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5:15

导语: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第1篇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术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能提高学生在美术作品上的创新能力,促进学校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高校美术教学在传统方式下,学生对于绘画技法的学习往往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由于难度大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让学生独立的进行思考和创新,发散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个人绘画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多媒体教学忽视美术教学中的内涵。高校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过分强调多媒体的应用会使得美术教学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涵容易被忽略,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高校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只能将多媒体作为工具使用,还要强化教师教学的主导,作为高校的美术教师要提高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掌握能力和控制能力,要在丰富教学内容和展现方式的基础上对美术进行深层次的内涵的讲授和分析,真正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

(2)多媒体教学方式容易扰乱教学规律。高校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对于正常教学规律是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的,多媒体教学集中在声像、图文的展示上,对于认知和情感之间的距离不能完好的连接和控制。在实践中,有的高校美术教学中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面,过分强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集中于丰富的多媒体声像,情感投入多,而真正关于美术教学的认知较少,这不但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还有可能带来相反的效果,影响学生的理性思维,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偏差。

3结语

第2篇

1功利诉求成为中小学书法美术教育的主导动力

(1)学校将书法美术教育作为打造“特色”、提高升学率的工具。对于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仍然是将分数和升学率作为主要标准。近年来,随着学校间竞争加剧,办学出“特色”成为许多学校吸引生源的思路之一,不少学校着力强化书法美术教育的地位。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在保证常规教学质量的同时,大力打造书法美术教育这一差异性的竞争亮点。随着艺术高校招生数量逐步扩大,许多高中学校将其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捷径。众多文化课不佳的高中生专攻美术,他们的升学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校的总体升学率。从客观角度而言,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从高中到高等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总体发展和提高,但是从动机的本质而言,这种发展和提高却与提高升学率这一功利性的办学理念直接相关,这又违背了书法美术教育的最初宗旨。(2)家长将书法美术教育作为培养“特长”的途径。相当多的家长支持孩子学习书法美术,目的主要是发现并培养孩子的特长,以便升学时能够享受到加分的政策。加分政策主要侧重于体育、科技等方面的特长项目,对于书法美术的加分尚不明确。即便如此,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书法美术方面的特长仍可增加升学的“砝码”。事实上,某些中学也确实正在执行针对艺术特长生的优惠“土政策”,在文化课程成绩相同的基础上优先录取艺术特长生。这在客观上刺激了家长们培养孩子书法美术特长的热情。这必然使得家长对孩子书法美术教育的投入停留于盲目和跟风状态,也难以发挥家庭在审美教育方面的有效作用。(3)社会培训机构将书法美术教育作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手段。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为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书法美术教育需求也成为社会培训机构的利益增长点。培训机构一次性投入成本是固定的,招生数量越多,授课时间越长,边际成本越低,经济收益越高。因此,培训机构往往随意扩大班的容量,延长授课时间。书法美术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气质特征以及理解能力等诸多个体因素,采用一对一式的单独充分交流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障。但是在社会培训机构,“小班授课”只是招生噱头,实际班内学生人数少则20人,多则40~50人,教学效果最小化而经济收益最大化。导致以上种种功利目的主导书法美术教育的深层原因,正是实用主义的教育观。许多学者将审美教育视为促进智力发展的途径,为学生成才服务的简单工具,其自身没有独立价值。而所谓的“成才”其实就是智商水平的提高和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深入习得。在这种观念中,书法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协调平衡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关系,最终目的仍然是促进智力、提高智商,进而提高学业成绩。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积极向青少年提供书法美术教育的环境和机会,其目的是在紧张枯燥的文化课程学习之中舒缓情绪、调节身心,从而以更加饱满、轻松的精神状态迎接更加紧张枯燥的学习和考试。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书法美术审美教育超越现实功利性的精神内核被抽空了,不仅丧失了自身独立的价值,而且已经沦为智力发展和成绩提高的奴仆。以书法美术教育为代表的审美教育,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弥补现代社会造成的各种人性危机和心灵问题。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把审美教育视为人性完善的途径。审美能够弥合人性的分裂,使人成为完整和自由的人。席勒的美育理论是批判应试教育的思想武器,在思想实质上与素质教育理念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相一致。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形成符合审美本性的美育共识,就成为矫正实用主义书法美术教育的关键之一。

2开展书法美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粗鄙单一在书法美术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将“艺术”和“文化”割裂的现象,重艺术技能而轻文化价值。艺术和审美都属于广义文化范畴,是观念性和物质性、思想性和技艺性、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其中渗透了密集的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情感判断。但是在中小学的书法美术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抽空思想性和价值性的倾向,文化基因进行过滤,而将技法与意境割裂,其结果是片面强调书法美术的技能,而忽视了更加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书法美术教育实施中,也存在着注重灌输,轻视启发与体验的现象。由于对艺术技能的片面强调,教师往往较多地使用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对于需要记忆和练习的技能型知识强调较多,而缺乏耐心的启发和引导。体验是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重要途径,甚至决定着审美能力的高低,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往往忽视对学生形成审美体验的引导,对于审美对象的内涵、意蕴的挖掘不够深入,普遍不能帮助学生形成体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从某种角度而言,审美教育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甚至比所讲授的内容更为重要。学生对书法和美术的兴趣是天然自发的,如果能够采用既适合审美规律与目的,又契合孩子天性特点的教育方式,那么学生的兴趣不仅可以得到巩固和加强,而且还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发掘并培育他们身上的天赋。但是,如果教育方式出现偏差,甚至采用简单、粗鄙、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会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兴趣,扭曲他们对书法和美术的基本观念。

3对流行文化缺乏有力的回应

流行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格局中的重要构成力量,借助于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它们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现行的书法美术教育中,教育者们普遍忽视流行文化的挑战。流行的日本漫画、影视动漫作品、恶搞美术、街头涂鸦等艺术产品会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力。流行文化对文化艺术经典的颠覆和恶搞成为一种常态技法,消减了经典艺术品的意义深度、价值标准,能够给文化接受者带来新鲜刺激的消费感受。中小学生在系统扎实的艺术训练尚未具备的情况下,往往会被种种新奇浮躁的技法所吸引;他们在缺乏丰富的审美体验的情况下,很容易对扁平化的消费型审美产品产生依赖和偏好。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得青少年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在成形之初就遭到了扭曲。流行文化以平面化、娱乐性为主要特征,以实现经济效益为传播目的,其思想性、严肃性被大幅消减。中小学的书法美术教育应当用于正确面对其中负面因素的挑战并做出有力回应,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化的辨别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

4城乡地区书法美术教育水平差距扩大

第3篇

学生应当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继承者;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教师通过点拨、引导相关的知识点,增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使其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美术课堂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教师和学生一同努力,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提高美术环境教育的策略

1.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操在小学美术中,环境教育内容主要有:环境价值观、环境意识、环境技能等。美术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欣赏自然环境的眼光,体会自然的恬静之美、永恒之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带领学生积极观察校园,体会校园的美好。教师要加强环保教育工作,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通过美术表达保护环境的愿望,从而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

2.进行批判性创作和思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批判性作品进行赏析,在辨证思考中,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认识。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整理和收集资料,可以通过实地调查、阅读文献、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环境和美术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丰富学生的美术思维。学生的社会经验少,经常会出现各种有别于成年人的奇异思想,教师要用包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想法,欣赏学生的个性。

3.适当进行保护环境训练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如利用包装盒、塑料瓶、秸秆、羽毛、蛋壳等生活中的小物品制作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学生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加强了思维能力,能够将废弃物合理利用,达到了环保的目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发设计一些环保标志和标语,使用环保包装盒,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4.积极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小学生要想学好美术,就要自觉了解周围的环境。学生在课堂中受到的限制较多,要积极进行课外的探究活动,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节、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进行主题鲜明的绘画,设计独特的标志和广告,直接感受环境对人们的重要影响。美术涉及的范围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学生不但能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还能够感悟作品中的人文情怀,加强对环境的了解。教师要注意使用多种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环境,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美术创作。如,在进行“身边的树”课题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游览公园,让学生自己寻找最有特点的树进行绘画。学生可以描绘枝繁叶茂的大树,或粗矮的树墩,或刚刚开始生长的小树。通过对树的观察,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的情感,加强环保意识。

三、结语

第4篇

1.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在教学方面,如果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也不会得到有效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已经是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结合了多媒体技术,对于语文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语文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运用PPT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感受文章中主人公的感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集中到课堂上,主动掌握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适应时势发展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对周围事物很好奇的阶段。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适应如今时势的发展,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导致小学生的语文成绩不理想,课堂效率低下。因此,顺应时势,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的必要手段。多媒体技术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及人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构建自主、开放、探究学习方式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和点拨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来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眼、手、口、脑,使之协调联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探求知识、积极寻求答案的学习状态。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讲究实效

教师要用最简单的教学形式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恰当地选用教辅工具,力求简单实效。比如,使用传统的教具,如挂图、模具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自制课件,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教师在课件制作前,要对课堂教学内容有全面深入的把握,正确定位,抓住切入点,恰当选用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删繁就简,标新立异,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疑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提高教学效率。

3.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当教师开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之后,小学语文课堂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动听的音乐、多彩的图片、生动的文字,增添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这样的教学更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快速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因此,教师要懂得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化繁为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在教学《背影》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这篇文章,尤其是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这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段父亲在蹒跚地走着,然后艰难地爬上月台的视频。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4.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

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29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教育行业的发展,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思维导图由于具有对知识展示直观、形象和可视化的特点,所以,使得它的发展和应用更加适合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小学语文实现的是对学生形象思维的教学,基于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思维导图应用,对促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特点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是一种体现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它的表现形式简单,但是效果非常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作。思维导图采用的是图文并重的表现形式,帮助我们确立一定的思维过程,充分发挥大脑的机能,并不断进行延伸发展,形成一定的放射性图形。

思维导图实现了对放射性问题思考的具体化处理。放射性思考是一种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对于生活中进入大脑的任意感觉、记忆以及想法都会在大脑形成一个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无限的延伸和扩展,这些放射性的结构形成,就是一个大脑的数据库。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1.放射性特点。思维导图的结构和目前研究中发现的大脑神经元结构网络分布十分相似。它的处理过程一般是从一个点或者关键词出发,就能进行无限的延伸和拓展,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脉络结构图。

2.思维导图具有直观形象性。思维导图的建立就是要实现将一些复杂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直观化和图像化的处理,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一定的项目引用,对具体的内容进行解释和分析,增强大脑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思维导图的多元化。目前,思维导图的发展,灵活地运用和实现了包括图片、色彩、线条以及数字等综合表现形式,可以实现对不同知识和问题的有效形式表现,更好的展现思维的延伸和发展。

4.思维导图知识体系的立体关联性。思维导图对问题的处理强调的是立体化的思考方式,实现的是知识体系的多维度联想以及想象,不断扩展和延伸,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网络结构。

5.思维导图的个性化设计。思维导图的设计充分考虑的是个体化的差异,因此,表现形式活泼,没有相对固定的形式,每个思维个体都会形成不同的思维过程,产生不同的思维导图。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模式的分析

目前,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复习的过程中,其中,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就是教师备课,然后在教学中进行展示,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表示的过程。它的主要表现是教师、思维导图以及学生三个过程的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在目前的思维导图应用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实现了多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展示,并强化了学生对思维导图内容展示的理解和记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承担的是对资源的收集、整合以及思维导图的有效制作,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思维导图的建立也很好地体现了目前新课改对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思维导图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结构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的知识内容以抽象性为主,而且小学生的知识经验都相对比较浅显,因此,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出形象性的特点。目前,思维导图和多媒体技术的有效结合,加强了语文教学知识网络结构的清晰表达,同时,充分利用线条、色彩和符号等方式对复杂的知识结构进行可视化的表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结构进行把握,以及重难点问题的认识,因此,能够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利用多媒体的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思维导图是以一定的关键词为基础进行相关概念的延伸和扩展,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好地实现了这一方面内容的展示,对思维导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很有效地实现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的提高。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将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了一个发展的重要方面。思维导图具有无限的发散性特点,在一个关键词的延伸和扩展中,实现了对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深化。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和概念去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提出,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强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提高,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体现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工具,目前,在社会生活的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并且效果相对较好。本文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概念以及特点,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模式,同时,详细论述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条件。因此,可以看出,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思维导图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xx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积极投身教改,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我一直信奉一句名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也护花。”坚信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就必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师德、师风来引领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团结同事、爱岗敬业,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努力实践了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全部美术课程教学,较好地学习和把握各年级教学重点、特点和难点,除了完成好每周18节工作量的前提下,还积极参与学校布置的各项临时工作等。

1、认真备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授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要求搜集每课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力求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学生都得到提高发展。平时虚心向前辈、老师们学习,多听老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也常求其他老师的意见,改进工作。

在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的同时,积极投入新课改实践中,能以学生为主,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在教学欣赏课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并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降低学生对绘画技能的要求,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运用感受、观察、表现及收集资料、小制作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尽可能尝试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美术信息,开拓视野,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3、从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力出置作业练习,并注重对学生作业过程与创新方面的发展性评定。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和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积极参加市、区教研室组织的各类美术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身体力行,通过对教学相关知识进行着重学习,使之更加系统化,使美术专业水准提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其次,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并组织学生广泛地参加有关比赛活动,挖掘并发展他们的特长。XX年6月,我在第四届中小学生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美术教师组二等奖。XX年6月,辅导学生参加全市少儿绘画作品评比活动,所有参赛学生作品都入选,学校获组织奖。本人分别荣获辅导二、三等奖。

第7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教育部批准成立、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有南山、学府大道两个校区。美术系位于学府大道校区,轨道交通、公交干道汇集于此,航空、水路、公运、铁路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可供选择。美术系现有教师45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24人,有重庆市名师1人、市优秀女园丁1人、市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1人;同时,在四川美术学院、美国马里兰州大学以及法国、韩国等聘有客座教授。现开设有美术学、美术学(中国画与数字艺术)、美术学(插画与三维动画)、公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美术学(应用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及方向,现有在校学生1472人(其中,先后赴韩国交换学习学生22人,赴中国台湾交换学习学生4人)。

美术系专业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充裕,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业教学场地面积15400平方米、实验实训室近2000平方米;有专业图书、画册、期刊、光盘和软件共计4000余册(件);有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30余个;现有市(校)级教学团队共5个、精品课程共6门,承担了教改项目共25项,获教学成果奖共11项;有学术研究、科研创新团队共2个,承担了市(校)级科研项目共近50项;教师的作品和论文参加市级以上展览和公开发表近700幅(篇),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近100项,教学论文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教师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主编(著)教材、作品专著60本(部),其中《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丛书》被全国20余所高校选用,共出版10万余册。

美术系学生作品在众多省(部)级及以上专业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学生参加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演”、“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中国美协‘未来之星’大奖赛”、“重庆•长江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重庆•中国西部工业设计明日之星作品大赛”等赛事,获奖共近60项、省(部)级奖200余项;同时,美术系每年都要举办“学生作品年度展”、“毕业作品展”、“学生社团作品展”等专业赛事,并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高校服装专业优秀毕业作品联合展演活动,中央二台、人民网、中国教育网、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美术系学生工作以“抓常规、浓学风、重规范、强素质、促就业、创品牌”为主线开展工作。一方面,积极围绕专业教学,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和艺术素养,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夯实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争做有孝道、有理想、有理论、有理念、有理智的美术学子,促进学生情商培养和提升,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相当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广告公司、室内装饰公司的设计总监、项目经理和业务骨干,有的成为了基础教育行业专家并多次在全国和市级美术教学竞赛中获奖。近几年来,先后有数十名学生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二、2016年拟招生专业介绍

公共艺术 [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能对室内外空间进行装饰艺术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构成基础、建筑基础、数码图形处理(3dsmax、cad、photoshop)建筑制图与测绘、手绘效果图技法表现、工程概预算、工程材料与工艺、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餐饮空间设计、陈设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办公空间设计、装饰雕塑、3d场景漫游、设计概论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可到建筑和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专业设计机构等从事公共空间、商业空间、住宅空间以及园林景观等设计工作,也能从事相关领域的施工管理工作。

美术学[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美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透视与解剖学、素描人物、色彩人物、色彩风景、雕塑、传统油画语言、油画风景、素描人体、油画人体、具象写实绘画语言、表现主义绘画语言、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照相写实绘画语言、综合材料、综合创意、当代艺术思潮、工笔花鸟、工笔人物、写意花鸟、写意山水、中国古代造型艺术考察等。选修教师教育方向课程: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堂教学技能、美术教师公招应试技巧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够从事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美术编辑、艺术机构管理,以及美术宣传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构成、电脑辅助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商业摄影、插画设计、网页与界面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动态广告设计、型录设计、书籍设计、文化海报设计、设计概论、世界平面设计史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够从事广告策划与设计、印刷品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商场商品陈列设计、网页及新媒体设计、商业摄影及设计管理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设计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效果图表现技法、服装设计思维训练、成衣设计、立体裁剪、服装材料与面料再造、创意服装设计、时尚摄影、针织装设计、化妆造型、服装展示设计、平面纸样结构、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概论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具备设计造型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能够适应服装服饰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从事服装、服饰品的设计、制作和营销等工作,也能在相关时尚设计领域从事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

三、2016年录取规则

1.考生体检必须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

2.重庆市考生认可重庆市统考成绩,其它省(自治区)考生认可我校组织的美术专业校考成绩。

3.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总分×30+专业成绩÷专业成绩总分×70)排序,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四、2016年招生计划(暂定)

专业名称

重庆

三校生

美术本科(非师范)招生计划

备注

重庆

江西

山东

陕西

山西

福建

广西

美术学

 

37

 

 

8-10

 

 

 

大一下期末可申请转专业;重庆三校生限招服装设计与工艺类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

 

80

10-15

15-20

7-10

15-20

 

8-10

公共艺术

 

81

10-15

15-20

 

15-20

7-10

7-10

视觉传达设计

(时尚艺术)

10

27

 

 

 

 

8-10

第8篇

关键词:水彩画教学;三位一体策略;全面发展

一、研究背景

1.我校水彩画教学的现状

农村中学的孩子对于美术的接触基本上限于学校教育,在校外参加美术辅导的学生一个班也只有一两个。所以想要在农村学校形成美术学习的良好氛围,教师必须下功夫。如何利用好每周一课时的美术课和每周两课时的社团活动,在学生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之余抓住碎片化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竞赛辅导,这正是我们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

2.概念界定

三位一体教学是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竞赛辅导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阵营引导全体学生学习水彩画知识、训练基本的水彩技能和趣味性的水彩技法。在水彩社团活动中对于部分喜爱水彩画,想继续钻研的学生展开深入教学,社团活动中的学生人数基本在二十人以内,教师可进行小班化的针对性辅导。在此基础上我合理利用各种竞赛来激发学生学习水彩画的热情,经过课堂教学和社团活动的全面铺开,会涌现出一些对水彩画感兴趣的、想要通过竞赛证明自己的学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在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也验证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特别适合农村初中。

二、实施策略

1.课内水彩教学

新课改把水彩画作为单独的单元纳入美术教材中,共三课,分别是《铅笔淡彩》《水彩画小品创作》《美丽的西湖》。从铅笔淡彩到水彩画再到水彩画创作,内容成递进式的梯度。

(1)导入形式多样化

课前导入对于水彩画教学尤为重要,好的导入可以让课堂教学效果倍增。农村初中生接触水彩画的机会不多,为了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我准备了每节课的课前欣赏内容――不同表现技法的水彩画作品。我为他们设计情境体验的环节。这样“对胃口”的导入情境,不仅学生喜欢,而且还能为上好水彩课做铺垫。

①欣赏体验式

在课内水彩画教学的六个课时,我挑选了四种不同表现技法的水彩画,分别为:铅笔淡彩画法、干画法、湿画法、混合特殊技法,这些表现技法都是画家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创作精华。欣赏了这些作品,学生开始对水彩画感到十分好奇,能够在课堂上近距离接触和学习,使水彩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领域。在课间我会走到学生中去跟他们讨论这些水彩画,探讨表现技法,比如欣赏约瑟夫的《街景》和杜高杰的《黄山朝晴》两幅水彩画在创作手段上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会说:一个是画街景的,一个是画山水的。我引导他们得出:约瑟夫表现的技法以湿画法为主,杜高杰表现的技法结合了中国画的元素。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对水彩画的审美和认知都会有所提升。

②游戏体验式

对任何艺术来说,恰当的掌握和运用技法可以延伸艺术形式和学习者的视野。对于中学生来说,在美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让其深刻体验创造的乐趣才是教育之初衷。如何让技能转化成智慧,在水彩画教学中我通过游戏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与发现技能和技巧。比如水彩画教学水与色的关系,学习初始可以让学生在水彩纸上运用水和颜料调和自由挥运,上下、左右、来来回回的“乱涂乱画”,甚至还可以听着音乐,跟着节奏“乱画”。画到笔干色渴,然后蘸水、蘸色接着玩,还可以在已有的颜色上重复运行……游戏结束后,通过实物投影仪放大展示学生的游戏成

果,引导学生比较、认识他们作品中所创造的不同效果,再采访学生效果产生的原因。通过游戏和采访帮助学生学习水彩画的一些基本技法、笔法,激起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水彩画基本训练的热情。

(2)探究手段多元化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一成不变地按照教材、教参上的内容上课会让学生没有新鲜感。

我校学生造型能力普遍偏弱,这也是他们不敢画的原因之一,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将探究手段进行了灵活化的处理。

①探究方式由浅到深

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学过《静物之美》,作业是用素描的形式表现静物。我利用这个作业让他们先尝试简单的上色,拉进与水彩画的距离。这样的教学难度是全体学生都能接受的,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特别高。这样的设计是引导学生由素描造型向色彩造型过渡的重要环节。铅笔淡彩是让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素描践上进行的,在形体塑造上不需要像素描的调子那样讲求完整,但需要一定的明暗关系。至于色彩,可以让学生用物象的固有色来表现,再慢慢引导学生从色彩的一般规律方面做初步的认识和学习,如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等,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通过这样由浅到深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慢慢进入到水彩画学习的氛围。

②探究形式个性多样

在学习《水彩画小品创作》时我通过教师作品的实物让学生感知水彩画的表现技法。着重指导学生掌握水和颜料用量的控制,尽量画出作品的透明感。我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教授学生水彩画创作的小诀窍:a.水与颜色比重的控制:颜料加水后变淡,可以通过控制水分来调出自己喜欢的色彩浓度。画面要有透明感,应给颜料加水而不是加白颜料。根据需要涂画的面积调整笔头的水分含量。在干的颜色上叠加着色,用这种方法描绘的颜色不会有污浊感。b.巧用身边的物品:练习用纸巾、食盐、棉签与水彩颜料结合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探究手段多样化能营造轻松愉悦的美术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3)学习成果展示

由于社团上课时间有限,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练习,我要求每周课后让学生在家创作,两星期交一张作业。为了让学生坚持,我就采用生生之间比赛竞争,好作业在班与班之间巡回展览,激励学生相互学习和培养竞争意识,期末作业进行校园内展览……水彩画社团现已成为我校的精品社团。

3.竞赛辅导

美术竞赛是水彩画教学的重要平台,农村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不多,所以学生都非常珍惜每一次的比赛。我抓住每一项比赛机会,鼓励学生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与他人分享。在平时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课堂练习和习作要与生活紧密结合。我校先后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区各个等级的赛事活动,在辅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1)观察生活,收集素材

初中生的绘画创作基于儿童期与成年期之间,它有别于儿童期的更关注创作的愉悦性,又很难达到成人期的高度写实,所以对于几乎无校外辅导经历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技能像空白的纸

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在辅导学生进行竞赛创作时强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素材的收集上。同时,教师也要做大量的素材收集,怎样的素材适合怎样的学生。素材的收集有两个方面,第一,直接取材于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收集素材的习惯。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收集素材变得方便、快捷,还可以对书本、画册、广告宣传等形式的美术素材进行收集。第二:收集美术作品,这个更多的要靠教师来完成,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养成了平时多积累,赛前勤思考的习惯。

在参赛过程中,这些素材就派上大用场了。美术类竞赛分为两种,命题创作和自由创作。针对命题创作我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去找素材,如“伙伴”“阳光下”“校园生活”等主题,就可以用同一类素材。我经常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给你收集的素材命名,最多可以用多少名称?”“如果用了某个题目,这幅绘画就跑题了,做何补救?”在一次杭州市艺术节的现场比赛中,围绕《夜晚》这个主题进行创作,学生巧妙地将一轮月亮添加至她的素材库中,将原本不符合主题的画面变得切题,最终获得了市二等奖的好成绩。

(2)设计画面,展开想象

有了充分的素材,接着就可以对素材进行组织了。这一阶段非常关键,中学生对于画面的布置和安排还不够严谨,往往随心所欲地将相关素材一股脑儿放进画面中,没有经过精心整理和策划过的画面显得杂乱无章且没有主次,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所以训练学生设计画面尤为重要,在构思时让学生想一想,哪些地方应画主要的内容,画面调整阶段可增加一些元素也可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反复推敲、比较。初中生的画面设计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一些学生把整个画面画得很满,没有透气的地方;第二,作画不够大胆,所画的物体既小又少,画面空荡荡,这两种情况都应该克服。

在辅导的时候我经常让学生欣赏名家水彩画,如威廉・透纳,引导学生观察其作品的构图,并用几何图形来概括总结:有S形构图、梯形构图、三角形构图。如指导学生创作《归》,学生在画面的远景画了芦苇,中景偏右画了在桥上背着竹篓的小女孩,近景描绘了桥下的水草和石头。整个画面的左边特别空,有点重心不稳的感觉,我引导学生可以在左边添加些动物,如狗、羊、鸟等。最后根据画面学生添加了两只羊,有了高低错落、近远的叠加,画面一下子就饱满起来,也增加了几分灵动的气息。

(3)巧用材料,抓住瞬间

水彩画写生与创作中常使用一些小技法,以增强水彩的表现力。基本上有如下几种:印的效果、泼洒的效果、加盐的效果、涂蜡的效果、撒颜料的效果、刮的效果。常用到的物品有:纸巾、食盐、海绵、棉签,这些工具与水彩颜料结合会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初中生的水彩画学习过程中也适合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内容,首先趣味性的技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在创作的过程中“玩一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趣味性的技法可以增加画面效果,有时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平时的水彩画训练中我会给学生“玩”的时间,提供一些工具给他们,也允许他们自带工具。学生就用树叶、塑料尺压印出特殊的肌理,我鼓励他们把这些实验的结果保存起来,有机会就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在一次辅导学生创作《家乡》时,学生表现雨雾朦胧的天空总是达不到要求,留白的技巧还不能熟练地运用,有时能成功,有时就发挥失常。我提醒学生可以用几种工具和技法相结合,试试看用撒盐和纸巾两种材料。先用盐洒出雨点的效果,再用纸巾修改和整理,这样效果就稳定多了。在竞赛过程中稳定很重要,一些效果好的尝试如果没有熟练掌握,我建议换方法。因为水彩画中水的渗化作用和流动的性质,以及随机变化的笔

触,让创作过程多了一些不可确定因素,而用简单易做的方法能增强学生比赛时的自信心。

三、实践成效

在水彩画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不仅适应我校学生的特点,而且也逐渐形成了我校的艺术特色。

1.更新观念,激发兴趣

通过三位一体教学策略的实施,学生学习美术的观念开始转变,不再觉得美术课是随便玩玩的课程,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美术追求。一幅幅学生水彩画作品就是对世界认知的一种表达,是一次次与内心的对话、一次次心灵与艺术的碰撞。在学习水彩画的过程中学生不再对作业敷衍了事,而是主动地尝试、体验,纵然过程中有失败,但我再也没看到无所谓、毫不在意的脸庞。每次到了下课时间学生还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开美术教室,因为他们期待一副成功的作品由自己的笔尖洋溢开来,他们享受优秀作品被选拔参加比赛时的成就感。美术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意志力的考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探索、开拓、坚持、团结的力量。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生的水彩画多次获得省、市、区级的各项比赛的大奖,也使得我校成为区农村学校中的艺术强校。

2.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美术课堂必须丰富多彩,这种丰富多彩不仅需要教师把课上得生动形象,还需要我们能够让课堂充实,有真材实料。因为美术课的多样化,又因为美术课的与时俱进,促使美术课堂不能停留在课内,而是要求我们扩充知识,扩充思维,向课外蔓延。延伸不仅仅是一种要求、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为了形成一种课堂艺术。延伸要具备实用性,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延伸要具备广泛性,是对学生知识的扩充;延伸要具备深刻性,让学生产生感情或引发思考。程颐说过:“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课内外的结合,能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课标中也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位一体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给予学生更多展示才艺的机会。

3.提升业务,提高质量

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范围,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开展水彩画教学的这些年,在我的带动下,学校的三位专职教师均投入到对初中水彩画教学的研究中,更新了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学方法的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向专业内涵发展。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三位教师还是组成了水彩画工作室,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坚持水彩画练习、互相学习切磋,形成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位老师多次获得区级以上荣誉,作品多次被邀请参加省、市级画展,先后被评为区级先进,教学论文多次获得区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

四、实践反思

1.充分的课前准备能够保证良好的课堂进展效果

(1)教师提前和学生沟通下一节课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课堂效果比较明显;(2)让学生自觉提前准备好课堂所需工具材料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

2.面批作品时以教师引导为主

(1)针对学生能力分层次面批作业,生成个性化作业;(2)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引导。

3.竞赛辅导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创作讨论时间充分,能取得超值的效果;(2)避免学生讨论时趁机自由玩耍,显得散乱而达不到效果。

以上是我在水彩画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作为农村一线教师,我们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美术学习条件,创设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有与内心对话的机会,挖掘自己的潜力,展现自己。把遥远的艺术向往变成触之可及的有形作品,真正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