年的实习期内稳定工作,但是由于工资待遇、有效岗位实习指导和学生专业兴趣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学生在一个单位完成一年顶岗实习的比率不高,大多数实习单位希望学生实习期间尽可能在一个固定岗位上,这样可以减少企业培训成本,而学生则希望在实习期间尽可能有一些轮岗的机会,以便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
2.实习待遇问题
实习单位认为招纳实习学生,实际上是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并提供备选的就业岗位和相应的报酬。此外,部分实习单位招纳实习学生还出于实习生待遇比正式员工低,可以节约成本。而部分学生则认为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对于实习生的要求与正式员工基本没有差别,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完全相同,但与正式员工相比工资待遇却相距甚远,这种落差使之难以接受
3.企业过少的人文关怀
顶岗实习的学生在企业里不属于正式员工,所以得不到精神和情感上的人文关怀,不能得到健康、公正、合理、客观的评价,没有个人归属感,在企业中缺乏安全感,公司任用人才极少的会给新来的顶岗实习生机会,舞台小,又不能立刻上马,难免受到公司老员工的白眼和排挤,培养良好的心态成了重中之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保持好心态投入工作,这也是不足之一,需要探讨。
4.实习指导和安全问题
顶岗实习指导主要来于两方面:一是实习岗位师傅的指导;二是学校老师的指导。实习岗位师傅的指导应占顶岗实习指导的主导地位。部分学生认为岗位师傅的指导力度不够或根本不能胜任。这主要表现在师傅只安排实习生从事一些辅助甚至打扫卫生等非真正技术学习,关键技能不予传授。而学生却极其渴望尽量多参与真正的技术学习中,尽快的动手实践和掌握技能。由于顶岗实习所在地点的分散、学生工作时间的交错、指导经费的限制等原因,带队教师无法深入到顶岗实习生的工作环境之中,导致这种访谈与交流,以非面试形式为主(如QQ、飞信、Email等),交流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表面的知识或者简单的技能上,也就是没有对顶岗实习生工作态度、心理引导、职场调适等进行深入指导。实习中也难免遇到安全方面的问题,这都存在着不足。
五、解决方法
1、思想巩固力度加强
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的稳定性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心态。为了使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专业思想,我们应从入学的专业教育开始抓起,开设专业讲座,让学生真正做到学商爱商;其次在校园招聘会期间组织企业开展专题介绍和讲座,特别是邀请在相应企业中有一定成就的校友以亲身经历讲述他们的实习和工作经历,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认识;最后从就业心理准备、思想状态、爱校敬业等几方面教育动员学生。
2、协作互惠、双赢
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学生家长签订严密的四方实习协议,在协议中明确约定学生的实习待遇、工作时间、加班待遇轮岗要求、岗位师傅的职责、事故责任承担等,以确保学生的利益;而在实习单位严格执行协议的前提下,实习学生不得无故中止实习,否则学校将严格按照实习管理规定进行处分。
3、考核制度的健全
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完成顶岗实习,我们将顶岗实习相关材料汇编成毕业生顶岗实习手册,做到人手一册,将其作为顶岗实习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定期考核。
4、较好的沟通平台
学校的管理、实习指导教师的能力与责任心、学生的自我管理是保证学生实习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正的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我们加强了学院与企业、校内与企业指导教师、学生与学校三者之间的联系,做到周周有小结,月月有沟通,年度有汇报。在保质保量完成顶岗实习环节实施的同时,融洽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校内外指导教师的合作,加强了校企之间的合作。
六、小结
高效的顶岗实习能够促进学生的三个转化:职业思想转化为职业行为,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劳动转化为效益。同时,强化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就业思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看似是学校的工作,但实际上实施效果的好坏与企业和学生本人密不可分。学校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使学生得到了学习、锻炼和就业的机会,使企业增加了获得优秀人才的机会;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和技术指导,既为自己做了人才储备,又锻炼了员工;学生则在实习过程中为企业提供了服务,为自己寻求了就业的机会,为学校进行了宣传。因此,为了三位一体的共同利益,每一部分都要提供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继宏, 卢 玲. 高职院校毕业实习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 科技创业, 2008(6):58-59.
[2]刘雨涛, 吴汉秋, 刘文彬. 基于就业意向的高职"准就业"毕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消费导刊, 2008,(5):239-240.
[3]姚和芳,邓木生,梁洁婷.顶岗实习运行管理与实践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摘要:我国的对外贸易日益深入发展,但是目前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却不能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国际商务高技能人才。其中,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不合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本文提出了基于任务导向的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法,并运用于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实践。这对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任务导向;教学改革;国际商务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随着WTO的加入,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进一步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蓬勃发展态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国际贸易行业无疑将有一个更加广阔、光明的发展前景。据IDG预测,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需要量超过200万人,同时我国有超过300家高校开设国际商务专业,有数十万国际商务专业在校学生。本应是人才供需两旺的大好局面。可事实却刚好相反。一方面是为数众多的学生处于失业状态;另一方面是企业和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情况在众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表现尤为突出。其中缘由耐人寻味,笔者认为,供需脱节是造成国际商务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根据统计,国际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其中国际商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得当以及学生缺乏国际商务就业岗位的实践训练是阻碍学生就业的首要原因。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几年来针对就业所做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反映的现实是,不少外贸类企业并不乐意接受刚出社会的外贸类专业毕业生,原因是他们操作技能不够熟练,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工作需求。而在此方面,大部分国际商务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弱势,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定位能力及工作适应能力的低下;或者实训教学和现实的工作情境差别过大,学生难以将其对接等问题。
首先多数高职院校设置了15至20门学科的课程,意欲培养学生的全面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多面手”,但由于“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生所学课程大多不切合实际需要和落后于应用,造成学习的知识与实际情况相差悬殊,加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实际操作能力,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的先天不足注定国际商务学生就业困难。
其次就业方向不明确影响学生就业。很多高职院校不能明确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方向,也不了解社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割裂了供需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的有机联系,培养了很多社会不适用的人。社会上很少有标明招收“国际商务”人才职位的,企业和用人单位把国际商务人才包含在市场调查、市场策划、市场推广、商务谈判、英语函电、货运保险、报关报检等职位里面而没有单独给予列出,国际商务学生在应聘时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加之企业用人单位和学生对国际商务理解的不同,使学生在就业时普遍感到迷茫,这样一来国际商务学生就业就与企业用人单位发生错位,造成专业不对口的假象,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和对国际商务前景的信心。
第三缺乏职业规划造成国际商务学生就业困难。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纸上谈兵未能给予学生以有效的培训,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学校也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教育,学生知识结构又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未毕业已处于失业状态;加上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前景不明确,社会又没有对国际商务给予明确的就业方向,有关部门也没有为该类专业提供职业辅导和指引,致使国际商务学生就业方向不明、就业前景不乐观、就业艰难的情况发生,与当前企业和用人单位急需来之能战的有用之才形成脱节,大量缺乏实际技能和知识过时的学生未能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要。
三、解决问题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可是在目前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中的确遇到问题。因为国际贸易本身就是一个商务流程,在该流程上的专业方向太多,因此国际商务专业的就业岗位太多,而且每个岗位都会涉及到不同的专业课程。这样,自然导致了目前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泛而不精的不良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商务专业的关键技能入手。
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并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招生是文理兼收,三校生与普高生并存,学生的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根据他们的基础、兴趣、爱好,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英语基础较好,对商务英语有兴趣的学生;另一类是英语基础薄弱,但有商务倾向的学生。显然,虽然他们同是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但他们学习的重心和发展方向应该是不同的,前者应该是国际商务的语言交流;后者应该是国际商务的流程运作。只有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专业方向,他们才能学以致用。这是我国众多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急需改革之关键。
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方向的划分是由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该专业的专业定位特殊性决定的。但是专业方向的划分只是一种形式,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技能,在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中,还必须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才有可能培养市场需要的国际商务专门人才。如果将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方法运用于此,就可能为我国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基于实际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其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围绕职业专门技术能力“任务课程链路”。每条链路课程可以由一组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单元课程组成,目标是完成一项专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一条链路课程也可以看成一个课程模块。链路课程可以通过把职业专门技术的培养看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及职业综合性任务,并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任务导向组织教学,即从整体上可以实施基于实际工作过程、以工作为任务驱动的系统化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原则。同时在对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和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对于不同的专业方向,我们可以分析其各自不同方向的岗位专门技术,从而根据其职业专门技术设计系统化的课程及教学模式和方法。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实践
我们可以把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划分为两个模块,一是“专业基础模块”,二是“专业能力模块”。关于前者,其教学要求是使学生对于商务及国际商务有基础的认识。对于刚由高中升入高职的学生来说,他们从未接触过外贸行业,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到外贸类专业学科的学习,需要有一定准备,这一部分的理论教学将成为初入专业门槛的过渡学习。因此,本阶段的学习将着重于以设计出相应直观的学习任务来带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针对后者,其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这个模块中,以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学习领域,以学生的实施带动技能培养和素质形成。因此,对这一模块中的教学内容,需要以不同的岗位所涉及的不同的具体工作为依据,归纳出岗位的单项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由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
“任务导向”法,就是在教学中以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实施和完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并最终转化为专业能力。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国际商务的核心工作就是货物的进出口,其中包括了解商品、市场推广、商务谈判、签订合同、货运保险、报关报检、制单结汇、退税核销等流程。这些环节的学习分散在不同的课程里。这些课程对于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同学来说,是很困难的。并且,这些知识是成体系的,由严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许多学生在学习其中的某一课程时没有学好而严重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显然这种教学效果是差强人意的,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被激起兴趣,学习中没有内驱力和应有的压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如果为学生设计一个长期的任务,让他们去完成、完善,而且该任务与课程相关,同时该任务又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多数学生毕业时货物进出口的技能将会自然形成。只有让学生有一个长期的任务,才可能设立更加明确具体的短期学习任务。
国际商务的本质是“交流和沟通”。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就业目标是企业经营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但是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合市场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必要的交流能力。虽然在课程体系里有大量的英语课程,包括基础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听说等等,可是学生的商务交流能力依然非常贫乏。原因何在?首先,英语教师可能并不是“商务人士”,他们只是英语教师,因此他们只教英语知识不教英语交流。其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英语交流的任务,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本人认为,商务交流应该贯穿在整个专业学习中。
国际商务源于生活,又高于日常生活。实际上,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今天,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品为国际商务的教学改革提供的很好的素材。作为教师,必须布置一些学生任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比如,讲授外贸商品的包装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去观察一些包装,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享那些有意思的包装。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在日常生活自觉的去学习商品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标志、条形码等知识。
除了布置了长期学习任务和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任务外,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一些专门的学习任务。以出口业务这一学习领域来说,我们可以设置如下的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
五、结束语
这里的学习任务就是构建这样一个框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的行动情景中通过动手操作自然形成的,其内化于大脑中的有机成分将能很快的从内部输出,迅速转换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而教师是该工作任务的设计者、塑造者,是一个学习舞台的导演。对于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更贴切地服务于其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也更加真实,同时教学内容和考核更加贴近学生将来的实际岗位要求,使学生的合作、处世能力得到锻炼;对于老师来说,也应该加强自己与外商客户的沟通能力和网上办理各种外贸业务操作的能力的实战能力,培养自己的“双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培养合格的国际商务高技能型人才。(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教育技术(教科版).2006(1,4).
[2]黄春麟.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技术(教科版).2005(31).
[3]池瑜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1)
关键词:大学生;双学位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83-02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复合型、跨学科高级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企业对全面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大于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也开始重视对综合性人才的引入,复合型人才逐渐走俏人才市场。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1]。另一方面,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应届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2012年增加到680万,2013年更高达699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知识的宽度也可能决定着未来的出路,多学习一门专业也就多一个筹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校开设了双学位教育。
一、双学位教育的现况
双学位是指在校本科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第一专业,即指学生入学时所选专业)获取学士学位的同时,又修读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第二专业,即指学生入学后兼修的专业)而获取的学位。主修专业与兼修的第二专业分别为不同的学科门类[2]。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在修满双学位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含毕业设计或学位论文),并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的前提下,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双学士学位证书。双学位教育是高等教育分流的一种形式,陶能祥在其博士论文《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中指出:以各类学科专业流向为基础,分设多种流动渠道,引导学生选择多种流向。目前最主要的是三种流动渠道:双学位式分岔,即学生主流专业之外选修另一个专业学位;双专业式分岔,即学生主流专业之外选修另一个专业,但不获学位;主辅修式分岔,即学生主流专业之外选修一些感兴趣的课程[3]。双学位培养模式包括单一高校办学和高校联合办学,例如北京大学的双学士学位制和武汉七所高校双学位联合办学。双学位教育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增进校际教育资源共享。
双学位教育的开展,改变了中国长久以来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渠道,也为学生学习另一门学科专业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淡化专业界限,消除专业壁垒,加强学科间的合作。目前各高校的双学位教育大都要求学生主修专业与兼修的第二专业分别为不同的学科门类,如文学学士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文学学士学位+法学学士学位、理学学士学位+工学学士学位、理学学士学位+文学学士学位等。此外,中外合作办学也是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新方法,例如武汉大学的中法合作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和中法国际经贸双学士学位试验班。
双学位教育重视人的发展,为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提供了条件,为学生提供了拓展学科视野、丰富学科知识、形成多样思维的机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修读的专业,为就业或继续深造作准备。此外,学校也对修读双学位的学生给予了支持,例如南昌航空大学规定为保证修读双学位、双专业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双学位、双专业学院应尽可能将实践环节安排在暑假。一些学校也对获得双学士学位证书的学生实行奖励,例如加素质拓展分或者发放奖学金。
二、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双学位制是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动顺应形势发展,积极借鉴国外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而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双学位教育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增强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性,最终把学生塑造成优秀的现代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对南昌市一所开办双学位教育的二本院校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2010年入学修读第一学位,2012年开始修读第二学位的普通本科三年级学生,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对双学位教育的看法及了解程度、学习双学位教育的收获、攻读双学位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等。笔者通过分析资料数据,得出以下几点双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学生攻读双学位缺乏有效的指导。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校开设双学位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其有义务对学生攻读双学位进行指导。然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缺乏相关的信息和指导,22%学生对于如何选择专业、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双学位在社会中的认可程度和相关政策不了解。这一方面使一些学生错过了修读双学位的机会,另一方面使一些学生在修读双学位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30.5%的学生表示他们虽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由于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又缺乏老师的必要指导,学习起来非常困难。
2.教学效果不佳。第一,教师教学不认真。该校双学位课程多被安排在周末和晚上,休息时间的减少导致部分教师心理上产生抵触,教学不认真,敷衍了事。第二,双学位学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由于双学位课程学时较短,而教师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导致教学内容精简或者教学节奏过快,学生难以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三,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在该校修读法学双学位的大三学生陈某对笔者谈道:“我觉得学习双学位没什么收获,老师上课不积极,讲课非常快,我们即便想学也跟不上节拍,有时候翻书就跟吹风一样。当然我觉得我们自己的原因更大,课前没预习,课后又不复习,本来法学就很难学,加之又没有好好用心读肯定会跟不上,感觉就是花钱买证吧!但是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还是会很心虚的。”
3.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互动与实践。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谈话式、谈论式、归纳式讲授式、重难点讲授法、实践活动式等。该校双学位的教学主要以教师单方面的讲授为主,缺乏师生间的互动。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修读双学位的过程中,79.3%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枯燥无味。此外,该校有的院系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得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环境支持。访谈中,该校修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双学位的大三学生吴某谈道,管理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深入学习蛮有意思的,不过书本上东西太多,那种实物性操作的练习就很少了。
4.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第一,双学位教学过程中没有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出勤率低。目前在该校修读会计学双学位的大三学生程某谈道:“我们那个班总共有68个人,可是每次去上课的只有十几个人,纪律不行,没有惩罚措施。”第二,缺乏教学监督与评价机制。加强教学的过程性督查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该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开设双学位专业的院系缺乏对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价和教学过程的管理。
三、完善双学位教育的对策思考
1.健全信息服务制度和建立学习顾问制度。双学位教育是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举措。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入学和学习过程中的指导。首先,要加强学习信息服务的力度,为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科目服务。例如进行双学位网站建设,提供有关课程的教学信息、教师信息的链接以及往届双学位学生的就业概况和职业信息等,加强学生信息交流的途径。其次,建立学习顾问制度。例如实行导师制,让学生自由选择导师,对其进行学业方面的指导。
2.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一,创造良好的激励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工作是独立性较强的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是无形的,其劳动强度、额度、进度、质量很难加以量化控制,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等。良好的激励环境如补贴、奖励、工作条件、精神鼓励等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其对工作的热情,形成较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第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自身要加强自主学习,合理分配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的学习时间。教师也要善于体验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改进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互动氛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双学位教学应当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增加互动环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要突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要以开放性问题为中心,倡导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教学模式,同时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组织综合性的自主探究和体验性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对学生的开放性和对社会的接轨,从而致力于适切社会实践需求的解决问题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例如美国大学课程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多以学生讨论为主,研讨会比较多,教师以学生课堂发言、讨论提纲及小论文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实践是实现理论价值的重要途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双学位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着重于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具体结合,着重于实践性、操作性的实践练习,着重于实践中问题意识、问题思维、问题解决的习惯训练与生成。
4.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制度,其主要是针对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表现的。双学位教学既要注意发挥校部(上级管理者)和院系(下级管理者)两方面的作用,又要注意调动教学管理者和师生(被管理者)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学校上下协调配合、师生与管理者双向参与的良性管理格局。首先,要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其次,要建立教学监控与评价制度。每学期至少要对双学位的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分析研讨,研究、制定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实行学生评教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听课并做好评课记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
[2] 陈学敏,漆玲玲,刘焰.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2):26-28.
[3]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