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4:36
导语:在形式与政策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会议主题
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继续教育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二、会议时间
2005年8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会议地点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
四、会议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
中国人民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
2、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
联系人:吴志勇 电话:010-62796381
五、参加人员
全国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科技进修院校主管教育培训工作的负责人;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院、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部队及军队院校主管继续教育工作的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政府机关教育培训机构有关负责人。
六、会议形式
将根据会代表构成况,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作主题报告,介绍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理念、形势、政策和趋势;交濒口讨论政府、高校、企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经验和热点问题;并请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会后组织部分代表考察俄罗斯远东地区高校的继续教育,并洽谈有关合作事宜。
七、征文要求
(一)征文截止时间为2005年7月1日,请将应征稿件书面文稿及电子文档邮发至《继续教育》编辑部。联系人:张彦庆、王,联系电话:(010)66366874(地),(0201)366874(军);通信地址:北京市6304信箱《继续教育》编辑部;邮政编码:102206; E-mail:jjZhx_bjb@sina.com。
(二)应征稿件处理方式:《继续教育》杂志将设“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专栏择优发表部分应征文章,同时,对其他优秀应征文章将出版《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论文集》。
(三)年会征文题目(参考)
1、继续教育与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城市、企业、社区、军营、农村等),2、继续教育与建设小康社会:3、继续教育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4、继续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创新5、教育培训项目研发与市场推广(理念与案例),6、继续教育在国家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7、现代教育技术对继续教育发展的观念、体制、内容和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冲击牙嘭响;8、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及学习化社区建设;9、国外继续教育资源的本土化研究;10、中外继续教育及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1、市场经济环境中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推广与品牌战略的实施;12、市场经济环境中继续教育项目管理与运作过程中的资源整合,13、继续教育产业化方略探讨,14、继续教育成功案例剖;15、行业学会等科技社团开展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6、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7.高等学校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继续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1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19、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继续教育创新机制研究;20、继续教育与职业竞争力的提升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21、产业结构调整及职业变化趋势与继续教育;22、军事任职教育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23、军校与部队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建立良性互动的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和管理运行机制;24、继续教育质量评估管理体系的构建,25、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管理队伍、师资队伍、教材等)建设方略。
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
中国人民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 求解 策略
“小课题研究”当前正逐渐走入职教教师的教育生活,成为一种深受一线教师青睐的典型研究形式。本文结合自身“小课题研究”实践经验,提出关于“小课题研究”的“五个不等式”。
一、“小课题研究”≠“个体研究”
“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个体研究”吗?非也。
所谓“小课题研究”,我的体会是以学术思维和科研意识,审视和理性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的行动研究;是教师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的自主性研究方式。“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经验即成果”,“小课题研究”具有“真”、“实”、“小”的特点,是教师研究“自己的问题”(选择教学中发生的问题―教学问题分析―确定研究主题―预设研究步骤―教学实践研究―总结研究反思)。但是这种自主性研究并不是固步自封的封闭式研究或排他式研究,而是更强调研究的开放性、合作性。小课题研究者更应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报刊文献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合作研究中吸取经验,增长专业成长的智慧。
例如我校构建了“三位一体化”(实施校本研究在线培训、教师小组合作研究、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战略(“小课题研究”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运用“在线培训”引导教师用培训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研究课题,以教师合作小组方式基于教学问题开展小课题实践研究。
图1 中职校“三位一体”“小课题研究”管理框图
二、“小课题研究”≠“教育总结”
“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总结”吗?非也。
“教育总结”,即是教师立足于最真实、最普通的教育环境、教学状态、管理困惑,对常态教学下的关键问题的思考。但是“教育总结”重在对“做了什么”内容的呈现和就事论事的反思,大多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小课题研究”首先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想清楚―写出来”的,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思考、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做出来”就是脚踏实地地研究教学存在的问题;“想清楚”,就是对存在问题的思维加工过程;“写出来”就是把问题理性地想清楚了后写出,作为自己实践与思考的结晶。换言之,“小课题研究”最需要呈现的既不是方案也不是总结,而是通过“确定小课题研究的题目―设计出小课题研究的方案―反思小课题研究的进程―调控小课题研究的进程―收集小课题研究的效果―物化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的具体活动进程实现研究目的。这是从课堂教学出发,从教师的困惑点出发,从教学的关键点出发,从教育管理问题出发,对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与教育问题进行理性的判断(即开展教学问题型“小课题研究”,如图2所示),“对策即成果,收获即效果”是对“小课题研究”成效的朴实写照。
图2 中职校教学问题型“小课题研究”实施的操作流程
我的“小课题”《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懵懂现象”的透视》(《教育科学论坛》2011/05)就是对职业学校教师“二次成长”中瓶颈与突破的“为什么”和“如何做”等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阐释。“小课题”《关于中职校教师教科研论文写作的问题分析与建议》(《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2/07)是我对某地市中职校近70篇参评论文写作问题作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得出的有规律结论。它们都是我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与研究过程之间的一种“切换”;是把自己的实践对象变为研究对象的认知;是对职业教育理论、教学实践和自身积累知识的“三素”有效的融合。
三、“小课题研究”≠“教育随笔”
“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随笔”吗?非也。
“教育随笔”,即对教育事件的及时感悟的记录。重在记录成功的教学方法、记录教学中的失误、记录教学中的遗漏、记录教学中的感悟、思考教育管理中的不足,大多表现为零散的“豆腐块”。而“小课题研究”则是对“豆腐块”式教育随笔的系统的元认知,是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并不是仅停留于教育日记撰写、教育案例提炼、教育反思记录。
我的“小课题”《中职校“四类”课程问题与有效对策――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是我对当前中职校专业教学主要包括的日常专业教学(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课外技能兴趣小组辅导教学、各级技能大赛集训教学、单招高考专业教学(高职升学教学)四种课程教学方式呈现“四张皮”(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统筹性、融合性)问题的求解与论证结果。它们的研究流程都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课题(问题即是课题,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设计(制订研究方案,实践中运用拟定方法)―研究过程(具体组织实施,问题得到解决)―研究结果(总结研究成果)。这是伴随我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有关事件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我评价、自主提升、自动追求教育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持续过程。
四、“小课题研究”≠“教育故事”
“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故事”吗?非也。
“教育故事”,即教育案例当中的一种类型。它是教育活动中“当事人”、“实践者”教师以故事的方式来叙述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真人、真事、真情感的短文。这种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教师对教育的诠释和理解。它既不直接定义教育内涵(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的应然(做什么),只是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是“小课题研究”成果一种呈现方式。但是“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对教育叙事、案例、日志、反思中鲜活、丰富、多样、生动、具体、形象的表述,更是注重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话题进行持久关注和不断反思追问,并有效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其成果有完整的表述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教育叙事研究,主要包括题目(简洁点题)、引子(研究起因)、背景(研究背景)、事件(经过或调查的结果)、结果(分析和反思,主要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等研究内容。另一种是陈述方式研究,主要包括研究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
我的“小课题”《我研故我乐――我的教科研之道》(《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01)就是对“教师教科研的成长之路”的困惑、路径、对策的一种系统的教育叙事研究;我的“小课题”《中职校教学质量提升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01)就是我参加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有关课题组调研的内容完整的陈述表达。
五、“小课题研究”≠“教育论文”
“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论文”吗?非也。
“教育论文”,即教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将平时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和讨论,没有固定的结构格式,呈现的写作形式也不尽相同。“小课题研究”成果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小到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育故事、田野笔记,大到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关键是“小课题研究”还遵循自己的逻辑推理与研究规范。“小课题研究”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其研究共同特点都是一种“研究―实践―调整―完善―实施”的过程:一是“成果应用型”。研究操作流程为:学习他人成果(文献资料)―选取选题―制订研究计划―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研究成果反思总结。二是“问题解决型”。研究操作流程为:问题分析―提炼问题解决的办法―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研究成果反思总结。三是“经验总结型”。研究操作流程为:寻找自己成功之处―总结成功经验―经验的理论分析―研究成果反思总结。四是“探求新知型”。研究操作流程为:对新方法、新规律、新关系的内涵的界定―制订研究计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掌握实施效果―研究成果反思总结。
1、以打造品牌职工队伍为目标,充分挖掘职教资源,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学历教育,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培训一体化。
2、坚持以继续教育为重点,培养一批会管理懂经营的复合型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级人才。
(1)进一步加强干部学历教育。期间,干部学历80%达到大专以上,为企业外出创业发展提供后备人才。在培训形式上采取内培与外培相结合。
(2)继续开展专业技术干部新理论、新知识以及新技术培训。组织多层次的培训讲座,到重点院校和知名企业请学者、教授、专家来矿传经送宝。
(3)开展管理干部的计算机等级培训,干部计算机达到中级以上水平。
3、坚持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突出专业技术工人培训,培育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满足创业发展人才需求。
(1)加大教学基地“现代化”建设。在教学设备、实验设施和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学信息管理等方面逐步实现“现代化”,以适应企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对人才的需求。
(2)实行岗位技能“按需”培训。在培养目标上,其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要与所需人才挂钩,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缺少什么技能就补什么技能,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效果。
(3)实现两个转化。一是从注重理论培训向注重实践培训转化,切实提高职工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从注重短期培训向注重中长期培训转化,加大高级工和工人技师的培训力度。
二、下半年职工教育培训主要工作
1、发挥四级安全技术培训机构功能,强化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工作,继续搞好一般工种和四级安培中心培训的特殊工种的安全资格培训、复训工作,以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
2、认真执行号、号文精神,做好职工日常安全宣传教育和创建节约型企业的相关工作。
3、继续执行号文和号文精神,圆满完成全年品行习练计划。
4、继续执行号文精神,认真做好三违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5、做好省安全培训系统的资料输入工作及安全培训一人一档工作。做好办证、换证、发证存档工作。
6、在全矿范围内广泛发动,认真落实职工教育论文征集工作。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一是建立强有力的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及时解决教育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把教育培训状况、培训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考核任用挂钩。三是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四是制定奖罚标准,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教育培训任务的完成。
我校自2005年以来持续探索“且学且行且思”教学研训一体化模式,着力构建“教学即研究”的校本研训文化,在提高校本研训的实效性,特别是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1.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心理教育实施水平
一是通过“四个结合”:即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研究相结合,专题培训与讨论探究相结合,实际案例探究与写学习心得相结合的方式,从政治及教学理论、师德修养、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研究、信息技术、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方面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二是鼓励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积极参加自考、函授等形式的专业研修或上级组织的系统化培训『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三是开展了以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与政策法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组织与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与案例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全员培训,开设了班主任工作专题论坛,就如何进行学生评价、班级文化建设、有效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德育时效性等系列问题进行专题交流研讨,引导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和育人水平。
2.以活动为载体,构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
一是深入开展“爱与责任”、“用心去做”、“真情塑造未来”、“用生命影响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等主题师德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二是加强《泊中教师应有的十种正确的心态和观念》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我与学校、同事共发展”金点子征集、“寻找微幸福”征文比赛、“今天怎样当教师”论坛、“我的成功之路”演讲、“工作主动——人生成功的阶梯”和“教师心理健康调适”主题片观看等活动,引导全体教师“以进取心对待事业、以责任心对待工作、以热爱心对待集体、以淡泊心对待名利、以平常心对待得失、以律己心对待自我、以宽容心对待同志、以自信心对待困难、以欣赏心对待他人、以和睦心对待家庭”:正确处理好“十种关系”:即责任与权利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服从与建言的关系;请示与汇报的关系;对上级负责与对下级负责的关系:会上与会下、当面与背后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贯彻上级精神与创造性工作的关系;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公与私的关系。三是认真落实《泊中党员干部“三到、三联”制度》,“三到”即:到课堂中去,研究教与学,争做教学工作行家里手;到教师和家长中去,倾听群众呼声,争做和谐发展促进派;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需求,争做学生良师益友和人生导师。“三联”即:每人联系一个学科(或级部);每人联系1至2个薄弱班级;每人联系3至5名学生及其家长。深入到师生中解决焦点和难点问题,力求“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确保各项工作要求到位、指导到位、落实到位。
3.加强教学研究,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
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校本教研思路,引导教师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以经验交流、论文撰写、案例征集为主要形式的课题研究。近年来,我校有40多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在报刊上发表或在上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14名教师在省教科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中获奖:1名教师成功举行了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初步开发出了《好家长成就好孩子》、《家教指南》、《忠篇》、《孝篇》、《拨动心灵的琴弦》、《国旗下演讲》等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开课、上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我校和学生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并使用好校本教材《成功的秘诀》,先后进行了“学会合理消费,抵抗不良诱惑”、“好人缘”、“学会学习”、“美好生活,从心开始”、“父母为什么不理解我”、“正确面对人生挫折”、“告别坏脾气”、“考试心理与应试技巧辅导”、“老师,我想对您说”等主题教育活动,教给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简单的心理保健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调节,明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二是专设心理健康教育文化长廊,安排了诸如“让自己的思维活起来”、“学习中的自我调控”、“网上的世界真精彩”、“我负责”等主题的教育内容,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充分发挥黑板报、楼道文化牌、宣传栏、校刊《海之韵》、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的作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接受、关心、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四是设立心理辅导室,设置“悄悄话信箱”,鼓励学生把自己生活的苦恼、学习的烦躁、成长的困惑等问题写在纸上投入信箱中,由心理辅导老师定时开箱,通过书信、电话及面谈等形式,帮助学生自我探索,排忧解难。
2.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渗透
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质、掌握方法主要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我校将“教学中是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堂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要求教师努力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心理教育:(1)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2)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3)以激励为原则,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心理暗示。(4)以方法为重点,使学生掌握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5)以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3.积极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
认真落实市局《关于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指导意见》和学校出台的《泊中教师维护学生心理权益公约》,编印了《泊中全员育人导师制+学习共同体工作手册》,积极推行“尖子生导师制”、“边缘生承包制”、“质量会诊制”和“周记对话”,从导师职责、学生分析与指导评价、过程记录与反思总结等方面入手,重点做好家庭贫困、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导育工作,通过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正确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建构起实效性较强的常态工作操作平台。
一、两岸专家阐述了合作发展的深远意义
两岸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血脉相同,由于特殊原因,形成了一些不同的特性,这自然会激发双方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愿望。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办学模式虽有不同,但各有优势,互补性强。在大陆,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模式多样,而且学子走出去的愿望强烈;在台湾,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资源丰富,国际化程度高,产学合作经验多样。而且,两岸经过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的交流与合作,为第二个10年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在开幕式致辞中就两岸合作做了简要回顾。他说,2006年4月,在首届两岸经贸论坛上宣布的促进两岸交流的15项政策措施中,大陆宣布,教育部决定正式认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学历,现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关于台湾学生在大陆求学的政策体系。2007年4月,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发出共同建议,全面开展两岸各级各类教育的交流;推动双方在办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丰富交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加强两岸学生交流,大陆方面欢迎台湾大专院校来大陆招生,并为此提供便利。这两次论坛提出的重大政策,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台湾宣布承认大陆41所大学的学历。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逐步宽松。
魏中林提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之间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两岸高等教育发展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广东而言,高等教育处在大众化的中期阶段,2010年毛入学率为28%;而台湾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两岸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各有特点,各有优势,互补性强。2009年,我到台湾参加了第五届论坛,对台湾高等学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台湾在人才培养模式、产学合作、国际化等许多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所以,我们希望深化粤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大家提交的这批论文有许多很好的想法和建议,我们一定认真研究。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广东省教育发展的总目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广东省要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广东要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其中的跨境合作,是广东省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特征。我们希望,两岸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密切沟通合作,创造更多更好的合作模式,共同促进两岸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两岸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认为,大学与大学之间的交流,对于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具有其他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台湾中兴大学校长萧介夫认为,两岸学术文化及师生的交流将是中华文化长存、延续的唯一选择。学生的交换,能够培养青年人的世界眼光和广阔胸襟,能够促成他们日后成为两岸文化与学术发展的媒介及尖兵。
实际上,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广州大学易佐永做了回顾。他认为,我们的教育政策开始转向合作空间的拓展。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将两岸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议题纳入其中。例如,《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2010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经贸文化论坛”提到未来两岸在新能源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其中在第13项的共识中明确提出“支持制定扩大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政策,继续加强两岸高等学校相互招生的联系与协调机制,建立两岸学历学位证件查验及作业平台”。2011年,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又深入了一步。台湾高等学校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省(市)招收自费生。为了保证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大陆方面专门成立“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与台湾负责招收大陆学生的“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委员会”(简称陆生联招会)对口沟通协调招生相关事宜。2011年4月24日是北京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同时也是台湾清华大学建校55周年的重要日子,两岸清华决定合办百年校庆的活动。两岸高等教育合作迈向深层次的阶段。与此同时,基于各种论坛、研讨会的交流活动在地区之间、高等学校之间日趋频繁,仅广东省就有“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穗台校长论坛”等,密切了两岸的教育往来与友好关系。
二、共同探讨了合作发展的领域和途径
未来十年,广东要建立我国南方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我国南方教育高地。教育合作,将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特征。因此,发展粤台教育合作,应该从长计议,做好规划。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都必须放眼未来,需要每一所学校做好规划、确立项目、成立机构、筹集经费。代表们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一)交流与合作的目标和原则
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根本原则和目标应当是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实现繁荣与进步。易佐永从广州大学交换教授的实践中提出与台湾高校合作的具体目标与原则:第一,以提升两岸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第二,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手段;第三,在促进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以形成高等教育区域化竞争力为特色。在此目标、手段与特色的前提下,应坚持三项原则:第一,平等原则,这是任何交流与合作得以开展和持续的保障;第二,互惠原则,这是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的基本动力;第三,互补原则,这是取长补短的合作策略。
(二)学术研究合作
陈春生提出,加强大学人文学科的对话和合作机制:第一,建立联合的人文学科学术研究机构。在两岸关系中,各有自己独特而敏感的问题和思路,但大学之间的关系,可以先行先试。第二,合作编写历史、文学、语言、宗教等领域的教科书。两岸共同编写《中华大辞典》的工作已经付诸实施,共同编写教科书更有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三,合作组织两岸有关民间文化和地域历史传统的大规模历史人类学田野调查。例如研究两岸客家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型文化遗产、地方文献与民间文书的保护和利用,探讨两岸客家人共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途径。第四,以适当方式鼓励两岸人文学者发展合作研究。第五,建立民间性质的“两岸人文学科发展基金”。可以向各大学校友和社会热心人士募捐,推动两岸大学人文对话与人文交流各项合作事宜的发展。
在学术合作方面,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探索。如广州大学2008年与台湾淡江大学签约成立了“工程结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成为两岸第一个高校科研合作机构;2010年与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签署合作建设“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意向书,它也是两岸第一个高校教育政策研究机构。
(三)办学合作
暨南大学胡军提出:第一,应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按照《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精神开展合作办学。第二,建立合作办学机制,以两岸学位互认推动双联学位等方面的合作。第三,抓好合作办学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教学工作的对接,包括专业建设和学分互认、课程构建和衔接。
东莞理工学院邹小平、陈想平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成就斐然,但高等教育之间至今还处在交流阶段,合作也是初步的,而产业界对高等教育更紧密合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他们提出:第一,合作组建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小型文理学院。文理学院以中华文化的精华为根基,以兼容并蓄世界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的通识教育为主要内容。这种大学,可为两岸的大学追赶世界一流大学开辟一条优质生源的渠道,为中华民族振兴准备一批文化积淀更深厚的社会精英。第二,合作建立统一的工程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未来两岸合作产业的从业人员将需要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本专科毕业生逐步成为主流。第三,双方合作建立以台商在粤企业为桥梁的“校-企-校”三方合作办学模式,建立分学段的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台湾环球科技大学许淑敏认为,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应建立在两岸经济发展双赢的基础上。台湾职业教育有明显的优势和资源,开放大陆学生来台湾应以职业教育先行,特别是要吸引大陆的专科毕业生来台湾衔接本科教育。专业的选择可以考虑大陆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可以选择农业和餐旅及休闲专业。
在培养学生方面,许多代表提出,要扩大学生交换规模,建立联合招生机制;合作开展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知识竞赛及交流论坛。
(四)合作培训师资
在教师培训方面,扩大教师交流,增加培训项目,通过课程开发实现教师互聘。在大陆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师资水平不高,因此,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是当务之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广东现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责任自然落在教师身上。广东应借用台湾职业教育的资源,与台湾的有关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师资培训班,可采用“2+2”模式,即前两周在广州进行理论培训,后两周在台湾进行实操培训。
(五)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历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共同建议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两岸高等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还需要配套政策加以引导和提供保证。第一,希望台湾扩大对大陆高校学历的承认范围。第二,建立专业认证、课程衔接、质量认定、学分互认标准,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建科研平台。第三,扩大双方招生范围,建立双联学制,健全双方单独招生政策。第四,为在广东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制定在粤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这可以实现台湾学生来粤就读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制定两岸企业捐赠教育文化项目免税政策;建立两岸教育发展基金,引导企业支持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第六,在政府层面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中心。
三、教育质量问题
本次论坛在探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也非常关注质量问题。这是历届论坛都涉及到的热点,说明两岸专家学者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台湾高等教育学会陈伯璋认为,在质量方面,出现了量化指标的模糊与迷失,两岸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约而同地都以发达国家的标准作为参照,同时又受到不同组织排名的影响。他在分析台湾高等学校追随西方学术潮流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的“全球化学术资本主义”概念及其现实影响,值得我们思考。他认为,这是市场价值的优先性导致的,在政府的商业化政策引导下,高等学校形成市场竞争力,教授们乐于积极回应产业界需求,接受从市场获得的巨大利益。而此种学术研究趋利倾向则使高等学校由原本多属基础性或因好奇驱使所产生的自主性研究,转向为致力于特定目的、商业性或策略性的应用性研究。大学的“追求真理”已转为“追求基金”。他认为,西方文化霸权主导的学术生产样式正在影响台湾的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各方面学术领域均以追随西方学术潮流为主,从而形成台湾学术资本主义发展的全球化现象。严格说来,这并非是“国际分工”的产物,而是在西方/美国文化霸权笼罩之下,我们自行援引美国标准作为互相评鉴的准则而附庸其潮流的结果,这会导致本土学术的空洞化与学术自由的沦丧。他认为,台湾1999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卓越计划中的“卓越”概念模糊、令人迷思。根据Barnett的看法,“卓越”属于一种排他性用词(an exclusive term),其所连结的不只是“精英主义”,更隐含着阶级(hierarchical)体系的概念。这一计划直接明确界定了“卓越”的内涵。若从卓越计划审查的理念来看,“取得领先、领导、主导的地位”即为卓越的重要标准。这是针对五年五百亿新台币的“迈向顶尖大学计划”而言的,“进入世界百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重要的卓越指标。然而量化指标背后,最受质疑的是不同国际媒体所建构的大学评比指标的差异,因而排名并不稳定。例如,2009年台湾大学在英国《泰晤士报》全球排第94名,但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排行榜上却排第150名。他进一步分析,在“绩效”的表面,充分展现了“工具理性”的价值。然而数字永远只能是数字,若以追求表面上的数字作为卓越计划背后真正的主要精神,那么这将会形成何种大学文化?何种研究生态?从而导致失去多少传统大学的核心价值?这都是值得近一步深思的地方。
关键词: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前景分析。
所谓的动漫产业,就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目前,我国的动漫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扶持,但与国际动漫大国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一些专业的动漫人才脱颖而出,一些动漫作品走出国门。
一、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动画产品数量增长出现飞跃截止到2009年12月17日统计,2009年已经各省广电部门审查通过的国产动画片达到275部,总产量已经超过2008年的总量,达到138749分钟。
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水平、艺术质量也随着动画产量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二)政策上的扶持与资金上的注入。
国家财政设有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文化部于2008年9月启动“原创动漫扶持计划”,对优秀原创漫画作品、漫画创作者、动漫演出作品、演出创作者(团队)、优秀原创网络动漫作品、优秀网络动漫创作者(团队)。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动画片创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动漫企业享受到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文化部还以奖励和补贴的形式,鼓励动漫企业走向世界,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国际化。如:对能参加国际知名展会的动漫企业给予鼓励和补贴;对国产动漫产品设出口奖励和补贴专项资金等;影视动画上升到与文学、戏剧、电影相等的地位。由此可见,政府不仅积极扶持原创动漫作品和作者,而且还积极推广原创动漫作品。目的是打造一批具有充满活力的动漫企业和有国际知名度的动漫形象和作品。
(三)一批优秀的动漫作品踏出国门动漫无国界,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中国一些优秀的动漫文化产品以精美的制作、细腻的画面、健康积极的内容,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富,踏出国门。这些代表自己的“拳头”作品,展现了中国原创动漫在国际市场上日渐崛起的价值和地位,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如:由中央电视台斥资近4000万元打造的52集大型动画系列剧《小鲤鱼历险记》
截至2008年5月中旬,《小鲤鱼历险记》已发行至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印度等51个国家和地区。
二、动漫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中国动漫产业今后发展模式已日渐清晰。
(一)以衍生产业支持原创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动画衍生产品开发是今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目前我国动画衍生产品开发市场整体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不断提升动漫形象,为后期动漫作品的衍生产品的开发和挖掘市场潜力积聚人气,以达到获得最大的利润回报的目的。所以企业要努力提升自身品牌认知度,建立合理的产业链运行机制,完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为衍生产品开发保驾护航。
(二)以3G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动漫产业将使动漫及衍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动漫产业将借助IT技术,吸收电影、动画以及网络游戏的元素,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手机动漫产业,形成更具生命力、更有发展潜力。
(三)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加强动漫人才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职业教育。
培养动漫人才的职业教育学院,实现与企业进行的“联合与结合”的方式,将动漫教学中的模拟实训,转变为效益性的生产实习。使学生更快、更直接地接触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转变了学生由以往的模拟实训到生产实习、产品生产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同时受到了两种文化的熏陶。
经济全球化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动漫产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相信:在政府大力支持、规划、引导下,中国原创动漫大规模的进军海外市场将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参考文献:
[1]朱春娇。中国动画产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4)。
[2]孟祥辉,姜丽。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下)[J].出版与印刷,2008,(3)。
[3]黄蕾。论中国动画艺术的现状与发展[J].丝绸之路,2010,(4)。
[4]钟建华。中国动画的产业化之路[J].电影评价,2008,(7)。
[5]余斌。动漫突围:创意和技术的腾飞[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本土化 困境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China
ZHANG Yanping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education ideas, to explore localized so far, mainly through the five stages. The article related to the core concept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inority education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local curriculum and other issues were discussed, and proposed the current lack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 exists in some areas.
Key wor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local; dilemma
1 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基本历程
本文按照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脉络发展,将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在我国的基本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1.1 概念介绍阶段(1993年-1996年)
这一时期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对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概念、方法等基本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多元文化教育格局逐渐形成。因此,这一时期的研究相对自由、社会比较和谐,这都为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但我国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有学者陆陆续续对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介绍。
这个阶段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对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做了初步介绍。如万明钢(1993)的“论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影响”,①王鉴(1994)的“当代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种认识”,②谢宁(1993)的“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两本书的介绍”③等文章分别就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介绍。主要包括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兴起的背景、历史线索、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理论范型和实践模式等内容,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
1.2 理论渗透阶段(1997年-1999年)
随着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阶段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除了继续介绍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之外,开始逐渐向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领域渗透。以王鉴(1998)的“多元文化教育论纲”,④滕星、苏红(1997)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⑤滕星(1998)的“民族教育概念新析”⑥等文章都开始思考如何将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建构、女童教育、贫困儿童教育等一些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明确了国外多元文化产生的背景与我国民族教育的背景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如何将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区情结合起来,厘清中国民族教育中的一些认识,促进中国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3 理论拓展阶段(2000年-2008年)
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也呈现出一种逐渐升温的状态,这一阶段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更加全面、深入,开始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如苏德(2008)的“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⑦阿娜(2007)的“浅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⑧吴永忠(2003)的“略论民族教育本土化与多元文化教育”⑨等文章分别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女童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学领域等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致力于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1.4 批判反思阶段(2009年-2010年)
这个阶段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开始对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进行批判反思。在进入新世纪之前我国多以分析总结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经验为主,而缺乏对自身理论的建构。但经过近十年所有学者的努力,我国介绍国外的论文与自身建构的论文数之比由新世纪之前的3:1,发展到现在的1:2,可以说这是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取得的进步之一。虽然介绍国外的理论与实践是我国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但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联系我国国情和具体情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
1.5 本土化阶段(2011年-至今)
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在经过一系列的批判反思之后,开始进入到本土化研究阶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不仅能够彰显各民族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而且各民族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范(2011)的《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发展的意义》,⑩钱民辉(2011)的《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等文章都肯定了多元文化对文化的重要性,虽然不同的文化所展现出价值和表现形式不同,但不同文化之间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因此在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使得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够适应并融入不同地区的文化中去,更好地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土化进程。
2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困境
我国是拥有 56 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虽然民族成分不同,文化多元,风俗习惯各异,但大家都和睦地共处于华夏大家园,形成一个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团结的民族大家庭。多元文化教育是为了满足、适应不同文化需要的人,在同一地区享有平等交流、教育的机会而生成的一种理论,它的应用性很强,不是纸上谈兵。
通过对在CNKI中查阅到的所有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虽然由最初对国外基本理论、方法等的简单介绍,开始转向试图构建适合我国自身国情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构架,从而更好地实现多元文化教育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但是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却没有提出多少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这种情况是所有关心多元文化教育的人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一,通过查阅到的文献分析,除去个别没有标注职称的文章,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人员主要有博士生、研究生12人,相关研究人员9人,助教、讲师3人,副教授10人,教授26人,这些研究者当中多数都从事与民族教育相关的研究,还有其他一些从事文化哲学和发展哲学、社会学系等研究的人员,仅有一名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人员。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队伍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大部分研究还是将多元文化教育看成是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的一种方法、手段。虽然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一些学者试图从多元文化教育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对国外一些国家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教育目标、教育实践的模式进行比较,阐述了在我国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而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多元文化视野下进行的,缺乏从横、纵向上更加深入、密切联系实践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第二,多元文化教育最容易受到批判的一点就是过分强调“多元”,而忽略“一体”。虽然一直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尊重个民族的文化,在教育上要平等对待各少数民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文化是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不能固守成规,要想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就要有创新、有发展,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
注释
① 万明钢.论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1993(4).
② 王鉴.当代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种认识[J].外国教育研究,1994(2).
③ 谢宁.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两本书的介绍[J].民族教育研究,1993(2).
④ 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论纲[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3).
⑤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
⑥ 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
⑦ 苏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⑧ 阿娜.浅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7(1).
⑨ 吴永忠.略论民族教育本土化与多元文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3(4).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创新与实践;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118?03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1],而研究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显示,2012年全国在学研究生171.98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28.38万人,在学硕士生143.60万人,我国现在已经是研究生教育大国,正处在一个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重要转型期[3],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培养工程师的数量大约在60-70万人,而美国则只有6-7万人,美国每年原创性专利占全球的30%,而中国却不到全球的7%[4]。实践能力差与社会生产脱节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包括学校不重视,缺乏有效的实行教学实习环节,目前的实习方案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等。因此,探索有利于整体推进教学水平和有助于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新的实习教学模式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外实习模式
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实践培养模式,尽管不同国家所采取的具体做法不一样,但都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其目的在于努力促进校企合作以推动经济发展。
(一)美国研究生协作式培养模式
当代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有以下趋势。其一,大学与政府部门合作,美国政府一向把科学院的职能交给本国的大学,其重点是30-40所科学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其二,大学与企业密切配合,美国研究生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主要原因是美国高等教育自治的竞争体制,大学必须从企业、基金会、政府机构和个人那里争取办学经费。因此,美国各大学普遍认识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比较注重发挥大学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美国一些大学与企业建立合作研究中心,就是吸引美国联邦、州和企业研究基金以及其它基金资助的一个重要机构。同时,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设立独立的学院开展研究生教育,可以颁发学位,这种企业内的研究生培养与企业的实际联系更加紧密,直接解决企业生产、技术中的实际问题。现代企业生产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智能型转变,导致对应用型或开发型研究人员的强烈需求,刺激了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5-6]。
(二)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
德国的各类教育都重视实习,重视应用,重视企业实践。务实是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大特点。其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强调“面向工程实际”,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其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产业界、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下
进行。在德国,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及制度来为实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无论大小和行业都向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且十分重视实习生的培养。企业不仅可以节约人力成本而达到利益最大化,而且可以储备优秀人才,同时可以获得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实习政策下,通过校企合作、行业关注,再加之以企业完善的实习制度和中介组织构建实习信息平台,使得德国工程师实习模式取得巨大成功[7-9]。
(三)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
工程师教育是法国精英教育的典型,其体系特色堪称世界一流。其中企业实习是工程师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工程师学校的学生在为期3年的学习中一般要参加3次企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参与企业的日常工作,实地了解企业的经营和运作模式。学生在第一年就需要到企业参观实习,初步了解工程师在企业的具体工作情况;第二年是以高级技术员的身份到企业实习2-3个月,并针对企业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写出自己的调查报告;第三年为工程师实习,要求学生在一个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当见习工程师并结合生产和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最后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答辩,答辩委员会通常由7人组成,其中4人来自学校,3人来自企业。法国的工程师教育注重多层次的实践训练,学生通过多次实践实习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有亲身体验,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科研能力均得到提高[10-12]。
二、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培养模式
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学生通过做课题和写论文来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科研方法,这导致学生在工程知识、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所不足。工程知识欠缺和对实际生产前沿问题的实践创新不足,其结果是:一方面,社会和企业缺乏工程人才、高端人才以及创新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及科研培养单位培养出的很多研究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是不能较快的的适应工作环境。这些问题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有关。
首先,国内研究生毕业时要求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研究性论文,培养单位和导师通常要求学生在实验室内进行相关理论性学术研究,这样一来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深入的实习学习。其次,国内愿意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大型国企和部分外资企业,而且提供的实习岗位非常有限。同时获得机会的实习生也很少参与到企业实际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一是实习时间短;二是企业出于技术保密和担心影响生产等因素不允许学生直接操作。就目前的这种社会环境和研究生评价体系,大部分的研究生没有经过有效的实习培养环节,毕业时缺乏工作经验和有关实际应用领域的研究经历,使得国内研究生在就业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受到明显的局限。这也是当前情况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因素。
单一化的学术研究、项目课题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研究生成才期望不相符。
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也是保证培养素质型、多向型、 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可以提高整体研究生教学水平的新的实习教学模式刻不容缓。目前国内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之路上的新出发点可归纳为两个:①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② 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其中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类:
第一类,重庆大学的开放性创新模式[13]。重庆大学通过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整合资源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在全国较早建立起集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创新项目研发、学术论坛、访学交流及创新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重庆大学利用“国家、学校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业三方共建”的办法,建成了8个以研究生院大楼为依托,面向校内外、市内外研究生全面开放的创新实验室,构成了创新实践基地的主体,并由各专业领域里研究和实践能力突出的研究生组成技术支持小组,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作为技术指导,帮助研究生在交叉学科、跨专业等领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并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深入企业、了解需求、项目合作、项目实践等形式,为广大西部企业提供各项技术和管理服务,这既锻炼了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又促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第二类,浙江大学的在校研究生挂职锻炼模式[14-15]。以培养实践型应用人才,提高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要求在校研究生结合所学学科专业和自己的专业特长到地、乡镇或企业挂职。它由学校、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三方组织完成并鉴定合作协议书,挂职岗位由地方政府提出,学校负责选拔合适的研究生到合适的岗位挂职实践。此方式创新点在于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起到了牵线搭桥作用,研究生的实践经费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三方经协商共同支出,为基地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第三类,“交大-宝钢”模式[16]。“交大-宝钢”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校企联合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开发型高级人才。该模式主要特点为:两个培养主体――学校与企业,两个培养阶段――侧重理论的校内学习和侧重技术创新与科研能力的企业实习,两位导师――来自宝钢的主导师和交大的副导师,政府引导校企互动。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并非处于从属地位,而是与高校并列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研究生毕业论文在宝钢完成,研究生从事的课题和论文必须是企业急需解决、企业导师能够指导的关键技术问题,最后参加交大与宝钢共同组织的毕业答辩。
三、国外经验对能源动力类研究生实习教学的借鉴
2006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此同时,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
基于此,提出能源动力类研究生校外实习新思路:利用研究生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的机会,组织研究生可积极主动向企业宣传、解释国家的相关节能减排政策,使得企业更直接、更清楚的了解国家政策,化被动参与为主动去学习实践,不仅通过现场的实地考察增长了实践经验,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肩负起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责任,同时为学生将来顺利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思路与德国工程师“政府调控-中介信息平台-校企结合”实习模式十分相近,可以作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实习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分析国外高等教育模式可以发现,其办学模式无一不注重实践教学。企业实习更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同时实习教学也均离不开政府政策的调控和社会与企业的支持,并且学校与企业存在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基于能源动力类专业实际情况所提出的新的实习思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企业,虽然尚不成熟也不具有代表性,但仍可以给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研究生实习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2] 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xin_wen_dong_tai_890/20130819/t20130819_1002653_2.shtml,2013-08-19.
[3] 王战军.转型期的中国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1-5.
[4] 郭森,支希哲.中美高等工程教育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78-81.
[5] 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8.
[6] 汝艳琴.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之协作式[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126-127.
[7] 陈新艳,张安富.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及借鉴价值[J].理论月刊,2008(10):166-168.
[8] 王纪安.德国教育的企业实践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4):95-97.
[9] 许媛.德国工科本科生企业实习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0] 呼文亮.法国工程师教育与企业的关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97-100.
[11] 杨晓芳.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及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3):48-50.
[12] 王晓辉.法国工程师教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2):36-42,49.
[13]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3-25.
[14] 王莉,蒋笑莉.研究生挂职锻炼指导教师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5,(1):41-42.
[15] 刘敏,黄应平,陈和春.以区域特色建设省属高校校外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4):178-179.
[16] 肖国芳,吴松,彭术连.产学研结合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23-25.
论文关键词:中专 语文教学 有效性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专学校的生源素质整体下滑,加上学生对语文课有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因此如何提高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尽快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呆滞的尴尬局面中走出来,就成了目前中专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课题。笔者认为应该跳出语文作为纯基础性课程的认知,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体现职业中专学生语文教育的特点,增强其“适应性”和“应用性”。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掌握学生学情的现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
众所周知,由于国家高考政策的调整以及对中等职业院校的大力扶持。现阶段大多数中专院校都实行免试入学。学生来源也是多方面的,除了未能考上高中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还有一些参加过工作,又走进校园的往届中学毕业生。更有甚者连初中都没毕业。所以学生不论思想还是文化素质,或多或少有所欠缺。中专院校又往往带有职业特色,比如说笔者所就职的卫生学校,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就是掌握一技之长,以图日后谋生。因而中专教育并不再等同于高中的全面发展。虽然语文作为一种基础学科,一直都是各类中专院校的必修课程。可是现在中专语文教育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课程依然存在,大多如同虚设。
我们普遍认同,若想提高中专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影响他们有效学习的重要变量,决定着学习的成败。若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带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下面笔者就此问题,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从教师角度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学会鼓励、赏识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现在的中专学生大多缺少学习动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外加上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要想改变学生的这种心理和现状,教师就要激发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学生牢固地树立起信心,从而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化被动为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与肯定。
2.备课不应局限于教案,让语文课成为人文课
在新的语文教学的历史时期下,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不再停留于读、写、听、说等基本能力。语文课文的覆盖面广泛,涉及多方面知识。因此学生更想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了解包括人文历史地理等更多的知识。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逐年提高。教师也不能再走过去的“读课文——分析课文——总结课文”的老三步。新阶段的语文教学实际上正处于逐渐向人文教学转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广泛的涉猎各种知识,在备课的时候,把相关的人文知识加进去。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增长了学生的见闻,从而使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文内容,变得更丰富,更有内涵。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使课文形象,课堂生动
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教学上的一大飞跃。从过去的“三尺讲台,一只粉笔”的死板教学形式中解脱出来。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补充了传统教学的不足。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通过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表达和传递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研究表明,感官上的认知要比硬性的强化记忆更深刻,更持久。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观察分析,结果是不同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探究分析问题,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物,都持审视、怀疑的态度,对于学习中的问题敢于质疑问难,大胆假设猜想,树立“怀疑——批判——修正——创新”的思维理念。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利用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与情感状态同课文所提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
5. 调控课堂气氛,让课堂生动有趣
在课堂教学中变化教学方法和方式,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组合、变换各种方法(如讲解、提问、范读等),还要灵活而机巧地变换各种教与学的个别活动方式(如讨论、表演、说唱等)。这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做到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灵巧地变换教学节奏,使学生不会感到心理疲乏或枯燥,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章斌成:多媒体教学体会.计算机教育报[N].2002年第2期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