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4:42
导语:在转基因技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从19世纪细胞学说的出现,到基因论的创立,再到1953年Waston和Crick研究出DNA双螺旋结构,1972年Jackson和Bery开启重组DNA技术的先河,人类从此掌握了一项按自己意愿设计和建构生物体的关键技术,或用来创造的生物品种,或用来诊断,治疗疾病。1982年Palmiter等人首次采用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并获得整合及表达这个外源DNA的超级基因“硕鼠”。此后,按照注射法培育转基因小鼠的思路和技术路线,转基因兔、转基因绵羊、转基因猪、转基因鱼、转基因鸡等相继问世。现在,转基因动物研究正在全球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热潮。
1983年,世界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第一例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问世。1986年,抗虫和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棉花首次进入田间试验。随后,转基因马铃薯、西红柿、油菜、杨树等植物相继问世,转基因作物得到迅速发展。因此,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会给农业、工业、医疗、环保产业带来一场革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可能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2 全球转基因食品发展概况
1、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的比较分析
转基因食品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它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加工原料加工生产出的产品就是转基因食品。以转基因作物直接为食品有转基因番茄、转基因甜椒,等等;以转基因作物作为原料加工出来的食品如利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豆奶、利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色拉油等等。转基因食品具有成本低、产量高,“抗草、抗虫、抗逆境”、品质与营养价值高、保鲜性能增强等特点。
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相比较有一定的差别。传统食品是通过自然选择或人为的杂交育种来进行。虽然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以及新进发展的亚种杂交技术相比,在基本原则上并无实质差别。但生产转基因食品的转基因技术着眼于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操作,因而它更加精细,严密和具有更高的可控制性。人们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并且可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种。比如可以杀死害虫的食品植物,抗除草剂的食品植物和可以产生人体疫苗的食品植物等。而且,转基因食品中可以含有来自很远物种的基因,即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跨物种的基因转入转基因食品中,这在自然状况下是很难实现的。例如,西红柿含有鱼的基因,小米中含有蝎子的基因,猪肉中含有人的基因,这在自然状态下或用传统的杂交技术只能是神话,但转基因技术却将它变为现实。
但是,转基因技术也存在许多问题。第一,转基因技术和基因工程发展的时间较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转入基因的表达率很低,经常发生基因沉默。基因表达不稳定,转入基因容易发生突变。第二,人们对转入基因在目标生物体的作用机制缺乏了解。例如,将鱼的基因转入到番茄中去,鱼的基因在番茄中发挥特定的功能外,它对整个番茄的作用机制有什么改变,我们知之甚少。第三,人们对基因工程引起的生物安全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和结论。各国对其看法不一,学者、公众更是众说纷纭。
2、全球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概况
自第一例转基因番茄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作物种植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1996―2010年的15年间,转基因作物种植由最初的170万公顷增长到1.48 亿公顷,约占世界15亿公顷农田的10%,面积扩大了87倍。从品种来看,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油菜是四大作物:2010年,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为7330万公顷,约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0%;其次是转基因玉米,大约种植了4680万公顷,约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31%;转基因棉花为2100万公顷,约占14%;转基因油菜为700万公顷,约占5%。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由1996 年的6个上升到2010年的29个,超过100公顷的有10个国家。
3、转基因食品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农业部曾经批准过的在国内市场出售的转基因食品有:玉米、棉花、番茄、大豆、油菜,木瓜、甜菜、甜椒、线辣椒、大米;农业部10号令要求市场出售时应该标志含有转基因或由转基因作物加工而来的产品为:玉米类、棉花籽、番茄类、大豆类、油菜籽类;2009年前中国允许国内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棉花,甜椒,番茄,木瓜。2010年中国允许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增加了水稻和玉米两种。中国年国产大豆1600万吨左右,2010年进口5480万吨左右,若按国外进口大豆77%为转基因计算,国内市场粗略计59.6%的大豆和大豆制品为转基因食品。油菜籽国内年产量1260万吨,从加拿大进口320万吨,加拿大国内转基因油菜比例77%,则粗略计国内油菜籽和油菜籽油转基因比例为15.6%。目前主要可能接触的转基因食品为:食用油,木瓜;未来主要接触的转基因食品增加了大米和转基因玉米喂养的牲畜。
2 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梳理
2.1 转基因食品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伦理争议
这是一个内在的伦理问题,自然和生态系统都具有整体性,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对生态整体性的影响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旦自然的整体性被打破,人类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而且,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要遵循自然本身进化的规律。当代人对转基因食品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理解DNA作出了卓越贡献的E?查理伽夫说道:“我们有权利为了满足少数科学家的求知欲望而不可逆地抵制亿万年自然进化的智慧吗?未来将会诅咒我们。”加州科技学院生物系主任,基因工程的倡导者之一罗伯特?辛西默也说:“在为了我们的目的而开发设计一种新的生命形式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对生命的基本责任感吗,我们真的要将我们未来的进化掌握在自己手里吗?对于科学家来讲,这是一件非常反常的事。”
那么,自然和非自然的界限是什么,转入一个基因到一个物种中去,难道就是不自然的?人们对此提出了一些问题:自然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我们很难明确、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只能做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例如,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人为的打破自然界物种的界限,要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用道家的话说,就是遵循“道”,用儒家的话说,就是“天人合一”。在科学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人类不干预自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反对的是过分过分干预自然,反对那种违背生物进化的规律、破坏自然整体性的干预自然。
2.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的伦理争议
安全性问题是转基因食品伦理问题的核心,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过的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转基因食品的食品安全性的伦理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转基因食品是否含有毒素,转基因食品是否含有过敏原,转基因食品中的抗生素抗性标识基因是否有危险,人体摄取转基因食品有何长期效应,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
支持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理由是:(1)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以来,人们还没有发现一例危害人体健康的例子,因此它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2)经过严格把关,转基因食品中不会含有毒素。(3)转基因食品中含过敏原的可能性极小,概率
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可能理由是:(1)转基因食品将一些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打破了自然界的物种界限和生物进化的规律,可能破坏自然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有潜在的危险。(2)转基因食品出现的时间不长,人们对它缺乏了解,转基因食品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现在得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结论还为时过早。(3)许多不良食品事件反映了一些科学家、政府管理者和企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是非常地负责任,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商业利益而不是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人们对他们缺乏信任。(4)虽然过敏原与毒素含量少,但是,对某一特定的人群来说,含量很少的过敏原或毒素也可能对他们有不良的后果。(5)转入特定的基因或一味地增强作物的某种性能,可能打破食品中的营养平衡,对人体健康不利。
2.3 人体实验问题的伦理争议
人体实验问题主要是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安全,即食品的安全性。现在转基因食品的食品安全性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进行人体实验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是否应该对它进行人体实验,主要观点有两种:
一种观点是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不应该对它进行人体实验。有些科学家、生产商与销售商就持这种观点。理由如下:(1)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不应该对安全的食品进行人体实验。(2)转基因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只有药品才做人体实验。(3)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人体实验影响它的商业化进程,使人类不能尽早享受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利益,而且还会增加它的成本,转基因食品的价格提高,增加消费者的负担,影响消费者的利益。(4)转基因食品的人体实验比新药的临床实验复杂得多,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另一种观点是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之前,应该对它进行人体实验,更多的人持这种观点。理由是:(1)既然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潜在危害,应该在其进入市场之前进行人体实验,以便得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结果,再决定是否实行转基因食品商品化生产而将其推向市场,充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人体健康不受伤害。(2)转基因食品是一种新产品,与传统的自然产品有重要区别,在进入市场前进行人体实验,以便检测它的毒性、过敏性、抗性标识基因的抗性,检测它的致病性、致癌性,这同新药进入市场之前需要进行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一样重要。(3)人体实验是确定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长期影响的重要手段。现在转基因食品的食品安全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它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
2.4 标识问题和知情选择问题的伦理争议
是否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大多数国家、许多科学家、广大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没有什么异议。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潜在风险,有可能危害人类健康,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供消费者自主选择。一方面,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是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一种尊重,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符合尊重他人的伦理原则。不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就是不尊重消费者的权利,无视消费者的利益,就会伤害消费者的感情。另一方面,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也符合国际惯例。我国于2002年3月20日起实施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根据其颁布的“管理办法”,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口或销售,同时要按危害程度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分级。
认为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的主要理由是:(1)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是为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作为消费者,他们有权知道转基因食品中转入的基因和各种成分,有权知道转基因食品里的化学变化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累积风险,有权选择购买和消费转基因食品还是非转基因食品,任何个人和单位都要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都无权干涉他们的自主选择权。(2)标识转基因成分可以让某些消费者回避特定的物质。(3)为了尊重某些特殊群体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选择,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
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持反对意见的主要是美国的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和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他们认为:(1)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因此也没必要对它进行标识。传统的杂交技术生产的食品不要求标识,那么用基因工程生产的转基因食品也不用标识,因为最终产品都一样。(2)如果对安全的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则会误导消费者,实际向消费者暗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3)实行标识制度会增加转基因食品成本,增加消费者的负担。(4)转基因食品标识会使发展良好的转基因农业处于危险之中。
显而易见,出于遵循对消费者的诚实信用原则,应该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性标识制度。第一,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性标识制度,将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区分开来,是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一种尊重,符合伦理学原则与消费者的要求。第二,转基因技术本身还很不成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潜在危险,有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与身体健康,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以便消费者在权衡各种利弊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第三,世界上许多国家是由不同民族与不同信仰的人构成,为了尊重他们各自的信仰与风俗习惯,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第四,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为了防止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利用转基因食品谋取暴利,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规范他们的行为,也便于管理和追究违规的个人或单位的责任。
2.5 商业化问题的伦理争议
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是指:转基因食品由研究、开发、应用到推向市场,供人们选择消费的一种过程。在转基因食品的许多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在转基因食品的许多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一些科学家、许多生物技术公司鼓吹转基因食品的好处,有意掩盖它的风险,要求转基因食品实行大规模的商业化,以解决当代人类的生存矛盾――耕地减少,人口膨胀。他们支持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理由是:(1)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它的风险。(2)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对于解决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饥饿与贫困问题,给饱受饥饿之苦的人提供更多的食品是对那些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进行有力回击的一个重要的伦理砝码。(3)发展中国家利用转基因食品,发挥后发优势,缩小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4)技术的应用不可能没有风险,伦理学阻挡不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伦理学也禁不住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5)新一代转基因产品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好处:营养更丰富、更健康、更美味等。(6)发展中国家只有利用转基因食品,才能解决人口膨胀和粮食短缺的矛盾;反之,就不能解决当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主要的生存矛盾之一。
鉴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还很不成熟,转基因食品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安全性问题还没有定论,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目前不应该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大规模的商业化。其理由如下:(1)从许多研究来看,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2)当经济效益与人类的健康发生矛盾时,人们应该将人类健康摆在第一位,这是SARS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也是国人的一致共识。(3)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将引起严重的分配不公,进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4)从目前的供给和需求来看,世界的粮食总量可以养活地球上的人口,而饥饿问题主要是分配不公造成的。(5)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主要是给科学家、生物技术公司带来巨大利益,销售者也能够从中获得一部分利益;而广大的消费者不仅不能从中获益,可能还要承担人类健康的风险和生态风险。
目前转基因食品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商业化的利弊还很难确定,对转基因食品应该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千万不能被某些支持者所鼓吹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但也不能被夸大的风险阻止人们前进的步伐。我们既不能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放任自流,也不能因噎废食;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应该采取是“积极、谨慎”的政策,即我国要积极进行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而对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应该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考虑具体的国情和各方的利益,我国应该对传统农业、绿色农业和转基因农业共同发展,不同的地区有所侧重,使它们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商业化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社会、伦理、法律问题,还是经济、贸易、政治问题。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颇多,在国际贸易中有关转基因食品竞争激烈。
3 转基因食品伦理问题的哲学反思
转基因食品可能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伴随着各种风险。为了使转基因食品更好地造福于人类,这就需要我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进行反思。面对高新技术的高风险,面对“经济决定一切”的论调,面对科学技术无孔不入,面对转基因食品大行其道,面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人类的生存方式、发展模式和思维方式都应该进行相应的变革或转换。人类的危机的实质是一种价值危机和文化危机。时代的病要用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来治愈。
3.1 技术化生存与人性化生存的统一
随着基因工程的广泛应用,人类不仅能够任意的组合自然界的各种基因,发展各种转基因食品,通过基因辅助生殖技术创造人,通过基因检测诊断各种疾病,将来还可能通过基因疗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利用克隆技术克隆人,人类利用技术真是到了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境地。但是,这些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潜藏着巨大的风险,而且使人类更加依赖技术,甚至成了技术的奴隶,这只能说是人类使用技术的悲哀。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展现,是一种“解蔽”。既是技术本身的展现,也是人性的展现和升华。但是,人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展现技术、升华人性,反而消解和剥夺了人性,使技术走向异化,走向“遮蔽”,使人走向失衡的境地。海德格尔在探寻现代技术中人与技术相关意义上存在的“自由关系”,进而追问技术的本质时,曾将技术的本质归为“解蔽”。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革命性的力量”,他对技术持一种乐观或肯定的态度,但不是盲目乐观。恩格斯在技术的观点上,本质上同马克思一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科学技术双刃剑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因此,我们既要看到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又要充分的认识到它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换言之,我们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过于悲观,需要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
诚然,无论是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伦理争论,还是人们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将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区分开来,供人们自主选择,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想摆脱技术对人的束缚,崇尚自然,追寻自我,追寻理性,反映了人们向往人性化的生存方式。因此,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面前,技术与人协同进化,彼此相互适应,人要适应技术,技术也要适应人,使技术和人达到有机和谐,实现人类的技术化生存和人性化生存的有机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3.2 不可持续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换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基因技术不断突破各种藩篱而被广泛的应用到许多领域。现代性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生产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现代性也引发了诸多的问题,争论颇多,它受到许多学者的诘难。事实上,现代性首先恐怕还是指一种社会发展观念,即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整个社会发展以工业、技术、经济作为全部发展动力和目标的文明向度,这一向度把整个人类的发展归结为人的物质条件的改善,把整个社会发展归结为运用科学技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无限进程,它把人与自身传统、与自足的精神生活以及与大自然的分离看成进入现代社会的必然环节。
转基因食品是当代生物技术的产物。由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开发还很不成熟,它们蕴藏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类自己。正如有些科学家所说的那样,在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的情况下,就“大谈特谈”基因工程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是不是为时过早,人们应该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基因工程,防止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泥淖。面对转基因食品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面对转基因食品可能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我们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那些盲目地认为转基因食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救星,要求大规模实行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种植,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代利益,是在吃子孙饭,断子孙路,最终是不可持续发展。在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长,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转基因食品为解决地球上的贫困和饥饿问题,为解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选择。但是,这个选择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这要取决于人类自身。因为贫困和饥饿问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结构问题。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等等方面的支持。在人类以“我是自然的征服者”自居时,自然留给人类的是一串串苦果,人类已经品尝到技术理性所带来的苦果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必须从历史的悲剧中吸取教训,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模式,必须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模式,走技术化生存与生态化生存的道路。
3.3 人类思维方式的转换
在当今的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发展特点,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维的、立体式的,而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同样展现出非线性的特征。传统的还原论的和线性的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大科学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人类只有实现思维范式的转换,由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向有机整体论的思维方式的转换,线性的思维方式向非线性的思维方式的转换,才能把握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才有可能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
【论文摘要】:21世纪是生物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生物技术为农业、渔业、林业以及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近几年来,转基因植物推出的品种之多、推广面积之大、发展速度之快,远超出人们的预测。在研究与开发转基因产品的同时,理智、客观、安全地运用转基因技术,加强其安全性防范的长期应用研究。
植物转基因技术将为农业生产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它将为农作物的持续增产和解决全球人炸所造成的粮食危机做出巨大贡献。但也有人对这一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目前人类还不能对它的潜在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在大规模应用前有必要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意义
转基因植物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克隆的优良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或组织,并在其中进行表达,从而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这一技术克服了植物有性杂交的限制,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可将从细菌、病毒、动物、人类、远缘植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导入植物。转基因作物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的使用量,并节省大量劳动力,因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的年度报告,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猛增了1200万公顷,首次突破了1亿公顷大关。转基因植物产生至今仅20年时间,但其研究和应用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
2 对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说,转基因技术和常规杂交育种都是通过优良基因重组获得新品种的,但常规育种的安全性并未受到人们的质疑。其主要理由是常规育种是模拟自然现象进行的,基因重组和交流的范围很有限,仅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并且,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并未发现什么灾难性的结果。而转基因技术则不同,它可以把任何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入植物。因为这种事件在自然界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人们无法预测将基因转入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故而对其后果存在着疑虑。而消除这一疑虑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也就是说要经过合理的试验设计和严密科学的试验程序,积累足够的数据。人们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转基因植物的田间释放或大规模商品化生产是否安全。对试验证明安全的转基因植物可以正式用于农业生产,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则要加以限制,避免危及人类生存以及破坏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巨大应用潜力。
3 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按照要求必须进行了严格审查,证明它们对人类健康无副作用。检验不仅在生产国进行,而且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委员会负责监管。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安全性,另一个是食品安全性。
3.1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
环境安全性评价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去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或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
⑴对野生生物的影响:转基因植物种植推广后,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机会多。因其具有野生植物缺少的多种抗性,将会迅速成为新的优势种群,从而影响生态平衡。虽然利用"终止因子技术",以及"化学催化"技术可以限制转基因植物的扩散,但因此项技术对农业的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影响而受到多方面的关注。
⑵对自然生物类群的影响:出现高抗药性有害生物。"病毒重组"或"异源包装"是否会产生新的农作物病原物,自然界存在着植物病毒的重组现象,包括DNA 病毒和RNA 病毒。转外壳蛋白(CP)基因的抗病毒植物,当有其它病毒侵染时,入侵病毒的核酸有可能被转基因植物表达的外壳蛋白质包装,从而改变病毒的寄主范围,使病毒病防治更加困难。担心作物中转入抗虫或抗病基因后,会加大对某一种害虫或病原体的选择压,使害虫或病原体加速突变产生抗性,给防治增加麻烦。
3.2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性
食品安全性也是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若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不存在实质等同性,则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在进行实质等同性评价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一些主要方面。
⑴有毒物质:必须确保转入外源基因或基因产物对人畜无毒。如转Bt杀虫基因玉米除含有Bt杀虫蛋白外,与传统玉米在营养物质含量等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要评价它作为饲料或食品的安全性,则应集中研究Bt蛋白对人畜的安全性。
⑵过敏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着许多过敏源。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形成的基因转入新的植物中,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批准商品化。另外还要考虑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等。
4 总结
植物基因工程食品在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可通过转基因能源植物为缓解世界能源危机作出巨大贡献,尽管与之相伴的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与公众态度、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及伦理、宗教等复杂因素交织为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政治、经济问题,成为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但转基因植物辉煌的发展前景是不容置疑的。在研究与开发转基因产品的同时,理智、客观、安全地运用转基因技术,加强其安全性防范的长期应用研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既符合国际标准又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检测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进出口的安全性,让植物转基因生物技术成为21 世纪解决健康、环境、资源等重大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陈君石主译,转基因食品:基础知认及安全性,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
[2] 闫新甫,转基因植物(生命科学专论),科学出版社,2006.3
[3] 吴爱忠,基因转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9
一、方案名称:
科普教育--学生心目中的社会问题“转基因”
二、方案背景:
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具体化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即将下发和执行,生物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成为了近期研究的热点。结合目前高中生对待中国近期出现了一系列涉及到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案件和纠纷,如雀巢转基因食品标识纠纷 ,美国转基因大豆进口许可证**等,还有如今沸沸扬扬的转基因稻米市场化争议等转基因社会问题的态度不稳定,归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转基因的认知不够,因此以转基因知识为载体的教学研究一方面可以提升高中生对转基因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优化课堂教学,以便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方案目标:
1、通过本活动的开展,普及了转基因科学知识,宣传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科学解答了当前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对农业转基因技术的认知水平。提升了专业知识,更加了解了转基因技术,也会用科学的眼光更加理性地看待转基因技术。
2、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科普知识特长,培养合格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3、借助青年学生这个活跃群体,向社会发出并传递科学、权威的声音,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
本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主要为我校教师与学生,并邀请县教育、科技条线的相关领导专家进行指导,共计1000人左右。
五、方案的主体部分
1.活动内容:
a.活动主要以转基因科普知识手抄报作品展示和了解转基因十大问题的海报展示的形式进行,并在现场发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知识的宣传单。展示的手抄报作品和海报以学生的视角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图文并茂的版面,将转基因科普知识跃然纸上。活动中,同学们互相谈论对转基因各方面的见解.
b.活动还安排了专家专题讲座,从科学层面回答公众关注的相关转基因热点问题,向社会传递科学、权威、客观的信息。
c.填写调查问卷、现场答疑释惑、自愿支持签名等内容。
2.难点、重点、创新点
a、活动资源的寻求和充分利用。
b、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的设计与实施。
c、交流的开放程度空前巨大,引发的社会效应比较突出,立竿见影。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意义
3.利用的各类科普教育资源(场所、资料、器材等)
a.构建科普教育交流平台。
实行“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形成合力”的原则。由校长挂帅,分管领导负责牵头,各处室互相支持、协调,成立“转基因”科普教育领导小组,构建科普教育交流平台,制定校园“转基因”科普文化宣传规划,保障“转基因”科普教育项目、岗位、阵地、教师和物资的落实,保证“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
b.组建“转基因”科普教育领导队伍
加强师生的“转基因”科普知识宣传,聘请学有特长、热爱科普的老师,担任学校的“转基因”科普教育辅导员,以点带面,提高教师科普教育的整体素质;并聘请校外“转基因”科普界的专家担任学校科技顾问和辅导员。
c.制定执行“转基因”科普教育方案
通过“转基因”科普教育领导小组的共同研究和协商,制定学校“转基因”科普教育的活动方案:每天一则科普新闻、每周一期科普博览、每月一份科普信息、每学期各班一期科普黑板报、每学年一次全校性科普知识竞赛和每学年一届科技节。每学期的科普周、科技教育月活动中我们均要开展科普专题讲座、参观访谈、实地考察等教育活动;学校、班级开展以“转基因”科普教育为主题的板报评比,进行“转基因”科普教育系列活动,隆重举行“科普节”,展示师生、学校在“转基因”方面取得的科普教育成果。
4.活动过程和步骤:
a、准备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2月):制定“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方案,开展基础性工作。
b、实施阶段(2019年1月——2019年6月):组织开展各类“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加强“转基因”科普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整合的研究。
c、总结阶段(2019年7月——2019年10月):汇总成果,邀请相关专家鉴定总结。
5.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主观上的青少年“转基因”科普教育专业知识不足和客观上学校研究重点的变化是本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要会出现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是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提高驾驭青少年科普活动的能力,并多与学校领导沟通,提供好的意见建议,把构建“转基因”科普特色校园文化作为年度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予以大力支持。
6.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
a、活动报告,“转基因”科普特色校园文化研究专辑;
b、学生科技人文素质展示及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成绩,形成科技小论文、小研究成果集锦。
7.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
参照教育科研的评比方法对活动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绩效评价,确保科学性、公开性。
摘 要:转基因食品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它在给忍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它的安全问题也是有待验证的。从科技哲学的角度看,我们既不能过分夸大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而忽视了它的潜在利益,也不能鼓吹它所带来的利益而视风险于不顾。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争议一直层出不穷,尽量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争取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达成科学界与人群消费的共识,是转基因食品的哲学问题探讨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社会效益;社会风险
自从基因工程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这项新兴的生物基因技术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于是,各种各样转基因食品、药品和实用基因工程技术相继呈现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在基因工程的产品中,引起关注最多的要数转基因食品。面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风险性问题的担忧,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既不能过分夸大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而忽视了它的潜在利益,也不能鼓吹它所带来的利益而视风险于不顾。进入21世纪,转基因食品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转基因食品已经很普遍了,转基因食品也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
1.转基因食品的定义与现状
1.1转基因食品的内涵
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改性食品。从狭义上说,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其他的生物物种中去,从而发行的遗传物质使其有效地表达相应的产物,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①这是所指外源性基因,通常是指在生物体中原来不存在的基因,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指在生物体中存在的基因。因此,转移了外源基因的生物体会因产生原来不具备的多肽或蛋白质而出现新的生物学性质,一种生物体新表现型的产生,除可采用转基因技术外,也可对生物体本身的基因进行修饰而获得,在效果显著上等同于转基因,这便是广义上的转基因生物。
1.2转基因食品现状
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构建成功,1985年转基因鱼问世,从此揭开了转基因食品生产的序幕,并在短短的十几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各国已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已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近90种,目前常见的转基因食品有玉米、大豆、西红柿、油菜等。除转基因植物性食品外,还有转基因动物性食品,如乳制品、肉制品、海产品以及基因工程菌株等。据国际有关组织统计,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1996年仅为170万公顷,2000年估计可达4420万公顷。2000年共有13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分布于六大洲,其中美国占68%,阿根廷占23%,加拿大占7%,中国占1%。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主要种植国除阿根廷、中国外,还有巴西、埃及、印度和南非等,2000年转基因大豆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8%,其次是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居第三位。②
目前,国外大量的转基因农产品已被直接或间接地制成人类食品。在美国和加拿大,软饮料、啤酒、早餐麦片都有含有转基因成分。美国甚至有60%的零售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涉及到蔬菜、谷类和饮料。英国的报告显示,该国超过7000种的婴儿食品、面包、人造奶油、香肠、肉类产品和代肉食品等,可能含有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豆副产品。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开发,近年来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中国农业大学的耐贮转基因蕃茄;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转基因水稻;北京大学的抗病虫害蕃茄、甜椒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蕃茄、甜椒、抗虫棉等6个品种获准投入商业化生产。1999 年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30万公顷,品种以蔬菜和棉花为主,其种植面积仅次于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居世界第四位③。
2.转基因食品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2.1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的特点
转基因食品的成本只是传统食品的40%至60%,而产量至少增加20%或可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如大力发展,可大大缓解发展中国家食品短缺的矛盾;第二,转基因生物具有抗草、抗虫、抗逆境的特性+将抗草、抗虫、抗逆境的基因转入到特定农作物中,不仅可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产量,且减少了农药、化肥对人体伤害和及土壤性能的破坏,及其对环境的污染。④从这种意义上讲,转基因食品也是绿色食品;第三,转基因食品品质及营养价值较传统食品高。如转基因的谷物食品赖氨酸含量高,可提高营养价值。而且还可去除其某些不利的基因成分,如通过基因手段抑制或去除能导致洋葱具有刺激性的一种酶,就能消除洋葱的刺激性,而且不会影响其味道和营养成分;第四,保鲜性能增强。利用转基因技术增强食品的保鲜功能,主要利用反义技术抑制酶活动,延迟它的成熟和软化的反义DNA基因番茄,可延长储藏及保鲜时间。
2.2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品质价值更显著
首先,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种子蛋白质的改良,改变植物食品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提供了可能。shireen等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蛋白粉饲喂雄性小鼠28天,膳食中控制酪蛋白的摄入,饲喂转基因马铃薯蛋白粉小鼠的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饲喂非转基因马铃薯蛋白粉小鼠(P< 0.05);其次,通过基因工程对食品中酶的改变来实现对碳水化合物的改进,人们已经将内源和外源的淀粉合成酶翻译基因成功导入到马铃薯中,获得了支链淀粉含量很高或者完全不含直链淀粉的马铃薯。⑤对油脂的改良也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来进行,国外一家公司通过反义抑制和共同抑制油酸酯脱氢酶,成功开发了高油酸含量的大豆油,这种新型油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很适合用作煎炸油和烹调油。
3.转基因食品潜在的社会风险
3.1转基因食品对人类身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有一些例子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伤害的风险。在实验中,老鼠吃了转基因马铃薯导致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和器官重量变轻,免疫系统受损。虽然报道有些夸大, 但它反映了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存在伤害的风险。因为转基因食品是把一些病毒、毒素的基因或抗性标识基因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这些新转入的基因是否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我们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美国一个研究中心的实验报告表明,同一般大豆相比,在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异黄酮减少了。由于转基因食品出现的时间不长,人们对它缺乏了解,转基因食品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现在得出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的结论还为时过早,还存在许多潜在的健康风险。
3.2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从目前对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影响监控的情况来看,它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或危害比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或危害要明显得多,这一观点也得到一些转基因技术科学家的认同。英国的然和美国的《科学》杂志都发表了相关的科学研究论文,认为转基因作物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的可能性较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系两位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认为墨西哥偏僻的瓦哈卡山区的野生玉米,受到转基因玉米的污染。⑥目前,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微生物发展迅速。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变异、重组和修饰的基因,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自然界,进入了食物链,再进入生物链。这就意味着基因重组物走出了封闭的试管或实验室,有可能引起生物圈的基因污染。相对于以往任何种类的污染而言,基因污染最为特别也最为危险,因为它是一种可以自己迅速繁殖并且大面积扩散的污染。
3.3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导致利益分配不公
从当前的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来看,基因工程的发展和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不仅没有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饥饿问题,没有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反而进一步加大了两者之间的鸿沟。从长期来看,新的农业生物技术将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的转变,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背负更多的债务和更加依赖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利用家属方面的优势不断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基因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并在世界各国申请专利,发展中国家使用基因专利还要支付高额的专利费。在这次基因争夺战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两极分化的问题将更加严重,影响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
4.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对策
4.1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目前,大多数人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还甚少,缺少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意识,因此对它的安全性存在怀疑。增加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包括:转基因产品或者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都应在产品的外88包装或产品说明书上进行标注,生产者和销售者及合同一方当事人都应履行告知的法定义务,各销售含转基因成分商品的经营者必须依法标注。让消费者通过产品上明确的标示区分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这起到了公众宣传和舆论导向的目的,让广大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的消费。消费者会慢慢了解这个东西,知识也就普及了,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度自然就高了。而如果不贴标签,就会变成欺骗和误导的行为,违反了公平和贸易的原则。这会使消费者凭他们自己的选择而购买商品。
4.2完善转基因食品的政策法规建设
虽然,我国有了《农业作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但这其中并未涉及进口农产品,海关也没有将转基因作为检疫标准。食品安全风险已经超越了国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可能通过国际贸易迅速蔓延成为全球性的危机。⑦因此,我国应尽早立法,有一套相关的完整的法律法规,或将部门颁布的条例升级为国家法规,并且对其落实,这有利于有关部门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检测,真正确保消费者的利益。
4.3加强严格的规范化的监管流程和执法力度
各有关部门都应对其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检测。首先要检测转了什么基因,这个基因的功能、来源、有无不良记录等。作为转基因食品,还要经受毒性、过敏性、营养成分等方面的评价,建立相关规范,标准应比任何食品都苛刻。还要接受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长期监控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从源头监管食品安全。充分保障转基因食品市场的公正、公开、公平。建立执法机构,确定检测机构,建立一套可以执行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为了强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确保法规的各项规章得以实施,农业部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执法检察,食品卫生和安全监督主管部门启动对转基因食品的专项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和方法。还应根据自查和督查的情况,对违法情节较严重的,公开在媒体上曝光,将公众的健康效益放在第一位,加强公众对他们的监督。做到各个部门相对独立,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又相互协调统一。⑧
4.4抱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国家对转基因研究应有充足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培养人才,引进研究成果,拓宽国内外技术合作的渠道,提高相关的检测技术、检测手段。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要慎重对待,持谨慎态度,尽职尽责,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开展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听取消费者的建议,做到对消费者负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积极引导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造福广大人民的“绿色技术”。(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注解
① 李山峰.浅析转基因食品[J].河北企业,2010,6.
② 赵改梅.当今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
③ 杨洋.国内外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其安全管理[J].食品工业科技,2004,6
④ 游文丽.浅谈转基因食品的管理[J].百家论坛,2008,12.
⑤ 毛新志.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伦理透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
⑥ 平静.转基因食品发展的伦理原则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
⑦ 孙莉.转基因食品的人文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11.
⑧ 谢凤连.转基因食品的管理现状及政策建议[J].经济管理,2006,22.
参考文献
[1] 杨洋.国内外转基因食品现状及其安全管理[J].食品工业科技,2004,6
[2] 游文丽.浅谈转基因食品的管理[J].百家论坛,2008,12.
[3] 毛新志.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伦理透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
[4] 李山峰.浅析转基因食品[J].河北企业,2010,6.
[5] 赵改梅.当今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
[6] 平静.转基因食品发展的伦理原则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
[7] 孙莉.转基因食品的人文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11.
[8] 朱俊林.标识转基因食品的伦理动因[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学报,2007,3.
[9] 曾国屏.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其哲学问题[J].学术研究,2001,9.
[10] 李波.基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8.
[11] 王茜.浅议转基因食品[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6.
[12] 岳玉梅.浅议转基因食品及其发展[J].农家之友,2010,8.
[13] 催雨荣.转基因食品的风险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
[14] 王晓旭.转基因食品的人文伦理思考[J].理论探讨,2001,11.
[15] 王彤彤.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与未来[J].果菜与健康,2004,2.
[16] 朱忠孝.转基因食品风险的伦理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7,6.
[17] 班凌伟.转基因食品利与弊的思考[J].医学社会学,2011,1.
[18] 王婷.转基因食品伦理道德问题[J].科技风,2009,8.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安全性
1.转基因水稻争议。1996年,中国水稻研究所以黄大年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研究出了抗除草剂转基因杂交稻。之后,课题组又成功配制出抗除草剂转基因直播水稻,可省工省时除尽稻田杂草。
中国水稻所与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浙江金穗农业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拉开了将转基因水稻推向产业化的序幕。
黄大年等人已选育出一批优良的转基因水稻组合和新品系,经农业部基因产品安全委员会的安全审定和批准,这些新品种已开始进行继实验室研究和中间试验后的大田释放和试种示范,并正在向有关部门申请商品化生产。
2.巴西坚果事件。巴西坚果(Bertholletia excelsa)中有一种富含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的蛋白质2S albumin。为提高大豆的营养品质,1994年1月,美国先锋(Pioneer)种子公司的科研人员尝试了将巴西坚果中编码蛋白质2S albumin的基因转入大豆中。
但是,他们意识到一些人对巴西坚果有过敏反应,随即对转入编码蛋白质2S albumin基因的大豆进行了测试,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同样会对这种大豆过敏,蛋白质2S albumin可能正是巴西坚果中的主要过敏源。
于是先锋种子公司取消了这项研究计划,此事却被说成是“转基因大豆引起食物过敏”。“巴西坚果事件”也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因过敏而未被商业化的转基因食品案例。
其实,国际上已有关于产生过敏反应的食品及其有关基因的清单。在研究转基因作物时,研究人员首先不能采用这些过敏性食品的基因;对转基因作物制造的新蛋白质,需对其化学成分和结构与已知500多种过敏源作对比,如果具有相似性,也将会被放弃。
3.转基因玉米事件。2007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兽医学教授约尔根?泽特克(Juergen Zentek)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孟山都公司研发的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NK603和转基因Bt抗虫玉米MON810的杂交品种进行了动物实验。在经过长达20周的观察之后,泽特克发现转基因玉米对老鼠的生殖能力存有潜在危险。
两位被国际同行认可的专家(Drs. John DeSesso和James Lamb)事后专门审查及评议了泽特克博士的研究,并独立地发表申明,认定其中存在严重错误和缺陷,该研究并不能支持任何关于食用转基因玉米MON810和NK603可能对生殖产生不良影响的结论。孟山都公司的一名科学家在审查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此外,欧洲食品安全部评价转基因安全性的专家组最近对泽特克的研究也发表了同行评议报告,认为根据其提供的数据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资料显示,泽特克教授研究中所涉及的两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被世界上20余家监管部门认定为是安全的。泽特克具有缺陷的研究造成了对转基因玉米安全性的判断失误,而其研究结果的迅速、广泛传播,则可能造成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误解。
4.俄转基因食品事件。2010年4月16日,俄罗斯广播电台俄罗斯之声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称,由全国基因安全协会和生态与环境问题研究所联合进行的试验证明,转基因生物对哺乳动物是有害的。负责该实验的Alexei Surov博士介绍说,用转基因大豆喂养的仓鼠第二代成长和性成熟缓慢,第三代失去了生育能力。
欢迎广大读者就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
参与邮箱:
欧洲八国使用保障性条款严禁转基因作物种植
新年伊始,波兰政府宣布从2013年1月28日起,禁止两种已获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批准的转基因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在其境内种植。波兰继法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卢森堡、希腊和保加利亚等7国之后,成为第8个对此议题不惜使用“保障条款(Safeguard clause)”在本国境内否决欧盟决议或规定的国家。
小小的转基因种子,暴露了欧洲管控体系的深层次结构问题,同时也凸现了支持与反对双方分歧的严重和情况的复杂。
众所周知,EFSA对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审批程序异常严苛,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结果作为依据。截至2012年底,只有孟山都公司的抗虫玉米Mon810和巴斯夫公司的淀粉高产马铃薯Amflora两个转基因品种获得了EFSA的种植许可。即便如此,由农民、环保组织、部分学者和成员国政府组成的反转基因势力仍旧阻碍着两作物的“落地”。由此引发的争议和抗议贯穿了2012年全年,从法国政府在欧洲法庭的败诉和农民的抗议,到法国学者Serelini惊世骇俗并招致学界广泛声讨的证明转基因作物危害的论文,再到8国相继使用保障条款,公开对EFSA投出反对和不信任票。
另一阵营节节败退,孟山都被迫推迟其玉米品种的市场推广,巴斯夫更是停止了在欧洲的转基因育种研发,转而向大洋彼岸寻找机会。
他,就是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系主任曹树青教授。
寻根溯源,生物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
众所周知,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土壤污染的重金属可通过农作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并危及人类健康。而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更是有近20%的耕地存在镉、砷、汞、铅、镍、铜等重金属超标现象,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并危及民众健康。据了解,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复杂,包括工业排放、化肥农药使用及地矿开采等,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治理非常困难,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曹树青认为,植物修复基因工程是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寻找和发掘耐受重金属毒害且调控重金属超量积累(或降低重金属吸收)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其作用机理,则是植物修复基因工程获得成功并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食品安全的关键。
为此,曹树青带领科研团队展开了植物响应重金属信号传导的长期研究,并得到了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希望能够通过正向或反向遗传学途径,筛选和克隆涉及植物重金属超量积累(或降低重金属吸收)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其作用机理。这不仅有助于揭示植物耐受重金属毒害的分子机理,而且可为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并为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食品安全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于是,科研团队利用正向遗传学途径筛选和鉴定了一个拟南芥耐镉突变体xcd1-D,并克隆了其相应的基因MAN3,该基因编码一个1,4-糖苷水解酶。过量表达MAN3基因导致镉的耐受和积累,而MAN3基因功能缺失则该突变体表现出对镉敏感。镉胁迫诱导MAN3基因表达、增加甘露聚糖水解酶活性及甘露糖水平,从而激活谷胱甘肽依赖的植物螯合素合成途径上的相关基因协调表达,进而增加植物对镉积累和耐受。
如今,研究已经初见成效,发现了MAN3及其介导的甘露糖的新功能,首次揭示了植物响应重金属镉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基因工程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基因资源。“利用此机制,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技术定向增加植物对镉的积累和耐受,使其在受到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中仍可以茂盛生长,并将镉吸收后储存至液泡中。”曹树青介绍,“之后我们再对吸收了镉的植物进行处理,即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2014年10月,该原创性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植物学知名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引发广泛关注。不仅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国内的一系列主流媒体也都进行了报道和转载。
但这些荣誉并未羁绊住曹教授前进的步伐,目前,他正带领科研团队进一步研究针对砷、铅等其他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机制,并致力于产业化探索,致力让更多的国人吃上放心粮食。
解决粮食安全,实际意义深远
民以食为天,华夏儿女自古以来就对粮食有着独特的情感,而到了现代,粮食也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危的重要问题,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物资基础。如何增强作物品种的抗逆性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此,曹树青教授认为利用转基因育种提高作物的耐寒和抗旱能力对粮食安全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经济意义。于是,他带领课题组开展了“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研究,即利用转基因育种等技术增强作物品种的抗逆性,提升植物对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如抗旱、抗涝、抗冻、抗病虫害等。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对植物抗逆分子机理的认识及关键基因的发掘。他们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通过正向和反向遗传学途径,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手段,筛选和克隆抗逆关键基因,阐明其功能,并用于作物抗逆分子遗传改良。
目前,该研究已经可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曹树青教授说:“这些研究不仅对于揭示植物抗逆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可为作物抗逆遗传改良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但消费者对其的态度却不尽相同,明确了解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及购买意愿将有助于生产者及政府的决策。根据辽宁省十个城市消费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深入研究了城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及购买意愿。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购买意愿
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是1983年培育成功的转基因烟草,第一例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转基因晚熟西红柿,转基因食品真正大规模生产并商业化是在1996年左右[1][3]。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机构(ISAAA)统计资料[2],从1996年到2006年11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最初的1.7Mhm2迅速增加到102Mhm2,增长了约60倍,全球共有22个国家的1030万农民以种植转基因作物为主。中国的转基因技术无论是在研发和应用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2006年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3.5Mhm2,位居全球第六位。
在转基因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有关转基因技术和食品的争论也愈演愈烈。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品质,并且有利于环保,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反对者出于对食品安全、生态安全、道德伦理等角度的担忧指出,任何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然而,消费者的态度将最终影响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因此研究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意愿就显得十分重要[4]。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组织沈阳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的学生对辽宁省十城市消费者进行了调查,以期把握现阶段辽宁城市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其购买意愿的因素。
一、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
本文以辽宁省城市消费者为主体,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辽宁省内十个城市的1000名消费者为调查对象。针对要考察的问题,问卷设计了五个部分:(1)消费者对转基因知识及转基因食品的一般认知;(2)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或转基因食品的态度;(3)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4)消费者了解转基因食品相关信息的渠道、来源及可信度;(5)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1.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概念的一般认知。根据调查可以看出,转基因食品在辽宁省消费者中的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在获得的有效调查样本中,被调查人有582人听说过转基因食品,占总调查样本的64.8%。其中,仅听说过“转基因食品”一词的有86人,占听说过转基因食品受访者样本的14.8%;听说过“转基因食品”一词并对转基因食品有模糊概念的人数为233人,占比40.0%;比较了解且能较准确的回答出转基因食品概念的人数为172人,占比29.6%;非常了解转基因食品知识能准确描述其概念的人数有91人,占比15.6%。
2.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知识的认知水平。设计了5道问题来考察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及知识的认知水平:(1)某种转基因农作物可以抵抗特定病害或疫病;(2)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导致人的基因发生变异;(3)男孩子的性别由父亲的基因决定。(4)不可能把动物所具有的基因转移到植物上;(5)转基因食品包含基因,普通食品(非转基因食品)不包含基因。结果表明,完全答错5道题或只答对1道题的人仅占全部回答问题人数的6.3%,而18.6%的消费者回答对了全部的问题。大多数消费者对这些最基本的知识在认知上存在着模糊,总会答错一两道题,这部分占了一半多的人数(52.4%)。答对率比较高的题目是第一题,而对与正确理解转基因食品密切相关的第二题和第五题两个问题答对率相对要低的多,这说明辽宁省城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知识的认知还比较模糊。
3.消费者了解相关信息的渠道、来源。从调查中看到,人们对转基因食品了解的信息渠道主要来自于报纸,其次是电视,其比例分别为72.3%和67.7%。从广播和期刊中了解转基因食品相关知识的人数比较少,分别只占16.0%和12.4%。从信息来源看,来自于政府和科学家的比较多,分别为79.7%和71.1%。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之间对转基因食品的谈论也比较少,只占16.2%。
4.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总体态度。总体上讲,辽宁省城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持积极的态度。辽宁省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农药残留、改善产品品质、减轻环境污染和益于身体健康这些正面特征均持肯定态度,有超过半数的消费者支持这些观点。而对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带来的环境影响、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这些负面影响则持比较保守、客观的态度,仅有少数(约占1/5)的消费者对此持肯定态度。
5.消费者对加贴标签及监管的态度。对调查数据的研究还表明标签制度深得人心,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需要加贴标识”这一说法,仅有6位消费者完全不同意加贴标签,而完全同意转基因食品加贴标签的有537人,占92.3%,是绝对的多数。在中国,由国家政府负责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审批、认证和市场监管。在被问及“政府应对转基因食品部门进行监控”这一点时,有411人,占70.6%的消费者表示同意,比较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消费者共有35人,占6.0%。通过调查可知,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对政府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表示强烈支持。
二、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在不考虑价格的条件下,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持支持或反对的态度并不能直接反映出真正
的市场需求。因此,在研究中进一步分析了辽宁省城市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
1.概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
研究中设计了五个问题用来获取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购买意愿的信息,分别是:(1)如果这种转基因食品与同类普通食品价格相同时,您是否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2)如果这种转基因食品比同类普通食品价格高时,您是否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3)如果这种转基因食品比同类普通食品价格低时,您是否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被调查人是否需要回答第三个问题取决于其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如果第一个问题回答的结果为“愿意”,则基于“所有消费者都是理性”的假设前提,第三个问题不需要回答,直接视为“愿意”。相反,如果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不愿意”,则被调查人需要回答第三个问题。(4)如果您事先得知某种转基因食品有益于您或您家人的身体健康(比如,某种转基因大米富含有益于儿童健康的维他命),您是否会在转基因食品与同类的普通食品价格相同时,选择购买转基因食品?这个问题同样取决于消费者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如果第一个问题回答的结果为“愿意”,则该问题不需要回答,如果第一个问题回答的是“不愿意”,则这个问题需要回答。(5)如果已经证实某种转基因食品有益于您的身体健康,您是否愿意为此支付比购买普通食品更高比例的价格?同样的,这个问题也取消费者对第四道问题的回答,若第四个问题回答的是“不会购买”,则这道问题不需要回答,如果第四个问题回答的是“会购买”,则本道问题需要回答。
调查结果表明,在听说过转基因食品的582人中,有498人,约占85.6%的消费者表示在价格相同的条件下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有84名消费者表示在转基因食品与同类的普通食品价格相同时不会选择购买转基因食品。对表示愿意购买的498名消费者进一步询问得知,当转基因食品价格高于同类普通食品时,在不同的价格幅度下,表示愿意购买的消费者人数及比例明显下降,当转基因食品的价格高于同类普通食品50%时,有394人,占79.1%的消费者拒绝购买转基因食品,而在转基因食品的价格比同类普通食品的价格下降的情况下,愿意购买的人数有所增加,当转基因食品的价格低于同类普通食品价格50%时,原先不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84名消费者中有29人改变了购买意愿,由此可见价格是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也可同样看到,随价格的下降决定购买转基因食品的人数增加幅度先升后降。也就是说,一部分不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无论价格下降的幅度是多少,也难以改变他们的购买决策,价格已经不是影响他们做出购买选择的一个考虑因素了。
当告知消费者某种转基因食品有益于消费者自身或其家人的身体健康并且价格与同类普通食品相同的情况下,曾经在第一种假设条件下表示不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84名消费者中有22人改变了态度,表示考虑购买转基因食品。进一步询问这520名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条件下的购买意愿可知,在转基因食品价格高于同类普通食品价格10%的情况下,表示愿意购买的人数减小到453人,当价格高于50%时,表示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人数明显降低,仅有111人表示愿意购买。从这个结果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转基因食品品质的改善的确能够促使一部分不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改变购买意愿,但价格仍是消费者在购买转基因食品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2.分类分析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在上述的五种假设条件下,还可以总结出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比例对于具有不同特征的消费者群体都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结论。从性别角度来看,在这五种假设情况下,表示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中男性的比例均高于女性,但差异不是很大,幅度范围在0.9%-6.9%之间。从年龄结构方面分析,年龄在40-49岁之间的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比例最高。在价格相同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占比93.8%和96.3%,而对于年龄在30-39岁之间的消费者来说,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例与40-49岁年龄组水平相比差异不大。与这两个年龄组相比,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例下降明显。这一比例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消费者群体之间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在不识字或小学受教育程度的消费者中,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例略高于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以上的受教育程度的群体。21写作秘书网
收入水平对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影响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大体一致。归纳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随着消费者年收入水平的提高,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比例会逐渐下降。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面对一般转基因食品与同类普通食品,年收入水平低于10000元的消费者群体中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例为89.2%,这一比例较之年收入水平高于70000元的消费者群体高26.2%。面对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转基因食品与同类普通食品,年收入水平低于10000元的消费者群体中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例为95.2%,这一比例较之年收入水平高于70000元的消费者群体高24.8%。
从职业身份来看,全职工作人员比其它身份的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在价格相同的两种条件下,其比例分别占到92.1%和94.4%。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相对于其它各种身份的消费者来说较低。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来考察,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越高的消费者其购买意愿也越高,在价格相同的两种条件下,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最高的消费者其购买意愿的比例分别占到93.4%和96.7%。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初始态度严重影响了其对转基因食品的选择,初始态度是积极态度的消费者,其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例无论在何种价格、何种特性的条件下都要明显高于初始态度是消极态度的消费者。同样的,根据调查数据,消费者对信息渠道和信息来源持相信态度的,其购买意愿也都高于持不相信态度的消费者。
三、结论与建议
1.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度较高,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是积极的。调查分析的结
果表明,有64.8%的受访者听说过转基因食品,在转基因食品与同类普通食品价格相同的情况下,约占55.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若是受访者得知该转基因食品有益于其本人或其家人身体健康,表示愿意购买的比例增加到了57.9%。辽宁省消费者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比例介于国内其它城市之间,处于较高水平。2004年对南京市的消费者调查表明仅有27.3%的人愿意在价格相同的条件下购买转基因食品[5],2005年对北京市城区居民的调查发现,在价格相同的基础上,有33.3%的人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6]。2003年对上海市消费者的调查结论为有55%的消费者在被提示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可能更高的情况下,愿意在价格相同的条件下选择转基因食品[7],而济南市有65.1%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品质能有所改善的转基因食品[8]。
2.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会受其个体特征、社会经济因素、初始态度及认知水平的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男性消费者比女性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年龄大的消费者更不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受教育程度高的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低于受教育程度低的消费者,收入水平高的消费者比收入水平低的消费者更不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全职身份的消费者显著地比其他身份的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高、初始态度积极的消费者会比认知程度低、初始态度消极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3.转基因食品价格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受到产品价格的影响,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考察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等因素,转基因食品的价格在决定辽宁省消费者是否选择消费转基因食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转基因食品的价格比同类的普通食品低,那么愿意选择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比例就会上升,尤其是对那些收入水平较低的消费者群体来说更是如此。如在研究中,当转基因食品的价格低于同类普通食品价格30%时,年收入水平低于10000元的受访者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价格较低的转基因食品。因此,可以假设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下降会使低收入的居民从购买转基因食品中得到更多的益处,同时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生产后所面临的市场需求也就会更大一些;当转基因食品的价格比同类普通食品价格高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则会随之降低,这一特点在低收入水平群体中表现的也尤其明显。当转基因食品的价格高于同类普通食品50%时,年收入水平低于10000元的受访者,仅有4.8%的受访者表示会继续购买转基因食品。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措施,提高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
第一,国家应该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决定了他们的信息判断能力和初始态度,一旦受到突发负面事件和诸如来自绿色和平组织等反对转基因食品的组织的舆论影响,则极有可能动摇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从而影响到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方向。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应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管理、提高转基因食品的检验、检测技术、强调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二,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宣传。消费者获取相关转基因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报纸和电视等大众媒体。要发展转基因食品,当务之急是要加大转基因食品知识的宣传力度,使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得到普及。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力度,尤其应加大对年轻消费者的宣传力度,以便其在做出购买决策时更加理性,政府、科学家和消费者组织等作为消费者信息来源的主渠道,更应该积极宣传有关知识和信息,正确引导消费者,以免消费者由于受到比较片面的信息而扭曲其购买决策。此外,媒体在做宣传时,应当有正确的立场,时刻保持一种严谨、科学的态度。学术界对转基因食品的不同看法是基于大家的不同理解,是一种学术争论。但媒体在做宣传时不应有任何倾向性,这样做,一方面能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对待转基因食品及技术,为这项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因不严谨的宣传而使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产生恐慌心理,或因无知而采取无所谓态度的消费行为。
第三,转基因食品研发的方向应适合消费者需求。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受转基因食品的品质影响,当受访者被问及是否愿意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选择购买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转基因食品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原本不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的受访者改变了购买意愿,表示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当前转基因作物发展主要集中在对作物种植者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没有很好地迎合终端消费者的需求。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应更多地考虑消费者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切身体会到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尽管目前辽宁省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利弊的看法有较大分歧,但总体上对转基因食品的继续发展持支持态度,对转基因食品的未来持乐观的态度并寄予厚望。
第四,合理运用转基因食品的定价策略。价格对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比较大,为了尽可能的吸引消费者购买转基因食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价格来扩大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DALLS,China:newlawsguidenation’sgenework[N].AsiainfodailyChinanews,2001-07-01.
[2]JAMES,C.HighlightsofISAAABriefNo.35.——GlobalStatusofCommercializedBiotech/GMCrops[EB/OL].,2006.
[3]陈桂荣.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对昆明市消费者的调查与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4-17.
[4]季焜,仇焕广,白军飞,CarlPray.中国城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和购买意愿[J].中国软科学,2006(2):61-67.
[5]胡浩,林礼耀,梁龙明,高正,龙陆佳.现阶段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及购买意愿分析——基于对南京市消费者的调查[J].消费经济,2006,22(1):44-46.
[6]项新华,张正,庞星火.北京市城区居民的转基因食品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5,17(3):217-220.
创造生命,这个早先被认为是造物主的工作,如今正被某些生物学前沿的人所掌控。克莱格・文特尔就是利用重新组合基因片段,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例“人造生命”的科学家。
5月20日,文特尔联合同事汉密尔顿施密斯一起,了文特尔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一个名为“辛西亚”
(synthia)的细胞。辛西亚的名字,就是合成体的音译,因此它和希腊神话里的月亮女神辛西娅(cynthia)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文特尔仅仅是个科学家,而非宙斯。
这个人造细胞之所以具有非凡的意义,是因为它的基因组完全按照科学家的意愿,通过电脑的软件设计编写而成。“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以电脑为父母的生命形式!”他在新闻会上表示。
文特尔还自豪地称,基因片段里含有4个“水印”字符,以标示该基因并非天然,而是由人造而成。
“至于水印的解读工作,就留给那些爱好较真的遗传学书呆子吧!”文特尔无疑受到了电脑软件防伪技术的启示。
据透露,这四个水印中,有两个分别是文特尔和施密斯的名字。
意义不同的“新生命”
“辛西亚”所引起的恐慌和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的时候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虽然辛西亚和多莉都是人类创造的新生命,标志着生物学发展的里程碑,但意义却迥然不同。
古代西方的自然发生说认为,许多小生物是由自然界偶然产生的,比如苍蝇、蛆、蚊子,乃至老鼠,都是某些环境下的自然产物。
比如生活在16到17世纪的比利时化学家、思想家赫尔蒙特曾指出,把糠和破旧布片塞进瓶子里,丢弃在床底下、角落里,瓶子里就会生出老鼠来。
这种观点被18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所否定。他通过葡萄酒变酸的研究,找到了与动物、植物并存的另一大类生命形式――微生物,微生物是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原生动物的统称。
微生物理论也支持了这样的事实,即任何生命形式都有其之所以产生的母体,所谓龙生龙,风生凤,“遗传”一词也因此而来。
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相继创立了细胞学说,解开了生命基本单元――细胞结构之谜。
细胞是生命和非生命物质的分界线。文特尔创造的“辛西亚”,也正是一个可以自我复制的细胞体,具备最基本的生命要素。
然而,细胞学说并没有穷尽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当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表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时,人们才惊异地发现,存在于各种细胞之中核心的机密,原来是组成俗称“染色体”的基因组。一组组基因长链,又是由4种碱基对交错扭结而成……
从基因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物种之所以区别,根本就在于基因组的不同,而基因组的不同则在于碱基对的数量和排列次序不同。所以有人认为,DNA是造物主创造生命的最原始“密码”。
可以说,在生物的DNA长链被人为“操作”之前,任何新的生物都不为“新”,因为所有生命形式中的基因从来没有被删除、涂改或拼接过。
杂交水稻、混血儿、杂毛狗,各种物种相同的生物之间,都可以通过遗传定律实现后代的改良或者退化,而它们的后代也都是自然的产物,而非“新的生命形式”。
篡改上帝密码
如果说细胞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单元,那么基因则是决定生命形式的基本单元。20世纪90年代,随着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由多个国家发起并组织了一项声势浩大的科学工程,即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HGP试图破解人类基因组密码,解开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
在解读生物基因组密码的同时,基因技术在生物学领域大显身手。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就是其典型的应用。
1996年诞生的克隆羊多莉,是基因技术令某些人激动却让另外某些人恐慌的事件。
从母体羊乳腺中取下一个细胞,抽出其中的染色体,即基因组;同时取出另外一只母羊的卵细胞,并抽出其中的内核,留下空卵壳,之后,将前面的染色体放人后者的卵壳中,从而得到一个克隆意义上的“受精卵”,将其放入第三个母羊的子宫里,就得到了克隆羊多莉,它是第一个母体羊的克隆体。
多莉的特殊意义不在于科学家对其基因组的操作,而在于哺乳动物通过体细胞无性生殖的史无前例。因此,多莉也不是人类创造的新的生命形式,而仅仅是已有生命的“翻版”、“复制”。
转基因技术是对上帝密码的第一次干预。
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就试图利用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基因碎片,插入特定生物的基因长链之中,从而这种生物就获得了某种神奇的功能。这些功能往往是从传统的杂交方法中难以获得的。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生物诞生,它是一种具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烟草,被转入了抗虫能力的基因片段。
某种意义上来说,转基因生物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因为人类打乱了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固有的界限,在基因层igA:对生命“动了手术”。
棉花可以携带制造抗虫蛋白质的基因、玉米可以携带马铃薯制造淀粉的基因、猫可以携带水母制造荧光蛋白的基因、小鼠可以携带番茄的颜色基因……
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看,这种“手术”仅仅是小尺度上的缝缝补补,至少把持了上帝造物的最后底线――功能基因片段的完整性。或者说这些功能基因片段都是从生命体里抽离出来的,而非人为组合。
和转基因技术完全不同,创造辛西亚的过程是对功能基因的重新编写。
如果说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碎布片缝制衣服的话,那么创造辛西亚的技术则类比于织布。织成什么样的功能、尺度、花纹、质地,完全取决于织布者的手艺和喜好。
因此,文特尔所做的事情,是造物完成之后,自然界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人造生命”,其创造的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
科学怪兽?科学先驱?
对于文特尔的举动,支持者和反对者参半。
支持者赞扬他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在掀起一场科学的革命。而反对者则对此类科学实践充满质疑,将文特尔等人视为科学怪兽。
自从哥白尼、牛顿伊始,近代科学以强大的攻势洗劫了人类的思维。
在经典物理学看来,宇宙万物的运作不需要上帝辛苦的“当值”,上帝只需要在创世纪时期,给予第一推动就万事大吉了。尼采更是癫狂地宣称,“上帝已死!”因此西方科学传统下日渐清晰的人类生活世界里,上帝是缺席的。
生物学领域亦是如此。在现代生物学家看来,生命也不过就是一堆DNA长链而已。上帝在编好生命密码之后,也同样选择了“隐退”。
在此情况下,“科学怪兽们”的活动才没有边界。
然而,辛西亚带给人类的问题,不仅在于人类能否扮演上帝的角色,还
在于越来越接近生命本质的“现代技术”,到底会为人类造就多大的福祉,导致多大的风险。
文特尔说,“辛西亚体内所有的功能基因,都可以通过电脑编程设计完成。”这意味着,辛西亚究竟是人类忠实而友好的仆人还是具有侵略性且致命的敌人,都掌控在“基因编码科学家”的手中。
然而,文特尔或许高估了当前生物技术的能力,也高估了人类对生命的认识水平。
DNA决定生命形式的简单公式,似乎太过乐观。因为,很多科学家已经发现,拥有怎样的功能并不一定表达怎样的性能;而有些貌似无用的垃圾基因,往往有大用。
进一步讲,既然辛西亚的DNA序列由电脑编程而来,那么就不能完全排除编程受到黑客攻击的风险。“生命黑客”将成为合成生物学最大的恐惧。
当类似SARS的病毒悄然袭来的时候,人类所能做的,或许只有向上帝祈祷,祈祷其早日归来。
I-LJMB机械手
功能&奇趣:i-LIMB机械手是一个可以通过无线蓝牙技术进行操控的新型仿生手,其采用了脉冲调制技术,该技术可显著提高机械手的抓握力。可以让使用者拿起重物或细小的东西,以及对抓握手法进行个性化调整来配合自身需要。i-LIMB以铝制底盘为基础,可以拥有提起90公斤物品的能力。
制造商:苏格兰Touch Bionics公司
售价:新品未定价
小编点评:根据网站提供的信息,这款机械手诸如系鞋带这样复杂而细致的动作都可以完成,对手臂残疾的人来说绝对是个不错的东西。
宝马儿童车
功能&奇趣:这是由宝马公司专门为儿童设计生产的新款脚助力儿童车。它延续了宝马公司汽车设计团队的风格,4条由软橡胶制成的宽大车轮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稳定性,同时也起到了保护儿童的作用。这款儿童车虽没有油门,但提供了慢速与快速两种行驶速度切换。更加提高了其安全性能。
制造商:德国BMW公司
售价:约780元人民币
小编点评:恐怕全世界再也没有比它更便宜的宝马了。
双头风扇
功能&奇趣:这款风扇除了可以往房间里吹风外,由于它的双风扇设计,还可以让房间里的空气流动起来。其内置的离子发生器还能够净化空气,使空气持久清新,比传统风扇更为有益健康。风力为三挡调节,可提供15~20平米房间的空气流通。不仅仅是炎炎夏日,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它也一样可以派上用场。开启暖风时,它可将热量均匀吹送至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不仅提高了室内温度,还降低了供暖费用。
售价:99.95欧元
小编点评:双头风扇的设计已足以令人惊奇,再加上冷暖功能,小编已经准备掏银子买一台了。
索尼NEX-5
功能&奇趣:索尼NEX-5配备了1420万像素APS HD CMOS感光元件,取消了传统单反相机的五棱镜以及取景器,实现轻量,精巧的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机身设计紧凑,最薄处仅为24,2mm。在如此小巧的机身上,索尼还为其装配了3.0寸92万像素的液晶屏,并可向上80度向下45度进行翻转。NEX-5具有扫描全景、手持夜景,笑脸快门、高清视频、高速连拍,HDR、DRO等众多功能。并且在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它还具有一个独家杀手锏
3D摄影功能。
制造商:日本SONY公司
售价:新品未定价
小编点评:有了全球最小最轻的可换头DC,那单反是不是可以淘汰了?
音乐胎教腰带
功能&奇趣:这款音乐胎教腰带,有四个喇叭,内置立体声扬声器,分别接在孕妇的肚子四周,还可以利用3.5mm耳机,让妈妈分享宝宝听的音乐。至于音乐播放的载体,iPod或是MP3播放器均可,这款胎教腰带除了可以让孕妇腹中的胎儿听到动听的音乐,还可以为孕妇的大肚子提供一定的支撑和保护。
制造商:美国NUVO公司
售价:130美元
小编点评:胎儿在母体中能够感受孕妇情绪、言行的感化。对于繁多的胎教方法,音乐无疑是最重要的沟通渠道,给予适当的听觉刺激,有助于婴幼儿的成长。
Min-Torch
功能&奇趣:这款迷你手电筒,长度仅为52毫米。内置锂电池,采用USB充电的方式,插上电脑就可以充电,充电10分钟可正常使用150分钟以上。其采用0.5瓦LED灯泡,照射距离可达50米。同时,它不仅仅是一个照明工具,还可以配置原装三星闪存作为U盘使用。
制造商:香港KuOrange公司
售价:约40元人民币
小编点评:采用USB充电方式,既环保又方便,无论居家,户外运动和应急事件,它都是一个不错的伴侣。
饿瘦了的电池
功能&奇趣:设计师为我们设计了一款体型可变化的充电电池,用更加直观的胖与瘦来表示充电电池的电量变化;当它被充满电时,它会丰满而匀称,跟正常电池无异。但随着电量的消耗,电池中部会逐渐干瘪,慢慢变瘦。看着日渐消瘦的电池,每个人都会清晰地意识到,它们很饿,需要充电了。从而让你更好地把握电池电量以及充电时间。设计师:Mac Funami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