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舞蹈表演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4:38

导语:在舞蹈表演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舞蹈表演论文

第1篇

在中国,由于骨子里的民族传统观念影响,表演方面,中国学生不如欧美学生那么外放。在学习初期,中国的学生往往不敢表演。原因有多种:羞怯、担忧、不自信在学生心里,那扇叫表演的心门还未被开启。此时,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敢于表演。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照镜子”、设定形象模仿、根据音乐风格即兴等表演等训练。让学生抛开所有无谓的束缚,敢于表现。而在训练中,对于学生每一次的自我突破,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赞赏。在训练过程中,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我们会渐渐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都一心一意投入表演当中。最终,教室内将形成一股强大的磁场。表演,它就是有一种无形的魔力,会感染到身边每一个人。教师通过开展表演专项训练,可以激发学生表演热情,挖掘学生内在表演素质,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创造舞蹈形象的技能,树立表演信心。在学生敢于表演后,教师再极力引导学生将表演与舞蹈融合。让学生领会表演是舞蹈艺术的灵魂,在舞蹈中,无时无刻要充满表演意识。每一次举手、投足、旋转、跳跃,每一个眼神、表情都绝不能有任何松懈与马虎,要用心去感受。舞动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与观众的对话,最终将舞蹈作品完美诠释。

二、提高音乐感受力,将舞蹈与音乐有效融合

在舞蹈表演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蹈的表达手法是直观的,音乐则是抽象的,舞蹈是视觉艺术,而音乐是感官艺术。二者相互映衬,融合,便是一种享受。音乐能够为舞蹈制造意境、凸显主题、烘托情绪、彰显风格。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者的情绪、动作应该与音乐基调相一致。例如,抒情段时,舞者的动作应该是轻盈、柔美、延伸,情绪处理可以为淡然而煽情的。当音乐推进时,动作幅度、力度要明显放大。根据音乐表达的情感,情绪可激昂、可欢跃、可愤慨一个好的舞者能将动作、情绪、韵律、与呼吸巧妙地融汇在不断变换的音乐里,从而产生更准确、更鲜明、更形象、更细腻的表演。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种类型的音乐,通过不同类型音乐刺激学生听觉,引导他们细心聆听,仔细揣摩,大胆想象,产生联想,并准确运用与表达。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启发学生如何将舞蹈与音乐共融,进而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提升他们的表演能力。

三、提高文化水平,修炼内在素养

第2篇

关键词:东北秧歌,演变

 

东北秧歌是东北地域民族民间文化精英的典型代表,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韵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东北秧歌的表演内容、表演形式和伴奏音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形式上她既继承了高跷“哏劲”的动律和“稳中浪”的审美特征,又融入了地秧歌、二人转、古典舞技巧和戏曲一些元素的舞蹈成分,使其从民间走向舞台。

东北秧歌同其它民族舞蹈一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动律特点,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东北人民的宗教信仰、经济生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是分不开的,是东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东北秧歌的上身动律以及手巾花的各种舞法等都展现了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并反映了东北人民豪爽、泼辣、热情的个性。“东北秧歌在风格上以热情、火爆、泼辣、幽默著称。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哏,哏中有俏,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体现其风格的要素主要有韵律、体态、动作、节奏、服饰、道具。

1.韵律

东北秧歌的韵律,主要是以上身动律的扭、摆、圆和双膝屈伸的软、硬、颤来体现的。这些韵律主要是由表演者腿缚高跷形成的一种动律特征。两足踩在木制跷腿上,须靠两膝的屈伸和上身的摆动来掌握重心,单脚落地易晃,双脚着地则稳。因此,抬脚要快,落地要实,屈伸要大,上身也要随之而摆动或扭动,由此就形成了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它的特点是单短双长,即一脚踢出时要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要稳而实,双脚着地的时间要长,其屈伸的律动节奏也就具有长短之分,上身亦形成了划∞字,摆身和扭身的动律。上下身配合便构成了秧歌的韵律特点—哏、俏、劲,就是动作要脆、快、有力、稳及俊俏。

2.体态

东北秧歌的体态则从东北人民生活中最普遍、最熟悉而又最欣赏的生产劳动、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中吸收、提炼出来的。受高跷的影响,表演者在高跷上表演,在做各种步法时,为找其重心平衡,上身始终保持前顷,如完全直立,挺胸昂首将失去平衡。在此影响下,就形成了收腹、挺胸、上身前顷的基本体态,这些体态是秧歌的主要特征。

3.扭法

韵律、体态和手巾花集合在一体的动作结合就是扭法,它是塑造人物和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东北秧歌的扭法,如单臂花、交替花、双臂花、盖分花等等,都是手巾花双臂舞动与步法相结合的动作结合,构成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手巾花、踢步、鼓的动作是东北秧歌的扭法最主要突出的艺术特征。手巾花多以手绢为主要道具进行表演,各种手巾花都是靠腕子的力量来舞动手绢,表达着不同的感情;踢步是秧歌具有代表性的步法,其中前、后踢步能很好地表达女性的哏、浪、俊、俏的美,而抬踢步和蹲后踢步则表现了男性的矫健、活泼、热情的个性;鼓的动作是在打击乐的节奏变化中完成的各种动作,它包括叫鼓、鼓的连接动作和鼓相三部分。

4.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因素,也是舞蹈的三大要素之一。舞蹈伴奏音乐是旋律和节奏构成的艺术形象,它激发人们的情感,表达舞蹈的神韵。它一方面:以强烈而具有民族特征的节奏为舞蹈伴奏;另一方面以具有个性的音乐旋律表达着舞蹈的内容和人物感情。

5.服饰

东北秧歌则以戏曲服饰为主,以所表现的人物而定服饰。秧歌表演多是以舞蹈小品和小戏为主,人物扮相皆以所表演的内容和人物个性而着装。戏曲服装多带水袖,演员表演时,多手握水袖而舞,称握袖头。后来便逐渐形成持手绢而舞,使秧歌中的手巾花发展成里外挽花、片花、旋花等。其扭法也有了甩、抖、搭肩、缠头等动作,形成了东北秧歌所特有的表现形式。

6.道具

扇子、手绢是汉族具有典型意义的秧歌道具。秧歌的手绢舞动和由舞动手绢所形成的手、臂的动律,是体现东北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的东北秧歌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高跷秧歌、寸跷秧歌与地秧歌。而高跷秧歌又分为大鼓高跷(乐队在高跷舞队后边抬着大鼓、大锣、小叉、唢呐伴奏的舞蹈形式)小鼓高跷(系着腰鼓手持小锣伴奏的舞蹈形式)表演者脚缚木制跷腿,能表演各种扭法。论文写作。如今的东北秧歌在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现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动作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如:在扭法上,上身的“上下动律、前后动律、划圆动律”这些动律特征都是因高跷的特定限制提炼出来的。下身“软、硬、颤”的动律特征也是由踩高跷的首要特点保持膝部的松弛与韧性而提炼出来的。在手巾花的绕法上“阴阳双翻掌”“扬鞭跨腿”是在头跷人物动态特征中提炼出来的动态语汇;“双臂花”“大交替盖花”“双直臂花”“大摆身动律”是在媒婆人物角色中提炼出来的;“交替花”“展翅花”“盖分花”“双膝肘稳相”“绕花转身”是在上装中提炼出来的;“搭肩花”“缠头花”“盖撩花”等代表性手巾花绕法是在下装中提炼出来的。这些动作如今都搬上了舞台,展现在这块有着古老文明的大地上。

由于表演形式的改变,自娱性的民间舞蹈成为了表演性的艺术舞蹈,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出现了一批好的作品。如明丽表演的《喜雪》等等,诸多的专业舞蹈工作者逐步借鉴了西方先进的舞蹈创编理念,在音乐设计方面大胆革新,给东北秧歌音乐的创编不断输入新的血液。

东北秧歌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社会变迁直接影响的。论文写作。由于历史时期不同,秧歌的表演内容、形式和伴奏音乐也有所区别。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传统的东北秧歌,继承其中民主性的精华,去除其中封建性的糟粕。论文写作。东北秧歌毕竟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艺术,她的本质是健康、朴实的,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因此我们要灵活的运用其表演形式来表现不同的内容,在不失去原有风格和艺术魅力的前提下,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要注意随时把外地的“好东西”吸收进来,向喜爱秧歌的人经常性地、有意识地传授一些新东西,在潜移默化的传授过程中提高人的文化品味。

现今,东北秧歌在那片黑土地上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但是,继承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随着人们艺术鉴赏力的提高,在创作新的艺术作品时,要求艺术家们要注意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文化心理和欣赏习惯;在思想内容方面要体现出时代精神,有鲜明的时代感;在艺术上要大胆吸收各种现代表现手法和技法,以提高东北秧歌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民间艺术发展的关注,使其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成为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使其永远在舞台上展现它的风姿。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

[3]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4]李瑞林,战肃容.东北秧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5]张显峰.论东北大秧歌的繁荣与发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6,8(2).

[6]王桂欣,溢洋.东北秧歌的沿革和社会控制管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9,16(3).

[7]刘金昌,熊琨.探索东北秧歌的渊源及其演变[J].温州大学学报,2003.6,(2).

[8]朴刚,陈立华.东北少数民族传统现状及其发展思路研究[J].体育科学,2004,(4).

[9]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10]裘柳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第3篇

自新疆舞蹈家协会成立至今已有五年了。过去的五年,新疆的舞蹈艺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五年来,新疆舞协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文联党组的支持和领导下,在全疆各地舞协和各民族舞蹈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振奋精神,努力拼搏,为新时期新疆舞蹈艺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推动舞蹈创作和舞蹈理论研究,促进舞蹈人才成长,提高舞蹈水平,发展舞蹈事业,舞协于1997年4月在乌鲁木齐举办了“新疆舞蹈作品分析研讨会”。来自各地州的编导、理论工作者在研讨会上对全疆各地近年来创作并在区内外各种舞蹈大赛中获奖的优秀作品展开分析研讨,并从理论上进一步总结经难,突出了学术性、技术性,促进了新疆民族舞蹈艺术的繁荣兴旺。同时,与会代表从编导、教学、表演等方面还探讨了建立少数民族舞蹈理论体系的问题。由于舞协重视了舞蹈理论研究,使舞蹈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两次研讨会前后,有126篇论文在全国和自治区的各种报刊和杂志上发表,使新疆的舞蹈理论队伍逐渐成熟和壮大起来。

有了舞蹈理论对创作的支持,五年来,由新疆舞协会员创作的优秀舞蹈作品和优秀个人在国内外及自治区频频获奖。王小云参与编导的大型舞剧《大漠女儿》获文化部“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库来西.热介甫编导的大型歌舞诗《山水父母》获文化部“文化奖”。艾合买提江编导的歌舞剧《多浪之花》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荷花奖”做为著名的艺术品牌,在海内外拥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荷花奖”是舞蹈专业的权威性大奖,是舞蹈界的最高荣誉。在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新疆舞协选送的由海力且木.斯地克编导的《顶碗舞》荣获创作金奖。库来西.热介甫编导吐尔逊娜依表演的舞蹈《天山姑娘》荣获大赛特设的表演特别奖。新疆舞协荣获组织奖。在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新疆舞协选送的舞剧、舞蹈诗作品填补了新疆舞蹈创作的空白,新疆舞协荣获组织奖。1997年古巴哈瓦那世界青年联欢节上,由库来西.热介甫编导、吐尔逊娜依表演的舞蹈《天山姑娘》,荣获最佳表演奖。1997年在日本大孤举行的国际艺术节上,由再娜甫.

第4篇

关键词:热贡,民间,艺术,仪式,舞蹈,形式,特点

 

人建造的这个世界就是文化,……。[i] 人与文化的不可分离性是客观实在。民族文化的基本构成之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典籍和创作中。[ii]

作为文化形式之舞蹈音乐艺术在人们的精神领域也是不可或缺的。正是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激发着人类不断地创造。藏族人民及其深厚的文化也不例外,闪耀着裨益于精神升华的个性之光芒。

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举世瞩目的璀璨文化。著名的“藏族画家之乡”就是指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辖属的同仁(藏语叫热贡)县,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以唐卡、堆绣、雕塑为主的“热贡艺术”,还有充满神秘的藏乡“六月会”。本文拟以调查材料为主结合相关文献,对同仁“勒柔”舞蹈形式等做些探讨。

一、 “勒柔”(舞蹈)的渊源

“勒柔”或“舟贵勒柔”(藏语),即六月歌舞,是同仁地区的一种大型民间习俗活动。这种乐舞祭神的活动以舞蹈表演贯穿于始终,舞蹈是其主要表现手段和形式,当地人也将六月会分为“拉什则”(藏语)神舞、“莫合则”(藏语)军舞和“勒什则”(藏语)龙舞三大类。关于勒柔的渊源,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据各地民间老艺人提供的情况归为以下几种。

(1)天神说。论文参考。相传,在一次祝捷会上以西王姆娘娘为首的十二位地母仙女,为感谢十三位战神表演了各种悠美的神舞。后来,其中的伏敌神转世到人间,被莲花生大师派到安多成了同仁地方的一个山神,他便把王母娘娘等的舞蹈带到了此地。

(2)降神仪式说。早在莲花生大师时开始有了“拉洼”(有译作“巫师”或“法师”。行文用“拉洼”),出现了降神仪式。而祈神保佑的祭祀活动是“勒柔”的主旨,在活动中从头至尾起着最重要作用的又是拉洼这一核心人物,他既是主持者和组织者也是参与者。

(3)吐蕃军说。吐蕃时期,唐蕃两军时有交战,后由双方高僧调和。蕃军为庆贺胜利跳舞时,驻地一湖里出来一个头象老虎、一个头象豹子的两条龙,和人们一道欢庆。现在跳龙舞时,打彩色花纹绑腿,戴虎豹面具,流传至今与这海龙有关。

又据老艺人讲,吐蕃军有个叫耶察的,娶了苏乎日一女子作妻,其妻后来回到苏乎日,也就把藏军舞蹈带到了此地。

(4)祈龙降水说。相传浪加有个叫阿尼阿拉果的,找到水后因积沙厚易潜流无法灌溉。认为是龙在作怪,因为藏族认为龙是管水的。于是他带领童男童女,每年在龙泉边跳舞唱歌,以娱龙神,求其保佑丰收太平。

十三位战神的一些名字在苯教和宁玛派煨桑时颂词中常出现,这种宗教仪式历史久远,说明“勒柔”中有些仪式在颂赞干布以前就已存在。论文参考。

吐蕃时期,戍边的吐蕃军出征前祭祀祈祷,自然承袭以前的仪式。与周边藏族联姻、交往中其祭祀仪式等传到周边如同仁等地区也是自然的。

二、“勒柔”舞蹈形式及特点

“勒柔”即六月会主要分布在隆务河两岸谷地的藏族、土族村落。上世纪80年代末,演出村庄约50多个;二十一世纪初有10余个农耕村落。[iii]

“拉什则”、“莫合则”、“勒什则”,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令人惊叹。各村表演不尽相同,但乐舞娱神,祈祷保佑地方平安、人丁兴旺、农牧业丰收、祛邪逐瘟、禳灾纳福的目的一致。

一般,在正式活动前夕,拉洼等沐浴净身,而后到村内为每家每户祭祀请神,次日正式仪式开始,连续几天的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包括最核心的程序拉洼迎神、祭神、送神的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表演如神舞、军舞、龙舞,还有狮子舞、高跷、阿扎然、爬龙杆、滑稽小戏、插钢钎、开山、情歌、则柔等等,均穿插有序地顺次展开,场面空前壮观。

据各地老艺人反映,三大舞蹈形式基本上保留了下来,但其中一部分由于长期停演等失传。早先,各有十二三个节目,现在大部分村庄只会一部分,另一部分连名称都不知,有些节目又只会舞而不知其名,只有少数村庄能表演比较完整的节目。

(一)神舞

神舞即擂鼓娱神之舞蹈。同仁演神舞的村庄较多。

此舞首先在拉洼的带领下,到庙院桑台煨桑,舞队面向桑台高呼:“拉甲洛!……”意为神胜利了!而后顺时针击鼓跳舞,舞队成一大圆圈,向四方敬拜,迎请四方诸神前来观看神舞。而后以海螺、如意宝、鸟舞、黑马戴绊、黑旋风、白雕展翅、白马跃沟舞等十三个节目段展开表演。

该舞蹈的节奏、队形,以及手部击鼓、腰部、腿部的吸腿跳等动作都随鼓点而变。

击鼓动作灵活多变,主要位置在头上、胯侧及耳侧左右、胸前及身后等。

舞姿有豪放跳跃轻松如龙腾虎跃式,踮脚旋转似立马悬蹄式,似一群骏马奔腾之势,轻缓舞步形似大鹏翱翔,活泼欢快似鸟理其羽毛,还有文雅庄重而神圣之美等,令人大饱眼福。

队形有似右旋白海螺盘旋之状;有如一长蛇阵,时而又似高山盘路状,时而两队并驾齐驱飞奔出仙洞之势,似蛇蟒忽而悠悠盘踞忽而悠然伸展;也有团成一朵即开的状,时而后退散开又似一朵盛开的。论文参考。等等,仅队形的组合变化之精彩壮观,令人叹服他们的智慧才华。

(二)军舞

军舞可有百余人参加,舞者均为男子。

演出前先在本村神庙煨桑请神,拉洼高声呼唤东、南、西、北各方的“二郎老爷”及中方“阿訇老爷”,并为各方老爷跳舞,念完颂词后,舞队便开始跳军舞。

有边跳边转共转十三圈表示远征的舞蹈;有手执花棍交战的拳舞;边舞边唱的二郎赫台舞;有锣鼓开道,舞队成两行,打古代军旗,迈缓慢舞步,边舞边时而高呼“外哈”冲锋呐喊的外哈舞;还有边舞边说的果拉顿舞等。

道具有傩面、木制小斧等。舞蹈动作、队形等变化随锣声而动,有边舞边作砍杀敌人之动作,有杀敌取胜或行军打仗的情景;有刺杀互相击打的操练动作等。

军舞的基本步伐为“旋转步”,舞棍的基本动作有竖持棍、右臂搭棍、左臂搭棍、腰后进棍、腋下进棍、上端绕棍,腿部动作有单腿屈膝轻颤等。[iv]

队形有舞成圆形的,也有一队变两列穿插互击棍的等,组合形式变化多样。

从表现形式和唱词看,军舞反映了古代先民的战争生活,既有打仗的内容,也有歌功颂德的。形式多样,有其特色。

(三)龙舞

龙舞为男子群舞,服饰也较别致。

开演前先举行祭神活动。现在演出时多达百余人,舞队浩浩荡荡成一队绕圆场而舞。其中前面八人是主角当前导,各人左手拿一木制面具,右手拿一木制小斧,其后舞者右手拿彩条、左手持斧。面具和斧是龙舞的主要道具,还有似蛤蟆、蛇状面具等。舞姿文雅沉稳,以悦龙神,求其保佑风调雨顺。有吸腿踮跳、吸跳转身、单腿跳、转身横移步、踮跳转等基本动作。[v] 队形宛如一长龙,随锣点舞动,时而挺身前行,时而左右轮换吸腿,时而旋转,碎步侧身舞,时而横行,时而舞三步一拜,时而曲身悠抖三次一拜,时而吸腿三次一拜等,配合以面具和斧的动作,稳健、悠缓地移动。每种舞步舞一圈,随领舞高喊“唤哈唤哈”而变舞步。

还有“知切”、“勒毛尕切”、“阿妈勒毛”等节目,主要表现了对龙的崇拜和敬奉。其中“阿妈勒毛”(藏语,龙妈妈)中还表现生殖崇拜。

三大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锣鼓,也是伴随整个仪式最主要的道具和音乐,不仅起着协调舞步、节奏、队形与动作变换之作用,还烘托气氛、衔接节目等,浑亮而悠长的音乐声激发着舞者与观众的热情,以优美动人的舞姿尽情表达着对神灵的感恩与虔信。有的村庄也用悠扬的竹笛声伴奏舞蹈。

一般,神舞和龙舞的伴奏以三拍子的奇数节奏为主,军舞以两拍子或四拍子的偶数节奏为主,还有一个三拍子的节奏型出现频率最高,它既是敲锣、击鼓的一个“通用点”,也在表演神舞、龙舞、军舞系列的各村通用。[vi]

可见,热情奔放而激烈灵活,表现自如粗犷欢快的舞蹈魅力四射;舒缓轻舞而沉稳活力,表现文雅、庄重、稳健之舞蹈更具摄人之美。展示了阳刚与阴柔之和谐美。同仁“勒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其范围之广,规模场面之恢宏,叹为观之。

三、文化价值

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不同生活理念的同时也体现其中深层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

同仁“勒柔”的仪式舞蹈传达着丰富的内涵,具有浓郁的古风味,充分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文化、艺术、信仰、生产、生活、风俗乃至民族关系等,以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之祈愿,再现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及审美,以及与万物和平友爱相处的高尚情操与精神气质。也是一部再现了人类历史上古代部落社会习俗中祭神乐舞仪式的鲜活的记录片,蕴藏着丰富的艺术学、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乃至语言学(如一些唱词的意义及音变)等价值。充分体现了与神共舞、与人同乐的和谐美,以及勇敢奋进的精神和向上的集体观。正是其多重的社会功能与深层文化蕴义,使其深深扎根于群众,历久不衰,成为当地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传统活动。

今天,从人类对多元文化、特色文化的追求和客观需求这一本性看,以开放、尊重、客观、科学的态度,弘扬民族文化之精华,促进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不断走向进步、文明、和谐,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保护、发掘并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主要参考资料:

[i] [美]彼得·贝格尔著 高师宁译 何光泸校《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页

[ii] 张文勋 施惟达 张胜冰 黄泽著《民族文化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9页

[iii] 薛艺兵:“青海同仁六月会祭神乐舞的结构与意义”,《民族艺术》2003年第1期第64页

[iv] 薛艺兵:“青海同仁六月会祭神乐舞的结构与意义”,《民族艺术》2003年第1期第73页

[v]薛艺兵:“青海同仁六月会祭神乐舞的结构与意义”《民族艺术》2003年第1期第71-72页

[vi]薛艺兵:“青海同仁六月会祭神乐舞的结构与意义”《民族艺术》2003年第1期第74-75页

尕藏达杰:藏族民间舞的美学特征,《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6期

马海寿:黄南同仁“六月会”的巫文化浅释,《青海民族研究》(社科版)2003年第2期

李措毛:谈谈藏族舞蹈艺术特色,《青海民族研究》(社科版)2000年第1期

唐仲山:与神共舞:生灵与神灵之绝唱——热贡“六月歌舞”,《文史知识》2006年第2期

徐万邦著《少数民族节日与风情》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万代吉:藏传佛教七月法会法舞的文化内涵,《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 2期

第5篇

毕业论文 [摘 要]体育舞蹈原称国际标准舞,是在社交舞的基础上经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整理发展而成的1种融音乐、舞蹈、造型、表演等多项艺术为1体的综合性舞蹈。随着人们对体育舞蹈认识的提高,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就越高,对它的需要程度也就越来越大。很多现代人更需要通过体育舞蹈训练来提高并塑造自我,培养审美意识,扩大社交圈子。因而,体育舞蹈进入群众生活,实现其社会化就有着它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关键词] 体育舞蹈 价值 推广 途径

Abstract: The sports dance calls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ance originally, pass on the basis of social dance institutionalizedly, standardized arrangement develops but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dance combining such multiple arts as the music , dance , model , performing ,etc. together that becom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dance understanding of sports with people, the higher peoples degree of accepting to it is, the degree of requirements for it is bigger and bigger too. A lot of moderns need to train to improve and mould oneself through the sports dance even more, trai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expand the social circle. Therefore sports dance enter masses life , realize it socialize possibility and certainty to have it.

Key words: Sports dance Value popularize way

第6篇

在现代歌舞晚会中,舞台造型表现的形式多样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装饰材料的出现,大型舞台机械、光幕、水幕、车台、升降平台、转台、发光舞台等等,为舞美设计者提供了更多的设计,思考的空间。现代晚会中仅仅舞蹈艺术就以独舞形式;双人舞形式;三人舞形式;群舞形式;有时两种表演形式同时存在等。传统的镜框式舞台表演区{第三道边沿幕与大幕线中间区域}以不能满足现代歌舞晚会的综合艺术形式要求。

在很长时间的演出实践中,探索打破“镜框式舞台”发展综合立体舞台造型形式。一种具象的舞台造型形态和抽象的舞台造型形态。

一、具象的舞台造型形态

有三层舞台表演区形式;舞台中藏升降平台形式;回廊形舞台形式;大型对拉开式舞台形式;延伸式T型舞台形式等等。

三层舞台表演区形式,一层是舞台表演区{第三道边沿幕与大幕线中间区域}既可以满响音乐会乐队,弦乐部分,打击乐和弹拨乐部分。也可以满足歌舞晚会大群舞演员表演要求。二层是第三道边沿幕和第四道边沿幕中间区域,可以满响乐队的管乐部分表演,也可以满足歌舞晚会的独舞;双人舞形式的表演。三层是第四道边沿幕与第五道边沿幕中间区域,可以满响音乐会合唱声乐部分,男声女声低音;中音;高音声部演员的表演区。每层之间高度为0.6m为适合,每层之间3阶踏步,总体三层舞台两侧在边幕里应有上下场台阶踏步,满足演员的上下场的需要。

舞台中藏升降平台形式;在《放歌亚冬会》文艺晚会中,就用了在不同高度平台造型中安装了三台升降平台,根据节目的要求,群舞场面,独唱演员在升降平台上场,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2007年《五月的鲜花》的歌舞晚会中舞美设计舞台采用了二层平台上安装有升降平台。在上一个节目结束,灯光暗场,独唱演员走上升降平台,当灯光随音乐旋律亮起,升降平台在歌曲第一遍歌词旋律中完成了升起下降的过程,当歌曲第二遍歌词旋律奏起时,独唱演员已迈下升降平台走下二层平台台阶,走向表演前区,和观众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互动,而其它表演区群舞演员可以用舞蹈语汇和歌唱演员进行表演配合。

回廊型多层舞台形式;多用于国庆晚会和戏曲晚会中,舞美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古老的中国戏曲艺术,中国功夫表演等,营造一种古香古色,楼台亭阁的形式,给观众一种国粹神韵的味道,舞台的栏杆上采用回字纹造型或卷云形式,龙型、狮子造型柱头,第三层舞台上设计有宫门、宫墙飞檐龙头造型。当戏曲的花脸、青衣、小生等表演角色的演员在不同平台上同时表演,舞美设计配合黄色灯光往往出现金碧辉煌的舞美效果。

大型对拉开式舞台形式,这种形式多在拉开后平台中间里面演员上场,平台对拉开后进入上下场边幕中,两侧候场演员直接上平台表演区,当平台随着音乐缓缓合上时,平台这种从“静”的状态到“动”的状态参于到晚会艺术节奏的表演中。在合唱歌曲,晚会,晚会结束等晚会艺术韵律中,给人以大气磅礴,场面宏大,排山倒海之势,舞美设计要表达的晚会思想内容和艺术情感就出来了。

在现代舞美设计中,往往采用将LED大屏幕或水幕,喷泉放在高的平台上,例如:将大屏幕放在对拉开式三层舞台上,水幕放在二层舞台上,根据晚会节目而使用,喷泉放在三层舞台等等。关于水幕和喷泉在舞台设计的平台位置上,应考虑放在表演中区或后区,因为它所产生水溅的声音,在舞台现场影响观众的听觉欣赏。

二、抽象的舞台造型形式

既可以完成一个演员的表演道具需要,又可以满足舞美设计中景的构成。

例如:歌伴舞《阿里郎》节目中鲜花装饰的平台车,载着独唱演员缓缓上场;《蔚蓝色的浪漫》晚会中边幕形式用月亮平台车,可以在舞蹈演员的舞蹈语汇中交错变换位置等等;舞蹈《关东女人》中的树桩,是一片森林的近景,又是舞蹈演员在上面完成舞蹈动作的小舞台,随着舞蹈情节的变化,树桩可以移动变换不同舞美设计的场景。

发光舞台的出现,不同于以往的舞台形式。本身可以用几种色彩灯光,例如:粉色、蓝色、黄色、白色。在民族舞蹈节目时,为营造灯光情感色彩环境时,可以是一种色光。像歌曲《神话》可以用白色光,舞台气氛用蓝色的灯光来衬托,营造一种诗意般的空中楼阁的境界,这是营造戏剧情感的舞台效果。还有一种劲歌劲舞的形式,可以把舞台的四种色彩灯光按照音乐的4/4拍、3/4拍、2/4拍等节奏作流动表演。现代科技的发展有LED发光舞台出现真实影像的效果,营造逼真的舞美设计的效果。

在舞美设计的舞台造型思考中,不仅仅是点、线、面和圆等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和晚会的综合艺术中,表演艺术、空间艺术、晚会节奏和谐的交融在一起,,使观众更好理解表演艺术所表达内容需要视觉地传达出来。

作者简介:

冯博,吉林省交响团二级灯光设计;吉林省舞美协会会员

发表及获奖作品:

2003年《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作品集》刊登灯光设计作品;《2003年全国六省市电视台戏曲晚会》

2005年《演艺设备与科技》2005年第一期《摇滚演唱会的灯光运用》

2006年《戏剧文学》2006年第六期发表;舞台诗剧《关东女人》的舞台呈现

2007年《吉林省第二届舞台美术作品展》刊登灯光设计作品;《2001年长春电视台晚会》《2002年吉林省各界春节团拜会》等近二十四场晚会。

2001年获《戏剧文学》全国戏剧论文征文优秀论文奖

第7篇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74

服装设计与工程(理)

本科

27

表演

本科

40

舞蹈表演

本科

12

总计

 

153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团队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具有传统造型与造物理念,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创意设计和成品实现,从事纺织服装商品企划、服装产品设计、消费需求与流行现象分析、设计流程与管理、时尚文化研究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概论、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色彩与图案基础、服装设计表现技法、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服装纸样、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程序与方法、服装市场营销、时尚摄影、时装展示与陈列设计、传统服饰专题创新设计、礼服定制设计、专题设计、男女童装设计等。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及服饰传统造型与造物相关理念,具有较完善的专业技能、工程素养、服装产业领域实践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的工程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构成基础、服装CAD、服装立体裁剪、服装材料、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工艺、成衣设计、针织产品设计、服装产品企划、服装市场营销等。

    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为文化创意及时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和服装专业基础知识,经过服装表演系统训练和实践,能从事服装模特、服装编导与活动策划、模特经纪管理、模特专业教育、整体造型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表演概论、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镜前展示、广告表演、服装摄影、舞蹈编导、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基础、服装买手、服装概论、服装市场营销与实践。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较好的舞蹈创作和改编能力,较强的舞台表演实践能力,一定的舞蹈演出组织、排练与协调能力,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能够在社会文化部门、艺术团体、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编创排练与教学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训、剧目排练、编舞技法、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等。

 

联系人:刘怡宏    联系电话:89626346   邮箱:412321260@qq.com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工艺美术

本科

145

公共艺术(手工)

本科

18

总计

 

163

 

 

    工艺美术专业(共145人)

工艺美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课程群建设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秉承传统工艺美术与创新艺术设计融合教学理念,在传统工艺美术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引领下,依托校内外教研平台和社会资源,通过实训实践、项目工作室、大师进课堂、企业实习基地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能够掌握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工艺美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艺术市场经济规律、艺术生活消费、时尚动态,具备设计实践和艺术创作能力,能够从事现代工艺品设计制作、为工艺美术产业服务的高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下设纤维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金属工艺、首饰工艺等专业方向。

纤维染织设计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纤维染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纤维染织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纤维染织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白描、归纳水粉、立体构成、中国画(工笔写意)、新民艺学、地毯设计、织绣设计、材料实验、丝网印、手工印染与设计、染织发展史、市场学、印花面料设计、纤维艺术—平面形态、彩印、纤维艺术—空间形态、家纺产品工艺与结构、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陶瓷艺术方向(共26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陶瓷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陶瓷艺术史、陶瓷成型工艺(拉坯)、陶瓷成型工艺(泥条)、动物雕塑、新民艺学、浮雕、陶瓷釉彩、陶瓷装饰、陶瓷成型工艺(翻模、烧成)、陶瓷日用器皿设计与制作、服饰陶艺、陶瓷壁画、课题创作、现代陶艺创作、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琉璃艺术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玻璃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玻璃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玻璃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玻璃艺术史、玻璃设计表现技法、模具制作、烧成与综合材料实验、玻璃后期加工、传统工艺雕塑、计算机软件、浮雕、吹制玻璃基础、动物雕塑、窑制玻璃课题设计、吹制玻璃课题设计、灯工玻璃、玻璃产品设计、玻璃首饰设计、综合材料研究、玻璃环境设计、热熔玻璃、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漆艺艺术方向(共2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漆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漆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漆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漆艺基础、立体构成、装饰基础、漆艺史、漆艺综合材料研究、写实漆画课题创作、漆立体脱胎成型工艺、建筑环境与漆壁画课题研究、漆器皿课题创作、装饰漆画、现代漆家具设计与制作、空间与漆塑课题创作、漆艺产品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首饰艺术方向(共22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首饰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首饰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首饰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材料与工艺基础、成型工艺、首饰制作工艺、皮雕工艺、镶嵌工艺、首饰综合材料、首饰加工、金属器皿簪花、金属焊接工艺、腐蚀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首饰展示设计、首饰文化、刻铜工艺、首饰起版工艺、首饰铸造、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金属工艺方向(共2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金属工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金属工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金属工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泥塑浮雕、材料与工艺基础、表现技法、设计概论、动物雕塑、成型工艺、徽章设计、电铸工艺、铁艺设计、金属焊接工艺、锻铜浮雕、铸造工艺、金属器皿、人体雕塑、环境雕塑设计、产品设计、腐蚀工艺、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公共艺术(手工)专业(18人)

    公共艺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从城镇化空间环境中,以艺术方式表现社会和生活公共性问题。本专业下设公共造型艺术、工艺装置艺术两个专业方向。开设课程注重拓展学生对材料综合利用的思维方式,使其在认识和了解空间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具备教学、研究以及在室内外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能力,成为能胜任城市文化艺术相关领域工作的实践型文化艺术人才,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

    主要课程:公共艺术概论、形态训练、色彩原理、中外建筑史、立体构成、写生、装饰基础、雕塑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综合材料1、环境心理学、雕塑形态、园林设计、公共艺术策划I、金属装置工艺、浮雕、数字雕刻、模型制作、城市色彩设计、陶瓷设计、综合材料2、纤维壁饰、公共艺术策划II、陶瓷陈设、玻璃环境设计、金属装置艺术、艺术实践

 

联系人:李遵   电话:89626366  邮箱:1361967895@qq.com

创新创业学院(淄博陶瓷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

专科

51

总计

专科

51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51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培养具备雕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传统雕刻工艺与现代制作工艺相结合设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产品设计公司、工艺美术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相关设计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产品设计师、雕刻工艺技师等职业,也可以个人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如下表所示:

职业类别

初级岗位

发展岗位

设计类别

助理雕刻设计师

雕刻设计师

助理产品设计师

产品设计师

设计绘图员

产品设计师、雕刻设计师

技术类别

初级技师

高级技师

工艺美术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主要课程:传统装饰文化与表现、传统绘画技法、雕塑、计算机辅助设计、玻璃内画技法、玻璃灯工工艺、陶瓷成型工艺、陶瓷釉色装饰、刻瓷工艺、品牌策略、文创产品设计。

 

联系人:杨友森   联系电话:0533-4126217   邮箱:2298033374@qq.com

 

 

 

应用设计学院分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专科

33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34

影视多媒体技术

专科

28

总计

 

95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  专科 (3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质、健康的体魄、较高的艺术涵养和审美水平,掌握视觉传播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完成广告、包装、品牌、界面等工作,并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设计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到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机构从事美工制作、书刊编辑、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整体开发与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新媒体交互设计等职业。

主要课程 :图形创意、编排设计、样本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书籍设计、摄影、容器造型与纸盒结构、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 (3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室内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室内设计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建筑表现公司、房地产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家具设计公司、软装设计公司、照明工程及设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居住空间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软装设计、装饰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图纸绘制员、三维建筑表现设计师、室内装潢设计师等职业。

主要课程 :人体工学、室内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建筑构造与测绘、建筑装饰预算、照明工程设计、家居设计与构造、室内设计专题、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景观设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  专科 (28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数码图形图像和新兴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影像技术、网页设计等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电视台、报社、数字影视制作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网络媒体制作部门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动画、纪实摄影、商品摄影、视频采集与编辑、影视后期特效等职业。

主要课程 :计算机图形基础、图形创意、商业摄影、数码图像后期、版式设计、分镜头设计、网络动画制作、数字音频、影像风格化设计、摄像基础与剪辑基础、平面卡通设计、三维造型、纪录影像、叙事视频创作、UI设计、影视特效与合成、品牌与栏目包装。

 

 

第8篇

音乐舞蹈学院成立于2010年4月,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音乐、舞蹈方向)硕士点及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三个本科专业,其中音乐学专业设有声乐、钢琴和民族器乐三个方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艺术造诣深厚、集教学、科研、编创与表演能力于一体的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大部分教师具有国外艺术院校的学习、研修经历。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教材多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一百余篇,学院师生还在“桃李杯”、中国舞蹈“荷花奖”等国际、国内多项专业赛事及活动中获得奖项和荣誉。

学院于2013年4月受国家汉办委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孔子学院巡回慰问演出。承担并策划了多场大中型文艺演出,与中央民族歌舞团、湖北省民族歌舞团等多家演艺团体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外知名艺术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关系。学院聘请了十余位国内外的音乐、舞蹈教育家、表演家为我院特聘教授和兼职(或客座)教授,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音乐舞蹈艺术表演家来我院进行短期学术交流和专业教学,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院确立了“以德立院、以艺育人、德艺双修”的院训,明确了将学院建设成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的发展目标;在“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人才培养与艺术研究相促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立足中南、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音乐舞蹈造诣和学术理论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院还实行声乐、钢琴专业小课师生双选的“一对一”教学模式。

学院设有舞蹈专业教室、艺术观摩室、服装道具室、艺术试验室、成果展览室、乐器室、电子钢琴教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厅、排练厅、琴房等设施,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条件良好,完全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学校“十二五”规划将修建25258平米的音乐舞蹈学院教学大楼。

一、招生人数

音乐舞蹈学院2014年学共计划招生70人,其中音乐学(声乐)18人、音乐学(钢琴)8人、音乐学(古筝)4人、舞蹈表演40人(男女各20人)。

二、招生专业介绍

1.音乐学专业(声乐、钢琴、古筝3个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音乐演唱、演奏的专门人才,能在全国尤其民族地区的专业艺术团体、高(中)等艺术院校、以及群众文化艺术团体等单位从事音乐表演、教学、音乐评论及相关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通过全面、系统的专业教学,掌握演唱、演奏技能,音乐知识和音乐基本理论,了解相关的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分析和研究音乐作品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写作能力。

主要课程:乐理、视唱练耳、艺术概论、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声学、作曲基础、合唱、合奏、声乐、钢琴、古筝的演奏、演唱等。

2.舞蹈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艺术表演院团、企事业单位、高等艺术院校、普通类中小学、文化机关从事舞蹈表演、文艺指导、舞蹈编创、舞蹈教学的专门人才。通过全面、系统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各民族舞蹈风格与专业技能并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舞蹈文化内涵,具备良好的舞台表演、实践应用和艺术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外舞蹈史、民俗学、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学法(基本功、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舞蹈名作赏析、舞蹈编导基础、音乐基础理论、舞蹈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剧目排练、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及现代舞课等。

三、招生对象和条件

音乐舞蹈学院2014年面向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区招生,四川、甘肃和青海只招收舞蹈表演专业考生,音乐学(古筝)只面向湖南和河南两省招生。凡符合201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报名条件者,具有一定音乐舞蹈素质,均可到指定的考点报名参加考试,民族不限,文理不限。

第9篇

关键词:通俗唱法,个人条件,基础训练,综合训练

 

通俗唱法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它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通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已受到我国民众的普遍欢迎。通俗唱法也可称为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自娱性等艺术特色,擅长抒发以个人为主体的内心情感。一般说来,其演唱注重掌握语言的韵律,讲究吐词、咬字的清晰、委婉,并在演唱中经常运用轻声、气声以及颤音、滑音、音色变化等装饰性技法。通俗唱法是借助音响扩大效果,以闪耀变化的舞台美术灯光渲染气氛,用各异的演唱方法,集舞蹈表演、伴唱、伴舞,电声乐器伴奏,集说唱于一体的演唱艺术。声音的主要特点是完全用真声歌唱,接近生活语言。演唱风格有轻柔自然的;有高亢强劲的;有民谣风格的;有摇滚乐式的;有说唱叙事式的;有队列进行曲式的;有艺术歌曲形式的。是全世界性、目前还在不断的相互交融发展、感染性最强、普及性最大的一种演唱方法。

1 学习通俗唱法的个人条件

美声、民族对于演唱者的个人条件,尤其声音,都有着具体且比较统一的要求。美声唱法大多要求音域宽广、声音洪亮,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民族唱法则在声音的亮度、甜美度上侧重一些。相对于前两者,通俗唱法在声音的要求上显得更为宽松,更注重演唱者的个性。

比如张惠妹那富有标志性的沙哑声音,按照美声或民族的要求,这样的条件是不适合唱歌的,在生活中,这种声音也往往被戏称为“莎士比亚”。但是,由于她的演唱功底深厚,具有丰富的舞台控制力和表现力,使得这种声音反而成了她独树一帜的风格。因此,在声音条件上,通俗的范围要宽泛一些。

但是,对于声乐教师而言,没有统一的对声音条件的要求,反而对平时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俗话说:“没有要求就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如何帮助不同的学生在没有任何标准可供参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找准适合其风格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判断力、丰富的经验、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尽快找到适合自己声音个性和音乐风格的定位。

2 声音的基础训练

通俗唱法要求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声音松弛、通畅、圆润、富有弹性,具体包括:

2.1气息训练。在气息训练上,通俗与另外两种唱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在于:气息是歌唱的“发动机”,歌唱时要求以气带声、以气推声,这一点对于任何唱法都一样。在民族、美声的声乐教学中,“气息向下”是训练的基本原则。这是因为歌唱时气息向下,发出的声音才有根基、有力量,音色才能统一,尤其唱高音时能够轻松地跨越。在这点上,任何唱法都是通用的。因为通俗歌曲同样要求高、中、低音区音色统一,演唱声情并茂,而这些如果没有气息向下、声音向上的支撑,是无法做到的。

不同之处在于:由于通俗歌曲特有的音乐风格、艺术特征和审美观念,在气息向下的力度、深度上,与民族、美声相比略有不同。简单地说,在气息使用的原则正确的前提下,只要流畅、通顺,能满足歌曲音乐表现和艺术处理的需要就够了,而不需要将气息吸得太深、力度太大。

2.2发声训练。对于通俗唱法而言,发声训练主要体现在打开口腔和喉咙上。

有些通俗歌手在演唱时,虽然音色优美、乐感很好,但是由于口腔咬得太紧,致使气息堵塞、声音不流畅,尤其影响高音部分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有选择地借鉴美声唱法经常提到的以“打哈欠”方式为诱导的打开口腔腔体的训练方法,要求学生养成以最自然状态张开嘴唱歌的习惯。在训练中尽量以“a、e、o、u”等元音进行张口发生练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的歌唱机能得到锻炼、口腔更为放松。论文参考网。

当然,打开口腔不是越大越好,应该根据不同歌曲的不同风格要求而定;另外,应用双耳旁颌向上开的力量把上颌打开,决不能向下拉下巴。

在打开喉咙的训练上,通俗唱法要求它应随声区的变化而变化,即低声区低喉位,中声区中喉位,高声区高喉位,这一点与美声有较大区别。论文参考网。美声由于歌唱的需要(尤其演唱歌剧时),打开喉咙是为了构建和扩大自身腔体,最大限度地获得共鸣,获得饱满、洪亮的声音,因此,绝对不允许高喉位;通俗打开喉咙只是为了共鸣腔体的畅通,声音能够顺利发出,只要声音通畅,能满足歌曲表现的需要,喉咙不开也无妨。

2.3语言训练。论文参考网。语言对于表达歌曲内容、传递思想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一名歌手在吐字咬字方面不清楚,就很难和观众沟通。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就应通过朗诵歌词、演唱歌曲等手段,细致到每一个字、每一句歌词,要求字头、字腹、字尾的准确发音,字与字之间的连接,以及句与句之间感情的连贯。

总之,在通俗唱法的声音基础训练上,由于通俗歌曲自身的音乐风格、艺术特征和审美观念,决定了它与美声、民族唱法相比,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3 综合训练

通俗唱法的综合训练主要体现在对舞台表演的训练和对艺术修养的培养上。

舞台表演包括舞蹈、形体、台风等。在形体和台风方面,三种唱法都要求形体优美,台风自信、得体、富有表现力;在舞蹈方面,通俗则比另外两种唱法有更高的要求。最经典的例子就是Michael Jackson,他作为一代世界级的巨星,令人们痴迷的不仅是他的歌声,还有他那出神入化的舞技。当然,对于声乐教师来说,兼顾舞蹈的教学是太强人所难了,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至少要对各种当代流行的舞蹈有一定的鉴赏力、理解力,才能对学生在这方面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与民族、美声相比,艺术修养的培养在通俗唱法的训练中往往被忽略。但是,通过许多成功的歌手身上不难看出,他们除了歌唱得好之外,还能身兼词曲作者、制作人,这就得益于较高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引起重视,在抓好声音训练的基础上,合理的结合音乐理论知识(乐理、和声、视唱练耳等)、文化艺术修养的学习,才能培养出真正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歌手。

通俗唱法作为“人类用歌声抒感的最自由的唱法”,以自然、平实的声音,平民化的音乐表现形式,贴近生活的内容,易于传唱的旋律,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爱。因此,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有义务、有责任去研究它、提高它、改进它,使之得到更大、更全面的发展和完善,使它更好的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元勇. 通俗歌曲演唱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01

[2]王效恭. 怎样唱好流行歌曲. 金盾出版社. 2010-01

[3]安妮·佩克汉姆、邵晓洁. 当代流行歌手声乐技能训练. 2009-09

[4]陈楠楠.通俗歌曲演唱的艺术特征[J].艺术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