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表外融资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4:43

导语:在表外融资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表外融资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它的出现,对会计处理提出了新的问题,那么,企业如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已经日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资产证券化是指,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离组合,进而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资产是指具有可预见的现金流量的资产,即发起人是将表现为资产的一种收益权转让了出去。证券化是指利用一定的标准,将不同风险不同特点的资产组织起来,出售给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

资本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融资工具,具有传统融资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不仅改善了资产负债结构,还可以减少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公司未来现金收入流 、有利于提高存量资产的质量,加速资产周转和资金循环,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通过多方合约分散投资风险,为投资者增加了投资的安全系数。

二、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一)从会计要素定义方面来看,资产证券化操作对象不是一般的资产,而是预期在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量的金融资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均提出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两个会计要素,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披露奠定了基础。

(二)从会计确认方面来看,资产证券化确认的关键时间转让者与受让者之间的金融资产交易视同销售(表外处理)还是作为担保融资(表内处理),不同的处理对开计报表影响不同。

1.金融合成分析法资产证券化会计模式的创新。金融合成分析法以资产控制权的转移作为判断标准。判断金融资产的控制权是否转让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包括:转让的金融资产已跟转让人无关,受让人可以无条件地将金融资产用作抵押或再转让;转让人不再通过回购等途径保持对已转让资产的有效控制等。所以利用金融合成分析法对证券化资产的控制权进行测试时,需要对证券化的整个合约安排体系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辨认,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金融合成分析法的不足之处。在我国会计准则中有必要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对证券化资产予以确认。该方法下“有效控制”概念的提出,无疑是一个创新,它不仅与我国《企业会制度》中资产的定义在逻辑上保持了一致性,而且由于它将金融资产视为由可以分割的各部分组成,根据转让方对各组成部分控制权的拥有情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因此较“风险与报酬分析法”更具有可操作性。

2.后续涉入法新型的资产证券会计确认方法。该方法运用了“部分销售思想”,只要转让方对被转让资产的部分后全部存在任何后续涉入,与此相关的这部分资产作为担保融资处理,而不涉入部分资产作为销售处理。

(三)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

如何对发起人因资产证券化交易所产生的新的资产和负债,以及所保留的资产及负债进行计量,是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的难题。

1.根据金融合成分析法,证券化资产真实销售以后,发起人新增的、且与资产证券化交易有直接关系的资产和负债,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初始计量。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是发起人没有放弃控制权而保留下来的获利权或义务,则不用根据交换的概念进行新的计量。资产证券化的转让损益=新增资产的公允价值-新增负债的公允价值-分配的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

2.后续涉入法的相关计量问题。后续涉入发下的资产计量的关键是未终止确认的转让资产的计量方式选择。以获得终止确认的转让资产,自然用公允价值分配标准,作为销售收入列示于利润表。而未终止确认的转让资产应以相应部分分配到原始资产账面价值继续在报表中列示。相关损益计算用:转让损益=终止确认部分资产的转让收入-终止确认部分资产分配到的账面价值。

(四)资产证券化的会计披露

会计信息披露是通过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的,即向外界提供合乎要求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说明。财务会计报告的核心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组成的会计报表体系,会计报表附注只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由此便形成了通常所得到的两个概念,即“表内反映”和“表外披露”。由于表内信息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直接结果,所以人们通常认为表内信息比表外信息更重要。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金融工具等的出现,使得这一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事实上既重视表内列报,又重视表外披露,才是财务会计报告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资产的确认依据不同,从而会计报表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也就存在差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ias39《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关于披露的部分是建立在金融合成分析法上的。根据规定,如果企业进行了证券化或签定了回购协议,则应就发生在当前财务报告期的这些交易和发生在以前财务报告期的交易形成的剩余留存信息,单独披露以下信息:(1)这些交易的性质和范围,包括相关担保的说明、用于计算新利息和留存利息公允价值的关键假设的数量信息;(2)金融资产是否已终止确认。资产证券化交易中,发起人与特别目的载体(spv,special-purpose vehicle)关系密切。在编制发起人的会计报表时,是否应将特别目的载体纳入合并范围,成为资产证券化合计亟需解决的又一个难题。根据现行的会计报表合并理论,母公司应以对关联公司活动的实际控制程度作为合并与否的判断依据,而不是单纯纯决于法定持股比例;凡是对联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有实质控制权的,都应被纳入合并报表编制范围。也就是说,特别目的载体应当被纳入发起人合并范围。这时,分别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发起人和特别目的载体,将被视为一个经济实体;两者之间的交易将成为经济实体的内部交易,从合并报表中剔除出去。其结果是,不管发起人将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真实销售处理,还是作为有担保的融资处理,对合并报表结果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三、企业进行资产证券化应具备的条件

(一)基础设施资产具有稳定的预期现金流。资产证券化后的债券偿付需要稳定的、结构化的现金支付,这要求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具有稳定的预期现金流入。

(二)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资产证券化后的债券偿付最终来自于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偿债能力与偿债愿望。

(三)控股股东与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有了控股股东与地方政府的支持,就可以利用政府的信誉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四)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性融资活动,其发展需要得到经济环境、法律制度、信用基础、会计制度、税收制度等诸多因素方面的支持,每一因素均对资产证券化的顺利进行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瑞,资产证券化会计:基础问题研究 [j] 财政监督,2008 ,(4)

第2篇

论文摘 要:该文从构建 现代 金融 组织体系﹑解决三农 发展 金融需求问题分析发展民营银行必要性出发,从政策法规和理论上论证了发展民营银行的可行性,并探讨了

2.4经营人才问题 

银行业以经营风险为业务特征,对从业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要求。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全球竞争,而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高水平的管理,才能充分利用和有效组合现有资源。但是优秀的 企业 家并不一定是合格的 金融 家, 发展 民营银行客观上要求外聘职业经理人,而我国民营 经济 中的 现代 委托——关系落后,经营者和所有者信任成本不断提高,加上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家形成的“事必躬亲”的习惯,发展民营银行的人才制约问题将更加突出。 

 

3.发展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 

 

3.1组建民营化的 农村 股份制商业银行 

农村经济不单纯由农业和农户组成,还包括农村工商企业。伴随着农业特别是部分地区农村工商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其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多,而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客观上为商业化金融组织在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组建农村股份制民营商业银行,其入股的股东应该以农村信用社原有社员为主,重点吸收有资金实力的农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开办的中小企业,使其资本金全部由民间资本入股组成,在经营过程中逐步壮大。 

3.2组建民营化的城市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是由各地区的城市信用社改组而成,由于大量 历史 遗留问题,使其风险集中,经营问题复杂,规模一般较小,且经营能力不足,所能经营的中间业务较少,几乎未涉及到表外业务的经营。监管当局亦不允许其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限制其扩张网点,这些均制约城市商业银行的壮大。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引进优质的民营资本所有者加盟,促使国有背景股本的逐步稀释,最终实现民营化。这些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过股权结构民营化后,有利于消除各种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实现邻近地区商业银行的并购和营业网点的扩张,逐步发展扩大。 

3.3民间资本拥有者申请新设社区银行 

目前我国金融资产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30%左右城市居民占有近80%的居民金融资产,其中近一半又被20%的少数高收入阶层占有,这说明我国部分个人完全有能力申请新设民营银行。而社区银行是他们的最优选择。社区银行强调金融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社区银行完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调整经营策略,突出自身的比较优势。社区银行一方面突出了其在中小城市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质,和国有商业银行在不同层次上运作,形成较强的互补性;另一方面改变了民营资本投资的隐性壁垒,激发了民间资本所有者的投资积极性,使资本这一稀缺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 文献 : 

第3篇

关键词:杠杆化;金融危机;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理论基础

杠杆化(Leverage)是指任何能够扩大收益和损失的技术。美国高杠杆率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表外资产过度膨胀导致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影子银行”进一步放大了金融机构的杠杆率;投资银行的高杠杆率;过度金融创新和衍生品投资是高杠杆率的根本原因。

从历史来看,二战以来美国三大私人部门,主要是居民、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都越来越依赖负债。但是,美国政府的负债则在长期内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其中,于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房贷的迅猛增加,美国居民负债占GDP的比率由1952年初的24%攀升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97.54%,此后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居民负债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83.06%。金融机构负债占GDP的比率则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上升,由1952年初不到3%急剧增长至2009年1季度的122.92%,随后由于次贷危机的发生持续回落到2012年第二季度的88.09%。非金融企业负债占GDP比率上升比较缓慢,由1952年的30%升至2009年1季度的82.9%,之后缓慢回落到2012年2季度的77.5%。政府负债占GDP的比率变化则经历了两轮周期,一是从1952年到1993年,政府负债占GDP的比率由1952年的70%降至1974年的36%后,升至1993年的66%;二是从1994年至今,政府负债占GDP的比率从1994年的65%降至2001年底的45%,随后升至2012年2季度的90.53%。

二、杠杆化与金融危机关系的实证分析

2.1基于格兰杰因果分析

2.1.1数据的选择

本论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杠杆率对GDP、通货膨胀率等经济指标的影响选取的主要指标和代码见下表。

2.1.2 Granger因果检验

对GDP和TL的Granger因果检验,滞后期取1-7,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结果如下表。

2.2基于检验结果的经济学分析

(1)中期内GDP会对总杠杆率产生影响,而总杠杆率则不会对GDP产生影响,长期内二者互相影响。

(2)中期内GDP会对居民负债额产生影响,而居民负债额则不会对GDP产生影响,长期内二者互相影响。

(3)GDP和居民部门杠杆率从短期到长期二者之间互相影响。

(4)CPI会影响居民部门杠杆率,而居民部门杠杆率则不会影响CPI。

参考文献

1. Sebenem Kalem li- Ozcan, Ariell Resh efand Bent Sorensen and Oved Yosh a. Why Does CapitalFlow to Rich States? N BER Working Paper,2005:1-61

2. 陈达. 直面危机 [M] .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3. 钟伟 顾弦 《从金融危机看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及其风险》中国金融.

4. Th om asPh ilippon and AriellResh ef.W ag esand H um an Capitalin th e U.S.FinancialInd ustry:1909-2006.N BER Work-ing Paper,2009:1-61.

5. 杨旭 过度举债是金融稳定的隐患――30年来世界主要金融危机反思[期刊论文]-西南金融2010(9).

作者简介:

第4篇

论文关键词 准备金 风险计量 金融企业

一、准备金制度的变迁

金融企业准备金是金融企业为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缓释风险而对预期可能出现的损失提前计提的准备。我国的准备金提取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发展的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将我国准备金计提制度划分为四个阶段。

2001年之前,金融企业对于金融资产的坏账准备和投资风险准备并没有统一的计提制度,对于计提呆账准备的范围也仅限在贷款方面,其他类型原因造成资产形成的呆账计提分散在各个文件中,由金融企业单独进行提取。

2001年财政部下发财金[2001]127号文件“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2001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要求金融企业建立统一的呆账准备制度,不再单独提取坏账准备和投资风险准备,不再单独申报核销坏账损失和投资损失,该办法对呆账进行了定义,并明确规定呆账准备期末余额最高为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的100%,最低为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的1%,在账务处理上增加其他营业支出作计提呆账准备。

2005年财政部修订“2001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下发财金[2005]49号文件“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2005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该法扩大了计提的范围,不是仅仅将计提的范围局限于呆账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的原则,进一步细化了损失准备的计提标准,按照五级分类的标准,各类贷款有各自的计提标准,并且提出了在利润分配环节对风险资产计提一般准备及其计提标准。

为进一步增强金融企业风险抵御能力,提高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的前瞻性和动态性,发挥金融企业准备金缓冲财务风险的逆周期调节作用,2012年3月财政部修订“2005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颁布了财金[2012]20号文件“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2012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该办法顺应了国际上最新监管趋势,区分了金融企业准备金不同计提办法,提高了损失计提的标准,与金融监管要求相适应,更加注重加强金融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各种准备金计提办法的比较

1.对准备金计提的范围逐渐扩大,且计提的范围逐渐明细。2001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中,准备金的计提范围主要是针对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呆账资产,而符合标准的“呆账”资产基本上都已经对金融企业带来了风险和损失,因此并不能体现计提准备金在对金融企业预期风险中的弥补。2005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中,仍然延续01版中“呆账准备金”的说法,但是将其扩大为一般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其中资产减值准备包括贷款减值准备(又可细分为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坏账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一般准备属于利润分配项,是用于弥补金融企业风险资产中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特种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特定国家、地区或行业发放贷款计提的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不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或公允价值法确定期末价值的证券投资和购买的国债本息部分的投资)。由此看来,准备金的计提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呆账”。2012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中,将金融企业为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金融资产计提的准备金统称定义为准备金,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准备,资产减值准备指的是金融企业对债权、股权等金融资产(不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合理估计和判断,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计提的,计入金融企业成本的,用于弥补资产损失的准备金。一般准备则是指金融企业运用动态拨备原理,采用内部模型法或标准法计算风险资产的潜在风险估计值后,扣减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从净利润中计提的、用于部分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金。对一般准备及资产减值准备的重新定义,也是与新会计准备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意义相吻合,并且与通用的监管要求相符合。

2.逐步加大了对未能识别风险的准备金计提力度。2001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中,风险准备金计提的对象是已经有明确风险因素的资产,而在金融企业的实际经营中,存在部分风险是不可能预期识别的。而这部分风险往往最终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对未能识别的风险必须提前计提准备。2005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中,提出了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的“一般风险”概念,并要求其余额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产生,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到预期风险准备金计提的必要性,但是在计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资本管理,既计提预期准备金必须既能满足弥补风险的需求,同时又不能造成资产的浪费。2012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中,金融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内部模型法或标准法对风险资产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定量分析,确定潜在风险估计值。对于潜在风险估计值高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差额,计提一般准备,当潜在风险估计值低于资产减值准备时,可不计提一般准备,但是一般准备计提标准有所提高,余额原则上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5%。该点明确了金融企业可采用动态拨备原理,是与新资本协议要求相适应,符合逆周期计提拨备要求。

3.资产准备计提方法不断明确,提高资产准备计提标准。2001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中,呆账准备按照最高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的100%,最低为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的1%的标准计提,提取的具体标准按照金融机构对呆账的风险预判来决定,随意性较大。2005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中,贷款损失准备金分为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其中专项准备的计提按照贷款五级分类中关注类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计提比例为100%,同时次级和可疑类资产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因此五级分类的结果成为决定分类计提的关键因素。2012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中,区分内部模型法与标准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方法,提高了标准法情况下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标准,明确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标准。对于具备条件的金融企业可采用内部模型法确定潜在风险估计值,使用至少包括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历史数据,综合考虑风险资产存量及其变化、风险资产长期平均损失率、潜在损失平均覆盖率、较长时期平均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建立内部模型,并通过对银行自身风险资产损失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或其他合理方法确定潜在风险估计值。而对不采用内部模型法的金融企业,根据标准法计算潜在风险估计值,信贷资产的计提比例较之前有所提高,按照正常类1.5%,关注类3%,次级类30%,可疑类60%,损失类100%;对于其他风险资产可参照信贷资产进行风险分类,采用的标准风险系数不得低于上述信贷资产标准风险系数。金融企业对非信贷资产未实施风险分类的,可按非信贷资产余额的1%-1.5%计提一般准备。尽管对于采取标准法的金融企业来说,五级分类的计提结果仍然是决定信贷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但是随着新资本协议标准在金融企业的逐步推广,部分成熟的金融企业将采用监管部门认可的内部模型法。

三、2012年版准备金计提办法出台后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与其他金融企业相比,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本文以清远市辖内8家农村信用社为例分析2012年准备金计提办法对其的影响。

1.对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较高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准备金计提能力影响不大。以清远农信社为例,2012年3月末,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99318.27万元,其中专项准备74950.64万元,贷款损失一般准备24367.63万元,平均贷款拨备覆盖率达185.97%,平均贷款拨备率达4.08%。按照新的计提标准,全辖农信社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71497.09万元,目前各家联社的计提水平已超过应计提标准。

2.允许分年补提一般准备,对部分农信社利润水平将有较大影响。根据新法规定,金融企业在年终时按规定计提的一般准备将作为利润分配处理,一般准备余额需要达到风险资产的1.5%,对于一次性难以补提到位的金融企业,原则上允许五年内分年计提。以清远农信社为例,2011年12月末的一般准备余额为32084.67万元,风险资产余额3002261万元,由于部分联社还存在一般准备计提缺口,如果按照新标准全辖农信社共需新计提一般准备12949.24万元,5年时间内每年平均需新计提约3000万元。从总体情况来看,2011年末,辖内农信社的净利润总额为44102.57万元,分年弥补一般准备对整体利润的影响程度不大,但是从单家机构来看,目前部分联社还存在一般准备计提缺口,因此采取新的计提标准对部分联社的利润水平将有较大影响。

3.部分农信社资本充足率水平将有所下降。根据资本充足率计算规则,在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将不超过贷款余额的1%作为贷款损失一般准备计入附属资本中。由于新法加大了对专项准备和一般准备的计提力度,而一般准备虽有变动,但在计入核心资本时只是子科目的调整并不会影响核心资本总数,因此对核心资本没有影响,但是会导致可计入附属资本的贷款损失一般准备减少。以清远农信社2012年3月底的情况为例,辖内的8家联社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较为充分,均按照贷款余额的1%将贷款损失一般准备计入附属资本。但是按照新法的计提标准估算,只有2家联社因为计提的拨备较为充分,在扣除按照新法需新增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后,剩余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仍大于贷款余额的1%的计提标准,因此资本充足率没有变化。其余的6家联社可计入附属资本的贷款损失一般准备均有减少,且对于资产总额较小的联社影响较大,6家联社中资本充足率最大降幅为0.61个百分点。

四、目前准备金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一般准备的计提口径未明确。(1)“一般准备”存在混淆的地方。根据银监会1104的口径,贷款损失准备细分为专项准备、一般准备、特种准备,这里的“一般准备”与财政部准备金计提办法中的“一般准备”不同,而银监会1104中资产负债表中的“一般风险准备”则与财政部准备金计提办法中的“一般准备”相对应,同一名词指代不同的概念容易产生混淆。(2)“一般准备”计提对象不明确。根据财政部准备金计提办法,一般准备是按照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计提,但是在办法中并未对风险资产给出明确的计提范围,因此容易因理解不同影响计提的范围。

2.表外业务未明确计提的标准。随着近两年信贷规模的调控,越来越多的银行将部分资产由表内转移至表外,造成表外业务量激增,风险增大。而目前表外业务的风险准备计提并未纳入到准备金计提制度中。

五、政策建议

1.切实提高贷款拨备计提水平,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根据《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管理办法》,贷款拨备覆盖率150%,贷款拨备率2.5%已经作为贷款损失准备监管的基本标准,从对机构采用新法估计贷款损失计提的情况来看,这两个指标水平较高的机构受影响程度较小。在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存在一定偏离度的情况下,适当的增加拨备覆盖率将有助于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5篇

摘要:资产证券化直接的影响是资金供给方式的转变,商业银行或财务公司等传统贷款人的角色将被资本市场替代。商业银行参与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可以改善资产负债管理,提高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水平。商业银行应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并充分利用优势,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中充当多种角色,提高银行竞争力。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1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作用

(1)提升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一般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于其所吸收的存款,而存款之期限大多为短期。但银行若将吸收之存款以不动产抵押贷款之方式贷放出去,则所得到的是一个长期的债权资产。银行以短期的负债融通长期资产,很容易造成流动性的不足。如果银行可以将债权证券化,并于一般债权的二级市场中出售,银行就不必担心流动性的问题。

(2)资金来源多样化。

证券化本身就是一个外部融通的过程。证券化机制的建立为发起人又提供了一种资金来源的渠道。而且银行的资金来源多样化,也能使银行找出较低成本的资金来源组合。

(3)达到资产负债表外化的目的。

由会计的角度来看,证券化的结果,会使表内的资产通过证券化而“表外化”。表外化的主要意义有三:其一为风险性资产比例下降,使得金融机构整体资产风险下降,则金融机构风险性资产准备可以下降;其二为资本准备下降后,原有资本可以产生更高的获利,因此可以提升权益报酬率的表现;其三为长期资产转换为高流动性的短期资产,可以有效地改善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

(4)降低资金成本。

过去承做贷款的金融机构,必须依赖本身的信用向投资人吸收资金,所以贷款承做机构本身的信用评级,决定了其获取资金成本的高低。但经由证券化,以所承做的贷款债权为担保,经过适当的信用增强措施后发行证券,可以使该证券能够取得比发起人本身更高的信用评级,因此可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

(5)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商业银行存款的吸纳需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保证金,而资产证券化作为销售收入的实现,不存在缴存准备金的问题,从而节约了银行资金成本。另一方面,银行可在证券化过程中获取一定的收入。作为发起人,银行可收取借款人贷款账户的利息收入、附加收入、借款人延迟支付的罚金以及为客户(如按揭贷款申请人)保险的佣金等等;作为服务者,银行可获得服务费收入,可以利用收取本息与转交特设机构的时间差获得利息收入;一些信誉较好的银行还可以在其他机构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充当担保人从而取得中间业务收入。

(6)化解不良资产。

资产证券化将以不良资产作为抵押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不良资产的所有权分散给众多投资者。由于资产支持证券背后有资产和信用增级工具作为后盾,信用级别一般都比较高,而且收益率较同一信用等级的证券高,这样,会吸引许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2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体系的影响

(1)优化银行体系内部的资源配置。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新兴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资产规模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相差很大,难以同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另一方面,新兴商业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资金少,尚未在民众中建立起与国有银行相抗衡的信誉水平。但是新兴商业银行经营决策环节少,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较灵活,新业务的开发速度快,资金使用效率高,比国有商业银行更富有活力。

(2)资产证券化将有利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现代化和规范化进程。

资产证券化配合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为资本市场的供需双方提供收益稳定、投资风险小的新型投资产品和融资工具。一方面使金融资源得到新的、合理的配置,能满足不同偏好的投资者的不同需要,丰富投资人的选择,实现资产所有者转变资产形态的要求;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增加了资金来源,提高了资金融通的效率,改善了资金质量,缓解了资本充足压力。

(3)资产证券化将加剧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竞争。

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将使筹资、融资的渠道和手段进一步丰富,而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则将使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渐进入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间接融资传统阵地将被不断侵蚀。不仅将会减少许多客户对大额银行贷款的需求,也将增加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从而导致银行筹资成本的上升。面对来自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的激烈竞争,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将缩小,因此各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地扩展服务领域。

3商业银行应对资产证券化的策略

(1)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切入点,积极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当前实现信贷资产证券化首先应以住房抵押贷款作为切入点,因为该贷款较其他贷款更符合证券化资产的基本特征,比如,贷款质量较高,现金流可预测性较高且相对较稳定,贷款有抵押保障,利息收入持续时间较长,债务人分布广泛,等等。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住房抵押贷款是一种最为广泛地被证券化的资产,这是因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一直存在的短借长贷的矛盾。从现实意义来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作为二级市场,其发展有助于促使房地产一级市场运转更为快速和流畅,有助于在一级市场上建立有效的市场筛选机制,培育一个公平、高效的房地产市场,进而促进我国住房金融资金的良性循环。

(2)利用优势,积极参与,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上充当多种角色,提高商业银行收益。

资产证券化使商业银行面临着非中介化的考验的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上,各专业分工细致,存在诸如专门从事贷款收购标准、组合资产池并按投资者需要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特设机构;对资产支持证券提供信用增级的第三方机构;对资产支持证券进行信用评级并出具财务报告、法律报告的服务机构等一系列专门化市场参与机构。而与其他机构相比,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并在长期的发展中有完善的信息收集系统、信用评估与追踪管理系统以及违约追索系统,具有强大的信贷管理功能。

第6篇

成本效率与宏观经济环境相关。实证结果亦表明成本效率与银行的规模是正相关的,此外,有更多贷款损失准备的银行,其效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信用风险和贷款损失管理有关的营运成本增加所致。

关键词:成本效率 银行 香港

中图分类号: F830.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5-012-05

一、 介绍

银行的成本效率及其规模和范围经济吸引了学术界和决策者很大的关注。鉴于银行特有的功能是将资金从储蓄者转移到投资者,低水平的成本效率将限制银行的信贷供应,从而影响经济表现。而且,低效率将减少银行收益,削弱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关于美国和欧洲银行业的成本效率已经有非常细致的分析1。对于香港银行业的研究,则只有最近发表的Kwan(2002,2006)和Drake et al (2006a, 2006b)。

通过运用一个非参数方法(non-parametric approach),Drake et al.(2006a)分析了环境和市场因素对香港银行业效率的潜在影响。很多机构被发现在技术上存在严重的低效,而且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别的银行机构之间,效率水平及其趋势存在很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香港银行的效率受到很多外部因素,主要是宏观经济和住宅市场因素的影响2。

Kwan(2002,2006)根据1992至1999年51家香港银行的季度数据并使用了随机成本边界法,发现X效率大约为所观察总成本的16%至30%。Kwan还发现大银行的效率一般比小银行低,但是规模效应可能和不同规模银行在资产组合上的差异有关。当控制了资产负债表表内和表外以及贷款增长的影响之后,Kwan(2002,2006)发现大银行的成本效率高于小银行3。这说明关于规模和效率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对所使用的设定(specification)很敏感,尤其是对银行产出衡量的设定4方法。关于效率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Kwan(2002,2006)发现银行在1992至1997年间的效率较高,而在1998至1999年间的效率较低。1997年之后的恶化可能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因此,观察银行近年来的变化是非常有意思的。

由于表外业务已经日益成为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本文将表外业务的产出纳入分析范畴,重新评估了香港银行业的效率以及规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5,6,7。同时,本文也考察了成本效率、银行特性和宏观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此外,效率估计扩展至2005年,重点在零售银行。

本文以下如此安排。下一部分讨论了银行成本效率的评估方法。这包括对Aigner et al.(1977)首创的随机成本边界法的讨论。第三部分讨论了所使用的数据和评估方法,并且列出了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第四部分列出了效率评估值,第五部分考察了效率、银行特性和宏观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 方法

对于效率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随机边界法(SFA)和数据包封法(data envelopment approach, DEA)8。本文采用了Aigner et al. (1977)的随机成本边界法。这种方法在银行研究中被广泛应用9。在该框架中,银行被视为一种中介,将不同的要素投入以产生一系列产出。生产成本的一般对数公式如下:

其中,Ci是第i家银行的总生产成本,yji是第i家银行的第j项产出,wki是第i家银行第k项投入的价格。由于方程(1)中的函数f被定义为多产出变量的对数组合(translog),基于二元性定理的一般对称性限制,公式(1)也可以被写成10,11:

根据估计的银行成本边界(cost frontier),就可以评估成本无效(cost inefficiency)的水平了。本文中的成本无效是指投入价格既定,在获得相同数量的产出时银行可以减少、但事实上并未减少的生产成本。换言之,ui是正值。因此,成本无效是指银行能够在随机成本边际生产,并假设产出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可降低的总生产成本的百分比。在标准生产理论的分析框架中,这样的偏差发生于银行没有正确选择投入变量以产生目标产出,或者产生相同数量的产出时进行了过多的投入13。

根据Jondrow et al. (1982),我们通过计算条件预期价值(conditional expected values)估计所观察的成本无效情况。对第n家银行,无效估计(IE estimate)由条件预期值un表示,可以演化为:

三、 数据和估计方法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使用了38家香港零售银行、并覆盖1992年1季度到2005年4季度的横切面时间序列混合数据14。零售银行包括本地银行和一些较大的外资银行,这些外资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本地银行相似,也拥有分行网络、并在零售业务中活跃。银行数据来自香港认可机构必须向香港金管局汇报的申报表。由于我们的目的是考察香港的成本效率,所以样本只包含零售银行在香港分行的数据。

根据过去的文献(见Clark and Siems(2002)和Kwan(2006)),银行成本函数取决于投入价格和产出水平。关于银行的产出变量,我们采用了Sealey和Lindley(1977)的中介法(intermediation approach),其观点是将银行看作是使用劳动力、资金和资本以产生生息资产的一种中介。对产出的衡量是根据银行创造的生息资产的数量。我们沿袭了Kwan(2006)对产出与中介职能相关的定义。由此,产出是(1)对进口、出口、转口和商品贸易融资的贷款(y1);(2)非贸易业务的融资贷款(y2);(3)非贷款性盈利资产,包括可转让存款证、所有其他可转让债务类工具和股权类投资(y3)。由于很多银行已向客户提供相当数量的资产负债表外的金融服务,传统以中介法为基础对表内业务产出的衡量方法会导致对银行产出水平的低估。我们根据Rogers(1998)和Clark和Siems(2002)的设定方法,在估计中,产出项增加了非利息收入,以作为衡量银行表外业务的产出15。关于投入变量,假定银行只使用三种投入要素:劳动力、资金和资本。劳动的单位价格以员工支出占总资产的比率衡量。资金的单位价格以利息支出占总资金(客户存款,银行同业借款,回购协议应付款,发行的可转让债务工具未偿还部分等的总和)的比率衡量。资本的单位价格以员工和利息以外的支出对固定资产的比率衡量。

随机边际成本法通过收集的时间序列和跨部门数据进行估计,其假设是所有银行都可以获得一样的生产技术。通过使用最大可能性法(the maximum likelihood)可获得成本函数的系数。使用估计随机成本边际法所得的剩余(residuals)和它们的变量,可获得方程(4)中对每家银行和每个时期无效率(inefficiency)的有条件预期(conditional expectation)值。

四、 无效率估计

表2显示了无效率估计(IE estimates)。图1和图2描述了对无效估计统计性描述的时间序列。一个较高的无效率估计产生于较高的投入成本或者较低的产出,因为后者会导致与最低成本较大的差距。换言之,一个较高的无效率估计值反映了较低的效率,反之亦然。正如图表所示,加权平均无效率从1992年第4季度的28.9%逐渐减少至1997年第4季度的15.1%,从1998年开始增加,2003年第4季度达到26.3%。但是,2004年后,无效率估计值又重新呈现下降趋势,至2005年第4季度的18.0%16。

无效率估计值随着时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值与经济周期有系统性的关系。在香港所经历的两个重要的经济打击期间――亚洲金融危机和SARS的爆发――无效率估计值都明显恶化。但是,由于经济在近年来的复苏,无效率估计值开始下降。关于银行的成本效率和经济表现之间的正向关系将在第五部分正式测试。

关于成本效率这一时间序列特性的一个可能原因是,由于在经济危机期间,风险更有可能实现,银行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要素投入)或者减少产出的数量(例如信贷)以更好地控制风险。而且,银行可能为发展新业务和加强客户关系增加成本。结果是,银行为了获得相同的产出将投入更多的资源,或者是投入同样的资源却只有较少的产出,这都将导致较高的无效率估计值。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要素投入具有一定粘性。物化的资本数量显然很难调整,而由于对特定人力资本的招聘成本和投资的存在,劳动力是半粘性的17。而且,银行通常都无法完全控制存款数量。由于存在这些粘性,当经济衰退,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减少时,银行通常都无法充分减少投入要素的数量。即使这些粘性不是非常严重,银行进行调整和优化经营也需要时间。结果是,在经济衰退时,有些投入要素可能会闲置,因此降低了成本效率。

除了随着时间变化之外,各银行的无效率估计值之间也有明显差别。图2显示了无效率估计值的幅度和四分位差。银行的成本效率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别,例如2003年,其幅度从10%到80%。值得注意的是,无效率值较高的银行,其贷款与总资产的比率也较低。另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图2的分布显著偏态。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和中位值都非常接近最小值,这表示效率较高的银行多于效率较低的银行。

五、 效率、银行特性和宏观经济

为研究成本效率、银行特性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了一个横切面时间序列混合数据的回归模型,将无效率估计值和一系列变量,包括银行规模、资金来源、业务组合、贷款质素和实质GDP增长率等联系起来18。该回归模型A如下,

其中,TA为总资产,Dep为客户存款,y1和y2分别为进口、出口、转口和商业贸易的融资贷款和非贸易融资贷款,Lloss是贷款损失准备,Tloan是贷款总额,GDPG是实质GDP增长率,函数f(e)包括白噪音过程的自回归条件以反映其他因素的自相关性19。变量TA反映银行规模。存款和贷款与总资产的比率Dep/TA和(y1+y2)/TA分别反映银行的资金组合和资产组合结构。这些变量系数的符号(sign),相关文献并无预期(priori expectation)。贷款损失准备反映了银行贷款组合的质量20。研究界对于这个变量系数的预期有不同的看法21。最后,GDP的增长率的系数表示了银行经营结果和整体经济表现之间的关系。该系数估计值的符号应该为负,因为银行在不景气的经济条件下经营往往会有较高的成本或者较少的产出。

我们应用了带固定效果和跨部门权重的广义最小平方差方法(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并使用第四部分中得到的无效率估计值,对方程(5)作出估算。表3显示其结果。测试数据显示多元回归模型十分适合这些数据,调整后的R平方为0.67,DW统计接近2.0。除了存款对总资产比以外,所有解释变量的系数都是显著的,实质GDP增速的系数符号也与预期相同。由于存款对资产比的系数并不显著,我们考虑另外一个模型B。估计结果显示所有变量都为显著,其系数符号也与预期相同。

估计结果的主要发现如下:

(1) 银行效率的水平与银行规模正向相关。换言之,大银行平均而言要比小银行更有效率。这与Kwan(2006)和Drake et al.(2006a)关于规模效率之间关系的发现一致,即大银行比小银行在成本效率的竞争上表现较为出色。Drake et al. (2006a)认为这对合并和整合领域的政策分析有重要意义。对美国银行业的观察也显示了类似结果(Berger et al. (1993))。

(2) 效率也与贷款对总资产比正向相关,说明银行的效率快业务组合有关,较为集中于贷款业务的银行显示了较低的无效率水平22。

(3) 贷款损失准备较高的银行往往效率较低。有较高损失准备的银行的贷款质量较低,这可能导致与信贷风险和贷款损失管理相关的操作成本上升,如信贷审批控制、坏账抵押品赎回的损失、坏账回收和其他贷款重组费用等23。

(4) 效率与经济表现正向相关,银行在经济转坏时的效率较低。正如第四部分所讨论的,这可能部分与投入要素的粘性以及经济下滑期间用于风险控制、新业务拓展和客户关系的额外费用相关。

(5) 资金结构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这说明虽然拥有较高存款基础的银行,其资产的资金成本较低,但是此有利条件可能被其所维持的广泛分支网络的成本所抵消。

(6) 系数估计值的相对变化幅度表明业务组合、总资产和经济表现的一个标准差变化所引起的成本效率变化分别为7.1%, 4.7%和1.3%24。

注:

1.例如,Berger and Humphrey(1991), Kaparakis et al. (1994) and Clark and Siems(2002)研究了美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Altunbas et al.(2001)and Vennet(2002)研究了欧洲银行业的成本效率。

2. Drake et al. (2006b)在2005年HKIMR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了对该观点的进一步研究。他们使用了一个参数方法,研究了香港金融机构的成本和利润效率。他们发现在整个样本周期内,成本和利润的效率都表现出周期性的下降,但是利润效率水平的下降程度要小得多。这表示香港金融机构有能力大幅提高收入对成本比。请注意该论文尚未公开发表。

3. Drake et al. (2006a)基于非参数方法和香港银行业在1995至2001年的横切面时间序列混合数据的研究亦显示大银行比小银行的效率相对更高。这方面研究的已有文献亦显示大银行一般而言更有效率。例如,Berger, Hunter and Timme(1993)的研究显示,在美国银行业中,大银行的X效率高于小银行。

4. 美国银行业显示了相似的观察结果。虽然Kaparakis et al.(1994)发现美国银行业中,随着规模的增大,银行的效率降低,但是他们指出如果将表外业务也纳入分析,结果将会改变。

5. 本文并未使用Drake et al. (2001a)的非参数方法,而是采用了与Kwan (2002, 2006)相似的随机边界法。但是,产出变量是表内和表外业务的总和。所评估的投入变量与Kwan(2002,2006)相似。

6.可以在未来研究中使用的、对于当前方法的一个可能延伸是与Drake et al. (2006b)类似的一个方法,可以评估成本和利润的效率,而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商业环境的变化,另一个是最佳商业实践和无效率的变化。

7 .在成本效率估计中剔除表外业务不仅影响规模效率关系的评估,也影响对效率水平的评估。Rogers(1998) and Clark and Siems(2002)通过比较将表外业务产出,如非利息收入涵盖入内的结果和剔除表外业务的结果,显示在成本效率评估中剔除表外业务将严重低估真实的银行产出和效率水平。

8.数据包封法是一种将数学编程技术运用于涵盖投入/产出数据的非参数方法。

9.例如Kaparakis et al.(1994),Goldberg and Rai (1996), Vennet (2002) and Kwan (2002; 2006)。

10,假设真实成本函数可连续微分两次(见Greene,1998,pp.693-96),那么该成本函数可以看作是真实成本函数的对数二阶相近值。因此,它不易受到假定错误的影响。

11. 设置通用对称性限制以防止由于同样的相互影响的解释性变量两次进入回归方程而导致多重共线性问题。

12. 从概念上来讲,方程(1)中简化的f形式代表了标准生产理论的成本公式,该理论假设给定产出水平,公司选择最小化生产成本的投入数量。因此,如果没有什么“好运”,vi为非零,当第I家银行的成本完全有效时,它的生产成本是f(lnyji,lnwki)。但是,vi可能并不为零,因为现实中可能会有银行控制之外、影响生产成本的随机变量。因此,随机成本边界法为f(lnyji,lnwki)+vi。

13. 银行为什么不最小化生产成本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Leibenstein(1966)所给出的解释是管理层可能有利润最大化以外的目标,这就是x效率。除了心理原因之外,也有可能是委托―问题所致。Aigner et al. (1977)将此差异归结于由技术和经济无效率以及生产商和他的雇员的愿望和努力等原因引起的产出无效率。

14. 最初共有45家银行被纳入研究。在剔除了不完整资料的样本后,有38家银行留在了评估对象中。请注意在各个阶段的研究中银行的数量是不同的。在一些重大的合并收购活动之后,银行数量从2001年第2季度降低到2005年第4季度的28家。

15. 我们亦有以对不包括非利息收入的产出来作出评估。与其他研究(Rogers (1998) and Clark and Simes(2002))一样,当非利息收入变量被去除时,所评估的效率水平较低,这表明在成本效率中剔除表外业务将会导致银行产出和效率水平的低估。

16. Mann-Kendall测试显示,从2003年第4季度到2005年第4季度,无效率估计值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17.见Oi(1962) and Rosen(1968)关于劳动力投入粘性的讨论。

18.请注意统计上的相关性未必代表因果关系。

19.银行收益的准备被用于衡量贷款损失准备。该数据可能包括一些和贷款损失无关的项目,例如其他权益和投资的价值。

20.另一代表相关风险水平或者银行杠杆程度的变量CAR被证明不显著。

21.在下一部分对评估结果的重要发现中将对此详细讨论。

22.这与银行的传统功能一致。说明专注于主要中介职能的银行,其成本效率较高。

23.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和监管者都可能要求银行增加信用评估和审批方面的投入。但是,根据Kwan (1997),较差的资产质量和无效率之间的关系也可能表示银行的管理水平很低、或者是低效率银行倾向于发放风险很高的贷款的直接后果所致。另一方面,通过较为进取地放贷(对信用风险的控制不那么严格)所产生的更大收益所带来的效率上的收益可能会抵消信用风险和贷款损失准备所需的更多的资源,其相关性可能为负数。

24.由于GDP增长率和贷款损失均与商业周期有关,它们的相关性系数的评估值被综合起来以代表在计算中的经济表现。

第7篇

关键词:银行信贷;房地产;证券化;金融市场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融资渠道及其单一,主要依靠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贷款。据不完全测算,我国房地产市场上超过50%的资金都是来源于银行信贷。虽然在理论上有诸多渠道可以融资,但是上市融资、信托融资、债券融资、基金融资的作用微乎其微。发行企业债券要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房地产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更加困难。2004年基金融资随着信托融资的发展虽然有了进步,但作用仍然很小。从全世界来看,依靠银行信贷为房地产市场提供单一融资渠道只有东南亚、南亚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这种模式下一旦房地产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就必然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严重的金融危机甚至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衰退。

(一)我国实施房地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1.房地产产权改革成功为房地产证券化提供了前提条件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用地单位或居民逐步拥有了房地产产权,通过承租国有土地,补交土地出让金的方式拥有了土地使用权,可以在法律范围内自行处理。例如土地入股、联营联建、转让、赠与、抵押等。我国的税收制度、会计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信用体系建设正在进行,国际标准的评估体制及其机构的引进、信用担保制度的建立使我国房地产证券化基本具备了建立其信用制度的条件。2.快速发展的房地产与金融市场为房地产证券化提供客观条件(1)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发展势头强劲。(2)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房地产业既是资本密集、关联度高的产业,又是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基础产业。我国的房地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20世纪90年展壮大,在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向收益高的行业流动是必然规律,这在房地产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各行各业纷纷投资房地产。(3)不完善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国家针对房地产金融领域的违规操作现象,自2001年以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金融政策。3.我国已初步具备实施房地产证券化的微观基础(1)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基本成熟。住房抵押贷款是最容易进行证券化的优质资产之一,其原始债务人信用较高,资金流动性稳定,安全性高,各国的资产证券化无不起源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而我国随着住房货币供给体制逐步取代住房福利供给体制以来,住房抵押贷款不断上升,已初步形成规模。(2)走向规范的资本和证券市场。以买卖发行各种债券和股票的资本市场在我国已形成基本框架,并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因资本市场证券品种丰富而使房地产融资形式有多样化的选择。我国的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众多证券公司组成的证券发行市场和上海、深圳两地证券交易所、STAQ系统和NET系统为代表的证券交易市场,硬件和软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就为房地产证券的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实施房地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1.房地产证券化的实施有利于商业银行转移金融风险推行房地产证券化,金融机构成为房地产投资者与房地产经营者之间重要的中介机构,整个金融系统就有了一种新的流动机制,银行可以较快的收回资金,扩大融资来源渠道,便于其进行负债管理,同时提高金融机构的自有资产比率,增加表外业务收入。通过证券化组合的出售和购入,商业银行的风险被分散给了其他机构投资者或广大散户,提高了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从而能够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良性、有序运行。2.房地产证券化的实施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房地产证券化作为房地产融资手段的一种创新,通过证券形式将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对于积累社会闲散资金,促进个人储蓄向房地产投资的转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房地产证券化为一般投资者提供了共享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收益的机会,增添了一种新的投资工具,有力的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三)总体上看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及其发展障碍和对市场的理性预期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逐步成熟,为房地产证券化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得参与市场的各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理性投资者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组织体系与制度条件初具雏形。发展房地产证券化的市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正在逐步完善,如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商业化住房金融业务的发展,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渐趋完善等。但是房地产证券化是一项复杂、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性较高的系统工程,这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生事物,其特殊的结构设计需要各方面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在法律、会计、税收制度及风险防范等配套环境方面还难以对房地产证券化形成良好的支持,这将是开展房地产证券化的现实障碍。所以房地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虽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条件,却也有一些有利因素,这些有利因素为开展房地产证券化品种的试点提供了必要条件,房地产证券化的进一步试点是完全可行的,等试点成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再大范围推广将是比较稳妥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沈沛主编:《资产证券化研究》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

[2]王开国:《资产证券化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曹建元主编:《房地产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吴福明:《房地产证券化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8篇

关键字:影子银行、资产证券化、法律主体

引言

2012年11月18日FSB①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 system)的规模已经达到67万亿美元,美国位居第一,占统计数据的35%,欧盟位居第二。其中,中国2011年按OFI②统计的"影子银行"规模为0.4万亿美元,占所有被统计成员国总量的1%。

作为影子银行的主战场,资产证券化在过去十年间里为影子银行的利润贡献度达到20%以上④。在为影子银行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成为了影子银行系统中最重要的操作平台。由于资产证券化可以达到避开资本监管限制,扩大业务规模的目的,商业银行始终具备着资产证券化的强大动因。那么,什么是资产证券化?它涉及几个法律主体?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是什么状态?典型案例有哪些?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分析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各个法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法律主体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证券化基础理论

(一)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定义

1.定义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本身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其具有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并且种类繁多。目前全球对其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国际经合组织(OECD)于1999年将资产证券化定义为:"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相对)同质资产打包、重组,将其转变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生息证券,出售给第三方投资者的过程"。本文认为该定义最符合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涵义,故予以采纳。

2.种类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种类繁多,凡是可以产生未来现金流量的资产均可以证券化处理。现在国际流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包括:(1)由消费贷款(汽车、信用卡)等支持发行的证券是ABS,即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2)以债务凭证(债券等)支持发行的证券是CDO,即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3)以抵押贷款支持发行的证券是MBS,即抵押支持债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现今,甚至连知识产权都可以证券化发行⑤。

本文主要讨论的范围是,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MBS)。至于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的汽车贷款证券化、基建设施收费权证券化、企业金融资产证券化等,由于笔者能力有限,不能在本文篇幅内面面俱到,故不划入本文讨论的范围。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般主体

一般而言,资产证券化的主体一般包括:发起人、SPV、投资者、信用增级机构、信用评估机构、承销商、服务商、受托人。其中需要解释的是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在证券行业,SPV指特殊目的的载体,也可称为特殊目的机构/公司,是指接受发起人的资产组合,并发行以此为支持的证券的特殊实体。其职能是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购买、包装证券化资产和以此为基础发行资产化证券,向投资者融资.它的设计主要为了达到"破产隔离"的目的。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本土的运作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本土的发展历程

相比于美国资产证券化的30年风雨路,我国本土的资产证券化发展有其特殊性。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历程是"自上而下"式的推进模式。"政策兴则兴,政策废则废"可以成为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的高度概括。

2004年末,根据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强烈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上报国务院,关于两家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请示。经过国务院的批准,2005年初,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联合 3个金融监管部门和其他6个部委组成的资产证券化部际协调小组宣告成立,同时宣布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始。2005午12月15日,随着开元2005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建元2005年第一期个人体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成功发行,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⑥

2007年开始,第二轮资产证券化试点在我国本土展开。这个时期的试点机构数量增加到6~8家,其中包括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上海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等银行和机构。

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资产证券化过度发展被指责为引起次贷危机的导火索。我国政府出于谨慎性考虑,于2009年停止了试点工作。

2012年5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上表示,2012年要继续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积极稳妥地发展安全、简单、适用的金融衍生产品。为市场释放出了政府即将推动第三轮资产证券化的信号。

总结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独有的发展特点:(1)国家扶持为主,这与美国在自由化市场中自行发展起来的资产证券化有很大不同;(2)全部产品都经严格审核,所有产品均上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经两大机构审核后方能发行(3)监管部门实时监管,从产品策划、到发行、到后期运作都是由国家政府牵头和管理。所以,综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去讨论资产证券化的监管问题还为时过早。反而更加切乎实际的是,研究各个主体的地位和契约关系,通过合同契约来强化各个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二)我国现行体制下的法律主体

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中涉及的机构包括:证券化发起机构、受托机构、贷款服务机构、资金保管机构、证券登记托管机构、投资机构。

一.中文著作和期刊

1.辛乔利:《影子银行:揭密一个鲜为人知的金融黑洞》,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

2.高峦、刘忠燕:《资产证券化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黄蒿,魏恩遒,刘勇:《资产证券化理论与案例》,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

4.沈炳熙:《资产证券化:中国的实践》,北京:北大出版社,2008年

5.刘向东:《资产证券化的信托模式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6.孙雅静:《资产证券化一般流程分析》,载于《财税金融》,2012年第4期,第31页

7. 俞国程:《次贷危机对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启示》,载于《前沿》,2012年第12期,第108页

8.纪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前行》,载于《中国金融》,2012年第7期,第90页

9.李倩:《信贷资产证券化提速金融市场融合》,载于《中国金融》,2012年第13期,第88页

10. 魏强劲:《次贷危机下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载于《论坛》,2012年第6期,第11页

二.学位论文

1. 刘泽云:《巴塞尔协议Ⅲ:宏观审慎监管与政府财政角色安排》,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2. 吴云峰:《金融创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以美国次贷危机教训为视角》,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 闾梓睿:《房地产投资信托法律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4. 唐立楠:《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5. 许柳:《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6. 李亚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监管制度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三.外文文献和其他资料

1.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Global Shadow Banking Monitoring Report 2012》

2.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Strengthening Oversight and Regulation of Shadow Banking》

3.中诚信信用评级公司:《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项下资产支持证券2012年跟踪评级报告》

4.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发行说明书》

5.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信托受托机构报告2012年》

第9篇

论文摘要: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已成为目前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全球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金融创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与建议。

金融创新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全球银行业的大力追捧,并逐步发展成为各银行集团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商业银行。他们通过对金融制度、金融产品、交易方式、金融组织、金融市场等的创新和变革,以重新优化组合金融领域各种要素,同时实现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金融创新亦已成为金融体系促进实体经济运行的“引擎”。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需要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国际化过程中同时还要应对国际金融全球化的巨大风险,所以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金融创新的现状,找到金融创新的突破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当代金融创新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到80年代形成,到了90年代,金融创新理论基本上形成了体系,并成为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金融创新从微观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格局的创新及其定价机制方面;而宏观角度来看,则主要集中在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影响。而金融创新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动因理论、运行(传导)机制、经济效应分析三个方面。其中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本动因:追逐利润

如果金融机构没有逐利的动机,那么商业银行就可能进行金融创新。例如: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银行设立的目的是为经济发展筹集和分配资金,所有的资金运用都是按照行政命令的方式制定和执行,充其量就是政府的出纳,丝毫没有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合理配置资金。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时,由于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经济实体,还带有部分计划经济的色彩,金融创新的欲望也不足。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入世5年保护期的结束,金融机构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利益性的经营模式也逐步成为银行金融业发展决策重要目标。

(二)规避金融管制

无论在哪个国家,金融业一般要较其他行业受到更为严格的管理,当政府的金融管制妨碍了金融业务活动和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金融机构利润下降和经营困难时,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千方百计地通过金融创新,绕过金融管理当局的法规限制,努力把约束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便赢得竞争优势。比如:具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有欧洲美元(1958,国际银行机构)、欧洲债券(1959,国际银行机构)、平行贷款(1959,国际银行机构)、自动转账(1961,英国)和混合账户(60年代末,英国)。这些金融创新都能够较好解释该时期商业银行与市场拓展相关联的金融产品创新和商业银行的“逆境创新”、快速增长的财富对金融资产创新需求所引致的金融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管制措施越多的国家往往更容易成为金融创新的集中地等现象。

(三)转嫁风险和高科技的应用

具有代表性的是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与两次石油危机所促成的为防范和转嫁风险的金融创新。其中电子计算机技术进步以及在金融行业迅速推广也构成该时期的背景的一部分。这个时期金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转嫁市场风险,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产品创新有浮动利率票据(1970,国际银行机构)、联邦住宅抵押贷款(1970,美国)、外汇期货(1972,美国)、外汇远期(1973,国际银行机构)、浮动利率债券(1974,美国)和利率期货(1975,美国)等。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和汇率、利率反复无常的波动,使投资回报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激励各商业银行不断创造出能够降低利率风险的新的金融工具。 转贴于

另外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高科技的应用。尤其是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引发金融领域内一场改变历史的“技术革命”,使得以往无法实现的交融服务得以实现,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费用,使得金融机构提高了扩张区域性业务的功能。这也是一个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因素。

(四)金融自由化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债务危机的爆发,西欧各国普遍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显着增强。此阶段金融创新产品大多以银行表外业务的形式出现,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有货币互换(1980,美国)、利率互换(1981,美国)、票据发行便利(1981,美国)、期权交易(1982,美国)、期货交易(1982,美国)、可变期限债券(1985,美国)、汽车贷款证券化(1985,美国)等。由于金融管制部门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迫使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得这一时期的银行表外业务得到空前创新和发展。同时各国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提出了相应要求,使得银行采用诸如贷款出售(证券化)、备用信用证、互换交易等表外业务形式将资产转移至表外,以减轻资本充足性的压力并获得较高收入。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品种单一

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仍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尚有可观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仍然较小,在银行的整体业务规模中占的比重仍然较低。从整体情况来看,中国的银行整体规模还十分小。

(二)金融创新数量扩张快、质量低

由于金融创新主体素质不高,创新的内容显得比较肤浅。同时我国金融创新的科技含量较小,深度不够。我国金融所依托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还很落后与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务电脑化、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还相距甚远。而且,我国网络技术水平整体上还比较落后,也限制了我国金融创新水平的提高。

(三)业务创新不均衡

资产业务是指运用货币资本来获得利润的业务,主要由部分组成,即现金资产、放款、证券投资和其他资产。从金融创新的动因来看,我国金融创新的动因有所偏差,金融机构创新的微观动机则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中间业务主要是指那些银行不需动用或较少动用自己的资金仅以中间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和佣金的业务它具有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强等特征。近年来,中间业务是一个发展很快的业务,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了传统业务。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是汇兑、结算等业务。

(四)金融创新环境约束

一方面,作为经营主体来看,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国的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四大国有银行无论在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以及资产负债规模等方面都占有垄断地位,这种行业的垄断,不利于金融创新。另外,金融管制仍相当严格,过多的金融管制抑制了金融创新。

另一方面,作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消费主体来看,社会公众是商业银行最大的客户群。目前的情况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意识强但消费意识、投资理财意识较弱通过商业银行这个中介来投资理财、消费的意识淡薄。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万亿元民间手持资金约万亿元。但长期以来国人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使得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业务至今仍不能像西方那样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社会公众金融意识淡薄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助长了银行业务经营的惰性从而没有也不可能向消费者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零售业务。 转贴于

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

(一)立足市场及客户

金融创新是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每一项金融品种的创新,都要与客户紧密联系起来,同时需与追求经营效益最大化结合起来。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创新时,既要考虑实际情况,又要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要。

(二)坚持原创和高起点

在确定金融创新主攻方向时,商业银行应选择技术原创型创新为突破口。其依据是:第一,技术原创型创新代表着当今国际潮流,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发挥我国商业银行的后发优势,保持技术上的高起点。第二,在我国还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的情况下,技术原创型创新受金融管制的程度相对较小,因此比较切实可行。

(三)加强创新科技含量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四)平衡业务间创新比重

加大存款业务创新。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存款产品和业务手段的创新,要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企业银行和网上银行,推出高品位、多功能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务,稳定现有的客户群。一是要提高汇兑、结算业务的服务效率,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二是要迅速增加业务的服务种类,扩展业务范围。三是要大力发展租赁业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回租租赁、经营租赁、杠杆租赁业务等。四是要积极开展各种咨询业务,利用专业优势和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对企业和个人开展有关资产管理、负债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组合设计和家庭理财等多种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彭正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问题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4)。

精品推荐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