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4:35
导语:在教学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主体不同
举例子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事例来论证观点,加深学生印象,以便学生理解。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要根据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开动脑筋,最终理解教育政策法规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二)地位不同
二者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同,举例子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案例教学法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通过完整的案例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三)流程不同
举例子没有固定和程序化的流程,教师只要在某一个知识点讲解之前或之后都可以随时应用,一般用时比较短,而案例教学有完整的过程,包括案例呈现、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点评等基本的流程,因此耗时长,一般都在半个小时以上。
(四)作用不同
举例子的作用虽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但它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凝结学生自身的智慧和思考,因此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欠缺。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通过互动、研讨、查阅等方式来获得对知识和原理的理解。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论加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和概括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与《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契合性
《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是教师教育类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让未来步入教师岗位的师范类学生,了解教育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教育法律责任和教育法律救济等方面的主要观点,通过理论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教育法律问题及教育法律现象依法进行分析与评论,提高其依法执教的能力,逐步形成和提高教育法律意识,最终理解并确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的教育法学理念。该课程理论性较强,特别是对一些教育法律条款,学生并没有最直接的感性经验。因此,如果单纯地用讲授法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很难将知识内化,并且容易产生《教育政策法规》课程非常枯燥难懂的感受。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教育法律意识,更不利于将所学转化到教育行为中去。而案例是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通过案例教学法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用教育法律原理分析教育法律现象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使其懂得了依法治教的重要性,并促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上树立依法治教的决心。有位学生在《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快要结束时,这样总结:一直以为教育政策法规是很空泛的,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不然,在教学过程中的很多鲜活生动而又震撼人生的案例无不牵动着我的心,于是,我开始思考,今后怎样去做一个好老师,关心学生,保护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任重而道远。
三、案例教学法在《教育政策法规》应用的四个基本点
(一)案例的选择和呈现
关于案例的选择,学术界普遍认为,在选择案例时因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等。在《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除了遵循这些基本的原则外,还会有意地从两个角度进行筛选。一是最新发生的案例,二是身边发生的案例。因为最新和身边发生的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觉得教育法离自己并不遥远,违反教育法的现象和行为就发生在自己的周围,犯罪的都得到了严惩,这样更有说服意义。另外,在教学实践中,还应注意教育政策法规的案例应有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的结合。呈现一定的反面案例,有助于学生认识教育法律现象和问题,但如果过多地呈现反面案例,学生就只会注意到教育法律多么不完善,教育有多么黑暗,所以适当地加入正面案例能使学生在认识到现有教育法律不完善的同时,更能看到公平、正义和希望。在选好案例之后,要注意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教师自己阅读该案例,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阅读案例,也可以通过课件呈现,还通过视频来呈现,也可以进行更创新的尝试,比如,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总之,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内容案例呈现的多样化,以免总用一种方式呈现对学生造成单调刺激。
(二)精心设计问题
为促进学生对教育政策法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讨论的有效性,问题的设计是需要仔细斟酌的部分,设计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理论进行科学的设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型,以对问题回答的要求不同为例,可把问题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语是:“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好不好?”“、能不能?”“、会不会?”等等。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是“:是什么?”、“怎么样?”等等。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阐释。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你从中能发现什么?”“、你该如何?”等等。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代表性词语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看法?”等等。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仅仅局限在一个层面上,要善于从多种角度问问题。
(三)组织好讨论
在讨论环节,应完成两个目标:一是任务目标,即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讨论,最终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总结讨论内容,并形成结论。二是社交目标,即加强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包括表达、沟通、倾听、分享技巧。因为从理论上讲,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但实践中最终能不能培养出学生的团结、合作、交流、沟通能力,需要教师人为地设定社交目标。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普遍重视任务目标,忽视社交目标。教师在明确提出小组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解释小组活动的成功标准(例如,是不是每个人都参与了讨论,是不是仔细聆听他人的观点等)。在讨论中,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性。在每次小组讨论时,可以指派小组组长,并且不同的讨论问题小组组长轮流担任。请小组组长对每位同学的发言做好记录,最后由小组组长进行汇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机会不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也习惯了不经历自己的独立思考,直接由教师给出答案,所以在使用案例教学时,起初学生是有些不适应的,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考核方式和奖励机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此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小组讨论。
(四)教师的反思
(一)音乐可以诱发舞者的灵感音乐具有缓解疲劳,放松心情等方面的作用,舒缓的音乐可以让人保持平静祥和的心情,而激情澎湃的音乐则可以让人热血沸腾,满怀激情。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让舞者可以随着音乐或强或弱,或重或轻的优美旋律产生更多的联想,诱发舞者的灵感,使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舞蹈动作更加完美,舞蹈的课堂教学气氛将会十分和谐,进而将舞蹈教学提升到新的层次,实现舞蹈课堂教学的目标。
(二)音乐可以促进内在情感的展现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只是照本宣科,老师要把自己内在的情感因素融入其中,并通过舞蹈外在动作表现出来,使其成为“有感彩的舞蹈”,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表现力。表现力强就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并在音乐的指引下,把优美的舞蹈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更多的乃是内心情感或情绪的释放,音乐可以唤起舞者内心的情感共鸣,激发舞者强烈的情感欲望,达到身心、形体和音乐三者相互交融的境界,对于我们的幼儿教师来说,情感丰富、动作优美的舞蹈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三)音乐可以增强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力任何的课堂教学,如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必不可少的,高职学校的舞蹈教学也不例外。舞蹈是一项艺术性较强的学科,动作要领众多,稍有不专心就有可能遗忘其中的某个动作,导致整个舞蹈动作不协调,影响舞蹈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机械灌输式的教学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专心致志的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掌握领会舞蹈的每个动作更是一句空谈,我们未来的幼儿教师又将会把怎样的舞蹈教授给幼儿呢?由于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处在对音乐十分喜欢的年龄阶段,音乐和舞蹈的融合会使舞蹈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加深对舞蹈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推动舞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音乐可以协调学生舞蹈的动作音乐不但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可以协调学生的舞蹈动作,如果没有音乐,学生的舞蹈动作就只能依靠教师的指导以及自身的感觉来修正,但这对于初学舞蹈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而音乐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学生可以随着音乐有规律的轻、重、缓、急音律来掌控舞蹈动作幅度,哪个动作需要舒展,哪个动作需要收缩,哪个部位需要动,哪个部位不需要动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给舞蹈带来巨大魅力的同时,还协调了学生舞蹈的动作,又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增强学生自信,何乐而不为呢?
(五)音乐有助于意境的展现“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而意境就是这两种情态的统一,即意与境的统一。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以意蕴、情趣取胜。舞蹈是“形动于外而精于内”的表情艺术,作为舞蹈的表演者应了解音乐和舞蹈的深层含义,从而激发内心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出深邃的意境,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使身体动作表现出深刻持久的艺术感染力。音乐作为时代气象与情境的描绘者,可以充分表现人的审美感受,是人类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音乐在表现意境方面是无形的、丰富的、微妙的、动人的,音乐虽不能给人以具体美的形象,却能把人带入一种无形的美的境界,令人心驰神往、遐想万千;音乐还可以其强烈的感彩,打动人心、陶冶情操。
二、结语
一、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进行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教师与学生的心灵碰撞,进行情感教育。
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三、学习者之间的心灵交流。进行情感教育。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角色,探析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1870 年前后,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郎道尔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法学教育中,开启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先河。它以生动灵活的形式打破了长期困扰课堂教学的以灌输式为主的僵局,将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案例教学, 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但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其效果却往往并不理想。原因可能很多,但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当往往是没有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学生在座位上接受知识,,教师和学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一)教师的角色
1.管理者的角色
教师是管理者,既包括对教学活动的管理,如制定教学计划,控制教学进度,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沟通,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等;也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如对学生的行为、心理、习惯进行管理和控制。
2.组织者的角色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活动中教育论文,应当明白无误地告诉学生如何进行,在组织过程中还要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教师的角色是教书匠和讲解员,其角色定位是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因而要教材熟悉,教案恰当,逻辑结构清晰,语言表述通达,灰谐风趣和深入浅出,使学生爱听,这样才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 学生的角色
1.被管理者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单纯的被管理者,教师具有很大的权威,当然这种权威是法定的,教师掌握着资源、话语权、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学生的言语、行为、习惯等都要受到教师的制约。
2.知识的接受者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对立的、上下级的关系。知识的传递模式是一种下向传递,学生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效果并不好。
二、案例教学中师生角色
在案例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
(一)教师角色
1.氛围营造者
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轻松、和谐、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要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在愉快的环境中教育论文,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和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紧张不活跃的学生,对他们要热情,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同时注意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紧紧围绕着案例的主题。
2.引导者
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逐步克服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更要善于控制和引导案例讨论进程,在讨论出现僵局时,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打破僵局,使讨论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讨论偏离主题时,应及时、巧妙地引导讨论进入主题,使其沿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发展;在讨论出现多方观点相持时,应给学生以充分发言的机会,使多方意见能够充分表达;在讨论出现新的观点时,应予以鼓励,使学生感到主体参与性的被尊重
3.倾听者
学生发言时,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不同观点及想法, 重视其见解和观点,尊重学生的劳动,学生的各种观点不论对错都应该受到尊重,在一种融洽、宽容的气氛中实现教学互动龙源期刊。
4.督促着
在管理案例教学中, 教师应起的作用是引导和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理论概念、把握讨论的主题; 通过对学生发言的“吹毛求疵”, 考验学生对于自己所提观点的自信心或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问题的各个侧面, 从而提高案例讨论的质量, 以导出更为科学的分析结论。
5.沟通者
德国教育家迪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一名教师,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教的知识以及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艺术,而不仅仅是做到“授之以渔”。
6.评价者
是学生发言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要点评, 因为此时学生是很想知道教师对其发言的看法,这也是教师对讨论加以引导的好时机;三是要尽量在黑板上记录、归纳学生发言的主要观点,以利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挑起争论的“事端”,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
(二)学生角色
1.主导者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分析案例,不断超越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极限,提出富有创意的见解和解决方案,逐步摆脱对教师和其他优秀学生的依赖。
2.参与者
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以作出自己对真实生活的决策和选择,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在课堂上, 学生必须积极发言, 从自身角度剖析案例,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教育论文,相互辩论、唇枪舌战,并与他人展开争辩。同时还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分析与见解,并比较自己的观点与思想,从中吸取并综合出更完善的决策思想。
3.信息传递着
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互相传递知识、信息,信息传递着的地位是频等的,传递模式是全通道式的,满意程度很高,信息传递量很大,接收效果也比下向传递要好得多。
4.争鸣者
学生能针对课上讨论的观点,适时地提出关键性问题或疑问。一般情况自己不做分析,是专对别人的分析提出质疑和挑战的人。争鸣者可以让平淡的讨论产生起伏,有利于对问题的再思考。教师有意识鼓励学生充当争鸣者,对一些问题提出质疑,将有助于引发其他学生对案例讨论的兴趣和情,增加案例讨论的深度。
5.合作者
合作者的根本特征在于团队意识强、合作精神浓、善于取长补短。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要善于进行合作学习,在讨论时甚至在争论中都要坚持这种学习方式。事实上,合作和竞争并不矛盾,竞争是实现合作学习目的的手段,可以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
案例教学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陷入角色误区:或者放任自流,提供案例后便撒手不管,任学生自己去讨论、争论;或者越俎代庖,从头至尾只顾自己发表见解;或者介入纷争,对学生之间的争论横断是非。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有损于案例教学的效果。只有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清楚,才能使案例教学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郭凤广案例教学法的误区分析及实施例谈[M] 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9期
[2]刘彩霞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M]石河子大学学报 2009年12月
[3]黎德山论教师课堂教学影响力[M]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
[4]宋军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与角色分析[M] 教育实践研究 2010年6期
(1)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品德非一日形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学习、积累。例如进行德育课、德育活动和德育练习时,这要靠教育工作者多渠道和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隐形教育”对幼儿进行传输。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德育自然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对幼儿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激发幼儿良好高尚的道德情感。
(2)日常的德育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关心爸妈,尊重长辈。幼儿道德教育的目标着重从情感下手,这是契合幼儿道德构成和开展的规则和幼儿的年纪特色。力争全面促进幼儿的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例如“三八”节时,笔者可以开展“我的好妈妈”的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1)以语言活动——夸夸我的好妈妈,
2)音乐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
3)美术活动——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妈妈的形象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自己的妈妈有较为全面及完整地了解,认识到妈妈工作的辛苦等,老师在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鼓励,让学生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学会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亲人。
二、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节约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组织幼儿简单的劳动,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辛苦。由于当前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大部分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孩子们铺张浪费的情况日益严重。因此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必定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1)幼儿节约行为培养的方法。教育幼儿节约每一粒米。“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永远不再在天上翱翔。”这说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用的。例如在日常饮食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饮食,做到每顿不浪费,饭菜不随意倒掉,适时适量吃零食,尽量少吃零食,确保身体健康成长。再如“不要让我流眼泪”提醒孩子们要节约用水;“请爱护我”提醒孩子们要爱护玩具;“干干净净”提醒孩子节约粮食等。帮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
(2)孩子用挣钱来懂得勤俭节约。“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任何一个集体、一种行为都应有一定的规范。教师可以通过家长配合让孩子自己劳动挣钱,其中挣钱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明白钱是怎么来的,并不是一张口就有的。比如让孩子做家务,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赚零花钱。帮助他们理解生活的艰难,理解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而节俭则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帮助人渡过难关。
三、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感
陶行知曾说:“德高为范,学高为师”。幼儿教师的道德素质关系到幼儿启蒙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幼儿未来更高级教育的基础。一名老师,首先讲的不该是智商有多高,排在首位的,应当是道德。因此幼儿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对幼儿施加良好的教育影响。
(1)注重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着幼儿的道德水准。因此教师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爱护儿童、尊重儿童、对待教师集体和家长要互相尊重和团结、不段更新知识、提高修养。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2)教师始终把孩子的需求记在心中。孩子是祖国未来和希望,要想让孩子们热爱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幼儿教师必须要有一颗纯真的爱心和崇高的情怀,始终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置,时刻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以身言教传达给孩子正确的德育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
四、与家长进行积极合作,促进幼儿德育观念的形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教育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品德都处处影响了自己的孩子。因此幼儿园应该主动与孩子家庭配合,帮助幼儿设置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并且定时地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1)幼儿品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教师和家长,两者各司其职,共同配合来对幼儿进行德育。例如家园配合共同完成这些任务。让孩子按时作息,遵守生活常规;玩具用后归还原处;遵守游戏规则;吃饭不用别人喂;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做;爱惜粮食、衣物等,提高本园与家长同步教育的有效性,共同促进了幼儿和谐发展。
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因为中考成绩没达到高中的分数线而不得不选择职业教育,成绩不好是职教学校学生的特点之一。特点之二是他们活泼好动、随意性较强、纪律性差。所以造成了职教学生“难管、难教、难成才”的现象。但这并不是说来职教上学的孩子都是坏学生、无药可救。要相信他们,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理想,对事物和他人有独特的看法。所以和职教学生相处时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待他们,要以平等之心,以诚相待。特别是当他们犯错误、违反纪律时,要相信他们的本质是好的。在言行举止上一定要注意,创造机会,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以朋友的方式相处,把他们看作是一个成年人,让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需要我们过多的说教,我们给予他们的应是信任和理解。
二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十五六岁的孩子,精力旺盛,想象力丰富,在职教学校,学习压力小,时间充裕,有些理论知识他们不感兴趣,很容易在课堂上做出一些让教师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如说话、睡觉、看课外书等),课下做出一些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如打架、上网吧等)。这时简单粗暴的吆喝、责骂,只会使事态恶化,适得其反。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也许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从他们内心来说,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有追求的人。这时就需要教师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他们的缺点。俯下身子,真正地融入学生中间。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是一“说”就“服”的。教师应该明白,每个学生的看法、想法、做法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不会很快就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如果教师操之过急,只会使问题更难解决。这些道理说得容易,做起来不易,特别是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需要教师付出非常大的努力,要耐心、耐心、再耐心,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要有爱心,春风化雨
因为有爱,教师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教师才和学生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教师最大的乐趣。特别是职教学校,由于它的生源情况和培养目标与普通高中不同,所以教师更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爱心。这不仅是由教育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还因为它与职教教育的特殊性紧密相连。职教学生正逐渐走向成熟期,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正确的引导,中职3~4年的学生生涯是他们很重要的时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期。如果教师不帮他们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将有可能影响他们的未来。同时,职中生一般在初中阶段成绩较差,他们表面上很骄傲,其实内心很自卑,这就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和谆谆教导。在这个阶段,既是长身体的阶段,更是学知识长本领,提高技能的阶段。他们在家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弱、动手能力差,他们不像高中生,多数还可以进大学再学习几年,等到心智更成熟的时候才参加工作,而是在20岁不到就要去工作,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因此,作为职教老师更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不能认为“对付”职教的学生就一个字——“狠”,不狠,学生就不听话;不狠,就无法维持课堂纪律;不狠,你这个“老师”就得“下课”。这会有一时之效,但不会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只要教师尽心尽责,无私奉献,就一定会感化学生,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绩,从而达到让学校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教师要彻底颠覆传统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变“教师统领课堂”为“学习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彻底改变学生的认知习惯,由过去的“接受、记忆”为现在的“获取、理解、实践”。初中政治课本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将课堂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对课本的阅读和理解,进而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加深理解的同时,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比如,在学习“公民的个人权利”的时候,教师结合班级内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一名男生将邻桌女生的相片改画为猪八戒的形象),让学生阅读课本,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讨论:这名男生侵犯了邻桌的哪项权力?女生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过法律程序,男生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通过这件事,你对我们的日常行为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触?鲜活的生活事例、全新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的合作模式、课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新角度,促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进入了全新的世界:不再是背诵、记忆,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和大道理,而是从生活出发又回到生活的问题性思考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促使思想政治学习与学生生活实践紧紧结合起来,成为指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指南,切实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精神引导作用。
2课堂教学创新教育重在实践
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除了借鉴课改成功学校的先进经验,还要勇于实践,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新路子。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很丰富,但是任何一种教学理念都不可能贯穿教学始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学习反馈、学习成绩情况等多种因素,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学习方向,保证学生学习在目标的牵引下、在教师的指导下高效进行。因此,教学实践是实现教学创新教育的途径。教师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实践探索。
2.1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练习的重要途径,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有多种: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进行难点突破、实现拓展连接等,但是能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情境少之又少。因此,教师要正确理解“创设教学情境”的含义,恰当运用这一教学策略,防止出现以偏概全,一点创新教育而大部分回到老方式上去的不良倾向。比如,在学习《生命宝贵》时,教师除了播放几个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视频,让学生从视觉上产生震撼外,还应该播放一组因失去亲人而痛不欲生的人们的照片,让学生理解生活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和你生命相关的亲人,让学生从更广泛意义上理解生命的宝贵。还有设计数个问题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感受联系起来,以促进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进而让情境教学贯穿课堂始终。
2.2教学策略多样
美术教材将这个内容安排在初中第四册的第三部分。从教材安排的教学顺序来看,教学应在让学生掌握了绘画色彩的作用及表现形式后,运用色彩的表现基本技法塑造形象,按先学“淡彩静物”后学“水彩画”的程序进行。众所周知,水彩画是较难掌握技法的画种,对于普通中学来说,教材在这方面的要求似乎太高。但是,“淡彩静物”只需在素描画面上涂上一层颜色,而教材又只要求学生涂上物体的固有色,这种简单的技法对初中生来说是不困难的。因此,普通中学的美术课应因地制宜地舍去水彩画要求较好,将教学重点摆在“淡彩静物”上为宜,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淡彩静物”的学习。“水彩画教学”可以放在美术第二课堂酌情进行,以满足美术尖子生的求知欲。
“淡彩静物”,也称“铅笔淡彩”,就是在素描画面上涂上一层淡淡的颜色后开成的美术作品,其特点是素描与色彩相互配合,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由此可知,“淡彩静物”所用颜色应具有透明度很高的特性,以保证涂色后不影响素描的表现力,这就非水彩颜色不可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肯定:“淡彩静物”不是素描,是色彩画,而且是最简单的水彩画。这种肯定,实质上就是对“淡彩静物”的定位,也突出了“淡彩静物”对色彩透明性能的要求,对学生学习“淡彩静物”的涂色技法,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淡彩静物”的素描稿和涂色是“淡彩静物”课堂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素描稿是基础,涂色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这两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决不能片面地只强调素描稿或涂色效果而影响了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素描稿在“淡彩静物”中起着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透视、质感量感等重要作用,是“淡彩静物”的关键内容,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功与否。从普通中学的学生素质来看,这又必然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普通中学的“淡彩静物”教学宜用一课时专门进行“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教学及训练。在教学中,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素描稿与与以前学过的明暗素描的表现方法及要求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如何要求?教师必需讲述清楚,使学生懂得:①“淡彩静物”的素描稿不需要变化微妙的中间灰调子,因为过多的中间灰调子在涂色时极易使色彩纯度变化,使画面变脏;②用线简洁、肯定;③“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是线面结合的结构素描。
“淡彩静物”的素描稿要求清楚以后,就应开始技法的教学了。素描稿的技法要求可以归纳如下:①执笔要轻;②线条明确;③明暗分明;④透视正确;⑤慎用橡皮。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示范讲解:怎样握笔才是执笔轻?什么线条才是符合要求的线条,用多了橡皮擦会产生什么不利因素等等,让学生从直观上领略到技法要领。为了强化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应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明间素描”与“结构素描”范画,对比指出结构素描省略了哪些中间灰调子,哪些线条是应该肯定、明确、强调的结构线,怎样突出等,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切实的技法掌握标准,从而理解并掌握素描稿的技法,这“淡彩静物”的淮我教学作好准备。
学生掌握了“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技法,再学习淮色就容易多了。值得一提的是:“淡彩静物”是学生用色彩塑造形象的启蒙课。不同于前面学习过的图案色彩的涂色学习,所以,教师必须用一课时的时间教会学生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及如何涂上物体的固有色。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三原色、间色、复色、色性及色彩混合等理论知识,为了教学的需要,可用适当时间复习一下以上内容,重点应放在色彩混合上。例如,通过“红色与绿色”的混合告诉学生,互补色一般不要混合,否则得到的色彩纯度低、容易脏、乱,影响色彩效果。通过有目的的复习,以达到巩固学生色彩混合基本技法的目的。
“淡彩静物”的涂色技法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将物体的固有色相涂准确,色彩涂均即可。对于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涂均匀颜色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将色相涂准确就很困难了,显然,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这里。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最好实施以下方案:
第一步进行某两种确定颜色(两种原色或间色均可)的不同比例的混合训练,让学生注意观察色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特别是纯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二步再实施调配某种指定颜色的训练。例如,让学生用“红、黄、蓝”三原色调配出赭石,用“橙、蓝”两种颜色调配赭石,并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纯试想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例得出“混合的颜色种类越少,调出颜色的色彩纯度就越高”及“一种颜色(三原色除外)可以通过多种色彩混合途径得到”的结论。
第三步方案,就是教师出示色相明确、纯度适当的的色物体(最好不用固有色是三原色的物体)对照实物进行固有色的调色示范讲解,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开放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其提倡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理念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而不完全排斥面授辅导课的操作方式又有别于其它的远程教育模式,因此,面授辅导课就成了开放教育的一大特色。首先,开放教育的面授课课时较少,不要求教师作系统讲授,只提倡教师讲重点和难点,这是对传统面授辅导课的一种改革;其次,完全的远程学习,学生会产生孤独感、无助感,体验不到学校的文化氛围,而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课正好弥补了其它远程教育的这一缺憾。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开放教育理念,对学校产生更强的归属感。正因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既体现了开放教育特色,又影响到开放教育理念的落实,教师在面授辅导过程中就要尤其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沟通。
2“亲近—期待—信任”:开放教育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历经近十五年的摸索,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课基本上可定位为三种类型:导学课、辅导课和复习课。导学课主要是教师从总体上就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媒体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同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自主学习建议,这个课型基本上是在一门新课的起始阶段,也是师生之间建立关系的阶段;辅导课主要是教师就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作业等进行具体讲解,是学生与教师深化关系的阶段;复习课是教师就课程的复习范围和复习要求进行具体布置,因为开放教育秉承中央电大的“五统一”,教考分离,所以复习课也是大多数学生最为重视的课型,是师生关系的升华阶段。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去构建开放教育课堂教学的模式,应该就是“亲近—期待—信任”三个阶段。
2.1导学课:巧用“首因效应”,奠定师生关系亲近的基调
心理学中关于人际交往有一个著名的“首因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也就是俗称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在建立师生关系的导学课上,教师就要善于利用“首因效应”,在第一时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单来说,导学课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有两大方面:一是师生之间互相认识;二是介绍课程学习的相关信息。教师一般只注重第二项内容,而忽视第一项内容,殊不知,这才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关键环节。学生往往是先看上课的教师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决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这门课程,而教师的自我介绍形式就足以让学生对这个教师形成“首因效应”。开放教育学生大多为成人学生,他们的阅历不可谓不丰富,因此,教师的自我介绍必须要有足够的新意才能让学生产生新奇感,进而形成亲近感。教师自我介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开门见山式。教师直接介绍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等,虽简洁明了,但没有新意,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第二,幽默登场式。这是教师花心思自我介绍时最容易想到的方式,就自己的姓名或者经历等幽上一默,可以瞬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但这对有些无法在自己姓名或者经历上做文章的教师来说适用性不强。第三,提问回答式。其实对大多数开放教育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学校的课表安排或者网络资源很轻松地知道任课教师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重复意义并不太大。如果教师在课前给学生一点时间,就教师的相关情况进行提问,教师来一个“答记者问”,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会比较高。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师生距离很快缩短学生可以得到很多教师的“隐私信息”,人际关系理论中,有一种说法“最好的朋友是知道你最多秘密的人”,当学生感觉自己已经充分了解教师的时候,在心理上就更能接受教师。而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发言积极性,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提供方向。当然,这种自我介绍方式对教师的应变能力和幽默感都有一定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整个提问—回答的基调控制在轻松、活泼的状态。
2.2辅导课:细节着手,让学生期待上课
开放教育学生面授辅导课到课率普遍偏低已是公开的秘密,这固然有各种各样主客观原因,但教师如果善于在细节处进行设计,让学生期待教师的面授课也并非不可能的。
2.2.1课前有惊喜虽说开放教育学生有意注意的能力已经相当强,但是他们上课的纪律性却明显偏弱,能够做到准时上课的并不多,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前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些“开胃菜”,一来可以通过这段时间等候学生陆续到课,二来可以利用“开胃菜”的“美味”吸引学生早点到课。这就有点类似于传统课堂中的导入环节,但教师在设计时要更多考虑到成人的心理特点并要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具体可以有以下一些形式:第一,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相关新闻热点探讨。比如幼儿园集体喂药事件、房价调控、乌克兰局势等,这些社会热点新闻在学生的生活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各个专业也都可以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和教师、同学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学生会深刻感受到专业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第二,结合课程内容,提供相关案例分析。有些专业的学生可能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不是很高,教师就可考虑在课前准备一些既有启发性又能结合课程知识点的案例(或者故事、题目等),通过分析案例、题目或共享一些故事,让学生进行“课前热身”,可以更好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第三,结合学生需求,讲解相关作业题目。无可否认,开放教育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抱着很强的功利心理的,完成作业、通过考试是他们最直接的目的,而开放教育的作业往往综合性比较强,如果学生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完成量也比较大,如果教师能在每次课前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讲解作业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作业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2.2.2课中有兴奋点开放教育面授辅导课的时间安排通常比较集中,大多是在晚上或者双休日本该是休息的时间,学生经过了一天或者一周的工作之后,上课的精神状态可能并不饱满,而且由于课时紧张,成人学生也难免会有精神不集中的时候,因此,教师要张弛有度,善于控制整个课堂的节奏,避免为了赶进度而“唱独角戏”,要多与学生互动,适时制造一些兴奋点。第一,提问。在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直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教学,学生极易产生疲劳感,但对于开放教育的成人学生,教师又不可能经常采用学生朗读、上台演练等方式,因此,最简单的调控课堂节奏的方法可能就是在陈述一段内容之后,以学生感兴趣的或者生活中常见的点提问。不一定非得要求学生回答出多标准的答案,关键是要通过提问-思考-回答的过程,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所以,这样的提问最好在学生精神疲劳的时候,而且问题最好有一定的趣味性或者启发性,这样会让学生有精神为之一振的感觉。第二,讨论。成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已经很好,对于教师课堂中的很多观点都会有他们自己的看法,而且也很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因此,开放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最忌讳教师高高在上滔滔不绝,而不给学生任何表达自己的机会。教师可课前设计讨论题,也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适时组织讨论,可以是发散式的,由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是教师主导式的,由教师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在组织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时间和方向,以免影响整个教学进度或者偏离主题。第三,游戏。虽然开放教育学生大多是成人学生,但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童心,好玩、好奇、好胜的心态在他们身上也会或多或少存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组织一些既和教学内容有关、又有一定趣味性的思维游戏或者室内小游戏,在学生精神懈怠的时候适时活跃一下气氛,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兴奋点。
2.2.3课后有悬念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决定了每门课程的面授辅导课时间都是相当有限的,教师和学生可能只有两到三次的见面时间,而且这些时间可能相隔较久,如何使学生在一次课后还能期待着与教师的第二次相见,每次面授辅导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留有一定悬念。比如,在提问环节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留待下次课再揭晓;在讨论环节,隐藏教师自己的观点,等下次课再公布;在游戏环节,同样可以留一些解决方案或者启示性的内容放到下次课再共享。在开放教育课堂教学中,由于办学模式的原因,也由于学生的年龄原因,教师更习惯于“一言堂”,但这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并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善于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设计上花点心思,这样学生才会期待面授辅导课。
2.3复习课:深化关系,在相互信任中迎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