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会计学大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5:10

导语:在会计学大学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会计学大学毕业论文

第1篇

致谢一:

老早就知道博士论文后面有一段致谢意味的后记部分,一直在想自己到那天会是如何的激动如何的感慨,如今真到了这一时刻,却是相当平静却也发现自己无从表达此刻的心情。

从大学毕业时考研找工作两手准备,到幸运被复旦会计系录取,再到两年半后由硕转为攻博,最后三年半后博士毕业,进入不错的高校成为大学老师,我完成了由会计小本到会计博士,从会计学术门外汉,到成为一名可以独立进行会计研究的大学老师的华丽转身,这是六年前的我绝对没有想到的。六年的青春岁月可以在复旦度过,可以在会计系度过,我是幸福的。感谢我的导师吕长江老师,这不是博士论文后记部分的例行感谢,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我一直认为如果当时我的导师换了其他人,我可能都不会走到今天。是老师一步步的将我带入会计学术的氛围中,让我yulu.cc的看到会计学术的魅力,也是老师耐心的教导及指引,让我慢慢发现了自己适合的人生职业。感谢老师对我的学术及生活上的关心,感谢老师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感谢老师对我有话直说、口没遮拦的宽容。

同时还要感谢师母王克敏老师对我的点拨及生活上的关心;感谢会计系洪剑峭老师的关心及对博士论文解析部分的帮助;还要感谢会计系陈超老师、周红老师、徐浩萍老师对论文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感谢北京大学陆正飞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夏立军老师、复旦大学原红旗老师、南开大学刘志远老师、上海财经大学潘飞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张天西老师对论文提的宝贵意见;感谢复旦会计系所有老师在六年中从各个方面的帮助与照顾。此外,还要感谢我在耶鲁大学交流期间的外导FrankZhang,感谢张老师对我在耶鲁交流期间的照顾,及对我在学术上的悉心指导,同时也要感谢耶鲁会计系的博士生杜凯同学对我生活上的帮助及论文解析部分的指导;也要感谢耶鲁会计系其他老师和同学对我在各方面的帮助。

我在复旦的同窗们,我不会忘记你们的:我的室友王瑞、杜琰琰、程南雁,同窗翁宵伟、李静、武建、朱晨波、张轶凡,及刘璇、黄海杰、刘念、徐媛媛等师弟师妹们,以及管院09博的所有同学们,因为你们的陪伴,我的生活才能如此丰富多彩。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是你们为我提供了一个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是你们的支持可以让我无后顾之忧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们的爱护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还有我的好妹妹,你倒是像姐姐一样照顾我,我们的姐妹情无疑是我值得骄傲自豪的地方。

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人,仅以此文献给你们。

致谢二:

历时一年有余,这篇博士学位论文终于即将完成。回首论文的撰写过程,内心不禁五味杂陈,感触良多。

政府审计与民主政治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话题。两年前,我的恩师,国内政府审计领域的权威人士蔡春教授以他对学术前沿的高度敏感捕捉到了这一问题的研究价值,并建议我以此为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最初思考这一选题时,我颇为惶恐。这一论题不仅要大量涉及到政治学等较为陌生的领域的理论知识,而且在进行选题论证时搜集到的己有相关文献成果极为有限,国外文献研究几乎为零。可以预见如果以此为题,论文的创作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与同专业的博士同学以及同门的师兄师姐讨论后,他们也都认为这一选题难度较大,这一度几乎让我失去信心。与导师蔡春教授交流以后,他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我分析研究思路,启发我思考解决论文中的关键问题与难点,并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在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最后我还是决定要坚持下来,并最终确定以政府审计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作为我博士论文的选题。

选题确立后,我从2011年4月开始搜集资料,拟定论文研究大纲。写作期间,我又再次遇到了瓶颈,民主政治细化的问题曾让我一愁莫解。后来,我研读了大量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权力学的书籍与文献,并多次与政治学专业的同学讨论,才最终从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角度解决了.

这一问题。其后遇到的诸多难题,如政府审计对民主政治发展作用的机理分析、实证研究中民主政治的量化、模型的构建等,我都是一次又一次的与导师和同门师兄师姐讨论,一次又一次的翻阅各类文献,每个问题都是反反复复的琢磨直到被逐步攻克,这才最后形成了这篇博士学位论文的成果。整篇论文的撰写过程,从选题开始到最后论文定稿,大到论文大纲框架的确立,小到一个词语的选择,无不凝聚着导师蔡春教授的心血、同门兄弟姐妹的帮助、同学和朋友的鼓励和我自己的努力,现在回想起来,实属来之不易。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学术研究的不易,也越发感觉到自己才疏学浅。论文虽然初步成稿,但自己也清楚的知道我的研究还是最基础性的尝试,其中许多问题思考还不够成熟,分析还不够深入,还有许多缺陷甚至错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批评指正,以帮助我更好的完善本论文并展开对这一领域的后续研究。

学海无涯,我将博士论文的完成看成另一个学习道路的起点。在今后旳日子里,我会持续关注政府审计领域的研究,谨记恩师教诲,踏踏实实的做人,勤勉严谨,不断思考探索,不辜负恩师的栽培,不辜负同学朋友的支持和父母的期望,更不辜负自己的人生。

三年时光,如弹指一挥间。收到博士录取通知书那一刻的欣喜仿佛还在昨日,转眼间我已经在提笔撰写毕业论文的致谢词。深夜12点,万籁俱静,回想荣春园三年的求学生涯,导师的栽培、同门的帮助、同学朋友的关怀,父母的支持,一幕一幕在脑海中浮现,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衷心感谢我的恩师蔡春教授。能够成为蔡春教授的博士生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是蔡春教授带领我走进了审计学术的殿堂,他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细致的做事风格、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学术的不懈追求都令我十分的钦佩,这将是我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三年博士阶段的学习生活,蔡老师教会了我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研究方法、前沿的思想理念,教会了我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他每一次学术思想的提点都让我获益匪浅,每一次生活上的关怀都让我这孤身在外求学的学子倍感温暖与感动。

特别是在博士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蔡老师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收集、开题、论文的撰写、修改直至论文完稿,蔡老师一直在给我支持和帮助、信心和鼓励。没有蔡老师悉心的指导,我不可能顺利的完成我的学业。师恩深似海,蔡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会永远铭记于心。衷心感谢我的师母包建华女士,感谢您慈母般的关怀和教诲。

衷心的感谢西南财经大学的诸位老师。感谢彭韶兵教授、杨丹教授、罗宏教授、陈苑红教授、叶建明教授和黄载兴教授对我专业课程的教导。感谢樊行健教授、潘学模教授、吕先锫教授、冯建教授、冯俭教授、余海宗教授、谭洪涛教授、马永强教授和唐雪松副教授对我博士学位论文所提出的中肯意见,让我的论文得以完善。感谢方萍书记、余霞老师、杨长虹老师,谢谢你们三年以来的关照感谢蔡老师研究团队里面的所有的兄弟姐妹。感谢李江涛博士对我博士学位论文在实证模型设计等方面所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刘更新博士,与你六年的同窗情谊,你对我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了许多的关怀与帮助,感谢你在我考博期间的支持与鼓励,感谢你带我进入蔡门大家庭;感谢谢赞春博士、苗连奇博士,感谢你们一直像大哥大姐一样照顾我,感谢你们在我感到困难的时候给予的安慰与关心;感谢孙婷博士生、饶翠华博士生、马硕博士生,感谢你们在博士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一路鼓励与扶持;感谢蔡利博士生、朱荣博士生、李明博士生、刘雷博士生、谢柳芳博士生、唐绣球博士生、感谢你们兄弟姐妹一般的同门情谊,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感谢师门的瞿旭博士、董延安博士、李海燕博士、刘学华博士、罗朝晖博士、鲜文铎博士、张勇博士、徐荣华博士、杨晓磊博士、路伟达博士等和硕士研究生杨鲁、敖金俐、林洁、刘春苗、黄婧、张倩倩、和辉、王志、祁恒庆、陈永辉、杨晶晶、何雨、何苦、钟婷、马可哪呐、吴征远、梁怡爽、张鹏、周思维、王瑜、陈亮、孙琳、张静、周贤莉、李慧、罗琪、段楠、王宪振、欧琳、苗芄、蒋静、赵晓燕等师弟师妹,恕不一一列举,你们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

感谢我的同班同学。感谢王伟博士生、张玮倩博士生、张晓玲博士生、彭丁博士生、郝以雪博士生、何惕博士生、黄莉博士生、林高博士生、卢兴杰博士生、王昱升博士生、向阳博士生、袁洋博士生、张媚博士生、周冰博士生、魏涛博士生、张泽南博士生、汪tn専士生、周婧博士生、侯甜甜博士生、肖光红博士生、周明友博士生。感谢你们让我拥有三年美好的求学时光,我会将这些记忆永远珍藏。

感谢我的硕士同学万磊、龚建英、柳宇燕、夏冬明、易旭东、隋春蕾、周德如、陈义、夏蓓、王峰、张莉等;感谢我的本科同学徐燕、薛爱玲、王芳、仇扬、杨珠等,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帮助和鼓励。

最后,深深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用毕生的心血养育教导女儿,女儿不孝,多年在外求学,不能承欢膝下,只能在心里感谢你们对女儿的无私的爱,感谢你们一直包容我的任性,感谢你们一直做我坚强的后盾,放我去飞,放我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们!

致谢三: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度过了丰富且有意义的四年求学生涯。这四年的博士研究生生活让我体会到了会计学学科的博大精深,同时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使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前进方向。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天西教授。张老师以其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默默的奉献精神时刻感染着我,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奋发进取。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张老师对我的毕业论文始终给予了认真和耐心的指导,使我顺利地进入毕业论文研究阶段并成功地撰写了毕业论文。四年来,在张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使我能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协调处理好学习、工作、家庭三者的关系。尊敬的张老师,谢谢您!

衷心感谢在过去四年时间里为我们辛勤授课的安泰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正是老师不辞辛苦的教学,使我们能够不断地成长与进步。他们开拓了我的视野,为我的论文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感谢在百忙之中牺牲宝贵时间评阅和评审本文的各位老师和专家。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机制;教学效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激霞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多渠道改善实习形式,提高实习致果,嘈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要善于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可多样化作业的类型,特别是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这会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解决实习难问题的方法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第3篇

资产评估专业是一个源于会计学、集经济管理学与工程机械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一个新兴智力密集型中介服务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特点。由于我国资产评估高等教育开设的时间较短,其课程体系并不完善,与行业的磨合时间较短,高校的资产评估类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资产评估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资产评估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特点

1、行业对资产评估类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从业门槛高

至2012年,全国资产评估从业人员有10万多人,注册资产评估师人数约27800人,实际专门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人数不足15000人。资产评估行业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专门人才。

但是行业对评估类人才的要求普遍较高,据调查,90%的用人单位在招聘资产评估人员中要求具有评估工作经验,优先考虑具有国家注册的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或房地产评估师、土地估价师资格者,用人单位在招聘评估助理人员的时候则要求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我国资产评估师考试的报名条件中则规定:大专学历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3年,本科学历从事资产评估工作满1年,方可参加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因此虽然资产评估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但由于门槛高,要求多,导致了许多应届的大学毕业生难以尽快融入到行业中去。

2、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领域广泛

随着评估市场的快速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传统的资产管理与评估领域逐渐向房地产、土地、矿产、无形资产等领域发展。2004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发展,行业对房地产估价师的需求急剧增长;由于国家将土地作宏观调控手段,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与地价评估有关,尤其是近年来土地评估中增加了包括开发区集约节约评价、城镇地价动态监测、农地定级估价、农地产能核算、农地区片价测算等内容,因此行业对土地估价人员的需要也大为增加;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社会对机动车评估、保险公估、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的评估人员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3、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强烈

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学生的就业调查发现,资产评估行业要求评估人员的知识面较宽,对具有资产评估、财务会计、金融证券、审计、税法、建筑工程、机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及office办公软件进行工作,同时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能够熟练撰写资产评估报告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强烈。

二、高校培养资产评估类人才普遍存在的问题

至2012年7月,我国共有70多所本专科院校资开设了资产评估专业,这些高等院校为资产评估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不可否认这些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普遍存在着问题。

1、培养目标雷同,不能完全适用行业的需要

查看这些院校的培养目标,发现其对评估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可以归纳为:面向资产评估行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比较扎实的资产评估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资产评估业务工作的能力,有一定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的资产评估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多数高校则以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考试要求科目为主干课程。

而在行业实际的资产评估业务中,评估工作不仅包括资产评估、建筑工程评估和机器设备评估,同时还包括土地评估、房地产评估、金融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旧机动车评估、矿业权评估、林业权评估、税基评估、珠宝鉴定与评估等。因此在雷同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下,培养出的学生则无法完全适合行业的需要。

2、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

目前许多高校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但或是由于实习基地的建设开拓不足,或是由于场地经费的缺乏,或是由于课程设置的问题,使得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学生没有通过现场勘查、顶岗操作等过程,直接参与评估工作,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无法满足评估单位的要求。

3、缺少经验丰富的优秀资产评估类教师

资产评估专业是一个综合专业,它不仅要求教师精通资产评估和财务会计,还有熟悉金融、法律、建造工程、机器设备、无形资产、珠宝、车辆、房产土地等多项资产的评估工作。由于我国的资产管理与评估专业开设较晚,硕士以上学历资产评估类人才本身就很缺乏,同时加上许多评估公司、金融机构等对优秀评估人才的高薪吸引,造成了高校内资产评估类教师的匮乏。许多高校内的资产评估类教师则由财务管理类、会计类、土地类的教师兼任。由于教师的评估经验缺乏,因而无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高素质的资产评估类人才。

三、高校资产评估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我校于2000年开设了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至2013年7月资产评估专业已培养了10届约50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约80%的学生毕业后一直从事资产评估业务,部分学生已经取得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证书,已经可以独立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用人单位对资产评估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普遍认同。通过对我校资产评估类人才的培养探索,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资产评估类人才培养模式。

1、根据行业需要,调整完善资产评估专业课程体系

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既要体现资产评估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还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实践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又要注重对学生独立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培养方案的调整上,应当根据评估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再结合行业调研访谈、用人单位的反馈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调整。在课程设置上,随着评估业务的逐步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领域需要资产评估,高校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要调整课程,除了常见的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土地评估外、流动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外,还可以增设珠宝收藏品评估、商标商誉权评估、矿业权评估、林业权评估等课程,以满足行业对评估类人才的多方面的需要。

2、建立大型的实习基地,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与交流

我校的资产评估专业一直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近年来专业与行业内的北京杜鸣房地产评估公司等几家评估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的协议,同时专业与北京几家大型的资产评估公司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行业的密切联系与合作,不仅便于专业开展对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同时便于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与交流。

学生虽然有到实习单位进行评估实习锻炼的机会,但在平日正常的课堂上,仍然是教师讲课学生听,教师及学生都对行业的最新动态把握不足。因此为了让专业的师生及时把握行业动态,高校可以从行业中聘请校外知名专家、经验丰富的注册资产评估师来校进行讲座,介绍行业的最新动态、研究热点、评估中的特别注意事项等问题,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

3、以毕业评估报告代替毕业论文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资产评估专业在毕业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检验和总结。考虑到资产评估专业的特点,依据资产评估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结合我校本科学生理论研究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总结历年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存在的选题空泛、资料陈旧、逻辑性差等问题,我校提出了适用资产评估专业特点的改革方案,即以撰写评估报告来替代毕业论文,并对09级资产评估本科学生进行了试点。

在撰写评估报告的过程中,首先将学生6-7人分成一组,由专业任课教师及行业内的资深注册评估师担任评估报告指导教师,每组学生负责一个综合项目的评估。在该综合项目中学生应当进行机器设备、流动资产、无形资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企业价值等多项资产的评估,并撰写评估报告及评估说明。通过毕业评估报告的撰写,学生们感到收获很大,很多同学认为撰写评估报告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项目的进行,同学们掌握了资产评估的程序,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对不同的资产进行评估,而且能够熟练地撰写资产评估报告。总之撰写毕业评估报告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于实践,学以致用,并为学生能够顺利的融入日后的实际评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请进来,走出去”,建设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要培养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评估人才,必须要有一支既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又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否则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我校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校内校外密切结合的师资队伍。“请进来”是将行业内的资产评估师请进课堂,如《机器设备评估》,则聘请校外的资产评估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该教师专门从事机器设备评估的业务,评估经验丰富,讲解生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走出去”是指本校的教师到评估行业中挂职锻炼,并参与具体的评估项目中。通过在行业中的实习锻炼,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化林.应用创新型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会计之友,2011(7):120-121.

第4篇

【关键词】会计人才需求 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培养目标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会计教育的状况,成绩很大,最突出的表现是会计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同时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至今几乎达到“全民办会计”的地步。但现在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会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所面临经济环境变化和发展的需要。我国会计人才队伍的总体现状是:“发展数量较多,发展质量还不够”,“少数个体较强,整体均衡还不够”(王军,2008)。在此背景下,分析会计人才需求状况,研究基于多样化人才需求下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 河北省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1.岗位人才需求分析

据调查河北省现有各类企业28万余家,按年均增长5%计算,未来三年河北省将新增各类企业近4.5万家,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类中介机构的逐渐壮大,由此带来的新增会计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18万人。这说明河北省在经济发展中需要大量的会计人员,特别是那些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才的培养大有前途。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涉外的生产型企业、业务性公司发展很快,急需学历高、阅历丰富、管理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另外,与大行业配套发展的一些小型民营私企公司需要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基层会计人员,而现有的会计从业人员面临着老龄化,职称、学历层次偏低、会计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近90% 的企业需要适应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操作的技能操作型人才。

2.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发现河北省会计人才需求存在以下特征:

(1)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呈两极化,初级人才求职难度大,高级人才则是一将难求。一方面,低端会计人才供过于求,即传统核算型会计人才相对过剩,需求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高级人才供不应求,即能为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提供精准市场信息的高端财务管理人员严重短缺。企业招聘高级财会人才一般要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注册会计资格证书;三年以上企业会计工作经验,熟悉该行业会计管理经验;有较全面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会计相关法规、投资、企业财务制度和流程。由于人才难找,有需求的企业纷纷开出了高薪和优厚的福利待遇来招揽贤才。

(2)实践经验对会计人员非常重要。从调查资料可以看出,企业招聘会计人员基本都要求具有实践工作经验,基本核算岗位需要2~3年的工作经验,中高层次会计人员需要3~5年的工作经验,不需要实践工作经验的岗位招聘低于总招聘岗位的10%。

(3)重视综合能力的选拔。财务核算能力即“记账、算账、报账”的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企业更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包括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需要与税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银行部门等企业外部相关机构进行良好的沟通,为企业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在企业内部,财务涉及各个部门的利益,财务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因此,财务人员需要与企业各个部门沟通协调,以顺利开展财务工作、实现财务目标。而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迅速发展的时代,不断有新技术、新的交易手段创造出来,会计人员必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因此,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创新能力。这表明会计人才的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单纯注重文凭的时代已过去了。

二 目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会计学是一门有效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各大高校大部分都开设会计学及财务管理专业,向国家输送了大批会计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目前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各大高校会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会计人才培养落后于经济发展需要

从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可以看出,我国会计教育发展相对缓慢,作为培养未来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主要方式的高校教育已经滞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高等院校仍然以培养传统核算型会计人才为目标,忽略了当前越来越多企业进行的有效经营管理尤其重视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在会计上也表现了对这种管理方式的偏好,即能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的管理型会计。传统的会计工作正面临着重大的改变,简单的“计账、算账、报账”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2.会计教育模式问题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会计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是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且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计算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得不到重视;教学中过分追求对会计技能、制度准则和数据的掌握,忽略了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的传授。

3.课程体系不完善,不利于培养复合型和开放型会计人才

国外对于会计培养模式的研究非常重视,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一直致力于会计教育研究,其所倡议的课程模式包括三个部分:技巧、知识和专业操守,这个模式已为北美很多学校所采纳。在会计教育较发达的香港,当地提出建立

一套最低的共同知识体系CBOK(Commen body of knowledge)。CBOK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必修工商管理科目;二是必修会计科目;三是选修会计科目;四是通识教育科目;五是自由选修科目。目前我国会计专业培养计划较侧重会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的资源有限,如英语、国际金融、财政学、管理学、市场营销、法律等,无法弥补会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上的不足,影响学生拓宽知识面,不利于培养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和相应的高能力的综合型会计人才,不利于提高我国会计人才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4.实践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在就业压力下,绝大多数学校注意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绝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是从校园进校园,没有在实践中从事会计工作的经验,教学生也是从理论到理论,这就难免造成授课时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再有,学校缺乏实习实践基地。随着企业改制的完成,大多数企业不像原来愿意接受会计学生实习,高校会计专业虽想加强实践教学,苦于找不到实习单位,只能改为实验室的模拟实习,效果相对较差。

三 3+1会计培养模式的探索

目前,我国工科高等教育的学制大多为四年。一般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安排在前七个学期(3.5学年),最后一个学期(0.5学年)用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即传统的“3.5+0.5”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强烈的应试特色,培养的学生念书能力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弱。毕业后,学生需要较长的适应期。而用人单位愿意要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而不是应届毕业生。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开始了“3+1”模式的探索,即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安排在本科教育前三年,着重加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锻炼和培养,第四年用于学生的毕业实习、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岗前基层岗位技能操作、行业会计培训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目标的界定

从会计供需角度看,市场是需求方,而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是供给方。在当今供求双方严重失衡前提下,高校更应关注市场反应。美国会计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美国的会计毕业生待遇不如从前,究其原因发现,主要在于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能否满足企业需求质疑。可以说,将“满足市场需求”界定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目前较为理性的选择。具体培养目标应分为初级目标和终极目标两种,初级目标定位在培养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操作的技能操作型人才,终极目标位培养中高层次会计人才。原因会计专业学生绝大多数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初到工作岗位,2~3年的工作经验谈不上,但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俗一点说就是按本科培养模式培养,掌握专科生的专业技能,这样学生在刚才能刚就业时“满足市场需求”。但教师的终极目标是学生成为学历高、阅历丰富、综合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人才。为此可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或者通过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摸清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情况,对用人单位进行调研,综合企事业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来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来培养会计专业人才。

2.3+1培养模式的探索

为使绝大多数本科院校毕业学生“满足市场需求”,须对目前的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索。3+1培养模式不但关注“1”,还要注重“3”,即前三年的能力培养为第四年做好准备。

首先,“3”的理解。从大一开始做起,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所处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非常快,以会计专业知识为例,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在讲述这一时点给学生的都是最新的知识,但是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经济业务日新月异,会计准则一变再变。随着国家财政政策的变化,税法每年都在改革,2008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2009年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2011年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营业税的改革已在上海试点,所有税制改革都会涉及税额计算变化和会计处理的变化。所以必须从大一开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原理和方法,而不是一笔一笔教学生做账。改变学生高中时代被动学习状态,变为主动学习,灵活学习。且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之中。

大二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前面所述,企业在招聘时更重视学生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已开始适应大学生活,此时应向学生灌输综合能力培养的思想,让学生思考大学四年我到底想得到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帮学生做好短期职业规划,考研,考注册会计师还是就业?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一课堂构建大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第二课堂可以承载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其丰富性、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灵活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这一媒介,立足第一课堂,开展实验、实习活动。在活动中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并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技能的培养。

大三注重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大三的学生专业思想已经基本构建完毕,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参加ERP沙盘大赛,会计信息技能大赛,税务精英大赛等,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1”的培养。“3+1”的“1”是改革的重点。在第四学年所有学生共同工作都要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除此项工作之外,应当区分不同的学生分别赋予不同的任务。对就业的学生培训他们的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技能操作,包括点钞、小键盘练习、会计信息化操作、EXCEL表在会计中的应用等,在5月份左右,开设行业会计专题讲座,因为大多数学校会计专业大一到大三的所学课程均是以工业企业为背景的,而学生将就业到各行各业,这时需要针对不同行业讲述行业会计,学生根据自己就业的行业选择听课内容,这样的授课有很强的目的性,学生自然易于接受。对于考注册会计师和考研同学,开设一些有难度的专业课,帮助同学拓展专业课知识,对考研同学可以开设会计前沿专题讲座,丰富他们的会计知识,为将来上研究生做准备。另外,聘请有经验的会计主管、会计师、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给学生开展讲座,介绍会计实务工作的前沿问题、企业的实际需求、高级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等。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大四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知识并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3.3+1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改革

从调研情况分析,市场对会计人才知识、能力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市场要求高校在会计专业界定方面应愈发地模糊,越来越体现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内容体系之间的相互交融。所以,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重新安排课程内容,加大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知识的课时比例,注重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

笔者认为,香港的“最低的共同知识体系”比较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作为我国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参考。课程体系包括:必修工商管理科目、必修会计科目、选修会计科目、通识教育科目和自由选修科目。其中,自由选修科目的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可以灵活一些,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将来就业方向进行选择。

4.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

在目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到单位基本就能上岗,不需要单位花费太多时间培养,解决用人单位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的问题,提高就业率。目前会计专业教师普遍都缺乏实践经历及教授高职学生所应具备的综合知识和素质,因此,一方面应通过各种途径抓紧补足教师综合知识和素质的缺项;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外出培训外,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鼓励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各高校应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长效互动联系,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外聘校外的财务总管、会计师等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来指导学生的实践,还可以高薪聘请在企业中工作的会计师、财务总管来上课。

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条件下,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是参与市场交换的核心产品。为了使我国会计迈向国际化的轨道,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大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高校会计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观念,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会计教育改革的行列中去。

参考文献

[1]郭永清.论我国高级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8(10)

[2]危莹、高电玻.高校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利弊研究[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3)

[3]章金霞、常昊、张亚玲.基于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0(12)

[4]万晓文.面向市场的目标导向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分析[J].新会计,2009(12)

[5]鹿亚芹、李名威、张冬燕.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及对人才培养的启示[J].会计之友,2009(2)

第5篇

关键词:五年制;一体化衔接;培养模式;总体架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84

近年来,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一味追求“高大上”,而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又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以至出现了一方面社会对优秀人才求贤若渴,一方面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的“怪现象”。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结构中,学术型大学比重过大,而应用技术型大学比重过小的现状,正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

当前,会计专业在各类高校中普遍开设,且招生规模也不小,但会计专业特别是普通地方本科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却不太乐观,也出现了上述的“怪现象”,以致某些省份教育厅已经开始限制高校会计本科专业的申报。因此,如何顺应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和要求,打通高职本专科会计人才培养渠道,改革和创新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问题。

1 当前会计专业在高职专科和普通地方本科培养人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高职专科

1.1.1 偏重专业教育,忽视素质培养

高职专科会计专业重视“才”的培养,即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人文素养、道德情操、职业素质等“德”方面的培养还十分欠缺,以致学生一次就业率虽然较高,而工作时间偏短,频繁跳槽者居多。

1.1.2 会计专业知识技能专一、复合度不强

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都是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经济、管理、金融方面涉及甚少,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较多,特别是中小企业,需要既会做账,又懂管理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只能选择做会计,做其他就得从头来学,就业面窄,学生缺乏长远发展的后劲。

1.2 普通地方本科

1.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特色缺失

普通地方本科很多是在国家扩招时成立的,由于定位于本科层次的培养,没有很好地考虑自身特色,会计专业设置重复度高。在日常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依旧照搬或部分照搬老牌重点本科大W,不重视实质性的应用型人才教育,缺乏自身特色,高校之间的同质化日益严重。

1.2.2 与重点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存在比较劣势

985、211等重点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和生源优质,学生会计学科知识扎实,而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专业根据岗位需求设置,与社会联系紧密,需求广泛,学生动手能力强;因此这两部分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相对较高。而普通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与重点大学相比,在学科知识上缺乏优势;与高职高专的学生相比,在动手能力上略逊一筹,其就业期望值又相对较高,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造成就业紧张。

2 高职会计专业专本科一体化衔接培养人才的概念和必要性

2.1 概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有关管理制度的保障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制定培养方案(包括教学计划、内容和课程体系),再通过培养途径的有效实施(包括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从而对培养对象的效果进行评价的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而高职专本一体化衔接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则是根据最新的职业教育理论,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层次要求,调整高职会计专业专、本科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从而在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和培养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有效衔接。

2.2 必要性

2.2.1 国家政策强调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我国《现代职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也提到要构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重点探索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高新技术人才。因此,做好高职会计专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衔接,就可抓住这一契机,打通专本科层次的会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会计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2.2.2 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趋势要求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现今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和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需通过各种网络、媒体迅速相互传递。这些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传递对不同层次的会计职业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会计职业教育工作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

2.2.3 就业压力需要高职院校培养更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会计人才需求调研,会计人员不仅要会做基本的账,还要会做较复杂的账,并且要懂得一定的资金运营、纳税筹划、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而这些需求在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培养中都不能完全满足,以至于这些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下降,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会计专业招生规模和长远建设。所以,必须深入研究高职会计专业专本科一体化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3 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专本科一体化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架构设想

3.1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当地,面向本省,辐射全国,培养能适应本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既具有系统的财务会计知识和熟练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扎实的经济、管理、法律专业基础知识、一定的税收和财务管理能力;又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人文修养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毕业后能成为大中型企业会计骨干或小型企业会计主管及会计骨干的生产、管理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3.2 培养规格

本专业在培养规格上突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会计人才。即培养生产、管理一线能吃苦受累的、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职业忠诚度的、具有娴熟会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会计人才。

3.3 培养方案

3.3.1 学制

采取五年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专科三年,本科两年。具体而言:专科三年中前两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一部分人文课程,第三年进行综合实训,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专科考核合格后,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即第四年在校内学习提高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其他经济、管理、人文课程,第五年即最后一年进行就业指导、第二轮的校外实习以及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从而完成五年制的学业内容。如图1所示。

3.3.2 课程体系

建设以社会需要和个人长远职业发展需要为核心,以技术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两方面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1)人文课。如思政、语言、法律、历史、哲学、艺术、礼仪等,语言和思政课程为必修课程以外,其他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修。根据知识难易程度和学生成长认知规律,由易至难,分别在第一、二、四学年开设,大约占总学时的20%。

(2)专业课。分为基础课、核心课和拓展课。每门课程里都设有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其中基础课和核心课为必修课程,拓展课为选修课程。基础课程在专科阶段完成,并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挂钩。核心课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与会计职业核心能力紧密挂钩,选修课与职业拓展能力联系,并涉猎金融、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专科阶段课程对知识和技能要求可较本科阶段稍低一些。这类课程在第一、二、四学年开设,大约占总学时的50%。

(3)职业素质课。这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忠诚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这类课程不必拘泥授课形式,不分校内校外,每学年都应开设,寒暑假也可利用,主要以拓展训练为主,逐渐增加难度,可单独开设,也可融入其他相关课程之中,作为该课程考核依据之一,其中单独开设的学时大约占总W时的10%。

(4)综合能力课。这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课程,主要是指专科阶段的校内综合实训和专本科两轮的校外实习,以及专科阶段的实习报告和本科阶段的毕业设计。这类课程在第三、五学年开设,大约占总学时的20%。

3.3.3 教材体系

教材应为课程服务,需体现会计职业和专业方面最新前沿知识,需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考虑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师可自编讲义。

3.3.4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应注意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一方面要注意专本科知识和技术的难易度的过渡和衔接,另一方面要偏重传授与会计职业和行业紧密相关的、最新基础理论知识和最新实用技术相结合的会计知识和技术。同时,还应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领悟创新创业内涵,并充分运用于校内外的学习工作之中。

3.4 培养途径

3.4.1 教学模式

在日常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特点,结合企业会计工作实际,适当选择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做研一体化、边讲边练、边练边研、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模式,切忌教师上课“演独角戏”,而是让学生成为上课的“主角”,教师充当“导演”或“配角”。

3.4.2 教学方法和手段

会计知识如果仅凭教师单纯讲授,会显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创造或利用各种条件,以学生为主导,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教学、任务导向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情境模拟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研究讨论教学、小组学习教学等,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3.5 培养评价

3.5.1 一般课程考核评价

每门课程考核应本着知识、技能、素质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考核学生某一方面的会计职业能力高低,不一定要采取闭卷的考试形式。

3.5.2 综合能力课考核评价

校内实训课程侧重考核学生会计知识运用的综合实践能力,校外实习课程侧重考核学生会计职业综合能力(包括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校外实习需会计行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实习之后,学生还应根据实习感悟,密切联系地方企业关心的会计应用技术,提炼归纳成专科阶段的实习报告或本科阶段的毕业设计,并进行相应的汇报或答辩。汇报、答辩必需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要求校外专家必须对毕业设计的应用性给出科学评价。

3.5.3 会计职业证书和会计职业学位

专科阶段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可获得免修2-3门课程的资格。本科阶段毕业时必须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否则不予毕业;同时设置会计职业学位,要求只有通过全国会计初级职称考试所有课程方可拿到会计职业学位。

3.6 培养保障

(1)指挥组织上,分别指派一名行业专家和学校会计专业核心教师共同牵头,由若干会计行业能手和会计骨干教师成立会计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协调领导上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

(2)条件保障上,加强会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结合会计教学和企业实践,积极开展教学和实践研究;有条件可设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项基金。

(3)监督评价上,应适当增加社会第三方评价意见,并作为会计专业建设和发展评价依据之一。如用人企业评价、学生家长评价、会计职业教育专家评价等。

参考文献

[1]周灌中.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探析[J].职教论坛,2015,(12).

[2]何静.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专业衔接研究――基于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模式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01).

第6篇

论文关键词: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高等教育;改革

一、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各方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让学生适应市场有效地就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高等学校应该面向就业市场,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用人单位青睐的人才,这已成为共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求贤若渴,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第一线和艰苦行业以及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找工作难,许多学生学非所用,人才资源浪费,高等学校和用人机构双方处于人才供需不平衡的胶着状态。出现这个问题既有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如旧的就业的思想观念、旧的用人观念等。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脱离市场和社会需要所致。

一是教育理念存在误区。众多高校办学定位过高、办学目标趋同。高职高专热心于“专升本”,升了本就要办成多科性大学,进一步争取评上硕士、博士授予单位,以办成国内(或省内)一流国外(或全国)有影响的多科性、综合性、研究型的巨型大学为发展战略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认为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则“低人一等”。

二是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不少学科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与人才供需机制相脱节,高校尚未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进退机制,出现结构性人才供给过剩,导致结构性就业困难。从表面上看,学校招生要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但实质上更要考虑原设专业的师资、设备等资源,要停办一个专业是很困难的。因此,高校不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例如,根据麦肯锡公司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有8个专业是2007~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即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等专业。这与我国所设置的普通本科专业布点数排在前10位的大部分专业是相同的,而同时这些专业大部分也是目前报考火热、招生数量多的专业。

三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陈旧。我国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仍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向苏联学习后形成的模式,按二级或三级学科制订教学计划,因此,课程体系单一,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材内容陈旧、过时,重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对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思想、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即高校的课程设置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四是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高校许多教师的教学仍然是“满堂灌”的上课方式,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考核方式也主要采用闭卷的一张试卷纸定成绩为主,许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用人机构对人才的需要。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只有3%的人能达到服务业起点职位要求的能力水平。

五是重理论,轻实践。尽管很多高校都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设备、师资、实践教学场所等条件限制,实践教学往往被弱化,致使大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不强。麦肯锡公司公布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中国拥有160万年轻的专业人士,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占全部大学生的33%。而德国只有20%,印度则只有4%。然而,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使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中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中国高级人才的供应悖论。

因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机理分析

1.社会需求和就业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高等教育在国家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是由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结构决定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与经济社会的人才市场形成互动,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应该与社会人才结构大体相当;另一方面,劳动市场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需求结构及数量的变化趋势,包括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的更新必须与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需求的变化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以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2.社会需求和就业是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来体现。在这四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根本的职能。高等学校通过培养专门人才,使受教育者就业,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同时,高等学校虽然可以通过科学研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社会咨询服务等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然而,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最终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上。应该说,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的根本职能。高等学校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来服务经济社会是有限的,通过人才培养来服务经济社会才是根本。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通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社会需求和就业是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

3.社会需求和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社会需求是客观决定的,而个人需求是主观决定的,社会需求和两个人需求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高等教育究竟应该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还是满足个人需求为主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但是,无论是满足社会需求还是满足个人需求都应该通过就业来实现。可以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好业。为此,高等学校就必须了解用人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学生就业状况及时调整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

综上所述,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相当长历史阶段的理性选择。只有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才能使高等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三、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做法

1.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找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已经成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这就需要把就业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由于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价值必须在经济建设中体现出来,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归根结底要靠毕业生就业、创业及就业质量来体现和扩大。因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高等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必须发生根本性转变。高校只有通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就业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才能增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每年本科毕业生读研的比例不到10%,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是以直接就业为目的。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只有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才能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完善我国因教育结构不合理而导致人才结构失衡的缺陷。

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高校提供学术型人才,同样也需要其提供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因此,各高校要依据自身的办学优势,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般地,教育部直属或有关部委所属大学的百余所学术型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应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地方本科院校是应用型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职业型高校是高职高专,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为主。尤其,一直以精英式教育为主的地方院校应切实转变传统学术型本科人才的质量观,可以将培养熟练掌握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一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一线生产和经营的技术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2.政府引导及政策支持,促进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注意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在制订相关本科教育政策时强调要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路,引导各高等学校明晰自身的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安于定位,各种类型的高校都可以办出特色,成为国内知名、有国际影响的高校。各高校都应该力争在各自的层次和类型中成为一流高校,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形成分层次、分类型的多样化格局。

另一方面,要深化高校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和组织机构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正在实现市场化,但教育体制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化。高校还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致使不少高校缺乏改革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科专业设置立足于自身的办学条件,而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使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矛盾突出。因此,应给予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主权,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动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使高等学校的办学逐步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

3.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适时地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既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出发也要考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适时地调整全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这也是学校服务定位的重要体现。自扩招以来,因为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比较好,传统专业的扩招比较明显,但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一些专业上,尤其是一些新兴专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高校依据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培育新专业的增长点,积极增设满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建立科学的专业进退机制,适时地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使新专业建设既适合需求又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使新专业建设起点高、条件好。

4.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虽大学生数量庞大,但其毕业生就业问题并不像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么突出,这其中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由于这些国家的高校能够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合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即以学科课程为主,这种模式对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作用非常显著,而对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不适应。因此,高等学校,尤其是教学型高校,在保持其学术传统的同时,应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综合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的开发和建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5.产学研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通过科研和社会服务密切学校及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学校与企业形成互利互惠的良性互动关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产学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确保人才的规格和质量,满足社会与企业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二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实现校企双赢;三是毕业与就业有机结合,将学生就业的愿望与用人机构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相结合,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毕业实践教学环节与用人机构就业的岗前培训相结合;四是订单式培养,即结合用人机构人才需求设置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用人机构的人才规格分流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