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4:45

导语:在社会保障热点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课程教学 教学质量

社会保障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建立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社会保障发展速度很快,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属于国民再分配的范畴,关系到每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保障机制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保障事业逐渐为国民所熟悉。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学》课程逐步进入大学的课堂,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模式,是当前授课教师的突出任务。

一、社会保障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经过二十几年发展,社会保障学教学体系逐渐成形。但是,社会保障学的学科属性比较复杂、涉及面宽广,理论框架虽已定型,但是学科体系还有待完善,在教学中产生了特殊的教学难点。

首先,社会保障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社会保障体系中,各种规章制度非常琐细,并且世界各国规定千差万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都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关理念和制度或多或少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发展速度较快,不仅社会保障政策变化周期短,而且每项具体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执行上存在很多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据教材,必然使课堂知识内容滞后于现实发展。鉴于此,社会保障相较于其他课程,自身特点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

其次,学生容易受自身阅历和课程内容影响,感到社会保障学整门课程内容都与“生老病死”有关,至少这些内容现在与自己没有关联,所以对课程内容自然提不起兴趣。

最后,学生容易对本课程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有的认为社会保障学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六大模块没有体现出重要地位,导致学生对社会保障学不太重视。

二、社会保障课程教学研究目标

教学过程中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几方面能力:第一,通过构建社会保障理论整体框架体系,使学生能从整体观出发分析中国社会保障各方面问题。第二,深入社会保障各个板块,能有效分析问题,树立学生自己的问题观。第三,深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社会保障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1.讨论教学法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很多方面都不完善,专门依靠教师讲授远远不够,需要引导学生多读相关书籍,多关注社会保障领域相关问题,多思考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应如何发展。例如:养老保险学习中,首先给出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分析:(1)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最大压力是老龄化,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在这种压力下我国养老保险实施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社会的养老需求?(3)未来的养老保险如何才能应对老龄化?其次分别就每一个问题让学生组织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教师融入社会热点共同讨论,如:养老压力环节,让学生讨论会同意父母入住养老院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辩论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养老院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在这种教学思路下,学生学习一直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不同学生由于自身经历、学习经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会从各个维度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激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员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以及产生自主性和协同性学习。

2.案例教学法

社会保障学课程的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都较强,教学中如果不结合案例,课堂教学形式就会显得死板,内容枯燥乏味。此外,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无法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而案例教学法则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案例教学中,针对案例涉及的主要问题,首先进行与案例问题相关理论的回顾或者阐释,再对与案例有关的政策规定做出正确解读。因此,该课程案例教学实施和完成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对案例问题的相关理论和现实政策,提高学生自觉运用社会保障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例如:社会保险内容讲授中,对于社会保险的每一个险种而言,相关政策是实施依据,相关社会保险争议和问题往往是围绕政策实施形成的,借助相关案例认识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不但可以重新理解相关理论和政策,还可以激发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3.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运用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感受和学习课堂知识。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在活动开始之前设计角色扮演情景,进而分配角色。社会保障学课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应用了该方法具有的游戏性质的娱乐性特点,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既能让学生学习效果有所增强,又能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课程实质,更为熟练地掌握并且运用课程内容。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社会保障知识的兴趣,促进了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4.实践教学法

由于教材偏重于介绍社会保障理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故设计了三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实践性环节:一是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考察和调研,带学生到北京市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事服务大厅参观学习,了解该服务机构的工作性质与服务内容。二是到社会养老服务部门进行调研。三是进行暑期社会保障专业问题调研,结合教师相关研究课题进行,并要求学生提交专业的调查报告,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四、结语

因社会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我们在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授,又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摸索高效、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有较大收获,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如何建立一个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又符合中国特色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更是各级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文章着眼于人口老龄化对目前养老保障制度的挑战,提出了现代养老保障制度的目标,并进行了具体的设计构想。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障 家庭养老

截至200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5亿左右,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以上,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中国已经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个人口学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的问题,对社会和政府而言都是一个挑战。老年人的照料和慰籍等保障问题,则是来自于老龄化的首要挑战,是社会和政府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美国学者哈罗德·L·维廉斯基在对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后,曾概括道:“社会保障始终作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动的天然伴侣而发展起来,并且,从来都是由于政治家的洞察力、公众压力和福利机构的交互作用而迫使它尽快出台”。社会保障制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史也表明,人口变动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保障的发展进程,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健康运行的客观条件之一。

1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提出的挑战

1.1人口老龄化迫切地要求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我国人口老龄化有着发展迅速和规模巨大的特点,家庭对老年人实施的照料程度很明显是有限的,需要依靠社会和政府机制来对此进行干预。从保障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是在正式养老制度相对残缺的情况下发生的。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社会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往往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在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前,就已经建立了正式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的时候,这些国家面临的问题不是建立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而是改革或对旧的制度进行修正,例如替代率、退休年龄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问题等等。而我国原有的正式养老保障制度是相对残缺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覆盖面低,养老金收入来源单一,而且风险分散单位太小等。所以在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下,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着与发达国家根本不同的一个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1.2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养老的社会、经济压力

第一,大幅度提高了老年人口的赡养率。现行社会保障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在长期稳定的人口结构下,生产性劳动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将由下一代生产劳动者承担。显然,未来老年人口抚养率较大幅度的上升,必然导致在老龄化的高峰期其生产性劳动人口不能也不可能负担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从而威胁社会保障机制的运行。

第二,大幅度地增加了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面临较大幅度的增加。一般趋势表明,经合组织国家养老保障费用的比重,将从1984年的10.3%上升到2040年的20.2%,即翻一番,仅养老保险费用支出就将耗费国民收入的20%以上,若加上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显然会有更多的国民收入将为老龄化所带来的强劲需求而吸收。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银色浪潮”的冲击,这笔费用还将继续不断增大。我们相信,21世纪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但是面对具有世界20%的人口,25%的老年人口的大国来说,国家经济是否能够承担大约5—6亿抚养人口足够的生活和必需的服务费用,是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做出承诺的。

无论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口抚养率产生影响,还是迅速增加社会保险费用支出,归根到底即是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何种方式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老年经济保障的压力,应该说是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急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未来的时间内,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构建有助而不是有碍于经济增长的社会保障模式,真正建立起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保障基金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创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才是我们面对风涌而至的“白发色浪潮”所能作的唯一选择。

2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目标

人口的养老保障体系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是社会安全的需要,但深人分析,它要满足的目标是多重性的。因此,这一制度的构建也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2.1满足老年人口的社会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一个具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中,人们可以获得较高程度的社会安全感。但社会安全感的形成与经济水平并不绝对地成正比例相关关系。养老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家庭、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口的经济安全,更重要的是侧重于对老年人口的精神安全的设计,在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之下,强调家庭对老年人口的支持作用,强调老年人口自身的作为和社会养老价值观下对老年人口的尊重,满足老年人口为社会所需要,没有被社会所抛弃的精神享受。

2.2满足社会公平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它关注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以求得整个社会的安全。因此,养老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覆盖了全体社会公民的网络,强调不同所有制下、不同职业以及城乡人口之间的统一性,有利于促进人口的流动和城乡劳动力之间的转移,强调对整个社会的公平。

2.3强调对个人的激励作用

社会保障的设计不仅应满足公民的安全感,还应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使其能够促使个人努力工作,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带来动力。养老保障体系从本质上来讲,应该尽量排除了对政府过多的经济依靠,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储蓄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一个宽松的养老环境,体现多积累则多得的原则,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公平,既保证公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又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工作动力。

2.4减少管理成本

传统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由两条线组成,不仅在资金使用上容易混淆而且还是造成管理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充分利用非正式的制度从管理成本上来讲也是更经济的。同时,将原来的两条线变成一条线,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管理的成本。

最后,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长期的任务,而且它的实施还需要有资本市场、宏观环境等多方面的支持。

3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构想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制的构建必须要立足于中国国情这片特殊的土壤,应该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以社会和社区服务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统一的保障制度。

3.1以家庭保障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历史选择

毫无疑问,家庭一直都是我国社会的基石,自古以来,家庭一直是社会成员最坚实的避风港,无论是在社会、经济还是情感方面,家庭都是个人的支柱,而非政府或团体。家庭养老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比正式的制度更经济,还在于它所能够给家庭成员提供的一种亲密而稳定的情感归属,而这种情感上的慰藉才正是更多老年人所需要的东西。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我国城乡生活中最大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中国传统的这种亲子与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还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强调家庭的养老功能,把家庭作为养老的基础,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为统一的正式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讲,不是要取代家庭的保障功能,而应是在加强家庭养老文化的基础上,对家庭保障功能的一种补充。

3.2在正式保障制度中

突出社会救助的作用,同时建立以个人储蓄积累为主的个人帐户制度,辅助以商业保险,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统一的保障体系。包括世界银行专家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建议,我国的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应采取供款基准制和受益基准制相结合的混合制,即,在实施个人账户制度的同时设立固定津贴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的出发点一是要保证退休者的收人,或者说是要建立最低养老金保证;二是要通过统筹,即转移支付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原则。

①建立大规模的、覆盖全国城乡的以个人帐户为中心的基本保障制度。保障范围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公民。

②建立以商业保险为中心的附加保障。该层次主要是为那些不满足于基本保障的经济收人较高的公民提供保障,属自愿性质。

③对生活水平在最低保障水平之下的老年人实施社会救助,发放社会福利救济金。但这部分的支付只针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而不是对所有的老人都提供帮助。救济金从政府开征的社会保障税中支付,对领取救济金的申请人应从其家庭经济状况及自身的能力等方面实施严格的资格审查最后予以确定。

第3篇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险》课程 PBL 参与式教学 经典著作 实验教学

论文摘要:《社会保险》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了《社会保险》课程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从《社会保险》课程的特点和目前《社会保险》课程的教学方法出发,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种教学方法可以在《社会保险》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以期能够改善《社会保险》课程的教学效果。

《社会保险》课程是全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整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体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还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理论,并能熟练地应用和操作,需要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精华的同时,继续探讨和研究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其满足市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下列教学方法的尝试和运用。

一、采用基于PBL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基于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参与式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力和理解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主人,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和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基于PBL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在《社会保险》课程中的应用探索包括如下环节:1.设计适合学生自学研究的问题体系。PBL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并且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培养综合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材料,学生之间通过协作交流来探索和解决一个个问题,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此模式下,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其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社会保险的实践性决定了《社会保险》教学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基础,帮助学生学懂并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针对《社会保险》课程特点设计适合学生自学研究的问题体系时,可把社会保险在当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情境真实地引入课堂,突出社会保险事件的时效性,高度关注重大热点、焦点,关注社会生活,选择最贴近学生的事例,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的思考和活动有较大的空间,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2.科学地进行分组。PBL学习过程均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可随机抽样确定组长,组长和组员之间自行双向选择,这样组员和组长之间可以由于共同的爱好、动机、兴趣走到一起,每个组员都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产生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小组组长进行组员的明确分工,组织组员用所学的知识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积极讨论,要求每个组员必须发言。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长陈述自己小组讨论结果和存在分歧的问题。这样每个小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常出现课堂讨论延续到课下的场面。3.教师组织教学和管理课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PBL 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BL 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讲授知识,而是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小组学习。在PBL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投入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和策划教学过程,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通过 PBL 教学案例的编写、综合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指导手册的编写等来表达和实现;另一方面作为课堂的指导者,要运用多种管理手段控制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启发和激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鼓励组员之间互相争论、质疑,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将经典著作选读有效运用于社会保险教学全过程

《社会保险》课程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主干课,该课程的开展为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假设进程的加快,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这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仅靠《社会保险》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很难实现的,而经典著作一般立意较高而且着眼长远,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陶冶其情操是大有裨益的,这恰恰可以弥补原有专业教育的不足,起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如对现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的《贝弗里奇报告》以及《福利经济学》等,这些经典著作不仅揭示了本学科的内在逻辑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而且对专业的发展做出富有远见的规划。如果学生能够接触并系统地学习此类著作,对其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以及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

三、重视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 “要坚持能力为重的培养模式,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社会保险》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社会保险人才。因此,实践教学是《社会保险》课程中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普通高校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而言,固然需要系统地学习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但接受有效的、有特色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的训练尤为重要,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战场。所谓实验实践教学,是指在理论教学之外,通过模拟的或者真实的实验实践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在《社会保险》课程中设置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创新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验实践能力的训练;二是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平台,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实践、创新等各种能力,进而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竞争力。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都开设了社会保险基金信息管理系统模拟实验室。在仿真的环境中, 使学生体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操作的全过程, 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西南财经大学还设有保险精算实验室, 对于理论教学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适应了我国不断增长的对社会保障领域高级人才的需求。

在《社会保险》课程的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以上三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社会保险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总之, 社会保险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能动的过程, 它需要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及普通教师的共同努力。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迅猛发展, 对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带来了新挑战, 我们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符合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黄任民.经典著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建设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第4篇

[关键词] 消费信贷 资源配置 国内需求

投资发展过快,通货膨胀的逾期,经济发展缺少持续发展动力。扩大内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状况,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是支持需求扩张的有效手段。

一、国内需求不足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投资与消费有市场自助安排,但是投资与消费发展不均衡。(如下图),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投资与消费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1999年以后,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停滞不前,导致我国国内需求总体有下降的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内需不足,政府采取各项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配以适当的货币政策有效扩张了投资需求,但是并没有引起消费需求的有效扩张。消费落后于生产能力的增长,伴随着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经济缺乏持续增长动力,对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产生很大的危害。

二、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

1.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率。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乏力,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而我国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基本原因。因此,只有当真正的中产阶层形成了,而且占人口多数,我国的消费和市场才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2.实现消费结构升级,改变消费结构断层现象。当前我国消费市场结构断层问题突出,老的消费热点已风光不再,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改变消费断层,顺利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困难不少,政府应积极推动以住宅、购车、旅游等为重点一系列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并从金融体制、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政策上的支持。

3.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占社会总人口的70%,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开拓农村市场,将在一个长期过程中提供一个稳定增长的消费者市场,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开拓农村市场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其次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再次要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三、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消费需求能否随投资需求的扩张而相应扩张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目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1.从现实状况看。我国居民的消费已经开始进入“住”和“行”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结构升级阶段。但由于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水平已严重落后于生产信贷的发展水平,居民消费几乎是建立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上。居民在实现购买前的积蓄时间太长,就会出现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由此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因此,只有加速发展消费信贷,才能在发达的生产信用与发达的消费信用之间达到均衡,才能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从居民收入层次看。不同地区及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市场潜力及市场容量的特点来看,应通过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汽车、大件耐用消费品和教育(子女教育、个人职业终身教育)的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消费信贷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1.切实提高中下收入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主要是由居民的即期收入水平决定的,中下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切实提高中下收入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可以直接提高国内消费水平。未来两年内,实际消费可能继续受居民收入增势减缓和职工下岗待业的影响持续走低。因此,国家在收入政策上要采取有利措施提高公务员工资、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金,同时在分配政策上要进一步缩小收差距,加快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有钱敢花,从而改变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预期,以刺激消费的合理增长。

2.转变居民消费观念。首先,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从无债消费转变为适度负债消费,从滞后型消费转变为适当超前型消费,逐步提高居民的消费信用水平。其次,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要通过市场的力量引导居民逐渐适应超前消费,适应消费信贷,使之成为重要的消费形式。

3.改变银行个人消费信贷观念。国内银行对企业信贷业务一般数额较大,也便于管理,但应指出企业信贷坏帐率高,并且目前国内投资预期较差,企业慎贷,银行惜贷,“多余”的银行资金必须寻找新的投放热点,个人消费信贷就是好的投放领域,因此银行应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

通过对我国消费信贷的研究发现,四季度我国经济再度升温的风险较大,投资反弹风险也加大;同时,受全球流动性增速持续加快的影响,四季度CPI仍将维持在高位,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各类人民币资产价格很可能继续上行,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流动性宽裕的程度将进一步加剧,预计央行还会继续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调控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因此,目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社会养老 社区养老 家庭养老 个人养老

一、以往学者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至2000年11月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这一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的快速老化和高龄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突出特点。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农业人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老年人生活在农村地区。所以,如何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关系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关于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许多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在这里先作以总结。唐斌绕、李丽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析》)认为:(1)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工作;(2)独立的非营利组织介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3)强调国家和政府的作用;(4)将农业税转化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5)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吴妙琢(《对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认为:(1)继续发挥家庭养老的优势,再造土地的保障能力;(2)在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可以将社区保障作为一种保障方式,发挥农村社会保障的替代作用;(3)建立相对独立的乡镇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4)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管理。陆小成、彭建明(《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建设》)认为:(1)加快户籍制度变迁,增加对农业的收入支持;(2)加大农业税制度改革力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建设;(3)加强以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模式建设。唐娟、王启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与改革》)认为:(1)以家庭保障为主;(2)以社会保障为辅;(3)以商业保险为补充。孙亚平(《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认为:(1)立法保障老人权益;(2)基本政策要稳定;(3)坚持因地制宜与自愿原则,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4)实行省级统一管理基金;(5)建议撤销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陈质敏(《论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政策选择》)认为:(1)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应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2)在坚持农民个人、集体、国家三方筹资的原则基础上,加大国家对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3)加快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与现代化,增强农民参与现代社会保障的能力。

二、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一)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是一个根本的养老保障系统,是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制度法规而形成的养老保障体系,一般应包括养老金制度、老年福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养老保险制度以及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规等。其运作特点是由政府组织实施,以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可靠的保障。但在大多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显得十分薄弱,以至于几乎没有保障能力。国家和政府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以及城乡经济体制不同等多种原因,除了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可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规定由集体实行“五保”制度,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以外,还没有设立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制度和老年福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也没有形成。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规主要有1996年8月29日我国颁布的第一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对农村老年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近些年在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中最活跃的是在许多农村中开展的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属于强制性的,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自愿的;二是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有国家或单位的补贴部分,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多数没有补贴;三是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属于社会统筹性质,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为个人账户。经过有关部门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在有条件的地区已经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采取储蓄积累的方式,为农民建立个人账户,个人交费为主,集体交费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将个人和集体缴纳的保险费记入个人名下,为个人所有,到了退休年龄后根据个人账户的积累金额发养老金。这种养老保险方式在一些地方已经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在农民群众中影响很大。

但就全国的情况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仍不具有普及意义,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问题。实践证明,依靠这种方式来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也有困难。原因是我国农民收入还不高,劳动收入除了支付再生产的费用和日常的消费外,能够真正用来积累的剩余收入很有限,积累额不高就很难保障老年时的基本生活。这也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许多地方开展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近年开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方,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一是不稳定,包括政策规定的不稳定和利率的不稳定。这些不稳定因素对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影响很大。二是由于资金运作上的不规范,存在着严重的金融风险,农民往往以不参保的方式来规避风险,从而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造成阻力。三是不少地方的集体补贴部分只限于村干部等有特殊身份的农民,没补贴的多数农民就没有积极性。四是有的地方把社会养老保险当作一项硬性任务下达指标,要求村里必须完成。于是就出现了发结婚证、发计划生育指标时的乱搭车收取保险费的情况。

(二)社区养老保障机制

中国农村的社区一般应为一个行政村,因而社区养老保障机制也就是一个行政村所应具有的养老保障机制。社区养老保障机制至少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对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二是组织和帮助老年人探寻合适的养老方式,三是为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四是对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督促。社区养老保障机制运作的特点是社区自主组织的服务活动,且服务项目和形式灵活多样。中国农村社区的养老保障机制曾在公社化时期兴盛一时,但在集体经济解体后出现极度萎缩,进入真空期。近年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下,开始出现多种形式的萌芽,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社区养老活动以集体活动为多,而入户直接为老年人服务的极少。农村社区对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但社区要提供经济支持,必须以雄厚的集体经济为基础,否则便不能实现。目前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在全国比例很小。

已经实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是对男满60岁、女满55岁的老年人实行退休制度,按月发给退休金;第二种是对老年人按年给予一定的补贴;第三种是由集体或多方出资,给特殊人群办理养老保险,例如计划生育部门开办的双女户结扎养老保险、独生子女平安养老保险等;第四种是通过乡镇和村级开办的敬老院,对入住老人(主要是“五保”老人)给予一定的补贴。帮助老年人探寻适合的养老方式,如通过政府和社区组织、自愿协议的形式,将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作为遗产转移给愿意承担养老义务的村民或外来人员,解决养老问题。有些地区规定70岁以上的无子女村民,其承包田收归集体,由集体供养其老年生活。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还建立起一些新机制,如一些少数民族村建立了储蓄互助会,参加互助会的成员,每年交10公斤粮食或谷物,积累起来以备养老。这些实事求是的养老方式还是比较实用的,关键是社区必须持之以恒,保持稳定,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三)家庭养老保障机制

这里的家庭养老保障机制同下面的个人养老保障机制同属于家庭养老范畴,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由子女或其他亲属来承担养老责任,而后者则是靠自身的投入用于养老。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目前在农村中仍占主要地位,这种状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会改变,社会化养老保障机制短期内很难替代家庭养老保障机制而占据主要地位。就我国的实际看,家庭养老的主要承担者是儿子,1987年亚太经社会人口委员会在中国的474项目人口老化问题调查数据表明,儿子养老的占70%以上,这种状况到今天也没有大的变化。其次是配偶照料,占15.8%,再其后依次为女儿占3.6%、孙辈子女占3.2%、儿媳女婿占1.8%。很显然,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机制中,是以儿子为主体的。这种机制是由历史传统自然形成的。在实行计划生育的今天,后代中无男性的家庭比例占1/4左右,这种机制就必须改革。这对我国目前农村人口来说急需观念上的转变,就是要破除“养儿防老”的旧思想,树立“女儿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要注重效果而不要注重形式,这对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养老保障机制的缺陷是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趋势,这个趋势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实行计划生育后,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村不少地方形成了“4-2-1”的家庭结构,“4-2-2”的家庭结构更是普遍,可以说是农村中的主要家庭结构类型。无论是“4-2-1”还是“4-2-2”,老年抚养系数都较以前要大得多。并且这类家庭的子女已经开始陆续进入婚育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表现将越来越突出。第二,小家庭的养老功能弱于大家庭。但目前我国家庭发展的趋势却是小型化、核心化。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老年人的独立意识也在增强,许多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不再愿意同子女一起生活而分开单过。现实的问题是,分开单过的多数老年人生活状况比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差,尽管与子女分开生活的老年人多是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还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是,老年人毕竟处在加速衰老和疾病多发的年龄,很快并必然要走进生活不能自理的日子,这时还得依靠并为方便照顾而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但这个时候往往会受到子女的不满甚至遭到拒绝:“能干的时候离我们远远的,不能干了找我们来了。”北方的农村中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第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务工甚至移居外地的越来越多,而且不少都是举家外出,由此导致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增多,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更难得到保证。“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不再具有约束力。虽然这种情况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言是一种进步,但就家庭养老功能而言却是一种冲击。第五,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与家庭养老密切相关的传统“孝”观念逐渐淡化,以及与此相应的“孝”评价标准与环境的改变,致使一部分人对长辈的“孝顺”意识大大减弱,从而危及家庭养老功能。从社会的发展潮流看,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是一个难以逆转的趋势,而我国在较长的时期内还必须以家庭养老为主,这一矛盾的解决,就是不要固守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倡多种形式的家庭养老方式,从而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适合农村实际的家庭养老保障机制。

(四)个人养老保障机制

这里的“个人”是指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而不仅仅是已经进入老年期的老年人。个人养老保障机制是指社会成员个体在自身养老问题上所起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储备,二是健康储备,三是情感储备。必须明确的是,个人养老不是老年人所有的养老需求都由老年人个人承担,而是为了使养老保障机制更优化、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幸福和更有保障,现在的老年人和未来的老年人都应当在自身养老问题上多考虑、多储备。完善的养老保障机制是多种机制的优化组合,老年人是养老事业的主体,因而个人在养老问题上应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机制中,老年人处于被动地位,在自身养老问题上没有主动权,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保障,其重要原因是社会成员在进入老年之前,受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把养老保障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缺乏个人养老储备意识。本文提出的三个储备,就是旨在使老年人在养老中能够处于有利的主动地位。经济储备是指老年人在进入老年之前及之后的经济收入中留出一部分作为养老的经济储备,改变把钱全用在子女身上的传统做法。这在农村中尤为重要。健康储备是指老年人在进入老年前应注意身体的保健,多进行体育、气功等的养生锻炼,使自己在老年前后始终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这对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情感储备是指老年人在抚养教育子女的同时,要处理好同子女,包括媳、婿以及配偶的关系,做到同辈人、隔代人之间关系融洽。以上分析表明,个人养老保障机制的建立,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而且准备越早越好,年轻时就注重并认真做好“三个储备”,当成为老年人的时候,养老的主动权也就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参考文献:

[1]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李玲,许定波.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保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邓大松.中国社会保障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海天出版社,2000.

第6篇

    关键词:产权;制度;人力资本;制度建设

    1 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义

    所谓人力资本产权,就是对存在于人体之内,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乃至健康水平等进行占有、支配、处置和收益的权利。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本产权实质上也是一种经济关系,即人力资本产权关系,具体而言,人力资本产权包含着人力资本投资、使用、支配和收益过程中的一系列经济关系。

    2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创新的意义

    制度是人力资本产权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力资本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内得到有效组织而发挥作用的,制度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保障,减少了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实施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使产权发挥有效的激励功能,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就我国目前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状况来看,理论界仍侧重于引进和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着力探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主张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合理报酬等,强调教育投资的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没有把人力资本与产权制度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人力资本产权及其相关制度等问题的研究几乎是处于起步状态,同时我国处于转型时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较低,没有有效的制度促进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对我国当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资本产权及其相关制度等问题的研究很少。因此,明确人力资本产权与制度的相关机制,将制度引入人力资本产权的研究中,探讨和研究人力资本产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 人力资本产权的制度建设的探讨

    3.1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市场制度

    要顺利实现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就必须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本产权市场,促进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以使它能够真正衡量和反应人力资本的价值。市场交易的顺利完成是以市场背后的制度建立与完善为前提的。

    3.1.1 法律制度建设

    市场本身的缺陷可能会导致市场主体各自去寻求自身的利益,从而加大了交易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必须借助法律制度的权威来克服人力资本产权市场上的不规范,促进人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1.2 人力资本流动和配置的市场制度建设

    人力资本自由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市场化和最优化配置的前提。这首先要打破城乡分割、区域分割,废除现行的户籍制度和一些地方保护主义,规范政府行为,建立一个平等竞争、信息沟通良好、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人力资本定价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努力克服人力资本市场在交易对象、地域、行业等方面的分割局面。通过价格机制使劳动力资源得到良好的配置,从而使人力资本的供求达到平衡,最大化地实现人力资本价值。

    3.1.3 提高人力资本市场主体的思想道德建设

    人们在市场中的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其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因此要保证人力资本的有效运行,必须加强人力资本市场主体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人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2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产权的保障制度

    3.2.1 加强法律保障制度的建设

    法律制度是人才资本产权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人才资本产权首先要得到国家法律制度的认可,受到国家机器的有力保护,没有法律作为依据,人才资本产权的各项权利就会失去实现的可能性。加大社会保障立法的建设,加大社会保障立法的覆盖面积,从而为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3.2.2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首先要加大教育投资,推进教育市场化。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立国之本。教育的水平、规模、质量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的水平、规模、质量。因此,建立合理的、高效的教育制度对于人力资本形成及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计划,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发展培训事业,加快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加大国家资金投入,构筑学习型社会。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培训体制,同时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假造文凭的现象进行严肃查处,最终建立培训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培训体系,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人才,切实发挥培训的作用。再次,要加速完善以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流动提供相应保障,消除人力资本流动的制约因素,增加人力资本主体自由选择的空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3 加强企业组织制度的建设

    3.3.1 完善企业准入制度

    允许人力资本出资入股,明确人力资本的资本地位。所谓人力资本出资入股是指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资本金,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的出资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成为企业的股本。人力资本可以通过获得企业产权或其他形式加人企业组织。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人力资本可直接获得一定份额的企业产权,并计人企业资本总额,具体方式可以由合作双方商定,以实现收益、风险与责任的均衡。不应规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股权比例上限,只要资本的提供方与需求方能够取得共识,完全可以提高人力资本或其他资本的人股比例。

    3.3.2 完善新的公司治理框架制度

    实现员工治理是完善公司治理,探索新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可靠途径,可以充分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确公司各职能部门的职能和权限,人力资本主体与物质资本主体享有同样的企业产权权利,共同构建企业治理结构,形成两大资本主体共同治理的制度模式。

    3.3.3 重视企业的文化制度

    企业的文化对内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对外是一种保障性的宣言。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效率,与企业组织文化密切相关。实现人力资本产权,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能动性还需要企业组织文化制度建设的及时跟进。一般情况下,每个企业组织都有着企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而演绎的趋同性看法、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理念,这些企业文化对人才载体的行为具有制约和整合作用。因此,依此为参照加强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可以有效的规范主体行为,强化团队精神,提高组织绩效。加强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是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组织凝聚力,实现人才资本产权的又一制度安排。

    3.4 完善人力资本的收益分配制度

    3.4.1 实行按能力分配

    按照人力资本的层次进行分配,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获取不同级别的报酬额。低层次人力资本获取工资,高层次人力资本应该给予高额回报,这个回报不仅包括高额的工资,而且包括各种奖励和股份。同时各层级工资或报酬的差距要合理,这样才能增强人力资本承载者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的人才资本投资和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充分实现。

    3.4.2 人才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

    在当今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时代条件下,人力资本的贡献远远大于工业时代,成为生产的直接要素,世界各国之间争先恐后的招笼人才,因为各国政府都清楚,只有拥有了人力资本优势,在未来的竞争中才会有竞争优势,把人力资本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才能够赢得竞争的主动权。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简单的企业物质资本的存在,使人力资本得以生存,而是企业的人力资本保证了企业物质资本的保值、增殖和扩张。因此,人力资本应与物质资本分享剩余,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参考文献

    [1]胡茂.论我国企业人力资本产权问题及制度完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

    [2]王勇,人才资本产权实现的路径分析与制度安排[D].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第7篇

[关键词]老年人权益;文献研究;规律总结

中图分类号:TG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12-01

一、国内学者的流派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老年人权益的保障主要分为社会法学派维度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维度。

社会法学派维度的研究主要在权益的保障与国家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方面的研究,如肖金明在《老龄社会法律问题研究》一书中对社区养老和政府养老做出了利弊分析,并阐述了老年人权益保障在立法上在域外法律上应予以借鉴的制度。(肖金明,2013)崔卓兰在《我国老龄社会的法律制度极其法律对策》一文中对老年人工作体系的确立等提出了法律上的对策建议。(崔卓兰、赵静波,《吉林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相关著作还有《三农与法――老年人权益》(邢宜哲,2010)《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障》(刘利君 2013),《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障》(王树新2007),《老年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莫洪宪,2004),《老吾老――老年法律问题研究起点的批判》(孙颖,2012)等。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维度主要是以民法、保障法等立法方向为依托进行的实证性研究,杨立新教授的《我国老年监护制度的立法突破及相关问题》(杨立新,《法学研究》2013年第2期)也针对老年人丧失行为能力的情况下对于监护人责任的认定与权益的保护。曾庆敏在其《老年立法研究》一书中认为老年人立法需要有层次性和预设性才能准确的保障其合法权益。(曾庆敏,2011);徐慧怡在《赡养费之理论与实务》一书中重点阐述了老年人赡养纠纷案件中关于赡养费支付问题应如何解决。相关著作还包括《我国老年立法研究》(周岩,2013)等。

国内研究的特点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农村与城市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基本是分开来研究的,这体现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在制度设计上是有所不同的。二是都比较重视我国传统文化对养老权益的影响。三是在立法设计上注重老年人的人格权保护。但是对于“空巢老人”这一特定背景下的特定权利的研究资料一般是以案例汇编和法条梳理的形式出现。

二、域外学者分层次研究

域外学者的研究中“空巢老人”通常表述为Empty Nest Syndrome,(A third of people in their 50s or above, and almost half of those over 80, suffer from feelings of loneliness)或将处于此种家庭的子女称之为“Sandwich Generation”(As a result many were involved in “soul searching” about their own futures)其研究大多就某一具体的制度谈制度建设,这里主要列举了域外法中针对具体养老问题权益保障方面的研究,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以养老金保障老年人的权益,这类研究的代表主要有美国学者彼得・F・德鲁克在其《养老金革命》,其认为保证老年人权益最主要的是养老金制度,但这一制度并不是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养老金保障的不唯一性。(彼得・F・德鲁克,刘伟译,2009),美国学者佛朗哥・莫迪利亚尼和阿伦・莫拉利达尔在《养老金改革反思》一书中阐述了类似观点,并认为老年人的权益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金融方式来进行保障,这样会更广阔的覆盖保障范围。(佛朗哥・莫迪利亚尼阿伦・莫拉利达尔,孙亚男译,2013)持此观点的还有英国学者高顿・L.克拉克所著的《养老金基金管理与投资》(高顿・L.克拉克,洪铮译,2008)等。

以医疗保障保障老年人的人身权与健康权,如美国学者约斯特在《医疗保障支付范围决策》一书中认为老年人的健康权需要细化保障,例如对保健品的技术评估和特殊保障政策,对这一群体实施特有保护(约斯特,晓莉、何铁强译,,2011)。相关论文如“Empty nest syndrome: a positive perspective”(Caroline McGhie,2012)等,日本学者多田罗浩三、桂世勋在所著的《日本如何应对超高龄――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对策》一书中指出医疗保险要全国通行,社区应该配合医疗保障。(多田罗浩三、桂世勋,赵林译,2014)。

以社区养老实施更全面的保障的研究,主要包括美国学者利文在《移民过程中变化的自我:家、健康、社区养老》一文中对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两种养老模式在移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与我国的“空巢老人”状况最为接近的研究(利文,2013)美国学者穆尔在《非营利性和盈利性治理和持续照护养老社区之生存、盈利战略》中则提出了社区盈利性与非营利性相结合的养老制度可以更好的被老年人所接受,这一论断也是比较适合我国的老年权益保障。(穆尔,2015)

国外对养老服务制度的研究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其权益保障具有普适性,除一些日本学者谈到了移民老年人口的权益保障与我国流动人口所致的“空巢老人”有相似特征外,其余均为全体老年人权益。二是其研究都比较强调非政府组织在老年人权益保障上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法律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要处理好法律移植的本土化问题。三是具有跨学科研究特点,研究多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种理论阐释权益保障的方法,其中法学专业的研究只是其中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谭克俭:《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年.

[2] 雒庆举:《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

[3] 吴敏:《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

[4] 彼得・F・德鲁克:《养老金革命》,刘伟译,东方出版社,2009年.

第8篇

论文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现状,剖析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医疗保障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及政策建议。认为,要使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现状得到改善,需要政府部门投入资金,加大管理力度,特别是不断扩大中国城乡覆盖面,仍是推动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我国新型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首先看健康”。在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医疗保障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建设,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新型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构架,其主要标志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农村地区也逐渐建立起了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尽管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总体上看还不尽人意。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狭窄

截止2003年6月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经突破1亿人,但从总量上看,医疗保险覆盖面只相当于2001年城镇就业人口的42%,在三大社会保险中是参保率最低的一种。从结构上看,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的是国有企业、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和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大量其他类型企业的职工,灵活性就业人员,城市弱势群体等,如低收入或下岗、失业职工,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进城的农民工,以及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等,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还没有享受到制度上的医疗保障,有违社会公平原则。

(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尽管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合作还有明显欠缺:一是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现有体系中各个层次的运行还没有纳入正轨,成效并不显著。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区医疗服务等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是关系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医疗卫生体制包括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问题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问题。就一般的意义讲,医院补偿机制就是指医院获得收入的方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对国有医院的补偿政策也有所变化,补偿的规模逐渐降低,医院以经营收入为主,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医院的经营动机。为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政府允许医院从他们销售药品中获得15%~30%的价差作为补偿。在中国,90%的药品是由医院零售的。在追求利润的诱导下,医院常常给患者开大处方,特别是多开国外进口或由外资企业生产的价格高昂的药品。

此外,我国药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也存在着严重问题,普遍存在的现象致使药品虚高定价,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药品生产和流通体制的弊端,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运转形成了严重的冲击。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医院、医保机构和患者三方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关系紧张。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政府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旨在规范医院行为的文件,对医院的选择、用药、诊疗项目、费用结算方式以及定点药店的选择都做了明确规定。特别是不少城市的医保机构,改变了过去与医院实行“实报实销”的“按项目付费”的费用结算办法,而采用对医院约束力更大的“总额预算制”。这种结算办法增加了定点医院的压力,甚至出现了医院与医保机构的冲突。医院和社保机构的矛盾,也导致了参保患者的不满。他们认为虽然参加了医疗保险,但事实上却得不到医疗保障,这将会动摇他们对医保制度的信心和对政府的信任。

(四)政府对医疗资源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投入到卫生医疗事业的资金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个人支出增长迅速。1997—1998年低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在l000~2200美元之间)的公共健康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为1.26%,中等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在2200—7000美元之间)的平均比例为2.25%,而中国只有0.62%。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公共健康支出仍然处在非常低的水平。国家卫生医疗资金投入不足,是宏观上医疗保险资金短缺的一个原因。

总之,政府财政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对医疗保险制度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医疗保险基金始终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与此同时,由于医疗服务结构的不顺,没有合理地分解患者的医疗需求,使资金流向高成本的大医院,使有限的医保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

二、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途径及政策建议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为了尽快实现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医疗服务供方(医院)的投入,二是对其他医疗保障制度,如灵活就业群体的医疗保险、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和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投入。对医院,政府应考虑适当增加财政资助的比例,从补偿机制上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需要强调的是,在医疗保障的投入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将承担相应责任,两级政府应该进行合理的分工,而不仅仅是靠中央财政拨款。当然,对于政府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应该有必要的监督,确保资金真正用于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服务上面。对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外的其他医疗保障制度,各级政府有责任投入资金。同时,医疗救助制度提倡慈善捐助和多种筹资方式。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方向,就是建立由政府和其他多种社会力量,如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共同编制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对于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也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已经明确了政府出资的标准,即地方财政为每个农民每年补助10元,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应切实覆行职责。同时对贫困地区,中央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保证农民得到医疗保障。(二)医保、医疗、医药“三改联动”。创造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良好环境

医疗、医保和医药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只有三个方面协调运作,才能保障整个医疗系统正常地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医疗、医保和医药在医疗系统中的定位和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三项改革必须联动,齐头并进。首先,政府对公立医院或其他非盈利医疗机构正确定位,通过适当的补偿机制转变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其次,政府要下决心彻底解决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问题,扭转药品虚高定价的局面。最后,调整好医疗保险供、需、保各方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的医疗制度改革目标。

(三)发展社区卫生事业。理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功能。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中,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应该是双层或三层机制,即小病、常见病在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医院就诊,大病、重病在较大的医院就医。社区医院的医疗成本比较低,患者能够得到比较及时和实惠的服务。为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首先应当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使其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第二,鼓励医生或医生团体在社区开办诊所,诊所或医院既可以是新设立的,也可以是由区级(一、二级)医院改造的;第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医疗服务领域,并鼓励社会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捐助;第四,将社区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社区医院或诊所视同定点医院。

(四)加快社会医疗保障的立法步伐。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行提供法律保证

医疗保险实行三方付费制度,所以,规范需方、供方、保方三者的责任和行为,特别是加强医疗行为监管,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发生十分重要。因此,要尽快对医疗保障进行立法。对于医疗服务的供方,严格医保定点医院、定点零售药店的准入资格,医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定点医院、药店签订合同来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需方,也要用法律来约束其就医行为。通过分类给付,增加个人费用意识。对出借、冒用医疗保险卡者要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或停用的处罚。对企业和单位,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化基金的征缴力度。基金上缴要按时和足额到位,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有长期、稳定的来源。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也要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并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同时有义务向社会公示其管理的业绩,并接受公众的查询和社会监督。

(五)扶持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真正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至少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划分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范围,补充医疗保险应该交由商业医疗保险经营。为此,应用法律的形式界定社会保险的经营范围,对于社会保险管辖范围的,商业保险不应插手;而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领域,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也不应干预。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政策。目前的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大,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补充医疗保险费在一定额度内(工资总额的4%)予以税前列支;对经营补充医疗保险的公司,保费收入减免营业税;对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等。

第9篇

不断开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新局面

——安阳师范学院2010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共青团安阳师范学院委员会

安阳师范学院2010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服务社会做贡献,实践锻炼长才干”为主题,着眼于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活动开展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团的根本建设相结合、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着力加强思想引领、关注热点难点、服务就业创业、推进素质拓展、推动团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理念:“两全”

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实践育人”这一目标,以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着眼点,活动开展坚持重心下移、以院系组织为主、点线面结合的原则,立足学校、院系、个人三个层面,采取集中组队和分散返乡两种方式进行。确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喜迎建党90周年,世博宣讲调查实践,关爱农民工子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见习,大学生文化宣传,大学生骨干挂职,科研项目培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等九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拓展、学校课堂向社会课堂延伸、书本知识向综合能力迁移,切实达到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

二、战略谋划:“三结合”

活动开展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开展法律咨询、模拟法庭审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游戏等活动;传播文明,普及文化知识,开展关于安阳历史文化遗迹的调研与宣传、进行世博知识中英文宣传;勤于动手,服务群众需求,义务维修家电,排除电脑故障,为居民进行体质测试并开出“运动处方”。

活动开展与服务团的根本建设相结合。坚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团员意识教育和团组织根本建设相结合,提出并尝试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团队建团、县域建团,成立临时团小组和团支部,定期组织团员青年学习暑期社会实践的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党团组织对暑期社会实践的要求,随时掌握团员青年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和实践动态,维护他们的权益,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体质情况,努力帮助团员青年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发挥临时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活动开展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坚持与学生思想引领相结合,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喜迎建党90周年为主题,宣讲党的成就和政策,感受党的精神和光辉;与学生就业创业相结合,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见习、大学生实习就业调研、大学生就业实践等活动;与学生素质拓展相结合,发挥专业知识,实现知行合一,开展文艺下乡、世博宣讲、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义务支教、挂职锻炼等活动;与学生科技创新相结合,开展大学生科技攻关、“挑战杯”项目培育等活动。

三、运作思路:“五着力”

一是着力加强思想引领。结合实际组建了“喜迎建党90周年成就宣讲”,“跟着党旗生态游”等5支党建成就宣讲服务队,通过版面宣传、红歌联唱、文艺演出、重走红旗渠、诵读中华经典、走访慰问老革命等形式,宣讲建党89周年以来的伟大成就,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足迹遍布安阳小南海、林州市、鹤壁市淇县新庄村、安阳市监狱,服务队发放“时政热点、党建宣讲”宣传页1000余份,服务群众1100余人;外语世博——彩虹爱心行动”服务队精心制作了24块世博展览宣传板,深入安阳市内及周边县区的乡村、社区、车站及旅游景点开展了以上海世博会为主题的中英文宣讲,共向城乡留守儿童发放世博知识宣传单700份,总计服务群众3000余人,发通讯报道28篇、心得46篇、报告论文5篇;持续推进“青年者培养工程”,与北京大学学院11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青年者的成长”座谈交流,选派29名学生骨干参加全省高校团学干部培训班或到安阳市五县五区团委及体育局进行挂职锻炼。

二是着力服务就业创业。开展就业创业调研。队员们走访了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中国人寿保险安阳分公司等59家企事业单位,走访大学生创业典型、公务员、公司经理、技术骨干等260多人,开展旅游业、教育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专题调研。组织学生就业见习。校团委与中国移动安阳分公司联系,为学生提供带薪见习岗位100个,“梦想团队”等分别到旅游景点、酒店、建筑工地进行就业体验。筹建安阳师院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

三是着力推进素质拓展。与社会观察相结合,重点组织100多名大学生深入豫北地区进行科学发展观和党建成就宣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卡片、捐赠红色书籍、播放红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客观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专业素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以筹备2011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和2012“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年为契机,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以及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等学院分别组建科技创新攻关团队,针对“PC的可视化蓄电池组微机自动监测系统”、“直流电源、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制作”、“手性分子羟基膦酸的合成研究”、“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光调控磁化合物的合成研究”等12个项目,引导学生利用暑期,结合教师研究的科研课题,承担部分项目的调查研究、资料收集、科技开发和市场开拓工作,培养学术研究思维,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