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5:15
导语:在公共英语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消除“跨文化震惊”,从而能够很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为此,跨文化意识培养成为公共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文章首先阐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借以说明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作用,然后讨论了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方法
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运用技巧。当下对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偏重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对英美文化有足够的了解,能够有效避免沟通交流中出现误会和矛盾,最终有利于国际的合作。因此,公共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的日后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作用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是一整体,它不仅包含思想观念、发明创造、人工制品、价值观念、信仰和艺术作品,还包括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政治体系、、法典法规等。实际上它包括我们能想象的一切事物。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以及物质生活方面。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的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语言模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决定人的世界观,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类的思维是难以进行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其自身的文化。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我们就无法正确地理解、运用所学的语言。
(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在当今高校的英语教学界,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已经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围绕着语言知识来进行教学。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授课的主要环节仍然是词汇的分析、句型的操练、语法的讲解和课文的翻译,而较少关注语言以外的文化因素。学生记住了太多的单词,巩固了太多的语法,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他们在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下会经常犯语用错误,不能较好地应付日常英语交际。由此,我们认为,英语教学中只传授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语言教学必须和文化教学相结合,以此来帮助学生排除文化障碍,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
(一)赏析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化素养
英语学习在本质上与语文学习是一样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学习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在英语学习中也要欣赏英美文化中的经典作品。通过对英美文化作品的阅读,可以了解到英美过往的社会生活,其故事情节反映了社会百态,其塑造的人物再现了其民族的灵魂特点。如果细细品味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就能够对英美人在交际过程中的习惯有所把握,从而在交流过程中积极配合,最终能够和谐交流。
公共英语教学在高校中的特点是,学生的英语课时少,但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这就给英语教学设置了障碍。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习,在课堂上进行英文经典作品赏析,让学生陶醉其中,意犹未尽,从而促进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
(二)重视内容导入,培养文化交际能力
第一,词汇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含义之外,还应该充分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际。第二,口语教学。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营造真实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体验不同文化的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人情,掌握正确的与人交流的规则,避免问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尴尬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得体的交流,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交际能力。第三,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文化信息的导入和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阅读上的障碍,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把握好文章的主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举办中西文化比较讲座,体现中西文化差异
高校公共英语是面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设置的。这些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课程教学,对于英美文化等存在认知缺失。英语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一种交流工具,学生的专业不同,将来从事的工作不同,对英语的需求侧重也就不同。举办中西方文化讲座,可以让学生在短小的讲座中快速了解到文化差异,最终提升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
举办中西方文化讲座,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讲座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连续性。为了能够更好地辅助公共英语教学,英语教研小组的教师要开展中外文化差异相关主题的系列讲座。这样,学生可以周期性地来学习,最终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第二,讲座的主题要进行细致的分类,并且对讲座内容的受益人群标明出来。这样能够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的放矢地听讲座,从而提高效率。第三,讲座的内容要由两大人群共同确定。一是高校英语教研组的教师,这些讲座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二是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这些学生选择的讲座内容是他们急需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讲座的主讲人最好能够请到外国友人,外国友人用英语开展讲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一举两得。在外国友人的讲座中,可以增加师生问答互动的时间,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外国友人的回答也具有时效性,避免学生用不标准的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
(四)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文化敏感性
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既要有专门的时间来讲解,又要有细微的跨文化知识渗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就可以渗透文化差异,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了解词汇的用法,还能够在日后的阅读过程中触类旁通,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lucky dog”这个词汇学习中,教师就要将中西方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差异进行讲解。西方一直将狗当作朋友,用“dog”这个词是褒奖。“Lucky dog”的意思是“幸运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的意思是“爱屋及乌”。然而,在中国古代,狗在文化中的形象多数是贬义的,例如“狼心狗肺”“猪狗不如”“狐朋狗友”“走狗”等。当代中国人对狗的喜爱是人所共见的,但是语言的传承不能随意更改,这就会给当代学生造成误解。因此,教师要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便于学生日后对英语的运用。
(五)开设跨文化交际选修课
学习公共英语课程的学生,其英语功底参差不齐。开设跨文化交际选修课可以为需要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援。选修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向导。在选修课中,教师要将跨文化交际中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罗列,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多少内容需要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将各个内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跨文化交际选修课上,教师要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些跨文化交际的注意事项,并且确定学生听进去且听得懂。只有这样,才算将学生“领进门”,为学生后续自己的“修行”奠定好基础。
(六)充分利用校内网电子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的电子教学资源非常多。一方面,电子教学资源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授课,另一方面,电子资源可以助力学生课下自学。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生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师要指导学生激活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公共英语学习成绩,教师要对校内网上的电子资源进行细致整合,使学生可以各取所需。互联网上有很多适合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教学资源。例如美国的《一分钟英语》,就是将美国俚语的运用方法和产生背景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并且还配有风趣幽默的图片以及演员的情景表演。这样就能够在一分钟之内运用多种方式来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再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制作微课,在微课中可以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出来。教师要给微课取一个醒目的名字,从而有利于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M行学习。此外,在学校的互联网平台上,学生与教师之间要进行高效的互动。例如,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文化差异问题提出来,教师尽快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中西方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光顾校内电子资源的频率,为学生了解和应用公共英语的电子资源做好铺垫。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通过英文经典文学作品赏析来提高学生的英美文化素养,从而为其跨文化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础;要通过各种讲座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化差异,进而在英语交流中能够“入乡随俗”,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要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常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单词大意和用法,还能够将单词用得更地道。因此,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都大有裨益。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将跨文化意识培养有效地纳入到公共英语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李秀.英语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误区及其应对[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04):553-556.
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应该突出专业和英语的结合,英语作为工具为专业服务。通过前几年的教学实践,重庆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暴露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教学重点不突出:研究生英语过度强调专业词汇的掌握、英语长句的翻译,具体表现在采用陈旧范文式的教学。2)教学方式单一化:基本上采用传统的课堂上教学,以教师为主、研究生为辅,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最终导致研究生学习兴趣和欲望较低,普遍反映收获不大。3)教材内容的固定化:“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固定的教材内容完全不能反映出这种变化的趋势,也不利用拓展其专业知识面。4)师资队伍薄弱:考虑该课程对英语的要求较高,基本上都安排一位有海外经历的教师来授课,但每个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教师的专业知识面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生的多样化需求。5)僵化的考核形式:研究生的考核采用闭卷形式,单一化的考核方式不能反映研究生的口语和英语交流能力,也有违将英语作为工具服务于科学研究的宗旨。
二突出服务专业教育的教学思路
教学内容上选择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中训练研究生的朗读与准确翻译原文的能力,从矫正专业词汇的发音、纠正翻译中的错误着手,通过大量的科技论文分析来让研究生扩大专业词汇量,提高听、说、读、译的能力,达到提高准确理解与阅读英文原版教材与参考文献的实际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与时俱进的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料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规范化和时间性,相关教学资料直接取自国际知名大学的信息与通信专业系列教材的部分内容和科技论文,参考教材如下。1)RahatAliKhanLangah.(2012)PerformanceAnalysisofCooperativeCommunicationProtocols:CooperativeCommunicationsinWirelessNetwork.Pub:LAPLAMBERTAcademicPublishing.(部分内容节选)2)B.P.Lathi.(2010)ModernDigitalandAnalogCommunication(4thEdition).Pub:OxfordUniversityPress.(部分内容节选)3)DaleWheat.(2012)BuildingYourOwnElectronicsLab:AGuidetoSettingUpYourOwnGadgetWorkshop.Pub:ApressL.P..(部分内容节选)4)Chi-TsongChen.(2012)LinearSystemTheoryandDesign.Pub:OxfordUniversityPress.(部分内容节选)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团队现有6人,教师队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海外经历,所有成员均从事信息与通信类专业科研与教学),课堂教学分为6讲(每讲含4学时),研究生专题讲座(6学时),共计30学时。其内容与安排:1)科技文献翻译理论与方法;2)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及系统专题;3)现代通信技术前沿专题;4)计算机通信网络前沿专题;5)英语科技文献写作基础知识;6)英语科技精读及案例分析;7)研究生专题讲解,结合专业方向,按照presention的方式做出英文的PPT,并利用投影仪在课堂上作3~5分钟的英文演讲,并相互提问。面向应用的专业英语教学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必需的技能,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英语科技论文的精读和写作,它始终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英语科技论文的精读和写作教学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英语科技文献的框架结构。以具体SCI检索英语论文为例,分析英语科技论文的结构,从而引出论文的一般结构IMRaD形式(Introduction,MaterialsandMethods,Results,andDiscussion);通过课题讨论的形式,组织研讨IMRaD结构的逻辑性分别与问题(why、what、how)之间是如何相互体现的?2)研讨如何丰富论文框架中的内容?以剑桥大学爱席比教授提出的“概念图”为手段,以论文题目为向导,自我思考和回答论文的创新点,根据IMRaD的结构确定基本的段落主题,提出各种组织论文的方法,探讨如何准备好所需的支撑材料(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3)研讨具体的写作技巧讲解,包含题目、摘要、引言和结果等部分如何写作,如叙述有关现象或普遍事实多使用现在时,引言中是否有足够的篇幅对论点和问题进行说明,来表示它们的重要性。
三研究生唱主角的课堂翻转变
研究生只是作为被动的受教育客体为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单纯由教师讲授的“一言堂”为和谐交际式的“多言堂”。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促成改变。1)在每讲当中,就是大约讲授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提问和讨论,其余时间留给有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作专题报告,并且参考文献必须来自于IEEE的SCI检索论文(学校已购IEEE数据库)。这无形当中要求研究生将课后的功课做足,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2)借签国际会议形式,研究生事先粘贴论文海报,使研究生之间提前熟悉报告内容,每个研究生做3~5分钟的presentation,即研究报告进展,报告后进入提问环节。在模拟国际会议期间,要求全程英语交流,该部分成绩计入总成绩。
四创新考核方式
能力本位教学体系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结束后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对方法和方式则给予了最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这正是能力本位指导下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形式的差异。能力本位教学体系应创建较为完善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型、实践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具体表现为:
(1)教师讲解与师生互动相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利用课堂组织各种有趣的语言交际活动,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双人对话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听说交际活动,如围绕课文展开讨论和辩论,运用课文主题进行演讲、游戏、故事改编、短剧表演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除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安排和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英语自主学习活动,利用语音室、校园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3)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强调课外语言学习和应用环境建设,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和操练英语的场所和机会。同时大外部的英语广播站、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此外,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才艺秀、英语主题征文大赛、PPT大赛等,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应用的环境和实践的舞台。
二、能力本位指导下的师生角色
能力本位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情境观察的指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导者,引导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提高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辅导学生利用各种便利手段获取所需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通过组织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而担任起学习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究者、协作活动的参与者、学习问题的解决者、知识结构的建构者等角色。
三、能力本位指导下的公共英语评估体系
能力本位教学可采用形成性测评和终结性测评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估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监控,不定期地组织课堂讨论、随堂听说小测验等活动,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等。终结性评估包括期中、期末课程考试和相应的水平考试。这样做能充分发挥学生各自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轻松自如、互相信任的气氛中学习。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估体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增强其语言学习自信心,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实际过程以及自己的学习表现,随时反思自己的学习。当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学以致用时,他们才能切实感觉到这些语言知识技能的存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1)以需求为导向,在交通、建筑行业企业认知的基础上,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从业范围;
(2)根据应用型本科类型学校社会需求的不同,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了区别;
(3)根据毕业生培养规格和毕业要求,优化了课程体系;
(4)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突出实践教学改革力度;
(5)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6)打通第一、二、三课堂,全面实现评估体系中对创新意识的要求。
二、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以研透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标准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文件为导向
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构建满足专业认证最低标准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分析专业评估标准和中国注册工程师的执业要求,确定了土木工程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确定了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的关联矩阵、实现路径,包括必备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以及质量评价等评估标准中指标体系观察点的要求。借鉴目前已申请评估通过的78所高校的成功经验,在遵循《专业规范》的框架下,构建了2010版、2013版满足持续改进评估指标要求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以构建满足行业企业执业要求课程体系为导向
促使专业教育适应行业企业需求,提升学生培养质量。课程体系满足了专业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毕业生就业去向、工作岗位、未来发展等的要求,引导专业“大土木”宽口径培养,拓宽了毕业生就业面,适应了注册工程师执业需求,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得到教育界和工程界专家的认可,搭建了工程界与专业教育的平台,推进了专业教育校企深度的合作,保障了专业教育改革与专业的发展,使学生培养符合行业企业执业要求。
(三)以保障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毕业要求为导向
进行“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平台”的教学要素集成创新,升华精品课程,创新改进培养模式。开设《公路养护技术》等本专业领域新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反映办学特色;编写《土木工程施工》等系列新教材,实现原创案例百分之百,以助于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导论》等11门课程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生为本”的“学”为主的翻转式教学模式,升华精品课程教学效果;建立“工程导论—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为递进式的毕业设计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平台,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成果的创新点
在总体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土木工程专业经过几次教学计划的修订,结合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形成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一)一个宽专相兼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充分考虑“宽口径”的指导思想和我国目前企业缺乏专门化工程技术教育的现状,在课程设置上,将“宽口径”的大前提与专门化课程相结合,在课程类别涵盖了工科通识教育课程、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课程、土木工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三大类,依托个性化的课程选修制度组合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实现个性化的培养目标,较好的体现了“将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办学理念。
(二)两个扎实的基础课程平台
构建工科通识教育课程和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课程两个平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由学校统一管理,选择了人文、自然科学知识,设置了数学、物理学等课程;专业知识平台以力学和土木工程学为主体,力学包括了三大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等,土木工程学以结构、施工、经济类课程为主体,要求专业知识平台课程的教学内容面向土木工程专业各个领域,承接工科通识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为后续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三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群
2007年起,土木工程专业招收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3个专业方向的本科生。每个课程群课程的设置主要考虑了本领域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个性化需求,以保证该领域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同时设置了适量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深入学习和扩大知识面的需要。2010版教学计划又进行了改进,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在主选方向以外,必须选修其他1~2个方向的2~3门专业方向核心课程,保证宽口径培养。并增加了学生实训和实习的比例,以培养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综合素质较高的、面向工程第一线的应用型土木工程师。
(四)四个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确立了基本课程体系的前提下,为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课程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性质确立了“四个内外结合”,即学校内外、专业内外、课堂内外、学期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校内外结合主要体现在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设置了必要的实习环节,将国家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要求纳入专业课教学内容中;专业内外结合是为了拓展土木工程学生的知识面,将本专业的知识与整个社会科学、技术体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协调能力,如跨专业组合结构设计竞赛小组,与建筑学专业同学共同进行毕业设计等。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覆盖的课程面最广,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自主实验、各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相结合;学期内外结合充分利用假期,开展各类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四个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与时间,同时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相应的学分,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使“培养应用性、卓越工程师”的办学思想落到实处。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经过一个培养方案4年循环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改革的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一系列成果。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按《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最低标准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吻合。考虑学校的办学历史、专业方向设置、师资的结构和水平、学生的基础等实际情况完善了课程体系并以此制定教学计划。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将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环节的构成和创新训练的构思等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所有教育环节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开放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通过优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形成了鲜明特色的核心课程群,以“点”带“面”,进行了系列教材建设,编写了《土木工程施工》等土木工程规划教材,在3届道桥卓越班教学中使用,各方面反映良好。
(四)根据以项目为牵引的课程体系架构的安排,将教学目标体现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上,在省级精品课程《桥梁工程》、校级精品课程《土木工程导论》等11门课程中积极推进“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问题教学”,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校内外评价良好。
(五)改革的成效是通过将新的课程体系与2014年最新的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进行对比得出自评结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国际性。
关键词:公交用语;翻译误区;文本平行理论;功能分类;翻译方法
本文系2011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西安市国际化进程中城市公交系统双语服务现状的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1JK0389
近年来,随着陕西省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的加快,来陕进行文化交流、经贸洽谈或旅游管管理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2009年国家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西安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但是,西安市内的各路公交线路却存在着翻译错误、双语服务不完善等问题,不仅给外籍人士带来很多不便,也给本市居民的出行旅游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西安乃至陕西形象。
一、西安地铁站内英译公示语误译
(一)词汇
例如地铁列车内会有设有专门的爱心椅,这些座位的上面会贴有这样的标识语“请为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让位”,而它的翻译则是“Please offer the seat for the old、weak、disease、disable 、pregnant passenger and the passenger with baby”。本句公示语是为了提示大家这些作为是为这些不方便乘客所提供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公示语中的“病和残”分别被翻译为了“disease和disable ”。
又如,有一处公示语是在提示乘客小心门缝夹手,然后“小心夹手”仅仅翻译为“Be Careful”,对于初次乘车的外国友人来说,此句仅有“小心”的意思, 但小心什么,不得而知。 所以它就没有起到提示乘客小心注意人身安全的作用。
二、语法
(一)语法有误
在西安地铁站内还有一张公示语是告诫乘客“灯闪铃响 请勿上下”,它的译文是“No boarding while the light is flashing or the bell is ringing”。英译公示语中的“Boarding”并没有完全翻译出句中“上下“的意思。 而且本句话看起来是陈述句,其实是具有警示作用,它原本体现的是公示语的指令功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英汉公示语的不吻合就使公示语的指令功能不明确,从而失去了它的原有功能。
(二)中式英语
通过作者的观察发现,西安地铁站内的站点名称只有中文汉字和拼音,例如, “钟楼”翻译为“ZHONGLOU”,“大明宫”翻译成“DAMINGGONG”.但笔者认为西安是一个文明古都,其地点的命名有些是来自文化习俗,对于中文功底比较薄弱的国际友人来说,纯粹的中文汉字和拼音并不能起到根本性的参照作用。因为“Bell Tower”与“Daming Palace”这样的翻译才能显示出西安的重要性的地方特点。
三、公交车英语翻译问题
(一)词汇-选词不当
部分无人售票车上车的译文是“up”,下车时“down”。例如线路223,18,24,27,512,402。更有甚者,部分无人售票车,例如线路6,215,竟然将“下”翻译成“exit”。根据公共场所公示语译写规范,各类车站出口统一译作Exit。
部分小型中巴,例如线路213的标志“上”被翻译成“up”。
并且某些公交线路,例如线路6在英语播报中,“站”的英文播报是“station”,而不是“stop”。
(二)语法
1、语法有误
例如,车还没到站,语音播报“Now, we get to the Bell Tower Station”, 会令外国友人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这一站不是钟楼,是在开往钟楼。”因而没有下车,结果多坐了一站。再如,6路和5路公交车均用doing的形式进行播报,例如,线路5 we are arriving at Ziwu Road,会让人搞不清究竟是将要到达这一站还是就在这一站。
2、中式英语
受母语表达或思维方式的的影响,未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比如,“看管好私人财物”的标识语被一一对应的译作"Keep Well Your Possessions",地道表达"Be Ware of Theft"。“暂停服务”习惯性说法为"Temporarily Out of Service",但是我们会有"Pause Ministry"的标识语。
3、双语和单独母语同用
6路公交车只有“北门”“南门”“朱雀门”“小南们”“含光路”的英语播报。Now, we’re arriving at North Gate/Zhu Que Gate/Small South Gate. The next station is South Gate/Small South Gate/Han Guang Road.后面的报站方式则母语到底。既然使用双语标识。
四、在“功能对等”及“平行文本”理论下进行公交用语翻译
在语料库翻译学中,一种对“平行文本”的定义是:“在语言上彼此独立,但却是在相同或相近的情境下产生的不同文本。“平行文本”产生于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但涉及的话题相同,属于相同的体裁和文本类型,具有相同的功能。公交用语的文体按其功能和作用,可分为指示,提示,限制和禁止四大类。我们将据此对公交用语提出正确合理的译法。
奈达是功能对等理论的创始人,是翻译理论中的主要概念之一。从字面上来理解,它要求的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不要求字面上的硬性对等。奈达指出,最理想的翻译便是运用最合理的、自然、等同的语言从含义到体裁充分展现源语的信息,完美的翻译除了要满足含义上的对等,还应包含体裁、风格的对等。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1.应用原则。
(1)忠于原作者。忠于原作者是指翻译者应明确原文本自身效用,具体来说是应明确源语接受者的理解思想,还应明确原文本对接受者的效用。例如,我们在翻译国外某宣传资料时,除了要完整的翻译出文章中所有信息,还应使翻译内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读者能够深入信服该产品。
(2)服务于接受者。翻译也是一种交流活动,接收者接收的信息量是评判翻译效果的主要标准之一。翻译者应在展现出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考虑接受者,考虑他们的接受效果,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使用自然语言,其中自然具体是指译文应纯正,且译文应通顺、流利。
2.具体应用。
(1)全面考虑信息功能。在翻译科技英语的过程中,应考虑目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全面考虑信息功能,如果目标接受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则应最大限度地保持词汇和体裁风格,这主要是因为专业术语和内容不会影响专家学者的阅读效果,他们可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准确理解译文中表达的信息内容。众所周知,在科技文章中时常出现句型结构复杂的语句,若想准确翻译,首先应掌握丰富的专业词汇。其次,理清句子结构。最后,将语句分解成单独句子进行翻译。
(2)灵活处理。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目标接受者均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全无所闻以及一知半解的现象,如若译文中的专业性较强,则不利于接受者的理解,因此,在完全表述原文信息的基础上,还应进行灵活处理,保证译文简单、直白,便于接受者的理解。例如,TheICE2wouldbeapushpullunit,ahalftrainconparedtoICE1.译文:ICE2型号快车属于一种拉锥式动力列车,穿梭在城市之中,它与ICE1型快车相比,被成为半部列车。这段话摘自大众介绍ICE2车型的文章中,因我国读者对此车了解较少,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过多地追求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对应,应着重考虑接受者的接受能力。
三、结语
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盈余管理已经普遍存在于企业之中。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热捧,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可以将盈余管理动机总结为以下三点,即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以及政治成本动机。
(一)资本市场动机盈余管理中的资本市场动机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证券融资动机、收购动机和达到分析师预测动机。1.证券融资动机上市公司为了符合IPO条件,往往会在IPO前一年通过盈余管理,调高利润。而在IPO成功之后,被调高的应计项目会被调回。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都得出了类似的研究结论,国内学者结合中国特有的经济环境背景,验证了在我国上市公司IPO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张宗益、黄新建,2003)。另外,上市公司存在着为避免亏损而实施盈余管理行为。尤其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面临退市风险,因此,为了保存稀缺的上市“壳资源”,便出现了避免连续亏损而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陆建桥(1999)发现上市公司一旦出现亏损,在出现亏损年份往往存在显著的、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学者们称之为“洗大澡”。2.收购动机在企业收购过程也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在控股合并中,收购企业则会调高利润,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换股比例。在合并期间,调整应计项目约占收购企业总资产2%,在收购结束后,调高的盈余会被转回。3.达到分析师预测动机管理者为了使企业的盈余符合分析师预测,会进行盈余管理,尤其是当预计实际盈余无法达到分析师预测时,企业管理者通常会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来调高盈余。盈余管理的方向与分析师预测有高度相关性,当分析师做出“买进”投资建议时,公司往往调高盈余;当分析师做出“卖出”投资建议时,公司往往调低盈余。
(二)契约动机企业是“若干契约的结合”,利益相关者期望这些契约能够得到监督。常见的契约有债务契约、管理层报酬契约以及公司章程等。基于国内外研究,我们重点讨论债务契约和管理层报酬的盈余管理动机。1.基于债务契约的盈余管理动机既然企业是“若干契约的结合”,那么企业也就存在违反契约的风险,而债务契约是存在于企业中很典型的一类契约。当企业盈余降至债务契约临界点时,也意味着企业面临违反债务契约的风险,为避免额外的违规罚款,企业可能通过调整应计项目来增加盈余,而改变折旧方法是管理者常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如将加速折旧转变为直线法。当然,除了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也会用来避免违反债务契约风险,例如在股利支付契约中,管理者可以直接修改股利支付条款或者削减股利支付额。2.基于管理层报酬契约的盈余管理动机一旦企业存在管理层报酬契约,就会存在基于管理层报酬契约的盈余管理动机。基于理性人假设,为了实现个人薪酬最大化,管理者会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操纵报告盈余。Healy(1985)研究了在设有奖金上下限和没有设奖金上下限两种情况下,管理者会有怎样不同的反应。即如果显示在设有奖金上下限时,管理者倾向于通过应计项目降低当期收入,在没有设有奖金上下限时,管理者倾向于通过应计项目增加当期收入。
(三)政治成本动机政治活动理论认为政治活动中需要利用会计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都需要得到会计数据的支持验证。因此,企业管理层基于政治动机的原因将会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最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具体政策程序。目前,在反垄断和反倾销调查中,常常涉及政治成本动机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重点也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对申请进口减免税公司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在申请当年会通过递延应计收益来调低当期收益,以使自身符合进口减免税的标准。同样,受到反垄断调查的公司一般都会在调查当年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在对加拿大多家申请了反倾销的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这些企业普遍调低了利润,以期获得加拿大外贸法庭的支持。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为了实现反倾销调查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能够被股票市场识破,而且能够及时修正被调低的盈余。
二、新会计准则实施对真实及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影响
会计准则的作用在于降低内部管理层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然而,会计准则毕竟不能穷尽所有,难以兼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这就需要管理层做出必要的职业判断。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强制执行,新会计准则以原则为导向,趋同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自实施以来,关于新会计准则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缓解盈余管理一直受到学者的激烈争论。对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沈烈和张西萍(2007)认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盈余管理提供的空间有消有长,但总体来说应该是消大于长。
(一)新会计准则对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影响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均衡的结果,准则制定者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应当给予管理层哪些职业判断,以及职业判断空间的大小。随着新准则的实施,我们需要了解在新准则实施之后,应计盈余管理的水平和频率是上升还是下降了。一方面,新准则扩大了管理层职业判断的范围,增加了准则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公允价值的运用、研发费用可以资本化)。另一方面,新准则也对盈余管理的重灾区进行了一定限制(限制资产减值的转回,规范企业合并,限制公允价值的运用,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下面就新准则对应计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作详细分析。新会计准则给予管理层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理论上来说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会增加。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是引入公允价值概念。38项具体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的就有20项,管理层可以利用公允价值来操纵盈余。如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规定:使用非现金资产偿债进行债务重组时,企业可以按照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冲减原债务账面价值,差额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必然就存在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又如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规定: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两个条件之一,便可认定该项交换具备商业实质。在判断是否具备商业实质的过程中,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新会计准则在提供了更多职业判断空间的同时,对盈余管理重灾区也给予了一定的限制。1.旧准则规定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是母公司控制的投资单位,母公司可以任意改变投资比例,从而改变合并范围。新准则修改了合并范围的规定,要求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扩大的合并范围。另外,建立了严格的合并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因此通过合并报表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大大缩小。2.旧准则规定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转销后可以转回,这一规定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赵春光,2006)。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一经计提,日后不能转回。3.新准则虽然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但同时也对应用公允价值做了严格限制,避免企业滥用公允价值。4.新准则相对于旧准则,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定了严格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这不仅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且限制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
(二)新会计准则对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影响新准则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滥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如资产减值转回的限制、合并范围的限制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监管机构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也加强了监督。市场分析师和投资者的不断成熟,使得企业利用应计盈余管理操纵盈余更易被市场察觉,因此,我们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受到限制的企业会转而进行成本更高的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相比,真实盈余管理具有隐蔽、不易面临监管的优点。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长期以来一直重视真实盈余管理,只是理论界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随着新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全面实施,大量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受到限制,理论上说真实盈余管理将被更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当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所付出的成本要大于应计盈余管理,并且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符合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条件。另外,能够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企业,说明其质地较好,管理层对企业前景有着良好的预期,能够向市场传递利好消息。对于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变化也有所不同。前面已经讨论了盈余管理的三大动机,其中在资本市场动机中,有保盈、保增长和配股等。一般来说,具有保盈动机的公司,其经营业绩处于较差状况,虽然新准则限制了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这些具备保盈动机的企业很可能自身不具备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条件和能力,因此新准则的实施不能显著促进这些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水平。而对于具有配股动机的企业,其经营状况处于良好,当应计盈余管理受到限制后,这些企业更可能也更有余地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三、小结
关键词:公示语;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
一、引言
公示语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公示语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几乎随处可见,例如路标、广告牌、商店招牌、公共场所的宣传语、旅游简介等等。公示语是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对公示语的任何歧义、误解、滥用都会导致不良后果。错误的翻译会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形象和对外交流,也给外国游客带来诸多不便。吴伟雄[1]《中文标语英译浅谈》认为:标语口号的翻译,主要是英译,越来越成为开放城市一个不可回避又颇感棘手的问题。因此,净化城市语言环境,创造一个促进文明交流的开阔空间,是从事公示语翻译的译者的责任,也是所有从事外语工作者的责任。
本文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公示语英译中的语用失误问题。语用失误不是指来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等方面的问题,语用失误比语法失误产生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因为“语法错误只表明使用语言不够熟练,而语用失误却说明说话人的品质。”[2]
二、语用失误
语言学家JennyThomas[3]认为,语用失误指表达不合适或表达方式不妥,不合目的语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效果的这类语用文化错误。她在《跨文化语用失误》(Cross-culturalpragmaticfailure)一文中把语用失误现象分为两种:一种是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failure);另一种是社交语用失误(socia-pragmaticfailure)。
1.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指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这类失误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把汉英词语一一对应造成的语用失误
英语中的词和概念与汉语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而是呈现复杂的关系,翻译时如果一一对号入座,就会闹出笑话。如
例1.小心绊倒BeCarefulTrip
“小心什么”在英语中不用“becarefulof”。这里的“小心”是“警示—bewareof”,不是特别“细心—becareful”的意思。为此,涉及汉语“小心”的英译,如“小心路滑”可以有两种译法“BewareofSlipperyRoad”或“Caution:SlipperyRoad”;“小心地滑”译为“Caution:WetFloor”或“WatchYourStep”。
例2.(某商场)出口Export
进门的“入口”(Entrance)和“出口”(Exit)译成“外贸”的“入口”(Import)和“出口”(Export),令人哭笑不得。
例3.注意安全PayAttentiontoSafety
该译文反映出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虽然在中文里这种表达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但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来说,就有可能造成迷惑不解。英语中“注意”类的提示、警示都使用“MindTheStep”,或使用“Caution”加上具体提示的内容,如:Caution:SteepSteps!
(2)忽视汉英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语用失误。
译者不懂得在特定情景中英语有相应的、习惯的表达方式,因而在翻译中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或误用英语的其他表达结构,结果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用意,甚至引起误解。例如:
例4.小心碰头AttentionYourHead
且不说这个翻译中的句式结构错误,按字面意思应该解释为“注意/留意你的脑袋”。这与原意显然相悖。“小心碰头”英语中有习惯的表达方式“MindYourHead”。
例5.祝您一路平安HappyTrail
“祝您一路平安”在英语中常用法语“BonVoyage”来表示,绝无“HappyTrail”一说。
例6.游人止步TouristStops!
“旅客止步”、“游客止步”、“宾客止步”、“闲人免进”等公示语的英译一般都采用“StaffOnly”。
例7.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Gotoworkhappily,andcomebacksafely!
这条公示语的用意是提醒司机小心驾驶,平安上路,安全回家,隐含着反映汉文化中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英译文却套用了汉语结构,没能表达其中的内涵,使一些不了解汉文化的西方人看了不解其意。从语用学的观点看,用“GoodLuck!”、“Drivecarefully!”或“Safetyfirstindriving”[4],就可以表达公示语所隐含的关心和祝愿。
2.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在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地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和交际规约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社交语用失误在公示语的翻译中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由于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而出现表达失误
译者把不该对外只能对内的公示语直接译成了外语,即给对方的理解造成困难,又给外宾留下不好的印象,损害民族和国家的形象。例如:
例8.向文明市民致敬!SalutetoCivilizedCitizens!
例9.争做文明游客,共建生态景区。Becivilizedvisitors,setuptheecosystemscenerytogether!
这类宣传用语是通过呼吁的方式诉诸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和道德觉悟,以规范本国市民的行为,所以实在是没有对外翻译的必要[5]。况且,外国人读了这样的文字反而会产生不好印象,还以为该国市民和游客是uncivilizedpeople(野蛮人)呢!另外,还有类似的“小心扒手”,“违者罚款”,“严禁赌博”,“严禁随地吐痰、便溺”等明显具有中国本土意义的汉语公示语也没有必要译成外文。
(2)忽视文化和价值观念差异而导致的语用失误。
许多公示语的英译错误不仅是用词不当或翻译不准确,其错误根源在于缺乏对中西方两种文化差异的了解。
例10.(某市公共汽车告示)老年人优先候车OldPeopleWaitingandGettingonFirst
在中国,我们常说“请为老、弱、病、残和孕妇让座”。然而,在西方,老年人往往不愿别人说自己老,更不愿别人用带“老”字的称呼来称呼自己。因为在西方人看来,人老了就没有能力了,就失去了骄傲的资本了。所以,英语中对年纪大的人表达上几乎见不到表示老的“old”一词,总是以委婉语(seniorcitizens)来称呼他们。比如,在美国公交车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Itislaw:Frontseatsmustbevacatedforseniorsandpersonwithdisabilities”这里就巧妙地避开了“old”一词。因此,这个公示语正确的译法应是“SeniorCitizensFirst”。
(3)由语气生硬违反礼貌原则引起的语用失误
例11.请勿吸烟Don’tSmoke!
例12.请勿乱丢杂物Don’tThrowRubbishAway!
汉语公示语中,有关“禁止……”之类的命令式祈使句随处可见。这种表达法的特点是凝练简洁、醒目易懂。从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出发,作为社会指令信息,我们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然而,一旦将它们译为英语,我们则需要考虑是否具有对等的接受程度。根据英语国家(强调消极面子)的语用原则,得体性往往产生于间接、含蓄,过于直露的、强加性的禁止用语不是很受欢迎。正因为如此,我们经常看到被动句式、无人称主语句式和名词短语在英语告示语中大量应用。所以例11和例12正确译法应为“NoSmoking”和“NoLittering”。
三、结语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包含着语言,又影响着语言。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的转换,不仅要做到语言对等,更要做到文化对等,使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更符合目的语语言文化习惯,从而达到对外宣传的效果。只有认真探讨英语公示语的功能意义和语言风格,才能真正准确发挥英语公示语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伟雄.中文标语英译浅谈[J].中国翻译,1998,(1):35-38.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03.
[3]ThomasJ.Cross-culturalpragmaticfailure[J].Appliedlinguistics,1983,(4):91-112.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分级教学保障条件
公共英语分级教学作为高职高专课程的一种改革模式,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但已经显示出其优越性,也暴露出了它的不足。鉴于此,作者对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的保障条件进行了研究。
一、观念层面的保障
教育的核心,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多少,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的教育可概括为六个字“教师讲,学生听”。形成了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者,从而完全阻止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思维训练、个性培养等。为此,我们要在教育中改革、创新,首先应从基本的做起,即必须把教师由传授者立即转变为指引者,学生一切知识的获得,应由其自己去亲身实践,去探索,放大学习空间、外延活动范围,形成自学、自成、自知其然。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如何去激发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师,要做到改革先行,实践探索,以适应现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师有了新的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然会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职高专教育尤显突出,因为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主,教学质量由社会来检测,检测的标准是看学生能否适应岗位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学方式应当以互动为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过程应当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指导操作以外,还要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情感、态度、兴趣、爱好、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方面。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构建一个和谐轻松、平等友好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和仿真实训、实际操作等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方式。
二、管理层面的保障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的规模大、对象广泛,包括全院的新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学生管理、教材使用、师资安排等。因此,要使英语分级教学取得成效,需要全院上下齐动员,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并且订立制度明确分级教学的各项要求,如:分级的意义、分级的原则与方法等。要使各个层面,如:学校教务处、学生所在系、实施分级教学的教师等对各自的职责有明确的认识,以便大家对英语分级教学齐抓共管,保障分级教学的实施效果。由于分级教学要打破班级的界限,不同系间的学生混杂在一起,客观上造成管理的不便,因此,自分层教学开始之初就需要各系、任课教师和教务部门配合做好分班、调班及教学管理工作。
(一)科学、合理分级。科学合理地分级是搞好分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分级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态度、性格、兴趣等心理因素。英语分级的目的是因材施教,因此,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水平,明确各级的人数及对各级的要求。学生经过大考(期中和期末)可以根据成绩及自己的要求往上或往下浮动,但不宜频繁。如果将全校的自然班全部进行分级教学,排课、教师资源、教师安排等都会带来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分别在各个系内进行分级教学,以便于有效的教学管理。
(二)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可以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使分级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加强。其次是训练分级,评价体系也分级,即使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甚微,也要适时进行鼓励,也要予以积极肯定。
(三)严格管理,严肃学风。分级教学不是刚刚被提出来的,然而,多年来直很难在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管理的低效率造成的。在教务管理上,师资力量的配置、教学设施的分配、教学课程的安排、学生考试的组织、规章制度的配套等,实际操作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立足现有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现有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另一方面,要开源节流加大改善教学资源的资金投入力度,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教学资源紧张的现状。同时,学校应重视分级教学,在教学管理上形成以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长、学院院长和教研室主任的四层管理,特别是要实行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加强集体备课,以老带新,形成一支既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又有高度责任感的师资队伍。另外,在教学管理上,学生的成绩登记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分级、跳级、留级的学生需要转班,英语教学班的变动和重新组合都可能发生。所以,有必要建立学生外语成绩登记卡制度。以每个学生的学号为基准,将学生所在的班级、级别、任课教师、考试成绩、跳级成绩、参加各项比赛成绩等等情况一一记录在案。输入计算机,以防不慎产生差错。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教学管理上的不足更需要学校教务处和各系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分级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三、教学层面的保障
(一)针对各级,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分级教学前,教师面对的是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授课主要面向中等程度的学生。分级后,教师的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教材、教法也要做出适当的改变。避免采用统一的教材和一成不变的教法。不同层次的班级,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其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二)严格管理,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如前所述,分级教学由于打破了自然班,客观上造成学生管理的不便,因此,教师的责任重大,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考勤,保证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另一方面更要通过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留在课堂。此外,由于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只有上英语课时才会临时组成一个班级,因此,就要靠任课教师运用各种策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三)做好学生心理的引导工作。有的学生觉得进了B级班,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慢慢产生了厌倦英语的心理,还有相当多的B级班学生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非常不利于教学。因此,在分级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习者的情感教育。首先,教师要激发B级班学生的内趋力与外趋力,帮助他们把动机放在考试之外,从信息量着手,让学生去掌握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及相关知识,建立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继而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用刚柔并济的教学手段,帮助程度差的学生渡过学习外语的心理难关。其次,通过宣传和指导.让学生了解分级教学的初衷,改变认识。同时,举办讲座,向学生传授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消除落后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