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5:28
导语:在舞蹈研究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体育舞蹈;功能;可持续发展;策略
体育舞蹈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男女为伴的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按舞蹈的风格特点和技术结构,可以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摩登舞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舞、快步舞和维也纳华尔兹五种;拉丁舞包括桑巴、恰恰恰、伦巴、斗牛和牛仔五种。它内涵丰富,融舞蹈、体育、艺术、音乐、服饰于一体,把体育的刚健雄壮之美与舞蹈的优雅多姿之美柔和到了一起。[1]体育舞蹈是一种独特的媒介,以其欢快的节奏,激昂的旋律,充分释放了舞蹈者的激情,表达出舞蹈者的内心世界。
一、体育舞蹈运动的各种功能
1、健身功能
体育舞蹈运动在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迅速兴起与蓬勃,证明它是人们十分喜欢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它的健身功能是通过人们经常地参加科学合理的舞蹈锻炼而表现出来的。体育舞蹈是一种经过组织、美化、节律化的人体运动,比一般运动更具有艺术性,具有独特的风格,参加者在优美的旋律和节奏鲜明的音乐伴奏下练习舞蹈动作,不但可以刺激人体内脏器官,还可增强神经、呼吸、消化、循环等系统机能,减缓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维持机体在新的情况下的平衡,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2、审美学培养功能
体育舞蹈以动作的优美,协调,全面地锻炼身体而著称。体育舞蹈的盛会是进行社交活动和自我审美教育的场所,可以陶冶情操。参加者应把自己的仪表美、语言美和举止美和美的环境结合起来,将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和风格尽情地展现出来。摩登舞更加庄重典雅,华丽多彩,舞蹈动作流畅、旋转性强、重心起伏跌宕,男士表现绅士风度,女士尽现高雅气质。拉丁舞相比摩登舞,舞步更加欢快活泼、节奏更加热情奔放,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2]团体舞要求集体配合队形的变化,配以相应的音乐,构成一幅幅刚健优美的动态画面,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无形中进行了自我审美教育。
3、生理学功能
美国学者研究表明,适量跳舞能缓和肌肉、神经的紧张,达到安定精神、平静心态的效果,并且促使大脑更好地休息。选择在旋律优美、节奏明朗的乐曲中翩翩起舞,能使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3]进行体育舞蹈锻炼时,心率在120次/min~140次/min 之间为宜,身体各组织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代谢状态最好。长期参加体育舞蹈锻炼,可以使人体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重量和容量增加,心肌收缩性增强,脉搏输出量增加,提高供血能力,为全身输送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还可以减少脂肪沉积,延缓血管硬化。
4、形体塑造功能
体育舞蹈锻炼的参与者必须重视人体的形态美,纠正各种不良习惯,才能充分体现舞蹈的艺术美,取得自身形态更加完美的效果,这与该项运动的风格特点有关。摩登舞和拉丁舞这两大舞种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摩登舞着重强调男士应始终保持良好的身形,女士要求端庄含蓄,稳重典雅;拉丁舞在要求男女舞伴保持良好身体形态的同时,还着重强调动作洒脱轻盈,充满激情和活力。[4]经常参加体育舞蹈运动,可以使人体外型更加匀称和谐,脂肪含量减少,体态更加刚健优美。
二、我国体育舞蹈运动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体育舞蹈项目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选手水平也越来越高,频频在国际体育舞蹈赛事中亮相。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体育舞蹈运动的发展与世界高水平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上,我国体育舞蹈选手包揽了拉丁舞和标准舞十个单项的全部冠军,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亚洲已经取代日本而成为第一强国。2011年6月,在英国黑池举行的第86届国标世界舞蹈节上,(这是世界体育舞蹈最高规模的大赛)中国代表队包揽了拉丁舞团体舞前三名,并获得了标准舞团体舞冠军的好成绩。但是,遗憾的是中国选手的单项水平相对于世界高水平选手竞技实力还相对薄弱,至今未能进入职业组的决赛圈。说明我国体育舞蹈的技术水平尚处于比较低的阶段, 要想赶超国际水平, 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奋斗。
三、我国体育舞蹈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推进体育舞蹈协会的实体化和职业化发展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运动项目管理必定走向协会实体化和职业化,才能适应国际体育发展的趋势。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更新观念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以摩托车项目和围棋项目为代表的协会实体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已呈现出良好势头。体育舞蹈协会应以这两项为借鉴,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进体育舞蹈协会实体化和职业化的进程。
2、引导激励高水平运动员和选拔后备人才
要想提升我国体育舞蹈选手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推动和完善国家队的建设,推进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优秀选手,使国家队更加强大更具号召力;还需建立中国体育舞蹈发展基金,加大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注入,激励优秀的国家队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与国外优秀选手相互学习;此外,还应促进体育舞蹈在各高校的发展,推广和普及体育舞蹈课,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体育舞蹈并且喜欢体育舞蹈,坚持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在质量上适应我国体育舞蹈项目的可持续发展。[5]
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从优秀的青少年选手中选拔出具有潜力的好苗子,采取分散和集中管理相结合,并坚持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积极推进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改变选手单打独斗的局面,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的体育舞蹈运动后继有人,使优秀选手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训练。
3、重视与完善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的培养体系
在知识不断更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必须要有一支专业过硬、素质较高的体育舞蹈教师队伍。体育舞蹈是新兴项目,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理论,教师必须勤于探索、不断创新、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在吸收新的知识后,有关部门应定期举办高校体育舞蹈培训班,而且这些培训信息要直接和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联系,让教师争取学习的机会。还要经常组织高校间体育舞蹈教师的友谊比赛,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与表演经验。高校领导应该重视体育舞蹈教师的培养,加大经费的投入,让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有系统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四、小结
中国体育舞蹈运动从20多年前的并无太多人知晓,到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运动队伍不断壮大,赛事体系初步建立,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虽然时下舞技水平与世界体育舞蹈发达的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只要我们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集中和利用社会力量开展体育舞蹈活动,加大体育舞蹈制度的改革力度,推进体育舞蹈协会实体化和职业化的进程,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就一定能够提高体育舞蹈舞技水平,促进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舞蹈运动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中国体育舞蹈运动2010-2014 年发展规划[Z].2010.01.
[2] 武培英.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EB/OL].中国国际专家交流网,2004-06-01.
[3] 李龙梅.浅谈体育舞蹈的功能[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11.6.
[4] 黄宽柔.体育舞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赵倩.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可持续发展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11.11.
[6] 陈灿.对我国专业院校体育舞蹈专项“升温”现象的剖析与思考[D].北京体育大学学位论文,2005.7.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五年制大专;幼教专业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7-0057-03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幼儿教育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并获得良好发展。我们不能停滞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应在经济条件许可的状况下寻找高起点的、适合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路径,这样既可避免资源的浪费,又可促进城乡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目前,师资是困扰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有调查显示,农村公办幼儿园师幼比达到1∶30,甚至有的县镇班级平均幼儿人数高达59人,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1∶5~1∶8。另外,从对农村在职幼儿教师的需求调查来看,艺术领域与教育基本理论的课程是幼儿教师最迫切需要学习的课程。由此也可以看出,艺术领域与教育基本理论等方面是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薄弱环节。有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83.6%的人认为幼儿教师应该有专科以上学历。
综合以上考虑,我们提出面向农村培养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目前,我校业已开展的五年制大专学历幼儿教师定向生的培养即是此方面探索之一。
二、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的特点
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的培养已经开始了很多年,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用人单位的反映来看,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具有其优势:学制长,五年的艺术技能课程学习远远长于其他学制幼教专业学生的学习时间,因而学生的艺体特长明显。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刚刚兴起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时,这种学制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与欢迎。但是,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纵向深入发展,人们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的“短板”也渐渐呈现。由于教育大众化的到来,一部分有升学希望的学生选择读高中,另一部分升学希望不大的学生选择读中专或五年制大专。这一状况导致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甚至有的学生还沾染了社会恶习。但是,他们大部分来自各个县、镇、村,对农村的幼儿教育有深切的了解。同时,他们的艺体特长正是农村幼儿教育所欠缺的,这为他们扎根农村幼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另外,在学生入学时对其文化基础提出一定的要求,可以适当保证生源素质。也可以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其毕业水平作出一些要求,或者在农村幼儿教师选拔时提出一定的要求,这亦可提升他们的幼儿教育素质。
三、基于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的培养目标
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与需要为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方向,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的特点为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起点与依据。从已有研究来看,人们普遍认为未来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以下一些特质: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掌握学前教育的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具有有效地选择并组织教育内容、创设并发展支持性环境以及组织管理的能力,钢琴、舞蹈、游戏、绘画等基本技能娴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并能不断地进行专业化学习。具体来讲,需要具备以下能力:与幼儿交往的能力;建立与培养幼儿常规教育的能力;创设适于幼儿科学发展的教育环境的能力;全面正确地了解幼儿发展的综合能力;整合教育内容的能力;协调家园关系的能力;不断地学习专业理论,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降低文化基础与理论素养的要求,增强对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由于面向农村培养幼儿教师,因此还应使学生了解农村幼儿与农村幼儿教育的特点,掌握开发利用农村教育资源的能力,以及与农村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等。
四、基于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相应的课程设置来保障。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课程设置基本分为四类:通识课程、教师教育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通识课程是指文化基础知识的课程,它有利于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高中文化课程与其他公共必修课都属于此类。教师教育理论课程是指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理论课程。教师实践课程以专业理论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核心,包括各教学法课程和艺体课程等。教育实践课程是指为学生提供的亲身实践的课程。
对于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涉及高中文化基础知识课程学习时间安排的问题。当前的普遍形式是2+3或者3+2,即两年或者三年的高中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三年或者两年的幼师专业课程的学习。文化课程的学习是颇受人们批评的地方,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并且与以后就业的联系不是很直接,加之学生基础本来就不好,这些原因导致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加重了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厌学情绪。然而,这些文化通识性课程却是幼儿教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基础所在,正成为广大幼教专家与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有些学校将理论课程学习的时间比例调高,文化与理论课程占据50%的比例。然而,这似乎又回到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老路上去了。也有研究者提出,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的要求和规定开设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可占总学时数的40%,艺体课程占总学时的30%,教育实习、见习等活动占总学时数的30%,应着力培养幼师生的教育技能、教学技能、艺体技能,使之并重发展。笔者认为,应打牢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这样可以为他们今后开发与利用社区资源,开发新的校本资源提供有力的知识结构保障。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普遍认为幼师的模式应定格在大专层次的应用型方面,即具备相当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且偏重于实践和应用,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突出幼师性,并且要加强实践训练。因此,应加强幼儿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的学习与练习,为其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提供便利。基于以上分析与我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通识性课程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开设,应少而精,注重理解与运用,占据25%~30%的比例,高中阶段文化课程也属于此类课程;教师教育理论课程注重联系教育教学的实际来进行,占10%~15%;教师技能课程的学习占30%~35%,包括艺体课程的学习,适当突出艺体特长,保留其优势;教育实践课程占25%~30%,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的时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升,突出幼师性。农村幼儿教育的特点与农村幼儿的特点可以在相应课程中穿插,如环境创设课程中,可以增加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法的章节。在教育实践中,可以组织学生到农村幼儿园实习,增加其与农村幼儿园接触的机会。我院五年制学生曾到农村幼儿园顶岗实习一个月,毕业生中大部分学生曾到过各县城的幼儿园实习。
五、基于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培养的保障
基于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与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的特点,要保证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培养的质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需适当提高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的入学门槛,保证他们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基础,这可以为其后续的文化与理论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五年制大专幼教专业农村定向生以其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受教师们的好评,并且其学习效果与能力也明显好于往届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其次,学校需提高对学生文化基础课程与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学习应达到标准的要求。学校需加强对学生文化基础与教师教育理论课程的考核,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保证教学的质量与人才培养的质量。
再次,学校需密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教学中注意实践取向,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技能性课程注重模拟实践或真实实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亦可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用途,增强学习的动力。
最后,学校还需建立农村幼儿园实习、见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应的幼儿园进行教育教学的实习与见习,在提高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与本领的同时,增加其对农村幼儿教育的了解,产生服务农村幼儿教育的使命感。
与此同时,国家可制定相应的农村教师制度,吸引五年制大专学历幼教专业学生加入农村幼儿教师的队伍。
参考文献:
[1] 王剑兰,张秀娟.幼教师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4(7):34-35.
[2] 秦旭芳,庞丽娟.21世纪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及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1(2):10-11.
[3] 王水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J].职教论坛,2004(12):50-51.
[4] 袁秀华,阮树珍.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J].幼教园地,2005(8):41-43.
[5] 王剑兰.经济欠发达地区幼教师资的现状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4(3):77-79.
[6] 肖兰英.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2+X”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64-65.