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5:25
导语:在传统戏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戏曲欣赏,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进行渗透,特别是通过戏曲艺术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如从戏曲文化中的服装设计、化妆特点、舞蹈形式、表演手法、以及武术、杂技等传统民族元素的引入,将戏曲文化与舞台艺术融而为一,从而增强了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经典的戏曲名段是有生命的,如“花木兰”所表达的用于承担、自强自立的精神、“小放牛”所营造的诙谐幽默的生活观,更是对学生从体验中来获得良好的情操和修养。还有“小姑贤”、“小女婿”等曲目,让学生能够从戏曲文化中领略到情感的体验,精神的升华。历史戏曲将历史文化,以及历史人物进行充分表现,特别是戏曲艺术风格的渐进发展中,名家梅兰芳、叶少兰、马连良等,以其精湛的艺术修养和表演技能,赢得了世人对戏曲文化的赞誉。我们从课堂赏析和学唱实践中,一方面可以从音视频资料中来听、看;另一方面从引入戏曲表演艺术家,以及鼓励学生组织戏曲表演实践活动,从被动感知到真切体验,是戏曲文化真正走近学生生活。如对于京剧《沙家浜》,从“智斗”戏中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循序渐进的理解和分析剧中人物角色的特点,并从中来感受戏曲艺术的博大魅力。
二、借助于戏曲艺术来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
从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对于中职音乐教育改革一直在摸索中不断完善。戏曲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借助于戏曲文化艺术,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还能够从戏曲文化艺术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如我们分析李铁梅,我们讲解杨子荣,我们谈谈郭建光,其艺术形象与表达的思想情感,都是当前社会需要格外关注的隐性教育方式。同时,在戏曲教学中,对于传统戏曲中的如《岳母刺字》、《穆桂英挂帅》、《红灯记》、《杨门女将》等曲目,具有较好的德育功能,从《赵氏孤儿》、《铡美案》、《赤桑镇》等曲目中有助于体现社会正义,惩恶扬善;从《打渔杀家》、《将相和》、《打龙袍》等曲目中来融入历史名著和典故;从《打金枝》、《井台会》、《茶瓶计》等曲目中来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总的来说,戏曲教育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其作用是深远的,而对于中职音乐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三、推进中职音乐教育中戏曲艺术教育的建议
结合中职音乐教育实际,从戏曲艺术与文化知识的选择与推广上,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注重戏曲基础知识点渗透和推广,循序渐进的导入课堂教学实践;二是注重戏曲欣赏教学,特别是结合具体的曲目来介绍剧情、理解剧中人物角色,激发学生对戏曲人物的认知,特别是经典唱段的学习和欣赏;三是结合实际推广戏曲知识竞赛,或歌唱比赛,营造戏曲文化环境,引导学生爱上戏曲艺术;四是结合当前戏曲教学实践,积极拓展戏曲教育方式,如开展戏曲交流,促进戏曲的宣传与普及。
四、结语
(一)戏曲服装的技术已经落伍,不能够与时俱进
在设计传统的戏曲服装的时候,才用的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并没有运用一些新颖的服装设计技术,也没有与先进的服装管理模式对接,这就导致了设计出来的服装很老土,没有时代感。而戏曲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戏曲服装的设计却停滞不前,所以设计出来的戏曲服装越来越不能满足戏曲对于服装的要求,大家都不会去使用这样的服装,服装的效益就会很低。这样,服装在戏曲中的作用就大打折扣。
(二)设计出的戏曲服装内容不能够与时俱进
戏曲服装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像色彩、裁剪等。然而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无论是色彩还是裁剪都被忽视掉了。违背了戏曲服装的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而且并没有把色彩与舞台有机地融合起来,达到和谐的效果。就好像是演员表演是一部分,服装色彩又是一部分,这两部分自顾自地呈现在舞台上,没有结合在一起,这就使表演效果很糟糕。管理人员控制不了戏曲服装,也把握不了戏曲元素,导致戏曲服装与舞台表演格格不入,降低了戏曲服装的作用。
(三)管理技术操作不能与时俱进
在设计传统戏曲服装的过程中,并没有认真分析各项管理技术,也没有选择合适的管理手段,这就导致了传统戏曲服装设计的工作量超载,而且不能够很好地设计服装的内容。在传统戏曲服装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获取到服装信息,就没有办法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戏曲服装的设计,这就大大影响了服装的应用效果。
二、传统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构建
对传统服装的现代过管理构建指的是全面分析服装的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完成。在传统的戏曲服装中,无论是服装的色彩,还是服装的丝线,要求都非常严格,所以,在对其进行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这一点绝对不能松懈。对传统戏剧服装进行现代化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升戏曲服装分析效益
传统的戏曲服装的内容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对现代化管理水平、管理手段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在构建传统戏曲服装的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传统戏曲服装的内容,包括它的色彩、丝线等,要做到戏曲服装的特征应该与时俱进,适合戏曲的内容。戏曲服装的风格和款式也绝对不能够疏忽,必须要与时代相结合。
(二)形成色彩管理控制策略
我们在对戏曲服装的色彩选择过程中必须要从全方位考虑。根据不同的戏曲,选择不同的适合该戏曲的服装颜色,使戏曲服装的颜色与戏曲表演相呼应,形成不同的风格。这样才能够使管理效益有所提高。
(三)对服装衣箱进行命名管理
戏曲表演的曲目会越来越丰富多样,戏曲服装的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多样,逐渐地形成了各种风格的服装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就需要整理每件的名称,使每件服装都拥有自己的代号。
(四)服装管理技术优化及丰富
日本传统发式的形式变化,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早先,古代女子的发髻只简单地束于头顶,奈良时代(8世纪)因吸收汉文化也梳高髻、插发饰。其后是平安时代(9世纪-12世纪),即“国风时代”,日本完成汉文化向和文化的过渡,应合民族文化中原始神道的朴素、真实的审美观,贵族女子自然地垂下长发,摒弃任何装饰,显示出高格调的美感。在民间,妇女用简单的线绳将长发结束成各种低垂的样式并一直保持到室町幕府时期。其三是桃山时代至江户初期(16世纪末-17世纪),因商品经济和都市文化的兴起,出现了高而利落、男子气的发髻,改变了垂发的清幽格调,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青春爽利的新风格。第四阶段是江户中期至后期(17世纪末-19世纪),在现世主义、享乐主义和个性解放的思潮下,大众娱乐形式“歌舞伎”的风行与青楼市井人物的标新立异,推动了发式的不断翻新,其上的装饰品也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现在称为“日本发”的复杂华美的传统发型。
可见,日本传统发饰品是近世江户时代的产物,其历史不算久远。发型共分成四个部分,前额中间隆起的一份称“前发”,面庞两颊打开的部分称“鬓”,发在头上盘卷的部分叫“”,后颈部分叫“”。发饰品主要分栉、笄、簪、布四种,装饰部位各不相同。“栉”就是发梳,一般插于前发和之间。“笄”是一种两边对称的长条形发插物,可以同栉配对,有扁、方和圆头棒槌型(中文的笄与簪同义),通常插在“栉”的后面,和“布”一起用于固定的造型。“布”由宽窄不同的布条结束而成,颜色以红、白居多。“簪”的材料多为金银和龟甲,有一足、两足(中文名钗)和多足,头上为耳挖,足和耳挖之间有一个略宽的平面称为“镜”,是主要的装饰部位。“簪”的品种很多,通常装饰鬓的两侧或者鬓的后方。
日本发饰品的原材料不算丰富,但盛产木、金、银。由于是海岛国家,除了贵重的龟甲、珊瑚,还常用螺钿、水晶、贝、珍珠。其它用来点缀的还有象牙、琥珀、玉、翡翠、绢、铁、玻璃,甚至还有瓷。工艺有打磨、漆绘、漆雕、描金、透雕、镶嵌、浮雕、切雕等。
就日本发饰品的审美情趣来说,虽然在传统文化中,“物哀”、“幽玄”和“闲寂”占据了审美精神的主体,在艺术追求上大多表现出简素、纤细、冷澈、淡泊的意境。但江户的“日本发”却与此相反,它的夸张与装饰所代表的却是另一种奢华、精美、浓烈、世俗的感官情趣享受。一方面,这与当时日本的主情思想有一定的关系,即从神道精神的“真实”出发,以自然的本能欲求为美,使满足纯粹的官能美成为一种合情合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与武家文化金碧重彩、明丽绚烂的装饰风格相吻合,反映了庶民日常生活中现世享乐的情态和欲望。不过分析这些精美的器物,又发现在许多方面遵循了自然、洗练的传统审美,并不是一味地热闹繁杂。综合来看,日本传统发饰品的审美情趣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澄”、“寂”、“艳”、“赈”。
“澄”,就是清澈、通透、明净。古代日本人以纯洁、清明代表美的理想,如热爱“雪、月、花”圣洁的白。同时,崇尚自然的真实,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表现美,如伊势神宫以木、苇、茅草作材料,无色无装饰,追求物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千利休的“空寂茶”则是在至简至素中达到纯一无杂、和敬清寂的理想境界。
“寂”是日本审美的中心。它代表了从自然风物中领悟到的美与情感:静寂、闲适、悠远、冷逸和感伤,流露出余情缭绕的风雅情调。日本发饰品的表现题材大多为自然景物或者日常生活,既有雪、月、花、木、草、雀、鱼、虫、流水、云霞、竹林及四季之景,又有甲虫、豆芽、藤瓜、鱼篓、竹笼、葫芦、团扇等田园情趣。仅此还不足,还要以动物与物的对比来拟示自然界的动静和谐。“艳”,是艳丽、艳色,指带有光泽的美,漂亮、光彩的感觉。这是大量使用了描金、漆绘和螺钿而使色彩变化强烈的效果。此种风格源于日本古老卓越的装饰技艺——漆艺。自桃山时代以来,迎合武家和富商口味、与空寂的“禅文化”相对的“黄金文化”盛行,在服饰器物上也追求奢华精致,木制的发饰品非常适合用精美的漆艺来装饰,特别是栉和笄。
关键词:话剧;传统戏曲;审美取向
认为向传统戏曲学习重点是“要掌握学习古典作品如何表现和概括生活的‘窍门’。我们不是去模仿他们,而是要去掌握这个‘窍门’。”①这里说的民族传统戏曲的“窍门”一个是指“传统戏曲的审美取向”,一个是指“戏曲结构”这两个主要的“窍门”。前者是指要求剧作家非常熟悉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他说:“应该从观众的眼睛里,看出什么叫‘紧凑’,‘简洁’,‘洗练’,什么叫‘震撼人心’,什么样的文章才是有‘光彩’,有‘音乐性’,有‘节奏’。”②
中国人喜欢离奇的故事情节,喜欢神秘色彩浓厚的恐惧气氛,爱看“有戏”的戏份的审美心理定势长期以来积淀在民族心理和思维定式中,展示的既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审美情趣,也是制约创作的一个关键因素。
1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取向”
1.1中国传统戏曲“审美取向”是“事不奇则不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六朝志人志怪小说到唐传奇,到宋代的话本,南戏的剧本,说书艺人的底本,讲经的“变文”;从元代杂剧到明清四大名著,中国人特别看重文学传统中的“故事”元素。后世的戏曲几乎吸收借鉴了上述所有艺术元素,尤其借鉴了唐传奇中设置情境、塑造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且在形成之初就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元《辍耕录》曰:“稗宦废而传奇作,传奇作而中国传统戏剧继。”点明了这种艺术继承的源流关系。
传统戏曲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故事情节十分有趣,因此积淀成中国人爱看“戏”,爱看“故事”的审美心理定势。因此,剧作中浓厚的“故事”元素和传奇色彩,正是中国人喜爱剧作的原因之一。
总之,中国人看故事讲究:“传奇者,传奇事之奇焉者也,事不奇则不传。”③
1.2中国传统戏曲“审美取向”是剧情神秘色彩浓厚
剧情诡异、神秘色彩浓厚,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又一个重要特点。非常清楚“中国观众爱看什么,厌倦什么,他也曾因为《雷雨》写的‘太象戏’而转变去学平淡深邃的‘契诃夫味’,但这样也没有改变他的‘本色’。在《日出》《原野》等剧中仍表现出惊心动魄。表面上的平庸生活‘淡似水’,而实际尖锐剧烈性格和心灵的碰撞却‘惊如雷’,后来他告诫年轻人不要只学契诃夫,还要学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比契诃夫更易于中国观众接受’。”④所以,《家》、《王昭君》更有莎翁戏剧的影子,因为莎翁的戏剧更像中国传统戏曲。
2对中国传统戏曲“审美取向”的继承与创新
非常了解中国人自古形成的审美心理定势,也深喑传统文化的精髓,他以民族传统戏曲的传奇融解古希腊悲剧的神秘巧合,并创制中国观众喜爱的故事情节。在眼中离奇的事件怎样安排情节是最重要的。
剧作往往就是用离奇的伦理关系编制离奇的故事情节。在现代戏剧史上,两性伦理关系最复杂、最乱的戏就是《雷雨》。30年前富家大少爷周朴园引诱了丫头侍萍,又始乱终弃,30年后,后母蘩漪又与周朴园前妻的长子周萍,而周萍又与胞妹四凤相爱,蘩漪跟四凤争夺周萍,两兄弟周萍、周冲又共同追求四凤,多个三角关系交错、重叠,多个复杂难解的两性伦理纠葛。这些让平常人觉得不可理解的奇特故事,却认为还不够劲。
《日出》中化用中国传统戏曲技巧,精心编纂那些看似不“奇”,实则“传奇”的故事情节,更让读者们睁大了惊奇的眼睛。虽然面对的是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生活,展现的却是“不足者”与“有余者”对立的世界,犬牙交错的复杂关系。剧中展示了虽生活在牢笼里还骄傲自恃的可怜动物,比如潘月亭、张乔治、顾八奶奶和胡四,他们这些人自认为有钱有势、有手腕,在社会上混得不错,自我感觉良好,但这只是事物的表面,实际上他们也是被“背后”那只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的大手抓住了咽喉,扼住了生命的人,用李石清的话说,他们都是被“耍了”的。有意从老子的《道德经》上摘录以下几句话放在这个剧本的扉页之上:“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⑤用以表现这个不合理、不公平,且又极具传奇色彩的世界。
其剧《原野》更是以神秘剧情闻名于世,从中我们也可看到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蛛丝马迹。剧中天地是沉郁的,苍苍莽莽的巨树,龟裂的木纹,怪相的黑云密匝匝遮瞒了天化成各色狰狞可怖的形状,这处天际像张着嘴的血盆大口,连奇峰怪石也点染了诡异艳丽的色彩,神秘的森林,灰蒙蒙的细雾,幽幽的水光,树干上发光的白皮,仿佛环立着多少白衣幽灵,上边吊下狰狞的杈枝像一个巨兽张开血腥的大口,外面成群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处处让读者感觉恐惧、冒冷汗。昏黑原野上的焦家鬼气冲天,油渍的焦阎王像满脸杀气的悬在正房正中右窗上,一张黑香案供着狰狞可怖、无首无臂的金眼菩萨,门上贴着残破的钟馗捉妖图,阴沉沉、空洞洞的铜磐声,再加上远处不时传来焦母敲响的木鱼声,更令人毛骨悚然。在这原野之上有头发像乱麻、硕大无比的怪脸,眼烧着仇恨的火,筋肉暴突、毛茸茸的前胸,凶狠狡诈的仇虎,泼野妖艳,强悍魅惑,风流野性的花金子,峻削严厉、失去双眸,猜疑、急躁、敏感、暴戾的焦母。《原野》中,焦母对儿媳花金子嫉妒并怀恨在心,她往木人身上扎钢针,念咒发泄私恨的行为恐怕在西方戏剧中难以找寻,仅在中国传统戏曲中能见到。
有人说《原野》借鉴并吸收了《琼斯皇》的一些技巧,在情节上也有相似之处,但却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把西方表现主义手法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表现手法捏合在一起,可以说对《琼斯皇》来了个“脱胎换骨”的大手术。
还有人说《原野》第三幕借鉴了莎士比亚《麦克白》的一些情节。其实,本人非常反感说他抄袭外国人,我想,与其说借鉴《麦克白》和《琼斯皇》不如说借鉴中国传统戏曲更贴切。《原野》第三幕中黑林子里,洼地中,水塘边,小破庙旁,出现的阎罗王、判官、牛头、马面、青面小鬼,以及焦阎王、仇虎父亲和妹妹的鬼魂,这是作家把中国传统戏曲舞台的假定性和西方表现主义技巧融为一体,它一方面体现出幽冥世界的鬼魂形象构成的幻境是旧中国黑暗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这些直观的灵魂形象也是作家用以“外化”、“幻觉”揭示仇虎的潜意识,以直观形象“外化”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表现手法。
3戏剧创作理念对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两点启示
(1)中国历史上“和”思想的应用。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和”思想的发展可谓久矣。所谓“和”是指和谐。深知“和”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观,蕴含着不同事物、不同因素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关系。正是这种“和”思想影响他的审美取向和创作方向。
(2)多元共生时代,学会彼此“对话”。当前社会早已进入多元共生时代,“对话”是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何为“对话”,即为中外“对话”和古今“对话”。对中西戏剧理论进行清理和比较,不断改造、消化、吸收、创新,这是新时期不断“对话”的关键,也是建立当代戏剧理论的关键。
4结语
的民族传统戏曲根基来自他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少年天资聪慧,在私塾教育中陆续接触了“四书”、“五经”、《左传》、《史记》、《道德经》和《易经》。然而,对他影响最为深远的却是那些所谓的“闲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镜花缘》、《西游记》和《红楼梦》。少年时代看戏如家常便饭,几岁便坐在母亲的腿上看戏。什么京戏、评戏、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京韵大鼓、文明戏他都爱看。在这种艺术熏陶中,民族艺术审美特性不知不觉渗入他童稚的心灵中。幼年的戏剧经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对戏剧的兴趣。是带着最有民族传统韵味的文化积淀接受西方戏剧,才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戏剧成就。一生都没有削减对传统戏曲的热爱,悦耳的川剧、婉转的越剧、高亢的豫剧、古朴的秦腔,时时都对他充满诱惑。晚年还教导年轻的话剧作家:“要了解外国的文学,但更重要的是认识中国的文学传统,我们都是从这个传统出来的。所以,看戏也不能老看话剧,这样会有局限。(中国)各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精彩的东西。”⑥
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中国戏曲的亲身体验说明,传统文化不是新生事物发展的绊脚石,任何外来文化都要在本民族文化基础上发展,一个民族不可能离开传统戏曲去发展完全不同的新剧种,同样一个剧作家也不可能抛开传统文化去进行新的艺术创作。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浸入血液,深入骨髓的。
注释:①.《读剧一得》,《轮剧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378.
②胡星亮.《中国话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切忌“浅尝辄止”》.戏剧报,1959(5).
③孔尚任.《桃花扇小识》,转引自《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会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④蔡骧.《导演杂论》,《人民戏剧》.1980(5)。
⑤欧阳山尊.《论的三个代表剧作――》,《戏剧研究论文集》.中日戏剧出版社,1997:30.
⑥胡星亮.《中国话剧与中国中国传统戏剧》.学林出版社,2000(9):233.
参考文献:
[1] 戏剧选[M].文艺出版社,2000.
[2] 戏剧研究论文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
[3] 戏剧美学思维[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4] 戏曲美学论文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5] 中国戏曲文化[M].中国友谊出版社公司,1996.
[6] 曹树钧,俞建萌.招魂――戏剧大师[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7] 著.原野[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8] 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话剧史稿[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9] 陈多.戏曲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0] 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 傅谨.中外戏剧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 胡星亮.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M].学林出版社,2000.
[13] 李杨.现代性视野中的[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4] 朱栋霖.论的戏剧创作[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5] 梁一儒,卢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学者对普法教育与传统戏曲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相关论文和书籍有如孙书磊2011年4月27日发表于《中国文化报》的《谈西方文艺思维与当代戏曲实践的误区》,还有苏力的《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还有徐忠明译著《包公的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等有关传统艺术与法律的文章或著作,它们均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传统戏曲与法律之结合进行了阐述。与本文所关注的论点不同认识的有魏英杰发表于《东方早报》的《戏曲普法,接不上现代法律精神》,该文章针对2008年陕西省石泉县的法官在当地仿古街的古代县衙中,以今案古审的判案方式进行的普法宣传活动进行论述,该文从“送法下乡”的角度承认其为有益的尝试,但同时也提出了在古代的司法情景中能否将当代的法律精神得到有效表达的疑问等等,这些有关传统戏曲与法律的文字资料均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二者进行了阐述,本文就研习各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普法教育的角度对二者进行系统剖析。
(一)我国普法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普法教育现状可以借用张明新在《对当代中国普法活动的反思》中的一句话来说明,“当代中国普法活动规模之巨,形式之繁多,内容之广泛,持续时间之长久,在中国法制史上都堪称创举”[2]。就目前而言,人们把普法的目光更多投向了农村,尤其是以《宪法》为中心的基本法律常识已经在较大范围内得到传播,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都有效增强,普法行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众对于普法教育行为重要性的认识,对普法进行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传播活动。在当前,主要有网络传播、电视栏目传播,演讲、法律知识竞赛传播、宣讲团讲授、展板介绍等等,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了普法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为普法宣传提供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宣传阵营,多种宣传渠道也为普法教育赢得了更多的受众。针对这些相应的普法方式,我们详细分析看看效果如何?普法教育过程中所投入的大量的人、物和经济并不一定能产生相对应的普法效果,普法教育工作依然存在内容刻板方式落后等现象,更缺少相应的普法效果考核体系的建立等问题。普法教育受众的多元接受措施为我们提供多元接受方式的同时也使得受教育群体具有个体化、单次性、无选择等弊端,这些弊端通过传统戏曲普法教育的形式可以有效解决。
(二)传统普法教育的主要措施考察
目前传统普法教育的主要常见的措施有互联网法律索引、电视法制栏目、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展板介绍等措施。利用互联网进行普法教育,它有着超大容量的特点,因为它可以囊括更多的法制内容,有刑事案例、有条文解读、还有各种犯罪心理剖析,可谓是样样俱全面面俱到,想找什么就有什么,并存有大量视频材料和图片信息,还可以随意下载进行再传播,大大方便了想要接受法律知识的民众。我们在看到其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接受网络法制类栏目的人员庞杂,其中不乏青少年人员,面对不经过处理的各类案件,还不具备成熟辨别能力的人群会有刻意模仿之嫌,尤其是模仿一些常见的犯罪过程,这样就对年轻的受众群体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少年犯罪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犯罪行为是对视频中暴力事件的模仿,利用网络进行法制宣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过滤宣传的内容,这将是利用网络进行普法宣传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电视类法制节目的开播,较网络传播有了一定的规范性,在一些节目中还配备有节目主持人对法律知识点的解读,这样对于接受者产生了一定的正面传播作用,随着电视艺术的普及也为普法节目赢得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大量受众群体。与网络传播一样,电视传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法制节目时间点的安排,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使得接受者局限于固定的栏目时间,更多的电视频道与更丰富的电视节目,也分散了相当部分的受众,法制频道在某一时间段虽然可以锁定一部分受众,但他们也是不愿意重复接受相同的节目,起不到不断强化法律知识的效果。法律知识讲座可以再一个规定的时间内使法律知识在参与人群体中得到传播,但说教的意味让接受者更多感受到的是被动接受,这样被动接受使得随着讲座的结束而归为普法任务完成,既没有网络普法的广泛和丰富多样,有没有电视普法的直观性和舒服感,更缺少传统戏曲普法的可重复特点。法律知识竞赛较法制讲座形式灵活了许多,也可在参与人身上留下较为深刻的记忆,因为通过正反双方的争论而达到了宣传的效果,但其同样面临着受众面窄及不可重复传播的困境。我们目前更多接触的法律传播方式为展板宣传,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说明,这样的传播方式需要借助于相对固定的场所,针对人员流动性大的场所尚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宣传法律的作用,但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现状来看,此措施也仅仅可以作为一种短期阶段性的措施,时间已久难免有成为一种固定摆设之嫌,可谓熟视无睹,将起不到宣传的效能。以上即为目前传统普法教育的几种主要措施,在这些措施中我们看到了几种措施各有所长也各存在弊端,同时也看到了利用传统戏曲进行普法教育进行普法的实效性。
(三)传统戏曲普法教育的实际效果分析
以传统的戏剧表演作为普法的传播工具具有可多次重复接受的特点,它的重复性来源于戏曲艺术的程式化表演特点,一句句念白,一曲曲唱段和一招一式的表演,将法律知识元素无痕纳入传统艺术中,接受者或仔细揣摩韵味或痴迷演员的精湛技艺,在主动接受传统艺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法律知识。不管是网络或电视普法传播还是普法知识竞答讲授、展板介绍,它们的重复性永远无法与传统戏曲相比,一出出经典传统剧目,如《西厢记》、《赵氏孤儿》、《狸猫换太子》等剧目演出了多少年,代代相传至今,戏迷们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就是这样还是要重复听,重复看,我们的普法宣传内容如果成功植入传统戏剧剧目,将能起到可多场次重复的宣传效果。传统戏曲剧目从剧本构思到创作,到编排最后立于舞台,往往要经过专家学者多方论证,其内容应该是经过严格筛选审查后的结果,编排得当,将适应各个年龄段的受众群,不会出现如网络或电视屏幕中的暴力景象,有的是程式化的唱念做打艺术表演,可以说是年轻受众群安全进行普法接受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扩大传统艺术受众群的一种手段。传统戏曲艺术的编演,可以塑造更多的理想式人物或时间,如《窦娥冤》中的第六场窦娥的三个誓愿的应验和第七场与窦天章的梦会,因为它的理想式手段运用,为戏曲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还可以用一些经典唱段倾诉人物心声,往往这种手段更容易表达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如《明公断》中第一场“坐宫”中陈世美安排韩琪追杀秦香莲的心理活动。利用传统戏曲艺术的虚拟性特点,将会使普法教育形式更丰富更精彩。
二、发挥传统戏曲普法教育功能的具体思路
对于传统戏曲普法的教育功能而言,如何能合理高效地开展具体工作,将是实现传统戏曲特殊功能的关键。
(一)重视传统戏曲的普法教育作用
普法宣传的有效实施可以使社会更加稳定,对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广大民众都知法懂法,才有可能使“人治”社会真正转化为“法制”社会。以传统戏曲作为普法教育的一种主要手段,对于相当一部分人而言还比较陌生,他们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甚至怀疑这种方式的可行性。那么,以什么就可以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传统戏曲的普法教育重要作用呢?那就是优秀的普法作品,就是经过精心排演的同时也是包含法律内容的优秀普法剧目,只要此剧目在普法行为中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进入到老百姓心中,那么,它在普法的多种方式中就有了重要的地位,传统戏曲的普法教育作用才能真正引起大家的重视。与网络和电视媒体相比,传统戏曲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这并不代表其不能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这项工作有待我们做深层次的挖掘整理和实施,也可以这样理解,编演新的普法剧目或许可以为传统戏曲艺术开辟又一条发展之路,从而达到自身发展和有效进行普法宣传而获得共赢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二)改进普法戏曲曲目的内容与形式
目前的戏曲曲目更多展演的是传统的经典作品,尚无普法类经典剧目出现,普法的剧目还只是局限在一个很小范围、或一个地方性小区域的一些民间班社组织的阶段,这样的现状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化观念,不能将普法剧只停留在小打小闹的短片式制作中,要制作较大型的、艺术性较强的普法连本剧。以传统戏曲为载体进行普法宣传的民间组织,他们为什么搞这样的活动?他们是心血来潮么?仅仅是自娱自乐么?他们之所以有这样行为是因为他们扎根民间,知道老百姓真正乐于接受什么样的艺术,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拴住老百姓的心。回观一些正式演艺团体,他们在传承着优秀的传统艺术,在没有相关要求下一般是不会展演当代普法剧目的,他们或许觉得普法剧和他们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其实,普法剧目的展演并不在表演者的身上,而是在普法剧目的领导组织者那里。传统戏曲表演团体也需要精彩的剧目、不管是普法剧目还是其他,这些院团也期望普法剧为前提而进行剧本的编写与排演,进而研究如何将艺术团体的生存和发展与普法行为的相互结合,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果以一定区域成立专门的戏曲普法院团,应该会形成一个相当大的市场。
(三)加大对普法戏曲曲目的经费支持
对于普法戏曲曲目的建设,离不开一定经济的投入,懂得了传统戏曲进行普法行为的重要性,可如果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也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原想。开辟区别于传统普法宣传的固有手段,所需资金如果能顺利纳入财政支出项目,就可以解决普法戏曲剧目的建设问题。在我国平阴县东阿镇的实施传统戏曲的普法活动中,就已经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系列措施的实施,得益于领导组织者的大力支持,不管是领导体系和普法队伍的建立还是奖惩考核机制的制定,如活动组织、人员培训、请老师指导,包括服装道具交通费用和基本生活保障等,均需一定的资金投入。这部分资金如果光依靠民间班社或演绎团体自己掏腰包,恐怕将难以进行,毕竟他们还需要维持其组织的常态化运转,这些组织需要的是另外注入的资金,尤其是普法剧目初步启动期。
(四)建立普法戏曲曲目的推广普及机制
当获得经费支持的普法剧目编排成功后,就涉及到一个如何推广的问题,普法剧目不同于一般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它需要一个更大范围、场次相对均等的传播机制,因为它不单单是一种艺术的表演,它的身上承载着一种特殊的任务,一种要进行法律宣传的任务。或许这项活动可以与文化系统正在进行的文化惠民活动与普法宣传共同结合起来而促成此事,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普法戏曲曲目的推广普及机制,将编、演统一部署,严把质量关,把优秀的、能贴近百姓生活的法律知识传播开来。
三、结语
[关键词]戏剧 核心期刊 高被引论文 期刊评价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060-02
在中国,截至2010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CN号(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和ISSN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正式刊物即有9851种,根据期刊的学术地位分类,可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两大类。北京大学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收录了1980余种中文核心期刊,其中,“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中收录了10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本文将从中选出9种(文学创作类期刊《剧本》除外)作为标本,并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2003年至2013年间的检索数据对该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和所发表的论出详尽分析。
一、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遴选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收录的九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作为参考源(序号同要目总览):(1)《戏剧艺术》;(2)《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3)《戏曲艺术》;(4)《戏剧文学》;(5)《中国戏剧》;(6)《四川戏剧》;(7)《大舞台》;(8)《上海戏剧》;(9)《中国京剧》。[1]
(二)研究方法
根据邱均平专著《文献计量学》中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检索系统,对这9种期刊分别按照2003年至2013年的时间跨度进行检索,统计出每种期刊的发文量、年度平均发文量、基金发文量、被引频次、被引率以及高被引论文的中图法分类号和研究主题,并根据检索出的各类统计数据做出相应的EXCEL数据表,进而对当代中国戏剧理论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做出文献综述。[2]
二、结果与分析
(一)9种期刊的概况分析
表1 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简介
注:复合影响因子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
由表1可知,这9种期刊都是由国内权威的科研单位创办的,其中包括省级艺术研究院、艺术类高等院校、艺术类协会单位和文化部下属单位;再从创刊时间看,其中4种期刊创刊于1960年以前,3种期刊创刊于1980年以前,另外2种期刊也创刊于1992年以前。因此,无论是从期刊的主办单位还是从创刊时间上,都可以掂量出这9种期刊在国内戏剧研究领域中的份量。
(二)9种期刊的发文统计
由表2可知,这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近11年来的“发文合计”和“每年平均发文”的数量都很可观,反映出我国相关学者的戏剧理论研究热情十分高涨。另外,期刊收录的基金发文,也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可以从间接上体现出我国对于戏剧理论研究领域的课题申报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在这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发表了数量相当的科研成果论文。
(三)9种期刊的论文被引频次统计
期刊某一年的“被引频次”,是指特定期刊该年所刊登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其他发表的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论文能够被引用,尤其是高被引论文,意味着该论文以及该期刊获得了很高的学术认同,是衡量该论文以及该期刊学术水平很重要的评价指标;表3中最新统计的“被引频次”各年数据和累计数据体现出了该期刊刊登的论文获得了学术界广泛的认同。此外,期刊的“被引率”,是指期刊发表的每篇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能够直观地体现出期刊发文的质量高低;表3中最新统计的“被引率”数据,可以从总体上反映出这9种期刊的发文质量,下面将从每种期刊中筛选出高被引论文(被引用10次以上)做进一步研究。
(四)9种期刊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统计
表4 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近11年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被引用10次以上
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笔者在表3的基础上,筛选出了这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近11年来 112篇高被引论文(被引用10次以上)做了进一步分析,表4中详细列出了每种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篇数和被引总频次,由此项数据可以得出,排名靠前的《戏剧艺术》《戏曲艺术》《戏剧》《中国戏剧》《戏剧文学》和《四川戏剧》收录到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居多。
(五)9种期刊高被引论文的中图法分类研究
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这9种期刊112篇高被引论文中的绝大部分都包含在“J 艺术”和“I 文学”类目内,其中,“J 艺术”类高被引论文在下列期刊的所有高被引论文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中国戏剧(87.8%)、大舞台(81.5%)、戏曲艺术(79.6%)、四川戏剧(75.8%)、戏剧艺术(75.2%)、戏剧(70.8%)、戏剧文学(68.5%);“I 文学”类高被引论文在下列期刊的所有高被引论文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戏剧(29.2%)、戏剧文学(27.9%)、戏曲艺术(19.4)、戏剧艺术(17.1)、四川戏剧(11.6%)、中国戏剧(6.1%)。
此外,笔者又对这112篇高被引论了“中图法详细类目”分析,可以得出这112篇高被引论文中占比较高的详细类目有“I207.3 戏剧文学评论”“J6 音乐”“J80 戏剧艺术理论”和“J82 中国戏剧艺术”。其中:期刊《戏剧》在“I207.3 戏剧文学评论”和“J80 戏剧艺术理论”两类中收录的高被引论文占比最高,期刊《大舞台》和《四川戏剧》在“J6 音乐”类中收录的高被引论文占比最高,期刊《中国戏剧》《戏曲艺术》和《戏剧文学》在“J82 中国戏剧艺术”类中收录的高被引论文占比最高,《戏曲艺术》和《中国戏剧》在“J821 京剧艺术”和“J825 地方剧艺术”两类中收录的高被引论文占比最高。
(六)9种期刊高被引论文的主题研究
表5 9种戏剧类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主题研究
观察表5,这9种期刊近11年来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戏曲传承与保护”“中国戏剧事业”“中国传统音乐”“戏剧影视文学”“戏剧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产业”等10个方面。再进一步对2010年以后发表的高被引论主题分析后,笔者得出:虽然在篇数上还是“戏曲传承与保护”占据了第一位,但是一些新兴的研究课题也已经逐渐成为了近三年的研究热点,诸如“创意产业”“动画”“网络电影”和“微电影”等。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详尽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9种戏剧类中文核心期刊已经成为了我国十分重要的戏剧理论研究阵地,尤其是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戏曲,学术界一直在持续关注这个问题,只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还没有探索出一条非常明确的改革路径。幸运的是,近些年的戏剧理论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外的跨文化交流,以及新兴媒体形式的出现,戏曲已经迈出了与其他文化形式互相融合的脚步,只是,前进的路途应该还很遥远。
【参考文献】
“版本”二字,最初是指书籍的众多雕版印本,“版本之学,所从来旧矣!盖远起自西汉,大用在雠校。”[2]现今的“版本”涵盖宽泛,所指远不仅限于书籍,包含了影视、音乐、戏曲、软件、产品、传媒等众多方面。“不同的戏曲艺术形态,就会产生不同的戏曲文本,亦即不同的戏曲版本……故而研究戏曲版本是研究剧目传播与流变乃至剧种声腔形态等情况的重要依据。就此意义来说,研究戏曲版本是我们进入研究戏曲艺术历史大门的一道非跨越不可的门槛。”[3]
一、经典剧目多版本与艺术风格
经典剧目多版本现象成因有很多,如:“台本”差异,“改本”不同,剧种、声腔差异和实际演出差异等,这些问题本文不再探讨,本文拟从艺术风格上略作考察。
“风格”原指人的风度品格。刘勰说:“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腴辞弗翦,颇累文骨,亦各有美,风格存焉”( 《文心雕龙·议对》)。此后,“风格”则用来描述作家或艺术家在创作成果中所表现出的格调和气派。“只有那些具有审美价值的因素组合起来才能构成风格……因此,风格不仅是形式概念,而且是形式美的概念,一个美学概念。”[4]不同的风格,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演绎出不同的美感,使观众拥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剧目多版本更利于表现戏曲艺术的民族与地域风格、流派与表演风格、创作与时代风格。
民族与地域风格
王骥德说:“古四方之音不同,而为声亦异,于是有秦声,有赵曲,有燕歌、有吴,有越唱,有楚调,有蜀音,有蔡讴……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5]经典剧目的形成,受到地域、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等条件的影响,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地域风格融入到戏剧创作中,直接造就了剧目的众多版本。“同处于一个民族大家庭的人们由于时代传承,养成大体相同的民族心理、民族气质、民族风尚、乃至审美意识和情感等精神文化素质。作为自己民族精神和文化代表的作家艺术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自己民族的感觉方式、思维方式和审美眼光从事文艺创作……”[6]。
流派与表演风格
艺术流派是艺术风格的随行者,它随着创作风格相近的艺术群体出现而出现,没有艺术风格,就没有艺术流派……艺术流派的产生是艺术创作活动日趋繁荣的标志。以多声腔剧种京剧为例,在皮黄等多声腔的基础上,进而形成了各种流派,如徽派、京派、海派等。从行当表演风格来看,早期京剧老生行当就形成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等多种流派。不同的表演风格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而诸多流派在竞争中完成了富于个性的声腔音乐创造,在保持经典剧目的传统演绎基础上,又根据自身既有特点进行了个性化变革,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剧目版本,推动了剧目多版本的发展进程。
创作与时代风格
同一源流的戏曲脚本,由于供演的戏曲剧种、声腔不同、本子的属性不同,面目亦不同……由于历史时期不同,即便同名、同源流的剧本,也会演化成多种不同面目的版本。[7]创作风格的不同导致面目亦不同,时代风格的不同也决定了剧目的多版本。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多版本、多创意的丰富多彩的戏剧演出层出不穷。比如《赵氏孤儿》有京剧、豫剧、越剧、川剧等多个剧种多个版本,《玉簪记》有川剧、京剧、越剧、昆曲本,《梁山伯与祝英台》有越剧、评剧、扬剧、京剧、豫剧等版本。每个版本都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在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各自差异化演绎。有的版本在原著的基础上对一些经典的折子戏进行了发展和改动,甚至对结尾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当今,剧目多版本现象尤为突出,不同戏曲声腔剧种对经典剧目的改编演出,促成了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戏曲经典唱段的广泛传播。
二、经典剧目多版本与艺术水准
研究剧目众多版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戏曲流派的演变,探寻不同时期的观众对戏曲的审美取向,从而使戏曲发展在传统和现代的磨合中寻求到最佳的结合点。如,《玉簪记》作为经典剧目流传甚广,有昆曲、川剧、京剧、越剧等版本,以川剧版和昆曲版最为知名,剧中的许多段落都是戏曲经典折子戏的流传,昆曲版的“琴挑”、川剧版的“逼侄赴试”和 “秋江”等盛演不衰,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提高了经典剧目的表现力
相同的题材因主题提炼方法的不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另一部新作。[8]情节侧重点不同带给观众的就是不同的审美感受。下面取《玉簪记》中“秋江”一折的川剧版和昆曲版在情节、身段、语言上的不同分析各自的表现力。
首先,情节各有侧重。川剧版《秋江》侧重用川白诙谐的语言特点表现艄公的幽默和逗趣,与尼姑妙常的心急如焚形成对比,相映成趣。昆曲版《秋江》则通过具有文学性的唱词表现男女主人公相遇江心同唱相思曲的情境。
其次,身段各有设计。川剧《秋江》灵活多样、贴近生活。艄公与妙常的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俯一仰,一蹲一立,一摇一晃,一惊一乍,一伸一缩,一缓一急……使人能立即分辨船行水中的各种状况,艺术特点活泼而流畅、生动而谐趣。昆曲《秋江》在行船身段上则强调了两船平稳进行、两船遥见、调头、错身、起伏、颠簸、靠近、相撞、分开、合拢、抓浮尘、荡开、靠拢、牵手、跳船、上船、相拥等各个环节。
再次,语言各有特点。一方水土,一方唱法,川剧在巴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地方语言对老艄公的对白进行了大胆创造。艄公出口成章、词不穷歇,虽是七十九岁的老汉,却论辩敏捷,幽默有味,充分体现了川剧独特的语言魅力。昆曲《秋江》着重在唱腔,歌词清丽脱俗,婉约凄美,富有艺术气质,文人气息非常浓厚,文词非常典雅,在每句唱中又配合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或者用表情动作辅助对文词的解释,故边唱边舞,既隽丽雅致又行云流水,文人的优雅、浪漫、辛酸、情感都在唱词中尽情绽放,美不胜收。
拓展了经典剧目的文化内涵
在对传统剧目进行的多版本改编后,剧目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和闪光点,使得戏曲文化的内涵得以延伸和发展。
川剧《秋江》通过艄公这一类人对尼姑妙常的理解和同情,把一个封建礼教社会的爱情苦戏因艄公的演绎而变成一部诙谐的追求自由情感的爱情戏,使世俗和封建的堡垒在真情面前轰然瓦解,带领观众走向人性的本真。川剧的这一改动,对《玉簪记》原作是很好的补充和卓越的创造。川剧《秋江》在剧本的改编中强化了风土民俗和人性本真,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能探寻更为深远的文化内涵。昆曲《秋江》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的表达尤为上乘,其文人雅趣的风骨体现了当时士大夫的独特文化品位。用华丽优雅的唱词去描述剧中人物对爱情的坚定和对宗教、封建的反抗,把人的“情感”需求放大,表达了要追求真爱的自由人性,推崇心灵世界的给养,使人在生存的意义上能够去体会更多生命本体之外的精神世界的需求。此剧多版本的表达使其文化内涵得以延展,使观众体味到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文化意蕴。
三、经典剧目多版本的意义
在社会经济、文化大繁荣的过程中,由于观众的审美情趣多元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发展、音乐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会使很大一部分戏曲观众的视线转向其他艺术形式,从而使观众流失,使戏曲的受众面变得狭小,不利于戏曲的广泛发展和传承。基于这一点,经典剧目多版本化在这个时代变得特别的有意义。
经典剧目多版本的时代意义
戏曲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下,必须先使经典剧目得以传唱和传承,才能在艺术大发展中稳健脚步。尽管很大部分的中国观众对一部完整的意大利歌剧内容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是对于其经典剧目的熟悉程度却是非常可观的,我们常会在音乐会中听到西方歌剧经典唱段由不同国籍的音乐家们演唱,其作品久而久之使我们渐渐熟悉。我们大多数的观众也是从某些剧目中的经典唱段里来渐渐熟悉中国的歌剧的,比如《北风吹》、《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我的虎子哥》等等。唱段的传播得以先入为主,然后全面普及剧目。所以,戏曲经典剧目的多版本演绎推动了戏曲的发展和革新,是戏曲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也是非常受大众欢迎的形式。
经典剧目多版本的出现使各个流派唱腔能够进行横向比较,使观众能自由选择喜欢的版本形式。因为观众的喜好能够促进不同唱腔流派的良性竞争,可以使竞争者真正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从观众的审美需求出发,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艺术个性的流派唱腔发展路径。促使新剧目的创作从更全面的视角出发,在艺术创作上注重质量、数量的同步增长。
经典剧目多版本的时代要求
经典剧目要突破传统戏曲传播的既有方式,全方位、多视角地演绎,才能把握现代观众审美心理结构,才能使戏曲艺术更深入地贴近人民生活,成为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在当下社会,只有满足时代需求才能使戏曲自身得以长足发展。
首先,经典剧目的多版本化要经历市场之路。脱离市场和观众,戏曲和剧种将不能生存。追溯历史,戏曲史和剧种史的演变,莫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观众的审美趣味决定戏曲的市场。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取向,对戏曲的多版本多视角的要求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随着时代前行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发展应该尽可能的从市场的视角来调整发展的脚步,把握大多数观众审美情趣的方向,才能使传统戏曲不被社会其他门类的艺术形式所淘汰。
其次,经典剧目的多版本化要在传统和改革中寻找契合点。“我们只有在继承传统戏曲音乐时,不要把传统美学表现体系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以致形成固步自封,趋于僵化;在改革发展戏曲音乐时,也不要把现代艺术手法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以致造成措置不当,趋向异化。”[9]我们常说,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这就是中间的合适点。要把握这样的合适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磨合,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只有在不同舞台上广泛演绎同一剧目、同一唱段,使之为更多观众所熟知和传唱,对经典剧目的传播和发展至关重要。这会促使戏曲艺术家们创造出更高水准、更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并提升观众的审美水平,更加推动戏曲艺术跟随时代的步伐向前发展。
注释:
[1]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201页。
[2] 钱基博:《版本通义》,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3] 孙崇涛:《戏曲文献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
[4] 方汉文:《世界比较诗学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5] 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4-117页。
[6] 张学新:《文艺思想与实践大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
[7] 孙崇涛:《戏曲文献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8] [日]河竹凳志夫:《戏剧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
本论文评选活动由评委会的专家学者及戏剧之家杂志社的审稿编辑通过层层筛选,从《戏剧之家》每期刊发的论文中进行评选,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点评,并对获奖论文给予表彰奖励!
以下公布2015年07(下)的获奖论文名单,并由衷地对获奖的作者表示热烈祝贺!
专家点评(合议):
一等奖:《从到英雄:时事新戏〈二十世纪新茶花〉和福州评话〈新茶花〉对“茶花女”形象的改造》
陈 瑜(华南师范大学)
清末民初的中国,正经历着中西文化激荡融合的重要转折点,各种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感官与思维。然而,西方文化在影响中国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受到时代风气的“雕琢”,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倾向。本文对这种“本土化”现象进行深入解读,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把握中西文化的异同以及文化融合的内在脉络。
法国作家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形象,而在清末民初,“茶花女”的形象同样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得到了全新的演绎,这一改编过程同样体现了诸多耐人寻味的“本土化”现象。本文即对这一改编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参考文献详实丰富、考据思路清晰严谨、论证精辟入理,为展示清末民初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演变,提供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范例,既形象直观又入木三分。此外,本文还揭示出这一改编过程对于中国传统伦常秩序的自觉皈依,以及对于当时民族救亡时代主题的积极响应。可以说,陈瑜老师的选题准确地抓住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时代缩影,并能够在充分解读现象的同时,深入挖掘其背后更为深层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体现了作者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经过改编,“茶花女”从一个追求爱情的,变成了助夫杀敌的“巾帼雄杰”,甚至化身为亲上战场荣立战功的“女英雄”。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言,这一改编是“奇异”的,蕴含着独特的道德意蕴、折射出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状况。实际上,“新茶花”的“新”字,即表明了改编者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意图。可以说,时事新戏《二十世纪新茶花》和福州评话《新茶花》除了女主角的身份以及爱情元素以外,几乎不见原著的影子。两次改编虽有所不同,但目的均在于宣扬男女平等、唤起国民的尚武精神,体现出当时的戏曲从业者引领时代精神的担当与情怀。而这一大胆改编深受当时观众的欢迎,更值得当今的戏曲人深思――传统戏曲要在当下获得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或许不在于究竟是要坚守传统还是要迎合市场;时至今日,我们的戏曲人是否还能如先辈一样,拥有引领时代潮流的雄心与能力?在心浮气躁急于“迎合”的当下,是否应当停下来思考:也许“引领”会比“迎合”更有力量?――而这,也是陈瑜老师的论文所带给我们的另一种特别思考。
二等奖:《传统藏戏作品的戏剧冲突及其审美内涵》
刘玉丽(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养育了一方的戏剧。少数民族戏剧更是以独特的民族风情,诠释着一方民众的精神信仰、承载着当地群众对于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少数民族戏剧不仅是我国戏剧百花园中的绚丽花朵,更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活化石,其价值不容忽视。
本文以《苏吉尼玛》《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智美更登》等经典藏戏为例,以精微睿智的笔触,为我们了解藏族戏剧打开了一扇明澈的窗,更像是展开了一幅幅瑰丽而圣洁的精神画卷,其中有着藏民族以善为美的心灵世界,更有着对于生命诞生的赞颂,以及对于死亡的达观;不仅展示了藏民族独特的生命意识,而且深刻地揭示了藏戏与佛教的深厚渊源,彰显了作者在理论研究以及心灵体验上的广度与深度。这样的论文,不仅能够让读者增长见识,更可令人得到心灵上的涤荡,既有学术价值,又兼具精神高度。
二等奖:《话剧〈我爱桃花〉“戏中戏”结构分析》
潘睿杰(云南艺术学院)
话剧《我爱桃花》是著名编剧邹静之的代表作之一,十余年来常演不衰。该剧采用了“戏中戏”的创作手法,为观众呈现出一个迷离交错的时空,展现了古今如一的人类情感困惑,具有被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本文着眼于《我爱桃花》的“戏中戏”结构,通过反复深入的观看与阅读,对该剧的剧情发展脉络进行了解读,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了该剧独到的叙事结构,并恰到好处地阐明了其中的戏剧冲突所蕴含的思想张力。作者思路清晰,思想颇具深度,具备良好的学术潜力。
可以说,戏剧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而高明的剧作家不仅知道该“讲什么”(主题立意),更懂得该“怎么讲”(叙事技巧)。本文不仅准确把握了《我爱桃花》的主题立意,也让我们更为深入地看到了《我爱桃花》之所以成功的内在叙事思路,对于广大的戏剧创作者而言,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等奖:《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的批判与反抗精神》
赵培贝(广西大学)
在元代戏曲大家关汉卿的笔下,有着众多经典鲜活的文学形象,值得人们反复品鉴、深入解读。经典的魅力在于其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不仅指向现实,也指向未来,因而是常读常新的。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关汉卿的《救风尘》也一直得到了不同的解读。赵培贝的论文从《救风尘》的创作背景、角色选择、批判与反抗精神等角度入手,对剧作中的人物形象有着准确的把握,对关汉卿的创作主旨也有着较为深入的解读。文章将赵盼儿定位为“普通人物当中的‘英豪’”,对赵盼儿作为普通底层女性的英雄气概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在字里行间更流露出对于关汉卿“刚毅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的响应,体现出论文作者较为敏锐的艺术鉴赏力,以及相对扎实的学术功底。
《闽》著原型为作者2002年完成的博士论文,该著作的完成是建立在作者多年对歌仔戏不懈努力钻研以及多次往来闽台两地田野调查基础之上。歌仔戏作为中国戏剧发展史中最为特别的区域性戏曲剧种,其艺术发展已深深烙上了历史文化的印迹,它经历了从闽南到台湾的传递,经历了闽南的地域性回传,见证了同一个剧种在两岸地区共同繁荣发展的全过程。歌仔戏虽然发端于台湾,但寻根溯源还是根植于大陆文化,有力地证明了闽台两地“人同宗、艺同源”。正如王耀华先生所言:“两岸四十多年的隔绝所形成的‘同源异流’……歌仔戏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和曲折坎坷,它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全著共分五章。第一章“歌仔戏音乐历史简述”,通过对闽南歌仔与台湾本地歌仔两次交融全方位进行了梳理,追溯到两岸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环境与歌仔戏从形成到发展之间一环套一环,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歌仔戏在台湾本土异地变迁的历史背景进行详细阐述。第二章“歌仔戏音乐源流初探”,在拥有第一章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对锦歌七字调、杂碎调的演变,歌仔戏常用哭调、杂碎调的源流逐一进行解析。第三章“歌仔戏旋律音调结构分析”运用音调结构分析方法对歌仔戏音乐进行溯流探源。第四章“歌仔戏音乐的创作与表演”从历史构成、社会维持的视角,总结出歌仔戏音乐所拥有的四种特性:乡土性、杂凑性、地域性和变迁性,尤其是在“地域性”这一方面的表述上,作者认为“台湾的歌仔戏具有典型的移民文化特征,善于吸收新调、注重音乐的表演性,紧跟时展步伐,是歌仔戏音乐在台湾较突出的表现特征。”(209页)最后一章“歌仔戏音乐与人文背景”回顾反思了“闽调台腔”产生最根本性原因,认为“从歌仔到歌仔戏,实质上是一种‘闽调台化’的演绎过程。”最后以画龙点睛之笔收尾。
二、综合评析
(一)理论建构严密,层层递进
如果把论文比喻成人的躯干,那么理论建构就是躯干的骨骼,它决定着整个作品的走向。本书首先从第一章闽台两岸歌仔戏的音乐历史开始阐述,逐层深入至歌仔戏音乐的源流问题研究。有关戏曲音乐源流问题研究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议题,就好像安徽的黄梅戏,至今还存在着起源安徽安庆还是湖北黄梅的争论,有些专家学者在源流问题上是至死不渝。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判断一个剧种的“源”与“流”,最重要的就是让“音乐来说话”。所谓音乐,对于戏曲艺术来说就是“唱”腔,戏曲中的“唱”是一种常见的最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段,中国众多戏曲剧种正因为唱腔之不同,所以能够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些风格特色迥异的戏曲艺术大都是在当地民众的思路、表情、风格,尤其是地方语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而各地地方戏曲剧种的舞台语言,毫无例外的都是以当地的地方语言为标准的,我们在考察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传统生活方式和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不仅密切联系,而且有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民间生活方式的直接转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的积淀。作者通过对大量田野调查获得的音响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记录、整理和归类,对音乐唱腔的本体从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视角进行分析,“对歌仔戏的旋律音调类别进行归纳总结,并认为这是对歌仔戏音乐进行溯流探源的重要方法。”(173页)任何一种戏曲艺术创腔发展最终要落实到音乐的舞台表演上,因此接下来作者对歌仔戏的音乐创作与表演进行了相关的文化解析,认为戏曲无论如何变化发展,如果没有观众就失去了戏曲存在的意义。著者层层递进,逐层解析,把闽台歌仔戏音乐的源流发展最终归结到历史变迁中的音乐本体变化,确立“闽调台化”这一基础立论。整个著作的理论体系逻辑严密,层层相扣,浑然一体。
(二)“融入”与“跳出”的研究方法
无论是民歌研究还是戏曲研究,采用什么样的视角(立场)都有意义,关键在于所持的视角(立场)的自觉,自觉了也就客观了。①而作者正是秉承了这样一种观点在“融入”和“跳出”之间不断地转换,力求资料、评述客观真实,去伪存真。作者在后记中曾经这样说道:“我是听着、看着歌仔戏长大的。”尽管这只是童年里的一个成长片段,但是优美的唱腔早已深深刻在作者的脑海,而艺术上的互通有无对于局内人有时候会产生习以为常之感。当局内人成为研究者时,如何在歌仔戏音乐源流问题上,不带有任何乡土的情感偏见,以局外人的角度审视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就一定要以“局外人”的身份跳出,真实、客观地对已有文献资料以及自身田野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去伪存真的辨析并且善于采用,尽可能地避免自身文化环境的左右。因此作者并没有以一个得天独厚的局内人而自居,而是更加深入地到闽南地区进行调研,采访了大量与这方面息息相关的研究学者、歌仔戏民间艺人以及专业演员。对歌仔戏的音像、图、文、谱等资料进行收集。此外作者还利用每年两岸举办歌仔戏交流研讨和观演活动的机会,走访台湾歌仔戏民间戏班及专业团体,收集有关资料,感受、调查歌仔戏流行地的民风民情。作者双视角观点的正确运用,使得该著作的研究论证令人信服,深入人心。
(三)坚持文化脉络中的戏曲音乐研究
音乐是一种文化体现,坚持文化脉络中的音乐研究,既是民族音乐学学科定位的重要表现,也是作者作为一位民族音乐学者的学术态度。而《闽》著作者也深知对音乐本体的研究并不只是音乐本身,她在著作开篇这样写道:“歌仔戏音乐的历史,是一部海峡两岸民间音乐交流、融合的历史。”但是在闽台歌仔戏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音乐形态分析,如何分析音乐形态与特定历史时期的背景紧密地交织起来的文化进行讨论变得尤为重要。以书中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该节主要讨论的是“锦歌七字调如何由民歌形式演变成戏曲音乐的歌仔戏七字调的。”书中在对各个音乐演变时期音乐的形态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关注音乐在区域时空转换中受到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影响,包括语言、周边优秀音乐剧种、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在该篇章,可以看到作者在论述之时借鉴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如陈进传等著的《宜兰本地歌仔陈旺枞生命纪实》、台湾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编《听到台湾历史的声音》等,《闽》著中历史文献与本体分析,二者相得益彰。
三、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