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村医生论文

时间:2023-03-21 17:05:23

导语:在农村医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村医生论文

第1篇

知识管理理论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创新能力的本质是隐性知识,是组织或者个体所拥有的与创新活动相关的技能、经验、认知、信仰和情感的综合体。知识管理理论认为,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体和集体二个层面,结合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影响其创新能力的隐性知识也可以从医务人员个体和医疗机构集体二个方面去探讨。Lewin所提出的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也表明,行为(Behaviour)是人(People)与环境(Environment)的复合函数,所以创新行为的产生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首先探讨设计了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调查问卷从个体和集体二个层面去设计,结合隐性知识理论,将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为5个维度,共36个题目。

2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为了解河北省的整体情况,课题组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了唐山、保定和邢台3个市,每个市再根据经济发发展水平选择3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医院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5份,回收有效问卷385份,回收率为95%。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2.1个人创新人格维度

2.1.1自我保护性方面

选择“当没有适当职权时不会冒然行动”的为76%,“当牵涉到利害关系时会小心谨慎”的为82%、“喜欢受到明确工作规范的保护”为65%。3个题目选择比例都比较高,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缺乏创新需要的冒险精神。

2.1.2效率性方面

选择“追求精细、彻底与完美”的为63%,“做事讲求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为72%,“喜欢需要非常细心、精细的工作”的为65%。这3个题目选择比例较高,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对工作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愿意做好本职工作,这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创新的基础。

2.1.3内在原创力方面

选择“我是一个有创意的人”的为52%,“会因为自己的新奇想法而感到兴奋”的为82%,“在同一时间内,我可以处理许多创新的点子”的为35%。3个题目中的2个选择比例较低,说明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对自己创新能力缺乏自信心,但也有进行创新的内在心理需求。

2.1.4工作顺从性方面

选择“习惯于按固定方式做事”的为86%,“喜欢没有偏差、已经限定好的工作”的为81%。选择比例较高,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喜欢习惯循规蹈矩的工作方式,缺乏改变的愿望。

2.1.5群体顺从性方面

选择“想办法尽快融入群体当中”的为90%,“想办法和群体人员行为一致”为78%。选择比例较高,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有较强的群体意识,不愿意显得与众不同。

2.1.6外在原创力

选择“需要经常的改变来带给我快乐”的为43%,“喜欢主动改变而不喜欢让事情慢慢演变发展”为46%。选择比例比较低,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进取的精神。

2.2专业技术能力维度

2.2.1医疗水平方面

认为自己具有较好的临床基础知识、病例综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的为36%,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对自己的医疗技术缺乏自信,需要进一步提高。

2.2.2科教水平方面

认为具有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所需具备能力的为33%,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缺乏教学和科研能力,制约了创新工作的开展。

2.3生活动机维度

2.3.1成就动机方面

争取成功的动机,选择“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80%,“拓宽自己的视野”为85%,“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88%。3个题目选择比较均较高,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都愿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自身的素质。

2.3.2权力动机

影响和控制他人欲望的动机方面,选择“使自己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为45%,“使自己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为86%,“使自己获得公众认可”为83%。其中2个题目得分较高,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比较重视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公众的认可,对自己的学习影响力不太重视。

2.4创新能力维度

2.4.1创意产生方面

个体产生新想法的能力,选择“探寻改善服务与质量的机会”的51%,“注意非常规性问题”的为45%,“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为36%。3个题目得分都较低,说明多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缺乏创新的基本能力。

2.4.2创意执行方面

将新想法付诸于实践的能力,选择“说服他人了解新构想的重要性”为31%,“主动使新构想有机会被实行”为29%,“将可改善医院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等的新构想具体实行于日常工作中”为26%。得分均较低,说明多数农村医疗人员缺乏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应用到实际的能力,同时也说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缺乏相应的渠道和机制。

2.5环境因素维度

2.5.1情感支持方面

认为“我工作绩效好时,经常会受到表扬”的为55%,认为“上级领导关心和鼓励我个人的发展”的为51%。选择比例偏低,说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具有一定的鼓励工作人员的能力。

2.5.2物质支持方面

选择医院“提供个人完成工作所需的资料和设备”的为56%,“有机会做适合个人做的事”为43%。选择比例偏低,说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具有了一定的工作和创新的物质基础,但在管理和利用上还有许多不足,物质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3问题总结与对策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新能力普遍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虽然都愿意做好工作,也有想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但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缺乏,创新动力不足;二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缺乏必要的创新氛围,缺乏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三是虽然资源、设备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利用效率和水平较低,创新的物质资源支持相对不足。针对以上情况,课题组认为,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为广大患者服务的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重视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隐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知识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或者个人创新能力的本质是隐性知识。对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来说,制约其创新能力的因素固然有设备、设施、实验室等显性资源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医务人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欠缺,创新动力不足。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多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对创新工作重视不够,满足于现有服务项目和服务水平,缺乏进一步开拓的意识。在创新制度的设计上,缺乏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导致创新工作不能系统的进行。因此,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增强对创新能力本质的认识,重视隐性知识的作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隐性知识水平。

3.2大力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

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医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工作能力。当前医疗卫生人员不仅创新精神较为欠缺,他们的临床技能和教学、科研水平也普遍偏低,因此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可以通过请专家讲座、外出进修学习等方式吸收外部的隐性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在医疗机构内部,应该建立知识的交流、共享机制,通过鼓励医务人员的讨论、交流,促进不同个体知识的共享,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的隐性知识水平。特别要重视医疗机构中水平较高医务人员的作用,可以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鼓励有价值隐性知识的传递。

3.3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制度,营造创新的良好环境

Lewin的行为公式:B=f(PE)表明,行为(Be-haviour)是人(People)与环境(Environment)的复合函数。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创新行为是在个体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由外部创新环境所激励的。因此,农村医疗机构要大力进行激励创新的制度建设,使创新活动进入制度化的轨道。通过对积极进行创新的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在医疗机构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还要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使创新人员没有后顾之忧。

3.4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良好的创新文化

任何人的行为都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文化对人行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知识管理理论认为,文化的本质是组织的隐性知识,是组织能力的一部分。对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来说,要提高创新能力,就要尤其重视文化的建设。一般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4个层次,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除了要大力进行鼓励创新的制度建设外,可以通过悬挂鼓励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标识、宣讲创新先进人物的事迹、为创新人员提供物质和资源的支持、领导者以身作则等方式建设有利于创新的医院文化。

3.5充分利用区域创新体系的信息和知识资源进行协同创新

第2篇

作者简介:冉全(1978-),贵州人,东南大学在职硕士,主要从事环境方面的教学工作。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湖水面积2338m2,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地跨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流域面积为36500km2。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太湖流域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也日趋严重。自20__年太湖点源污染逐渐得到控制,农村地区面源污染问题愈显突出。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太湖水体污染中,面源污染占相当重要的份额,从全流域总氮排放负荷来看,生活污水占25.1%;从总磷排放负荷来看,生活污水占60.0%。因此,控制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污染成为解决太湖富营养化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具有污水面广,水量偏小,有机物浓度偏高,日变化系数大等特点。不可能铺设大型污水管网,宜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本次研究选择在污染较重的太湖流域的宜兴市大浦镇,采用组合处理工艺重点研究了面源污染的主要控制因素COD、TN、TP氨氮等处理效果;期望能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切实解决面源污染问题。

1材料与方法

1.1组合工艺基本原理

本试验工艺流程图见图1,该装置建在宜兴市大浦镇漳渎村。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发酵池,进行厌氧发酵,以降低后续接触氧化反应的有机负荷,同时进行硝化液回流脱氮处理;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经泵提升进入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共分五格串联,充分利用污水提升后的部分水头,采用跌水充氧技术提供好氧反应的需氧量,以降低运行成本,实现低能耗污水处理。在接触氧化池内,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好氧降解和充分硝化;接触氧化池出水部分回流到前端厌氧池进行脱氮,部分进入后续潜流式人工湿地或生态净化塘,进一步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

1.2水样的采集与分析

1.2.1水样的采集

通过管网收集大浦镇漳读村的居民生活污水,然后进入处理工艺。在20__年4月至5月份,对该处理工艺的进水与出水进行采样分析,每三天采样一次,连续采样50天。

1.2.2水样的分析

水样分析采用国标法。

2结果与讨论

水体富营养化或面源污染的主要促进因素是COD、TN、TP、氨氮等。该组合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良好,对TN、TP、氨氮具有很高的去除率。

2.2.1COD的去除

COD的去除主要通过微生物的生长进行去除,它的生长情况与污水成分、含量、溶解氧量、以及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有关,见图2,平均去除率达73%,对COD的去除最低维持在61以上的去除率,出水浓度的变化与进水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进水浓度在70mg/L至400mg/L范围内变化,出水浓度都能维持在100mg/L以下,去除率也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进水COD负荷在70mg/L至400mg/L之间对去除率没有明显的影响,这说明了该组合工艺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

图2

2.2.2TN的去除

氮的去除包括两个过程,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目前已初步搞清楚,硝化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是按以下途径进行:

NH3H2N-NH2NH2-OHN2N2O(HNO)

NONO2-NO3-

联胺

羟胺

氮气氧化亚氮(硝酰基)氧化氮亚硝酸 硝酸

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为:

C6H12O6 4NO3-6H2O 6CO2 2N2 能量

见图3,出水TN都在8mg/L以下,出水浓度随进水浓度降低呈下降趋势,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平均去除率达87%。由于春季到来,温度上升,湿地里长芦苇和浮萍,还有进水浓度降低,工艺的总氮去除率有所提高。

图3

2.2.3氨氮的去除

见图4,氨氮保持了很高的去除率,在前边的八个出水样品中没有检测出氨氮,这可能是由于水力负荷较小,在整个工艺中的水力停留时间较长,从而使氨氮的去除率很高。氨氮最低的去除率也维持在90%以上,平均去除率高达97%。

图4

2.2.4总磷的去除

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湿地基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来完成,在去除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而微生物则是主角,水生植物和湿地基质则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进水浓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出水浓度有降低的趋势。可能是由于气温升高,湿地里的微生物生长加快,芦苇生长,并且有浮萍大量生长对磷的去除有促进作用。出水浓度都保持在0.5mg/L以下,最高也只有0.43mg/L,去除率有上升,平均去除率达到93%。

图5

3小结与结论

在进水COD负荷70mg/L至400mg/L之间时,对COD的取出率没有明显的影响;植物的生长对总磷、总氮的去除有明显的提高作用;随水力负荷的增加氨氮的去除有所下降。

该工艺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97%、87%、93%,出水都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而且投资省,能源消耗低,维护简单,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一种简单适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自杰.排水工程(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__.

[2]孙治荣,秦媛,张素霞,等.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氨氮[J].工业用水与废水,20__(12),6,6.

[3]丁原红,洪华生,熊小京,等.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微污染源水[J].水处理技术,20__,3,28.

[4]刘晋.生物生态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江苏: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20__.

第3篇

摘要:农村作为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国生态文化建设进程的步伐。加强建设农村生态文化,能够有效实现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本文从生态文化概念入手,强调了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策略,旨在加快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化;农民;生态意识

一、前言

面对现今日渐严峻的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党的十提出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农民是农村人口的主力军,其生态意识和文明理念的提高与农村的生态文化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农村人口需树立起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与政府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相结合,为建设美丽的中国做出努力和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迫在眉睫,农民的自我生态意识也应有所提高。相关政府机关需将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相结合,以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为基础,切实加快农村的生态文化建设。

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及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一)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农民在特定的本土生存环境下,逐渐发展并形成的生态价值观被称为农村生态文化,广义的农村生态文化集中反映了农村人口的生存方式,也体现出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发展趋向,主要分为物质层面及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各种农村生态文化内容。狭义上的农村生态文化是指精神层面上的生态文化,主要是指以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为基础,将维护生态平衡和创建美好生活作为目标,逐渐建立起的一种生态价值观和文化系统。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是自然与人和谐共处关系形成的关键,同时也是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共赢友好的合作状态。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其主要任务。相关部门需大力普及生态及科学知识的教育工作,引导和培育以生态为主体的消费形式及生产方式,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社会价值观念的构建。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能够积极推动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既与自然环境生态文化相关,也于生态中人文和交往文化离不开关系。

(二)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生态意识是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类关系的一种全新认识,并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种价值观念。良好的生态意识能够科学的帮助人们处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自身对生存环境的依赖性,进而减少对大自然的掠夺,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能够让其认识到人类发展中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随着他们自身生态意识的提高,会逐渐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中来,而农民公众的参与程度也决定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程度。

农村人口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建设农村生态文化的重点为对农民进行相应的的生态文化教育。相关部门需从终生教育、全程教育和全民教育等方面进行生态文化的教育工作,其中包括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成年人的社会化教育。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近一半的人口为农民,因此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培养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策略

(一)开展相应的生态教育活动

现阶段的农村缺乏对生态文化的教育,相关部门应做好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工作,通过开展相应的生态教育活动加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定期利用网络媒体,组织农民观看有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纪录片,加深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可通过宣传教育工作让农民认识到恶劣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进而提高农民的责任心和危机感,让农民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此外,定期开展的科普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生态化和科学性的提高。

(二)发展良好的农村生态经济

积极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能够有效促进该地区内的人类生态、自然生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发展,激发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农村地区需充分认识到自身地理优势,注重现代化农业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若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则可在现代化农业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行业,以因地制宜和保护环境为前途寻求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激发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

现行的环境法律体系在农村污染防治方面并无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农村中农药、化肥、畜禽等易产生污染的事物缺乏相应的规定,农民在无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大量使用此类产品,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行力度,确保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并加以约束,以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投入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

现阶段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垃圾处理设施的缺乏导致农民不合理的处理生产生活垃圾,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和农村环境的保护,投入相应的环境基础设施,完善该地区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督,做到责任到人,切实提高农民的自我生态意识。

四、结语

农村生态文化和建设与农民自我生态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是保证整个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建立起良好的农村生态文化需经历较为复杂的过程,相关部门必须把握好生态文化的意义、任务和内涵,致力于生态文化环境的建设和宣传,才能在农村领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舆论,提高农民的自我生态意识,进而推动农村生态文化快速稳定的发展。(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何国英自从懂事以后就目睹了父母的劳累和家庭的贫困,虽然父母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但依然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她期望着自己长大了能考上大学,为父母争光,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当别的孩子沉溺于玩乐中时,她却以异常的激情汲取着书中的知识,因为这其中寄托着她全部的期望和梦想。

1997年8月,一张广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少有的欢笑,长期的贫困和劳累已使何国英全家习惯了平淡而略带忧伤的生活,可是这一次,全家四口人破例都喝了酒,弟弟还说三年以后他也一定要考上大学。看着父母高兴的神情,何国英的心里还是沉甸甸的,她知道这意味着父母又要为她的学费而奔波了。

迈入大学校门的何国英,又进入了另一个奋斗的天地。在实现了昔日的梦想之后,新的梦想又插上了翅膀,她想大学毕业后继续考研,成为一名硕士,她甚至看到了父母捧着她戴着硕士帽、穿着硕士服的照片时的喜悦和激动。

正当这个女孩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时,厄运向她袭来,第一学期时患了直肠癌。第二学期,何国英开学就要考试,因为上学期的手术耽误,她申请了缓考。这时,全班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因为上学期期末考试的试卷特别难,全班只有几个人通过,何国英生病落下了课程,而且身体又虚弱,她能通过吗?结果,她全部通过。其实这并不意外,因为病中的她也在坚持学习。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是不知疲倦的!

虽然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但这次的手术还是增加了家里的债务。鉴于何国英的家庭状况,学校安排她到图书馆勤工俭学。她利用当图书管理员的机会,将学生借书用过的索书条装订起来,在背面打草稿、记单词,就是在这一张张面积尚不及身份证般大的小纸条上,写下了一个勇敢女孩为梦想而奋斗的历程。家在南宁的好友何影看她平时太节俭,就拉何国英到她家吃饭,却被何国英婉拒了。她要给大家带来欢乐和轻松,而不是给他们添麻烦,加负担。

有梦想的女孩是热情、乐观而又热爱生活的。何国英爱好体育,尤其爱打篮球,曾经,她也是篮球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手术后医生让她不要剧烈运动,她又改打乒乓球了。她觉得生命是可贵的,它赋予每个人只有一次,何国英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活出精彩来。在宿舍里,她尽自己的所能关心着室友,经常在室友回来晚时,帮她们打水、收衣服。在学习之余,她常常打扫宿舍。何国英的爱心、乐观和热情感染着她周围的人,以至于人们都忘记了她刚患过重病。

一次,好友何影到了何国英家,她惊异于如此贫苦困难的家庭竟然养育出这么开朗而热情的女儿。何国英家里的房子是祖上留下的,就为了这几间破旧的房子,她家已经打了好几年的官司,和一个亲戚争夺房权,而如果官司失败,何国英一家人将面临居无定所的困境。为了增加收入,何国英的父母在家里还养了猪,因为没有多余的钱盖猪圈,就腾出一间房养猪,人与猪隔墙而居。看到这样的家境,她理解了何国英平时的节俭,也明白了她力量的源泉。

大四那年紧张的考研结束,何国英就开始为工作奔波。在她找到一家公司愿意接收她后,考研成绩下来了,她没有考上。虽然难免会失落,可这又成为奋斗的起点,何国英开始了边工作边考研的生活,白天忙于工作,晚上挑灯夜战。

2002年,何国英终于考上了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生,师从夏中生教授,主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可是刚读研一,她的身体又出现了不适。2002年11月底,在好友何影的陪同下到医院检查。她患上了胰腺癌,而且癌细胞已转移到了肺部。当时何国英很轻松地说:“没事,人只有一叶肺也照常呼吸,就像上次一样,做完手术我又健康了。”何影强装着笑容,心里却很难过,因为刚才医生把何影叫到一边,告诉她:“癌细胞已扩散到了肺部,左肺有阴影,右肺也有一点,如果只是左边,我们还可以解决,可现在已转移到右肺,没有办法了。”其实,何影也知道何国英很清楚自己的病情,但为了不让好友难过,她依然乐观地说:没事。

得知何国英再次患上癌症之后,班长张维谊组织了一场“献出您的爱心,挽住年轻的生命”的捐款活动。2002年12月16日的清晨,十几个捐款箱摆在校食堂和学生宿舍周围,老师和同学纷纷解囊,一位民工经过捐款点,在得知情况后就捐了100元,有一位上南宁办事的广西大学学生家长也专门赶来捐款,一位二级士官还表示愿意长期资助,有许多广西大学的教职工在听到子女的宣传后纷纷捐款,不少学生以班级或宿舍的名义集体捐款,不同的人们留下了相同的真情。这真情给了何国英无穷的动力,她将其紧记心间。

“人是不能够被打败的!”

几天后,何国英抱着一大摞书,离开校园,住进了医院。在化疗的几个月中,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病痛发作时,她大汗淋漓,吃下去一点东西,就不断地呕吐,头发也渐渐掉光了,身体极度虚弱。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病痛稍微好转,她就拿起课本学习,戴上耳机听英语,老师们劝她好好养病,不用担心课程,可何国英对老师说:“老师,我首先是一个学生,在学业上不需要特殊对待。”住院的几个月,她不仅参加了英语六级考试,还修完了本学期的学分。

出院后,何国英戴上假发,走进了久违的实验室。在此后的一年多,何国英一边定期治疗,一边苦攻学业,和导师共同完成了两篇高质量的论文。

2004年7月,开始做硕士论文了,何国英选择了一个很“土”的课题:“非常规饲料――构树叶的营养价值评定研究”。她对导师说:“我家在农村,我喜欢这个‘土’的课题,构树叶在广西农村到处都是,如果能把构树叶做成饲料,让农民用很低的成本养猪养鸡,不就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了吗?”夏中生教授同意了她的选择,嘱咐她:这个实验很辛苦,多注意身体。并且安排了两个学生专门协助何国英。

课题选定后,何国英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之中。她要把她剩下的生命都交给这个课题研究,或许这是她最后回报社会的机会了。而此时,癌细胞正在侵袭着她,经常整夜睡不着,只能坐着。有好几次师妹刘丹见她很晚了还呆在实验室,一手抓住胸口,一手拨弄实验管做实验,就提醒她要注意休息,而何国英则回答:“或许我时日不多,不加紧恐怕完不成啊!”“癌痛像刀割一样,不是一下,而是持续性的,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疼痛中,一般人是熬不下去的。”何国英的主治医生、广西医科大肿瘤医院化疗科主任胡晓桦说。

为了证明构树叶成为家畜饲料的可能性,就要做动物消化实验,而这个实验首先需要自己养鸡、养猪,还得养一群白鼠,喂这些牲畜需到野外去采摘大量的构树叶,采摘回来后还要调和,然后喂食,再接着是收集家畜的粪便、尿液,打扫鸡舍、猪舍,又脏又臭;天气热每天要给猪冲十几次水;消化实验要煮树叶,一煮就是几个小时,人不能离开。这一系列的体力活,虽然有师弟、师妹的帮忙,她仍然亲自上阵。师妹刘丹说:“师姐带着我们从宿舍到鸡场,骑车二十多分钟,两三个月风雨无阻。每天从早到晚,从鸡场回来再回到实验室做实验,正常人都累得不行。”实验后期,刘丹几乎每天都陪在何国英身边,“实验室在五楼,她要爬大半个小时,走一步休息一会。本来喂小白鼠可以交给我们做,但她每天都自己来喂。常常在实验室泡到半夜,那时她疼得受不了,睡不着,就来实验室做实验。”刘丹说,“师姐不久前曾经跟我说过她的几个心愿,读完硕士是第一个,能够好起来是第二个,把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投入市场是第三个。”

人们惊异于何国英瘦弱的身体为何蕴藏如此的能量,她的弟弟说:“姐姐最大的心愿是用她的研究造福农村,让农民受益。”何国英再次证明了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桑提亚哥的那句话:“人是不能够被打败的!”

今年的三四月份,实验进入了关键时期,但何国英的身体也渐渐难以支持,剧烈的疼痛,呼吸困难,咳血。她把氧气瓶搬到实验室,一边做实验,一边吸氧。经过艰苦的努力,何国英发现,在广西农村遍地都是的构树叶在一定使用范围内安全无毒,完全可以成为家畜的好饲料。在严密计算的基础上,她写出了论文的初稿。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何国英已经两个星期几乎吃不下任何东西,呼吸困难,呕吐,疼痛排山倒海地袭击着她。

今年五月底,她才到医院,主治医生胡晓桦问,为何现在才来,答案让胡晓桦的眼泪几乎当场流下:一住院,就惊动很多人,导师、同学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他们也是这里挤点那里挤点,我不能给他们增加太大的负担。

这次住院,她没告诉家人,也没告诉好友,在同学的陪同下,住进了医院。她不想让好友为她担心,本来她想把阳光和温暖带给这个世界,可是天不遂人愿。她更怕父母为她担忧、花钱,为给她治病,家里已经欠下了十几万的债。“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她独自默默地扛着,由于经济压力,她只服用普通的止痛药。”身为医生的胡晓桦痛心无奈地说。

后来,还是师妹刘丹在何国英的手机里找到了她弟弟的电话号码,双亲得知后,才匆匆赶来。

最后的答辩

2005年6月,病榻上的何国英在考虑论文答辩的问题:没有完成毕业论文答辩,这个研究生学业不算完整啊。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她恳求医生:“你一定要帮我顶住,答辩完论文,我才可以安心离去。”

此前,学校向何国英转达意见,她可以不答辩,也可以考虑把答辩会场开到病房,可对于何国英来说,在严格的氛围中按照标准的程序答辩,有老师和同学在场,这个答辩才是完满的,而这也是自己的心愿。她请求医生和导师,按照标准给她开答辩会,她说:“我也为了这个目标奋斗了几年,而且一直都是老师,还有朋友关心、鼓励和支持着我,我不参加这个答辩,就觉得有点说不过去了。”学校和医院在知道了何国英这个勇敢的决定后,都为她的毅力而感动。经过慎重考虑,大家决定帮助这个女孩完成心愿。

2005年6月10日,何国英早早起床,戴上了假发,还别上了自己心爱的发夹,她很兴奋。为了让她以良好的状态参加答辩,临行前,医生给何国英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和适当的治疗。上午,几个师妹师弟和老师专程到医院来接她,医院派出3名医护人员,带上急救药与氧气,用救护车把何国英送到了会场。学校还特意把会场由三楼改为一楼,答辩桌高度也特意调低。

上午10时,坐着轮椅的何国英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会场。答辩开始,她细弱的声音响起:“感谢各位老师、同学来参加我的硕士论文答辩,由于准备得不充分,可能在讲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错误和漏洞,请大家多多包涵。”

接着她宣读那饱含生命激情的论文,十来分钟后,何国英咳嗽起来,呼吸困难,现场医护人员紧急输氧。由于她咳嗽得太厉害了,只好由师弟廖志超代读,何国英在一旁补充。很多人看到这一幕,都悄悄地背过身去,擦眼泪。

漫长的一个小时终于结束了,评委一致认为,论文设计合理,数据真实,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总评分:优秀。这是她学位毕业论文的答辩,也是她生命的答辩,更是她灵魂的答辩。

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何国英眼睛湿润了,苍白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她的第一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6月29日,广西大学举行颁发学位证书仪式,重病的何国英没能参加,当天下午,同班同学带上她的硕士服和硕士帽来到了医院,合影留念。7月1日,院系领导把硕士学位证书送到何国英的病床前。

7月12日,刘丹和几个师兄妹去看她,她拼命地呼吸,微笑了一下,用尽最后一口气,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两个字:“谢谢。”

7月14日下午五时,何国英在广西区肿瘤医院的病床上离开了她热爱的世界,守候在一旁的双亲失声痛哭,他们压抑已久的泪水终于无法抑制地流了出来。

何国英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身体像一片秋叶,轻轻落下,完成了她从绚丽到静美的一生。

在她不长的遗书里,有如下内容:财产3000元,一部分给父母,一部分捐给失学儿童;内脏器官如果能用,就捐给医学。

何国英的毕业论文所研究的项目受到专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广西构树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做好,大规模的人工种植构树已经展开,年产10万吨的构树饲料厂已经准备建设。虽然没有看见梦想的实现,但相信此时天堂里的何国英一定在微笑。

新华社7月27日播发新闻稿,报道何国英与病魔顽强抗争终于完成论文答辩的感人事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第5篇

关键词:文献计量;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

卫生资源是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而使用的投入要素总和;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对相对稀缺的卫生资源在各种可能用途之间进行选择、安排和搭配,以获得最佳效益的过程;卫生资源分配公平性主要是指按需分配卫生人力资源、物力资源[1]。卫生资源配置公平作为卫生服务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的前提,对促进社会公平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回顾和分析2000-2015年我国关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相关研究,了解以往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为深入研究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提供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选取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统计源,以“主题”为检索项,以“卫生资源配置and公平”为检索式,采用“模糊”检索方式,时间限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共检索出文献1184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包括年代、关键词、作者、期刊、论文内容等。其中,年代分析、关键词分析、作者分析以118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期刊分析、论文内容分析以654篇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

二、结果

1.文献总量的年度变化

如表1所示,2000年至2015年6月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相关的文献共1184篇,其中期刊论文654篇(占55%),硕博论文463篇(占39%),会议论文28篇(占3%),其它论文39篇(占3%),即期刊论文、硕博论文是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相关文献的主要组成部分。文献总量从2000年的19篇增长到2014年的140篇,其中,2010年开始超过100篇,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由此可见,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卫生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医疗改革序幕的拉开,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2.中文关键词分布

统计分析某领域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可以发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2]。在1184篇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文关键词是“公平性”(305次),其次为“基尼系数”(153次),“卫生资源”(135次),表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得到广泛关注,其评价指标主要是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尤其是基尼系数。同时,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公平性也是重要的研究领域(见表2)。对1184篇文献的作者所属单位进行统计,排名前十的机构都为高等院校,其中综合性大学7所,医科大学4所,说明高等院校是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医科大学的发文量低于综合性大学,可能与卫生经济学科的交叉性有关(见表3)。发文量超过4篇的作者共有33人,表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有较为稳定的研究队伍。

3.论文的期刊分布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刊载论文总数占33%的期刊是这一学科的核心期刊[3]。结果显示,在654篇期刊论文中,《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资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中国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研究》《医学与哲学(A)》《医学与社会》《卫生软科学》9种期刊共刊载225篇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相关的论文,占期刊论文总量的34.40%。其中,《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资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与哲学(A)》《卫生经济研究》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伦理学》《医学与社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表明2000年以来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相关的论文质量较高。

4.论文的研究内容分析

(1)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马国芳[4]等运用Lorenz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2001-2010年新疆13个地州市卫生资源(卫生技术人员、床位、医生)配置情况,发现其卫生技术人员、医生的配置处于不公平状态,建议从卫生投入、人员培训等角度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李贞玉[5]运用泰尔指数分析评价辽宁省医院(卫生院)卫生总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医师和护士(师)等配置公平性,显示其总体公平性较好,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2)卫生财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郭锋[6]等分析了2010年辽宁省政府卫生支出的资金分配情况,发现政府补助在不同级别机构之间分配不公:城市医院(包括城市中医院)所占比重最高,为70.35%,县医院(包括县中医院)为11.26%,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分别为8.68%和9.71%,也就是说,城市高级别医疗机构获得了大多数的财政补助。吴欣[7]等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2008-2011年我国社区中医服务财政投入的区域差异情况,认为东部地区的社区中医服务财政投入波动较大;中部地区总额持续最低,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西部地区逐年持续增加。(3)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王春晓[8]等利用Lorenz曲线和基尼系数对广州市115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价,认为其核定编制数、在编在岗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按服务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处于正常公平状态;按服务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处于高度不公平的危险状态。闫亚玲[9]等以29省乡镇卫生院数据为样本,评价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结果表明:我国乡镇卫生院核心人力资源配置在较大程度上关注了当地的健康水平状况,配置公平性较好,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好的一致性。(4)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存在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但城乡发展不协调、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10]。罗志红[11]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江西省城乡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资金、物资、人力等资源都偏向城市,乡村公共卫生资源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卫生保健的需要,农村人口均等的生存权和健康权得不到保障。贺买宏[12]等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地理分布公平性进行评价,表明我国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处于高度不公平状态,政府部门在制订区域卫生规划时,应着重考虑卫生资源配置的地理公平性,同时注重卫生资源结构的优化。

三、讨论

1.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的总体关注度上升,论文质量较好

从文献的数量变化可知,文献总量呈增长趋势,说明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同时,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的水平较高。对此,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要挖掘新的研究方向,创新研究方法,发表更多高质量论文。

2.研究主体较为单一,研究内容较为集中,有待进一步探索

根据对1184篇文献的作者单位统计,排名前十的机构都为高等院校,也就是说,研究主力为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而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涉及多方面内容,应得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团体等共同关注。从论文的中文关键词看,相比其它领域,人力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公平性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从论文的内容看,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较为集中,对其它如物力、财力资源的研究较少;以实证研究为主,侧重省级以上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评价指标主要为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因此,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领域及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柏高原,王耀刚,杨文秀,等.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政策选择[J].中国卫生资源,2014,6:477-481.

[2]李范,赵玉虹,何欢.我国DRGs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病案,2013,2:65-66.

[3]马志强,唐青,朱永跃.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现状———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3:173-176.

[4]马国芳,潘雯,安尼瓦尔•阿木提,等.2001年~2010年新疆13个地州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医学与哲学(A),2013,7:68-71.

[5]李贞玉,孔祥金,高丽敏.基于泰尔指数的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医学与哲学(A),2013,7:65-67.

[6]郭锋,马月丹,万泉.辽宁省政府卫生支出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7:40-42.

[7]吴欣,许仁丹,叶清丽.我国社区中医财政投入的公平性分析:基于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视角[J].中国卫生经济,2014,6:55-58.

[8]王春晓,廖军娟,彭荣春,等.新医改框架下广州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77-180.

[9]闫亚玲,张志明,陈颖.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基于29省乡镇卫生院数据[J].中国卫生经济,2013,6:37-39.

[10]高建民,杨金娟.健康公平性概述[J].卫生经济研究,2014,10:51-54.

[11]罗志红,朱青.公平正义视阈下城乡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研究:基于江西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01-203.

第6篇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医学生社会实践的角度研究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探讨加强医学生社会实践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和举措,希望能为医患关系的改善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卫生部副部长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所作的《努力保证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指出:“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问题之一,众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一些从医学教育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基本集中于课堂教学(包括临床教学),本文拟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探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1加强医学生社会实践对促进医患关系改善的意义

1.1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医学生的医德和服务意识

“收红包、拿回扣、乱开药”,部分医生医德败坏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身不正则体不健、德不正则事不兴”,医疗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要求我们未来的医生不仅要“精于医术”,更要“诚于人品”,义诊等社会实践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行为,促进医学生形成“医乃仁术”、“仁者爱人”的思想意识。由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还未有效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加上供不应求的医疗资源现状和医学技术化的不良倾向,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的模式仍主要为主动-被动型,病人上门“求医”,一些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漠。医学生参加志愿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1.2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医患沟通技巧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并于1999年,将“交流沟通技能”纳入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七个方面之一。1987年,英国医学会已将对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2]。中华医学会的调查分析指出,医患纠纷80%源于沟通不好[3]。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薄弱,许多医学院校对这方面的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社会实践活动为医学生打开视野、走向社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

1.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能

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医学生在学校系统地接受了医学理论教育后进入医院见习和实习,间隔时间长,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更不利于学生医学技能的熟练掌握,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的机会,对于培养医学生“对业务技能精、对患者服务细”的职业素质和良好习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这些未来医生减少因医疗技术发生不和谐医患关系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条件。

1.4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

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的医疗资源的不足和分配不均。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4],中国证券报(2008年2月22日)文章《我国医疗市场现状》报道:“7.37亿农村人口只占用了27.4%的卫生费用,而5.77亿城市人口占用的卫生费用为72.6%;城市与农村卫生费用比例约为3.5:1”。实践证明,医学生利用节假日宣传预防、自救等医疗知识和开展义诊活动,一方面可以缓解现实医疗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基层就业观念,为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奠定潜在的基础。

1.5与有关医院合作,改善民众对医院和医生的认识

收狐新闻调查(2008年2月25日)显示:“六成医生曾经历或看到同事被打”,医院和医生越来越受到患者和社会舆论的质疑。医学生在学校、及有关医疗机构的支持下和共同参与下,通过志愿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医务社会工作的影响,可以有效改进公众对医院和医生的形象,增强公众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和理解,为减少医患纠纷创造有利的条件。

2推动医学生社会实践改善医患关系的举措

2.1举办培训班,培养医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意识和技能

采取分散和集中的方式,结合有关课程教学(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采用现场模拟等形式,培养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和处理紧张医患关系的常识,树立正确的医患观。通过操作技能选拔和操作姿势纠正,激发学生参与操作技能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业务素质。

2.2开展医学知识宣传和义诊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需求

利用重大节日(如世界艾滋病日),与有关机构(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宣明会等政府及民间公益性组织)合作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宣传,在寒暑假,通过“三下乡”形式,深入广大农村、偏远山区开展口腔卫生、食品中毒、溺水人工呼吸等自救知识的宣传。

在周末和寒暑假有计划的组织各类专业的学生深入社区和农村开展测身高、量血压、验血型、推拿按摩、疾病问诊、社区护理等义诊活动,通过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送少量医药给困难群众,为广大群众医治小病、常见病提供方便,减少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困境。

事实证明,通过开展医学知识宣传和义诊,更能有效提高广大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增强作为未来医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3开展医疗调查,增进人民群众对医疗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与有关医院和研究机构合作,设计有关医疗政策和医疗问题的问卷,深入社区、乡村开展调查研究,一方面在宣传国家医疗政策的同时,通过对医院和医生存在问题的反馈,了解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交流,改善人民群众对医院和医生的形象,增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2.4到基层医院挂职,了解医患关系现状和处理医患关系的对策

理论和实践存在巨大差距,为加深医学生对医患的了解,利用寒暑假和周末,采用示范制和轮流制,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医院(平时周末和暑期)和乡镇医院、卫生所(暑假)以挂职的形式进驻,深入第一线,座谈、全程观摩和见习,感受医患关系的现实局面,通过第一线体会处理医患关系,把握处理医患关系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总之,医学生开展医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医学生进行医患关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处理新型医患关系的能力,改善医患关系。本文借此希望对探索医患关系教育的教学新思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杨巧媛,王家骥.医学生应注重医患关系的意识培养.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1,32.

[2]谢伟,孟婕.浅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学实习生教育.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304.

第7篇

Abstract: First we ask a question about health seeking behavior of resi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then sort out the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and summarize the relevant studies and discussion on the medical treatment for residents of social capital, to hope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residents medical aspects.

关键词: 社会资本;就医;研究

Key words: social capital;health seeking behavior;study

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129-02

1问题的提出

当前中国居民“看病贵,看病难”已经成了一个社会性的焦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其增长速度既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也大大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快速上涨的医疗费用已超出了现阶段人们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我国城乡居民认为“看病贵、看病难”是最突出的社会问题。2009年新医改方案指出,2009-2011年要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主要是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就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行为。在现实的医疗服务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患者就医一般都首先选择自己认识或熟悉的医生和医院,如果不直接认识或熟悉,患者就医之前一般都会动用一切社会资源,通过关系人选择关系人认识和熟悉的医生和医院就医。2008年8月中旬,《生命时报》联合搜狐健康频道和专业医学网站丁香园对900名患者的调查显示,53.3%的人看病有时会找熟人,18.2%的人每次都找,14.84%的人想找但找不到,从来不找熟人者仅占13.65%。也就是说近九层患者通过“关系”就医。[2]

可以看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也增加了,对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就医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许多居民去看病会咨询家人、朋友以便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这其中就是社会资本在起作用。因为与就医有关的信息会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来传递。

2社会资本与就医相关研究

2.1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皮埃尔・布迪厄指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在这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3]随后詹姆斯・科尔曼、亚历詹德罗・波茨、罗伯特・D・普特南等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界定。其中对社会资本概念的表述、指标测量和理论模型的建构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林南。

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国内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关系网络(张其仔,1997;符平,2003)。二是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行动主体所动员的持有回报预期的社会结构资源,是一种有助于目的性行动实现的工具或手段。(杨雪东,1999;钟涨宝、黄甲寅、万江红,2002);三是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关系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有资源的能力(陈健民、丘海雄,1999;边燕杰、丘海雄,2000;朱国宏等,2002);四是认为社会资本本身是一种资源。(周建国,2002)。

社会资本理论引入中国之后,已经在各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卫生领域,相关研究证明,社会资本水平高的地区人们的健康水平普遍较高。美国学者Berkman和Syme研究发现,与家人、朋友联系紧密的居民死亡率较低;Skrabski,Kopp,Kawachi对匈牙利20个社区社会资本与居民死亡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指标中信任、互惠、组织参与等均与中年人的死亡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尤以信任为最。

2.2 就医的相关研究爱德华・A・萨奇曼(Edward A.Suchman)的研究试图发现个人的医学取向和行为与特定社会关系类型和相关群体结构的关系。他认为群体关系与个人对医学的取向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他的就医行为。一些医学社会学研究强调社会网络是求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伯尼斯・佩斯克索里多(Bernice Pescosolido)在研究就医行为理论时,强调了在获得医疗保健过程中社会网络的重要性,他描述了各种社会中人们生病后潜在的寻求咨询的种种选择。认为人们寻求卫生保健的策略是通过与人们互动而获得帮助的机会,是社会所组织的一种行为。还有一些医学社会学家认为拥有固定的保健来源是求医行为的重要变量。安德森和阿迪(Andersen&Aday)指出影响就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是某一特定医生能否作为病人固定的保健服务提供者。

在国内,邢海燕等研究了农村居民就医行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影响居民就医行为的因素很多,包括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经常就诊单位、疾病严重程度、离卫生组织的距离、医疗保障形式等等。[4]张静、海闻利用沈阳、杭州、上海、深圳和北京五个城市入户调查的数据,研究了影响城市居民就医选择的重要因素。[5]吴晶寻找影响就医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探索求医行为的时间文化趋势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利用中国卫生和营养调查(CHNS)1993年、1997年和2000年的数据,寻找影响就医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探索就医行为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的公平性。[6]

国内学者研究就医行为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描述统计方面,大多数是开展一些定量研究,进行理论研究的很少,国内对于社会资本与就医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主要是针对就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尽管其中涉及社会资本理论,但是大部分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影响因素,如许多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文化或教育程度会影响就医行为,在所建立的模型中只是一个解释变量,与其他解释变量一起来解释被解释变量,至于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就医,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具体影响到哪些方面,这些内容都是值得研究的。

3讨论

目前学者们对就医的研究主要是影响就医的因素,虽然也有学者研究了社会网络在获得医疗保健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社会资本对就医整个过程的影响,董恒进(1998,2003)[7][8]认为病人就医行为可分为就医前、就医中和就医后的行为。

就医前的行为主要是推迟看病以及对医疗机构的选择。在这个阶段,患者在会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价格的等信息进行了解,并根据了解的结果进行决策,称之为患者信息搜寻,这时患者可以咨询亲戚、同事和朋友等是否去看病,如果确定需要就医,就会涉及到选择医疗机构的问题,尽管大部分患者会涌向综合性医院,但是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医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患者会通过自己的社会资本,直接找到熟人推荐的医生,更好确定自己病情,对症下药。从而避免多次就诊,耽误治疗的情况。

就医中的行为有对药品使用情况和整个服务的费用等。医疗信息包括医院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医疗服务质量、关于医生的信息、病历记录信息以及医院管理方面的信息等等。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信息由医院掌握,患者虽然比较关注,但是了解这些信息的程度有限。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所学知识的不同,医患之间必然存在着专业知识、认知水平的差异。一名医生要经过多年的正规医学理论教育、实践操作、成功与失败的体验,才能形成对一种疾病的认识。在我国,由于医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十分薄弱,人们的医疗知识普遍匮乏,所以具有特殊专业知识技能的医疗者,自然处在知情者的优势地位,而患者群体则处在不知情的劣势地位,很容易产生医疗服务的诱导需求。医疗服务的诱导需求就是医院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有意识地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有时这些医疗服务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合理的,医院会给患者提供一些不必要的过度的医疗服务,如开大处方,开昂贵药品等等。诱导需求实际上是相对于合理的基本需求而言,即由于受到某些诱因的影响,超出合理的、基本的需求范围,造成某种资源的过度使用。如医疗服务过程中重复用药、大处方、重复或不必要检查项目等等,均属于诱导需求范畴。在就医中,如果有熟人,至少可以避免大处方现象,或者不必要的检查项目。

就医后的行为是病人的遵医嘱的情况。这时医生一般很少过问,大多数情况是病人复诊时才会涉及,许多大型的综合性医院的医生,由于门诊量大,对于病人就医后的关心也不多见。可能差不多所有病人都遵从医生的指导,不过有些病人不听劝告,尤其是在他们觉得病情有所好转或者症状不明显的时候,这种情况,也许在关系就医时可以避免。

大部分研究是针对就医前的情况作相关研究,而对于社会资本对就医后的影响相对较少。其次,关于社会资本在个人就医过程中局限性的研究很少,研究者主要研究社会资本对就医的积极作用。这可能与社会资本本身概念界定不清晰有关,如果社会资本对就医确实有消极作用,那么如何减少和剔出就医过程中不利的社会资本来促进就医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第三,一些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探索如何增加他们的社会资本以减少他们在就医过程中的劣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还有就是针对农村的就医研究也有帮助,现在许多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存量在减少,这对就医的形象也是不可而忽视的。因此,在当前“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下,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寻求解决居民就医问题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目前我国关于社会中资本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其理论体系的构建还不是很完善,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居民的就医行为,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就医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黄志强.“看病贵、看病难”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7,4(4):44-47.

[2]江大红.看病非要找熟人吗[N].生命时报.2008-8-19(22).

[3]布迪厄,华康德(Bourdieu,Pierre and Wacquant,Ioic).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992.

[4]邢海燕等.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对应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5):12-15.

[5]张静,海闻.中国城镇居民的就医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第四届经济年会人选论文,2004.

[6]吴晶.中国患者就医行为研究[C].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2006.

第8篇

摘要:本文提出了通过社会资本就医的问题,然后对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总结了社会资本与居民就医的有关研究并作讨论,希望能给居民就医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社会资本;就医;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中国居民“看病贵,看病难”已经成了一个社会性的焦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其增长速度既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也大大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快速上涨的医疗费用已超出了现阶段人们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我国城乡居民认为“看病贵、看病难”是最突出的社会问题。2009年新医改方案指出,2009-2011年要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主要是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就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行为。在现实的医疗服务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患者就医一般都首先选择自己认识或熟悉的医生和医院,如果不直接认识或熟悉,患者就医之前一般都会动用一切社会资源,通过关系人选择关系人认识和熟悉的医生和医院就医。2008年8月中旬,《生命时报》联合搜狐健康频道和专业医学网站丁香园对900名患者的调查显示,53.3%的人看病有时会找熟人,18.2%的人每次都找,14.84%的人想找但找不到,从来不找熟人者仅占13.65%。也就是说近九层患者通过“关系”就医。

可以看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也增加了,对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就医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许多居民去看病会咨询家人、朋友以便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这其中就是社会资本在起作用。因为与就医有关的信息会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来传递。

2 社会资本与就医相关研究

2.1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皮埃尔·布迪厄指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在这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随后詹姆斯·科尔曼、亚历詹德罗·波茨、罗伯特·D·普特南等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界定。其中对社会资本概念的表述、指标测量和理论模型的建构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林南。

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国内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关系网络(张其仔,1997;符平,2003)。二是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行动主体所动员的持有回报预期的社会结构资源,是一种有助于目的性行动实现的工具或手段。(杨雪东,1999;钟涨宝、黄甲寅、万江红,2002);三是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关系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有资源的能力;四是认为社会资本本身是一种资源。。

社会资本理论引入中国之后,已经在各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卫生领域,相关研究证明,社会资本水平高的地区人们的健康水平普遍较高。美国学者Berkman和Syme研究发现,与家人、朋友联系紧密的居民死亡率较低;Skrabski,Kopp,Kawachi对匈牙利20个社区社会资本与居民死亡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指标中信任、互惠、组织参与等均与中年人的死亡率有显着相关性,其中,尤以信任为最。

2.2 就医的相关研究 爱德华·A·萨奇曼(Edward A.Suchman)的研究试图发现个人的医学取向和行为与特定社会关系类型和相关群体结构的关系。他认为群体关系与个人对医学的取向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他的就医行为。一些医学社会学研究强调社会网络是求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伯尼斯·佩斯克索里多(Bernice Pescosolido)在研究就医行为理论时,强调了在获得医疗保健过程中社会网络的重要性,他描述了各种社会中人们生病后潜在的寻求咨询的种种选择。

认为人们寻求卫生保健的策略是通过与人们互动而获得帮助的机会,是社会所组织的一种行为。还有一些医学社会学家认为拥有固定的保健来源是求医行为的重要变量。安德森和阿迪(Andersen&Aday)指出影响就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是某一特定医生能否作为病人固定的保健服务提供者。

在国内,邢海燕等研究了农村居民就医行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影响居民就医行为的因素很多,包括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经常就诊单位、疾病严重程度、离卫生组织的距离、医疗保障形式等等。张静、海闻利用沈阳、杭州、上海、深圳和北京五个城市入户调查的数据,研究了影响城市居民就医选择的重要因素。吴晶寻找影响就医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探索求医行为的时间文化趋势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利用中国卫生和营养调查(CHNS)1993年、1997年和2000年的数据,寻找影响就医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探索就医行为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的公平性。

国内学者研究就医行为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描述统计方面,大多数是开展一些定量研究,进行理论研究的很少,国内对于社会资本与就医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主要是针对就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尽管其中涉及社会资本理论,但是大部分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影响因素,如许多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文化或教育程度会影响就医行为,在所建立的模型中只是一个解释变量,与其他解释变量一起来解释被解释变量,至于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就医,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具体影响到哪些方面,这些内容都是值得研究的。

3 讨论

目前学者们对就医的研究主要是影响就医的因素,虽然也有学者研究了社会网络在获得医疗保健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社会资本对就医整个过程的影响,董恒进(1998,2003)认为病人就医行为可分为就医前、就医中和就医后的行为。

就医前的行为主要是推迟看病以及对医疗机构的选择。在这个阶段,患者在会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价格的等信息进行了解,并根据了解的结果进行决策,称之为患者信息搜寻,这时患者可以咨询亲戚、同事和朋友等是否去看病,如果确定需要就医,就会涉及到选择医疗机构的问题,尽管大部分患者会涌向综合性医院,但是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医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患者会通过自己的社会资本,直接找到熟人推荐的医生,更好确定自己病情,对症下药。从而避免多次就诊,耽误治疗的情况。

就医中的行为有对药品使用情况和整个服务的费用等。医疗信息包括医院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医疗服务质量、关于医生的信息、病历记录信息以及医院管理方面的信息等等。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信息由医院掌握,患者虽然比较关注,但是了解这些信息的程度有限。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所学知识的不同,医患之间必然存在着专业知识、认知水平的差异。一名医生要经过多年的正规医学理论教育、实践操作、成功与失败的体验,才能形成对一种疾病的认识。在我国,由于医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十分薄弱,人们的医疗知识普遍匮乏,所以具有特殊专业知识技能的医疗者,自然处在知情者的优势地位,而患者群体则处在不知情的劣势地位,很容易产生医疗服务的诱导需求。医疗服务的诱导需求就是医院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有意识地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有时这些医疗服务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合理的,医院会给患者提供一些不必要的过度的医疗服务,如开大处方,开昂贵药品等等。诱导需求实际上是相对于合理的基本需求而言,即由于受到某些诱因的影响,超出合理的、基本的需求范围,造成某种资源的过度使用。如医疗服务过程中重复用药、大处方、重复或不必要检查项目等等,均属于诱导需求范畴。在就医中,如果有熟人,至少可以避免大处方现象,或者不必要的检查项目。

就医后的行为是病人的遵医嘱的情况。这时医生一般很少过问,大多数情况是病人复诊时才会涉及,许多大型的综合性医院的医生,由于门诊量大,对于病人就医后的关心也不多见。可能差不多所有病人都遵从医生的指导,不过有些病人不听劝告,尤其是在他们觉得病情有所好转或者症状不明显的时候,这种情况,也许在关系就医时可以避免。

大部分研究是针对就医前的情况作相关研究,而对于社会资本对就医后的影响相对较少。其次,关于社会资本在个人就医过程中局限性的研究很少,研究者主要研究社会资本对就医的积极作用。这可能与社会资本本身概念界定不清晰有关,如果社会资本对就医确实有消极作用,那么如何减少和剔出就医过程中不利的社会资本来促进就医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第三,一些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探索如何增加他们的社会资本以减少他们在就医过程中的劣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还有就是针对农村的就医研究也有帮助,现在许多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存量在减少,这对就医的形象也是不可而忽视的。因此,在当前“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下,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寻求解决居民就医问题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目前我国关于社会中资本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其理论体系的构建还不是很完善,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居民的就医行为,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就医的理解和认识。

[1]黄志强.“看病贵、看病难”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7,4(4):44-47.

江大红.看病非要找熟人吗[N].生命时报.2008-8-19(22).

布迪厄,华康德(Bourdieu,Pierre and Wacquant,Ioic).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992.

邢海燕等.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对应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5):12-15.

张静,海闻.中国城镇居民的就医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第四届经济年会人选论文,2004.

吴晶.中国患者就医行为研究[C].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2006.

第9篇

关键词:近郊农村;银发旅游;市场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银发旅游概念的缘起

在旅游市场的细分体系中,老年人旅游也被形象地成为银发旅游,是旅游市场中比较重要的细分市场。在旅游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老年旅游者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消费能力和充裕的闲暇时间,因此他们历来是高端旅游产品的重要客源,比如:在西方,邮轮旅游和境外度假旅游的大部分游客均为老年人。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人口国家的行列。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健全,老年人的旅游消费比例逐年上升,银发旅游成为老年人群体中重要的消费支出。由此看见,研究银发旅游对于整个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CNKI和万方数据库进行“银发旅游”或者“老年人旅游”的关键字检索,检索论文数量却相对有限,而有针对性的对于特定老年群体进行具体的市场分析的论文更加稀缺。由此,笔者以“城市近郊农村”作为研究范畴,展开旅游市场开发层面分析研究,希望能够给未来更深入地研究做一些探索。

二、城市近郊农村银发旅游市场特征分析

1.相较传统农村旅游市场,城市近郊农村旅游者具有更好的支付能力和更多的闲暇时间

作为近郊农村,相较其他农村地区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优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而由此带来的农民经济收入增速明显。故此,近郊农村的老年人具有更强的购买旅游产品的动机,对价格相对不敏感。

2.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根据笔者的实地走访和现场调研,得出的结论来看,近郊农村的老年旅游者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出游阅历较少。多以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具有明显的特征。对于知名旅游城市具有较高的热情和关注度,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对于著名风景区的出游动机也比较强烈,如:五岳、九寨沟、故宫、西湖等。对于旅游资源的选择,则更关注自然景观而非人文景观。

3.从旅游内核上看,仍然热衷于观光旅游

从旅游活动发展的趋势来看,旅游活动会有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这也是旅游动机的多样化的具体体现。农村老年游客由于尚处于旅游体验的初始阶段,因此,对于旅游的要求更多的是希望借由旅游活动,增长见识,体验异域生活,获得其他人的尊重。针对以上所述的旅游动机,参加观光旅游活动是近郊农村老年旅游者的首要选择。

4.旅游范围逐渐由国内旅游向出境旅游转化

随着近郊农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对于旅游的区域选择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较为富裕的老年人不再满足于国内旅游,而把旅游的目的地向更加广阔的区域扩展。近几年,香港、澳门、台湾的出境游越来越受到近郊农村老年旅游者的青睐。这些区域既满足了老年旅游者走出国门的旅游心理需求,又具有较低的经济门槛,不存在语言障碍,成为农村银发旅游市场的重要产品选择。

三、旅游市场开发对策研究

1.根据目标市场的实际需要,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

从现今的旅游产品设计来看,真正针对农村银发旅游者需求来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相对匮乏。市场上虽然有以“夕阳红”为品牌的老年旅游产品出现,但观其内涵,和大众旅游产品的线路和模式差异不大,且此类旅游产品更多的是以城市老年旅游者的需求为蓝本进行设计的,和农村银发旅游者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得差异。综上所述,在农村旅银发游旅游市场的开发中,旅行社必须根据我们分析得出的市场特征来设计产品,让旅游产品能够切实满足旅游主体的各种旅游动机,才能吸引潜在的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实现市场开发的最终目的。

2.针对“银发”特征,加强旅游产品的保障性设计

老年人在出游过程中,最为关注的是安全问题。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且多有慢性疾病,所以在出游中,必须着重考虑保健和安全方面的问题,现今很多老年旅游团队都配备随队医生和护士,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尝试。与此同时,在线路设计和景点安排上,也必须考虑老年旅游者的体能和心理承受力,避免老年旅游者过度劳累。

3.制定合理、高效的市场营销模式

产品需要营销,才能被顾客了解和接纳。现在大部分旅游产品是通过报刊、电视媒体广告进行营销的,这种营销模式在城市中获得了成功,并不意味着在农村市场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针对近郊农村市场的特征,制定出具有特点和针对性的营销模式才是拉动产品销量的关键。比如可以尝试,建立口碑效应,让购买过产品的农村老年旅游者成为产品的促销员,和村民委员会等农村社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荐价格优惠的旅游产品等。

4.利用旅游活动客观带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对异地生活的感知和体验,通过参与具体的旅游活动可以使城市近郊的老年人感受到服务业发达的种种便利,而在完结旅游活动,回归常态生活的时候,对发达服务业的心理向往还将继续,这种刺激可能在客观上促进城郊农村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农村经济在三次产业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