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4:53
导语:在电气安全技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关键词:电气,安全
1、保证用电安全的基础要素
1.1 电气绝缘。保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衡量。
1.2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通常,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应考虑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等。设备不停电安全距离见表1-1。
电压等级(KV)
安全距离(m)
10及以下
0.70
20、35
1.00
63(66)、110
1.50
220
3.00
330
4.00
500
5.00
表1-1 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
1.3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1.4标志。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标示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2、 安全技术方面对电气设备基本要求
电气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电气设备的结构有缺陷,安装质量不佳,不能满足安全要求而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很大。因此,为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在安全技术方面对电气设备有以下要求:
2.1对裸露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2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地面及其他带电部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3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应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保护间隙等过电压保护装置。
2.4低压电力系统应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
2.5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应采取装设高压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应采用相应的低电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
2.6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地点应设安全标志。
2.7根据某些电气设备的特性和要求,应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3、 电气事故的分类及基本原因的分类
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按发生事故时的电路状况,可以分为短路事故、断线事故、接地事故、漏电事故等;按事故的严重性,可以分为特大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等;按伤害的程度,可以分为死亡、重伤、轻伤三种。
如果按事故的基本原因,电气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
3.1触电事故。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能量施加于人体而造成的。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
3.2雷电和静电事故。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的其他事故。雷击常可摧毁建筑物,伤及人、畜,还可能引起火灾;静电放电的最大威胁是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也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3.3射频伤害。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亦即电磁场伤害。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各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除高频电磁场外,超高压的高强度工频电磁场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3.4电路故障。电能在传递、分配、转换过程中,由于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事故。线路和设备故障不但威胁人身安全,而且也会严重损坏电气设备。
以上四种电气事故,以触电事故最为常见。但无论哪种事故,都是由于各种类型的电流、电荷、电磁场的能量不适当释放或转移而造成的。
4、用电单位的电气事故分类
根据我国电气事故调查规程的规定,用电单位的电气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四类:
4.1用电单位影响系统事故。当某一用电单位内部发生事故时,其他用电单位受牵连而突然断电或电力系统受影响而大量减负荷。
4.2全厂停电事故。由于用电单位内部事故造成的全厂停电。
4.3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多指大工业企业(大用电户)的一次设备损坏,如受电主变压器以及变压器前的断路和避雷器等的损坏。
4.4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由于用电单位的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发生故障(如绝缘损坏)等,造成人身触电,出现重伤或死亡事故。
5、用电单位发生电气事故的处理方法
用电单位一旦发生人身触电伤亡或电气火灾,以及发生导致电力系统跳闸、高压供电的用户生产中断、一次用电设备损坏等重大电气事故,应及时向当地供电部门报告,并尽可能保护好现场,以便供电部门组织人力及时进行调查处理,迅速恢复供电。事故发生后,用电单位和有关部门应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出善后处理方案和采取防止再发生类似事故的措施,并按有关规定写出事故报告,报送供电部门和有关单位。对有人员触电死亡的事故和电气火灾事故,还应同时报告当地劳动部门和公安机关,以便共同调查处理。
6、对用电中的电气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时的分类统计
在用电电气事故的调查统计中,对事故原因要分类统计,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反事故措施。对工业企业中日常发生的电气事故分类如下:
6.1误操作事故 指操作人员违反规程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的事故
6.2设备维修不善事故 指由于工作人员的过失或管理制度不严造成设备维修不善而引起的事故。
6.3设备制造不良或选择不当事故 指由于电气设备选择不当或设备有先天缺陷而造成的事故。如选用的设备不能胜任所担负的负载或与使用环境不符,产品质量不合格,选用了已淘汰的产品或有先天工艺缺陷的产品等。
6.4外力破坏事故 外力对电气设备的破坏,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自然因素如落雷、飓风、大雾等自然气候引起的事故;人为因素如汽车撞断电杆、构筑物倒砸线路等事故。此外,操作维修时措施不当造成的事故也属于这类事故。
7、电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职责
7.1熟悉电气安全规程和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7.2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7.3掌握相应的电工作业安全技术、电工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已取得《特别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证》,并经定期复审合格,才能从事允许作业类范围内的电工工作。
7.4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法规、规程和制度,不得违章作业。认真做好巡视、检查和消除隐患的工作,并及时、准确地填写工作记录和规定的表格。架设临时线路和进行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完备审批手续,否则应拒绝施工。并积极宣传电气安全知识,有权制止违章作业和拒绝违章指挥。
参考文献
1.周鸿昌编著《工厂供电与安全》同济大学出版社
【论文摘 要】安全问题是电力变电运行的咽喉,随着信息管理技术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先进的安全不仅包括物理安全,也涉及到了由互联网带来的各种来自外界的侵犯,如果电力系统被利用或是遭到攻击,将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有效的提高信息管理技术在电力变电运行中的应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管理与电力信息化概述
1.信息管理概念
信息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满足组织要求、解决组织环境问题而开发、规划、集成、控制、利用信息资源,以提高信息利用率,使信息效用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实现的一种战略管理。
2.电力信息化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更趋向于科学性、实用性、安全性以及效益性,电力企业开发了一系列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有关的应用系统,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益以及信息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电能可以瞬间完成发电、输电、配电直到用电,电力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连续性、等量以及同时的特点,要想确保电力的安全生产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必须要根据调度指令对电力系统的所有环节瞬时作出反应,电力系统的控制中心、调度中心要同时对发电、配电、输电以及用电的各种数据进行全面掌握,并及时地分析、调度和处理,对生产运行进行科学的安排,要及时的处理大而广、纷繁复杂的信息量,这使得信息处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而信息管理技术的出现正好为信息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结合了gis技术,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迅速整合,便于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可以综合管理大量的属性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可以为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结合了网络技术,更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促进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电力信息的共享,有利于电力系统信息管理更加的透明。电力系统涉及到了十分广泛的地理区域,需要多个部门对同一图层进行编辑,传统的gis图层数据不支持多用并发操作,只适合单用户使用,它采用的是文件格式,采用文件服务器的方式来共享图层,若不进行特殊处理,多用户同时更新同一图层文件时就会发生冲突。而新型的ordbms技术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不会发生共享冲突,它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可以集中式管理地理属性数据和信息空间数据,支持版本管理以及并发操作,还支持完全数据库存储模式,能够解决数据安全机制、存储管理大量的数据、数据完整性以及多用户编辑等方面的问题。
二、电力变电运行中运用信息管理的优势
1.先进性和开放性
数据仓库技术使数据有了更加广泛的来源,便于使用,方便与mis等系统接口,系统的构造和internet模式进行了结合,应有前景良好。
2.实用性强
信息管理技术有利于变电运行中二次部分各类数据源的共享和使用,尤其是对于变电保护技术工作人员来说,有利于提高系统分析和数据统计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保护运行水平。
3.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升级
方法库和数据仓库的采用使得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运行集中于网络中心规则库和数据库,不再在各级用户之间分散可靠性,即使其中一个客户的工作站突然损坏了,也不会对系统其他部分的性能造成影响,并且很容易恢复,软件开发人员只需改变方法库就可以进行升级换代,既方便又快捷。
三、电力变电运行中采用的安全策略
1.安全技术策略
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采取的必不可少的安全技术措施有:1)病毒防护技术。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统一管理计算机病毒库的升级分发以及病毒的预防、检测等环节,应该采取全面的防病毒策略应用于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有效的防治和避免受到病毒的侵害;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主要用于隔离信任网络与非信任网络,它的检查方式是通过单一集中的安全检查点,强制实施安全策略来实现,避免非法存取和访问重要的信息资源;3)数据与系统备份技术。电力企业必须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按照重要程度划分数据备份等级,建立企业数据备份中心,采用灾难恢复技术来备份应用系统以及关键业务的数据,并制定详细的数据库故障恢复预案以及应用数据库备份,并定期的进行预演,以防止在数据遭到破坏或是系统崩溃时能够及时的修复,从而使信息系统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4)安全审计技术。在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安全设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电气企业应该引进集中智能的安全审计系统,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自动统一审计网络设备日志、业务应用系统运行日志、操作系统运行日志以及安全设施运行日志等,迅速自动的对系统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另外建立信息安全身份认证体系以及虚拟局域网技术也十分重要。
2.组织管理策略
组织管理措施以及技术措施统一在信息安全的范畴之内,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为造成的计算机安全事件的比重达到了70%以上,所以应采取必要的组织管理策略:1)安全策略和制度。电气企业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方针来指导企业整体的信息安全工作,只有制定统一的、具有指导性的安全策略和制度才能有效的衡量信息的安全,才能形成安全的防护体系以及遵循信息安全制度,只有制定有效的安全策略和制度,才能实现具体化、形式化的法律管理,才能将法规与管理联系在一起,确保信息的安全。2)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电气企业应该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普及他们的安全知识,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并具备基本的安全技能,能够处理常见的安全问题。通过安全培训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再结合第三方安全技术和产品来提升信息安全保障;3)安全组织和岗位。本着保障企业信息安全的目的,电气企业应该设立独立的信息安全部门来管理企业信息的安全,实行“统一组织、分散管理”的方式来使信息安全部门全面负责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和维护。安全岗位是是根据系统安全需要设立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机构,这个职位主要负责某一个或是几个安全事务,在全企业形成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使各个信息技术部门也能配合和推行信息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覃郁培.信息管理技术在电力变电运行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0,(8)
论文摘要:随着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电气工程师应有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
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影响该建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同时施工安全也不容忽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新进场员工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安全培训。要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应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
一、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电气工程师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业主而言是维护其利益,对自己也是提高。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电气工程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审查,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对施工班组及人员进行工程的总体技术交底,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还要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分阶段进行交底。明确现行实用的规范及操作规程和顺序,对工程所需的资料表格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标准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业主及土建工程的总体进度编制电气工程进度计划、人员计划、机具计划并组织落实,工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及补充。
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①主体施工阶段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严把电气管材、线盒的质量关,将不合格材料拒之于工程之外(如镀锌钢管的壁厚,厚管不小于2.5mm,薄管不小于1.5mm,镀锌层应完好,PVC管应采用中型以上,一般采用重型管,必须是阻燃型。每次进材料都应填报审表,经监理审查同意后方能用于工程)。要特别注意胶水的质量,最好选用与线管同一品牌的胶水,一般都能符合要求,浇注砼时,要求每台输送泵都有电工跟班,及时处理被压坏的线管、线盒。均压环、避雷带、防雷引下线等对建筑的安全非常重要,是否漏焊,焊接长度及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每处都要仔细检查,特别是结构转换层,由于柱子主筋调整,防雷引下线容易错焊、漏焊,所以电气工程师要提醒施工人员引起重视,这也是监理检查内容的重点,必须认真检查,确保工程质量。②安装及调试阶段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求先对配电箱、线盒内压线做样板,布线整齐、压接牢固,多股线搪锡,然后再全面展开,防止做了大量工作后才发现存在的问题,返工困难,而且影响进度。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端子的预留应符合规范要求;外墙的金属门窗、栏杆防及屋面的金属大件部分防雷作为关键,搞好工序衔接,防止遗漏;设备外壳接地应完善。要求工作按程序进行。设备运行调试要按先空载后带负荷、先单体后联动进行;并应先对可调元件如热继电器调整至设计规定值,调试运行还要持续运行规定的时间,验证电气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重点检查吊顶内的线路,导线穿管敷设必须符合要求。发电机自启动、与市电切换,双电源末端切换的调试,尽管实施时比较简单,但往往因为太简单、不重视或各工种之间协调不好而出现问题。消防泵的控制,因涉及降压起动、现场手动、消防控制室手动、自动起动、备用互投等控制,且往往涉及几家安装调试(供货)单位,很容易发生技术上、协调配合上的问题,加上个别设计存在一些小缺陷,影响调试和验收,电气工程师必须提前熟悉设计图纸及厂家提供的二次线路图、控制原理图,及早发现或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作出处理。
总之,在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方面需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要抓住关键点,重点检查和控制。
二、电气工程的施工安全
要求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要根据当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工具及设施要落实到位,电气设备要符合有关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
关键词:隧道施工;通风技术;施工安全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unnel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safety control technology of tunnel construc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safety of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ventilation technology , it takes a reference to the same engineering.
Keywords: tunnel construction;ventil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safety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引言
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隧道工程的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的升级,其施工通风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良好的施工通风技术即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安全施工保障措施,同时也是隧道快速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通风效果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2 通风要求
2.1隧道通风标准见表2-1规定。
2.2隧道掌子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8℃,超过30℃必须停止作业。
2.3隧道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lO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对掌子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
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应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
2.4隧道必须有足够数量的通风安全检测仪表。仪表必须由国家授权的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单位进行检验。
表2-1隧道通风标准
3 通风管理
3.1施工中通风管理
(1)隧道施工分阶段采用压入式和巷道式通风,按批准后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设置。
(2)隧道施工中,对瓦斯易于积聚的空间和衬砌台车附近区域,采用射流风机实施局部通风,消除瓦斯积聚。
(3)在施工期间,应实施连续通风,不得随意间断。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在各入口处设置栅栏、警示牌。
(4)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当停风区瓦斯浓度不超过1%,并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且必须取得主管安全的领导准许的开机命令,经认真检查后,方可人工开动通风机。
(5)当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制定排除瓦斯的安全措施,回风系统平导内还必须停电撤人。
只有经检查证实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时,方可人工恢复通风机供风的正洞中的一切电器设备。
(6)局部增设射流风机加强对射流风机的日常维护、检查和管理,保证其连续正常运转。
3.2贯通时通风管理
隧道正洞和平导贯通时,通风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在距贯通大于50m前,必须停止其中一个掌子面的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
(2)贯通时,必须由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停止掘进的掌子面必须保持正常通风,设置栅栏及警标,经常检查风管的完好状况和掌子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处理。
(3)隧道贯通后,必须停止洞内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平导出口开启1台2×75kw煤矿地面防爆抽出式对轴流通风机通风,待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4 通风安全监控
4.1瓦斯隧道必须装备一套安全监控系统,配齐测试甲烷、风速、温度等各类传感器。
4.2必须每天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检测设备,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调校1次。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4.3光学甲烷检测仪、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甲烷断电仪,每年大修、检定一次。
4.4安全监控系统和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的测值允许误差为±0.2%;当两者测值误差大于±0.2%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监测值班员,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8h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
4.5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必须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必须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审阅。
4.6必须设专职人员负责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充电、收发及维护。每班要清理隔爆罩上的煤尘,发放前必须检查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零点和电压或电源欠压值,不符合要求的严禁发放使用。
5 通风机管理
5.1通风机必须由专职司机负责管理,按通风机操作规程要求操作风机。严禁随意停开,并实行挂牌管理。
5.2专职司机必须熟悉设备的机械传动,系统及电气系统,了解结构性能,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司机操作证方可操作。
5.3专职司机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工种岗位责任制,坚持班中巡回检查,每小时检查一次,如实填写各种记录。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汇报。
5.4通风机应按规定实现“三专”,即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和专用开关。通风机应设两路电源,当一路停止供电时,另一路应在15min内接通,保证风机正常运转。
5.5使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5.6通风值班人员必须审阅瓦斯班报,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主管部门汇报。
6 风筒挂设
6.1通风机出口设置刚性风筒连接,风机和风筒接口处法兰间加密封垫。刚性风管与软风管接合处绑扎三道,以减小局部漏风和阻力。
6.2风管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管,有出厂合格证。风管口到开挖面距离<5m,严禁放炮时摘取掌子面风管。
6.3风管吊挂和维护应明确专人负责。每班必须对全部风管进行检查,发现破损等情况及时处理,损坏的风管必须及时更换。风管百米漏风率不应大于2%。
7 结语
隧道通风对于隧道施工的安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通风要求,通风管理,通风安全监控,通风设施的管理,风筒挂设等方面介绍了隧道通风技术,具有较强实践意义。
参考资料:
【1】马建华 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技术《建筑与预算》2009.4总第108期
【2】夏永旭 我国长大公路隧道通风中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 公路 2003 (05)
【3】姜学鹏 通风竖井在地下联系通道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地下与空间工程学报 2009(6)
【关键词】非操作逆转保护装置;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失效原因;解决方案
引言
过去数年以来,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出现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安全性能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其中,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有[1]:2011年7月5日一起事故当中,北京地铁4号线一自动扶梯突然发生故障,上行自动扶梯突然转变运行方向,事故造成自动扶梯上一名乘客当场死亡,数十名乘客受伤。以上事故的特点是,自动扶梯在向上运行过程中突然转为下行,且并非人为操作所致,最终导致乘客受伤甚至出现死亡的情况出现。事故的罪魁祸首是,自动扶梯的非操作逆向保护装置失灵。由此可见非操作逆转保护装置在交通系统中的重要性,其能够在梯级、踏板或者是胶带更改运转方向时保证扶梯或者倾斜式人行道立刻停止运转,从而直接保障群众人生安全,避免更多悲观发生。非操作逆转保护装置,对乘客生命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非操作逆转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和检查方法
1.1 运用接近式开关的防逆向保护装置
制停装置是整个接近式开关防逆向保护装置的工作制动器,其采用测速理论,利用飞轮或者其它相关周期性设备,通过接近式开关收集相关信号。一旦自动扶梯运转方向发生改变,这个时候一定会经过低于额定速度的临界点,速度从快变慢最后停止,随后反向进行上述过程,这时接近式开关开始运作,切断主机电源和工作制动器电源,从而让扶梯停稳。接近式开关并不需要和运动部件进行接触,就可以很好的控制住开关的位置,可以不施加其它压力就能够从事开、关作业,为控制系统发送相应指令。而常见的接近式开关一般分为,电磁式接近开关以及光电式接近开关。
当前,绝大多数扶梯生产厂家一般都是运用接近式开关,实现防逆向保护设置。总体上来说,这种保护设置较为敏锐,反应时间快,能够更好的控制住逆向运转造成的危害。而欠速保护同样是借助测速理论,所以接近式开关一般都具备欠速保护与逆向保护能力。不过这种装置的信号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间接影响防逆向保护的性能。
1.2 检查方法
在国家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查规程》中有明文规定[2],针对运用测速原理的机型使用切除信号的方法来检查。常见的两种方法分别是:在控制柜中解除掉信号传感线,或直接撤销信号收集开关;另一种方法是,调节预先制订的正常值。准备工作完善后启动扶梯,检测装置将收集信号,在经过比较处理后,输出切断完全信号,切断主机和工作制动器电源,让扶梯暂停运转。除了切除信号的检查方法之外,还可以撤掉驱动主机进线,手动盘车的方法进行检查。
2 防逆转保护装置的不同型式
2.1 运用电器安全开关和工作制动器组合型
运用电器安全开关和工作制动器组合实现防逆向保护设置,电器安全开关作为检测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非操纵逆向电气元件,工作制动器作为机械保护元件。此电气开关配备减速器轴端、传动链轮端。类似型式的防逆保护是,根据主驱动链不停链前提下的一种保护方法,假如主驱动链断链,那驱动主机上的工作制动器就会和梯级、踏板链轮相互间失去联系,一旦出现非操作逆转运行,那么该保护装置同样无法实现逆转保护功能,造成事故出现,而这种组合一般多用于人流量不大的场所。
2.2 运用速度监控元件和工作制动器组合型
运用速度监控元件和工作制动器组合作为防逆转保护设置,速度监控元件作为检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非操作逆向的电气元件,工作制动器则成为机械保护元件。这种结构下的防逆转保护装置具备两种不同的情形,首先是监控运行速度可否降低,来实现控制工作制动器,从而防备非操作逆向运转。另一种是,针对两个速度监控信号的差距来控制工作制动器,从而防备非操作逆向运转。这种监控模式的防逆转保护配备,同样是根据主驱动链不断链的大前提下,才能实现的一种保护模式,同样只能使用在某些客流量不是很大的一般场所。
2.3 运用电器安全开关和附加制动器结合型
这种装置作为防逆转保护装置,是通过电器安全开关作为监控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非操作逆转的电气元件,额外增加制动器与工作制动器为机械保护元件。当向上运行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运行方向发生改变时,电气安全开关的挡杆首先断开上方安全开关,其次结合上下部的电气安全开关,这个时候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停止向主驱动电器机与工作制动器的供电,令附加制动器的电磁接触停电,让附加制动器机械部件卡在梯级链轮上,避免梯级持续向下运行,达到逆转保护的最终目的。
3 防逆转保护装置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3.1 原因解析
导致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防逆转装置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在设计上没有按照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运行状况,设置好相应的逆向保护装置。二是为了节省经济开支,使用一些与运行状况不相符的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三是安装过程中,没有按照安全技术规定的条件进行正确安装,造成逆向保护装置安装位置出现偏差,无法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四是,平常的维护和检修不够认真,在维护保养期间没有对保护装置的有效性进行按时维护。五是,违规使用自动扶梯,导致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出现超载的情况出现。六是,相关单位没有执行日常的巡视和检修工作,在人流量较大期间,未能进行正确的人流疏通工作。
3.2 解决方案
首先,在策划、选购、装置、正常维修与运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与国家安全技术规范[3]。其次,强化日常期间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监控管理工作。再之,加强安全宣传工作,让人们认识到应当如何正确乘坐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随后,无论是自动扶梯还是自动人行道,任何一种结构型式都必须额外设置好制动器,这样能够确保在停电、超载,甚至是自动扶梯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加入制动器卡住梯级或者踏板链轮,令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停止运转,从而避免出现逆向运行的情况出现,来保障乘客的安全。
4 结语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非操作逆转保护装置的运用,让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安全性能倍增,能够有效减少逆向运转事故的出现,让自动符合和自动人行道变得更加安全有效,为维护交通有序运转,保护群众安全作出了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GB/T 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S].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论文摘要: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对应的改进和防范措施。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比如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社区及家庭等。但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受到全所未有的威胁,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黑客的猖獗,都防不胜防。本文将着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1、技术层面对策
在技术方面,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实时扫描技术、实时监测技术、防火墙、完整性检验保护技术、病毒情况分析报告技术和系统安全管理技术。综合起来,技术层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在内的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对重要部门和信息,严格做好开机查毒,及时备份数据,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2) 网络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它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涉及的技术比较广,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控制以及属性控制等多种手段。
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备份是恢复数据库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证方法。恢复是在意外发生后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的操作。有三种主要备份策略:只备份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和事务日志、增量备份。
4) 应用密码技术。应用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密码手段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基于密码的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是当前保证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密码技术主要包括古典密码体制、单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以及密钥管理。
5) 切断传播途径。对被感染的硬盘和计算机进行彻底杀毒处理,不使用来历不明的u盘和程序,不随意下载网络可疑信息。
6) 提高网络反病毒技术能力。通过安装病毒防火墙,进行实时过滤。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扫描和监测,在工作站上采用防病毒卡,加强网络目录和文件访问权限的设置。在网络中,限制只能由服务器才允许执行的文件。
7) 研发并完善高安全的操作系统。研发具有高安全的操作系统,不给病毒得以滋生的温床才能更安全。
2、管理层面对策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不仅要看所采用的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而且要看它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执行计算机安全保护法律、法规的力度。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确实有效。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包括对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和加强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的立法和执法力度等方面。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加强用户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观念,提高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对防止计算机犯罪、抵制黑客攻击和防止计算机病毒干扰,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这就要对计算机用户不断进行法制教育,包括计算机安全法、计算机犯罪法、保密法、数据保护法等,明确计算机用户和系统管理人员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合法信息系统原则、合法用户原则、信息公开原则、信息利用原则和资源限制原则,自觉地和一切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维护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除此之外,还应教育计算机用户和全体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为维护系统安全而建立的一切规章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计算机处理的控制和管理制度、各种资料管理制度、机房保卫管理制度、专机专用和严格分工等管理制度。
3、物理安全层面对策
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系统实体有个安全的物理环境条件。这个安全的环境是指机房及其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计算机系统的环境条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腐蚀度、虫害、振动和冲击、电气干扰等方面,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
2) 机房场地环境的选择。计算机系统选择一个合适的安装场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择计算机房场地,要注意其外部环境安全性、地质可靠性、场地抗电磁干扰性,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并避免设在建筑物高层和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还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 机房的安全防护。机房的安全防护是针对环境的物理灾害和防止未授权的个人或团体破坏、篡改或盗窃网络设施、重要数据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为做到区域安全,首先,应考虑物理访问控制来识别访问用户的身份,并对其合法性进行验证;其次,对来访者必须限定其活动范围;第三,要在计算机系统中心设备外设多层安全防护圈,以防止非法暴力入侵;第四设备所在的建筑物应具有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设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设备、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安全解决方案的制定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综合各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将安全操作系统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等综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我们必须做到管理和技术并重,安全技术必须结合安全措施,并加强计算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此外,由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等技术是不分国界的,因此必须进行充分的国际合作,来共同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病毒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千里.网络安全新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途径和方法
智能化电气技术的发展将整个电气工程行业的地位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由于其飞速的发展使得电气工程的作用日益凸显。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项目建设完成后其运的安全可靠性,就建筑电气工程来说,项目质量的全方位管理意义十分重大。探讨加强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关乎整个工程实施进度,其质量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建筑施工功能的好坏,决定着用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水平。
1 加强建筑电气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不管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电气工程都是建筑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建筑的电气系统仅仅是为了给室内提供简单的照明,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建筑电气系统的功能有了极大的丰富,尤其是智能化控制电力系统的出现,不仅仅为建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照明功能,也支持建筑内各种设备的运转,从工作设备到供暖排气设备,从网络交流到自动报警与联动功能,电气系统已经是建筑的血液和经脉,是建筑体的生命保障之一。
在实际建筑施工中,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员的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特别是建筑的安全,它涉及到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电器线路是否存在漏电或火灾隐患,电气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完善、运行正常,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的供电是否可靠,保安监控系统是否完备等等。电气系统总的来说是管线工程,大部分铺设在混凝土内部,具有一次安装、不便修理的特点。所以,在建筑的施工阶段一定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为未来的电气系统升级做好准备。
2 建筑电气工程管理对电气工程师的要求
建筑电气工程师是管理电气安装的主要人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素质:
2.1 电气工程师要有较高的责任心与工作能力
电气工程师应有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签证、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一个好的电气工程师首先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强电各系统的内容及施工规范,还要有丰富的弱电各系统的知识和经验。要有积极地心态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因为社会的技术发展水平更新很快,只有不断的为自己充电才能进一步满足自己的工作需求。
2.2 电气工程师要有较强的制图与审图能力
电气工程师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业主而言是维护其利益,对自己也是提高。要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或有关技术质量标准,设计是否合理和优化。特别是对建筑智能化的设计,要防止盲目求大、求全,应以适用为主,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投资取得的回报。同时要为电气系统的进一步升级和换代留下余地,为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做好应急准备。
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功能情况,明确业主对其项目的定位和需求。应提供意见和建议与业主,及早协调明确要设置哪些系统,以便所设系统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难于施工,剔凿造成对建筑的破坏和浪费。尤其对建筑智能化各系统的设计,因系统综合性强、产品更新换代快、投资风险大,应慎重考虑实施。综合考虑工程的经济性能与便利性能,既要对自身的工作内容负责又要时刻为业主着想,采取措施减轻业主的负担。
2.3 电气工程师要有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电气工程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审查,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对工程所需的资料表格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对工程中所有的材料、设备进行考查和确认,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条件。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每道工序未经有关人员在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记录好工作目志,防止监督流于形式。
3 建筑电气工程管理的实施途径及方法
现代建筑的电气部分已不只是埋管穿线,电通灯亮的简单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现代化电气设备和装置的安装使用,已是建筑物现代化水平和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
3.1 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指导方针,编排好施工安全手册,对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且设立安全巡查制度,时刻监督工作人员规范施工。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及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施工方要为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安全防护用具,还要考虑到地域与季节的变换,采取防暑和防寒措施。
3.2 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的进行必须按照相关的图纸开展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技术文件,不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不得开工。要有积极地意识去主动处理施工中暴露的各种问题,及时的与上级领导和技术人员反馈,严禁随意的的更改施工方案,对于图纸出现的问题要经过施工设计方集体讨论修改后才能实施,不能自己随意的变更。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捉住重点,捉住细节,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多留心,反复的核实检验,确保工程质量。每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都要有施工记录,要落实责任到人,以激发工作人员对于工作内容的严谨态度。采取适当的激励与惩罚措施,坚决清除的害群之马。
3.3 电气工程的检测验收措施
要有独立的部门对建筑电气工程进行检测验收,一切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图纸为依据,检测电气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达到施工目标,是否有偷工减料的现象。某些重要的设备,例如防火报警装置,火灾照明指示装置,电源短路保护装置等能否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施工方配合验收单位的验收工作,提供足够的资料,不能有瞒报漏报的行为。
4 结语
论文简述了电气工程在建筑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强建筑电气施工项目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文章建议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建筑电气施工项目管理,即:加强电气工程师的培养和管理;加强施工组织规范,严格遵守施工章程施工;安全施工;建立有效的工地监督与建后验收机制。未来的建筑电气工程还将会越来越复杂,对于施工方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谨。对此,我们必须时刻更新自己的观念,以紧迫的意识来做好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朱海君.建筑电气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扬州科技.2006(4).
(一)安全保护接地。主要包括:为防止电力设施或电子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保护接地;为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积累,引起触电或爆炸而设的静电接地;为防止电磁感应而对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或屏蔽线外皮所进行的屏蔽接地。其中保护接地应用最为广泛,它将机(外)壳接地。此种接地的目的是为了安全。
(二)系统接地。这种接地给电路系统提供一个基准电位(参考电位),同时也可将干扰引走。此种接地目的是为了抵制外部的干扰。
(三)防雷接地。为防止雷电过电压对人身或设备产生危害,而设置的过电压保护设备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的接地。
(四)重复接地。在低压配电系统的系统中,为防止因中性线故障而失去接地保护作用,造成电击危险和损坏设备,对中性线进行重复接地。系统中的重复接地点为:架空线路的终端及线路中适当点;四芯电缆的中性线;电缆或架空线路在建筑物或车间的进线处。
(五)防静电接地。为了消除静电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危害而进行的接地,如将某些液体或气体的金属输送管道或车辆的接地。
(六)屏蔽接地。为防止电气设备因受电磁干扰,而影响其工作或对其他设备造成电磁干扰的屏蔽设备的接地。
2接地的作用
我们往往只知道接地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其实接地除了这一作用外,还可以防止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防止电击。人体阻抗和所处环境的状况有极大的关系,环境越潮湿,人体的阻抗越低,也越容易遭受电击。例如,自装过交流收音机的人几乎都受到过电击,但几乎都能摆脱电源,因为此时人所处的环境干燥,皮肤也较干燥。接地是防止电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电气设备通过接地装置接地后,使电气设备的电位接近地电位。由于接地电阻的存在,电气设备对地电位总是存在的,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越大,发生故障时,电气设备的对地电位也越大,人触及时的危险性也越大。但是,如果不设置接地装置,故障设备外壳的电压就和相线对地电压相同,比起接地电压还是高出很多的,因此危险性也相应增加。
(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系统的接地,又称工作接地,一般在变电站或变电所对中性点进行接地。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要求很小,对大型的变电站要求有一个接地网,保证接地电阻小而且可靠。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使电网的中性点与地之间的电位接近于零。
低压配电系统无法避免相线碰壳或相线断裂后碰地,如果中性点对地绝缘,就会使其他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3倍的相电压,其结果可能把工作电压为220的电气设备烧坏。对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即使一相与地短路,另外二相仍可接近相电压,因此接于其他二相的电气设备不会损坏。此外可防止系统振荡,电气设备和线路只要按相电压考虑其绝缘水平。
(三)防止雷击和静电的危害。雷电发生时,除了直接雷外,还会生产感应雷,感应雷又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所有防雷措施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接地。
3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原则
(一)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各种电气设备均应根据国家标准GB14050《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线除用以实现规定的工作接地或保护接地的要求外,不应作其他用途。
(二)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按等电位连接要求,应将建筑物金属构件、金属管道(输送易燃易爆物的金属管道除外)与总接地体相连接。
(三)人工总接地体不宜设在建筑物内,总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各种接地中最小的接地电阻要求。
(四)有特殊要求的接地,如弱电系统、计算机系统及中压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时,应按有关专项规定执行
4电气设备接地方法
(一)安全保护接地
1、保护接零。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中性线,即为保护接零线,它是电路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电子电气设备应保护接零。将电子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连接起来,当一相发生漏电或碰壳时,由于金属外壳与零线相连,形成单相短路,电流很大,使电路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电源。在采用接零保护时,电源中线不允许断开,如果中线断开,将会失去保护作用。通常系统中采用零线重复接地的方法实现保护作用。
2、保护接地。为防止触电事故而装设的接地,称之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仅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凡在这个电网中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支架及相连的金属部分均应接地。中性点接地的电路系统不宜采用保护接地。
(二)系统接地
系统接地线既是各电路中的静态、动态电流通道,又是各级电路通过共同的接地阻抗而相互耦合的途径,从而形成电路间相互干扰的薄弱环节。所以,电子电气仪器设备中的一切抗干扰技术,都和接地有关。正确的接地是抵制噪声和防止干扰的主要途径,它不仅能保证电子电气设备正常、稳定和可靠地工作,而且能提高电路的工作精度。电子电气仪器设备中的系统接地是否要接大地和如何接大地,与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有4种方式。
1、浮地方式。浮地就是不接大地,是一种悬浮的方式,其目的是将电路或设备与公共地或可能引起环流的公共导线隔离开来,从而抑制来自接地线的干扰。这种接地方式的缺点是设备不与大地直接相连,容易出现静电积累现象,这样积累起来的电荷达到一定程度后,在设备和大地之间会产生具有强大放电电流的静电击穿现象,这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干扰源。为此,在采用浮地方式时,应在设备与大地之间接一个阻值很大的泄放电阻,以消除静电积累的影响。
2、单点接地方式。由于2点接地易形成接地环路,所以一点接地的功能是消除和防止形成接地环路。单点接地有串联和并联2种方式。单点接地是为许多接在一起的电路系统提供共同参考点。电流流过接地导线时,导线中或多或少有阻抗。串联接地电路电流I1,I2,,,,IN都经过阻抗Z1,Z1是电路1,2……N共有的共同阻抗,因此,电路1,2……N的电位受I1,I2……IN共同影响,它们之间互相牵制。而并联接地方式没有公共阻抗,电路1,2……N互不干扰,所以并联接地最为简单实用。一点接地方式适合工作频率低于1MHz以下的低频电路。
3、多点接地方式。对于高频电路(信号频率为10MHz以上),由于各元器件的引线和电路本身布局的电感都将增加接地线的阻抗,一点接地方式已不再适用。为了降低接地线阻抗及减少地线间的杂散电感和分布电容所造成的电路间的相互耦合,应短距离把各元器件接地端子接在此地面上。
4、混合接地。电路系统既有低频电路,又有高频电路或数字电路时,在系统中应采用混合接地方式。电路系统中的低频部分采用单点接地,而高频部分则需要多点接地,这样的接地方式既包含了单点接地的特性,又包含了多点接地的特性,从而达到最佳抑制干扰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电气设备;接地;测量
论文摘要:将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上,称为接地。亦可说成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大地(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电力系统中接地的部分一般是中性点,也可以是相线上的某一点。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则是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一般为金属外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变电站 电缆敷设 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27m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004-01
一、前言
在变电所的电气安装工程中,电缆敷设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流、电压、功率量测量的准确性、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计算机监控装置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系统的安全及稳定性。经过兰东750kv变电所、平凉750kv变电所、和酒泉750kv变电所的电缆敷设工作的总结、摸索、学习和创新,我对电缆敷设工作中的工艺质量要求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同时总结了一些新的施工方法并在这几个大工程中改进了电缆敷设的工艺流程,在750kv国家电网的示范性工程中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电缆的敷设工作。
为完成坚巨的电缆敷设任务,我们班队在开工前期和开工后电缆敷设期均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事先规划,做足准备工作。
二、开工前期现状调查
1、以往的施工中,主要采用以下施工方法: 在同一配电装置区域内,将一种相同规格的控制电缆先展放,接着展放另一规格的控制电缆,就这样依次将本区域内的所有控缆展放完,最后展放电力电缆和通讯电缆。此方法使用非常普遍,但敷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仅使用设计院提供的并经修改后的电缆清册进行展放,电缆的汇总在边施工边统计中完成,往往没有正式的敷设清册,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也未能为以后的扩建留下资料。如下图所示:
三、改进措施
1、前期策划及电缆敷设
整个工程的电缆施工控制,前期策划很关键。变电所内的电缆数量多,沟道规格多变且纵横交错,要使电缆敷设得整齐美观,首先要熟悉图纸,了解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对整个工程的电缆埋管、敷设及二次接线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要查对土建图纸,认清电缆管预埋位置,以便在土建施工时及时、密切配合进行预埋,以免电缆管漏埋或错埋,造成补埋或临时改动位置,开凿混凝土或开挖土方。
依据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交底,并根据设计给定电缆敷设路径剖面图,敷设电缆时充分做好电缆清册的整理工作,按照电缆支架上排列顺序从下至上依次为: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通信及计算机电缆的布置原则按电压等级自下而上的顺序排列准备放置电缆,这样才能使各层架内的电缆均匀排布。
电缆到达施工现场后,根据敷设需要进行放置,并在盘上进行挂牌标识,标识要正确、清晰,且须注明电缆的规格、型号及数量,除了桂牌标识外还用阿拉伯数字在各电缆盘上进行编号标识,并结合实际施工需要,事先作好统筹安排及记录。
2、设备与电缆管的连接及电缆管的对接
在变电站进行端子箱、机构箱部位的电缆管埋管施工时,合理组织建筑与安装施工间的配合,先进行设备吊装,待机构箱、端子箱位置确定后再进行埋管,让电缆管口正对机构箱、端子箱,避免埋管错位。
3、 电缆标志牌制作及盘、柜内电缆排列电缆标志牌采用号牌机激光打印,制作规格为
32mm×64mm,其上的内容包括:电缆编号,电缆规格、型号、起点、终点,其字迹清晰、工整且不易褪色。电缆标志牌的绑扎线采用多对电话线线。在电缆的起讫端及主沟道内转弯处设立标志牌。同一箱、柜内的电缆标志牌摆放整齐,字面朝外,便于直接观察。
4、电缆防火封堵
电缆防火封堵在考虑其防火的实效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还需考虑其观感质量。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将防火泥用火烘烤使其变软,将洞口密实封堵,如果孔洞过大,需用防火材料板做衬板,再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耐火衬板须安装牢固,防火包填实、无缝隙,防火堵料密实,不透光。用于封堵孔、洞的防火泥,根据实际制作成瓷砖状,厚度约20mm,表面用灰刀蘸少许水抹平整、光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观感质量。电缆上的防火涂料涂刷均匀一致,电缆涂刷长度一致
四、实施效果
1、电缆敷设做到横看成线、纵看成片,动力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分层敷设,电缆固定牢固,引出方向、弯度、余度、相互间距等都一致,避免交叉重叠,达到整齐美观。在“t型”和“十字型”的电缆沟口,电缆排列美观、整体交叉,犹如“立交桥”般错落有致,视觉感官非常好,有效地解决了以往交叉混乱、排列无序的质量通病。电缆塌腰的质量通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电缆管与设备、管间的连接整齐划一,电缆无外露部分,既有效保护了电缆,又增加了观感质量。电缆管成列安装时排列整齐、管口高度一致、间距均匀、管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3、标志牌齐全,维修检查方便:电缆标志牌规格统一、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落、挂装牢固,
3、电缆孔、洞防火封堵严密,外观平整、光滑。
五、结束语
在我近两年施工的750kv平凉变、750kv哈密变、750kv酒泉变等工程,无论是从电缆走向、排列的合理性还是从工艺美观角度,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电缆展放成为工程的一大亮点,反映了全体人员对本职工作的高度热爱,工作中处处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本原则,出色的工作得到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文有翠.变电所工程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工艺改进,会议论文, 2007.
[2] 陈君新.变电站二次电缆敷设、接线工艺方法的提高改进,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年(11)期.
[3] 赵智勇.刘勇电气安装新工艺在变电站安装施工的应用-安装2009(z1).
[4] 谢懿波.计算机软件在电缆安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科学之友2009(21).
[5] 夏玲.刍议110kv在变电安装工艺施工中的应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6]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工程分册电气部分) 国家电网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1月.
[7] 《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主编,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