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药学类专业

时间:2023-03-21 17:05:07

导语:在药学类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药学类专业

第1篇

【关键词】 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of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 for pharmacy special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university

TAN Zhoujin,SHEN Kejia,HU Jianzhong.

School of Preclinical Medicine, TCM University of Hunan, Hunan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ain problems in former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a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 reforming for pharmacy special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university. The useful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body was designed and optimized for pharmacy special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university.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status and learning purpose of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 and gives prominence to the contents of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 which are correlative with pharmacy specialty. The results c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d information in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pharmacy specialty.

【Key words】Pharmacy specialty;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Teaching reform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1],在药学类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和深入研究,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也越来越多,按照微生物的应用领域来分有医学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石油微生物学、卫生微生物学、水微生物学、药学微生物学、饲料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微生物学实验内容也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学习理解及掌握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这些基本技能也是学习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细胞工程等其他后继课程实验技术的基础[2]。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开设合理的实验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学以致用,根据专业特点,笔者对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内容改革提出了初步设想。

1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实验内容的不足

目前,中医药院校医类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与药类专业的微生物学基本上都是由病原免疫学教研室一起来承担教学任务,微生物学实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就按照医类专业的要求在进行安排[3]。实际上,医类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病原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他们以看病为主,工作后很少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化验也由专门的检验员完成,微生物学实验也就多以简单的示教性实验为主。而药学类专业的部分学生将在生物制药工厂、药品检验室等部门从事微生物学相关的工作,这就要求他们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并且,药学类专业分属于理学或工学类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大多以从事操作技能要求高的工作为主,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这就要求学校在每一门课的实验安排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强化训练[4]。目前,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内容中学生真正动手做的就是一个革兰氏染色法、显微镜的使用、药敏实验、稀释平板计数法(仅做稀释和计数),其他可以说都是示教类实验,这样的实验安排完全不符合药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需要进行调整。

2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思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国际化、终身化等趋势, 对高等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基础、重实践、重效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如何达到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一体化、基础教育与应用教育一体化和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一体化呢?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原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时都已相应减少,这就要求高等教育重效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减少重复。实验教学中,对于课堂上已经通过多媒体进行了展示的内容,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让学生看一下实物,例如糖发酵实验,我们在课堂上对于发酵的原理、现象及其应用已经进行过讲解,就没有必要让大家再看一下试管里的现象,这是一种简单的重复。由于原有专科院校、中专院校的升级,一些企业存在着新技能人才短缺,技术岗位招工难的现象,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能够具有技能培训的功能。在实验开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利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时间,尽量多安排一些让学生动手的内容,最好是实现人人能够动手,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为了做到学时减少而不减少实验内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实验课的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就很重要,例如,把显微镜使用和细菌的简单染色及细菌的革兰氏染色3个实验合并为1个实验,包括抗酸染色法也可以省去或者合并。另外,实验安排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采取技能训练、应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尽量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5]。

因此,我们应该在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中做到:增加学生动手实验,减少示教性实验,实验室内容与社会实践应用相结合,一次实验多种效果。

3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与目标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是根据微生物学实验内容的总体结构,以微生物学基本技术为主线,合理利用教学学时与资源,重基础,强调动手操作,体现实践与应用,从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发展。同时,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兴趣和动手能力[6]。尽管微生物学实验所用的实验设备不多,费用并不昂贵,实验操作也不算复杂,我们应该力求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今人满意,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科学道德和态度的效果。我们在内容安排上应该做到:①实验过程尽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技能的训练相联系,让实验课达到基本理论巩固与实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效果;②选材时,能够起到实验课讲解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对实验课产生兴趣,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改革,使原来孤立的,不连续的实验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每次实验都由若干个技术要点组成,学生有新鲜感,学生就会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步实验,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7]。同时,学生也会对自己所做的每次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使他们在实验中步步深入,从而能大大提高学习主动性,产生浓厚的实验兴趣。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写作相结合,使学生们可以在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上进行融合,使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有一个初步了解,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实验课堂上,要尽量克服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

4 结语

内容总体设计是进行合理教学和有效教学的前提,根据专业教学目的和课程内容特点,在总体内容上要做到不重复、实用、整体性。教材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学生赖以领会、接受理论与技能的基本工具,微生物学实验教材也不例外,在实验课程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对于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各类高校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编写的微生物学实验教材版本很多,各种教材内容侧重点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没有一本针对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教材,因此编写和使用一本优秀的实验教材也非常重要。

根据药学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突出实验课程在专业技能训练中的作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是提高高校教学效率的保障。通过教学为学生奠好基石,做到学以致用,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有效措施。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药学类专业学习的微生物学实验内容提出了总体设计思路,其内容实施将符合药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具体安排实验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节约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董新姣,吴楚. 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3):7678.

[2] 刘佳明. 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检验医学教育,2004, 11(1,2):3334.

[3] 董伟,詹. 中医药专业微生物教学探讨. 教育研究,2006,3(19):134135.

[4] 申可佳,李珊,谭周进,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免疫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中国校外教育,2008,12:2223.

[5] 王育水,许会才,刘永英,等.微生物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8990.

第2篇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学习效果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O62-4 文献标识码:A

面对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提出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和一流教学管理”的要求,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已成为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作为民办学校,受到教学条件和人员构成的限制,离“一流”的目标很远,但我们也在不断学习研究和改进,争取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在药学及相关专业实验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为理论教学服务,验证性实验较多,忽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分析,轻视独立设计、操作。另外,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化学”被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所关注。因此,如何在有机化学实验特点的基础上,将有机化学实验与绿色化学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生产中的绿色化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如何通过此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重视实验操作过程

有机化学实验是后续实验课程顺利开设的基础,其操作技能也是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的基本实验技能,非常重要,教师应投入大量的精力来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

(1)要求学生写出预习报告。学生实验前充分预习,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内容等,让学生有准备的进行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教师课前充分备课。课前充分做好试剂和仪器的准备工作,认真进行预实验,授课言简意赅,要求明确,示范操作准确到位,强调安全及环保注意事项。

(3)学生实验要求操作规范。开始实验后学生要求努力规范操作,实事求是,教师巡回指导,见到学生不规范操作要及时予以纠正。

(4)实验结束总结。实验结束,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则应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作出适当评价。

2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将基础实验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1 加强基础实验,减少性质实验

扎实的基础实验的训练是后续实验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石,应投入大量的精力来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而大部分性质实验,学生一般不做已知道实验结果的实验,学生的兴趣也不大。因此,适当减少这种类型的实验。

2.2 多开设与药学相关的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验证性实验为基础,运用之前所学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其难度比基础实验和验证性实验高得多,可对学生实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如: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阿司匹林的制备等。这些实验既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联系,提高了实验的兴趣,又能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加强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根据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将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融合于化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产中的绿色化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1 选择绿色实验课题

以绿色化学理念,结合医药学专业的特点精选实验内容,并力争减少有机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如,基础实验中的常压蒸馏和沸点测定,我们可以合为无水乙醇的制备及沸点的测定这一个实验。同时制得的无水乙醇又可以用在分离提取实验中,如,将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可用乙醇在索氏提取器中提取。也可以设计多步合成实验,一步合成实验的产品作为后一步合成的原料,实现实验用品的循环利用,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不仅能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思想,减少药品经费的开支。 同时,由于实验原料由学生自己合成,又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2 应用新技术手段进行实验

近年来,微波、超声波以及绿色溶剂、生物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手段对于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率、减小对环境的污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合理选择这些新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有机合成新方法、新技术,而且实现了有机实验的绿色化。

4 建立完善实验考核的体系

第3篇

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特征日益显现的今天,社会对高校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科技实践的能力。这对于培养高级人才的高校而言,不再是简单地灌输人类文明的土壤,更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基础。在这方面,国内知名高校由于各种教学资源有较大的优势,对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做得较好,而对于普通高校,如何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呢?笔者所在的泰山医学院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顺应社会和学校的发展要求,对药学类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培养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为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随着近几年普通高校的扩大招生,青年教师在师资队伍中占有很大比例。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教学方法艺术和创新实践能力,学本文由收集整理院出台了一些措施:一是要求学科带头人和中老年骨干教师发挥提携后进、甘为人梯的精神,发挥好“传、帮、带”作用;随时对青年教师讲授的课程督导听课,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意见。二是安排青年教师观摩性听课、组织“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使教师通过观摩、交流,开阔了视野,激发了教学创新思维。三是鼓励青年教师进行专业深造,参加各级学历及继续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学院制订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在5年内达到或在读博士学位。四是学院每年投人一定的经费支持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短期培训,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增进了国内外同行之间科研工作的交流;加强中青年教师的能力建设,鼓励中青年教师申报各级教学科研课题,以提高教师科学研究意识,活跃科研思维,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

二、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必须注重开展研究性教学

所谓研究性教学,是指以传授知识为预设目标的课程教学中,灌注一定比重的研究性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研究兴趣,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初步培养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教师应对学生实施理念的熏陶,引导其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理论产生认同感,激励其积极参与的兴趣和欲望,引领其步入科研与创新的实践探索领域,形成自我塑造的原始动力。通过案例教学、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示范指导给学生,介绍诺贝尔医学奖和生理学奖获得者的科研经历,教授学生如何查阅文献、撰写综述等,使学生不仅对学科产生兴趣,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三、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施实验创新教育,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在夯实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的融合,设置跨学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建包括药学基础实验、药学专业实验、药学综合及设计性实验等不同层次,既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新体系,促进学生掌握药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药理学教研室还开展了科研实验移植到教学实验的探索与尝试,开设科研与实验研究基本知识讲座,把科研工作中成熟的研究方法直接应用到教学实验中,使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此外,学院还实施全天候开放实验教学,让学生不受实验室、实验学时的限制,变被动为主动。实验室安排教师值班,并负责指导学生。学生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实验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课外科技活动体系,鼓励学生实践创新

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形载体。通过多途径、多层次积极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和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达到以有形的活动培养无形的精神的目的。为此,学院积极宣传和发动广大师生,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如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术讲座;举行各种比赛(如优秀毕业论文评比、实验技能大赛及中草药标本制作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参加各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积极拓展学生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在不断解决问题和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培养,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近四年来,学院有300余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4篇;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挑战杯”山东省创业计划大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生科研立项24项,其中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8项;学生10项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或受理。

五、完善科研管理机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科研管理环境

第4篇

关键词:基础化学;模块式教学;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28-04

合理有效地构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基础化学为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基础课程,本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和基本实践技能的重任,是分析化学、药物分析技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后续课程的支撑,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基础化学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对基础化学进行模块式内容构建与实施的研究。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为:“五年一贯制”模式、“3+2”模式、“对口招生”模式。[2]江苏地区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主要有: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中高职与本科联合招生分段培养模式、高职“专转本”中高职衔接渠道、高职“专接本”中高职衔接渠道等。[3]

江苏职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主要招生为“五年一贯制”,面向江苏省,招生对象为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隶属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分为药学类和护理类两大类,每学年招生规模各1000人。药学类主要办学模式见图1。护理类有护理和英语护理两种。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贯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学校统筹安排课程体系,避免了中高职衔接中普遍存在的课程设置重复的问题;五年一贯制更具系统性、整合性和连续性,教育效益明显。学校五年一贯制从2002年开始试点并招生,已经办学15年,且进行了系列研究改革,加强了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办学已经成熟,教学效益明显,在市内五年制高职校中处于领航地位,在省内五年制高职校中口碑较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五年制高职缺乏优胜劣汰淘汰机制,教师缺乏压力,学生缺乏竞争意识。

除五年一贯制外,连云港中医药分院还面向本市招生3年制中职中药、3年制中职药剂、4年制护理等专业,招生对象为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规模较小,每学年约200人。由于生源与就业的压力,学校中职药剂专业采用“3+2”模式与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试点合作,中职护理采用“4+2”模式与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了学生的学历,中职药剂专业“3+2”中高职衔接与中职护理“4+2”衔接模式研究意义不大。该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上出现了重复,需进一步完善。[4]

五年一贯制教学在学校已经成熟。为了满足高职毕业生的继续深造,学校尝试“专转本”和“专接本”衔接模式。“专接本”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完成全日制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利用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专业计划举办的本科助学辅导,是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两者的结合。[5]“专接本”教学,可以引领学校探索本科助学工作,对加快专业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有效e累发展后劲,有相当的促进作用;“专转本”教学为第一学历,学生更具有竞争力。对于考生而言,“专接本”与“专转本”教学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学生文化层次,提高社会竞争力。[6]专科培养目标更注重于技能培训,在专科学习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本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复合型社会建设者。

图2 学校药学类各专业基础化学成绩分析

目前,学校与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进行“专接本”自学考试。近年来,学生通过“专转本”入学考试,进入南京中医药大学康达学院继续深造。

二、药学类专业基础化学学习现状

学校中医药系14级高职药学类6个专业学生基础化学的学习成绩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30分以下人数达32%,几乎一半不及格;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的成绩也不理想;中药专业和药学专业的成绩相比较理想些。这一方面与进校分数有关,另外还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环境息息相关。而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药学专业入学考试科目为英语、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三门科目各100分,满分为300分,其中4门课中3门为化学课。由此可见,化学在入学考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化学知识晦涩难懂,理论性强,学生学习比较吃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显得极为重要。

三、基础化学模块式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依托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及学习状况,将基础化学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开发各专业必备的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该模块为各专业共性部分;研读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学、中药五个专业的后续课程,开发适合于各专业的专业对接理论知识和专业对接基本能力模块;研读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专转本”考试大纲,开发专转本衔接理论知识和专转本衔接技能知识。根据学生所需,选择自己对应的模块学习。利用选修课,进行物质结构专题讲座,进行“分子模型制作”科技节活动,根据作品情况,评出相应奖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具体思路及方法。见图3。

(一)通过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习的动力

基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沉迷于网络,无论学习态度,还是文明礼貌、言谈举止方面都表现出重个性轻纪律的陋习,利用课余时间,引用圣贤经典智慧,熏陶学生,改变目前学习状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素养。通过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明事理、讲道德、尊敬师长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整体精神风貌。通过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二)开发必备知识模块和必备能力模块,培养学生自信心

钻研基础化学教材,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基础化学知识分为一个个小的知识碎片,将知识模块化,分为不同的学习培训包,强调必备知识的学习,整理并开发必备能力模块和必备知识模块,供五年制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学习和使用,降低学习难度,改变目前及格率低、优分少的现状,提高学生整体成绩,培养其自信心,鼓舞其学习的志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开发专业对接知识模块和专业对接能力模块,满足专业需求

研读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中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和各专业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依据行业岗位要求,结合基础化学的特点,融合后续课程对基础化学的知识要求,将基础化学知识碎片串起来,整理并开发五年制药学、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基础化学与专业对接知识和技能学习培训包。将基础化学知识模块化、项目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分层次、分模块教学,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基础化学教学与专业后续课程有效对接,从而培育出适合用人单位的高技能人才。具体专业对接知识和专业对接能力。见图4。

(四)拓展提高,进行中高职衔接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结构模块是教学的难点,但它是康达学院“专转本”考试的重c,而物质的结构与数学立体知识息息相关。开发并补充简单的数学立体知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数学简单立体知识学习。增加简单的数学立体知识,通过“分子模型制作”比赛,使物质结构部分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提高“专转本”衔接部分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为物质的结构鉴定基础,将基础化学常规教学与“专转本”辅导进行衔接。开发并补充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知识,在常规教学中融入“专转本”衔接的内容。研读“专转本”考试大纲和高职高专化学教材,开发“专转本”衔接基本知识和“专转本”衔接技能模块,开发专转本系列辅导资料,将常规教学与“专转本”辅导进行衔接,提高学生升学率和步入社会的竞争力。

(五)循序渐进,常规教学与技能大赛相融合

探索技能大赛与专业对接知识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学―练―学”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边学习、边反馈、边操作、边总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技能水平,为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研究开发扩展提高知识体系,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技能大赛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达到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教学结合“分子模型制作大赛”和工业分析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将技能大赛的知识与专业对接模块进行融合,使技能大赛常态化,使更多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利于种子选手的选拨,减少技能大赛培训时间,降低大赛培训成本。

四、模块式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

强调“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的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理论知识中渗透实践技能,实践技能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遵循技能操作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形成规律,对药学类专业所需要的基础化学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地编排课程内容, 经过两年的探索及应用,开发了有机化学学习指导、有机化学实验项目指导、无机化学实验项目指导等校本教材,我校学生参加工业分析技能大赛多次获全国一等奖,连续两年学生考入本科的升学率远远高于省内外各兄弟院校。

参考文献:

[1]孙P.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5(10).

[2]陆晓东.江苏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分析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4(17).

[3]刘任熊.综论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制度[J].当代职业教育,2010(2).

[4]管德明,杨帆.系统论视域下中、高职教育衔接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

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合作;教育模式;人才培养;医药卫生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010-02

学合作教育是指利用学校和用人单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全面素质、应用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模式。《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档)中指出:高职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可见,医药卫生类专业高职教育必须走学结合之路。

一、学合作教育的可行性

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与医药行业用人单位实施学合作教育,共同为医疗卫生行业培养和输送人才,既是学校贯彻教育与生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也是为用人单位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性人才的有效探索。更是双方的共识和共同的利益之所在。

1 政府部门。转换职能,强化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政策导向功能,为建立学合作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政府根据自身的宏观管理(指导、协调、监督等)职能。促进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结合,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通过政策导向,甚至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学合作教育的原则加以确立,促进学合作教育的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医药卫生行业)负责本行业发展规划和管理,了解行业发展的全面信息及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对学校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学校。转变思维模式,强化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大部分医药类商职高专院校由原来的中专升格而来,自身办学条件并不优越,基础薄弱,面对巨大的竞争市场如何立足,如何做“强”做“大”,办成特色鲜明的专科层次学校?学校必须转变依靠政府办学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找准学校与社会经济建设及行业发展需求的结合点,树立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面向市场,主动出击,走近用人单位,与其合作,实施“订单式”教育。如给行业用人单位以冠名权.如***药学系等,扩大行业用人单位知名度;根据行业用人单位需求培养实用人才,按用工需要调整教学计划;选派专业教师参与行业用人单位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指导:为行业用人单位提供职前、职后培训等。

3 行业用人单位。构建全新的经营理念.强化科技意识和人才意识,共同发展学合作教育。行业用人单位可参与专业设置、培养计划的制定:提供相关场所、设备说明学校建立校外或校内实训基地:优先录用学校的毕业生;行业用人单位领导和技术骨干到学校兼职讲学,给学生做专业学术讲座等。

二、学合作教育的探索

对于相关医学类及药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行业用人单位需求为目标、学合作”的原则,加强与医药行业部门的合作和联系,找准与经济建设或行业需求的结合点,改革办学模式,办出特色。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与尝试。

1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学合作教育提供组织保障。学校结合专业发展实际,建立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医药专家、管理人员及专业教师、教育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医药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科学构建医药高职高专人才的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对于市场需求大、专业能力强的专业要想办法做成明星专业、品牌专业;市场需求大、专业能力弱的专业要进行扶持,逐步做强;市场需求小、专业能力强的专业维持现状;市场需求小、专业能力弱的专业应该放弃。如社会对中药专业、口腔专业、护理专业等人才需求量大,应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把专业做强做大。为行业培养急需人才。

2 共同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学合作教育。学合作教育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行业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就业的角度,从专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从工作一线的实际要求出发,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提出宝贵的建议。学校也应深入医药相关行业单位,了解一线人才的需求,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重在实践”、“知识与技能并重,目的是应用”的原则,体现“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良”的人才培养要求,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为科学、合理。课程设置打破“老三段格局”,进行精简、融合、重组、增设,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与执业考试内容接轨,如助理执业医师资格、护士资格考试等,并创建新的技能考核标准和试题库,为学生毕业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

3 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训练体系,为学合作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由学校实验实训中心、附属医院、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实践训练体系,使学生获得最直接、最有效的职业岗位经验知识,完成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实习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衔接。

(1)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第一,各专业要努力创建具有特色的、真实(或模拟)职业氛围、装备先进、软硬件配套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到训练,从而缩短毕业到工作岗位的适应周期。如学校的整体护理病房、ICU模拟病房、诊断实验室、模拟手术室等,除满足在校学生实训需求外,还可对各医院无偿开放,以满足在职医护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需要,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第二,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在校内创造条件。例如,通过针灸推拿社团、医学美容社团等,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第三,加强附属医院建设,让学生更方便地开展实地锻炼;第四,重视职业技能培训站(点)的建设,为广大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便利。

(2)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学校通过各种途径与医药卫生行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这些单位应覆盖各个专业面,满足实训实习内容的要求,形成全方位的校外实训实习网络。第一,加强基地的组织建设。各实训实习基地均建立教学病房或车间,教学病房设置在各临床科室内,教学车间设置在工作现场,人员和设备上相对独立,要求管理标准化、工作制度化、技术操作正规化、基本设施规范化:第二,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为了规范实训实习基地的教学工作,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制定相关条例,如《实训实习条例》以政府主管部门的档下发。通过校内模拟环境的实验实训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实践,完善实践训练体系,真正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即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4 着眼“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紧密结合的保障。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高专教育办出特色的有力保障,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加快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学合作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我校的做法是“引进”、“送培”、“挂职”、“轮岗”和“聘请”并行。“引进”就是从社会上主要是企业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和状大专业教师队伍,并聘请行业技术人员组建一支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以减轻现有教师的教学压力,让他们有时间进修、提高自身素质:“送培”就是将现有教师进行培训,或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轮岗”就是专业课教师轮流到实验室、实训车间学习或指导学生实习,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学合作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它不仅取决于学校自身的努力程度,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医药行业单位的参与意识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因此,在学结合上还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和困难.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共建学紧密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效果,学合作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8,(3)

[2]侯伯民.学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第6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医药专业;就业稳定性

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和影响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实际上一直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高校等都采取了各种方式方法,其中以校企合作促进社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是一种比较有效和常见的方式。尤其,在高职院校人才输出及就业方面,校企合作的价值以及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就此,以下主要从医药专业大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对校企合作下该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展开深入的分析。

一、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简析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分析随着高职院校与各相关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的深入,当前二者合作的模式主要涉及到以下三种:一是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二是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三是聘请企业行家到学校讲学。以上校企合作的三种模式实际上对学校、学生来说益处诸多,但对企业而言是不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在共赢方面存在欠缺。因此,以上模式的校企合作仅仅是浅层的,在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上,还有待采取进一步的措施。2.国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就国外高职校企合作形式而言,主要包括四种: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合作办学形式,学校主导、企业支持形式,美国“回归工程”模式,企业独立办职业学校。这四种形式同样也各具特点:一是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合作办学形式中最突出是德国“双元制”模式;二是学校主导、企业支持形式则主要以英国证书保障体系和“工读交替”模式为主;三是美国“回归工程”模式主要是将过去对学生的工程科学素质教育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企业独立办职业学校形式。从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形式或模式对比来看,我国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相对而言仍具有不完善之处,这对后续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稳定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医药专业学生就业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1.医药专业学生本身择业、就业观存在问题医药专业学生就业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从根本上而言,在于学生本身的问题,尤其是在择业、就业观念和思想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与过去相比,医药专业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但是许多学生仍然无视市场经济中的严酷性,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脚踏实地的精神,更多的是强调企业或公司能够为“我”提供什么待遇,强调的是“我”想干什么,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定位存在问题。基于这样的情况,即使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比较好的就业平台,部分学生仍眼高手低,或者就算已经就业但仍然想着随时可以走。如此一来,院校医药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不能得到强有力的保证。2.高职院校医药专业方面的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高校在办学过程当中,为促进学生就业以及保持院校各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实施校企合作是主要和重要的方法之一。基于这一点来看,造成医药专业学生就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也与之有关。究其根本,基于医药专业开展的校企合作实际上存在的这点问题比较突出:校企合作当中,企业需要为学校人才培养以及自身未来企业员工的培养提供一定的资金、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但是在短期或者中期内企业从校企合作中获得的利益比较少,因此造成校企合作的力度不足,从而医药专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不相符合,致使医药专业学生就业存在不稳定因素。

三、提高就业稳定性的途径和方法

在校企合作当中虽然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校企合作在促进学生就业稳定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除了当下我国高职院校三种合作模式外,不同高职院校以及不同的专业还有与自身发展,与时展需求相符合的校企合作方式。并且在校企合作之下,高职院校医药专业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实际上是得到一定保证的。基于以上对高职院校医药专业学生在校企合作下的就业不稳定因素的分析,为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其就业稳定性,以下则结合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中学生就业实例,具体分析提高医药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的途径和方法。1.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及学生就业案例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河南省首批骨干高职院校,其医药类专业分别是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和国家级示范专业,自2009年起与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集团公司,旗下有许多子公司,主要产品涉及到中西药制剂、生产等。随着学校和该企业合作的深入开展,双方学生实习、课程改革、职工培训、科技攻关、教材编写、订单培养、设立辅仁奖学金等方面均有涉猎,并且以联合招工、招生形式组建了“辅仁”班。自2012年至今,招收订单培养“药物制剂”、“制药设备维修”200余名专业学生毕业后均到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就业,在稳定医药专业学生就业工作方面十分顺利,现大部分学生都已成为企业管理、技术骨干。综上校企合作及医药专业学生就业的实例,不难看出校企合作为学校为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益处,校企合作对提高高职医药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2.基于校企合作提高医药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的途径和方法(1)试图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就医药专业学生就业而言,高职院校要确保以及提高学生就业的稳定性,从校企合作方面入手,可以考虑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或者扩大与企业合作的数量及范围。而这一措施,需要高职院校本身做出更多的努力,并且同时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牵引和支持。根据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案例,不难看出其合作的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实力是比较强大的,这就意味校企合作当中的资金投入、设备投入等对人才培养更为有利,在提升学生就业稳定性方面具有极强的优势。当然除了该校之外,我国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以及医药专业学生就业方面,合作的企业也为其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2)开展合作过程当中以“共赢”为合作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当中,开展合作的基础是合作双方都能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若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合作开展必将受到影响,最终很容易导致校企合作仅停留在表层,或者仅仅合作形式化不具真正的效果,而这对院校医药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是不利的,更不用谈校企合作下实现或提高学生就业的稳定性。为此,校企合作应当是学校、学生以及企业三方都有所得,才能真正推动学生就业稳定发展。依据上述医药院校校企合作实例,校企合作当中,院校和学生获益十分明显,但同时该院校合作的企业也有相应的获益,例如院校也为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培训提供资源,于2014年就实施培训企业员工220人,并且在订单培养模式下为企业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员工(大部分学生现都已成为企业管理、技术骨干),这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是极为有利的。由此可见,“共赢”之下,双方合作当中各自投入的资源会更多,收获的则也会更多。就院校医药专业学生就业层面而言,保持或提高学生就业稳定性则不在话下。(3)依据院校医药专业实际情况实施合作模式基于校企合作提高医药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落实到细节和具体工作,则还应当从校企合作的模式入手。目前我国各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形成了多种模式,每种模式均有其特点和优势,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在选择校企合作模式时,需要依据自身办学情况以及专业发展情况选择比较有效的合作模式。就医药专业发展而言,可以选择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也可以选择“1+1+1”的教学模式,实施“工学交替”培养等。基于医药专业及其学生就业稳定性的考虑,实际上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选择该模式并且予以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注意订单协议的完善;二是注意资源的共享;三是注意订单下教师队伍的打造。当然,在实际的实施该模式时,还可依据具体情况注意相关问题的处理,此处不再一一赘述。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对学校、学生以及企业的发展各有益处,基于校企合作来提高医药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也有相应的效果。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真正实现医药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的提高,则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共同的努力,对此以上具体提出了三点建议:试图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过程当中以“共赢”为合作目标和依据院校医药专业实际情况实施合作模式。其中也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虽有不全面之处,但仍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文跃玲.校企合作背景下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25):40-44

[2]湛艳琳.校企合作提高酒店专业学生的就业稳定性[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1):251-252

[3]宋振国,王元犇,张敏.高职医药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状与探索[J].职业技术,2012(4):49-50

[4]蔡建平,张立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4):20-23

[5]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8-63

[6]张佩江,宋学坤,张大伟.校企合作培养医药信息化人才的实践与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8):1259-1261

[7]周鑫.校企合作对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意义与途径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1):22-24

第7篇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培育;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222-01

非专业素质指的是与职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相关度较低的其他素质,如非专业能力、非专业知识、身心素质等,包括个人品格、创新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加强高职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培养,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力,已成为现阶段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农类企业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十项要求

1.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行为的自觉态度。责任心与能力无关,而是一种使命感,是决定人们行为取向和行为能力的关键因素。

2.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的集中体现。面对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技术及管理的要求和层次日益复杂,个人必须融入集体,形成合力,才能达到事业的高峰。

3.诚信:品格的核心是道德,道德的核心是诚信,中外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道德和诚信作为选择人才的核心标准。

4.坚韧和耐心:坚韧和耐心是考量一个人的意志力。只有在困难面前一直都保持坚韧和耐心,才会有不服输的精神,才能在工作中有钻劲。

5.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即是个人和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善于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并且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6.非专业知识:包括一般性社会知识、交往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科技知识、写作知识等,这些知识既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7.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善于与人交际,才能更有利于团队的协同工作。

8.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对问题处理的能力。

9.学习能力:科技迅猛发展使知识的递增速度越来越快、知识陈旧的周期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要善于学习,善于捕捉新的信息,善于将新的知识迅速掌握并充分学会使用。

10.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

二、高职农类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没有落到实处。应该说,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意识到非专业素质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但从学校来看,从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内容到具体的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学生个体测评等,都几乎无一例外地专注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把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以此来构建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把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作为课余的补充,视高职学生人格、身心气质、人文素养等非专业素质为附随性、辅的东西,其基本认识是:非专业素质能用更好,非专业素质是对学生锦上添花的能力素质,而不是必备的职业素质。

2.在非专业素质培养中重外在技能训练,轻内涵品质培养。把与就业直接相关的素质放在首位,重职业现实生存、轻人生无限发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非专业素质课程被专业课程与技能训练课程大量挤压,课程设置有限,课时量严重不足,非专业素质培养很大程度上转借给团学活动,有调查报告表明高职学生:“学生文化素质的整体状况较差,如文学修养欠缺、知识面狭窄,历史知识较为贫乏,对哲学思想的接触认识很有限,艺术的修养爱好比较肤浅。”另一方面,从企业所反馈的高职学生特性来看,上手快、动手能力强、职业岗位前期能力突出,是他们的优势,但同时也呈现出人际沟通能力、创造性工作能力明显欠缺,职业发展后劲不足等特点。

三、提高农类学生非专业素质的措施

1.转变思想,树立“素质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提倡“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等全面素质。把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二者并重,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过分强调专业素质的“专业能力本位论”,让学生从人生意义、生存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防止把一切教育的目的都着眼于为谋取生存。

2.探索研究,摸索高职非专业素质培养切实可行的方法。除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来实施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培养外,还可以通过工学结合学生、岗位模拟、临场实践、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对非专业素质理念的理解,进而把非专业素质培养变成日常中自觉自愿的行为。农类学生可以经常组织到农业企业参观、实习及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对“三农”的感情。

非专业素质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实施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需要不断地摸索探究,总结形成适合高职农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现。

参考文献

[1]吴蜀湘,任佳,就业维度的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09,(34).

第8篇

关键词 医药类高校 保险学专业 保险经济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52

Abstract Insurance Economics is a subject of Applied Economic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is not complete, the gap between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he course goal, the teaching method is relatively simple, the theory teaching and the social practice are out of line. It is suggested to be improved from those aspects such as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urance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insurance economy.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s; insurance specialty; insurance economics; teaching reform

保险经济学(Insurance Economics)是应用经济学的分支,是将一般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运用到保险领域进而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一门学科,其核心内容是研究保险市场上各个理性参与主体如何依据其自身资源禀赋而做出有关保险的选择。“保险经济学”课程对于保险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我们须加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1 “保险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及性质

保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保险这个专门领域内客观地存在着的各种经济关系,具体的研究范围主要涵盖有保险经济活动中所蕴含着的数量关系和分配关系以及利益关系和效益关系,因而保险经济学科的任务就是要深刻地阐释这些保险经济关系其发生和发展以及其动态运动所呈现出来的规律性。保险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期望效用、风险与风险态度、保险需求、保险与资源配置、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市场结构与组织形式、保险定价和保险监管等方面的经济分析。

从学科的定位来看,“保险经济学”属于较为年轻的应用经济学科。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将“保险经济学”规定为保险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在我国医药类高校保险学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的也开设有“保险经济学”课程,但总体上看来,一般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其教学特色也并不突出。

但从经济发展的实际看来,随着我国保险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强“保险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将极大地促进我国保险产业后备理论和实践人才的培养。

2 当前“保险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医药类高校保险学专业在“保险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2.1 课程知识的交叉性很强,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备

“保险经济学”课程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保险学专业领域内的保险学原理和保险精算学中的理论问题,还要涉及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弈论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非常高。可是,当前医药类高校进行“保险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教师,要么出身于经济学专业背景,对保险学专业的知识结构有欠缺;要么出身于保险学或金融学专业,对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知识结构有欠缺。教师知识结构的欠缺决定着其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深刻分析和深入浅出,因而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2.2 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与课程培养目标有差距

保险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归属于应用经济学科,所以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也就着重于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保险经济学所专有的经济理论及其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并最终将其运用于阐释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保险经济关系。然而,这门课程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很多高校的这么课程最后都是流于普通的经济理论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但在运用方面就“欠火候”,没有到位,使得这门课程距离其设想的培养目标尚有不小的差距。

2.3 教学方法陈旧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前,保险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陈旧、单调而沉闷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也就是所谓的“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从始至终处于客体和被动的地位,主要强调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甚至是从上课到下课所有时间的“满堂灌”,大大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真正地激发和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

2.4 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保险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内容偏向于比较抽象的经济理论,使得教学经常容易流于理论本身的逻辑推导,而疏于对现实保险经济关系的深刻对照,从而造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

主要原因可能有这几个方面:(1)师资的问题。有很多任课教师虽然长于理论的逻辑推理,但缺乏保险活动实践经验和切身感受,因此在联系社会实际方面底气不足;(2)教材问题。我国目前的保险经济学教材编写体例及内容主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所实际面临的保险经济问题及案例的研究却比较缺乏,从而给保险经济学课程教学带来挑战;(3)教学课时分配问题。很多高校只给保险经济学分配32~48个教学课时,无法将保险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完整讲授完毕,更遑论实验和实践教学。

3 医药类高校保险专业“保险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选择

在我国医药类高校中,要使“保险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好,教学特色突出,则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创新

想要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与创新非常关键。国内常见的保险经济学教材有魏华林、朱铭来、田玲主编的《保险经济学》、王国军编著的《保险经济学》、张洪涛编著的《保险经济学》等。在实际教学中,各高校在“保险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和课时安排的差异,可以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和选择。医药类高校的保险学专业,一般都具有医药类的特色,即跟医疗保险或健康保险联系比较紧密,比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保险学专业,就主要是健康保险方向。为此,在保险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安排方面,就可以更多地考虑医疗保险或健康保险的内容。

比如,在讲述保险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风险时,就可以结合中国医疗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与费用控制的实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一方面既讲授保险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同时又加深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解,教学效果会比较好。

3.2 将案例教学引入“保险经济学”课堂

案例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的内容,选用或者设计一定的场景,引导学生分析该场景所提供的信息及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做出判断或者相应的决策,并最终据此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案例教学引入保险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从保险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和分析身边各种保险经济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保险经济学素养和洞察力,从而将课本上的保险经济学理论与我国保险产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做到举一反三。

比如,在讲授保险市场的市场结构与组织形式有关内容时,在介绍产业组织理论中SCP范式(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基本理论后,可用我国保险产业发展作为案例来进行深度的探讨和研究。首先,在市场结构分析中,除分析保险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产业壁垒外,还要考虑我国保险产业的发展历程;其次,在市场行为分析中,应着重分析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保险产业价格变化规律、保险企业组织调整行为,从而深刻揭示我国保险企业市场行为;最后,在市场绩效分析中,除用定量指标考察我国保险产业的经济效益外,还应考察保险产业对社会福利的改进水平,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保险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考。

3.3 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创新

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创新是保险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国际教育界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中有一种是所谓的问题导向型的素质教育型教学方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这种教学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模式,而变成以问题(Problem)为中心,围绕着教师事先设定的某个专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去讨论,去研究,去质疑,去领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最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比如,在讲述风险态度与保险需求之间关系的内容时,保险人从投保人那里收取的保险费一定不会超过损失的期望值和风险保费之和。由于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存在差异,效用曲线的凹度就不同,所以风险保费就不同,损失的期望值和风险保费之和也就存在差异,这就是为什么面临同样风险的人,有的人会买保险,有的人不买保险的理论根源。这样,问题清晰了,决定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是风险态度,那么风险态度又是怎样来衡量或测度呢?带着这样的思考,采用PBL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会有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4 加强保险经济理论与保险经济实践的联系

保险经济学本身就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应用性和实践性是这门学科的特色和生命。为此,教师进行理论的分析和教学时,要从鲜活的保险经济实践和实际中吸取充分的营养,使保险经济理论能扎根于保险经济实践的土壤当中,做到既能在保险经济理论的学习和推理上“顶天”,又能在保险实践的对照和分析运用上“立地”,进而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比如,从中国保险产业发展实际看,突出的如保险需求与供给问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保险市场的垄断结构与垄断行为问题、保险业监管的内容与边界问题等,这些问题在经济理论上都有深刻而复杂的研究及其相应的(下转第184页)(上接第111页)结论和建议,关键是要结合中国的保险发展实际,在现实的环境下去检验和检讨理论推理的结论及其适用性,这样既能让学生反思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又能使学生对现实保险经济活动有更深刻的认识,提升学习的效果。

4 结语

“保险经济学”课程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于一体的历史不长的新学科,因此,医药类高校“保险经济学”课程要采用新思维去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实现与保险产业实践的紧密衔接,在教学方法方面则要更多地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方法,将课堂教学与发展实践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问题的习惯和科学钻研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龙玉其.基于专业能力提升的《社会保险》课程教学探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2] 王国军.保险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8.

第9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实践创新 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54-02

我国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引进国外著名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方法,加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努力达到外方高校培养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进行中方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时,在中外办学过程别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从全球视野的角度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1]。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信息类学科主干课程,为便于学生的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要求有较好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因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水平,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网络技术课程的兴趣,合理地规划和建设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兼顾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注重硬件设备的先进性,鼓励实践创新

高校在建设和规划网络实验室时,要求实验室要配备先进的网络设备,能够开展新技术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以及实践创新和科研能力,这样对网络实验室的设备、网络方案的技术先进性要求就非常高。同时还应跟踪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能够开设创新性的网络技术实验。硬件设备的先进性同时还体现在硬件能支持国际上通用标准的网络协议(如TCP/IP)、国际标准的大型动态路由协议(如BGP,OSPF)等开放协议,有利于保证与其它网络之间的连通,以及将来网络的扩展。

如在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开放实训创新项目“局域网流量控制与监控”中,通过对三层交换机的性能配置,利用数据流访问规则、端口镜像、捆绑关系与流量控制策略,搭建基于三层交换机的局域网流量控制系统。通过监测软件抓取的数据包和流量分析,对相关端口的流量进行控制,实现对基于三层交换机局域网数据流量的有效策略控制。在强调硬件环境可实现的前提下,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的训练,将该开放实训项目进一步整理和修改,参加了十一届山东省挑战杯比赛,获得三等奖。同时以参加挑战杯比赛内容为主,通过对具体性能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将硬件环境的创新实现过程整理成学术论文,发表在第二届网络与数字化社会国际学术会议上。

2 注重规划的实用性,强调工程应用背景

在实验室网络布线的规划和建设时,要考虑到教师管理的方便和实验实践的实用,可采用双网卡的布线方法,其好处既方便教师对实验室硬件设备的管理,又方便学生在实训中的硬件配置。具体双网卡布线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的接入平台为校园网接入管理平台,可用3层核心交换机管理1个作为接入的二层交换机。其中PC机要实现上校园网的功能,可通过网卡1配置相应的TCP/IP协议,实现与校园网的互连,如图1所示,PC1主机网卡1的IP地址可设置为172.16.10.23,就可实现上网功能。图1中的1号实验机柜为实验平台,在对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配置时,通过PC机网卡2配置相应的TCP/IP协议,通过相对应的配线架号端口,可实现PC机与1号实验机柜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互连。如图1所示,PC1主机网卡2的IP地址可设置为12.16.10.23,通过配线架3号端口实现与1号实验机柜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互连,而PC2主机网卡2可通过配线架6号端口实现与1号实验机柜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互连。其中主机网卡2与配线架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依据实验室网络布线时硬件连线决定。

实验室硬件设备的网络布线通过这种规划和建设,教师对接入平台的管理较为方便,学生不能轻易改变接入平台设备的配置;学生也方便且可随意对1号实验机柜的硬件设备进行配置和操作,达到实训锻炼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实训的能力。

3 注重实践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配置过程中,学生对一些配置命令往往不太熟悉,极容易输入错误的命令和符号,硬件设备对这种情况都会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且一般以英文的形式给出。学生在进行实验和实训过程中,一看到英文提示内容,往往也不看具体内容,更不进行相应的分析,就向辅导的老师进行提问,有的学生更为随意,对系统提示的错误不管不顾,仍继续进行错误的设置,最终导致系统运行结果的错误或不能按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

如对子网掩码的设置,以图1中的PC1主机IP地址172.16.10.23为例,其子网掩码可设置为255.255.0.0,也可设置为255.255.255.0,硬件设备系统会根据配置情况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就要求学生掌握和熟悉子网划分的内容,其它相关的网络配置都要和这个设置的子网掩码进行对应,否则系统就会报错。

在实践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要求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急于解答学生配置过程出现的错误,不急于帮助学生指出错误存在的地方,而要求学生利用英语能力较强的特点,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原因,认真分析系统给出的英文错误提出信息,仔细查找配置过程的不正确设置。只要学生注意了配置过程的细节问题,就会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硬件设备的配置应对自如,大大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4 与课程的考核相配合,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实验室的建设和规划除了要适应实验实训的要求,同时也要适应课程考核的要求,为合适的课程考核提供硬件环境。如对计算机专业《组网技术》课程考核时,一般采取常规闭卷的考核方式,通过在试卷上回答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硬件的配置及网络设计和规划的相关内容,来达到对该课程的考核目的。但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硬件设备的配置和操作知识点较多,需要记忆的概念和配置命令也比较抽象烦杂,因此,可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掌握的学习情况,可对学生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采取上机实践考试的方法,重点考核学生对工程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而对概念和原理性的内容不需要死记硬背。

如在考核访问控制列表ACL内容时,针对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和扩展访问控制列表的知识点,可根据考核的重点,对上机考核的硬件设备拓扑要求如图2所示,在相应路由器上配置标准ACL,使172.168.4.0/24网络中的主机C无法访问FTP服务器地址。配置结果应满足的要求是相应主机间通信,而相应主机间不通信。

5 结论

总之,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网络类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要合理规划和建设网络实验室,在适应全球视野的教育模式创新同时,更要注重硬件设备的先进性,实验室规划的实用性,进一步与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相结合,通过实验室硬件设备的创新建设,进一步深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顾翔,王杰华,曹利.地方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网络类课程群设置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20):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